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去年的树说课稿(优质8篇)

时间:2023-10-12 20:33:28 作者:笔舞 三年级语文去年的树说课稿(优质8篇)

通过公益活动,我们可以传递爱心、温暖和希望,为社会增添正能量。公益活动如何有效地解决社会问题?探索这些公益总结范文的精华,可以为今后的公益活动提供参考和指导。

三年级语文去年的树说课稿篇一

《去年的树》是人教版第七册第三组的一篇精读课文,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鸟儿和树是好朋友,它天天唱歌给树听,将要飞回南方时答应树的请求-----回来再唱歌给它听。可是第二年春天,当鸟儿飞回来找它的朋友时,树却不见了。鸟儿四处寻访,最后只找到由树做成的火柴点燃的灯火。于是,鸟儿在灯火前唱起去年的歌。它通过小鸟和树、树根、大门、小女孩这四组对话告诉做人要信守诺言,珍惜朋友之间的情意。本文是以诚信为主题,但是对四年级学生的现有思维水平说,他们一拿到课本不一定就能够捕捉诚信这个主题。诚信、奉献、环保三个主题的多元体会又会造成“人文性的厚度”不够的缺憾。小鸟的执着追寻,对诺言的尊重,传递给我们多少感到:这是一只多么重情义的小鸟啊!所以我以诚信(友情)主题的体会为主,以其余两个为辅来展开教学流程。

预设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读通课文,品味重点词句,会入情入境地演读课文。

2、过程和方法目标:学会多元交流,多向对话。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小鸟与大树间真挚的`友情,使学生感悟到真正的友情是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的。

教学重点:读悟文中的角色对话,体会童话角色的心理。

教学难点:对“信守诺言,珍惜朋友间的情谊”有所感染。

二、说教法、学法

针对本课的特点,结合四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我立足工具,弘扬人文。精心预设,注重生成。努力实现用简明的教学目标、简约的教学内容,简化的教学环节,简便的教学方法,达到真、纯、实、活的教学境界;努力实现“简简单单教语文,完完全全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教学理想。我采取了“读悟结合、品词析句、想象补白、读写并行、角色体验”等方法灵活机动地组织教学。着重培养学生感受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同时受到情感的熏陶,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丰富精神世界,从而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学习做人。

说学法:

三、说教学设计

根据以上分析,我设计了日记激趣,导入新课——初读课文,多元对话——演读课文,倾心对话——引导想象,补充对话——拓展延伸,多向对话——回归课题,升华理解的教学思路。

(一)日记激趣,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鸟儿的日记。

(一)10月28日晴

给好朋友大树唱歌。

(二)月28日阴

冬天来了,我准备到南方去了,打算明天去向大树告别。

(三)1月12日晴

给好朋友大树唱歌并告别

师导语激趣:同学们,看!这是鸟儿写的日记,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出示课题:《去年的树》。

(二)初读课文,多元对话

(三)演读课文,倾心对话

1、指导学习第一组对话。

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从“好朋友”入手,让学生找出能体现树和鸟是好朋友的语句,重点指导学习第一组对话。引导学生通过自由找朋友练读,指名读,抓住“我明年一定回来”体会小鸟与大树感情是深厚。

2、自主学习三组对话。

请学生找出小鸟问的三句话

1)站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呢

2)门先生,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您知道吗

三年级语文去年的树说课稿篇二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能体现电脑神奇的文章,所写的内容极为有趣。文章的叙述方式也很有特色。文中果园机器人各种特性的介绍,是随果园生产需要的变化一步步体现出来的。这样的叙述一方面使得果园机器人特点的介绍有层次,另一方面也体现了生产需求是科技的发展动力。了解果园机器人的有趣设计,激发学生对机器人世界和科技的兴趣,继续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

设计理念:

简明的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果园机器人的基本情况,引起对机器人的兴趣,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

简约的教学环节:

一、看报告,爱上机器人。

教会学生处理收集信息的方法:挑选与整理。

二、独立阅读课文。

独立阅读课文,达成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果园机器人是怎样的?能干什么?它有趣吗?还需进一步改进的地方?

3、交流学习成果。

4、小结,机器人,服务于人。

三、畅想心中的机器人。

24果园机器人(教案)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果园机器人的基本情况,引起对机器人的兴趣,培养阅读的能力。

学习重点:

了解果园机器人的有趣设计。

学习难点:

继续培养学习后进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看报告,爱上机器人。

同学们,喜欢机器人吗?它对我们来说,有些陌生,只要我们跨上了信息高速路,关于机器人的知识那是应有尽有,我们仿佛一下子就熟悉了,成了朋友。我也收集了一些关于机器人的资料,还进行了认真地整理,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三年级语文去年的树说课稿篇三

各位评委: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22课《富饶的西沙群岛》。根据说课的要求,我将从下面四大板块进行今天的说课。

一、首先我来说说我对教材的理解

《富饶的西沙群岛》是第六单元第二篇课文。本组教材围绕“壮丽的祖国山河”这一主题,歌颂祖国大好河山、展现祖国发展成就,培养学生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本文向学生们介绍了西沙群岛美丽的风景,丰富的物产。本文的中心句是“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课文采用总分总的方式写的,首尾呼应。开头写“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结尾写“可爱的西沙群岛必将变得更加美丽富饶。”

本文共7个自然段,2-6自然段分几个方面写了西沙群岛的富饶。第2自然段写了海面上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并说明原因。第3、4自然段写海底的水产,有珊瑚、海参、大龙虾和数不清的鱼。第五自然段写了海滩上的贝壳和海龟。第六自然段写了海岛上有很多的鸟。

基于以上认识,根据教材特点,结合学生学情,我将这篇课文分两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

1、会认“饶、屿、崖”等10个生字,会正确认读多音字参【shen】,会写“蓝、懒、披、划、威、武”等六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五光十色、懒洋洋、成群结队、四脚朝天、祖祖辈辈”等21个词语。

2、通过读文质疑,理清本课主要思路,通过展示中国地图,了解西沙群岛在中国的地理位置。

3、通过读课文,了解西沙群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通过欣赏西沙群岛图片,对西沙群岛产生向往,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第二课时:

1、复习巩固生字词语,理解“懒洋洋、成群结队、四脚朝天、祖祖辈辈”等词语的意思。

2、通过研读课文,感悟西沙群岛的风光秀丽、物产丰富。。

3、通过仿写第四段,运用总分总的方式写一段话,用上“有的…有的…有的…有的…”句式.。

4、通过作业,摘录并背诵喜欢的部分,背诵祖国风光的谚语,积累句子。

我认为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感悟西沙群岛的风光秀丽、物产丰富,学习课文语言的优美,积累好词佳句。

由于学生对西沙群岛里的海水颜色鲜艳,异常美丽,鱼的品种、数量多,及其他丰富的海域物产,缺乏感性认识,因此让学生感悟西沙群岛的风光秀丽、物产丰富又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二、下面我来说说第二板块:教学策略

方法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新课标倡导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我采用了以下两种学法。

1、自主学习法。初读课文自主识字,再读课文,整体感知时,我都采用了自主学习法,让学生自主读课文,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在自主读的同时教给读书的方法。

2、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再读课文,整体感知时,我采用了合作学习法,通过学生自主读全文,交流、探究,产生思维火花的碰撞和情感、认识的交流,说说读懂了什么,哪些地方没有读懂。

3、质疑法。学贵有疑,教学中要有意识培养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逐步到自己能解决问题。课的开始,我让学生质疑,整体感知时,让学生自主解疑,还有些疑问让学生在课文学习中逐步解决。

新课标反对以教法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一切教学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也就是要做到以学定教。我采用了以下两种学法。

1、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多媒体课件能有效创设情境,课的开始我播放《西沙群岛的美丽风光》片段,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当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时,多媒体辅助教学就能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当学生对西沙群岛地理位置不了解时,我就用课件出示中国地图,直观形象,与此同时学生很快理解了群岛的意思。

2、以读代讲法。语文是读出来的,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学中,我以读代讲,引导学生充分“读”,在读中识字,读中整体感知,读中体会西沙群岛的富饶。

三、接下来,我来说说第三板块:教学程序。第一课时,我主要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设置情境,质疑导入

第一步:欣赏西沙群岛图片,导入课题。

第二步:对课题质疑。

(良好的开端是一节课成功的一半,我设置情境,质疑导入,激发学生了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意,为后面的学习做了铺垫。)

第二个环节: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第一步:认读生字词语,扫除障碍

我请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划出词语,不理解的词语可以结合生活实际,联系上下文理解,也可以借助字典,同桌讨论等方法,还可以在书上做上记号。

(这一步让学生自主学习,把自主权交给学生的同时,也教给了学生理解词语的方法,培养了学生养成碰到困难自己解决和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第二步:检查生字、词语。

本课词语很多,而且有很多四字词语,但意思都较简单,可以在课文研读中理解词义。有两组词语比较有特色,可以让学生仿说类似的词语。五光十色,千奇百怪和飘飘摇摇、祖祖辈辈。

(积累语言是新课标倡导的重要内容之一,在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积累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这一步及时我让学生积累词语。)

第四步:精心写字,多元评价

由于三年级写字量大,因此教师不可能每个字都范写,只能抓住典型的字进行范写。这里范写“懒”“威”“武”。其他的生字让学生自己观察,自己感悟。

(写字指导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应该给学生留下足够的写字时间,重视学生的写字姿势。平时的课堂上大家都它放在课尾进行,今天我大胆地把它放在了课的中间,目的是让学生由动到静,进行心灵的陶冶,同时也保证了写字的时间和质量,激发了学生写字的热情,这一步教学还培养了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观察——思考——仿写——独立完成书写,做到把字写正确、端正、漂亮。)

第三个环节: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这个环节让学生再次读课文,说说刚才的哪些问题已经解决了,还读懂了什么?

(通过这一个环节,学生自主读文,自主感悟,理清了课文主要思路:课文是围绕西沙群岛的风景优美、物产丰富写的。主要从海水、海底、海滩、海岛几个方面写的。充分尊重了学生,并教给了学生读书的方法,学会质疑解疑,学会边读边思考。)

第四个环节:研读课文第一段,自主品味。

这一个环节主要通过出示中国地图,了解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同时也从地图上理解“群岛”,理解“海防前哨”。

(这个环节借助多媒体课件不仅直观形象的了解了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而且有效的理解了“群岛”和“海防前哨”的词义。)

第四板块:我来说说板书及教学评价。

富饶的西沙群岛

海岛

海水海滩

海底

板书是课堂教学的缩影,是提示课文中心的导读图,也是把握重点、难点的辐射源。此板书显得生动活泼,直观形象,画出了海底、海岛、海水、海滩的位置,还概括了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起到了较好的辅助教学作用。

总之,本课我采用个性化教学,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展开教学,引领学生自渎自悟。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整个过程为张扬学生个性,激发学生灵性服务。我希望在我的课中找不到居高临下的感觉,能看到预设与生成相辅相成的动态过程。教学时,我随时根据学生的生成调整课堂教学环节,努力使学生在课堂中有所得,有所提高。

三年级语文去年的树说课稿篇四

一、教材分析

《给予树》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组课文的第31课。这一单元的课文均围绕“爱的奉献”来组织单元。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圣诞节前夕,金吉娅把应该给家人买礼物的钱买了一个洋娃娃,送给了一个素不相识女孩盼望已久的洋娃娃,赞扬了金吉娅的爱心和她的善良品质。

课文从妈妈“我”的角度来叙述故事,通过“我”的观察、心理变化及行为来体现金吉娅的善良品质。特别是通过孩子的做法和“我”开始对金吉娅的误解,衬托了金吉娅的美好心灵。本文的语言平实,但它很真,真实,真诚。通过本文的学习,激发学生的情感,熏染学生的审美。

二、设计理念

《给予树》这篇课文以“爱”为线索,突出体现了人物的思想感情。在教学中抓住“爱”进行教学。在文章中人物的思想感情是通过重点语句表现出来的。所以,在教学中利用感悟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为主要的教学方法。同时,要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使学生在读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和情感的熏陶。

三、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给予、试探、心意、祝福、仁爱、同情、体贴”等词语。

2、学生自主学习,体会人物内心;合作探究,懂得爱就在我们身边,每个人都能献出自己的爱。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读懂课文,体会到金吉亚的善良和富有同情心,培养关爱他人的感情。

5、初步培养学生的语感,积累语言。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文章中人物的感情变化,体会金吉亚善良、富有同情心的美好品质。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的最后一段话。

五、教学流程

(一)收集课外资料,激发学生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三)精读课文,感悟人物情感。

请同学们读课文,发现妈妈心情变化。学生在自主研读的基础上,与主人公进行情感交流,从整体上感受文本情感的变化线索,“感受”妈妈心情变化的过程,初步感知妈妈美的情感。使学生思维得到发展,情感得到尊重。

2、小组内部交流,解决能够解决的问题。

3、组长汇报,全班交流:(1)汇报兄弟姐妹的心情(高兴)。(2)汇报表现妈妈的心情变化。(担心—生气—怀疑—感动、高兴)。(3)学生体会那个收到礼物的小女孩的心情,自己以小女孩的身份向金吉娅说自己想要说的话。

教师相机进行词句训练(重点理解“沉默不语”和“兴高采烈”)和朗读指导。

(四)品读文章,深入感悟人物的美好品质。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体会金吉娅的'爱心和善良品质。教师要引导学生看图和采取多种形式的读文,同时辅助说一说,演一演,找一找,议一议,让学生在读中感悟金吉娅的美好心灵。1、看课文插图,想象金吉娅和援助中心的阿姨会说些什么,同桌的伙伴一起说一说。

2、品读金吉娅的话。

首先,让学生默读课文,用横线画出金吉娅说的话,再用心地读一读,说一说自己读懂了什么。然后,让学生再读金吉娅的话,边读边想,哪些地方使自己感动,同桌的学习伙伴一起交流。接着全班交流阅读感受,再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3、让学生再次看图,想想自己想对金吉娅说些什么。

4、通过体会“紧紧地拥抱”和朗读最后一段,感受妈妈为金吉娅的送礼行为和爱心高兴、激动的心情。

5、理解“如愿以偿”

(五)想象写话,拓展升华情感。

1、小女孩收到这份珍贵的礼物,想给金吉亚姐姐写几句心里话,你能帮助她吗?

2、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象陌生女孩一样需要帮助的人,当你看到或听到她们的情况后,你愿意将自己的爱心献给她们吗?(教师发放爱心卡)

三年级语文去年的树说课稿篇五

一、教材分析:

《田忌赛马》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篇课文主要讲了战国时期齐国大将田忌和齐威王赛马,田忌连输三场,孙膑看了比赛后帮助田忌调换马的出场顺序,取得了第二次比赛的胜利,表现了孙膑的足智多谋。全文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可以分为“初战失败”孙膑献计“再赛获胜”三部分,这个故事启发我们做事要仔细观察,善于思考。本课时是第二课时,在第一课时学生“读通课文,学会生字新词,了解课文大意,了解第一次赛马的经过、结果”的基础上,我设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二、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积累词语。

“能力”目标:抓住人物的神态、语言来感悟人物的情感及性格特点,从而有感情朗读课文。

“情感”目标:懂得在学习生活中仔细观察、善于分析,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好方法。

(二)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

(三)教学难点

理解孙膑为什么能想出这样的好主意。

三、学情分析

小学三年级的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都有了新的飞越。他们有了独立思考、分析的能力,敢于在交流和讨论中根据自己的阅读体会及已有的经验发表自己的看法,说出自己的感悟,并能够按照自己的理解,以自己特有的方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教法、学法

朗读理解法、重点词句突破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法。

五、教学设想:

《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教学应注重阅读感受和体验,应注重指导学生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为完成本课教学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我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有感情朗读,让学生在读书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提问,围绕重难点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展开讨论和交流,发表见解,深化人物性格特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复习第一次赛马的经过、结果以及赛马后田忌与齐威王的神情。设置问题“第二次赛马的情况如何呢?,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课文的第三部分,布置任务“讲述第二次赛马”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学习第二次赛马,并分析转败为胜的原因。

1、学生讲述经过、结果,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意在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第二次赛马。根据比赛的结果让学生分析田忌与齐威王神情的变化,讲解“目瞪口呆”。

2、出示两次比赛的对阵图,让学生分析田忌是转败为胜的原因(调换马的出场顺序),接着让学生动手操作其他调换顺序的方法,这一设计可以给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通过摆、推敲、比较、联系等方法,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实验证明,孙膑安排的这个顺序不是乱调的。得出结论孙膑想出的这种出场顺序是田忌能赢得唯一办法,表现孙膑的善于思考,感受孙膑的智慧。

(三)学习课文的第二部分,围绕重点,研读探究,分析孙膑为什么能想出这样的好办法。

首先出示学习提示,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接着进行小组汇报孙膑想出这样的好主意的原因,弄清孙膑能想出好办法主要得益于他能认真观察、仔细分析,让学生找出文中这句话“齐威王的马比你的马快不了多少呀”,通过马速排行理解“快不了多少”是第二次比赛胜利的关键。通过这一设计我想能达到两个目的,一是突破了课文的难点,二是使学生懂得,只有仔细观察,才能想出正确的方法。

接着让学生汇报田忌和齐威王为什么没有想出这样的好主意?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去理解人物的心理。

两次赛马中间的对话部分是教学的重点。田忌、孙膑、齐威王不同的神态、表情、语气激发了学生朗读的兴趣。对于这样对话多的段落,我让学生充分朗读,让学生在独立,充分感悟文本的基础上平等对话,以读悟情,在感悟语言中积累语言,陶冶情操,让学生通过人物的神态、语言来感悟人物的情感及性格特点,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感受孙膑的足智多谋。

最后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这一设计我想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进一步领会这段的内容和人物的想法,并且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四)、拓展:

1、做齐威王的谋士。

同学们,如果你是齐威王的谋士,在第二次比赛中途对于田忌调换了马的顺序,你有所警觉的话,你有办法帮助齐威王取胜吗?设计这一环节意在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兴趣,并让学生知道要用智慧去解决问题。

(五)总结全文: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启示和收获呢?(学生自由读文后发言)这一设计我想可以让学生在充分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已有认知水平,展开合理、大胆的想象,并把所想的用自己的语言流畅地说出来,这是培养学生词语的组织运用能力的很好的方法。

(六)教师小结:胜不骄、败不馁,遇事要仔细观察、善于思考!

同学们,智慧是人生的向导,但智慧也不是与生俱来的,希望我们同学今后在生活中能够做到认真观察,善于思考,不断学习,用智慧的钥匙去开启你们的成功之门。

(七)板书设计:

田忌赛马

田忌孙膑齐威王

垂头丧气

20xx/12/110:24:47得意洋洋

喜出望外调换顺序目瞪口呆

七、课后反思:

在这节课我完成了预设的教学目标,教学环节能环环相扣,课堂中注重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学生对语言的理解、运用和积累。在学习的过程中能抓住重点词语体会人物的心理,并通过朗读读出人物的心情,课后谈出了自己的收获。但在这节课中,也存在着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作为一名年轻教师在上公开课的时候,唯恐自己对上课时间把握不太好,造成压堂,所以对于有些问题不敢放得太开,以至于不能让学生透彻地表达自己的想法,甚至有的时候还会有些限制学生的想法。其次要注意针对三年级的学生理解能力有限,教师在设置问题的时候语言还有不够准确的地方。

以上的种种不足之处必须通过实践的不断磨练来弥补,通过日常的每一次备课、上课、反思来实现。我会把这节课当成又一个新的起始点,继续深入地钻研课堂教学,完善自我,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三年级语文去年的树说课稿篇六

一、教材分析

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书三年级上册第七组的第三篇课文《给予树》,这组课文的专题是爱的奉献,《给予树》这篇课文正是作者用朴实无华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圣诞节前夕,金吉娅给予了一个陌生女孩盼望已久的洋娃娃,也给予了她同情与爱的故事。

二、教学目标

根据中年段阅读教学目标,结合本组课文及本文的实际,本课教学目标确定为: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金吉娅善良,富有同情心的美好品质。

三、教学重点:通过妈妈感情的变化,体会金吉娅善良,富有同情心的美好品质。

难点:理解课文的最后一句话。

(可以说,重点难点的确定与本组的专题是一脉相承的,充分体现了组元意识。)

四、教学过程

分以下几个环节进行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三)细读课文,理解感悟;(四)回读课文,升华感情;

(五)本课小结,布置作业。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人们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那么学习一篇课文,如何更好的导入,以此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教学本课,我开门见山,从课题导入。

首先:板书并解题。板书《给予树》,请大家齐读课题,看到这个题目你知道了什么?教师相机提示学生明白“给予”的意思,并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搞清楚“给予树”是西方慈善组织办赞助机构,他们在圣诞树上挂上反映孩子心愿的卡片来请求人们赞助。

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继续问:“结合本组课文的专题,看到这个题目你还想知道什么?”学生可能会提出:“圣诞树上的卡片写着什么内容?是谁把自己的爱奉献给了别人?”等等。那么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

课题就是文章的眼睛,导入新课时,引导从题目提出问题,不仅培养了他们质疑问难的能力,而且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第二大环节是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正像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练习阅读的最重要阶段是预习。”这充分说明了预习的重要性。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一贯坚持课前预习,课上检查这一做法。

检查预习分以下三个小环节:

1、检查读课文

2、检查字词

字词教学仍是中年级的重点之一。我从三个方面来检查字词的预习情况。

首先,检查词语是否读得准确,本课“给予”的“给”,“予”,学生容易读错,那么我采取多种读的方式,直到这些字音在学生的脑中打下深刻的烙印。

接着,对个别容易写错的形近字字加以区分强调,“予”和“矛”,“即”和“既”,“买”和“买”。然后,指导学生把“予”、“仁”两个字书写匀称。

交流课文中一些较难理解的词语的意思,如:如愿以偿。

通过以上三方面的检查切实夯实了字词教学。

3、预习检查的第三个环节是再次浏览课文,思考主要内容,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生预习课文时,对文章的主要内容已经有所思考,为了进一步把握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让学生再一次浏览课文,结合题目,思考课文主要内容,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感情。在学生汇报过程中,教师因势利导,归纳概括出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本文写了在圣诞节到来之前,小女儿金吉娅把应该给家人买礼物的钱买了一个娃娃,送给了一个素不相识的需要帮助的女孩。赞扬了金吉娅的爱心和她善良的品质。

(三)细读课文,理解感悟。

教学过程的第三大环节是细读课文,理解感悟。

文章的理解感悟是为学生入情入境地读书服务的,而对课文的理解又是学生在细细的读与思考中进行的。那么如何让学生静静的去读去感悟呢?设计细读感悟的切入点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所以在学生把握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初步体会的感情的基础上,我以课后题为细读感悟的切入点:母亲的心情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下面请大家默读课文,边读边想,把你认为最能体现母亲心情变化以及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的的词句画出来,好好体会体会。体会好了,小组进行交流。

设计这样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自己读书,自己思考,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然后小组交流。在此基础上进行全班交流,对于学生汇报的重点部分,我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来感受母亲心情的变化以及有这种变化的原因。

且金吉娅却只买了一些很便宜的棒棒糖。

教师追问:沉默不语是什么意思?金吉娅为什么沉默不语?你体会到金吉娅在想些什么?把你的体会读出来。

学生:一方面为没能给大家买到更好的礼物而难过,一方面她也害怕妈妈的责怪)

当学生汇报到母亲的高兴时,引导学生抓住以下片段进行感悟:句子1:妈妈,我拿着钱到处逛,本来想送给您和哥哥姐姐一些漂亮的礼物。后来,我看到了一棵援助中心的‘给予树’。树上有很多卡片,其中一张是一个小女孩写的。她一直盼望圣诞老人送给她一个穿着裙子的洋娃娃。于是,我取下卡片,买了洋娃娃,把它和卡片一起送到了援助中心的礼品区。

而金吉娅又是如此理解小女孩的这份心情,并深深地同情着她,结合“于是,我取下卡片,买了洋娃娃,把它和卡片一起送到了援助中心的礼品区。”体会金吉娅对小女孩的同情,爱护和帮助。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句子2:我的钱就……只够买这些棒棒糖了。可是妈妈,我们有这么多人,已经能得到许多礼物了,而那个小女孩却什么都没有。

在此基础上我趁热打铁,采取指名读,范读,评价读,练读再指名读等多种读的方式,让学生美美地读这段话,充分感悟金吉娅那颗纯洁的爱心。

在此基础上,齐读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板书:不但…还…以及…

这一部分的教学真正落实了本篇课文的重点,突破了难点,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深入体会金吉娅的一片爱心。在引导交流体会的同时,相机指导学生读好有关的句子和段落。读体现悟,悟促进读。而且在如情入境地读文的同时和作者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

(四)回读课文,升华感情

在此基础上,进入第四个环节,让学生回读课文,升华感情。

(五)课文小结,当堂测验

1给带点字注音

给予

2组词

予()即()买()

矛()既()卖()

3写出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4从课文的最后一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三年级语文去年的树说课稿篇七

7月1日,经历了百年沧桑的香港回归祖国,香港的回归是祖国经济强大,国力增强的表现。为了纪念这个重大的历史事件,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的感情,国标本苏教版选编了这篇课文——《东方之珠》。

这篇课文以优美的笔触描写了香港“迷人的沙滩”

“著名的公园”和“繁华的街市”赞美了这颗无比璀璨的“东方之珠”。课文的语言简洁、优美,对香港的介绍层次非常清晰,把香港这个世界著名的大都市风貌展现在读者的眼前,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朗读能力的好教材。

二.说教法

1.指导观察法

遵照学生的认识规律,充分发挥形象直观作用,以图带文,图文并茂,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自然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2.多媒体辅教学法.

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中,调动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投入到课文所设置的情境中,优美的图画,也为学生直观形象的理解词语做铺垫。

3.鼓励欣赏法.

教师及时的点评,甚至学生之间的互评,都是以激励欣赏为主,主要是激力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满足他们希望得到赞许,体会成功的特点,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增强朗读的信心。

4.情境教学法.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我设置了一个“扮演播音员”的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学法.

1.合作学习法.

教是为学服务的,如何能让学生学有所获,并且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呢?在整个充满灵性的教学过程中,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引导他们在读中自悟,自己悟出课文中蕴涵的情感,感悟出学习方法。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注重讨论、交流、合作、体会,让学生在说说、读读、评评中,在原来的基础上提高。

2.美读训练法.

以“看、听、说、读、悟”为主要训练方式,把读贯穿教学的全过程,使每一遍读都具有目的性和指导性。

引导学生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实践的基础上,提高阅读能力,并在授课过程中,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积极性,锻炼学生“说”的能力,运用图片、多媒体手段创设情景,通过视听材料和语言文字的有机结合,把学生带入文字描绘的情景之中,使学生体会到香港的繁华与美丽。本课通过让学生扮演播音员并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练读等方法,增强学生朗读课文的趣味性,同时通过学生自己收集的图片或文字知识,拓展学生的视野,养成课前收集资料的好习惯。

这一课需用三个课时,下面我着重讲第二课时的教学。

四.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会生字,理解词语,感受香港的繁华、著名、迷人,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力目标:通过观察、续练、讨论、评价、欣赏、背诵等方式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评价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对课文的朗读品味,感受香港的美丽和繁华,激发学生热爱香港,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这样确定教学目标,符合本课的特点,能切实培养学生的语感,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语文学习具有趣味性、审美性,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是:体会“东方之珠”的美丽繁华,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课文,积累运用语言。

五.教学过程.

1.复习旧知,巩固新知.

课一开始,我就出示词语让学生认读,并让学生结合画面去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

2.导读课文,引导实践.

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我会通过出示地图,引读课文,让学生朗读,然后用指导观察法,在观察中初步了解香港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第二至五自然段,是课文的重点也是难点,我以一个开放性的问题“你最想去哪里玩?”引导学生以旅游者的身份,用旅游者的眼光读课文看香港,我以学定教,从学生的意愿出发确定学习的兴趣,然后让学生借助图片,课前收集的资料,或者播放香港的录像片,让学生扮演播音员,对自己最感兴趣的自然段进行朗读。然后用鼓励欣赏法,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读后的感受,再组织大组交流,品味课文意境。在朗读和交流中,重点让学生品味本课优美语言,感受作者对香港的赞美与热爱,从而激发学生对香港、对祖国的情感。

在二至五自然段中,“鳞次栉比”、“琳琅满目”、“人流如潮”是本课的理解难点,教学时,我会利用多媒体教学法让学生们结合画面,这样便能轻而一举的理解这些词语了。

第六自然段也就是本课的中心句“香港真是一颗璀璨的‘东方之珠’”贯穿全文。从而使情感有浅入深,由弱到强,抒发对香港、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六.课外延伸,拓展练习

课文和实践都是相结合的,脱开书本后呢,可以开展“香港”专题学习活动,帮助学生组成学习小组,自行选题,或组织专题学习交流活动,可以开展小报展览,图片展览。或者“我爱香港”的专题汇报活动。

同时,我会充分发挥课外读物“开阔眼界,增长知识”的作用,给学生简单介绍香港的工业体系,商业区,还有天坛大佛、宋城、九龙城寨公园这些旅游景点等。这是为课堂教学向课外阅读铺设桥梁,达到抛钻引玉的目的。

现在我说一说这节课的板书设计;

潜水湾——————迷人

东方之珠海洋公园——————举世闻名

铜锣湾——————热闹

夜晚——————灯的海洋

整篇课文是从“潜水湾”、“海洋公园”、“铜锣湾”、“夜晚”这几个方面来介绍香港的。我会让学生通过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总结概括出这几个景点的特点给板书出来。

我这样设计板书呢,可以让学生们一目了然的了解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香港的,从而激发学生热爱香港,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5

三年级语文去年的树说课稿篇八

知识与能力:

1.认识本课“融、伐、斧”等7个生字,学会“冷、离、等”等13个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分角色朗读课文。

3.体会小鸟和树之间的真挚情谊,感悟真正的友谊是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的,懂得自然万物和谐相处的重要意义。

突破重难点:

重点:能够体会小鸟和树之间的真挚情谊,感悟真正的友谊是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的。

突破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抓住鸟儿和树之间的美好约定,感受彼此间深厚的友情,然后再重点抓住鸟儿为了践行承诺千辛万苦寻找树的经过以及鸟儿最后对着灯火唱歌的感人情形,进一步体会他们之间真挚的情谊,同时感悟鸟儿所具有的基于友情基础上的诚信美德。

难点:领悟故事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懂得自然万物和谐相处的重要意义。

突破方法:一方面,要引导学生通过课文中的故事情境展开想象,读中体会鸟儿内心对于友谊的感知,同时想象她寻找不到树时心里可能会产生的悲伤情感,从中体会人们对自然的破坏对于动植物所造成的情感伤害;另一方面,还要联系生活中人与环境之间的密切关联,进一步感知万物和谐相处的重要意义。

教法与学法推荐:

教法:课件激趣法,借助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感知人、动物、自然之间和谐共处的画面,让学生进一步感知故事结局的凄美,同时激发对环境的保护意识;抓主线组织教学法,课文内容较长,教师需要抓住鸟儿寻找树这条主线组织学生进行品读感悟,让他们不断建立对故事的整体认知,同时做到主次分明,突出重点。

学法:自主品读感悟法,在整体感知故事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故事的深入研读,借助课文中的具体描述感知鸟儿歌声中所包含的关于友谊、诚信等情感;分角色朗读法,通过分角色朗读鸟儿、树、树根等故事角色间的对话,不断深入到故事人物的内心世界,更好地体会各自不同的情感。

师生齐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鸟儿和树的图片;搜集关于“友谊与诚信”方面的名言警句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扫清认读障碍

课时巧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本课“融、伐、斧”等7个生字,学会“冷、离、等”等13个生字,理解生词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感知故事内容,能够初步感受鸟儿和树之间的友谊。

教学过程:

一、创境激趣,引出课题

1.课件播放树林中鸟儿快乐嬉戏的动态画面,引导学生认真观看并说说自己从画面中感受到了什么(鸟儿在绿色的森林中生活得非常开心……)。教师适时小结:森林是鸟儿的家,树更是鸟儿朝夕相处的好朋友。鸟儿因为有了树的存在,生活才能踏实快乐;树因为有了鸟儿相伴,才会感受勃勃的生机。孩子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童话,讲述的就是鸟儿与树之间的故事。

2.板书课题:去年的树,引导学生读题并由题质疑(为什么要写“去年”的树?这棵树有什么值得写的……),教师简单梳理并引入:要想解决脑瓜中的小问号,还是跟老师一起走进故事中去吧。

【设计意图】此环节利用鸟儿在树林中快乐生活的美好画面,引发学生思考树与鸟儿之间的密切关系,同时为引出故事埋下伏笔。

二、初读课文,了解故事

1.引导学生自主朗读课文,圈画出文中的生字词,注意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交流自主朗读情况。

(1)课件出示生字词,指名学生朗读词语,教师适时进行范读指导,重点指导读准“等、剩、睁”三个字的后鼻音,同时注意“斧”读第三声。指名朗读较好的学生担任小老师带读词语各两遍。

(2)课件再次出示课文中的生字,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生字结构和字形,试着用自己的方法记住生字的字形(“煤、燃”两个字都表示与“火”有关,所以都有一个火字旁;“柴”是从树木来的,所以“柴”下面有个“木”……),教师适时引导他们注意借助字形比较、添加偏旁等方式记住生字。

(3)聚焦本课要求会写的13个生字,引导学生根据对字形和结构的感知,看看哪些生字在书写时需要提醒他人注意。教师适时进行范写指导,重点强调:“剩”字注意左边“乘”正确的书写笔顺(第三笔是中间的长竖,最后两笔分别是撇、捺),同时注意捺画变成点画;“接”字右半部分“妾”上面的“立”要写得紧凑偏小,下面“女”的横画最长。引导学生自主描写生字,教师巡视检查指导,同时及时强调指导部分难写笔画的书写要领。

(4)指名朗读课文,注意在课文中读准字词,同时能够将课文语句读得正确、流畅,教师适时进行部分句段的范读指导。

3.质疑引入:孩子们,这篇童话故事分别都写了哪些人物?(鸟儿、树、树根、门、小姑娘)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张贴鸟儿、树的图片。引导学生再读课文,想一想故事主要写了鸟儿和树之间怎样的故事,试着用自己的话概述故事内容,教师适时予以归纳(主要讲述了鸟儿和树是一对好朋友,他们约定好第二年春天见面后,鸟儿继续为树唱歌,但是,树却被人们砍伐并做成火柴燃烧了,鸟儿只好对着灯火唱歌)。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自读、交流、指导、归纳等综合学习方式,让学生不断进行了字词巩固,同时,有效提升了规范书写、课文朗读、整体感知课文等学习能力。

三、研读课文,感受友谊

1.质疑引入:故事中的鸟儿和树之间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呢?(非常友好,是好朋友)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说说自己是从哪些自然段中感受到他们之间的深厚友谊的(第1-5自然段)。

2.认真朗读课文第1-5自然段,边读边找出最能体现鸟儿和树之间深厚友谊的句子。

3.学生读文圈画,同时与同学交流自己的理解:

生:我是从课文第1自然段中两个“天天”体会到的,说明鸟儿每天都很开心。

师:你能猜猜鸟儿为什么每天都很开心吗?

生:我觉得是因为她有树这样的好朋友。

师:树喜欢听鸟儿唱歌吗?

生:喜欢,所以他“天天听”都不会觉得腻烦。

师:你能把这一自然段有感情地读一读吗?想一想,应该注意强调哪些词语的重音?

生:我觉得需要强调两个“天天”,这样能突出总是如此的感觉。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1自然段。

师:当鸟儿要飞到遥远的南方过冬时,你从文中又体会到了什么?

生:我体会到他们都舍不得离开对方,并且约定等鸟儿回来的'时候还要继续唱歌。

师:谁能给我们分角色读一读,让我们感受到两个好朋友依依不舍的情感?

指名两位学生分角色朗读对话,注意体会各自的不舍之情。

师:孩子们,因为鸟儿美好的歌声将两个好朋友紧紧联系在一起,所以他们相约明年春天再见。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1-5自然段。注意读出两个故事人物之间的美好友谊。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探究交流法,让学生由问题入手深入到课文中,读中感受到了鸟儿与树之间的深厚友谊。

四、课堂小结

第二年春天,鸟儿是不是按照约定又回来了?后来故事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呢?孩子们,下节课我们再继续探究故事内容,从中寻找问题的答案吧。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分角色朗读故事中的人物对话。

2.感悟真正的友谊是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的,懂得自然万物和谐相处的重要意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引入学习

1.指名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教师适时引导学生通过对故事内容的了解,回顾鸟儿和树之间的深厚友谊。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借助简述故事内容的形式,让学生更为准确地建立了对课文的整体感知,也激发了他们深入探究故事的兴趣。

二、探究学习,深挖文情

1.过渡:好不容易到了第二年春天,当鸟儿兴致勃勃地飞回来时,可是她的好朋友树却不见了。孩子们,树究竟到哪里去了呢?认真读一读课文第6-16自然段中鸟儿与树根、门以及小姑娘的三次对话,试着帮助鸟儿找到树的去向。

2.学生交流对树的去向的了解(砍倒做成火柴——用光了),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想象体验:如果你就是这只鸟儿,当得知自己的好朋友遭遇了如此的不幸,你的心情会如何?(难过、伤心……)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再次研读三次对话,试着体会鸟儿的不同心情。

3.课件出示鸟儿与树根、门以及小姑娘的三次对话,指名学生说说每次对话中鸟儿的心情都是怎样的。

生:我觉得鸟儿和树根对话时,内心一定充满了着急。

师:说说你的理由。

生:因为她不知道自己的好朋友的去向,所以会非常着急地询问树根。

师:说得很好,来,让我们把鸟儿和树根的对话读一读,试着表现出鸟儿的焦急之情。

学生分角色朗读第一次对话,教师适时进行范读指导。

生:我从鸟儿跟门的对话中,体会到了鸟儿此时更加着急的心情,因为她特别想马上就见到自己的好朋友。内心一定充满了焦急,同时,因为知道树已经被砍倒了,她心里肯定又很伤心。

师:是啊,此时的鸟儿,心情已经发生了变化,既有焦急,又有伤心,相信你们也能通过朗读传达出自己对鸟儿心情的体会。

指名两位学生继续分角色朗读第二次对话。

生:我觉得应该是绝望,因为树被做成了火柴,而且火柴已经用光了。

师:是啊,这意味着鸟儿再也找不到自己的好朋友了,鸟儿的心情该是多么悲痛啊。

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第三次对话,注意读出对鸟儿心情的体会。

4.课件出示教材中鸟儿对着灯火唱歌的画面,引导学生观图并简单描述画面,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再读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想一想自己从中体会到了鸟儿怎样的内心感受?画出相关词句,简单写出自己的体会。学生交流,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抓住“盯着”“又盯着”两个词语,想象鸟儿内心对于曾经快乐生活的画面的美好回忆,以及因为再也见不到好朋友的伤心、绝望之情。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三个自然段,边读边想象感人的画面。

5.探究交流:孩子们,故事中的鸟儿经历了千辛万苦,到底是为了什么呢?学生交流(是因为去年她和树的一个约定),教师适时再次出示课文第3、4自然段中鸟儿和树的对话,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感知鸟儿和树的美好约定。

6.引导学生从鸟儿寻找好朋友的表现中,想一想自己从故事结尾鸟儿的歌声里听懂了什么。教师适时引导他们从友谊、从对待约定的态度等方面进行理解,同时归纳板书(友谊之歌诚信之歌),并让学生根据板书进行话题交流:怎样的友谊才是真正的友谊?教师再次引导学生懂得友谊是建立在互相信任、诚信守约的基础上的。

【设计意图】此环节主要通过抓住故事中的三次对话组织教学,既让学生准确感知了故事的发展过程,也从品读、分角色朗读等过程中不断深入到鸟儿的内心世界,体会了鸟儿对于友谊和约定的坚守。

三、深化感悟,总结课文

1.过渡:一对好朋友原本是可以继续快乐地生活下去的,可是却这样生生地经历了生离死别。孩子们,故事读到这儿,你们又有什么感受呢?(对砍伐树木的人很痛恨……)教师适时引导学生体会文章作者借鸟儿的歌声表达对于乱砍树木行为的痛恨以及对于自然万物和谐相处的美好希望(补充板书:和谐之歌)。

2.拓展延伸:展开想象,鸟儿飞走了,她会飞到哪儿去?又会做些什么呢?

(1)学生自主想象、练说,并与同桌进行交流。

(2)指名学生展示,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再次体会鸟儿对人类爱护自然环境的呼唤。

3.教师小结:鸟儿忧伤悲情的歌不仅是唱给好朋友听的,也是唱给我们所有人听的。孩子们,让我们记住这个悲伤、凄美的故事,努力要求自己不做破坏自然和谐的行为吧。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