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对比歌语言教案(汇总8篇)

时间:2023-10-15 08:19:04 作者:笔砚 最新对比歌语言教案(汇总8篇)

教案的编写应该注重课堂教学的实际操作,确保教学过程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在这里,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精选的三年级教案实例,希望能给广大教师提供一些教学参考和指导。

对比歌语言教案篇一

2、运用比较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和发展变化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

正确区分周长和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周长或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面积?什么是周长?

3.面积和周长是两个有着根本区别的数学概念,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却常常容易混淆,为了使大家正确区分、理解和掌握这两个概念,我们今天就来对面积和周长进行比较.(板书课题)

二、新授.

2.学生分组活动,然后汇报自己的方法.

(1)用线测量出周长,用面积单位测量出面积.

(2)用尺子测量出长和宽,再计算周长和面积.

3.例1算出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各是多少?

教师:现在已经知道了长和宽的数据,请完成周长和面积的计算.

学生分组讨论.

提纲:

(1)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各指的是什么?

(2)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各是什么?

(3)周长和面积各用什么计量单位?

5.学生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填写下表.

长方形正方形

意义

计算方法

计量单位

相同点

三、巩固练习.

1.分别指出手帕、桌面的周长和面积.

2.计算饭店招牌的面积和周长.(单位:米)

3.填表.

图形边长周长面积

长方形长18厘米,宽16厘米

长方形长7米,宽4米

正方形12分米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了什么新的收获?周长和面积有哪些区别?

五、课后作业.

1.学校操场的长是110米,宽是90米.它的面积和周长各是多少?

2.要给一个长方形的房间铺地板革,要买多少地板革才能铺满地面?需要哪些条件?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讨论会:方形螺线

讨论目的

1.使学生学会灵活计算复杂图形的周长.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讨论过程

1.教师出示题目:已知两相邻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均为1厘米,求螺线的总长度.

2.学生分组讨论.

教师参考

对比歌语言教案篇二

《迢迢牵牛星》塑造了一位饱含离愁的少妇形象,表达的是愁苦哀怨之情。开头两句“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写出了牵牛和织女夫妇相距之遥远。然后,“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抒。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四句正面描写织女美丽勤劳的形象和她的悲痛情怀。接下来的“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又写织女的内心独白,那阻隔了他们夫妇的银河既清且浅,相去也并不甚远,却偏偏成了不可逾越的障碍,因此,当织女回眸河汉时,强烈的相思再也无法抑制,情感达到了高潮。“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这两句生动地写出了凝视对岸、悄然无语、外表极平静而内心极凄苦的思妇形象,“此时无声胜有声”,令人回味无穷。

而秦观的《鹊桥仙》则一反前人俗套,自出机杼。不是停留在抒发愁苦哀怨、离愁别恨上,而是歌颂真挚而忠贞的爱情,立意新颖,境界高绝。上片写聚会。“纤云弄巧”两句为牛郎织女每年一度的.聚会渲染气氛。“银汉”句写牛郎织女渡河赴会推进情节。“金风玉露”两句由叙述转为议论,表达作者的爱情理想:他们虽然难得见面,却心心相印、息息相通,这岂不远远胜过尘世间那些长相厮守却貌合神离的夫妻?表现出作者对当时社会上那些朝欢暮乐、日日厮守而实际并无真实感情的薄情男女的鄙弃。下片写离别。“柔情似水”,形容牛郎织女缠绵之情,犹如天河中悠悠的流水。“佳期如梦”,既点出了欢会的短暂,又真实地揭示了他们久别重逢后那种如梦似幻的心境。“忍顾鹊桥归路”,写牛郎织女临别前的依恋与怅惘。“两情若是”二句是对牛郎织女深情的慰勉,歌颂的是天长地久的忠贞爱情。

二、从艺术特色方面来比较赏析

《迢迢牵牛星》全诗以叠音词入诗,以描写为主,情景交融,声情并茂。“迢迢”,写距离之远;“皎皎”,写星光之亮,使人产生一种夜空广大、星光灿烂的视觉感受。然后,诗人将视线移到织女星上。由远而近,先人后物。“纤纤”状素手之修美,“札札”状织布之繁忙,一状形,一摹声。“纤纤”和“札札”,形声生情。“盈盈”写水之物貌;“脉脉”写人之情貌,水貌和情貌都很美。可是一水之隔,却“不得语”,只能含情脉脉,隔河相望。景情并生,哀怨动人。

《鹊桥仙》则将写景、抒情、议论融为一体,写得自然流畅而又婉约蕴藉,余味隽永。词人以飞逝的流星比喻织女手中的金梭。勤劳而手巧的织女无止无休地织着彩霞云锦,而自己却终生孤寂。这里是写景,也是抒情。“迢迢”说明牛郎织女相距之远,同时也极尽摹写二人相思之苦。而“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是作者有感而发的议论。作者把难得的一年一度的“七夕”相会,映衬于金风玉露、冰清玉洁的背景之下,显示出主人公纯洁高尚的心灵和不为邪恶势力所屈服、爱情真挚而专一的道德情操。这一慨叹,使得词的格调清奇而高绝。词的下片,以“柔情似水”开惜别之端,把情人相会时的那种情意,比作悠悠无声的流水,让人格外感到爱情的温柔、缱绻。然而,这一夕的佳期竟然像梦幻一样倏忽而逝,牛郎织女就更加感到割爱的痛苦。接着,作者又以“忍顾鹊桥归路”将情感进一步深化。一个“忍”字把他们那种悲痛欲绝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最后作者以高尚的精神境界,迸发出“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千古名句。这是全词的“点睛”之笔,而这字字珠玑的警策之语,正是这首词历久不衰的关键所在。

综上所述,《迢迢牵牛星》和《鹊桥仙》同是取材于“牛郎织女”这一美丽的传说,虽立意不同,表现手法也各具特色,却都形象地表现了这一爱情故事,使其得以世代流传。

对比歌语言教案篇三

教学目标:

1、借助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经验去梳理,使知识系统化。学生在主动参与解决实际数学问题中,掌握运用数学知识。

2、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圆的周长和面积的含义,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难点:能用圆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认识圆。

2、在圆的认识里,你们知道了哪些知识?请拿出自己做的圆形纸片,在里面标出圆心、半径、直径,并用字母表示。

4、看来大家对圆的认识都掌握得很不错,圆周长和面积是指哪一部分?摸摸看。

二、回忆所学的.方法。

1、你是怎样求圆的周长?(量公式)是指什么?你还了解圆周率的那些历史?

2、你是怎样知道圆面积的?(数方格剪拼)

3、圆面积的推导实际用到了什么思想?(转化思想)

4、把圆转化成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什么变了?什么没变?(出示课件)

5、求圆面积有几种方法?

6、你能不能算出你手中圆形纸片的周长和面积。指名说算法。

7、计算时应注意什么?(公式单位)

三、指导练习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半径是2厘米的圆的周长和面积相等。()

(2)两个半圆一定能拼成一个圆。()

(3)半圆形纸片的周长就是圆周长的一半。()

(4)把半径3厘米的圆等分成十六份,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长方形的周长比圆的周长多。()

(5)大圆的圆周率比小圆的圆周率大。()

2、走进生活,解决问题。

(1)车轮为什么设计成圆的?

(2)运动场上为什么运动员不在一个起跑线上。出示课件:

(3)小羊能吃到草的面积有多大?

(5)用篱笆靠墙围一个直径是4米的半圆形的养鸡场,求篱笆的长和占地的面积。

四、师生总结。

通过本节课学习有怎样的收获?

对比歌语言教案篇四

活动目标:

1、愉快地阅读绘本,感受蕴含其中的夸张幽默。

2、愿意介绍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大胆想象故事内容。

3、一起快乐地合作制作连环画,体验创作的乐趣。

活动重点:

感受故事中神奇的想象,并能展开想象制作连环画

活动难点:

知道故事的结构:前面是想象世界,后面是现实世界

活动准备:

1、大书

2、小书若干

3、空白连环画纸,笔

4、ppt

活动过程:

1、ppt播放“玩游戏”图片,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有一个聪明的小男孩,他有很多奇特的想法,我们来看看他在想些什么呢?

师:他想和谁玩什么游戏?

幼:和狐狸玩娃娃家。

幼:和袋鼠下棋。

幼:给大蟒蛇讲故事。

幼:用蚂蚁搭积木。

师:你想玩这样的游戏吗?你想和谁玩什么样的游戏?

幼:和小兔子玩娃娃家。

幼:和长颈鹿捉迷藏。

2、根据画面大胆想象,讲述自己的理解

师:小男孩还有奇特的想法,我们来看看吧!

师:啊呀!发生什么事了?(起床)

师:瞧!小男孩又想做什么?

幼:大吊车把他拎起来。

幼:老虎给他穿衣服。

师:海豚帮他洗脸。

3、幼儿自主阅读绘本

(1)自主阅读猜测故事内容

师:书里还有很多奇特的想法,请你们找一找。

师::你最喜欢小男孩的哪种想法?

(2)教师完整讲述故事

师:其实小男孩的这些奇特想法都藏在了一个有趣的故事里,这个故事的名字叫《啊哈!幼儿园》,我们来听听究竟是怎么回事吧!

师:你们发现了吗?这个故事里除了小男孩奇特的想法,还有些什么呢?

4、创编故事

师:再过几天,我们就要从幼儿园毕业,进入小学一年级的生活,你们和小男孩一样想过吗?在小学里谁是你的老师吗?你的小学是什么样子的?你的小学在哪里?谁是你的新朋友?(每组一个创编内容)

师:和你一组的小朋友讨论一下,我们来比比哪组的想法最奇特?

师:你们的想法真有趣,我们来把它画下来吧!

师:老师给你们准备了空白的连环画纸,把你们刚刚编的故事画在小纸片上,然后帖在连环画纸上。

师:请你们介绍一下自己的故事吧!

5、结束活动

师:我们回到教师继续把这本书完成吧!

幼儿园大班阅读经典教案范本二:《嘿,站住》

活动目标:

1、推测分析故事情节的发展,理解故事,感受意外的故事结局。

2、通过自主阅读、角色扮演、集体阅读,尝试用语言表述故事情节。

3、完整阅读时能仔细逐页阅读,不抢着翻页阅读。

活动准备:

绘本图书以及书袋每人一份、电子大书。

活动过程:

1、观察封面,感受故事人物形象。

(2)教师翻开扉页,进入故事。

教师翻开扉页,提问:在扉页上你看到了什么?故事从扉页开始。

2、教师带领幼儿阅读故事的前半部分。

(1)教师开始讲述故事,直到大猩猩第一次出场。

提问:你觉得大猩猩向老鼠妈妈大吼一声是想做什么?老鼠妈妈听到大吼一声会怎么想?

(2)教师继续讲述7,8页,幼儿自主阅读接下来的内容。

教师:这时候,大猩猩会放弃吗?那老鼠妈妈会做什么?帮助幼儿掌握老鼠妈妈和熊猫之间的对话。

幼儿情境表演:幼儿集体做熊猫,教师做老鼠妈妈。

提问:在熊猫之后,老鼠妈妈又遇到了谁?

3、幼儿自主阅读,教师提问帮助幼儿了解故事发展。

提问:你看到老鼠妈妈接下来又跑到了哪个国家?说了一些什么话?

请幼儿打开书本,用两个指头捏住书角一页一页翻书。

4、集体阅读:教师引导幼儿看电子大书,交流自主阅读内容。

5、教师和幼儿共同阅读故事结尾,并引导幼儿讲述结尾内容。

6、完整阅读故事,教师讲述故事,幼儿跟述。

教师:请你和我一起从封面开始,一边看一边用手指着画面来说一说。

7、幼儿交流阅读后的感受。

提问:你喜欢这个故事吗?你喜欢大猩猩吗?为什么?

教师小结:这个故事里大猩猩和老鼠妈妈一会跑到这,一会跑到那,非常有意思。一开始心里很害怕,最后心里却很高兴,原来大猩猩是很好心的。

幼儿园大班阅读经典教案范本三:《我妈妈》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图画书了解“我妈妈”的形象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知道妈妈的爱有不同的表达方式。

2.关注自己的妈妈,并结合生活经验大胆表述我眼中的妈妈。

3.知道妈妈爱我,我爱妈妈。

教学策略

(一)谈话导人,阅读封面引起兴趣。

1.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妈妈,有一个画家他叫安东尼,自小喜欢画面,他把自己的妈妈画下来,变成了一本书。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二)借助ppt,师生共读,理解图画书主要内容。

1.学习第一部分一一“我爱妈妈”。

请幼儿看绘本后,提问:我妈妈会帮助幼儿理解“妈妈”角色转换之间的关系,感受妈妈的本领大。

提问:_又有什么爱好?什么本领呢?

2.学习第二部分“妈妈爱我”。

根据绘本画面联想。提问:为什么妈妈有时候像蝴蝶、小猫、沙发,有时候又像狮子?

讨论:当妈妈变成狮子的时候你是否依然爱妈妈呢,为什么?

(三)自主阅读,发现图画中的小秘密。

1.师生阅读封面、环衬、扉页、正文。

2.引导幼儿发现图画中的小秘密:环衬是妈妈的睡衣,妈妈播种爱心,小猫、蝴蝶、狮子、沙发代表妈妈。

(四)我眼中的妈妈

师:我们也把妈妈画下来编一本书,题目就叫一一我妈妈。

(五)用ppt最后一页“与妈妈拥抱”的画面结束活动

师:画面上孩子展开双臂紧紧地与自己的妈妈拥抱,你和你的妈妈拥抱过吗?给自己的妈妈一个拥抱,大声对她说:我爱你!

教学后记

要上好一个绘本活动,首先要从理解文本开始,重在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和习惯。教师要继续在实践中去感悟、理解绘本教学的特点,特别是在提问的设计上,要努力揣摩。

关于幼儿园人阅读教案范文

对比歌语言教案篇五

1、借助方格纸,能直接判断图形面积的大小。

2、通过交流,知道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基本方法。

3、体验图形形状的变化与面积大小变化的关系。

二、重点难点

重点:面积大小比较的方法。

难点:图形的等积变换。

三、教学过程

(一)新课教学

1、小组讨论:比较平面图形面积的大小。

2、小组内观察书中p16页的13幅图形面积。

3、你是怎么知道的,用哪种方法判断的?

4、汇报:1=32=5=65+6=81+3=4=79+10=11=12=13

5、判断方法:直接比较法、平移法、数方格法、拼凑法、割补法。

(二)练习:练一练p17

1、下面哪些图形的面积与图1一样大?(用分割和平移法来判断)

2、3题(用拼凑法来判断)

3、4题(用割补法来判断)

(三)总结

四、板书设计

比较图形的面积

直接比较法

平移法

数方格法

拼凑法

割补法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是按照学生自学的形式开展的。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总结出图形间的关系,能判断出图形面积的大小。但用的方法最多的是数方格、平移和割补,学生掌握的情况一般。

对比歌语言教案篇六

2、运用比较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和发展变化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

正确区分周长和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周长或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面积?什么是周长?

3.面积和周长是两个有着根本区别的数学概念,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却常常容易混淆,为了使大家正确区分、理解和掌握这两个概念,我们今天就来对面积和周长进行比较.(板书课题)

二、新授.

2.学生分组活动,然后汇报自己的方法.

(1)用线测量出周长,用面积单位测量出面积.

(2)用尺子测量出长和宽,再计算周长和面积.

3.例1算出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各是多少?

教师:现在已经知道了长和宽的数据,请完成周长和面积的计算.

学生分组讨论.

提纲:

(1)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各指的是什么?

(2)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各是什么?

(3)周长和面积各用什么计量单位?

5.学生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填写下表.

长方形

正方形

意义

计算方法

计量单位

相同点

三、巩固练习.

1.分别指出手帕、桌面的周长和面积.

2.计算饭店招牌的面积和周长.(单位:米)

3.填表.

图形

边长

周长

面积

长方形

长18厘米,宽16厘米

长方形

长7米,宽4米

正方形

12分米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了什么新的收获?周长和面积有哪些区别?

五、课后作业.

1.学校操场的长是110米,宽是90米.它的面积和周长各是多少?

2.要给一个长方形的房间铺地板革,要买多少地板革才能铺满地面?需要哪些条件?

对比歌语言教案篇七

教学目标

1.通过比较,学生正确理解面积和周长的意义,能运用概念正确地计算面积和周长.

2.提高学生综合、概括的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区别面积和周长的意义、计量单位和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地进行长方形、正方形周长和面积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师:我们已学习过了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下面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

1.怎样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2.怎样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那么,周长和面积有什么不同吗?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板书课题:面积和周长的比较)

二、学习新课.

出示图形,这是一个长方形,长4厘米,宽3厘米.请同学提出问题,可以求什么?(周长、面积各是多少?)

师:请同学在自己作业本上,分别求出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订正时,老师板书)

通过计算你能发现周长与面积有什么不同吗?请根据下面几个问题进行思考.

投影出示思考题:

1.周长和面积各指的是什么?

2.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各是什么?

3.周长和面积各用什么计量单位?

在个人思考的基础上,再进行小组讨论.

集体讨论归纳:

1.长方形周长是指长方形四条边的长度和,而它的面积是指四条边围成的面的`大小.

2.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3.求周长计算出的结果要用长度单位,求面积计算出的结果要用面积单位.

师:同学们讲得很好,那么我们能不能简单地概括出面积和周长究竟有哪几点不同呢?

(在老师的引导下,共同归纳、概括)

板书:

面积和周长的区别:

1.概念不同;

2.计算方法不同;

3.计量单位不同.

师:现在老师有一个问题,要向同学们请教,愿意帮忙吗?

如果计算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是不是也存在这3点不同呢?(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也具备这3点不同)

师:老师还有一个问题,假如一个正方形它的边长是4,会求它的周长和面积吗?

(学生叙述列式过程,老师写在黑板上)

师:这两个算式都是“4×4”,这不是完全相同吗?你们怎么能说它们不同呢?

(讨论一下,然后再回答)

待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后,老师再归纳.

师:周长的4×4是4个边长,式子中的第一个4是4厘米.面积的4×4是4个4平方厘米,所以两个算式虽然都是4×4,但表示的意义不同.

说明面积和周长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因此做题时要特别注意区分,要认真审题.

三、巩固反馈.

1.请你用手指出桌面的周长,摸一摸桌面的面积.

2.出示正方形手帕,请同学指出它的周长和面积.

3.计算下面每个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投影出示:

4.选择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里.

(1)一个正方形花坛,边长20米.如果在花坛的四周围上栏杆,栏杆长多少?()

(2)一个正方形花坛,边长20米.如果李欣每天早晨围着花坛跑5圈,他每天早晨要跑多少米?()

(3)一个正方形花坛,边长20米.如果在这个花坛里种草坪,这个草坪的面积是多少?()

a.20×20=400(米)b.20×4=80(米)

c.20×20=400(平方米)d.20×4×5=400(米)

5.计算下面两个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投影出示

比较一下,组合后图形的周长、面积,与组合前两个图形周长之和、面积之和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面积相同,周长不同)

能说说为什么周长不同吗?组合图形的周长指的是哪部分?

师生共同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到面积和周长有三点不同:1.概念不同;2.计算方法不同;3.计量单位不同.

课后作业

1.填表.

图形

边长

周长

面积

长方形

长18厘米,宽16厘米

长方形

长7米,宽4米

正方形

12分米

2.学校操场的长是110米,宽是90米.它的面积和周长各是多少?

对比歌语言教案篇八

目标预设:

能直接在方格图上,数出相关图形的面积。

能利用分割的方法,将较复杂的图形转化为简单的图形,并用较简单的方法计算面积。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策略、方法的多样性。

教学过程:

一、出示图形,让学生观察讨论:

1.地毯上的图形面积是多少?

2.图形有什么特点?

3.求地毯上蓝色部分的面积有哪些方法?

小组讨论求积的方法:

(1)数格

(2)大面积减小面积

(3)分割数格

二、练一练

1.求下列图形的面积:你是用什么方法知道每个图形的面积?(讨论)

2.下列点图上的面积是多少?

请学生说如何分割?

为什么这样分割?

3.总结:求这类图形的面积有哪些方法?应注意什么?

三、作业

课堂作业

19页第3题第二部分。

课外作业

在方格纸上设计一个自己喜欢的图形,并求出它的面积。

板书

相关范文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