2023年读苏轼有感 苏轼蝶恋花读后感(实用5篇)

时间:2023-10-06 21:56:20 作者:文轩 2023年读苏轼有感 苏轼蝶恋花读后感(实用5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读苏轼有感篇一

每每读到子瞻的《蝶恋花》,总不自觉在“天涯何处无芳草”、“多情却被无情恼”这两句久久停留。

一句“天涯何处无芳草”,道出的是超尘脱俗的豁达,还是在屡屡受挫后内心的小小忧伤?“多情却被无情恼”,实乃点睛之笔,让我之前对于这首词的疑惑豁然开朗。在此之前,前辈们对这首词的赏析点评枚不胜举,对这首词的理解也是百家争鸣,见仁见智。很多人认为,“天涯何处无芳草”这一句把整首词点缀得大度豁达,把子瞻的豪放展现的淋漓尽致。史上把子瞻分在了豪放派词人那一类。没错,从他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到“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都无不展现出他豪放豁达的性情。但正如有句话所说,凡事都有双面性。何况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性情诗人子瞻呢?好就好在这句“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把一个被定义为豁达诗人的他更加感性、柔软的一面展现在我们面前。一个“恼”字,足以表现他此时内心的抑郁,或许还有些许对残酷现实的失望吧!那么作为后人的我们又何以一定要在这首表达子瞻个人小忧伤的词上扣上豁达的帽子呢?古人写诗作词,讲究短小精炼,尤其注重意境和韵律。正如子瞻的这首词,不管是上阕写的景,还是下阕抒的情,其意境之优美,韵律之工整,读过此词的人都有目共睹。总觉得把一首好词逐字逐句地用白话文翻译出来,是会失掉很多词里的精华的。就像一座华丽的宫殿,整体看起来是很美很壮观的,但如果你一定要拆了它来分块研究它,那么除了找到一块块的砖头、石头,你还能发现更多有价值的东西吗?有句话说的好,“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对于词的赏析,用上这句话真的再合适不过。子瞻这首词的意境和韵味,是需要读者用心去品味的。讲出来的和写出来的,能表达出的词的精华,终究只是一小部分。如果我再一字一句地去把它赋予个人的色彩,那么这首词的韵味就已经被我破坏了大半了。“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消,多情却被无情恼”。

我真的舍不得用苍白的文字来破坏这意境的美好,我更是舍不得用你被赋予的豁达占有你表达小小忧伤的权利。或许有一天,今天的你我他都有了这种被赋予了某种定义的经历后,会有更多人和我一起感受子瞻这凄美的词后的忧伤。

读苏轼有感篇二

读苏轼浣溪沙这首词,大家可以感悟到:从山川景物着笔,希望探索人生的哲理,表达作者热爱生活、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下面是本站小编精心为你整理浣溪沙苏轼读后感,希望你喜欢。

整首词如同一首意气风发的生命交响乐,一篇老骥伏枥,志千里的宣言书,流露出对青春活力的召唤,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读之令人奋发自强。

上阕写暮春三月兰溪幽雅的风光和环境:山下小溪潺湲,岸边的兰草刚刚萌生娇嫩的幼芽。松林间的沙路,仿佛经过清泉冲刷,一尘不染,异常洁净。傍晚细雨潇潇,寺外传来了杜鹃的啼声。作者选取几种富有特征的景物,描绘出一幅明丽、清新的风景画,令人身临其境,心旷神怡,表现出词人爱悦自然、执着人生的情怀。

下阕迸发出使人感奋的议论。这种议论不是抽象的,概念化的,而是即景取喻,以富有情韵的语言,表达有关人生的哲理。“谁道”两句,以反诘唤起,以借喻回答。结尾两句以溪水西流的个别现象,即景生感,借端抒怀,自我勉励,表达出词人虽处困境而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精神。

这首词,上片以淡疏的笔墨写景,景色自然明丽,雅淡凄美;下片既以形象的语言抒情,又即景抒慨中融入哲理,启人心智,令人振奋。词人以顺处逆的豪迈情怀,政治上失意后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催人奋进,激动人心。

该词是苏轼1082年春任黄州团练副使时作的一首记游词。然而从内容来说,它又不同于一般的记游作品。通常,记游性作品是写人与自然的关系。但本词从山川景物着笔,意旨却是探索人生的哲理。上片写景,下片抒情,由景入情,一反人们常叹的时光流逝,得出“休将白发唱黄鸡”的哲理。

这首词从山川景物着笔,意旨却是探索人生的哲理,表达作者热爱生活、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整首词如同一首意气风发的生命交响乐 ,一篇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宣言书,流露出对青春活力的召唤,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读之令人奋发自强。

上阕写暮春三月兰溪幽雅的风光和环境:山下小溪潺湲,岸边的兰草刚刚萌生娇嫩的幼芽。松林间的沙路,仿佛经过清泉冲刷,一尘不染,异常洁净。傍晚细雨潇潇,寺外传来了杜鹃的啼声。作者选取几种富有特征的景物 ,描绘出一幅明丽、清新的风景画,令人身临其境,心旷神怡,表现出词人爱悦自然、执着人生的情怀。

下阕迸发出使人感奋的议论。这种议论不是抽象的 ,概念化的,而是即景取喻,以富有情韵的语言,表达有关人生的哲理。“谁道”两句,以反诘唤起,以借喻回答。结尾两句以溪水西流的个别现象,即景生感,借端抒怀,自我勉励,表达出词人虽处困境而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精神。

这首词,上片以淡疏的笔墨写景,景色自然明丽,雅淡凄美;下片既以形象的语言抒情,又在即景抒慨中融入哲理,启人心智,令人振奋。词人以顺处逆的豪迈情怀,政治上失意后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催人奋进,激动人心。

浣溪沙

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

松间沙路净无泥,

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

读苏轼有感篇三

《贾谊论》〔宋〕苏轼)

非才之难,所以自用者实难。惜乎!贾生,王者之佐,而不能用其才也。

夫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古之贤人,皆负可致之才,而卒不能行其万一者,未必皆其时君之罪,或者其自取也。

愚观贾生之论,如其所言,虽三代何以远过?得君如汉文,犹且以不用死。然则是天下无尧舜,终不可有所为耶?仲尼圣人,历试于天下,苟非大无道之国,皆欲勉强扶持,庶几一日得行其道。将之荆,先之以冉有,申之以子夏。君子之欲得其君,如此其勤也。孟子去齐,三宿而后出昼,犹曰:“王其庶几召我。,”君子之不忍弃其君,如此其厚也。公孙丑问曰:“夫子何为不豫?”孟子曰:“方今天下,舍我其谁哉?而吾何为不豫?”君子之爱其身,如此其至也。夫如此而不用,然后知天下果不足与有为,而可以无憾矣。若贾生者,非汉文之不用生,生之不能用汉文也。

夫绛侯亲握天子玺而授之文帝,灌婴连兵数十万,以决刘、吕之雌雄,又皆高帝之旧将,此其君臣相得之分,岂特父子骨肉手足哉?贾生,洛阳之少年,欲使其一朝之间,尽弃其旧而谋其新,亦已难矣。为贾生者,上得其君,下得其大臣,如绛、灌之属,优游浸渍而深交之,使天子不疑,大臣不忌,然后举天下而唯吾之所欲为,不过十年,可以得志。安有立谈之间,而遽为人痛哭哉!观其过湘为赋以吊屈原,萦纡郁闷,趯然有远举之志。其后以自伤哭泣,至于夭绝。是亦不善处穷者也。夫谋之一不见用,则安知终不复用也!不知默默以待其变,而自残至此。呜呼!贾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也。

古之人,有高世之才,必有遗俗之累。是故非聪明睿智不惑之主,则不能全其用。古今称苻坚得王猛于草茅之中,一朝尽斥去其旧臣而与之谋。彼其匹夫略有天下之半,其以此哉!愚深悲生之志,故备论之。亦使人君得如贾谊之臣,则知其有狷介之操,一不见用,则忧伤病沮,不能复振。而为贾生者,亦谨其所发哉!

10.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卒不能行其万一者行:实施

b.孟子去齐,三宿而后出昼去:到去

c.夫子何为不豫豫:高兴

d.此其君臣相得之分得:投合

11.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犹且以不用死

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

b.若贾生者,非汉文之不用生,生之不能用汉文也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c.观其过湘为赋以吊屈原

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

d.贾生王者之佐,而不能用其才也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1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在贾谊论中,首段即开门见山地说明自己的观点,一个人要有才能并不难,怎么使自己的才能得到发挥却是很难。而贾谊正是具有辅佐帝王的才能,却不能够让自己的.才能获得充分的发挥利用。

b.第四段写了绛侯、灌婴等人与汉文帝的深厚情谊,说明当时汉文帝不用贾谊的客观原因,认为贾谊应该从容地、逐渐地与他们结交,使天子无疑虑,大臣无猜忌,这样就可以实现自己的主张了。

c.最后一段苏轼再次讨论君主与贤人之间的关系,千里马必须遇到伯乐才有施展大志的机会,因此贤臣要有名主才能大展怀抱。苻坚用王猛之例说明汉文帝不能用贾谊是因为贾谊性格比王猛怪异。

d.《贾谊论》全文紧扣着贾谊之失意而终,对贾谊的人格特质分析得非常深入,用这样的方式与坚定的语气来凸显贾谊的个性,强调人要拥有“有所待”、“有所忍”的生命修养。

读苏轼有感篇四

东坡的一生极复杂又既简单。说复杂指其仕途上几番沉浮,任职多地;思想上儒释道兼而有之,互生互补。说简单是因为,读其生平与作品,苏轼给你的感觉始终如一,即一个元气淋漓,思想与情感丰富,才华横溢而能永葆赤子之心的真人。

关于苏子的文章多矣,这些文章大都关注乌台诗案后,苏轼被贬黄州几年的生平和诗文。此时是元丰三年到元丰七年,苏轼是45到49岁,正处壮年,处于思想和艺术水平的成熟期,仕途的坎坷造成思想情感的波澜起伏,酝酿出前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这样彪炳千古的华章。读这一时期的诗文时,你能感受到一种属于壮年的气息。虽然乌台诗案中,苏子被“顷刻之间,拉一太守,如驱犬鸡”,在囚禁了整整130后贬到黄州任一闲置,但我们仍能从其作品中读出一种浩然之气,这种豪气是只属于这一阶段的。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赤壁赋》)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

这样的旷达,读来让人心胸为之开阔。这也大致代表了这位旷世奇才在人们心中的主要形象。

但我这次读其传记,对其第二次被贬谪后的诗文却尤其印象深刻。这一阶段的诗文少了些豪气,而更了些逸气。不仅行文自然巧妙,文本天成,少了些前一阶段的雕琢与修饰;而且思想上更加富于哲理与禅机,发人深省。东坡在给子侄的信中写道:“大凡为文,当使气象峥嵘,五色绚烂,渐老渐熟,乃造平淡。”(周紫芝《竹坡诗话》)如果说黄州时期的作品是“气象峥嵘,五色绚烂”,那么惠州儋州时期的作品则称得上“渐老渐熟,乃造平淡”了,这其实是文章的更高境。孙过庭论书道:“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学书如此,其实为文也这样,绚烂之后的平和冲淡,真正代表了人文俱老的最高境界。

来看看这一时期苏轼的处境和作品吧。

元祐八年(1093),苏轼,身至端明殿学士、翰林侍读学士、礼部尚书,所有人都认为他是下任宰相的最佳人选,正是“冠盖满京华”的时期。然而高太后去世,政坛巨变,于是绍圣元年(1094),苏轼千里迢迢奔赴贬所(英州),一路上朝廷五改谪命,最终贬到惠州。

此时的苏轼已是59岁的老人,第二任妻子王闰之已于去年去世,身边只有小儿苏过,和侍妾朝云。白须潇散谪岭海之际,其心境可想而知,也正因此其诗文中流露出的哲思是那么真切动人。

贬往惠州路上,过大庾岭时,他写道:

一念失垢污,身心洞清净。

浩然天地间,惟我独也正。

今日岭上行,身世永相忘。

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

没有悲伤,没有哀怨,一切的辱与荣,垢与净,执迷与觉悟仿佛都在大庾岭上分开,此时的东坡居士已将过去的所有尘世染污抛下,等待的是仙人为之抚顶,助其修道成功。

于是经过曹溪南华寺时他写道:

我本修行人,三世积精练。中间一念失,受此百年谴。

他认为自己本事修行之人,只不过因中途一念之失,误落尘网中,遭受了这么多年的坎坷。可见此时的佛老思想成为了其意识的主导。

绍圣元年十月抵达惠州贬所时感叹道:

仿佛曾游岂梦中,欣然鸡犬识新丰。

这难道是梦中吗?我以前仿佛到过这个地方。这真是太富禅机了,《红楼梦》中的宝玉第一次见到林妹妹就说,这个妹妹我以前见过。正所谓世间的一切相遇都是久别重逢,宝玉之语和东坡之诗,真是灵性之人的睿智之语。

东坡惠州的诗文,正是借助佛老思想,取得一种精神上的超脱:

譬如原是惠州秀才,累举不第,有何不可!(《与程正辅提刑》)

只似灵隐天竺和尚退院后,却在一个小村院子,折足铛中,罨糙米饭便吃,便过一生也得。(《与参寥书》)

此时的文章真的是妙手偶得,自然天成,臻于化境。随意的一篇游记,给人无限启迪:

余尝寓居惠州嘉佑寺,纵步松风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望亭宇尚在木末,意谓是如何得到?良久,忽曰:“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若人悟此,虽兵阵相接,鼓声如雷霆,进则死敌,退则死法,当恁么时也不妨熟歇。(《记游松风亭》)

这已不是早期的五色绚烂,流光溢彩,思想上也不再有那么多的豪气与执念;而是一任天成,平和冲淡而哲思深宏。就连一次小小的搬家,随笔写来也能发人深省:

绍圣元年十月二日,轼始至惠州,寓居嘉佑寺松风亭。杖屦所及,鸡犬皆相识。明年三月,迁于合江之行馆。得江楼廓彻之观,而失幽深窈窕之趣,未见所欣戚也。岭南岭北,亦何异此?(《题嘉祐寺壁》)

他认为身处高位和谪居岭南就像搬家一样,一处有一处的妙处,一处有一处的局限,这样看来,便可随遇而安了。

果然,稍后来到“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的儋州,他也能怡然处之。此时,他已能够将老庄与佛家的思想出神入化的运用了,可谓用一生之浮沉阐释了释道之哲学:

始至南海,环视天水无际,凄然伤之曰:“何时得出此岛耶?”已而思之,天地在积水中,九州在大瀛海中,中国在少海中,有生孰不在岛者?覆盆水于地,芥浮于水,蚁附于芥,茫然不知所济。少焉水涸,蚁即径去。见其类,出涕曰:“几不复与子相见。”岂知俯仰之间,有方轨八达之路乎?念此可以一笑。

人生的局限无处无境不在,如此观之,一切便可释然了。这种文字置于《庄子》三十三篇中,也别无二致了。

谪居儋州之际,朝云已经去世,身边的亲人只有苏过一个,积蓄已基本花光,而自然环境险恶。而这位精神的富翁,却能用自己的达观,将如此贬谪之地,变为乐土。并写出《谪居三适》这样平易而富于哲思的诗作。

兹录其一:

旦起理发

安眠海自运,浩浩潮黄宫。

日出露未晞,郁郁蒙霜松。

老栉从我久,齿疏含清风。

一洗耳目明,习习万窍通。

少年苦嗜睡,朝谒常匆匆。

爬搔未云足,已困冠巾重。

何异服辕马,沙尘满风鬃。

琱鞍响珂月,实与杻械同。

解放不可期,枯柳岂易逢。

谁能书此乐,献与腰金翁。

早起梳头百下,是苏轼坚持一生的习惯,以此养生能“一洗耳目明,习习万窍通”。在这贫瘠险恶的海岛之上,如此平凡的生活细节竟成了丰厚的精神享受。此时的苏轼已经不是那个“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的东坡居士,而纯然是一位饱尝甘苦归于平和的老人,于日常细节中品出人生真谛。于是他感叹,年少时嗜睡,但为了上朝总不免匆匆早起,只能随便搔几下头发,还要佩戴重重的冠巾。现在想来与驾辕之马没什么不同,都是满头风尘,身上佩戴的玉饰发出的声音,实在和犯人身上刑具发出的声音一样。

至此,苏轼还是那个苏轼。但已从当年的豪放旷达,变为睿智通脱;由流光溢彩,变为平淡冲和;由辞采华茂,变为浑然天成了。

读苏轼有感篇五

这首词题记为“暮春别李公择”,李公择是东坡老友,两人都因反对新法遭贬,交情更笃。这是一首送别词。

“簌簌无风花自堕”,写暮春花谢,点送公择的时节。暮春落花是古诗词常写之景,但东坡却又翻出新意:花落声籁籁却不是被风所吹,而是悠悠然自己坠落地,好一份安闲自的情态。接着写“寂寞园林,柳老樱桃过”,点出园林寂寞,人亦寂寞。白居易戏答刘禹锡和其《别柳枝》绝句诗,有“柳老春深日又斜”一句,这里借用“柳老”写柳絮快要落尽的时节,所谓“柳老”就是“春老”。“樱桃过”是写樱桃花期已过。正巧今送李公择亦逢此时。东坡这期间另有《送笋芍药与公#from本文来自学优网end#择》诗说道:“今日忽不乐,折尽园中花。园中亦何有,芍药袅残葩。”芍药,樱桃,同时皆尽,而这个时候老朋友又将远行了。花木荣枯与朋侪聚散,都是很自然的事,但一时俱至,却还是让人难以接受。“落日有情还照坐,山青一点横云破”,两人“寂寞园林”之中话别,“相对无言”时,却见落日照坐之有情,青山横云之变态。此时彼此都是满怀心事,可是又不忍打破这份静默。上片主写暮春,微露惜别之情,“照坐”之“坐”,点出话别之题旨。

“路尽河回人转舵”:“送者岸上已走到”路尽“;行者舟中却见舵已转。”河回“二字居中,相关前后。船一转舵,不复望见:”路尽“岸上人亦送到河曲处为止。岸上之路至此尽头了,是送行送到这里就算送到尽头了。”系缆渔村,月暗孤灯火“,这一句是作者想象朋友今夜泊于冷落的渔村中宵不寐,独对孤灯,唯有暗月相伴。这两句,便见作者对行人神驰心系之情。”凭仗飞魂招楚些,我思君处君思我“,上句用《楚辞。招魂》中天帝遣巫阳招屈原离散之魂的故典,表达希望朝廷召他回去的愿望。东坡与公择因反对新法离开京城出守外郡,情怀郁闷,已历数年,每思还朝,有所作为,但局面转变,未见朕兆,他们四方流荡,似无了期,所以有”飞魂“之叹。”飞魂“与”楚些“是倒装,求其语反而意奇。”我思君处君思我“,采用回文,有恳切浓至的情思,也是对前面”系缆渔村,月暗孤灯火“的深情想象的一个照应。下片写送别,兼及对再受重用的渴望,写二人同情相怜,友情深厚。

相关范文推荐
  • 10-06 读了东周列国志这本书的读后感 东周列国志读后感(实用9篇)
    在观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为此需要好好认真地写读后感。如何才能写出一篇让人动容的读后感文章呢?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
  • 10-06 热门义务兵留队申请书(汇总17篇)
    在贫困人群中,很多人通过填写低保申请书来寻求生活的支持和帮助。随着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转专业,我们为大家准备了一些转专业申请书的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 10-06 最新赞美小草的读后感 小草和大树读后感(精选7篇)
    读后感是种特殊的文体,通过对影视对节目的观看得出总结后写出来。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
  • 10-06 周国平读后感(优秀5篇)
    写读后感绝不是对原文的抄录或简单地复述,不能脱离原文任意发挥,应以写“体会”为主。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10-06 最新撒野读后感(通用9篇)
    认真品味一部作品后,大家一定收获不少吧,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知道读后感怎么写才比较好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读后感范文,仅供参考,
  • 10-06 2023年小学生苏轼读本读后感(优质8篇)
    在观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为此需要好好认真地写读后感。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够帮助
  • 10-06 最新忏悔的读后感(模板5篇)
    读后感是种特殊的文体,通过对影视对节目的观看得出总结后写出来。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知道读后感怎么写才比较好吗?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够帮
  • 10-06 最新廉洁书籍读后感教师(精选10篇)
    “读后感”的“感”是因“读”而引起的。“读”是“感”的基础。走马观花地读,可能连原作讲的什么都没有掌握,哪能有“感”?读得肤浅,当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读得认真,才
  • 10-06 亲子读后感(实用9篇)
    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感想写下来吧。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读后感范文,欢迎
  • 10-06 讲仁爱感悟(实用5篇)
    心中有不少心得感悟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感悟,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感悟,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