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企业竞聘方案实施细则 企业竞聘方案(精选5篇)

时间:2023-10-07 18:01:35 作者:雅蕊 最新企业竞聘方案实施细则 企业竞聘方案(精选5篇)

为了保障事情或工作顺利、圆满进行,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在案前得出的方法计划。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方案吗?以下是小编给大家介绍的方案范文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企业竞聘方案实施细则篇一

一、本次竞聘上岗的主要目的:

(一)优化人--岗配置,力争让最合适的人从事最合适的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企业经济效益。

(二)进一步深化竞争机制,不断增强员工的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逐步形成“岗位靠竞争、收入靠贡献”的观念。

(三)通过竞聘上岗发掘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人才,同时在员工中建立起爱岗敬业、努力学习业务知识,增强业务技能的良好氛围。

(四)为公司和员工双方提供一次双向选择的机会。

二、竞聘上岗的基本原则

(一)公开原则:有关竞聘岗位的任职资格,岗位数量及竞聘的内容、流程均向全体员工公开。

(三)全面原则:即选聘前对竞聘者的品德、理念、知识、能力、以往业绩、群众评议等进行全面考核。

(四)择优原则:深入了解、全面考评、认真比较、谨慎筛癣择优录用。

(五)回避原则:即涉及竞聘者本人的考核评定自觉回避。

三、竞聘上岗的范围

公司中层及以下所有岗位

四、竞聘上岗的组织:

(一)竞聘上岗领导小组

(二)竞聘上岗工作小组

(三)竞聘顾问指导组

五、竞争上岗实施步骤

(一)构建组织(二)宣传动员(三)组织实施

第一阶段:部门经理岗位竞聘步骤

第一步:召开经理扩大会,讨论竞聘实施方案,确定竞聘组织与程序。

第二步:发布信息,进行宣传动员。

(2)公布部门经理岗位竞聘流程;

(3)公司内网发布详细竞聘信息。

第三步:报名提交竞聘报告

(1)员工根据公司发布的竞聘上岗信息和个人意愿,填写(竞聘上岗申请表),每个参聘员工可以填报1或2个志愿。

(2)提交竞聘报告。

第四步:进行群众推荐

全体员工在详细阅读各报名参聘的报告后,以无记名投票方式,推荐公司各部门经理岗位人选(每个经理岗位可推荐2人,多选无效,没有报名的也可推荐)。

第五步:进行管理人员素质测评

组织对报名参聘的管理人员进行综合素质测评。(内容:管理技能、管理素质、职业价值观等网上答题)

第六步:资格审查,现场答辩,综合评议工作小组收集员工的竞聘上岗申请、竞聘报告和群众推荐及人员素质测评情况后,汇总上报至竞聘领导小组,由竞聘领导小组根据(岗位说明书)的.要求和现场答辩等情况进行综合考察(综合考察内容:1、以往业绩;2、综合素质测评;3、群众推荐;4、爱岗敬业;5、品德素养;6、团队意识;7;全局观念;8、学历;9、专业;10、工作经验11、工作理念等),形成评议意见上报公司经理会审议。

第七步:公司总经理确定各经理岗位人选,签署任命书。

第一步:公司与各部新聘经理沟通确定各部项目经理岗位配置

第二步:在公司在内网发布各部项目经理(岗位说明书)

第三步:双向选择部门项目经理岗位

(1)员工个人填报部门项目经理岗位申请(可选报2个岗位);

(2)两个以上人员竞聘同一岗位的由竞聘工作小组组织原部门人员投票推荐(按占部门总人数的百分比计算)

(3)部门经理选报本部门项目经理岗位初定人选,交竞聘工作小组。

第四步:由本部门经理和竞聘领导小组成员组成考核组,听取竞聘岗位员工竞聘报告,现场答辩(参见部门经理岗位竞聘第六步:资格审查,现场答辩,综合评议)。

第五步:考核组形成考核意见,上报经理会审议,确定部门项目经理人眩

第一步:公司内网发布全公司所有岗位的(岗位说明书),公布公司组织架构和业务员岗位配置。

第二步:员工填报竞聘岗位申请。

第三步:部门与员工双向选择。

第四步:各部召开部门会议,依照各部(岗位说明书)中岗位配置的、要求,初定业务人员配置人选上报公司经理会审定。

(2)各部门经理宣布本部门岗位配置与部门项目经理签订(岗位聘用协议书),并进行就职演说(主要内容:部门下步工作目标、思路及决心)。

(3)各部门分别召开部门全体员工会议,进行工作布署(统一签署部门员工的(岗位协议书)意见后,上交综合管理部)。

经岗位竞聘而没有获得岗位(签订(岗位聘用协议书)的人员)为落聘人员。

落聘人员的出路有以下几条:

一、解除劳动合同。由员工本人自愿向公司提出辞职申请,按国家相关政策规定解除劳动合同,办理离职手续。

二、落聘人员按照公司(待岗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签订(待岗协议),由公司综合管理部统一管理,安排培训学习和其它辅助性工作,其薪酬待遇参见公司(待岗管理暂行办法)。

三、内退休养。在公司连续工作十五年以上的员工,且男55岁以上、女50岁以上的落聘人员可以选择内退休养,其薪酬待遇参见公司(待岗管理暂行办法)。有关事项:

一、由综合管理部组织落聘人员学习集团及公司待岗员工相关管理规定,根据公司(待岗员工管理办法),组织落聘人员签订(待岗协议书)并安排布置待岗人员下一步培训、工作事项。

二、新增工作岗位和个别岗位工作需要时,公司可以为待岗人员安排岗位辅助工作,必要时可以综合部门经理的意见适时转正上岗。

三、部门经理岗位两年进行一次竞聘,其它岗位一年一聘。

四、业务发生变化时,公司经理会可组织不定期的岗位调整。

五、工作交接前原岗位人员应履行好日常工作职责,工作交接时,原岗位负责人有义务支持配合新任人员的工作,时限不少于一个月。很抱歉,因为您在网易相册发布了违规信息,账号被屏蔽。被屏蔽期间他人无法访问您的相册。

企业竞聘方案实施细则篇二

关键词:内部培训

文章描述:内部培训是培训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培训的基石和不可再生力量,在企业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企业现在的内部培训往往流于形式,得不到预期的效果。那么如何组织有效的内部培训,如何实现内部培训的有效落地就成为了企业管理者关注的焦点。本文由人力资源专家——华恒智信分析员基于多年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总结的企业内部培训流程思路,希望企业管理者有所借鉴。

引言:

在现代企业和经济发展中,人才是一种无法估量的资本,一种能给企业带来巨大效益的资本。人才作为资源进行开发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企业必须创造一个科学有效的内部培训机制,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满足企业经济发展和竞争对人才的需要。内部培训是培训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培训的基石和不可再生力量,在企业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企业现在的内部培训往往流于形式,得不到预期的效果。那么如何组织有效的内部培训,如何实现内部培训的有效落地就成为了企业管理者关注的焦点。本文由人力资源专家——华恒智信分析员基于多年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总结的企业内部培训流程思路,希望企业管理者有所借鉴。

纵观现代经济的发展,也不难看出,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也是人才的竞争,从某种意义来讲,也是企业培训的竞争;未来企业,获得优于竞争对手的唯一途径,就是比竞争对手学得更快。重视培训、重视员工全面素质的提升和企业文化的认同,把企业建成学习型组织,通过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从而最终实现企业与员工“双赢”,是企业获得发展的最根本手段。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培训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也投入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在培训上,但是培训效果往往不尽人意,员工认为培训是浪费时间,部门管理者又纳闷为什么培训之后工作绩效仍然上不去,高层管理者痛惜培训资金的投入和培训效果的不均衡。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华恒智信专家顾问认为,设计一套完整的、针对性培训体系是非常必要的,且在培训体系的实施过程中,企业也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否则再好的培训体系也只能束之高阁,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根据华恒智信多年咨询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经验总结,结合多家企业的实际管理现状,我们认为,有效实施企业培训体系,高效组织企业内部培训,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思考和改进:即培训规划、现场组织以及培训服务。三个方面的互相配合,组成了一场高校培训的完整流程。许多培训组织者常常忽视其中的某一环节,或是割断了三者之间的联系,导致培训有效性的偏失。

一、培训整体规划

培训规划主要是确定一场培训的总体框架安排,搭好框架后,其他工作才能在此基础上进行。规划的具体内容包括:培训对象、培训内容、培训讲师、培训方式等诸方面。根据经验,培训规划一般需要在一场培训前2—3个月左右开始进行。

1、培训对象方面,不同岗位、不同级别、不同阶段的员工,需求的知识、技能、关注点也不尽相同。因此,企业培训的第一步,要像细分市场一样,细分培训对象,把同一知识、同一水平层面的员工安排在一起培训,这样就可以避免学员接受课程深浅不一的情况,有利于培训现场的充分交流和沟通,提高培训的效率和满意度。

2、培训内容层面,需要通过调研,了解人员工作中的难点和亟需解决的问题,确定培训重点。如营销培训,就包括营销原理、推销技巧、渠道开发、客户维护等内容,就需要了解人员希望讲解的重点是哪部分,是理论传授还是实战演练,希望掌握哪些技能等。

3、寻找培训讲师时,需要基本上遵循“优质优价”的市场价值规律。随着培训市场的发展,企业采取与知名顾问公司合作是一个缓解讲师挑选问题的有效解决方法:因为顾问公司作为专职机构,它对讲师的筛选和使用比较严格,它能根据企业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人选。同时,顾问公司还能站在专业立场,为企业提供配套的服务。当然,对顾问公司的考察也要慎重,要根据其声誉、受训客户、培训历史等进行综合考察。

4、培训方法方面要尽力避免讲师一言堂的现象存在。结合实际工作特点,多采取调动学员参与热情的培训方式,如案例讨论、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小组活动、双向互动等,培训要有很强的操作性,使人员能即学即用。

二、培训的现场准备

作为一个培训组织者,要保证课程圆满的完成,现场组织工作是必不可少的。这时工作不到位,也可能会使辛辛苦苦准备的培训达不到期望效果。在现场组织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主要有现场的沟通协调与现场应急事件的准备工作。

在培训过程中,组织者要及时与老师、学员沟通交流,指出讲师培训的优缺点和学员反映情况,并与讲师协调改进,这时组织者要做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加强学员兴奋点。如果老师的讲课很受学员欢迎,培训组织者就要把学员兴奋点及时反馈给讲师,让其重点加强。如果学员对现场培训意犹未尽,这时可以适当延长培训时间、安排课下座谈研讨等形式,让培训效果最佳。其次,把握主题方向。培训过程中,讲师讲课或者学员讨论,出现跑题甚至是企业避讳的话题;或者讲师讲课层次混乱、内容含混不清时。培训组织者就要随时提醒讲师,调整讲话内容或层次安排,使培训按照事先规划的进行。最后,协调培训形式:培训形式要与学员的具体情况相匹配,在培训中如果学员对培训形式(如游戏、讨论等)不认可,表现出不耐烦;或者学员对培训形式所表现的主题不明白,接受起来有难度,这样就需要及时调整培训形式。

作为培训组织者,一定要有课讲砸了的心理准备和应急措施。一旦出现讲课效果与期望出入很大,学员反映很差时,应急补救措施就派上用场了。通常的措施主要有调换培训形式、缩短培训时间、切换培训主题等(如下图所示)。如果这些措施还不能奏效,就要果断取消培训,把它作为一个深刻的教训铭记在心。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后勤保障的安排。如培训教材的复印、发放;培训器材的调换准备;人员饮食服务;培训纪律的强调;卫生打扫、现场紧急情况处理等等,这些都需要安排具体人员来解决。

三、后期反馈与服务

做好培训跟踪应用,把培训同其他制度、措施结合起来,培训才会带来高绩效。检查培训效果,培训结束后,及时检查培训效果,对讲师的水平和培训组织情况让学员打分评价。同时,通过培训现场测评、会后交流分享、结合工作写培训心得等形式,加深学员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把培训用于实践,把培训内容及时用于工作中,促使人员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针对时间管理/目标管理课程,就要急学先用,把学员的时间安排,目标设定和达成作为检查学员日常工作的工具。针对销售技巧培训,也要通过定期的人员模拟实战演练趁热打铁,强化培训效果。

对培训组织者来说,把培训规划、现场组织和培训服务这三大要素做好,培训成功的概率将明显增大,学员的满意度也会直线上升。除此外,领导的支持、学习型的企业文化也是一场成功内部培训必不可少的因素。对一个企业来说,要确保内部培训效果长期有效,就需要建立系统的内部培训体系,使内部培训与绩效薪酬、职业生涯规划等制度密切挂钩,提高学员学习的自主性,由“要我学”变“我要学”,这样内部培训的效力才能有效发挥,企业才有持久的竞争力。

企业竞聘方案实施细则篇三

为充分调动员工参与竞争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优化现有人力资源配置,在公司日常管理中深入贯彻实施“人人时时事事”有竞争的思想。

xx部代理主管(1名)xx部代理主管(1名)

各部门临时工以上人员四、参加条件:

1、个人6---11月份日常档案考核分平均在68分以上(满分为70分)

2、半年内无超市或部门内通报批评

3、其他要求参见《员工行为规范》

1、12月7日—9日各部门负责人分别进行部门内竞聘动员

2、12月10日—12日个人到部门负责人处报名

3、12月13日—15日部门推荐并将入选自荐书汇总至办公室

4、12月17日—18日进行竞聘演讲、现场答辩

5、12月23日—26日公布竞聘结果并公示三天后报总部备案

6、12月26日—1月25日为代理主管考察、试用期

1、自荐书需使用正规信纸或稿纸,书写时要用钢笔

2、内容包括个人情况简介、竞聘何岗位、对所竞聘岗位的理解、竞聘优势、个人优缺点、工作打算、对竞聘结果的态度。

企业竞聘方案实施细则篇四

为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优化干部结构,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长教党字[20xx]43号文件“学校干部岗位实行竞聘上岗;聘任后,按干部管理权限办理”的精神,经党委研究决定,面向全校人员公开竞聘干部,现将有关事项公布如下:

团委书记1名教育处副主任1名

工会副主席1名初一年级组长1名

1、具有履行职责所需要的政治理论和政策水平,坚决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上级精神和学校决策;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进取心;清正廉洁,联系群众。

2、具有胜任拟担任职务所必备的专业知识、工作经验、内外协调能力,在实际工作中做出了一定的成绩,安心本岗位工作,并有志在学校发展中创造业绩。

3、团委书记竞聘条件:年龄25—30岁,中共党员,本科及以上学历,有较强的文字表达、组织管理、活动策划和沟通协调能力。有相应工作经历者优先考虑。

4、教育处副主任竞聘条件:男,年龄不限,有奉献精神,有德育工作、班主任工作经历者优先考虑。

5、工会副主席竞聘条件:男女不限,年龄35—50岁,热心群众工作。

6、初一年级组组长竞聘条件:责任心强,吃苦耐劳,具有一定创新精神。

公开竞聘严格遵循“党管干部原则;任人唯贤、德才兼备原则;群众公认、注重实绩原则;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依法办事原则”,推进干部队伍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主要程序是:宣传发动、个人报名、全校范围意向推荐、竞聘演说、各方代表意向投票、党组织考察并确定拟聘名单、校内公示拟聘名单。

报名时间:8月12日下午17点前

地点:办公室

报名方式:从网上下载报名表格填好,将纸质稿交办公室,并将电子稿发送至陈正明老师qq邮箱。

1、7月8日公布干部公开竞聘方案。

2、8月16日上午8点竞聘人员集中抽签。

3、8月16日上午9:00应聘人员竞聘演说,与会人员进行意向投票。与会人员:校级领导、中层干部、年级组长、教研组长、党支部委员、教代会代表。8月16日17点前,党支部确定拟聘名单,并校内公示。

企业竞聘方案实施细则篇五

(一)合法性原则

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制定和执行应当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基本规范,体现国家对中小型国企设定的财政经济政策、法规和制度的要求。会计制度是中小型国企处理会计事务时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体现本企业作为合法纳税人与国家之间的经济责任关系,与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关系,与企业内部职工之间的分配关系,因此中小型国企在设置规范的会计制度时必须符合国家的财政经济法规和制度的要求。这样才能保证提供的会计信息满足国家宏观经济管理和各个利益相关者的要求。同时规范的内部会计制度一定要靠制度进行规范,保证会计人员及相关的人员遵守这一要求。

(二)有效性原则

规范的中小型国企会计制度应该约束企业内部涉及会计工作的所有人员,任何个人都不得拥有超越内部会计制度规定的权力。而这需要有健全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同时单位负责人应重视内部会计控制对本单位规范的会计制度的重要性,单位负责人也应当对本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建立健全及有效实施负责,营造良好的控制环境氛围,注重单位从上到下形成统一意识,重视会计控制的重要性。内部会计制度应当涵盖企业内部涉及会计工作的各项经济业务以及相关岗位,并应针对业务处理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落实到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等各个环节,重视会计制度的核算功能的同时重视会计核算的监督效果。形成会计监督、财政监督和审计监督合力的监督局面,共同为本单位服务。中小型国企规范的会计制度设计虽具有稳定性,但必要时也要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中小型国企的适当情况变化而变化。所以在设计会计制度的时候一定要遵循有效性原则,同时也要留有余地,保持弹性,不断进行修正与完善,减少因规模扩大和业务发展而带来的对企业会计制度的大幅度修改。

(三)成本效益原则

内部会计制度应当具有经济性,即产生的收益要大于消耗的成本,以合理的监督控制成本达到最佳的控制效果。这里的收益是指规范的会计制度运行后产生的收益,包括减少利益相关者利用会计信息的损失,成本是指设计规范的会计制度所耗费的成本。一个行之有效的会计制度应该能够为大多数利益相关者提供做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但由于会计信息使用者不多,权衡利用规范会计制度产生的收益和消耗的成本,尽量做到在消耗少量成本基础上做到会计制度设计的客观、科学、有用。在设计规范的会计制度时,一定包括规范的会计制度满足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原则。合理保证中小型国企内部涉及会计工作的机构、岗位的合理设置及其职责权限的合理划分,坚持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确保不同机构和岗位之间权责分明、相互制约、相互监督。会计岗位的设置即满足需要,也符合经济性原则,使会计部门真正成为中小型国企发挥核算监督作用的职能部门而不是附属部门。

四、中小型国有企业内部会计制度设计

(一)建立健全中小型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

任何一家中小型国有企业都包含资金运动,所以必须设置规范的会计制度藉以核算和披露资金运行状况。包括会计科目设置、会计管理体制、会计机构责任机制、会计岗位责任制等,并且在设置会计岗位时,按照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原则,明确财务会计岗位职责权限,形成相互制衡机制。经过授权,尽可能地减少不合法或不合规、不合理的经济业务的发生,从而保证决策的正确执行。明确规定涉及财务及相关工作的授权批准的范围、权限、程序、责任等内容,单位内部的各级经办人员,包括管理层,必须在授权范围内行使职权和承担责任。要在内控制度建设特别是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上下功夫,把合理的财务会计制度作为内部控制的枢纽,通过财务会计披露的信息进行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中小型国企现金支出的随意性比较大,收入审核制度不规范,所以中小型国企的会计制度设计时必须严格进行现金支出、收入的监督核算制度,合理保证资产的安全完整。销售、采购、投资、筹资活动都是与现金收入、支出联系的很紧,只有建立健全现金收入、支出制度才能进行其他的经济业务核算。中小型国企的总业务活动包括销售与收款活动、购货与付款活动、投资与筹资活动,在这些活动注意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这种互相牵制的局面能够确保会计实际核算过程中,少犯错误,诚信做账。经过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的原则,尽可能地减少不合法或不合规、不合理的经济业务的发生,从而保证决策的正确执行。规范的会计制度明确规定涉及财务及相关工作的授权批准的范围、权限、程序、责任等内容,单位内部的各级经办人员,包括管理层,必须在授权范围内行使职权和承担责任例如在采购环节,中小型国企要做好对材料采购的市场发展做好前期预测工作,对价格上涨或下跌的情况做好一定的准备工作。也可以寻找更好更新颖的材料代替价格增长太大的原材料。通过招标的方法确定最佳供应商,签订合同的人和询价的人不能为同一人,付款、记账、保管实务的人要分离,通过数据采集可以采取经济订货量,确保订货成本和储存成本最低,企业内部要明确采购业务涉及到的各个职能部门权限。

(二)强化外部管理,引入审计监督机制

社会审计监督机制是外部监管的重要手段。中小型国有企业资金来源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外部会计监督可能会出现“真空”现象,从而使部分中小型国有企业游离于外部审计监督之外。引入社会审计监督机制,充分发挥外部审计的独立、客观、公正作用,发现和纠正中小型国有企业的各种不规范会计行为,保证其中小型国有企业会计报表的真实合法具有重要的鉴证作用。也让中小型国企会计人员有压力,如果会计核算的不真实、不合法将会曝光,而这将损害本企业的声誉。任何理性的活动都有其目标,因目标而起,至目标而终。事物的发展也是内外因的统一,量变和质变的统一,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正是这种曲折性要求中小型国企在设立会计监管目标时,既要有最终的规范的会计制度对中小型国企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性,又要考虑到外部会计监管、审计监督对中小型国企的约束力。在完善中小型国有企业的会计制度设计的同时,对中小型国有企业的外部会计监管工作也不能忽视,从目前我国中小型国有企业的现状来看,靠企业自身约束来规范会计工作是不现实的,应该更多的借助于外部监管,帮助中小型国有企业会计制度实现规范化。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看到,政府部门直接进行中小型国有企业会计工作的监管,其监督成本相对较高,监督的有效性也比较差,易引发腐败等社会问题。而且政府审计资源有限,除了国有大中型企业、事业单位进行审计监督外,再加上对中小型国企的审计监督,根本无暇顾及,所以中小型国企必须强化自身的内部监督工作。但是政府监督虽然有限,但也不是对中小型国企放任自流,政府转变监督方式,在抓好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基础上,重点去监管那些监督中小型国有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中介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等,通过对事务所的监控对中小型国企披露的会计信息真实性。不断加强社会监督,使会计师事务所成为中小型国有企业外部监督的主导力量。当然,外部监督是促进中小型国有企业的会计规范化工作是重要的方法和途径,但也不能忽视企业自身的努力,会计规范化工作只有在内外共同努力下才能得以实现。

(三)加强法律约束力,完善法规的建设和执行力度

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和执行力度,对促进中小型国有企业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中小型国有企业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可知,会计制度设计的规范化的问题不是孤立的一个问题,要从促进中小型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实现中小型国有企业科学化管理的角度实现会计制度设计的规范化。政府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和执行力度,促进中小型国企的全面发展。从中小型国企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可知,会计规范化的问题不能孤立的看,要彻底解决中小型国企会计规范化问题,必须强力推进中小型国企的健康稳定发展,解决中小型国企的发展瓶颈,帮助中小型国企实现科学化管理,克服自身的弱点,只有自身发展强大了,才能不吝发生的会计规范化成本,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会计规范化的问题。所以要从资金、政策等方面为中小型国企业的创立和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从技术创新、市场开拓、社会服务等方面为中小型国企提供优惠政策。改善中小型国企经营环境,促进中小型国企健康发展,发挥中小型国企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彻底解决中小型国企创新能力不足、管理水平不高的现状。为推进中小型国企的持续会计发展,税务部门改进查核方式,侧重进行实质性查核,确实扫除逃漏税企业,建立公平的纳税环境,建立税务代理人制度,增加税务申报速度,减轻税务人员的负担,以便为中小型国企创造健康稳定的纳税环境。务代理人制度,增加税务申报速度,减轻税务人员的负担,以便为中小型国企创造健康稳定的纳税环境。

摘要:新会计准则强化了为投资者和社会公众提供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的新理念,实现了与国际惯例的趋同。新准则中关于研发费用的改革,将使企业更加注重科技创新,真正实现科技兴国。

关键词:研发费用;资本化;费用化

一、无形资产新旧准则的不同

(一)定义不同

新会计准则对无形资产的定义: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可辨认的非货币性资产。

新准则把“可辨认”作为无形资产的基本特征,从而将商誉排除在无形资产准则之外;取消了无形资产必须是“长期资产”的限制,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无形资产定义相同。

(二)研究开发费用的确认

新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支出,应当区分研究阶段支出与开发阶段支出。研究是指为获取并理解新的科学或技术知识而进行的独创性的有计划调查。开发是指在进行商业性生产或使用前,将研究成果或其他知识应用于某项计划或设计,以生产出新的或具有实质性改进的材料、装置、产品等。

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研究阶段的支出,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开发阶段的支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确认为无形资产:

1、完成该无形资产以使其能够使用或出售在技术上具有可行性;

2、具有完成该无形资产并使用或出售的意图;

5、归属于该无形资产开发阶段的支出能够可靠地计量。

旧准则对所有的研究与开发过程中费用均损益化,新准则规定对企业在研究开发过程中发生的费用进行区别对待:研究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应予以费用化;研究达到一定的阶段而进入开发程序后发生的费用,如果符合相关条件,允许资本化。

(三)无形资产的计量

1、外购无形资产:

旧准则:购入的无形资产,按实际的价款作为实际成本。

新准则:外购无形资产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以及直接归属于使该项资产达到预定用途所发生的其他支出。购买无形资产的价款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无形资产的成本以购买价款的现值为基础确定。实际支付的价款与购买价款的现值之间的差额,除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应予资本化的以外,应当在信用期间内计入当期损益。

新准则允许外购无形资产借款费用的资本化。购买无形资产的价款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视为融资性质,无形资产的成本以购买价款的现值为基础确定。

2、投资者投入的无形资产

新准则取消了“企业为首次发行股票而接受投资者投入的无形资产,应以该无形资产在投资方的账面价值作为入账价值”的规定。

(四)无形资产的摊销

旧准则:无形资产价值在其有效期内(法律规定期限或受益期限,若两者均无,按计算按直线法摊销)。

新准则:企业应当于取得无形资产时分析判断其使用寿命。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为有限的,应当估计该使用寿命的年限或者构成使用寿命的产量等类似计量单位数量;无法预见无形资产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期限的,应当视为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

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其应摊销金额应当在使用寿命内合理摊销。企业摊销无形资产,应当自无形资产可供使用时起,至不再作为无形资产确认时止。企业选择的无形资产摊销方法,应当反映与该项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无法可靠确定预期实现方式的,应当采用直线法摊销。

一是有效期,旧准则规定按照收益期限或法律规定期限,没有的话按照10年,而新准则要分析判断其使用寿命,更加灵活,企业更具有主观性。

二是摊销方法不同,旧准则按直线法摊销,而新准则按与该项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无法可靠确定预期实现方式的,应当采用直线法摊销。仍然是给企业提供了很多空间,可以自由选择。

二、研究开发费用确认的改革意义

对于企业尤其是科技型企业来讲,新准则中研究开发费用确认的分段确认标准将有利于中国企业向科技化、信息化发展,使更多的企业依靠技术进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我国旧准则中将其费用化处理有如下几个缺点:

1、难以为研发支出活动的信息披露提供基础数据。

2、会计信息最主要的质量特征是相关性和可靠性。研发支出费用化的谨慎倾向使得会计信息无法实现公正性和真实性,并造成大量会计数据与财务指标的扭曲。

3、从资本化确认的标准看:凡支出的效益及于几个会计期间(或几个营业周期)的,应当作为资本支出。企业的研究与开发活动的目的是让企业在未来能更好的发展,与未来各期的收益密切相关,是一种自行开发无形资产的过程,理应予以资本化。

如果不将开发研究这一现代企业的重要经营活动作为一种无形资产进行单独核算,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企业的收入与产出、投资与回收状况在会计报表中不能得到有效的反映,使得大量资产飘在账外。新会计准则的最大的优势在于有利于全面反映企业的业绩。

将研究开发支出资本化,可以避免出现因将研究开发支出费用化而导致的收益减少现象,从会计的行为影响角度而言,可避免企业为保持市场优势和效益时不恰当地削弱研究开发支出的短期行为,从而为企业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研究开发免除后顾之忧,有利于我国企业的新产品开发以及生产工艺的改进,不断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使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使研发费用的确认更加合理,更加符合企业的情况,更能客观的反映经济现象的本质。

相关范文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