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教学反思及改进措施 高二语文教学反思案例(通用5篇)

时间:2023-09-23 05:04:57 作者:琉璃 高二语文教学反思及改进措施 高二语文教学反思案例(通用5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高二语文教学反思及改进措施篇一

总之,通过我的努力,同学们的学习态度有了较大的变化,成绩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教学工作中仍有不少需要改进之处,如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不高、学习效率有待提高等,我将在新的学期中不懈努力,促使教与学的和-谐发展.。

注:查看本文相关详情请搜索进入安徽人事资料网然后站内搜索高二语文教学反思案例。

高二语文教学反思及改进措施篇二

《新课标》倡导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只有让学生处在一种活泼,动态、开放的学习氛围中,学生才可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创造性地学习和思考,并最终让课堂更高效。那么,怎样才能上好一篇文言文呢?下面我通过对《寡人之于国也》这一课的教学反思谈谈我对文言文阅读课堂的认识:

一、明确学习文言文的目标。首先要让学生明确学习任何文言文都有一个固定的主要的教学目标——积累文言知识(包括文言虚词、实词、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特殊句式等)。学习《寡人之于国也》也不例外,先要掌握文中所涉及的重要的文言知识,这也是疏通文意的基础。其次还得让学生明白任何一篇文言文都有它的思想,这是学习文言文的另一大目标。就《寡人之于国也》这篇文章来说,其主要思想就是孟子所谓的王道,也就是仁政,怎么理解孟子的仁政这是学生学习的第二个目标。目标是学生学习的纲,提纲挈领,才能让学习更高效。

二、注重诵读,留给学生充足的诵读时间。古人讲,“读书百遍,其义自现”,经常阅读的人对这话会有深刻的体会。当然读是有要求的,老师要指导学生读出节奏,读出语气,读出感情,通过诵读增强学生的文言文语感。

三、疏通文意时,要解放思想,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众所周知,文言文阅读是学生的一大弱项,学生普遍有畏难心理。正因如此,许多时候,很多老师干脆就采取串讲的方式,这样的教学方式单调枯燥,简单粗暴。结果是老师认为自己讲得很全面很准确,心理很踏实。但学生却昏昏欲睡,收效甚微。我以为教师应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读,发现问题后,再通过组内成员的合作探究解决疑难问题。老师要相信学生,要放开手脚,要让学生从自主学习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要切记:教学最主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学习。

四、教育学生结合时代背景,客观认识孟子的仁政思想的积极意义及局限性。知人论世是我们在阅读中经常强调的一种方法,要知道梁惠王为何担忧“民不加多”,要清楚孟子的仁政思想的积极意义及局限性,就得对战国时期及孟子的情况有所了解。教学中必须注意这一习惯的培养。

五、课后,要让学生做好文言知识的整理归纳。文言知识琐碎而庞杂,要夯实基础,就必须让学生学会并及时做好整理归纳,这样既可以巩固课堂知识,也有利于学生将知识系统化,比如课文中所涉及的河、凶、加、兵、直、是、数、胜、发、庠序、孝悌、以等词,都是文言文中经常会出现的,不积累,学生的文言文水平就谈不上提高。有现在文言知识这个量的积累,才会有未来文言阅读能力这个质的飞跃。

不足之处:学生的预习不扎实,学习主要靠课内,导致课堂时间紧张,影响课堂效率。以后要充分利用早读指导学生做好预习,并且要有有效的检测手段来保证预习的质量。

高二语文教学反思及改进措施篇三

[导读] 高考语文该怎么复习,高考语文复习要点有哪些?那些为高考语文苦恼不堪的考生,巧顾高中语文辅导栏目老师将帮您辅导高中语文,为您解答高中语文的疑难问题,并为您解读历年各省高考语文试卷,同时为您分析高考作文题目,要想高考语文拿高分,快来巧顾吧。

很多同学写不好高考作文,却不知该怎么练习?每年的高考满分作文更是层出不穷,怎样写出高考满分作文?下面,专家就为您详细点评高考作文,您想看看历年的高考满分作文究竟是如何写出来的吗?快来看看下文吧,顺便了解一下历年的高考作文真题。

有关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反思

--参加"2015年河南省中学语文优质课评选活动"有感

[摘要]根据我个人的教学经历和语文课堂教学操作的实际情况,比照09年河南省中学语文优质课选手的语文课堂教学情况和实际效果,我发觉自己不管是在教师的自身修养(如教学艺术、教学语言等)上,还是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和运用上,以及在教材的重组和教学环节的设置上,都与优质课选手们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甚至在某些方面,我在思想上存在偏见或认识不足,这些都值得我做深刻反思,并在以后的教学中积极地改正自己,提升自己。

[关键词]教师自身修养;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和运用;教材的重组和教学环节的设置;

前言

首先,请容许我介绍一下本次听课的时间、地点以及参加优质课选手所参赛的作品(也就是所讲的都哪些课)。本次的听课时间是2015年9月12号-14号,地点是在河南省公安干部学校的大礼堂。在三天的时间内,共安排了19节优质课。课程安排是这样的:

12日、13日两天共16节课,上下午各4节;14日上午3节课。

12日上午的安排:

1.郑州三中的贾会彬讲的《小狗包弟》【分数:91.43】(作者:巴金,散文);

12日下午的安排:

7.濮阳一中王银花讲的《蜀道难》【分数:86.75】(作者:李白,七言歌行);

13日上午的安排:

注:以上九篇文章均选自人教版。

10.鹤壁高中李民讲的《巩乃斯的马》【分数:90.14】(作者:周涛,散文);

11.周口一高陈春明讲的《死水》【分数:86.63】(作者:闻一多,现代诗歌);

13日下午的安排:

14日上午的安排:

注:以上七篇文章均选自语文版。

从以上十九位优质课选手所讲的课来看,从体裁上,涉及面可谓十分广泛,包括散文,诗歌,小说,说明文,议论文,传记,演讲辞等。本人有幸代表襄城三高参加这样的听课活动,受益匪浅,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说说自己的几点感想。

一、教师自身的修养

有的学者把教师的修养理解为对教师的课程观念、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技术手段的新要求。我认为这是远远不够的,而应该从教师专业化的整体成长过程来审视,强调人文素质修养与专业智能培养、培训的有机结合。具体包括教师的教育理念、知识观、教师伦理观和教师人格的整体化和生态化的和-谐提升、成长过程。而完成这种良性成长,最重要的就是要多读书和学习,并且形成一个良好的读书习惯和经常向别人学习的习惯。《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了语文的学科性质,即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并且提出了一系列新的基本理念。读书和学习已成为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的的工作需要与内在需求。

1.教师要不断提高教学艺术

从学校管理角度,提高教师的教学艺术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需要。教学艺术能改变我们目前语文课存在的死板、沉闷、被动的局面,可以把语文课上活,上得有灵性,能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学到较多的语文知识,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和创新精神,保证学生在认识和发展两方面都能高效率地达到预期效果。

从学生学习角度,提高教师的教学艺术吸引学生热爱语文的需要。教学艺术能感染打动学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充分调动全体学生学语文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推动学生不断地向更高、更新的目标迈进。

从教师个人价值角度,是提高追求品味,实现理想价值的需要。苏霍姆林斯基说:"你将在自己整个的教育生涯中当一名教育者,而教育,如果没有美,没有艺术,那是不可思议的。"教书匠是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重复干过的事情,无所用心,照本宣科。研究型、学者型的教师是不断地研究教学艺术,追求高品位的教学,从美的课中,从教与学的创新中找到自己的价值。我们应倡导教师追求这种教育人生的价值。

我认为提高语文教师的教学艺术,关键在于学习、运用、创造六个字。

学习是观摩优秀教师课堂教学艺术,研读有关教学艺术的书和文章。运用是大胆模仿和借鉴教学艺术,在语文课中不断尝试和总结。创造是在积累和研究教学艺术的基础上勇于创新,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艺术和教学风格。

此次在郑州观摩19位老师的优质课,感触很深,他们都尽可能地展现语文教学的艺术和魅力,在他们的讲课中都有自己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徜徉,展现着语文教学的独特魅力。

开封大学附属中学的张建学在讲《动物游戏之谜》这篇科技说明文时,在放映不同动物游戏图片的同时,用自己的语言恰当的解说着,使学生在被美轮美奂的"动物游戏"画面吸引的同时,老师的适时解说就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动物游戏之谜》这篇文章探索的兴趣,这比我们在教学时只单纯地出示一些图片供学生观看,更具有吸引力和震撼力。

登攀有佳境,探索无已时。著名特级教师宁鸿彬在鼓励教师提高教学艺术时这样说:"为了高效率地教书,为了高质量地育人,每个教师都要努力探索教学艺术,使自己成为富有教学艺术的优秀教育工作者。经验不足的年轻教师,要努力学习和研究教学艺术,使自己尽快成熟起来。富有经验的中老年教师要不断总结和发展自己的教学艺术,攀登教学艺术的高峰。"

2.教师要特别提高自己的语言艺术

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我们大家可能都深有体会,要想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让他们能够融会贯通,一个关键的因素就是:教师一定要有较高的语言艺术,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试想,一位教师在课堂上妙语连珠,语言得体、自然,怎么会无法赢得学生的拥戴呢?如果一位教师不具备这样的基本素质,哪怕他学富五车,有满腹经纶,学生恐怕也难以接受。因此,我们一定要注意加强自身修养,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语言艺术。

在听开封大学附属中学的张建学讲的《动物游戏之谜》{【分数:84.86】(作者:任保平,科技说明文)}时,我被他的课堂语言的精彩深深吸引住了,一般来说,我们在讲科技说明文时,容易讲的枯燥无味,但这位老师却讲的生动有趣,在问题设计的每一环节都会引用名人名言或俗语来激发鼓动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这就恰当的避免了教师在上课时语言的单调性和重复性,比如我们经常会说"还有谁""谁来回答一下""要不你试试"等等。

作为一名一线的语文教师,大家的先天素质均不相同,从小接受的教育也有一定的差别,但这些通过后天的努力都是可以弥补的,关键是我们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要充分认识到提高自身语言艺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教师的教育教学语言艺术是传道、授业、解惑的钥匙,也是激励奋进、启迪人生、开启智慧的灵丹妙药。一句富有哲理的语言,往往能改变人的一生;一段精彩的演讲,久久震撼学生的心弦。当然,要想达到这一高度,并非易事,这需要我们不断不懈地努力,只要有付出,就一定会有收获。同时,教师语言艺术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在探索的过程中我们不能满足,所谓"学无止境"。不要在取得了一些成绩之后就不思进取,裹足不前,而是应当潜心研究,吸取别人的精华,不断地完善自我。

3.教师的情感渗透力

古人曰:"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应是一位艺术大师,课堂教学应是一项流淌情感的圣地。作为教师要"善于以自己的热情之火感染学生""善于以自己的热情之火激动学生"。教师情感表达得好与坏、恰当与否,会对学生产生传导和影响作用,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听课情绪和教学效果。

所谓情感是人们对某些人或事物的态度,是喜、怒、哀、乐、爱、恨等心理表现。教师的情感犹如一面镜子,教学中应作到以情喻理,融情感于教学之中,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常说的"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通情方能达理",莫不都是强调情感对学生接受思想教育的重要性。

讲台是神圣的。课堂是我们施展自己聪明才智的天地。如果我们教师的表情亲切、和颜悦色,就会给学生和蔼可亲感觉;如果我们教师盛气凌人、唯我独尊、横眉竖眼,就会让学生望而生畏;如果我们教师精力充沛,情绪饱满,神采飞扬,就会使学生感到心旷神怡,情感激荡,兴趣浓郁;如果我们教师精神倦呆表情木然就会使学生精力分散,焉头焉脑。可见,作为有经验的教育工作者都十分注重并扎实练好"表情"这一基本功,成为教育工作必不可少的手段,使自己的教育和课堂生机盎然,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渗透力、感染力。以自己充沛细微的情感,去扣击学生们的心扉,达到情感相通,情绪共鸣。

鹤壁高中李民讲的《巩乃斯的马》{【分数:90.14】(作者:周涛,散文)}这节课的时候,很大的一个亮点就是充盈在课堂中的情感力量,李民老师把自己的情感无形地传播给了在听课的每一位学生,学生很自然地就会带着感情去读、去揣摩有关马的场面描写的文字,进而去领会、把握文字背后隐藏着作者何种感情。但我们不要进入这个误区,就是"老师不能随意的把自己的个人情绪带到课堂、更不能施加给学生"。

教育家说过:有什么样的教师,就会有什么样的学生。平庸的教师只会照本宣科;优秀的教师演示运用知识;伟大的教师激励学生学习知识。因此,我们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努力提高业务知识,使自己在新课标新教材引导下成为专业型的教育者。

二、多媒体课件的运用

所谓多媒体课件,简单地说就是利用数字处理技术和视听技术,以计算机为中心,按照教师的教学设计,将文字、语音、图像等多种媒体信息集成在一起,以实现对教学材料的存储、传递、加工、转换和检索的一种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由于它图、文、声、像并茂,能够实现人机频繁地多种交互控制,方便辅助教学,所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此次在郑州听16位老师讲优质课,给我的视觉感受最深的就是:他们使用的课件大都实用性很强,很朴实,很简单,没有刻意修饰雕琢。特别是郑州三中的贾会彬讲的《小狗包弟》【分数:91.43】和郑州一中徐群讲的《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分数:90.71】使用的'课件,他们之所以得分高,除了有很扎实的教师基本功外,课件的制作和使用也紧紧扣住了辅助性和实用性两大特点。

1.多媒体课件的辅助性

多媒体因为具有能将声音、图像、动画等功能结合为一体的效果,所以能使枯燥的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它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开阔学生的视野,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些都是传统教学所无法实现的。

但是,如果因为有这些特点就将多媒体课单纯理解为整堂课就是听听音乐,看看图像放映,出示出示板书,解放了教师,丰富了学生的感官刺激那就错了。不管执教者上课采用何种形式,不管这是堂什么内容的课,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永远只能是辅助位置。所以,我们常讲的多媒体的辅助教学功能就是这个意思。

"辅助"决定了它的一切设计都应为教学服务,而不能代替教学。但是,尽管这一观点很多教师都明白,可是反映在具体的课件设计上,课堂教学上,却仍然会犯喧宾夺主的毛病。特别在语文课上,许多教师以为在课堂教学的某几个环节中放几幅图片,看几段录像,或听几段朗诵,就是充分利用了多媒体的功能,就起到了多媒体教学的作用,这种看法是很片面的。

2.多媒体课件的实用性

据调查,目前市场上的课件一般设计得比较漂亮,内容也比较丰富,然而大部分脱离了课堂教学实际,教学实用性差,教师课上使用时总是感觉不尽如人意。从设计的角度看,课件的实用性由选题决定,即确定哪些内容需用课件表现,哪些不必用课件表现。因为并不是所有内容都必须制作成多媒体课件,许多一目了然的内容,或通过传统媒体和其它教育媒体也能达到相同效果的内容,就没必要费时、费力地将其制作成多媒体课件。所以,设计时要充分考虑课件教学的实际需要,选题必须精心、准确、体现实用性。关于课件的实用性,我有两点很深的体会:

第一、选择能够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的内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要特别注意选题的"新"、"奇"、"趣",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使他们处于主动地位,形成直接的学习动机。

布鲁纳曾经指出,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研究的东西有着内在的兴趣,学生一旦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就会产生愉悦的情绪,从而集中注意力积极思维。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无意记忆、联想记忆成分增多,机械记忆成分减少,会使自主学习更有趣。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可适时引入图、文、声、像并茂的多媒体课件,给枯燥的内容创设新颖有趣的情境,充分调动学生脑、耳、口、手多种感官,达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有机结合。

比如说,开封市第二十五中学赵红颜在讲《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分数:90.86】(人教版梳理探究)时,设计了这样一道题:把"空城计"改编成一场可供班级联欢晚会演员表演的临时剧本(小组展示表演)。同学们在改编表演这幕剧时,很自然就会注重新词新语使用时要注意得体(对象、场合、语体和感情)这一原则,形式很新颖,内容很活泼,这就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再创造的欲望,并在表演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得以升华。

第二、选题要突出教学的重点、难点,选择传统教学难以表达或不能表达的内容

多媒体课件是为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本知识而设计的,不是简单的"黑板搬家"、"课本拷贝",没有必要面面俱到。设计应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突出教学重点、难点,扩充课本之外的知识。

总之,课件要为良好的课堂教学服务,真正起到其他手段无法替代的作用。

三、教师对教材的重组和教学环节的设置

学生的参与是师生互动交流、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条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不能使学生参与是教师的最大过失。"这就是说,只有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才能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高度关注,才能有兴趣去关心现实问题,才能主动地去探究问题,也才能真正提高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必须努力更新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创造参与机会,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程度。下面我就如何吸引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谈谈几点看法和做法,请教于同行。

1.对教材的取舍要慎重

《语文新课程标准》是语文教学目标的具体化,体现学科对学生最起码的要求,是教学和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主要依据,具有指导性。因此,在处理教材时,首先要考虑课程标准的培养目标和具体要求。教师要深入钻研课程标准、教材、学生,找准三者的连接点,就可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

一、教学目标的取舍:

新课程倡导"三维"的教学目标,每个大目标,又包含许多小目标,教师要在全面兼顾的基础上有所偏重,有所取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确定教学目标时,即应充分体现"简洁"的原则,选取较小的切入点,使自己的讲课有章有法,"以小见大",突出重点。有些教师在课堂上只能按"字、词、句、章、中心思想、写作特色"的传统模式组织教学,千篇一律,不仅浪费了大量的教学时间,也使学生越来越感到语文学习的枯燥乏味。其实,在一课中暂时放弃一些知识目标,绝不是真正的永久放弃。最终的目的仍然是让学生筑起语文的高楼大厦。

二、探究问题的取舍

教师备课时首先要想一想,自己能提出哪些问题,学生会提出哪些问题,把这些问题进行归类,看看哪些问题必须要探究,哪些问题可有可无。然后在课堂上做到有的放矢,把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梳理,该综合的综合,该删减的删减,该补充的补充。

三、教学内容上的取舍

语文版新教材提供的信息量比较大,它为学生开阔视野提供了大量的材料。哪些该取哪些该舍,我认为还是以课标为依据。把内容分出层次,哪些是学生需要了解的、哪些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了解的可以作为阅读材料,读一读,讨论一下就可以了,这样不会给学生增加负担。要学生掌握的就需要教师设计更多的活动和练习去让学生在反复的应用中对知识进行记忆。

我们面对一篇文章,不可能面面俱到地和盘托给学生,有时候我们讲的过细了,反而把学生讲糊涂了(比如说现代中外诗歌教学【如闻一多先生的"死水"象征着什么?】,诗歌里面的意象很多时候有多义性和模糊性,如果我们紧扣住一种象征意义去引导学生,反而不利于学生对现代诗歌的解读,时间长了,学生的思维就变得僵化了),所以,面对不同的文章,我们要做出不同的取舍,哪些环节可以舍弃,哪些环节是舍不得的,都需要我们在备课的时候认真斟酌(比如说,小说的讲解,对"塑造典型环境中的人物形象的分析必不可少"【十八岁出门远行、不会变形的金刚】;现代诗歌的讲解,对"诗歌的整体感知"这一环节必不可少【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写物或写景的散文,对"场面描写、细节描写、语言描写的感知,揣摩作者的感情,做到以情感人和以理服人相结合"这个环节的处理的好坏是一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巩乃斯的马、荷塘月色】)。

2.课堂各环节的有用与有效

要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效率,必须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合理分配教学时间,掌握好教学节奏。为达到这个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要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使课堂教学取得了良好效果。

第一、学习目标的出示要小、要少、要实。一篇文章,可能有几个目标,都比较重要,这个时候我们就要考虑一下,结合我们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抓住有用的,暂时舍弃一些目标,这样我们教课时就会很轻松,学生在获取知识时也很快乐,课堂就变得既实用又有效了。比如说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里面的荒诞手法的运用是教学的一个难点,我们讲起来很费力,学生又暂时听不懂,所以,我们不妨"避重就轻",讲课时点到"荒诞",但又不讲"荒诞的用法",而在设问题时,巧妙地把它体现出来,鹤壁市外国语中学王富荣老师在讲这课时,在"深层探究"时提了这样一个问题"小说围绕远行,在我身上发生了一些不合理的事轻,请同学们找出这些不合理的事情,并体会我的情绪是如何变化的?"

如下表格所示:

荒诞事件情绪变化

询问饭店,含混回答欣喜

试图拦车,一闪而过高兴

请求搭车,让我滚蛋气急

汽车抛锚,漫不经心焦急

挨打遭劫,旁观嘲笑愤怒

背包被抢,朋友所为悲伤

学生在探讨这道题时,不自觉地就对小说中"荒诞手法"的运用有所了解,并且很容易就从"荒诞事件"中找到了小说主人公"我"的情绪变化,学生很自然就把握住了人物的心理变化,同时也抓住了小说学习的重点在于学会分析"典型环境中的人物形象",真是一举两得。

第二、探究的形式未必都要用小组讨论的形式,课堂的平静并不等于平淡;讨论不仅要看形式还要看讨论的内容、讨论的深度;探究的问题不能只停留在面上,更应该在深层次上挖掘。

第三、拓展环节最好能够当堂反馈。比如说郑州三中的贾会彬老师在讲《小狗包弟》拓展延伸这一环节时,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当你想把《小狗包弟》这篇感人文章介绍给朋友看时,你应该怎么向他推荐这篇文章,请你给朋友写一段10-70字的推荐词(自由发挥,当堂完成)?当学生说完之后,老师接着说我也向同学们推荐乐巴金的文章《怀念萧珊》。这样,学生可以通过向朋友推荐这篇文章的言辞中,更深刻地把握住了作者寄托在"小狗包弟"身上的复杂情感。

3.课堂提问的预设与生成

一、课堂提问的预设--备课中教师教学智慧的汇集

课堂中问题的预设是指教师在备课中预先根据学习的目标设计在课堂中会提出哪些问题,并且预想学生对所提问题的接受程度及会回答到什么程度。所以,我们在预设问题时切忌不要指向单一(比如说,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谁?哪国人?生卒年是多少?这些问题的设置对高中生来说没多大意义),我们所提的问题一定要紧扣文章,忌空、大,要实际,应该多提一些具有发散性思维的问题,让学生既有所想,又有所悟,同时又训练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大合唱回答问题的形式应该禁止)。比如许昌实验中学的侯芳老师在讲《落日》时,设计的这个问题"从签字的时间看,是在上午,为什么是以'落日'为题?"郑州九中有个同学这样回答:"象征着日本的衰落,中国的红日冉冉升起,希望将要到来。"这样的回答既合理,又新颖。"

二、课堂提问的生成--课堂中教师教学智慧的升华

课堂教学中问题的生成主要是指学生及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诸多及时生成的问题,生成的问题是师生的即席创作,是无法预约的美丽,它能把师生的思考引向深入,所以教师应该关注课堂上的生成点及生成问题的价值,抓住生成的教育教学契机。

很多时候,我们预设的问题在课堂实际教学中无法取得预期的效果,也就是说,当你提出一个问题时学生不知道从何入手回答,这时候有机智的老师就会生成另一个问题来替代它,把问题的讨论引向深入,而不是嘎然而止或不了了之了。比如,在9月22号下午听尚红圃老师讲莱蒙托夫《帆》这首诗时,她问了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帆'的理想是什么?"没有人回答。她就又这样问:"'帆'象征着什么?"学生都知道是象征诗人自己,然后红圃老师又紧接着问:"诗人的理想是什么?诗人具有什么样的人格?"这时候,学生就知道怎样去回答了,课堂自然就因为问题的巧妙生成变得更加精彩、生机盎然了。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要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教学大纲宽广的无法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中真正的能手、艺术家和诗人。

四、实际课堂教学应注意的五个问题

1.如何落实学生主体地位的问题。

我想用四句话来说明"把课堂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把问题思考的时间留给学生;把展示才华的机会让学生(尽可能多的让学生展现自己的才华,而不是老师过多的表现自己而忽略了学生);把学生热烈的掌声送给学生(尽可能多的让学生为学生鼓掌,而不是老师为了获得学生的掌声而忘记了学生)"。

2.关于语文教学任务的问题。

高中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思维能力、感悟能力和表达能力,但是我们却经常忽略对学生这"三维能力"的培养,因为我们很多时候为了完成课堂任务而把提高"高中生语文素养"这个目标忽略了,语文课成了单纯的"老师讲,学生听,学生记"的传授知识课。那么,从新课标的角度来讲,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就没有很好的落实"三维教学目标"中的"能力目标"和"情感能力和价值观"目标。所以说,我们是否应该给自己灌输这样一个理念:不管我们如何的备课、上课,都要牢牢地围绕这六个字三个词"积累、感悟、表达",最终要教学生学会自己积累,学会自己鉴赏感悟,学会自己表达心中的想法,这才是我们上语文课的终极目的。

3.语文课堂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动起来。

但我们不要简单的认为只要学生动了,目的就达到了。学生的动,也分为三个层面:第一、"形"动;也就是说学生在课堂上的读书和写作。第二、"心"动;也就是学生思考过程和思维的跳跃。第三、"神"动,也就是学生在活动中语文素养得到了真正的提升。所以,我们的课堂活动,要立足"形"动,力求"心"动,创设"神"动。

4.学生课堂回答的问题,老师要杜绝用单一的评价词语,比如说"不错"、"很好"、"非常好"等。

对于学生对问题的回答,老师要善于聆听,发现学生回答问题的闪光点,给与客观公正的评价。在课堂上,老师的评价不能没有或很少或不到位,老师要有一个善于聆听的耳朵,善于对学生引导、启发。

5.课堂教学收与放的问题。

有时候,我们老师会经常犯这样一些错误,给学生设置一个探究题,在学生课堂活动的时间上把握的不是十分好,也就是说很难达到收放自如,真的不知道什么时候该再放的宽一些,什么时候该收回来,结果一课堂探究,时间就不充裕,学习目标就完不成。能够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探究题应放的开点(如《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中在广告还原成语这道题中,老师列举了"油备无患、咳不容缓、一箭钟情、天尝地酒、食全十食美等")并没有让学生去思考列举,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们都遇到了那些乱改成语的现象,你个人认为这样做好不好?如果老师这样做了,就是一个很好的拓展延伸题,对学生的能力的培养有极大的帮助,这样的问题应多探究;指向单一尽量不讨论或少讨论(如《荣誉与爱荣誉》中的"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荣誉?"还有《十八岁出门远行》中的"你如何面对成长道路上的挫折?"探究题并不是一说探究就要分组讨论,不要作秀,该探究的才探究。)

小结

那么,在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过程中,一节好的、成功的语文课,应该从哪些方面去着手准备呢。文学大家毕淑敏说过这样一句话:"一颗优等的心,不必华丽,但必须坚固。"我不放套用她老人家的话这样表达:"一节优秀的课,不必华丽,但必须实用。"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如果我们能够注重从以下十个方面努力,并能做好的话,我们也可以说我们的课就是优质课。

1.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课;

2.面向全体学生的课;

3.落实"三维目标"的课;

4.落实"自主、合作、探究"方法的课;

5.求真务实的课;

6.先学后教,当堂练习的课;

7.带学生走进文本的课;

8.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的课;

9.将教学内容问题化的课;

10.知识性和思想性并举的课。

注:以上十点并不是本人在教学过程中经验的总结,而是在本次听课活动中,把新乡市一个评课专家的话记录下来,稍微整理而成,事后觉得这些话耐人寻味,故引用之。

此次郑州之行,让我深深地感觉到了自己在教学上亟待提高自己。平时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困惑也在这次听课中解决了不少,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心中的某个地方突然明亮起来。我在课堂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也因为这次听课,使我将在以后的教学中得到补足,并且我会继续踏着前人的脚步在新课改的道路上继续前行,正所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高二语文教学反思及改进措施篇四

提高语文课堂效率是一个老话题了,而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效率,至今还没有圆满的答案。这里我根据本人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语文教学要主则详,次则略,不可平均用力,或按照“作者介绍、时代背景、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这种八股味很浓的程式化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这样就难以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教学效率必然低下。教师必须做到,“任它千瓢水,我只取一瓢饮。”即紧抓住课义的重点,牵动人隅而提挈全篇,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效率”的含义,就是指单位时间完成的工作量和取得的收获。衡量一堂课的教学效率如何,主要看有效教学时间,即在教与学活动过程中学生学习知识、习得技能、形成能力和提高认识真正起作用的时间。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必须千方百计地提高45分钟的利用率。如教《故都的秋》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一提起秋天,大家也许会浮现出一幅硕果满枝的丰收图景,也可能会有“无边落木萧萧下”的悲凉感慨,那么,郁达夫给我们带来了一幅怎样的秋天图景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故都的秋》。学生翻开书,很快地找到了故都秋的特点“清、静、悲凉”,并结合自读提示,初步把握了景物特点与心境及时代背景的关系。这样,在兴味盎然中也较容易地理解了课文内容。这样,既节省了时间,有提高了学生的听课效率。

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具备听说读写的能力。而能力是在训练过程中培养的,因此,课堂教学必须把着力点放在能力训练上。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彻底改革以知识学习为中心的基本教学体系和以教师讲析为主的基本教学形式,而代之以能力训练为中心的基本教学体系和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主动学习和练习为主的基本教学形式。要坚持以训练为主线,使教和学都成为训练的手段,在听说读写训练的全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掌握字词句章等知识。为了使训练更有成效,教师必须善于设计,精讲巧问,即使是一般的课堂提问和练习也要着眼于能力训练。如在讲授《药》时,鉴于鲁迅小说语言的含蓄性,我先让学生自读设疑。学生的问题主要聚焦在“阿义可怜”“乌鸦箭一般飞走了”“华大妈的不足和空虚”等问题上。借着一位同学质疑小说第三部分与前后文的衔接问题,我们一起讨论情节的发展,弄清了双线结构。就“乌鸦”的描写重点阅读第四部分引出对主题的发掘。然后请学生分角色朗读第三部分茶馆的对话,分析人物间的关系和思想状态,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感受其效果。最后让学生自己体味环境和细节描写的作用。

课堂教学效果如何,关键在于备课。因为备好课是搞好教学的基础之基础,根本之根本。教师只有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备课的要求是多方面的,但至少要做到以下三点:即了解学生的知识底细,明确教学目标,掌握课文的重点内容。只有知道学生该学什么,才能弄清自己该教什么,否则,闭着眼睛捉麻雀,大抵是无效劳动而已。教学目标决定课堂教学的方向。课堂教学目标明确,可以有效地克服教学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加强教学的针对性。

高中语文教学已经进入基础教育的尾声,许多学习习惯已经养成,教学工作的开展不是很容易见成效,虽然对于高考来说,学好语文对于学生选择自己满意的学校有一定的帮助,但总的说来,语文课作为陶冶情操激发思维,促进交流能力的工具性学科力量的发挥却还远不能尽如人意。据调查表明,有大量的学生对语文课有厌烦情绪,语文课作为人文精神的载体所应发挥的作用可能是所差更远。也就是语文越来越成为一门"得分机器,而不是人文精神的载体。"做为一名语文教师,我发现因受传统观念和现行考试制度和评价方法的影响,不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阻碍着语文课的工具性、思想性和人文性作用的发挥。

误区一:语文课堂--"问题全解决了"

如果学生没有问题意识,就不会[]去独立思维,更谈不上创新。语文课上,教师为了"紧扣教材",为了"调动"学生,便把"满堂灌"演绎成"满堂问",而所问的那些问题基本上属于类似:"通过……你读懂了什么""还读懂了什么""作者用意何在"等形式化问题,学生回答这些问题都无须思考。还有些教师把教学参考书上的程式在课堂上"说教"一遍,把学生的思维完全限制在课本和教学参考书的框框之内。课堂上的阅读也成为一种被动的阅读,学生并没有真正对课文用心去感悟,他们所"读懂"的也只不过是根据以前的思维定势而得到的"微言大义",至于课文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都无从知道。因而,课上学生自能"读懂"等课结束了学生没有问题可以问了。其实这种没有问题实则是最大的问题,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一大误区,是学生缺乏独立思维的一种表现。

语文教学怎样走出没有问题的误区呢?我认为首先要转变观念,放手去让学生思考问题,给学生以自由思考的机会。学生一旦提出问题,就应该鼓励,问题去引导学生,给他从小种下探索思考的种子。就象我们经常所说的那样"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其次,我们应该认识到语文课与活生生的生活实际的联系,而不应囿于书本和教参的框框。我们不应该带有"什么什么不是语文课要解决的问题"这种错误观念。我们只有打破学科分界,学生的问题意识才有广阔的空间。而且所提问题不一定当堂都能澄清,更重要的是要留给学生一个善于思考的头脑。最后,教师要尽可能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要开阔学生的思维,先开阔自己的视野。

高二语文教学反思及改进措施篇五

一、积极听课,认真备课,善于反思

二、紧抓作业批改、注重后进生辅导 

三、深入扎实的上好每一节课

语文是一门工具学科,它不同于数学,语文教学要求语言文字教学和情节、内容教学相结合,相辅相成。而低年级的语言文字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的四个基本环节,我认为,语文教学中“说”和“读”的重要性尤为突出。所以,在教学中我特别重视“说”和“读”的训练。高一年语文教科书上“口际交际”是一项很重要的教学内容。自古以来,能说会道,体现一个人的睿智,思维敏捷。现代语文教学,“多说多练”势在必行。整个学期,我注重课堂上的合作探究,让每个小组讨论并展示结果,学生之间互听互评,共同积累,共同提高。通过一个学期的训练,我发现同学们的表达能力有较大的进步,逻辑思维能力也增强了。并且,通过评奖活动,选出了口才最好的学生,如郭奕江、申梦雪的、董阳等。

在“说”的过程中,有一个与之相促进的`过程不容忽视,那就是“读”。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再来有感情地朗读。读的形式多样,可以采用个别读、齐读、小组读、分角色朗读等。再次,用“读”帮助记忆,培养语感,陶冶情操。最后,让学生进行摘记,并对学生的手抄本进行定期检查,并对写得好的学生加以表扬。

语文教学中,除了“说”和“读”很重要外,还要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即学完一个单元,学会自己归纳,学懂了一些什么,还存在哪些问题。孔子云:温故而知新。经常温习功课,以后的学习才会觉得较轻松。

(一)对课标的困惑 

(二)对课堂的困惑 

(三)对教材的困惑 

1、对必修内容的困惑。

高二语文必修五和选修1 集中了高中阶段近80的古诗名篇、以及部分文言名篇,教学内容重,教学进度紧张。而且因为一味的赶进度,使得每堂语文课都上得满满的,而语文课所必需的一些课外趣味补充,因此都被忽略了,语文课索然无味。

2、对教学重点的困惑。 

现在的教材自由度很大,每篇课文后面的练习和要求都很少,这一方面是扩展了教师的能动性,但是对教师来说是增加了难度。我们的老师很难把握教学的重点。

注:查看本文相关详情请搜索进入安徽人事资料网然后站内搜索高二语文教学反思总结。

相关范文推荐
  • 09-23 最新临沂购房合同去哪里(精选5篇)
    合同内容应包括劳动双方的基本信息、工作内容与职责、工作时间与休假、薪酬与福利、劳动保护与安全等方面的内容。相信很多朋友都对拟合同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小编带来的
  • 09-23 国家助学金贷款申请书(汇总7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
  • 09-23 2023年幼儿园植树节活动方案 幼儿园活动方案(实用8篇)
    为保证事情或工作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开展,常常需要提前准备一份具体、详细、针对性强的方案,方案是书面计划,是具体行动实施办法细则,步骤等。方案的制定需要考虑各
  • 09-23 2023年有趣的食物链教学反思(精选5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
  • 09-23 2023年中班科学陀螺活动教案反思(优秀9篇)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
  • 09-23 最新世界家庭日的活动计划(优秀5篇)
    时间就如同白驹过隙般的流逝,我们又将迎来新的喜悦、新的收获,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计划吧。因此,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计划的作用,并在日常生活中加以应用。下面我帮大家找
  • 09-23 最新会计个人简历电子版免费(优秀10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会计
  • 09-23 最新中班科学教案及反思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通用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教案吗?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教案怎么写才比
  • 09-23 2023年跑小区总结(优质5篇)
    当工作或学习进行到一定阶段或告一段落时,需要回过头来对所做的工作认真地分析研究一下,肯定成绩,找出问题,归纳出经验教训,提高认识,明确方向,以便进一步做好工作,
  • 09-23 最新小学生法制队日活动方案(优质5篇)
    确定目标是置顶工作方案的重要环节。在公司计划开展某项工作的时候,我们需要为领导提供多种工作方案。方案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方案策划书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