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在社会,报告的用途越来越大,要注意报告在写作时具有一定的格式。报告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报告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报告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讨论活动报告总结篇一
一是引导和推动粮食“走出去”,加强粮油产品推介。积极组织全市8家粮油龙头企业参加西部金穗粮油科技创新与产销衔接会,加强本地粮油产品推介。广汉市粮食局建成“放心粮油示范商场”,“放心粮油示范商场”作为一个展示展销平台,将是一个集精品粮油展示、质量标准鉴别比对、优质粮食品牌宣传、粮油产品销售为一体的示范窗口,将不定期举办一些产销对接推介活动、品牌产品交易会、品鉴会等,从而深层次地挖掘区域性粮食文化元素,打造区域品牌,促进品牌整合,提升品牌美誉度和社会影响力。二是加强我市粮油自主品牌建设,发挥品牌引领作用,增加粮油产品附加值。中江县结合申报“中国好粮油”行动示范县项目,加大对本地区龙头企业——xx雄健实业有限公司扶持力度,目前xx雄健实业有限公司自主品牌“雄健丰田”正在积极申报“中国驰名商标”。我局直属企业xxxx省食油储备库打造自主粮油品牌“新榨房”,2020年作为首批xx市15个品牌粮油类唯一品牌冠名xx市区域公用品牌“蜀道”牌,全国知名电商平台“天虎云商”与xx“蜀道”首度合作并为之开设销售专区,提升了该企业自主品牌产品的知名度,并打开了线上销售的广阔市场。罗江区积极推广本地品牌粮食种植,增加绿色优质粮油供给,重点打造罗江粮油品牌,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较强市场竞争力的粮油名优产品。积极参与省内外展示展销,全面提升“罗江好粮油”美誉度和市场占有率,塑造有“芯花”、“星桥”、“凯江”、“艾家坝”等粮油品牌产品。
讨论活动报告总结篇二
一是危机意识不足。一些粮食部门和企业开放意识不足,习惯自我封闭、习惯享受国家政策保护,安于现状,习惯于沿袭过往不愿改革创新,面对企业发展后劲不足、抗风险能力薄弱、人才队伍匮乏等问题无有效对策。
二是政策配套缺失。在推进深化改革中,部分地区和企业勇于探索,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没有相关法规支持,难度较大,比如罗江区在组建粮食专合社联合社过程中,受《农民合作社法》限制,企业参社比例不得高于5%,导致罗江县粮油收储总公司只能以专合社的身份参股,并且由于担心国有资产流失,相关职能部门至今没有批准联合社注册。
三是管理理念滞后。作为行政主管部门的各级粮食部门存在管理服务不深入,习惯于沿用多年来形成的管理模式管理粮食行业和企业,对企业管的太死,不敢放手,不愿放手。
讨论活动报告总结篇三
紧密结合我市粮食工作实际,抓实活动方案提出的各项任务,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带动示范作用,结合粮食行业供给侧改革、“两学一做”、“安全生产月”、粮食库存大检查等时机,通过集中学习、座谈、调查问卷等形式,宣传贯彻大讨论活动部署安排,充分调动广大干部职工参与大讨论的积极性,凝聚共识、集思广益。围绕省局明确的4个方面、20个问题,有针对性的开展大讨论。旌阳区围绕推进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产后服务工程”、发展粮食产业经济、国有粮食企业深化改革等4项重点内容,组织人员力量开展有针对性的讨论,汇集众智、破解难题。罗江区广泛征求有关部门、涉粮单位的意见,共发出征求意见表80份,征求意见9条。绵竹市广泛接受基层反馈的意见和建议,征集到“我为粮食行业改革发展献一策”的建议11条,调研文章4篇。
讨论活动报告总结篇四
为积极适应新形势下军粮供应和后勤社会服务化要求,我局紧抓军粮质量供应这个中心,针对什邡市驻军多、分布较集中的特点,以什邡市为试点,积极探索军民融合发展新路子。目前,什邡市军供站与什邡市马井镇玉马沼气站共同开发,成立了什邡市川仓种植专业合作社。同时,什邡市军民融合保障基地已经挂牌运营,军民融合保障“基地”始终把“绿色、环保、无公害”作为生产宗旨,同时建立了相关的制度和措施,对产品实行从田间到收获期间实施质量监测,按批次出具产品出库监测报告,对产品实行质量追溯制度和产品召回制度,从而使产品质量得到保证。以优质的质量赢得消费者的信赖,使部队官兵和广大的消费者吃上放心的农产品,开拓出了除“米、面、油”老三样以外的蔬菜、副食、禽肉等品种,现在该基地已投入运营开始为部队定点供应蔬果。在培育新产业、新业态和新动能,提升军粮供应质量和效益上取得一定成效。该基地成立以来,先后迎接了省、市粮食局以及驻什部队等参观考察,对什邡市军供站主动适应部队消费需求升级给予充分肯定。
讨论活动报告总结篇五
突出“xx特色”,结合xx“三农”工作和粮食行业实际,形成“联合社”带动型和“园区”引领型两类模式。2020年xx市在全省率先由市政府发文推进粮食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并召开全市粮食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现场推进会,各县(市、区)因地制宜开展调研,细化改革方案,积极推进改革工作。广汉市粮食局组建了广汉市黍鑫粮食专业合作社联合社,联合社以国有粮食收储企业为主体,广泛吸收种粮大户(农户)、专合社组织、个体经营者等加入,搭建了一个自愿加入、共同发展的行业平台。形成了一个新型的利益共同体“粮联体”,有利于构建“产购销加储”协作机制,实现整体发展优势。什邡市粮食局积极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做好粮食产业经济发展这篇大文章。在充分调研基础上,积极争取省局政策支持,依托南泉镇优良的地理环境和资源禀赋,高标准、高起点打造“有边界、无围墙”的泉水农业产业园区,建成后将使粮油产区变景区、田园变乐园,促进农旅深度融合发展,成为“川粮三产融合”的示范。罗江区粮食局引导县内有条件的粮油龙头企业和专合社成立粮食联合社,把粮油生产、收购、存储、加工、销售的所有链条全部纳入联合社之中,形成产供销一条龙。同时,区粮食局与区供销社牵头组建了罗江区粮食经济专业合作社联合社,联合社的性质属农村专业合作社组织,区内2家国有企业以股份合作方式加入联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