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朱彦夫事迹心得体会(精选16篇)

时间:2023-12-26 05:53:49 作者:梦幻泡

心得体会是对人生、学习、工作等方面的一种思考和总结,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和他人,促进个人成长和进步。接下来是一些家庭主妇的心得体会,她们通过生活经验总结出了一些家庭管理的方法。

学习感动中国人物朱彦夫事迹心得体会感想

说起朱彦夫同志,那是山东人民的骄傲。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深受感动。

朱彦夫小时候亲身经历过日本人扫荡,父亲被杀,自己被打成重伤,又随着母亲和姐姐一起出门讨饭——在这样严酷的环境中挣扎着求生存。直到他知道了红军,要加入红军,可是红军说他太小,朱彦夫就凭着一股子毅力,天天跟在红军部队后面走,终于感动了队伍的领导,破格收他做了一名红军。

朱彦夫感动大家的,不仅仅因为他是一个革命老兵,更重要的是他身残志坚。他在回忆录中说自己出去演讲,每次都是还没开口下面的人已为他一身伤所震惊。

朱彦夫的事迹告诉我一个简单又深刻的道理,人活着,的确是需要那么一种精神的。且不说这种精神是什么,不过正是这种精神,让朱彦夫得以在最恶劣的战争中活下来,让他在最艰苦的时候挺过来,让他可以在病痛的折磨中重新站起来。

所谓“不争馒头争口气”,朱彦夫的精神是催人上进,给人鼓舞的。现在有不少年轻人抱怨自己的工作累,苦,忙——觉得自己付出的和得到的不对等,却从来不曾想过现在的累,苦,忙其实都是自己人生道路上的财富和积累。“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从苦寒来”,比比朱彦夫,再看看自己,生长在蜜罐里,和平的时代中,身边是日新月异发展的高科技,商店里买是琳琅满目的新奇商品,手机,电脑,平板,游戏机??要找寻苦的感觉,大约只有像词写得那般“强说苦”。又哪里真“识得苦滋味”呢。

过它流向大海,那才是真正的人生。

 

年《感动中国》人物朱彦夫事迹心得体会启示

2014年4月12日,我们教办系列全体成员在教办西办公室观看了影片《极限人生-----记一级残疾军人朱彦夫》。

朱彦夫,这位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普通伤残士兵,当年完全可以躺在功劳本上、颐养于荣军院中,平安无险地度过自己的平凡一生。然而,作为共产党员、革命战士的朱彦夫,却全然没有这样去选择,因为他清楚自己的入世坐标在哪里,他明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有该多大。他决心像苏联红军战士保尔·柯察金那样,做一名中国的钢铁战士,做一名纯粹的共产党人。

我们学习朱彦夫,就是要学习他身上所永恒具有并固守着的中国人的诚信友善信条、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斗志、革命者的不屈不挠精神,无论在什么时间、什么场所、什么条件下,都要把党和国家的利益置于最高层级,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牢记心间,把落实群众路线的要求坚持到底,始终叫响“我是共产党员”的口号,及时发出“有困难跟我来”的倡导,争做干事创业的急先锋,争当人民群众的好榜样。

朱彦夫虽然身体伤残,但是信仰和追求却比一般人更健全、更坚定、更光彩夺目。正是如此坚定的理想信念健全了朱彦夫的身心,让他像一座“珠穆朗玛峰”,巍然屹立在人类精神史上。真正支撑起一个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是精神的力量。这种精神看似无影无形,却蕴含着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的强大能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必须加强思想政治建设,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朱彦夫缺手缺脚,但从不缺“钙”;他浑身是伤,浑身有病,但就是没有“软骨病”朱彦夫的身上充满了精神之“钙”,它穿越时空、地域、民族和国界,放射出透彻心扉的光芒。

想象的困难,最终靠着顽强的意志站了起来,尽管双腿被假肢磨得血肉模糊,他也丝毫不在乎。为了办夜校,教群众识字,他在崎岖的山路上摔倒,脸被石头划破,残臂断截处也受了伤,却仍矢志不渝。从村支部书记岗位退下来后,朱彦夫又开始向另一个看似不可能企及的高度挑战:写书。他一天正规学校也没上过,要写作面临着写字、身体和文化“三座大山”。在病魔缠身的情况下,朱彦夫用两只残臂和嘴巴驾驭着钢笔,开始艰难的写作生涯,凭着坚强的毅力,他练出了“无指翻书”的硬功,靠着视力仅有0.3的右眼,“啃”下了100多本中外名著。历时7年,七易其稿,写出了一部33万字的自传体小说《极限人生》。

可以想象,一个正常人,想把一个贫穷落后的乡村变成富裕村,都要付出难以想象的心血和汗水,何况一个在战场上失去手脚和一支左眼的特等伤残军人,当有人问他为什么做这些时?朱彦夫只说了这么几个字:为民服务的精神不可忘。在朱彦夫的带领下,全村真正实现了荒山变果园、粮食亩产提高上千斤的梦想。他还自己出资在村里建图书馆、办夜校,用自己伤残的身体一次次改写着张家泉村历史。自从担任村书记以来他从未领过工资,就连自己的抚恤金也都用在了村里的建设上,战场舍生忘死,和平年代无私奉献,他把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真正践行在了实际行动上,“我就用这半块躯干,不管是滚,不管是爬,不管是说,不管是写,我尽上我的职责。因为共产党员呢,名实相符的话,你就得这么干,不这么干,这个共产党员就是假的,就是虚的。”这就是一名共产党员勇于担当的崇高品格、一心为民的高尚情怀。

让我们齐心协力,共同携手,为了伟大的祖国更加强大,为了可爱的人民更加幸福,永远信守我们当年在党旗下举手握拳的庄严承诺,始终做到视人民群众为父母,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悬头上,像时代楷模朱彦夫一样,立志不言悔,信念不放弃,以共产党员的诚挚与坚毅,立足本职岗位,服务社会人民,续写人生豪迈,挑战极限人生,坚定不移地朝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阳光明媚的明天一路前行吧。

感动中国人物朱彦夫事迹心得体会及感悟

生命不息,冲锋不止。近日,时代楷模朱彦夫同志的先进事迹传遍大江南北。一个在战场失去四肢的铁血汉子,一个身残志坚的农村带头人,一个挑战人类极限的精神楷模,朱彦夫用自己不平凡的事迹和精神力量感染了无数人。

在山东省委发出的向朱彦夫学习的决定中,提出要学习朱彦夫的“四种精神”,这就是奉献牺牲精神、奋斗拼搏精神、公仆精神和严于律己、立党为公、勤政廉洁精神。时至今日,朱彦夫精神又有了新的含义,全国掀起学习“朱彦夫同志先进事迹”的热潮,号召大家学习朱彦夫无比坚定的理想信念、一心为民的高尚情怀和敢于担当的实干精神。

专访了数位全国各地农村党支部书记和基层干部,看看在他们心中,是如何理解和学习朱彦夫精神的。

作为一名基层村书记,我要时刻将朱彦夫的奉献牺牲、顽强拼搏、人民公仆和立党为公这“四种精神”作为一面镜子,细照、深学、笃行,为建设美丽定山奉献自己的一切。

村看村,户看户,庄户人就看党支部!好的支部书记就是“领头雁”,能让村民心里像吃了秤砣一样踏实。我们要向朱彦夫书记学习,一心为村民生活着想,把全部精力奉献到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发展上。

我完全可以想象,朱彦夫同志多次经历生死考验而存活下来,他一定是大彻大悟的人。他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家乡父老,也是对逝去战友的最好回报。我曾是一名和平年代的战士,今天已在村书记的岗位上工作了十八年,一定会以朱彦夫同志为榜样,把富民强村当作自已最大的价值追求。

朱彦夫同志先进事迹像一盏明灯,点亮了我前进的目标,点燃了扎根农村务实为民的激情,我将用实际行动传承和发扬朱彦夫精神,竭尽全力带领全村父老乡亲走上群众期望的幸福之路。

朱彦夫同志是基层党员的一面旗帜,作为一名基层党总支书记,我更应该学习朱彦夫与民心贴心,为民办实事的精神,带领全村上下迅速把朱彦夫精神转化为具体的工作行动,真抓实干,为建设美好桥头、美丽桥头、富裕桥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感动中国朱彦夫先进事迹心得体会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朱彦夫

热播的电影《长津湖》让71年前的那场战役再次展现在人们眼前。长津湖战役是志愿军进入朝鲜后的第二次战役,这场战役从根本上扭转了战争态势,收复了三八线以北的东部广大区域,为后面的胜利谈判奠定了基础。

可是面对武装到牙齿的联合国军队,我军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要打赢这场战争,也付出了极其惨重的代价。饿死、冻死的士兵不计其数。有的连在零下三十多度的天气下,为了伏击敌人,因长期卧伏在雪地里,最终整个连都被冻成了冰雕。被人们称为“冰雕连”

透过这部电影,长津湖战役和“冰雕连”再次被人们知晓。可是却鲜然有人知道,在这场战役中还幸存下来一位“冰雕战士”,他在这次战役中失去了四肢和一个眼球,在昏迷了93天,历经47次手术后顽强的活了下来,而且还活得精彩,这个人就是朱彦夫。

朱彦夫出生在1933年,那个时代,穷苦人家居多,因为穷得没有粮食,朱彦夫原本兄妹7人,最终活下来的只有3个孩子。在父母的终日劳作下,一家人勉强度日。10岁那年,朱彦夫亲眼目睹了父亲惨死在日本人手中,从此恨透了日本人,想不明白为什么在自己的国家还要受外国人的欺负。

也许从那个时候开始,努力让国家强大起来的种子已经悄悄生了根。只是那个时候还没有意识到。1947年,碰到了前来招募士兵的解放军,才14岁的朱彦夫毫不犹豫地加入了人民解放军。在军队里,朱彦夫感受到了温暖和团结,他肯吃苦,不怕牺牲,成了一名优秀的战士。

在孟良崮、淮海、渡江等重大战役中都有他的身影。前后经历过大大小小上百次的战役,可谓战功赫赫!而最惊心动魄的战役正是在朝鲜战场上的那次长津湖战役。这次战役改变了他的一生。1950年11月底,朱彦夫所在的第9兵团被派往长津湖地区与美军争夺“250高地”。

长津湖地区有着非常恶劣的地理环境,当时正是50年一遇的严寒天气,雪花飞舞,到处都被厚厚的雪覆盖着,气温在零下三十多度。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他们毫不退缩,与敌军激战了三天三夜,最后整个连拼得只剩下朱彦夫一个人了。他看着同志们一个个死去,心里无比痛苦,战场上的情况却容不得他悲伤。

他把周围唯有的三挺机枪搜罗到自己身边,不顾一切地轮换着疯狂扫射,此时他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就是誓死也不能丢失阵地。这时忽然飞来几个手榴弹,朱彦夫习惯性地抓起手榴弹就往前扔,当他想继续扔第二个手榴弹时,只听“轰”的一声,朱彦夫就失去了直觉。

不知道过了多久,朱彦夫竟醒了过来,这时候,战斗早已结束。迷迷糊糊中感觉脸上有一个黏黏糊糊,冰冷的东西滑到了嘴边,饿极了的朱彦夫来不及多想,就把嘴边的东西吞了下去。事后才知道,那是他自己被炸出来的眼球。

他尝试着想爬起来,却发现手脚都没了知觉。又饥又冷的朱彦夫又昏了过去。后来,增援部队过来,发现了他,把他送到了后方的医院。医生看到他的时候,倒抽了一口冷气,他的头部、胸部、腹部都受了重伤,血肉模糊,腹部肠子已经流到了外面。

送到医院后,迅速做了手术。由于伤势太重,朱彦夫一直处于昏迷状态,却始终有着呼吸,连医生都惊叹他顽强的生存意志力。在昏迷了93天,经过了47次手术后,朱彦夫终于醒了过来。

醒过来的朱彦夫痛苦地发现,他的双手双脚因为冻伤太严重已经腐烂,都被截掉了。他现在成了一个没有四肢的肉轱辘,还少了一只眼睛,剩下的那只眼睛也只有0.3的视力。只有18岁的自己,就要成为废人了吗?想到这里,他一度感到绝望,几次想自杀,却没有成功。

后来,医生的一句话点醒了他:“你的生命是我们经过了90多个日日夜夜在死神那里抢过来的,也是你自己顽强的意志力挺过来的,怎么现在就说不想活了?”经过这么一点,朱彦夫冷静下来,是啊,就是为了死去的战友们,自己也要好好活着。

年度感动中国朱彦夫同志事迹观后感心得体会

学习朱彦夫,就要学习他敢于担当的实干精神。功崇惟志,业广为勤。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面对家乡的落后面貌,朱彦夫没有去“等靠要”,没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而是勇于担当,挺身而出,拿出了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与群众一块苦、一块过、一块干,几十年如一日地艰苦奋斗才换来“山上松树带帽、山下林果缠腰”的张家泉。为了记录、传承战友们在战场上英勇悲壮的历史,朱彦夫拖着残躯义务作了千余场报告,苦熬七年一字一句为后世留下百万字书稿。朱彦夫的故事告诉我们,一切难题,只有在实干中才能破解;一切机遇,只有在实干中才能抓住;一切愿景,只有在实干中才能实现。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展望新征程,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发展转型,化解社会矛盾,保障改善民生,哪一项都需要我们甩开膀子真抓实干、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推进。实干是一种精神,一种境界,更是一种责任,一种担当。只要我们像朱彦夫那样把坚定的理想信念与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结合起来,把心思放在实干上,把劲头放在实干上,踏踏实实,稳扎稳打,就一定能够干出成绩,干出实效。

伟大的梦想呼唤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支撑伟大的梦想。朱彦夫以一生奋斗拼搏忠诚践行了伟大的中国精神。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需要我们像朱彦夫那样高扬理想信念旗帜,永不停息地奋斗,以每一个人的努力拼搏,形成推动时代进步的巨大力量,去赢得民族复兴的伟大辉煌。这就是朱彦夫光荣事迹的时代价值所在。

年度感动中国朱彦夫同志事迹观后感心得体会

学习朱彦夫,就要学习他无比坚定的理想信念。“革命理想高于天”。朱彦夫四肢全无、左眼失明、右眼视力仅有0.3,如此残缺的身体却能迸发出如此强大的精神能量,创造出如此感天动地、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靠的就是一名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正如朱彦夫所言,“我心里要不是装着个党,不装着个共产主义,我老朱早就死了。”理想信念,是一切精神的精神源头,是一切价值的价值原点,是解决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的关键,有什么样的理想信念,就会有什么样的精气神,有什么样的行动表现。当前,个别党员干部不信马列信鬼神,对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丧失信心,有的贪图虚名、脱离实际、脱离群众,高高在上,有的信奉金钱至上、名利至上、享乐至上,心里没有任何敬畏,行为没有任何底线,出现这些问题,说到底是理想丧失了、信念崩塌了。理想信念是共产党员的“钙”,没有理想信念,或者理想信念不坚定,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就有可能导致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向朱彦夫学习,首先就要学习他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坚定信仰,就要像他一样为信仰去拼搏、去奋斗,去献出全部精力。

学习朱彦夫,就要学习他一心为民的高尚情怀。朱彦夫对群众的感情是真诚的,是实实在在的。群众有苦,他自己难甜;群众受穷,他心里难安;群众有难,他慷慨相助。正是由于心里装着群众,关心群众胜过关心自己,他才能把父老乡亲紧紧地团结在自己的周围,带领群众同甘共苦、不懈奋斗,硬是把一个“连地瓜干都吃不饱”的穷山沟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先进村。正是由于对群众有真感情,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朱彦夫才赢得了父老乡亲发自肺腑的信任、拥护与爱戴。当前,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在深入推进,做好群众工作,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朱彦夫为我们做出了表率。广大党员干部要把朱彦夫作为一面镜子,对照朱彦夫查一查问题,找一找差距,树一树形象,以朱彦夫的为民情怀为标尺度量一下自己与人民群众的感情,以朱彦夫的务实清廉为标杆查摆自己的“四风”问题,用朱彦夫视民如伤的境界来匡正自己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应当看到,朱彦夫与人民群众的真感情并非无法复制,朱彦夫的为民情怀并非高不可攀,身为残疾人的朱彦夫能够做到,每一名党员干部更能够做到。

年《感动中国》人物朱彦夫事迹心得体会启示

25年,朱彦夫为村里办的事数不清,我印象最深的是他为村里“跑”电的事。这一“跑”,就是7年时间。

山里太需要电了,朱彦夫去找上级,上级说,现在什么都缺,你要架电,除非自筹材料。朱彦夫的倔劲儿又上来了,他下决心自己去“化缘”。他拿着长长的清单,四处奔走。有时是专门出去跑,有时是利用作报告的机会打探消息,有时是打听到哪里有需要的材料,慕名而跑。平时在村里,朱彦夫的假肢每两小时就要卸一次,时间一长,断腿就又痛又麻。可出门在外就顾不上了,一次要捆10多个小时,还要上下车、爬楼梯,腿磨破了、化脓了,他咬牙挺住。稍不小心磕到、绊到,从楼梯上滚下来,新伤接着旧伤,他硬撑着爬起来,继续“跑”。

一年夏天,朱彦夫到博山采购。第二天,下起了瓢泼大雨,道路被冲毁了,他只好搭了一辆驴车回村。一百多里的山路,上坡下坡,他不知摔下来多少回,一身伤,一身泥。走到沂源地界,当赶车人得知他是为了村里架电遭罪时,感动地说:“大兄弟,你这是舍了命地为百姓啊。就冲这一点,我也要把你送到家门口。”

曾经有人问我,朱彦夫的事迹主要发生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他的精神是不是过时了?我说,朱彦夫的精神不会过时,永远不会。因为,他的背后矗立着我们的民族之魂,兴国之魂。朱彦夫的精神具有穿透力,它能穿越时空,跨越年龄,放射出持久夺目的光芒。(热烈掌声)。

他说过,生命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腐烂,另一种是燃烧。与其腐烂,不如燃烧!(热烈掌声)。

年学习《感动中国》人物朱彦夫事迹心得体会及感想

3月26日,由中国共产党中央宣传部、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民政部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共同举办的“时代楷模”朱彦夫同志颁奖仪式在央视隆重举行,淄博市特等伤残军人朱彦夫同志成为全国首位“时代楷模”。

鲁迅说过:不幸是一所最好的大学,那么朱彦夫就是这所大学中灾难最为深重的人。他14岁参军入伍,历经淮海战役、渡江战役、抗美援朝等上百次战斗。他17岁受伤致残,昏迷93天,动过47次手术,失去双脚、双手、左眼,右眼视力仅0.3。他拖着重残之躯,带领父老乡亲治理荒山,兴修水利,把一个穷村改造得焕然一新。他以对“使命”的执着、对命运抗争的坚韧,以悲壮的形式,超越了人生极限,谱写了一曲共产党人自强不息、无私奉献、群众至上的凯歌!

感怀楷模精神,要学习他忠诚于党、献身使命的坚定信念。忠诚于党,是要自觉服从党的绝对领导,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决听党指挥。党员干部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定立场、明辨是非,在党性问题上立场鲜明、态度坚决、要求严格,始终把党的利益、集体利益、人民群众的利益有机统一起来,维护党的权威、维护组织的尊严。献身使命,就是要履行革齤命军人神圣职责,爱军精武,爱岗敬业,不怕牺牲,英勇善战,坚决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新世纪新阶段军队历史使命。和平时期,党员干部不用上前线奉献牺牲,就更当做到在自己的职位上踏实尽责、勤勉敬业。

感怀楷模精神,要学习他心系群众、服务人民的崇高追求。我党的根本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重于一切;永葆人民“勤务员”的本色,就要与人民群众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为人民无私奉献。党员干部就要牢固确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思想,切切实实做好本职工作,急群众之所盼,想群众之所虑,谋群众之所利,解群众之所难。而服务人民关键是要爱岗敬业、精通业务,具备过硬的素质。如果业务不精、知识贫乏,思想就缺少灵气、讲话就缺少底气、行动就缺少朝气、工作就缺少锐气,就很难做好服务工作。()打个比方,党员干部相当于一栋大楼的建设者,如果建设者都不具备过硬的素质和本领,如何能指望大楼建得牢固耐用,又何谈扎实美观?因此,党员干部必须借着实践活动不断强化自身服务意识,提高自身服务水平,树立人民至上的奉献精神。

感怀楷模精神,要学习他勇于担当、勤政务实的高尚品格。权与责从来都是相依相随的,担当大小体现着一个干部的胸怀、勇气和格调;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朱彦夫同志,讲国家不讲小家、讲责任不讲权利,他正视问题不回避、承担责任不推诿、直面矛盾不上交,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朱彦夫同志,求真务实、不玩虚招,真抓实干、不务虚功,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解决群众紧迫问题、服务群众根本利益、提高群众生活水平的问题上,创造出了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党、无愧于时代的业绩。如今党员干部的担当意识不强、工作慵懒拖沓,正可借着学习“时代楷模”精神的契机,梳理解决自身问题,真抓实干创先争优,不断弘扬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筚路蓝缕,努力创造出经得起实践和群众检验的实绩。

“铁骨扬正气,热血书春秋”,朱彦夫同志用钢铁意志铸就了人生价值的丰碑。党员干部应以朱彦夫同志为学习的楷模,砥砺精神、锤炼意志、奋勇争先,不断密切同群众的关系,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奉献自己的每一分力量。

年学习《感动中国》人物朱彦夫事迹心得体会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期间,我校组织党员干部一起观看了朱彦夫同志事迹报告。他的事迹惊天地,泣鬼神。让人感动,让人震憾,尤其是让我们这些健全的人感到无比震憾!

朱彦夫参加了上百次战斗,10次负伤、动过47次手术、3次荣立战功;在朝鲜战场失去四肢和左眼,曾一度昏迷93天,他患多种疾病,心脏被放进5个支架;解放后,他毅然放弃优厚待遇,回到家乡沂源县张家泉村,用25年的时间,带领村民致富,让这个贫穷落后的小山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历经7年创作出33万字自传体小说;他被誉为“当代中国的保尔·柯察金”。

朱彦夫用一生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人民战士的光荣使命,诠释着一名党员的神圣职责,为我们当今社会的广大党员干部树立了标杆,提供了学习的榜样。

学习朱彦夫舍身忘死,永往直前的精神。当时的中国已经解放,他可以不再经历那种血雨腥风、九死一生的残酷战场,但为了人民的幸福和安定,他却毅然参加了抗美援朝的解放战争当中,把个人的生命安危置于不顾,为了人民的利益,他先天下之忧而忧。敢“打硬仗”,敢“啃硬骨头”,敢于担当,“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学习朱彦夫不等不靠,自力更生的精神。朱彦夫原本可以在疗养院的“温床”上舒舒服。

服地躺上一辈子,有人喂吃,有人喂喝,有人护理,可以说是衣来身手、饭来张口就行了,但是他身残智坚,他不希望给国家和人民带来负担,自己还能做一番事业。于是,在经历了成百上千甚至上万次的失败后,终于又站了起来,用假肢走路,用双臂写字、吃饭、干活。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不正是我们当代广大党员干部所要学习的吗,遇到什么麻烦的事情,要自己动手想办法去解决,不要老是推给别人或者指望上级解决,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俗话说“车到山前必有路”、“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我们不要灰心,不能气馁,要坚定必胜的信念,持之以恒,坚持就是胜利。

学习朱彦夫克已奉公,心系群众的精神。朱彦夫在担任村支部书记时,未动用公家的一分一厘,还经常把自己的残疾补助拿给村里更需要钱的人来贫困之解围,他随时想着村的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谁家有什么大事小情,都有他的身影,他离不开群众,群众也离不开他。这不正是我们当代党同干部所要学习的吗,从群众中来,就要到群众中去,随时了解和解决群众的疾苦,随时把群众的事情放在心上。像这样,你把群众放在了心上,群众也自然会把你放在心上,我们党的干部关系自然而然的就得到彻底解决了,其实这是一件多么简单的道理啊?朱彦夫用残缺的身躯书写了完美而华丽的人生,给我们党员干部提供了本良好的教材,上了一课生动的政治课,为我们的精神世界创造一笔宝贵的财富。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朱彦夫事迹心得体会

2014年1月11日,记者走进朱彦夫家的小院。朱彦夫的床头,放着他和老伴的合照,“梦见她没离开,从未离开过。这感觉一直存在。”他说。

困守床榻的朱彦夫,前不久要车,想给老伴上上坟。“这辈子我欠她的。多想当面道个歉。”担心他的身体,没人敢答应,这个愿望泡了汤。

20岁那年,日照姑娘陈希永第一次见到朱彦夫。她是身高一米七三、大眼睛、黑发如瀑的漂亮姑娘,他是无手无脚、头上缠着绷带的特残青年,坐在太师椅上,正被4人抬着送进医院。

她怎么也想不到,这位特残青年日后竟成了他的丈夫,他们整整相守了55年。

这是1956年6月的一天,在沂源东里医院。陈希永过来照顾生第三胎的姑姑,朱彦夫则是伤口复发入院。每天晚上,朱彦夫被一群小孩缠着讲故事,白天,跟他们爬山。这特殊的青年引起了她的注意。但当院长提亲时,她还是本能地跑回姑姑家躲了起来。

也许是命。当天,姑姑家4岁的老二哭闹了一夜。没办法,她抱着堂弟又回到医院。第二次有人提亲时,她对朱彦夫已经有了更多了解,加上时任县民政局长的姑父劝说,她没有拒绝。

她不是没想过离开。大女儿小时候,一个寂静的早晨,她做好了饭,挎上篮子走出了家门,朝着日照老家方向,一口气走了20多里。走到蒙阴境内一个三岔路口,她停住了,坐到天黑。第二天一早,她又回来了。和帮忙做饭的弟媳执手相对,无言地哭在了一起。

_期间,朱彦夫写回忆录,被造反派当“写黑材料”、“资产阶级毒草”批斗,右腿严重骨折,昏倒在台上。陈希永发疯般地拨开人群,背起丈夫,不知哪来的力气,脚底生风地跑回家,揣起儿子,把丈夫放上板车,拉起来就往东里医院跑。

值班大夫正忙着写大字报,不接待。陈希永磕头作揖也没用,一咬牙,又向90里开外的县医院走去。已经跑不动了,只能走。天黑路滑,刺骨的寒风卷起片片雪花扑打着她的脸,脑门的热气结成了霜,怀里的孩子冻得哇哇直哭。终于赶到了县医院,她身子一软,一头栽倒在大夫面前,两口子被双双抬上病床。

一天月子捞不着坐,陈希永落下了不少病。肚子疼,她就用煎饼炉子热上一块砖头,用布包了抱在怀里烙烙。腰疼,没法背朱彦夫上厕所,她一仰脖喝上一口酒,趁着麻劲,一耸身,背起来就走。

问她苦不苦,她说:“再苦还能有老朱苦吗!”

朱彦夫写书“走火入魔”,动不动朝妻子发脾气。陈希永一声不吭,默默地帮他打墨水、扇扇子、烧炉子。晚上,老朱挑灯写稿,陈希永帮他把稿纸一针一线地装订起来。

为什么不反抗?“他本来身体就不好受,咱再摔摔打打地,他咋过?”

2005年,迟浩田将军到沂源专程看望朱彦夫,夸赞陈希永:“你也是红嫂啊!”

前几年,媒体采访陈希永,为什么嫁给一个特残军人。她平静地说:“我就觉得他这一生不大容易。他残废了,为国家出了力,牺牲了他自己。我一个手脚都健全的妇女,我把青春献给他,两口子平和平和,都过个幸福的生活吧。”

“菩萨心肠”一家人。

朱彦夫的孙子、今年20岁的山东理工大学一年级学生朱帅宗,在沂源县实验小学上三年级时,有一阵,每天朝爸爸朱向峰要5块钱。问他干啥?他说买书本。朱向峰再三盘问,他才说了实话:校门口有个老人,也是没有腿,钱是给的这位老人。

“孩子随他爷爷奶奶。”朱向峰欣慰地说。朱向峰自己七八岁时,有一次,从三岔乡来了4个要饭的,父母就安排他们住在家里。家里房子住不下,就让其中一个搂着他。母亲还煮面条给他们吃,不让姊妹们动一筷子。

家里的鸡蛋也不让孩子们吃,而是用作公务招待。朱彦夫行动不便,家里就成了办公室。公社、县城来人,到了吃饭点儿,他就自掏腰包在家里招待,花的是朱彦夫的伤残金。

在这点上,夫妻俩很默契。快到吃饭时间了,见客人还没走,陈希永就来到朱彦夫跟前站站,需要安排饭,丈夫就向她点点头,她转身就去操办。有一次,家里没钱了,丈夫点头后,陈希永没走,而是轻微地摊了摊手。朱彦夫装作没看懂,摆摆手臂,意思是你快去准备,怎么弄我不管!陈希永只好赊来肉菜,招待了客人。

在村里人看来,朱彦夫一家是最需要照顾的人家了,但他们却总是在接济别人。

邻居王东兰得了肝病,儿女怕传染不敢上门。陈希永打发孩子给她送吃的、送药,直到治愈。家里的碗送得差不多了,就拿煎饼包着菜送去。

村里10岁的小姑娘蔡淑英先天性心脏病发作,不省人事,刚好县里来车接朱彦夫作报告,他揣上自己的伤残金,先把孩子送到了医院。医院一看情况危急,不敢收。他不知哪来的力气,假腿咯吱咯吱跑上楼,找到院领导求情,终于把孩子救了过来。

大女儿朱向华说,父亲每月的伤残金,留下五、六元家用,其他都接济了乡亲。父亲久病成医,母亲也练就了包扎功夫,村民遇到小病小灾,她家就成了村里的“免费卫生室”。

在饥荒肆虐的1961年春天,朱彦夫自己家里吃糠咽菜,把家里攒下的钱和地瓜干,挨家挨户给困难户分下去。他冒着风险做主,分了储备库里发霉的地瓜干;从县里贷来款买来机器,磨地瓜秧给村民吃;又请来大夫连夜给大伙诊治水肿。那个春天,村里没死一个人,没有一户外出要饭。

有一年陈希永回娘家,好不容易带回两筐咸鱼。朱彦夫一看,兴冲冲地说:“这可是稀罕物。快过中秋节了,给大伙每家送几条咸鱼去。”陈希永也赞成。一家人开始搭配分份,然后又挨家挨户送。最后发现算落了一家,只好把留给老母亲吃的又匀出一份来,他全家只剩了一条小鱼。

那个中秋夜,张家泉村上空,史无前例地弥漫着一股浓浓的鱼香……。

感动中国朱彦夫先进事迹

学习朱彦夫坚定理想信念,不失赤子之心,不断提升道德境界,不懈追求高尚情操,对手中权力心存敬畏,慎独慎微,勤于自省,与群众心相连、情相依,同呼吸、共命运。这样才能信念不倒、意志不减,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不断强化精神之“钙”。

英雄气概,攻坚克难。“因为共产党员呢,名实相符的话,你就得这么干,不这么干,这个共产党员就是假的,就是虚的。”朱彦夫筚路蓝缕,逆水行舟,爬山头,到田间,用残臂带领乡亲们开山劈岭,治山改水,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终于,滴水之微汇聚成无坚不摧的磅礴力量,曾经战火蹂躏的.土地被装点得秀美而丰腴,曾经贫苦不堪的家乡也成了先进村庄。实干彰显魅力,作为党员干部要学习朱彦夫“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奋斗精神,以勇往直前的气概攻坚克难,以求真务实的精神开拓创新,有操守而无官气,多条理而少大言,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就一番事业,赢得群众口碑。

感动中国朱彦夫事迹学习心得

学习朱彦夫,我们首先要了解朱彦夫的先进事迹,他是山东省沂源县人,14岁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上,18岁的他失去了手脚以及左眼很快入党,1950年在朝鲜战场成为特等伤残军人。1956年,朱彦夫离开疗养院,回到家乡,自食其力。在随后的25年,他被推选为村支书,带领全村百姓走上富裕路;辞去村支书后,年近古稀、从没进过学校的他,又亲笔写下了长篇小说《极限人生》。

可以想象,一个正常人,想把一个贫穷落后的乡村变成富裕村,都要付出难以想象的心血和汗水,何况一个在战场上失去手脚和一支左眼的特等伤残军人,需要多么顽强的意志和为人民服务的崇高品德,只有朱彦夫自己和村里的乡亲们知道。正像乡亲们所说的那样,老朱心里装满着别人,唯独没有他自己。这一点从朱彦夫的四种“走法”就可见一斑,一是立行,第二种就是跪行,跪着走,第三种就是爬行,第四就是滚行,滚行快一点,但是损失很大。可他从未叫一声苦,说过一声累。没日没夜的为乡亲们奔忙。用他自己的话说“我就用这半块躯干,不管是滚,不管是爬,不管是说,不管是写,我尽上我的职责。、因为共产党员呢,名实相符的话,你就得这么干,不这么干,这个共产党员就是假的,就是虚的。”

朱彦夫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奉献的一生,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一生。他用自己的一生实践着自己入党时的庄严誓言,为党和人民的'利益奉献了自己的一切。可以说,朱彦夫的先进事迹,感动了沂源,感动了山东,感动了中国。省委书记姜异康说,朱彦夫同志的先进事迹,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坚定理想信念和崇高精神追求,体现了一名基层党员干部一心为民、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体现了一名伤残军人生命不止、奋斗不息的拼搏精神,他的事迹值得全社会学习。特别是在当前正在开展的教育实践活动中,这样的典型、这样的榜样,将成为激励我们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践行党的宗旨的强大力量。

文档为doc格式。

感动中国朱彦夫事迹学习心得

他是抗美援朝志愿军战士,参加过著名的长津湖战役;。

他是特等伤残军人,昏迷93天,经历47次手术,坚强地活了下来;。

他担任村党支部书记25年,带领群众治理荒山,兴修水利,发展教育,改变了山乡面貌。

他就是朱彦夫,20__年“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

“父亲这些年身体确实不好,无法与人交流,但这些日子他也一直关心着沂源,关心着国家,我们做子女的也会传承父亲的精神,来影响周围的人。”4月23日,朱彦夫儿子朱向峰告诉津云新闻记者,虽然老人年事过高,各种不便,但老人一直关心着家乡的变化。

他是一位活着的“烈士”

和那个年代的很多人一样,1933年出生的朱彦夫有一个不幸的童年。10岁时父亲去世,他跟着母亲要饭,尝尽人间疾苦。

幸运的是,14岁时朱彦夫加入了人民军队,先后参加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并光荣入党。新中国成立的时候,朱彦夫励志永远为国家奉献自己。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17岁的朱彦夫随部队跨过鸭绿江。12月,在争夺某高地的战斗中,朱彦夫所在连队冒着零下30多摄氏度的严寒与敌人激战三天三夜,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进攻,守住了阵地,最后全连官兵仅剩下他一人。

在敌人的狂轰滥炸中,朱彦夫头部、胸部、腹部七处重伤,肠子流出体外,昏死在阵地上。后来,增援部队把重度昏迷的朱彦夫从雪中扒出来,送到战地医院。由于冻伤严重,朱彦夫的四肢已经溃烂,必须截肢。这位钢铁战士奇迹般地醒了过来,却永远失去四肢和左眼。

朱向峰回忆说,父亲一直对那段日子念念不忘。当朱彦夫的意识逐渐恢复的时候,感知到伤口的疼痛。他举起两只胳膊,发现手腕以下没有了双手。他动动双腿,发现膝盖以下没有了小腿和双脚。第一次喊出的是“我没有手了,还怎么打敌人,扣动扳机?”

朱彦夫在医院这段时间,看到自己残缺的四肢,终日郁郁寡欢,一度想结束生命解脱自己。

“像你这种情况,有勇气活下去才是英雄!轻生是自私,自杀是孬种!”医院主治医师的话像一把重锤敲击着他的心,使他打消了轻生的念头。他在医院先后经历47次手术——颅脑取弹、面颊植皮、腹内排异、眼部摘取弹片……朱彦夫以超常的生命力不断地创造着奇迹:坐起来了;会大声说话了;手术部位愈合了,痛楚渐渐远去,大脑日趋清醒。

朱彦夫在朝鲜战场重伤回国治疗,入院初期因为没有人知道他的姓名、籍贯、部队番号。他所在部队确认他所在连队已经全部阵亡,已经全部被追认为“烈士”。

感动中国朱彦夫先进事迹

朱彦夫,这位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普通伤残士兵,当年完全可以躺在功劳本上、颐养于荣军院中,平安无险地度过自己的平凡一生。然而,作为共产党员、革命战士的朱彦夫,却全然没有这样去选择,因为他清楚自己的入世坐标在哪里,他明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有该多大。他决心像苏联红军战士保尔·柯察金那样,做一名中国的钢铁战士,做一名纯粹的共产党人。

我们学习朱彦夫,就是要学习他身上所永恒具有并固守着的中国人的诚信友善信条、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斗志、革命者的'不屈不挠精神,无论在什么时间、什么场所、什么条件下,都要把党和国家的利益置于最高层级,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牢记心间,把落实群众路线的要求坚持到底,始终叫响“我是共产党员”的口号,及时发出“有困难跟我来”的倡导,争做干事创业的急先锋,争当人民群众的好榜样。

感动中国朱彦夫事迹学习心得

敌人的冲锋再次袭来,他大吼一声,迅速地把三挺机枪填满子弹,不停地更换射击位置死守高地。偌大的战场上,只剩下朱彦夫独自奋战的身影。敌人的几颗手榴弹袭来,而此时的他正在给机枪装填子弹。他敏捷地捡起一颗投了回去,但是剩下的手榴弹却在他的眼前炸开。

随着一声巨响,朱彦夫倒在了一片血泊之中。他不知道250高地最后是否守住,他也不知道自己是否牺牲了,他记住的只有手榴弹爆炸时的一道白光。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朱彦夫突然被一阵疼痛唤醒,他僵硬地躺在地上。身体早就被冻得不听使唤,只能凭借皮肤感受到气温的寒冷。他躺了很久,整个人都被雪花所覆盖。他试图呼喊出声,但是什么声音也发不出,他想要伸手擦掉脸上的雪花,但是手指却早已经冻坏。

朱彦夫无法伸开手指,就只能用拳头来抹掉脸上的雪花。他察觉到自己的脸上有个冰凉的东西,但是却摸不出来到底是什么。饥寒交迫的他干脆把那个东西吞了下去,直到后来他才明白,那个被吞下去的异物,就是他被手榴弹炸坏的左眼球。

朱彦夫在冰天雪地里躺了很久很久,他很想继续躺下去,起码跟战友死在同一个战场。但是求生的欲望不允许他这么做,他要活着然后继续战斗。

他艰难地翻了个身,凭借自己顽强的毅力在雪地中爬行,他坚信自己能够活下去。无法站起来的他只能挪动前进,时间过得相当漫长,连他自己都觉得自己要牺牲了。他不断地爬行,又不断地陷入昏迷,终于被两名志愿军战士在雪地中发现,随后被紧急送往了救护所。

但是朱彦夫的伤势实在是太重了,战地救护所只能勉强保住了他的性命。经过一番辗转,朱彦夫被送回了国内医院接受治疗。经过47次大大小小的手术,医生才把他从死神的手上抢了回来,但由于组织坏死,医生只能选择截肢。经过这些手术,朱彦夫整整昏迷了93天。

在他睁开眼之后,突然发现自己已经是一个没有手脚的残疾人了。他痛不欲生,只觉得自己是个无用的废人,只想着早点结束自己的生命。他尝试了很多种方法自杀,但是老天爷也不想收走这个战士的性命,他始终没有自杀成功。

虽然没有自杀成功,但是朱彦夫的心情却十分低落。直到他的主治医生看他这副样子,语重心长地说:“你的命是医生们经过千难万难才夺回来的,你有什么资格不珍惜?”这句话让朱彦夫重新审视了自己,从此打消了自杀的念头。

尽管朱彦夫凭借自己顽强的意志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但是此时的他没了手脚,也没了左眼,唯一仅剩的右眼,视力还下降到了0.3。

这样一副残躯,除了依靠国家的帮助,还能怎样活下去呢?朱彦夫起初也因为自己残缺的身体,而缺乏生活的信心,但是时间长了他反而习惯了,甚至觉得自己还是要以军人的姿态生存下去。一名战士,不能在困难面前屈服。

感动中国朱彦夫先进事迹

他是功勋卓著的革命功臣,14岁参军,身经百战,屡立战功,在朝鲜战场失去了四肢和左眼;他是顽强不屈的生命斗士,18岁重残,以惊人的毅力,实现了生活自理,主动放弃荣军院的特护待遇,回到家乡参加生产建设;他是一心为民、无私奉献的.带头人,24岁担任村支书,带领群众治山种树,打井修渠,架电办学,一干就是25年,把一个贫穷落后的小山村建成了当时全乡的先进村;他是当代中国的保尔,49岁离职后,以特残多病之躯,创作出版了长篇自传体小说《极限人生》和《男儿无悔》。这个人就是朱彦夫,一个身体残缺,却又无比健全高大的人!

事迹报告会上的每一个人都给我们展现了朱彦夫的一个侧面:他是党支部书记的好榜样。他是永远的战士。他是父老乡亲的贴心人。他是儿女心中的明灯。他是精神高地的坚守者。而这些连起来就是一个立体的,有血有肉的朱彦夫。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以苦为乐,朱彦夫创造了人生一个又一个奇迹。

当党支部书记的25年间,他自掏腰包办夜校、自当教员教群众识字,兴办学校、发展教育事业;他兴修水利、平坡造田、种植林果,修路架电、发展农业,带领群众走上致富之路;他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坚持特殊家庭每个成员不搞特殊,常常倾已所有接济病困群众。他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当干部就是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就是要一心为群众着想、怀远大理想抱负,不畏艰难,勇于拼搏,敢于担当,书写精彩人生。

相关范文推荐
  • 12-26 即将开学初中(通用24篇)
    通过分析和学习优秀作文,可以提高自己写作的水平和能力。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些优秀作文范文,思考其中的语言之美和思想之深。那里有我的朋友和我熟悉的老师,而这里一点
  • 12-26 中学生心理健康课教案大全(23篇)
    教学工作计划的制定需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包括教材、教具、多媒体设备等。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学工作计划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给教师们提供一些启示和借鉴。
  • 12-26 工作承认错误的检讨书范文(13篇)
    检讨书是一种倾听内心声音的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的错误,并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些实用的检讨书写作技巧和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
  • 12-26 铁路工作承诺书(优秀20篇)
    通过分析范文范本,我们可以了解各种写作技巧和手法,帮助我们提高写作的灵活性和多样性。通过阅读范文范本,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类型和不同风格的范文,为自己的写作提供更
  • 12-26 在干部职工大会上的讲话(优秀18篇)
    职工的劳动是企业发展的动力,他们的职业满意度对企业非常重要。我们为大家整理了一些职工写作总结的范文,供参考和学习。我们在节后上班第一个星期召开一次全局干部职工大
  • 12-26 经理个人工作总结报告(模板23篇)
    通过月工作总结,我们可以对自己的工作表现进行评估,找出优点和不足,为以后的工作提供参考。以下是一些经典的月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思路和参考。
  • 12-26 思想品德教师述职报告(模板12篇)
    工作总结是对自身工作能力和工作成果的一次检验和评估,具有重要意义。希望以下这些述职报告范文能够帮助到你,指导你写出出色的述职报告。我名叫xx,1973年4月出生
  • 12-26 月度工作总结汇报分享大全(20篇)
    月工作总结可以帮助我们建立一个良好的工作习惯,提高个人和团队的绩效。接下来,请大家共同学习一下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月工作总结范文。激情的_月,硕果累累。在院
  • 12-26 大学生入党申请书例文(通用17篇)
    入党申请书是大学生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的个人陈述,要求申请者用文字准确、生动地表达自己对党的理解和个人发展的规划。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学生入党申请书范文,希望
  • 12-26 纠纷调解工作总结(优质13篇)
    月工作总结是对自己的工作进行评估和总结,以便更好地规划未来的工作目标和计划。如果你不知道从何处下手来写月工作总结,不妨看看以下为大家准备的范文,或许能给你一些写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