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五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通用8篇)

时间:2023-10-12 11:31:35 作者:影墨 最新五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通用8篇)

军训总结是对我们军事训练成果的总结和展示,也是对我们军训效果的评价和证明。接下来,将为大家呈现一些优秀的军训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

五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篇一

问题:2的倍数有哪些?

2的倍数有:2,4,6,8…

例1、小蜗牛找倍数(找出3的倍数)。

练习3、5的倍数有哪些?7的倍数呢?

5的倍数:

7的倍数: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一个数的最小的倍数是(),()的倍数。

用字母表示因数与倍数的关系:axb=c(a、b、c都是不为0的整数)a、b都是c的因数,c是a和b的倍数。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

1、根据算式:4×8=32

说一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的倍数?

2、根据算式:63÷7=9

说一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的倍数?

小试牛刀

1.填空:

(1)3×7=21,()和()是()的因数,()是()和()的倍数。

(2)72的因数是(),最小倍数是(),最小因数是()。

(3)一个数(0除外),它的因数和最小倍数都是()。

2.判断:

(1)6是因数,30是倍数。()

(2)因为8÷0.8=10,所以8是0.8和10的倍数,0.8和10是8的因数。()

(3)一个数的因数一定小于这个数。()

(4)甲数比乙数大,甲因数的个数比乙数多。

3、写出各数的因数或倍数。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的意义与性质知识点

()平均分成()份,这样的()份用()表示。

把()平均分成()份,这样的()份用()表示。

分数的意义:

一个物体、一些物体等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例如

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表示,通常把它叫单位“1”。

把看成单位“1”,每个是的1/4。

练习

每个茶杯是(这套茶杯)的()分之()。

每袋粽子是()的()分之()。

每种颜色的跳棋是()的()分之()。

阴影的方格是()的()分之()。

二分数单位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分数单位。例如()的分数单位是(),()的分数单位是(),()的分数单位是()。

三分数与除法

思考

1、把三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人,每个人分几个?

2、把1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人,每个人分几个?

3、把3块饼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多少块?

3÷5=(块)

五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篇二

1、如果a×b=c(a,b,c都是非0自然数),则a和b都是c的因数,c是a和b的倍数,例:3×4=12,3和4都是12的因数,12是3和4的倍数;如果a×a=c(两个a是相同的乘数),则a是c的因数,c是a的倍数,例:3×3=9,3是9的因数,9是3的倍数。

2、找因数的方法:找因数就是找所有能乘得这个数的乘数,从1开始一对一对地找,看哪两个自然数的积是这个数,直到两个乘数逐渐接近,没有其它乘数能得到这个积为止。(一个数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3、找倍数的方法:用这个数分别乘1,2,3,4……,所得的积就是倍数。(一个数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三、2,3,5的倍数特征

1、2的倍数特征:个位上是0,2,4,6,8的数是2的倍数(能被2整除的数,是2的倍数)。

2、奇数和偶数:能被2整除的数是偶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是奇数。(0是最小的偶数,1是最小的奇数)

3、5的倍数特征: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4、2和5公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的数是2和5共同的倍数。

5、3的倍数特征: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7、性质:一个数的倍数的倍数,依然是这个数的倍数。例如:3和9,9的倍数都是3的倍数;4和8,8的倍数都是4的倍数。

四、质数和合数

1、质数:一个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个数叫作质数。(质数只有两个因数)

2、合数: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还有其它因数,这个数叫作合数。(合数至少3个因数)

五、100以内的奇数,偶数,质数,合数

1、奇数:1,3,5,7,9,11,13,15,17,19,21,23,25,27,29,31,33,35,37,39,41,43,45,47,49,51,53,55,57,59,61,63,65,67,69,71,73,75,77,79,81,83,85,87,89,91,93,95,97,99共50个奇数。

2、偶数:0,2,4,6,8,10,12,14,16,18,20,22,24,26,28,30,32,34,36,38,40,42,44,46,48,50,52,54,56,58,60,62,64,66,68,70,72,74,76,78,80,82,86,84,88,90,92,94,96,98,100共51个偶数。

六:数的奇偶性

1、加减法中:同为偶,异为奇。

2、其他运算:自己举例验证。

3、若干个奇数相加,如果奇数的个数是偶数,则结果为偶数;如果奇数的个数是奇数,则结果为奇数。

4、运动过程中的奇偶性:物体在两点之间运动,奇数次后,与开始状态相反,偶数次后,与开始状态相同。

五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篇三

上学期间,很多人都经常追着老师们要知识点吧,知识点是知识中的最小单位,最具体的内容,有时候也叫“考点”。为了帮助大家掌握重要知识点,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五年级下册数学第八单元知识点,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找次品

什么是找次品?一般我们是指在一堆物品当中存在次品,我们需要利用天平找到次品。(次品个数一般为1个,外观与正品相同,质量比正品偏重或偏轻)

二、方法

尽可能将待测物品平均分,不能平均分的,也要使多的或少的那一份与其他的只差1,这样才能保证称的次数最少。

那么平均分成几份就是一个很关键的地方,一般都会想成平均分成2份,但是这并不是称次数最少的方法,最少的是要尽可能平均分成3份。

我们以8个物品中有1个偏重的次品为例来解释一下:

2)如果平均分成3份去做:第一次(3,3,2),称(3,3);第二次(1,1,1)或(1,1)。需要两次即可称出次品。

三、规律总结

如果找次品的问题你能很熟练解决了,那么聪敏的你一定能找到这个规律:

要辨别的物品数目保证能找出次品需要的次数

2-3 1

4-9 2

…… ……

结论:称n次,最多可以分辨3的n次方个零件。

四、不知轻重

以上内容都是知道物品轻重的情况下,但是在不知物品轻重的情况下,物品数目相同时,所需次数是知轻重的次数多1次.这里还要注意如果只有2个物品,在不知轻重情况下是无法找到哪个是次品的!

培养孩子理解应用题意的能力

孩子对于一些应用题目的表述,不能正确的理解其中的意思,也是正常的。应用题是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小学生害怕的学习内容。家长在辅导孩子的过程中,要注意充分利用生活实际与实物场景的方法,克服难点,诱发学习兴趣。

课堂紧跟老师

课堂时间的把握,我们都知道,老师是我们学到知识的最佳途径之一。只要自己课堂上面把握好时间,那么自己的.数学成绩自然而然地就会提高。上课的时候,千万不能马虎大意。这一点是非常的重要,自己平时一定要牢记。

三步纠错法

很多孩子在做错题的时候,都只是简单改正,没有去思考背后的原因。因此,如果孩子做错题,要引导他们进行三步纠错法,从而从根源上解决错题。

当孩子做错题的时候,要引导他们从这三个方面进行思考:

1、错在哪里?

2、错的原因是什么?

3、当符合什么条件时,错误才能变成正确?

10是否为正整数

0不是正整数。

正整数,为大于0的整数,也是正数与整数的交集。正整数又可分为质数,1和合数。正整数可带正号(+),也可以不带。如:+1、+6、3、5,这些都是正整数。0既不是正整数,也不是负整数(0是整数)。

2正整数简介

和整数一样,正整数也是一个可数的无限集合。在数论中,正整数,即1、2、3……;但在集合论和计算机科学中,自然数则通常是指非负整数,即正整数与0的集合,也可以说成是除了0以外的自然数就是正整数。正整数又可分为质数,1和合数。正整数可带正号(+),也可以不带。

整数分为三大类:

1、正整数,即大于0的整数,如,1,2,3…

2、0。

3、负整数,即小于0的整数,如,-1,-2,-3…

3正整数与整数的数量

因为正整数是可以无限递推下去的,所以不管有多少个整数,一定能找一个正整数和他一一对应。比如我如果选一个整数是10000000000(10个0)那么它相当于第20000000001个正整数。即使那个整数再往下数下去,也一定能够找到一个正整数与它对应。所以整数和正整数数量是一样的。

五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篇四

1、正确辨认从上面、前面、左面观察到物体的形状。

2、观察物体有诀窍,先数看到几个面,再看它的排列法,画图形时要注意,只分上下画数量。

3、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所看到的图形有可能一样,也有可能不一样。

4、从同一个位置观察不同的物体,所看到的图形有可能一样,也有可能不一样。

5、从不同的位置观察,才能更全面地认识一个物体。

五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篇五

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分数。表示这样的一份的数叫分数单位。

分数分类:分数可以分成: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百分数

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小于一。如:1/2,3/5,8/9等等。真分数一般是在正数的范围内研究的。

假分数:分子大于或者等于分母的分数叫假分数,假分数大于1或等于1.

假分数通常可以化为带分数或整数。如果分子和分母成倍数关系,就可化为整数,如不是倍数关系,则化为带分数。

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分数的值不变。

五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篇六

1、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将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如果直线两侧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2、画对称轴的方法:用对折的方法寻找对称轴。对称轴要画成虚线。

3、画轴对称图形另一半的方法:

(1)找出所给图形的关键点。

(2)数出或量出图形关键点到对称轴的距离。

(3)在对称轴的另一侧找出关键点的对称点。

(4)对照所给图形顺次连接各点。

4、画对称图形都要画出对称轴。

1、平移的意义:物体在同一平面内沿直线运动,这种运动现象叫做平移。

2、平移的特点:物体或图形平移后,它们的形状、大小、方向都不改变。

3、画平移图形的方法:

(1)找出图形的关键点或关键线段作参照点或参照线段。

(2)按指定方向和格数把参照点或参照线段平移到新位置,描出各点或画出线段。

(3)把各点按照原图顺序连接起来。

1、旋转的意义:物体绕着某一点转动,这种运动现象叫做旋转。

2、旋转的方向: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

3、旋转的三个关键点: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度。

4、旋转的性质:图形旋转后,图形的对应点、对应线段都旋转相应的角度,对应点到旋转点的距离相等。

5、旋转的特征:图形旋转后,形状、大小都没有发生变化,只是位置变了。

6、简单图形旋转90°的画法:

(1)找出图形的关键线段或关键点,用三角板做关键线段的垂线段。

(2)从旋转点开始,在所作的垂线上画出与原线段相等的长度。

(3)按照原图形顺次连接所画的对应点。

五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篇七

1、两个图形,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面积一定相等。

两个图形,面积相等,形状不一定相同,周长也不一定相同。

割补后的图形,面积不变,但周长可能发生变化。(物体的形状影响周长的大小)

2、求不规则图形的面积方法:

数方格法、分割平移法、大面积减小面积法。

3、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求底、高。

s平= ahs三= ah2s梯=(a+b)h2

a= sha= 2sha= 2sh-b

h= sah= 2sab= 2sh-a

h= 2

4、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形状不一定相同。

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形状不一定形同。

上底加下底的和相等、高相等的梯形,面积相等,形状不一定相同。

5、等边三角形有三条高,并且这三条高都相等。

6、画高的时候要用虚线,并标注直角符号。

7、以任意一边为底,从对边的一点到底的垂直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平行四边形有无数条高,每一条底上所有的高都相等。

8、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对边的垂直线段是三角形的高,三角形有三条高。

9、梯形两条平行线之间的垂直线段是梯形的高。梯形的高在两底之间。梯形有无数高,梯形所有的高都相等。

10、每组图形的底和高都是相互对应的。

11、将一个平行四边形沿着任意一条高剪开,经过分割平移后,转化成一个长方形,转化的长方形的长是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宽是平行四边形的高。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所以s平= ah。

12、将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转化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转化的平行四边形的底是三角形的底,平行四边形的高是三角形的高。因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底乘高,所以三角形的面积,就是s三= ah2。

13、将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转化成一个平行四边,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梯形上底+下底的和,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梯形的高,因为s平= ah,所以s梯=(a+b)h2。

14、等底等高的情况下,平行四边形面积是三角形面积的.2倍,三角形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15、如果一个梯形的上底加下底的和与平行四边形的底相等,梯形的高与平行四边形的高相等,那么梯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2倍,平行四边形面积是梯形面积的一半。

16、在推拉平行四边形的过程中,周长不变,面积一定发生变化。

17、在平行四边形中,底和高的和不变的情况下,底和高地长度越接近,面积就越大。

五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篇八

一、统计图的分类及点

(1)条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长短不同的直条,然后把这些直条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

作用:从条形统计图中很容易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2)拆线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

作用: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3)扇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是用整个圆表示总数,用圆内各个扇形的大小表示各部分数量占总数的百分数。

作用:通过扇形统计图可以很清楚地表示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

折线统计图不但能反映数据(量)的多少,更能反映某一项目在某一时间内的数据(量)增减变化情况.

二、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比较

相同点

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这三个统计量的相同之处主要表现在:都是来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都可用来反映数据的一般水平;都可用来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

不同点

它们之间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定义不同

平均数: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这组数据个数所得到的商叫这组数据的平均数。

中位数:将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处在最中间位置的一个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众数: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

2、求法不同

平均数:用所有数据相加的总和除以数据的个数,需要计算才得求出。

中位数:将数据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个数是奇数,则处于最中间位置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它的求出不需或只需简单的计算。

众数: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不必计算就可求出。

3、个数不同

在一组数据中,平均数和中位数都具有惟一性,但众数有时不具有惟一性。在一组数据中,可能不止一个众数,也可能没有众数。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