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红楼梦人物形象分析论文参考文献(模板5篇)

时间:2023-09-26 07:11:47 作者:MJ笔神 2023年红楼梦人物形象分析论文参考文献(模板5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红楼梦人物形象分析论文参考文献篇一

首先,平儿是王熙凤的陪嫁丫鬟。陪嫁丫鬟是从小培养的,与主人共同长大,在未来作为主人的左右臂膀陪同左右。王熙凤有四个陪嫁丫鬟,只剩平儿一个,也就说明了王熙凤的依靠助力只有一个。从第六回,刘姥姥将平儿误认为是王熙凤,就可以看出对平儿的培养的成果是可观的,也从侧面写出了平儿的美貌。在凤姐的调教之下,平儿本就机灵聪慧,还拥有着令人艳羡的情商,这样的人有什么理由混得不好?所以上有熙凤“宠爱有加”还有贾母“另眼相看”,下在袭人等的映衬下显得更平易近人,而且作风平顺和蔼,同阶层里有了一个好人缘。

在事业上,平儿帮王熙凤打理放利、收管钱财、处理下人之间的事情等。比如第六回,平儿帮王熙凤安置管事媳妇;第三十九回,小厮母亲生病,来找平儿请假,平儿一边笑着给请假了,一方面解决了收利的事。表现出平儿细致,体贴的一面。

花开有时,谢亦有时,万物有时。平儿在最美的年龄困在一个牢笼里,宛如困兽,蹉跎了岁月,却还要被时光推搡着前行,遥遥无期。在四十四回中,宝玉夸平儿是一个“极聪明极清俊的上等女孩儿”。而在三十九回中,李纨笑凤姐是楚霸王,说“他不是这丫头,就得这么周到了。”……凡此种种,都说明了平儿美貌和地位。

平儿第二层身份是贾琏的陪房。因此王熙凤经常试探平儿,而平儿也一直恪守本分,没有想过逾越。二十一回平儿替贾琏掩饰偷情这件事后,平儿被贾琏调戏的娇俏动情,仍夺门而出,隔着窗说话,也能看出平儿倾向于王熙凤。平儿第三层身份是王熙凤的闺蜜。第十三回,贾琏送黛玉出门,没了贾琏,王熙凤和平儿每晚说笑一回,灯下拥炉倦语,可见一斑。而且在第七回中,凤姐没有给秦钟备礼,是平儿解决的。平儿尽心尽力的解决了一场小危机。还有第四十三回里面,贾母让丫鬟里面找几个代表意思一下,平儿出了官钱,这里不但为平儿在贾母面前积攒了眼缘,更代表了一种无声的祝福,我愿你的生日和和美美,岁岁平安。

平儿的第四个身份是局外人。平儿随身带着她的钥匙,可以说,她更想的是拿着自己的体己钱逃离这个地方,过平淡人生,哪怕苦一点。就像平儿对王熙凤的哭诉一样,她本不想卷入这场战火里,但她别无选择不是吗?我会觉得第四十四回里面,平儿给王熙凤磕头,不但是给王熙凤台阶,更多磕的是心死,是认命。

我想平儿内心的想法更多的是:你渴望的我唾手可及,然而我并不想要。从第七回,周瑞家的来送花,是平儿挑了四个,然后回了房半刻钟,而一刻钟是十五分钟,所以她只离开几分钟后就做主送两支给小蓉奶奶,说明了她是有地位,管事的,侧面写出了她在帮王熙凤打理好上下。还有第十七回贾蓉来讨要东西也是平儿拿的钥匙开锁,更加证明了这一点,但是就是这样的她,并没有被抬为妾,也表现出其心、身、行一致,对权力没有欲望。而不像妙玉,妙玉的判词是“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她带发修行,却没修心,无法出世一样。可以说平儿身为贾琏的通房,她有才有貌有手段,但她从未想过争宠来让自己变成妾。从三十八回中,凤姐儿笑着说要给贾琏要鸳鸯,丫鬟们调笑平儿,平儿并没有表现出一丝嫉妒或者更多的情绪,更多的是被波及了的懊恼。所以我说平儿是里面难得的明白人,她没有奢求爱情,没有执着权力,她以自己的姿态活着。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因果,就像喝一杯茶。茶,器具,人,三者都有命定的路。故事开头说过,宝玉是石头,因为无聊来人间走一走,而黛玉是来还泪的。结局中,黛玉回去做回她的草,而宝玉也变回了石头。而平儿的因果是什么?就像花开了,已不知遗落在哪里,也不知它是老了青砖,还是湿了黛瓦一样,不得而知。第五回中,宝玉梦游太虚,看了副册里面的香菱,又副册的晴雯和袭人。并没有看到平儿。我想这其实也好,留有余地。我可以认为,后四十回并不是曹雪芹写的,也许曹先生给了她更好的结局。现有的里面,平儿提为了妻,但是贾琏肯定本性难移,我觉得这是另一个苦难的开始。可以说,书里从未让她享受过疼爱的滋味,她一直如无根的浮萍,漂泊无依,在封建思潮里跌跌撞撞。而无疑曹先生在前八十回里将她塑造成了一颗琉璃珠,放在阳光下,折射出斑驳的影子。只是她多在黑暗里。

作者简介:

杨文娟(1986—),女,汉族,甘肃武都人,主要从事高中语文教学工作。


红楼梦人物形象分析论文参考文献篇二

摘要:曹雪芹的《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巅峰巨作,书中塑造了许多经典的女性形象,平儿作为其中极具代表性的侍女形象之一,她的身世凄苦,外貌出众;性格宽厚,处事有道。她是王熙凤最得力的心腹助手,是贾府上下交口称赞的八面玲珑之人,在贾琏之俗,凤姐之威的夹缝中活的周全妥贴,体现出她独特的人格魅力。本文将以文献研究法、分析比较法,从外貌、处事方式、管理之道等方面,浅析平儿的人物形象,感悟平儿这一人物在红楼梦当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她的处世哲学。

关键词:红楼梦;平儿;人物形象

书中有大量的侧面烘托来描述平儿的外貌。刘姥姥初进荣府,看到容貌不俗,气质不凡的平儿,将其误以为是凤姐。在贾琏与鲍二家的私通之事败露之后,贾母训骂贾琏说凤姐和平儿都是美人胎子,却还不知满足。王熙凤也曾把平儿“水葱儿似的”容貌委婉道出。还是在这一回中,在宝玉眼中的平儿是个与其他俗拙蠢物不同,极其聪明清俊的上等姑娘。可以说,上至官眷贵妇贾母,下至乡野村妇刘姥姥;无论是娴静寡妇李纨,还是曾身陷烟花之地且本身就以美貌著称的尤二姐;包括放荡粗鄙的贾琏以及号称“第一淫人”、有着绝妙评鉴女子能力的贾宝玉都对平儿的外貌发出赞美。平儿不同于薛宝钗的娴雅大方之美,也不同于林黛玉的清丽动人之态,更不同于王熙凤的“体格风骚”,平儿的难得之处在于不论是为人奴婢还是为人内妾都还保持着少女的纯真可爱并且不失大体。

平儿这个角色在红楼梦中十分鲜活、饱满,很多人谈及对她的喜爱,无一不体现在她深谙人事的生存之道,在贾府错综复杂的生存环境下,要想独立的生存下来,就需要依靠灵活的处世法则和善于变通。

处理贾琏和王熙凤之间的关系。贾琏作为富家公子,行为作风纨绔不已,经常私下里与其他女子私通,王熙凤对于这事又十分吃醋,平儿经常有意为贾琏遮掩。比如在第二十一回中,平儿收拾贾琏的衣服时,发现他的衣服里有其他女人的头发,出于女人的自觉和对主人的忠诚,她悄悄地将这件事轻描淡写的遮掩过去,帮助贾琏维护了自己的面子和尊严,同时又避免了王贾两人之间发生不避免的家庭矛盾。

对于自己身份的清楚认知。平儿作为贾琏和王熙凤两人的“通房丫鬟”,自然深晓男女之事,但她自知自己作为一个丫鬟的身份低贱,虽然与贾琏之间虽存在有肌肤之亲,但并未夫妻之实。为了避免与王熙凤主仆之间发生矛盾,同时也为聊表个人的忠诚,平儿更多时候通过各种方式拒绝与贾琏亲近。在第四十四回中,贾琏和鲍二媳妇偷情,聊到要将平儿扶正时,正被王熙凤撞见,怒气冲冠地冲进房里对着两人便是破口大骂。平儿在这时见对贾琏维护不住,且事情又牵涉到自己,因此便加入到王熙凤的阵营中,对着也是一顿大骂,帮着王熙凤暴打鲍二家,以避免王熙凤对自己产生猜疑。

对贾府其他下人和蔼友善。平儿说话做事时都是待人以诚、行事以礼的。在泼辣跋扈的王熙凤面前她非常温顺谦卑,面对贾府的其他地位不如她的下人也是极其温柔。平儿的出身凄惨,但也因此让她在处理事情上拥有别人不具备的同情心。比如在“虾须镯”、“茯苓霜”事件中,她对于其他身份同样低微的丫鬟充满了同情,在王熙凤要严惩此事时,平儿行权,多方斡旋,帮助其他丫鬟进行求情,坠儿和柳家母女才得以周全,否则将有可能是一场杀身之祸。她的这种性格很受周围人敬重,是一个八面玲珑,有烟火气的形象。

平儿的管理能力源于一个“化”字,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是简化。很多时候问题之所以“悬而未决”,其原因在于管理者对于控制权的过于集中,比如王熙凤能够凭借着自己手中的权力“兴风作浪”、“恣意妄为”,而平儿则坚持“化简”的原则,去慎重和理性地看待问题,通过删繁就简来避免投入过多的管理成本和精力。这与著名的思想家老子的“若烹小鱼”的思想极为一致。无论是治国,还是治家,都要像煎小鱼一般小火慢煎,且烹饪的流程尽可能的简洁,这样才能最大可能的保持小鱼的原味。否则就会将小鱼弄焦糊而难以收拾,聪明伶俐有深谙世道的平儿自然明白这个道理。

第二,是柔化。作为管理者,切忌要心浮气躁,不得违背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最忌惮的就是采取强权来控制人的思想和行为。最聪明的做法,自然是让下属们你情我愿的去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这样取得的效果才是最佳的,会达到“春雨润物细无声”的秒境。杀伐决断的凤姐在管理下人时,更多的是将他们当成是一种听话的工具,经常是动辄打骂,平儿则从人人平等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既要做好一个善于决断的管理者,又要做事公道有度、顺应民心,她实行的是与凤姐不同的柔性管理策略。对于“目中无人”、“不听管教”的行为,平儿往往也会采取雷霆手段进行制止,正所谓“兵不斩不齐”。在很多事情的处理上,平儿显得有理有据,以德服人,眾人也少了很多的怨言。

总而言之,平儿作为《红楼梦》中着墨较多的一位女性形象,她的她的仁爱善良,她的隐忍体恤,她的待人接物,她独具特色的人格魅力,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本身的人物形象也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作为一部经典小说,平儿的人物形象乃至《红楼梦》的其他文学意义还有很大发掘空间。

参考文献:

[1](清)曹雪芹.红楼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2]何红梅.红楼女性[m].北京:中华书局,2006.

[3]周锡山.漫话《红楼》奴婢[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95.

[4]许梦欣.浅析《红楼梦》中的忠心侍女[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7.

红楼梦人物形象分析论文参考文献篇三

快到一年一度的毕业季了,同学们的论文准备好了吗?说到写论文啊,我可是被指导老师退回了两次,论文要求可真高。以下是由范文大全为大家整理的《红楼梦》中薛宝钗的人物艺术形象分析,希望对你有帮助,如果你喜欢,请继续关注范文大全。

《红楼梦》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高度艺术性的伟大作品,甚至代表了中国古典小说艺术的最高成就,其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典型的人物形象塑造上。《红楼梦》探索人物灵魂的深处,描写不同人物的精神面貌,塑造了出众的、不朽的艺术形象。本文将对薛宝钗的形象作简要分析。

论长相,薛宝钗是艳冠群芳,别具风流。原文中对宝钗的外貌是这样写的:“生的肌肤莹润,举止娴雅”(第四回)、“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罕言寡语,人谓藏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第八回)。如果说林黛玉的美是一种病态美,那么她则鲜艳妩媚,是一种健康美。

此外,她天资聪慧、博学宏览。幼年时富有文化教养的家庭环境和聪慧的心灵,造就了她深厚的艺术修养和广博的知识,可谓是“诸子百家”无所不通,唐诗宋词无所不能。如元妃归省亲时让宝玉把诗中“绿玉”改为“绿腊”,可见她对典故远比以“杂学旁收”著称的贾宝玉熟悉。她在诗歌创作中提出要“各出己见”、“不与人同”、“要命意新奇,别开生面。”其诗构思新颖,意境深邃,具有雍容典雅、含蓄深厚的风格。在大观园的诗人中,只有林黛玉可以与之抗衡。

第七回讲宝钗的“热毒”后紧接着说“幸而先天壮,还不相干。”(甲戌侧批:浑厚故也,假使颦、凤辈,不知何如治之。)意思明显是说,宝钗比黛玉、凤姐要宽厚。林黛玉对于后进贾府的宝钗,一直存着戒心。第八回《探宝钗黛玉半含酸》、第四十二回《潇湘子雅谑补余香》等回数,尽管黛玉一次次挖苦讥笑宝钗,可是宝钗却“浑然不觉”,从未心存芥蒂。后来黛玉自己也说“你素日待人,固然是极好的,然我最是多心的人,只当你心里藏奸。从前日你说看杂书不好,又劝我那些好话,竟大感激你。……比如若是你说了那个,我再不轻放过你的;你竟不介意,反劝我那些话,可知我竟自误了。” 论口才,宝钗不比黛玉差,第三十回宝钗借扇机带双敲,开一个“负荆请罪”的玩笑,就搞得宝玉、黛玉二人面红耳赤的。然而看到“宝玉十分羞愧,形景改变,也就不好再说,只得一笑收住。” 从上面这些都可以看出她待人的宽厚,为人的真诚。

史湘云要开社做东道,但是缺钱不好办事,宝钗资助她办了螃蟹宴;林黛玉的药需要燕窝,但是又不便和贾母凤姐张口要,宝钗从自己的月钱中拨出银两;邢岫烟的冬衣当掉了,处境窘迫,她命莺儿瞒住众人取了回来……在大家有困难时,宝钗都给予了及时的援助。不但如此,她非常小心不把这些事张扬,给当事人留足体面。

遗憾的是,有些评论者运用了非白即黑的逻辑来评价《红楼梦》中人物形象,戴着有色眼镜来评判,割裂了人物的性格,认为薛宝钗是阴险狡诈之人,认为宝钗做这些全是为了拉拢,为了博得一个好名声。然而,宝钗为何不在拉拢了人之后大胆地在其它事务上面下决断,当第二个“王熙凤”或“贾探春”。相反却依然是‘不干己事不张口,一问摇头三不知”?其实,她根本就看穿了世事,不愿意去趟这滩浑水。我想宝钗“山中高士”的名谓应该是她真实写照。

《红楼梦》中宝玉、黛玉是情悲剧,宝玉和宝钗是婚姻悲剧,宝钗同样是受害者。在那样的时代,叛逆者的爱情是悲剧,安分顺时、维护封建道德者的.爱情照样是悲剧,两类青年都没有好的出路, 我要强调的是,悲剧是封建伦理道德造成的,宝钗又有什罪呢?她也应该有爱情、有幸福,她也象其他人一样,有着一颗少女的心。

在一次和黛玉的谈话中她说道“你当我是谁?我也是个淘气的,从小儿七八岁上,也够个人缠的。我们家也算是个读书人家,祖父手里也极爱藏书。先时人口多,姐妹弟兄也在一处读书,弟兄们也有爱诗的,也有爱词的,诸如这些《西厢》、《瑟琶》以及《元人百种》无所不有,他们背着我们偷看,我们也背着他们偷看。后来大人知道了,打的打,骂的骂,烧的烧,丢开了。”从纯洁的少女到封建伦理道德的维护者,不是很深刻地揭露了封建道德和礼教的罪恶吗?尽管如此,她心中仍有一些爱情的火焰, “宝钗扑蝶”的寓意不是很清楚吗?在大观园和宝玉的接触中,她也产生了违反封建礼教的爱情。宝玉挨打后,宝钗去看他,对宝玉亲切稠密,大有深意,说道:“别说老太太、,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 ,刚说了半句又忙咽住,不觉眼圈微红,双腮赤,低头不语了。在红香圃宴席上, “宝玉可巧和宝钗对了点子,宝钗便覆了一个‘宝,字方 ,意指宝玉所佩的“通灵宝玉” ,这就引的宝玉必须射一个“钗”字,意指宝钗的金锁,这就触到了“金玉姻缘”问题。又如,三十六回里描写宝玉正睡午觉,宝钗进屋坐在宝玉旁边帮宝玉绣鸳鸯兜肚,能说宝钗对宝玉没有心思吗?就是劝宝玉注重功名富贵,也是宝钗爱宝玉的表现,劝得切是因为爱得滦,谁不希望自己的恋人变得更好一些,更符合自己的理想呢?正因为爱得深才劝切,不然象她这样一个“不干己事不张口,一间摇头三不知”的女子,是不会讨人厌、惹人唾骂的。

一次,宝玉想看宝钗香串子,可巧宝钗左腕上笼着一串,见宝玉问她,少不得褪来。作品中有这样一段描写:宝钗原生的肌肤丰泽,一时褪不下来,宝玉在旁边看着雪白的胳膊,不觉动了羡慕之心……忽然想起‘金玉’一事来……”还有一次,宝玉挨打,宝钗去看他,几句肺腑之言使得宝玉非常动情,“听得这话如此亲切……红着脸……越觉心中感动”。这些都说明宝玉是爱宝钗的。

那么为什么说他们的婚姻是悲剧呢?因为宝玉爱的只是她的容貌,而讨厌他的封建正统思想。这样一来,他们难免会产生矛盾,他们的婚姻不肯幸福。所以宝钗也是封建制度下的被损害者,从某种意义上说,她更为不幸。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薛宝钗是一个才貌双全、心地善良、宽宏大度的人,但同时也说封建礼教的受害者形象。

红楼梦人物形象分析论文参考文献篇四

在我国封建社会里,女性处于被歧视、被压迫的地位。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就把女性打入与“小人”同类的行列,“惟女子与小人难养也”,人们自觉不自觉地奉行着“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信条,给女性套上了难以解脱的精神枷锁。同时。在 《聊斋志异》中的女性不再被笼罩在男性的阴影之下,丧失了自身的意义,而是充分显示出了自己的主动性,充满了进取精神,她们在爱情婚姻的追求上表现得大胆热烈,毫不顾及封建礼教的种种束缚,敢于按照自己的感情和意愿,义无返顾地去追求,忠贞不渝地去爱,直到实现与所爱的人的幸福结合。爱情背景下聊斋女性的代表主要有:

(一)敢爱敢恨的狐妇

《武孝廉》中的狐妇在石某病时救了石某,也不嫌弃他的落魄嫁给他,并且帮助他走上仕途,但石某不知恩图报,百般侮辱、谋害狐妇,狐妇在得知石某要杀死自己后决然收回自己赠给石某的丸药,让石某旧病复法而亡。作者让那些负心汉一个个没有好下场,一方面表明了作者对这些被侮辱女性的同情,另一方面表现了作者对封建制度的鞭笞。不难看出,这些被侮辱的女性她们虽然普遍命运悲惨,都是为男子所遗弃所侮辱,但是她们都有坚决的反抗精神,最终都惩罚了那些负心汉。

(二)外貌丑而心灵美的乔女

乔女在丈夫穆生死后,志不二嫁。后来孟生不嫌其“黑丑”,欲要迎娶,乔女不嫁,然而她却认为孟生不嫌自己丑陋,是自己的知己,所以孟生死后,她为了酬报知己挺身而出,急其家难,抚其遗孤,撑其门户,增殖其产,自己却廉洁自守贫贱以终,表现出“士为知己而死”的美德。仇大娘则是在娘家面临破产时,挺身而出担起重担使家庭得以重新振兴。作者在这里着重肯定的是传统女性那种善于治家的天性。不畏困难、勇挑重担是她们所共有的美德。

(三)要独立,只要婚姻实质而不要名分的侠女

侠者是行走江湖,行侠仗义的人,他们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而《侠女》中的侠女却是大家闺秀,但她同样具有“来无影,去无踪”的神秘特点。主要是为报父仇。更为特别的是她为报答顾生的养母之德,甘心情愿地未婚生子,给顾家传宗接代却不接受明媒正娶。侠女的婚姻观在讲贞节,讲究婚姻是“终身大事”的社会中,像她这样只讲求婚姻实质,而不讲表面的礼法和名分的表现,可以说是极其解放的思想。

求婚。但后来张有才见利忘义,密谋背叛云翠仙。对此,云翠仙怒斥他的卑鄙行径,愤然离去。《阿霞》中的女主人公则在看到自己所爱的景生薄情寡义时,立刻断绝了与他的联系,同郑生结为姻缘。

不同环境与背景下的聊斋女性人物

以婴宁为例:先从自然环境来说,婴宁这种纯净自然的性格是在一种纯粹自然的环境中形成的。婴宁就在这个处处是烂漫的山花的世界里长大。从古到今,花从来都是一种美好、高洁的象征,从她出场“拈梅花一枝”到最后,作者都把她置于花的海洋,在花的世界中所养成的爱花性情,如花的品格,这就揭示出了女主人公之所以具有憨直无邪、活泼开朗的天性的原因,这显然跟那个未经世俗熏染过的特定典型环境有着不可分的关系。自然环境在人物性格的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样人物所处的社会环境的影响也不可忽视。在《婴宁》中,婴宁未入世前与她最亲密的是鬼母和婢女小荣,社会关系单纯而朴素。她们都是源于自然,不属于那个秽浊的现实社会,她们是自由的,不受拘束的,对于自己的爱情,她们选择敢爱敢恨,大胆追求自己的幸福。在她们的思想中没有男尊女卑,女人不是天生受男人控制的,她们和传统的依附男人的女人截然不同。她们有主见,既主动热情又敢于追求爱情。而且独立不羁,拿的起放的下,进退自如。

而另一方面,黑暗社会,恶势力猖獗,官不为民做主,即使是七尺男儿有时在这样残酷的社会现实面前也会一筹莫展,而聊斋女性却能在家庭和个人为难的关键时刻,以自己特有的方式给恶势力以致命的一击,像复仇女神,使正义得到伸张。商三官、窦氏、庚娘就是这样的奇女子。《商三官》中的商三官,在即将完婚之际,父亲被恶霸杀害,哥哥告状一年多都毫无结果。商三官为父报仇,巧扮优伶,在仇人庆贺生日的当夜,将其杀死;《窦氏》中的窦氏本是一个痴情的女子,却被土豪南三复始乱终弃,活活逼死,死后化为厉鬼,终于报仇雪恨。现实生活中人不能做的事,鬼做了,做得痛快淋漓,大快人心;《庚娘》中的庚娘在公公、婆婆和丈夫遭到歹人王十八暗害,自己面临生死考验时,沉着冷静,勇敢机智,既保住了自己的清白,又亲手杀死了仇人。

《聊斋志异》中的女鬼大都与民间传说中的鬼不同:将鬼高度审美化了。弱化,淡化了鬼身上的鬼气,最大限度地来表现鬼的善与美。她们大多有娇好的容颜,娴静的妍姿,有着聪明才智与善良的心。

狐女小翠是一个性格塑造得很成功的狐女形象。她最引人瞩目的特点便是“善谑”。 同时聪慧、干练、果断和坚强。她那天真活泼、无忧无虑的开朗性格在王太常仔细端详下露出的嫣然微笑中,在同母亲分别对“殊不悲恋”的表现中,就已有所露。在她身上,永远也找不到一丝愁苦的痕迹,永远也看不见半点忧伤的影子。同痴儿元丰一起生活,小翠是“殊欢笑,不为嫌。”她把自己的别院变成了一个游戏场,终日和元丰以及丫头们一起嬉戏。“刺步作圆,蹋蹴为笑”,“涂公子作花面如鬼”,以及扮古人,玩的名目既多,花样也新奇别致,整天奔逐笑闹,弹琴跳舞,不但闹得全家皆知,最后连邻里也知道。这个“善谑”的特点表现在小翠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之中。在王给谏与王待御政治斗争的环境中,王给谏越是寻隙中伤小翠的公公王待御,她的玩笑开得也就愈大,以致最后王待御时而无可奈何地概叹“余祸不远矣”,时而“惊颜如土”,大哭“指日赤吾族矣!”通过这种反衬,小翠“善谑”的主要性格特征更加鲜明耀眼了。但是小翠并不是单纯的“善谑”,通过这次事件,我们可以看出“善谑”中透露着小翠的聪慧、干练、果断和坚强。在整个事件中,小翠的杰出之处,不仅表现在计策本身的仔细周密,使仇敌自投罗网,还表现在她知道王给谏要害王太常,与元丰成礼后,就开始准备,把元丰的痴疾这一生理弱点变成有利条件。这些都充分显示出了小翠的足智多谋。

还有《小谢》中的小谢是个活泼可爱,不懂世事,乐不知愁的鬼仙。她聪明好学,心地善良,学什么都是一次就学会。与秋榕成为朋友后两肋插刀,和陶生在黑暗力量斗争中彼此帮助。作者充分利用鬼仙和幽冥世界所提供的超现实力量,通过人鬼相杂,幽冥相间的生活画面,深刻反映了社会现实的矛盾。

中国古代传统女性是不能有陶生、小谢等人的相互帮助,也不能有婴宁的笑,女性被定位为男人的附属品,扮演被支配的角色,小谢、婴宁、小翠的.行经是对这一制约的颠覆和重新置配。使她们摆脱了“笑不露齿”、“三从四德”、“七出”等精神的桎梏都在嬉戏和畅笑中被消解了,令人刮目相看。这也充分体现了女性自主意识的崛起。

清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黑暗,蒲松龄举业一再受挫的不幸,昔日友情的冷淡,现实中可望不可及的真实、自主的人生、情感,世态炎凉深沉凝重的体验,如此种种压抑郁积于蒲松龄胸中,作者只能将它们埋藏于意识的深处,最终借助于文学创作来得以表现和升华。从某种意义上说《聊斋志异》就是蒲松龄所体验过的情绪情感的形象载体,其笔下的术形象中都涵纳着作者蒲松龄的“真”性情。从《聊斋志异》全书来看,虽是儿女情长、谈狐说鬼,却是最贴近社会人生。在其大部分的篇章里,作者的爱憎强烈,作品中所塑造的女性形象是我国古代文学中一个新的高度。蒲松龄所设计的奇幻情节和塑造的奇幻人物形象,都具有理想的性质,但是这些只能存在于花妖鬼狐的幻境之中。因此,《聊斋志异》中的女性多半有着更美的品性。联系作者的一生不得志的际遇,则可感知他笔下的狐鬼故事大部分是他个人的生活感受而自由生发出来的,凝聚着他大半生的酸甜苦辣,表现着他对社会与人生的思考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向往。

参考文献:

[1]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上下卷.吉林摄影出版社,2004年2月第一版.

[2]清·蒲松龄著:刘跃宵主编.《聊斋志异》.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3]马瑞芳:《马瑞芳揭秘聊斋志异》.东方出版社.2017年.

[4]朱一主:《聊斋志异资料汇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年.

[5]周先慎:《明清小说导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红楼梦人物形象分析论文参考文献篇五

《红楼梦》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现实注意长篇小说,是至今为止我国最优秀的古典长篇章回体小说,全书共120回,它在艺术上的成就是辉煌的。

首先,它塑造了为数众多的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书中有名有姓的人物就有四百多个,其中主要的人物如贾宝玉,林黛玉等已成为不朽的艺术典型。其次,其结构宏伟严密,超过了在它之前的任何一部小说,全书以宝黛爱情以及贾府由盛到衰为线索,把众多的人物和纷繁的事件组织在一起,交错发展,彼此制约,形成了一个巨大的艺术结构,其内部前后贯通,有条不紊。再者,语言简洁而纯净,准确而传神,朴素而多彩,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红楼梦》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卓越的艺术成就,是我国古代长篇小说中现实主义的高峰,它问世后就广为流传,生受人们的喜爱。

由于《红楼梦》的经典以及对《红楼梦》的热爱,我们组成了一个小组来研究《红楼梦》,经过讨论,确立了《红楼梦》四大丫鬟人物形象分析为课题,通过研究这个课题更深入地体会了《红楼梦》。

相关范文推荐
  • 09-26 初三综合素质家长评语鼓励孩子(大全7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
  • 09-26 大班上学期数学工作计划(大全9篇)
    计划是人们在面对各种挑战和任务时,为了更好地组织和管理自己的时间、资源和能力而制定的一种指导性工具。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计划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
  • 09-26 2023年幼儿园小班反邪教教案(精选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写教案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教案范文,希
  • 09-26 最新上课玩手机被抓保证书(优秀5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
  • 09-26 2023年亮剑精神演讲培训视频 亮剑精神演讲稿(大全5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
  • 09-26 2023年数据库简历 投简历心得体会(模板10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以
  • 09-26 大学生意味着演讲稿(大全6篇)
    演讲稿首先必须开头要开门见山,既要一下子抓住听众又要提出你的观点,中间要用各种方法和所准备的材料说明、支持你的论点,感染听众,然后在结尾加强说明论点或得出结论,
  • 09-26 2023年公务员考察总结报告 公务员考察工作总结(优秀5篇)
    报告,汉语词语,公文的一种格式,是指对上级有所陈请或汇报时所作的口头或书面的陈述。通过报告,人们可以获取最新的信息,深入分析问题,并采取相应的行动。这里我整理了
  • 09-26 最新送给九年级毕业生的祝福语(通用10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这
  • 09-26 爱情的体会收获(优秀6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