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数学圆的面积教学设计大全(16篇)

时间:2024-01-15 06:33:52 作者:QJ墨客

制定教学计划是教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接下来是一些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需求制定的非常实用的教学计划方案。

小学六年级圆的面积教学设计

一、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圆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力求实现变抽象为直观,化静为动,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促进学生知识的迁移,帮助学生理解公式的推导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渗透数学中的转化思想。

教学导入时,我首先以当前的热点话题20xx奥运会切入主题,学生倍感亲切,紧紧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在教师的适时调控下由奥运会主会场鸟巢自然过渡到怎样求圆的面积呢?力求达到衔接自然的教学效果。

二、新授中首先让学生借助学具的操作,把圆形平均分成若干份,通过观察发现每份是近似的三角形,进而把圆分割成若干个三角形,借助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同时向学生渗透极限的思想,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越接近三角形。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分割后的三角形重新拼组成我们学过的长方形,依据它们之间的联系也能推导出圆的的面积公式。以上两种方法,一种是分割法,一种是拼组法,无论哪一种方法都渗透了转化的思想,引导学生找出新旧知识的衔接点,温故而知新,力求达到有效突破教学难点的目的。

三、练习中首先让学生通过一组口头列式,及时巩固所学新知,力求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在此基础上,将导入时怎样求鸟巢的占地面积,补充上条件,让学生利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首尾呼应,力求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最后给学生一个紧密联系实际的数学问题,求学校花坛的面积,激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在讨论中明确先测量出周长,然后求出半径,再计算花坛的面积,力求使学生在不断的尝试中逐步提高,升华新知!

小学六年级数学《圆的面积》说课稿

本课从一个喷水头转动可以浇灌多大面积的农田的实例出发,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出圆的面积知识。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了圆的周长等有关概念、公式,在这个基础上,学好本节课,掌握圆的面积公式和有关计算,可为学生今后学习和圆有关的图形的面积奠定基础。特别是在圆的面积的推导过程中,可对学生进行极限思想的渗透。

2、教学目标。

素质教育背景下的数学教学应以学生发展为根本,培养学习能力为重点,同时要强化应用意识,所以本节课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了解圆的面积的含义,经历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圆面积计算公式。

﹙2﹚能正确运用公式计算圆的面积,并能运用圆面积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估一估”和探究圆面积公式的过程中,体会“化曲为直”的极限思想。

3、重点与难点。

重点:能正确运用圆的面积公式计算圆的面积,并能运用圆面积知识解决一些简单实际的问题。

难点:“化曲为直”的极限思想的理解。

1、教法分析。

针对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以及他们现在的知识水平,采用启发式、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让尽可能多的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课堂上教师要成为学生的学习伙伴,与学生“同甘共苦”,一起思考问题,一同体验成功的喜悦,创造一个轻松、高效的学习氛围。

2、学法指导。

通过实例引入,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数学;在借助长方形面积公式来推导圆的面积公式的过程中,让学生通过观察、归纳、联想、转化等学习方法,动口、动手,动脑,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教学手段。

为了更好地展示数学的魅力,我结合多媒体辅助手段,充分地调动学生的感官,增加学习的形象感与趣味性,并且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思考和交流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1、创设问题情景,引入课题。

出示课件让学生观察并说说从图中能发现什么数学信息,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圆面积的含义,体会到研究圆面积的必要性。

2、探究思考,解决问题:估计圆的面积有多大。

通过探究和思考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面积度量的含义,感受“化曲为直”的思想,同时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

3、旧知引入,探索新知。

从已学过的知识入手让学生思考:平行四边形面积可以转化成长方形面积,那么圆的面积计算是否也可以转化成长方形面积来解决呢?引导学生利用准备好的圆片转化成为长方形,通过实际操作活动使学生体会“化曲为直”的思想。然后进行动画展示,让学生闭起眼睛想一想是不是分得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越接近于长方形。启发学生思考:既然圆的面积无限接近于长方形,那么我们如何根据长方形的面积来推导圆的面积公式?长方形的长、宽与圆有什么关系呢?接下来再次播放动画,师生共同总结圆的面积公式。在这个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演示动画,可以揭示出数学知识的内在规律的科学美,激发学生探求知识奥秘的欲望,消除学生学习时产生的疲劳感,提高学习效率。

4、实际应用。

鼓励学生运用所学公式进行计算,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这样既注重对基本技能的训练,又关注学生的思考;既引导学生运用探索结果解决问题,又引发学生对探索过程的关注。

5、归纳小结。

为了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一个完整而深刻的认识,利用提问形式,从几方面进行小结,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总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板书设计上,力求简洁扼要,突出重点,帮助学生理解和建构新的知识。

纵观整节课的教学,学生一直处于探索之中,从提出问题合理猜想到主动探索、推导结论,都在“圆的面积与长方形面积有什么关系”这一主线的引领下前后融为一体,又互为验证。整个过程不仅是一个知识再创造的过程,更是一个科学发现的过程。

小学六年级数学面积计算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经历自己动手摆、动脑想和动口说等过程,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发现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与实际生活是密切联系的,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小正方形、操作表、长方形卡纸。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复习。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面积的知识,我想考考大家,你们敢接受挑战吗?

你能说一说什么是面积?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呢?

(2)请你用手比划一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有多大?

2、激趣引入:

二、情境导入。

1、出示例2:一个长方形长5厘米、宽3厘米。你能求出它的面积吗?

让学生利用摆小正方形的方法求出长方形的面积。

2、师:是不是每一个图形的.面积都可以用小正方形摆出来呢?

出示学校足球场和篮球场的图片,问:足球场和篮球场的面积能摆出来吗?为什么?

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新方法用来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三、自主探究。

1、(1)每个小组任取几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不同的长方形。边操作,边填表。

长(厘米)宽(厘米)。

面积(平方厘米)。

(2)学生动手操作,并计算所摆的长方形面积的大小。

2、让学生思考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

3、归纳总结。学生得出结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教师追问:求长方形面积必须知道长方形的哪个条件?

4、反馈练习。

做一做:先量一量,再计算它们的面积。

长=长=。

宽=宽=。

面积=面积=。

5、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6、归纳小结: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7、计算下面图形的面积。(单位:厘米)。

四、实践应用。

1、竞赛能手。

(1)门面长2米,宽1米,它的面积是()。

(2)黑板长3米,宽1米,它的面积是()。

(3)一块正方形手帕的边长是20厘米,它的面积是()。

2、智慧冲浪。

足球场的长是80米,宽是80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3、勤学巧用。

篮球场的长是28米,宽是15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半场是多少平方米?

4、估一估。

请同学们任意选择身边的一样物体,先估计物体一个面的面积,并测量长长、宽计算面积,看看哪位同学估计得最准确。

五、课堂总结。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把收获讲给大家听。

六、板书设计。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教学反思:这节课的设计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所倡导的“数学学习不是一个简单的接受过程,而是学生自己体验探索实践的过程”这一理念,课堂中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活动空间和时间,让学生合作探究,发现规律,提出猜想,验证概括。练习部分让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理念,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建议在提出猜想之前,利用课件演示长方形的变化,如:一个长方形宽不变,长变长,观察面积的变化;另一个长方形长不变,宽加长,面积的变化,让学生猜想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有关系。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小学数学六年级《圆的面积》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的形状,并画出草图。

2、能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

教学重点:

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的形状,并画出草图。

教学难点:

能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

教学具准备:

每个学生准备5个棱长5厘米的小正方体纸盒,

教师准备5个棱长是15厘米的立方体纸盒,正方形纸板若干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2、师:大诗人苏轼从不同的角度看庐山,看到的景象是不一样的。

而我们在生活也看过许许多多的物体,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看到的也会是不一样的。

(设计意图:由古诗导入引人入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让学生认识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结果是不一样的”这一道理,并将此由生活中的现象引入本节课的数学探究中来。)。

4、汇报:你是怎么想的?怎么画的?

正面:课件演示(平移情况)。

上面、右面,(说说怎么想,怎么画的)。

(设计意图:由旧知激发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同时分散难点,将不在同一平面上的2个面的画法点拨出来,帮助扫清新知中不必要的知识障碍)。

二、探索新知。

活动一:观察立体图形的形状,并画下来。

1、师:现在老师增加了难度,看看你还能画出来吗?

2、先观察:难在哪了?

a认识数量上增多了:(原来是几个,现在是几个?)。

师:大家数数是5个吗?(教师鼠标点)指指被谁挡住啦?

(认识到有被遮挡的,课件显示)。

(看到的立方块透明,感受被遮挡的立方块与其他立方块之间的位置关系。)。

b、数量增多,为什么就难了?(教师演示)。

(数量上的增多,会引起(带来)形状上的更多变化,就难了)。

(设计意图:通过“难“这一切入口,激发学生认清新知的生长点(即增加了一个立体块),通过老师的演示引导,学生的想象,感受到数目上的增加,带来的是形式上更加多样的变化,以帮助学生发展更高的空间想象能力。)。

3、师;现在难度增加了,还想解决这个问题,你有什么好办法?(可以借助摆来帮助我们),那好,就借助手中的学具,自己摆一摆,画一画。

(设计意图:本节课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而空间观念的发展,要以观察物体为载体,因此,要让学生认识到抽象的东西理解起来有困难时可以把它形象化(即通过实物的摆来观察可以降低难度,帮助解决问题这一手段、方法)。

4、汇报:

师:你看见的每个面是什么样的?怎么画的,把它摆在黑板上。

请同学到前面边看边说你怎么想的,其他同学仔细看,认真听。

正面:师: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平移后在同一个平面上的形状。

师:a我们可以调整观察的角度,使你正对着要观察的面。

b还可以怎么做?也可以转动这个物体,让要观察的面对着你。

左面:学生先说,师:结合你手中的看看,他说的对不对。

师:看不见的,有难度,就需要我们靠头脑去想象,要想很好的去想象,我们可以通过大量的动手摆,仔细观察,来帮助你丰富你的想象。看来摆也很重要。

(设计意图:在学生自己解决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交流‘怎样想的“,即观察方法上的指导,整个过程由抽象――――直观经验―――抽象的训练,发展学生空间观念,活动一在学生想一想,摆一摆,画一画,再想一想中完成。)。

用手势告诉我,你们都摆了几种?

6、师:现在搞个小比赛,同桌之间,你摆一个他摆一个,然后交换过来画出三个面的情况,再交换过来检查,看谁画得准,正确率高。

(都做对的举手)。

7、师:老师也搭好了一个,看看你能画出来吗?自己动手画,汇报:

师:刚才老师看到有些同学没有通过摆,直接画出来的,没摆怎么就能画出来?有困难的时候,我们可以借助实物摆帮助画出来,只有通过不断的摆加强印象,才能最终不用摆靠想象就能画出来。

活动二:根据给出的三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

1、出示学生画的3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自己动手搭一搭。

汇报:(指名到前面边摆边说你是怎么想的)其他同学认真观察。

师:谁看清楚了他是怎么做的?

这个过程也就是根据看到的不同的面的情况进行推理调整的过程。

他是从正面先摆的,有没有摆的方法和他不一样的。也就是先从哪个面入手摆出基本图形都可以,)。

(设计意图:在独立完成、订正汇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方法,不仅重结论,更重过程与方法,在经历想一想,摆一摆,再想一想这一过程,着重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2、出示第2组,师:再来摆一个,试试,行不。

师:还有和他摆的过程不一样的吗?比比,哪个简单?

(先摆数量多的,需要调整的就少,比较简单)。

这个呢,数量相同的,自己试试。

汇报:你是怎么知道的?还有别的途径知道的吗?(你真了不起)。

先摆上面看见的,也就是底层肯定不动,只是在上面进行调整)。

(数量上相同的,先摆上面看见的)。

(设计意图:优化摆的方法,比较怎么摆简单,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深化)。

2、师:给2个面,能知道它是什么样的吗?

自己尝试,汇报。

3、出示例题;判断。

师:说说你是怎么想的?正面什么样的?还有不同想法的吗?

你有什么发现。看来又有新的问题产生了,这是我们下节课要研究的问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认识到根据从两个方向看到的图形,不能唯一确定一个物体,发现新问题,结束全课。新课开始是带着问题进入本节课,再带着问题离开课堂,数学课堂就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不断研究解决问题的阵地。另外设计中,也有意识的体现由抽象(图形)――――具体(摆实物)―――抽象(由图形判断)这样一个通过直观手段来解决问题,再逐步到抽象的想象问题答案这一不断训练过程,引导学生逐渐发现实物与他们观察到的图形之间的联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全课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文档为doc格式。

小学六年级圆的面积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本节课根据新课程的理念和要求,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小组合作交流,学法迁移等形式,让学生在动手、动口、动脑中主动探究圆面积公式推导的多种方法。并借助学生的想像,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然后引导学生探究,得出圆面积的两种推导方法,旨在拓展学生的思维。在练习设计时,选用了一些联系生活实际的问题,在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教学内容生活化。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明确目标。

(板书:圆的面积)。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讨论怎样求圆的面积。

二、利用迁移,探究方法。

师:下面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以前学过哪些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学生答师板书)。

师:它们的面积公式分别是怎样得到的?(学生答略)。

师:除了长方形用“面积单位”去量之外,其它几个图形面积推导方法有什么共同特点?

生:都是用转化的方法推导出来的。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圆形与以上几种图形有什么明显的区别?

生:圆形是由曲线围成的。

师:能不能也用“面积单位”去量呢?

生:不能。

师:那我们该用什么方法解决呢?

生:也可以用转化的方法,把圆转化成我们熟悉的图形。

师:那好,下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看看书上是用什么方法得出圆面积公式的。

生(看书后),师指定一名学生借助教具介绍书上的推导方法,(师板书)从而得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

三、借助想像,感悟“极限”

师:同学们,你们听了他的介绍后,心里还有什么疑问吗?

生:这个拼成的图形好像真的是长方形吗?

生:既然形状是近似的,那这个图形的计算结果也是近似的。这里的计算公式也不能用等号表示了。

师:那我们得想个办法,把它变直,谁有办法?

生:等分的份数多一点?

师:究竟能分多少份?16份?32份?64份?

生:等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就越接近于长方形。

生:拼成的图形就真的变成长方形,因为边越来越直了。

四、小组合作,拓展思路。

(学生回答,师板书)。

师:下面,请你们每四人组成一小组,选择其中的一种,拿出事先等分好的圆片,一边讨论,一边操作,写出推导过程。如果你们不选择以上的方法,想出与众不同的方法更好。

上来汇报的小组派出两位代表,一位拿出拼好的图形在投影仪上介绍推导过程,另一位在黑板上写出推导过程。

师:谁还有与众不同的方法吗?

生:我们知道,如果把这个近似长方形无限等分下去,确实就是长方形,其中1份可以看作是三角形,只要算出这1份三角形的面积再乘以份数就是圆的面积了。

师:你真聪明,能不能以16等份为例写出推导过程呢?

(生写出推导过程)。

生:一个大三角形。

师:真棒,这个大三角形的底就是什么?高就是什么?

生:这个大三角形的底就是圆的周长,高就是圆的半径。

师:同学们真厉害,能不能写出推导过程呢?

(生写出推导过程)。

师:大家真了不起,竟然想出了那么多好办法。学习就应该这样,要敢于向书本挑战,要善于探究。

五、联系生活,应用知识。

师:现在你们会解决校门口花坛的草坪面积了吗?

生:条件不够,要知道半径是多少?

师:好,半径是5米。

学生计算,师提醒学生注意计算时r2不要算成2×r。

师:直径是10米行吗?(指名汇报)。

师:不管给你们什么条件,要求圆面积,只要先求出什么就可以了。

生:半径。

师出示深化题,学生练习。

2.半径是1米的圆,面积是3.14平方米,半径是2米的圆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3.一个圆的直径和正方形的边长相等,圆和正方形哪个面积大?为什么?

小学六年级数学《圆面积》二教学设计【】

人教版义务教育数学第十一册67——68页“圆面积公式的推导及面积公式的运用”。

1、使学生理解圆的面积的意义。经历体验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理解和掌握圆的面积公式。

2、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计算圆的面积,培养学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渗透类比、转化、极限的思想。

3、通过圆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培养观察、猜想、验证的实验方法与态度。

圆面积公式推导的过程。

理解圆等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越接近长方形。并且发现拼成的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

圆面积的课件,自学案,探究案,彩色圆形纸片(每人1个)。

课前3分钟:由孩子主持,用《曹冲称象》的故事渗透“转化”思想。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想知道老师准备了什么吗?

1、出示场景————《马儿的困惑》。

师:马儿可以吃到多大范围内的草呢?闭上眼睛想一想,它吃草的范围是一个什么图形?(是一个圆形。)。

师:那么,要想知道马儿吃草的范围的大小,就是求圆形的什么呢?

2、板书课题并理解。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圆的面积。(板书课题:圆的面积)。

师:看到这个课题后,你们会想到什么?(意义、公式、计算)。

师:对!刚才这几位同学跟老师想的一样,老师整理了一下。

3、出示学习目标并理解。

(1)理解圆面积的意义。

(2)圆的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3)掌握圆面积的计算方法。

师:同学们都明白这节课的目标了吧,那我们就带着这几个目标走进今天的课堂。

二、充分感知,理解圆的面积的意义。

师:什么叫圆的面积呢?请大家拿出圆形纸片,用你喜欢的方式感受一下圆的面积,告诉大家圆的面积指的是什么?(抽生答)。

课件显示:圆所占平面的大小叫做圆的面积。

猜猜看圆面积的大小和什么有关系呢?(周长、直径、半径)。

师:到底与什么有关系呢?下面我们就来认真研究研究。

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引导转化。

师:我们学过了哪些平面图形的面积?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用什么方法推导出来的?梯形呢?三角形呢?(学生回答,教师演示课件)。

预设:用平行四边形剪拼成长方形,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平行四边形,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平行四边形。

师: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有什么共同点?

预设:用剪拼的方法转化成学过的图形。

师:用剪拼的方法转化成学过的图形,这是我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常用的一种很好的方法————转化法。(板书:转化)。

那么能不能把圆也转化成学过的平面图形来推导面积计算公式?

2、剪一剪、拼一拼、想一想。

自学案:自学教材67页内容,用红笔勾画出知识重点,并把教材119页上的圆剪一剪、拼一拼、想一想。

(1)我们把圆剪成了多少等份?每一小份是个什么图形?

(3)如果圆等分的份数越来越多,拼成的图形会接近什么图形?

师:课前孩子们进行了自学,都完成了吗?愿意把你的学习成果跟大家一起分享吗?请大家先在组内交流,然后以组为单位在全班分享。

自学分享:组内分享自学成果,抽二组(16等分、32等分)上台结合作品交流。

预设:为什么要分成偶数等分?

教师活动:学生自主活动时注意观察学情,交流展示时适时点拨评价,注意问题生成,目标的达成。

师:老师昨天在家也进行了自学,也想跟同学们分享分享,同意吗?但老师想请个解说员帮帮我,谁来试试。(教师边点课件学生边解说)。

强调:如果圆等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就会越小,长边就越接近直线,这个图形就越接近于长方形。

3、合作探究,推导公式。

师:拼成的近似的长方形与原来的圆到底存在着什么关系呢?(课件)请同学们结合图仔细观察、分析研究。

课件出示探究问题和提示。

探究问题:(1)拼成的近似的长方形的面积=原来()。

长方形的长近似于(),用字母()表示,

宽近似于(),用字母()表示。

(2)因为长方形的面积=()×(),

所以圆的面积=()×(),

用字母表示:()×()。

s=()。

温馨提示:

1、结合所拼图形,观察、分析并独立完成探究问题,有困难的可以与对子同学合作完成。

2、组内同学完成后,组长快速组织交流,并安排好如何展示汇报。

展示交流:抽二组互动交流,学生在交流(1)时把字母表示标在图上,交流(2)时板书在黑板上。

预设:推导圆的面积公式还有其它方法吗?

学生活动:明确探究问题和提示,独立完成,合作探究,二组展示交流。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注意观察学情,交流展示时适时点拨评价,注意问题生成,目标的达成。

四、运用知识,拓展思维。

师:刚才大家用转化的方法,把圆剪拼成近似的长方形,研究发现了圆的面积公式,孩子们真了不起,老师替你们高兴。根据公式,要求圆的面积,只需要知道什么条件?(生回答)课前“马儿的困惑”现在能解决吗?(出示课件)。

1、巩固练习:

(1)马儿被主人用一根3米长的绳子拴在了这根木桩上,它可以吃到多大范围内的草呢?(学生独立解答,抽生黑板板书交流,教师点拨评价。)。

(2)计算下面图形的面积。(学生独立完成,抽生展台交流,教师点评。)。

2、拓展提高。

(1)圆形桌面的周长是62.8分米,给这个圆桌铺上一块玻璃,每平方分米的玻璃价格为0。3元。这块圆形玻璃需要多少元?(学生独立完成,抽生展台交流,教师点评。)。

五、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生互动式发言。

板书设计:

评析:(指导教师:冉显志)。

本节课由田英老师执教,在xxxx年秋优质课比赛中获得优秀奖。

小学六年级数学面积计算的教学设计

1课时(40分钟)。

学情分析。

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的有关知识,会用数方格的方法计算长方形的面积,本节课也通过学生拼摆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来观察与长方形的长和宽的关系,进而概括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学生总结长方形面积公式也比较容易。因此,本节课应让学生亲自动手、动脑、小组合作共同推导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渗透“实验———发现————验证”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小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2、通过学生亲手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二、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小组合作通过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摆一摆,掌握实验———发现————验证的学习方法。

三、知识与技能。

1、经历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理解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2、会正确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1、让学生经历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并会应用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让学生自主探究,推导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并理解长方形所含的平方厘米数正好等于长方形长所含的厘米数与宽所含的厘米数的乘积。

教学资源。

(1)教学课件。

(2)每人15个边长1厘米的卡片、每2人一个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卡片。

(3)每4人一张表格。

六年级数学《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

第一组插座圆柱体。

1.培养幼儿辨别大小的视觉能力。

2.培养序列与配对的概念。

1.教师介绍工作区域,取铺工作毯、工作卡。

2.教师拿用具,托盘内放置嵌板,介绍今天的工作名称。

3.教师展示工作:

(1)用三指捏的方式从左侧的开始一个一个拿出来,放到对应的洞穴前面。

(2)三段式教学:将最大的和最小的放到前面,教师命名:这是最大的、这是最小的;请幼儿指一指哪个是最大的,哪个是最小的;教师手指着提问:这是xx,这是xx。将最大的和最小的放回原处。

(3)从最大的开始用右手捏住柄,左手食指、中指从前往后划,再用左手食指、中指从左向右划洞口,比较大小,放回洞穴后用食指、中指触摸洞穴划圈。

(4)用同样的方法将所有的放回。

(5)全部放回后,将其竖放,双手食指、中指沿边缘划。

4.幼儿尝试,教师指导。

5.工作结束,从哪拿得送回哪去。

1.插座圆柱体其他几组。

2.蒙眼做插座圆柱体组。

3.将四组全部拿出,将一样的圆柱体放在一起。

每个圆柱体只能嵌进适当的圆柱插座。

1.三指捏的方法。

2.每个圆柱体有自己特定的洞穴。

注意事项:(略)。

小学六年级数学《圆的面积》教案

一、目标定位正确:

1、课内充分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分析、概括推理等能力。

2、理解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圆面积的计算公式。

3、让学生能利用圆面积公式进行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二、引入自然。

1、复习巩固了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同一圆内半径与直径关系。

2、复习巩固了什么叫面积,让学回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计算的推导过程。从而自然引入圆面积计算的推导过程。

三、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让学生自己动手画圆,把圆平均分成若干份,再让学生拼成近似的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让他们仔细观察,研究长方形的长(或平行四边形的底)是什么,长方形的宽(或平行四边形的高)是什么,从而推导圆面积的计算公式。与此同时,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探讨的地方。

在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为了照顾中差学生,教师应充分了;利用教具或课件展示,让学生有充分的观察和思考,真正感悟圆面积公式推导的整个过程。其次是在计算公式中对半径的平方还需要指导和练习,以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实际过程中很好的运用。

小学六年级数学《圆的面积》教案

本节课根据新课程的理念和要求,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小组合作交流,学法迁移等形式,让学生在动手、动口、动脑中主动探究圆面积公式推导的多种方法。并借助学生的想像,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然后引导学生探究,得出圆面积的两种推导方法,旨在拓展学生的思维。在练习设计时,选用了一些联系生活实际的问题,在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教学内容生活化。

一、创设情景,明确目标。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讨论怎样求圆的面积。

二、利用迁移,探究方法。

师:下面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以前学过哪些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学生答师板书)。

师:它们的面积公式分别是怎样得到的?(学生答略)。

师:除了长方形用“面积单位”去量之外,其它几个图形面积推导方法有什么共同特点?

生:都是用转化的方法推导出来的。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圆形与以上几种图形有什么明显的区别?

生:圆形是由曲线围成的。

师:能不能也用“面积单位”去量呢?

生:不能。

师:那我们该用什么方法解决呢?

生:也可以用转化的方法,把圆转化成我们熟悉的图形。

师:那好,下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看看书上是用什么方法得出圆面积公式的。

生(看书后),师指定一名学生借助教具介绍书上的推导方法,(师板书)从而得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

三、借助想像,感悟“极限”

师:同学们,你们听了他的介绍后,心里还有什么疑问吗?

生:这个拼成的图形好像真的是长方形吗?

生:既然形状是近似的,那这个图形的计算结果也是近似的。这里的计算公式也不能用等号表示了。

师:那我们得想个办法,把它变直,谁有办法?

生:等分的份数多一点?

师:究竟能分多少份?16份?32份?64份?

生:等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就越接近于长方形。

生:拼成的图形就真的变成长方形,因为边越来越直了。

四、小组合作,拓展思路。

(学生回答,师板书)。

师:下面,请你们每四人组成一小组,选择其中的一种,拿出事先等分好的圆片,一边讨论,一边操作,写出推导过程。如果你们不选择以上的方法,想出与众不同的方法更好。

上来汇报的小组派出两位代表,一位拿出拼好的图形在投影仪上介绍推导过程,另一位在黑板上写出推导过程。

师:谁还有与众不同的方法吗?

生:我们知道,如果把这个近似长方形无限等分下去,确实就是长方形,其中1份可以看作是三角形,只要算出这1份三角形的面积再乘以份数就是圆的面积了。

师:你真聪明,能不能以16等份为例写出推导过程呢?

(生写出推导过程)。

生:一个大三角形。

师:真棒,这个大三角形的底就是什么?高就是什么?

生:这个大三角形的底就是圆的周长,高就是圆的半径。

师:同学们真厉害,能不能写出推导过程呢?

(生写出推导过程)。

师:大家真了不起,竟然想出了那么多好办法。学习就应该这样,要敢于向书本挑战,要善于探究。

五、联系生活,应用知识。

师:现在你们会解决校门口花坛的草坪面积了吗?

生:条件不够,要知道半径是多少?

师:好,半径是5米。

学生计算,师提醒学生注意计算时r2不要算成2×r。

师:直径是10米行吗?(指名汇报)。

师:不管给你们什么条件,要求圆面积,只要先求出什么就可以了。

生:半径。

师出示深化题,学生练习。

2.半径是1米的圆,面积是3.14平方米,半径是2米的圆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3.一个圆的直径和正方形的边长相等,圆和正方形哪个面积大?为什么?

小学六年级数学《圆的面积》教案

在平面图形的学习中圆安排在最后一个,是在学习面积的认识及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基础之上安排的。

本单元安排了圆的认识、圆的周长和圆的面积。《圆的面积》是本单元的一个教学难点,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图形,教材中介绍的把圆通过等分拼成近似的长方形,分的份数越多就越接近长方形,这里体现了极限的思想。另一种思路是在圆内画正内接多边形,使多边形的面积越来越接近圆,这也就是刘徽的割圆术,体现了极限的思想。在这个化圆为方的过程中,加强了转化思想的渗透。与此同时,让学生感受到中国古代的优秀数学成就,增强学生们的民族自豪感。

本课是在学生掌握了面积的含义及长方形等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认识了圆,会计算圆的周长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课前调查,有20%的同学知道圆的面积公式,但只知道公式却不知道怎么来的,有10%的同学认为知道,但写出的公式不正确。针对以上情况,我把化圆为方定为本课的教学难点,把公式的推导作为重点,学生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发现圆的面积公式。

1、理解圆的面积的意义及公式的推导过程。

2、在自主探究中体验转化思想和极限思想。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学习刘徽、祖冲之勇于探索、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豪感。

理解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化圆为方体会极限思想。

七、

ppt圆片剪刀。

(一)创设情境,引出新知。

课件:小马吃到青草的最大面积是多少?要解决这个问题就是求圆的面积。这节课咱们就来研究圆的面积,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本环节帮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圆的面积的概念,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二)回顾复习,总结方法。

1、我们在推导其他图形的面积公式时是怎样研究的呢?复习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推导。

2、前面的学习对研究圆的面积有什么启发吗?

小结:你能把前面学习的方法用到圆面积的研究中,这说明你很会学习。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找到学生的原有认知,运用正迁移寻找到研究圆面积的方法。)。

(三)尝试转化,推导公式。

1、圆能转化成我们学过的什么图形呢?请你大胆猜测一下。

2、请你先想一想圆能转化成什么图形,然后再动手剪。

活动要求:

(1)圆能转化成我们学过的什么图形?

(2)圆和转化后的图形有什么联系?

(3)通过转化后的图型你能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啊?

提示:先独立思考,然后再和同桌讨论一下。

预设一:圆内正多边形。

1、圆内只剩正方形。

(1)指名说想法。

(2)对于他的想法你有什么想法吗?

2、圆内画正方形。

(1)出示:把圆转化成正方形和4个小部分。

你看前面同学把这4个小部分去掉了,你为什么粘在这了呢?

(2)方法同上,但是在拼成的椭圆形上画正方形。

请第二个同学说一说。

(3)圆内正六边形。

指名说想法。

比较这正四边形和正六边形两种方法,你发现了什么?

想象一下,如果继续分下去,正十二边形、正二十四边形会怎样呢?

(4)介绍刘徽的割圆术和祖冲之。

预设二、沿半经剪。

1、拼成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

(1)展示学生作品。

指名说想法。(分的份数少的)。

比较沿半径分的几种方法:观察一下这几种方法,你有什么想法呢?

(2)渗透极限思想。

如果继续顺着大家的思路往下分的话,想象一下:16份,32份呢?。

出示课件:电脑演示由8等分到32等分。

小结:我们这几位同学沿着半径把圆剪开,因为圆的半径有无数条且相等,所以圆分的份数就有若干份,分的越多拼的图形就越接近长方形。

(3)圆和转化后的图形有什么联系呢,你能独立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

预设三、展示其他图形。

指名说想法。

1、转化成梯形、三角形。

2、推到面积公式。

小结:你们的想法独具匠心,思维与众不同。刚才我们努力的把圆转化成其他图形,虽然方法不同,但是殊途同归。咱们同学可真了不起,自己推导出了圆的面积公式。

(设计意图:本环节为学生提供独立探究的空间,调动多种感官使学生在动手剪、开口说的过程,体会转化的思想。通过比较、课件演示,渗透极限的思想。)。

(四)应用公式,解决问题。

1、当这个圆的半径是1米时,小马吃草的面积是多少?

2、当这个圆的直径是2米时,小马吃草的面积是多少?

3、当这个圆的周长是6.28米时,小马吃草的面积是多少?

六年级数学《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

本节内容是学生学习了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表面积后,在充分理解了表面积的含义的基础上展开的。教材中选用了许多来自现实生活中的问题,通过想象和操作活动,使学生知道圆柱的侧面展开后可以是一个长方形,在操作中经历“圆柱侧面积”的探索过程,体会圆柱侧面展开图的长和宽与圆柱的有关量之间的关系,获得求“圆柱侧面积”的方法。

【学生分析】。

学生的学习水平有差异,在学习中可能会出现有的学生不知道怎么求圆柱侧面积,不会把曲面转化成学过的平面图形;或是有的同学已经知道怎么求圆柱的侧面积,但不能结合实验操作清晰地表述圆柱侧面积计算方法的推导过程。学生对动手操作较感兴趣,通过探索操作活动,小组合作与自主探究相结合的学习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观察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目标】。

1、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概念。

2、探索求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中解决问题。

3、理解和掌握圆柱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

4、培养合作意识和主动探求知识的学习品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学难点】将展开图与圆柱体的各部分建立联系,并推导出圆柱侧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具准备】圆柱体纸盒、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圆柱形纸盒。

【教学过程】。

1、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圆柱体,谁来说一下你对它有哪些了解?

2、不错,今天我们来继续研究圆柱,出示圆柱,观察大屏幕,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圆柱的底面半径是4厘米,高是10厘米)。

3、现在我们如果来做一个这样的盒子,你会想到什么数学问题?

4、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圆柱的表面积”这个问题。

1、初步感知。

总结:圆柱所有面面积的总和就是圆柱的表面积。

(2)动手摸一摸,感受表面积。圆柱表面积包含哪几个部分?(两个底面面积+侧面面积)。

(3)圆柱的表面积怎么求?(两个底面积+侧面积)。

(4)圆柱的底面积很容易求出,但侧面是一个曲面,它的面积怎么求?你有什么想法?想象一下,圆柱的侧面展开后是一个怎么样的图形?你有什么想法。

2、侧面积。

(1)小组合作:

请各个小组沿高把它的侧面展开,研究一下这个问题,验证你的猜想。

(2)学生汇报。

(3)教师总结演示。

(4)推导圆柱侧面积公式。

3、表面积。

(1)总结表面积公式。

圆柱的表面积=上底面积+下底面积+侧面积=两个底面的面积+侧面积。

(2)共同解决课前提出的问题:要制作这个盒子至少需要多少平分米的包装纸?

侧面积:2×3.14×10×30=1884(cm2),底面积:102×3.14=314(cm2),表面积:314×2+1884=2512(cm2)。

1、现在我们自己尝试来算一算这两个圆柱的表面积。

过渡语: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许多有关圆柱表面积的问题,请同学们看屏幕,要解决下列问题,需要求圆柱体哪几部分的面积。

5、如果一段圆柱形的木头,截成两截,它的表面积会有什么变化呢?

同学们我们来回顾一下这节课你有那些收获?你有什么想提醒大家注意的吗?

请记住同学们善意的提醒,这节课就上到这!

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圆柱表面积=s侧=c×h=2πrhs表=2πrh+2πr2。

底面积×2=2πr2。

”的探索过程,体会圆柱侧面展开图的长和宽与圆柱的有关量之间的关系,获得求“圆柱侧面积”的方法。

【学生分析】。

学生的学习水平有差异,在学习中可能会出现有的学生不知道怎么求圆柱侧面积,不会把曲面转化成学过的平面图形;或是有的同学已经知道怎么求圆柱的侧面积,但不能结合实验操作清晰地表述圆柱侧面积计算方法的推导过程。学生对动手操作较感兴趣,通过探索操作活动,小组合作与自主探究相结合的学习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观察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目标】。

1、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概念。

2、探索求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中解决问题。

3、理解和掌握圆柱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

4、培养合作意识和主动探求知识的学习品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学难点】将展开图与圆柱体的各部分建立联系,并推导出圆柱侧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具准备】圆柱体纸盒、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圆柱形纸盒。

【教学过程】。

1、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圆柱体,谁来说一下你对它有哪些了解?

2、不错,今天我们来继续研究圆柱,出示圆柱,观察大屏幕,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圆柱的底面半径是4厘米,高是10厘米)。

3、现在我们如果来做一个这样的盒子,你会想到什么数学问题?

4、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圆柱的表面积”这个问题。

1、初步感知。

总结:圆柱所有面面积的总和就是圆柱的表面积。

(2)动手摸一摸,感受表面积。圆柱表面积包含哪几个部分?(两个底面面积+侧面面积)。

(3)圆柱的表面积怎么求?(两个底面积+侧面积)。

(4)圆柱的底面积很容易求出,但侧面是一个曲面,它的面积怎么求?你有什么想法?想象一下,圆柱的侧面展开后是一个怎么样的图形?你有什么想法。

2、侧面积。

(1)小组合作:

请各个小组沿高把它的侧面展开,研究一下这个问题,验证你的猜想。

(2)学生汇报。

(3)教师总结演示。

(4)推导圆柱侧面积公式。

3、表面积。

(1)总结表面积公式。

圆柱的表面积=上底面积+下底面积+侧面积=两个底面的面积+侧面积。

(2)共同解决课前提出的问题:要制作这个盒子至少需要多少平分米的包装纸?

侧面积:2×3.14×10×30=1884(cm2),底面积:102×3.14=314(cm2),表面积:314×2+1884=2512(cm2)。

1、现在我们自己尝试来算一算这两个圆柱的表面积。

过渡语: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许多有关圆柱表面积的问题,请同学们看屏幕,要解决下列问题,需要求圆柱体哪几部分的面积。

5、如果一段圆柱形的木头,截成两截,它的表面积会有什么变化呢?

同学们我们来回顾一下这节课你有那些收获?你有什么想提醒大家注意的吗?

请记住同学们善意的提醒,这节课就上到这!

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圆柱表面积=s侧=c×h=2πrhs表=2πrh+2πr2。

底面积×2=2πr2。

六年级数学《圆的面积》教学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练习课教学同样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引进课堂。一上课,先练习口算,然后就小明爸爸在院子里围圆形花池的生活实例,引入课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在练习题的设计上,充分利用和学生生活有关的例子,如操场的周长与面积,我们学校的花坛,让他们利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对数学的理解。突出了“让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在生活中用数学”的理念,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这节课精心设计练习,做到由浅入深,有层次有坡度,环环相扣,教学节奏明快。先让学生画两个圆,找出两个圆之间的关系,通过计算进一步验证这个结论的正确性,然后设计了两个圆之间的不断移动、变化、组合的变式练习题,发挥了同一学习素材尽可能多的功能,拓宽学生思维,引导学生运用转化的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会用数学观点和方法来认识周围的事物,并能解答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从课堂上看,绝大部分学生都能顺利完成圆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以及圆环的面积,部分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通过努力可以完成最后一题的练习,从而使不同智力水平的学生达到智力的自我最佳发展区。

一节课都是练习,学生容易疲劳,把练习题设计成测试题,有利于提高学生做题的积极性。本节课围绕教学目标设计了一份测试题。测试题有填空、判断、计算,用卷子的形式呈现给学生,由学生独立完成。做完后,在课堂上进行对改,对测试中出现的共性问题,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学生通过达标性的独立练习,进一步强化“双基”,找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全对的同学体验了学习。

小学六年级数学《圆的面积》教案

1.通过教学使学生建立圆面积的概念,理解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圆面积的计算公式。

2.能正确地应用圆面积计算公式进行圆面积的计算,并能解答有关圆的实际问题。

理解和掌握圆面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课件演示)用一根绳子把羊栓在木桩上,演示羊边吃草边走的情景。(生看完提问题)。

生:

1、羊走一圈有多长?

2、羊最多能吃到多少草?

3、羊能吃到草的最大面积是多少?

二、引导探究,构建模型。

a:启发猜想。

师:羊吃到草的最大面积最大是圆形:

1、这个圆的面积有多大猜猜看;

2、试想圆的面积和哪些条件有关?

3、怎样推导圆的面积公式?(生试说)。

b:分组实验,发现模型。

学生分小组将平均分成16等分、32等分的圆放在桌上自由拼摆,拼成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摆好后想一想:

1、你摆的是什么图形?

2、你摆的图形与圆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3、图形各部分相当于圆的什么?

4、你如何推导出圆的面积?

请小组长汇报拼摆的情况,鼓励学生拼摆成不同的平面图形(师课件展示动画效果)可以拼摆成长方形、梯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四种情况。

三、应用知识,拓展思维。

1、师:要求圆的面积必须知道什么?

2、运用公式计算面积。

b完成课后“做一做”

c一个圆的直径是10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d找出身边的圆,同桌合作量一量半径,算一算面积(完成实验报告单)。

测量物直径(厘米)半径(厘米)面积(平方厘米)。

3、应用知识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知识应用)。

四、归纳总结,完善认知。

今天学了什么,这些知识我们是用什么方法学来的,你懂得了什么?

六年级数学圆的面积教学反思

求圆的面积是从生活中喷水头浇灌农田这一生活场景引入,使学生理解了推导圆面积公式的必要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来。在强烈的`求知欲望驱使下,学生凭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发挥自己地想象,从估计到公式的推导;从数方格到剪拼成学过地平面图形;从已有地平行四边形、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出圆面积公式等等这一系列活动引导学生参与并讨论从而形成结论。教学中教师还特别强调学生估算意识的培养和由旧知引入新知的过渡。

首先在让学生估一估圆的面积活动中,通过圆的面积与圆内接正方形和圆外切正方形面积的比较,既估计了圆面积的大小范围,又再一次渗透了正多边形逼近圆的方法。然后教学中让学生把圆进行分割,再拼成一个近似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的图形,如果分割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越接近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由此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或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来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小学六年级数学《圆的面积》教案

1、通过观察、操作、分析和讨论,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2、能够利用公式进行简单的面积计算。

3、渗透转化思想,初步了解极限思想,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源面积计算公式的退到。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操作、分析和讨论,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一、情景导入。

1、师:看一看图中这幅画,工人叔叔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

所有的草坪铺满将是一个什么形状?

那么求这个圆形草坪的占地面积就是求什么了?

引导学生说出求这个圆形草坪的占地面积就是求圆的面积。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圆的面积。

师:看着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你有什么想法?想从这节课中学到什么?

二、导入新课。

1、师生总结板书?圆的面积与什么有关?

圆的面积有没有计算公式。

板书:圆的面积与半径r有关。

师:总的来说,先把他们剪切,再拼接,最后转化成熟悉的图形。

板书:拼切——转化——化未知为已知。

师:那么你们可以把这种转化的思想运用于求圆的面积上吗?

生:可以(不可以)。

师:那你想怎么切,怎么拼,把圆转化成什么图形,自己动手做一做。有想法的请举手告诉老师。

师:由于操作的局限性,我把大家拼接的效果用电脑展示出来。

首先,首先先把圆等分成8份,再拼接在一起,它大致像一个什么图形。

(平行四边形)。

师:总结如果分的份数越多,每一小份就会越小,拼成的图形就会越接近长方形。

板书:近似。

三、推导圆的公式。

拼成的近似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的周长、半径有什么关系?

这就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圆的面积公式,从公示中得出,圆的面积大小和什么关系密切,验证了刚才的猜想是正确的,所以在学知识的时候,不仅要大胆的猜测,还要用实践去验证猜测。

练习题。

1、求出下列圆的面积:

2、圆形草坪的直径是20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3、练习十。

六、3小刚量得一棵树干的周长是125.6cm。这棵树干的横截面的面积是多少?

四、总结。

相关范文推荐
  • 01-15 工作的学习心得体会(模板12篇)
    工作心得体会的写作不仅要注重内容的准确性和详实性,还要注意语言的准确和形式的规范,以便更好地传达自己的思想和体会。接下来是一些工作心得体会的精彩摘录,以供大家参
  • 01-15 单位值宿协议书范文(14篇)
    单位通常是由一群人共同组成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某种特定的任务或目标。这是一份来自某知名单位的总结样本,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的总结思路。甲方:乙方:经甲乙双方友好,
  • 01-15 工作报告感悟心得一句话(汇总17篇)
    工作报告不仅是对自己工作的总结,也是对公司和项目的贡献的一种诉求,要认真对待。小编为大家找到了一些工作报告的典型案例,供大家参阅和学习。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时候一
  • 01-15 重庆肃清流毒发言(模板20篇)
    发言稿不仅有助于提高演讲的效果,还可以帮助演讲者更好地组织自己的思路,确保讲话内容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发言稿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这些范
  • 01-15 教师学年度工作总结德能勤绩廉大全(22篇)
    通过教师工作总结,我们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是否适合当前的教育环境。下面是一些教师工作总结的案例和心得体会,希望能给大家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一些借鉴和启示。
  • 01-15 寒假居家劳动心得体会大全(17篇)
    心得体会可以记录下学习或工作中的点滴收获,让自己有更多的成就感。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我每天看到妈妈早早的上班,常常加班很晚才回
  • 01-15 大学生干部述职报告(热门17篇)
    商讨和写述职报告是我们评估和改进工作绩效的重要工具,对于个人和团队都有益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述职报告范文,供大家参考。工作期间,由于村委工作需要,村两
  • 01-15 总代理终止协议书(优秀20篇)
    代理的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代理人的能力和水平,也取决于委托人的选择和信任。以下是一些代理委托书范本,供大家参考如何撰写规范的委托书。甲、乙双方于20__年7月10
  • 01-15 运动控制技术心得体会(优质17篇)
    心得体会不仅是一种内省的过程,更是对过去经验的提炼,让我们能够更好地面对未来的挑战。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些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通过阅读这些范文,你可以
  • 01-15 上课听课心得体会(热门14篇)
    心得体会是对过去一段时间内个人经历和感受的总结,它能够帮助我们回顾并总结自己的成长和收获。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经典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共同欣赏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