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分布和温度带教案(优秀16篇)

时间:2023-11-30 08:48:21 作者:碧墨

教学工作计划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进行合理安排和科学规划的工作,它可以优化教学效果和提高教学质量,我们需要制定一个教学计划来提升教学水平。以下是教学工作计划范文集锦,希望能够为广大教师提供一些实用的参考。

地理教案-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气温是天气和气候的主要组成要素,涉及面广、理论性强,所以应采用理论联系生活实际和学生的亲身体验的方法,利用对比法、多媒体手段进行学习。

气温的测定,主要讲解气温的表示符号及读法,气温的观测和计算方法。

气温的变化,教材从三个方面阐述:气温的日变化;气温的年变化,主要从两个侧面说明,一是南北半球一年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的时间,而是热、温、寒三带四季气温变化的特征不同;气温的年际变化。

气温的世界分布,首先讲解了等温线知识,它是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图的关键。本部分即重“地”又重“理”,将世界气温水平分布的规律与影响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纬度、海陆、地势、洋流等结合,使感性知识与理性知识结合。又为后面分析气候的影响因素和气候特征打下基础。

对于气温的“空间变化(即世界的分布)”,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地图,学会从“整体到局部”逐步分析的方法。注重从图上直接得出结论,将分布规律与影响因素联系起来分析。

1、全球年平均气温曲线变化规律---纬度位置(太阳)。

2、南北半球的不同---海陆影响。

3、陆地上的不同---地形地势影响。

4、海洋上的不同---洋流影响。

5、极值---局部最冷最热的地方。

6、人类对气温的影响,可以简单的讲解。

为了避免单纯的灌输,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充分利用课本提供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分析,使学生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切忌教师不要直接给结论。

对于“气温的测定”的教法建议。

对于“气温的测定”的学习,应该适当地补充气象观测的内容,根据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可以参观气象园中的百叶箱,实际读一读温度计,或利用投影等多媒体使学生对气温的测量方法(温度计安放的位置、观测时间的设定)、数值的采集与处理等有所了解,并进一步了解我们所说的温度是指一个时期内的平均温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一步步的观察,但是不要只告诉结论。

关于“气温的变化”的教法建议。

关于“气温的变化”,主要讲解气温的时间变化,建议步骤如下:

1、从学生的日常感受入手,一天中有冷热,一年中有冷热,为什么?(因为热量主要来于太阳照射)。

2、是否太阳一照射温度就会立刻升高呢?太阳一落山温度就立刻降低呢?(不是)。

3、出示动画,使学生明确大气温度的直接来源是地面,太阳的热量先传到地面然后到大气,有一个过程,所以一天中最高温不是12时而是14时,最低温出现在日出前后。同样道理,一年中温度最高值并不出现在太阳直射或接近直射时,而是稍有滞后,最低值也不出现在太阳最斜射的时候。如北半球最高温出现在7月,最低温出现在1月,南半球相反。

4、引导学生讨论:如何才能将气温连续变化的过程更直观地表示呢?(用气温曲线图,气温指平均气温)。

5、如何利用月气温曲线说明一个地方、不同季节的气温特点呢?(热带、温带、寒带气温特征的描述)。

气候是本章的关键性知识,也是学习区域地理知识的基础知识。气候是多年天气状况的综合,所以要掌握气候知识必须从天气入手。教材以天气预报为例,引出了天气和气候的概念与区别。这种处理形式,比较贴近社会实际,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很自然的揭示了天气与气候的共性与差异,即天气是对大气状况的定量描述,而气候是对大气状况的定性描述;天气是多变的,气候是相对稳定的。对于天气部分,它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所以重点应放在使学生能够明确天气预报中各符号和数字的含义,能够从地理角度理解“天气预报”中各项内容的含义。

这部分教材紧密结合实际,能够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使其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关于“天气和气候”的教法建议。

建议将讨论法、学习指导法和讲授法等结合起来进行授课。

对于“天气”的学习,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实例或多种媒体资料,引导学生读天气形势图、听天气预报,考虑天气预报中包括的主要项目是什么?状况如何?教师在学生思考、讨论、回答的基础上,给予指导订正。并及时反馈,使学生明确天气预报中各种符号和数字的含义,真正从地理角度理解天气预报各项内容的含义。

关于“气候”内容较为抽象,在授课时教师可以采取下列步骤:

1、根据学生实际生活,列举本地区的气候特征,如北京“冬天寒冷干燥,夏天高温多雨”

2、引导学生思考“气候特征是如何得出来的?它与每一天的天气什么关系?”(是由多年的天气特征综合出来的)。

3、气候特征是否像天气一样经常会变呢?(不会,气候是定性的描述,比较稳定)。

4、学生进行对比分析,将天气与气候的关系填表,以增加学生的印象。

5、为了及时巩固,应给出一些天气与气候的实际内容让学生判断,以彻底区分这两个概念。

地理教案-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录像:天气观测过程。

动画:大气的受热过程。

【教学过程】。

(提问引入)天气与气候中主要的组成要素有哪些?(气温、降水)。

(讲解)我们先来学习有关气温的内容。气温是如何测量的?

(板书)一、气温的测定。

(天气观测的录像)包括百叶箱、温度计、观测时间和数据采集等。

(提问)为什么一天中有冷热,一年中有冷热?(因为热量主要来于太阳照射)。

是否太阳一照射大气温度就会立刻升高呢?太阳一落山温度就立刻降低呢?

(出示动画并讲解)使学生明确大气温度的直接来源是地面,太阳的热量先传到地面然后到大气,有一个过程,所以一天中最高温不是12时而是14时,最低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同样道理,一年中温度最高值并不出现在太阳直射或接近直射时,而是稍有滞后,最低值也不出现在太阳最斜射的时候。如北半球最高温出现在7月,最低温出现在1月,南半球相反。

(引导学生讨论)如何才能将气温连续变化的过程更直观地表示呢?(用气温曲线图,气温指平均气温)请将你的`设想画出来(学生活动)。

(投影片3)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日均温,将二者的交点用平滑曲线连接起来就是气温曲线。你能画出一个地方一年的气温曲线图吗?(纵坐标用月平均温,横坐标从1月---12月)。

(提问)如何利用气温曲线说明一个地方、不同季节的气温特点呢?

(投影片4)课本p40图4.6,三地气温曲线图。

(说明:因为温带的范围较广,所以接近热带或寒带地区的语言叙述冷热的程度有所不同)。

(承转)前面所学是气温的时间变化,而对于全球来说,同一时间各地气温也是不同的。

四年级科学教案1.3温度和气温

《课标》强调,数学来源于生活。小学生学习的数学应是生活中的数学,是学生“自己的数学”,数学知识只有是来自于生活中的才会有灵性和活力。但生活中的数学往往只出现其最后的结果,而隐藏其本质的属性,因此,要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将生活化常识转变为数学化知识,挖掘其数学本质。本课力图从温度中的正、负数入手,借助温度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正负数的意义,为下一节课进一步建立负数的概念奠定基础。

1、从直观到抽象,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教学。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是一个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同时获得发展的时期。中高年级的学生虽然抽象逻辑思维获得较大的发展,但学生一般还不能完全依靠抽象的数学概念进行思考,往往还需要具体的形象思维的支持。

在突破本课难点――比较零下温度的高低之前,就借助了具体形象的测量温度的工具――温度计来帮助学生理解温度的高低。

在我和学生一同认识了测量温度的工具――温度计之后,将教材上呈现的.两个温度计上的温度成为比较温度高低的很好的切入口,有的学生借助了温度计上水银柱的高低来直观形象的辨别温度的高低,有的对温度高低的判断有了比较抽象的想法。

2、游戏激趣,在玩中循序渐进、大有收获。

这节课我力图通过为较难的知识“陡坡”搭建阶梯,使学生学有兴趣,从而较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但,仍存在一些不足,如教师应引导学生思考、比较文字描述和符号表示,如“零下2℃”和“-2℃”之间的联系和区别。“零下2℃”是文字描述,而“-2℃”是将文字符号化、简明化,体现了数学的特点,同时2℃可以用来表示比0℃高2℃,那么比0℃低2℃用什么表示?这样将让学生更好的感受到负数的必要性,也更加鲜明的体会了正、负数是一对意义相反的量。

四年级科学教案1.3温度和气温

科学概念:

可溶性的固体物质在水中的快慢与物体颗粒的大小(即表面积的大小)、水的温度以及混合溶液是否被搅动等因素有关。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经历“问题—假设—验证—证实”科学探究过程和控制单个变量进行对比实验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愿意将对比实验这种科学的方法运用到解决同类科学问题的'研究当中去,发展公平实验的意识。体验研究影响溶解快慢因素的乐趣。

【教学重点】方糖溶解实验的研究。

【教学难点】对比实验过程中,各种相同条件的控制。

【教学准备】分组实验:筷子1、玻璃杯2、热水和冷水、糖块3、食盐1、勺子1、水槽1。

【教学过程】。

一、哪一个溶解的快。

1.复习:一个物体在水中溶解后有什么特征?

3.学生观察实验。(教师指导对比方法)。

4.整理观察信息,交流想法。

5.提出新的条件:温度对溶解有没有影响呢?(60摄氏度左右,强调安全。)。

6.学生观察实验。(教师进一步指导实验操作)。

7.整理观察信息进行交流。

二、加快方糖溶解的研究。

1.出示方糖:一块方糖在水中溶解的快慢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呢?

3.制定实验设计。(小组设计实验,用图示或文字等方法记录设计方案。)。

(1)小组讨论:怎样利用实验来验证自己的假设(每组设计一两个实验来证实自己的猜想)。

(2)各组实验设计交流汇报补充完善。教师板书相同条件和不同条件。(重点指导对比实验中变量的控制。)。

(3)请一组演示其中一个对比实验,其余学生观察评议确保每组都能正确操作。

4.学生分组实验,汇报实验结果,回应假设,总结评价。(注意引导学生反思实验过程中的不足)。

5.整理课堂共识记录在科学笔记本上。

6.下面让我们来吃一块方塘,猜猜看,一块方糖在嘴里溶解需要多少时间?

板书设计:

四年级科学教案1.3温度和气温

7月3号,我给市级骨干上了一节数学课。这节课是四年级上册教材(北师大版)第七单第一节课的内容《温度》。下面,我就这节课,我想说一说自已的感想。这节课我共分为四个环节。

一、感知温度。

让学生感受到温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这个环节上,我创设了“两瓶水”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感受到冷和热――感知温度,从而导入本题。

二、了解零上和零下温度的表示方法,会找温度。

这个环节,我也是从生活中的温度出发,以“冰箱窗口上的温度数据”引入,让学生会读温度,知道零上、零下温度的表示方法和写法。进而介绍温度计、0度的教学。在这环节上,我第一次上课时,并不是这样设计的。经过教研员们的指导,让我体会到,温度来自于生活,应该从学生的生活中出发,去寻找温度。这样让学生感受到,其实温度就在我们的身边,数学处处存在。

三、比较温度,感受学习负数的必要性。

这个环节,是最让我头疼的。尝试了多种方法,效果不是特别的好。由于是三年级的孩子,我们对他们的要求还不要过高。必竞还差半年多呢?所以,我就先出示两组温度,一组零上,一组零下,通过标温度,然后,小组合作,讨论,怎样比较零下和零下的温度。在这个环节上,教研员们都给我提供了宝贵的意见。这样的教学环节,学生学会了怎样比较温度。能够掌握了比较温度的一些规律。其实,在这个环节上,教研员还给了我一些建议。出示:两个零上的温度,两个零下的温度,0度,大胆放开,让学生小组合作的形式去发现温度之间存在的规律。但是我发现三年级的孩子的能力还没有达到这一点。所以,没有大胆的去尝试。最后我选择了放弃。有机会真想尝试一下。

四、观察地图,总结南北、东西的温度存在着什么样的规律。

在这一环节上,让学生根据地理位置的不同,了解我国的天气情况,渗透了他们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怀。

四年级科学教案1.3温度和气温

2、水是怎样溶解物质的【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且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或者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过程与方法:观察和描述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过程,并想象食盐的'溶解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实验中细致观察的重要性。【教学重点】描述食盐、面粉等物质溶解现象的主要特征。【教学难点】比较食盐、沙、面粉在水里的变化有哪些相同和不同。【教学准备】分组材料:装水烧杯4、筷子1、高锰酸钾1、小药勺、食盐1、沙1、面粉1。【教学过程】一、观察高锰酸钾的溶解1.引导想象: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过程。2.教师讲解:为了清晰地观察到溶解的过程,我们用一种有颜色的物质来做溶解实验。教师出示高锰酸钾。(教师取放演示要规范,这是学生首次接触化学药品)3.引导观察描述:高锰酸钾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4.学生实验:在一个装水的烧杯内,轻轻地放入几小粒高锰酸钾,先静观高锰酸钾在水中的分散现象,然后用筷子轻轻搅拌一下水,继续观察水和高锰酸钾的变化。(注意学生对观察到的细节地描述)6.学生汇报:高锰酸钾在进入水的前中后有什么样的变化?它在水中溶解了吗?它与食盐在水中的溶解有什么异同?二、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1.观察记录实验:进一步观察食盐、沙、面粉和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情况,比较它们在水中有什么相同与不同。(观察结果可直接记录在书上的表格中)变成的微粒大小在水中的分布是否沉淀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吗是溶解还是没溶解2.小组交流:修正描述和记录。3.全班讨论交流:物质是否在水里溶解了,我们能观察和区别吗?我们是怎样观察和区分的呢?4.整理记录:学生对溶解特征的认识记录在科学笔记本。

四年级科学教案1.3温度和气温

第一课听听声音【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我们周围充满着不同的声音,我们也可以利用物体来制造出不同的声音。过程与方法:运用语言来描述和记录听到的声音,并能根据声音的高、低、强、弱给听到的声音分类。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观察和描述各种声音的活动中,逐步养成细致的观察习惯和态度,并乐于与同伴交流。【教学重点】细心倾听周围的声音。【教学难点】能根据声音的高、低、强、弱给听到的声音分类。【教学准备】分组材料:大小不同的音叉、大小不同的3枚钉子、实验记录单、收集一些关于声音的各种资料【教学过程】一、引入:师:这个单元我们要开始进行声音研究的活动,说说你所知道的关于声音的事情。你对声音的哪些问题比较感兴趣?你想研究关于声音的哪些问题?二、探究内容:(一)倾听周围的声音从本节课开始,我们要开始研究关于声音的问题,在研究的过程中,务必要保持教室内的安静,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的研究有效进行。1、打开教室门,仔细听听,你周围有哪些声音?有什么不同吗?这些声音是由什么物体发出的?2、你还听到过哪些声音?3、小组讨论:这些声音有什么不同呢?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反馈交流: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我们总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当你们听到这些声音的时候,经常思考哪些问题呢?小结: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我们要逐一的研究这些问题。(二)听听音叉发出的声音1、介绍音叉:一种发音乐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的。2、分组实验1:出示一组(两种)大小不同的音叉,用同样的力量敲击音叉,听听他们发出的声音。比较:这两种音叉发出的声音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吗?能描述一下它们的声音吗?3、分组实验2:选择其中一种音叉,先轻轻击打,再重一点击打,两个声音有什么不同吗?4、小组交流讨论:刚才听到的这些声音,能进行描述和分类吗(尝试着用高、低、强、弱等词语对声音进行归类)?5、分组实验3:根据准备的不同材料按课本p26途中所示,进行轻轻击打和重一点击打,听到了怎样的声音,把它描述出来,并记录下表:击打钉子----我听到的声音实验器材轻轻击打声音的描述重一点击打声音的描述大铁钉中铁钉小铁钉交流:教学后记:第二课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目标】科学概念: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过程与方法:能观察、比较、描述物体发生和不发生时的不同现象;能从多个物体发生的观察事实中对原因进行假设性解释;可以借助其他物体来观察不容易观察到的.现象。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探究的过程中,积极大胆地阐述自己的发现;乐于与他人合作,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和态度【教学重点】认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验中分析得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教学准备】1面鼓、1把钢尺、2根皮筋、1个音叉、装水的水槽【教学过程】一、引入:上节课中,我们已经知道通过不同力量的击打,对不同物体的击打都能产生各种各样的声音。那么声音究竟是怎么产生的呢?这节课我们将作继续的研究。二、使物体发出声音1、分组活动:出示鼓、钢尺、皮筋,你能想办法使这些物体发出声音吗?实验器材用力按压、、弯曲、拉伸等轻轻击打、拨动我们小组发现鼓钢尺皮筋2、记录并交流我们的想法:为什么我们对物体用力(按压、弯曲、拉伸)后,物体没有发出声音,但是我们对物体进行击打、拨动却使物体发生了声音呢?三、观察发声物体1、分组实验1:在水槽里盛约2/3的清水,用轻而短促的力打音叉和用较大的力击打音叉,观察音叉的振动。用一个手指轻轻地接近振动着的音叉,感觉一下音叉的振动。观察:手指有什么感觉呢?水面有什么变化?水面的变化是怎么产生的?交流反馈:手指有麻麻的振动感,水面产生了花纹,花纹就是由音叉的振动而产生的。2、分组实验2:木板上拴着两个皮筋。拨动一个皮筋使它发出声音,另一个皮筋保持不动,不发出声音。观察:发声的皮筋和不发声的皮筋的不同?如果抓住皮筋,使之不振动,还会发出声音吗?皮筋的振动与发出的声音有关吗?交流反馈:3、小组交流:击打鼓时,我们看到了什么?这种现象与声音的产生有关吗?拨动钢尺时,我们看到了什么?这种现象与声音的产生有关吗?4、小结:当一个物体(如音叉、鼓、钢尺、皮筋、铁钉等)在力的作用下,能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个物体就是一个振动物体。声音就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教学后记:第三课声音的变化【教学目标】科学概念: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就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就越弱。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振动的频率越快,声音就越高;振动的频率越慢,声音就钺低。过程与方法:能使物体发出强弱和高低不同的声音,对听到声音的不同进行描述,对物体在发出不同声音时的振动状态进行描述,把物体的振动状态和发出的不同声音联系起来。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善于观察,并把事物的特点和性质相联系的习惯。【教学重点】认识到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验中分析得出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教学准备】分组材料:钢尺、4个同样的被子内装有不同量的水、实验记录纸、1根橡皮筋、3个长短不同的铁钉等【教学过程】一、引入在第一节课中我们曾听到过大小不同的音叉发出的不同的声音,本节课我们要继续来研究声音的变化。二、观察比较声音强弱的变化1、使钢尺发出声音:出示钢尺:你能想办法使钢尺发出声音吗?----注意:拨动钢尺时,避免尺子与桌子发声。2、研究钢尺幅度大小与音量之间的关系要求:轻轻拨动钢尺,观察描述钢尺发出的声音;用力拨动钢尺,观察描述钢尺发出的声音。重复3次,并记录下表。表格1:描述听到的声音(声音的强弱变化)第1次实验轻轻拨动钢尺用力拨动钢尺第2次实验轻轻拨动钢尺用力拨动钢尺第3次实验轻轻拨动钢尺用力拨动钢尺发现小结:轻轻拨动钢尺时,钢尺的振动幅度小,声音弱。用力拨动钢尺时,钢尺的振动幅度大,声音强。声音的强弱变化可以用音量来描述。音量是由钢尺的振动幅度决定的。音量的单位是分贝(db)。三、观察比较四个装有不同水量的杯子声音高低的变化1、出示4个装有不同水量的杯子,你有什么发现吗?(同样大小的杯子,内装不同量的水)2、如果用同样的力敲击这4个杯子,你预测他们发出的声音会有什么不同?能用声音高、较高、较低、低来描述吗?记录表2第一栏。3、分组实验1,观察比较四个装有不同水量的杯子声音高低的变化,并记录表格表格2:1号杯2号杯3号杯4号杯发声预测第1次实验第2次实验第3次实验发现反馈交流:交流本小组的预测和实验结果,并对结果作简单的分析。4、分组实验2:观察橡皮筋音高的变化1)如何使橡皮筋发出声音呢?出示一块木板上钉两个钉子,两个钉子之间绑一根橡皮筋的装置。2)把橡皮筋拉紧点,拨弹;稍稍放松些,拨弹。比较:橡皮筋发出的声音有什么变化?如何描述橡皮筋发出的声音的变化呢?交流反馈:皮筋松,振动慢,发出的声音低。皮筋紧,振动快,发出的声音高。振动快慢用音高表示,音高的单位是赫兹(hz)。五、拓展你还知道哪些变化,也可以使物体发出的声音发生变化吗?教学后记:第四课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教学目标】科学概念:尺子振动的频率受尺子延伸到桌子外的那部分长度的影响。这部分的长度会引起音高的变化:越长音高越低,越短音高越高。过程与方法:探索和描述尺子伸出桌外不同长度在振动时发出的声音的变化情况,通过柱状图的分析,将尺子不同长度的振动与其声音联系起来。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勤于观察,乐于动脑的习惯。【教学重点】认识尺子深处桌子外的那部分长度的变化能引起音高的变化【教学难点】能通过柱状图分析出尺子不同长度的振动引起音高的变化【教学准备】分组材料:一把钢尺、一本厚的硬皮书、活动记录表【教学过程】一、引入1)出示钢尺,如何使钢尺发出声音呢?请同学上来试试。2)如果我们不断地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他振动时发出声音的音高会发生变化吗?二、探究尺子伸出桌面长短与音高的关系。1、假设不断地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振动时发出声音的音高发生了变化,那么我们如何来验证这个实验呢?以小组为单位,制定一个简单的研究方案:1)确定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的变化2)实验前先进行预测,根据钢尺伸出桌面的变化,音高可能会发生什么变化?预测的理由是什么?3)实验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按照尺子振动部分长度的变化顺序依次进行实验;注意区分尺子敲击桌面发出的声音和尺子引起周围空气振动发出的声音;把观察到的现象(音高用高、较高、较低、低表示)及时记录下来。)2、教师一边讲解实验注意事项,一边演示分组活动:出示记录表格尺子伸出左面的长度(厘米)我想到的(预测)我听到的我看到的音高的变化顺序音高振动的快慢音高振动的快慢

四年级科学教案1.3温度和气温

1.本节课让学生掌握使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的方法,以及热的水随着时间的推移,温度会下降到和周围环境一样的温度。

2.在测量热水的温度变化规律时,实验数据学生能很轻松的得到,本实验也不是很难,但如何分析数据得到我们需要的知识这一问题还需重点加强。这涉及到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老师要帮助学生学会利用多种有效手段,通过多种途径获得信息、学会整理归纳信息,学会判断和识别信息的价值,并恰当的利用信息,以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总之科学课上,动手和动脑是并存的,而学生现在很多往往是分开的,特别是四年级的学生,看到新奇的、好玩的仪器时往往管不住自己的手,一动手之后,只关注一些现象,哪怕是与生活中相违背的现象,学生们也不去思考,这样就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这也是今后值得去思考的问题:怎样在动手的同时引导学生去思考如何自主、合作探究。

气温分布和温度带

1.使学生能够正确描述1月0oc等温线的分布,知道我国冬、夏季气温的分布规律及其原因,培养学生阅读、分析有关地理图表的能力。

2.通过读图和资料,使学生了解我国各温度带的主要分布地区及温度带的划分标准。

3.使学生正确认识温度带的划分和分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理解气候与人类生活密切,从而增强环境意识,懂得利用不同的热量资源,为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服务。

4.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农作物品种多样世界罕见的国情,增强爱国情感。

5.通过分析、讨论所给资料,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人类可以通过科学技术的进步来降低气候对人类的不利影响。

教学建议。

知识结构:

本节教材从春节我国南北两地的不同景观入手,引出了我国南北气温差异这一话题。通过安排学生阅读等温线分布图,使其了解我国气温在季节变化和空间分布上的特点。紧接着,教材又通过表格、图片、文字及一系列思考题,让学生结合纬度位置、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地形等方面的知识来分析造成差异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教材又介绍了温度带的划分与分布(这一部分现作为选学内容),以及温度带对我国各地农业的影响,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密切的关系,温度带是连接我国气温基础知识和农业生产的纽带,是基础知识在生产中的应用。

重点和难点:

重点:

2、我国1月0°c等温线的分布。

3、绘制、阅读和分析有关地理图表。

难点:冬季我国南北气温悬殊的原因。

基础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本节内容与前后知识的关系极为密切:首先,我国南北气温的地域性差异是由于海陆位置、纬度位置、地形、洋流等因素造成的;其次,这种差异会造成各地区在民俗、建筑、饮食等各方面的不同,尤其是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更是关系到我国的经济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 中,应通过各种实例使学生对气候在自然地理要素中的重要位置有较为深刻的认识。

从学科能力上来讲,本节侧重于对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尤其是等温线图。学生在此之前已经接触过等高线图,本节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和形成读等值线图的思维方式。

除此之外,还应注意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例如,对于p40的阅读材料"我国冬季最冷和夏季最热的地方"一段,在学生阅读之后,可以提出问题供学生思考:"冬季最冷的地方在漠河容易理解,因为它的纬度在我国最高。但为什么最热的地方不在曾母暗沙而在吐鲁番?"引导他们从多个角度去分析问题,使其认识到地理要素之间密切的关系。同时也可以提高他们用地理的头脑分析现实问题的意识。

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应该对人类活动与气候的密切关系有更为深刻的体会。

关于“冬季温差大,夏季南北普遍高温”的教法建议。

关于冬季我国温差大,而夏季南北普遍高温的原因:这一问题合起来一起分析可能更利于学生理解。首先引导学生看“冬至日三地太阳高度、昼长时间表”,逐渐地提出这样几个问题:“三地的纬度有什么不同?随着纬度的变化太阳高度和昼长是怎样变化的?太阳高度的大小和白昼的长短说明了什么?”然后让学生简单的列出一个示意性表格(如表一),再沿着这种思路考虑夏季的情况。通过列表分析,思路就比较清楚了。

太阳高度角。

(辐射强度)。

昼长。

(辐射时间)。

表一(冬季)。

太阳高度角。

(辐射强度)。

昼长。

(辐射时间)。

表二(夏季)。

除了纬度这一重要原因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加剧了冬季南北气温的差异,这就是北方接近冬季风的发源地,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因“高”,海南岛和中国台湾岛因“远”而少受冬季风的影响。

关于“等温线的判读”的教法建议。

关于等温线的判读:学生经过初一的学习,已经对等值线有了一定的认识,教师应该在教学中首先让学生自己去进行知识的迁移,即安排他们读图,看他们能读到什么,能分析到什么程度,当学生遇到障碍的时候再进行讲解,这样的效果可能更好一些。另外,最好还要让学生反思总结一下读等值线图应该遵循什么思路,注意什么问题,最终目的是使他们掌握读等值线图的方法。

第12页 。

地理教案-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分三个板块,配以三个图,按顺序分别是等温线图、气温垂直变化图、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三个板块内容之间衔接并不严谨,为此,本节课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进行重新处理,设计问题逐一引导,先学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由后及前。

二、教学对象分析:

初一学生在前阶段学习过纬度、海陆分布等知识,和上一节刚学过的气温变化知识,是学习本节气温分布知识的基础,但他们对这些基础知识掌握并不牢固,在本节学习过程中可再一次进行复习巩固。

三、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说出气温分布的规律。

2.过程与方法: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阅读分析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理解世界气温分布的规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分析气温与人类生产生活关系的`例子,培养学生养成关注生活的意识。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说出气温分布的规律。主要通过冷暖色调差异来判读气温的地区分布差异。

五、教学方法:

启发式读图。

六、教学准备:

七、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绘图:绘画热带、北温带、北寒带的三种不同气温变化曲线简图,分别为a、b、c线(如右图)。

复习:据气温变化曲线图,指出最热月和最冷月,比较气温年较差的大小。

活动:(1)在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上(用不同颜色的磁铁)标出a、b、c地的大致位置。

(2)在黑板上大致绘画南极的气温变化曲线。

设问:图上红色代表什么?

活动:在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上找出赤道,看看赤道穿过的地方的颜色,反映气温怎样?

找出北极和南极,看看气温又怎样。

设问:气温从赤道向两极怎样变化?为什么?

归纳板书:1.气温分布规律:低纬度地区气温高,高纬度地区气温低。

讲解:列出低纬度(0~30°)中纬度(30~60°)高纬度(60~90°)。

设问:本地属于哪个纬度范围?

活动:(1)在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上找出广州和北回归线,说出北回归线的纬度。

(2)指出20℃以上地区和低于-10℃地区的范围。

思考:为什么每年秋天都能看到“雁南飞”?

活动:再一次沿赤道找,是不是赤道所经之处全都是红色20℃以上?

设问:为什么有的地方气温低了,而且还有积雪?

归纳板书:2.气温垂直递减率:在山地,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活动:计算气温p53第2题。

思考:夏天哪里比较凉快?(上山下海)。

解释:(1)名山多是避暑胜地和诗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2)同纬度地区夏天陆地气温比海洋高,冬天则陆地气温比海洋低。

读图:p52图3.15(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如图)。

练习:(1)写出a、b、c三地的气温范围;

(2)如果图中是等高线,根据a、b、c三地的气温范围,则三地的海拔高低:;a、c两地相对高度约米。

小结:本节重点要掌握气温分布的规律,低纬度地区气温高,高纬度地区气温低;同纬度地区夏天陆地气温比海洋高,冬天则陆地气温比海洋低;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板书:

1.气温分布规律:(1)低纬度地区气温高,高纬度地区气温低。

(2)同纬度地区夏天陆地气温比海洋高,冬天则陆地气温比海洋低。

2.气温垂直递减率:在山地,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附:教学反思。

年平均气温分布图。三个板块内容之间衔接并不严谨,为此,本节课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进行重新处理,利用地图、板图设计问题逐一引导,先学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由后及前,通过问题引出结论,使整节课衔接严谨。

七年级地理《气温和气温的分布》教案设计

1.了解并掌握我国冬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及冬季0℃等温线所穿过的地区;理解气温分布特点的形成原因;掌握温度带的划分标准及分布。

2.通过学习气温分布特点,培养学生使用等温线图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对气温分布特点成因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气温及温度带的讲解,使学生更加体会我国疆域的辽阔,气候资源的优越,从而为祖国大好河山而自豪的情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节重点:1.冬夏季气温分布的特点及成因。2.温度带的划分及分布。

本节难点:生长期和积温等概念的理解及温度带的具体分布。

教学方法讲解法与练习法相结合。

教具一、七月等温线图,温度带的划分图,三地在冬至日和夏至日太阳高度和昼长时间表(投影片)。

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讲到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及成因;第二课时讲温度带的划分及分布。)。

教学提纲。

一、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

1.特点。

2.原因。

二、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特点。

1.特点。

2.原因。

三、温度带。

1.生长期和积温的概念。

2.划分温度带的依据。

3.温度带的分布。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学习新教材。

地理教案-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投影片5)图中各点表示年平均温度,请在这张图上画出13℃、15℃温度曲线(用平滑曲线连接气温值相等的点)。

(投影片6)此图表是世界不同地区多年的平均温度,图中气温相等的点连接的线就是等温线。我们借助等温线来研究气温的空间分布。

(教师指导读图方法)分析等温线图,可以采用从“整体到局部,从大到小”逐步分析的方法。请大家讨论世界气温分布的规律,并分析形成此规律的主要影响因素(学生分组讨论)。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板书)教师讲解时可以举一些实例或参照课本的插图。

1、全球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纬度位置(太阳)。

2、南半球等温线比北半球平直---海陆面积及性质影响。

3、陆地上的不同---地形地势影响。

4、海洋上的不同---洋流影响。

5、极值---最冷最热的地方。

6、人类活动对气温的影响---温室效应。

(反馈练习)夏季到青藏高原去考察,需要准备什么衣物?(棉衣,地势高寒冷)。

如果温度再升高,预测你所在的地区气候会有什么变化?

赤道是全球温度最热的地方吗?

南极和北极哪个更冷呢?

(总结)通过以上学习可知,气温是随着时间和空间不断变化的。大气温度主要来于太阳,所以影响温度最主要的因素是纬度位置,然后是海陆位置,再就是地势和洋流。在分析具体问题时必须注意分清主次。这是分析地理事物分布规律的一种方法。

【设计思想】。

根据本节教材对知识、能力和价值观念三方面的要求,本节课设计了三个主要的教学环节:第一个环节是气温的测定,主要使学生明确气温观测的方法和重要性。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参观,或建立简易的气象园进行实际的测量,没条件的可以看录像或图片。

第二个环节是分析气温的时间变化,时间变化的长短不同,有日、月、年变化,通过实际的计算,使学生明确三者计算的方法一致,看到的各图中的气温是平均值的连线。对于时间变化中很重要的一个是使学生明确太阳是气温的来源,但地面是气温的直接来源。为了让学生明白这一个过程,设计动画辅助理解。明白这一点,对后面所学“地势越高,离太阳越近了,为何温度反而越低?”很有帮助。对于热温寒三带气温特征的描述,使学生认识到从低纬到高纬,由热到冷,各种气温特点的描述有规律及差异,为后面学习世界不同地区气候特征的内容打基础。

第三个环节是分析气温的空间分布规律。首先是解决等温线的概念。因为学生已经学过等高线,所以并不难理解。最重要的部分是世界气温分布规律及其原因的探讨。为了使纷乱的内容条理清楚,主次分明,教给学生“从整体到局部”的读图方法。同时利用小组合作解决问题,利于学生思维的互相激发,培养学生的能力。为考察学生的理解情况,设计相关的反馈题。

总之,在这一节课中注意了学生能力和技能的培养,注意分析问题的方法的指导。每一部分绘图、读图、用图都是学生活动在先,教师指导在后,体现以学生为主的教育理念。

关于“天气和气候”的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天气预报图的使用、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教学手段】。

录像:天气预报。

计算机课件:(1)世界主要城市天气预报;(2)天气形势图;(3)各种常用的天气符号图;(4)风向示意图;(5)气象观测仪器----百叶箱、温度计;(6)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图。

【教学过程】。

(引课出示投影片1)你能够从投影片中读出哪些内容?

中央气象台城市天气预报:05月28日20时至05月29日20时。

城市。

天气现象。

温度(0c)。

风向风力。

夜间。

白天。

最高。

最低。

夜间。

白天。

东京。

多云。

多云。

25。

16。

3

3

新加坡。

雷阵雨。

雷阵雨。

31。

24。

3

3

卡拉奇。

34。

27。

3

3

开罗。

32。

19。

3

3

开普敦。

小雨。

小雨。

12。

5

3

3

莫斯科。

20。

7

3

3

伦敦。

小雨。

小雨。

15。

10。

3

3

旧金山。

小雨。

多云。

24。

14。

3

3

纽约。

雷阵雨。

雷阵雨。

25。

16。

3

3

悉尼。

小雨。

17。

10。

3

3

(最高最低温度、降水与云、风力风向,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天气状况不同等)。

(模仿练习)请你仿照投影片内容作本地区的天气预报,其他同学认真听,看是否有问题并进行适当的补充(学生活动)(注意天气预报用语及与当时天气状况的基本吻合)。

(天气云图投影片)(学生活动,说出图中任一城市天气预报)。

(常见天气符号与风向示意图投影片)在天气图中,为了更直观便捷地显示不同的天气状况,人们设计了一些符号(学生辨认,提醒学生注意:风向是指风来的方向,天气预报中风力较小时一般不在图中表示)。

(总结板书)引言天气与气候。

天气。

气候。

定义。

区别。

联系。

实例。

(教师总结)通过以上讨论、分析可以看出,天气与气候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

(投影片板书)。

(反馈练习)课本想一想p38。

【设计思想】。

根据教材对知识、能力和价值观念三方面的要求,设计了三个主要的教学环节:第一个环节:以天气预报为例,使学生了解天气预报中包含的主要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用世界天气为例,主要是使学生有全世界的观念,而且潜在的可以看出气温的分布是时间、空间的分布都有不同的。为后面学习奠定基础。

第二个环节是进行模仿联系和天气预报图的读法训练,以使学生更好的运用天气预报图,形成一种从地理角度解释天气现象的意识。

第三个环节是从学生实际的生活体验入手,引入气候的概念及与天气的关系,因为后面才学到具体的气候知识,所以不要更多的讲解气候的内容,重点应放在明确天气与气候的关系,能够正确的辨别这两个概念即可。

上述各个教学环节,依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要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重视日常生活体验,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主,但是因为内容繁杂,所以教师的主导作用必须加强,使学生产生学习本章内容的兴趣。

【板书设计】。

第四章世界的气候和自然景观。

引言天气与气候。

探究活动。

1.参观当地的气象台、站或大气观测站。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建立气象园地,使用常用的气象仪器进行气温、降水和风向等观测;或将每天从广播、电视节目中记录的天气资料绘制成图表;请去过外地的同学描述对不同地区的天气的感受。

2.上网查找与天气和气候相关的资料、图片等内容,写一些关于天气与气候的小论文。

3.分成小组,比赛看看那个小组会说、会解释的谚语、成语、诗句等多。

测定一日(周)的气温。

分组观察:3—4人一组,每6小时记录一次,分别在每天的02、08、14、20是进行,将观测结果记录下来。按实际情况可以减少,但最好有14点。

方法:

(1)将温度计立在室外太阳光不能直接晒到的地方(无条件的时候可以放在室内),高度与自己的眼睛相同。一天中分早、中、晚进行三次观测。其中,中午一次一定在14点(下午2点)时观测。将自己观测的结果与气象台的预报相比较。

(2)求日均温和周平均温。

日均温=各时观测之和/观测次数。

周均温=一周各日平均温度之和/一周天数。

(3)做日(周)气温变化曲线图。

注意事项:记录温度数值要尽量准确,先读整数后读小数;读数时视线应与水银柱顶端处于同一平面上;不要将头、手或光源接近温度表的感应部分。

七年级地理《气温和气温的分布》教案设计

1.使学生能够正确描述1月0oc等温线的分布,知道我国冬、夏季气温的分布规律及其原因,培养学生阅读、分析有关地理图表的能力。

2.通过读图和资料,使学生了解我国各温度带的主要分布地区及温度带的划分标准。

3.使学生正确认识温度带的划分和分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理解气候与人类生活密切,从而增强环境意识,懂得利用不同的热量资源,为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服务。

4.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农作物品种多样世界罕见的国情,增强爱国情感。

5.通过分析、讨论所给资料,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人类可以通过科学技术的进步来降低气候对人类的不利影响。

教学建议。

知识结构:

本节教材从春节我国南北两地的不同景观入手,引出了我国南北气温差异这一话题。通过安排学生阅读等温线分布图,使其了解我国气温在季节变化和空间分布上的特点。紧接着,教材又通过表格、图片、文字及一系列思考题,让学生结合纬度位置、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地形等方面的知识来分析造成差异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教材又介绍了温度带的划分与分布(这一部分现作为选学内容),以及温度带对我国各地农业的影响,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密切的关系,温度带是连接我国气温基础知识和农业生产的纽带,是基础知识在生产中的应用。

重点和难点:

重点:

1、我国冬、夏气温分布规律。

2、我国1月0°c等温线的分布。

3、绘制、阅读和分析有关地理图表。

难点:冬季我国南北气温悬殊的原因。

基础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本节内容与前后知识的关系极为密切:首先,我国南北气温的地域性差异是由于海陆位置、纬度位置、地形、洋流等因素造成的;其次,这种差异会造成各地区在民俗、建筑、饮食等各方面的不同,尤其是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更是关系到我国的经济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通过各种实例使学生对气候在自然地理要素中的重要位置有较为深刻的认识。

从学科能力上来讲,本节侧重于对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尤其是等温线图。学生在此之前已经接触过等高线图,本节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和形成读等值线图的思维方式。

除此之外,还应注意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例如,对于p40的阅读材料“我国冬季最冷和夏季最热的地方”一段,在学生阅读之后,可以提出问题供学生思考:“冬季最冷的地方在漠河容易理解,因为它的纬度在我国最高。但为什么最热的地方不在曾母暗沙而在吐鲁番?”引导他们从多个角度去分析问题,使其认识到地理要素之间密切的关系。同时也可以提高他们用地理的头脑分析现实问题的意识。

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应该对人类活动与气候的密切关系有更为深刻的体会。

关于“冬季温差大,夏季南北普遍高温”的教法建议。

关于冬季我国温差大,而夏季南北普遍高温的原因:这一问题合起来一起分析可能更利于学生理解。首先引导学生看“冬至日三地太阳高度、昼长时间表”,逐渐地提出这样几个问题:“三地的纬度有什么不同?随着纬度的变化太阳高度和昼长是怎样变化的?太阳高度的大小和白昼的长短说明了什么?”然后让学生简单的列出一个示意性表格(如表一),再沿着这种思路考虑夏季的情况。通过列表分析,思路就比较清楚了。

太阳高度角。

(辐射强度)。

昼长。

(辐射时间)。

表一(冬季)。

太阳高度角。

(辐射强度)。

昼长。

(辐射时间)。

表二(夏季)。

除了纬度这一重要原因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加剧了冬季南北气温的差异,这就是北方接近冬季风的发源地,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因“高”,海南岛和台湾岛因“远”而少受冬季风的影响。

关于“等温线的判读”的教法建议。

关于等温线的判读:学生经过初一的学习,已经对等值线有了一定的认识,教师应该在教学中首先让学生自己去进行知识的迁移,即安排他们读图,看他们能读到什么,能分析到什么程度,当学生遇到障碍的时候再进行讲解,这样的效果可能更好一些。另外,最好还要让学生反思总结一下读等值线图应该遵循什么思路,注意什么问题,最终目的是使他们掌握读等值线图的方法。

分析时可以按照以下层次:什么是等温线?怎样读某一点的气温值?0oc等温线大体在什么位置?我国最北、最南端气温大体是多少?温差多大?最后总结冬季气温和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

第一课时。

教学媒体:电视机、录像机、投影仪、投影片,“中国1月、7月平均气温挂图”。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播放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关于各地欢度节日的报道,结合书上的课文。

同是春节,我国南方与北方的气温和景观为什么相差这么大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

地理教案-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1、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能在日常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识别常见的天气符号,能看懂较简单的天气形势图;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和保护大气的重要性。

2、知道气温的含义及测定方法,理解平均气温的含义;初步学会计算日、月、年平均温度及年较差的方法。

3、学生能够利用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并根据气温曲线图说明某地气温日变化、月变化与年变化的规律。

4、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说出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5、培养学生利用地图思考问题的意识和习惯,加强与他人合作、共同研究问题的意识。

教学建议。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第三单元第三课温度和气温》教案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人体的各个不同部分在进行各种生命活动的时候,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密切配合协同工作的。

过程与方法:

1、能够用画图的方法,直观的表现人体各个器官之间的关系。

2、能够反复对自己的绘图作出修改、完善,掌握画图的方法。

3、能够清楚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探究自己的身体感兴趣,感受人体构造的精巧与和谐之美。

2、能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与他人分享研究结果,愿意合作交流。

3、能够正确对待观察、研究中不完善的认识,善于在反复观察、研究中完善认识。

二、教学重点。

人体的各个不同部分在进行各种生命活动的时候,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密切配合协同工作的。

三、教学难点。

能够用画图的方法,直观的.表现人体各个器官之间的关系。

四、课前准备。

人体模型。

五、活动过程。

(一)引入。

全面回顾前面学生所了解的人体的骨骼肌肉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的工作过程中,各系统内部不同器官相互之间的协作关系,同时还将进一步引导学生发现跨系统之间的协作关系,较全面的将人体的系统化结构呈现在学生面前。

1、人体的各个感官怎样协同工作。

(1)小组讨论或集体研讨“人体的各个器官怎样协同工作”,用图、文呈现。

(2)交流研讨,共享彼此的认识。

(3)绘制表示简单关系的画图。

(4)交流研讨,在简单绘图的基础上寻找图与图之间的关系,并以此关系绘制新图。

(5)修改完善(循环反复)。

讨论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每节课中呈现的系统内部的协同工作;二是(如卡通人物所说)联系各个教学活动中涉及的人体活动,找出不同系统间的器官协同工作的情况。最后学生建议制作卡片进行拼摆,利于表达想法也利于他人理解。

2、人体各器官之间的联系。

学生将要全面的思考人体各个器官之间的联系。需要通过讨论来丰富自己的想法,以寻求找到更多更广泛的联系,扩充自己的认识。在画图的过程中,也需要学生对各种联系反复思考,以寻找最适宜的表述方式。

画图的指导。

在本课,学生用画图的形式来表现对本单元学习的理解。以前出现的多为较简单,面对比较复杂的关系,画图的难度就比较大了,这时候需要教师的指导。

3、健康生活。

通过讨论,让学生理解“健康生活就是我们在了解了自己身体的结构和相互作用的规律后,爱护它们,促进他们更协调的工作。”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第三单元第三课温度和气温》教案

科学概念:

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就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就越弱。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振动的频率越快,声音就越高;振动的频率越慢,声音就钺低。

过程与方法:

能使物体发出强弱和高低不同的声音,对听到声音的不同进行描述,对物体在发出不同声音时的振动状态进行描述,把物体的振动状态和发出的不同声音联系起来。

情感、态度、价值观:

形成善于观察,并把事物的特点和性质相联系的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到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验中分析得出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在第一节课中我们曾听到过大小不同的音叉发出的不同的声音,本节课我们要继续来研究声音的变化。

二、观察比较声音强弱的变化。

1、使钢尺发出声音:出示钢尺:你能想办法使钢尺发出声音吗?----注意:拨动钢尺时,避免尺子与桌子发声。

2、研究钢尺幅度大小与音量之间的关系。

要求:轻轻拨动钢尺,观察描述钢尺发出的声音;用力拨动钢尺,观察描述钢尺发出的声音。重复3次,并记录下表。

反馈交流:交流本小组的预测和实验结果,并对结果作简单的分析。

3、分组实验。

1)如何使橡皮筋发出声音呢?出示一块木板上钉两个钉子,两个钉子之间绑一根橡皮筋的装置。

交流反馈:皮筋松,振动慢,发出的声音低。皮筋紧,振动快,发出的声音高。振动快慢用音高表示,音高的单位是赫兹(hz)。

三、拓展。

你还知道哪些变化,也可以使物体发出的声音发生变化吗?

相关范文推荐
  • 11-30 园本教师个人培训计划(优质22篇)
    培训计划的总结是对培训目标和计划的一种概括和总结,可以帮助员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技能。以下是一份针对财务人员的培训计划范文,包括了财务知识培训、财务报表分
  • 11-30 我渴望回到童年大全(20篇)
    优秀作文不仅要求语言表达准确流畅,更需要思想深度和触动人心的艺术魅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的优秀作文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启发和参考。刚下过雨,灰蒙蒙
  • 11-30 小学生拔牙拔牙和棉花糖大全(20篇)
    在写作中,要注意语言的精准和运用的灵活性,使作文更加富有表现力。以下是一些获奖作品的片段,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写作的灵感。最近这几天,我吃东西的时候用牙嚼很不舒
  • 11-30 社团联合会外联部工作计划(热门20篇)
    工作计划书能够帮助我们分析任务的难易程度和优先级,合理调整工作安排。请仔细阅读以下范文,从中学习如何撰写一份全面、详实且具有可行性的工作计划书。我院x届学生社团
  • 11-30 我开心又烦恼的一天(精选15篇)
    优秀作文可以通过生动的语言、精准的表达和逻辑严谨的结构来展现作者的思考和表达能力。4.通过阅读这些优秀作文,我们能够学到很多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今天早上,爸爸把
  • 11-30 小学生心理教育班会教案(通用16篇)
    小学教案的编写应该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注重启发式教学。不同年级的小学教案会有不同的特点和难点,以下是一些范文供大家参考。1、通过观看奥运图片、以及书中的图画
  • 11-30 桃花的诉说(汇总19篇)
    优秀作文应该有适当的文采,通过使用一些修辞和修辞性的语言,提升文章的文学价值和艺术感染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优秀作文范文,希望对大家写作有所帮助和启发。
  • 11-30 主管教学校长述职报告学校主管教学领导(优质24篇)
    透过述职报告,可以让上级了解自己在工作中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为上级提供改进工作的建议和思路。6.翻开下面的述职报告范文,或许会给你一些写作的灵感和思路。
  • 11-30 出生儿落户申请书(实用21篇)
    更多申请书的目的是通过优秀的表达和论述能力来提高我们的申请成功率。这些申请书范文会涵盖各个方面的内容,帮助我们全面理解如何撰写一份成功的申请书。xx县公安局xx
  • 11-30 个人对企业发展的建议总结(热门17篇)
    通过个人总结,我们可以发现自己在某些方面的短板,进而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弥补不足,提升个人能力和素质。小编为大家精选的个人总结范文包含了不同领域和职业的经验总结,适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