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散文长篇六年级广播稿 秧歌的长篇散文(优秀5篇)

时间:2023-10-04 13:13:36 作者:LZ文人 最新散文长篇六年级广播稿 秧歌的长篇散文(优秀5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散文长篇六年级广播稿篇一

正月里,我们那里的农村人,最大的热闹,就是扭秧歌。就是看秧歌。人们早早的就开始盼年,不仅是为了过年能吃上好吃的,也是为了过年能看上好看的。在我们乡下,尤其是冬天,什么是好看的呢?当然是秧歌。我们老屯人习惯叫大秧歌。

秧歌,本来就不是舞台上严肃的歌舞,是娱乐,是宣泄。复杂一点的,热闹一点的,不仅有唢呐,有锣鼓,有成百号人的舞之蹈之,还有杂耍,还要弄些花样,比如弄个“老汉推车”,其实老汉并不是真老汉,真老汉力气不够,由年轻力壮的小伙子装扮,嘴上粘了白胡子,独轮车被装饰得花枝招展,满载着丰收的果实:金黄的玉米,通红的高粱,碧绿的西瓜,都是用五彩纸糊成的。这样,内容就丰富多彩,就不仅仅是娱乐,也有宣传“农业学大寨”的意义。推车的老汉也不是死巴巴的只是推着车走,要踩着鼓点,要推着车扭。还有“跑旱船”,哪有什么船,将车糊成船的样子,一人在前面牵了长长的红绸,船上盛开着大朵的莲花,跃动着肥硕的鲤鱼,这叫“连年有余”。“舞狮子”的,也没有狮子,就是人戴了面具又蹦又跳。无论是哪一支秧歌,队伍里总有一个丑角,今天扮成老太太,耳朵上吊两只红辣椒,专门跟推车的老汉眉来眼去;明天扮成孙猴子,前钻后跳,手里的金箍棒翻飞舞动,专门驱赶那些挤进了秧歌队伍里的小孩子;后天又扮成肥头大耳的`“猪八戒”,专跟漂亮的姑娘作对,那股子死乞白赖的劲头,惹得围观的妇女们一阵阵哄笑。丑角的意义,就是出洋相,逗乐子,制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在他的感染下,男女社员情绪高涨,达到忘我的境界,把个秧歌扭得热烈火爆,把个冬天扭得春意盎然。

有时候,秧歌扭着扭着,一群人就扭疯了。原来,是打鼓的鼓手,暗暗使了坏心眼儿,把个鼓点子越敲越快,越敲越快,快到人们几乎是脚不沾地,小跑着才能踩上他的鼓点子。虽说是小跑,可又不能乱,身上依然要扭出韵律,扇子依然要舞出花样。不一会儿,汗水不仅从鼓手的脸上往下淌,也从每个扭秧歌人的脸上往下淌,把脸上的粉彩冲成了七沟八渠的大花脸。男人的胡子眉毛白了,女人的刘海围巾白了――全是白花花的霜。扭到最后,有跟上鼓点的,有跟不上鼓点的,脚下的步伐便乱了套,在一片乱哄哄的笑声里,秧歌达到了高潮,戛然而止。

正月,真是个快乐喜兴的日子。

散文长篇六年级广播稿篇二

仔细听,随着“咚咚锵、咚咚锵……”的鼓点你扭头看去,乐队的汉子们忘乎所以,恨不得把那个红边鼓敲碎,巴不得把那把铜唢呐吹破,真想把那大小铜镲拍烂,一心想把那小铜锣击个窟窿……闭上眼睛,静心地听。时而粗犷奔放,能使河流为之激扬动荡;时而稳步柔美,能使无数人为之心醉;时而缓和细腻,能使大地为之倾倒。

仔细看,一群男女老少扭起来了。排是排,行是行。一会排成“龙摆尾”;一会犹如“梅花盛开”;一会好像“老虎扬尾”;一会胜似“大灯笼”;一会能比得过大姑娘的长辫子;一会好像一朵朵枣花……红与绿的扇子在姑娘们手中飞起来转起来,红与绿的丝带飘起来,观者不仅是眼花缭乱,而且是眼神跟着扇子起落,不知道最后的眼神落在何方。花折伞在后生们手中撑起来舞起来,撑起时,似乎要直穿云霄,舞起时,犹如飞轮旋转。手、脚、头,全部是活的,真是眼光不知道放在哪里。放在哪里都是恰到好处的。

散文长篇六年级广播稿篇三

走完亲戚,就到了初七八,农村里的年还不算过完。喜欢热闹的商河人开始了闹秧歌,准备在正月十五举办一年一度的鼓子秧歌表演。人们抬出大鼓拿出铜锣铜钵等各种打击乐器开始了演练。大街上、打谷场上、漫坡洼里、河堤荒野里,到处都是一队队、一群群的鼓子秧歌队。到处是鼓声震天、喊声四起。

鼓子秧歌表演几乎全村的人都参加,年轻男女打小鼓顶伞、踩高跷、扭秧歌,年老的男人敲大鼓、敲锣等,给年轻人拿东西打支应,指挥教授技巧。再年老些的,则和小孩子们妇女们装扮成古代的各种人物、现代人们喜闻乐见的一些丑角。人们嘻嘻哈哈地笑着闹着,早把一切烦恼抛到了九霄云外。

从史料上可以看到,商河人们自古就是一个彪悍的民族,受到了频繁战争的袭扰,也因此很多人都学会了战斗战术。战时当兵,平时耕种,农闲时大家聚集演练。

商河县民风粗犷、彪悍,但非常讲义气。自古就有习武的风气,尤其是在近代,商河曾经是义和团的主要人员聚集区。人们习武弄棒,修炼气功。很多人都曾经参加过义和团,所以都对摆兵布阵耳渲目染。没事的时候,几个村子或者一个大村里就会自发练习阵型操练技法。

后来因为义和团受到清政府的.镇压,人们便不能再聚集演练。身怀绝技的商河人想出一个妥善的办法,就是在节日期间进行庆贺表演。为了掩人耳目,把鼓子、花伞等当成兵器,随着大鼓的鼓点变换着阵型,做出各种冲锋陷阵的动作。

顶伞的分为头伞和队伞。打大鼓的看着头伞的阵型,敲出时缓时急的鼓点。头伞指挥全阵,带领着队伞们,变化着阵型;队伞带领后面几十个打小鼓子的;打小鼓子的后面跟着扭秧歌的。一般一个队伍一个头伞,三个或者五个、七个队伞,加上头伞,都是双数。如果村子大人多,还会有十个、十六个顶伞的。所有人看着伞头,听着鼓点,变化出各种阵型。一字长蛇阵,二龙出水阵,三山奔袭阵,四面埋伏阵,五雷轰顶阵,六环八卦阵等等,那真是气势磅礴、惊心动魄。整个演出颇像一次大规模的军事战阵,角色配置编制严格,“秧歌头”言出令随,探马“三探三报”,“街筒子”队列规范,舞姿舒展,气宇轩昂,大有气吞山河之势。

赶上风调雨顺的年景,商河县几乎每个村子都举办鼓子秧歌表演。走村串街,互相学习,互比高低,每个村的套路和阵型各有特色,互有长短,人们看得如醉如痴、流连忘返。众多男女老少都特别喜欢这种表演艺术,跟随自己的队伍到每个村里去观战助威。

一代一代,接力传承。在鼓子秧歌不断熏陶下,豪迈的商河人民骨子里透出了坚毅果敢的气质。敢于承担,敢于拼搏,勇猛不屈,永不服输的性格,是每个商河人的特质本色。

1955年共和国的国庆节,由退伍军人组成的商河鼓子秧歌代表队,被商河县委商河武装部推荐委派到北京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大阅兵表演。在粗犷豪迈的鼓声中,队员们摆开阵势,整齐划一的动作,矫健的身姿,随着鼓点旋转、腾挪、扭动、冲杀。几十个人的队伍竟然舞出了气势恢宏、杀气冲天的精彩场面,直看得人们热血沸腾、掌声雷鸣。

商河鼓子秧歌代表队在人民大会堂受到了毛主席的亲自接见,并和代表们一一握手慰问。那些激动人心的珍贵照片,激励着每个商河人。随后的国庆节、大阅兵,都有商河鼓子秧歌的表演。在八十年代往后,商河鼓子秧歌代表队又先后多次代表中国作为民间艺术去外国表演,收到了世界人民的热烈欢迎。

鼓子秧歌因其人数众多,组织严密,形式完整,舞技强悍遒劲,场阵磅礴恢宏,既寓藏着厚重的历史文化感,又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和鲜明的地方特色,被誉为“民族民间文化的奇葩,齐鲁文化的骄傲”。,商河县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称号。

商河鼓子秧歌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古老的商河大地上沸腾了,人们欢欣鼓舞奔走相告,再次掀起了鼓子秧歌的浪潮。村村举办,人人参加,镇镇比赛。古老的麦丘古城留下的不仅是个传说,更给人们留下了彪悍豪爽的遗风和精神财富。商河人具有争强好胜的气质,也继承了争当爱国英雄、报效国家的性格,将会把鼓子秧歌继承发展下去,这朵艺术奇葩将会绽放得更加鲜艳夺目!

散文长篇六年级广播稿篇四

过年扭大秧歌,是关东大地的一大民间风俗。20世纪80年代,每逢佳节欢庆之日,尤其是新春佳节之际,城镇、乡村,万人空巷,锣鼓喧天,鞭炮齐鸣,身穿五彩服饰,手持一把扇子和一块手帕,腰间扎一条或红或绿的彩带,脚踩高跷,在众人的簇拥下,走上街头,扭将起来,加入大秧歌队列的男男女女,无拘无束的“浪着”、“逗着”、“戏着”、“耍着”。扭大秧歌的人们越扭越热烈,越扭越欢快,越扭越狂放,有一种狂放不羁的生命自由精神。那欢快的、热烈的场面给节日平添了许多乐趣。

关东秧歌,由来已久。早在4000多年前,辽西牛河梁曾经有一个女神庙,在女神庙中供奉着女神像。围绕妇神像的还有一个巨大的广场,是祭祀女神用的,这个女神庙的巨大广场就是用来跳舞的。

唐宋时期,国力几度强盛和封建城市社会的迅速发展,促进了歌舞表演艺术的空前繁华,其中最显著的标志便是歌舞表演艺术水平的提高和职业艺人队伍的壮大,有力地推动了民间歌舞由自娱性、群众性向表演性、职业性发展转化的,从而产生了由宫廷到民间,由都市到乡村,文艺舞台皆由歌舞表演艺术独领风骚的局面。从史籍中记载的宋代民间舞队情况来看,当时在新年、元宵灯节、清明节等重要节日场合所表演的《划旱船》、《踏跷》、《村田乐》等节目,至今仍是汉族城镇、乡村“走会”活动里常见的基本内容。

关东大秧歌的歌词,都是讴歌关东民风的歌谣,如:“一元复始万象兴,庆贺新春赏花灯。二仪呈祥福禄增,灯节焰花飞满城。三羊开泰洪福至,前村后镇鞭炮鸣。四季平安家家乐。丰衣足食喜盈盈,五福临门生活美,海安河清响歌声。六合同春普天庆,恭贺民众享安宁。七星高照年景好,禽畜兴旺稻谷丰。八节康泰万民福,二十节气人太平。九州升平人和睦,国泰民安天下宁。十全十美国运兴,万里江山彩霞红。(《十字令》)。

还有一些流传于民间的秧歌词,紧扣民情,而且隐喻,讥讽时弊,如:《煞公词》,就是一些走南闯北的民间艺人,即兴编词,随机演唱的。歌词是:

走街串巷唱民风,佳节秧歌颂太平。

五湖四海万民乐,东西南北庆安宁。

秧歌队里有唐僧,师徒西天去取经。

劝人行善莫作恶,天网恢恢不留情。

骑马坐轿是灯官,头戴乌纱是皇差。

当官不为民办事,贪赃枉法混吃穿。

铁面无私是包公,三口铜铡亮锃锃。

贪官污吏喝民血,早晚难免遭报应。

如今,扭大秧歌,是人们精神的一种洒脱,一种进步,一种回归。当人们走进大秧歌的行列的时候,便忘却了被生计问题缠绕压抑的困惑,便自觉不自觉的实现了一种对现实的洒脱,当人们在大秧歌的行列中,欢乐地、尽情地、忘我地舞蹈着的时候,仿佛离开了生活的大地而飘飘欲仙,是那样的轻松、畅快和愉悦。

现在看来,扭大秧歌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也不局限与过年、过节了。它已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调味品”。

不论是在城市,或是在乡村,每天早晨或晚上,在广场,在社区,在场院等一些公共娱乐场所,您都能看到扭秧歌的“长龙”队伍,那真是:

喇叭声声响连天,关东秧歌扭得欢。

升平歌舞歌颂党,小康日子比蜜甜。

有关秧歌的长篇散文:生生不息话秧歌散文

今天,电视、电脑无孔不入,它们的势力扩张到了每一个角落,差不多像粮食、水和空气一样,成了人们的生活必须品。而其他的表演艺术、舞台艺术、民间艺术,都受到了它的强力冲击,活动的舞台越来越小,逐渐在人们的视野中消失。尽管人们也在不断举办这个艺术节,那个文化节,这个汇演那个汇演,企图使其复兴,但终归挽救不了“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命运。但有一门艺术却如日中天、方兴未艾,大有燎原之势,那就是秧歌。只要是节庆的日子,就都可以看到欢快活泼的秧歌表演。就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秧歌也成了一种不可缺少的艺术。每当夜幕降临,在公园里,在广场上,在大街上,到处都可看到扭秧歌的队伍。每当我看到秧歌队伍,就把我的思绪带回了童年,带回了我那贫穷的小山村。

在我们那个小山村里,几乎常年没有什么娱乐活动,在我的记忆中,印象最深的娱乐活动,就是扭秧歌了。但扭秧歌并不是总有,只有到了年关才能看到。所以我们盼年,除了盼穿新衣、包饺子、放鞭炮之外,就是盼秧歌了。到了年关,十里八村就都组织起了秧歌队伍,你到我这个村来演,我到你那个村去演,你来我往,一直要持续到正月十五。秧歌里唢呐,是最霸道的一种乐器,只要它一响起来,就会响遍全村,那就是海报,那就是通知,人们就会纷纷从家门走出来,站在路边,饶有兴趣地看这一年到头才能看上一次的秧歌表演。

秧歌调在吹奏,在飘荡;秧歌队在行走,在舞蹈。喜庆的气氛笼罩着寒冷的冬日,弥漫在乡村的上空,久久不散,仿佛春天已经提前到来。

在秧歌队伍里,还有各种节目穿插在里面。当跑旱船扭过来时,村民们就会欢呼起来。所谓跑旱船,就是用纸糊一个船形,船中间站一个人,多为女性,手扶船两边,边走边扭。我至今也不明白,村民们为什么对跑旱船那么感兴趣,他们甚至把看秧歌就直接说成是看跑旱船。每当秧歌进村时,人们就会携妻带子,招呼左邻右舍:“跑旱船的来了,走哇,去看跑旱船去。”此外还有跑驴的。也是用纸糊一个驴的样子,中间也同样站着一个女性,意思是骑在驴上。所以不同的是前面还有一个牵驴的。这两个人,往往是一对情一人或恋人,在表演中,还做一些挑一逗性的动作,但发乎情止乎礼,动作并不过分。其中也有扮演《西游记》中师徒四人的,也有扮白娘子的,也有扮小丑的……但对我们孩子最有吸引力的,则是踩高跷。每当高跷走过来,就会被孩子们簇拥着,跟着往前走,一直送出村为止。随后我们也模仿高跷的样子,用树杈做成高跷,踩在上面,在村里走来走去,有时上学也踩着去。

秧歌队偶尔也有舞狮子的,但不很多。在我的记忆中只有一次。那一次,秧歌队在村里舞着舞着,忽然向生产队的场院舞去。人们在后面呼一呼拉拉地跟着。到了场院才知道有舞狮子。由于农村道路不平整,不能在路上舞,场院相对平整些,所以选择了这里。只见一头大狮子和一头小狮子跑进场院,欢快地舞动起来。有一武士打扮的人手持彩球,逗引着狮子。你看那狮子一会儿搔一痒,一会儿抖一毛一,一会儿打滚,动作流畅可爱。演到最后,大狮子和小狮子都站起来亮相。引来一片欢呼之一声。

从秧歌的“秧”字来看,这项活动应与农业生产有关。所记载,在很久以前,农民为了祈获丰收,每当春天到来,都要在田间地头举行祭祀农神的活动,祈盼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随着时间的推移,在祭神活动中,逐渐吸收武术、杂技、戏曲等门类的技艺与形式,从而发展成一门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在民间生生不息,上千年来一经久不衰。

不过现在农村这种活动已经不多见了,却在城里漫延开来,成为人们一种喜闻乐见民间表演形式。但内容已简化了许多,除了娱乐之外,还有了健身功能。只有这种形式,没有被电脑电视冲垮,仍以其特有的形式,活跃在人们中间。

有关秧歌的长篇散文:鼓韵悠悠秧歌情

六时许,在铿锵的锣鼓声中,东丰县老年秧歌队似巨龙般在广场上翩翩起舞,凌空而来。走在最前面的是“秧歌头”,武丑打扮,手持大扇子服饰别具特色,彩色的秧歌服外边披着一袭玫紫色镶边的金丝绒披风。她踏着鼓点,动作协调,一招一式,透出特有的美感,后面的队员以她为核心,变换队形,扭什么样式都跟着她的感觉行进。她们身着色彩各异的绸装,排着整齐的队型,踏着鼓点,有条不紊地扭着,跳着,浪着,一会儿举起彩扇,当头挥舞,立刻,眼前翻动着粉红的朵朵祥云,在夜色和霓虹下不断幻化;一会儿举起绸帕,前后旋转,配合默契,挥洒自如,登时,朵朵鲜花盛开,如樱花灿烂。队伍的最后头是弄一根红头绳把头发扎成竖起来的小辫儿,把脸一边涂上一个红桃a,眼带墨镜,身穿红绸袄,腰系绸裙,手持折扇,随着鼓点扭着十字步,一走一退的小老头,二傻子一般的风趣幽默滑稽,让人捧腹大笑。紧接着一队挨一队,一伙接一伙,一串连一串装扮华丽的秧歌队踏着高亢的唢呐,踩着欢快的鼓点,扭着浪不丢的腰肢,花枝招展,五光十色,无拘无束,尽情发挥,走、摇、颤、跳、腾、挪、抖、闪,令人眼花缭乱,九支秧歌队各有各的扭法、各有各的招式、各有各的的彩妆,他们将古装盛妆与现代时髦服饰巧妙融合,或扮成小丑,那滑稽的忸怩作态逗你开怀大笑,乐癫不已;或男扮女装,女的尽显一握的柳腰,娇滴滴美若天仙,颤微微眼波流动,男的充满滑稽,脸蛋擦得油光铮亮,打情骂俏,粘粘乎乎,暗送秋波,令你过目不忘,忍俊不禁,惊艳称奇。

他们所吹奏的乐曲不只是传统的秧歌调,还将流行歌曲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悠扬、舒缓、欢快、激越,形式融戏曲、舞蹈、表演于一身,扭、逗、浪、俏、哏,粗犷、奔放、热情、火辣、欢快、诙谐幽默,将东北人民热情质朴、刚柔并济的性格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欣赏的人们在相互品评、啧啧称道的同时,也不自觉的翩翩起舞,沉迷其中。他们享受的不仅仅是一种感官艺术,更是一种百姓情结的完全释放。

他们是来自于各行各业的普通市民,是普普通通的劳动者,他们热爱生活,他们享受人生,他们在自娱自乐中把东北大秧歌这种大众化的娱乐赋予了传承和创新,将东北人的热情质朴、粗犷豪放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成为了东北人民长期以往积累下来的宝贵的文化财富。广袤的黑土地,纯朴而豪放的大秧歌风情,是东北人现实生活和理想追求的惟妙惟肖的再现,是永远的也描绘不完的和谐、美好的生活画卷。

夏天闲时就盼着落一场大雨,不要长。突然就泼了下来最好。先是黑云压城,昼夜难分,接着一道闪电一个炸雷,雨就不要钱的泼了下来。当然最好不要起风,就是雨直直的垂落,不断的。半个小时后,雨又莫名其妙的晴了。这时雨后的街上便出现了小贩的叫卖声,西瓜,桃子,甜瓜,都结了雨水的缘。而我最希望出现的则是推着老式自行车,车后架着两个条筐的卖葚子的人。掀开遮雨的塑料布,清白色的葚子露了出来,买之前当然要先尝尝。嗯,甜,裹了水的甜,来一盆。那时葚子并不这么稀罕,尤其是雨后小贩急于脱手,葚子格外便宜。所以买了一大盆,洗净了,就放在门洞的板凳上,看着雨后晴天,净如明镜,抓一把放在嘴里,这感觉真是舒适极了。

“捣浆蜜”是我小时的一种玩食,之所以说它是玩食是因为买它并不是为了吃,而是为了一种“捣”的乐趣。高粱细杆做成的棒在一盆糖浆糊里刮上一掇,然后就两根棍将这糖蜜糊捣来捣去,直至颜色由暗红变成了乳白色,那算你功力深厚。不过贪食的小孩没耐性,没两下便一股脑的捅在嘴里吃了。我就是。

小时每年阴历八九月正是打枣的时节。我爸持一根长细竹竿爬到偏房屋顶,扑楞楞的打枣。这样几下枣就咚咚的落下来。蔫的枣做枣卷子,又红又脆的枣收起来洗净了做醉枣。先取一个玻璃的水果罐头瓶,把枣倒进去,再倒进白酒,封口。醉枣做法简单,总共三步,可却要等上三四个月才能吃。醉枣开封时正是年下,那时罐里的枣果真喝醉了,一个个酒气冲天,酒色颜表,泛着一种水的红色。咬一口,酒味的甜,而且凉丝丝的。那时过年走亲必会带着自家腌制的醉枣送人,即便家家都有。后来枣树不再见,醉枣也就不见了。忘了提一句,我家做醉枣用的是大枣,不是金丝小枣。

散文长篇六年级广播稿篇五

有事没事的时候,我总爱随口哼几句小调,哼来哼去,哼得最多的总是家乡的秧歌。我喜欢家乡的秧歌!

我们的村小,从记忆中的三十户人家,到现在的四十三户人家,足足发展了三十多年。这样的小村,办不起庙会,唱不起戏,连支旋鼓队都凑不起。一年到头,乡亲们眼巴巴等待的娱乐活动只有正月里唱秧歌。

村中的秧歌由村民每年轮流当值,三户一组,称为会长,负责收会钱,端午节杀羊分肉,正月里耍秧歌。正月初一,会长把纸花盆,高夜灯,狮子大头分给乡亲,并请好春官。乡亲按期糊好的灯笼,统一交给会长。三户会长中选一家当社火馆,作为诸神行宫,专门耍秧歌。初七初八锣鼓声响起,会长们忙着糊神盆,分香,灌羊蜡。灌蜡的膻腥味弥散在村中时,万事已俱备,只等秧歌出场。

我们村的秧歌出场早,几乎是周围诸村中最早的,一般正月初九晚上便在小孩的千呼万唤中姗姗出场。第一趟接神,第二趟接春官,春官大家尊称老大人,第三趟烧香。烧香最有意思,是每晚的第一功课。先到山神庙烧,回来时顺便在大柳树下烧一根,大柳树没了后,路边搁个纸箱,这里是烧给家神的,家神为自家先人,是不计较府弟简陋的。最后在社火馆诸处烧。烧香时大家跟着老大人,提着灯笼,端着香烛盘,打着高夜灯,背着鼓,打着钹,敲着锣,鱼贯而行。到一处,大家跪倒,烧香燃烛点马,磕完头时大家齐呼一声,这是小孩们最快乐的时刻,往往竭尽全力高呼,声音冲破亢奋的锣鼓声,直上夜空。烧完香,秧歌正式开场。

出院时先烧香,后在社火馆唱支《十炷香》,纸花灯笼狮子服饰等行装全部收拾停当,便浩浩荡荡出门。两个探马,白球鞋,红灯笼裤,黑马褂,头勒白手巾,斜挎大马铃,手中灯笼上下翻飞,来来回回奔舞在村道上,不停将秧歌行程报送给东家。老大人戴礼帽,挂长须,着灰袍,执黑扇,左摇右摆,不慌不忙,威风凛凛,款款而行。前面两人挑着宫灯,左右两护卫扛大刀,执长枪,后面跟着秧歌队伍。

快到门口,东家早带领一干人迎出门,相对跪下,和老大人一同烧香点马燃烛,起立,东家致欢迎词,老大人答谢。锣鼓喧天,人声喧闹,烟花璀璨,彩灯闪烁。两人一人一句,寒喧客套,打躬作揖,相互谦让,老大人前行,将秧歌队伍迎进院门。鞭炮齐鸣,烟雾弥漫,老大人扇着扇子,煞有介事,大声呼喊:“我的官,升的快,秧歌引进小军的院,小军的院,实好看,高楼瓦房赛金殿,一年的粮食过万担……”说完后老大人坐在官棚,喝茶休息,其余人安放行装。院里挤满看秧歌的乡亲,熙熙攘攘,人头攒动,小孩在人群中来回穿梭,游来游去。

首先出场的是武夫,耍一趟红缨枪,打开场。接着是《迎秧歌》,四个后生,探马打扮,四个旦角,凤冠霞帔长裙,领头的掌着高夜灯,其余皆手挥五色三角旗,在院中穿插,旋转,旋到圆心时,开始歌唱。唱声高亢欢快,使人的心也欢快起来。这时候,有人忙着给大家递烟,敬酒,分糖。

迎完秧歌,照例是老人们清唱,举着一两个高夜灯,两个旦娃子夹在其中扇扇子,众人围成一个圆。老人们唱的是古老的秧歌曲,平和舒缓,如阵阵松涛,习习和风,在山谷间飘荡。众人前摇后摆,右顿右挫,不急不躁,不慌不忙,一唱三叹,回环往复。没完没了地唱下去,让人着急。有时一节唱完,打鼓的已抡开了胳膊,结果又依依呀呀起来,仔细一听,弟兄四人,才唱到老三,纱灯才画了两面。听老人讲,千万不能小瞧这些小曲,这才是秧歌的根,是流传了多年的大秧歌。这样一说,似乎他们没完没了地哼下去是应该的,理所当然的。

唱完小曲,我们喜欢的丑角逐渐上场,《洗衣服》《粉团》《耍板凳》《看婆娘》《锄棉花》《抖跳蚤》……这些秧歌都来自日常生活,有说有唱,情节完整,节奏明快,一边搞笑出丑,耍怪逗乐,一边歌唱,往往让人笑出两窝眼泪。这是淳朴的乡亲用最淳朴的方式表达他们的日子,歌唱对生活的热爱。最热闹的是《娶媳妇》,打扮滑稽的轿夫抬着娇美的新娘,三摇四晃,上下颠簸,后面跟着大大小小的迎亲队伍,敲打着勺子,脸盆,小鼓,大钹,铜锣等一切能拿在手上的东西,扭扭捏捏,口中模拟着各种乐器的声音,热热闹闹,欢快祥和,令人忍俊不禁,涕泗横流。

接下来的是文雅的,《南峪连担水》《十对花》《转花园》《推花园》,《观花园》,这类以花与花园为主题的秧歌优雅喜庆,如阳春白雪,堪称大雅之乐。《转花园》四生四旦,后跟一老太婆,生一手叉腰,一手托花盆,旦扇扇子。《转花园》须有二胡伴奏,要求八人步调统一,动作到位,有板有眼。从春季的牡丹观到冬季的梅花,一趟下来得半个小时。最难唱的是《观花园》,员外家的四个小姐扇着扇子出场,“三月初三,正清明”七个字,得弯来拐去,停停顿顿半天。先慢慢走上一个慢坡,“呀——”停顿一下,第一个“三”字才唱完。突然在个褶皱里打个转转,又上一慢坡,到山顶,往下一滑,一停。继续下到谷底,再逐渐上升,又转一山坳,又往下滑,突然一个转身,停住。小时候我学唱秧歌,这一句老学不会,母亲天天教,结果只记住了这一句。《推花园》节奏快,纸花盆在花盘上滴溜溜转,一不小心跌倒蜡烛,烧着花盆,众人连吹带打,一阵忙乱。高夜灯的爆花也常常纠缠在一起,令人提心吊胆!

月上中天夜渐深,划拳之声渐起,官棚里醉醺醺的老大人把持不住场面,东倒西歪,醉话连篇。场面上有场面上的热闹,场面下的热闹在鼓背后。一笼熊熊大火,映红了一群醉脸。这里聚着一群不会唱秧歌的乡亲,别看这些乡亲不会唱秧歌,却是秧歌场上的主力,不仅搭棚卸棚在行,背鼓背服装箱也在行,当然喝酒更在行。无需废话,快刀斩乱麻,要的是痛快,三拳两胜一大杯,胆小的离远点,不知不觉地上已“咣当咣当”滚满了空酒瓶。菜碟还未放下,早成了空盘子。酒至半酣,端来一大簸箕的洋芋,热气腾腾。全场的乡亲唱秧歌的继续唱,吃洋芋的不停吃。一正月塞满酒肉的肚皮正需要绵软可口的洋芋疏通肠胃。一颗洋芋下肚,全身热乎,暖暖和和,寒意全无。

这时上场的是一些祈福纳祥的神话传说。《湘子度林英》中我最喜欢看韩湘子为了暗度林英,跳下云头,一道烟化成个糟老头子,四仰八叉在花园中酣睡的情景。《青白蛇》中青姑娘白姑娘手中的双剑舞成一朵花,如怨如泣的`唱腔令人动容,大大增加了对我们对法海的怨恨。《刘海撒金钱》中黑虎龙官出场时烟雾缭绕,声如哄钟,着实吓人一跳。刘海扇起的金钱漫天轻舞,飘飘洒洒,如花似蝶,袅袅而下。

“狮子滚绣球,好的在后头。”鼓声一变,大头和尚迈着大步,一步三摇,摇头晃脑开始一天的日常功课。宽大的红袍裹着肥胖的身子,憨厚可掬。掸尘扫地洒水,刷牙洗脸揩嘴,敲锣打鼓,烧香点马磕头作揖,慢慢悠悠,一丝不苟,有条不紊。最后放个爆竹,“啪”地一声,自个将自个吓退几步,顺势倒下盘腿打坐,双手合十念经。不出十秒,大头和尚便昏昏欲睡。鼓点骤急,如雨打芭蕉。这时柳翠出场,妖艳妩媚,满脸鬼气。在大头周围扭腰摆胯,呲牙咧嘴,调戏和尚。空气瞬间暧昧起来。柳翠拉起和尚后,一佛一妖,一肥一瘦,一阳一阴,一臃肿一灵巧,如高山与流水,黑熊与狐狸,豪放与婉约,在院中跳跃,欢腾。

这几年我住在城里,每到过年,唱戏比武耍秧歌,热闹非凡。尤其十五这天,各处的秧歌排队进城,踩高跷的,旋鼓的,扭秧歌的,彩车上扎着各色戏曲中的人物……大街小巷人山人海,车马塞途。家乡的秧歌,不及城里十亿分之一。我瞅着这些,如穷酸小子瞅着财主家的酒席,脑中却始终回想着自家的洋芋疙瘩酸拌汤,不是滋味。

我喜欢家乡的秧歌!

相关范文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