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案(优秀16篇)

时间:2023-12-06 09:44:39 作者:纸韵

教案不仅有助于教师提高备课水平,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整理了一些三年级课堂教学案例,希望对各位老师的备课工作有所帮助。

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试题

一、填空。

1.正方形的边长是12厘米,周长是()厘米。

2.小明在200米操场上跑了5圈,他一共跑了()米。

3.把一根长16分米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可能是()分米,宽可能是()分米。长方形的长也可能是()分米,宽是()分米。不管怎样围,长方形的周长总是等于()分米。

二、判断。

(2)正方形和长方形一样,四条边的.总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3)长6米,宽4米的长方形周长是6+42=20米。()。

解决实际问题:

(2)篮球场是一个长方形,长26米,宽14米,小胖绕着它跑了3圈,一共跑了几米?

三年级长方形和正方形教案

教学内容:

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知道了面积的含义,初步认识面积单位和学会用面积单位直接度量面积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引导学生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初步练习运用公式进行面积计算。

有些学生可能在课前已经知道了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但可能在理解为什么长乘宽就是长方形的面积的问题上遇到困难。在这堂课中主要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解决为什么长乘宽就是长方形的面积的问题,引导学生理解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通过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迁移得到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为以后学习其他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奠定良好的基础。

教学目标:

1、理解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能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经历探索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过程,并总结出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

3、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合作意识,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体会数学的价值。

重点难点:

教学设想:

围绕长方形面积公式这个重点问题,我力图把教学的着力点放在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在操作交流之后,让学生对面积与长宽进行观察、比较、思考,组织学生围绕长方形面积和长宽之间有什么关系进行讨论,归纳分析问题,从而引导概括推导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根据迁移规律,充分利用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和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也就迎刃而解,顺理成章地得出正方形面积公式。这样使学生了解了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又形象地沟通了正、长方形之间的联系。

本节课练习题的设计,力求紧扣重点,层次清楚,并体现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的要求。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得出后,安排一组专项练习题,旨在及时巩固所学会公式,获取足够的反馈信息,以便教师及时调理教学节奏。综合练习题,有一定的灵活性,旨在强化应用两个面积计算公式,形成计算技能。最后提高练习是为学有余力的学生设计的,意在因材施教,发展智能。

文档为doc格式。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案

3、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主动参与、积极合作、充分体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周长的计算,

理解图形的拼剪引起的周长的变化。

一、梳理旧知:

1、我们已经学过长方形和正方形了,谁能说说有关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知识?(先闭上眼睛想一想,再与同桌交流)。

你能整理成下列这张表吗?

图形。

相同点。

不同点。

四条边关系。

周长计算公式。

长方形。

正方形。

师:用手指一指课桌面和长方形纸(学生人手一张)的周长。(学生用手指周长。)。

二、引导探究,质疑拓展。

1、要知道这张长方形纸的周长,首先要知道什么?

(教师出示板书长25cm,宽20cm。)。

在纸上计算周长。

一学生板演,完成后并说说为什么这么做?

2、谁能在这张长方形纸上找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并说说理由。(学生操作)。

为什么用宽边去比?

3、教师将一张长方形纸剪成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并贴在黑板上。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5、师:剪下的这个图形的周长怎么求?为什么?(学生独立完成,同时请两个解法不同的学生板演,再交流方法。)。

6、仔细观察原来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和剪开后的两个图形的周长,你发现了什么?

(1)为什么剪开后两个图形的周长比原来一个图形的周长要长呢?(同桌讨论后再交流)。

(2)假如把两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想一想,周长会发生什么变化?

三、巩固深化,应用延伸。

1、列式计算。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思考过程。

2、考考你。

多种方法分别请学生上来板演,讲解思考过程。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案

本课时的教学是在学生已认识了长、正方形,并了解和掌握了长、正方形的特点,学会了测量长度,了解一些测量单位,对周长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本课时的教学又为学生今后学习计算其它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奠定了基础。

教材的设计是从联系学生的实际出发,重视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探索新知。通过小组讨论、交流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提出方法,从中总结归纳出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进而让学生独立思考,进行推理,归纳出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1、在学生认识平面图形的'周长的基础上,引导、组织学生通过探索活动总结出长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准确地进行计算。

2、通过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推理能力,学会合作学习。

投影仪、每小组木棒4支(长、宽各一对)。

(一)动手操作揭示课题。

1、教师出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等平面图形,让学生指出各个图形的周长。

意图:联系学生已有的“周长”概念为探索“周长的计算”的活动予做准备。

2、让学生分小组摆出一个长方形。

3、教师提出探索活动的目的、要求,并板书课题。

师:你能求出所摆出的长方形的周长吗?这是我们师生今天要研究的课题。(师:板书:长方形的周长)。

(二)分级探究,发现规律。

1、教师提出要求:先量出长方形的长与宽,再通过不同的方法算出它的周长,请小组的记录员做好记录。

意图:提出明确的要求,使学生明确思维方向。

2、学生分组进行探索活动。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三种意见:

(1)长+宽+长+宽。

(2)长×2+宽×2。

(3)(长+宽)×2。

意图:通过全体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培养他们的探究意识,学会合作学习,让学生从不同的方法得出探索结果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

(三)汇报交流,总结规律。

1、让学生代表到讲台前,通过投影仪,说自己小组探索结果(教师边板书上来)。

2、师生共同总结规律。(板书:长方形周长=(长+宽)×2)。

意图:通过讨论,引导学生总结出最简捷的方法培养他们的聚合思念能力。

练一练:

学生在所发练习纸上做练习。

计算下面各图形的周长。(图略)。

(1)长方形长12厘米,宽8厘米。

(2)长方形长10厘米,宽4厘米。

意图:通过练习,巩固学生的认识,初步形成能力。

(四)自我探究,扩展认识。

边长6厘米(图略)。

请学生发表自己的探求结果,总结出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板书:正方形周长=边长×4)(将课题补充完整)。

意图:让学生自己独立探究,同时发展他们的推理能力。

(五)结合实际,学会运用。

让学生结合自己身边的长方形,正方形,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意图: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中深化知识,并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灵活训练,发展思维。

比较下面的两个图形,它们的周长相等吗?(用投影仪)。

意图:通过平移转化成一个长方形,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板书设计:

正方长周长=(长+宽)×2。

三年级长方形和正方形教案

通过涂色和连线,感知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特征;并学习分辨这两种图形。

区别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活动一复习引人。

1、复习圆形和椭圆形(教师出示图形,幼儿说出图形名称)。

2、找出生活中所见的圆形和椭圆形。(球)。

活动二:认识正方形、长方形。

2、数一数长、正方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展示交流。有4条边,4个角。

4、提问:正方形有几个角,几条边;长方形有几个角,几条边。

1、区别:相同点和不同点。(角。不同点:长方形两条对边相等,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

2、小组讨论交流,并作出展示。

3、作业练习:把正方形涂成红色,把长方形涂成绿色。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案

3、培养学生独立探究、独立思考能力、合作交流学习能力。

4、体验主动获取新知识的成就感。体会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愉悦。

1、出示物品,请同学摸一摸物品表面的周长。

3、学生思考,出主意。

同学们所用的办法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把长方形或正方形四条边的长度加起来,求出它们的周长。

4、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1、小组合作,量长方形的边长。根据量出的长度算出长方形的周长。

3、生汇报师板书。

4、你认为哪种方法最简便?说说你的理由。

7、生汇报师板书。

8、你认为哪种方法最简便?说说你的理由。

1、师:今天大家真不简单,经过自己的努力,学会了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既然同学们有这么大的本领,有两个问题想请教大家。

2、我们数学课本的封面是一个长方形,请指出它的周长在哪里?你能计算出它的周长吗?

3、作业:

4、完成的同学量量五角星的边长,求出它的周长。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2、师总结。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案

1、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概括能力,同时发展他们的空间想象力。

理解并掌握长方形及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教学关键点:让学生在自己的计算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和理解算法。

钉子板、直尺。

说:“请运动员小兔沿第一块草坪跑一圈,运动员乌龟沿第二块草坪跑一圈。”小兔一看着急地说:“不公平!不公平!我跑的路比乌龟的长!”

小组讨论解决方法:小组讨论看你们有几种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学生汇报结果。

小组讨论后汇报小结:宽+长+宽+长=周长宽+宽+长+长=周长宽×2+长×2=周长(长+宽)×2=周长师:计算长方形周长的方法有这么几种,这里的每一种方法都很棒,你认为哪一种方法比较简便?你最喜欢哪种方法呢?今后我们每个人都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求长方形的周长。

2、小龟的路程提问:怎样计算乌龟的路线(正方形的周长)。正方形的特征是什么?

小组讨论解决方法:讨论怎样计算正方形的周长。你有哪些方法?总结成公式。

汇报结果:边长+边长+边长+边长=周长边长×2+边长×2=周长边长×4=周长。

3、得出他俩的路程一样长乌龟和兔子比赛究竟谁胜利了?(对,小兔获得了胜利。)。

4、给小兔点掌声,有错就改,真棒!希望我们也能像小兔那样作一个知错就改的好学生。

2、求数学课本封面的周长:(学生测量、计算。)。

3、求毛巾的周长:(出示)。

4、求跑两周多长:(出示)5、求篱笆的长:(出示)。

1、寻找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周长的知识?(3-5个)。

2、小组为单位,搜集数据计算教室门、窗、课桌、凳子面的周长。

小学三年级长方形和正方形教案

1.熟练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能正确判断长方形或正方形掌握周长的含义,会测量和计算简单图形的周长。

2.估算并计算生活中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其体会解决问题的多样化策略。

3.让学生在练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

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

估算生活中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灵活应用相应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课件

一、口算热身:(3分钟)

69+26 25+63 48+27 36+35

二、梳理知识。(预设6分钟)

师生回忆复习所学知识。出示课题。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周长的含义和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出示学习目标:

1.知道长方形和正方形是什么样的

2.能正确、熟练的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3.会估算生活中一些物体的周长。

三、练习(21分钟)

【基本练习】

练习六第2-3题自主练习单:

完成书本第2-3题先完成的同学思考:

(1)在第2题中,你能用不同方法数或算出各个图形的周长。

(2)在第3题中,计算各图形周长时,怎样算比较简便。

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或者算法得出各个图形的周长。

【对比练习】

完成练习六第4、5题。

比较,说说求栅栏或者线的总长度就是求什么。

追问: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有什么不一样?

指出:虽然计算方法不一样,但这两题其实都是求图形的周长。

【操作练习】

完成练习六第6题。

先独立完成,在全班交流。

提问:这题要先知道什么?

【估算练习】

完成练习六第7题

给出规格相同的练习本组织学生进行相关估计和测量、计算活动。

提醒学生先估计封面的长和宽,再估算出它的周长。

【创编练习】

一个长方形分成a、b两部分,这两部分哪一部分的周长大?

四、课堂总结

你这节课有什么新的收获?

第三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案【精选】

本课时的教学是在学生已认识了长、正方形,并了解和掌握了长、正方形的特点,学会了测量长度,了解一些测量单位,对周长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本课时的教学又为学生今后学习计算其它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奠定了基础。

教材的设计是从联系学生的实际出发,重视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探索新知。通过小组讨论、交流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提出方法,从中总结归纳出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进而让学生独立思考,进行推理,归纳出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1、在学生认识平面图形的周长的基础上,引导、组织学生通过探索活动总结出长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准确地进行计算。

2、通过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推理能力,学会合作学习。

投影仪、每小组木棒4支(长、宽各一对)。

(一)动手操作揭示课题。

1、教师出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等平面图形,让学生指出各个图形的周长。

意图:联系学生已有的“周长”概念为探索“周长的计算”的活动予做准备。

2、让学生分小组摆出一个长方形。

3、教师提出探索活动的目的、要求,并板书课题。

师:你能求出所摆出的长方形的周长吗?这是我们师生今天要研究的课题。(师:板书:长方形的周长)。

(二)分级探究,发现规律。

1、教师提出要求:先量出长方形的长与宽,再通过不同的方法算出它的周长,请小组的记录员做好记录。

意图:提出明确的要求,使学生明确思维方向。

2、学生分组进行探索活动。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三种意见:

(1)长+宽+长+宽。

(2)长×2+宽×2。

(3)(长+宽)×2。

意图:通过全体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培养他们的探究意识,学会合作学习,让学生从不同的方法得出探索结果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

(三)汇报交流,总结规律。

1、让学生代表到讲台前,通过投影仪,说自己小组探索结果(教师边板书上来)。

2、师生共同总结规律。(板书:长方形周长=(长+宽)×2)。

意图:通过讨论,引导学生总结出最简捷的方法培养他们的聚合思念能力。

学生在所发练习纸上做练习。

(1)长方形长12厘米,宽8厘米。

(2)长方形长10厘米,宽4厘米。

意图:通过练习,巩固学生的认识,初步形成能力。

(四)自我探究,扩展认识。

教师在投影仪上出示一个正方形,让学生自己探求正方形的周长如何计算:

边长6厘米(图略)。

请学生发表自己的探求结果,总结出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板书:正方形周长=边长×4)(将课题补充完整)。

意图:让学生自己独立探究,同时发展他们的'推理能力。

(五)结合实际,学会运用。

让学生结合自己身边的长方形,正方形,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意图: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中深化知识,并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灵活训练,发展思维。

比较下面的两个图形,它们的周长相等吗?(用投影仪)。

意图:通过平移转化成一个长方形,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板书设计。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案

《长方形的周长》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点,学会了测量并对周长的概念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本课时的教学,使学生学会测量长、正方形的周长,掌握长、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并会计算它们的周长。

三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平面图形,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习热情。通过摸课本,课桌等面的边线,量长、正方形纸的各边,发现长、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明白长、正方形的周长公式算理。

1、经历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并掌握长、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能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体会策略的多样化。

3、在测量、计算、交流等学习活动中学会独立思考问题,并能表达自己的想法。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

重点: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难点:能运用长、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课件、长正方形生日卡片、尺子。

一、激趣导入:

1、教师出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生日卡片,要求给四周装上花边。

2、猜一猜,哪张卡片需要的花边长?

3、导入,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

(一)探讨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1、课件出示教材第48页长方形插图。

2、请学生独立看图,先自己说说图意,说说什么是长方形的周长。

3、汇报各自的算法:

方法一:先量出4条边的长度,再加起来。

5+3+5+3=16(厘米)。

方法二:先分别量出长和宽的长度,再把2个长和2个宽加起来。

5×2+3×2=16(厘米)。

方法三:先把一个长和一个宽加起来,再乘2。

(5+3)×2=16(厘米)。

4、理解并比较计算方法,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

1、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

2、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3、汇报各自的算法。

方法一:把4条边长加起来。

3+3+3+3=12(厘米)。

方法二:4条边都是3厘米,边长乘4就可以了。

3×4=12(厘米)。

4、比较,选择最简方法。

三、巩固练习:

2、再次拿出生日卡片,让生量一量,再算出各图形的周长。见证课前到底谁猜对了。

四、拓展延伸:(课件出示)。

引导学生认真分析题意,学生可能只想出一种方法,教师予以点拨。

五、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六、布置作业:

“练一练”第3、4题。

5+3+5+3=16(厘米)。

3+3+3+3=12(厘米)。

5×2+3×2=16(厘米)。

3×4=12(厘米)。

(5+3)×2=16(厘米)。

《长方形周长》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点,学会了一定的测量方法,并对周长的概念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本课时的教学,使学生学会测量长、正方形的周长,掌握长、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并会计算它们的周长。本节课教学时,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展开教学的:

一、创设有价值的生活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学生已经学习了平面图形,有了一定的知识经验,教师联系班级中的实际情况,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习热情。

生3、两张的花边一样长吧?

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猜个不停,这样调动了课堂的学习氛围,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通过具体的情境引入新课,使学生既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又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让学生带着兴趣去学习,带着问题去探究,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

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长、正方形的周长概念时,通过让学生摸课本,课桌等面的边线,量长、正方形纸的各边,让学生理解周长的概念,经历一个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并在其间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在“做数学”中学会知识,并为求周长作铺垫。这样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情境中积极探究,合作交流,在多种方法的探索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从而发现长、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明白长、正方形的周长公式算理。

三、紧扣教学目标,恰当把握教学要求。

《长方形周长》的教学,教材并没有概括出相应的计算公式,而是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在课堂上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得出了多种计算方法,然后问学生,你认为哪种方法比较好,你喜欢哪一种方法,进一步体会周长的含义,掌握周长的计算方法。这节课我没有把公式强加给学生,而是尊重学生的意见,让他们运用自己想出的方法来计算长方形的周长。学生真正掌握了求周长的方法。

但是,这节课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从课堂上学生的信息反馈来看,学生的语言表达不够清晰,不够流畅,可见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对学生的口语表达指导不够,要求不严,以至于学生回答问题不完整。另外,测量、探讨长方形周长计算方法时,用时过多,以至于忘记测量、计算生日卡片的周长这一活动环节,没有做到首尾呼应。课堂教学时间没有把握好。这些不足之处还有待在今后工作中不断改进,才能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练习题

3、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20厘米,它的边长是()厘米。

4、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16厘米,长是6厘米,宽是()厘米。

1、给一块长28米,宽22米的菜地围篱笆,篱笆长多少米?

2、妈妈要给一块边长是20分米的白布绣一圈花边,花边长多少分米?合多少米?

4、小明围着边长为20米的菜地跑了5圈,一共跑了多少米?

6、用4个边长是2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这个大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

小学三年级《长方形和正方形》教案

活动目标:通过涂色和连线,感知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特征;并学习分辨这两种图形。

活动重点:区别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活动准备:长方形,正方形的图形。

学习活动流程。

活动一复习引人。

1、复习圆形和椭圆形(教师出示图形,幼儿说出图形名称)。

2、找出生活中所见的圆形和椭圆形。(球)。

活动二:认识正方形、长方形。

1、出示图形,对比图形,板书长方形和正方形并领读。

2、数一数长、正方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展示交流。有4条。

边,4个角。

3、出示图形让幼儿游戏找朋友。(形和正方形找)。

4、提问:正方形有几个角,几条边;长方形有几个角,几条。

边。

活动三:比较正方形和长方形。

1、区别:相同点和不同点。(角。不同点:长方形两条对边相等,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

2、小组讨论交流,并作出展示。

3、作业练习:把正方形涂成红色,把长方形涂成绿色。

文档为doc格式。

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说课稿

各位专家,各位老师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西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第一课时《认识周长》。认识周长是本单元最基础的知识,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是在学生掌握了周长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但我们本课讲的周长不仅仅局限于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而是包含了所有的平面图形的周长,既有规则图形的周长,也有不规则图形的周长。这样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全面地建立起周长概念。

周长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学生的认知基础:一是在二年级学会了测量长度,二是在二年级下已对长、正方形进行了认识,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的基本特征。通过数一数、比一比、折一折、量一量等实践操作活动,发现了长方形、正方形都有四条边,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这些有利于学生认识周长的知识基础和实践操作能力都是我们教学中应当利用和开发的。呈现给学生的所有图形,学生直观看到的是一个平面图形。而要让学生说到周长就会去想到“围图形一周的长度”则是一个较难的认知过程,建立周长的空间观念则是对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挑战。

新课标指出,通过数学学习,学生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的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结合教材特点及三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及心理特点,认知规律,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知道周长的含义,建立周长的概念。

(2)能力目标:结合具体实物,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能初步测量计算三角形、四边形等图形的周长。

(3)情感目标:通过演示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习惯,从而使学生达到自主学习、参与学习、合作学习的目的。

(4)创新目标:在学生充分参与学习过程的基础上,培养和发展学生多向思维,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测量与计算图形的周长。我们把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放在周长概念的建立和周长测量上,特别是周长概念的建立。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更好地突出重点,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了教师创设情景,学生操作实践,观察分析,合作探究,量中理解,联系生活应用周长等措施,让学生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过程,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为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由被动消极的学习变为主动积极的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我们主要采用了探究式教学法,反馈教学法,融合成“合作参与——探究交流”式的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创设情境、引导自学、组织交流、点拨释疑、巩固运用等程序展开教学,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学习中、在“做数学”的过程中掌握知识,重构认知。

一、尝试探究,认识周长。在这个环节主要是通过两只蚂蚁比赛的动画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引出周长概念。并让学生通过“五做”来感知,感悟,最后理解周长概念。摸一摸,通过摸一些图片的一周,来初步感知周长;描一描,把这些图形的一周描在纸上,抽象出图形的周长;想一想,让学生想象图形的周长,初步形成周长概念;然后再找一找周围一些物体的某一个面的周长,让学生理解周长是相对于平面图形来说的;最后让学生说一说,什么是周长,在老师的引导下,形成正确的周长概念。

二、合作探究,量中理解。通过第一环节的的学习,学生认识到了周长是围图形一周的长度,那这些图形的周长究竟是多长呢?这就需要去测量,在测量中加深对周长的理解。本环节是做书上练习,测量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周长,然后再测量难度更大的圆的周长,遵循了从易到难的认知规律。

三、联系生活、应用周长。数学是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学习了数学知识,应该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本环节让学生先尝试着找找生活中周长知识的应用,然后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老师事先搜集的一些例子,最后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来相互测量一下对方的腰围,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

我们认为本课的设计有以下特点:

一、以“做数学”为核心来指导教学。

所谓“做数学”,就是“做中学数学”。荷兰数学家、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强调,数学教学的具体组织过程,应该通过学生自己的亲身体验,获得“做出来”的数学,而不是给以“现成的”数学。“做数学”强调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和思考,在实验操作、讨论争辩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增进了对知识的理解;形成了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体验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了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也学会了与人合作,与人交流;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了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

在本节课中,我们始终坚持“做数学”的原则,让学生在做中学。为了使学生形成周长的表象,建立好周长的概念,我们让学生去摸一摸图形的一周,再把这一周给描在纸上,还在周围找一找其他物体的某一个面的周长,最后来量一量具体图形的周长,量同学的腰围等。通过这些丰富的活动,让学生去充分的感知周长,理解周长。让学生亲自去做一做,抽象的数学概念会变得形象化、具体化,让学生学得生动,学得深刻。就象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的“儿童的智慧就在他的手指尖上”。

但动手操作不应该是脖子以下的活动,应尽量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动手操作应为学生学习知识服务,应为训练学生思维能力服务,更应为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服务。所以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动手之前进行思考,给学生留出思维的空间。

二、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抓手来组织教学。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阶段,其空间观念的发展主要依赖于观察、实验和必要的动手操作,再通过心理活动的内化去获得表象,形成空间观念。几何概念是反映现实世界空间形式本质属性的一种思维形式,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形”的科学抽象与概括,同时也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基本条件。以前我们的教学由于受传统观念与“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只重视求周长的计算教学,而忽视了概念教学或者过分强调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而忽视直观和表象的作用,以至于造成学生对形成几何图形的表象不深刻,空间观念淡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就要注意多层次、多渠道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能力,结合有关知识的教学设计一些灵活、巧妙,富有吸引力、想象力的问题来激发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动机。

根据以上理论,我们把本课设计为三个层次:识周长,量周长,用周长,让学生对周长的理解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并充分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形成周长的表象,建立周长的概念。特别是想象图形的周长这个环节,是我们独特的设计,能更好地落实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以“小步子,多反馈”为主线来精心设计。

课堂是有限的,如何能处理好时空的有限性和学生思维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是我们考虑的一个重点。我们在设计本课的时候,以“小步子,多反馈”为主线,精心设计了很多的小环节,并注重学生信息的反馈。特别是在测量图形周长的环节里,如果让学生测量太多的图形,操作就只会流于形式,于是我们充分利用了教材的资源,先测量书上练习中的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周长,让学生的学习落实到“知识”上。然后安排学生测量一个圆片的周长,这是因为书上练习很典型,而圆片的一周是曲线,它可以体现出很多的测量方法,并能让学生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比肤浅的讨论很多图形的周长测量方法更有意义。最后让学生联系生活,加上一个比较灵活的环节,测量腰围和生活中其他物体的某一个面的周长,并及时进行反馈。这样,以信息反馈,师生互动为原则,利用反馈教学法,尽可能的让学生从分展现自己的思维过程,充分体现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教学中,教师要适时,科学地对学生的反馈信息加以调控,使教与学产生共鸣,情感产生共振,定会使学生在这个轻松、活泼、富有个性的探索过程中,获得对知识的理解,其思维能力和情感态度等多方面也必将得到发展与提高!

本课的板书很简单,根据本课设计的需要,我们只把周长的概念板书了下来。简明扼要,又突出重点。以上是我的说课内容,恳请各位领导、老师提出宝贵意见,谢谢!

文档为doc格式。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案长方形和正方形教案

教学内容:

教材第42页—43页例2、例3以及第44页练习十的第1、2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周长的概念,通过探究理解、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并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及概括能力。

教学重难点:

三年级数学《长方形与正方形》的教学反思

1、重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教学中我注重使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获得对平面图形的直观经验,我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机会组织教学活动,让学生充分动手实践,促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进行学习。

2、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中,教师重视了学生学习的过程,充分使用动态的学习材料,精心组织,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在兴奋愉悦的氛围中动起来,提高学习效率。

3、不足与困惑。

(1)课堂中,学生的数学语言不够规范,教师未能及时纠正与说明,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教师需不需要在课堂上给学生讲呢?比如:本节课中,学生把对角线说成中间斜着的线。这是需要思考的问题。

(2)对于学生精彩的表现,教师未能及时给予充满鼓励的评价,只是蜻蜓点水。

(3)这样的课,适合让学生自主探究、动手操作,但操作起来比较耽误时间,还要达到教学目的,处理不好会适得其反,该如何把握,我一直在思索。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案

本节内容是在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并初步理解了周长概念的基础上安排的,使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总结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1、通过观察、交流等活动,使学生经历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过程,加深对周长的理解,初步形成计算周长的能力。

2、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会现实生活中的数学,发展对数学的兴趣,培养自主探究的意识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长方形纸一张,磁性小棒20根,10根作为长方形的长,10根作为长方形的宽,正方形纸一张。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本课设计以这一基本理念为指导,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和“以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为主线”,重社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鼓励算法多样化,努力使学生在探索交流中获得新知,同时享受到学习的乐趣。

一、导入课题。

出示课本例3情境图。

师:同学们,你们认识熟悉这个生活情景吗(篮球场)?今天我们先要研究一道和篮球场有关的问题。

设计意图:以学生熟悉的学校篮球场为情境图,便于他们联系篮球场的形状,探索、交流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二、探索交流、展开新课。

(1)出示课本上的例题,学生自读题并理解题意。

师:从题目当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预设:篮球场长28米,宽15米、要求周长是多少厘米、篮球场是一个长方形。

师:你们找得真仔细,谁来指一指这个篮球场的周长在哪儿,并告诉同学们哪条边是28米,哪条边是15米?(指名学生上台指一指)。

(出示事先准备好的长方形,贴在黑板上)。篮球场的两条。

长对应这个长方形的哪两条边(课件上篮球场的两条长闪烁)?

生:上下两条边。(教师拿表示长的磁性小棒摆在长方形的上下两条边上,并写上28米)。

师:那两条宽呢?(课件上篮球场的两条宽闪烁)。

生:左右两条边。(请学生上台拿表示宽的小棒摆到长方形上去,并写上15米)。

师:要求篮球场的周长,其实也就是求这个形的`……(周长)。

师:这也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第一个知识。(板书课题:长方形的周长)。

(2)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师:下面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这道题你准备怎样解答?

(这里注意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用自己想的方法来算一算这个篮球场的周长。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做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师:从同学们的脸上我就知道大家都成功了,请你们在小组里说一说自己是如何计算的?

(此时教师下去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同学,并选择有代表性的方法,让其把他的答案写在磁性小黑板贴上,然后请他带着自己的方法上台)。

(学生展示自己的方法,同时要求学生说出这样做的道理,还可以借助老师的小棒解释。)。

预设1:

(1)28+15+28+15=86(米)。

86。

30。

56。

预设2:(。

2)28+28+15+15=86(米)。

(3)28×2=56(米)。

15×2=30(米),56+30=86(米)。

43。

43。

预设3:(4)28+15=43(米)。

43×2=86(米)。

师:这四种方法都算出了长方形的周长,你认为哪种方法更简便?

生:第四种。

师:为什么?

生:只需两步计算。

师:这也是在计算长方形周长时候经常采用的方法。

(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认识到这里求长方形篮球场的周长无论用哪种方法都要知道它的长和宽。)。

设计意图:这里教师要注意让学生说完整的话从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更要注意调控课堂。由于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理解的角度不同,各人喜欢的方法肯定有所不同。在讨论四种方法时可能对第1种方法和第2种方法不屑一顾,从而有些不耐烦,教师要及时对该同学的发言进行肯定并重复,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从而渗透体现新课标“鼓励算法多样化”的新理念。

(学生交流后请一名学生总结一下。)。

(3)“练一练”。

那我们就用刚才的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吧?(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的前两道)。

学生在作业纸上独立完成,再指名汇报,集体纠正。

师:通过这两题可以看出同学们对如何计算长方形的周长掌握得很好,如果换成正方形如何求它的周长呢?(课件出示“试一试”)。

师:请你们自己读题,并独立解决。

学生完成后,指名汇报结果。

预设1:25×4=100(米)。

师:这位同学做的对吗?(对)这里为什么要乘“4”?

生:因为正方形有四条边,四边相等。

预设2:50+50+50+50=100(米)。

师:这样做对吗?(对)。

生:这样做太麻烦了。

师:这也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第二个知识。(补充课题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设计意图:由于学生已经有了学习长方形周长的方法,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又相对容易,这里就让学生自己读题并解决,充分体现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致力把学生推向学习的主体地位,使之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品质。完成“试一试“后再出示一个一般的正方形,帮助学生归纳计算正方形的公式,加深对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3、比较归纳。

小组讨论,代表发言。

相同:都是求四条边的和。

三、练习巩固。

1、快速抢答,看谁答得又对又快。

课件依次出示:

长方形:长6米,宽3米,周长()米。

正方形:边长12分米,周长()分米。

师:下面我们再运用今天学习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打开课本第42页,自己独立完成第3、4两题,同时指名两位同学黑板板演。

(教师下面巡视,有必要的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2、完成“想想做做“第3、4两题。

学生完成后。

(1)课件出示第3题。

师:你能说说为什么这样做吗?哪里告诉你是算这个长方形周长的?

生:跑一圈。(课件将“一圈“一词圈出)。

师:你的眼睛真厉害,以后我们要注意这一类词语。

(1)课件出示第4题。

师:哪里告诉你是算这个正方形周长的?

生:边框。(课件将“边框“一词圈出)。

师:你真了不起。

设计意图:由于课本上这两题的难度不大,凭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这两道简单的实际问题没有难度,所以这里放手让学生自主在课本上解答,培养学生独立审题、解题的能力,学生完成后,在校对过程中总结以后会经常出现一类求周长的词语,如:一圈、边框、四周等词语。

3、拓展提升。

师:老师这边还有一道和长方形周长有关的问题,你们敢挑战一下吗?(课件出示第4题:4、一个长方形的池塘,长126米,宽74米,小明每天早上绕着它跑两圈,小明每天跑了多少米?)。

师:这道题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要求什么问题?

生:池塘的长是126米,宽74米,小明每天绕着它跑两圈,问题:小明每天跑多少米?(课件依次标出这些信息)。

师:题目大家都清楚了,但是你们的表情告诉我你们有点困难了,请四人小组讨论,一起解决这个问题。

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小组。

学生完成后,小组代表发言。

师:以后在做题时一定要报题目的意思弄清楚了在做。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什么?

你能用简短的话告诉大家吗?同桌互说,然后告诉大家。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总结,既可以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又可以使学生从中总结好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并初步理解了周长含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中,我从学生熟悉的学校篮球场导入新课,进而把它抽象成求一个长方形的周长。在求长方形的周长时,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并且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探索交流的时间。由于学生生活经验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方法必然是多样的,让学生寻求各种解决问题的策略,并不强求一致,同时又注意引导学生:策略一定要合理而科学。在这里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通过操作、交流等学习形式的交互作用,提高了学习效率,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长方形周长计算方法的推导过程已使学生感悟到学习方法,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就由学生主动去探索,展现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相关范文推荐
  • 12-06 一把伞的温暖(实用19篇)
    优秀作文是作者心灵深处情感的真实写照,能够给人以启迪和思考。欢迎大家一起来看看以下这些优秀作文范文,相信它们能够给你带来不少的启发和思考。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一
  • 12-06 小学生世界无烟日活动方案(汇总18篇)
    制定活动方案还需要考虑风险因素,合理安排预防和应急措施。小编搜集了一些经典的活动方案案例,期待能够为大家的活动策划提供一些灵感。今年5月31日是世界卫生组织发起
  • 12-06 国家延迟退休方案(模板14篇)
    计划书是指为了实现某项任务或达成某个目标而制定的一份书面计划。接下来是一些建议性的计划书模板,希望能对大家的计划制定有所帮助。延迟退休政策从酝酿、提出到推进,历
  • 12-06 柜员面试自我介绍面试自我介绍(优质20篇)
    通过自我介绍,我们可以启发他人对自己的好奇心,促进进一步的交流和了解。以下是一些精选的自我介绍模板,可以供大家借鉴和参考。社会活动上讲,曾在学校长期担任学生会会
  • 12-06 有偿补课教师心得(专业18篇)
    心得体会是在学习和经历某事后,通过总结和反思得出的一种认识和领悟,可以提高我们的思考能力和经验积累。我觉得写一篇心得体会对于我们个人成长和进步非常有帮助。下面是
  • 12-06 小学教师网络研修学习心得体会(专业19篇)
    通过撰写教师心得体会,我们能够更好地总结教学经验,提高教学质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几篇优秀教师心得体会,供大家参考。20xx年xx月xx日至20xx年xx月
  • 12-06 我的小制作四年级(精选15篇)
    优秀作文是在语言表达上有独特见解并能打动读者心灵的作品。这是一份关于优秀作文的精选合集,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写作思路和参考。叮叮当,叮叮当,铃儿响叮当,哈哈!快乐
  • 12-06 交通违章整改报告(通用16篇)
    撰写整改报告可以使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工作中的不足之处,从而更好地进行改进。在下面的内容中,我们将为大家呈现一些经典的整改报告,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
  • 12-06 办理伤残鉴定书(热门15篇)
    范本的作用在于提供一个范式,帮助人们更好地构建自己的表达方式。在这里为大家精选了一些经典的范文范本,希望能够给大家展示不同文体和风格的范本选择。申请人:,女,_
  • 12-06 高一年级部工作计划(模板20篇)
    编写工作计划书可以确保我们的工作目标明确,工作进程有序,避免盲目和漫无目的的工作。工作计划书范文八:注重工作内容和成果的落实,通过目标、行动计划和成果评估三个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