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大学物理课程教学问题分析论文大全(22篇)

时间:2023-11-01 19:47:03 作者:薇儿 热门大学物理课程教学问题分析论文大全(22篇)

范本是一种鲜活的文本材料,通过阅读范本可以感受到真实的写作氛围和技巧。范文范本是我们写作的榜样和标杆,通过学习和模仿范文中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我们可以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和风貌。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分析的论文

:大学物理实验是大学生在高校从事科学实验的起步,因此,如何通过该课程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实验素养是一个值得深思的课题。此文以该校工科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为例,首先阐述了当前低年级学生在实验素养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其次,针对前面提及的几个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即培养学生严谨的实验态度和迎难而上的实验精神,培养学生系统的实验思想和良好的实验习惯以及增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物理学是一门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学科,因此,物理实验在物理学的发展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高校作为国家培养人才的基地,源源不断地向社会各个领域输送人才。因此,高等教育历来受到各界人士关注,历经改革,目的是更好地为国家培养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优秀人才,不断满足社会需求。优良的实验素养是各类人才应该具备的素质,然而,良好的科学素质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潜移默化的过程。大学物理实验这门课程则是学生大学期间从事科学实验的起步,其宗旨是让同学掌握基本的实验知识和基本实验方法以及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实验素养。因此,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一直受到广大高校教师的重视和研究[1-5],实验教学手段日趋多样化,水平随之提高。然而,当前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以该校工科大学生为例,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当前低年级大学生缺乏一定的实验素养。科学的实验素养对于大学生日后的学习深造或工作具有深远影响,学生一旦拥有良好的实验素养,会受益无穷。因此,该文目的是从严谨的实验态度和迎难而上的实验精神、系统实验思想的建立、良好实验习惯的养成以及较强的主观能动性的形成等方面来浅显地谈谈低年级大学生实验素养的`培养。

分析认为当前该校低年级大学生在实验素养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1)缺乏严谨的实验态度。笔者在实验教学中发现只有少数学生会主动注重实验结果的合理性,认真多次做实验,直至得到合理结果;而多数学生则是做完实验,记录得到实验数据,就算大功告成,急于离开实验室。(2)缺乏迎难而上的实验精神。从多年来的选课结果来看,学生普遍喜欢选做容易操作的实验,尽量回避操作相对较难的光学实验。而且,自从去年个人选课系统启用后,光学实验越发受冷落,其中,以分光计测光栅常数和分光计测三棱镜玻璃折射率这两个实验最为典型。如果有其它实验可选的情况下,选这两个实验的同学很少。(3)相对系统的实验思想尚未形成。学生实验思想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时间的积累。经典性实验、认知性实验、综合性和设计性等各类实验都能培养学生的实验思想,但笔者认为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更能训练学生的思维方式。以磁悬浮导轨动力学实验为例,笔者发现学生缺乏基本的实验思想,如分组思想等。在磁悬浮导轨上可以做多项内容,其中有一项实验内容是研究速度和位移的关系,因为研究两个量之间的关系,就不能允许其他物理量变化,即初速度和加速度不能改变。虽然课上强调,少数同学在实验中仍然会改变初速度和加速度,实验数据杂乱无章,不能进行数据分析。(4)良好的实验习惯尚未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不仅决定着实验的成败,而且对学生日后的工作或进一步深造有着深远影响。好的实验习惯有很多,如:勤记数据、思考、仔细观察实验现象等。这里仍然以磁悬浮实验中的速度和位移关系研究为例,该项内容通常要求学生记录5组数据进行研究,但是,学生经常会做错一组或几组,需要重做。如果学生记录的数据齐全,只需把做错的实验重做即可;遗憾的是少数同学有时忘记记录斜坡的倾角,致使5组实验全部重做,费时费力。(5)主观能动性发挥不足。由于经典性实验、简单验证性和认知性实验偏多,而且实验步骤写得比较详细,学生只要按照实验讲义上的内容一步一步地操作,就能轻松地得到实验结果。这使得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不爱思考,只是机械地记录数据,甚至不主动分析实验数据是否合理。此外,在实验操作中,学生常显得束手束脚,在实验步骤上不敢做改进的尝试,极少有实验方法的创新。

针对上述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了更好地培养大学生的科学实验素养,应该合理地安排实验,课上加强引导,多方位多角度地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实验技巧。分析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师生共同努力培养学生严谨的实验态度。培养学生严谨的实验态度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教师需要耐心引导,学生需要积极配合、认真对待。以双棱镜干涉实验为例,为了测量入射光的波长,第一步需要测出干涉条纹间距,然后测量像距及其他参量。如果第一步结果出错,最终的结果必然是错的。为了及时发现错误,教师可以中途检查所有同学的第一步实验结果,结果正确的同学才可以进行下一步操作。这样就可以把错误扼杀在摇篮里。而且仍要告诉同学第一步出错很容易造成待测光波长不是可见光,实验结果严重偏离事实。再比如,分光计测光栅常数的实验中,学生因不知道衍射角的几分偏差会对实验结果有什么影响,常常不在意这个误差,教师可以告诉几分误差最终会造成多大误差,引起同学重视。当教师发现同学实验数据错误需要让其要重做时,温和的语气可能比命令的口吻要好一点,通过课上的点点滴滴来培养学生正确的实验态度。(2)教师正面引导培养学生迎难而上的实验精神。针对前面提到的学生不爱选较难实验的这一现象,笔者认为教师可以从正面加以引导。一是教师在绪论课上可以告诉同学,较难的实验更利于培养个人的动手能力。如分光计实验虽然难,但可以提高动手能力,且促进学生理解理论课所学内容。二是在教师课后与学生谈心的过程中,可以从自身的学习体会中对学生加以引导。必要时,可以将学生不太爱选做的实验设置成必修实验,加以有效的督促。(3)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思想。学生实验思想的培养是一个全面系统的工程,需要对实验进行精挑细选,多方位多角度对学生进行训练和引导,甚至单单一门大学物理实验课程难以完成此重任。各类实验都能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培养学生的实验思想,其中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更能培养学生的思想。分析认为,可以挑选原理和内容相对简单的综合性实验来培养一些朴素而又重要的实验思想。例如:磁悬浮导轨动力学实验内容和原理虽然简单,学生高中就学过,但其中暗含重要的实验思想,如:分组思想等。在实验中如何研究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如何才能减小实验误差,如何能够快速检查实验结果的合理性,如何找出实验错误的原因,都需要一定的实验思想作指导。然而,实验思想不是通过一个实验就能形成,需要做多个实验,进行多次训练。因此,可以适当选一些原理和内容相对简单实验来训练学生的思维方式。为什么要选原理简单、内容为学生熟悉的实验呢?因为实验原理较难,学生的重心容易转向实验原理的理解,短短三节课既要理解原理,又要训练实验思想不太现实。比较可行的办法是弱化原理本身,在课堂教学中把重心放在各种实验思想的培养上。至于开设哪些实验需要进一步地调研。为了促进学生实验思想更好地形成,可以开设选修实验或创新实验,将大学生科研训练和大学物理实验相结合,让学生根据自己专业或爱好进行选题,自主设计实验内容。然后教师在实验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实验内容或实验方案的调整。(4)教师潜移默化地熏陶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不是朝夕之功,需要实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潜移默化地熏陶培养。通过一、两个实验不可能培养出良好的实验习惯,实验习惯的养成需要教师长期的点滴指导,发现学生实验中表现出的不良习惯,需要教师随时随地的指正,如学生不善于记录数据时,告诉同学为什么要尽可能地多记实验条件;学生不爱思考时,给他提几个问题思考;学生不爱观察实验现象时,给他说明为什么要注重实验现象的观察;学生粗心大意时,给他说明认真细致的重要性。(5)放开手、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实验中赋予学生更多的自由,将会有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实验步骤写得过于详细,不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调动。当然,在上学期开出的实验中,详细的步骤也是必须的,毕竟学生此前受过的实验训练不多。但随着学生实验次数的增加和实验能力的提高,一方面可以增加一些选作实验项目,不给详细的实验步骤,给同学留有思考的空间;另一反面,教师可以根据课堂进度提出一些小问题,让学生思考并解决。改变教师授课为主的方式,采用互动授课方式。比如,每个实验都暗含着一个设计思想,对于设计相对简单的实验,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同学们,如果让你们来设计这个实验,你们怎么设计呢?”。让同学思考片刻,或畅谈自己的方法后,最后教师给出答案。这样,可以有效激发同学思考,增强其实验的主人翁意识。此外,建议学生在小结里写出自己做实验的感受以及对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进行改进的方法等,也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该文阐述了当前低年级大学生在实验素养方面的不足之处,提出培养学生素养的探讨方案,归纳为以下几点:(1)师生共同努力培养学生严谨的实验态度。(2)教师正面引导培养学生迎难而上的实验精神。(3)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思想。(4)教师潜移默化地熏陶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5)放开手、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大学物理教学现状与课程改革方向的论文

翻转课堂是美国两位化学家为了帮助一些因故未能到校上课的学生提出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被加拿大的《环球邮报》誉为最影响课堂教学的技术变革。结合我国的教育实际,笔者将认知合作小组与翻转课堂相结合,以期使翻转课堂的实施收到更好地成果。

一、翻转课堂的定义及内涵。

翻转课堂是一种全新的、深层次的混合学习模式,它彻底摆脱了传统“课堂知识传授+课下知识内化”的教学形式的束缚,而是将二者实施的顺序颠倒过来,采用在线学习的方式让学生根据个人的具体学习情况,选择学习资源,自定步调,课前完成知识传授,课堂上不再进行知识传授,而是利用课堂时间,使用课堂学习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内化。

通过和传统教学形式对比我们发现,在翻转课堂中,学生自主进行微视频的学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掌握情况来掌握学习的进度,从某种意义上说翻转课堂真正的实现了教师教学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

二、认知合作小组的理论依据及内涵。

认知合作小组是依据分布式认知理论提出的。分布式认知理论认为:学习不仅是学习者个人头脑中的活动,还是学习共同体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共同协作完成学习任务、解决问题的过程。所以分布式认知理论强调认知个体间的共享与协作。在认知活动中只有个体间协同合作、相互依赖、相互作用,才能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认知合作小组的科学组建是大学物理翻转课堂有效实施的前提,考虑到在翻转课堂的课上环节,教师要带领学生进行一些学习活动,以及大学物理班级的实际情况,小组人员一般控制在6―8人为宜,当然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减。

小组成员的组成也对后期学习有着深刻的影响,为了发挥小组中每个成员的特质,让他们的更好地相互协作,小组成员的组合最好能够满足“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就是要保证各个小组之间整体水平大体相同。组内异质,是说小组内每个个体认知具有差异性,他们的差异性产生不同的认知相互作用,会带来新的思路和新的方法。

四、认知合作小组在大学物理翻转课堂中的应用。

在翻转课堂中实施认知合作小组主要是为了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一个互帮互助、乐于交流、相互协作的学习氛围。合作的基础是自学,所以我们一方面强调学生的合作意识,另一方面也要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这也是翻转课堂的要求,要让学生自主中求知识,协同中求发展。下面我将从三个具体的切入点来谈谈认知合作小组在大学物理翻转课堂中的应用。

1.课前学生自学知识构建。

在翻转课堂中,课前教师将新授课的微视频以及其他一些资料发放给学生,学生根据个人的具体学习情况,选择学习资源,自定步调,完成知识传授,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难免学生会有疑问产生,而老师也没有过多的时间去处理每个学生的问题。此时在课前,认知合作小组的形式以qq讨论组、微信群等形式存在,学生可以将不懂的问题以图片的`形式分享到认知合作小组中,大家共同讨论,如果学生交流之后还有疑问,再将问题呈现给老师,由老师解答。

在这个认知个体相互交流的过程中,他们不仅帮助有问题的学生解决了问题,同时加深了自己对概念的理解,而且也节省了教师的时间,教师可以将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拿到课堂上共同处理。当然,这边又要提到小组成员组成问题,在实施过程中如果发现有的讨论小组不积极,小组就形同虚设。

2.课堂上的教学应用。

在大学物理翻转课堂上,主要利用课堂时间,使用课堂学习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内化。在前面课前环节也提到,学生在课前遇到的共性问题,教师也可以拿到课堂上来讨论,教师可以直接以问题的形式提问,也可以找相关的有疑问的概念的习题,让学生在练习题中理解相关概念。

对于一个问题的讨论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教师给出问题或相关习题,学生思考,小组间讨论,小组确定最后答亲。

(2)教师询问各个小组的答案,如果经过小组间交流之后给出的答案正确率较高(大于70%),教师可以将问题简单总结,然后进入下一个问题。如果学生给出的答案正确率较低,教师要分析学生问题所在,对学生给予适当的提示,然后让学生继续讨论分析,给出结果,直到正确率大于70%。

(3)翻转课堂课上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进行知识内化,当学生做完相关概念的问题后,教师进行适当总结。

(4)设置认知合作小组在课上是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合作讨论的空间,在实施过程中教师不要局限于形式,对于简单的知识点,教师可以不用学生讨论,直接让学生回答。因此,教师要灵活掌握。

(5)课后作业中应用。

笔者所在学校,大学物理课后作业主要是让学生完成大学物理学习辅导,在这部分和课前相差不多,学生仍可以将问题传到群里去相互讨论,这里就不再赘述。

五、结语。

翻转课堂这种新的教学方式是对传统课程的颠覆,认知合作小组理念可以很好地支持翻转课堂的开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合作意识。然而,良好的应用还需要研究者不断在实践中去探索,在实施中不断完善,才能给学习者带来高效的学习。借助于我国教育改革的浪潮,融合认知合作小组的理念的翻转课堂式教学,必将为我国的教育改革带来积极的影响。

大学物理教学现状与课程改革方向的论文

统计学是一门收集、整理、显示和分析统计数据的科学,目的是探索和挖掘大量社会经济现象的内在数量规律性,进而为宏观国民经济管理部门或微观企业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随着定量化研究方法在我国社会经济研究领域的普及和深入,统计方法已经成为管理、经济、经贸、金融等许多学科领域研究的重要手段。国家教育部规定《统计学》作为经管类大学本科学生的专业(核心)基础课,尽管近年来国内院校经管类专业统计教学在教材的选择、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改进,但是当前非专业《统计学》课程的实际教学效果仍不够理想。本文结合经管类统计学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就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一、统计学课程教学的现状。

1.教学方式陈旧。曾说过:“在抽象的意义下,一切科学都是数学;在理性的世界里,所有的判断都是统计学”.统计学与数学最大的区别在于统计学将抽象的数字、公式赋予了经济的含义,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运用量化分析方法处理社会经济的实际问题。在传统的教学中,许多课堂往往注重理论和方法上的讲解,大量公式的推导和数学计算使学生对统计学丧失学习兴趣,从而被动学习。

2.课程针对性不强,与相关专业融合不够。教师根据书本内容讲解统计方法的基本原理、实施步骤,而对方法本身在各个领域中的实际作用未能进行详细阐述,导致学生对统计方法的学习过于枯燥,即使学完也不知如何在实际中运用这些统计学方法,无法将统计学作为定量研究的方法论指导相关专业领域的预测和决策。再者,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统计计算方法,却对所计算的变量、参数和结果不能给出很好的解释,甚至忽略统计方法的前提假设条件。这种与实际脱节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形成统计就是数学的思想,从而无法起到让学生形成统计思想,学会用统计的教学目的。

3.实践教学不足。统计学是一门操作性较强的学科。通过实践教学,一方面可以弥补课堂学习的不足,检验课堂教学;另一方面学生可以具体操作统计实务,增强实际动手能力,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因此实践教学是统计学学习中不可或缺的手段。可是,据目前针对武汉市各高校统计学教学调查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学校教学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仅有理论课程的讲解,教师只注重课本例题、习题的讲授,实践教学处于缺失状态。其次,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各种统计软件应运而生,从word、excel自带的统计功能包到spss、sas等专业的统计软件,现代化的信息处理技术可以帮助我们走出大量繁琐的数学计算,便捷地得到正确的计算结果,让我们的实践教学不仅仅停留在手工案例分析的阶段。但是,在实际的授课中,针对统计软件的讲解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有的学校只讲公式运算不讲软件,学生甚至连统计静态描述中的统计图表、平均数、方差连统计图表都不会用计算机软件生成,一个综合性的问题往往需要几十分钟才能算完,浪费了宝贵的时间,消耗了大量的精力。这样的`统计学学习完全脱离了统计学方法论的本质,不但不利于学生社会竞争力的培养同时也为今后的工作带来困难,让统计学沦为有形无神的一纸公式。

4.考核方式不完善。目前,本科经管专业统计学课程广泛采用“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成绩”的考核方式。期末考试多为闭卷,比例在总成绩中占70%甚至更高。这样的考核评价方法单一片面,忽视了对学生统计方法综合应用能力的考察,不利于促进学生提高统计分析具体问题的能力。

1.采用启发式教学。教学工作,包含两种最基本的活动,一是教师的讲授,一是学生的攻读。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因此,教学必须在以诱导为核心的前提下,以问题为导向,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和鼓励,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好胜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他们自主地探讨相关知识。比如在学习时间序列时,可以让学生站在企业经理的角度,通过上市公司年报尽可能地搜集和整理相关的资料,结合往年公司的销售额思考如何预测。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并最大程度地通过自己搜集资料和的研究和分析,提出恰当的解决办法。将平铺直述、一讲到底的课堂组织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核心、课程内容为导向、教师引导和控制组织的学习活动。因此,教师还应在对学生充分了解、对教材充分掌握、对各类教学策略与技术充分熟悉的基础上,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拓展课程的内涵和外延,使统计学课堂真正丰满起来。

2.突出案例教学法。(1)案例教学。统计案例教学属于实践活动的真实模拟。通过案例让学生在课堂上接触到大量实际的具体问题,培养学生的统计思维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通过引导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分析实际问题的思路,解读计算结果,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以达到深刻理解、熟练掌握、会实际应用的目的。其次,通过案例将抽象、枯燥的理论与社会经济中的实例联系起来,生动形象地帮助学生加强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思考。并且在实际问题的研究中,从不同的角度选用不同的理论和方法分析案例,得到不一样的解决方案,不但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求知欲,更能促进学生对综合问题分析能力的培养起到触类旁通的作用。比如,在统计调查的教学中让学生调查在校大学生的月支出情况,如果向全校同学都发放问卷调查即为普查,但普查工作量大、成本高;如果随机选择同学进行调查则是抽样调查,若针对某特定年级的调查也可以分为整群调查,或选择占全校大多数学生的学院调查为重点调查等。通过案例使学生加强了基本概念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的统计思维,让学生学会针对具体问题采用适当的统计方法进行分析。(2)突出专业契合度。统计学作为经济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经管类许多专业均要开设。教师在备课时针对不同专业学生设置不同的案例。突出不同专业学生的专业背景,既能让学生加强对概念、公式等理论知识的理解,又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还能与本专业其他课程进行有效的衔接,突出统计学作为工具和方法的实用性。比如对会计专业讲解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我们结合基础会计课程中会计要素、会计账户及其金额和会计报表编制的讲解。再如,将统计学中平均指标计算与财务会计课程中存货计价方法、管理会计课程中销售预测相联系。存货成本的先进先出法和加权平均法,就是应用统计平均指标的计算原理,即简单算术平均数和加权算术平均数的计算;管理会计课程的销售预测则是算术平均法、移动平均法的应用。这样,学生有效地利用了自己的专业背景理解起来会更为透彻。统计知识在专业的应用地位凸显出来了,学生有了对统计课重要性的认识和学习统计学的兴趣,统计课堂的教学效率也自然提高了。

3.加强实践性教学。(1)课程引入实践专项训练。统计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通过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从书本走向实际,从理论走向实践,用知识转化成能力,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目的。如果教学只停留在课堂上教师单纯对理论的讲解学生被动地学习,学生学完后根本不具备独立定量分析处理社会经济问题的能力。只有大力改进教学体系,强化实践性教学和专业技能训练,使实践性教学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的比重,打破经管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只有毕业实习这个唯一实践性教学的做法,构建以课堂、实验室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多元化立体教育体系。以专周或独立设置的统计学配套实践教学,组织学生选择一些社会热点问题进行社会调查、专题研究或参与企业管理。保证学生能在相对集中的时间内独立设计统计调查的方案、搜集数据、绘制图表、分析预测,让学生走出课堂,在实际工作中使专业教学与统计实践密切结合。(2)重视电算化能力的培养。统计学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但是定量分析的内容较多,计算复杂且工作量较大。统计软件的使用不仅使统计技术变得简单、准确,而且使统计教学由繁琐抽象变得简单轻松;节省了时间、人力和物力。因此,加强对计算机软件(如word和excel)和统计学软件(如sas和spss)的教学,培养和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统计分析软件处理相关数据成为实践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在教学中,首先应让学生明确正确操作相关软件的步骤,引导学生输出计算结果,重点阐述计算机输入和输出的数据的内容和意义,让学生掌握评价和分析数据的方法,提高对数据分析和评价的能力。

4.累进及多样化的考核方式。统计考试应将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列入考试评分标准当中,将基本理论、统计实践和统计思维纳入考试体系中,综合评价学生成绩。学生成绩由参与教学活动的程度、独立思考设计完成统计方案的情况、对社会经济现象的分析能力和基本理论的水平共同决定。为此,考试模式应不拘一格采取灵活多样的考试组织形式。除了目前普遍采用的书面考试外,综合采用演讲与讨论让学生结合专业背景针对社会经济现象自拟选题,通过学生撰写小论文并答辩的方式考核,变单纯闭卷考试为闭卷与开卷结合,口试与笔试结合,卷面考试与统计分析报告的写作、计算机应用软件的操作相结合等多元化测试考核及多阶段考核,积分累进考核成绩。

参考文献:

[1]陈希孺。机会的数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暨南大学出版社,,6.

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问题分析教育教学论文

本文从教材、知识跨度和教学方式三方面论述了当前物理教学衔接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实际教学情况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衔接;跨度;对策;过渡

每学年新学期的开始,都有不少的学生因为不适应高一物理的学习而导致相对初中成绩急剧下滑,有的学生还失去对学习物理的热情和兴趣,甚至放弃物理学习。究其原因除了学生自身的因素,初高中物理知识的衔接问题也是不可忽略的一个重要因素。笔者就该问题谈一点体会。

1.1教材的衔接问题

初中物理教材,主要是依据《物理课程标准》,引导学生在对自然现象体验的基础上把对自然的认识上升到物理知识的高度。教材注重在学生丰富生活经验的前提下经历简单的科学探究实践,总结物理规律的过程,训练学生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规律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和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培养学生基本的科学探究素养和实践的能力。

高中的课程设计更注重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初步培养他们在探究过程中的方法和能力,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研究方法,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不难看出,初中物理教材侧重于生活,亲切,有趣,更容易使学生融入其中。

而高中的物理教材侧重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的方法,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初、高中教材对学生的培养角度有明显不同,而学生的思维发展,学习能力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若没有一定的过渡,学生在短时间内难以适应。

1.2知识要求跨度较大,思维能力相对滞后

首先,初中的学生思维能力和智力水平相对来说比较低,还处于不成熟的阶段,他们更习惯于对事物的表象,感性地去认识,尚未形成主动探究物理内在本质的思维与能力。初中的知识大多与学生的生活联系密切,是学生非常熟悉的,在教师的指导下他们很容易总结出物理规律并再次运用到生活中去,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整个学习过程都是接触生活、了解生活、总结生活、解释生活,很容易引起他们学习物理的热情与兴趣。而高中知识与生活的联系相对初中而言不是十分密切,许多的知识都是抽象的,或者是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的理想化的模型,通常都是日常生活中难以找到的,与学生的生活相隔较远。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他们常常一时难以适应,会存在诸多的困惑,若这些困惑在枯燥,晦涩难懂的物理学习过程中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导致学生失去学习物理的热情,最终失去学习物理的兴趣与动力。其次,初中的知识侧重于学生的理解、记忆。而高中的知识更侧重于学生的实践能力、分析能力、思维能力。学生面对纷至沓来的高要求,难以适从。再次,高中的学习知识点相比初中,知识面更广,程度更深,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能力要求也较高。

1.3教师的角色转变,教学方式的衔接问题

在初中的'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物理知识主要是通过教师的讲授或是通过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完成,学生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学生的时间大多也是由教师支配,一般很少能够主动进行探究,自主学习。

而进入高中阶段以后,物理教师更注重于对学生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的培养,教师不再是单纯的教授者,他们变为学生学习的合作伙伴口],教学任务需要教师和学生相互合作,协同完成,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有更多的自主性和主动性。而他们还尚未养成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的习惯,这就导致学生依然还用初中被动的学习方式去配合高中自主探究、启发导学_l2的教学方式,结果可想而知。

2.1合理的安排教材结构,使学生顺利过渡

现有的初中教材和高中教材存在断层现象,为此应该根据学生情况循序渐进,逐渐深入的特点合理的安排知识点的衔接。

比如现有的初中教材很少涉及理想化的物理模型这一知识点,而高中一开始就涉及l3],比如质点,自由落体运动等。为此应该在初中阶段逐渐培养学生利用这种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的理想化模型思想,教材中可是适当安排一些简单,易懂的模型,为高中需要大量运用这一知识点做铺垫。例如可以安排探究实验:杠杆的自身的质量_口丁以忽略不计吗?火车过桥和火车从南京到北京都需要考虑火车的长度吗?……在这些学生熟知的物理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经历探究,通过具体的实验数据说明问题,学生更容易接受。在探究的中学生学会了探究,了解了探究的程序,增强了主动探究的意识。

再比如,在初中阶段很少设计利用图像处理问题的这一知识点,而在高一开始就出现了大量的利用图像处理问题的习题。比如—t图像、—t图像、“一t图像、.厂一t图像等等,因为学生以前极少接触这方面的训练,接受起来感到困难。对于这一知识点如果初中教材中有针对性地安排一些,会更有利于高中物理的学习。

2.2根据学生生理特点,让高中的物理知识更“平易近人”

高中的物理知识相对来说比较抽象,理想化模型大量的运用更加剧了这种状况,学生思维能力还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理解起来相当困难。

这是导致很多学生进入高中以后反映物理难学的重要因素之一。比如高一教材第一章中的加速度这一知识点,相当抽象,学生无法从定义中理解这一概念,更无法从他们所熟识的生活中想象加速度的意象。而在整个高中阶段学习过程中,加速度这一知识点至关重要,它是联系运动学和动力学的桥梁,是整个动力学的关键点,也是许多习题的解题突破口。学生一旦理解得模棱两町,似是而非,就会导致以后的学习困难或者干脆无法继续学习。

为此,让一些抽象难懂的知识点更平易近人一些,使学生更容易接受非常重要。比如在学习加速度变小而速度还会继续增大这一知识点的时候,可以用向学生桌上放糖的方式进行,每次都以相同数量往学生面前放糖,学生的糖数就会增加,同样如果第一次在学生面前放1o块糖,第二次放9块,第三次放8块以此类推,虽然每次放的糖数减少_r,但是学生面前的糖还是不断的增加的,这样学生理解起来就会更容易起来。

高中的许多实验都是专一的实验仪器完成的。因为条件限制,一些学校并不是都能完成的,而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不可缺少。为此教师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用一些学生身边的物品,坛坛罐罐代替实验室的器材来完成实验。

这样既拉近了学生与实验的距离,增强了他们探究的兴趣,同时弥补了一些学校器材不足的缺点。比如在探究微小形变这一知识点时,可以用医院里挂点滴的玻璃盐水瓶一套器具完成,瓶中装满红色的墨水,橡皮塞塞好,用一端带细塑料管的针头从橡皮塞插入玻璃瓶,通过挤压玻璃瓶观察细管中的红墨水长度可以很明显的发现玻璃瓶微小的形变。

2.3多种教学方式并驾齐驱,让学生的学习方式自然过渡

(1)利用多媒体和实物,加强直观性教学、提高物理学习兴趣。

多媒体技术和实物可以把高中的一些相埘抽象,或者学生不熟悉的现象和过程详细的展示出来,这样就和学生在初中的学习方式进行lr有机的结合,拉近了学生和知识的距离,激发了他们探究物理规律的欲望。

(2)改进课堂教学,提高学生思维能力水平高中的物理教学相对初中而言更强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而高一的新生这方面的素质比较薄弱,因此这是高、初中物理衔接的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也是教学中比较困难的部分。亚里斯多德说过:“思维开始于疑问与惊奇,问题启动于思维”。因此教师在物理概念和规律教学中,按照物理学中概念和规律建立的思维过程,引导学生运用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等效、类比等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思维加工,抓住主要因素和本质联系,忽略次要因素和非本质联系,抽象概括出事物的物理本质属性和基本规律,建立科学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着重培养、提高学生抽象概括、实验归纳、理论分析等思维能力水平。例如在进行质点这一抽象的物理模型教学时,可以先让一个学生从教师后面走到讲台上来,让学生注意观察并思考:如果研究这个同学走过的路程或者从后面到前面需要的时间,需要考虑哪些因素呢?学生肯定有自己的答案。教师可以进一步提问:需不需要考虑这个学生的衣着,身高,胖瘦呢?不停地营造思维情境,既可以让学生对质点这一物理模型本质的掌握又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概括能力,分析能力。

(3)认真研究教材,了解初高中物理教材的区别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事先仔细研究初中教材和高中教材,找出二者在研究问题的文字表述、研究方法、思维特点等方面区别和联系,明确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差异。让学生进行对比,逐渐训练学生掌握高中的物理学习的方法。比如初中教材中速度指的是路程与时间的比值,是标量;而到了高中,速度是位移和时间的比值,是矢量,二者不再是同一个物理量,高中介绍的平均速率才是初中时的速度。在对比中既加深了学生对速度,平均速率的理解,又培养了他们高中学习需要的思维能力和学习方法。

大学物理教学内容及问题分析论文

教师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环节。网络无限广阔的空间为教师的备课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教师可以多方面地汲取知识。教师要想把教材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并应用于课堂,就必须充分领会教学大纲的精神,感知教材、理解教材,准确把握教材所规定的教学内容。在网络上,许多专家和教学名师对物理学科的教学大纲要求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对其优点和不足都发表了各自的观点。通过对这些观点进行认真的反思,能提高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能力。教案是教师实施教学活动的具体方案,对上好课具有重要作用。传统物理教学的教案主要包括知识点的讲解、课堂上问题的提出和课后习题的讲解。教师课堂拓展性差,教学内容只能局限于课本,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网络资源的不断丰富为教师的备课提供了大量有用的素材。教师通过参考、学习名师教案和相关的资料,使撰写的教案内容丰富、充实,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这些丰富、有趣的网络资源可以帮助学生学习,满足学生自主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需要。网络资源对教案的撰写和优化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不仅能大大缩短备课时间,提高备课效率,而且能优化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网络资源的利用能充分展示物理实验。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其产生和发展离不开实验,所有的规律和概念都直接或间接来自于实验。实验教学和演示实验是物理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教学最大的特点就是生动有趣,利用实验课可以让学生记住实验步骤、理解相关结论、掌握产生结论的过程。学生在做实验的过程中,不仅能感受到自然科学的神奇,而且能培养学习兴趣,便于理解抽象的物理原理。但在普通物理演示实验中,由于受到常规仪器本身的限制,一部分实验根本无法做,一部分实验即使做了,产生了效果,也不如人意。根据现代教育理念和教学要求,可以将多媒体网络资源模拟实验室引入课堂,这种模拟实验化微观为宏观、化抽象为形象,可以弥补常规实验仪器的不足,达到事半功倍的演示效果。还有一些物理实验的现象很难看清楚,如布朗运动,固体颗粒很小,其运动情况直接观察是根本看不清的。以往主要借助显微镜观察,教师事先调整好,学生轮流观察。但由于学生不同,观察结果也存在差异,导致实验效果大大降低,还消耗了大量的时间。如果利用课件模拟实验,展示粒子相互作用的“真实场景”,把微观世界通过模拟演示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可以更容易观察到物理现象。利用网络资源制作课件向学生进行形象直观的展示,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物理规律。当然,网络不能代替真实的实验,只是实验的辅助工具,但在实验较难完成的前提下却能发挥出不可替代的作用,达到为教学服务的目的,这种多媒体教学模式对优化课堂教学也是十分有益的。

三、网络资源的利用能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

情境教学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和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有目的地在课堂上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身临其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人积极探究事物的认识倾向和认识需要的情绪表现,是学习的动力和保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网络资源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处在模拟的学习环境或问题情境中,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利用多媒体素材创设教学情境。

多媒体网络的一大特点是图、文、声、像并茂,可以全方位地调动学生的注意力、情绪、情感和兴趣。让抽象的物理概念、难懂的物理过程通过可观察的画面、视频、图片等,动态地展现给学生,可以让其更容易理解,同时还能增强课堂教学的活力。例如,在教学“万有引力定律”时,学生对天体运动的知识一无所知,难以对其形成深入的理解,通过多媒体播放载人飞船视频和模拟动画课件,从火箭点火到飞向太空,然后从飞船进入预定轨道做圆周运动再到安全着陆,一一进行介绍,可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提高他们探究物理知识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让他们感受到物理学习的乐趣。

2.适当运用网络语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是一门语言艺术,无论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教学方法,教师的讲解都是最重要的、最基本的、最不可或缺的。讲解依靠的是语言,而语言是思维的表现和工具。有的教师专业知识非常扎实,但是语言表达能力欠佳,自己心里清楚却讲不明白。具有同样知识功底的教师,如果在讲课时吞吐自如、妙趣横生,则能够牢牢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引发学生有益的遐想。网络语言是随着网络发展而兴起的一种简洁生动、形象传神的语言形式。学生的学习生活与网络密不可分,网络语言也融入到了学生的日常交谈中。物理学语言讲究科学、准确、有逻辑性。在物理课堂中可以适当地引入网络语言,例如,讲“磁场”时就可以运用这样的网络语言“:明星的‘气场’你们理解吧,磁场也类似,看不见、摸不着,但是有吸引力。”教师灵活运用形象生动、幽默风趣的网络语言进行授课,学生会倍感亲切、熟悉,听起来也会津津有味、兴趣盎然。

四、网络资源的利用可以提高学生复习的效率。

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及时复习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物理学复习的主要任务是达到对物理基本概念、规律、物理实验的深入理解和掌握,从而提高运用知识的技能、技巧,使知识融会贯通。物理知识以章节划分,每一章节都有自己独立的体系,又与其他章节相互联系。物理知识体系庞杂,再加上复习课教学容量大、复习时间紧,在有限的时间里让学生通过看书复习基本概念、物理规律,只能是走马观花,效果不理想。利用网络资源,下载精品复习课件,并根据课程需要进行修改,通过播放课件引导学生复习,是非常有效的方法。教师在制作课件时,要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框架,并将知识点细化,将关键词空出,让学生通过回忆、翻阅填写完成。这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会提高,记忆基本概念也更准确。对物理规律的深入理解,可以通过做实验进行强化。在复习时,教师要对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数据做进一步的分析,使学生达到熟练运用实验结果解决问题的目的。对普遍理解不透彻的实验,可以个别重做,但大部分实验没有时间做,只能通过教师“讲实验”或学生回忆进行复习,停留于表象,舍弃了学生的直观感受。为了提高复习的效率,切实可行的办法就是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实验过程去粗取精,通过视频或动画模拟呈现给学生,或让学生到网络实验室进行不同实验的再观察和再操作,比单纯照本宣科的复习用时少、效果好。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可以到资源平台或教育网站上下载教学所需内容,并进行简单的加工,既可节省实际的实验时间,又可高效地完成实验复习课,还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大学物理教学现状与课程改革方向的论文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对目前我国普通高校女生体育课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女生体育教学改革应从教材、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成绩考核几个方面入手。

【论文关键词】普通高校;女大学生;体育课;对策。

随着《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颁布实施,高校学生连续的扩招形势下,我国高等教育逐渐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现行的体育教学不适应新的教学的需求,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尤其是女生体育课程的改革非常紧迫。笔者就结合我校情况,就目前普通高校女生体育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改革对策进行探讨,为高校女生体育课程改革提供理论参考。

大学物理教学模式分析的论文

对于大学物理实验课而言,其最终目的是要培养每一位学生的科学素养以及实验能力"这里所指的实验能力又包括了动手能力、自学能力、发现问题能力、设备操作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等"科学素养又包括了科学作风、工作态度以及不断探索的钻研精神等等"通过大量实践证明,经过大学物理实验课程训练的人,其大脑都变得灵活,与未经过训练的人相比,思维也相对较为广阔"从那些众多的诺贝尔物理学获得者身上我们不难看出,只有具备能力和素质两方面,才能在物理实验中获得重大发现和成功"因此,大学物理实验课程在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大学教学中,物理实验与物理课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但它们之间又具备各自的特点"大学物理实验在研究过程中,会以物理内容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但整个实验过程并不是在研究物理内容本身,大学物理实验会更加注重实验方法以及技能的训练"对于大学物理实验而言,它并不会完全依照大学物理理论课的内容进行研究"有些时候,在做大学物理实验时,甚至已经完全超过出了物理理论的基础内容,而是一种综合的理论应用;而且在大学实验过程中所将要使用的各种设备仪器在物理理论中也不会涉及到"在整个大学物理实验中,具有一定的独立性,除了自身的实验内容或实验方法上存在巨大差异以外,还可能涉及到其他领域"总而言之,大学物理实验课程具有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法国著名的物理学家笛卡尔曾经说过:有关方法的知识,才是最有价值的知识,因此,探索新型教学模式是整个创新教育的基本"对于大学实验课程而言,它虽然是一项独立开设的课程,但还是离不开最基本的物理理论,需要用物理理论作为指导"怎样才可以解决物理实验课程所带来的教学困难,提高教学质量呢?就目前我国各大高等院校中看,很多学校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在实验课刚开始前几分钟的一段时间中,由老师讲解实验的主要原理以及各种设备仪器的使用方法"但这样的教学方法并不太理想"有些学生只能被动的做着实验,很难在有限的`时间里掌握、消化这些原理以及方法,非常盲目的得到实验结果"另一方面,学校的各种实验设备仪器也相对有限,假设实验老师一堂课同时指导5个实验.每个实验讲解10分钟一堂课下来要花50分钟才能讲完学生需要分为多组上课,老师逐个讲解颇费时间,而下次上课还要对其他同学进行重复讲解,大大降低了教学质量"。

如果使用循环教学模式,就可以有效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所谓的/循环教学模式,实际上就是把实验操作以及预备知识讲解分成两个部分,对其循环教学"例如,把每个学期要做的实验分成若干轮,每一轮实验中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对于即将做的实验,老师可以拿出一半的课时对实验预备知识进行集中教学,对其中的实验方法、实验任务等做出讲解;让学生在课堂上,对课外实验、课外设计实验等环节打下坚实的基础;最后再对学生分批进行实验操作"当学生们在进行实验时,老师不在再对其进行讲解,只是根据学生的自身情况,做出相应的指导"在第二次的预备知识教学过程中,增加上一轮实验结论和讲评,并且根据实验报告,改进教学方法"虽然在大学实验教学中使用循环教学模式有很多优点,可如果使用不当同样会让教学质量大打折扣"这主要还是因为大学实验课作为独立课程,有自身的运行规律,在实验的载体之间存在某些关联,需要相互渗透和理解"在使用双循环教学模式时,难免会让实验课程超过物理理论范围,给整个实验带来一定困扰"所以,构建一套完善的双循环教学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一些已经实施了循环教学模式的学校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可以看出,在大学物理实验课程中,使用双循环教学模式不但提高了整体的教学效果,保证了教学质量,消除了学生对物理实验畏惧的心里,同时还减少了物理老师重复讲解同一套实验的工作量,这种循环教学模式的可操作性很强,形成了一个学生乐学、教师乐教的良性循环"在使用循环教学模式的同时,采用牵、领、放0的循环教学方法,可以因材施教,不断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的科学素养以及动手能力"在整个设计阶段,老师可以引领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实验器材"当学生在设计过程中,不但提高了调试、焊接等技能,还掌握了信号源、万用表以及示波器的使用"当学生们看见自己所学的物理知识可以转化成为产品时,就会得到满足感"这样,对于书本中那些物理理论知识学生们也不再畏惧,从根本上激发了大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学习热情"要想解决大学物理实验独立开课中所面临的种种问题,就应该大量设法运用循环教学模式,提高整体的教学效果"。

大学物理教学改革分析的论文

大学物理作为一门基础课程,人们往往强调它的基础性,而忽视了不同专业学生对物理内容的不同需求。教学中按照多年来形成的固定模式,对不同专业的学生采用统一的教学大纲和同一个授课标准。同时,由于大学物理自身理论性较强,与专业课程结合不紧密,致使学生对物理课的学习经常感到枯燥无味,提升不了学习大学物理的兴趣,甚至出现大学物理“无用论”。

2.教学学时有限,教学内容广泛

“高等院校非物理类专业基础物理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专门制定和发布了《非物理类理工学科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其中建议完成大学物理核心内容所需的最低学时数为126学时。实际情况是大多数非重点院校的培养计划增加了专业课的学时,将作为基础课的大学物理学时做了一系列调整,达不到126学时的最低标准。为了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全部内容,教师往往照本宣科,很难对知识点的应用进行详细的剖析和展开。

3.考评方式相对单一

长久以来,大学物理的考核基本上是采用期末考试成绩为主,出勤率及课后作业完成情况为辅的方式。这种考核方式无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多数学生往往是处于考试压力之下被动学习,抱着60分万岁的想法,考前临时抱佛脚,只要过关就万事大吉。因此,单一的考评方式并不能真正反映一个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程度。

1.加强大学物理任课教师与专业教师的沟通交流

[2]目前,大学物理任课教师都只接受过系统的物理专业教育,对其他专业的知识了解程度还不够。因此,物理授课教师应深入专业院(系)进行调研,与专业课教师针对学科交叉知识点进行充分沟通交流,了解专业需求。教师平时要加强对与物理联系紧密的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专业能力和知识水平。教学中做到心中有数,有针对性地授课,缩短学生与大学物理间的距离,使得学生不再畏惧物理课程。

2.归并教学方向,调整教学内容

由于学时的限制,在保证“必须、够用”为度的前提下,有必要根据不同专业的需求调整教学内容,压缩与专业相关度小的章节的学时,适当增加与专业衔接紧密章节的学时。在平时教学中突出重点,充分利用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渴望来提高对物理的兴趣,从而增强学习物理的动力和信心,提高教学效果。大学物理的教学内容涵盖了力学、热学、电磁学、波动光学和近代物理五篇,各部分内容在不同专业中应用的类型和深度是有差异的。根据不同专业对物理知识的需求,形成几个主要教学方向:对力学知识要求较多的土木和机械类、对电磁学要求较多的计算机与电子信息类以及对热学知识要求较多的材料和热能类。在保证基本物理教学要求的前提下,根据以上几个教学方向对物理知识要求侧重点的不同,对教学内容进行调节。此外,对不同专业同一个教学内容的'深度和教学方法也要有所区分,与专业课程衔接紧密的知识点要进行突出和引申。

3.当调整传统的考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更综合的评价

[3]在传统的以期末成绩为主,以出勤率及课后作业完成情况为辅的评价方式的基础上,适当增加对课堂表现和课后知识应用等方面的考核。比如,让学生撰写一两篇物理知识在本专业中的应用或物理知识和本专业课程的关系等相关的学习体会或读书报告。鼓励学生自己搜集资料,增加学习的主动性。同时在文章的撰写过程中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物理理论知识的理解,还能使学生对于物理与本专业的关系有更深层面的认识,改变他们对物理学习的茫然,消除无用的看法。

1.土木和机械类专业

土木和机械类专业与物理紧密相关的课程有“理论力学”、“结构力学”和“材料力学”等,涉及的知识点主要有:质点运动学、牛顿运动定律、功和能、冲量和动量、刚体定轴转动和机械振动等。教师在讲授时,除了讲授教材中的经典物理知识之外,重点讲授土木和机械类专业用到的物理知识。在知识与技能的运用上强调物理应用意识的培养,培养学生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与能力。但是,鉴于土木和机械类专业存在的局部差异,对此大类内的讲授侧重点也可以有所区分。例如:机械专业学生经常遇到飞轮、皮带轮、滑轮等的转动问题,需要较多的刚体知识。因此,在刚体定轴转动的教学中,无论是内容讲解还是习题设置,都应与专业应用相联系,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学好大学物理与学好专业课是相辅相承、相互促进的关系。在大学物理教学中,阻尼振动和受迫振动是选讲内容,而对于土木类专业学生来讲,这部分内容在结构力学中计算刚架的频率和周期中有重要应用,应进行重点讲授。同时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对于土木类专业的学生更应注重力学的分析和计算方法,为他们后续的专业课程的学习提供有益的帮助。

2.计算机与电子信息类专业

计算机与电子信息类专业所开设的“电路分析”、“电磁场”、“电子技术”等课程与物理密切相关,相关知识点主要包括:静电场和稳恒电场、稳恒磁场、电磁感应、电磁场和电磁波等。大学物理中的电磁场主要强调电磁场的描述、场与场源的相互作用、矢量场的基本规律,这些都是电子信息科学的理论基础。对计算机和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学生应偏重于对电磁学的讲解及其相关科研新进展的介绍,以便增强学生对大学物理的认可程度,激发学习大学物理的兴趣,并在学习专业课之前培养出良好的状态。电磁波是信息传播的重要手段,是电子信息类专业理论的重要基础知识,但是在以往大学物理教学中经常作为选讲内容,改革后应该将其列为重点。在讲解这部分知识的时候,利用多媒体或者模型演示向学生展示电磁的产生、传播过程,介绍产生的原理以及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感受到所学物理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及本专业的基础知识的联系,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材料和热能类专业

材料和热能类专业开设“物理化学”、“材料物理性能”和“高分子物理”等课程与物理联系紧密,涉及到的知识点主要包括:平衡态、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功、热量、内能、定压热容、定容热容、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应用、热力学第二定律、卡诺循环、可逆与不可逆过程等。因此,对材料和热能类专业学生教学应侧重于热学部分。热学中的熵函数和熵增原理通常是选讲内容,一般仅作为介绍性知识,但是在材料和热能类专业中它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需要将内容做相应的扩充并结合专业中可能遇到的实例来讲授,为学生的“物理化学”等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做好铺垫。另外,对材料类专业学生讲授大学物理时,还需要引入有关光学的近代部分,如:光子的能量问题。因为在设计材料时,经常需要考虑材料对光的适应能力。

正确处理大学物理与专业课之间的关系,原则上既要保持物理学的整体性,又要兼顾到学生的不同专业特色。根据各专业培养目标和后续学科专业课的不同,将相关学科知识融入到大学物理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内容,为学生专业课的学习提供有益的帮助,实现基础物理教学与专业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克服大学物理与其他专业课脱节的教学现状,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整体来讲,一方面物理教学培养了学生必备的物理能力和科学素养,具有其他课程无法替代的地位;另一方面在教学中增加物理在各专业中的应用,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为后继专业课学习打下良好而坚实的基础。因此,该教学模式的建立,将不仅使学生终身受益,而且能够促进物理教学水平的不断推进与提高。

大学物理教学现状与课程改革方向的论文

普通高校女生入学年龄一般在18岁左右,这个年龄阶段身体发育基本成熟。随着年龄的增长皮下脂肪增厚,体重增加,相当多的女生偏胖,而肌肉力量偏弱,尤其是肩带肌、腹肌、腰部肌肉力量差。由于多年来中学的“应试”教育,考试科目支配的时间严重倾斜,忽视了学生体育课和进行课外身体锻炼,再加上高中毕业升如大学也把这种不重视体育和体育参与习惯带到大学来。就笔者所在的的大学,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来自农村偏远山区学生较多,由于农村寄出教育条件薄弱,这部分学生几乎没有体育概念,基础素质差,在教学中表现出来的就是:信心严重不足、胆小、不爱动、怕被同学笑,常常借故逃避体育课,这类特殊群体的女生在体育参与中表现出来的心理问题应该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1.2教学内容重复单一,教学场地设施缺乏。

高校体育课基本上沿用中学已经学过的教材,在教学形式上与中学差别不大,对女生体育教学感受的调查研究不足,在体育教学中表现出来的是女生不喜欢体育课。兴趣是学习和参与最好的老师,如何引导学生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是关键。例如在目前女子足球发展迅速的大环境下,加上很多女生喜欢看足球联赛,喜欢偶像等等因素,往往在大二开设选修课中,常有一部分女生报填足球,因人数少而不得取消的局面。又例如:也有一部分女生对艺术体操感兴趣,相通过学习加深对艺术体操的了解,同时使身体更健美,所以在开设选项课时,填报的人数较多而因选项课中没有艺术体操而取消。这两项在我校二年级的选修课中矛盾突出,这非常不利于女生个性的发展.往往造成这些课程无法开设的原因出选的学生教少外,更多的是体育场地设施的严重不足。

1.3在高校因扩招学生规模不断壮大的同时,如何保证每一个受教育者都能接受充裕的体育参与是摆在每一个教学管理者难题。

教学形式多采用“标准化”竞技技术教学训练方法在目前的大学体育教学中,仍然存在以竞技动作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追求动作教学的.规范化和考试动作的标准化和达标化,忽视了体育项目所特有的健身属性,和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习惯的培养,这种过分的强调动作教学本身的做法是严重违背体育教学的,直接表现的结果:体育教学单调、枯燥,再加上要求较高,使得一些寄出较差的学生对体育课产生畏惧心理。

1.4考试内容和形式不能真实反应学生体育课程学习进步情况。

由于受教学师资、场地和选项人数比例影响,我校女生基本上同男生一样参加上课,还有极少数体弱多病的学生也被分在一班进行力所能力的锻炼,这即加大了教学的教学难度,又使得部分学生有意见。而考核的时候采用统一的标准考核,往往对那些体质较差的学生不公平。

2普通高校女生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2.1改革现有教材,根据女生生理、心理特点进行教学。

对普通高校大学女生而言,因个人条件和学时限制,在教学中应该打破以“竞技动作”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对女生的体育课应该考虑体育课程学习的健身性和终身性。同时增加女性生理卫生、运动与卫生、饮食与体育锻炼、体育锻炼与减肥、休闲与健身等理论方面知识。在实践课中,出了发展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等素质外,针对女性比较薄弱的肩部、腰部腹部力量通过编入健美操、艺术体操和体育舞蹈等动作,配以音乐,是女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发展。

增加比较时新的、趣味性和娱乐性较强的项目,如:健身健美操、瑜伽形体艺术体操、普拉体等,其次是是运动量较小,比较普及大众的项目,如乒乓球、羽毛球和毽球等项目也是女生比较受欢迎的。这些项目特点这符合女生生理心理和审美观念。因此能最大限度的发掘她们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她们今后利用大学所学体育项目作为终身健身锻炼的手段打下基础。

2.2突出女生体育课程的特殊性,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根据体育课程特有属性,教师应有目的、有意识的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充分利用体育课程教学培养女生自信、自强和吃苦耐劳,敢于客服困难和战胜困难的心理素质。客服女生中存在的“娇气”,为毕业进入社会发展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

2.3改革教学方法手段,采用现代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法上,改革传统单一的“讲解-示范-练习”的教学方法,充分运用现代教学理念,如:小群体教学法,合作学习法,启发探讨法、游戏法、目标学习法和学导式教学法,同时结合先进的科学设备,如多媒体、视频录像等,使学生得到生动、形象、直观和优美的感受印象。通过合理的现代教学方法和教学设备,提高教学效果,达到预想的目标。

2.4采用更合理的考核模式。

在考核过程中,根据学生的个人因素来进行成绩鉴定因人而异,使每个学生通过体育课程学习都有收获,都得到提高。考核评价是应该注重学生体育参与过程和平常在课堂中的表现,以及通过该课程学习,自身体育素质是否进步来考核,避免一刀切,从而避免“有的学生以前体育基础好,不学也能通过考核;体育素质起点较差通过体育课程努力学习,仍达不到要求”的情况的发生。同时在评价方式方面,采用教师评、师生互评和学生互评,打破传统单一教师评价的模式。

参考文献:。

[3]等浅谈高校女生体育教学的发展[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3):146-147。

[4]杨伟青.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走向的思考[j].中国学校体育学报,(3):41。

[5]汪国容.对提高大学生体育素质的探讨[j].化工高等教育,(1):94。

大学物理教学内容及问题分析论文

(1)教学方式不够丰富。物理学科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应用性。在当前大学物理教学中,老师经常会把物理教学过程程式化,教学方法比较陈旧呆板。有些教师把主要精力投入在科研上,对教学缺乏足够的热情与精力投入,甚至出现“照本宣科”的现象,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下降,对知识获取的欲望下降,影响了学习的效果。有些教师在物理课堂教学中依旧采取“一支粉笔讲到底”的方式,缺乏与现代教学手段的结合。而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存在严重不足:课堂完全以教师为主,忽略了学生作为认知主体的作用,这点显然对于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不利。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很好地实现因材施教的目标,只是单一地不断向学生灌输知识,导致学生获得的知识碎片之间缺少关联,难以迁移和学以致用,也不便记忆,学生不能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在教学新思想、新方法不断推陈出新的今天,这样的教学方式必须进行改革,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2)学生物理基础不均。大学物理的课程内容与中学物理之间的知识联系尤其紧密,中学物理知识的掌握情况,特别是物理规律的应用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大学物理开始阶段的`学习。如何在已掌握的物理知识、概念的基础上综合运用高等数学中的相关知识(如微积分),对物理思想和物理规律进行有效的拓展和应用,对于学生的物理学习而言尤为重要。部分学生由于微积分掌握得不牢,对物理规律的理解不深刻,很多时候在学习大学物理时会出现想不通、吃不透等问题。此外,学生的物理素养和学习的主动性差异性也很大。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喜欢动脑筋思考,理论联系实际,有利于他们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和探索,在长期的累积中自然而然地形成一定的物理知识基础,对他们顺藤摸瓜地去研究新的问题将产生很大帮助,所以对物理规律的认知要深刻一点。反之,有些学生本来物理基础就薄弱,主观能动性还比较差,因此对物理定理的认知也不会太深刻。(3)没能摆脱应试教育的传统套路。应试教育还是大学物理教学中主要采用的教学和考核模式,这是目前教学改革过程中面临的最大难题。现行的物理教学考核评价体系,还是按照应试教育的方式方法来对教师和学生的教学效果进行考核,侧重于笔试、解题等方面的考量,缺乏对老师教学创新性、课堂吸引力、学生的分析能力、创新能力的行之有效的考查。这种片面的考核方式,不利于学生将课堂所学理论与实际结合,提高实际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必须改革现有的考核方式,提升实际操作考核所占的比例,以提升课程的教学效果。比如目前流行的翻转课堂与mooc课程改革,就是有益的尝试。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而且可以就平时学生上课回答问题,小作业,在线答题等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通过对学生整体掌握情况的大数据分析,可以制定更加有效的改进教学的方法与更加合理的考核形式。

(1)丰富教学手段,课前充分准备。如果想让大学物理教学获得理想的效果,就必须重新认识教师在教学中所起的作用和扮演的角色,丰富教学方法,实现传统教学模式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彻底摒弃以教师为中心,把学生当作知识灌输的对象的传统教育思想,改变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使用全新的教学方法及教学设计(以“学”为中心),不断提升教学效果,从而为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创造条件。要求教师能够在散乱的知识结构中找到主要线索,充分利用网络知识的广泛性和多样性,通过查阅相关书籍文献对知识进行适当的扩充和删减,结合90后学生的特点,以学生最易于接受的方式组织课堂教学。对教学过程做一个系统的归纳,精心做好课堂板书和多媒体课件的设计,让二者能够有效结合,相辅相成,发挥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让知识的引入和衔接有良好的接触面等等。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优点是有助于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有益于传授系统的科学知识,有益于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缺点是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置于被动接受地位。而新的教学模式建立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基础上,并重视情感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有效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才。(2)实现分层次、个性化教学。相关研究表明: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和其所处的环境是有很强的关联性的。同样的教师所教的学生,有的人能够很好地消化吸收老师所讲的知识,而有的人却不行,这与其成长经历和所处环境都是息息相关的。大学物理教学中,必须注意“以人为本”的精神,尊重学生的个体需求。学生们的高中物理基础不同,有的文科学生甚至都根本没有学习过高中物理,因此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物理基础,设计不同难易程度的教学内容。可以在网站上以小视频的方式将各个教师的不同风格教学风格充分展示,不同的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他们所能接受的教学风格,做到各尽所能,各取所需。除了立足课堂教学外,还应该对有潜质的学生(或者根据部分专业掌握物理知识能力的具体要求)开放实验教学平台进行创新性的物理实验,提高学生分析能力和综合创新能力。不同学生都可以在网上下载学习内容进行预习,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学习的时间和内容,制定个性化的学习方案。不断提升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物理实验的教学效果,有助于大学物理教学内容的完成。(3)充分利用好实验室平台,实现素质教学。人人都有潜在的创新能力,而创新能力是通过在不断地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挖掘和形成的。大学物理实验为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提供了赖以滋生的优质土壤和成长所需的丰富养料。新修订的2012版本科生培养方案中,在课程安排上,我校将理工科各专业的计算机基础、高级程序语言设计等与大学物理、大学物理实验关联课程都排在大一阶段开课。这样的好处是可以将大学物理实验中的数据处理、数据分析与高级程序语言课程相融合,学生处理实验数据的过程就是程序设计的一个实践课题,将两门原本关联不大的课程紧密结合在一起,既强化了教学又提高了效率,是教学探索过程中的一次有益尝试。比如:动态磁滞回线的测量实验中磁滞回线的绘制,需要学生利用自己所学c语言程序设计方法自己编写程序实现数据的处理和图形的绘制。实践的结果表明,在大学物理实验中恰当结合运用所学到的高级程序语言进行数值计算、模拟仿真与图像绘制,不仅可以大大增强实验教学的生动性、直观性及科学性,提升学生程序编写能力,还能有效激发学生探究物理实验的兴趣和显著提升学习效果。如果说解决一个问题是知识技能的应用,那么提出一个新问题则必定需要有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我校连续多年在大学物理课开课的同时,开设了演示实验。一个成功的演示实验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如何设计与实施实验的演示及教学。如:介绍电磁学中的传感技术,不但可以让学生对一些电源、电阻、传感器、放大电路等电路基本模块具有初步的认知,同时给学生提供了动手组装实际电路的机会。通过鼓励学生多思考、多提问题,以激发学生创新的潜力,也更加深化了物理思维习惯的养成。不仅如此,我校还连续开展了五届“江苏大学物理及实验创新大赛”,将物理实验教学与实践创新学分挂钩。使学生真实的体验到了物理规律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学生不再觉得物理学是和自己无关的。要求大一年级学生按3至5人组成一个团队参加比赛。比赛既包括实验环节的设计,也包括实验仪器的改进和物理教学内容的创新。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了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又在活动中增强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创新意识,有益于学生灵活运用知识、锻练思维能力和培养创新能力。物理及实验创新大赛对于提升学生的物理素养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在此基础上选出的学生参加“江苏省高校大学生物理及实验科技作品创新竞赛”等比赛中取得佳绩。综上,大学物理课程的学习不但能够提升学生的逻辑判断能力和思维能力,而且对于学生的创新素养的培养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大学物理教学中存在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基础不均、考核方式单一等各种各样的现实问题,不符合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为了实现大学物理教学改革,必须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实现分层教学;增强演示实验的作用,注重实验教学环节的作用;充分利用internet网络多媒体教学实践平台和mo-ocs、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手段。我们应该注意促进全面和综合的物理教学方法的形成和完善,提高大学物理教学效果,实现培养多层次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何根基,李永辉.大学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3).

[2]张志颖,付申成.浅谈大学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7(1).

[4]吴永均.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的现状及其对策研究[d].杭州:杭州师范大学,2011.

大学物理教学内容及问题分析论文

摘要:大学物理多媒体教学具有教学效率高、教学内容丰富、加深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优势。但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多媒体教学本身也存在着一些固有缺陷。我们应将多媒体视为一种教学工具,与传统媒体融合运用,以教学目标为指导,以教师为课堂教学主体,以提高教学效果为目的,达到单一媒体无法达到的教学效果,使课堂教学最优化。

关键词:物理教学现状多媒体课件教学效果。

首先,我们有必要分析一下我国目前的大学物理教学现状。就教学内容而言,分为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和近代物理,各部分内容之间联系较少,教学内容与中学物理课程相似程度大,学生浏览过教材后学习兴趣降低。就各部分内容的比例而言,经典物理部分占全部教学内容的绝大多数,近现代物理的内容非常少,尤其是二战以后获得惊人发展的现代物理成果更不为学生所了解,教学内容与近现代物理,特别是现代物理思想的严重脱节,表明了物理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就教学手段而言,虽然多媒体教学方式已经得到应用,但其利用程度还远不够充分,利用方式、方法上仍有待改进,教学手段仍有进一步提升和探索的空间。

基于上述情况,本文从多媒体对物理教学的影响、多媒体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不足和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做了相关探索。

1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优势。

1.1效率高。

首先是提高了任课教师的备课效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对文字、声音、图片、影像、动画等素材进行拼接和裁剪,修改及编辑都非常方便。其次是提高了课堂利用效率,运用多媒体可以比板书节省很多时间,这样就增加了课堂教学的信息量。

利用多媒体进行物理教学,由于节省了大量的板书时间,教师可以集中精力将重要的知识点讲得深入透彻,从不同角度讲解同一物理知识,使教学内容更加充实,教学形式更加丰富,利于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1.3有助于对物理概念的透彻理解。

物理中有些概念比较深奥抽象,难以用语言进行精确的描述,仅靠语言和固定板书的静态讲解,会造成学生对其理解不够深入。借助于多媒体,可以将抽象的难于理解的物理概念。制作成动态过程演示过程,生动形象地展示给学生,将物理模型印在学生的脑海之中。通过动画、录像等手段进行教学,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将抽象思维转化为形象思维,非常有利于学生对物理概念的深入理解,达到深入浅出的效果。

2多媒体教学的不利因素。

与传统教学手段相比,多媒体教学虽有一定的优势,但也并非人们想象的那样省时、省力、效果好。实际调查表明,学生对多媒体教学方式也并非完全适应,究其原因,除教师经验的欠缺外,多媒体教学本身也存在着固有缺陷。

2.1多媒体教学缺乏灵活性。

在板书教学模式中,教师可以边写边讲,常用的公式、定理可以在黑板的一角长时间保留,也可以随时擦掉,灵活方便。多媒体教学只能放映事先做好的课件,其灵活性和同步性显然要比传统方式差。而且,多媒体教学只能逐页显示,当新的一页出现时,旧的一页的所有信息都将消失,这不利于学生的记忆及做笔记。

2.2忽略了教师对教学设计的训练。

采用了多媒体教学之后,教师只要会上台操作,就可以完成课堂教学。教师容易忽视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的研究,尤其是容易忽视在课堂教学设计上的训练,这将不利于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特别是年轻教师,需要有一定时间的板书式教学过程训练,然后逐步过渡到运用多媒体教学方式中。

2.3减少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课堂教学是传授知识以及师生交流的过程。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减少教师的.劳动强度,但可能会造成师生之间交流减少,进而会影响到学生的课堂兴趣,并有助长部分老师惰性的可能性,使教师教学过于依赖课件、媒体,甚至整节课只是演示、演播,教师反而成为“工具”。

3探索与实践。

针对大学物理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教学实践,我们认为要真正发挥多媒体教学的特长,提高教学质量,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3.1运用一切教学手段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和爱好是最大的动力。在提高兴趣方面,笔者认为,按照申请自然科学基金的逻辑过程,将物理教学看成是项目,从项目的立项依据,项目的研究内容、研究目标,以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拟采取的研究方案及可行性分析,本项目的特色与创新之处,年度研究计划及预期研究结果等方面进行研究,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包括物理教学在内的任何教学都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同步发展的统一体。兴趣是学生接受教育的感情基础,是众多的非智力因素中最为活跃的一个,是学生探求知识,促进思维发展的巨大动力。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兴趣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要运用包括多媒体工具在内的一切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2认真备课。

3.3在坚持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同时,应加强师生互动。

传统教学模式主要依赖教师写板书来传递信息,教师自然成为课堂的主角,多媒体教学则不同,课件是事先制作好的。若不注意加强教师的课堂主导作用,很容易陷入“对着ppt读内容的尴尬场景”。因此,教师要根据课堂实际情况,有意识地使用各种方法,如肢体语言等,多与学生交流,体现教师的“中心”地位,不要成为“配角”。只有这样才能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课堂兴趣和参与意识,在积极的学习中掌握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如果长期只和一种媒体打交道,学生容易麻木和疲劳。因此,多媒体手段一定不能滥用,它只是课程资源的一部分,是对现实资源的有效补充,千万不能用多媒体手段完全代替实际的传统教学。只有将两种教学方式融合在一起使用,才能更有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事实上,传统的书写教学,以一笔一划来带动学生的思维,更符合学习知识的逻辑过程,有其他媒体所不能替代的作用,不应将它与多媒体教学对立起来。必须指出,传统媒体教学也是多媒体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板书还有一个优点,即教师在板书过程中,在黑板前走来走去,时而写写画画,时而强调某个重点,以及经常具有的某些特殊肢体动作,对教学效果也能产生很大影响。

4结论。

大学物理教学中,多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各有优点与不足。多媒体教学图文并茂,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灵活性有限,虽然加大了信息量,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效率,但也要考虑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兴趣及接受能力,任课教师在讲课时必需根据课堂情况来控制各种教学手段的运用,一切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为核心,将多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使用,取长补短,这样才能起到单一媒体无法达到的教学效果,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肖宛如,周晓红.运用多媒体促进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j].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1,(1):76~77.

[2]杨昌权,孟桂菊,彭丽萍.大学物理教学手段的现代化[j].软件导刊,26,(24):33~34.

[3]钟东.浅谈大学物理教学中的创新素质与能力的培养[j].咸宁学院学报,26,(5):185~186.

[4]杨秀玲.论启发式教学[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9,(5):133~134.

[5]梁丽新,李晓东,巴玉卓.物理教育中多媒体技术应用的探讨[j].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4):43~47.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日常现象分析在《大学物理》课程教学中的作用

阳阳小档案:一张白净帅气的脸,1米72高的修长身材,一个如尖角小荷般美好的12岁少年,这就是我们班的阳阳。可是,他从来不主动和别人说话,上课从来不举手发言,碰到别人的目光就会迅速低下头去,走路也是佝偻着身子,好像在躲闪着什么。是的,他有轻微的自闭症。

自闭症,也称作孤独症,是因为大脑中枢神经系统失衡而引起的一种儿童疾病,主要表现为社交障碍、语言障碍、行为刻板等症状。心理学告诉我们,自闭症对孩子的身心健康的危害是很大的,对自闭症儿童的转化教育要越早越好,越及时越好。如果不积极引导会影响患儿的学习和生活,然后进一步影响他的工作和未来。作为他的语文老师,我岂能袖手旁边?于是,我尝试运用一些心理学常识,开始了对他进行引导和转化的过程。

心理学研究结果显示:在自闭症儿童的教育转化过程中,一对一的个别教育是最有效的,因此,任课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可以针对孩子的具体特点,进行因材施教的个别化教育。

1.相信习惯的力量。

自闭儿童往往表现出许多与正常儿童不同的地方,他们对周围的事漠不关心,自己愿意怎样做就怎样做,毫无顾忌他们的想法,周围发生什么事似乎都与他无关,很难引起他的兴趣和注意。阳阳也是这样,上课时,他在看老师或者白板的时候,目光很游离,还时不时地偷着乐让人搞不清他是否在听讲。为了培养阳阳上课认真听讲、勇于发言的良好学习习惯,我决定要帮助他养成每堂课必须发言的习惯。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也曾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用心理学的语言来说,习惯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稳固链接。习惯可以主宰自己的人生,好习惯能让人走向好的一面,好的人生。为此,我刻意地每节课都给阳阳一个答题的机会,题目一开始非常简单,他不说话,我就一遍遍鼓励他,请他哪怕在我耳边轻轻地说,只要他说了,就极力地表扬他。即使我听不清,有时会有同学帮我“翻译”,也能让阳阳对于答题的畏惧感减少。渐渐地,阳阳自然就产生了“每堂课老师肯定都会叫我回答问题”的心理暗示,听讲的专注度逐渐上升,我就慢慢增加对他提问的难度,同时也引导他答题时说得响亮一些。一年下来,阳阳有了上课保持较长时间专注度和做好答题准备的习惯,这习惯无疑是帮助他走出自闭的加速器。

2.注重强项的发展。

3.突出期待的效应。

期待效应,也称皮格马利翁效应,是一个心理学的特殊概念,通常是指在人际交往中,一方充沛的感情和较高的期望可以引起另一方微妙而深刻地变化,而这种效应在师生之间表现得尤为明显。我相信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当我们教师对某个学生表现出饱满的期待时,该学生会进步得非常快,甚至超出老师的期待。所以我想,这个期待效应该也可以运用于自闭的.学生身上。所以,不管是课堂上的提问,背诵内容的过关,还是作业的辅导,我都对他表现出十分地专注和热情,用饱含深情的眼神和话语面对他,表现不太好时“我相信你是可以做到的!”;表现有进步时“我期待你更棒的表现!”一句句如火的鼓励和赞扬,一次次手把手地指点和纠正,无日不伴随阳阳左右。尤其在写作方面,对于这个语言发展迟缓和有障碍的学生,我总是不厌其烦地帮助他通过笔尖描绘眼中的世界、倾吐心中的想法,只要他有一句话写得比较好,就口头表扬以及书面批注。哪怕写得不好,也帮助他修改,告诉他只要能够把思路打开一点,就可以写好作文。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一年来,阳阳的改变是有目共睹的。就拿每次默写订正的小事来说,我的习惯是默写错误的学生要到我边上把错误的词语用手指在课桌上书空一遍,这样既节约时间,又加深印象。阳阳一开始用指甲尖写得很小很小,现在已经能够伸展开手指在桌上写大大的字了。他在一篇习作中这样写道:“蒋老师的心很大很大,装得下我所有的错误,也装满了对我的深切期望……”我想,他的进步就是期待效应的成功!

总之,心理学常识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尤其在转化特殊生的过程中作用不可小觑,我们不能在学习过心理学之后就束之高阁,而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运用,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教学工作事半功倍!

日常现象分析在《大学物理》课程教学中的作用

论文摘要:探究式学习是在语文教学改革中创造出来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它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层次,促使学生提高做事的能力,而且可以为学生拓宽学习的空间。

探究性学习是新课标中明确强调的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学习方式。那么在新课标的指引下,如何引导学生通过探究性学习从而把语言文学的种子播种在学生的心田,使之生根发芽,达到“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下面结合本人实际教学,谈谈探究式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供大家参考。

一、探究性学习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语文阅读作为一种通用文字符号深入人心灵境界的情智活动,灌注着鲜明的民族人文精神。语文本身蕴藏着汉文字、汉文章、汉文学的丰富的人文内涵;语文阅读渗透着中华读者的价值取向、时空情绪、思维方式和民族情结;语文教育要尊重和发展阅读本体的个性和创造性,培养健全的人格。而这些隐藏的价值取向通过采取探究性学习方式完全可以让学生体会得到。因此,新课标明确要求教师“加强诗文的阅读,在诵读中感受和体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得到精神陶冶和审美愉悦。”例如,在讲授《大堰河我的保姆》时,学生在教师范读的影响和指导下,情不自禁地跟着反复吟唱,细心品味,不知不觉中学生就被这首诗饱满的热情、动人的、优美的意境及流动的画面所感染,当这种美与学生自身的情感体验相交融的时候,自然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讲授《烛之武退秦师》时,同学们收集了大量的资料,生动细致地分析了老臣烛之武的形象。特别是,当同学们认识到郑国所处的危险时,老臣烛之武的形象越发鲜明。文中的语言表达留给同学们非常深刻的印象,进一步意识到了语言是一门艺术,非下苦功夫学不可。于是,同学们自发地利用课余进行练口,组织演讲竞赛,举办故事会,校园内掀起了一股学习语言的热潮。正如明代的王守仁所说:“乐学的效果可以使人精神力量有余,则无厌苦之患,而有自得之美。”学生们在探究的过程中扩大了视野,潜在的学习热情被激发出来。实践证明,在语文教学中运用探究性学习方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一改过去的不爱学、不想学、学不学都一样的态度。可以让学生真正感觉到语文世界的无穷魅力,并体会到语文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二、探究性学习可以提升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层次。

语文学习,是人生道路上最重要的一项学习。多少年来研究者成千上万,好的学习方式层出不穷。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探究性学习,就是其中一项。这种学习方式归根结底就是让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的实践中学好语文,就是要创设一定的语言环境来学习语文。而这种语言环境的创设,探究性学习是最好的方式。学生们通过互相学习,互相研究,在切磋琢磨中学习语文,学的积极,学的主动。通过探究学习,同学们惊奇地发现了语文的丰富内容,纷纷地整理出自己的学习见解。例如有的同学从《这个世界的音乐》、《极光一瞥》中发现了这个世界的奥妙与神秘;有的同学从诗经楚词唐诗宋词元明清小说中领悟到了祖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同学们探究的氛围热烈,探究的内容深刻。这种学习方式打开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思路,提升了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层次。

三、探究性学习可以使学生从语文学习中提高做事的能力。

新课标强调,要将课本知识与实践能力充分地结合起来,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培养学生们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探究性学习就是将二者联系起来的最好方式。学生们在生活中常常感到不会办事,办事就要进行语言交际,所以学生感到开头难的一个主要的原因是语言表达问题。针对这种情况,在古文学习单元,我们有目的'的引导学生结合《烛之武退秦师》和《邹忌讽齐王纳谏》等文章,探讨“说话的艺术”。通过探究讨论,大家知道:烛之武,一位老头,孤身劝退强大的秦国军队,保存郑国。没有非凡的口才,没有超人的胆量,没有丰富的常识,如何可以成功?通过研讨,同学们认识到,在现实生活中办事情,语言表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而语言的运用是讲究艺术的。烛之武和邹忌的成功在于他们通过语言巧妙地抓住了对方的心理。同学们懂得了在运用语言时要考虑诸多的因素,要因人、因事、因境来采取不同的语言。懂得了决不能以自我为中心,即我想怎么说就怎么说。通过研讨,同学们认识了自己的问题,改正了学习中的缺欠。在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真心感受到了学习语文所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快乐。

四、探究性学习可以使学生拓宽学习语文的广阔空间。

传统的语文教学,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得到充分尊重,大多数教师习惯“我讲你听”的教学模式,而探究性学习要求教师必须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加深学生的学习体验。正如新课标要求“要研究自己的教学对象,从本课程目标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有针对性地组织和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主动性,创造性的使用教科书和其他有关资料。”古人也说过:“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鱼”和“授渔”虽仅一字之差,意义却天壤之别。探究性学习,就是要充分发挥同学们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教师在“授渔”的过程中,无须时刻肩负着教给学生知识的重负,教的功能不再是教会、教全,教得尽善尽美,而是引导学生自己学会学习,学会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这样以来,教科书已经不能满足学习的需要,逼迫学生必须到教科书外寻找相关的资料,必须广泛地阅读,必须占有丰富的材料。例如,学习《世间最美的坟墓》时,老师抛出了“坟墓与美怎么能连在一起?”,“文中新的,更美好的启示是什么?”等题目,同学们从网上、书刊中收集材料,读托尔斯泰传记。通过研讨,同学们了解了奥地利文学家茨威格通过这篇抒情散文,表达作者对托尔斯泰的崇敬之情,并表达这样一种观念,精神的力量可以长久地震撼人们的心灵,并让人们永久记住。同学们在讨论过程中,了解了历史,憧憬了未来,把握了现在。可以说,探究性学习确确实实为学生学习语文带来了广阔的空间。

实践告诉我们,只要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大胆地运用探究性学习方式,就一定能让语文教学如鱼得水,真正达到新课标所要求的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关注学生的语言积累以及语感和思维的发展,使学生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增强语文运用的能力,切实提升学生的为人做事的境界。

参考文献:

[1]陈利平.小学课程与教学论.中国文史出版社.

大学物理教学方法点分析论文

2006年,我国颁布了有关于高等院校《理工科物理课程教学指导要求》的指导文件,指导要求明确了当前的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方法建议。然而,因为大学物理不归属在大学专业课程之内,高校对于大学生的物理课程教学效果也不能短时间内体现出来,很多高校并未足够的重视大学物理课程教学的相关任务工作。举例如:很多的高校物理课程课时数目安排较少,更有部分院校物理课时安排少于100课时,这导致课程内容多但课时安排少的直接矛盾问题;又因为目前很多高校都在进行大学生的扩招,学生数目骤增,大学物理课程教学使用大班教学代替,课程教学效果自然不高,学生对于物理课程学习的兴趣也受到影响。

1.2大学物理课程教学的任务目的还是单方面的知识传授

目前国内的大部分高校一直在沿用传统课程教学模式,受这一教学模式的影响,大学物理课程教学的任务目的表现为单方面的知识传授。因此,尽管很多的物理老师有着丰富的物理学科知识,因为受制于教学模式的影响无法发挥自己的才能,时间一长老师也就接受了这一传统落后的教学模式,而学生在物理课程的学习上表现也显示为盲从。又因为人们功利性心态的影响,很多大学生自己就对物理课程认识不够,单纯的认为成绩代表一切。最终导致大学物理课程的学习变成了为了考试的学习,老师是代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学生单方面的接受知识传授。

传统教学方法和现代大学课程教学方法自相矛盾,为尽快的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迫切要求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现代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方法可以参考以下几种方法实践:

2.1基于大班课程教学条件下的有效教学法

现阶段,大众教育已经在我国推广开来,大学学生人数急剧增长,对此很多大学学校课堂教学工作都使用大班教学的方法。我们也很清楚使用大班教学方法的效果有限,但我们可以有针对的去对大班教学法进行改进,如此更好适应大学相关课程的教学工作。通常情况下,大班教学工作中可以使用启发讲授教学法和问题探究教学法。以上所提到的两种教学方法都很灵活,因为其对现实教学环境和其他教学方法的要求不高,所以很适应于大班教学的现实环境条件。分析启发讲授的教学方法,首先我们要了解的是讲授法是什么概念。讲授法作为现代教育重要的教学方法之一有其自身的优势,举例如:这种方法很直接,将问题的本质使用通俗易懂的内容进行讲述,让学生们更容易理解从而有效的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同时它还有系统性特点,这一系统性特点让大学物理课程的'知识内容讲述变得更加系统、完整,有利于学生全面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等。大学物理本身也有很多的理论、概念等,使用讲述法都可以直接明确的讲述给学生们听,提高课程教学的效率。讲授法接受来自理论方面的批判,在接受批判的同时它也在不断的完善自己,现实的教学工作中,讲授法已成为高效课程教学方法。讲授法将课程教学的任务目的和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综合能力联系在一起,可以有效的引导学生全面成长,激发学生潜力。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工作当中,老师应当适当的添加一些问题讨论活动,有益于引起学生的课程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课程教学氛围。当然,这里我们所讲到的讲授法区别于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讲授法,它是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讲授法的创新、改进,抛开以往灌输式的知识讲授,要求老师在事先了解好学生的学习能力情况下,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组合开展物理课程教学,进而有效的启发学生的思维学习能力。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大班环境下要注重课程内容重点难点的融合,适时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加入启发式教学计划安排,让学生在良好的课堂环境中活跃思维,深入思考知识的要点。根本上而言,启发讲授教学法是融合了启发元素的讲授教学法,这一教学法旨在要求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互动,积极主动的引导学生主体学习作用,鼓励学生探究学习。老师在开展启发讲授教学法当中要做好相应的课前准备工作,尽量让问题的设计更有针对性、简洁性,明确课程教学的任务目的,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2.2基于物理课程教学本质内容的有效教学法

选择大学物理课程有效教学方法还要和物理课程教学本质内容相联系。老师在选择使用有效教学法开始阶段,就要对课程教学本质内容进行充分的分析思考,做到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工作,针对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本文我们分析和研究两种基于物理课程教学本质内容的教学法,变式教学法以及相似性教学法。其中,变式教学法是指老师可以使用各式各样的教学材料辅助教学工作,只要保证课程教学本质内容是一致的就可以。这一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思维想象能力的培养,同时也符合于学生知识内容的学习习惯。

大学物理教学现状与课程改革方向的论文

(一)学生基本无演奏基础,专业素质低。

根据我校近几届学前教育专业招生情况来看,学生大部分是通过文化课统考进入本专业,未经过艺术加试的筛选与训练,因此,基本上无二胡演奏基础,并且在音准、节奏等基本音乐素质方面能力较低,为二胡选修课程的教学过程带来一定难度。

这部分学生接触二胡时的年纪都在十八、九岁左右,骨骼的生长基本定型,在手指的控制力、灵活性以及音准的辨别能力和演奏模仿能力上都有所欠缺,但是大部分选修二胡课程的学生都饱含对民族音乐的热情与兴趣,有积极的学习动机性,也为二胡选修课的教学带来一定的动力。

(二)缺乏具有针对性的二胡教材。

现存二胡教材多为以专业音乐院校教学内容为主的作品集,并没有针对学前教育专业特点制定的二胡教材。这些教材专业性较强,涉及到的音乐作品多为传统的.民族器乐内容,在演奏技巧的教学内容和作品的选定上都较为专业化和系统化。缺乏针对学龄前儿童心理成长特点的音乐内容,因此,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应结合幼儿成长特点和心理发展的需要,遵循既简单又悦耳,实用性与速成型相结合的通俗儿童音乐作品进行教学。

(三)改变教学理念,调整教学方法。

学前教育专业中的二胡课程是众多器乐选修课程中的一门专业任选课程,它是一门融合了演奏技巧教学、识谱视奏训练、传统民族音乐文化知识普及的综合课程。

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无视学生本身的专业特点盲目进行“大而化之”的一揽子教学。应针对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需要,根据选修学生的专业能力,结合学龄前儿童的心理需要,选择贴近幼儿生活、朗朗上口、广为人知的童谣旋律作为教学内容。在演奏技术技巧的设置上尽量使用能够通俗易懂,且教学上能够简单、明了、速成的教学内容。

(一)集体课为主、小组课为辅的教学模式。

在课程的设置上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集体课教学为主、个别辅导小组教学为辅的教学模式。“集体课”中,以讲解二胡演奏知识、示范二胡演奏方法、布置作业为主;“小组课”以检查学生学习情况并针对进度的不同进行分组个别辅导为主,为某些专业程度好的学生提供可进步空间,并解决个人演奏技术障碍问题,进度慢的学生依旧学习自己能力范围之内的音乐作品,不同组别中的成员会根据此阶段的学习进度进行灵活调整。这种教学模式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其独立学习与研究、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有利于学生逐渐养成独立解决问题、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

(二)注重学前教育专业特色,合理设计教学内容。

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应根据当下社会的人才需求对课程培养计划进行相应的调整,做到具有针对性、实用性、科学性的授课内容,培养具有一定幼儿教学能力和管理工作能力的幼教教师。

比如:在安排民族器乐的选修课程时,应找到本专业最为基础的演奏技能与练习方法,培养学生独立识谱演奏的视奏能力,根据学生本教学阶段的心理特点进行相应的教学调整。

对待已存在的问题障碍能够积极解决并深入到实际应用层面,正视本专业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合理性、实用性等教学特点。以本专业学生的实际音乐水平为基准线,合理调整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内容,实现学生学习积极性与社会就业需求相结合,这样才能够使我们的教学方法科学有效,教学效果明显,人才培养目标明确。

(三)构建学前教育专业学习兴趣,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氛围。

在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选修二胡课程初期,大都饱含学习兴趣与练习热情,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完成度较高,随着学习内容的逐渐深入,演奏技巧难度增加,学生会有畏难情绪,致使教学效果变得不明显,教学进度逐渐缓慢。

这就需要教师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尽可能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作品内容、旋律熟悉的音乐作品,这样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才能够更准确地演奏音准、节奏,乐句的强弱、分句处理,在演奏过程中才有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乐句的情感处理与音乐审美上。

在教学方法上结合国外学前教育教学法,突出专业特色,例如:利用“奥尔夫教学法”对乐句进行节奏型的伴奏练习,实现身体的节奏感与演奏相结合的练习方法;借用“铃木教学法”进行旋律的模唱、模奏来强化二胡练习的效果;借用“柯达伊教学法”中对民族音乐旋律的重视与借鉴等等。

充分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课堂所学的理论内容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建立学生对整个学前教育专业技能学习的积极性,锻炼学生的音乐学习能力、舞台表现能力、专业技能实践能力。

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改革探索论文

【基金项目】资助项目名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学改革项目jy1703072。

前言。

《移动通信》课程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课。课程主要讲述蜂窝移动通信的基本概念和典型移动通信系统(gsm,cdma)的关键技术,包括移动通信中调制解调算法,移动通信信道传播特性和抗衰落技术,时分多址(tdma)数字蜂窝网的组网原理等[1]。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熟悉移动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了解移动通信最新技术和发展趋势[2]。

一、课程内容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移动通信教学需要介绍各种信号调制解调的算法,无线电波传播特性;移动信道的特征;陆地移动信道的传输损耗;移动信道的传播模型。信号分集接收、纠错编码技术和均衡技术,组网技术的多址访问、区域覆盖、信道配置、网络结构、信令和越区切换和位置管理技术,gsm系统总体、无线接口、控制与管理和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课程还需要补充介绍4g、5g移动通信核心技术原理[3]。

在移动通信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快速发展的移动通信技术对课堂教学理论内容要求不断提高[4]。在以前,我国移动通信处于由数字无线电技术组成的数字蜂窝组网技术构成的移动通信系统时代。2009-,移动通信发展到基于cdma技术的3g通信时代。之后,移动通信进入4g时代,典型代表是数据传输速率显著增大。目前,5g通信技术标准已经正在制定。不同阶段移动通信关键核心技术进展较大,移动通信课程不仅需要介绍基础理论知识,还要补充最新技术发展。增加了课程难度,对有限的课时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如何在有限课时内讲授完移动通信基础组网技术和最新技术发展是移动通信教学的一个难点[2,5]。

第二,移动通信课程试验箱无法保证全部学生深入学习移动通信关键核心技术。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机械电子工程学院电子信息专业为例,我学校之前使用的南京润众科技有限公司rz8001移动通信实验箱。该实验箱可以完成各伪随机序列产生,信号编码、调制和解调波形实测等基础实验,以及移动通信7号信令演示等系统实验。

上述实验可以加强学生对移动通信基础算法的掌握,但是无法促进学生对移动通信系统更深入地学习,制约了教学效果。移动通信实验设备价格较贵,如果仅仅依靠学校更新试验设备,是无法赶上移动通信技术不断发展的步伐[3]。因此如何有效开展符合最新移动通信技术发展趋势的实验环节,就成为了移动通信课程教学的另一个难点[2]。

二、课程内容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提高移动通信教学质量,我校电子信息专业与中兴通讯学院西安培训实习中心合作,合理优化课堂教学与实习内容,从多个方面提高移动通信课程教学效果。教师在课堂中重点讲授移动通信关键技术和最新进展,负责理论方面教学。中兴通讯学院西安培训实习中心负责实践环节教学。中兴通讯学院西安培训实习中心拥有较先进的通信设备试验机房,如无线类的3g,gsm,cdma,wlan等。培训过程按照企业要求开展,可以有效保证实践环节质量。

在课堂教学中,合理优化教学内容,将部分先学课程中介绍过知识点让学生自主进行复习,教师讲授移动通信关键技术和知识点。将《通信原理》和《信息论与编码》课程已经学习过调制解调算法原理和纠错编码技术以作业形式布置给学生,让学生自主进行复习,对相关算法进行仿真,包括调制解调原理概述、数字频率调制、数字相位调制、噪声与干扰、纠错编码技术等。学生以作业形式汇报学习结果,保证学生对移动通信基础算法的掌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讲授移动信道传播特性、陆地移动信道的传输损耗;移动信道传播模型、组网技术、多址技术、区域覆盖和信道配置、网络结构、信令、越区切换和位置管理、gsm系统的无线接口、控制与管理、gprs通用分组无线业务等内容。同时,补充介绍4g通信核心技术,包括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智能天线技术思想,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基于ip的核心网技术,拓展介绍5g通信技术发展趋势。上述内容的`学习保证学生对移动通信系统基础框架具有较为扎实的掌握。

在中兴通讯学院西安培训中心实习中,重点突出移动通信系统的网络搭建、配置和管理。实习内容包括学生实践操作gsm网络质量评估和双频优化,无线参数设置与调整、gsm网络网络规划,路测软件和工具的使用,分析讨论无线网络优化实际案例等。以lte基本原理及关键技术为背景,学生自动进行频分双工(fdd)的基站硬件配置,时分双工(tdd)基站硬件配置和网管配置操作(fdd和tdd)。上述实习内容和移动通信课堂教学内容充分结合,互为补充。在强调移动通信网络基础原理的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对最新移动通信技术的认识和了解。在实习过程中,重点强调学生自主动手能力,以考试和答辩相结合的形式对实习效果进行考核。

三、结束语。

移动通信是电子信息专业面向未来通信技术发展需求的必要课程。通过校企合作的模式,优化课堂教学内容,减少课堂教学与商用技术发展的差距。借助面向应用的实践培训,增强学生在移动通信技术实际操作能力,可以较好地提升移动通信课程教学质量,为学生后续就业和深造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4]莊陵,曹建玲,李强,“新移动通信技术背景下的信号处理课程群教学改革与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36.

大学物理教学现状与课程改革方向的论文

[摘要]分类分层次教学是针对不同地区学生的基础,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的差异对学生进行分类的教学。在大学物理课程中实施分类分层次教学,将层次相当的学生集中在一个班级中组织教学,并能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协调教学内容,这能使各级各类学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激发学生的学习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分类分层次教学;大学物理;教学模式;公共基础课。

随着西藏地区高校的发展,西藏大学招生人数逐年增加,生源覆盖范围越来越广。我国地域广阔,民族众多,各地的经济和文化发展不均衡,导致来自各个地方的学生基础能力和教育背景等呈现不均衡性。由此,西藏大学开始在大学物理公共基础课进行探索,实行新型分类分层次教学模式。

一、当前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背景存在地区性差异。

(二)物理的学习过程无法有效监控。

在当前的教学环境下,教师、学校都无法对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到实时有效监控,故无法做到及时评估,即便教师做出评估,往往也由于评价指标过于单一,无法客观、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无法及时对学生的学习给予相应的指导。

(三)专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我校是一所综合性大学,设有十多个院系,几十种学科门类,上千门课程,而公共基础课的学生大多来自不同的专业,在交流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对于物理专业的学生来说,大学物理课程门槛相对较低,而对于非物理专业的学生而言则门槛较高,难度较大。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差异,为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进度,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二、分类分层次教学的概况。

(一)内容。

大学物理课程分类分层次教学是教师充分考虑到学生在学习基础、认知能力、学习习惯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根据学生的差异,科学地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对不同的学生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施以具有针对性的指导,使每个学生在大学物理基础课程的学习中都得到充分发展的一种教学模式。

(二)实施过程。

通过调查问卷和个别访谈法,掌握学生的学情,教师将全体学生初步划分为a班、b班、c班三种班级授课,分别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在公共基础课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分类分层次教学的实际需要,逐步探索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对b班、c班的学生采用精细讲解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掌握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本内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b班、c班的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仍需要教师的具体指导。因此,教师有必要开展有针对性的精讲活动,对内容进行概括与提炼,详细讲授基本定义内容、原理及相关应用;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认真听讲,随时发问,并适时归纳总结,完成一节课的教学内容。

(三)考核方式。

1.作业教师要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紧密结合学生的需求和教学实际的相关情况,设计出有趣味性且难度适中的.作业;从学生完成的作业中获得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就相关问题与学生进行交流,进而促进学生大学物理课程的学习。c班的学生应以当前课程为起点,有序地完成课堂任务,掌握基础的知识点,具备初步的物理技能;b班的学生应以作业为基础目标,较好地掌握教材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应具备一定的思考能力;a班的学生应将作业作为提高目标,拓宽视野,发展独立思考的能力和独立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命题方式在考核与评价中,对三类学生进行分类分级命题,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班级需求,进行分班命题,使命题标准化、自然化、实际化。教师在评价时,应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学习态度、学习情况、作业情况、考试成绩等方面做出综合性质的评价,同时,要根据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达到预期效果。(四)分类分层次教学的优点分类分层次教学不仅提高了学生物理理论知识水平,而且在教学内容上较好地解决了基础、水平不同的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也使来自不同专业的学生综合能力得到提升,教师也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课堂的监控者和学生活动的合作者,使教学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三、相关问题的探讨。

(一)存在的问题。

1.课程学习压力大平时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在考试后心理压力加重。考试这种考查形式具有双面性,它一方面具有促进学生学习的作用,另一方面,原本成绩较差的学生在考试中一旦失败,自信心就会受到挫败,甚至陷入考试焦虑之中。2.对学生的情绪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分类分层教学是由高到低划分的,这种方式无形中给不同基础的学生以一种心理暗示:被分到a班生容易产生骄傲的情绪,被分到c班生则会产生不良的情绪,觉得自己比别人差,甚至会产生自卑心理,长此以往,c班的学生学习成绩可能会持续下降,c班学生情绪低落,缺乏上进心,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日后的学习和生活。3.导致学生出现两极分化分类分层次教学是把学习水平相当的学生集中在了一起,这使不同层次的班级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都有明显的区别。a班学习氛围较好,其学生知识基础比较扎实、学习兴趣比较浓厚;教师在教学时,为a班学生设置的教学内容也比较难、教学目标相对较高。在这种条件下,学生的学习水平比较容易提升。相反,c班的学生由于基础知识相对薄弱,教师对学生的要求也较低,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厌学情绪的产生,甚至形成恶性循环,最终两个层次的学生差距越来越大,形成两极分化。

(二)解决方法。

第一,合理分类分层。教师要了解学生,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能力,科学、公平地对学生进行分类分层。首先要初步拟订方案,根据相关情况划分班级;结合学生的其他科目成绩,对学生的班级划分进行相应调整。第二,提升教师教学技能。在教学方面,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在教学中,要深入学生,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不断研究、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学生为本,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教学能力。第三,因材施教。在教学中,教师应做到因材施教,应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计划;要秉持“主体多元教育理念”,避免一概而论,在教学过程中尽量满足不同学生在学习中的不同需求。同时,教学不能只关注能力、过程和方法,也应关注情感交流和价值观形成,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实施教学。第四,选择合适方法。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c班的学生应以积累性学习为主,提高自身的学习情况,加深印象,巩固基础内容;a班的学生应以创造性学习为主,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领域,提高自身能力,完成整堂课的教学。在相关内容的指导中,由于c班的学生以积累性学习为主,因此,教师应指导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以及相关的拓展学习,使自己的能力水平有所提升;而a班的学生以创造性学习为主,故教师在指导中,应注意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注重激发学生的潜能。大学物理公共课合理的分类分层,有效地解决了不同基础的学生的学习问题:让教师能够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因材施教,使教师的教育和教学模式适应学生的基本要求和思想认识的发展规律,做到均衡发展;使教师积极与学生互动与交流,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课堂上活跃起来,真正融入教学过程中;让教学过程充满学生真实的情感体验,从而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然而,这种方式目前处于试点阶段,其中出现的很多问题都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探讨加以解决。

参考文献:。

大学物理成分分析教学初探论文

大学物理作为理工科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对于理工科学生专业知识的进一步学习起到十分重要的基础作用,而大学物理实验中的成分分析教学是大学物理课程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对学生了解物理基本原理,提高动手实验能力等方面意义重大。本文旨在探究大学物理成分分析教学模式,寻找更好的教学方法,并与广大教育工作者进行交流。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模式;改进方法

本文将从大学物理成分分析教学模式的现状、大学物理成分分析教学改进方法两个方面进行探究: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主要目的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学习方法,而在目前的大学物理实验中物理成分分析教学模式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没有合理的考虑学生的需要和实际水平。目前,我国高校的物理成分分析教学模式没有切实考虑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忽略了学生的能力和水平,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因此不能完全满足学生对物理学习的需求,存在很多问题。教师在实验课中物理成分分析的`教学中往往不考虑学生需要而按照自己的想法和进度来讲课,课堂效率不高,不能真正使学生学到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再加上管理往往松散,不能很好地了解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没有做到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而导致学生在课程结束后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学到所需的知识和能力,这对于理工科学生今后在专业上的学习是十分不利的。

(二)过分制度化,主体性教学缺乏。目前我国大学教育中普遍存在这过于制度化的缺陷,单一的教学模式极大限制了学生自身思维能力及创新能力的提高。在教学中,教师往往以为教完了课堂上的内容就以为达到了教学目的,没有设身处地为学生考虑,因此忽视了学生能力、情感和个性的培养,长此以往,学生在课堂中往往思维僵化,缺乏创新能力和对实验的兴趣。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为学生创造生动、多元化的物理课堂,有利于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重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帮助学生培养学习能力,让学生养成受益终身的学习习惯,因此,改善这一缺陷,增强学生主体性是我国高校物理实验教学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

(一)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是一项现代化的新技术,它具有数字化、信息化的特点,它在教学中有着能够调动学生多感官交互,生动形象,说服力强,信息量大等不可替代的优势,将多媒体技术用于教学,已经越来越常见,例如多媒体教室、慕课的出现,都为教学改革带来了新的突破和发展。多媒体技术正在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应用于高校教学中,因此,大学物理也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来增强教学效果。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成分分析往往是比较难以理解的部分,但通过教学视频,让学生观看实验过程,能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原理以及实验细节,加深记忆,从而提高学习兴趣,这是传统教学无法实现和突破的。多媒体教学包含文字、视频、音频等多种多彩形式,极高地弥补和改进了传统教学的缺陷和弊端。将教学资源通过网络技术传至计算机,学员可以在教学之余通过观看教学资源,弥补纰漏,补会课堂上的欠缺。同时,教师也可以节省教学时间,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加强课堂中与学生的互动。互动是增强课堂效果,提高学生兴趣,引发学生思考,增强学习范围的十分重要的方法,对于大学物理成分分析教学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大学课堂不同于中学课堂,往往比较松散,需要学生自我控制的能力,由于老师对于大学生的疏于管理,往往导致课堂效率低下,学生不能专注学习的问题和情况,传统的老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操作的教学课堂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因此,大学物理教师不能仅仅以讲清实验步骤为目的,要真正关注学生,加强课堂互动。例如,在物理实验课堂中,可以划分实验小组,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给予学生充分的提问时间,认真解答学生疑问;让学生将实验过程及实验中的问题和失误写成实验报告,与老师交流分析试验中的一系列问题,从而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增进师生情感,共同完成对实验原理及操作步骤的学习。大学物理教师要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紧跟老师思路,不断进行思考,不能在课堂上走神、开小差等,当遇到较难的问题时,老师要适时给出提示或帮助,同时教师要学会恰当地鼓励学生,引导学生自主思考,鼓励学生质疑,用于反驳老师,在思维碰撞中不断交流,从而使得课堂知识了解的更加透彻。

(三)重视教学的反馈。教学反馈是往往被大学物理教师忽视的一个方面,教师往往关注课堂上的教授而忽视了课后的反馈,因此,教师要重视反馈,积极改善课堂,使得大学物理实验不再是一门枯燥难懂的课程,真正提高学生兴趣。在每次课程之后,化学教师可以让学生填写实验报告对课堂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分析自己出现的问题及原因以及对教师本节课的讲解进行评价或打分,比如匿名写出自己对课程的想法和意见,提出老师在课堂设置中存在的问题和讲解不够清楚的知识内容。教学反馈对于老师改善自身教学和构建更完善的课堂有重要意义,因此,教师要及时了解和考虑学生的意见,从而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

综上所述,大学物理成分分析教学模式中仍然有一些方面需要改进,需要大学物理教师细心考虑,精心设置课堂。在教学模式改革的道路上,教师们任重道远。但无论如何,作为新课程理念的践行者,每位教师都应对自己的教学工作是可进行反思和调整,不断努力,让自己的教学工作取得巨大的成功。

[1]张自嘉,王文栓.对设计性实验的一些思考[j].大学物理,2000年2月.

[2]姚利民,成黎明.期望与现实[j].中国大学教育,2007年3月.

[3]蔡伟.“80后”现象的教育思考.中国教育学刊,2005年4月.

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改革探索论文

摘要: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各种新的教学方式和方法相继引入到大学物理的教学中来,对于学生有效地进行学习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在互联网时代的冲击下,学生的思维也互联网化了,如何集中他们在课堂上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其物理思想的建立并在学生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予以强化和渗透,是信息化时代下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本文结合平时教学实践,对基于互联网思维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进行了有益的探究。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12.044。

物理学作为一门研究物质基本结构、运动形式、相互作用和转化规律的学科,是其他一切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研究基础。大学物理课程作为传授物理学知识和培养物理学思想的载体,是理工类大学的重要基础课。通过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改革,更好地实现教学目的、达到预期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物理学思想并提高其综合素质和科研创新能力,一直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孜孜不倦的追求目标。在网络无处不在的信息时代,如何在大学物理的教学工作中,充分合理地利用互联网资源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甚至乐在其中,是教育工作者者需要进行研究和探索的新课题。

1互联网思维在物理教学中的引入。

从工业时代到信息时代,互联网带给人类经济、文化、社会、政治、人性等各个方面的深层变革。从社会管理的角度出发,互联网思维代表着透明、开放、共享、公平和公正。从商业运营的角度出发,互联网思维的引入使得电商以顾客为中心不断优化商业生态环境和运营规则。而对教学工作而言,互联网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计算机联网,更是人类知识的联网,它为教育教学提供了多方位、多角度、图文并茂的“文献资料”以及多种解决问题的思路。通过多媒体技术与仿真技术相结合形成视、听、触觉一体化的虚拟环境,使得学习信息变得更加丰富快捷,更重要的是,互联网可以有效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促进教学相长。例如,一方面通过建立网络教学平台,学生可以随时随地点播音频、视频课件,查阅电子教案等教学内容,完成在线自测等。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使用学生平时喜闻乐见的qq、微信、微博等通讯软件,用建群加组的方式,于课前课后进行师生互动和交流,及时了解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以及他们的需要,给予及时的鼓励和指导,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并进一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因此,从教学运行的角度而言,互联网思维的引入意味着物理教学的方式向着“平台化”、“交互化”、“多元化”和“群组化”等方向发展。

2互联网思维在物理教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

在单位提供的丰富教学平台资源的基础上,笔者结合平时的工作实践,努力践行物理教育的“平台化”、“交互化”、“多元化”和“群组化”。“平台化”包括物理系已有的教学资源平台和学生个人的展现平台。通过指导学生使用集校内外优秀教学课件为一体的资源平台,使他们能够不拘泥于单一课本和单个老师的约束,博采众长。同时,平台后端提供的在线提问环节和交流bbs作为学生的个人发展平台,为他们提供展现自身独特学习方法和理解方式的渠道,能充分调动他们的热情,激发他们的潜能,激活他们的内生力量。“交互化”包括“课堂交互化”和“线上线下交互化”。“课堂交互化”是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和讨论,让课堂的主体从老师变为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线上线下交互化”是指我们通过建立互联网pc端与移动端的学员、老师互动平台,创建学习型组织氛围,让线上学习和线下学习结合起来。通过学生熟悉并常用的`微博、微信、二维码等网络微时代的产物,“多元化”传递物理知识和理念。由于在虚拟环境里,每个人的角色是平等的,在平等的氛围中,大家都有平等的话语权,而平等的话语权能够促进学生尊重自我,释放出真实的想法,使潜力得到激发。举例来说,在讲授定轴转动刚体的角动量定理和角动量守恒定律时,课前我首先在微博上放一个短小的视频,是大家在电视中常见的花样滑冰和跳水比赛的镜头,然后留言请大家思考滑冰运动员为什么能在瞬间快速旋转,跳水运动员为什么能在空中迅速翻转?同学们对此有各种不同程度的反应,有的很好奇,在网上搜寻答案;有的自己提前预习书本,思考用理论知识和相关的公式去推导证明;有的甚至还举一反三,列出其他一些类似的例子。尽管视频引起的共鸣程度有高低,但毋庸置疑的是它很好地吸引了同学们的眼球,激发了他们主动思考的兴趣,当正式上课讲授这一段内容时,大家的接受程度和理解深度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课后,再在微信上制作一个10分钟的微视频作为深化总结,向大家讲述:其实小到原子内部,大到宇宙天体,都严格遵守着角动量守恒定律。在天文学中容易理解的角动量守恒事例是星球的自转周期恒定。对于那些固体的星球,其形状大体不变,在不受外力矩的情况下角动量守恒就意味着它们的角速度守恒,自转周期恒定。例如地球的自转周期我们可以近似认为就是24小时。事实上也正是通过对星体自转周期的观察和测定,人类在20世纪60年代证明了中子星的存在。科学家通过接收中子星自转时发出的射电脉冲精确测定它的时间周期性,人类发现的第一颗中子星的脉冲周期只有1秒多一点的时间,你能想象偌大一个星球,转一圈只需要一秒钟的时间吗?用我们今天学的角动量守恒定律就可以很好地解释。课后感兴趣的同学还可以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去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宇宙中大大小小各种层次的天体系统都是朝着同一个方向旋转的盘形结构?这样一来,有效地吸引了学生课前主动思考,课上带着问题听讲,课后将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中的实际现象结合起来,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从而有效促进物理思想在学生平时学习生活中的渗透和强化。“群组化”是指通过互联网平台建立理论群、实践群来充分调动所有学生的智慧,形成学生自主学习、快乐学习的氛围,推动团队精神。有些同学的动手能力很强,但理论基础不够;有些同学可能擅长纸上谈兵而怯于动手,通过不同特色群组的建立,可以让大家各自发挥特长,各尽其能。同时开展不同群组之间的比赛与竞争,看哪个组能更快更好地完成物理问题的论证。最后再通过比较,看看是否实践数据验证了理论推导,而理论知识又有效指导了实践的方向。虽然结论是肯定的,但是学生们通过亲身参与和对比,其对知识点的印象之深、理解之透是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达到的。

3结论。

大学物理课程是高等院校理工科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知识点本身较为抽象化且理解时有一定的难度,纯粹依靠课堂上板书或ppt的传统教学模式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此同时,网络作为90后大学生娱乐、学习、搜索资讯和沟通交流的主要方式,构成了他们大学生活的重要部分。如何将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点从互联网中抽取出来,并巧妙地将互联网资源为我所用,寓教于网,是网络时代背景下高校老师应当研究和探索的重要教改课题。物理教学中有许多艰涩难懂的公式,日常教学中是通过实验、讲解等被动形式传递给学生。基于互联网思维的多元化教学方法,利用微博、微信和网络资源平台等多功能软件工具,能够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手段单一的缺陷,以平等的姿态、以群聊、图片、flash动画等形式将物理知识转化成更好理解的形式传递给学生,具有融入物理教学的天然优势。互联网时代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迎接这种挑战需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视角观察和发现新问题,基于互联网思维并借助互联网手段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方法,不断开拓教育改革的新途径。

参考文献。

[2]秦羽丰,曹学成,姜贵君.浅谈大学物理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健全人格方面的几点体会[j].科教文汇(下旬刊),(4).

[3]张三慧.大学物理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

大学物理教学现状与课程改革方向的论文

摘要:本文通过问卷调查、访谈、教学观察等方法对三所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物理》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了调查分析,并针对影响有效教学的教师教学行为因素提出了提高教学效果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物理教学;有效教学;问题探析。

1.引言。

《大学物理》是理工类学生的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课程,是学习后续专业课的桥梁。各类院校在《大学物理》教与学的过程中都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而新建本科院校由于教学条件不足,存在的问题尤为突出。通过对三所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物理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能力的调查分析,确切掌握影响大学物理有效教学的主要因素,并针对影响有效教学的教师教学行为因素,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三方面入手,提出改善教学效果的几点建议。

2.教学现状调查。

为了确切掌握制约《大学物理》教学效果的学生学习方面的因素和教师教学方面的因素,采用了问卷调查、教学观察、教师访谈这三种方式进行调查研究。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收回293份,有效问卷285份。问卷标题是“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物理课程教学问题探析调查问卷”,共有20道题目。回收问卷以后统计每个选项被选的次数占有效问卷总数的比例。统计结果显示:课上认真做笔记的占到18%,课前积极主动复习的只占到10%,经常性逃课达到了31%,能自觉做到查阅课外相关书籍的只有42%,课下能发现问题并及时和老师、同学讨论交流的仅有17%,这些数据都表明新建本科院校的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不浓厚;只有10%的学生能将大学物理的知识与实际的生产应用联系起来,认为学习《大学物理》有利于专业课学习的刚达到30%,表明学生只是为了考试记忆死记硬背知识,不能做到学以致用;实验次数调查显示出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物理》实验安排的极少,甚至有一半的没有实验安排,这表明了新建本科院校对大学物理实验课的重视程度不够;有一半的教师上课提问的次数只有1、2次,师生交流较少;50%多的教师的上课只是纯粹的板书、讲解,很少使用ppt多媒体教学,而有67%的同学希望《大学物理》的课程可以在多媒体教室进行,46%的同学希望老师在讲解时可以配合演示实验。通过听课的方式进行教学观察并做了详细记录。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教师教学中存在的主要现象有:部分学生利用这节课去学习一些自己感兴趣的科目,有的甚至埋头玩手机或者睡觉;有些教师在讲课时只顾说明自己要讲的内容,几乎不提问题,甚至没有眼神的接触,语调平缓,重点也不够明显;一些老师只是照本宣科,既不帮助学生将知识与实际生产相联系,也没有考虑到学生学的专业;教师提问时,对学生回答的评价反馈极少。选择了4位教师作为访谈的对象。访谈内容主要包括上课的习惯、学校的管理及所提供的教学资源等几方面。具体内容有参加学术交流的机会多少、认为影响《大学物理》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用什么方式来评定学生的平时成绩等11个具体问题。三种调查方法的'结合使调查结果更全面、更具体,为确切掌握制约《大学物理》教学效果的学生学习方面的因素和教师教学方面的因素奠定了基础。

3.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分析问卷、课堂观察和教师访谈后,找到了在新建本科院校的《大学物理》教与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学生在学习中的主要问题有:学习动机不强,无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兴趣不浓厚,对《大学物理》不够重视;学习意志薄弱,遇到困难时,没有足够的毅力和勇气来面对。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第一,教学内容不丰富,过于陈旧,千篇一律。教学内容对经典物理学涉及过多,基本上没有结合学生所学专业的特点和要求进行增减。第二,教学方法落后。教师在课堂上多采用讲授法加板书,教师为主导的填鸭式教学,枯燥乏味;第三,实验课欠缺,且与理论课的联系脱节。有些专业没有安排相关的实验课,即使有实验课也多为验证性实验;第四,教学评价体系不科学。主要依靠终结性评价,如期末考试和实验报告来决定学生成绩,不能准确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物理学习能力;第五,教师普遍缺乏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师参加教学培训、学术交流的机会少,使教师无法及时了解先进的教学理念。

4.提高教学效果的几点建议。

(1)丰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不仅包括经典物理学,还要不断引入物理学前沿领域最新科研成果,大量篇幅讲述物理学与化学、生物学等学科之间的联系;要适当选取教学内容,与其专业特点紧密结合。只有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2)教学方法、手段多样化。教学要多采用讨论式教学、探究式教学、教学工作坊等形式,注重学生的形象思维以及学生对经验事实的归纳与综合。要多采用多媒体等现代的教学方式,灵活的使用多种教学手段。(3)重视物理实验教学。要在验证性实验的基础上,增加科研性课题实验,切实提高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4)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学生成绩要对学生整个课程的学习进行综合评价,包括:学生实验操作、实验报告、学习报告、学生课堂讨论发言、独创性的见解以及某讲座的学习报告等。(5)提高教学理论水平。实现有效教学需要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教学策略、教学效益、可测性和量化和反思的意识。学校要为教师多提供相关的学术交流、教育培训的机会,帮助老教师去除陈旧的知识结构,了解前沿的成就,接受新的教学理念。

5.小结。

通过问卷调查、教学观察、教师访谈这三种方式进行了调查研究,明确了制约《大学物理》有效教学的学生学习方面和教师教学方面的因素,并针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教学效果的五点建议。希望所提建议能够有力地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和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日常现象分析在《大学物理》课程教学中的作用

摘要:在高校教学中,网络教学的地位越来越高。开放网络教学模式的物理实验教学,让学生自主进行学习,已成为如今实验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可用性以及技术性这两方面对网络教学的一些基本内容以及要求进行介绍,同时对网络教学的应用进行了分析,旨在说明网络教学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物理实验;网络教学;虚拟实验。

物理实验课是一门较为基础的实践课程,多年以来这门课程的开展方式都较为传统。但是网络教学的出现改变了传统实验教学模式,它通过各种手段把图像、声音等各方面的信息很好地结合在了一起,给学生构建了一个操作方便且内容全面的学习环境。

根据国家所制定的课程标准,高校的物理实验教学应该把学生作为主体,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对实验教学向空间以及时间方面进行延伸。学生可以事先通过网络教学进行自主学习,对实验所要用到的仪器的使用方法、内部结构以及实验整体的指导性思想进行研究。网络教学会涉及物理实验的一些新内容和手段,通过网上学习,学生可以掌握先进实验的内容。同时网络教学中还会在课程之外添加许多实验教学,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让他们学到更多知识。网络教学是物理实验教学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有利于推动教学发展。

二、大学物理实验网络教学的要求和内容。

网络教学是通过网络开展的,学生从网上进行自主学习要具备一些计算机知识,所以一定要充分考虑学生计算机方面知识的.差异。为了方便广大学生学好网络课程,教师设计课程导航时一定要以结构完整且清晰为基本原则,对界面的设计一定要做到简明直观。教师应该保证学生能够快捷准确地检索到网络教学中所涉及的各种参考资料,便于他们的下载。对教员在网络教学中出的考试试卷以及布置的作业,学生完成提交之后,教师要对相关信息有详细的记录,同时应该给学生提供一些数据分析。学生要能够确定自己所学的章节,能够精确地定位知识点。

网络教学实时性较好,可以随时更新教学内容。在构建网络教学时,各组成成分一定要齐全,同时还要准备丰富的相关资料,媒体的展现一定要准确无误,界面要协调美观,要有统一的文字格式。此外,媒体声音要非常清晰,实验的模拟动画要逼真,数据要保证安全;对与教学相关的数据以及素材等的维护要方便,系统的运行要非常稳定。这些都是开展网络教学需要关注的地方。

1.网络教学成为物理实验教学的新模式。

网络教学通过校园网络全时段地为在校学生提供教学服务,克服了传统物理实验教学中因场地和课时所带来的教学困扰,学生随时都可以进行自主学习。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学生只是在被动地学习知识,不能自由地进行课程内容选择,处于一种较为被动的状态。但是网络教学的出现改变了这种模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自主进行课程选择,在这一教学模式中学生才是主体。

2.网络教学保证了教学效果。

物理实验教学重点强调的是学生的动手能力,然而对于那些较为精密复杂的物理实验,因为条件不够,往往不能给学生提供自主设计物理实验和参数、自主进行实验并观察相关现象的实际机会。尽管目前相关技术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但是伴随着新技术的产生,其中需要学生思考的地方也少了,学生只需按照提示操作,就无法学到较多的知识。但是如今网络教学中增加了虚拟实验功能,在虚拟的实验场景中学生可以使用各种虚拟的仪器,同时在这一场景中学员可以点击相关功能随时查阅相关实验数据,有更多自主思考的空间。网络教学给学生提供一个自主且较为宽松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物理实验学习兴趣,同时可以让学生学到更多知识。学校可以建立专门的网上论坛,学生在论坛上进行交流,教员也可以在网上实时解答学生的提问。

参考文献:

[1]周殿清.大学物理实验教程[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张彩云.多媒体在现代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学术交流),,(8).

大学物理教学现状与课程改革方向的论文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越来越重视全民在艺术、审美等方面的素质培养。近年来,作为高艺术素质人才培养基地的高校艺术教学备受重视,其中的高校声乐教学改革自然也不例外。为了培养更多优秀的声乐人才,必须紧跟时代步伐、积极改革传统声乐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从而提高高校声乐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我国高校声乐教育现状。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在对子女的教育中不仅希望子女掌握书本知识,还注意陶冶子女的情操和艺术修养,希望子女走向社会上后更具有竞争力,所以现在艺术类学生逐渐增多,其中大多数学生选择了声乐这门艺术。目前各大高校不断扩招,艺术生的门槛变低,在艺术学院中音乐专业的学生人数增长最快。高校的音乐学院不仅是为具有音乐天赋的人才提供教育,同时也为音乐爱好者提供学习的平台。然而,由于学生的基础差异大,对音乐的敏感度更是参差不齐,导致了高校教学不能顾及到每一位学生。随着音乐学院人数的不断增加,高校教师资源缺乏不能满足高校学生的需求,影响了高校音乐教学的质量。目前高校的音乐教学器材不能做到学生同时使用,影响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练习,严重影响高校人才质量。

二、高校声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声乐教学目标定位不准确。

高校的声乐教学分为两类:一类是师范学院中的声乐系科,一类是音乐学院中的声乐系科。然目前高校的声乐教学课程,关注的都是培养学生的演唱技能和表现力,往往忽略了师范学院中的声乐系科,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演唱技能和表现力,还要懂得如何培养他们将来的学生去拥有演唱技能和表现力,也就是说,这一类学生更重要的是学习歌唱的教学方法。而另一类音乐学院中的声乐系科,则主要关注的应该是学生的演唱技能和表现力以及在声乐表演中审美能力和艺术情感的培养。教学目标设置的偏差会对学生的学习和将来的工作造成影响。

(二)教学内容不合理。

高校声乐教学的根本目标是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的声乐教育人才和声乐表演人才,培养出的学生要么具备扎实的声乐教学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实践能力,要么具备极强的舞台表演实践水准。传统的声乐教学模式存在一定的弊端,而许多高校没有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革新,严重影响高校学生的未来发展。所以,根据系科特征、教学目标,准确制定教学内容显得尤为重要,而一味地讲传承和借用,已不适合现今的专业性极强的学科发展。为学生的未来提供对症的教育,非常重要。

(三)课堂教学方法落后。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艺术教育落后于发达国家,传统的教学方法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高校声乐专业学生的基础知识和音乐天赋存在较大差异,不能一味采用传统的一对一的教学模式。如赏析音乐会作品,讲解舞台表演方式可用多媒体大课;根据学生不同的声音条件、不同的歌唱基础开设小班课讲解发声技术;表演实践课可以在演播厅,定期让学生一个个上台表演实践,同时结合教师的分析讲解,并用多媒体对比播放名家的表演……现代的网络教学、多媒体教学方式要充分的运用,使教学更为方便有效。

(四)忽视专业知识的扩展。

高校声乐系在课程设置上过分注重学科的深度和专业性,忽视了声乐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联性。教师也都来自各大高校音乐专业,所以在他们的'教学生涯中会过分注重本专业知识的传授,不一定能将与音乐、声乐相关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所谓“功夫在诗外”,从而使学生学习的内容贫瘠,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五)声乐教师综合素质低。

良好的声乐教学、声乐表演不仅需要唱歌技能,还需要极高的审美能力和诗词歌赋、文史地等多方面知识,这对高校声乐教师的声乐演唱技能、声乐教学方法以及良好的文化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他们必须拥有专业知识、舞台技巧、综合文化知识三方面能力。声乐教师的能力决定了高校声乐教学的质量,所以必须切实提高高校声乐教师的综合素质。

三、高校声乐改革与发展。

(一)明确办学目标。

高校的办学目标是否准确决定了高校声乐教学质量的高低。想要促进高校声乐教学的进步必须要设立明确的教学目标。同时在对高校声乐教学的改革中,首先要明确高校声乐培养人才的目标。高校声乐教学除了培养学生的演唱能力,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高校声乐教学中要坚持以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为目标,保证高校教学理念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使得声乐教学不仅帮助学生掌握了专业知识,还陶冶了学生的音乐情操,促使学生在声乐上拥有专业技能,在素质上有全面的提升,适应当今社会发展需要。

(二)加大教学模式改革。

声乐是一门技术性和艺术性融合的课程,其教学需要教师与学生高度配合。除了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一对一的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还可以借助现代科技将多媒体教学运用到声乐教学中,利用网络为教学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高校声乐教学中可采用灵活的教学模式,如“大课”“小组课”“实践课”……提高学生的兴趣,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采用灵活的教学模式是实现代教育中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不仅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僵硬、上课氛围沉闷等问题,还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习兴趣、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三)加强教师培训,更新教学观点。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声乐文化越来越丰富,为此高校应积极更新声乐教学理念。既要继承和弘扬我国传统优秀声乐文化,又要吸取外来现代化的教学理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逐渐完善我国高校声乐教学。高校应鼓励声乐教师外出学习,为教师提供资金上的支持。高校与高校之间可以定期举行交流会促进教师之间的学术交流和教学方法的探讨,以提高高校的声乐教学质量,使学生更好的掌握专业知识、演唱技巧,从而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

(四)加大教学方法改革的力度。

高校声乐教学方法是教学质量的首要保障。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在此基础上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适应学生全面发展需要。规范教学模式是为了教学内容更好的传达服务的,教学模式的制定要紧紧围绕着教学内容,同时可以借助现代科技丰富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或模拟教学等多种形式教学方法来提高高校的教学效率。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校的各种现代化教学设施也日益完善,教学方法的制定也要越来越科学合理,为社会培养跟多优秀人才。

(五)重视实践教学。

首先,在声乐教学中要充分认识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学生在掌握理论后不多实践是很难掌握抽象的理论的。声乐学习中需要学生对发声方法有深刻的感悟,所以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重视实践,使学生在实践中找到对声乐的正确认知。其次,高校声乐教学中应鼓励学生独立创造,提高个人的音乐艺术魅力。同时要求学生充分利用假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中小学的教学或者商业演出等,了解社会需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六)培养学生独立创新力。

声乐教学改革的重点应该是提升学生的创新力,促进我国声乐的进步,所以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主动探索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主动获取声乐知识的能力,只有这样高校培养的人才才能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学生才能在严峻的就业中更具有竞争力。

四、结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高教声乐教学也需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要求。高校的教育改革作为我国教育改革的关键性内容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做出革新,高校声乐改革需要高校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制定出正确的教学目标和科学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自觉学习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而提高高校声乐教学的质量。为社会培养出具有竞争力、实践力、创新力的优秀人才,自觉承担起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任。

参考文献:

[1]李萌.探寻高校声乐教学改革发展的新思路[j].戏剧之家,,(13):186+231.

[6]胡晓迎.民族高校少数民族声乐艺术传承与发展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

相关范文推荐
  • 11-01 实用申请书的请示范文(19篇)
    请示的目的在于解答问题、消除疑虑,并且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执行工作任务。请示范文涵盖了不同情况和场景下的请示方式,可以帮助大家更全面地掌握请示的技巧。
  • 11-01 最热学华西精神心得体会(通用14篇)
    心得体会是对自己在某一方面的经验和感悟进行提炼和总结,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应对类似情况。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案例。
  • 11-01 最新教师教学师德表现总结(模板17篇)
    教师总结是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和教学理念的梳理和总结,使之更加清晰和系统化。以下是一些值得一读的教师总结范文,希望能够给您的教学工作带来一些启发。在开展师德师风
  • 11-01 优质企业会议心得体会范文(15篇)
    心得体会应该具有一定的深度和思考,不仅仅是简单的表达感受和经历。接下来是一些普通人的心得体会,可能并不出名,但由衷地分享自己的成长心得。企业转型是现代企业发展中
  • 11-01 最热共同体活动总结(汇总24篇)
    活动总结是对我们自身在活动中表现的一种自我审视和反思,以便更好地成长和进步。这里有一些活动总结范文,希望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思路和参考。。为深入开展《关于开
  • 11-01 最优广电营销个人心得体会(模板17篇)
    心得体会是对自己的思考和感悟的总结,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成长和改进方向。如果你不知道如何开始写心得体会,可以先参考一下下面的范文,也许会有所帮助。
  • 11-01 最优特殊的六一疫情(汇总22篇)
    写一篇优秀作文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使文章观点清晰、层次分明。优秀作文是在语文学习中最令人憧憬的成果之一,我们都希望能写出一篇引人注目的优秀作文。
  • 11-01 专业鲁滨逊漂流记体会感悟范文(18篇)
    心得体会是通过反思自己的行动和经历,总结出的有关某个问题或主题的个人见解和认识。心得体会范文9:我通过这次演讲经历,意识到演讲能力对于个人的发展和成功非常重要。
  • 11-01 最热钢厂安全生产心得体会(案例18篇)
    心得体会是对过去所做事情的回顾,对未来的规划提供指导。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对大家在写作心得体会时有所帮助。通过学习白国周班组安全管理法以
  • 11-01 优秀安全用电实训心得体会范文(19篇)
    心得体会的写作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自身的优点和不足,从而更好地规划自己的进步和发展方向。以下是一些读者们的心得体会,他们分享了自己在不同领域、不同经验中的感悟和收获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