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演讲稿高中(通用10篇)

时间:2023-09-15 09:54:41 作者:笔砚 戏曲演讲稿高中(通用10篇)

演讲稿也叫演讲词,它是在较为隆重的仪式上和某些公众场合发表的讲话文稿。那么我们写演讲稿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演讲稿模板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戏曲演讲稿高中篇一

“苏三离了洪桐县,将身来在大街前,未曾开言我心内惨,过往的君子听我言,哪一位去往南京转,与我那三郎把信传,就说苏三把命断,来生变犬马我当报还”一个只有椅子那么高的小姑娘咿咿呀呀地哼唱着一首戏曲。

小姑娘扎了一个冲天辫,肉乎首的粉色小脸上挂着得意的笑容,小手在空中乱挥,大大的黑眸中满是欢愉。

这是幼年时期的我,因为一次“偶然”迷上了戏曲。

“含子,这是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瑰宝——戏曲。”妈妈摸摸我的头。

“妈妈,这些戏曲好好听,你教教我吧……”我对妈妈撒着娇。

“不行,你太小了,就算是学也唱不好。”妈妈拒绝了。

“求你了……”

在我的软磨硬泡下,妈妈终于同意了,她先教我唱京剧《苏三起解》。

“苏三离了洪桐县……”你看这个“洪”多好听呀,我一直以为它是“红”字,红色多鲜艳啊,我爱吃的苹果也是红色的哩!

“将身来在大街前……”妈妈似乎觉得我唱得不错,便很快教我了第二句,奇怪的是,为什么这个“街”字不读“jie”而读“jiai”呢?还有“我”怎么会发“ngo”的呢?我死缠烂打地问妈妈这个问题,可妈妈也说不清到底是为什么。

很快,我便学会了《苏三起解》,我每天都醒得很早,便站在小马扎上,大声唱着《苏三起解》,把全家人都给吵醒。

“羽含,有了你全家就不需要闹钟喽!”爸爸开玩笑地说。

小时学过的戏曲,现在还清晰地记得,学习戏曲也给了我一副好嗓子,进入了学校合唱团。

现在的我依然会找我的“良师益母”——妈妈温习一下戏曲,在记忆深处,是她教我戏曲,只有她才会耐心地教我,用温柔的声音指导我。

戏曲演讲稿高中篇二

民间戏台上,常常贴有各种各样的有趣对联,或宣传戏剧的特点和作用,或指导观众看戏,或反映剧场的欢乐气氛,写得妙的,还借题发挥,寓意深长,富有教育意义。以下是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戏曲对联精选,欢迎大家阅读。

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也非我;

装谁像谁,谁装谁,谁就像谁。

文就武成,金榜题名空富贵;

男婚女嫁,洞房花烛假风流。

顷刻间千秋事业;

方丈地万里江山。

今古今古今今古;

古今古今古古今。

神是人,鬼是人,人也是人,一、二人千变万化;

车行步,马行步,步也行步,三、五步四海五湖。

台上笑、台下笑、台上台下笑惹笑;

看古人、看今人、看古看今人看人。

愿听者听,愿看者看,听看自取两便;

说好就好,就歹就歹,好歹只演三天。

舞台小天地天地大舞台

尧舜净,汤武生,桓文丑旦,古今来几多角色?

日月灯,云霞彩,风雷鼓板,宇宙间一大戏台。

凡事莫当前,看戏何必听戏好;

为人须顾后,上台终有下台时。

看新戏,亦看旧戏,看看新戏,看看旧戏;

好上台,也好下台,好好上台,好好下台。

作廿四史观,镜中人户之欲出;

当三百篇读,弦外意悠然可思。

坐客为谁,听二分明月箫声,依稀杜牧;

主人休问,有一管春风调笔,点缀扬州。

一阕荔枝香,听玉笛吹来,遍传南海;

双声杨柳曲,问金樽把处,忆否西湖。

花深深,柳阴阴,听隔院声歌,且凉凉去;

月浅浅,风翦翦,数高城更鼓,好缓缓归

一曲笙歌,有典谟,有训话,文中子着意看来,莫谓戏无益;

满堂面目,曰喜怒,曰哀惧,尔小生传神做出,总要人称奇。

戏曲演讲稿高中篇三

北大钱理群教授曾说过:“语文课应该是一种精神的漫游,应该是好玩的,有趣的。”我正是带着这样一种态度,尽量将综合性学习课组织得异彩纷呈,成为同学最喜爱的一个内容。

听几出悲欢戏,过一回梨园瘾,中国戏曲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课程目标》的总标明确提出要“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这堂活动课,基本达到了这一预期目标。同学不只了解到了戏曲知识,陶冶了情操,更激发了热爱祖国戏曲艺术的情感,甚至还会影响到小朋友们一生的'戏曲情结。同时,也是最重要的,同学在实践活动中锻炼了语文综合能力,培养了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本课的设计,在课前准备、课上活动和课后延伸中都充沛运用了专题网页。发现同学都很受用这一方式,可以自主地确定学习过程,选择学习内容。另外,自主学习和探究的结果能以网页的形式在课堂上出现,这一新锐的形式,成为他们学习过程中强大的推动力,促使其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当今,数码技术已不再新鲜,但运用到课堂中来却不常见,本节课,我也做了这样一个大胆尝试,协助同学用dv记录下他们到剧院观赏采访的精彩过程,不只丰富了课堂内容,开拓了同学视野,更提高了同学的写作和口语表达能力。在采访准备阶段,整个小组的同学查找长春戏曲文化发展史,了解京剧、吉剧、二人转的艺术形态、现状和发展前景,准备现场解说稿,采访稿,消化记忆各种相关知识,以提高现场应变力,那精益求精、字斟句酌的态度和架式,活脱脱是专业的电台外景小主持,着实让我感动。虽然,很多地方还稍显稚嫩,但我相信,这是绝对是一个梦想的开始。

同学利用网络资源,自主整理汇报资料,其中体现出的命题、总结、探索能力,让我暗暗震惊,你给同学多广的空间,他们就有多广的思维,同学的潜力是无穷的,我想,要做一个胜利的教师,不只要有一颗诲人不倦的心,还要有善于发现的眼睛和有要敢于放手的魄力,使信息技术从辅助“教”向辅助“学”渗透,引导同学进行“学习的革命”,帮他们在相同的时间内,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本节活动课,除体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外,还坚持了语文课的特点,融入说、学、唱、写,这都是在提高同学的语文综合素养。

此外,任何一堂课都不是孤立的,活动的最后,我发现小朋友们意犹未尽,有鱼梗在喉,不吐不快的创作激情,于是,不失时机地步置写作训题目。在第二天的作文点评课上,真的又有许多惊喜突显出来。一些精彩篇目已链到网页上,这对他们来说,又是一个莫大的鼓舞。

戏曲演讲稿高中篇四

妈妈说,我喜欢戏曲有她的功劳。她说怀我的时候,她们公司正在排练汇演节目,她唱的是一出戏曲,于是那铿锵的声音就是我早期受到的关于戏曲的教育。说来也怪,每当我闹床不睡时,妈妈只要哼唱戏曲片段,我便不哭也不闹,慢慢进入了梦乡。

对我启蒙最早的还是爷爷奶奶。他们俩是铁杆儿戏迷。听奶奶说,爷爷年轻时扮演的青衣能迷倒一大片人。从我记事起,我的催眠曲不是爷爷的《秦香莲》,就是奶奶的《红灯记》。在爷爷奶奶的熏陶下,我童年的歌谣不是“小燕子穿花衣……”而是“苏三离了洪洞县……”虽然唱词及剧目的意思我一点也不懂,但在幼小的心灵深处触发了我爱戏曲的激情。最值得一提的是,我三岁在幼儿园过六一儿童节时,唱了《红灯记》选段“我家的表叔……”曲惊整个会场,为家人挣足了面子。这成了爷爷奶奶在人前炫耀的资本。

爸爸发现我具有戏曲的天赋后,就和家人商议找个老师教我,让我正儿八经地学习戏曲。可我们家所在的小镇交通不便,拜个会唱又懂戏的老师,是何其难啊!爸爸总算打听到有个老知青会拉京胡、唱京戏,就带我去拜师学艺。于是,上小学的每个周末,我基本上是在他家度过的。说是老师,其实那位爷爷也是听收音机自学成才的,但水平绝对在爷爷奶奶之上。经过这么一番学习,我懂得了基本的唱腔,学习了关于戏曲的比较全面的知识。

再后来,我们镇上也开通了有线电视,当我家接好线,把电视调到中央台第11频道时,我们家就比过年还热闹。《名家名段》《教你学唱》等节目让我们欣喜若狂。全场的《打金枝》《将相和》《大登殿》更是吸引我们一家围坐在电视机前津津有味地欣赏着。看了中央台的戏曲大奖赛,看着比我还小的选手得了奖,我的心里痒痒的,恨不得自己也去参加比赛。

机会终于来了。学校要搞戏曲演唱比赛,我毫不犹豫地报了名,还拿了一等奖。在去年县里的校园文化艺术节上,我第一次登上了大舞台,唱了自己刚跟着电视学的黄梅戏《女驸马》选段。当主持人把第一名的荣誉证书颁发给我时,我的戏曲情结终于有了一个闪光点。

戏曲演讲稿高中篇五

全国许多地方都有自己的剧中,可谓百花齐放,异彩纷呈。每个地方的戏曲,都具有自己独特的地域文化风情,如昆曲的典雅精致,粤西的轻柔玩转,能说一方水土造就一方戏曲。今日,就让我们走进民族文化的宝贝——吸取天地之中,去感受他拨打的内涵,去品味它悠长的韵味吧。

我国的戏曲,历史悠久,种类繁多。据统计,全国现有的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很多剧中,都有其独特的演变过程。如大家都知道的京剧,就是由安徽的徽调和湖北的汉调及昆曲、秦腔糅合发展而来的;东北的吉剧,是由民间说唱艺术二人转衍化而来的。

中国的戏曲和西方戏剧不同,他有自己独特的审美观念和表演体系。比如我们经常在洗礼看见的大花脸,那就是戏曲中的一个行当。戏曲剧种人物由生、旦、净、丑等不同行当来充任。表演上也具有中国传统美学的协议特点,比如用几个龙套表演就代表千军万马,舞台上开门关门等也往往用虚拟的动作来表下。

中国的戏曲,真是几天几夜也说不完。

“戏曲”对我来说是个陌生的词,只是一个上代人爱看的节目,远远不及现代的动画片,所以我从来没有看过,根本不了解“戏曲”的所有相关资料。

“戏曲”这个词突然变新鲜了,我真想回到从前,看那古代的戏曲表演。

戏曲演讲稿高中篇六

戏曲是中国的国粹,昨天晚上我们班就举办了一场令我难忘的戏曲晚会。

老师在周末就告诉我们要学戏曲,当然要学就要表演。在晚会开始前,老师让我把伴奏找好。我在电脑上找了一节课的伴奏,终于找好了。

到了晚上,晚会正式开始。我们移了桌子,在教室中间空的地方就是“舞台”了。晚会的主持人带我们进了戏曲的世界。首先,我们抢答关于戏曲的问题。她问的大部分是京剧或越剧,很少有我收集过资料的黄梅戏。第二个环节就是唱戏曲啦!今天晚上第六个节目是我们的,我们特意报了第六个,因为六六大顺嘛!我们还是有点紧张。

我们前面有个节目叫《天上掉下个林妹妹》,表演的人就第一句是唱的,其他的几乎都是在读歌词。

到我们了,我紧张地走上前去。前面一段是由另外两个人边做动作边唱歌到我唱的时候我居然没有唱,还好我假装这一段时间奏一直停着。一直到了第二段我才开始唱。我后面第一句居然忘了换气,直接连下去了。到了第二句后面的时候,我就没有气了。我想:这下真的完了,你好,看看能不能和老师说一下,让我们重唱。我们的表演就在这样的忐忑不安下结束了。

我们欣赏着这些节目,最后一个节目是我觉得比较好的一个节目,那是笛子独奏。悠扬的笛声也代表着晚会进入了尾声。我心里想:晚会这么轻易就要结束吗?于是,我就想出这样一个“鬼点子”:让张老师唱歌。然后我就去和主持人说:“再加一个节目,让张老师也唱。”她就在节目单上加了一个节目。当主持人读出这个节目的时候,张老师的脸上有神秘的微笑。张老师说:“我唱来,你们要是接的上,我就接着唱。”然后就开始唱,突然,张老师停下来了,说:“你们接不上,不唱了。”我们都说不行,要接着唱之类的话。

戏曲晚会在这欢声笑语中结束了。

戏曲演讲稿高中篇七

寒假,我和爸爸妈妈去成都游玩。

成都,它是一个多彩的城市:有麻辣双味俱全的麻辣烫,成都人特爱吃麻、喝辣;有地地道道的正宗四川话,字字句句都耐人寻味;有又精彩又好喝的功夫茶,让人惊叹不已;还有闻名全世的川剧表演,其中我觉得最精彩的便是变脸,或令人惊奇得全场沸腾的喷火,这不得不让我敬佩。

一天,我们和杨阿姨一家去成都名景点——宽窄巷子玩耍。这里有浓烈的老成都气味,亦有中西结合,这里建筑风格不同,这让我觉得十分风趣。下午,我们进了名叫“成都印象”的饭馆进餐,这也有老成都的浓烈味道:门口有一铜雕店小二正弯着腰、笑眯眯地让你请进;饭店如古塔,就像电影里古代常见的饭店,去过很多次成都,这还第一次感受到。杨阿姨与叔叔抢到了靠舞台边上的一桌,一进门便是二楼,底下还有一楼,那有一个舞台,我们那桌一转过头俯视便可见舞台。晚上七点多钟,演出开始了,首先是二胡、古筝、琵琶合奏,音乐可是好听。

紧接着是“顶上功夫”——顶灯,浓浓的川味与顶灯功夫令我誉不绝口。

接下来又是小品。常在电视里看见四川小品,十分幽默、有趣;可今天是亲眼所见,我不能不感到开心。这个小品逗得大家乐开怀,逗得我捧腹大笑,口齿伶俐也令我佩服,我拍手称精彩。

杨阿姨说,最精彩的在最后一个节目,我好奇地问是什么表演,她说等一会儿就知道了。

我吃完了饭,全神贯注地看表演。

不一会儿,我看见了一位年龄大概已过不惑的伯伯,他身穿一川剧演服,从我那儿经过,我疑惑起来。之后,我才恍然大悟。

这个伯伯额头上有鱼尾纹,脸部上的肉皱着的,腮部旁的纹如池塘下雨似的那层层涟漪,很是复杂交错;太阳穴又如微风吹来的次次小波浪,眼睛似小珠子,极有一种中国古人的雅致感,仿佛蕴藏着古色天香。走起路来大摇大摆,又似土匪大当家的步伐,一看上去便是“武林高手”。初次一见,我就对他有了深刻的印象。

他走之后,我和杨阿姨的儿子又继续惬意地观看精彩的表演。

这些表演都让我感觉到了浓郁的四川味道,但是我还是觉得最后一个节目——川剧变脸精彩多了。

一个小时后,有点郁闷的我忽然瞪大眼睛,精神马上抖擞起来了:啊,是他,那个伯伯,他如府官进县衙——大摇大摆地从后台走上台了,我迫不及待地下楼去,坐在台前椅子上。一位阿姨也走上舞台变脸。却伯伯表演得更精彩。他唱了一小段曲调,调子精神有力,极是好听。只听见背景音乐一断,三秒后,他立即变脸起来,周围的场面也活跃、热闹了许多。他的面具时红时黑,五彩缤纷,红似关公,黑似包拯,栩栩如生。

一会儿,他又喷火,火是那样长,足够一米。大家吼叫着:“好!好!”我也情不自禁地大声吼着,拍手称赞。人们就如煮沸的麻辣烫,川剧表演则如汤中菜,和在一起,火热又麻辣。

伯伯走入后台,阿姨表演着。十秒后,伯伯走下台与人们会面。嗬,他还在变脸呢!人们都争着与他握手、合影,我也不肯罢休。最后,我争到了,与这大师站在一起,父亲照了特有意义的两张像。虽是两张,却蕴含民风与我那说不完的激动,它对于我来说如黄金一般珍贵。

每当我看见这两张照片时,我不禁回念着成都,但我更会想起那位川剧“大师”,我永远不会忘怀,他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戏曲演讲稿高中篇八

电信1202

3120503034

代明君

作业题目2:以京剧《小宴》为例,谈谈京剧小生行当的艺术特征。

《小宴》本是京剧《吕布和貂蝉》中的一折。《吕布和貂蝉》原来是以旦行应工的并以貂蝉为看点的戏,叶少兰在1946年对该戏进行了整理和加工,进而突出了小生吕布在剧中的分量,使之成为了一出叶派小生的代表剧目。1958年叶少兰先生与京剧杜近芳合作排演此剧,广受好评。

叶少兰先生设计的这段唱腔能受到众多演员,票友的广泛欢迎,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因素,运用了小生声腔中“西皮导板”接“三眼”娃娃调这一最为普遍和熟悉的板腔结构。“娃娃调”是京剧娃娃生,小生和武小生行当的专用唱腔,其唱腔结构,调式,唱词节奏等基本特点虽与西皮唱腔相似,却又与一般西皮唱腔在结构上又有着明显区别。西皮娃娃调旋律起伏大,音域宽,高亢明亮,棱角突出,刚进挺拔,是一个板式齐全的唱腔系列,在剧中常以成套的板式组合唱腔出现。

小生作为生行的一个分类,在表演上的难度是比较大的。初接触传统京剧的人,对小生的唱念最不容易接受。其实小生表演里面的学问很大,研究起来也颇有意思。其特点是刚阳气和卷气奶油气很浓。由于角色的人物身份不同,表现的气质有很大的差异。比如有的英武豪迈;有的桀骜不驯;有的才气横溢;有的朴实厚道;有的胆怯怕事,唯唯诺诺;有的满八种特征:即书卷气,才气,英气,傲气,傻气,娇气,酸气,怨气。演员在表演过程中必须根据角色,体现出不同的特点,只有气质形象神韵兼备,才不失为难得的好演员。所以小生很难演,要求更高。我们一般人接触京剧很少从小生入手。老生,青衣的唱腔似乎更容易入手,小生的难度较大。小生给人的感觉很年轻,很活泼,很讨喜的人物角色,是我在京剧中所有的人物行当中最喜欢的行当。

看了《小宴》之后,我深深地被京剧的魅力所吸引。突然会觉得身临其境,仿佛亲身走进了剧院,真真切切的看到了他们的表演,听到了他们的演唱,亲身的感觉到了走进了京剧的故事中去了,体验到了他们的喜怒哀乐生离死别,亲身体验到京剧的伟大魅力和我们传统艺术的不朽。我觉得京剧并不像有些人觉得的那样,他并不是落后的,腐朽的事物,恰恰相反的是,京剧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财富和精神瑰宝,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去学习和发扬。

戏曲演讲稿高中篇九

“劝君王饮酒听虞歌,解君忧闷舞婆娑。嬴秦无道把江山破,英雄四路起干戈……”《霸王别姬》中气势磅礴的词曲再一次在耳畔响起,而曾经与我一起守在电视旁津津有味地听戏的人却早已不在。我终于明白当年爷爷看此戏时的感伤,也不住为戏中那命运多舛的人儿落下泪珠。

现代人不喜欢戏曲,这个时代快而浮躁,已经很少有人能静下心来听那些慢而难懂的戏曲了。然而,从小伴着“咿咿呀呀”的戏曲长大的我,却对戏曲有着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感。

小时候和爷爷住在一起,时常听爷爷咿咿呀呀地跟着电视哼些什么,便好奇地凑过去看看,却只能看懂那画面上的人涂着满脸的油彩,穿着奇怪的服饰,嘴里也咿咿呀呀地哼着什么。那脸上涂着油彩的戏子对于年幼的我来说仿佛是个怪物一般,着实把我吓了一跳,便不敢轻易靠近那电视机。

可时间一长,我长大了些许,竟对那戏曲有了些许好奇,凑近仔细听,也还是听不懂。于是我问爷爷那人唱的是什么,怎么打扮的这样奇怪。爷爷笑着摸摸我的头:“那是京剧,是我们国家的国粹,这一部是《霸王别姬》。”爷爷眯起了眼睛,像是在回忆着什么“你奶奶以前也是个戏子呢。”我便知道他是在回忆逝世的奶奶了。爷爷翻出一张老旧的相片“你看,这就是你奶奶以前的模样,想当年……”我没有再听下去,而是对这相片中的人儿产生了些许兴趣。

“原来奶奶以前这么漂亮……”我喃喃道。相片中的人儿,脸上覆着绝美的浓妆,穿着一身青衣,正走在一条小径上,却被人叫住,回眸掩面娇羞一笑,我仿佛还能看到她头上那枝金步摇在微微晃动。

从此对戏曲着了迷。

说实在话,最开始为戏曲而着迷,是被那旦的华美服饰和倾城容貌所折服,再后来又被剧情所吸引,对于戏曲的艺术性这些东西全然不知晓。于是,在电视机前咿咿呀呀的又多了一个小身影。

再后来,我搬离了爷爷家,回到家中上了小学,便离戏曲远了许多。

而我逐渐长大,身边的流行音乐越来越多,为了跟上时代的潮流,我便渐渐疏远了戏曲。后来,也觉得戏曲没多大意思,故事情节老套,令人深感乏味无趣。

突然有一天,家乡传来爷爷病故的消息。

我回到爷爷家,暂时搬回去住。常常在原来的房间里写作业,却听不到了以往那句“咿呀”,心中之觉得空荡荡,愁思满布。然而,闭上眼睛,我却似乎还能感觉到爷爷在我身边,还有那一句“咿呀”。

戏曲演讲稿高中篇十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单元都是反映人类文化的文章,综合性学习《戏曲大舞台》是戏曲文化。因此,我这堂课的目标定位是:了解中国戏曲相关知识,感受戏曲文化的魅力。本着这一目标,我尽可能的为学生的搭建认识戏曲、学习语文的舞台。

根据原有的知识储备(我原来教过音乐,虽不是个戏曲爱好者,但对戏曲有所了解),在备课过程中,我除了梳理自己已有的戏曲知识,还查阅了各种资料,寻找吸引学生的知识点。如果仅仅是向学生讲授这些知识,这堂课肯定会让学生恹恹欲睡。因此,我采用了灵活多样的形式,让学生认识戏曲,比如:戏曲知识知多少、猜赏戏曲、辨别脸谱、演唱戏曲等,整个课堂异彩纷呈,学生们的对戏曲认识兴趣被极大地调动起来,特别是学生自演的《谁说女子不如男》《苏三起解》《夫妻双双把家还》、《天上掉下个林妹妹》等片段,虽然有的同学唱得不够精彩甚至跑调,但也把课堂推向了高潮,学生情绪高昂,从而达到了意想的效果。这一点从学生谈“对戏曲有了怎样的认识?”我已经知道学生已经对戏曲产生了兴趣。

这是一堂展示课,展示课必须有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为基础,这就不得不提到课前的准备。我提前两周布置任务,要求:自主阅读教材,同学间分组合作查找资料,了解中国戏曲的一般知识,了解戏曲文化知识和我们家乡的地方戏;模仿学唱一两个自己喜欢的戏曲片段;搜集几段精彩唱段,把自己对唱段的理解与同伴交流。学生在这两周里回家搜集查找资料,来到学校一有时间就交流整理资料,有的同学还跨班级收集资料(农村家庭大部分没有网络,戏曲方面的参考资料又少,因此资料的获得主要靠部分同学收集,大部分同学主要是交流整理),有的同学还把自己学到的戏曲片段教给同组的同学和其他想学的同学,课余时间时常会听到哼唱戏曲声音。这样通过搜集资料,既充分的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合作的学习习惯,更重要的是为学生的课堂展示做好了知识储备。而我设计教案时本着“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把时间还给学生。课堂上我设置了让他们展示信息量丰富及整合处理信息能力的戏曲知识问答、脸谱的含义及举例,让他们展示演唱才能的戏曲表演、让他们展示写作与表达能力的戏曲赏析,让他们展示表达能力的谈“对戏曲的认识”等等,让学生得到自由充分的展示。而教师在课堂上仅仅起到穿针引线、调整课堂的作用。

我这堂课虽是展示课,但是我没有仅仅停留在把搜集来的知识简单回报这一层面上,而是尽可能的贯穿语文学习。因为如果脱离开语文教学,也就不是一节真正意义上的语文课。

《戏曲大舞台》这一综合性学习课很容易上成热热闹闹的表演课、学唱课,戏曲知识课,往往忽视了口语表达与书面表达,偏离了语文教学的特点。我这堂课的目标定位是:了解中国戏曲相关知识;感受戏曲文化的魅力。而且这次活动我重视了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比如:对脸谱的识别不只是停留在脸谱辨别和代表的含义上,而是联系“平时描写人物时要注意观察,刻画出特点”这一写作方法。又如:戏曲欣赏不只停留在让学生“悦耳”这一层面上,而是在欣赏的基础上让学生当堂对所听和所了解的戏曲的进行赏析,既培养了写作能力又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这节课不仅形式灵活,而且自始至终没有离开语文学习这一舞台。

当然优点和不足往往是并存的。戏曲知识博大精深,课堂的四十五分钟很难把戏曲重点知识全部挖出来(尤其是国粹京剧),这不仅是老师的遗憾,更是学生的损失。再者我班人数多,一节课很难让所有的学生有展示的机会,特别演唱和赏析往往只停留在少数几个人身上。

相关范文推荐
  • 09-15 演讲者发声训练技巧(通用9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
  • 09-15 最新认真做事演讲稿(精选9篇)
    演讲稿是演讲者根据几条原则性的提纲进行演讲,比较灵活,便于临场发挥,真实感强,又具有照读式演讲和背诵式演讲的长处。演讲稿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演
  • 09-15 2023年预备党员教师思想汇报(优质6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
  • 09-15 2023年大学生寒假假期的思想汇报(模板5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
  • 09-15 最新春节志愿者活动心得 大学生志愿者心得体会(精选8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
  • 09-15 酒店参观演讲稿(通用9篇)
    演讲,首先要了解听众,注意听众的组成,了解他们的性格、年龄、受教育程度、出生地,分析他们的观点、态度、希望和要求。掌握这些以后,就可以决定采取什么方式来吸引听众
  • 09-15 演讲稿运动会加油稿(优质6篇)
    演讲稿要求内容充实,条理清楚,重点突出。在社会发展不断提速的今天,演讲稿在我们的视野里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演讲稿吗?那么下面我就
  • 09-15 幼儿园军训演讲(模板8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接下来小编就给大
  • 09-15 最新体考出征演讲稿(实用6篇)
    演讲中的抑扬顿挫,相当于音乐中的节奏,音乐需要节拍,演讲也需要节拍,你应该让你的演讲充满节奏感,节奏就是你口头表达进度的度量。那么演讲稿怎么写才恰当呢?下面是小
  • 09-15 最新竞聘教师演讲稿三分钟 三分钟竞聘演讲稿(优质10篇)
    演讲稿具有宣传,鼓动,教育和欣赏等作用,它可以把演讲者的观点,主张与思想感情传达给听众以及读者,使他们信服并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那么演讲稿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