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相林先进事迹心得大全(21篇)

时间:2024-02-19 16:10:04 作者:书香墨

心得体会是对于某个事件或经历的感悟和思考,有助于我们成长为更加成熟和有价值的个体。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学习毛相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范文模板

x市巫山县的下庄村,曾经极度偏僻、交通不便,被“锁”在“天坑”之中。1997年起,时任下庄村党支部书记的毛相林带领村民问天要路,以血肉之躯,在绝壁上凿出了一条长8公里的出山路。出山不是最终目的,带领村民发展致富、过上好日子,才是最终目的。出山公路修通后,他又带领村民披荆斩棘、攻坚克难,历经13年时间探索培育出“三色”经济,并于2016年在全县率先实现整村脱贫。

一段简介,书写了一段一名共产党人不凡的人生,展现了一名老党员坚持为人民的幸福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是为民的奋斗,让毛相林瘦小的身躯顶天立地起来,是为民的奋斗,让毛相林内心的精神光辉伟大起来,是为民的奋斗,让毛相林成为广大党员干部心中学习的榜样。

要学习他,树牢为民情怀。1995年12月,毛相林接任老下庄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下庄的闭塞和贫困成了压在他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群众日子过不好,就是心头“一块大石头”,这就是一名真正的共产党人的情怀,是他打心眼里对群众的关心与爱。我们要树牢为民情怀,把人民群众的生活放在心中,真正把人民当亲人。

要学习他,为民勇敢奋斗。为民奋斗,之于毛相林,是人生价值的体现和彰显,多年以来,毛相林带领村民奋进在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路上,也铺出一条建设美好生活的道路。奋斗是实现幸福的唯一途径,我们要紧盯着人民的幸福,用自己的奋斗,为人民谋福。

要学习他,甘于讲求奉献。多年的奋斗,在毛相林的带领下,形成了以奋斗为核心的下庄精神,他说,他退休后还要把下庄精神传承下去,让来到下庄的人们懂得珍惜党和国家的好政策,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建设和谐富足的美丽乡村。奉献,是毛相林给我们最直观的印象,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我们要时刻树牢奉献意识,以“无私无我,不负人民”的精神和姿态面对人民群众。

毛相林时代楷模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重庆市巫山县的下庄村,曾经极度偏僻、交通不便,被“锁”在“天坑”之中。1997年起,时任下庄村党支部书记的毛相林带领村民问天要路,以血肉之躯,在绝壁上凿出了一条长8公里的出山路。出山不是最终目的,带领村民发展致富、过上好日子,才是最终目的。出山公路修通后,他又带领村民披荆斩棘、攻坚克难,历经13年时间探索培育出“三色”经济,并于2016年在全县率先实现整村脱贫。

一段简介,书写了一段一名共产党人不凡的人生,展现了一名老党员坚持为人民的幸福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是为民的奋斗,让毛相林瘦小的身躯顶天立地起来,是为民的奋斗,让毛相林内心的精神光辉伟大起来,是为民的奋斗,让毛相林成为广大党员干部心中学习的榜样。

要学习他,树牢为民情怀。1995年12月,毛相林接任老下庄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下庄的闭塞和贫困成了压在他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群众日子过不好,就是心头“一块大石头”,这就是一名真正的共产党人的情怀,是他打心眼里对群众的关心与爱。我们要树牢为民情怀,把人民群众的生活放在心中,真正把人民当亲人。

要学习他,为民勇敢奋斗。为民奋斗,之于毛相林,是人生价值的体现和彰显,多年以来,毛相林带领村民奋进在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路上,也铺出一条建设美好生活的道路。奋斗是实现幸福的唯一途径,我们要紧盯着人民的幸福,用自己的奋斗,为人民谋福。

要学习他,甘于讲求奉献。多年的奋斗,在毛相林的带领下,形成了以奋斗为核心的下庄精神,他说,他退休后还要把下庄精神传承下去,让来到下庄的人们懂得珍惜党和国家的好政策,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建设和谐富足的美丽乡村。奉献,是毛相林给我们最直观的印象,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我们要时刻树牢奉献意识,以“无私无我,不负人民”的精神和姿态面对人民群众。

学习时代楷模毛相林同志先进事迹心得感悟

毛相林,男,60岁,汉族,中共党员,初中文化,重庆市巫山县竹贤乡的下庄村村委会主任。19,担任老下庄村支书的毛相林带领村民向绝壁挑战,历经7年时间在悬崖绝壁上凿出一条“天路”。,改任撤并后的新村主任毛相林又带领村民脱贫攻坚,历经时间探索培育出“三色”经济。

当好村民修路的领头人,苦熬6年始终保持顽强拼搏的愚公精神。

“下庄像口井,井有万丈深,来回走一趟,眼花头又昏。”这是老下庄村的真实写照。下庄四周高山绝壁合围,生存环境恶劣,生活条件艰苦,几乎与世隔绝。全村4个社,96户、近400人住在“井”底。从“井口”到“井底”,垂直高度1100多米,“井底”海拔仅200余米,与外界联系,只有3条小路。其中一条“大路”有3个大台阶,108道“之字拐”。由于条件所限,四面环山的地理环境、下庄人过着苦种薄收的日常生计。

1997年7月,接任下庄村党支部书记不久的毛相林,从县城参加完村干部培训班回来,坐在老下庄的“井口”之上,鸟瞰海拔1100多米的那个酷似天坑的古老村子,心底倒海翻江:改革开放都这么多年了,外面的世界一天一个样,如果再过些年下庄还是老样子,我这村支书就有愧百姓,简直就是白干了。

那时,毛相林下定决心,要努力改变下庄村的落后面貌。要改变,唯一的“突破口”就是修路。修通从“井底”到“井口”的乡村公路。

回家后的毛相林当晚便召开群众会,掷地有声地提议修公路。有人议论,有人摇头,有人怀疑一无资金二无机械,要硬生生在悬崖上抠一条路,当时的村民没这个底气和勇气。毛相林并没有泄气,他扳起指头给村民们算起了细账,告诉村民:“山凿一尺宽一尺,路修一丈长一丈,就算我们这代人穷十年、苦十年,也一定要让下一辈人过上好日子!”通过反反复复的打嘴仗算细账,村民总算达成共识,同意修路。

1997年11月12日,下庄人终于在寒风刺骨的一个大雪天,在“鱼儿溪”畔炸响了第一个向封闭与贫困宣战的开山炮。

没有炮眼,放红绳凿;没有挖机,用双手刨……在峭壁悬崖上,不能爬行也不能站立。就腰系长绳,放到山间悬空钻炮眼,放一炮炸个“立足之地”。就这样,村民们在空中荡,壁上爬。分好几个施工班,多处开炮,在半山腰炸开一处处缺口,形成一个个石礅,然后“步步为营”向前推进。

修路难,在悬崖绝壁上凿路难上加难。男男女女带着工具和干粮来到工地,以洞穴、岩壁作为安身落脚之处。为防止晚上睡觉翻身掉下悬崖,他们便在腰间拴根“保险绳”,绳子的一头拴在岩缝的老树根上。为鼓舞群众士气,毛相林与村组干部一起向群众发誓:不贪占便宜,誓死修通公路!公路在村民整齐的号子声中一尺一寸地向前艰难延伸。毛相林的担子更重,白天要翻山越岭到各个工地巡查安全,晚上还要在工地上总结安排工作。

为了修路,毛相林“挪”用了母亲700元的养老钱和妹妹寄存的3000元家具款,还以个人的名义向农村信用社贷款1万元;为了修路,毛相林不知磨破了多少双胶鞋,手上和脚上磨起的血泡鼓了破,破了又鼓。在他的带动下,一些县城打工的村民也自发回村加入筑路队伍,甚至有老人主动请缨到工地做饭。

尽管毛相林每天都把安全施工传导到每个工地,但在挑战悬崖绝壁时,先后有6位村民献出了宝贵生命。从不轻易掉眼泪的毛相林哭过,但他从未绝望过。他常说,我个人解决不了的还有组织在,下级解决不了的还有上级在。,巫山县委县政府将下庄路纳入全县重点工程建设,给予物资支持。

最终,历经七年鏖战,初,悬岸绝壁间一条长达8公里的“抗争之路”通车了,几辈人渴盼的出山公路梦想成真。

201月,两合村合并到下庄村,村民委员会换届时,毛相林被村民高票当选为村主任。从村支书到村主任,毛相林的工作角色发生了变化,但他不辜负组织和群众信任的初心始终未变。下庄的有形的、出行的路抠通了。但人民群众要实现全面小康目标,下庄还要再修通一条致富路。

毛相林积极动员有富余劳动力的家庭外出打工。十年来,先后有百余村民外出打工,全村每年劳务收入200余万元。毛相林又动员村民种植纽荷尔,为把关技术,他挨家挨户地检查验收,手把手地教村民打窝种树。几年来,全村种下650亩纽荷尔,成立专业合作社进行统一管理,500多亩已试花挂果,预计给村民增加收入200万元。毛相林还鼓励村民种植了几百亩的西瓜和南瓜。仅西瓜一项,村民年均收入3000多元。

细数村民的增收门路,毛相林将其概括为“三色”经济:蓝色(劳务输出)、绿色(西瓜)、橙色(纽荷尔)。正是在“三色”经济的催化下,村民的腰包鼓了。通过贫困村脱贫攻坚验收。

下庄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变化写在村民脸上,甜在村民心里,也映照着毛相林花白的头发,更激发着他更深的思考。他以的执着坚守求证出自己的人生最大值——“成为一名群众身边的好干部。”

学习时代楷模毛相林同志先进事迹心得感悟

重庆市巫山县的下庄村,曾经极度偏僻、交通不便,被“锁”在“天坑”之中。起,时任下庄村党支部书记的毛相林带领村民问天要路,以血肉之躯,在绝壁上凿出了一条长8公里的出山路。

出山公路修通后,他又带领村民披荆斩棘、攻坚克难,历经13年时间探索培育出“三色”经济,并于20在全县率先实现整村脱贫。多年以来,毛相林带领村民奋进在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路上,也铺出一条建设美好生活的道路。

守初心,凿出“脱贫路”

老下庄村坐落在巫山县竹贤乡的大山深处,四周高山绝壁合围、生存环境恶劣、生活条件艰苦,是名副其实的“天坑村”,从“井口”到“井底”,垂直高度1100多米,外出只有一条在绝壁上的羊肠小道,到县城要走3天。

1995年12月,毛相林接任老下庄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下庄的闭塞和贫困成了压在他心中的一块大石头。当时全县村级干道建设规划是由易到难,下庄的路太艰险,未列入规划,县上何时规划修路也不确定。但下庄人要想改变贫困,唯一的“突破口”就是修通从“井底”到“井口”的公路。

看到过去封闭落后的邻村如今通了公路,家家电灯亮、户户电视响,毛相林下定决心要带领村民修路,走出贫困。在全村党员干部会上,毛相林对大家说:“山凿一尺宽一尺,路修一丈长一丈,就算我们这代人穷十年、苦十年,也一定要让下一辈人过上好日子!”

年冬,毛相林带领村民在“鱼儿溪”畔正式动工修路。村民们个个腰系长绳,趴在箩筐里,吊在几百米的悬崖上打炮眼,在悬崖峭壁上放炮,炸开一处处缺口,炸出“立足之地”,稳步向前推进。

自修路以来,毛相林身上的担子最重,白天要翻山越岭到各个工地巡查安全,晚上还要在工地上总结安排工作。为了早日修通绝壁路,毛相林最长在工地驻扎了3个月没回家。

为了修路,毛相林不知磨破了多少双胶鞋,手上和脚上磨起的血泡鼓了破,破了又鼓。到20,整整用了7年时间,毛相林带领村民克服了一个个困难,终于在悬崖绝壁上抠出了一条8公里长的“天路”,修通了人们盼望已久与外面世界沟通的连接路、出行路,让村民们看到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希望。

用真心,蹚出“致富路”

出山的路通了,青壮年走出了下庄。看着留在村里的老人、小孩,还有成片撂荒的土地,40多岁的毛相林留了下来。“我要在这片土地上开拓一条致富路。”

年,老下庄村和两合村合并成一村,毛相林当选为新下庄村村主任。“作为群众选出来的村干部,带领大家脱贫致富,是我的本分。”在村民代表大会上,毛相林坚定地说。

毛相林学历不高,但他知道,要脱贫致富,除了先修路还得发展产业。听说漆树值钱,他就带领几个青壮年爬上海拔1000多米的原始森林,挖回羊羔大木漆,在村里培育出2万余株漆树,没想到当年夏天树全部热死了。

后来他又在村里养山羊、种桑树养蚕,但都失败了……。

为此,毛相林主动在村民大会上做了检讨,他也明白了“要懂科学,不能蛮干”。虽然屡战屡败,但毛相林下定决心一定要让下庄村走出一条产业扶贫的新路子。

他请来县里农业专家对下庄的气候、土壤环境进行全面的考察分析,确定了发展柑橘、桃树、西瓜三大产业。为打消村民顾虑,他积极争取县农委补助,组织村民代表到曲尺乡实地考察柑橘产业,还率先种植10亩柑橘,并让开车跑运输的儿子到邻近的奉节县自费学习技术,无偿为村民提供技术支持。几年下来,全村种下650亩柑橘,按照“村集体经济组织+专业合作社+产业+农户”的模式,成立专业合作社进行统一管理,500多亩已挂果,每年给村民增加收入200万元左右。

村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670元,是修路前年收入的40多倍。毛相林带领村民历时,探索培育出“三色”经济,发展乡村旅游,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蹚出了一条“致富路”。

强信心,走好“未来路”

毛相林常说:“虽然现在条件好了,但下庄精神丢不得,还要一代一代传下去。下庄人的步伐不会止于打通绝壁上的天路,不会止步于脱贫路,还要走好乡村振兴的路,走上小康路!”

为激励下一代继续奋斗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让下庄精神一代一代传下去。年底,毛相林积极主动向县、乡两级申请,想在下庄村建立一个下庄人事迹陈列室。

4月,在县、乡两级大力支持下,下庄人事迹陈列室在下庄村文化广场建成,广场上还屹立了一座“下庄筑路英雄谱”,上面刻着108位当年以生命挑战悬崖的村民姓名,彰显了下庄人用生命和汗水铸就的不甘落后、不等不靠、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下庄精神”,承载了毛相林这一代下庄人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

年通路以后,全村有36人外出上小学、132人外出上中学,29人考上了大学。毛相林希望这些有知识、有见地、有文化的年轻人能回到下庄,用自己学到的知识改变下庄的面貌。

每年过年外出务工村民回家,毛相林都要挨家挨户上门为他们讲述这些年来下庄的变化,描绘下庄美好的未来,请他们回来,为下庄的乡村振兴尽心出力。41岁的杨亨均回来成立了秀葱农业专业合作社,管理下庄的桃园,探索出新的创收门路;29岁的毛连长带着女朋友一起回来,做网络直播带货;大学生彭淦回来了,走上讲台成了下庄村小的一名老师;毛相林的儿子毛连军也回来了,参与到旅游环线建设中。

毛相林说,等他从村主任岗位上退下来,他就做下庄人事迹陈列室的义务讲解员,为大家讲述下庄人脱贫奔小康的故事。他要把下庄精神传承下去,让来到下庄的人们懂得珍惜党和国家的好政策,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建设和谐富足的美丽乡村。

毛相林时代楷模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重庆市巫山县的下庄村,曾经极度偏僻、不便,被“锁”在“天坑”之中。1997年起,时任下庄村党支部书记的毛相林带领村民问天要路,以血肉之躯,在绝壁上凿出了一条长8公里的出山路。出山不是最终目的,带领村民发展致富、过上好日子,才是最终目的。出山公路修通后,他又带领村民披荆斩棘、攻坚克难,历经13年时间探索培育出“三色”经济,并于20xx年在全县率先实现整村脱贫。

一段简介,书写了一段一名共产党人不凡的人生,展现了一名老坚持为人民的幸福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是为民的奋斗,让毛相林瘦小的身躯顶天立地起来,是为民的奋斗,让毛相林内心的精神光辉伟大起来,是为民的奋斗,让毛相林成为广大干部心中学习的榜样。

要学习他,树牢为民情怀。1995年12月,毛相林接任老下庄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下庄的闭塞和贫困成了压在他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群众日子过不好,就是心头“一块大石头”,这就是一名真正的共产党人的情怀,是他打心眼里对群众的关心与爱。我们要树牢为民情怀,把人民群众的生活放在心中,真正把人民当亲人。

要学习他,为民勇敢奋斗。为民奋斗,之于毛相林,是人生价值的体现和彰显,多年以来,毛相林带领村民奋进在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路上,也铺出一条建设美好生活的道路。奋斗是实现幸福的唯一途径,我们要紧盯着人民的幸福,用自己的奋斗,为人民谋福。

要学习他,甘于讲求奉献。多年的奋斗,在毛相林的带领下,形成了以奋斗为核心的下庄精神,他说,他退休后还要把下庄精神传承下去,让来到下庄的人们懂得珍惜党和国家的好政策,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建设和谐富足的美丽乡村。奉献,是毛相林给我们最直观的印象,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我们要时刻树牢奉献意识,以“无私无我,不负人民”的精神和姿态面对人民群众。

据炎陵县_网消息,中共株洲市委委员、株洲市政协副主席、中共炎陵县委书记黄诗燕同志,工作期间突发心脏病,于20xx年11月29日下午不幸殉职,享年56岁。

今年8月,记者走进炎陵县深山采访。盘山公路两旁,不时出现购销两旺的黄桃交易集市;崇山峻岭间,硕果累累的桃林一望无边。

“炎陵人都知道‘大黄(书记)抓小黄(桃),抓出金黄黄’。”中村瑶族乡鑫山村村支书朱景华告诉记者,这个村40多户贫困户靠种植黄桃脱贫,“我们村靠62824棵‘摇钱树’,几乎家家盖新房、买新车。”

炎陵县黄桃办主任邓纪平告诉记者,当地山区种植水稻“三年两不收”,但约40年前从外地引进的黄桃,却特别适应这方水土,“炎陵黄桃”果肉细腻紧致、口感清甜爽滑。

“天无绝人之路。”20xx年初,在霞阳镇果农陈远高家,黄诗燕见到一棵每年能结果400多斤、收入近7000元的“桃王”。学农出身的他喜出望外:“我们要把黄桃从小打小闹的‘珍品’,变成助力脱贫攻坚的商品。”

“全县今年黄桃种植面积有8.9万亩,总产量5.18万吨,产业链综合产值20.6亿元,这些都是20xx年的十几倍。”炎陵县黄桃协会秘书长谭忠诚说,“今年3.42万名桃农人均增收2976元,有3145户贫困户户均种桃增收6200元。”

黄诗燕主政炎陵县期间力推的各类绿色农业,带动了全县约九成贫困人口显著增收。

毛相林常说:“虽然现在条件好了,但下庄精神丢不得,还要一代一代传下去。下庄人的步伐不会止于打通绝壁上的天路,不会止步于脱贫路,还要走好乡村振兴的路,走上小康路!”

为激励下一代继续奋斗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让下庄精神一代一代传下去。

为激励下一代继续奋斗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让下庄精神一代一代传下去。20xx年年底,毛相林积极主动向县、乡两级申请,想在下庄村建立一个下庄人事迹陈列室。

20xx年4月,在县、乡两级大力支持下,下庄人事迹陈列室在下庄村文化广场建成,广场上还屹立了一座“下庄筑路英雄谱”,上面刻着108位当年以生命挑战悬崖的村民姓名,彰显了下庄人用生命和汗水铸就的不甘落后、不等不靠、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下庄精神”,承载了毛相林这一代下庄人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

20xx年通路以后,全村有36人外出上小学、132人外出上中学,29人考上了大学。毛相林希望这些有知识、有见地、有文化的年轻人能回到下庄,用自己学到的知识改变下庄的面貌。

每年过年外出务工村民回家,毛相林都要挨家挨户上门为他们讲述这些年来下庄的变化,描绘下庄美好的未来,请他们回来,为下庄的乡村振兴尽心出力。41岁的杨亨均回来成立了秀葱农业专业合作社,管理下庄的桃园,探索出新的创收门路;29岁的毛连长带着女朋友一起回来,做网络直播带货;大学生彭淦回来了,走上讲台成了下庄村小的一名老师;毛相林的儿子毛连军也回来了,参与到旅游环线建设中。

毛相林说,等他从村主任岗位上退下来,他就做下庄人事迹陈列室的义务讲解员,为大家讲述下庄人脱贫奔小康的故事。他要把下庄精神传承下去,让来到下庄的人们懂得珍惜党和国家的好政策,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建设和谐富足的美丽乡村。

老下庄村坐落在巫山县竹贤乡的大山深处,四周高山绝壁合围、生存环境恶劣、生活条件艰苦,是名副其实的“天坑村”,从“井口”到“井底”,垂直高度1100多米,外出只有一条在绝壁上的羊肠小道,到县城要走3天。

1995年12月,毛相林接任老下庄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下庄的闭塞和贫。

困成了压在他心中的一块大石头。当时全县村级干道建设规划是由易到难,下庄的路太艰险,未列入规划,县上何时规划修路也不确定。但下庄人要想改变贫困,唯一的“突破口”就是修通从“井底”到“井口”的公路。

看到过去封闭落后的邻村如今通了公路,家家电灯亮、户户电视响,毛相林下定决心要带领村民修路,走出贫困。在全村党员干部会上,毛相林对大家说:“山凿一尺宽一尺,路修一丈长一丈,就算我们这代人穷十年、苦十年,也一定要让下一辈人过上好日子!”

1997年冬,毛相林带领村民在“鱼儿溪”畔正式动工修路。村民们个个腰系长绳,趴在箩筐里,吊在几百米的悬崖上打炮眼,在悬崖峭壁上放炮,炸开一处处缺口,炸出“立足之地”,稳步向前推进。

自修路以来,毛相林身上的担子最重,白天要翻山越岭到各个工地巡查安全,晚上还要在工地上总结安排工作。为了早日修通绝壁路,毛相林最长在工地驻扎了3个月没回家。

为了修路,毛相林不知磨破了多少双胶鞋,手上和脚上磨起的血泡鼓了破,破了又鼓。到20xx年,整整用了7年时间,毛相林带领村民克服了一个个困难,终于在悬崖绝壁上抠出了一条8公里长的“天路”,修通了人们盼望已久与外面世界沟通的连接路、出行路,让村民们看到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希望。

11月17日,本报报道重庆市巫山县下庄村村委会主任毛相林,数十年来扎根基层一线,积极投身脱贫攻坚,展现了党员干部强烈的责任担当、真挚的为民情怀。近日,中宣部授予毛相林“时代楷模”称号,他的感人事迹在当地引起热烈反响。

“20多年前,毛相林带领着下庄人一锤一凿,凿通出山路,现在又带领村民迈向致富路。这种无私奉献的为民情怀、愚公移山的坚韧精神,值得我们年轻干部学习。我们要为人民群众做实事,在奉献中实现自我价值。”重庆市巫山县下庄村驻村干部周勇说。

“学习了毛相林同志的事迹,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深深地被打动。”重庆市南川区庙坝村第一书记宋建峰说,作为驻村第一书记,从毛相林身上学到很多。在关键时刻,一定咬紧牙关,冲锋在前,向党和人民交上满意的答卷。

重庆市巴南区圣灯山村扶贫干部谢志耕说,下庄人脱贫摘帽,毛相林这个带头人起了重要作用。他要以毛相林为榜样,时时处处为群众着想,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重庆市綦江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优抚科科长谢邦金说:“毛相林是当代党员的优秀代表,我们要认真学习他不等不靠、艰苦奋斗的精神,引导退役军人为家乡发展贡献力量。”

重庆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方旭表示,激发人民群众脱贫致富内生动力至关重要,毛相林等下庄人不等不靠、艰苦奋斗,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西南政法大学哲学系本科生崔冬赟表示,青年大学生要学习毛相林的奋斗精神,立志到基层去,将青春的“小我”融入到社会的“大我”中去,让青春之花在广阔天地绽放。

学习时代楷模毛相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参考

很难想象,那副瘦弱的身躯,竟然蕴藏如此坚韧的力量:为改变落后面貌,他20多年执着坚守,矢志不渝。悬崖峭壁上,他带领村民,用最原始的办法开山劈石,一干就是7年,终于开出一条出山路;为发展产业,他勇于尝试,失败了再重新开始,最终带领乡亲们打通脱贫致富路。在脱贫攻坚战场上,他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

壁立千仞,群山合围。翻几座大山,盘过108道“之字拐”,重庆市巫山县下庄村便映入眼帘。这里地处巫山深处,如“深井”一般,“井底”缓坡上,小楼星罗棋布,大片柑橘林连绵起伏。

毛相林是下庄村村委会主任,也是老村支书,当地人称他当代“愚公”。

成为“愚公”,是被穷逼出来的。“锁”在深山里的下庄村,以前是巫山县最穷的地方。村民外出只能徒步翻过绝壁,到县城得花两天时间。

不能让大山“困”住下庄!1997年开始,“愚公”毛相林带领乡亲们“移山”,用了整整7年时间,在绝壁上凿出一条“天路”。

路通了,产业也活了。在毛相林带动下,乡亲们种起了脐橙等水果,发展生态旅游。随之,一栋栋新楼拔地而起,一辆辆小轿车来来往往,日子一天比一天红火。

2015年,曾经最穷的下庄村在全县率先实现整村脱贫。2019年,村民人均收入达12670元,是修路前的40倍。

“要自己动手,劈山开路!”

“下庄像口井,井有万丈深。”小时候,毛相林就常听长辈们念叨。坐“井”观天,村民们有时也开玩笑说要修路,可没人敢下决心。

直到1997年的一天,38岁的毛相林去县里开会,发现邻村村民家里有电视机,还有车子来收购蔬菜。“没想到山里还能这么生活!”回到村里,毛相林马上召集村民们商量修路的事。

“你看这山,鸟都飞不过去。”“钱从哪里来?”“要不搬出去算了?”

大伙你一句我一句。村里有几百亩地,乡亲们不想离开世世代代居住的土地,可想到修路之难也是特别打怵。

“不能坐等,要自己动手,劈山开路!”毛相林给村民们算了一笔账:公路预计七八公里,计划20年修完,每天修1米即可,全村将近400人,只要一起努力,修路是可行的。

不修路,没出路!几经周折,全村人终于下定决心。

男女老少齐上阵,冬去春来都不停。大家用最原始的办法,一块块石头凿。绝壁上,一个个“空中飞人”绑着绳索凿开炮眼、放上炸药……鞋子磨破就赤脚,夜里不便回家就住山洞。

终于,2004年春天,一条“玉带”出现在山腰上,下庄人终于打通康庄大道!

“失败了不要紧,继续干!”

路修通了,村民外出方便多了,当天就能往返县城。不少村民开始外出务工,赚钱补贴家用。

不过,村里没有产业,只能自给自足,村民依然贫困。“修好路,还要发展产业,打开财路!”毛相林又一次站出来,带领村民继续“折腾”。

2009年,毛相林看到其他村发展蚕桑赚了钱,便号召村民种桑树养蚕。没想到,100多亩桑树欣欣向荣,30多张蚕子却死气沉沉。原来,下庄村海拔高、气温低,不适合养蚕。

“毛矮子蛮干,就知道瞎搞!”失败后,村民们意见很大。毛相林也很失落,在村民大会作检讨。

“老毛心还是好的嘛,只是急了点。哪个能一次就搞成功的?共产党员还怕这个?”会上,老党员杨元玖鼓励毛相林,也平息了大伙的议论。

山里人,脾气倔。失败反而激发了毛相林的韧劲:“失败了不要紧,继续干!”

第二年,毛相林在县城吃到一种西瓜,觉得特别香甜。他又动心了,想种植西瓜。不过,这次他精明了,先请教农技人员,自己试种两分地。

可喜的是,种西瓜,毛相林成功了。他把西瓜分给村民们吃,还卖到县城,赚了一笔钱。在毛相林带动下,下庄村终于有了第一个像样的产业。今年,村里西瓜种植面积达200亩。

村民们信心大增,毛相林乘势而上。2014年,他邀请市县农业专家深入考察分析,确定发展柑橘、桃、西瓜三大产业。

在毛相林带领下,下庄村终于打通了脱贫致富路——650亩柑橘套种西瓜、南瓜,150亩桃园套种西瓜。村民刘恒保种了10亩柑橘,去年初挂果就收入2万多元。“光靠游客开着小车来采摘,就卖完了,都不用出门嘞。”刘恒保说,明年柑橘进入盛产期,收入还将翻番。

“讲述修路历程,激励更多人!”

公路通了,腰包鼓了,已年过六旬的毛相林依旧闲不下来。他在琢磨,怎么能让村里在外的年轻人回到家乡,振兴乡村。

29岁的毛连长曾在外种西瓜、跑销售。今年春节回家,毛相林上门找他,“连长,留在村里吧,下庄村需要你们年轻人。”

看着毛相林满头白发,毛连长又回忆起当年修路的场景。看着村里产业蒸蒸日上,他动心了,选择留下,还说服女朋友也回来,准备发展民宿,搞直播带货。

这两年,返乡村民越来越多。200多名外出务工村民中,已有100多人选择回来,振兴家乡。

2018年,毛相林提议,建一个全村的事迹陈列室,记录下庄人修路的故事:“讲述修路历程,激励更多人!”

在乡党委、政府支持下,下庄人事迹陈列室于2019年落成。毛相林自告奋勇,当起讲解员。

在村口的下庄人事迹陈列室里,常常可见到毛相林的身影。他在为一批又一批的外地游客讲述当年的奋斗故事。

“这是我们当年修路时穿的鞋子,已经磨穿了……”毛相林说。这样的话,毛相林不知讲过多少遍,但每次都充满感情。

看着一拨拨年轻人来来去去,毛相林感慨万千:“我愿当一辈子筑路人!”

毛相林时代楷模先进事迹心得

重庆日报记者近日乘车从巫山县城出发,在群山中颠簸了近两个小时才到达下庄村。20多年前,毛相林带领村民开凿的天路顺着山势蜿蜒而下,路的一侧连着绝壁,一侧临着深渊,颇为壮观。

不高的个头、花白的头发——再次见到毛相林,他的脸上又多了几道皱纹。几年前,记者就曾来到下庄村,对毛相林绝壁凿路,带领村民“愚公移山”的事迹进行过深入报道。此次故地重游,毛相林已是年近花甲的老人。

“下庄像口井,井有万丈深;来回走一趟,眼花头又昏。”年轻时,毛相林最爱哼唱这首祖辈传下来的歌谣。正如歌谣中描述的一样,下庄村坐落于“天坑”之中,20多年前,这里不通公路,村民出村要手脚并用,翻过一道落差上千米的悬崖。

时任下庄村支书的毛相林坐在海拔1300米的山崖上望着天坑中的下庄心里腾起了修公路的打算。可当他说出自己的计划时村中反对声却不少原因很简单——修路要钱村里拿不出。

毛相林不甘心“坐井观天”,他偷偷挪用了母亲的700多元养老钱,作为第一笔修路资金。在其带领下,村民们东拼西凑,5天时间共筹集了3960元,再加上毛相林以个人名义向信用社贷款的1万多元,下庄村民第一次向大山、向闭塞发起了挑战。

这年秋天,毛相林和村民们没日没夜地泡在工地上。大部分路段要在悬崖绝壁上开凿,没有任何机械设备,他们就用最原始的方式——将红绳缠在腰间,在半山腰荡着“秋千”勘测;用钢钎凿孔、铁锹铲土,然后填上炸药,劈山开石。

20,一条2米来宽、全长7.9公里的绝壁天路终于修通了,竣工那天,村民们买来长长的鞭炮,炸得震天响。

毛相林时代楷模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11月17日,本报报道重庆市巫山县下庄村村委会主任毛相林,数十年来扎根基层一线,积极投身脱贫攻坚,展现了党员干部强烈的责任担当、真挚的为民情怀。近日,中宣部授予毛相林“时代楷模”称号,他的感人事迹在当地引起热烈反响。

“20多年前,毛相林带领着下庄人一锤一凿,凿通出山路,现在又带领村民迈向致富路。这种无私奉献的为民情怀、愚公移山的坚韧精神,值得我们年轻干部学习。我们要为人民群众做实事,在奉献中实现自我价值。”重庆市巫山县下庄村驻村干部周勇说。

“学习了毛相林同志的事迹,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深深地被打动。”重庆市南川区庙坝村第一书记宋建峰说,作为驻村第一书记,从毛相林身上学到很多。在关键时刻,一定咬紧牙关,冲锋在前,向党和人民交上满意的答卷。

重庆市巴南区圣灯山村扶贫干部谢志耕说,下庄人脱贫摘帽,毛相林这个带头人起了重要作用。他要以毛相林为榜样,时时处处为群众着想,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重庆市綦江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优抚科科长谢邦金说:“毛相林是当代党员的优秀代表,我们要认真学习他不等不靠、艰苦奋斗的精神,引导退役军人为家乡发展贡献力量。”

重庆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方旭表示,激发人民群众脱贫致富内生动力至关重要,毛相林等下庄人不等不靠、艰苦奋斗,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西南政法大学哲学系本科生崔冬赟表示,青年大学生要学习毛相林的奋斗精神,立志到基层去,将青春的“小我”融入到社会的“大我”中去,让青春之花在广阔天地绽放。

br/>

脱贫攻坚楷模毛相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脱贫攻坚路:敢叫日月换新天!

世世代代的封闭和贫困,让下庄与外界脱节了许久,修通了往外面世界的路,村民却还没有找到一条致富路。

毛相林开始了全新的尝试:带领村民种漆树、发展蚕桑、养羊……但因为下庄的海拔和气候等自然条件,以及缺乏经验与系统的学习,这些尝试都以失败告终。

在2014年,毛相林请来市县农业专家对下庄的海拔、土壤、气候、水分、阳光等进行深入全面的考察分析,最后确定发展柑橘、桃树、西瓜三大脱贫产业,养殖业方面,重点发展生猪。

不仅在脱贫致富的路上毛相林“走”得很坚定,初中都没念完的他,十分重视下庄下一代的教育。

早在1995年,时任村主任的毛相林便发动全体村民捐资、投劳、捐材料,建起了土坯结构的教学楼。在绝壁上的天路通车后仅两个月,毛相林就带领村民一口气把路修到了下庄村小学。曾经的下庄村只有一个大学生,三个高中生,如今已培养出三十几个大学生。

今天的下庄村,650亩的柑橘、100亩的脆李、100亩的桃子、200亩的西瓜,水果经济四季不断,种小麦、种油菜,绿色山货供不应求。

杨自芝:“现在的日子比以前过年都好!”

不等不靠,天路自己凿,不怨不哀,幸福自己找。

下庄人正是凭着这股劲头换来了峭壁变通途,穷窝变康庄,而这也正是毛相林会被评为“时代楷模”,我们会被“下庄”精神所感动的原因。

 

学习时代楷模毛相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在四面高山绝壁合围中,用双手凿出一条8公里长的公路,这就是巫山人毛相林有诺必践的扶贫精神。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上午八点多,下庄村毛相林家的院坝里热闹非凡,村民们有的忙着调电视频道,有的忙着搬来板凳,不一会,板凳整整齐齐摆放在院坝中央。

“今天,我在电视上看到毛支书领奖,对他来说,这个荣誉实至名归,这是他个人的骄傲,也是我们下庄村的骄傲。”村民彭仁松说,表彰大会结束后,大家久久不愿散去,你一言,我一语,都在为毛相林高兴。

看到电视机里下庄村的全貌,以及多年前的修路场景一一展现在大家眼前,村民们都激动不已。“记得那会儿修路的时候,全村齐上阵,70多岁的老太爷都上了。”村民杨亨华指着电视里的画面说,修这条路,他个人就占了总路程的八十分之一,现在回想起来,一切还历历在目。

在院坝里观看现场直播的人中,不少参与过下庄修路过程,这些年,克服了艰难险阻,修通了道路,下庄村村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据了解,下庄村地处秦巴山腹地,四面绝壁,犹如坐落于一个巨大的天坑之中,从坑沿到坑底的距离达1100米,将下庄人牢牢困在里面。21年前,不甘心“坐井观天”的下庄人,在时任村支部书记的毛相林的带领下,开始在绝壁上凿路。如今,道路早已修通、硬化,加装护栏,下庄村连通了外面的世界,迎来新生,同时,这种不服输的精神也鼓舞着他们向美好生活不懈努力。

“这些年,毛支书一心一意为村里,我们看在眼里,感激在心里。”村民彭仁松说,他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在乡村旅游的路上,毛相林会继续带领大家向前迈进,大家也会紧跟他的步伐,在致富的道路上团结奋进。

学习时代楷模毛相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参考

“学习了毛相林同志的事迹,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深深地被打动。”重庆市南川区庙坝村第一书记宋建峰说,作为驻村第一书记,从毛相林身上学到很多。在关键时刻,一定咬紧牙关,冲锋在前,向党和人民交上满意的答卷。

重庆市巴南区圣灯山村扶贫干部谢志耕说,下庄人脱贫摘帽,毛相林这个带头人起了重要作用。他要以毛相林为榜样,时时处处为群众着想,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重庆市綦江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优抚科科长谢邦金说:“毛相林是当代党员的优秀代表,我们要认真学习他不等不靠、艰苦奋斗的精神,引导退役军人为家乡发展贡献力量。”

重庆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方旭表示,激发人民群众脱贫致富内生动力至关重要,毛相林等下庄人不等不靠、艰苦奋斗,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西南政法大学哲学系本科生崔冬赟表示,青年大学生要学习毛相林的奋斗精神,立志到基层去,将青春的“小我”融入到社会的“大我”中去,让青春之花在广阔天地绽放。

毛相林先进事迹材料

毛相林同志是新时期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是扎根基层一线的脱贫攻坚楷模。

向毛相林同志学习,要学习他对党忠诚、矢志不渝的政治品格。10年内递交入党申请6次,带头学习党报党刊,坚守基层43年,毛相林同志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基层党员干部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赤诚。身为新时代的基层青年干部,向毛相林同志学习,就是要学习他坚守基层一线,坚定理想信念、对党绝对忠诚,恪尽职守、积极作为,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向毛相林同志学习,要学习他知重负重、攻坚克难的责任担当。毛相林同志始终牢记职责使命,不惧艰险、迎难而上,向贫困挑战、同命运斗争,做新时代的“愚公”,以最原始的方式步步向前凿进,在悬崖峭壁上凿出一条“天路”,结束了下庄村与世隔绝的历史。向毛相林同志学习,就是要学习他想为敢为、勤为善为,奋力推进重庆改革发展各项事业,不断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向毛相林同志学习,要学习他心系群众、无私奉献的为民情怀。毛相林同志始终保持纯真质朴的为民情怀,心里总是装着下庄村的父老乡亲,为修村里公路拿出自己的钱,为修文化广场、卫生室、下庄人事迹陈列室无偿让出自家建房用地,用真心付出和无私奉献赢得干部群众的广泛赞誉和信赖。向毛相林同志学习,就是要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真心实意为群众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永远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

毛相林先进事迹材料

在巫山县竹贤乡,大巴山深处,有一条被当地人称为“绝壁天路”的崎岖山道。道路尽头的下庄村,四面被海拔高于千米的险峻大山包围,因其仿佛置身万丈深井中,而得名“下庄”。

在竹贤乡一带,毛相林被称为“当代愚公”。20多年前,时任村支书的他带领村民们在绝壁上开凿天路,改变了下庄与世隔绝的状况。

如今,这条路已被拓宽、加固,村里先后发展起柑橘、乡村旅游等产业,“绝壁天路”又成为村民的致富路。

不甘“坐井观天”

带领村民绝壁开路。

记者近日乘车从巫山县城出发,在群山中颠簸了近两个小时才到达下庄村。20多年前,毛相林带领村民开凿的天路顺着山势蜿蜒而下,路的一侧连着绝壁,一侧临着深渊,颇为壮观。

不高的个头、花白的头发——再次见到毛相林,他的脸上又多了几道皱纹。几年前,记者就曾来到下庄村,对毛相林绝壁凿路,带领村民“愚公移山”的事迹进行过深入报道。此次故地重游,毛相林已是年近花甲的老人。

“下庄像口井,井有万丈深;来回走一趟,眼花头又昏。”年轻时,毛相林最爱哼唱这首祖辈传下来的歌谣。正如歌谣中描述的一样,下庄村坐落于“天坑”之中,20多年前,这里不通公路,村民出村要手脚并用,翻过一道落差上千米的悬崖。

时任下庄村支书的毛相林坐在海拔1300米的山崖上望着天坑中的下庄心里腾起了修公路的打算。可当他说出自己的计划时村中反对声却不少原因很简单——修路要钱村里拿不出。

毛相林不甘心“坐井观天”,他偷偷挪用了母亲的700多元养老钱,作为第一笔修路资金。在其带领下,村民们东拼西凑,5天时间共筹集了3960元,再加上毛相林以个人名义向信用社贷款的1万多元,下庄村民第一次向大山、向闭塞发起了挑战。

这年秋天,毛相林和村民们没日没夜地泡在工地上。大部分路段要在悬崖绝壁上开凿,没有任何机械设备,他们就用最原始的方式——将红绳缠在腰间,在半山腰荡着“秋千”勘测;用钢钎凿孔、铁锹铲土,然后填上炸药,劈山开石。

一条2米来宽、全长7.9公里的绝壁天路终于修通了竣工那天村民们买来长长的鞭炮炸得震天响。

不甘落后。

发展产业铺就致富路。

“天路”改变了下庄人的命运。

有了这条路,下庄与竹贤场镇的距离由过去的一天缩短为1小时车程。随着与外界交流的逐渐频繁,下庄人发现,邻近的村庄早已依托产业,步入发展快车道,把下庄村远远甩在了身后。

光修路还不够,下庄的村民更盼着脱贫致富。在毛相林的带领下,不甘落后的下庄人向贫穷发起了挑战。

“要我说,打通村民的致富路,丝毫不亚于在绝壁中劈山开石。”毛相林感慨,“流血流汗我们都拼过来了,还有什么能阻拦我们呢?”每次院坝会,毛相林都给村民们打气。

与此同时,毛相林还鼓励村民种植南瓜、芝麻、小麦等农作物,配套开设了厂房,加工麻油和麦子面条,使下庄村形成以瓜果为主,多种产业共同发展的农业产业格局。

“刚回家时,我便被漫山的柑橘树深深吸引。在毛支书的带领下,这几年,下庄村的变化可谓天翻地覆。”下庄村“电商达人”王石感慨道。21岁的他是土生土长的下庄人,前年,刚刚中专毕业的他放弃沿海的工作机会返乡创业。他巧识商机,将村里的农产品放在网上销售,第一年就挣了十多万元,“尤其是村里的柑橘,每年刚一上市就成了网红‘爆款’,行情最好时,我一天共销售出200多单。”

在下庄村,这几年,像王石这样的返乡青年越来越多,为下庄发展注入了活力。去年,下庄全村人均纯收入达8000余元,比前增长了4倍。

打造民宿村落。

实现效益叠加。

一个绝壁中的“天坑村”,一条悬崖上的“天路”。

20多年来,全国各大媒体对下庄人战天斗地、绝壁开路的事迹进行了多次报道,“下庄精神”曾鼓舞了不少偏远贫困地区的群众。

新一轮脱贫攻坚战打响,巫山县委县政府利用帮扶资金对这条绝壁天路进行了硬化,并将路面宽度拓宽至4.5米。随着交通的改善,越来越多的城里游客将私家车开到了下庄村,慕名前来寻访下庄“天路”,感受“下庄精神”。

虽然已卸任村支书,但毛相林依旧闲不下来。这一次,他又萌发了打造民宿村落,发展乡村旅游的念头。

“下庄村地靠五里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资源丰富,若能将村民家的农房改造成乡间民宿,将游客留下来,就能实现农旅融合的效益叠加。”毛相林盘算着。

可是,农房改造需要资金,村民们没看到效益,都担心这是“赔本生意”。

于是,毛相林带头将自家房屋简单改造,办起了村里第一家农家民宿。“你看,以前白色的外墙被我涂黄后,更有乡村风味,室内用木条吊顶,凸显原生态气息……”毛相林领着记者在改造后的民宿中穿来穿去,兴奋地介绍自己的设计理念。

去年红叶节期间,毛相林的农家民宿平均每天能接待上百名客人,短短一个月,就为他带来上万元收入。

有了老支书带头示范,村民们积极性高涨。令人欣喜的是,今年初,县里也决定投入资金,帮助下庄村民实施民宿改造计划。目前,下庄村已改造19栋34户民宿,二期72栋88户民宿改造也已纳入规划,很快将启动建设。

“下一步,我们还将引入旅游公司,打造‘下庄古道’‘鸡冠岭’等旅游景点,并与巫山县博物馆合作,在村委会广场打造一个‘下庄精神陈列馆’,将‘下庄精神’融入到旅游开发中,让乡村旅游更有内涵……”如今,毛相林已很少吟唱那首古老的歌谣。站在“天路”的尽头,他心里还有着一箩筐打算。

感动中国人物毛相林先进事迹

重庆市巫山县的下庄村,曾经极度偏僻、交通不便,被“锁”在“天坑”之中。19起,时任下庄村党支部书记的毛相林带领村民问天要路,以血肉之躯,在绝壁上凿出了一条长8公里的出山路。

出山公路修通后,他又带领村民披荆斩棘、攻坚克难,历经13年时间探索培育出“三色”经济,并于20在全县率先实现整村脱贫。多年以来,毛相林带领村民奋进在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路上,也铺出一条建设美好生活的道路。

守初心,凿出“脱贫路”

老下庄村坐落在巫山县竹贤乡的大山深处,四周高山绝壁合围、生存环境恶劣、生活条件艰苦,是名副其实的“天坑村”,从“井口”到“井底”,垂直高度1100多米,外出只有一条在绝壁上的羊肠小道,到县城要走3天。

1995年12月,毛相林接任老下庄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下庄的闭塞和贫困成了压在他心中的一块大石头。当时全县村级干道建设规划是由易到难,下庄的路太艰险,未列入规划,县上何时规划修路也不确定。但下庄人要想改变贫困,唯一的“突破口”就是修通从“井底”到“井口”的公路。

看到过去封闭落后的邻村如今通了公路,家家电灯亮、户户电视响,毛相林下定决心要带领村民修路,走出贫困。在全村党员干部会上,毛相林对大家说:“山凿一尺宽一尺,路修一丈长一丈,就算我们这代人穷十年、苦十年,也一定要让下一辈人过上好日子!”

1997年冬,毛相林带领村民在“鱼儿溪”畔正式动工修路。村民们个个腰系长绳,趴在箩筐里,吊在几百米的悬崖上打炮眼,在悬崖峭壁上放炮,炸开一处处缺口,炸出“立足之地”,稳步向前推进。

自修路以来,毛相林身上的担子最重,白天要翻山越岭到各个工地巡查安全,晚上还要在工地上总结安排工作。为了早日修通绝壁路,毛相林最长在工地驻扎了3个月没回家。

为了修路,毛相林不知磨破了多少双胶鞋,手上和脚上磨起的血泡鼓了破,破了又鼓。到,整整用了7年时间,毛相林带领村民克服了一个个困难,终于在悬崖绝壁上抠出了一条8公里长的“天路”,修通了人们盼望已久与外面世界沟通的连接路、出行路,让村民们看到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希望。

用真心,蹚出“致富路”

出山的路通了,青壮年走出了下庄。看着留在村里的老人、小孩,还有成片撂荒的土地,40多岁的毛相林留了下来。“我要在这片土地上开拓一条致富路。”

年,老下庄村和两合村合并成一村,毛相林当选为新下庄村村主任。“作为群众选出来的村干部,带领大家脱贫致富,是我的本分。”在村民代表大会上,毛相林坚定地说。

毛相林学历不高,但他知道,要脱贫致富,除了先修路还得发展产业。听说漆树值钱,他就带领几个青壮年爬上海拔1000多米的原始森林,挖回羊羔大木漆,在村里培育出2万余株漆树,没想到当年夏天树全部热死了。

后来他又在村里养山羊、种桑树养蚕,但都失败了……。

为此,毛相林主动在村民大会上做了检讨,他也明白了“要懂科学,不能蛮干”。虽然屡战屡败,但毛相林下定决心一定要让下庄村走出一条产业扶贫的新路子。

他请来县里农业专家对下庄的气候、土壤环境进行全面的考察分析,确定了发展柑橘、桃树、西瓜三大产业。为打消村民顾虑,他积极争取县农委补助,组织村民代表到曲尺乡实地考察柑橘产业,还率先种植10亩柑橘,并让开车跑运输的儿子到邻近的奉节县自费学习技术,无偿为村民提供技术支持。几年下来,全村种下650亩柑橘,按照“村集体经济组织+专业合作社+产业+农户”的模式,成立专业合作社进行统一管理,500多亩已挂果,每年给村民增加收入200万元左右。

村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670元,是修路前年收入的40多倍。毛相林带领村民历时,探索培育出“三色”经济,发展乡村旅游,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蹚出了一条“致富路”。

强信心,走好“未来路”

毛相林常说:“虽然现在条件好了,但下庄精神丢不得,还要一代一代传下去。下庄人的步伐不会止于打通绝壁上的天路,不会止步于脱贫路,还要走好乡村振兴的路,走上小康路!”

为激励下一代继续奋斗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让下庄精神一代一代传下去。年底,毛相林积极主动向县、乡两级申请,想在下庄村建立一个下庄人事迹陈列室。

4月,在县、乡两级大力支持下,下庄人事迹陈列室在下庄村文化广场建成,广场上还屹立了一座“下庄筑路英雄谱”,上面刻着108位当年以生命挑战悬崖的村民姓名,彰显了下庄人用生命和汗水铸就的不甘落后、不等不靠、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下庄精神”,承载了毛相林这一代下庄人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

年通路以后,全村有36人外出上小学、132人外出上中学,29人考上了大学。毛相林希望这些有知识、有见地、有文化的年轻人能回到下庄,用自己学到的知识改变下庄的面貌。

每年过年外出务工村民回家,毛相林都要挨家挨户上门为他们讲述这些年来下庄的变化,描绘下庄美好的未来,请他们回来,为下庄的乡村振兴尽心出力。41岁的杨亨均回来成立了秀葱农业专业合作社,管理下庄的桃园,探索出新的创收门路;29岁的毛连长带着女朋友一起回来,做网络直播带货;大学生彭淦回来了,走上讲台成了下庄村小的一名老师;毛相林的儿子毛连军也回来了,参与到旅游环线建设中。

毛相林说,等他从村主任岗位上退下来,他就做下庄人事迹陈列室的义务讲解员,为大家讲述下庄人脱贫奔小康的故事。他要把下庄精神传承下去,让来到下庄的人们懂得珍惜党和国家的好政策,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建设和谐富足的美丽乡村。

时代楷模毛相林先进事迹

在巫山县竹贤乡,大巴山深处,有一条被当地人称为“绝壁天路”的崎岖山道。道路尽头的下庄村,四面被海拔高于千米的险峻大山包围,因其仿佛置身万丈深井中,而得名“下庄”。

在竹贤乡一带,毛相林被称为“当代愚公”。20多年前,时任村支书的他带领村民们在绝壁上开凿天路,改变了下庄与世隔绝的状况。

如今,这条路已被拓宽、加固,村里先后发展起柑橘、乡村旅游等产业,“绝壁天路”又成为村民的致富路。

不甘“坐井观天”

带领村民绝壁开路。

记者近日乘车从巫山县城出发,在群山中颠簸了近两个小时才到达下庄村。20多年前,毛相林带领村民开凿的天路顺着山势蜿蜒而下,路的一侧连着绝壁,一侧临着深渊,颇为壮观。

不高的个头、花白的头发——再次见到毛相林,他的脸上又多了几道皱纹。几年前,记者就曾来到下庄村,对毛相林绝壁凿路,带领村民“愚公移山”的事迹进行过深入报道。此次故地重游,毛相林已是年近花甲的老人。

“下庄像口井,井有万丈深;来回走一趟,眼花头又昏。”年轻时,毛相林最爱哼唱这首祖辈传下来的歌谣。正如歌谣中描述的一样,下庄村坐落于“天坑”之中,20多年前,这里不通公路,村民出村要手脚并用,翻过一道落差上千米的悬崖。

1997年,时任下庄村支书的毛相林坐在海拔1300米的山崖上,望着天坑中的下庄,心里腾起了修公路的打算。可当他说出自己的计划时,村中反对声却不少,原因很简单——修路要钱,村里拿不出。

毛相林不甘心“坐井观天”,他偷偷挪用了母亲的700多元养老钱,作为第一笔修路资金。在其带领下,村民们东拼西凑,5天时间共筹集了3960元,再加上毛相林以个人名义向信用社贷款的1万多元,下庄村民第一次向大山、向闭塞发起了挑战。

这年秋天,毛相林和村民们没日没夜地泡在工地上。大部分路段要在悬崖绝壁上开凿,没有任何机械设备,他们就用最原始的方式——将红绳缠在腰间,在半山腰荡着“秋千”勘测;用钢钎凿孔、铁锹铲土,然后填上炸药,劈山开石。

2004年,一条2米来宽、全长7.9公里的绝壁天路终于修通了,竣工那天,村民们买来长长的鞭炮,炸得震天响。

不甘落后。

发展产业铺就致富路。

“天路”改变了下庄人的命运。

有了这条路,下庄与竹贤场镇的距离由过去的一天缩短为1小时车程。随着与外界交流的逐渐频繁,下庄人发现,邻近的村庄早已依托产业,步入发展快车道,把下庄村远远甩在了身后。

光修路还不够,下庄的村民更盼着脱贫致富。在毛相林的带领下,不甘落后的下庄人向贫穷发起了挑战。

“要我说,打通村民的致富路,丝毫不亚于在绝壁中劈山开石。”毛相林感慨,“流血流汗我们都拼过来了,还有什么能阻拦我们呢?”每次院坝会,毛相林都给村民们打气。

与此同时,毛相林还鼓励村民种植南瓜、芝麻、小麦等农作物,配套开设了厂房,加工麻油和麦子面条,使下庄村形成以瓜果为主,多种产业共同发展的农业产业格局。

“刚回家时,我便被漫山的柑橘树深深吸引。在毛支书的带领下,这几年,下庄村的变化可谓天翻地覆。”下庄村“电商达人”王石感慨道。21岁的他是土生土长的下庄人,前年,刚刚中专。

毕业。

的他放弃沿海的工作机会返乡创业。他巧识商机,将村里的农产品放在网上销售,第一年就挣了十多万元,“尤其是村里的柑橘,每年刚一上市就成了网红‘爆款’,行情最好时,我一天共销售出200多单。”

在下庄村,这几年,像王石这样的返乡青年越来越多,为下庄发展注入了活力。去年,下庄全村人均纯收入达8000余元,比20年前增长了4倍。

打造民宿村落。

实现效益叠加。

一个绝壁中的“天坑村”,一条悬崖上的“天路”。

20多年来,全国各大媒体对下庄人战天斗地、绝壁开路的事迹进行了多次报道,“下庄精神”曾鼓舞了不少偏远贫困地区的群众。

2015年新一轮脱贫攻坚战打响,巫山县委县政府利用帮扶资金对这条绝壁天路进行了硬化,并将路面宽度拓宽至4.5米。随着交通的改善,越来越多的城里游客将私家车开到了下庄村,慕名前来寻访下庄“天路”,感受“下庄精神”。

虽然已卸任村支书,但毛相林依旧闲不下来。这一次,他又萌发了打造民宿村落,发展乡村旅游的念头。

“下庄村地靠五里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资源丰富,若能将村民家的农房改造成乡间民宿,将游客留下来,就能实现农旅融合的效益叠加。”毛相林盘算着。

可是,农房改造需要资金,村民们没看到效益,都担心这是“赔本生意”。

于是,毛相林带头将自家房屋简单改造,办起了村里第一家农家民宿。“你看,以前白色的外墙被我涂黄后,更有乡村风味,室内用木条吊顶,凸显原生态气息……”毛相林领着记者在改造后的民宿中穿来穿去,兴奋地介绍自己的设计理念。

去年红叶节期间,毛相林的农家民宿平均每天能接待上百名客人,短短一个月,就为他带来上万元收入。

有了老支书带头示范,村民们积极性高涨。令人欣喜的是,今年初,县里也决定投入资金,帮助下庄村民实施民宿改造计划。目前,下庄村已改造19栋34户民宿,二期72栋88户民宿改造也已纳入规划,很快将启动建设。

“下一步,我们还将引入旅游公司,打造‘下庄古道’‘鸡冠岭’等旅游景点,并与巫山县博物馆合作,在村委会广场打造一个‘下庄精神陈列馆’,将‘下庄精神’融入到旅游开发中,让乡村旅游更有内涵……”如今,毛相林已很少吟唱那首古老的歌谣。站在“天路”的尽头,他心里还有着一箩筐打算。

br/>

毛相林先进事迹材料

毛相林,男,60岁,汉族,中共党员,初中文化,重庆市巫山县竹贤乡的下庄村村委会主任。,担任老下庄村支书的毛相林带领村民向绝壁挑战,历经7年时间在悬崖绝壁上凿出一条“天路”。,改任撤并后的新村主任毛相林又带领村民脱贫攻坚,历经时间探索培育出“三色”经济。

当好村民修路的领头人,苦熬6年始终保持顽强拼搏的愚公精神。

“下庄像口井,井有万丈深,来回走一趟,眼花头又昏。”这是老下庄村的真实写照。下庄四周高山绝壁合围,生存环境恶劣,生活条件艰苦,几乎与世隔绝。全村4个社,96户、近400人住在“井”底。从“井口”到“井底”,垂直高度1100多米,“井底”海拔仅200余米,与外界联系,只有3条小路。其中一条“大路”有3个大台阶,108道“之字拐”。由于条件所限,四面环山的地理环境、下庄人过着苦种薄收的日常生计。

197月,接任下庄村党支部书记不久的毛相林,从县城参加完村干部培训班回来,坐在老下庄的“井口”之上,鸟瞰海拔1100多米的那个酷似天坑的古老村子,心底倒海翻江:改革开放都这么多年了,外面的世界一天一个样,如果再过些年下庄还是老样子,我这村支书就有愧百姓,简直就是白干了。

那时,毛相林下定决心,要努力改变下庄村的落后面貌。要改变,唯一的“突破口”就是修路。修通从“井底”到“井口”的乡村公路。

回家后的毛相林当晚便召开群众会,掷地有声地提议修公路。有人议论,有人摇头,有人怀疑一无资金二无机械,要硬生生在悬崖上抠一条路,当时的村民没这个底气和勇气。毛相林并没有泄气,他扳起指头给村民们算起了细账,告诉村民:“山凿一尺宽一尺,路修一丈长一丈,就算我们这代人穷十年、苦十年,也一定要让下一辈人过上好日子!”通过反反复复的打嘴仗算细账,村民总算达成共识,同意修路。

年11月12日,下庄人终于在寒风刺骨的一个大雪天,在“鱼儿溪”畔炸响了第一个向封闭与贫困宣战的开山炮。

没有炮眼,放红绳凿;没有挖机,用双手刨……在峭壁悬崖上,不能爬行也不能站立。就腰系长绳,放到山间悬空钻炮眼,放一炮炸个“立足之地”。就这样,村民们在空中荡,壁上爬。分好几个施工班,多处开炮,在半山腰炸开一处处缺口,形成一个个石礅,然后“步步为营”向前推进。

修路难,在悬崖绝壁上凿路难上加难。男男女女带着工具和干粮来到工地,以洞穴、岩壁作为安身落脚之处。为防止晚上睡觉翻身掉下悬崖,他们便在腰间拴根“保险绳”,绳子的一头拴在岩缝的老树根上。为鼓舞群众士气,毛相林与村组干部一起向群众发誓:不贪占便宜,誓死修通公路!公路在村民整齐的号子声中一尺一寸地向前艰难延伸。毛相林的担子更重,白天要翻山越岭到各个工地巡查安全,晚上还要在工地上总结安排工作。

为了修路,毛相林“挪”用了母亲700元的养老钱和妹妹寄存的3000元家具款,还以个人的名义向农村信用社贷款1万元;为了修路,毛相林不知磨破了多少双胶鞋,手上和脚上磨起的血泡鼓了破,破了又鼓。在他的带动下,一些县城打工的村民也自发回村加入筑路队伍,甚至有老人主动请缨到工地做饭。

尽管毛相林每天都把安全施工传导到每个工地,但在挑战悬崖绝壁时,先后有6位村民献出了宝贵生命。从不轻易掉眼泪的毛相林哭过,但他从未绝望过。他常说,我个人解决不了的还有组织在,下级解决不了的还有上级在。,巫山县委县政府将下庄路纳入全县重点工程建设,给予物资支持。

最终,历经七年鏖战,初,悬岸绝壁间一条长达8公里的“抗争之路”通车了,几辈人渴盼的出山公路梦想成真。

201月,两合村合并到下庄村,村民委员会换届时,毛相林被村民高票当选为村主任。从村支书到村主任,毛相林的工作角色发生了变化,但他不辜负组织和群众信任的初心始终未变。下庄的有形的、出行的路抠通了。但人民群众要实现全面小康目标,下庄还要再修通一条致富路。

毛相林积极动员有富余劳动力的家庭外出打工。十年来,先后有百余村民外出打工,全村每年劳务收入200余万元。毛相林又动员村民种植纽荷尔,为把关技术,他挨家挨户地检查验收,手把手地教村民打窝种树。几年来,全村种下650亩纽荷尔,成立专业合作社进行统一管理,500多亩已试花挂果,预计给村民增加收入200万元。毛相林还鼓励村民种植了几百亩的西瓜和南瓜。仅西瓜一项,村民年均收入3000多元。

细数村民的增收门路,毛相林将其概括为“三色”经济:蓝色(劳务输出)、绿色(西瓜)、橙色(纽荷尔)。正是在“三色”经济的催化下,村民的腰包鼓了。通过贫困村脱贫攻坚验收。

下庄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变化写在村民脸上,甜在村民心里,也映照着毛相林花白的头发,更激发着他更深的思考。他以的执着坚守求证出自己的人生最大值——“成为一名群众身边的好干部。”

毛相林先进事迹材料

毛相林:我出生于1959年,出生后,母亲没有奶水,是集体食堂把我养大的。在那个年代,集体食堂也没啥吃的,村民们就用菜叶兑水喂我,这东西吃了也不长肉。大家都说我活不了,但还是一直坚持喂我。在那样的条件下,我最后还是活了下来,虽然个头小,但力气大,干活也不错。

cqdk全媒体:在下庄的童年是怎样度过的?

毛相林:童年就是日复一日地劳作。我小时候很可怜,父亲患有严重的支气管炎,干不了活,我母亲身体也不大好。那时大家都在集体(生产队),靠挣工分吃饭,我家没什么劳动力,挣不了多少工分,自然就成了“缺粮户”,所以我小时候经常饿肚子。后来我长大一点,又是家里老大,底下还有4个妹妹,农活自然就落到我的肩上。从10岁开始,我就可以一个人放一头牛,每天天不亮就得起床,到山上放完牛再去上学,天天如此,就这样到了14岁,父亲病情严重了,我初中上了半年就不得不辍学回家。从那时起,我就一直在集体(生产队)劳作。

cqdk全媒体:小孩都比较贪玩,您有没有趁着干活间隙偷偷跑出去玩的经历?

毛相林:没有,从来没有过,我干活都是从天亮干到天黑。我把劳作当成是不得不做的事情,因为如果我不去做,就没有粮食吃,全家的生活就更困难了。我认为后来修路,也是一件不得不做的事情,那时大家都说这件事很难,但再难我也要坚持去做,因为如果不修路,下庄就永远没有出路。

cqdk全媒体:这样的成长经历对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毛相林:我是自小就吃过苦的人,懂得“辛苦才能讨到饭吃”的道理,所以一直能吃苦,成熟得比较早,做任何事对自己的要求也高。过去饭不够吃,我饿着肚子也要去干活,现在吃得饱、穿得暖,还有什么事情干不成?只要回顾过去,想到当年的经历,我做什么事情都不会感到害怕。

cqdk全媒体:下庄人一直这么团结吗?

毛相林:在我看来,下庄人一直是紧紧团结在一起、不分你我的。我再讲一个小故事,以前村里穷,乡亲们都没有好衣服穿,村里有一户相对比较富足的人家,他有一件好衣服,其他村民如果要出去到亲戚家参加宴席,都会来他这儿借衣服。他这件衣服,很多村民都穿过,你说这是不是不分你我?正是因为下庄人有这种团结精神,所以修路那会儿我一组织,全村人都来了。

cqdk全媒体:下庄人这种血脉相融的感情,是您一直扎根于此不懈奋斗的原因吗?

毛相林:是这样的。不瞒你说,年轻的时候我也到湖北省宜昌市打过工,但干了两个月就回来了,不是外面不好,而是村里给我写信,说需要我,让我回来。以前,总有人问我为什么不出去打工挣钱,我每次都说我肩负着责任,如果我丢下老百姓出去了,就是对党不忠,对老百姓不负责。我们这个地方虽然穷,但是再穷我也要想办法让它变好,带领老百姓一起脱贫致富。

毛相林先进事迹材料

毛相林:我父亲是一个当兵的人,性格比较火爆,也很刚毅。母亲则恰恰相反,她很温柔,虽然没读过什么书,但做事很细致,是一个积极面对生活,很正直、很努力的人。

cqdk全媒体:父母对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毛相林:我的性格里有刚毅的部分,也有温柔的部分,应该是吸收了父母一刚一柔的性格特点。不过,我还是受母亲的影响比较大。我母亲是外嫁到下庄来的,那时候生活苦,她身体也不太好,但她从来没有抱怨过,每天出工比谁都早。我母亲还是村里的干部,我从小就看着她处理村里大大小小的事务,看她如何和村民打交道。她处理事情非常公正,对村民也很和蔼,大家对她的印象都非常好。

毛相林:入党,一定程度上还是受了父母的影响,从小听得多、看得多,而且我喜欢看电影,也被一些英雄故事所吸引,认为共产党更先进一些。我并不想做一个英雄人物,但很想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在村里为老百姓多做一些实事,这是我决定入党的原因。

cqdk全媒体:交了入党申请书却没有通过的原因是什么?

毛相林:当时我年轻气盛,老支书说我学习不够深入,还要进一步加强学习,在实践中接受党组织的考验。我母亲也指出我脾气暴躁、工作不踏实的缺点。

cqdk全媒体:此后,您5次递交入党申请,入党的过程这么曲折,没有想过放弃吗?

毛相林:从来没有想过放弃,虽然过程很曲折,但我还是想要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基层工作,如果不是党员,很难得到老百姓的信任。况且,在入党的过程中,我能不断审视自己的缺点,也有机会积极接受党的教育和培养,这是我成长的一个过程。我以前不爱做笔记,做事情有些莽撞,和老百姓沟通也有问题,后来这些坏习惯都没有了。我最终是感谢这段经历的,因为它让我变得更好,也为我更好地在基层开展工作打下了基础。

毛相林:我好像从小就是这样,做任何事情,不管再难,只要决定了就一定要坚持到最后,就算失败了也要总结教训。我给你讲一个故事,1979年,那时我还是下庄村民兵连长,有位村民在林区里砍了5棵树,这在当时是违反了政策的。我发现后,让他补栽10棵树,他不愿意。后来,我天天去他家给他讲道理,做思想工作,坚持了一个多月后,他终于听进去了,不仅补栽了10棵树,还在村民大会上作了检讨。如果没有这股劲儿,下庄的很多事情我都干不成。

cqdk全媒体:现在回忆起来,您人生中遇到的最大的挫折是什么?

毛相林:最大的挫折是路修完以后,频繁发生山体滑坡、泥石流等事故。当初,我没有想到养护道路比修路还难。下庄的山太陡了,当年条件有限,我们没能把山体处理得更安全。路修完以后,每到下雨天,就会发生山体滑坡、泥石流,道路没法通行,在外面上学的娃娃回不来,村里的农产品和土特产也运不出去。那时我压力很大,一到下雨天就紧张,感觉每时每刻都存在安全隐患。

cqdk全媒体:后来是如何解决的?

毛相林:我召集村民成立了道路义务养护队,大家轮流对道路进行清理、维护。和当年修路一样,大家都毫无怨言地加入进来。从开始,在各方的支持下,才解决了这些安全隐患。

毛相林:坚持修路这件事对我们来说,其实没有那么难,因为大家都有一个盼头在。这路啊,是修一段通一段,我们看到前面修好的路,就觉得很有希望,是这种希望一直在鼓励着我们,所以说人还是得有盼头。

cqdk全媒体:修这条路,您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毛相林:性格里不服输、不放弃的劲儿被磨砺得更强了。通过修路,我明白了两个道理:第一,困难是一个接一个的,必须迎难而上;第二,遇到难啃的“硬骨头”时不要怕,只要把最困难的时候熬过去就会慢慢好起来。修路的时候,前面和后面都修得快,因为山不陡,但中间那段,我们熬了4年。熬过去以后,修后面的路就轻松了。

cqdk全媒体:那几年是怎么熬过来的?

毛相林:我刚才也说了,大家一直有一个盼头在,看到前面的路已经修好了,就要继续修下去。还有就是,当时我们队伍里年轻人特别多,都很能吃苦,我们干在一起、吃在一起、睡在一起,最长的一次在山里住了两个月。那时候路修不动了,我每天晚上都要去大家搭的棚里坐一坐,看看他们有没有受伤、情绪好不好。每次去,大家都是开开心心的,我们坐在一起聊聊天,相互鼓励,就这样一天天坚持下来了。不服输、不放弃的精神,我们每一位下庄人都有。

cqdk全媒体:后来想方设法带领老百姓脱贫致富,是不是也和修路这段经历有关?

毛相林:是的,其实最开始我想的是把路修通就好了,但路通了以后,我就想得更多,想得更长远了。看到大多数村民还生活在贫困线下,我就想带领老百姓脱贫致富。在发展产业上,我们走了不少弯路,一次次备受打击,但修路都熬过来了,所以这些困难对我们来说,也算不了什么。

毛相林:过去下庄很贫困,是在脱贫攻坚战打响以后,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下庄不仅整村脱贫了,而且还变得越来越美,接下来就是乡村振兴。今天,我们的技术员刚去仔细查看了脐橙的生长情况,今年村里脐橙的产量又增加了,销售收入应该能超过80万元。目前,下庄的产业结构稳定,乡村旅游也逐渐发展起来了,村里还在大力发展养殖业,未来,村民们的收入还将进一步增加。

cqdk全媒体:我今天在村里遇到不少年轻人,最近几年返乡的年轻人多吗?

毛相林:多,今年就有二十多个年轻娃娃留在村里没出去了。

cqdk全媒体:听说您把儿子也劝回来了?

毛相林:对,我前几年就把他从上海叫回来了。回来以后,他一直在村里工作,也入了党。现在,他已经不愿意离开下庄,想在这里为老百姓多干点事。

毛相林:我当然很高兴,而且也一直在邀请年轻人回到下庄、建设下庄。我们这辈已经老了,也没读过什么书,年轻人的知识水平我们赶不上。下庄这几年之所以发展得这么好,变化这么大,也多亏了这些年轻人。比如说我们的驻村干部周勇,他一周至少有4天在下庄,村民有任何问题,无论多难,他都能解决得很好。在这些年轻人身上,我看到了由知识和文化作为基础的实干精神。过去,我们下庄需要的是一条走出去的路,但现在时代不一样了,下庄的发展需要知识和文化。一个地方如果没有知识和文化,是发展不起来的。所以看到这么多年轻人回到下庄,我感到很欣慰、很高兴,他们也给了我继续奋斗下去的动力。

毛相林:一方面,我们建成了下庄人事迹陈列室、愚公讲堂,充分展现下庄人修路的过程和精神,让更多年轻人了解这段历史;另一方面,我们准备在再新修一所学校,进一步提升教育质量,为下庄培养更多的人才。

毛相林先进事迹材料

毛相林同志,男,汉族,重庆巫山人,1959年1月出生,1992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巫山县竹贤乡原下庄村民兵连长、团支书、会计、大队长、村委会主任、村党支部书记,20任合并调整后的下庄村村委会主任。他43年不改初心使命,坚守偏远山村,坚持苦干实干,带领村民用最原始的方式在悬崖峭壁上凿石修道,历时7年铺就一条8公里的“绝壁天路”。他培育“三色”经济,发展乡村旅游,推进移风易俗,提振信心志气,把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让乡亲们改变了贫困落后面貌,过上了富裕文明生活。他艰苦卓绝、打通绝壁,带头引路、誓拔穷根的平凡壮举,造福了广大村民,传遍了全国各地,赢得了广泛赞誉,树立了脱贫攻坚一线党员干部的光辉榜样,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奖奋进奖”“中国好人”等荣誉称号。

毛相林同志的先进事迹宣传报道后,在全社会引起热烈反响。广大干部群众认为,毛相林同志牢记总书记嘱托,忠于党和人民事业,积极投身脱贫攻坚,努力实现乡村振兴,靠苦干实干改变贫困落后面貌,靠执着坚守铺就幸福生活道路,靠高尚风范赢得群众广泛信赖,展现出忠诚的政治品格、强烈的责任担当、真挚的为民情怀、崇高的精神境界。大家纷纷表示,要以“时代楷模”为榜样,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同心同德,顽强奋斗,在新时代伟大征程上谱写“两大奇迹”新篇章。

时代楷模毛相林先进事迹

毛相林,男,汉族,中共党员,1959年1月出生,重庆巫山人,重庆市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村主任。荣获“重庆市优秀共产党员”“重庆市扶贫开发工作先进个人”等称号。

担任老下庄村支书的毛相林带领村民向绝壁挑战历经7年时间在悬崖绝壁上凿出一条“天路”。改任撤并后的新村主任毛相林又带领村民脱贫攻坚历经时间探索培育出“三色”经济。

他是带领村民不等不靠、艰苦奋斗、拔除穷根的优秀基层党员干部代表。原下庄村四周高山绝壁合围,外出只有一条盘旋在绝壁上的羊肠小道,世世代代几乎与世隔绝。

19,毛相林带领村民,以最原始的方式,在空中荡,壁上爬,用钢钎撬,用雷管炸,用两脚蹬,历时7年,用血肉之躯在原下庄村四周高山绝壁上凿出了一条长8公里的“天路”。

出山公路修通后,他又带领村民披荆斩棘、攻坚克难,通过多年努力,让贫穷落后的面貌大大改观。,下庄村在全县率先实现整村脱贫。

修通一条出山路。

“下庄像口井,井有万丈深,来回走一趟,眼花头又昏。”这是老下庄村的真实写照。下庄四周高山绝壁合围,生存环境恶劣,生活条件艰苦,几乎与世隔绝。

全村4个社,96户、近400人住在“井”底。从“井口”到“井底”,垂直高度1100多米,“井底”海拔仅200余米,与外界联系,只有3条小路。其中一条“大路”有3个大台阶,108道“之字拐”。由于条件所限,四面环山的地理环境、下庄人过着苦种薄收的日常生计。

年7月,接任下庄村党支部书记不久的毛相林,从县城参加完村干部培训班回来,坐在老下庄的“井口”之上,鸟瞰海拔1100多米的那个酷似天坑的古老村子,心底倒海翻江:改革开放都这么多年了,外面的世界一天一个样,如果再过些年下庄还是老样子,我这村支书就有愧百姓,简直就是白干了。

那时,毛相林下定决心,要努力改变下庄村的落后面貌。要改变,唯一的“突破口”就是修路。修通从“井底”到“井口”的乡村公路。

回家后的毛相林当晚便召开群众会,掷地有声地提议修公路。有人议论,有人摇头,有人怀疑一无资金二无机械,要硬生生在悬崖上抠一条路,当时的村民没这个底气和勇气。毛相林并没有泄气,他扳起指头给村民们算起了细账,告诉村民:“山凿一尺宽一尺,路修一丈长一丈,就算我们这代人穷十年、苦十年,也一定要让下一辈人过上好日子!”通过反反复复的打嘴仗算细账,村民总算达成共识,同意修路。

1997年11月12日,下庄人终于在寒风刺骨的一个大雪天,在“鱼儿溪”畔炸响了第一个向封闭与贫困宣战的开山炮。

没有炮眼,放红绳凿;没有挖机,用双手刨……在峭壁悬崖上,不能爬行也不能站立。就腰系长绳,放到山间悬空钻炮眼,放一炮炸个“立足之地”。就这样,村民们在空中荡,壁上爬。分好几个施工班,多处开炮,在半山腰炸开一处处缺口,形成一个个石礅,然后“步步为营”向前推进。

修路难,在悬崖绝壁上凿路难上加难。男男女女带着工具和干粮来到工地,以洞穴、岩壁作为安身落脚之处。为防止晚上睡觉翻身掉下悬崖,他们便在腰间拴根“保险绳”,绳子的一头拴在岩缝的老树根上。为鼓舞群众士气,毛相林与村组干部一起向群众发誓:不贪占便宜,誓死修通公路!公路在村民整齐的号子声中一尺一寸地向前艰难延伸。毛相林的担子更重,白天要翻山越岭到各个工地巡查安全,晚上还要在工地上总结安排工作。

为了修路,毛相林“挪”用了母亲700元的养老钱和妹妹寄存的3000元家具款,还以个人的名义向农村信用社贷款1万元;为了修路,毛相林不知磨破了多少双胶鞋,手上和脚上磨起的血泡鼓了破,破了又鼓。在他的带动下,一些县城打工的村民也自发回村加入筑路队伍,甚至有老人主动请缨到工地做饭。

从不轻易掉眼泪的毛相林哭过,但他从未绝望过。他常说,我个人解决不了的还有组织在,下级解决不了的还有上级在。,巫山县委县政府将下庄路纳入全县重点工程建设,给予物资支持。

最终,历经七年鏖战,初,悬岸绝壁间一条长达8公里的“抗争之路”通车了,几辈人渴盼的出山公路梦想成真。

修出一条致富路。

201月,两合村合并到下庄村,村民委员会换届时,毛相林被村民高票当选为村主任。从村支书到村主任,毛相林的工作角色发生了变化,但他不辜负组织和群众信任的初心始终未变。下庄的有形的、出行的路抠通了。但人民群众要实现全面小康目标,下庄还要再修通一条致富路。

毛相林积极动员有富余劳动力的家庭外出打工。十年来,先后有百余村民外出打工,全村每年劳务收入200余万元。毛相林又动员村民种植纽荷尔,为把关技术,他挨家挨户地检查验收,手把手地教村民打窝种树。

几年来,全村种下650亩纽荷尔,成立专业合作社进行统一管理,500多亩已试花挂果,预计给村民增加收入200万元。毛相林还鼓励村民种植了几百亩的西瓜和南瓜。仅西瓜一项,村民年均收入3000多元。

细数村民的增收门路,毛相林将其概括为“三色”经济:蓝色(劳务输出)、绿色(西瓜)、橙色(纽荷尔)。正是在“三色”经济的催化下,村民的腰包鼓了。20通过贫困村脱贫攻坚验收。

下庄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变化写在村民脸上,甜在村民心里,也映照着毛相林花白的头发,更激发着他更深的思考。他以的执着坚守求证出自己的人生最大值——“成为一名群众身边的好干部。”

毛相林先进事迹观后感及感悟

毛相林说,等他从村主任岗位上退下来,他就做下庄人事迹陈列室的义务讲解员,为大家讲述下庄人脱贫奔小康的故事。他要把下庄精神传承下去,让来到下庄的人们懂得珍惜党和国家的好政策,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建设和谐富足的美丽乡村。

毛相林,男,汉族,1959年1月出生,重庆巫山人,中共党员,重庆市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村委会主任。

下庄村坐落在巫山县竹贤乡的大山深处,四周高山绝壁合围、生存环境恶劣、生活条件艰苦,外出只有一条在绝壁上的羊肠小道,世世代代几乎与世隔绝。1997年,时任下庄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的毛相林带领村民向绝壁挑战,克服了一个个困难,整整用了7年时间,终于在悬崖绝壁上抠出了一条8公里长的“天路”,修通了人们盼望已久与外面世界沟通的连接路、出行路;出山公路修通后,他又带领村民披荆斩棘、攻坚克难,历时15年探索培育出“三色”经济,发展乡村旅游,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蹚出了一条“致富路”……在毛相林和同事们的努力下,下庄村2016年在巫山县率先实现整村脱贫,2019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670元(其中,脱贫户人均纯收入达11344.56元),贫穷落后的面貌得到了大大改观。2020年10月16日,毛相林同志获得“2020年全国脱贫攻坚奖奋进奖”。

毛相林以执着坚守求证出自己的人生最大值——“成为一名群众身边的好干部”。作为一名基层年轻干部,我们要向毛相林同志学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忠实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新时代使命任务,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用心用情用力做好自己的各项工作,着力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努力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相关范文推荐
  • 02-19 商业计划书样版(模板19篇)
    范文范本所涉及的主题可以是各种各样的,既有学术性的也有实用性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有关总结的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总结的写作技巧。
  • 02-19 最新品牌代理心得体会和感想总结(实用14篇)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对自己的成长和进步做出评估。以下是一些优秀心得体会的典型案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一篇文章的写作要求。随着岁月的推移,我逐渐意识到,
  • 02-19 竞岗述职报告(优秀20篇)
    述职报告是在一段时间内对自己的工作表现进行总结和概括的一种重要文件。在述职报告中,大家可以参考以下范文,了解一些写作技巧和方法。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这天
  • 02-19 护士岗位职责(模板16篇)
    了解和理解自己的岗位职责可以帮助员工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这些岗位职责范文可以帮助大家了解不同岗位的工作内容和职责。1、在护士长和科主任的领导下,及护师的指导下
  • 02-19 高质量的职教发展心得体会(专业15篇)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对自己的成长和进步做出评估。让我们一起来阅读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文章,欣赏他人的思考和总结。对当前经济形势总的看法是: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基
  • 02-19 暑假防溺水教育心得体会(热门18篇)
    写心得体会是对个人成长和进步的一种自我评价和激励,也是对他人分享经验和启示的一种方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大家可以有所启发和参考。
  • 02-19 攻心营销心得体会范文(12篇)
    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了解自己,同时也能够推动自己在学习和工作中的进步。如果你对如何写一篇精彩的心得体会感到困惑,那么不妨看看下面这些优秀范文。
  • 02-19 新时代新担当大讨论心得体会(专业24篇)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进而提升自己。下面是一些精选的心得体会文段,读完后或许可以给我们的写作带来一些灵感。篇1党的以来,党中央高度
  • 02-19 焦炉管理报告范文(16篇)
    在报告范文中,要注重展示自己的思考和创新,提出合理的建议和改进方案。这些范文是在实际工作中获得的经验总结和案例分析,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6月28日至8月25日。
  • 02-19 大学生职业规划书大全(18篇)
    职业规划是为了实现个人职业目标而进行的有针对性的职业行动。职业规划还需要我们了解自己的个人特点和职业追求,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自我分析:1.自己兴趣爱好大盘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