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约分和通分教学设计(案例17篇)

时间:2023-10-31 06:29:35 作者:翰墨 2023年约分和通分教学设计(案例17篇)

教学计划应该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通过阅读教学计划范文,可以加深对教学设计和组织的认识,提高教学效果。

约分教学设计

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64页《约分》。

1、进一步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并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约分。

2、理解“约分”“最简分数”的含义,掌握约分的一般方法,学会约分的数学形式。

3、在应用知识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的价值,渗透恒等变换思想,感受数学的简洁美。

教学重点:理解约分的含义;掌握约分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准确的判断约分的结果是不是最简分数。

教学具准备:圆片,课件。

一、情境引入。

准备。开始。时间到。

师:涂好了吗?请你说。

哦!你涂出来这个圆的3/4?(想法很大胆)。

这符合涂出75/100的要求吗?说说你的理由?

生:嗯,你运用了分数的基本性质,把75/100化成了3/4。

你的想法很独特,有没有道理呢?让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

二、验证和比较,理解约分的意义。

1、验证:怎样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把75/100化成3/4?

(小组合作,把验证过程写出来。)。

(你很勇敢,第一个举起手来,请你代表你们小组说)。

生:你们小组是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把75/100分子分母同时除以25得到3/4。

(看来,帮分数瘦身,可以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对,像这样,把一个分数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和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板书概念)。

再给你的同桌说说什么叫约分。

(二)、探究约分的方法。

1、学以致用,走进生活。

谁来说?(一个个自信十足的样子,真好!)。

2、交流探究结果。

(1)24/30=24÷2/30÷2=12/15(你是说)。

(2)24/30=24÷3/30÷3=8/10(你想说)。

(3)24/30=24÷2/30÷2=12/15=12÷3/15÷3=4/5(你认为)。

(4)24/30=24÷6/30÷6=4/5(你觉得)。

还有不同的约分方法吗?(没了)。

请看,这4个同学约分的方法。仔细观察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3、对比分析。

(先想一想,再小组交流)。

师:哪个小组来大胆的分享下你们的想法?

生:你们小组认为:相同点是这四种方法都是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用分子、分母除以他们的公因数。

那不同点呢?第一种方法和第二种方法都可以再约分,第三种方法和第四种方法不能再约分了。(语言组织的真好,表达能力真棒!)。

师:为什么不能再约分了?

生:一个个迫不及待的想说了,你说。他们的公因数只有1了。

师:对,像这样,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板书概念)。

你能说出几个最简分数吗?2/3,4/9(哦,你们的理解能力真强!)。

约分时,我们通常要约成最简分数。

师:再回过头来看这几种约分的方法?你最喜欢哪种?

为什么?

生:你喜欢第四种方法。因为第四种方法是直接用最大公因数去除的,约分的结果既是最简分数,过程又简单。

师:你表达的真清晰!

5、介绍约分的书写格式。

师:约分还可以这样写。(课件直观演示)。

(先用30和24同时除以它们的公因数2得到12/15,就在分子的上面分母的下面写上12和15。再把12和15同时除以公因数3等于4/5,最后结果等于4/5。

谁能像这样把这种最简便的方法表示出来。请你来。你把30和24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6得到4/5。)真是聪明的孩子!

对比这两种方法,哪种方法更简便?

大家一致认同第二种方法更简便。

6、小结。

约分时,如果能一眼看出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数,用最大公因数约分,既能保证约分的结果是最简分数,又能一步完成约分。

3、知识应用(课件演示)。

大家不仅知道了什么叫约分,而且还掌握了约分的方法。让我们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吧。

易园的'各项实施科学、合理。请看相关数据。

道路广场面积约占易园总面积的12/64。

水面面积约占易园总面积的3/32。

儿童游乐场所面积约占易园总面积的4/60。

建筑面积约占易园总面积的2/24。

指出哪些分数是最简分数?把不是最简分数的化成最简分数?

2、孩子们,美丽的景色离不开园林工人的辛勤维护。看,这是园林工人的一天。(用最简分数表示每个项目占一天总时间的几分之几?)。

园林工人的一天。

项目。

工作。

睡眠。

家务。

锻炼。

其他。

所用时间:小时。

8

9

2

1

4

园林工人每天浇水时间占工作总时间的/8.

(这是一个最简真分数。)可能是()()()()。

了不起1这么难的题都能解决。今天你们的表现太出色了!

四、课堂小结。

孩子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你们经过积极思考,知道了约分的意义.

还自己探索出了约分的方法,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让我们带着这满满的收获,期待下节课的学习!下课!

约分教学设计

1、使学生理解约分和最简分数的意义,掌握约分的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约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渗透恒等变换思想.

教学重点:。

最简分数的概念.

约分的方法和正确的书写格式.

新授课。

教具准备:。

课件。

一、出示课题,学习目标。

理解约分和最简分数的意义,掌握约分的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约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出示自学指导认真看课本学习、掌握约分的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约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学生看书,自学。

四、效果检测。

最简分数的意义.

(2)分组交流:说说你是怎样找到的你的依据是什么找到3/4以后为什么不继续找了。

板书:18/24=(18÷6)×(24÷6)=3/4。

述:像3/4这样的分数就叫做最简分数.

b,分析观察3/4,想想,什么叫做最简分数呢。

※p112.做一做(上)。

※请各举5个最简分数.

约分的意义与方法.

板书: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通常是把一个分数约分成最简分数.)。

(1)教学p112.例2:把12/30约分。

提问:a,想一想,怎样把这个分数进行约分。

(用分子和分母的公约数(1除外)去除分数的分子和分母)。

b,约分时需要运用到什么知识。

板书:。

※把12/30约分.

c,要使约分过程比较简便,应该怎样做。

(直接用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约数去除则比较简便.)。

板书:12/30=(12÷6)/(30÷6)=2/5。

※p112.做一做(下)。

五、重点指导。

1,p113.1。

2,找出最简分数.[课件4]。

2/36/89/125/65/1821/2834/51。

3,p113.3。

六、课堂小结,抽象概括。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谁能概括。

家作。

p113.2,4。

板书设计:约分的意义及方法。

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

p112.例2把12/30约分。

12/30=(12÷6)/(30÷6)=2/5。

课后反思:

《约分》教学设计

约分是分数基本性质的一种应用,是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约分是与分数的比较大小、分数的四则运算紧密联系的,因此,必须使学生切实掌握好。

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理解约分的含义。

2、探索并掌握约分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约分。

3、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和检查习惯。

理解约分的意义,掌握约分的方法。

1、讨论法。通过学生的讨论让他们自己总结归纳出约分的意义和方法。

2、循循善诱,帮助学生理解约分的算理,启发引导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引导学生动口、动脑、动手,逐步掌握新知。

3、运用不同形式的练习,使学生巩固了所学的知识,使教学得到反馈。

附:

一、复习准备。

提问:各题的依据是什么?

2、说出下面各组数的最大公因数。

45和1530和1228和42。

13和3936和2729和30。

教师:学习了分数基本性质后,我们可以把一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得到一个与原来分数相等的新分数。今天我们来研究怎样把一个分数化成与它相等,而分子、分母又比较小的分数。

二、学习新课。

1、最简分数与约分的意义。

能利用我们学过的旧知识把它变为大小相等,而分子、分母又比较小的分数?(学生试算,小组讨论后汇报。)。

教师:请再说一说第一步,第二步是怎样做的?(用分子、分母的公约数分别去除分子和分母。)像这样,把一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除以公因数,分数的值不变,这个过程叫约分。

问:为什么得出后就不再继续算呢?师:像这样不能再约分了,这样的分数是最简分数。

(2)练习:请指出下面哪些分数是最简分数。

教师:请两人一组,各举出5个最简分数。

2、约分的一般书写格式。

教师:约分时,一般要连续地做除法口算,如果像上面例题那样写,比较繁,一般采用省略除数,直接写出商的形式来写。

教师边板书边介绍:

学生练习:

板书:

教师:由上可见,要使约分过程比较简便,应该怎样做?(选用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约数去除。)。

(3)练习。

把下面各分数约数:

(设想:约分是分数基本性质的直接应用,所以约分的方法让学生试算,自己去掌握。最简分数的概念,放在试算化简之后,这样可以使学生对概念的认识有充分的感知基础。约分中用分子和分母的公约数去除它们的方法和算理,都很容易掌握,但是要能准确熟练地进行约分,必须要求学生掌握好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另外,也要掌握好约分一般书写格式)。

三、巩固反馈。

1、书本上的“练一练”第1———3题。

2、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3、书本上的“练一练”第4题。

四、课堂总结。

1、最简分数?

2、什么是约分?怎样约分?

(设想:在复习准备和巩固反馈中,都安排了较多的,形式多样的练习进行训练,以提高学生约分的能力。)。

约分公开课教学设计

1、使学生认识约分和最简分数的意义,理解和掌握约分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和归纳等思维能力。

掌握约分的方法。

很快看出分子、分母的公约数,并能准确地判断约分的结果是不是最简分数。

1、指出下面每组数中的公约数(1除外)。

42和50、15和5。

8和21、18和12。

2、孩子们对孙悟空这一神话人物充满好奇,以和悟空比本领谈话导入,引发大家的学习兴趣,紧接着回顾求公约数和分数的基本性质,明确又简单,为理解最简分数和掌握约分的方法作好准备。用一句简短而富有神秘挑战性的话语“大家都知道孙悟空有72变,特神奇,你们想不想也学一招?好,这节课我们就来创造第73变,变分数!”来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激情。

1、尝试“变”分数。

例1:把化简。

活动要求:

(1)这个分数要和大小相等。

(2)这个分数的分子、分母要比的分子、分母小。

(3)要求学生变出一个和大小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把变出的分数写在自己的作业纸上,能变几个就变几个。

2、了解约分的概念。

(1)观察所变出的分数与有什么关系?

(2)像这样,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举例:把化成就是约分。

与四人小组内的同学说一说变的分数是怎样得来的。

观察后发现分数大小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原来分数的分子、分母小。

3、认识最简分数。

(1)观察的分子、分母能否再变小了?为什么?

(2)像这样分子、分母是互质数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3)找出最简分数练习。

举例说出几个最简分数。强化最简分数的概念、

1、你能根据我们化简的过程找到约分的方法吗?

打开书p62,看看书上是如何说的?

2、自主探索约分的形式。把一个分数进行约分?

教师板书约分时一般采用的两种形式。

a、逐次约分法。

b、一次约分法。

如果能很快看出18和42的最大公约数,也可直接用6去除,一次约分得。

3、小结:我们既可以用它们分子、分母的公约数去除,一步一步来约分;也可以用最大公约数去除,直接约分。

有恰当的学生自学引导:在自学的过程中,学生们从书本上形成知识表象,对自学部分,及时进行反馈,并予以指导,特别在学习约分的两种形式时,教师的一步步板书,清晰明了,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每一步的过程,形成的影象。

1、说出分母是4的所有最简真分数。写出分母是9的所有最简真分数。

2、先判断哪些分数是最简分数,把不是最简分数的分数进行约分。

4、用最简分数表示出小明每一项内容占一天总时间的几分之几?

上学8小时。

睡眠10小时。

劳动1小时。

做家庭作业2小时(含课外阅读时间)。

餐饮休闲3小时。

5、每人从信封袋中挑选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分数卡片。

(1)最简分数上台。和最简分数相同的分数起立。

(2)从剩下的同学中找到自己的好朋友。帮最后两名同学找最简分数作朋友。

判断并说明理由。

通分教学设计

教科书第65页,例4、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二第1~4题。

1、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中,掌握通分的方法,能真确进行通分。

2、使学生在探索、合作交流过程中,体验成功的愉悦,在知识的运用中体现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迅速准确地确定两个分数的公分母,判断分子分母需要扩大多少倍。教学难点: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体会选择怎样的公分母才最简便。教学准备:教学光盘、填空题打印实物投影。

一、复习引入。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2/5=()/203/4=()/201/2=10/()。

学生独立完成,说说是怎么想的?

(1)出示例4。

(2)它们改写成分母相同,而大小不变的分数吗?

在小组中讨论,并试一试。

(3)汇报交流各自想法。你是怎样想到要把它们改成分数是12、24的分数的呢?

(4)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这些分数的分母还可以是哪些数呢?

(5)揭示通分的意义:把几个分母不同的分数(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

板书课题:通分。通分过程中,相同的分母叫做这几个分数的公分母。

(7)观察上面的通分过程,你认为哪个数作公分母比较简便?

指出:通分时,一般用原来几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公分母。

2、试一试。

独立完成填空。18是6和9的什么?1/6是怎样得到3/18的?4/9呢?

谁能说说应该怎样通分?先找几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再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通分。

3、练一练。

独立完成通分。展示学生作业,集体评价。

5/6和7/8的公分母是多少?通分的格式与书写过程要规范。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十二第1题。

根据图中的涂色部分,填上分数。把这两个分数通分,并把通分结果写下来。按照通分的结果在图中画一画。

2、完成第2题。

3、完成第3题。

4、完成第4题。独立完成。展示作业,集体核对。

四、课题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请你说说什么是通分?通分时要注意什么?在小组中互相交流一下。

2、在教学例4时,我先通过题中具体的分数,引出异分母分数的概念,再引导启发学生把和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公共的分母必须是4和6的公倍数,从而引出了公分母的概念,再引导学生思考:为了计算简便,取哪一个公倍数作公分母,然后出示了通分的关键。

3、在教学通分过程时,我重点是解决对照公分母思考把原来的分母和分子要同时乘以几,引导学生想:公分母是原来分母的几倍,原来分数的分母和分子要同时乘以几。为了帮助学生真正理解通分的道理,我借助教材上直观图形的演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归纳出通分的意义和方法。

4、练习“试一试”时我着重引导学生想通分实质是什么。取什么做公分母,根据什么把异分母化成同分母分数,然后让学生独立往书上填,老师根据情况予以指导,这样做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5、巩固练习: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

通分是分数基本性质的直接应用。课始我让学生复习如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有一般关系、倍数关系、互质关系)的方法,为顺利学习通分打下基础的。再让学生用学过的知识把3/4和5/6改写成分母相同而大小不变的分数学生在探究本上独立完成,我巡视了一下,发现学生有不同的改写结果,我有选择地指定三名学生上黑板板演。有的同学把它们化成分母是12的分数,也有化成分母是24的分数,还有写成分母是48的分数.让学生共同评议板演的学生改写结果是否正确。

我在黑板上出示了三个问题:

1、把3/4和5/6改写成分母相同的分数时,首先要确定什么数?

2、改写过程中要注意什么问题?

3、改写的依据是什么?在学生们讨论后我作了小结,让学生明确改写时两个分数的大小不能变,改写的依据是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和分母必须乘相同的数。我随机揭示了什么叫通分、异分母分数、同分母分数、公分母的概念,学生根据板书的内容很容易理解.然后让学生根据学生的板书说说用哪个数作公分母比较简便,最后让学生阅读课本上内容,进一步理解通分的过程分几步,我根据学生回忆的内容作相应的板书:

1、确定公分母(最小公倍数)。

2、化成同分母分数。

约分教学设计

约分是分式约分,把一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除以公因数,分数的值不变,这个过程叫约分。小学五年级约分教学设计,我们来了解一下。

1、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理解约分的含义,探索并掌握约分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约分。

2、让学生动手折一折,比一比,理解约分的意义;再激活已学的知识探讨约分的方法,进而理解最简分数的形成,通过交流比较,形成自己的约分技巧。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理解约分的意义,能正确进行约分。

教学方法知识迁移法看图学习。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及每生自备三张大小相同的作业纸。

一、温故入新。

1、复习。

(1)分数有什么性质?

(2)什么叫做两个数的公因数,最大公因数?

(3)什么叫互质数?举例。

2、导入新课。

(1)跟老师折一折。

取出三张同样大小的长方纸,沿长方向3折,用阴影表示出其中的一份。

取出其中两张,再沿宽方向对折,再取出一张写出阴影这时对应的分数。

将对折后的另一张,沿宽方向再对折一次,写出阴影对应的分数。

(2)想一想:上面的折纸,从右往左看,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4/12=2/6=1/3。

(3)能用学过的知识来解释所有的结论吗?

让学生议一议老师小结引出课题:约分。

二、师生共研。

1、约分的意义与方法探究。

(1)教学例2。出示主题图。

能把这个分数化成与原数相等而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吗?

学生独立完成后说说化法,老师板书典型。

(2)小结归纳约分的意义。

怎样做到分数与原分数相等。

约分到什么程度才是分子、分母却比较小。

2、约分格式及策略探究。

(1)板书强调格式。

(2)引导学生分析左右两边的约分的策略。

3、最简分数的意义。

通过分析得出:约分的终结就是使分子分母互质。

引出最简分数的意义,让学生在书上勾出概念。

4、梳理。

约分。

大不不变:要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执行。

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分子分母互质。

5、试一试。

把18/24、6/18、10/35化成最简分数。

让学生独立完成,再交流评正。

三、课堂活动轻松游戏。

一个同学任意写出一个分数,另一个同学判断是不是最简分数,并说出理由。

四、全课总结。

理解约分的性质,掌握约分的方法。

五、布置作业:4、5、6。

《约分》教学设计【】

约分是分数基本性质的一种应用,是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约分是与分数的比较大小、分数的四则运算紧密联系的,因此,必须使学生切实掌握好。

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理解约分的含义。

2、探索并掌握约分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约分。

3、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和检查习惯。

理解约分的意义,掌握约分的方法。

1、讨论法。通过学生的讨论让他们自己总结归纳出约分的意义和方法。

2、循循善诱,帮助学生理解约分的算理,启发引导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引导学生动口、动脑、动手,逐步掌握新知。

3、运用不同形式的练习,使学生巩固了所学的知识,使教学得到反馈。

附:

一、复习准备。

提问:各题的依据是什么?

2、说出下面各组数的最大公因数。

45和1530和1228和42。

13和3936和2729和30。

教师:学习了分数基本性质后,我们可以把一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得到一个与原来分数相等的新分数。今天我们来研究怎样把一个分数化成与它相等,而分子、分母又比较小的分数。

二、学习新课。

1、最简分数与约分的意义。

能利用我们学过的旧知识把它变为大小相等,而分子、分母又比较小的分数?(学生试算,小组讨论后汇报。)。

教师:请再说一说第一步,第二步是怎样做的?(用分子、分母的公约数分别去除分子和分母。)像这样,把一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除以公因数,分数的值不变,这个过程叫约分。

问:为什么得出后就不再继续算呢?师:像这样不能再约分了,这样的分数是最简分数。

(2)练习:请指出下面哪些分数是最简分数。

教师:请两人一组,各举出5个最简分数。

2、约分的一般书写格式。

教师:约分时,一般要连续地做除法口算,如果像上面例题那样写,比较繁,一般采用省略除数,直接写出商的形式来写。

教师边板书边介绍:

学生练习:

板书:

教师:由上可见,要使约分过程比较简便,应该怎样做?(选用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约数去除。)。

(3)练习。

把下面各分数约数:

(设想:约分是分数基本性质的直接应用,所以约分的方法让学生试算,自己去掌握。最简分数的概念,放在试算化简之后,这样可以使学生对概念的认识有充分的感知基础。约分中用分子和分母的公约数去除它们的方法和算理,都很容易掌握,但是要能准确熟练地进行约分,必须要求学生掌握好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另外,也要掌握好约分一般书写格式)。

三、巩固反馈。

1、书本上的“练一练”第1———3题。

2、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3、书本上的“练一练”第4题。

四、课堂总结。

1、最简分数?

2、什么是约分?怎样约分?

(设想:在复习准备和巩固反馈中,都安排了较多的,形式多样的练习进行训练,以提高学生约分的`能力。)。

新人教版分式的通分教学设计

通分一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通分的意义和掌握通分的方法。它是分式基本性质的一种应用,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式的基本性质和约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为后面学习异分母分式加减法的奠定基础。通分的方法其实不难,关键是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通分和通分的方法,所以,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利用分式基本性质把分母变成相同而大小不变的方法就是通分这一概念。出示三道练习题,指导学生巩固运用通分的方法。本节课,我能够以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的身份进行教学活动,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了良好的探究交流的.平台。不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学生。给学生多练,领悟通分的意义及方法,使本节课收到预期效果。

所以,如果我们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经常注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当学生的思维受阻时,教师适时点拨,当学生的思维遇卡时,教师巧妙催化,这样会使学生在题中数量间自由地顺逆回环,导致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形成,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约分》教学设计

1、使学生认识约分和最简分数的意义,理解和掌握约分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和归纳等思维能力。

掌握约分的方法。

很快看出分子、分母的公约数,并能准确地判断约分的结果是不是最简分数。

1、指出下面每组数中的公约数(1除外)。

42和50、15和5、

8和21、18和12。

2.孩子们对孙悟空这一神话人物充满好奇,以和悟空比本领谈话导入,引发大家的学习兴趣,紧接着回顾求公约数和分数的基本性质,明确又简单,为理解最简分数和掌握约分的方法作好准备。用一句简短而富有神秘挑战性的话语“大家都知道孙悟空有72变,特神奇,你们想不想也学一招?好,这节课我们就来创造第73变,变分数!”来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激情。

1、尝试“变”分数。

例1:把化简。

活动要求:

(1)这个分数要和大小相等。

(2)这个分数的分子、分母要比的分子、分母小。

(3)要求学生变出一个和大小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把变出的分数写在自己的作业纸上,能变几个就变几个。

2、了解约分的概念。

(1)观察所变出的分数与有什么关系?

(2)像这样,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举例:把化成就是约分。

与四人小组内的同学说一说变的分数是怎样得来的。

观察后发现分数大小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原来分数的分子、分母小。

3、认识最简分数。

(1)观察的分子、分母能否再变小了?为什么?

(2)像这样分子、分母是互质数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3)找出最简分数练习。

举例说出几个最简分数。强化最简分数的概念.

1、你能根据我们化简的过程找到约分的方法吗?

打开书p62,看看书上是如何说的?

2、自主探索约分的形式。把一个分数进行约分?

教师板书约分时一般采用的两种形式。

如果能很快看出18和42的最大公约数,也可直接用6去除,一次约分得。

3、小结:我们既可以用它们分子、分母的公约数去除,一步一步来约分;也可以用最大公约数去除,直接约分。

有恰当的学生自学引导:在自学的过程中,学生们从书本上形成知识表象,对自学部分,及时进行反馈,并予以指导,特别在学习约分的两种形式时,教师的一步步板书,清晰明了,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每一步的过程,形成的影象。

1、说出分母是4的所有最简真分数。写出分母是9的所有最简真分数。

2、先判断哪些分数是最简分数,把不是最简分数的分数进行约分。

4、用最简分数表示出小明每一项内容占一天总时间的几分之几?

上学8小时。

睡眠10小时。

劳动1小时。

做家庭作业2小时(含课外阅读时间)。

餐饮休闲3小时。

5、每人从信封袋中挑选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分数卡片。

(1)最简分数上台。和最简分数相同的分数起立。

(2)从剩下的同学中找到自己的好朋友。帮最后两名同学找最简分数作朋友。

判断并说明理由。

新人教版分式的通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通分的意义,掌握通分的方法,能正确地把两个分数通分。

2、在教学中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让每个学生都有发现,从而体验成功的感觉。

3、从生活中提炼出数学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通分的方法,并将新知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感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内容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感知到数学来自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通分的意义,掌握通分的方法。

难点:通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应用。

教具学具:

投影仪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六一儿童节就要到了。你想在那一天做哪些事呢?

先独立思考后发表意见。

生1:这两个分数的分母不同,分数单位不同,没办法比较。

生2:能不能把这两个分数转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呢?

师:同学们的想法很好,这也是今天我们要共同研究的问题—通分。

(板书:通分)。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1、投影出示例4。

小组自主探究,教师巡视指导,然后组织小组汇报。

生1:我们组按照分数的意义,如果把地球面积平均分成10份,陆地面积只占3份,海洋面积占了7份,3/10小于7/10,所以陆地面积比海洋面积小。

师:很好。

生:3/10与7/10的分数单位都是1/10、3个1/10是3/10,7个1/10是7/10,所以3/10小于7/10。

师:你们组的想法很好,老师也是这样想的。

师:同学们能不能说一说分母相同的分数怎样比较大小呢?学生思考后回答。

生:分母相同的分数比较大小,分子大的分数大。

2、分子相同的分数的大小比较。

师:请同学们完成教材73页的“再比较一下”后回答问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老师提问题。

师:上、下两行分数相比较,有什么不同点?

生:上面一行每组的两个分数的分母相同,下面一行每组中的两个分数的分子相同。

生:根据分数的意义,分母小的分数单位大,所以分子相同的两个分数,分母小的分数大。

总结:分母相同的两个分数比较大小,分子大的分数大;分子相同的两个分数比较大小,分母小的分数反而大。

3、投影出示例5。

师:怎么化呢?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后大小不变吗?根据什么呢?

学生思考后回答:我们可以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把分母不同的两个分数化成和它们大小分别相等的同分母的分数。

生:我们可以先找出这两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用它们的最小公倍数作分母,然后转化。

师:为什么用最小公倍数呢?公倍数不行吗?

生:公倍数可以,但是这样化成的分数的分母就大了,数值大了给计算造成麻烦,所以我们选择两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师:同学们想得很全面,非常好。下面就请大家解决这个问题吧。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指导。(课件出示)。

师: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板书)。

三、课未总结,梳理提升。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通分的知识,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通分时,先找出各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它们的公分母,然后依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把它们通分成分母相同的数。

人教版五年级约分教学设计

本课的教学设计十分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的发展,努力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信心,以实现数学教学的最大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以学生为本,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

我深刻体会到:教学设计一定要以学生为本。要重视学生的实际认知,了解他们的已有经验。本节课从学生已有知识出发,通过录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你能用学过的知识验证75/100和3/4是否相等?”这个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活动,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方法、经验、积极主动地运用观察、比较、分析等多种思维策略,变程式化的学习为综合型的研究任务。整个过程中的学生始终处于活跃状态,积极地思考和充分地交流,使学生真正掌握了约分的方法和最简分数的意义,并且培养了很好的学习习惯。

2、加强交流,学会合作,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在教学中,我尽可能给予学生充分发表观点和意见的机会,引导学生参与交流活动,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提出自己的意见。这样教学,既能促使每位学生动脑思考,又能激活他们的发散思维。例如,播出录像后,教师问:一共100米,已经游了75米。看到这两个条件你能想到什么?这样的设计不束缚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给他说话的机会,哪怕想到“还有25米没有游”都给予肯定,这样每一个学生都会动脑思考。

3、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创造性地应用知识。

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应用。教学中的练习环节是对新知识的巩固、应用,也是对能力的培养。约分教学以往的练习很单一,为此我将练习分为不同的层次,有针对练习、变式练习、实际应用练习等,让每个学生都有练习的机会。不仅掌握约分的方法,而且还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约分。

4、不足之处:教学后我认为看书环节有些过早,导致有些学生受书中的影响,没有出现第三种约分的方法。

新人教版分式的通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第65页的例4和“试一试”,“练一连”和练习十二的第1—4题。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通分及公分母的意义。

2、能正确的把异分母分数化成与它们相等的同分母分数。

3、通过亲历探索通分的意义与方法这一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理解通分的意义。

教学难点:选择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做为公分母。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说一说:最小公倍数4和6、8和9、9和5。

2、化成分母是20而大小不变的分数1/5、3/4、7/10。

二、新授。

1、出示例题。

例4:把3/4和5/6改写成分母相同而大小不变的分数。题目要求是什么?(改写分母相同大小不变)。

2、揭示通分的意义。

小组学习,交流各小组汇报。

为了计算简便,一般取最小公倍数做公分母。

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

3、你觉得通分的依据是什么?

4、通过自学、讨论,我们知道了这些概念和方法,根据这些我们又能解决什么问题呢?

5、通分和约分,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三、巩固练习。

1、试一试先找出1/6和4/9的公分母,再把这两个分数通分。

思路引导:1/6和4/9的公分母是。

要求学生自由说说中间的过程。

2、练一练(65页)。

3、判断(练习十二题3)。

四、课堂小结。

《约分》教学设计

约分是分式约分,把一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除以公因数,分数的值不变,这个过程叫约分。小学五年级约分教学设计,我们来了解一下。

1、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理解约分的含义,探索并掌握约分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约分。

2、让学生动手折一折,比一比,理解约分的意义;再激活已学的知识探讨约分的方法,进而理解最简分数的形成,通过交流比较,形成自己的约分技巧。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理解约分的意义,能正确进行约分。

教学方法知识迁移法看图学习。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及每生自备三张大小相同的作业纸。

教学过程:。

1、复习。

(1)分数有什么性质?

(2)什么叫做两个数的公因数,最大公因数?

(3)什么叫互质数?举例。

2、导入新课。

(1)跟老师折一折。

取出三张同样大小的长方纸,沿长方向3折,用阴影表示出其中的一份。

取出其中两张,再沿宽方向对折,再取出一张写出阴影这时对应的分数。

将对折后的另一张,沿宽方向再对折一次,写出阴影对应的分数。

(2)想一想:上面的折纸,从右往左看,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4/12=2/6=1/3。

(3)能用学过的知识来解释所有的结论吗?

让学生议一议老师小结引出课题:约分。

1、约分的意义与方法探究。

(1)教学例2。出示主题图。

能把这个分数化成与原数相等而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吗?

学生独立完成后说说化法,老师板书典型。

(2)小结归纳约分的意义。

怎样做到分数与原分数相等。

约分到什么程度才是分子、分母却比较小。

2、约分格式及策略探究。

(1)板书强调格式。

(2)引导学生分析左右两边的约分的策略。

3、最简分数的意义。

通过分析得出:约分的终结就是使分子分母互质。

引出最简分数的意义,让学生在书上勾出概念。

4、梳理。

约分。

大不不变:要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执行。

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分子分母互质。

5、试一试。

把18/24、6/18、10/35化成最简分数。

让学生独立完成,再交流评正。

一个同学任意写出一个分数,另一个同学判断是不是最简分数,并说出理由。

理解约分的性质,掌握约分的方法。

新人教版分式的通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道通分的意义,掌握通分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3、结合教学内容,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可以转化的”思想。

教学重点:理解通分的意义,掌握通分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通分的算理以及通分的关键:找准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公分母。

教学过程:

一、复习、激趣、引入口。

1、说出下面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

6和88和99和27。

2、填空(说出依据)。

3/4=/8=9/()=()/16=15/()=()/24。

二、探索新知。

这是小明家的后花园的示意图,现在准备种花。

妈妈说:“这块地的4/5种牡丹花,1/5种草。”

小明说:“这块地的1/2种桃花,1/3种郁金香。”

爸爸说:“这块地的3/6种月季花,1/4种菊花。”

分小组合作进行计算比较。

汇报、交流。

a、化小数进行比较。b、化成分子相同进行比较。c、化成分母相同进行比较。d、画图进行比较。

引导得出方法c比较简便。出示课题:通分。

1、观察c的过程,你发现了什么?

2、引导归纳:

1、异分母分数转化成同分母分数。

2、分数的大小不变。

同桌互说通分的意义。

3、试一试:根据通分的意义想想下列计算过程,哪个是通分,哪个不是通分?

3/4和5/63/4=3×3/4×3=9/12;5/6=5×2/6×2=10/12()。

5/8和2/75/8=5×3/8×3=15/24;2/7=2×4/7×4=8/28()。

4、结合试一试和例题,讨论通分时的难点是什么?(关键)。

公分母有什么特点?(是原有分母的公倍数,为计算简便,通常用最小公倍数)。

5、练习:通分。

5/12和4/93/4、5/6和1/24。

6、看书p100页。

三、巩固新知。

1、判断,下面哪组是通分,哪组不是通分,哪组不够简便?

3/4=3×5/4×5=15/20;3/5=3×5/5×5=15/25()。

5/6=5×6/6×6=30/36;5/18=5×2/18×2=10/36()。

5/14=5×2/14×2=10/28;3/4=3×7/4×7=21/28()。

2、实际应用。

(3)据统计,生活垃圾中废金属占1/4,废纸占3/10,食物残渣占3/10,危险垃圾占3/20。提出问题,并解答。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哪些新知识?你能用这节课学的知识解决哪些问题?

师:其实通分不仅可以比较分数的大小,在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中还有重要的应用,下节课我们再来一起研究。

五、布置作业。

《约分》教学设计

约分是分数基本性质的一种应用,是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约分是与分数的比较大小、分数的四则运算紧密联系的,因此,必须使学生切实掌握好。

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理解约分的含义。

2、探索并掌握约分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约分。

3、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和检查习惯。

理解约分的意义,掌握约分的方法。

教法:

1、讨论法。通过学生的.讨论让他们自己总结归纳出约分的意义和方法。

2、循循善诱,帮助学生理解约分的算理,启发引导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引导学生动口、动脑、动手,逐步掌握新知。

3、运用不同形式的练习,使学生巩固了所学的知识,使教学得到反馈。

附:

提问:各题的依据是什么?

2、说出下面各组数的最大公因数。

45和1530和1228和42。

13和3936和2729和30。

教师:学习了分数基本性质后,我们可以把一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得到一个与原来分数相等的新分数。今天我们来研究怎样把一个分数化成与它相等,而分子、分母又比较小的分数。

1、最简分数与约分的意义。

能利用我们学过的旧知识把它变为大小相等,而分子、分母又比较小的分数?(学生试算,小组讨论后汇报。)。

教师:请再说一说第一步,第二步是怎样做的?(用分子、分母的公约数分别去除分子和分母。)像这样,把一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除以公因数,分数的值不变,这个过程叫约分。

问:为什么得出后就不再继续算呢?师:像这样不能再约分了,这样的分数是最简分数。

(2)练习:请指出下面哪些分数是最简分数。

教师:请两人一组,各举出5个最简分数。

2、约分的一般书写格式。

教师:约分时,一般要连续地做除法口算,如果像上面例题那样写,比较繁,一般采用省略除数,直接写出商的形式来写。

教师边板书边介绍:

学生练习:

板书:

教师:由上可见,要使约分过程比较简便,应该怎样做?(选用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约数去除。)。

(3)练习。

把下面各分数约数:

(设想:约分是分数基本性质的直接应用,所以约分的方法让学生试算,自己去掌握。最简分数的概念,放在试算化简之后,这样可以使学生对概念的认识有充分的感知基础。约分中用分子和分母的公约数去除它们的方法和算理,都很容易掌握,但是要能准确熟练地进行约分,必须要求学生掌握好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另外,也要掌握好约分一般书写格式)。

1、书本上的“练一练”第1———3题。

2、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3、书本上的“练一练”第4题。

1、最简分数?

2、什么是约分?怎样约分?

(设想:在复习准备和巩固反馈中,都安排了较多的,形式多样的练习进行训练,以提高学生约分的能力。)。

文档为doc格式。

《约分》教学设计

约分是分式约分,把一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除以公因数,分数的值不变,这个过程叫约分。小学五年级约分教学设计,我们来了解一下。

1、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理解约分的含义,探索并掌握约分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约分。

2、让学生动手折一折,比一比,理解约分的意义;再激活已学的知识探讨约分的方法,进而理解最简分数的形成,通过交流比较,形成自己的约分技巧。

一、温故入新。

1、复习。

(1)分数有什么性质?

(2)什么叫做两个数的公因数,最大公因数?

(3)什么叫互质数?举例。

2、导入新课。

(1)跟老师折一折。

取出三张同样大小的长方纸,沿长方向3折,用阴影表示出其中的一份。

取出其中两张,再沿宽方向对折,再取出一张写出阴影这时对应的分数。

将对折后的另一张,沿宽方向再对折一次,写出阴影对应的分数。

(2)想一想:上面的折纸,从右往左看,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4/12=2/6=1/3。

(3)能用学过的知识来解释所有的结论吗?

让学生议一议老师小结引出课题:约分。

二、师生共研。

1、约分的意义与方法探究。

(1)教学例2。出示主题图。

能把这个分数化成与原数相等而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吗?

学生独立完成后说说化法,老师板书典型。

(2)小结归纳约分的意义。

怎样做到分数与原分数相等。

约分到什么程度才是分子、分母却比较小。

2、约分格式及策略探究。

(1)板书强调格式。

(2)引导学生分析左右两边的约分的策略。

3、最简分数的意义。

通过分析得出:约分的终结就是使分子分母互质。

引出最简分数的意义,让学生在书上勾出概念。

4、梳理。

约分。

大不不变:要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执行。

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分子分母互质。

5、试一试。

把18/24、6/18、10/35化成最简分数。

让学生独立完成,再交流评正。

三、课堂活动轻松游戏。

一个同学任意写出一个分数,另一个同学判断是不是最简分数,并说出理由。

四、全课总结。

理解约分的性质,掌握约分的方法。

五、布置作业:4、5、6。

《约分》教学设计

1、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理解约分的含义。

2、探索并掌握约分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约分。

白纸。

理解约分和最简分数和含义,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

复习:下面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各有哪些公因数?最大公因数是几?2/3。

10/15。

12/15。

8/12。

4/7。

30/60。

师:今天我们利用上节课所学的知识,来对分数进行进一步地探索。

出示“做一做”:你会用分数表示图中的阴影部分吗?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反馈。

板书:

师:请你观察上面几个分数,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生可能会说:这几个分数都是相等的。

生可能会有两种方法:

一、用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数一个一个去除:

8/24=8÷2/24÷2=4/12。

4/12=4÷2/12÷2=2/6。

2/6=2÷2/6÷2=1/3。

把8/24的分子和分母都除以2得到4/12,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大小不变,所以8/24=4/12。

二、直接用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去除:

8/24=8÷8/24÷8=1/3。

师:像这样,把一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除以公因数,分数的值不变,这个过程叫做约分。

现在1/3还能再约分吗?(不能)像1/3这样不能再约分了,叫做最简分数。

师:把一个分数化成最简分数,有时要约好几次,也可以这样写。(略)。

活动二:试一试。

活动目标:能正确地进行约分。

把16/48化成最简分数:你是怎样约分的?化成的最简分数是多少?

完成练一练第1题:圈出最简分数,并把其余的分数约分。

第2题:猜灯迷,连谜底。

第3题:比较分数的大小。后面几题能不能直接比较出它们的大小?应该怎么办?

第4题:写出三个与三分之二相等的分数。

约分的过程:1、应让学生体会是用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数去除,一开始不要求用最大公因数去除;2、应注意指导约分的书写格式;3、应强调要约到最简分数为止;4、什么是最简分数应让学生先交流、思考。

复习找24和8的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并板书在黑板上,为下面学生怎样去约分,采用什么方法约分奠定基础。

2、在让学生体会、理解约分的过程时,注意把分数的基本性质、找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和判断2、5、3倍数的特征等知识融会贯通,并根据教学过程中的具体情况教师作适当的解释与指导。

3、加强练习的指导过程,注意教学过程中的细节引导。

教学约分方法时,让学生融会惯通找出2,3,5的特征进行教学。同时还要考虑7,11,13,17,19和分子,分母是倍数关系的情况,约分的方法并不难掌握,但是涉及到的旧知识比较多,有分数的基本性质、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3、5的倍数的特征、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等等,因此要正确熟练地将分数约分成最简分数,还需要下一定的功夫。首先要重视复习的作用,数的整除中有关公因数、2、3、5的倍数、分数的基本性质与本节课约分的学习联系得极为密切,没有前者为知识基础,约分的学习将无法顺利进行。

相关范文推荐
  • 10-31 精选大学值周心得体会(模板22篇)
    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经验教训,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关于写心得体会的技巧和方法,欢迎参考以下范文。走进大二的我迎来了我的第
  • 10-31 实用纪律教育学习月活动总结(汇总16篇)
    活动总结是对过去一段时间内参与的各种活动进行回顾和反思的一种方式。以下是一些精选的活动总结案例,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上的灵感。按照省、市、县纪委的统一部署
  • 10-31 优质校园消防安全心得(汇总17篇)
    心得体会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的知识和智慧的结晶,需要我们认真总结和整理。在这里,我整理了一些值得分享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启示。“你是平安的,我就是
  • 10-31 最新请假条英语词(汇总20篇)
    在英语学习中,阅读是提高语言能力和增加词汇量的重要途径。在下面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优秀的英语总结,不妨借鉴其中的写作技巧。编号姓名请假原因请假时间本人签字
  • 10-31 实用论文构思心得体会(案例18篇)
    写心得体会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和分析,将自己的见解和观点进行总结和概括。心得体会范文5:通过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我发现自己的思维更加清晰,对问题的认识更加深入。这种
  • 10-31 最优法官述职述廉报告(汇总19篇)
    述廉报告是廉洁建设的督导和评估工作,可以及时发现问题,预防和纠正不正之风。小编带来了一些优秀的述廉报告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你们的写作。述职,就是要报
  • 10-31 最优爷爷的追悼词(模板23篇)
    通过分析范文范本,我们可以学习到一些写作的技巧和方法,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小编整理了一些经典的范文范本,相信对大家提高写作能力有所帮助。尊敬的各位长辈、亲戚、父
  • 10-31 最优新学期开学学生代表发言稿(通用20篇)
    在众多重要场合,我们都需要准备一份精心构思的发言稿,以便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理念。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发言稿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 10-31 最热妈妈童年岁月心得体会(汇总22篇)
    心得体会是人们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学习或工作后,对所获得的经验和感悟进行总结的一种文字表达。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阅读一些别人的心得体会,或许会有一些灵感和启发。
  • 10-31 优质幼儿教育心得范文(15篇)
    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认识自己的优点和问题,为自己制定更好的学习和发展计划提供依据。心得体会范文3:通过这次旅行,我深深感受到了自然的伟大和人与自然的关系。我们要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