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内能热量教学设计(优质23篇)

时间:2023-11-26 11:23:42 作者:纸韵

教学计划应该是灵活的,能够根据教学进程及时做出调整。以下是一些优秀的教学计划样本,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指导和参考。

九年级物理备课组教学设计

style="color:#125b86">一、导课。

热机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它跟所有机械一样,也有效率的问题。热机的产生和发展,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人类文明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的问题。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热机效率和环境的保护。

2、引入新课。

二、热机的能量损失。

2、梳理总结,说出热机燃料释放能量的'主要走向。

三、热机效率。

1、引出热机效率的概念,提出自学要求,看课本相关内容画出热机效率。

2、组织学生讨论:如何提高热机效率。

四、环境保护。

1、热机给人类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什么问题,你觉得应怎样解决这些问题?

2、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并通过学生的展示予以肯定。

五、出示目标,学生小结。

六、巩固练习:

1、热机是把能转化为能的机械,在热机里,转变为的能量和燃料完全燃烧所释放的能量的比值称为热机效率。

2、如何提高热机效率,是减少能源消耗的重要问题,要提高热机效率,其主要途径是减少热机工作中的各种损失,其次是保证良好的,减少机械损失。

3、为节约能源,需提高热机的效率,下列措施中不能提高效率的是()。

a、尽量使燃料充分燃烧。

b、尽量增加热机的工作时间。

c、尽量减少废气带走的热量。

d、尽量减少热机部件间的摩擦。

4、目前,社会上有一些旧的被淘汰的内燃机,从长远看,你认为有必要修一修再使用吗?说明原因。

九年级物理教学设计

教学计划决定着教学内容总的方向和总的结构,并对有关学校的教学、教育活动,生产劳动和课外活动校外活动等各方面作出全面安排。下文为您准备了九年级第二学期物理教学设计:

演示实验的直接目的是把物理现象复制一遍,让学生亲眼目。

实验预习是保证学生进行正确操作并获得正确结果的前提。通过实验前的预习,学生对实验原理、方法、步骤及仪器的使用有了正确的认识,在实验过程中才会做到心中有数,目的明确,从而提高实验的质量。

2.2进入实验室后必须要求学生按分好的实验小组坐到相应的实验桌前,不得乱动器材。

由于班内的人数较多,可能实验的器材较少,所以必须合理的分组,一般34人为一组,按优、中、差三类学生平均搭配,做到取长补短,协助分工,一人操作,一人读数,一人计录,并设立实验小组长加以监督,这样就不会出现乱哄哄的场面。

希望为大家提供的九年级第二学期物理教学设计,能够对大家有用,更多相关内容,请及时关注查字典物理网!

第4页/共4页。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教学设计

1.声音的产生: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生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的传播:

(1)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物理学中把这样的物质叫做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3)声音以声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

(4)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约为340m/;。

(5)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

3.回声: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的现象叫做回声。人耳能区分开原声与回声的时间间隔至少为0.1s,或人与障碍物的距离至少为17m。

第2节声音的特性。

一、音调:音调由频率决定,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1.频率:每秒内物体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频率是表示物体振动快慢的物理量,单位赫兹,符号hz。

二、响度:响度由振幅和距离决定,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距声源越近,响度越大。

三、音色:

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闻其声,知其人”、“悦耳动听”描述的是音色。

作用:用来辨别发声的物体是什么,辨别物体是否损坏。

第3节声的利用。

1.声音传递信息的实例:

超声波:蝙蝠可以发出超声波进行回声定位;利用声呐探测鱼群信息、绘测海底地形图;b超;检测金属裂纹等。

九年级物理《电压》教学设计

1、列举电压在生活中的应用,能够说出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2、复述电压的单位并进行单位间的换算。

3、通过使用电压表测量串联电路的电池组的电压和每节电池的电压,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分析和推理的能力。

通过观察小灯亮度的变化来获得电路中电流的强弱,学会观察实验现象。

1、通过自主实验培养善于发现问题,积极主动进行科学探究的科学精神。

2、通过列举生活中的电压应用,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

重点:建立电压的初步概念,通过实验观察电压的作用。

难点:电压表的正确使用。

多媒体、投影仪、干电池若干、小灯泡、开关、导线若干、电压表。

教学过程设计示例。

(一)课程导入。

导入方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设置疑团,激发兴趣同学们知道触电是怎么回事吗?

触电是由于人体直接接触电源或遭受雷击时,受到一定量的电流通过人体引起的身体损伤。

可是为什么我们触摸干电池的时候没有触电的感觉那?学生回答自己所了解的触电情况。

老师提的问题和前面的触电形成反问关系,致使学生处于"悱"的地步。

(二)什么是电压。

使用对比的方式让学生做图6、1—2的实验。

首先,让学生在没有电池的情况下直接连接小灯泡的两端,观察灯泡是否发光;

其次,使用一节电池作为电源,给小灯泡供电,观察小灯泡的亮度;

最后,使用两节电池作为电源,给小灯泡供电,观察小灯泡的亮度。

通过三者的对比,使学生体会电压的作用。

教师在学生体会的基础上做到以下两点:

1、科学解释"电压",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2、根据电池量的增加小灯泡的亮度就会增加的事实向学生说明"电源的电压越大,电路中的电流就越大,灯泡就会越亮"。

(三)电压的单位、换算及常见电压值。

1、电压的单位。

方法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和电流对应,给出电压的表示回顾知识,引出电压的单位:教师先提问学生如下信息。

电流用i表示,单位是安培,简称安,符号是a。

和其对应的给出电压的表示:

电压用u表示,单位是伏特,简称伏,符号是v。回答问题,接受新知识。

2、电压的换算。

电压的换算应该和其他的一些单位相对应引入。例如:

千毫。

长度kmmm。

电压kvmv。

引入电压的换算关系后教师随意给出一些练习题目加以巩固应用。例如:

220v=kv=mv;

100kv=v=mv。

3、常见电压值。

在记忆的基础上老师布置今天的第一个家庭作业,学生回家后搜集自己家用电器的说明书,找出至少三种家用电器的电压值。

方法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直接给出,引导思考课本中列出了常见的10种电压,在讲解本部分时,教师可以抽出重点要学生记忆的三种电压值:干电池、家庭电路和对人体的安全电压。识记三种常见电压值,解开为什么人触摸干电池不会有触电的感觉之迷。

(四)电压表的使用。

本部分的教学是学生自主探究实验。教师在学生实验前给学生提供如下使用规则:

使用电压表的使用规则。

一不:被测电压不能超过电压表的量程。

二要:

1、要并联在被测电路的两端;

2、要使电流从电压表的"+"接线柱流入,从电压表的"—"接线柱流出。

两看清:

1、读数时看清电压表所用的量程;

2、看清电压表上一小格所表示的数值。

在明晰使用规则的基础上开展学生小组自主探究式实验,由于学生对实验的设计不能很完整、很透彻地说明教师所要达到的目标,所以教师在学生进行小组实验时要加强引导。实验的目的是要得出:电池组串联时的电压和每节电池的电压的关系。

如果有时间,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测试一下电池组并联时的电压和每节电池的电压的关系。

在一次用0~3v和0~15v两个量程的电压表测电压时,电压表的"+"接线柱已接入电路,在用0~15v量程试触时,指针位置如下图所示,则下一步操作中正确的是(d)。

a、接入电压表的c接线柱再读数。

b、断开开关,接入电压表的c接线柱,闭合开关后读数。

c、接入电压表的b接线柱再读数。

d、断开开关,接入电压表的b接线柱,闭合开关后读。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教学设计

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

2.温度计制作原理: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3.摄氏温度的规定:把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摄氏度,沸水的温度定为100摄氏度。

4.温度计使用方法:

(1)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2)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3)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5.体温计:体温计有个特殊结构——缩口,可以离开人体读数,使用前要拿着体温计用力向下甩,把水银甩下去(其他温度计不允许甩)。

第2节熔化和凝固。

物态变化:固态、液态和气态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物质各种状态间的变化叫做物态变化。

1.熔化: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

2.凝固: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

3.晶体熔化的条件:达到熔点,继续吸热(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

晶体凝固条件: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非晶体没有确定的凝固点)。

同一种物质(晶体)的凝固点和它的熔点相同。

4.常见晶体:冰、海波、各种金属。常见非晶体:蜡、松香、玻璃、沥青。

5.注意区分晶体和非晶体熔化和凝固的图像!

第3节汽化和液化。

1.汽化: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

2.汽化的两种方式:沸腾和蒸发。

九年级物理《内能》教学反思

新课改要让每个孩子获得成功,于是有的老师对于学生所做的一切,只要不犯原则性的错误,从头到尾都叫好,这是肯定不会有问题的。但不知这样做的时候,他们有没有认真思考一下评价的目的,其实是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要采取多鼓励多表扬的措施。

但这不是让教师无原则地叫好,如果声声都叫好,那什么才是真正的好呢?因此,在学生发言时,教师要抓住那些闪光的地方。就如《内能》一课里的一样,学生采用了老师的方法得出了正确的发现,这当然是好,但我认为真正要为发现弯折粗铁丝的同学叫好,因为他不唯书,不唯师,用自己的法子同样发现了粗铁丝内能增加变热的现象,难道我们不应为他叫好吗?在课改前,有一句话非常流行,“老师,请不要吝啬您的掌声”,那么在现在我要说一句“老师,请用好您的掌声”。

文档为doc格式。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教学设计

二、长度的测量。

1.测量长度的工具:刻度尺。

2.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1)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最小分度值和量程;。

(3)读数时视线要垂直于尺面,读到最小分度值的下一位;。

(4)记录结果时,不但要记录数值,还必须注明测量单位。没有单位的记录是毫无意义的。

三、时间的测量。

1.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常用时间的单位还有小时(h)、分(min)。

2.换算关系:1h=60min1min=60s。

四、误差。

1.定义: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

2.减少误差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3.误差与错误区别:我们不能消除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误差的产生与测量仪器、测量方法、测量的人有关。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避免,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

第2节运动的描述。

1.机械运动: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参照物: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通常选地面为参照物。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第3节运动的快慢。

1.速度: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计算公式:v=st。

3.速度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符号为m/s或m·s-1,交通运输中常用千米每小时做速度的单位,符号为km/h或km·h-1。

4.换算关系:1m/s=3.6km/h。

5.匀速直线运动:我们把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6.在变速运动中,常用平均速度v=。

下指的是平均速度。

九年级物理《焦耳定律》教学设计

焦耳定律是九年级物理第十八章第四节的内容,是本章的重点,是初中物理学习的重要任务之一,是能量守恒定律在电能与内能之间转化的具体体现。教材在电功、电功率之后安排焦耳定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节由“电流的热效应、焦耳定律和电热的利用与防止”三部分组成,研究电热与电阻、电流、通电时间的定性关系,焦耳定律的理解及应用既是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教学中,做好实验及分析实验现象是关键。

同时,考虑到教学过程中实验时的不确定因素导致难于掌控时间和教学内容太多,我把本节内容教学设计为2课时,第1课时内容:电流的热效应和焦耳定律。本节课的设计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基本理念,注重科学的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

(一)知识与技能。

1.能通过实例,认识电流的热效应。

2.能在实验的基础上得出电热的大小与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有关,知道焦耳定律;

3.会用焦耳定律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简单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

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了解控制变量的物理方法,提高实验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对焦耳生平的学习,培养热爱科学、勇于克服困难的信念。

重点:通过实验研究电热与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的关系,并确定研究方法及实验操作中各个环节应注意的问题。

难点:对焦耳定律的理解及焦耳定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实验探究法、讨论法。

多媒体课件、焦耳定律演示器、电流表、电源、开关、导线、滑动变阻器等。

生活中,还有哪些用电器通电后,都伴有热现象产生?举例说明。

讨论回答。

交流说出常见用电器工作有热产生的实例。

创造课堂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联系实际,引入新课。

投影:电烤箱、电熨斗电饭锅、电炉丝、电烙铁、电热水器……。

这些用电器工作时有什么共同特点?

归纳并板书:一、电流的热效应。

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的多少跟什么因素有关?

九年级物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通过对演示实验的观察、分析、推理,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教学难点。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当妈妈在厨房里炒菜的时候,我们离得很远但为什么。

会闻到菜的香味呢?

二、师生共同活动,进行新1.扩散现象。

与哪些有关呢?学生思考,教师演示实验:同时。

地挤在一起,而是彼此间存有间隙。

挂上一个钩码也不会掉。学生讨论得出结论:分子之间存在吸引力,这种吸引力只有在分子靠得很近时,才能表现出来。

分子之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这就好像被弹簧连着的小球。当分子间的距离很小时,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当分子间的距离稍大时,作用力表现为引力。如果分子相距很远,比如气体分子间作用力就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不计。分子间由于存在引力和斥力,刚才我们所发现的矛盾也就迎刃而解了。

三、课堂小结。

现象能够证明这个结论。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包括引力和斥力。

四、选择三则。

1.下列现象中属于固体扩散现象的是(d)。

a.小树一年比一年长高。

b.铁块放久后生了锈。

c.打开醋瓶能迅速闻到醋的酸味。

d.长期放煤的墙角有相当厚的一层墙壁染上了黑色。

2.固体、液体和气体的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从弱到强的排列顺序。

(d)。

a.固体、液体、气体。

b.液体、气体、固体。

c.气体、固体、液体。

d.气体、液体、固体。

3.以下现象能说明分子间有斥力的是(c)。

a.一根细钢丝很难被拉断。

b.沾在物体上的灰尘能被抖掉。

c.液体很难被压缩。

d.用浆糊很难把两块木头粘合在一起。

五、课后作业。

1.找出生活中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斥力的现象,每种一个。2.完成课后的动手动脑学物理习题。

六、板书设计。

课题:13.1。

分子热运动。

二、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扩散现象(证明)。

三、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引力和斥力。

九年级物理《内能热量》教学设计

b.知道可以用做功来度量内能的变化。

c.能用做功和内能的改变关系解释摩擦生热等与内能有关的常见物理现象。

d.知道内能与功的单位相同,都是焦耳。

“做功和内能的改变”教材分析。

“做功和内能的改变”教法建议。

做功和内能的改变。

教学重点。

知道做功和内能变化的关系。

教学难点。

做功的物体本身的内能减少。

教学方法。

实验、讲授。

教具。

压缩空气点火装置、广口瓶、两用抽气打气筒。

知识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般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温度降低,内能减少。

实验:压缩空气点燃棉花。

做实验2。

甲对乙做功,甲的内能增加,乙的内能减少。

在只有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条件下,内能改变量等于做功多少。

内能和做功的单位都是焦耳。

九年级物理内能和热量课后习题

1.汽油所产生的能量,与煤、天然气燃烧放热和物体摩擦一样,都是一种与____有关的能量,这种能量就是_____。

2.内能是指物体内部_______做______运动所具有的动能和____的总和。因为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并且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____运动,分子之间总存在相互作用的____和____,因此可以肯定,一切物体都具有____。

3洗衣服时,洗衣粉在冷水中需很长时间才能溶完,而在热水中很快就能溶完,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炽热的铁水具有内能,当温度降低,内能随着________。冰冷的冰块具有内能,当温度升高,内能随着_________。将该冰块从一楼移动到四楼,它的内能将__________。

5.物体内大量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激烈程度跟_______有关,当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它的内能_______;温度降低时,内能_______。

6.生活中为了增加菜的味道,炒菜时要往菜中加盐和味精,腌菜时也要加入盐和味精,盐和味精在_________时候溶化得快,这是因为炒菜时的温度比腌菜时的温度_______,分子_______的缘故.

7.向分别盛有相同质量冷水和热水的烧杯中各滴入一滴红墨水,隔了一会儿,我们会看到盛有_____的杯子里的水变红快。这个现象说明了_________用热传递的方法改变物体的内能,实际上是______从____物体转移到____物体的过程。

8.100克的水温度升高50℃,要吸收_____焦的热量。

9.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跟物体的温度有关 b.跟物体做机械运动的速度有关

c.跟物体内含有的热量有关d.跟物体做机械运动时上升的.高度有关

10.下列关于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0℃的冰一定和0℃的水内能一样大

b. 0℃的水一定比5℃的水内能小

c. 0℃的水一定比5℃的水热量小

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11.在热传递过程中,被传递的是 ( )

a. 质量 b. 温度 c. 比热容 d. 能量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任何状态下处于任何位置的物体都具有内能

b.机械能大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c.静止在地面上的物体无内能

d.空中飞行的子弹比地面上静止的子弹内能多

13.关于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0 ℃的冰块的内能为零

b. 温度高的物体比温度低的物体的内能多

c. 物体的温度降低,则物体的内能减少

d. 体积大的物体的内能一定比体积小的物体内能多

14.关于热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0℃时,分子的热运动停止了

b.物体温度越高,热运动越剧烈

c.气体分子的热运动最剧烈,固体分子没有热运动

d.运动物体比静止物体的分子热运动剧烈

小编为大家提供的九年级上册物理内能和热量课后习题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教学设计

本学期,结合县2012年教学工作会议精神和学校工作计划的要求,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切实减轻学生负担。努力提高课堂效率,提高教学质量,挖掘学生潜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根据学校工作安排,我仍担任九年级两个班级的数学教学工作,结合学校的教学工作计划,制定了本学期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通过对上学期检测分析,发现本班学生存在很严重的两极分化。一方面是平时成绩可以的学生基本上掌握了学习数学的思想和方法与技巧,对数学学习比较感兴趣,另一方面是相当部分学生因为各种原因,数学已经落后很远,基本丧失了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这几天对生的了解,我感到教学工作的开展很难。期末考试及格和优秀人数有待提高。具了解随老师学习的仅有十几个人,许多学生连最基本的知识也不会,课上也不听,作业也交不上来。有的的学生刚发的作业试卷一天就丢了。针对这这个班的学生的情况,我一定努力,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力争中考取得好成绩。

二、教学思想。

九年级教学要夯实基础,培养学生能力,使今年中考成绩稳中有升。

初三毕业班总复习教学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如何提高数学总复习的质量和效益,是每位毕业班数学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

1、明确指导思想。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所以数学复习要面向全体学生,要使各层次的学生对初中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均有所提高,还要使尽可能多的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较强的综合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认真研究,把握方向。

认真研究中考指导书,梳理清楚知识点,把握准各个章节的了解、理解、掌握、灵活和综合运用四个层次。哪些要让学生理解掌握,哪些要让学生灵活运用,教师要对复习的内容和要求做到心中有数,了然于心,这样就能驾驭复习的全过程,全面提高复习的质量。

三、教学进度。

教学安排教学达到的目标。

第1-4周完成圆的教学任务,并完成测验、分析、讲评。

第5周完成统计估计的教学任务,并完成测验、分析、讲评。

第6-7周围绕初中数学学科“基本要求”进行第一轮总复习,使学生掌握每个章节的知识点,熟练解答各类基础题,对每个章节进行测验,检测学生掌握程度,促知识巩固,力求做到人人过关。

第8-9周第二轮总复习,综合练习,分层提高阶段,力求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第17周模仿中考试题进行综合知识模拟训练,提高学生应试能力。四、教学工作措施。

2、认真上好每一堂课,抓住关键点,分散难点,突出重点,在培养能力上下工夫;。

3、注重课后反思,及时的将一节课的得失记录下来,不断积累教学经验;。

4、加强学校教师与家长、社会的联系,共同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5、积极与其他教师沟通,加强教研教改,提高教学水平;。

6、经常听取学生良好的合理化建议;。

7、以“两头”带“中间”的战略不变;。

8、注重教学中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的引导;9、认真开展课内、课外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0、九年级时间非常紧张,既要完成新课的教学任务,有要考虑到在九年级下册时对初中阶段整个教学知识进行全面,系统的复习。所以在制定教学计划时,一定要注意时间的安排,同时要把握好教学进度。

文档为doc格式。

九年级物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教学设计

任务一:认识流体的概念。

1、因液体和气体都具有性,所以统称为流体。

一、个人小实验:硬币“跳高”比赛(如图14.4-1所示)。

思考:是什么力是硬币向上飞起来的?

二、同学合作实验:吹纸片实验(如图14.4-2所示)。

猜想:向两纸片之间吹气时,两纸片会相互分开,还相互靠近?

结论:气体压强与气体流速有关,气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较(小);反之,在流速(小)的地方压强较(大)。

我学习,我应用:(如图14.4-3所示)。

三、联系实际:汽车尾翼的特殊作用。

任务三:探究飞机升力产生的原因。

异想天开:“漏斗吹乒乓球”(如图14.4-4所示)。

思考:

(1).如果气流的速度再大一些,会产生怎样的效果呢?

(2).你能解释飞机为什么能够飞上蓝天吗?

仔细观察飞机,并思考下列问题:

(1)飞机的机翼有何特点?

(2)飞机飞行时机翼上下空气流速是否相同?

(3)试分析机翼的升力又是怎样产生的?

(4)飞机为什么能够飞上天空?

分析:机翼上方的气流流速大,压强小;机翼下方的气流流速小,压强大。正是由于机翼上下表面的压强差给飞机提供了向上的升力。

应用:水翼船的原理。

练习:

1、诗人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写到:“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请你分析诗中包含的物理道理。

3、这是非洲草原犬鼠洞穴的横截面示意图。洞穴有两个出口,一个是平的,而另一个则是隆起的圆形土堆。实际上,两个洞口的形状不同,决定了洞穴中空气流动的方向。因此,地面上风吹进了犬鼠的洞穴,给犬鼠带去了习习凉风。请在图中标出洞穴中空气流动的方向。

流速与压强的关系同样也适用于液体.即液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较(小);反之,在流速(小)的地方压强较(大)。

事例:“奥林匹克”号和“豪克”号海难事件。

练习:1、分析下列问题:

达标练习:

1.在地铁或火车站台上等候车辆时,要求乘客要离开站台一米以上,其主要原因是()。

a.车辆过来时风太大。

b.车辆过来时,带来好多飞尘。

c.车辆驶过站台车速快,带动空气流速加快,使人易“吸”向车辆造成危险。

d.车辆驶过站台车速快,使人与车之间空气流速加快,易将人吹向后倒地。

2.秋天树叶落在路面,当一辆高速行驶的汽车驶过时,路旁的树叶()。

a.从路旁吸向汽车b.从路中间飞向路边。

c.不受影响d.只向上飞扬。

3.一艘很大的轮船以很高的速度,从一只小木船旁很近处开过时,小船则()。

a.很易被大船的气流和海浪推向远离大船处。

b.很易被大船吸过去,而与大船相撞。

c.小木船与大船距离不变。

d.以上都有可能。

4.刮大风的天气,我们在上学的路上如果迎风走路或骑车,一阵大风刮来时,我们无法用嘴或鼻子吸进空气,但可以向外吐气,当一阵风过去又恢复了正常呼吸,其原因是()。

a.风大时,脸上空气压强变大,压得人难以吸气。

b.风大时,脸上空气压强变小,使人难以吸气。

c.与气压没关系,是人缺乏锻炼。

d.风大时,脸前气压小,所以容易向外吐气。

我的收获--------学生讨论,交流。

(1)两船并行——不靠近;

(2)火车站台——安全线。

(3)汽车疾驶——叶随迁;

(4)水翼船儿——跑得欢。

(5)龙卷风旋——水上天;

(6)台风过后——屋顶翻。

(7)气水顶球——空中悬;

(8)弧圈香蕉——能转弯。

(9)非洲鼠洞——空调鲜;

(10)烟囱风起——顺排烟。

小结:。

1、流体:具有流动性的固体和液体。

2、流体压强:流体对物体压力的作用效果。

3、流体压强跟流速有关,流速越大的位置流体压强越小。

4、飞机的升力:

上表面气流通过的距离长,流速大,压强小;

下表面气流通过的距离短,流速小,压强大。

九年级物理内能知识点总结【】

一、分子动理论的内容:

(1)一切物质都由分子构成的;

(2)分子永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3)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二、扩散现象:

(1)定义:由于分子运动,某种物质逐渐进入到另一种物质中的现象。

(2)扩散现象说明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有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九年级物理《温度与内能》练习试卷

下列有关环境保护的问题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绿色化学”是指对环境无负面影响的化学。

b.“温室气体”主要是指二氧化碳、甲烷等气体。

c.“酸雨”是由大气中含有硫和氮的氧化物等导致。

d.“白色污染”主要是指白色粉尘等对环境的污染。

下列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与煤燃烧无关的是()。

a.酸雨b.光化学污染c.臭氧空洞d.沙尘暴。

镁在空气中燃烧,下列说法符合质量守恒的是()。

a.4g镁和1g氧气发生反应生成5g氧化镁b.3g镁和2g氧气反应生成5g氧化镁。

下列燃料完全燃烧时产生污染最少的是()。

a.天然气b.石油c.煤炭d.木材。

长江三峡发电枢纽发电后,将向全国各地输送大量的电力,下列有关作用的说法是()。

a.缓解我国紧张的电力资源b.减少白色污染。

c.改变能源结构,减少环境污染d.防治了水污染。

填空题。

化学变化中常伴有能量转化,这是因为不同的物质包含的化学能大小不同,在化学变化中物质具有的化学能可以转变为热能、光能或电能等。

(1)举出一个从环境中吸取热能的物理变化的例子。

(2)镁条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________能和________能。

(3)已知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的变化放出热能。根据能量守恒原理,反应前氢气和氧气的混合物所包含的化学能比反应后水包含的化学能_________(填“高”或“低”),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高级汽车中常配置一种汽车安全气囊,内部贮存有硝酸铵。当汽车高速行驶中受到猛烈撞击时,硝酸铵迅速分解出大量的一氧化二氮气体和另一种氧化物充满气囊,隔在乘员和挡风玻璃、方向盘之间,防止乘员受伤。

(2)从安全角度,在存放和使用化肥硝酸铵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饱和食盐水在直流电的条件下可生成氢氧化钠、氯气和氢气。氢气和氯气反应又可生成氯化氢,氯化氢溶于水生成盐酸。这样实验可制取生产、生活中需求量很多的氢氧化钠和盐酸。这一工程工业上称之为氯碱工业。

(1)写出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述利用化学反应原理进行工业生产应考虑哪些因素?

h2和o2的混合气体10g,点燃后充分反应生成9g水,则原混合气体中h2和o2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_。

某研究小组查阅了《厦门2001年海洋环境公报》得知:厦门海域的主要污染物是化学需氧量(cod)、磷氮、油类、铅和汞等,其中cod是指一定量海水与高锰酸钾或k2cr2o7发生氧化反应时所用高锰酸钾或k2cr2o7的量。据此回答:(注cr是铬元素的元素符号)。

(1)高锰酸钾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

(2)受污染的海水含有x物质,它与k2cr2o7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5k2cr2o7+20h2so7=6co2+5k2so4+5cr2(so4)3+23h2o,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

(3)根据你的观察和调查指出这些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是______________。

(4)海水是资源大宝库,请写出能从未污染的海水中提取或加工得到的物质:(填化学式)_________。

计算题。

3g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可得到多少质量二氧化碳?

煤是重要的工业原料,用煤直接做燃料不仅是极大的浪费,而且固体煤中含有的硫在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硫气体造成大气污染。北部某城市冬季取暖约为120天,每天消耗含硫1%的煤200吨。

(1)该城市一个冬季向大气排放多少吨二氧化硫气体?

(2)从环保角度考虑,请你提出三个合理化建议。

简答题。

早在17世纪,质量守恒定律发现之前,英国化学家玻意耳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在密闭的容器中燃烧金属时,得到了金属灰,然后打开容器盖,称量金属灰的质量,发现比原来金属质量增加了。

(1)试解释金属灰质量比原金属质量增加的原因。

(2)由于玻意耳称量方法上的原因,他错过了发现质量守恒定律的机会。请你改进他的称量方法,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邪教组织头目说,他通过发功能使铝发生化学反应,变成铜和金。请根据化学知识来判断正误,并提出你的理由。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电能教学设计

2.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

(1)小孔成像: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像是倒立的实像(树阴下的光斑是太阳的像)。

(2)取直线:激光准直(挖隧道定向);整队集合;射击瞄准;。

(3)限制视线:坐井观天(要求会作有水、无水时青蛙视野的光路图);一叶障目;。

(4)影的形成:影子;日食、月食(要求知道日食时月球在中间;月食时地球在中间)。

3.光线:常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

九年级物理内能知识点总结【】

一、分子动理论的内容:

(1)一切物质都由分子构成的;

(2)分子永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3)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二、扩散现象:

(1)定义:由于分子运动,某种物质逐渐进入到另一种物质中的现象。

(2)扩散现象说明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有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为大家整理的3篇《九年级上册物理内能知识点总结》,您可以复制其中的精彩段落、语句,也可以下载doc格式的文档以便编辑使用。

九年级物理《温度与内能》练习试卷

下列关于温度、内能、热量和做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吸热,温度一定升高。

b.一个物体的温度升高,一定是外界对物体做功。

c.某一铁块,温度降低,内能一定减小。

d.温度高的物体把温度传给温度低的物体。

下列事例中物体内能减少的是()。

a.金属汤勺放进热汤中后会变得烫手。

b.放入电冰箱中的食物温度降低。

c.一块0℃的冰全部熔化成0℃的水。

d.“神舟”五号飞船返回舱进入大气层后表面升温。

关于温度,热传递和热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温度高的物体具有的热量多。

b.温度低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少。

c.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递给温度低的物体。

d.热总是从热量多的物体传递到热量少的物体。

一把勺子的温度升高了()。

a.它一定吸收了热量b.一定和其他物体发生了热传递。

c.它的热量一定增加d.它的内能一定增加。

下列事例中,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题型三)。

a.用酒精灯加热烧杯中的水,b.冬天室内使用暖气取暖。

c.用锯锯木板,锯条发热d.盆中的热水温度逐渐降低。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温度降低,它的热量就减少。

b.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c.物体的温度升高,其内能一定增加。

d.两个物体的温度相等,它们的内能一定相等。

以下的日常生活事例,通过做功来增加物体内能的是。

a.给自行车车胎打气,气筒发烫b.放进太阳能热水器中的水,温度升高。

c.点燃的爆竹腾空而起d.用水壶烧水,水蒸气将壶盖顶起。

综合提高训练:

关于温度、热量、内能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温度高的物体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

b.温度高的物体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热量多。

c.物体的温度升高,它的分子热运动一定加剧。

d.物体的温度升高,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0℃的物体没有内能b.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之间可以互相转化。

c.物体间的内能可以转移d.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

下列四幅图中,属于利用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下列事例中,属于用做功的方法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秧田中的水被晒热b.将牛奶放进冰箱冷冻制棒。

c.磨刀时刀刃发热d.热开水变凉。

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烧开的水有内能b.在草地上滚动的足球有内能。

c.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内能会增大d.水结冰时温度不变,所以内能不变。

10月15日,“神舟”5号载人飞船在震天的轰鸣声中腾空而起,飞向太空。完成任务后于次日凌晨准确降落在内蒙古中部预定地区。返回舱进入大气层一段时间后,由于受空气阻力做匀速运动。返回舱匀速下降过程中()。

a.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加,内能增加b.机械能减少,动能不变,内能增加。

c.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加,内能不变d.机械能不变,动能不变,内能增加。

填空题。

冬天,双手反复摩擦,手会感到暖和;用嘴对着双手“呵气”,手也会感到暖和。前者是利用方式增加了手的内能,后者是利用方式增加了手的内能。

月15日,是中国人最自豪的日子之一,标志着中国的航天工业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神舟”五号是10月15日由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f型运动火箭发射升入太空的,它绕地球飞行了14圈后安全返回,降落在预定的着陆场——内幕古四子王旗北的阿木古郎牧场上,“神舟”五号飞船在减速降落的过程中,其减小的机械能转化为____能,能量的转化是通过_____方式进行的。

如图所示,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有一小团蘸了乙醚的棉花,把活塞迅速压下去,棉花燃烧起来了,在这个过程中,是通过_______方式使空气内能,温度升高,达到棉花的燃点使棉花燃烧。

下列现象中,利用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填序号)。

(1)冬天,人们用两只手掌相互摩擦取暖(2)在古代,人类钻木取火。

(3)冬天,人们往手心中呵气取暖(4)把烧红的铁块放到冷水中,冷水变热。

(5)晒太阳时感到很热(6)用锤子反复打击一些铁片,它的温度升高。

(7)多次弯折一根铁丝,弯折处会发烫。

简答题。

秋季九年级物理教学设计

九年级是初中学生在校的最关键一年,在“以学生为本”,这样一个教学理念下,对本学期的物理教学作出如下的计划:

1. 在教学中体现“以学生为本”

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怎样发现问题”、“怎样提出问题”、“怎样研究问题”、“怎样分析问题”、“怎样反思”、“怎样交流”等等。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则变成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2. 课堂教学中注意“三基”的训练

由于初三的内容相对初二来说较难,因此,在教学中就更要突出“三基”的训练,要狠抓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要在基础知识的训练基础上,进行基本技能的训练,进行基本方法的渗透。

对基本技能的训练要贯穿于整个物理教学的全过程,要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训练,同时要帮助学生总结物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如:“控制变量法”、“等效法”、“类比”、“模型”等。

3. 加强演示和学生实验

4. 重视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

物理概念和规律是物理知识的核心内容。要培养学生关注物理现象,引导其从现象的观察、分析、实验中形成物理概念,学习物理规律,继而对规律的发现过程产生兴趣。初中物理中的概念和规律,多数是从物理事实的分析中直接概括出来的,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九年级物理内能知识点总结

通过调节杠杆两端螺母使杠杆处于水位置的目的:便于直接测定动力臂和阻力臂的长度。

定滑轮:相当于等臂杠杆,不能省力,但能改变用力的方向。

动滑轮:相当于动力臂是阻力臂2倍的杠杆,能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3.功率:物体在单位时间里所做的功。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的物理量,即功率大的物体做功快。

w=ptp的单位:瓦特;w的单位:焦耳;t的单位:秒。

九年级人教版物理教学设计九年级人教版物理知识点总结

1知识与能力:充满感情的朗读诗歌,准确地把握诗歌感情的发展变化,并学会作者运用鲜明的意象表达情感的写法。

2.过程与方法:采用学生自读、小组合作探究交流的方式,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陶冶学生对诗歌艺术美情感的熏陶。体会作者强烈的怀乡思国的感情。培养学生热爱母亲,热爱祖国的感情,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

教学重点:把握诗歌意象,通过情境体验来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人情感。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

教学方法:诵读法,情境教学法,讨论谈话法,探究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营造氛围。

课前欣赏佟铁鑫演唱的《乡愁》)。

一曲乡愁唱出了许多游子的心声。是啊,每个在外求学的学生,在每个日落的黄昏,月圆的夜晚,总是会情不自禁的想家,想起家中每天操劳的父母,想起母亲倚栏凝望的眼神,想起父亲伫立远眺的身影,想起家中门前屋后的小树,总是思绪万千,涕泪涟连。我们想家的时候,可以常回家看看,可是那些远离祖国,漂泊异乡的游子,特别是台湾同胞,因为海峡阻隔,亲人们长期不得相见,那才是真正的愁,真正的痛啊。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台湾诗人余光中的诗《乡愁》,一起走进诗人那浓情似雾的乡愁世界,一起来倾听诗人内心的呼唤,感受他那断肠人在天涯的游子之痛。

二、简介作者,了解写作背景。

余光中:1928年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现居台湾。当代诗人和诗评家,1946年考入厦门大学外文系。1948年发表第一首诗作,次年随国民党军队赴台。1953年10月参加《创世纪》诗刊,致力于现代诗创作。主要诗作《乡愁》、《白玉苦瓜》、《等你,在雨中》,诗集有《灵河》、《余光中诗选》。他的诗兼取中国古典文学与外国现代文学之精神,创作手法新颖灵活,比喻奇特,描写精细,抒情缠绵,含蓄隽永。其乡愁诗别具特色,有很深厚的历史感与民族感,意味深长。

这首诗写于1972年,当时,大陆与台湾互不往来,几乎隔绝。

三、学习诗歌(分四个乐章来学习)。

第一乐章深情朗读(诗歌是跳动的音符,而欣赏诗歌正是将这一个个音符串成一段精美的华彩乐章,下面我们将奏响的是第一乐章:饱含深情读乡愁)。

朗读吟诵,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先听配乐朗读,感受一下诗的感情基调、语速和朗读节奏。

这首诗的朗读基调是--深沉的,是深沉中略带哀伤的。

我们朗读时的速度应该是--缓慢的。

请同学们打开课文,边标出节奏边小声朗读。

指生朗读,读后评议。

学生齐读。

第二乐章想景悟情(明月别枝柳梢头,斟满一杯乡色酒,让我们细细品味诗歌的情感,再现诗歌的意境,下面进入第二乐章:再现意境咏乡愁)。

学生朗读诗歌,体味诗歌意境,感受诗歌情感。

思考问题:

1、这首诗抒发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2、诗人运用什么顺序借助什么具体事物表现浓浓的乡愁?

3、这些事物分别寄托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作者的情感是怎样发展的?

学生们各抒己见,感受诗歌的意象与情感。

4、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想景悟情。(诗是精练而含蓄的艺术,只懂得这四个意象还不够,还应根据意象,想象诗歌的意境,请同学们展开想象,再现诗的意境,用语言表达出来。)。

老师想景悟情,想象诗人创作这首诗的情景。

分小组讨论、联想后再现诗歌意境。

第一节:生:小时候,作者外出求学,当夜深人静时总想起母亲,就拿起笔写信,把离家的思念献给母亲,看到母亲写的信会哭,穿上母亲缝的衣会哭,想起母亲翘首的期盼更会哭……望着那小小的邮票,他希望这邮票能带去他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第二节:背景提示:余光中婚后赴美读书,要见妻子,便要坐轮船返台。

师:此刻,儿子满是悔恨与自责,真是“子欲养而亲不待”呀,可当我们的母亲还健在的时候,谁又知道,我们的母亲在想什么呢?请看一位母亲写给自己孩子的话。

生1:我想对母亲说:妈妈,您辛苦了,我永远爱您!

生2:妈妈,我想请您放心,我会在这里好好学习,取得好成绩来回报您!

生3:妈妈,此时此刻,我很后悔以前对您的顶撞,我想真诚的向您道歉,希望您能原谅我的幼稚。

生4:现在,我很想我的妈妈,她是最疼我的人,我想对妈妈说,妈妈,我会让您永远幸福的。

第四节:生:我仿佛看到一位老人,拄着拐棍,站在海峡边的礁石上,用饱含沧桑的眼神,遥望对岸的祖国我的大陆!我多么想手挽起裤脚,在您的牵引下,赤着脚,趟过这一湾浅浅的海峡,多想在您的怀里深情的叫您一声:母--亲!可现在却不能够啊!

第三乐章研读赏析(美丽的语言,忧伤的乡愁,我们采一朵海棠红,飘一片雪花白,让我们踏着腊梅的芬芳,进入本节课的第三乐章:含英咀华品乡愁)。

从整体上发现、总结诗歌的艺术美。

1,找出第一首诗中相同位置的字、词、句,进行归类、品析。

2,用“_____美,美在_____”这一句式把品析的结果说出来。欣赏诗歌。

学生发现、总结。

整齐的结构美:美在富变化于统一的结构。每节诗句数,句式,字数完全相同,每一节中三短一长,长短交错,富于变化,四节结构一样,给人以美感。

深沉的意象美:美在作者从悠远的时空中提炼了四个意象,概括诗人漫长生活历程和对故园深沉的怀念。

和谐的音乐美:美在运用重章叠句,回旋往复,一唱三叹,韵律优美,节奏感强。

第四乐章佳句访写(乡愁是海外游子深情而美丽的恋歌,不同的人表达乡愁的方式不尽相同。我们在感受诗人这种真挚的情感之余,何不来尝试一下仿写。下面进入第四乐章:放飞心灵抒乡愁)。

1、佳句仿写。

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理解,模仿“乡愁是--”这一句式来写乡愁。

学生们仿写展示。

生1乡愁是王维登高的茱萸,是李白床前的月光,是琦君童年的一杯春酒。

生2:乡愁是乡书的封面,乡愁是乡音的呼唤,乡愁是乡情的思念。

生3:乡愁是飘漾记忆中母亲做的饭菜的香味,乡愁是童年笑在嘴角边那甜甜的滋味,乡愁是生命中一段最浪漫最温馨的回味。

生4:乡愁是一枚青橄榄,苦苦的、涩涩的,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生5:乡愁是一根电话线,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生6:乡愁是一碗老醋,每尝一口,都让人心酸。

生7:乡愁是一滴泪水,酸酸的,涩涩的。

生8:乡愁是母亲头上的乱发,理也理不清。

生9:乡愁是一缕清烟,飘忽不止。

生10:乡愁是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苦苦的、涩涩的。

生11:乡愁是家乡的小路,让人留恋忘返。

生12:乡愁是家乡的河,永远在我们的心中流淌。

(是啊,一座山,一棵柳,一片叶,一条河,一曲歌,都能激起思念深处潜伏着的隐隐的痛--这就是乡愁。)。

2、各领风骚话说愁。

愁,有乡愁,离愁,国愁,也有家愁,古往今来,愁是许多文人笔下的主颠,请同学们根据你的积累,说一句含有”愁\"的古诗词句。最好能够说出作者。

冯佰珍。

[《乡愁》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电能教学设计

“电能的输送”是学生学习了电、磁规律之后,用已有的知识来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它是电磁学知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综合应用.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为了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去探究、发现并解决相关问题,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快感,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并获得新知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影响高效输电的因素有哪些,利用所学知识进行自主探究,从而解决电能在输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找到有效输电所采取的措施和方法.

2.过程与方法:采用师生互动、小组合作、实验探究等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学习提高的`同时获得一定的成就感;教育学生节约用电,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教学重点:在电能输送的过程中如何有效地减少输电线路上的功率损失和电压损失.教学难点:远距离输电原理图的理解.

教具准备:学生电源。

(1)、铁架台(2)、小灯泡(2)、带灯座、长导线(2)、短导线若干、变压器.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电磁感应现象和发电机,通过发电机可以大量地生产电能,比如三峡发电站。

九年级物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教学设计

2.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实验,提高动手、归纳总结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三、教学过程。

环节1:导入新课。

首先教师介绍流体的概念,然后提出问题:当液体和气体处于流动状态时压强会怎么样呢?

引导学生做出猜想:吹气使硬币上方的空气流速变大了而气体对浸在其中的物体产生压强,所以很可能是流体的流速改变后压强也改变了。

通过以上实验和猜想引出课题。

环节2:新课教学。

为了验证猜想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几个小实验并进行分析:

(一)气体:

1.实验一:如图甲,手握两张纸,让纸自由下垂在两张纸的中间进行吹气,观察实验现象,并对学生进行提问:“这两张纸应该如何运动?”

2.实验二:如图乙,向两个乒乓球中间吹气,提问观察乒乓球运动状态的改变。

学生汇报现象及小组讨论结果,一起分析原因,教师进行提问:“在这两个实验中,我们吹气改变的是什么?”学生根据经验可以发现改变了空气的流速。由此引导学生从力的角度进行分析,速度的改变就是物体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而运动状态改变的实质是收到了力的作用,空气所受到的力的作用是由于大气压力,而产生大气压力的实质即存在压强差,进一步产生压力差,从而体现出运动状态的改变。

(二)液体。

在分析了气体实验后,学生对于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有了初步的认识,因此在液体实验这里,可以由教师为学生准备实验器材,如图所示进行安装,学生自主进行实验,分析讨论,汇报结论。把吸管插入水中向两只小船中间吹气,两只小船会向中间靠拢,表明两只小船之间的压强变小了,而小船外部压强不变,产生压强差,进而产生压力差,从而使小船向中间靠拢。

由此师生共同讨论得出结论: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环节3:巩固提高。

让学生用今天的结论解释硬币“跳”了起来的原因。

环节4:小结作业。

1.师生共同总结本堂课所学知识点。

四、板书设计。

相关范文推荐
  • 11-26 路交通安全整治方案大全(19篇)
    计划书的编写需要考虑各种可能的风险和变数,提前预设应对策略。如果你正在编写计划书,不妨参考一下以下范文,或许能够给你带来一些灵感与启示。为进一步加强校园学生道路
  • 11-26 在全市重点镇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大全(23篇)
    演讲稿范文是对演讲主题和内容进行总结和概括的重要工具。以下是一些脍炙人口的演讲稿范文,它们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演讲的艺术和技巧。同志们:今天镇村干部会的主要任
  • 11-26 高三班主任教学工作总结秋季学期(汇总20篇)
    在班主任工作总结中,需要对学生的思想动态、学习状况和行为表现进行科学分析和总结。在这里,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值得借鉴的班主任工作总结,欢迎大家一起来分享和交流。
  • 11-26 幼儿园数学教案玩筷子(模板17篇)
    幼儿园教案需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规律,结合教学目标和教学资源进行设计。接下来,我们将重点介绍几个幼儿园教案的编写原则和注意事项。1、在“开窗户”的游戏中,
  • 11-26 仙人掌四年级小学说明文(优秀18篇)
    优秀作文的语言生动、形象,给人以美的享受和经验的启发。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些优秀作文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启发和帮助。我家有台电冰箱,高约1
  • 11-26 生产的实习心得(精选19篇)
    在实习过程中,我积极参与,勇于尝试,这些经历需要进行总结。实习心得是在实习期间对所学知识的整理与总结,对所获得经验的总结与体会。在实习期间,融入工作团队并且与同
  • 11-26 大学生学生的申请书(优质12篇)
    更多申请书通常包括个人简介、学术/职业成就、个人经历和目标等内容,需要仔细组织和精确表达。不同的申请书范文展示了不同方向和领域的个人成功故事,我们可以从中选择适
  • 11-26 财务内控制度自查报告(通用21篇)
    自查报告是一种反馈和总结的方式,通过写作可以更好地了解自身的优点和改进的空间。下面是一些写得很棒的自查报告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参考和思路。
  • 11-26 催款的通知书范文(21篇)
    通知的内容通常包括时间、地点、事项、要求等,它帮助人们了解具体细节并作出相应的准备。亲爱的学生们,下周将是期末考试的最后一周,请大家提前规划好复习时间表,全力备
  • 11-26 迎新年你好范文(18篇)
    新年是一个时间的节点,让我们一起回忆过去,展望未来。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实用的新年总结范文,希望能帮助大家写出精彩的总结。除夕子时进入大年初一,进入正式的年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