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小数的性质教学反思优缺点(精选7篇)

时间:2023-10-10 18:42:42 作者:书香墨 2023年小数的性质教学反思优缺点(精选7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小数的性质教学反思优缺点篇一

本节课的教学,是要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在教学时,运用《西游记》故事引出数学问题:0.1米、0.10米、0.100米相等,为什么?然后让学生根据前面学习过的小数意义的知识独立思考,然后交流出其中的道理。由于学生在阐述时说的都非常明白,所以只做了相应板书。通过引导学生从左到右观察三个小数的变化,让学生把小数的性质用文字概括出来。概括出小数末尾添上0小数大小不变规律,接着再从右向左观察,概括出小数性质的后半部分:小数末尾去掉0小数大小不变。

注重多种方法验证结论,多角度思考问题。在教学例2中,通过不同材料的操作使学生发现在两个大小一样的正方形里涂色可以比较出0.30等于0.3,学生能够验证出虽然份数变了,但是正方形的大小和阴影面积的大小没变;然后通过小数数位顺序表也可以发现小数的末尾添0或者去掉0,其余的数所在的数位不变;还可以结合学生日常生活中价格的标签,也可以得出0.30等于0.3。这样通过不同的方法,多角度思考问题来进行验证结论。

小数的性质教学反思优缺点篇二

小数的性质这节课是在教学小数的产生和意义以及小数的读与写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小数性质的理解和运用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教学本节内容时,在重点关键处我改变传统的只注重理性思考,为把感性的经验与理性的思考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教学,从而突破对于小数的性质这一难点知识的理解。同时通过同学们身边生活实际中的看到、遇到的事情很自然的感受和运用小数的性质,从而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在为生活服务。

的活动空间,让他们自主探索、自主的发现。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让每一个孩子都在探索的活动空间中获得了数学活动的经验。他们每一个人都是亲身去经历和感受了的,活动给他们的体验是很深刻的。

我让学生通过横向观察、纵向比较,围绕“变与不变”的特点引导观察、思考、讨论。学生们不仅很快归纳出小数的性质,而且使他们明确了这一知识的形成过程。采取在直观的基础上进行抽象概括,遵循了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较好的实现了由具体到抽象的转化。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用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的事例去证实,从而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小数的性质教学反思优缺点篇三

菱形的性质:

1.菱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的一切性质。

2.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3.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且平分每一组对角。

4.菱形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有2条,即两条对角线所在直线。

5.菱形是中心对称图形。

菱形的判定:

在同一平面内,

1.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2.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3.四条边均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4.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

5.两条对角线分别平分每组对角的四边形。

6.有一对角线平分一个内角的平行四边形。

小数的性质教学反思优缺点篇四

本节课的教学,是要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在本节课教学过程中,我力争做到“学生会的不教,学生能探讨的不引,学生能发现的不导”。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学生能根据教师的引导,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真正还课堂于学生。基本实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在教学时,我利用米尺图和正方形图,让学生根据前面学习过的相关知识自行得出相应的数,然后全班交流这些数的关系。由于学生在汇报时说的都非常明白,所以我没有再去做重复的工作,就只做了相应板书。为了让学生把小数的性质用文字概括出来,我引导学生从左向右观察三个小数的变化,概括出小数末尾添上0小数大小不变规律,接着再从右向左观察,概括出小数性质的'后半部分:小数末尾去掉0小数大小不变,老师并做相应板书。

为了让学生能更快地把自己总结出来的规律记住,我让学生读一遍,然后不看黑板试着说一遍,加强孩子的记忆。为了让他们更好的理解小数的性质,我又设计了一个问题,让学生进行辨析:把小数点后的零去掉,不改变小数的大小。通过这个问题,学生能更好的理解小数末尾的含义,为后面的小数性质的应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总体上说,本堂课教学思路比较清晰,但在教学过程中,我的语言还欠精练,有些语言还是过于啰嗦,在以后的教学中这方面我要努力改正,争取在备课时把自己的语言组织精练,让每一句话都有用,让每一个字都最精彩。

小数的性质教学反思优缺点篇五

《小数的性质》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数的意义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小数。教材中提供了三个例题,分别呈现了“小数的性质的概念”、“化简小数”和“改变小数位数”。其中例题1是核心部分,它主要以长度单位为载体,让学生在观察和比较中认识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性质是小数比较大小和小数计算的基础。

1.本节课在导入教学时,首先创设问题情境立即引起学生的好奇。这个富有启发性、挑战性的问题吸引着学生,引起了他们强烈的探索欲望。使他们情不自禁地注入自己的热情成为学习的主人。他们的注意力迅速高度集中、纷纷开动脑筋、个个跃跃欲试。通过大家的回答和教师引导不知不觉引入了新课的学习,自然流畅。

2.我让学生通过横向观察、纵向比较,围绕“变与不变”的'特点引导观察、思考、讨论。学生不仅很快归纳出小数的性质,而且明确了这一知识的形成过程。采取在直观的基础上进行抽象概括,遵循了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较好的实现了由具体到抽象的转化。

3.结合例题的教学,让学生通过列举生活中的其他一些具体例子应用小数的性质,注意了容易出现的一些问题,进一步明确了什么情况下可以填上或者去掉0.学生掌握好。

4.这样设计,让学生用数学的视觉去观察生活,思考问题,使学生真正认识到“数学知识是从自己的生活中总结出来的”,充分体会到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到了学习数学的价值和意义。

小数的性质教学反思优缺点篇六

本节课的重点是要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我把书本上的例题情境图加入故事去引入,目的是要引起孩子们的兴趣。从整数加零如何变化到小数加零如何变化,孩子们的答案基本在我的课堂预设中,但是在问为什么时,孩子们回答的比较单一,不能从多方去考虑,最后只好我引导让学生们去想想,去说说。

两个例题之后由学生们总结说出规律,即小数的性质,而我在此同时也在黑板上板书了“小数的性质”。为了让给学生们牢牢记住,我让他们齐声读了三遍以及一遍闭眼背诵,接着还问同学们“哪些词要特别注意啊”,学生们都能指出重要的。词。为了检验学生们是否已经理解了小数的性质,我还让孩子们举例说说相等的小数和“你认为0.02和0.20这两个小数中的“0”是不是都能去掉?”同学们都踊跃发言,整个课堂气氛很不错。最后在练习时,把4改写成三位小数,错误率相对高一些,但是在解释之后整体基本已没问题。

总体来说,我觉得本节课的思路还是比较清晰的,教学目标也明确,我也尽量少讲,主要将时间留给学生,但是也有很多不足之处,比如我的语言不够精炼,有点啰嗦,时不时会讲“是不是啊,对不对啊”之类的词,同时留给学生去实践探索的时间也有点少,在以后的教学中在这方面要努力改正,争取在备课时把自己的语言组织精练,让每一句话都有用,让每一个字都最精彩。

小数的性质教学反思优缺点篇七

小数的性质是一节概念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数的意义后进行学习的,是学生以后学生小数四则运算的基础。

小数的性质与分数的基本性质是相通的。但因为学生还没有学过分数的基本性质,所以只能通过直观的教学来说明,使学生真正理解小数的性质。首先我从学生比较熟悉的购物题材入手,一方面学生凭借一定的生活经验,能判断0.3元=0.30元,“知其必然”。同时,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又能运用多种方法自主验证0.3元=0.30元,“知其所以然”。在此基础上通过引读体验,使学生初步感悟小数末尾添0或去掉0与小数的大小的关系。

在“试一试”中,“为什么去掉0.100米末尾的一个0、两个0,小数依然相等?”这是学生思维受阻、理解较为困难的地方。借助直观的直尺和小数计数单位等相关已有经验,学生能发现0.100米、0.10米和0.1米之间的关系,这就为小数合理性的体验提供了另一素材。使学生进一步体验了小数末尾添上0或去掉0和小数大小的关系,为总结概括小数的性质作了必要的认知准备。也为应用性质进行化简和改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让学生自己制小标签,则是让学生联系了数学与生活,体现了学数学的价值。本课在练习中,通过正误对比,加深对概念的理解。本节课不仅重视知识教学,重视结论,还要重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重视了知识形成的过程。

相关范文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