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散步莫怀戚教案设计 散步莫怀戚教案(实用5篇)

时间:2023-09-29 01:49:29 作者:文轩 2023年散步莫怀戚教案设计 散步莫怀戚教案(实用5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优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散步莫怀戚教案设计篇一

1、了解文章主要内容,感悟作者一家人深深的亲情。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培养正确的、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从文本到生活,感受生活,懂得生活中的美好

4、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品读文章清新质朴的语言

引导学生用心的发现亲情、感受亲情并珍爱亲情,做一个富有爱心的人教学重点

学会赏析语言,体会语言中所富含的情感。

诵读法、讨论法、点拨法

1课时

(一)创设情境、深情导入

家,一个多么温馨的字眼,它是一个避风的港湾,一个幸福的摇篮。它给了我们无尽的关爱和温情,也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充满亲情和关爱的空间。而和亲人一起散步,更是一个幸福的时刻。今天,就让我们跟随莫怀戚一家一起散步,去感受家庭里浓浓的亲情。(板书课题:散步)

字词积累

熬嫩芽霎时分歧水波粼粼

(二)整体感知、把握情节

问题一: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并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由老师提问,学生回答。)

第一、散步的时间?——初春

第二、散步的地点?——田野

第三、散步的人物——我、母亲、妻子、儿子

第四、散步中发生了什么?(课文中)——分歧

第五、什么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

有意思。

第六、谁来解决分歧?——我

第七、为什么我来解决?——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

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边,她总是听我的。

第八、我要如何解决呢?——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以短。我说:“走大路。”

第九、最后是如何选择的呢?——最后,我们走了小路,在不好走的地方,我背着母亲,妻子背着儿子,稳稳地走了过去。

第十、为什么选择了小路?——母亲改变了主意。

好,下面根据上面的回答,请一位同学概括一下,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明确:这是一篇叙事性的散文,我们在概括的时候要注意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

明确:时间是初春,地点是田野上,人物有我、妻子、儿子和母亲,我们一起散步。所以可以概括为我们一家祖孙三代在初春的田野上散步。

那作者为什么要写散步这件这么简单的事呢,它究竟表达了人间的什么情感?下面让我们先来看看作者与他的创作背景,思考以上问题。

(二)作者与创作背景。

莫怀威:笔名:周平安、章大明。现任重庆师范大学新闻学院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代表作有《散步》和《家园落日》等。本文创作于1985年,创作的契机在于作者与来西南政法学院进修中国民事诉讼法的美国汉学家柯尔特先生相熟后,常就中西文化的异同进行浅层次交谈。出乎意料的是他对中国文化中的“孝“大加赞赏,说中国人的敬老爱幼,是“文化的精髓”。而这些都是我们中国人在追求对外开放、大力提高经济水平时代所丢掉的,发达国度的人却拾起来,如获至宝,这使作者感慨不已,开始重新正视这份看起来很陈旧的民族遗产。写作的念头就产生了。作者想通过此文呼吁人们捡回失落的亲情,多关心自己的亲人。那么下面让我们细读文章,体味文章的亲情。

(三)品读课文、分析人物、体味亲情

刚才大家说到文中有四个人物,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他们是怎么样呢?首先,看看“我”,同学们说说文中的“我”这个人怎么样?(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引导。)

关于“我”:

1、文中“我”是怎样一个人?

(孝顺,善良的人)

2、请同学在文中找出有关“我”孝顺的段落或语句。

a、(“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就象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为母亲的身体着想,不把母亲当累赘,硬要母亲出来,在初春的好天气里运动运动,对老年人有好处。)

b、(“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说:‘走大路。’”很尊重老人家的意见,知道母亲伴同“我”的日子不会很长,所以很珍惜和母亲在一起的幸福时光。)

(“这样,我们在阳光下背起了儿子。”)

关于我的母亲:

1、文中的奶奶又是怎样一个人呢?

(善解人意,爱护小辈)

2、请同学在文中找出有关奶奶善解人意,爱护小辈的段落或语句。

a、(“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母亲很害怕自己给儿子、孙子、媳妇造成麻烦,怕成为他们的'拖累,所以宁愿一个人在家)

b、(“但是,母亲摸摸孙儿母亲对我说”母亲很为小辈着想,不愿意为难自己的儿子,更不愿意为了自己而搅了一家人出游的兴致)

关于儿子和妻子:

(儿子天真活泼,聪明伶俐也非常懂事,在爸爸作出决定后他欣然接受没有一点蛮横无理的态度。)

穷的,父亲就作出了很好的榜样。儿子看到爸爸孝敬奶奶,长大后他也一定会像爸爸一样孝敬自己的父母,俗话说得好“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言教不如身教”,从小到大孩子就是在这潜移默化中学会了做人的道理。)

从文中看,妻子很贤良,是位慈爱的妈妈和孝顺的儿媳。对丈夫温顺有理,对婆婆尊敬有加,对儿子关怀倍至。在她身上也渗透了尊老爱幼,孝敬父母的高尚情操。

1、“我”和母亲之间、妻子和儿子之间——母子情

2、“我”和妻子之间——夫妻情

3、母亲和儿子之间——祖孙情

教师:本文就围绕着这三种亲情表达了一个重大主题——(学生回答)互敬互爱、珍爱亲情、尊老爱幼。

(四)研读赏析

我想老师不用问,也知道同学们的心灵已经被触动了。下面同学再读一遍课文,找出最能打动你的句子,并谈一谈为什么会为此打动。(1.2.3谈亲情。4.5责任)

1、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

明确:摸摸,让我感受到奶奶对孙儿的那种爱抚和疼爱;还有她遵从了孙儿的想法,因为她不想让孙儿委屈。这里能体会到浓浓的亲情。

那你从中能看到自己奶奶的影子吗?

你能做一次奶奶把奶奶说的这句话读一下吗?注意:不是迫不得已,而是心甘情愿。(对比孙儿和奶奶)

2、引导:文中还有哪些句子是体现亲情之美的句子呢?

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

明确:现在很多人爱幼满分,但尊老却不及格。而我,在尊老和爱幼之间,我做出的选择是首先服从尊老,为什么呢?因为爱幼,我的机会多得是,而孝顺父母能等吗?不能,子欲养而亲不待,所以,孝顺父母要及时啊!

3、齐读最后一段,体会这段话的含义。

明确: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的很仔细。一个家庭由老年人、中年人、孩子组成。一个家庭是这样,何况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呢?所以说背起的是整个世界。作者的意思是已经超出了事情本身,实际上就是对老人的尊敬,对孩子的爱护。体现出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的珍爱。

4、从这一家的散步中,同学们体会到了什么人间真情?

明确:三代人之间深沉的爱;中年人的责任感;尊老爱幼;一家人的幸福和谐。

5、通过这件事,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我们不管做什么事情都应先考虑老人的感受,他们辛苦了一辈子,不容易。文中的“我”决定顺从母亲而委屈孩子,原则是一个“孝”字。当上有老,下有小,两头无法兼顾时,应该顾老的一头,这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体现,相信同学们一定会让这个种美德在自己的身上绽放光彩。)

(五)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六)教师总结

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颂扬了我国人民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文章只选取一个三代同堂的普通家庭一次散步的小事来写,但却表现了一个重大的主题。所以同学们对生活中的小事一定要仔细观察,用心感受,才能有真情实感的好文章。其实,在我们经过的平写出凡日子里,都蕴涵了许多令人感动的故事,就像文中提到的那转瞬即逝一幕幕将永远留在我们心底久久回味,从而使我们更爱自己的家人,更珍惜亲情,尊老爱幼。这就是今天我要告诉大家的。

散步莫怀戚教案设计篇二

1、通过观察图片,创造性地运用不同的线,形表现同一物体形象。

2、根据幼儿生活经验联想,构成有情趣的画面。

1、幼儿有一定的刮画经验。

2、图片,作画工具。

一、导入活动,认识横切面。

3、师:你们想带着线条去旅行吗?桌子上准备了竹笔和刮画纸,请你试一试吧。

4、幼儿尝试自主造型,教师指导幼儿画出柚子造型。

二、幼儿第一次操作,感知线条粗细。

1、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

师:谁愿意来介绍一下你的作品,你的线条走了那些形状?

2、比较两幅画的区别,发现粗细线条的画法。

3、幼儿尝试粗线条与细线条的不同画法。

师:我们一起来试一试,用笔尾画一条粗粗的线。再把笔反过来用笔尖画一条细细的线。

4、欣赏老师的绘画作品。

师:今天老师也画了一幅柚子的切面画,你们想看吗?(想)看看我都用到哪些线条?

5、:原来我们的竹笔可以留下粗粗的、细细的线条,还可以留下锯齿线、弹簧线。(教案:)曲线各种不同的线条,把这些线条组合在一起的时候会让我们的画面变得更丰满,更美!

三、联系生活,丰富幼儿线条的认识。

1、出示洋葱切面画。

2、出示玉米横切面。

3、幼儿尝试画出各种蔬菜横切面。

(1)师:原来蔬菜和水果里面藏着这么多漂亮的线条呢?今天老师还带来了许多蔬菜水果的横切面,你们想来画一画这些横切面吗?你想画哪一种横切面,和你的好朋友说一说。

(2)师:想好画什么了吗?在画之前老师有两个要求:

1、画一种蔬菜或水果的切面画;

2、用粗细不同的各种线条来装饰你的图画。

3、幼儿开始作画,教师巡回指导幼儿。

四、送画。

幼儿将自己创作的切面画作为礼物送给爸爸或妈妈。

散步莫怀戚教案设计篇三

1、了解幼儿园周围的环境。

2、积极参与观察记录和统计活动。

3、会用图形符号作统计标志。

4、调查表

5、事先选好幼儿园附近建筑景观或商店变化较多的街

师:小朋友们,我们每天中午吃完午饭会一起做什么事情呢?

2、提醒幼儿注意户外活动的安全。由于路上车多,请幼儿排好队伍跟好老师,不要随意走动。

1、组织幼儿到户外散步,沿途引导幼儿看景物、商店、标志物或古迹、老房子等,并记下有趣的东西。转弯时,特别提醒幼儿注意转弯的方向。

师:今天,我们散步的时候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要记录一份调查表。

2、和幼儿一起数一数,将看到的商店数记在记录单上。

1、全体幼儿一起讨论分享沿途的所见所闻,并整理记录单。

2、将所看到的商店数,写在大的记录单上,贴在语言区让幼儿自己讨论说一说。

散步莫怀戚教案设计篇四

1、研读课文,揣摩字里行间体现出家的温暖和浓浓亲情。

2、品味文中具有对称美的句子,体会整齐复沓、音韵和谐之美。

3、围绕对“家”的理解进行说、写训练,使学生受到尊老爱幼、珍惜亲情等传统美德的熏陶。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最后一段话。

教学方法:朗读法、谈话法、练习法

教学准备:歌曲《我爱我家》

一、复习导入,回顾大意。

1、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莫怀戚的《散步》一文,请大家回顾一下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

2、板书课题。学生概括大意。

二、品味语言,感悟亲情。

1、散布途中面对分歧,一家人的想法不大相同。假如你有一束美丽的鲜花,请你把它献给文中的某个人物,你将献给谁?学生默读课文,画出描绘人物言谈举止语句,同桌讨论,说说鲜花给他的理由。

2、学生讨论后交流。引导学生朗读句子,揣摩富有表现力的词句,提出“字词知冷暖,语言有温度”的揣摩方法。

3、大家的发言很精彩。那么,你觉得文中的这个“家”美吗?美在什么地方?请以“这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的家,因为________________”说一句话。

4、题目“散步”是从事件的角度确定的,请从主旨的角度另起一个题目,并说说理由。(如:分歧、温馨的一家、吉祥“四宝”、相亲相爱一家人)

5、一个散布中的分歧,在一家人相互体谅、相互关爱中消除了,于是他们向那条开着金色菜花、闪着粼粼波光的幸福小路走去。让我们齐读最后一段,分享这一家人的和美幸福吧!

(1)学生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句子有对称美,整齐复沓,有音韵感,读起来朗朗上口,相互映衬,富有情趣。)

(3)找找文中类似的句子。朗读这些句子。(师生对读)

6、我们再来读最后一句话。指名读。听了这句话,有不懂的问题吗?

(1)“我”和妻子为何慢慢地、稳稳地走?(体会温暖的亲情)

(2)“我”和妻子背负的仅仅是“母亲”和“儿子”吗?

(更是一种责任,中年人肩负着赡养老人,抚育子女的重任。可否这样说,正是我们有尊老爱幼、母慈子孝的传统美德,才有了像文中这样和美的家庭。)

(3)两个人背上的加起来,为什么是整个世界?家与国、世界有何联系?

(家和万事兴,一个个家庭都和美幸福,那么国家就会富强兴旺,世界不也如此吗?)

三、联系生活,抒写亲情。

1、听歌曲《我爱我家》。

同学们,家是游子魂牵梦绕的地方,多年以前,老师也写了几句对家的感受。读诗。

——赤子

都说男儿不恋家,

其实在梦中偷偷想着她。

风在吹拂,

裙在飞扬。

瘦小的妹妹

踮着脚尖

在门前的石头上

颤微微地叫一声:“哥——”

醒时已泪湿枕巾。

不一定都温暖。

但饱满的记忆,

如同家乡的烧酒,

时时想起,

时时暖在心头。

学生以“家是________________”或“家是________________,我是________________”写话。

2、学生交流。

四、延伸思考,小结升华。

(“孝道”的失落;婆媳关系的紧张;单亲家庭的增加等)

2、小结。

家,是一个幸福的摇篮,需要我们用爱心来呵护,家更是一副沉甸甸的担子,需要我们用责任来担当。只有如此,才能营造一个和美温馨的家园。最后,请齐读对联来结束这节课吧。

上联:全家四口早春散步互体谅

()

下联:祖孙三代风雨人生相依靠

横批:相亲相爱

3、作业布置。

阅读课本第三题《三代》,比较和本文的异同。

散步莫怀戚教案设计篇五

知识与能力:

1、整体感悟课文内容,理解文中包含的浓浓亲情。

2、朗读中品味并学习本文以小见大、句子对称美等写作手法。

过程与方法:

1、圈点勾画出文中不理解的字词和优美的语句。

2、通过比较阅读,提高审美情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品味揣摩语句。

教学难点:

领会以小见大写法的作用,学习对称美的写作手法。

教学方法:

朗读法、讨论法、圈点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1、生自读课文,圈出生字及优美的句子。

2、齐读课文,感知课文语感和情感。

1、带问题朗读课文。

(1)课文写了哪几个人物?主人公是谁?

生:描写了一家四口,主人公是“我”,我是一家四口的纽带。

(2)在散步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生:散步过程中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我”想顺从母亲的意愿,但母亲执意尊重孙子的想法,于是“我”背起母亲,妻子背起儿子,走上了饶有情趣的小路。

2、精读解疑

(1)母亲为什么偏偏要走大路?文中哪一处有伏笔?

生:大路平顺,便于老人行走,母亲身体不好。文中第2段交代了母亲的身体情况,为下文埋下伏笔。

(2)“我”为什么感到责任的重大?“我”在这个家庭中肩负着怎样的责任?

生:因为一切都取决于“我”。在这个家庭中,“我”正好处在中间,上有老下有小,如果一旦抉择错误就会伤害家中成员的感情,破坏家庭的和睦,破坏家中这份浓浓的亲情。所以“我”感到了作为中年人责任的'重大。

(3)最后“分歧”是怎样解决的?

生:“我”背起母亲,妻子背起儿子,走上了饶有情趣的小路。

3、各抒己见

明确:不管做什么事情应先考虑老人的感受,先照顾他们。当上有老,下有小,两头无法兼顾时,应该顾老的一头。文中的“我”决定顺从母亲而委屈孩子,原则是一个“孝”字。这正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体现。

(3)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母亲对小孙子的什么感情?——疼爱孙子

(4)作者为我们展示了一个什么样的家庭?——温馨、和睦、充满体谅和关爱。

(5)分别用两个字概括出“母亲、妻子、我”是什么样的人?

生:母亲:疼爱、爱幼;“我”:孝顺、责任心;妻子:贤惠。

(1)齐读课文第8段,体会这段话的深刻含义。小组交流探讨,说说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2)我”和妻子是如何背着母亲、儿子走过那条小路的?

生:慢慢地、稳稳地走,走得很仔细。

(3)为什么说“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明确:文中“我”和妻子就代表着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既要赡养老人,又要抚养孩子,肩负着承前启后的责任,体现了“我”对生活的一种责任感、使命感。

整个世界也就是由老年人、中年人、孩子组成。一个家庭是这样,一个民族乃至全世界更是如此。所以说背起的是整个世界。

这样以小见大,透露出深意,他想说的意思,超出了事情本身。“我”背母亲,妻背儿子,从表面上看,“我”害怕他们摔着,其实也就是对老的尊敬,对小的爱护。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珍爱,生命就像一只永不熄灭的火炬一代一代往下传递。

(4)再次齐读第8段

1、以小见大。通过描写生活中散步这样的小事,反映出尊老爱幼这个社会大主题。

2、句子对称美。如“前面的是妈妈和儿子,后面的也是妈妈和儿子”、“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等,句型对称,互相映衬,富有情趣。

3、多景色描写。两处对初春的描写,在全文中起到衬托的作用。第一处是对南方初春田野的描写:“大块小块的新绿”“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新绿”、“嫩芽”、“冬水”的水泡分明是春的气息的透露,它显示了不可遏制的生机,这是对生命的高歌,对生命的礼赞。第二处描写母亲所望到的小路远处景物:金色的菜花,整齐的桑树,水波粼粼的鱼塘。这些都写出春的气息,春天在召唤,生命在呼唤。字里行间流露的正是一种对生活的酷爱,对生命的珍爱。

阅读书p121《三代》,完成同步练p80习题

相关范文推荐
  • 09-29 2023年团委事迹材料公安(优秀7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
  • 09-29 最新教师自查自评报告材料(优秀5篇)
    在当下社会,接触并使用报告的人越来越多,不同的报告内容同样也是不同的。掌握报告的写作技巧和方法对于个人和组织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优秀的报告文
  • 09-29 2023年奥运会可以 观奥运会心得体会(实用9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
  • 09-29 最新工作计划小学英语教师(实用6篇)
    光阴的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成绩已属于过去,新一轮的工作即将来临,写好计划才不会让我们努力的时候迷失方向哦。那关于计划格式是怎样的呢?而个人计划又该怎么写呢?下
  • 09-29 天津导游词景点概况(通用6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
  • 09-29 铁路职工辞职报告 职工个人辞职报告(大全9篇)
    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报告具有语言陈述性的特点。通过报告,人们可以获取最新的信息,深入分析问题,并采取相应的行动。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报告
  • 09-29 2023年中班游戏总结 幼儿园中班游戏开展总结(实用5篇)
    总结的选材不能求全贪多、主次不分,要根据实际情况和总结的目的,把那些既能显示本单位、本地区特点,又有一定普遍性的材料作为重点选用,写得详细、具体。什么样的总结才
  • 09-29 2023年贫困学生申请书标准版 贫困学生标准申请书(大全5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
  • 09-29 中班数学教案对应(通用5篇)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教案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教案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教案范文,
  • 09-29 最新学校党支部会议记录内容(精选5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我为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