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端午诗词名句摘抄(汇总8篇)

时间:2023-10-13 23:24:24 作者:笔尘 2023年端午诗词名句摘抄(汇总8篇)

环保的重要性建立健全环保法律法规,如制定严格的环境保护法规和政策。通过阅读这些环保总结范文,我们可以了解到各个环保项目的效果和可行性。

端午诗词名句摘抄篇一

古诗词中的端午节,既是一幅内容丰富的民俗图,又是一曲悼念屈子千古亡灵的哀歌;品读端午节诗词,既让人感受到浓浓的节日喜庆氛围,又让人沉浸在对爱国诗人屈原的深深缅怀之中;它给你一份欢喜雀跃,也给你一种深沉静穆。下面是爱汇网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端午节的古诗词名句总结,欢迎大家阅读。

端午节在农历五月份,正值石榴花开得最红火的时候,也是杨柳十分繁茂的时候,词人欧阳修称之为“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这两句出自于欧阳修的《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一个“烘”字,给人以火的热情;一个“重”字极言柳枝的繁盛。首二句写景,一红一绿,为节日渲染了喜庆的氛围。“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三句则从端午节的习俗入手,表现出人们欢迎节日的喜悦之情。

“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两句,正面描写端午节。“浴兰时节”即端午节,因仲夏时节,是皮肤病多发季节,古人以兰草汤沐浴去污。“菖蒲酒”即蒲酒,其味芳香,有爽口之感,后来又加入雄黄、朱砂等,以辟邪解毒。“正是浴兰时节动”,着一“动”字,有“轰动”的意味,把人们那种庆祝节日的欢乐心情以及举行活动时的忙碌场景形象地描摹出来。“叶里黄鹂时一弄”句由人事转写物态,通过黄鹂的啼鸣进一步渲染气氛,同时引出闺中女子的情态——“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人们都在庆祝节日,而这位女子却在深闺中睡觉,透露出淡淡的落寞与清愁,至于何种情思,作者没有言明,读者尽可驰骋想象。

苏轼在《浣溪沙·端午》一词中描写了端午节这天妇女的活动。端午在农历五月初五,五月正是仲夏,天气比较炎热,故女子“轻汗微微透碧纨”。起句描写的是端午节这日的妇女,她们身着薄衫,仍有微微轻汗将衣衫浸透。这句暗示出天气的炎热,为下句“沐浴”作铺垫。“明朝端午浴芳兰”句,描写的则是端午节的习俗。端午节时值仲夏,是皮肤病多发季节,古人以兰草汤沐浴去污,故端午节又称浴兰节。“流香涨腻满晴川”句承上而来,是说女子沐浴梳洗时把用剩下的香粉胭脂丢进河中,以至于河水涨腻。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极写水边妇女之多,描摹出纷繁盛大的节日场面。

词的下片怀人,由端午节妇女们的各种活动,怀念起那个“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的佳人。此词也可以理解为是苏轼写给侍妾王朝云的,“佳人相见一千年”表达了希望两人一直这样相依相扶生活下去的愿望。

陆游的.《乙卯重五诗》曰:“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全诗围绕端午节的习俗展开,首二句开宗明义,点明了诗题,为读者们带来了一个山村的民风淳朴的端午盛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到了,小小的山村之中到处洋溢着节日的气氛,火红的石榴花忽然之间盛开了,不知不觉中挂满了整个树枝。中间两联是对端午这天具体的生活习俗的描写。“粽包”,即粽子,又叫角黍,是用竹叶或苇叶包成三角锥体或其他形状的糯米团,相传屈原投汨罗江后,楚人每于端午以竹筒贮米投江祭之。后世沿其习俗,粽子便成了人们端午节专享的食品。“艾”即艾草,据说艾草能通九窍,去疾病,所以端午节人们时常带在帽子上。诗人也不例外,早早就准备了一把艾束,插在高高的帽子上,希望它能够给自己带来健康和福气。端午节还有个旧俗——各家各户都要储备一些草药,能保一年到头平安无恙。一直到夕阳西斜,诗人才把所有的事情都忙完,家人早已经把热腾腾香喷喷的饭菜准备好了。诗人在端午节忙了整整一天,晚饭和家人坐在一起,疲惫之中,又带有着几分的满足,充满着幸福味道。

词的下阕,情感更为深沉。作者本想承担北伐中原、匡扶宋室的大任,却终究无法实现。他只有借酒浇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最后两句写作者对屈原深深的哀悼,希望杯中酒会流到汨罗江,与屈原的亡灵沟通。全词悲壮深沉,从高歌辞赋到酹酒江水,表达出对屈原的悼念以及对国家的深深热爱之情。

文秀《端午》诗比较有新意,作者不写端午节的习俗,只讨论其起源——“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意思是说,端午节大概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又是为什么而设立的?据民间传说,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首二句用半信半疑的语气,描述了民间传说中端午节的起源。相传此日是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投江之日,后人伤其冤屈,便以粽投江祭祀并划船捞救,遂成端午节食粽和龙舟竞渡的风俗。很明显作者对此风俗是不屑一顾的,他更感兴趣的是屈原冤死的事实。“堪笑楚江空渺渺”,汨罗江是值得嘲笑的,它尽管江波浩淼,却“不能洗得直臣冤”。作者在这首绝句中提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尽管后人百般歌颂、祭祀屈原,然而像屈原沉江这样的悲剧毕竟发生了,千百年后,如此冤屈还是不能简单地洗刷干净。这首诗言近旨远,见解独特,表情达意很有力量。

古诗词中的端午节,既是一幅内容丰富的民俗图,又是一曲悼念屈子千古亡灵的哀歌;品读端午节诗词,既让人感受到浓浓的节日喜庆氛围,又让人沉浸在对爱国诗人屈原的深深缅怀之中;它给你一份欢喜雀跃,也给你一种深沉静穆。

屈原是战国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因遭贵族排挤毁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后来秦国攻破楚都郢,屈原悲愤交加,怀石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楚国百姓为祭奠屈原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

张耒的《和端午》“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一诗,先从端午竞渡写起,由竞渡引出对屈原的深切悲悼之情。首句是说,千百年来人们龙舟竞渡,为屈原悲悼,可是“忠魂一去讵能还”,无论如何,屈原的忠烈之魂是回不来了。此二句含有无限的悲哀与无奈,却又分明有着“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慷慨悲壮,它使得全诗的意境直转而上、宏阔高远。后两句突然一转,感慨屈原虽然“国亡身殒”,但那光照后人的爱国精神和彪炳千古的《离骚》绝唱却永远不会消亡。凄清悲切,情意深沉。

诗人贝琼处于元朝末世,元朝科举考试被废,汉族知识分子受到严重的歧视和压迫,诗人和当时大多数的汉族文人一样,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心中郁结。端午时节,风雨如晦,诗人不禁想起了当年投汨罗而死的屈原,屈原忠心为国却屡遭贬谪,不被重用。千百年后的今日,风吹雨暗,仿佛也是对屈子的祭奠和缅怀。此时整个汨罗江上空空荡荡,屈子似乎已经被人们遗忘,联想到自己所处的当世及堪忧的前途,诗人心中不由得满腹的伤感和悲痛,于是写下了《己酉端午》这首诗——“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诗人将“榴花”拟人化,一个“笑”字赋予榴花以人的情感,使得全诗生动而蕴含趣味,借榴花之“笑”流露出自己虽有才华但是不得志的情感。“无酒渊明亦独醒”,晋陶渊明喜饮酒,为人清高守节,不与时同流,就是他不再饮酒,不能给人们留下锦绣的诗篇,他的高风亮节也是名垂不朽。在诗人的眼里,陶渊明和屈原是一样的人,他们拥有铮铮的铁骨,永不迷失自我,是中国真正的文人,他们是最能代表中国的脊梁。诗人引用了陶渊明的典故,运用对比的手法,表现了对陶渊明屈子精神风格的赞扬和追求,具有自警的作用。一个“醒”字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思想深刻,余味无穷。

端午诗词名句摘抄篇二

这两句是说,曾经到临过沧海,别处的水就不足为顾;若除了巫山,别处的云便不称其为云。

2、别来半岁音书绝,一寸离肠千万结

这两句写别后思念之状。别后半年未收到你的信,思肠为你断作千百寸,每一寸都系结着万千的愁,每一个愁结都牵着我的心。

3、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是一个突然的转折,一句长长的吁叹,将女子由欣喜转为失落的心理生动准确地刻画出来,同时也点明了女子“忧伤”的原因。

4、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这两句用典,自然贴切,委婉典丽,道出对爱情的坚定信念。常抱着至死不渝的信念,怎么能想到会走上望夫台。

5、春蚕到死丝方尽,腊炬成灰泪始干

这两句的意象,两两对照,巧妙自然,宛若天成。用象征的手法,传达出至死不渝的坚贞爱情,缠绵悱恻,炽热浓郁。

6、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这两句是深锁幽闺、渴望爱情的女主人公相思无望的痛苦呼喊。春心切莫跟春花争荣竞发,因为每一寸的相思,都会化成寸寸的残灰。

7、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这两句结束全篇,言有尽而意无穷。那些美好的情与事,只能留在回忆之中了,而在当时并不知珍惜,只是当成平常罢了,现在追思也是惘然。

8、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

这几句都是用寻常百白话写寻常之情,却使人尤为感动,产生强烈的共鸣,这便是小山以真心写真情的妙处所在。

9、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这两句,指出自古以来多情之人皆因离别而伤,具有普遍的意义,并在离别的基础上把情感更向前推进了一层,景物层层推进。

10、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这两句是“节妇”终于狠心拒绝追求者的.婉辞。她经过思想斗争,最终还是忍不住落泪,恨不得想见时自己还未婚。

11、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这两句借景抒情,连用两个比喻,形象地描绘出女子爱情失意的无限痛楚之情。

12、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

这几句是女子情到深处所发的痴语,女主人公希望把自己的一颗心移置在对方的心腔里,让对方也饱尝相思之苦,以取得对方对自己思念之深的理解。

13、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这两句将女子“既见”之前的痛苦煎熬、相思之切展现出来。反衬出内心之惊喜,倍增感染力,也是本诗的魅力所在。

14、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这两句写青年男女新婚情景。用墨不多,语言平淡,感情真挚,不饰雕琢,将新婚夫妇那种恩爱、和谐的欢乐情景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15、今夕何夕,见此良人

这几句是以戏谑的口吻来调侃这对新婚夫妇,逼迫二他(她)说出新婚感言。语言风趣幽默,极富生活气息。

16、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这两句由上文的写景转为抒情。渐行渐远,愁绪也渐生渐多,就像眼前这一江春水,迢迢不断。

17、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这三句出自少女口吻,切合词的主题“春情”,一气贯注,明白如话,却可以使人窥见其中波澜起伏的感情。率真自然,有种天籁之美。

18、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

这两句写,纳兰与妻子生死相隔,凄楚半生,仍不忘旧日深情,特别是在月明之夜,形单影只,最让人黯然销魂。

19、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这几句通过女子内心情感的变化(由忧伤到埋怨),体现出女子因候人不至而心烦意乱、焦灼万分的心境,表达了女子相思之切。

端午诗词名句摘抄篇三

流香涨腻满晴川”句承上而来,是说女子沐浴梳洗时把用剩下的香粉胭脂丢进河中,以至于河水涨腻。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极写水边妇女之多,描摹出纷繁盛大的端午节的节日场面。下面是爱汇网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端午节的古诗词名句优秀范文,欢迎大家阅读。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 李隆基《端午》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 殷尧藩《端午日》

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 —— 边贡《午日观竞渡》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 —— 苏轼《浣溪沙·端午》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 文天祥《端午即事》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 杜甫《端午日赐衣》

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起玉楼,隋堤古柳缆龙舟。 —— 张可久《卖花声·怀古》

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 —— 赵蕃《端午三首》

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 —— 权德舆《端午日礼部宿斋有衣服彩结...》

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沉魄。 —— 吴文英《澡兰香·林钟羽淮安重午》

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 —— 褚朝阳《五丝》

榴花三日迎端午,蕉叶千春纪诞辰。 —— 范成大《鹧鸪天》

仙宫长命缕,端午降殊私。 —— 窦叔向《端午日恩赐百索》

重午佳辰独掩门。 —— 李之仪《南乡子·端午》

谩说投诗赠汨罗,身今且乐奈渠何。 —— 赵蕃《端午三首》

幽寻未云毕,墟落生晚烟。 —— 苏轼《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

明诏始端午,初筵当履霜。 —— 储光羲《大酺得长字韵时任安宜尉》

屈原是战国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因遭贵族排挤毁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后来秦国攻破楚都郢,屈原悲愤交加,怀石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楚国百姓为祭奠屈原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

张耒的《和端午》“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一诗,先从端午竞渡写起,由竞渡引出对屈原的深切悲悼之情。首句是说,千百年来人们龙舟竞渡,为屈原悲悼,可是“忠魂一去讵能还”,无论如何,屈原的忠烈之魂是回不来了。此二句含有无限的悲哀与无奈,却又分明有着“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慷慨悲壮,它使得全诗的`意境直转而上、宏阔高远。后两句突然一转,感慨屈原虽然“国亡身殒”,但那光照后人的爱国精神和彪炳千古的《离骚》绝唱却永远不会消亡。凄清悲切,情意深沉。

诗人贝琼处于元朝末世,元朝科举考试被废,汉族知识分子受到严重的歧视和压迫,诗人和当时大多数的汉族文人一样,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心中郁结。端午时节,风雨如晦,诗人不禁想起了当年投汨罗而死的屈原,屈原忠心为国却屡遭贬谪,不被重用。千百年后的今日,风吹雨暗,仿佛也是对屈子的祭奠和缅怀。此时整个汨罗江上空空荡荡,屈子似乎已经被人们遗忘,联想到自己所处的当世及堪忧的前途,诗人心中不由得满腹的伤感和悲痛,于是写下了《己酉端午》这首诗——“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诗人将“榴花”拟人化,一个“笑”字赋予榴花以人的情感,使得全诗生动而蕴含趣味,借榴花之“笑”流露出自己虽有才华但是不得志的情感。“无酒渊明亦独醒”,晋陶渊明喜饮酒,为人清高守节,不与时同流,就是他不再饮酒,不能给人们留下锦绣的诗篇,他的高风亮节也是名垂不朽。在诗人的眼里,陶渊明和屈原是一样的人,他们拥有铮铮的铁骨,永不迷失自我,是中国真正的文人,他们是最能代表中国的脊梁。诗人引用了陶渊明的典故,运用对比的手法,表现了对陶渊明屈子精神风格的赞扬和追求,具有自警的作用。一个“醒”字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思想深刻,余味无穷。

吴文英的《澡兰香·林钟羽淮安重午》写端午节怀人,上片写节日习俗以及回忆当时的美好往事,感慨如今人事全非;下片先写与端午节有关的典故,由习俗联想到佳人的活动,寄寓了词人无穷无尽的相思之情。“薰风燕乳,暗雨梅黄,午镜澡兰帘幕”三句,围绕节日气氛,写节日习俗。“薰风燕乳,暗雨梅黄”两句,选取了农历五月的典型事物,以景物烘托时令。夏日东南风变得和暖,燕子开始生雏,梅子黄时,阴雨淅淅沥沥。这两句有周邦彦“风老莺雏,雨肥梅子”的意味,虽写夏日景物,但未必是作者当时实见。“午镜澡兰帘幕”中的“午镜”也是端午节物品,这天要高悬石炼镜,以驱鬼避邪。“澡兰”即兰汤洗浴,以治皮肤病、去邪气。

舒頔的《小重山·端午》,描写的是荆楚之地的端午风俗。起句“碧艾香蒲处处忙”,描写端午节的风俗。“碧艾”即绿色的艾草;“香蒲”,俗称蒲草,旧时端午节有在门口挂菖蒲、艾叶、蒿草、白芷等植物的习俗。因此,家家户户都行动起来,呈现出一种忙碌热闹的节日氛围,“处处忙”三字,即为当时欢乐场面的写照。接着“谁家儿共女,庆端阳”二句,直接点出“端阳”佳节,描摹出一幅合家团圆共度佳节的温馨场面,刻画出了人们在节日中共享天伦的乐趣。“细缠五色臂丝长”句,描写的是荆楚之地的风俗:端午节孩子们将五色丝带缠在臂上,据说这种丝带能够降服鬼怪,以保平安。

卢肇的《竞渡》则专门描写端午节的赛龙舟习俗:“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诗写得言简意赅,铿锵有力,使人如亲见竞渡的激烈壮观场面。明代汤显祖《午日处州禁竞渡》一诗中,把龙舟竞渡写得别具一格,表达了封建官吏难得的亲民情感。

端午诗词名句摘抄篇四

《五丝》

唐·褚朝阳

越人传楚俗,截竹竞萦丝。

水底深休也,日中还贺之。

章施文胜质,列匹美于姬。

锦绣侔新段,羔羊寝旧诗。

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

把酒时伸奠,汨罗空远而。

赏析:这里的“五丝”就是指百索、长命缕,表达了人们对长寿的一种期盼,反映出唐人乐生、重生的人生态度,他们追求幸福快乐的生活。

《端午日赐衣》

唐·杜甫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着来清。

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端午》

唐·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赏析:端午节为农历五月初五,五月是仲夏,白昼越来越长,所以说“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时当端午,用盐佐食梅子,饮酒欢乐,木槿茂盛,芦苇发出清香,心情愉快的唐明皇祝愿天下安康长寿,以显示皇恩浩荡。

《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唐·李隆基

五月符天数,五音调夏钧。

旧来传五日,无事不称神。

穴枕通灵气,长丝续命人。

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

方殿临华节,圆宫宴雅臣。

进对一言重,遒文六义陈。

股肱良足咏,凤化可还淳。

赏析:唐代人将五色丝线编织成带,佩在身上,称为“长命缕”或者“续命缕”,所以说“长丝续命人”。而“九子粽”源于九子蒲(一种蒲草),“粽子”又与“种子”谐音,寓意得子,所以用九子蒲叶包裹粽子,表达多子多孙的美好祝愿。“方殿临华节,圆宫宴雅臣”说的是唐代皇帝会在端午节召请群臣宴饮。

《诗·五月五日》

宋·梅尧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端午日礼部宿斋有衣服彩结之贶以诗还答》

唐·权德舆

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

彩缕同心丽,轻裾映体鲜。

寂寥斋画省,款曲擘香笺。

更想传觞处,孙孩遍目前。

赏析:唐人有端午节赠物的习俗,不仅在君臣之间,一般社会成员和家人之间也有。权德舆做官需要值班,不能和家人一起过端午,家人就送来了衣服(轻裾)和彩结(彩缕)等节日礼物。

《表夏十首(其十)》

唐·元稹

灵均死波后,是节常浴兰。

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

逝者良自苦,今人反为欢。

哀哉徇名士,没命求所难。

赏析:“浴兰”指古人端午节“浴兰汤”的习俗,用草药煎汤淋浴。因为粽子用丝线缠裹,所以说“彩缕碧筠粽”。早期的粽子是用黍米做的,也称粽子为“角黍”。唐代开始用糯米代替黍米来制作粽子,色泽变白,味道香甜,所以形容粽子为“香粳白玉团”。

《端午日伏蒙内侍赐晨服》

唐·杨巨源

彩缕纤仍丽,凌风卷复开。

方应五日至,应自九天来。

在笥清光发,当轩暑气回。

遥知及时节,刀尺火云催。

赏析:唐代皇帝在端午日会赏赐大臣衣服、扇子和百索等礼物,官员也要向皇帝进奉礼物,也以衣服为最常见。

《端午即事》

宋·文天祥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

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赏析:五月五日端午节,你赠与我一枝艾草。故人看不到,新结交的知己在万里之外。往日为国尽忠的人,现在白发苍苍。尽管三湘和这里相隔很远,仍然想要从屈原那里获得慰藉和力量。

《乙卯重五诗》

宋·陆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赏析:诗人在端午日,看看山村中盛开的石榴花,然后包粽子、挂艾草、采药草,也在额上点了雄黄酒,傍晚忙完了,准备喝一杯。

p

端午诗词名句摘抄篇五

2、指九天以为正兮,夫惟灵修之故也。曰黄昏以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屈原

3、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屈原《国殇》

5、楚人犹自贪儿戏,江上年年夺锦标。——文天祥《端午感兴》

6、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苏轼《浣溪沙·端午》

7、旧俗传荆楚。正江城梅炎藻夏,做成重午。——许及之《贺新郎》

10、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

11、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张耒《和端午》

12、佳时倍惜风光别,不为登高。——出处:纳兰性德《采桑子?九日》

13、欢迎来到端午节。每个人都应该是一个好主人。

14、群发的也好,我很感谢你用那一秒来祝我端午快乐。

15、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权德舆《端午日礼部宿斋有衣服彩结》

16、裁缝云雾成御衣,拜跪题封向端午。——杜甫《惜别行》

17、五色新丝缠角粽。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18、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陆游《乙卯重五诗》

19、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李隆基《端午》

20、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边贡《午日观竞渡》

21、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苏轼《浣溪沙端午》

22、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殷尧藩《同州端午》

23、裁缝云雾成御衣,拜跪题封向端午。杜甫《惜别行,送向卿进奉端午御》

24、五日长蛟虚问祭,九关雕虎枉招魂。宋宋祁《屈原祠》

25、细缠五色臂丝长。舒頔《小重山端午》

26、空惆怅,谁复吊沅湘。舒頔《小重山端午》

27、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赵蕃《端午三首》

28、榴花三日迎端午,蕉叶千春纪诞辰。范成大《鹧鸪天》

29、仙宫长命缕,端午降殊私。窦叔向《端午日恩赐百索》

32、明诏始端午,初筵当履霜。——储光羲《大酺得长字韵时任安宜尉》

34、仙宫长命缕,端午降殊私。——窦叔向《端午日恩赐百索》

35、菖蒲酒美清尊共。——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端午诗词名句摘抄篇六

1、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

2、主人恩义重。对景承欢宠。何日玩山家。葵蒿三四花。

3、楚湘旧俗,记包黍沈流,缅怀忠节。谁挽汨罗千丈雪,一洗些魂离别。赢得儿童,红丝缠臂,佳话年年说。龙舟争渡,搴旗捶鼓骄劣。谁念词客风流,菖蒲桃柳,忆闺门铺设。嚼徵含商陶雅兴,争似年时娱悦。青杏园林,一樽煮酒,当为浇凄切。南薰应解,把君愁袂吹裂。

4、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

5、五月巴陵值积阴,送君千里客于郴。

6、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7、入袂轻风不破尘,玉簪犀壁醉佳辰。

8、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9、风雨天涯芳草梦,江山如此故都何。

10、玉粽袭香千舸竞,艾叶黄酒可驱邪。

端午诗词名句摘抄篇七

1、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2、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3、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4、幽寻未云毕,墟落生晚烟。——苏轼《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

5、儿童见说深惊讶,却问何方是故乡。

6、朱颜老去,清风好在,未减佳辰欢聚。

7、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9、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10、云旗猎猎翻青汉,雷鼓嘈嘈殷碧流。

端午诗词名句摘抄篇八

2、天气润罗衣,病起却忺微暑。休雨。休雨。明日榴花端午。——范成大《如梦令》

4、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鬣。佳人相见一千年。——苏轼《浣溪沙》

5、谩说投诗赠汨罗,身今且乐奈渠何。——赵蕃《端午三首》

7、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9、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殷尧藩《端午日》

10、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李隆基《端午》

13、幽寻未云毕,墟落生晚烟。——苏轼《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

14、条脱闲揎系五丝。——李清照失调名《端午》词断句

15、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陆游《乙卯重五诗》

25、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苏轼《浣溪沙·端午》

26、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陆游《乙卯重五诗》

27、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褚朝阳《五丝》

28、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权德舆《端午日礼部宿斋有衣服彩结之贶以诗还答》

相关范文推荐
  • 10-13 2023年三年级劳动节日记(优秀8篇)
    不同岗位之间的职责有所差异,但都是为了完成公司的目标和使命。岗位职责的编写需要与员工进行有效的沟通和讨论,确保员工理解职责的内容和重要性。客户服务代表的岗位职责
  • 10-13 二年级回家路上教学反思(模板8篇)
    竞聘是展示自己能力和经验的机会,也是实现个人职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在竞聘中,要注重针对性地准备策划方案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展示。在下面,我们会为大家推荐一些有效的竞聘
  • 10-13 毕业发朋友圈祝福语(优质8篇)
    导游词可以引导游客了解景点的地理位置、人文历史、特色建筑等相关信息,让游客对所游览的地方有更全面的了解。导游词的节奏应该适当,避免过于冗长和枯燥的表达方式。想写
  • 10-13 大学生环保演讲稿分钟 大学分钟环保演讲稿(精选8篇)
    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本质要求和基本目标。阅读这些国旗下讲话稿范文,或许能给你写作提供一些启示。大学生环保演讲稿分钟篇一尊敬的老师、同学们:大家上午好
  • 10-13 最新肖申克的救赎读后感(汇总14篇)
    在各种场合,我们都会被要求发表发言稿,它是我们表达自己、传递信息的有效途径。如果你要写一份出色的发言稿,首先需要明确你要传达的主题和目的。通过阅读这些发言稿范文
  • 10-13 小学生国旗下讲话稿(汇总17篇)
    导游词的准备需要充分的前期调研和学习,熟悉景点的历史、文化和特点,为游客提供准确的信息和解答。导游词的语言应富有感染力和吸引力,能够激发游客的兴趣,使他们更愿意
  • 10-13 开学第一周写周记 开学第一周周记(精选16篇)
    总结范文是对过去种种经历进行回顾和梳理的一种方式。总结要注重逻辑性和条理性,通过层次分明的结构和清晰的思路来展示自己的观点。借鉴一些优秀的总结范文,可以让我们更
  • 10-13 2023年给朋友的生日祝福语精辟(模板8篇)
    从事公益活动不仅可以让我们帮助到更多需要帮助的人,还可以提升我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公益活动的规划和组织是非常重要的,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以下是一些公益组织的
  • 10-13 小学教师个人工作心得体会 五年级小学教师个人教育工作心得总结(通用8篇)
    教学反思是教师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必经之路。范文中的教师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学习过程,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小学教师个人工作心得体会篇一我是一个普
  • 10-13 2023年业务拓展年终工作总结(优质8篇)
    行政后勤职能的发展是适应时代变化和组织需求的重要表现。接下来是一些班级工作总结的参考案例,供大家进行借鉴和思考。业务拓展年终工作总结篇一寒意渐浓,岁末将近。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