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五年级祖父的园子第二课时 小学五年级语文祖父的园子教案(优秀8篇)

时间:2023-10-16 05:24:37 作者:字海 部编本五年级祖父的园子第二课时 小学五年级语文祖父的园子教案(优秀8篇)

致辞致谢是向集体或个人表达感谢之情的一种方式,可以拉近彼此之间的关系。写致辞时,我们要注意语言的严谨性和文采的美观性,避免使用过于口语化的表达方式。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些致辞致谢的优秀范文,希望能为大家在写演讲时提供一些参考和思路。

部编本五年级祖父的园子第二课时篇一

1.会认读蚂蚱,樱桃,蚌壳,瞎闹,倭瓜,水瓢,圆滚滚等词语,通过,并结合课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仔细阅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出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情趣。

3.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作者当时的感受。

体会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情。

一、谈话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祖父的园子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找出生字新词,注意读准字音.

3、联系上下文,与同桌探讨,理解课文中的词语。

4、分小组讨论,交流,作者回忆了童年时代在祖父的园子里快乐玩耍的哪些情景?

5、全班汇报交流,师根据学生交流。

板书:

观赏小昆虫,大榆树

跟随外祖父栽花,拔草,种菜,铲地

误把狗尾草当谷穗留下不铲除

在祖父的园子里玩耍的情景:

摘吃黄瓜,追逐蜻蜓,捉玩蚂蚱

用瓢舀水往天空扬

沐浴阳光,感受花、鸟、果、虫的自由

用草帽遮脸睡觉

三、体会作者在园子里的心情

1、默读课文,体会我在园子里的心情是怎样的?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用笔勾出相关句子,并在旁边批注自己的体会。

2、全班交流。

让学生通过找句子,谈体会,有感情朗读,体会到我在园子里的心情,达成共识:我在祖父的园子里是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我的童年生活是多彩有趣的,令人向往的。

四、领悟表达特点

讨论:作者为什么能将她的童年生活写得那样有趣,真实,吸引读者?

通过交流,老师点拨,使学生明白,作者留心观察生活,并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是写好童年生活的根本原因,要求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感受生活中的人、事、物。

五、课外延伸

课外阅读有关写童年生活的文章,如高耳基的〈童年〉,为口语交际学习作准备。

祖父的园子——我的乐园

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表达感受

部编本五年级祖父的园子第二课时篇二

1、认识“蚱、啃”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晃”,会写“蝴、蝶”等13个字,会写“蝴蝶、蜻蜓”等12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感悟作者的表达方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学生默读课文,找出不认识的字词。

2、学生汇报,师指导识字:

3、(出示生字)指名学生带读,注意读准字音。

4、(出示“蝴蝶、蜻蜓、蚂蚱”等词语)学生齐读。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快速浏览课文,给课文标上自然段并划分段落。思考:你觉得祖父的园子是一个怎样的园子?(充满快乐的、自由的、美丽的园子)

2、小组讨论:作者回忆了童年时在祖父的园子里的哪些场景?

(1)学生齐读,说说祖父的园中有什么。(昆虫)有哪些昆虫?(蜜蜂、蝴蝶、蜻蜓、蚂蚱)这里着重写了哪种昆虫?(蜜蜂)作者先是运用了abb式的叠词,再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蜜蜂的可爱,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对它们的(喜爱之情)。

(2)除了昆虫,园中还有什么?(树)哪些树?(樱桃树、李子树、大榆树)着重写了(大榆树)。(出示与大榆树相关的句子)仔细默读上面的句子,找出作者描写大榆树时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拟人、比喻)有什么作用?(勾勒出大榆树的高大和不容忽视,也写出了大榆树的活力。)

(3)再次齐读第1~3自然段,边读边想象,此刻你正漫步园中,看到这些富有生机的景物,是多么陶醉啊。

四、小结。

祖父的园子里有蝴蝶,有蜜蜂,还有大榆树,真是生机勃勃,但是不是只有这些呢?还需要我们进一步去发现。

部编本五年级祖父的园子第二课时篇三

《祖父的园子》讲的是作者童年时。祖父家有一个大花园,花园十分漂亮,有各种花儿和蝴蝶,作者十分喜欢它,因为它带给了作者快乐。

《祖父的园子》是作者童年的乐园,那里珍藏着纯真和美好,通过对园子里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的介绍,写出了童年生活的自由与快乐,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

总有一个地方承载着童年的回忆,它可以是有浪花、、贝壳的海边,也可以是有鲜花、小草的郊野,还可以是祖父的五彩花园,在祖父提供的自由天地里,儿时的作者尽情享受着童年的无穷的乐趣。

我们也有属于自己的童年乐园,那也是鲜花盛开,四季如春,让我们珍惜这样的童年时光吧!让它伴随着我们自由自在的成长。

部编本五年级祖父的园子第二课时篇四

《祖父的园子》节选自著名女作家萧红的回忆性小说《呼兰河传》,课文主要叙写了童年的萧红在园子里快乐自由、无拘无束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和对祖父的怀念。孩子气十足的腔调,清新质朴的语言,诗意浪漫的景物描写,借物抒情的写作方法是本文表达方式上突出的特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自由快乐,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和对祖父的怀念。

3、学习作者独特的表达方式。

在品读文字中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自由快乐和祖父的爱,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和对祖父的怀念。

多媒体课件

1、揭题,读题。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十课,读课题。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这篇课文节选自著名作家萧红的作品《呼兰河传》。

2、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主要写了我童年时代跟着祖父在园子里劳动的情景。/园子的景象以及和祖父在园子里发生的趣事。)

我、祖父、园子构成了多彩的生活,给萧红留下了童年美好的记忆,令她难以忘怀。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走进这个园子。

1、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文中直接描写园子的段落。(第2节、第13节)

2、引读第二节。(读出园子的美和生机勃勃)。

3、自由读第13节。

我想,读着这些文字,漫步在这个大园子中,你就会产生一种感觉,你的脑海中会出现一两个词——(无拘无束,悠闲,自由,随心所欲)

你的感觉和文中的“我”感觉相通了。读着读着,我觉得园子里的一切——,要做什么,——,要怎么样,——,都是——。

4、仔细读读这一段,看看作者是怎么来写园中的自由的?注意那些有趣的、特别的词句,可以划下来。

交流,相机指导朗读。

(运用了拟人、排比的手法,句式有……就像……似的……,……愿意……就……,一会……一会……)

5、老师读这一段时发现了一个问题,文中一连用了十个“就”,读起来是不是觉得啰嗦?(萧红的文字很朴素,但读起来觉得很灵动,很清新,字里行间扑腾着两个字——自由。)

6、让我们把这种自由的感受带进这一段中,通过你的朗读表现出来。(配乐朗读。)

7、为什么在萧红眼里,园中的花鸟、蔬菜、昆虫这一切都是自由的?联系上下文,想一想。(作者的童年生活是自由的,心灵是自由的,所以看园中的一切都是自由的了。)

像作者这样把人物情感倾注在事物上,借助事物来表达人物的情怀,这种写法就叫借物抒情。作者写园子的自由实际上是要写“我”童年生活的自由。

1、作者童年生活的自由又是怎么表现出来的呢?

让我们继续漫步于园中,默读课文3-12节,注意那些最有趣、最好笑的细节,读一读,划一划,可以在旁边写下自己最想说的话。

2、交流,品析,指导朗读。

引导学生抓关键词,一边读书一边想象画面。

(第12段:我是怎么浇菜的?读读课文,找找描写我动作的词“抢拼尽了力气往天空里一扬大喊着”

把水往天空里一扬,这一扬,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这一大瓢水冲下来,你浑身湿淋淋的,像只落汤鸡,你的心里呢?把你内心的自由畅快读出来。

我仿佛看到你和祖父的头发都还在滴着水,可你却看着祖父傻傻地大笑呢,这哪是在干活,分明是拼尽了力气在玩呢!

多么可爱的孩子,多么淘气的乱闹,让我们再一起读读这一段,和作者一起回味那段自由快乐的时光。)

3、小结: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祖父下种,我就瞎闹,祖父铲地,我就乱勾,祖父浇菜,我就乱闹,漫步在园中,我们看到,无论我想怎么样,就——,想做什么,就——我完全是——。

1、其实,我在园中做过有趣的事儿还有很多很多,我曾经捉来一只大蚂蚱,把腿用线绑上,过了一会儿,线头上只栓了一只腿,而蚂蚱不见了。我曾经在祖父拔草时,在他的草帽上插了一圈盛开的玫瑰,红通通足有二三十朵,祖父还以为那年春天雨水大,玫瑰香气传得远呢!

2、小萧红在园中能这样自由自在,随心所欲地玩耍、瞎闹,祖父的态度又是怎样的呢?

默读课文,从文中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祖父?

3、品味文中的“笑”,感受祖父对“我”的爱,指导读句子。

祖父的笑中有慈祥,祖父的笑中有疼爱,祖父的笑中有教育,祖父的笑中有宽容。祖父的笑和爱一起永远留在我的心底。许多年以后,作者深情地回忆:祖父的眼睛常常是笑盈盈的。祖父的笑,常常跟孩子似的。(课件出示)

1、正是因为有了祖父的疼爱和呵护,我才觉得自己的心是——自由的。(配乐引读)我感觉到花开了,就像——,我看到鸟飞了,就像鸟——,我听到虫子叫了,就像——,我就变成了那倭瓜,愿意爬上架,——,愿意爬上房,——,我就变成了那黄瓜,愿意开一谎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我就是成了那玉米,我若愿意长上天去,——。我要做什么,——,要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2、你渴望这样的童年生活吗?请你运用文中句式写一写。

如果我有这样的一个园子,——

……愿意……就……想……就……

1、有自由的园子真好,有爱的园子真好。想一想,当作者成年以后回忆这个园子时,她心中是什么感觉?(快乐、幸福、回味、眷恋、对祖父怀念)

(萧红出生与一个地主家庭,父亲对她十分冷漠,母亲也不喜欢她,只有祖父疼爱她,祖父是萧红一生最重要的人。在萧红眼里,这不是一个普通的园子,而是萧红童年生活的乐园,这个园子只属于“我”和最亲爱的祖父)就让我们再深情地读课题。

3、一想到这个园子,作者的思绪就回到了呼兰河这座小城,一想到这个园子,作者就想到了快乐自由的童年生活,一想到这个园子,作者就忆起了对她百般呵护的祖父,作者写园子,其实是在回忆她快乐自由的——,其实是要表达对祖父深深的感激、怀念之情。

4、《呼兰河传》这本书的尾声部分这样写道:(课件,配《思乡曲》的音乐)

呼兰河这小城里边,

以前住着我的祖父,

现在埋着我的祖父。

从前那后花园的主人,

而今不见了。

老主人死了,

小主人逃荒去了。

那园里的蝴蝶、蚂蚱、蜻蜓,

也许还是年年仍旧,

也许现在已完全荒凉了。

小黄瓜、大倭瓜,也许还是年年地种着,

也许现在根本没有了……

他们充满我幼年的记忆,

忘却不了,

难以忘却……

这一切,是萧红忘却不了的,于是,她就用最质朴的文字去表现它,珍藏它,写成了《呼兰河传》。著名作家矛盾称这本书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这是值得我们去细细品读的好书,希望同学们课下找来读一读。

祖父的园子

爱自由

1、抓住文眼,形散神聚。本文节选自小说却没有曲折起伏的故事情节,倒更像一篇散文。设计教学过程时,我根据文本特点和学生的阅读规律,以课文第十三自然段为切入点,找出文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句子“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抓住文眼“自由”两字来展开教学,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欣赏园中景物的自由生长,品味作者童年生活的快乐自由,寻找自由的根源——祖父的爱,是祖父的爱给了“我”一颗自由的心,看什么都是自由的,再跳出文本,抒发自己渴望自由的心灵,最后引导学生读一读自由背后的故事,把学生视角引向经典原作-《呼兰河传》。由浅入深,使学生对“自由”的理解逐渐深刻与丰满,做到形散神聚,重点突破。

2、品味细节,感受情境。文中“我”和祖父在园中劳动的情景作者采用叙述的话语,其中的一些细节值得推敲,往往一个简单动作却蕴含着丰富的内容。比如文中祖父的“笑”既能拨动学生情感心弦,又能引发言语表达的生长点,从这个“笑”字中我们可以读出祖父的爱、和蔼、慈祥、宽容、童心、对孙女的教育,把这个“笑”字读活了,祖父的形象就会跃然纸上,我们就会自然进入课文叙述的情境。

3、关注表达,学习运用。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高年段阅读教学要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这篇文章在表达方式上更是有它独特的魅力。因此,我在设计教学过程时不仅引导学生体会文章写了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还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怎么写的。对于特别的语句反复品读,并且运用文中句式练习说话,进行文本语言的内化迁移,既巩固了对文本语言的学习,又通过练习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联系原著,适度拓展。语文学习不仅仅是学习课本,要将学生的视角引向更广阔的天地。引导学生了解《呼兰河传》,了解萧红的人生经历,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对祖父的怀念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加深情感体验,增加文本厚度,同时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

部编本五年级祖父的园子第二课时篇五

字典,课本图片,笔记本,网络畅通,学习所用电子产品。

1.正确认读文中的“蚱、晃”等11个会认字,正确书写“蝴、蚂”等14个会写字;会读“蚂蚱、樱桃、蚌壳、瞎闹、倭瓜、水瓢、圆滚滚”等词语,通过查字典并结合课文解释不懂的词语。

2.默读课文,说出课文内容,说说园子里有什么,“我”和祖父在园子里做什么,祖父的园子有什么特别之处。

3.读出“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说出作者童年生活的情趣。

正确认读生字词,读出“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

读出“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

(一)交流激趣,导入课题。

1.谈话激趣:童年是快乐的,童年生活是美好的,人们往往留恋童年时光,女作家萧红的《呼兰河传》就记录了这样的感受。

今天我们一起感受她的童年生活吧!下面先介绍一下萧红ppt。在萧红的记忆里,难以忘却的是什么?让我们一起走进萧红童年的记忆,走进《呼兰河传》节选的——《祖父的.园子》。(ppt:祖父的园子,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遇到自己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3.学生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自学生字词。

4.教师领读我会认生字,练习朗读。

5.教师领读我会读词语,练习朗读。

6.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学习我会写生字,观察讲解易错字。“拔”区别拔和拨;“承”;区别瞎和割。

7.学习词语:明晃晃、光芒四射。

8.默读课文,说一说作者从哪两方面写祖父的园子的?

教师小结:两个方面,第一园子里有什么?第二我和祖父在园子里干什么?

9.跟老师一起读读前三段,说说园子里都有什么?学习前三段。

10.再读课文前三段,读出喜爱之情。

(三)布置作业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抄写本课生字、词语。

3.积累abb词语。

五年级语文下册《祖父的园子》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部编本五年级祖父的园子第二课时篇六

读《祖父的园子》一文,学生轻轻松松就跨进园子,感受到这里充满了生命的气息,什么都是自由的,空气里弥漫着自由的气息。童年的作者也是自由的,这自由也是她童年快乐的源泉。当然,让作者感到自由快乐的不光是祖父的园子,还有慈爱的祖父,他给了孩子心灵的自由,正是因为作者的心灵是自由的,所以在孩童眼里,一切才是自由的、快乐的甚至充满梦幻色彩的。这样的话题十分贴切儿童生活,学生学起来不陌生,但是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情感积累与体验比较单一或肤浅。因此,要让学生从查找作者的生平资料入手,引导学生课前或课后阅读《呼兰河传》,这样能帮助学生走近作者的内心世界,为学生自由地、入情入境地读书打入基础。学生先谈谈读书收获,再提出自己的读书疑问,这些在课前教师必须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另外,学生个人的读书收获较片面,因此把合作学习、探究学生的精神和方式引进课堂,也是必不可少的,从而从根本上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素质的发展。

二、教学思路

首先是课前先学,为学生提出自主阅读的三维目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读懂作者内心情感,提出个人独特见解”,检查反馈学生的自主读书的收获,这样可以了解学生的自学基础,在稍后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然后教师根据事先获知的学生质疑问题,择其精华投影于屏幕,让全班同学围绕这几个问题展开合作、探究式的学习。过程中教师不忘自己“引领和点拔者”的身份,从“园子”直接切入第十三段的教学,然后聚焦于“自由”这个字眼,教学由此展开并形成波澜。接着引导学生在读中体会情感,在读中感悟语言的特点,体会写作方法,并由此拓展片段写作,巧妙地引导学生进行文本语言内化迁移。最后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自主探究,获得“自由的背后是爱”这个关键的感悟。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自主读书,把握课文内容,品味人物情感,领悟表达方法。

三、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世界。

2、有感情朗读课文并感悟作者对文章的表达方式。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世界。

难点:感悟作者对文章的表达方式。

[教学准备]小黑板,多媒体课件。

[课前预习]

1、充分地朗读课文,读通、读懂课文。

2、思考:“我”在园子里心情怎样,从哪些描写中体会到,运用学过的方法在书上批注。

3、提出你对课文的质疑之处。

4、了解作者的生平,有条件的可阅读《呼兰河传》中与萧红童年生活相关的篇章。

四、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部编本五年级祖父的园子第二课时篇七

《祖父的园子》选自萧红的自传体长篇小说《呼兰河传》。以作者自己的口吻叙述了自己的祖父菜园无拘无束的玩耍和自由自在的生活,使她感到了无比的自由和快乐,正是这样她才对祖父的园子是那样的喜爱,同时包含了对童年生活的无限怀念。

这篇文章主要写了祖父园子的样貌和园中的景物,重点叙述我和祖父在园子的活动。在讲述祖父园子样貌的时候,通过以读带讲的方法,文章思路清晰,有些内容显而易见,学生都能很快的掌握,并对详写部分和略写部分重点做了区分,让学生领悟到详写和略些可以使文章主次突出。本课的重点是我和祖父在园子的活动,因为我们地处农村,对农村的田园生活比较熟悉,学生能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去感受萧红在园子中那种激动,欢快,天真烂漫,放肆玩闹的情景,所以采用入情入境的方法让学生去感悟,原来童年乐园的那么的美好。尤其是课文第十三自然段中摘黄瓜吃黄瓜,黄瓜没吃完,又去捉蜻蜓,蜻蜓追不上又去采倭瓜花、捉蚂蚱,她放肆的玩闹,玩的是那样的无拘无束,自由自在。而此时祖父看到眼前的这一切,没有任何责备,反倒宠爱有加,由着我放肆的瞎胡闹。而这更体现了祖父对我的喜爱,他是那样的慈爱、宽容、有耐心。

祖父的园子是那样的特别,就连太阳在园子里都显得特别大,特别亮,亮得使人睁不开眼睛,亮的蚯蚓不敢钻出地面,亮得不敢从黑暗的地方飞出来,就连天空也显得特别高,光芒四射的太阳让祖父园子的一切都有了生命,抒发了作者不仅喜爱祖父的菜园,还对童年生活充满了无限的怀念。而祖父园中的景物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作者采用寄情于物得方法,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在倭瓜、黄瓜、玉米、蝴蝶上,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表现了自己在祖父园子的快乐,自由。用重点读,重点体会的方法,让学生体会,品味。

通过这一节的教学,让我深刻体会到实实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多么的重要,把学生的发展做为课堂中最重要的因素来考虑。文字是美丽的,富有魅力的,让我们带着学生在美丽的文字间徜徉,感受学习语文的幸福,领略学习语文的诗情画意。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部编本五年级祖父的园子第二课时篇八

《祖父的园子》是第二单元“永远的童年”的一篇略读课文。全文以富有诗意的语言,孩子气十足的腔调,写了作者在园中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

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自主读书,把握课文内容,体会“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情。教学时,我大致设计了五个环节:

第一环节:介绍作者,激发学生读书兴趣,导入新课。

萧红(1911-1942)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黑龙江省呼兰县人,原名张乃莹。1935年在上海出版成名作《生死场》时,开始用萧红作笔名,蜚声文坛。在萧红不到的创作生涯中,为祖国文学宝库留下了近百万字的作品,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萧红的《呼兰河传》,是一本对故乡的回忆录。也就在写完后的一年,这个女子就从世间消失了,只有31岁。在《呼兰河传》里她用了许多的文字描写家里的园子,称为祖父的园子。

第二环节: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1、找出生字新词,注意读准字音;查字典,联系上下文,与同桌探讨等方式理解课文中的词语。

认读词语:蚂蚱樱桃蚌壳瞎闹锄头倭瓜水瓢嗡嗡叫毛嘟嘟圆滚滚一动不动

(1)观赏小昆虫,大榆树。

(2)跟随外祖父栽花,拔草,种菜,铲地

(3)摘吃黄瓜,追逐蜻蜓,捉玩蚂蚱

(4)用瓢舀水往天空扬

(5)沐浴阳光,感受花、鸟、果、虫的自由

(6)用草帽遮脸睡觉

第三环节:体会“我”在园子里的心情。

快速默读课文,体会“我”在园子里的心情是怎样的?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用笔勾出相关句子,并在旁边批注自身的体会。

品味重点段落: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蜜蜂、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蝴蝶有白蝴蝶、黄蝴蝶。这种蝴蝶小,不太好看。好看的是大红蝴蝶,满身带着金粉。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停在上面一动不动了。

解析:(祖父的园子里昆虫丰富多彩;昆虫非常可爱;祖父的园子充满生机、热闹、美丽……我对园子非常喜爱,难以忘怀。)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

……

解析:(写园子里植物和动物的自由自在,表达“我”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快乐心情;所以,在“我”的眼里,园子里的一切都是自由、快乐的,都是那样美好,充满活力。)

第四环节:感悟孩子气十足、诗意浪漫的语言。

作者为什么能将她的童年生活写得那样有趣,真实,吸引读者?

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并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把“我”-一个小孩做的、想的、说的如实地写下来。这些事,只有小孩会这样做,这样说,具有真情实感。作者的景物描写诗意浪漫,语言表达孩子气十足。因此,我们也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感受生活中的人、事、物。

第五环节:拓展

品读《呼兰河传》(节选),进一步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快乐。然后说说自己童年的快乐。

我拉着祖父就到后园里去了,一到了后园里,立刻就另是一个世界了。决不是那房子里的狭窄的世界,而是宽广的,人和天地在一起,天地是多么大,多么远,用手摸不到天空。而土地上所长的又是那么繁华,一眼看上去,是看不完的,只觉得眼前鲜绿的一片。一到后园里,我就没有对象地奔了出去,好像我是看准了什么而奔去了似的,好像有什么在那儿等着我似的。其实我是什么目的也没有。只觉得这园子里边无论什么东西都是活的,好像我的腿也非跳不可了。若不是把全身的力量跳尽了,祖父怕我累了想招呼住我,那是不可能的,反而他越招呼,我越不听话。等到自己实在跑不动了,才坐下来休息,那休息也是很快的,也不过随便在秧子上摘下一个黄瓜来,吃了也就好了。休息好了又是跑。

教学反思:

一、值得肯定的方面:

1、教学中把握住了重点:即引导学生自主读书,体会作者在祖父园子里自由快乐玩耍的情景。

2、教学中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合作交流,学生成了课堂上真正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新课的组织者和指导者。

3、课前预习较为充分,学生对字词的掌握很扎实,对课文的理解有一定的深度。

4、注重了新课导入的设计,通过谈话的方式,从学生熟知的菜园子为新课学习做铺垫;后又通过介绍作者传奇的身世,激起学生读书的兴趣。

二、有待改进的方面:

1、教学环节的设计还不够紧凑,比如第一环节和第二环节太独立,实际是可以融在一起的。

2、第一环节用时过多,致使完成后边的任务显得很匆忙,出现拖堂的现象。

3、教学用语不够干净利落,语言激励性不强。

4、朗读的指导和对重点段落的朗读训练不够。

5、虽然有拓展,但由于时间不够实际没有拓展开。

6、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发言面少,显得拘谨。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人教版五年级下册)]

相关范文推荐
  • 10-16 大班语言传递微笑说课稿(汇总8篇)
    由于工作中的各种环节和事项都需要得到批准或指导,因此请示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沟通方式。请示时要注重礼貌和感谢,对他人的帮助和意见表示真诚的感激之情。接下来,让我们一
  • 10-16 小学生竞选班干部发言稿班长(精选5篇)
    请求指导在请示之前,可以事先咨询其他人员,收集意见和建议,用以完善请示的内容。请示范文三:关于市场调研结果的请示。小学生竞选班干部发言稿班长篇一敬爱的老师,亲爱
  • 10-16 平均数的应用的教学反思与改进 比的应用的教学片段及反思(精选8篇)
    梦想,是人生旅途中的指南针和动力源泉。总结梦想的过程需要我们扪心自问,梦想是否与现实相符,是否值得坚持。那些成功实现梦想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努力不懈地追寻梦
  • 10-16 小班二月份工作总结(模板8篇)
    半年过去了,回头看看我们在这段时间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为下半年的发展打好基础。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阅读一篇优秀的出纳总结,从中学习和借鉴经验。小班二月份工作
  • 10-16 水浒传读书笔记(大全8篇)
    成功者总是能够总结失败的原因并从中找到改进的方法,这是励志的关键。总结时要多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争取多方面的反馈。看看这些励志总结,或许你会发现新的启发和思考
  • 10-16 2023年教师公开课活动方案(实用16篇)
    游戏策划是一个反复推敲和完善的过程,需要不断优化和调整游戏的各个要素。以下是一些成功游戏的策划实例,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灵感和启发。教师公开课活动方案篇一为了深化
  • 10-16 2023年小学数学思维的重要性论文(实用8篇)
    编辑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协调能力,能够与作者和其他相关人员合作,达到共同的编辑目标。在编辑的过程中,我们首先要理清思路,明确文章的主题和结构。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
  • 10-16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气球跳舞反思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气球跳舞(大全8篇)
    初一教案不仅需要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了解其他教师的教案,可以开阔我们的教学思路和方法。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气球跳舞反思篇一
  • 10-16 2023年校园青春励志电影百科(大全8篇)
    总结来说,提纲是写作和演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步骤,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组织思路、提高表达能力。如何制作一个明确而有序的提纲是写作的重要一步,我们可以从整体到细节进行
  • 10-16 村会计年度个人总结 会计年终个人总结(通用10篇)
    通过学习总结,我们可以发现自己的学习优势和不足,进而制定更科学的学习计划。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军训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村会计年度个人总结篇一一、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