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祷落幕时的读后感 祈祷落幕时读后感(模板5篇)

时间:2023-10-02 18:20:19 作者:书香墨 祈祷落幕时的读后感 祈祷落幕时读后感(模板5篇)

当观看完一部作品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这时候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知道读后感怎么写才比较好吗?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祈祷落幕时的读后感篇一

《祈祷落幕时》和《谁杀了她》从无痕那里借来许久,都没好好看,直到最近才一鼓作气读完。东野圭吾的风格依然很鲜明,剥丝抽茧的探案过程,环环相扣的缜密思维,温暖执着的真情流露,都让人回味良多。

《祈祷落幕时》这本书讲述了刑警加贺恭一郎母亲离家出走十多年直到在异乡孤独终老,家人对她的情况一无所知。而十多年后发生了另一起凶杀案,案发现场竟然出现了一本和加贺母亲遗物中有相同标注的挂历,加贺在破案过程中发现了一对父女离奇而感人的故事。父亲浅居忠雄竟然伪造自己死亡的假象,以他人的身份活了三十余年,只为看到女儿浅居博美的一步步成长,找到她人生的幸福与美满。他最终也了解到母亲离家后的生活状态,得知患了抑郁症的母亲甘愿以牺牲自我来换取他平安长大的良苦用心。

《祈祷落幕时》有一种和《白夜行》似曾相识的感觉,都有一明一暗、一美一恶的对应角色,或恋人或父女,一人荣耀加身,一人负罪支撑,结局都很悲惨,读后心情很复杂,让人无法简单地憎恨不惜付出生命也要守护所爱之人的罪犯。博美身上总有雪穗的影子。我很好奇,为什么东野笔下的这俩个女主表面上都是那么的美丽、优雅、努力、智慧,光彩照人,但青少年时期全都是原生家庭不完整或者不幸福,遭遇坎坷,背负着用生命托举着他的至亲至爱的希望,倔强的活成出类拨萃,而最终只能走向毁灭,实在太过悲惨。

加贺的形象冷峻而温暖。他常说他做到都是无用功。破案的过程像大海捞针一般,仅凭一张“隐身人”可能的素描肖像就到各地寻找人员辨认,为了一个可能的地点,他找到八年前的5000多张照片去排查嫌疑人,他明明知道一无所获的可能性很大,但依然没有放弃任何一点蛛丝马迹。加贺这种肯下笨功夫的执着精神难能可贵,谁又能保证自己做到每一件事都是有用功呢?正是这一个个看似无用的积累,排除了一个又一个无关项,让寻找真相的范围越来越小,也越来越清晰。老蹦团长曾说过,我们跑过的路、读过的书、吃过的饭,你能确定是哪一步、哪一本、哪一口起作用的?全都靠日积月累才能看到效果。

文档为doc格式

祈祷落幕时的读后感篇二

每一个义无返顾向前奔跑的灵魂,都是有着极其强有力的信念在托举着他(她),让他们无论在怎样的绝境下都不会沉入深渊。这本书里的主角浅居博美、她伪造死亡的父亲浅居忠雄以及加贺默默消失的母亲田岛百合子,他们都是肉体站在深渊里,灵魂却居于云端之上的人。

百合子怕自己的抑郁症伤害到儿子加贺,宁愿背上抛夫弃子的罪名,选择了后半生的身心孤独,最终一个人病死他乡;浅居忠雄为了女儿博美的声誉隐姓埋名30载,甚至不惜成为杀人犯;博美心痛父亲的牺牲成全,愿意放弃爱情孩子只为有所成就让父亲欣慰心安。

我无法想象浅居忠雄为了女儿毁尸杀人时是怎样战胜内心的恐惧和罪恶感的?

人生落幕之前,我只愿你幸福的活着;真相大白之前,我只愿你少一点痛苦地死去。

我愿意相信,所有爱的呼唤,都一定有回声。

祈祷落幕时的读后感篇三

作者:东南夏

我感觉这本书又可以称之为东野圭吾的一个经典了吧,其实猜到了百分之八十的结局,但最后剩下的那百分之二十却赚足的我的眼泪,故事里的父亲对女儿的爱究竟深沉到什么地步了呢,是哪怕为了女儿杀人,哪怕一生都过着孤独,无望的生活,但只要看到女儿过得很好,变得越来越优秀,所有的苦难就都是可以承受的了。而女儿也没有让父亲失望,靠着惊人的毅力达成自己想要完成的目标,最后亲手送走父亲也算是另一种方式的回报吧…唉,有时候看到报道说,一些律师也会给凶手辩护,曾经的我觉得没有必要,但现在忽然觉得,也许听听背后的故事也不错,当然犯了错就一定得受到惩罚,但了解所有真相以及背后的情感,或许是对一个排除掉犯人身份的最普通的人来说最后的尊重吧。

最后还想提一句关于加贺一家,看似也遭遇了不幸,但加贺成为了一名警察,而且很正直善良有决心,这真的是对他的母亲最好的告慰了…看结局,加贺大概率会和登纪子在一起吧,那可太完美了,感觉登纪子也是一个非常善良的女人,他一定会治愈加贺的。

最后的最后,谢谢这世上所有伟大的父亲母亲!

“博美,”忠雄叫着她的名字,“可以再往我这边靠一点点吗?”

这句话出现的时候,是整本书最让我感动,即便它极度的浅显易懂,没有任何深度可言。

这句话出现的时候,是父亲已经背负了两条人命,为了女儿今后的生活,打算再见女儿一面就去死的。见到了女儿,隔着河流,用电话说了几句话后,临走前看着女儿,你再往我这边来一点点吧,我想再仔细看看你的脸,然后刻进我的心里面,随着我一起远去。奇怪,明明快要死的人,一想到今后能从另外一个世界看到你今后的人生就开心得不得了,为了这个就算失去肉体也没关系。

这句话出现的时候,父亲已经做了三十多年的别人,隐姓埋名,苟且偷生,两人少有的见面,不是隔着这座桥,就是隔着那条河,彼此的声音只能在手机听筒里听见,可是没关系呀,彼此安好就足够了。

忠雄和博美这对父女就是这样过了这三十多年,其实,《祈祷落幕时》,相当于东野圭吾的《白夜行》、《嫌疑犯x的献身》,这本不是那么有名,虽然后两者我没看过原著,但是看过改变的电影,因为这样,我姑且觉得《祈祷落幕时》是三者之最。

小说的名字叫的真是贴切,故事的最后,女儿导演的剧落幕了,父亲与女儿的剧也落幕了。

祈祷落幕时的读后感篇四

明天回家,晴天。

一边收拾房间,一边听着《祈祷落幕时》。又是一个关于守护的故事,一半天使,一半恶魔。明暗之中,那闪闪发光的是依稀尚存的人性和未泯的良知。

渴望幸福的帷幕一重又一重,当真相公之于众的那一天来临之时,帷幕终将落下。而那些娇艳绚丽的花朵,也终将化作血色残红,在爱的彼岸坚强盛放,点燃了不死的灵魂之光。

传说中有一种自愿投入地狱的花朵,叫做彼岸花,花如血一样绚烂鲜红,铺满通向地狱的路,且有花无叶,是冥界唯一的花。花香有种魔力,能唤起死者生前的记忆。当灵魂度过忘川便忘却生前的种种,曾经的一切留在了彼岸,开成娇艳的花。“彼岸花,开一千年,落一千年,花叶永不相见。情不为因果,缘注定生死。”

十二座桥的秘密便是因此,哪怕相隔两岸,只要能看到脸庞便已心满意足。触不到手也没有关系,知道这世上有个牵挂的人在,无论他身处何地,始终是在心里。

由爱而起,由好奇心开始,剥丝抽茧中渐渐显露出爱的本质,为爱引起的血腥杀戮,竟也被丝丝温暖包裹住了。想想必须离别的痛苦,想想无法相守的寂寞。东野圭吾塑造出了无数坚强独立的女人,同时还有奉献一切默默承受的男人。

那是忘川的河水也难以阻隔的亲情,无法泅渡的爱。只可惜那片娇艳的红,永远只能开放在看得见触不到的彼岸。

随着年龄增长,爱情或友情的故事已经很难打动我,唯独亲情,在我的内心愈加的根深蒂固。我无比惧怕分离和时光流逝,所以陪伴更显珍贵。如果有来生,我们也一定要生活在一起。

所谓的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祈祷落幕时的读后感篇五

“听我的话,幸福地活下去。守望你的成长和成功是我这一生的全部意义,而你越成长越成功,就越是对我命运的诅咒。”
这是书中女主浅居博美的父亲在自杀前对女儿说的话,我想,推理小说的最大魅力便在于此,书中的故事很难在现实生活中发生。博美从小便生活在不幸的家庭中,这个不幸多半来自于母亲,母亲挥霍了父亲浅居中雄所有的积蓄,并欠下高利贷,抛下两人远走高飞,留下父亲和博美面对追债者,终于父亲带着博美逃离家乡,原本想带着女儿自杀了之的忠雄,当发现博美误杀了路上偶遇的色狼-横山一俊,便顺势将此人伪造为浅居忠雄,自己代替横山一俊的身份活下去,在核电场工作(从侧面反映当时日本核污染问题),而至此,父女之间便只能通过藏满机关的书信交流,每几个月相见一次;博美在东京明治座开始了自己的演绎之旅,从小喜欢表演的她,出演了许多作品;而在上初中时,便与班主任苗村诚三相恋的博美,还在持续与老师见面,终于苗村决定私自与妻子离婚,来到东京与博美一同生活。又到了博美与父亲相见的日子,他们约好在一家酒店相见,而苗村怀疑博美有其他事情隐瞒,便跟踪了博美,发现忠雄还活着的真相,忠雄为了不影响女儿的事业和声誉,选择勒死苗村,并秘密处理了尸体。苗村从此消失在博美的生活中,博美有些许怀疑,但始终不敢跟父亲确认。
你要更加幸福的活下去。
忠雄后来换用了绵部俊一的名字继续生活,并在一家叫seven的酒吧认识了服务员-田岛百合子,两人相见甚欢。百合子因为年轻时在酒吧陪酒的身份不被丈夫的家人认可,抑郁症爆发后为了不影响儿子-加贺恭一郎而离开家庭,本想一死了之的她,碰到seven的店主宫本康代,并被收留。百合子和绵部俊一在这座小镇中平静地渡过了十几年,而后百合子由于心力衰竭离世。
康代后来从绵部处得知百合子的儿子恭一郎的联系方式,他是日本桥警署的刑警,并联系了他。恭一郎来到母亲曾经住过的房屋,收走了母亲的每一件东西,其中有一本日历,每个月份中都注释着一个日本当地的桥梁名称,他一直在寻找这些桥梁标注的意义………
时间来到博美已长大成人,个人导演的第一部舞台剧《新编曾根崎殉情》在明治座上映,而在上演的第一天,却发生了两起命案,一起在一个小公寓中,死者是浅居的初中同学-押谷道子,公寓所有者叫做越川睦夫,已神秘失踪;另一人死在附近河边的小茅屋,死者已严重被烧焦,但法医判定死者为事先被人勒死,两个看似毫无关系的死者,却因押谷道子死时所在屋中的日历与二十多年前因心力衰竭而死去的恭一郎母亲联系起来,因为屋内发现的日历标注与百合子屋内发现的日历标注一模一样,似乎越川睦夫和绵部俊一有些千丝万缕的联系。
为了揭开谜底,恭一郎开始深入调查,终于发现了事实的真相:忠雄为了避免与博美相见而被别人发现,与博美约定每月在日本的一所桥对岸相见,并用手机作为通讯方式。十几年来,他们只能在桥对岸远远相望,这期间,忠雄换用了越川睦夫的姓名继续生活。博美的初中同学押谷道子在家乡的养老院碰到了博美的母亲,热心的她特意来到东京找到博美,希望博美能与母亲相认,博美告知道子她母亲的所作所为,以及父亲自杀的消息,并拒绝了道子,但作为非常喜爱舞台剧的道子终于弄到了一张博美舞台剧的票,正当她准备看剧时,却在看台中意外发现了忠雄,忠雄迫于自己的身世如被发现会影响女儿的事业,在自己所租的公寓中将道子勒死;而自己再也不愿以如此姿态苟活在世,买下了附近河边流浪汉的小茅屋,最后一次与女儿在桥两侧道别后,准备自焚,这样才能不被世人发现他的真实身份;博美发现了父亲的异样,一路跟着父亲最终发现了父亲的自杀秘密,博美尝试劝说父亲,父亲告知了博美前后两起杀人的秘密,父亲去意已决,博美突然想到父亲生前说过最不喜欢的死法便是烧死,于是亲手掐死了自己的父亲,让他脱离苦海。
整个故事跌宕起伏,虽然伴随着血淋淋的杀人案件,但亲情主线贯穿始终:浅居中雄对女儿博美的爱,从最初帮助女儿掩盖误杀而从此过上隐姓埋名的生活,到先后杀死苗村城三、押谷道子来挽救女儿的名誉,为了不拖累女儿,最后选择最不喜欢的自焚来结束自己的生命;另一条则是田岛百合子对儿子加贺恭一郎的爱,换上抑郁症的百合子,为了避免自己在失控时伤害儿子,选择离开家庭,默默关注儿子的成长,临终前也没能见到儿子一面。
一本标注十二座桥的日历,串联起几十年的杀人案,悬疑推理,环环紧扣,却整篇洋溢着温暖的亲情,东野大叔,真的时非常非常厉害。


相关范文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