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加法与减法为题目 小数加法与减法教案(实用8篇)

时间:2023-10-03 17:25:58 作者:FS文字使者 2023年加法与减法为题目 小数加法与减法教案(实用8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加法与减法为题目篇一

2、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

3、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计算方法的正确运用

(含资料辑录或图表绘制)

一、导入

二、基本练习

三、提高练习

复习上节课所学习内容47页的例1和48页的例2

1、口算下列各题:

0.7+0.30.65-0.256+0.34

1.6-0.44.5+0.50.82-0.42

0.83-0.59.2-62+2.8

3.4-3.117.6+3.93.6+2.4

0.45+2.850.73-0.2314-3.9

2、完成49页“”练一练“”的第3题

让学生根据题中的信息说说能想到些什么,可以求哪些问题,再让学生根据问题合理选择信息并列式计算。

3、用竖式计算

7.5-3.180.51-0.374-0.82

5.26-4.7513-3.98.04-7.4

每个同学选做两题,比速度更要比一比正确率,做得全对的同学予以鼓励。

4、练习八的第3题

1、“小小诊所”:练习八的第4题

你能把正确的结果算出来吗?

2、解决实际问题:

练习八的第六题,让学生从问题出发去思考该用什么方法去做。

练习八的第九题,解决前三个问题后,可以结合统计图的特点,引导学生进一步提出:“这一天中哪段时间病人体温上升最快,上升了多少度”,“哪段时间病人体温下降得最快,下降了多少度”等问题,以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

练习八的.第十题:可以让学生独立解答前两个问题,并要求说说每题的思考过程,再让学生提出一些不同的问题进行解答。

练习八的思考题

可以先根据“5.1减去一个两位小数得2.76”,算出作为减数的两个小数应是2.34。再用5.1加上2.34,然后可得到正确的结果。

通过今天的练习我们加强了对小数的计算能力,在以后的计算中我们要细心,不犯错误。

思考提高

加法与减法为题目篇二

现实生活里,也许我们会遇到进退维谷的困境;也许会遇到人生的坎坷不平。这时,我们必需要选择一条的道路走下去。可是,在选择一条路的同时,就意味着必需要放弃另一条路。放弃、选择,也许如果你那走一条路会成功一小部分,但是,你必须放弃小小的成功,走另一条艰难的路,你才会获得真正的成功。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爱上了魔方这小玩艺儿。别看它小,但必须掌握技巧才能把六个面都拼起来。都好几个星期了,我手中的这个一面只有四块的小魔方,却依旧没有任何进展。电视上说,的魔方有上亿种变化,可是只有一种实正确的,“唉!”我把这魔方抛起来接住,再抛到天空,再用手接住。这都多长时间了,六个面只有一面颜色相同,其它五个面还在和我较劲。可是这次我不敢再拆开了,拼好这一面就废了我不少时间。

爸爸建议我拆开这一面,因为只有拆开它才可以让其它五个面都有成功的机会。可我却把头摇成了拨浪鼓,我已经比较满意了,和我一起开始拼魔方的小伙伴,一面都没品好呢!爸爸摇摇头,说我什么都不懂,只知道沉迷在这六分之一的成功里。

我的心顿时豁然开朗。

人生是一种自我经营的过程,要经营就要讲选择与放弃。在不少时候,我们经常陷入两难的困境:选择了一件东西,又感觉前面又更好的选择。等等再说,又担心再也没有机会选择。得到的教训是:一心想摘取美丽的花,最后可能连枯萎的花也摘不到。生活,因为舍弃而精彩。

加法与减法为题目篇三

在非洲,有一只不知舍弃的鬣狗把生命禽兽终结在岔路口。在人类看来,这只鬣狗的行为无疑是愚蠢的。可是,又有多少人能懂得放手。“莫觉紫微拥九州,舍得耿星登月楼。”在欲望的诱惑横流的当下,舍弃,是一种智慧。

舍弃,是遗世孒立,高洁自守的态度。当庄子在绿波荡漾的濮水边静静地持竿而钓时,风尘仆仆的楚国大夫带来了楚王以高官厚禄请他出仕的消息。庄子淡然舍弃了面前的名利,只愿成为那只生活在泥水里,做自由自在的野龟。庄子的选择,守住了高洁的品格,追求到自然天为,天人合一的境界,在北海的潮音,大鹏的鸣叫,秋水的涟漪中闲逸垂钓,懒歌逍遥人生。

舍弃,是游弋离合,堪破尘世的透澈。,像一道光,在世间沧桑里透过天色的红妆。靖节先生陶渊明在东篱幽幽菊香中舍弃了污浊的官场,醒悟着以往之不谏,犹知来着之可追。青莲居士李太白挥笔“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舍弃了曾经向往的仕途,却能回到最初“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的魂牵梦萦。智者的舍弃,是繁华落尽的恬静与淡然。

舍弃,是生命之树抹不掉的疤,开出最绚烂的花。

比尔盖茨,这是一个闪光的名字。在他上大学期间,曾经与一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坐在一起,谈论着研制某软件使计算机领域产生空前飞跃。他知道有些东西可以舍弃,有些东西永远无法舍弃。在人生最为关键的岔路口,他放弃了上学深造的机会,选择了一条自己创建微软的道路,得到的是三年的成功。比尔盖茨的舍弃,使他在自己的领域自由翱翔。

而现如今,大到明星偷税漏税,小到你我在欲望的迷雾里迷失方向。我们不愿舍弃,得到的是更大的损失。倒不如放下,走好人生的路途。

风轻摇叶,云且留住,雁且归去。清茶淡饭中品味人生之理:舍弃,是一种智慧。

加法与减法为题目篇四

教材分析:

教材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即购物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从具体的情境中收集,整理信息,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产生了新的计算要求.并通过对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比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小数加,减的计算方法,突出小数点的处理方法,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逐步加深和提高计算能力,为学生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

学生分析:

学生已具备整数加减法计算的相关知识,较容易迁移到小数加减法的计算当中.本课中主要要引导学生能自己独立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培养对知识的运用和操作能力.

教学目标分析:

1,使学生经历探索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初步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进一步增强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探索并解决新问题的意识,不断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分析:

1,理解"把小数点对齐"就是把"相同数位对齐"的算理.

2,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

处理思路:

利用学生已有的整数加,减法的知识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在自己动手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对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比较完整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例1的情景图.

提问:这是同学们在文具店购物的画面.你能从中了解到哪些信息

学生交流后提问: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一些用加,减法计算的问题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下面的问题及相应的算式:

(1)小明和小丽一共用了多少元

(2)小明比小丽多用多少元

(3)小明和小芳一共用了多少元

(4)小芳比小明少用多少元

(评析:从学生熟悉的购物问题入手,通过对信息的分析,整理,提出新的问题,让学生产生计算需求.)

2,揭示课题.

根据上面的算式,你能发现它们有什么特点吗 (算式中都有小数)怎样计算小数加,减法呢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板书课题:小数加法和减法)

二,探究

教学例1的第(1)问.

围绕学生采用的算法进行比较,要求学生具体地解释思考过程.

小结:用竖式计算小数加法时,要把两个加数的小数点对齐,然后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分别相加.

(评析:通过对整数加法相关知识的迁移,尝试进行小数加法的计算,并能对自己的计算过程作出解释,使学生能充分体验参与之乐.)

2,教学例1的第(2)问.

出示题目,谈话:我们知道了用竖式计算小数加法时,要把小数点对齐再算,那么怎样计算小数减法呢 请同学们试着计算"3.75-3.4"这道题.

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评析:给予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通过过程体验,明确算理,体会计算方法的合理性.)

3,教学"试一试".

要求学生根据学到的计算方法自己算出结果.

指名交流,说说是怎样算的,怎样想的.教师指出:计算结果要化简,并让学生说说化简的结果和依据.

4,总结和归纳.

谈话:同学们通过自己的探索学会了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你能说一说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计算时有什么相同点吗 计算小数加,减法要注意些什么 先请同学们自己想一想,再和小组内的同学交流.

组织交流.

引导学生归纳: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都要把相同计数单位上的数分别相加,减,从低位算起.计算小数加,减法时,需要把小数点对齐再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面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

(评析:注重数学比较思想的培养,在比较中体会数学规律具有的普遍意义.)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一练"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让学生说说计算中需要注意的地方.

2,完成"练一练"第2题.

先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找出每道题中的错误,再分别改正,并组织交流.

完成练习八第3题.

先组织完成(1)~(3)题,并分别评讲(着重引导学生联系线段图理解题中的数量关系)再让学生自由提出问题.

四,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五,延伸

同学们在开始上课的时候,提出了许多用小数加,减法解决的问题,有些问题我们已经解决,剩下的问题下节课继续研究.

(总评:本节课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购物情境,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放手让学生自己独立解决问题.学生在经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味到了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学生对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实际也是知识体系不断扩展和丰富的过程.利用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学生较容易地得出了计算方法,从而增加了学习成功的自信心.)

加法与减法为题目篇五

天高,云淡;云卷,云舒。

在这样美好的日子里,我并没有停下来留心欣赏。升入六年级,即将步入中学的我,被茫茫题海压得喘不过气来,即使对着这大好春光,也无动于衷了。

与题海奋斗了一小时后,想歇一会儿,便搁下笔,来到阳台,散散心。

春光正好,空气中氤氲着泥土的芬芳,好久没有如此欣赏过她了。这些天里,我错过了多少回美景啊!

突然想起那盆小绿植了,这么长时间了,连看它一眼还没有呢!我来到“绿植园”里,发现爷爷竟然在用一把大剪刀,无情地一刀一刀见着枝条。

爷爷戴着老花镜,细心地剪着枝条。绿植长得十分猛。旺盛,抽出一簇接着一簇的枝条,长势旺盛。爷爷好不吝啬,没有惋惜,不拖泥带水地剪。老的枯黄的,连根一起剪掉;长势十分旺盛的,比量着大余半,一刀也给它“咔嚓”了。

我看了十分痛心,也十分疑惑。爷爷是个心灵手巧的人,十分爱惜一草一木,什么东西在爷爷的手下都十分美丽。可今天,就连爷爷最爱的绿萝,也寥寥无几,光秃秃的,十分难看。

爷爷没有放下手中的活计,一边继续剪枝,一边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孩子,那些枯老的已经快凋零了,留着它,还可能会殃及其他枝条。那些长的旺盛的呢?他太旺盛了会多吸收营养,其他枝条没有养分就会死亡。孙儿,你在今后的人生路上,一样也要懂得一个道理:有舍才有得,舍弃其实很美丽。”

是啊,舍弃并不是被逼无奈,亦不是失败的象征。正如人们舍弃了鲜花的绚丽,才得到果实的香甜;舍弃了黑夜的温馨,才得到朝日的明艳。舍弃,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恍然大悟;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看破人生……舍弃,其实很美丽!

风清、草软、天高、云远。解开心中的结,不经意间发现:舍弃,其实很美丽!

加法与减法为题目篇六

(一)知识教学点

1、理解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算理。

2、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

(二)能力训练点

1、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

2、继续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总结概括能力。

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算理。

理解退位的道理。

数字卡片、小棒、例题小棒图、课件。

(一)铺垫孕伏

1、口算:

12-7=20+4=35-3=

2、学生完成口算练习后,师生根据第四组的口算,回顾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强调口算两位数减一位数时先用个位数减个位数。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题。

设疑导入:

引入:刚才同学们回顾了位数减一位数的口算方法,你们能不能按照刚才的口算方法做一做这道题呢?教师出示例题。

(板书:36-8=)

操作探疑:

引导学生进行操作,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每位同学拿出两捆小棒表示3个十,再拿出6根小棒,表示6个一,在课桌上摆好。

从这些小棒中要去掉8根小棒,想一想应该怎么办呢?同学们自己动手试一试。同桌同学可以互相议一议,说说你是怎么摆的?怎么想的?在学生操作的同时,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解疑明理:

指名说说学生的操作过程,然后依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进行演示。教师引导学生有序回答。

先摆两捆小棒和6根小棒。单根小棒不够8根,就得把一捆小棒打开,变成10根。

打开的10根小棒和原来的6根小棒合起来就是16根单根小棒。从16根单根小棒中减去8根,还剩8根,和剩下的一捆小棒合起来就是28根小棒,所以,36减8应该得28。

归纳算法:

引导学生对照黑板上的操作过程议一议:算式中的36应该先怎么办?再干什么?

引导学生明确:个位上的6不够减时,要从十位上拿出1个十,也就是10个一,与个位上的6合起来,然后用16减去8得8,再把8和剩下的2个十加起来。

学生回答计算过程,教师把板书补充完整。

师生回顾学习过程,强化口算方法。

2、反馈练习。(投影出示,师生共同完成)

3、看教科书:并完成“做一做”第2题。

(三)全课小结

小结时启发学生找出今天学习的两位数减一位数与以前学的不同之处,教师点明课题:“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

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

例2、

一共有36个足球,我们班借了8个足球,还多少个?

怎样列式,为什么这样列?

36-8=2836-8=28

16-8=810-8=2

20+8=2826+2=28

加法与减法为题目篇七

点点滴滴的生活从指尖流过,它是多么的晶莹,多么的可爱,多么的吸引我们。其实每个人都有这条河流,它静静地流向记忆的远方,直到那归属的大海。

有的人想要晶莹的水里多些鱼,有的人想要水里多些水草,还有的又想让水带些蓝色……到最后什么都想要的人却什么都没得到。可能是鱼在蓝色的水里死了,或者一切都是浑浊不堪,只好重来。可是人生有多少次重来呢?所以要在生活这条河流里经常地清点,把一些该舍弃的舍弃。

舍弃挺难受的,特别是经常要做这件事。有时侯真的就得很痛苦,为什么要舍弃那么多,为什么不能同时拥有这些美好呢?喝杯咖啡,静下来想想,其实这样也不坏。就像在贫困山区里职教的徐本禹,到最后起码它是快乐的。有谁不想大学出来后找份可以赚钱的工作?有谁不想过着丰衣足是的生活呢?当然徐本禹也想,但是他有一个更大的梦想:让每个人都可以拥有这些梦想,可以实现他们的梦想。所以他舍弃了其他小小的愿望,至身于山区,但是他很快乐。在生活中他清点着,把一些自己的利益舍弃了。也许晶莹的河水中有几只小鱼也不错!

我不懂该怎样去面对这种舍弃,只是迷茫的看着窗外的河,想象着陶渊明在河里捉鱼虾的的可爱画面。突然之间好像自己醒了过来。是陶渊明,对就是他,那个看着铅华洗净的月色晕开了舍弃的无奈,不轻易间又把那份无奈化为淡然。让淡然融于生活,快乐于梦想的田间,把清淡的一声演绎的淋漓尽致。他毫不犹豫的舍弃了如花似锦的空虚生活,只因他是麦田中的男人,抵住了金钱的诱惑,权利的诱惑……细心地盘点着哪些该要,哪些不该要,那些应该义无反顾。在他手里的生活经常得到清点,舍弃些不该要的东西。在他生命的河流里清晰的倒影出了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快乐。

是的,我明白了清点生活不能像个海子。其实海边不适宜种花,如果硬把花儿种下去,最多只能看到百合的哭泣。最终落得个一无是处的悲哀。如果一个人懂得清点生活,能够选择要舍弃的东西。那就是莫大的幸福。最起码要有清澈的小溪那样一望见底的干净。

生活,需要经常清点,把不必要,不是紧要的去掉。也许那时河里的雨会得到海中的自由和快乐,岸边的人可以闻到百合的清香。或许还可以看见和的两岸长着共同分担寒潮、风雷、霹雳的树,和共享雾霭、流岚、虹霓的花。

加法与减法为题目篇八

西伯利亚的风和雪告诉人们那里没有春天。松林间风的呼啸声盖过了沉重的马蹄声。马的主人不住地扬鞭催促马儿飞奔,以求快点结束这苦差事,离开这魔鬼都不愿出现的地方。

“当”地一声,牢门打开了。典狱长走了进来,“车尔尼雪夫斯基先生,我想你很快就要自由了。”牢房的角落里没有回应,一个人在那里冷冷地坐着。“是么?”过了许久,那人才缓缓地站起来。他身体瘦弱,脸色苍白,眼神却依然在闪着光。“当。”牢门又一次被撞开了。来人掸了掸身上的雪,打开包裹中的文件夹,取出一张纸递给囚犯,“沙皇特赦令,你自由了,先生。”

自由了吗?他的确有理由激动,多年前因发表革命言论而被沙皇当局逮捕,一纸判决书又让他来到了这冰天雪地的西伯利亚。在这里陪伴他的,只有其他服苦役的囚犯,以及无尽的风雪。他强忍着自己的喜悦,他的身体状况已不容许他激动。在这么多年非人的关押期间,他早已患上了严重的心脏病,此时也许只有看几眼春天的景色才能缓和他的病情,但是,那太遥远了。

然而看了纸上的内容,他的脸色立刻冷峻起来,犹如石像一般屹立不动。“那,在这上面签个字你就自由了。”那官员似乎有些不耐烦了,急切地想结束这一切。

“您是说我签了,就自由了么?”车尔尼雪夫斯基问道。

“是的,先生,是的。”

“但上面说我必须放弃先前所发表过的一切言论,保证不再发表类似的言论,是这样的么?”

“是的。这很容易,签了,你就可以自由了。”官员又一次催促。

他把赦免令递还给官员,转过身去,不再作答。

官员满脸惊愕,“你的意思是,拒绝赦免?”

“是的,我拒绝赦免。自由固然是我所向往的,但如果要以放弃我的思想为代价,我宁可放弃自由。”他不再作声,转过身去,背后留下惊诧不已的官员。

“寒冷,风雪,你比沙皇的统治更可恶,但我宁可把我埋葬在这里与你同眠,以获得我思想和精神的自由。作为革命家,自由固然很宝贵,但有些东西绝不能因自由而舍弃!”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