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原则和要点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指南(优质5篇)

时间:2023-09-25 13:19:34 作者:紫薇儿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原则和要点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指南(优质5篇)

报告,汉语词语,公文的一种格式,是指对上级有所陈请或汇报时所作的口头或书面的陈述。那么,报告到底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最新报告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原则和要点篇一

2、项目实施的可行性及必要性;

3、市场发展前景;

4、技术上的可行性;

5、财务分析的可行性;

6、效益分析(经济、社会、环境)。

7、其他相应的附件材料。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格式

1、总论

2、需求预测和拟建规模

3、资源、原材料、燃料及公用配套设施情况

4、建厂条件和厂址方案

5、设计方案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原则和要点篇二

第一条:为规范土地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保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质量,根据《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国土资发〔〕316号)、《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td/t1012—2000)、《土地开发整理标准》(td/t1001—1013—2000)等相关政策规定、标准规范,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可行性研究应从项目的基础条件、技术、资金、效益、组织管理等方面进行详细地研究与论证。

第三条:可行性研究报告一般按照以下程序编制:

(一)签订委托协议。项目申报单位与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签订委托协议。协议主要包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项目名称、范围、内容、完成时间、劳务费用、质量及成果提交要求。

(二)组建工作小组。根据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工作量、内容、范围、技术难度、时间要求等组建相应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小组。编制小组成员应包括土地、农业、林业、水利等方面的专业人员,熟悉当地农业生产和农业工程建设情况。

(三)制定工作计划。内容包括研究工作的范围、重点、深度、进度安排、人员配置、费用预算及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大纲,并与委托单位交换意见。

(四)实地踏勘。有关人员根据可行性报告编制的需要进行实地踏勘,收集项目有关资料。

(五)分析研究。在收集各种资料和数据的基础上,结合实地调查情况,对项目区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各个方面的分析,设计出可供选择的不同规划方案,对各种规划方案进行比较论证后得出推选方案,并形成可行性研究的结论。

(六)项目效益分析。对推选方案进行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经济效益评价及风险分析,以判别项目的社会可行性、环境可行性、经济可行性和抗风险能力。当有关评价指标结论不足以支持项目方案成立时,应对原有设计方案进行调整或重新设计。

(七)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土地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包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本、土地整治项目现状图和土地整治项目规划图。

(八)与委托单位交换意见。可行性研究初步成果完成后,要提交委托单位交换意见,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形成最终可行性研究成果。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原则和要点篇三

可行性研究报告图件包括土地整治项目现状图和土地整治项目规划图。

(一)对土地整治项目现状图的基本要求

1、土地利用现状图的制作应符合一般的制图要求,有图例、制图单位和制图日期等要素,图例应符合《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及《地形图图式》(gb/t7929—1995、gb/t5791—1993)。

2、现状图应统一采用西安1980大地坐标系,不得使用自由坐标系。

3、以实测地形图为底图绘制,能够清晰表达项目区地形变化情况。

4、现状图上应标注以下内容:

项目区边界上的主要控制点应有明确的大地坐标;

土地利用变更日期;

项目区水源、主干道路、主干排灌沟渠、堤坝、电力等基础设施及其他主要地物;

项目区内外的相对关系,如项目区内的排灌沟渠、道路等与外界的联系等。

(二)对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图的基本要求

1、规划图应以现状图为底图进行编制,因此项目区边界必须完全一致;

2、等高线、高程点等现状地物应做淡化处理;

3、各项工程总体布局要明确,单项工程要有编号,工程内容要文、图相符;

6、田间道、生产路布局应合理,不同级别道路之间应能合理连通;

8、各级沟渠和道路的相互关系与配置要合理;

9、防护林的布局要合理,应考虑与主害风方向的关系;

10、应附规划前后项目区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

11、图例应符合有关规范。

第六条: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完成后,县(市、区)国土资源局应组织相关部门、专家进行充分论证。论证完成后,组织立项申报资料报市(州)国土资源局审查评审。

第七条:本办法由湖北省国土资源厅负责解释。

第八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原则和要点篇四

2、综合比较,初步选定风电场场址;

3、风能资源测量与评估;

4、风电场工程地质勘察与评价;

5、初选风电机组机型,提出风电机组初步布置方案;

6、初拟土建工程方案和工程量;

7、初拟风电场接入系统方案,并初步进行风电场电气设计;

8、初拟施工总布置和总进度方案;

9、进行初步环境影响评价;

10、编制投资估算;

11、项目初步经济评估。

第三章编制内容和技术要求

第五条概述:简述工程地理位置、工程任务及本期建设规模。

第六条建设的必要性:简述当地煤炭、水能等常规能源及开发条件,当地风能资源的情况,电网的电源组成及电源结构优化的要求。从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角度并结合地区能源结构、电源优化及电力市场的实际,分析论述发展清洁可再生能源的必要性及兴建本工程的必要性。

第七条项目任务和规模

1、项目任务:阐述风电场所在地区的经济现状及近、远期发展规划、电力系统现状及发展规划,结合地区能源供应条件,从发电和环境保护以及地区特点等方面论述工程的作用和意义。

2、项目规模:根据项目所在地区的能源资源、电力系统供需现状、负荷增长预测、本项目对系统的影响和要求,以及项目开发条件,论证并确定风电场的项目规模。

第八条风电场场址选择

1、根据规划报告,选择若干风电场作为候选场址进行比较研究。

2、论述各候选风电场场址的地理位置、风能资源、工程地质、地形和交通条件。

3、简述候选风电场场址建设规模及风电机组接入系统条件。

4、根据地形地貌和测风资料,对各候选风电场的风能资源进行初步评价,结合初步技术经济比较,选定本期开发的风电场场址。

第九条风能资源

1、根据收集的附近长期测站资料,初步提出相应的评价和结论,并分析该地区风况年变化及季节变化规律。

2、简述风电场场址处风能资源测站情况(位置、高程、周围地形地貌及仪器),整理出各测量高度的实测数据。

3、应根据风电场测站资料,整理出风电场风速频率曲线、风向玫瑰图、风能玫瑰图及测风年月平均风速变化(1-12月)直方图和代表日风速、风功率密度变化曲线,同时计算风电机组轮毂高度年平均风速和风功率密度。

4、对风电场场址的风况特征和风能资源应作出分析和评价。

5、附图(略)

1)与风场测风塔同期的相关长期测站风速年变化直方图

2)相关长期测站连续-30年的风速年际变化直方图

3)风电场测站全年的风速和风功率密度日变化曲线图

4)风电场测站全年的风速和风功率密度年变化曲线图

5)风电场测站全年的风速和风能频率分布直方图

6)风电场测站全年的风向玫瑰图

7)风电场测站全年的风能玫瑰图

8)风电场测站各月的风向玫瑰图

9)风电场测站各月的风能玫瑰图

10)风电场测站各月的风速和风功率密度日变化曲线

第十条工程地质

1、概述区域地质概况,评价区域地质构造稳定性,按现行《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确定场址地震动参数值及相应的地震基本烈度。

2、初步查明风电场场址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岩体风化、不良地质作用、水文地质、岩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等。

3、初步评价场址的工程地质条件,提出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质参数的建议值和地基处理的初步建议。

第十一条机型选择和发电量估算

1、机型选择:根据当前风电机组的制造水平、技术成熟程度、价格以及风电场项目对机组国产化率的要求,结合风电场的风况特征、安装条件和设备运输条件,拟定若干不同的机型方案;根据风电场的风况特征,估算各机型方案的理论年发电量,经比较初步推荐机型。

2、风电机组布置:论述风电机组的布置原则,并提出风电机组的初步布置方案。

1、初步拟定风电场升压变电所与电网连接点的'位置、输电电压等级、出线回路数。进行专门的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设计,并绘制风电场地区的电力系统地理接线图。

2、根据风电场的本期装机容量和可能的最终装机容量,初步拟定风电场专用升压变电所的主接线,选择主变压器的容量和台数,并绘制升压变电所的主接线简图。

3、初拟风电场的电气主接线方案的设计原则,选用主要设备的原则。根据初选的风力发电机组的单机容量和台数,选择风电机组出口侧和风电场高压侧的电力电缆的型号、规格,并估算长度。

4、分别叙述风电场和升压变电所监控系统的功能、主要电气设备的继电保护配置原则,并列出风电场和升压变电所主要设备清单。

第十三条土建工程

1、简述风电场场址的工程地质条件,包括场区的地形地貌、该地区的地震设防烈度等。

2、简述本项目推荐的建筑总体布置方案,包括为生产运行服务的永久性辅助生产房屋、办公室、生活及文化福利等永久房屋建筑和室外工程,以及供水、供热、排水等公用配套设施工程,并简述各建筑物的结构形式和建筑标准。

3、简述风力发电机组的基础选型及基础设计。

第十四条施工组织设计

1、概述工程对外交通现状及近期拟建的交通设施,初选场内外交通运输方式;简述施工场地条件及自然条件。

2、说明主要建筑材料来源,初选施工用水、电供应方式。

3、初拟施工总布置方案,初估施工用地面积。

4、根据有关方面对施工工期的要求,初拟施工总进度方案。

第十五条环境影响评价

1、环境影响评价

1)叙述项目影响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状况。

2)叙述本项目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有关因子影响的预测和评价。

2、节能和减排效益:根据风电场年上网发电量,计算节省的原煤量和减排的s02、c0、c02、nox气体和灰渣。

第十六条投资估算

1、编制说明

1)工程概况:概述工程特性、工程规模、对外交通条件、主要工程量及施工工期;说明主要投资指标;说明资金来源及筹措计划。

2)编制原则和依据:说明投资估算采用的主要编制原则、依据和方法;说明估算编制的价格水平和费用标准。

3)基础价格:说明人工及主要材料价格水平、主要设备价格及运输方式;说明主要建筑、安装工程单价计算原则。

4)投资分析:分析影响投资的主要因素,并说明投资高低的原因。

2、投资估算表

1)总估算表

2)设备及安装工程估算表

3)建筑工程估算表(包括临时工程)

4)其他费用估算表

5)分年度投资估算表

第十七条财务效益初步评价

1、概述:简述风电场的项目规模、年上网电量、建设工期及其财务评价计算期(包括建设期和经营期)。

2、财务评价

1)简述本项目建设资金的筹措和贷款偿还条件,并说明资本金占项目总投资的比例、外资(如需要时)和内资贷款额度,内外资贷款的利率、宽限期、贷款偿还年限,建设期利息及汇率。

2)初步估算风力发电项目的总成本费用,根据建设项目财务基准收益率要求及风电场项目电价测算方法的规定,测算经营期上网电价。进行清偿能力分析和盈利能力分析,计算项目财务评价指标,包括全部投资、资本金财务内部收益率、工程投资利润率、投资利税率、资本金利润率及投资回收期,并提出工程项目财务初步评价结论。

3)财务评价附表

a)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

b)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表

c)总成本费用表

d)损益表

e)还本付息表

f)财务现金流量表(全部投资)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原则和要点篇五

总论应包括项目背景与项目概要两部分。

1、项目背景,应对项目名称、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情况、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项目提出理由与过程、项目预期目标、项目建设基本条件做出说明。

2、项目概要,应对项目所在县(市、区)、项目类型、项目性质、项目位置和范围、项目区地貌类型、项目建设规模、项目区土地权属状况、项目预计新增耕地面积和新增耕地率、项目建设工期、项目总投资和亩均投资做出说明。

(二)项目区概况

项目区概况,应对项目区的自然条件、资源条件、社会经济状况、土地利用现状、基础设施条件与农业生产状况进行分析。

1、自然条件,主要分析地形地貌、土壤、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

2、资源条件,主要分析农业气候资源(如光照、温度、降水)、水资源、生物资源。

3、社会经济状况,主要分析经济发展水平、人口情况、科技发展水平。

4、土地利用现状,主要分析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开发利用程度、土地利用经济效果。

5、基础设施条件,主要对交通条件、排灌系统骨干设施状况、电力设施状况等进行分析。

(三)项目分析

1、项目合法性与合规性分析。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内容:项目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项目是否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整治专项规划等相关规划。

2、新增耕地潜力分析。应对新增耕地的数量及来源进行说明;

3、水资源平衡分析。内容主要包括:灌溉水源的分析、需水量预测、可供水量预测、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4、土地利用限制因素分析。应说明土地利用的主要限制因素,并提出解决办法。

5、土地适应性评价。应说明目前的土地用途是否应该调整,调整后的土地用途可能会产生怎样的后果和影响,应如何进行调整等。

6、公众参与分析。应将公众参与的意见形成有效书面文件,纳入到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具体应包括公众对项目区选址、权属调整、土地利用布局方案和工程技术方案等方面的意见。

(四)项目规划方案及建设内容

1、规划依据;

2、规划方案比选;

4、建设内容和标准。主要指土地平整工程、农田水利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其他工程及工程量估算。

(五)土地权属调整方案

在对土地权属及利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明确权属调整的范围,提出权属调整的方法与程序。

(六)项目建设组织管理

1、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明确项目法人,提出组织机构设置方案,对组织机构适应性进行分析,明确人力资源配置。

2、项目实施进度。说明建设工期,并做出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3、项目实施过程控制措施。主要是对项目进度、质量和投资三个方面提出控制措施。

4、项目建设后运行管护初步方案。明确管护责任主体,提出管护措施,并说明经费筹措办法。

(七)投资估算

主要说明投资估算依据、投资估算编制说明、投资估算费用构成和投资进度计划。

(八)效益评价

对项目竣工后的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经济效益进行评价。

(九)风险分析

说明项目主要风险因素及其风险程度,并提出防范和降低风险的措施。

(十)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

(十一)附图、附表、附件

相关范文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