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老人关爱工作情况汇报(优质19篇)

时间:2023-12-26 09:39:40 作者:碧墨

通过工作汇报,我们可以及时了解团队其他成员的工作进展,有助于更好地协调和合作。通过阅读这些范文,我们可以了解到如何运用合适的词汇和表达方式,使工作汇报更加生动和有吸引力。

民情日记关爱农村留守老人

起床闹钟把我叫醒了,窗外透出光亮,这是我们第六组在桑植县瑞塔铺镇鸟儿岭村“进村入户”的第二天。

站在户主刘老师的院子里,享受着乡村早晨的宁静。从这里可以看到整个村落,蜿蜒的水泥路伸展到各家各户,村民大都住上了楼房,院前的一幢新房已经建好了第一层,这是刘老师的女儿女婿用打工赚来的钱修建的,计划修建三层,两个刚成年的儿子一人一半,他们建好房子以后,继续回福建打工。回想起昨晚刘老师说十年前修房子时,建筑材料全靠马队驮运,使我对“要想富,先修路”的。

口号。

有了更深切的认识。

命,现在主要生活来源是家里不多的田地,自己的农村社保和来自各方面的救济。了解到情况后,几位同学纷纷慷慨解囊,为老人捐了几百元钱,让老人家添点御寒衣被,买些生活日用品。对于我们送上的慰问金,户主的儿子一直不好意思接,村支书才把慰问金放到了他的手里。

第二户贫困户是82岁的王奶奶,儿子早逝,王奶奶身体倒还健朗,耳聪目明,生活基本能够处理。交谈的过程中,一直向我们道谢,念叨着我们的到来,让她感到了后辈的温情。当我们和王奶奶合影的时候,王奶奶说她的旧帽子不好看,坚持要摘下帽子才和我们一起照相,好可爱的一位老奶奶!陆续又去了两家贫困户,都是因为年老无子、身体残障方面的原因致贫,我们为贫困户都送上了慰问金,钱不多,希望能表达我们的一份心意,体现社会的温情。

整个走访花了近三个小时,一路上,我们谈到现在的农村留守老人的问题。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加,农村留守老人越来越多,很多老人面临着负担重、收入低、精神生活单调、家庭氛围缺失、医疗保障不足、安全隐患多等等问题。

在慢慢解决,我相信,通过我们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够实现农村留守老人安度晚年的愿望。

学校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情况汇报

关爱“留守孩子”,就是要让他们用阳光般灿烂的笑脸面对生活,面对学习,自强不息,快乐健康地成长。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20xx学校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情况汇报,希望对你有帮助。

我校共22个教学班1114人,其中留守学生693人,占学生总数的62.2%。近几年来,在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我校20xx年荣获郴州市教学质量优胜奖,20xx至20xx年连续三年荣获汝城县教育教学质量一等奖,学校先后成功创建为省现代化教育技术实验学校,郴州市标准化实验室建设示范学校,湖南省示范家长学校。

当前“留守儿童”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我校一直将“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问题作为一个重要的课题,在教育实践中取得了明显成效。

建立留守儿童台帐是做好留守儿童工作的基础。每个学年初,我们都会利用新生建档的机会,详细了解每一个学生的信息,重点掌握每一个学生的家庭出身,家庭主要成员,父母的工作性质、工作去向,平时的监护情况等,然后以班为单位,建立专门的留守儿童台帐。学校专门成立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班子,由校长亲自担任组长,分管德育工作的副校长任副组长,教务处、政务处、总务处负责人及班主任为成员,并安排专人管理全校留守儿童档案。

影响留守儿童心理、性格、学业、品德的最大障碍就是其父母长期不在身边而带来的亲情缺失。为了更好的建立家校联系的渠道,我们着力于办好家长学校。我们确立了“一个体系、三条途径”的家校合作模式,即建立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完善德育网络,最终通过“校讯通”、“家校联合”和“社区互动”三条重要途径来实施。

“校讯通”网络平台是将学校重要信息,学生在校表现等向家长传递的最快、最便捷的平台。每个学年开学初报名时,我们都会要求家长留下准确的移动电话联系方式,并做好宣传解释工作,让家长与移动或其他电信部门签订校讯通使用协议。学校每逢节假日和寒暑假放假,以及新学期开学等都会通过校讯通统一发送短信通知,以便家长及时接送,确保了学生平安回家或返校。与此同时,假期中对学生在学习、生活以及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等方面的要求也通过校讯通短信平台通知到家长,以便家长配合监管。各班主任每个学期对学生的综合评价以及学生期中、期末的考试成绩也通过校讯通直达家长。这避免了过去那种学校发放书面通知或学生手册,由学生带回家,而家长却始终见不到的现象,保证了家长在第一时间了解、掌握自己孩子在学校的真实情况。

“家校联合”即通过精心设计“家校联络卡”及学校意见箱,学校可以随时联系家长,家长也可以随时将意见建议向学校反馈和交流。我校在门卫室醒目处设立专门的校长信箱,主要搜集来自家长及社会对学校管理等方面的建议和意见。学校定期在每周星期四行政会前开箱一次,如有家长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则在行政会上予以研究解决,同时以“一事一议”的形式建立“家校联络卡”,落实好责任人,整改措施及回复办法。确保家长意见建议条条有回音,家长参与学校管理见实效。

“社区互动”主要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等方式进行。“走出去”,是我们学校每个学期都会开展一次“留守儿童”大走访活动,由校级领导分组牵头,中层干部、班主任、骨干教师分别深入村组、深入留守儿童家中了解情况。“请进来”,是我们每个学期也举行“家长开放日”活动,邀请家长到校参加“家教经验交流会”,“感恩。

励志。

教育会”“学生学习成果展览会”等。在“家长开放日”期间,学校在校园主干道的两旁,以展栏的形式展出学生的优秀作业、优秀试卷、优秀书画作品以及文艺、体育等活动的照片等等。家长可以进入自己孩子所在班级听课,亲身体验孩子在校的学习生活。学校也会举行家庭教育经验交流会,有针对性的邀请部分家庭教育好的家长进行经验介绍,比如“如何帮助孩子戒掉网隐”,“如何教育孩子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如何教育孩子尊敬师长、友善邻里”等等。20xx年4月,还特意从长沙请来专家举行“感恩励志教育活动”,家长与孩子一起听报告,一起与专家互动,场面蔚为壮观,生动感人。如此一些活动,增强了家长对学校工作的理解与支持,促进了学校的发展。

为了保证学生学习不受干扰,学校禁止学生带手机进校园。为解决留守儿童与其父母亲通电话的问题,20xx年1月,在县关工委与县妇联的关爱下,争取县扶贫办的支持,给每一个班捐赠了一台铁通固定爱心电话,共20台。每台电话预存话费500元作为基础话费,留守儿童给父母打电话,按市话0.1元/分钟,长话0.2元/分钟的标准予以优惠通话。当基础话费不足时,则由学校予以补足。这极大的方便了留守儿童与父母之间的联系沟通,有效地促进了亲情的培养。20xx年下学期,学校又借创省教育信息技术现代化实验学校的机会,建立了爱心视频室,定期向留守儿童开放,通过与父母视频聊天,提供了亲子间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使远隔千里的父母近在咫尺,进一步加深了亲子之间的感情。实践证明,这是最有效的亲子交流平台。

为了让留守儿童热爱学校生活,集中精力专注于学习,学校积极推行课程改革,创新教学模式,将过去那种机械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改为教师主导,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教学为主体的模式,大力倡导小组合作学习,努力构建快乐课堂。将留守学生与非留守学生均衡编组,让他们在小组中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利用学校少年宫的资源,成立音乐、美术、舞蹈、书法、体育、经典诵读等兴趣小组,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让留守儿童在快乐的课内课外活动中逐渐成长,从而形成独立坚强的性格,顽强拼搏的毅力。

留守儿童由于缺乏完整的家庭教育和温暖,缺乏监护人细心的学习引导和管理,使他们在学习、心理、身体上存在着很多问题。许多孩子出现了内向、孤僻、自卑、不合群、焦虑紧张、缺乏安全感、人际交往能力较差、顽皮任性、冲动易怒、神经过敏、逆反心理强等问题;大多数孩子在学习上缺乏主动性、自觉性,心不在焉,应付了事;部分孩子纪律散漫,不遵守。

规章制度。

迟到、旷课、逃学、迷恋网吧等。针对这种情况学校每周还开设了一节心理健康教育课建立了专门的心理健康咨询室建立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档案,及时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心理困惑,增强对留守儿童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给留守儿童以特殊的关心和监护,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要让留守儿童在学校里能找到家的感觉,我们既要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更要让他们感受到生活的方便。为此学校将留守儿童的后勤服务保障作为一件重要的工作来抓好抓实。一方面,竭力抓好校园环境卫生和教室、寝室的净化、美化工作,让他们感到居室的温馨。另一方面,在市、县关工委的关心下,我校认真实施了“春苗营养厨房项目”,厨房设备焕然一新并高薪聘请手艺好的师傅做厨师,严把食品采购关,使食堂的饭菜香甜可口,安全放心。开设绿色窗口,建立留守儿童购买饭菜的专用通道。充分保证留守儿童的饮用开水和洗澡用水。总的一句话,创造一切条件保证留守儿童生活无后顾之忧。

为了让留守儿童孤寂的心灵能够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享受到社会主义的阳光雨露,从而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崇高品德,学校高度重视与政府部门、社会团体,民营企业家等协调配合,积极争取他们的关心与支持,营造一个全社会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20xx年9月,在县教育局的关心下,争取中国扶贫基金会向每一个留守儿童捐赠了爱心包裹;20xx年1月,县关工委、县妇联、县教育局在我校开展了“共享蓝天,健康成长”关爱留守儿童系列活动,送来20xx多册《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手册》,向部分困难留守儿童赠送了书包和学习用品,争取县扶贫办出资捐赠了20部爱心电话。汝城县民营企业家谭合平先生向留守儿童捐赠了300多册图书,县关工委领导经常深入学校开展调研,并对留守儿童走访慰问,牵线搭桥结对支持。

总之,我校多措并举,让老师变成留守儿童的父母,把校园变成留守儿童温馨的家,让留守儿童心灵不再孤寂,亲情不再缺失,学业不再放弃,性格不再冷漠,良好品德逐渐形成,有利促进了他们的健康成长,确保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我校要求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关爱留守孩子”的主题队会,各中队辅导员老师根据本班留守孩子的具体情况,确立一个子主题,策划。

活动方案。

组织同学举行一次主题队会。通过主题中队会以正面、反面的事例教育留守孩子知道时间一去不复返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与娱乐。通过活动让留守孩子从小学习自理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动参与家务劳动。通过组织“送微笑”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帮助别人时的快乐也在集体中体会到别人帮助时的快乐懂得他人在遇到困难时应该伸出援助之手把关心他人看作是自己生活中快乐的一部分。在各位老师、同学的帮助下我校蔡东剑同学被评为莆田市留守孩子“自强少年”。

我校根据元旦、六一等节日契机,开展了“同在蓝天下茁壮成长——关爱留守孩子”座谈会,为每个孩子送上学习用品,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与沟通,让这些“留守孩子”体会学校对他们的关爱。六一节在全校开展了“庆六一,关爱留守孩子”大型游园活动,使每一个留守孩子在活动中,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觉得自己和其他孩子一样,可以开开心心、快快乐乐的学习生活,让他们的心理充满阳光与欢笑。

每个班级建立了留守孩子档案、联系卡、统计表、基本情况登况表、手拉手好朋友结对子登计卡。每一位老师都与留守孩子结对子,要求教师必须做到:1、掌握留守学生的基本情况。2、关怀学生的精神成长,把学生的喜怒哀乐放在心上,注重“留守孩子”的心理生活,道德情操,审美情趣的教育,与学生沟通情感,弥补留守孩子亲情的缺失。3、提供必要的帮助,如在生活、学习、思想等方面。4、矫正不良行为习惯,转化“问题孩子”。

生日祝福。

送上自己制作的小贺卡、小礼物等。使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关怀。

在各班开辟关爱留守孩子“爱心天地”,发表“爱心宣言”,制作“爱心牌图”,精办“爱心宣传栏”。挑选创意新颖,主题鲜明,版面精美的作品为宣传栏的内容。

一个个品学兼优的爱的使者,一句句感人至深的爱心宣言,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爱心画面,给留守孩子阳光般的温暖,阳光般的热情。

关爱保护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简报

经国务院批准,20xx年11月至20xx年年底,民政部、中央综治办、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教育部、公安部、财政部、卫生计生委将在全国联合开展以"合力监护、相伴成长"为主题的农村儿童关爱保护专项行动。

民政部部长黄树贤表示,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中,首先要着力解决监护缺失问题,强化问题导向和底线思维,大力抓好"合力监护、相伴成长"关爱保护专项行动实施工作,紧紧牵住家庭监护这个"牛鼻子",加强家庭监护的指导、监督和干预,切实兜住农村留守儿童安全底线;对不履行监护责任的父母,要依法予以训诫。

此次行动将坚持儿童权益优先,把实现和维护好农村留守儿童合法权益作为首要任务,将主要落实家庭监护、强制报告、临时监护、控辍保学、户口登记责任,并依法打击遗弃行为。

《关于在全国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合力监护、相伴成长"关爱保护专项行动的通知》指出,公安机关应当会同地方各级民政部门落实家庭监护责任,对遗弃留守儿童的不法行为将予以惩处,并将依法为无户籍的农村留守儿童登记常住户口,逐一建档,对其中非亲生落户的儿童,公安机关应当及时采集录入其dna信息到相关数据库进行比对。

县级、乡镇人民政府要会同各级教育、民政部门落实完善控辍保学部门协调机制。各地民政部门将指导救助管理机构、福利机构及时接收公安机关护送来的农村留守儿童,按照最有利于儿童利益的原则,采取机构内养育、爱心家庭寄养等方式,为其提供临时照料服务。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村(居)民委员会要协助公安机关积极动员无户籍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人主动到公安机关申请办理常住户口登记。各级教育、卫生计生、民政部门要指导学校、幼儿园、医疗机构、村(居)民委员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救助管理机构、福利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树立强制报告意识,依法落实强制报告责任。

各地区部门将通过加强组织领导、落实部门责任,健全通报机制、及时掌握情况,强化激励问责、确保工作成效,加强宣传领导、营造良好氛围,保障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合力监护、相伴成长"关爱保护专项行动的顺利进行。

关爱保护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简报

经国务院批准,20xx年11月至20xx年年底,民政部、中央综治办、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教育部、公安部、财政部、卫生计生委将在全国联合开展以“合力监护、相伴成长”为主题的农村儿童关爱保护专项行动。

民政部部长黄树贤表示,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中,首先要着力解决监护缺失问题,强化问题导向和底线思维,大力抓好“合力监护、相伴成长”关爱保护专项行动实施工作,紧紧牵住家庭监护这个“牛鼻子”,加强家庭监护的指导、监督和干预,切实兜住农村留守儿童安全底线;对不履行监护责任的父母,要依法予以训诫。

此次行动将坚持儿童权益优先,把实现和维护好农村留守儿童合法权益作为首要任务,将主要落实家庭监护、强制报告、临时监护、控辍保学、户口登记责任,并依法打击遗弃行为。

《关于在全国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合力监护、相伴成长”关爱保护专项行动的通知》指出,公安机关应当会同地方各级民政部门落实家庭监护责任,对遗弃留守儿童的不法行为将予以惩处,并将依法为无户籍的农村留守儿童登记常住户口,逐一建档,对其中非亲生落户的儿童,公安机关应当及时采集录入其dna信息到相关数据库进行比对。

县级、乡镇人民政府要会同各级教育、民政部门落实完善控辍保学部门协调机制。各地民政部门将指导救助管理机构、福利机构及时接收公安机关护送来的农村留守儿童,按照最有利于儿童利益的原则,采取机构内养育、爱心家庭寄养等方式,为其提供临时照料服务。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村(居)民委员会要协助公安机关积极动员无户籍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人主动到公安机关申请办理常住户口登记。各级教育、卫生计生、民政部门要指导学校、幼儿园、医疗机构、村(居)民委员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救助管理机构、福利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树立强制报告意识,依法落实强制报告责任。

各地区部门将通过加强组织领导、落实部门责任,健全通报机制、及时掌握情况,强化激励问责、确保工作成效,加强宣传领导、营造良好氛围,保障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合力监护、相伴成长”关爱保护专项行动的顺利进行。

今天,天津市民政局组织召开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联席会暨“合力监护、相伴成长”专项行动部署会。天津市政府副秘书长李福海,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曲孝丽,以及各区县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

据了解,今年4月份,按照民政部的统一部署,天津市民政局、市教委、市公安局联合下发了《天津市农村留守儿童摸底排查工作的实施方案》,在全市十个涉农区县组织开展了农村留守儿童摸底排查。主要排查对象是“父母双方外出务工或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无监护能力,无法与父母正常共同生活的不满十六周岁农村户籍未成年人”。

从排查总体规模看,全市共摸底排查出农村留守儿童1236人,其中由(外)祖父母监护的970人,占78.48%;由亲戚朋友监护的33人,占2.67%;无人监护的35人,占2.83%;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无监护能力的198人,占16.02%。另外,有356名由(外)祖父母或亲朋监护的农村留守儿童监护情况较差。目前,仍有少数农村留守儿童辍学(7人)或尚未登记户口(13人)。从区域分布看,主要集中在武清、宝坻、宁河、蓟州等区域,以上四个区共有农村留守儿童1117人,占全市总数的90.37%,其中蓟州区农村留守儿童565人,是全市农村留守儿童人数最多的地区。从年龄结构看,0-5周岁、6(含)-13周岁、14(含)-16周岁的农村留守儿童分别为279人、834人和123人,各占22.57%、67.48%和9.95%。从家庭经济来源情况看,农村留守儿童家庭主要经济来源是外出务工(702户)和种养殖业(227户)。

曲孝丽介绍,从20xx年11月至20xx年底,民政部、中央综治办、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教育部、公安部、财政部、卫生计生委在全国联合开展以“合力监护、相伴成长”为主题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专项行动,将落实家庭监护责任、落实强制报告责任、落实临时监护责任、落实控辍保学责任、落实户口登记责任、依法打击遗弃行为作为主要工作任务。在专项行动过程中,各部门明确职责,组织和督促受委托监护人签订《农村留守儿童委托监护责任确认书》,及时发现和保护处于无人监护等困境的农村留守儿童,严厉打击遗弃农村留守儿童等监护侵害行为,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针对性帮扶。归纳梳理专项行动的有效做法和协作方式,对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或意见,研究确定巩固措施和方案。

日前,记者从沧州市民政局获悉,为认真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暨城乡困境儿童保障工作,沧州市民政局充分发挥牵头作用,构建沧州“爱心+”困境儿童保障模式,确保城乡困境儿童保障工作顺利推进。

沧州市民政局组织召开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暨城乡困境儿童保障工作联席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及时确定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职责分工,细化责任,各负其责,全方位为困境儿童提供关爱保护。

沧州市民政局联合市妇儿工委办公室共同牵头,督导各县(市、区)抓紧制定文件,建立健全联席会议制度,推动和加强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保障两项工作。

由沧州市民政局联合相关部门组织开展“合力监护、相伴成长”专项行动,按时完成落实家庭监护责任、落实强制报告责任、落实临时监护责任、落实控辍保学责任、落实户口登记责任、依法打击遗弃行为等六项任务。

沧州市民政局组织加强学习培训,提升留守儿童保护工作的专业性,分部门分系统适时分级组织业务培训,参训做到市、县、乡、村一贯到底,确保关爱保护举措细化在基层。

由沧州市民政局、教育局、公安局三部门牵头,继续组织农村留守儿童和城乡困境儿童大摸底,为精准关爱保护提供数据支持,完善动态管理和报送机制。

农村留守老人关爱方案

为深入贯彻省、市关于开展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儿童和特困群众关爱服务行动的通知精神,有效解决农村留守群体在生活、养老、就业、教育等方面遇到的困难,不断提升农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根据《临泽县持续深入开展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儿童和特困群众关爱服务行动实施方案》(临农领发〔2022〕11号)精神,结合我镇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坚持支部赋能。以乡村建设示范村作为重点率先推进,全面推开,强化村党组织直接服务群众、组织协调落实有关政策的职责,让村党组织更多更直接地为群众提供用心用情、周到细致、及时有效的服务,破解“最后一公里”的问题。通过组织干部入户走访、村民小组会议、村民会议等形式,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深入了解诉求,逐户逐人、逐步逐项解决问题,善作善成,善始善终,久久为功,不断提升村级组织的服务能力、工作质量和水平。

(二)坚持创新方式。把开展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儿童和特困群众关爱服务行动同“三进三问三查,保稳定促发展惠民生”活动结合起来,围绕养老、就医、入托、入学和特困帮扶等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建立健全各村关爱服务体系,落实好村级主体责任,确保全镇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儿童和特困群众享受到关爱服务,着力提高农村留守老人生活品质、留守妇女综合素质、留守儿童教育质量、特困群众生活质量,让留守群体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坚持见微见细。根据群众意愿和村级党组织能力,结合各村实际,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从小事做起、从群众身边事做起、从能做的事做起,由小到大、由少到多,让村党支部为群众多办实事、多办好事。

围绕农村老人养老、妇女就业、儿童上学、特困群众帮扶等方面最迫切的问题,全力实施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儿童和特困群众关爱服务行动,建立留守群体公共服务保障长效机制,确保农村“一老一小一困”面临的突出困难和问题真正得到解决,生活质量和教育质量明显提高,切实满足留守群体基本生活需要。

(一)用心用情关爱服务农村留守老人。各党(总)支部、村委会要把提高农村留守老人生活品质、提升养老和帮扶救助服务水平做为村党组织为群众办实事的重要工作内容,组织村社干部对各村60周岁以上农村留守老年人家庭经济状况、生活状况进行全面调查摸底,建立以空巢、高龄、特困、失能等为主的农村留守老人信息档案,做到底子清、情况明。建立留守老年人关爱帮扶联系制度,由村“两委”班子成员、妇联支委每人具体联系一名或者多名留守老人,定期通过电话联系、入户走访等方式全面了解和掌握留守老人不同需求、不同困难情况,因户因人施策,常态化开展好“晒被子·比孝心”活动。各村要督促村医和政府购买服务第三方服务机构护理人员,定期为留守老人提供打扫卫生、洗衣做饭、理发、测量血压血糖、送餐助餐、送药助医、代购代买等贴心服务,有效解决留守老人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各村要认真落实村级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管理运行办法,常态化开放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组织留守老人开展读书阅览、下棋等娱乐活动,为留守老人提供功能丰富的交流活动平台,不断丰富老年人精神生活,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

(二)用心用情关爱服务农村留守妇女。各党(总)支部、村委会要充分发挥“妇女之家”作用,全面掌握农村留守妇女家庭生活状况,建立留守妇女关爱服务制度。积极邀请土专家、田秀才为留守妇女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传授农业种植、养殖、法律知识、卫生知识等方面的实用技术,不断提升留守妇女自身发展能力。积极提供就业岗位信息,通过微信群发布、宣传栏张贴、宣传单发放等渠道,广泛搜集和发布用工信息,协调本地用工企业就地就近提供岗位,帮助留守妇女实现就近就地就业。加强精神关爱,充分发挥村文化设施和场地作用,镇妇联要经常性地组织开展手工技能比赛、广场舞比赛、种养技能比赛等文体活动,让她们在文化活动中身体得到放松身心、提升品格、树立信心。引导广大留守妇女积极参与到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整治、厕所革命等乡村振兴工作中来,切实发挥好妇女半边天的作用。加强对留守妇女的`关心关爱,开展妇女健康行动,每年组织实施好农村留守妇女“两癌”免费检查,提高农村留守妇女保健水平。

(三)用心用情关爱服务农村留守儿童。持续深入开展留守儿童关爱帮扶。在情感关爱方面,持续开展“留守不孤单、爱心伴你行”活动,发挥好各村儿童主任和“爱心妈妈”作用,常态化上门开展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完善健全留守儿童关爱帮扶制度,协调落实好留守儿童控辍保学、教育资助、送教上门等政策措施,协调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儿童陪读人员就近就地就业或享受公益性岗位。探索开放“共享奶奶”“爱心妈妈”公益岗位帮助看护留守儿童,有效解决特殊困难儿童教育、生活等方面存在的实际困难,多措并举解决群众后顾之忧。

(四)用心用情关爱服务农村特困群众。以提高农村特困群众生活质量为重点,加强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的动态监测,持续关注鳏寡孤独、低保户、五保户、残疾人等特困群众生活状况,建立主动帮扶救助制度,对因病、因学、因残、因灾等造成生活困难的群众及时给予相关政策救助,让惠民政策真正惠及困难群众。因村因户施策,做好困难群众产业扶持、就业帮扶和救助供养、大病救助、临时救助等特殊政策的落实,着力解决困难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一)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担当意识。各党(总)支部、村委会要切实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常态化开展留守老人妇女儿童和特困群众大排查行动,按照网格化管理工作要求,定期逐社逐户开展排查,通过入户开展摸排、听取群众意见建议、深入了解诉求等形式,全面掌握农村留守群体所思、所想、所求,及时汇总梳理群众各类困难需求,用心用情、及时有效的解决留守群主题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真正把关爱服务行动做出实效、引向深入,让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儿童和特困群众老有善养、幼有优教、困有真帮,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二)加强组织领导,靠实工作责任。要把关爱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儿童和特困群众关爱服务行动纳入为群众办实事的重要工作内容,进一步强化村党组织服务群众的主体意识,扎实履行好村党组织负责人抓工作落实的第一责任,做到责任到人,工作到人,切实把党和政府的关怀温暖送到群众心坎上。

(三)坚持支部引领,创新活动方式。要把开展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儿童和特困群众关爱服务行动同“三进三问三查,保稳定促发展惠民生”活动结合起来,围绕留守群体养老、就医、入托、入学和特困帮扶等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有针对性地开展关爱服务行动。

(四)加大宣传引导,凝聚强大合力。充分发挥村“两委”、群团、妇联等组织的作用,加大对农村留守群体关爱服务行动的宣传力度,全镇形成广泛参与关爱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儿童和特困群众工作的良好氛围。

(五)强化督查考核,狠抓工作落实。镇党委政府定期到各党(总)支部、村委会对各村关爱服务行动开展及落实情况进行督导和检查,并将工作落实情况纳入年底镇上对村级工作进行考核的一项重要依据,督促村党组织全面落实好村级主体责任,确保此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简报

近日,记者从安徽省民政厅获悉,为给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安徽省民政厅联合省高级人民法院、省人民检察院等多部门决定,从现在起至年底,在全省联合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合力监护、相伴成长”关爱保护专项行动。

根据《安徽省农村留守儿童“合力监护、相伴成长”关爱保护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本次专项行动的重点对象是无人监护、父母一方外出另一方无监护能力、失学辍学、无户籍和患病、残疾的农村留守儿童。

本次专项行动的目标是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体系进一步完善,关爱保护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部分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的无人监护、父母一方外出另一方无监护能力、失学辍学、无户籍等现实问题及时响应并解决。力争到2017年底,将所有农村留守儿童纳入有效监护范围,杜绝农村留守儿童无人监护现象,有效遏制监护人侵害农村留守儿童权益行为,切实兜住农村留守儿童人身安全底线。

通过落实家庭监护、强制报告、临时监护、控辍保学和户口登记等五方面责任,加强对无人监护、父母一方外出另一方无监护能力、失学辍学、无户籍农村留守儿童的干预帮扶,为其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同时,依法打击遗弃行为,要求公安机关要及时受理并出警处置父母或其他监护人遗弃留守儿童的不法行为。

其中,各级教育、卫生计生、民政部门要指导学校、幼儿园、医疗机构、村(居)民委员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救助管理机构、福利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发现农村留守儿童脱离监护单独居住生活或失踪、监护人丧失监护能力或不履行监护责任等,应当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告。

实施方案要求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要建立翔实完备的农村留守儿童信息库,实行动态管理,对工作中发现的无人监护、父母一方外出另一方无监护能力、失学辍学、无户籍农村留守儿童等重点对象,及时将其纳入专项行动范围。对其他农村留守儿童,组织开展心理疏导、行为矫治、社会融入和家庭关系调适等关爱服务,促进其心理、人格积极健康发展。

农村中学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耿城中心学校位于黄山北大门,地处城乡结合部,95%的学生都来自农村。在校学生数近千人,留守儿童总在15%左右。从2004年开始,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成为我校高度重视的话题。2010年留守儿童教育纳入民生工程,学校建立立了留守儿童之家。成立了领导组和工作组。学校密切关注留守儿童现状,采取针对性措施努力弥补他们因家庭教育的缺失带来的负面影响。并积极配合政府和社会力量,为留守儿童的心灵留住一片阳光。

据学校调查,留守学生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留守学生的学习成绩普遍较差、自觉性不强。行为习惯较差,自我控制能力不强。部分留守学生心理出现偏差,亲情失落,心理失衡。

针对这些现象和问题,学校坚持做到管理上不盲目,教育上不松懈,把“留守学生”的教育纳入到学校的常规工作中,以养成教育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走近“留守学生”,走进“留守儿童”的家庭,走进“留守儿童”的内心世界。防止留守儿童成为“问题儿童”。主要采取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教育强化措施。

建立“三知、三多”机制(对留守学生基本情况、留守学生监护人情况、留守学生父母外出务工去向及联系电话等方面的知情;多与留守学生谈心交心,多开展充满人文关怀的集体活动,多到留守学生家庭进行家访。),为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和管理工作奠定基础,形成校内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

家访、校访相结合,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与“留守儿童”的监护人或“代替家长”沟通交流,指导留守学生监护人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共同解决“留守儿童”成长问题。留守儿童每年人员在变、情况也在变。家访了解情况成为关注留守儿童必不可少的环节。组织教师走近“留守儿童”,走进“留守儿童”的家庭,直面了解孩子们在家庭中的生活、学习以及情感世界,或成长过程遇到的烦恼。本学年,全校就有70位教师家访350多次,与90多位“代理家长”进行了访谈。

融入大集体,学做小主人。我校共青团和少先队组织深入开展“拉手关爱留守少年儿童行动”,采取三对一方式帮助留守儿童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在团队主题活动中感受集体温暖,在手拉手活动中学会自理、自立、自强,自律。10年,少先队组织留守学生事迹报告会、“我和妈妈说说心里话”写信活动,吸引了全校60多位留守学生参与。每月,各少先队中队都组织有留守学生参与的给敬老院老人送温暖活动。让他们在集体大环境中受教育,有感悟。今年,学校还将进一步开展少年儿童雏鹰争章活动,有序组织留守儿童培养自强不息、发奋学习的意识。

暑假期间,农村留守儿童基本脱离了学校、老师的有效监管,亲情上缺乏沟通、生活上缺乏照顾、行为上缺乏管教的"三缺"问题更加突出。我校教师采取下村蹲点、上门服务等方式点对点地为留守儿童进行作业和生活辅导。2007年暑假,我校两次安排30多名业务骨干分头前往全镇5个村小学所在地驻点辅导,有计划、有目的地对60位留守学生学业和心理状态重点给予辅导。科目涉及文、数学、英语、心理教育等。每年开学前,学校党支部还组织党员开展留守儿童慰问行动,捐款捐物资助家庭困难留守儿童生活和学习。

学校今年开设了学生心理辅导室,安排专任教师兼职辅导。增加留守儿童心理咨询、心理矫正等教育内容,加大疏导力度,创造条件开设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课,创设咨询信箱、亲情热线电话等,及时发现“留守学生”的显性、隐性的心理压力,并进行合理的疏导,跟踪服务。为他们排忧解难,使留守学生的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在一个时间段内逐步得到矫正。

对于每个人来说,家是温暖的,对于留守儿童来说留守儿童之家就是他们温暖的第二个家。让留守儿童感受家的温暖是学校每位教师的自觉行动。学校还要求班主任和科任老师给予留守学生特殊的关爱,要针对留守学生的特点,坚持启发、引导的疏导原则,强化行为规范的养成训练,组织班队活动让留守学生学会自我管理、自我保护、自我生活,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让留守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受到教育,并融入到班集体中去,以弥补他们亲情缺失对其人格健全发展的消极影响。留守儿童之家每周定期安排集体活动,诸如读书、下棋、打球、说故事等,在管理员和带队老师的指导下,我校30多名留守儿童在留守儿童之家找到快乐,找到进步。除了日常活动,学校留守儿童工作组还在留守儿童之家每月安排一次主题教育活动,有心理辅导讲座,法制教育报告会、留守儿童读书节等。一月一主题,一月一项目。我校是黄山区体育运动项目传统校,学校的文化体育十分丰富,学校文艺汇演、田径运动会,各项读书演讲比赛、科普活动都为“留守儿童”留足了展示的空间,留下了他们欢快、矫健、活泼的身影。新成立的好少年鼓乐队队员大部分都是“留守学生”。特别是在区老干局大力支持下,成立的少年男子门球队,挑选的10名队员中有6位是“留守学生”,球场上球员们个个神采奕奕,稳健专注。通过活动,许多“留守学生”的性格发生了良好的变化,他们活泼开朗、善解人意、热爱集体、关心体贴同学,团结合作、乐于助人,充分展示了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两年来,学校邀请镇妇联、区关工委领导共开设留守学生监护人家庭教育培训班三期。将爷爷奶奶们等“代理家长”请进学校,依托“家长学校”这个载体,请有丰富经验的教师、专家,同“代理家长”面对面地访谈,了解“代理家长”在教育管理“留守孩子”过程中所面临的现象与问题,给予家庭教育的科学指导,提高监护人的家教水平和监护能力,更好地履行监护人的责任。充分利用春节外出务工人员集中返乡之机,举办留守学生家长培训班,召开“留守学生”家长会,与家长交流,帮助留守学生家长更新家教观念,学习掌握家教知识和方法。要求家长逢年过节应尽量回家看望孩子,增进亲情。暑期若有条件,一定要安排孩子到自己工作的地方去“陪工”,加强了解,培养感情。每个星期至少与孩子通一次电话,与孩子保持经常性联系,以便及时了解掌握孩子的生活和学习情况,沟通、交流、解决孩子的情感需求。共同处理解决孩子在成长过程出现的焦点问题。

08年,我校申报了市级课题《乡村“留守学生”关爱行动研究》,以课题研究的方式坚持长期和阶段性转变学校现有留守儿童现状。目前在留守儿童生存状况、品质培养、心理教育等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果。

通过以上教育和管理活动,我校留守学生在校表现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进步和好转,校园学习风气也日渐浓厚。今年暑期,学校集中评选表彰了一批优秀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是一个综合性、全局性、系统性的工作,学校是这个链条上一个重要而特殊的一环,时代在发展,情况在变化,学校教育工作要不断调整工作思路,探索更好的教育方式,让我们大手牵小手,共筑一片蓝天。

关爱农村留守儿童专项工作简报

“农村留守儿童是社会事业发展的短板,也是最需要关爱帮扶的群体。”11月9日,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暨“合力监护、相伴成长”关爱保护专项行动视频会议上,浙江省副省长熊建平如是说道。

近年来,频发的农村留守儿童意外身亡事故,引起了各界的思考。根据民政部、教育部、公安部《关于开展农村留守儿童摸底排查工作的通知》(民发﹝20xx﹞42号),20xx年3月中旬,浙江省农村留守儿童摸底排查工作正式启动。

截至20xx年6月30日,浙江全省共有农村留守儿童约11.68万人,约占该省儿童总数的1.5%,其中男6万余人,女5.68万人。

记者了解到,近76.8%的农村留守儿童集中在义务教育阶段,77%的农村留守儿童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监护和抚养,有63%的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经济收入主要来自于父母外出务工,父母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无监护能力的有8693人。

早在20xx年,浙江就率先全国启动了城乡社区儿童福利督导制度建设工作,着手构建基层儿童福利服务体系。浙江的县、市、区依托儿童福利院或综合性社会福利院建立儿童福利服务指导中心,在街道和乡镇设立儿童福利服务工作站,在社区普遍设立专兼职儿童福利督导员,建立儿童福利督导员制度,形成了自上而下、深入社区和乡村的三级儿童福利服务网络,为儿童福利保障服务体系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浙江的留守儿童已全部排查完毕并录入信息库,建立了一人一档,明确了每一名留守儿童的社会及学校(幼儿园)结对帮扶人。同时为了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信息数据的分析运用,20xx年5月底,浙江省民政厅下发了《关于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基本信息动态管理机制的通知》,要求各地除建立基本信息动态管理机制外,重点要根据调查摸底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关爱保护工作。

“浙江市场经济发达,社会力量活跃,互助帮扶的氛围十分浓厚。”熊建平表示,除了浙江政府着力构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体系,浙江的民间力量也为社会事业发展提供了重要补充。

据了解,浙江正大力统筹各方资源,充分发挥政府、市场、社会的作用,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参与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据统计,浙江省平均每万人拥有社会组织8个,每年募集慈善资金约45亿元人民币。

为推动全省共青团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深入开展,河北省共青团关爱农村留守儿童“青春守护点对点行动”培训交流大会于10月27日在省会石家庄举行。共青团河北省委副书记宋华英出席交流会并讲话。据了解,河北团组织将农村父母双方外出务工或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无监护能力、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作为服务对象,将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省、市两级团委均成立了专门领导机构。

目前,完成了全省62个贫困县和38个易地搬迁县农村留守儿童的摸底工作。为了更好地服务留守儿童,共青团河北省委建成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电子信息系统。该系统具有整合留守儿童建档立卡信息管理、贫困家庭动态变化、专项扶贫业务管理等功能,通过数据分析管理,实现关爱和保护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精准化管理。

以各级团组织、青年志愿者、青年联合会、青少年发展基金会、青年社会组织等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为帮扶主体,开创了贫困救助、医疗救助、权益维护、心理辅导、课后辅导、假期照料、创业帮扶7项“菜单式”服务,推出了贫困留守儿童助学行动、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暖心行动”、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法律护航”行动等多个专项行动。此外,通过建立全省共青团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电子信息系统、建成专门开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志愿者队伍以及创立关爱和救助农村留守儿童基金,落实精准扶贫大数据管理机制,为关爱服务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据悉,活动实施以来,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各级团组织及社会各界积极响应,结对帮扶农村贫困留守儿童工作如火如荼。全省各级团组织帮扶及动员辖区内社会力量帮扶贫困县留守儿童34559人次,结对8049个,实施帮扶项目204个,开展活动964次,帮扶资金395万元,帮扶物资价值493万元。

农村留守老人关爱方案

根据中共镇原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甘肃省实施镇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关于开展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儿童和特困群众关爱服务行动的通知》以及中央、省、市相关工作要求,为了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用身边的人的组织和个人,为身边的人做身边的事,提升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结合我镇实际,现就我镇开展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儿童和特困群众关爱服务工作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坚持多管齐下、齐抓共管,建立“学校、家庭、村(社)、社会”四位一体的帮扶工作机制,把开展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儿童和特困群众关爱服务行动作为党史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实践载体,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抓党建促镇村振兴的重要举措,作为提升镇村治理能力的有效切口,作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桥梁纽带,围绕养老、就医、入托、入学和特困帮扶等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进一步解放思想,建立健全帮扶工作机制,拓展服务项目,补齐短板弱项,优化服务供给,提升服务效能,让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儿童和特困群众老有善养、幼有优教、困有真帮。

开展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儿童和特困群众关爱服务行动,目的在于提升留守人员和特困群众的生活质量、教育质量;在于增强镇政府的组织力、凝聚力、向心力。

(一)用心用情关爱服务农村留守老人。以提高农村留守老人生活品质为重点,维护农村留守老人合法权益,优化他们的生存环境,真正把关爱送到农村留守老人的身边;建立留守老人动态管理数据库,健全留守老人关爱服务体系,着力提升养老服务水平。

(二)用心用情关爱服务农村留守妇女。建立留守妇女动态管理数据库,健全留守妇女关爱服务体系,维护农村留守妇女合法权益,推进留守妇女发展,优化她们的生存环境,真正把关爱送到农村留守妇女的身边,把党和政府关爱关心困难妇女群众的情怀落到实处。

(三)用心用情关爱服务农村留守儿童。以提高农村留守儿童教育质量为重点,维护农村留守儿童合法权益,注重留守儿童以心灵关爱、健康成长为核心,并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来服务留守儿童,营造全社会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建立留守儿童动态管理数据库,健全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着力提升教育服务水平。

(四)用心用情关爱服务农村特困群众。以提高农村特困群众生活质量为重点,着力提升帮扶救助服务水平。发挥部门优势,力争整合资源使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儿童和特困群众困有所帮、爱有所依、居有所安,实现全覆盖、全关爱。

关爱服务行动,主要由各行政村具体实施,通过组织干部入户走访和召开村民小组会议、村民会议等形式,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和诉求需求,兼顾群众所需和组织所能,从能做之事、点滴小事做起,更多更直接为农民群众提供用心用情、周到细致、及时有效的.服务。

农村留守老人是指因子女(全部)长期(通常半年以上)离开户籍地进入城镇务工或经商或从事其他生产经营活动而在家留守的年满60周岁的父母。

1.工作重点。

主要以提高农村留守老人生活品质为重点,为他们提供打扫卫生、送餐助餐、送药助医、送煤取暖、代购代买等贴心服务,着力提升养老服务水平。由镇民政工作站牵头,相关站所配合,各村委会负责具体落实。

2.帮扶措施。

一是落实老年人公共服务政策。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可自愿随子女在市内迁移户口,依法依规享受迁入地社会保障、住房保障、医疗卫生、为老服务、法律援助、文化体育、交通出行等基本公共服务。对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办理居民身份证等证件时,提供上门人像采集、送证等便利服务。(责任单位:派出所)。

二是制定家庭养老支持政策。鼓励家庭成员与老年人共同生活或者就近居住,引导公民自觉履行赡养义务和照料老年人的责任。切实落实职工带薪年休假和职工探亲假制度、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和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等政策。鼓励老年人依法从事力所能及的社会活动,发挥老年人积极作用。全面落实80周岁以上老年人高龄补贴增长机制,对百岁老人予以特殊照顾。对行动不便留守老人确定代买代办人员,为他们代购代买、送餐助餐、送药助医等。(责任单位:镇人社所、卫健办,各行政村)。

三是落实老年人社会救助。全面落实针对特困、低保、低收入、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中的失能半失能、失智老年人及80周岁以上高龄老年人的服务补贴制度,为其接受居家养老服务或者入住机构养老提供支持。将符合条件的家庭中的老年人纳入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医疗救助、临时救助及其他专项救助范围,实现应保尽保。政府创办的社会福利和养老机构,在保障城镇特困人员集中照料服务的基础上,优先收住经济困难的失能半失能、失独和7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建立健全居家养老扶持政策,制定居家养老基本服务清单,不断扩大政府购买养老服务范围。为居家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精神慰藉等服务,为失能老年人提供临时或短期托养照顾服务。(责任单位:镇民政工作站)。

四是老年人法律援助服务。开辟老年人法律援助“绿色通道”,贫困老年人因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提起诉讼的,依法依规给予其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老年人申请法律援助的,法律援助机构要简化程序,实行接待、审查和指派“三优先”原则,放宽老年人申请法律援助的经济困难标准和事项范围。律师事务所、公证处、基层法律服务所等法律服务机构应为经济困难老年人提供免费或者优惠服务。(责任单位:镇司法所)。

农村留守妇女指丈夫连续外出务工、经商等半年以上,本人留在农村居住生活的59周岁以内的妇女。

1.工作重点。

主要以提高农村留守妇女生活质量为重点,为她们提供创业指导、精神关爱、权益维护、健康服务保障等,帮助留守妇女创业就业、脱贫致富,着力提升帮扶服务水平。由镇妇联牵头,各村委会负责具体落实。

2.帮扶措施。

一是加强就业创业指导,提升农村留守妇女就业创业能力。人社部门要优先为有培训意愿的农村留守妇女提供技能培训服务,对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村留守妇女开展种养殖实用技术培训,对有意愿外出务工的农村留守妇女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对居家就业的农村留守妇女开展刺绣、手工编织、民族特色手工艺品制作等项目培训,对有创业意愿的农村留守妇女开展“农家乐”经营等创业培训。全县开发“爱心理发员”公益岗位215个,向有技术的农村留守妇女倾斜。农业农村部门要充分发挥家庭农场、合作社、龙头企业等的培训资源和优势,尽可能多地吸纳农村留守妇女参加培训,并签订稳定的劳动用工合同,实现就近就地就业。文体广电和旅游部门要依托镇村文化旅游、非遗扶贫就业工坊、三区人才文化志愿者计划,积极为农村留守妇女创业发展搭建平台,加大对有意愿且有一定文化和接受能力的农村留守妇女培养力度,使之成为技术能手、镇村工匠、文化能人、非遗传承人等能工巧匠。妇联组织要积极推动落实支持带动贫困妇女脱贫效果显著的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和致富女带头人创办的扶贫产业的相关政策。(责任单位:镇人社所牵头,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综合文化站、妇联)。

二是加强精神关爱,丰富农村留守妇女精神文化生活。民政工作站要指导村民委员会以组织文体活动等方式,定期关注农村留守妇女,将关爱服务纳入村规民约。人社、民政、妇联要共同推动用工单位为农民工关爱家人创造条件、提供便利。文化站要积极组织开展适宜农村留守妇女的文化体育活动,为农村留守妇女提供基本公共文化和体育服务,丰富农村留守妇女精神文化生活。妇联组织要深入开展各级妇联执委和农村留守妇女手拉手活动,把走访慰问农村留守妇女工作作为“巾帼暖人心”活动的重要内容来抓,将走访慰问关爱作为一项长期工作,特别要在元旦、春节、三八妇女节、母亲节、重阳节等重要节点,有针对性的走访慰问、关心关爱农村留守妇女,为她们做好事、解难事、办实事。(责任单位:镇民政工作站、人社所、文化站、妇联)。

三是加强权益维护,保障农村留守妇女合法权益。司法所要坚持发展“枫桥经验”,切实开展婚姻家庭类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落实矛盾纠纷定期排查机制,针对农村留守妇女家庭定期入户走访、排查,真正做到涉及农村留守妇女矛盾纠纷早发现、早控制、早处置、早化解。要发挥律师专业作用,结合“一村(居)一法律顾问”制度和贫困户“法律体检”行动,为农村留守妇女提供法律咨询、解答法律问题、提供法律帮助,维护其合法权益。公安部门要加大对侵害农村留守妇女合法权益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和惩治力度,特别是严防和惩治农村黑恶势力对农村留守妇女人身财产安全的侵害。要配合相关站所,主动开展妇女维权、法制政策等宣传工作,引导农村留守妇女自觉提高识别、鉴别违法犯罪和抵御不法侵害的意识和能力。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要加强对农村留守妇女土地承包权益维护。民政工作站要指导村民委员会配合相关部门做好镇村社会综合治理工作,及时协调解决涉及农村留守妇女的生产生活纠纷、邻里矛盾等。妇联组织要向农村留守妇女宣传《民法典》《妇女权益保障法》《反家庭暴力法》等法律法规。民政站和妇联还要共同建立健全“汇聚幸福·和合之家”建设,在婚姻登记处建立完善“心理咨询室”“调解室”等,聘请法律专家为有婚姻问题的留守妇女提供帮助。(责任单位:镇司法所、派出所牵头,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镇民政工作站、妇联)。

四是加强健康服务保障,提升农村留守妇女卫生保健意识和水平。卫健办要针对农村留守妇女落实医疗救治政策,重点加强对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严重精神障碍等慢性病的规范化管理与服务,在健康养成、规范诊疗、病情监测、用药成效及并发症防治等方面提高服务质量和效果。妇儿工委办公室要加大贫困母亲“两癌”救助力度,依托“母亲健康快车”项目和“妇女之家”阵地,开展健康知识宣传、义诊咨询等服务。(责任单位:镇卫健办、妇联)。

五是加强政策衔接,确保贫困农村留守妇女脱贫致富。民政站要将符合条件的农村留守妇女家庭纳入最低生活保障、临时救助、残疾人两项补贴等社会救助范围,做到应保尽保。人社所要优先聘用建档立卡零输转就业家庭农村留守妇女从事镇村公益性岗位,优先吸纳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农村留守妇女在扶贫车间就业。妇联、妇儿工委、民政站要共同支持社会组织和慈善力量为贫困农村留守妇女及其家庭开展相关扶贫公益活动和公益项目。妇联要发挥村妇联主席和执委在临时救助、最低生活保障等救助政策落实中的积极作用,确保符合条件的贫困农村留守妇女全部纳入保障范围。积极争取将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其他社会捐赠资金充分运用到“巾帼暖人心”活动中,使捐赠资金在救助贫困农村留守妇女中发挥作用。残联要推进为残疾农村留守妇女提供基本康复服务,为残疾人发放辅助器具等康复设备,使残疾农村留守妇女得到康复救助与服务。要协调推动有关部门落实按比例安排残疾农村留守妇女就业和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政策,扶持发展残疾人电商网店、线上销售农副产品等,带动残疾农村留守妇女就业创业。(责任单位:镇民政工作站、人社所、妇联、残联)。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外出务工或一方外出务工连续3个月以上,另一方无监护能力,无法与父母正常共同生活的不满16周岁农村户籍未成年人。

1.工作重点。

主要以提高农村留守儿童教育质量为重点,为他们协调落实控辍保学、教育资助、送教上门等帮扶政策措施,协调帮助特殊困难儿童优先安排在校住宿,协调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儿童陪读人员就近就地就业或享受公益性岗位,着力提升教育服务水平。由平泉中学、平泉初级中学、湫池中学、新星中学和镇中心小学牵头,相关站所配合,各村委会负责具体落实。

2.帮扶措施。

一是落实村民委员会职责。村民委员会要加强对监护人的法治宣传、监护监督和指导,督促其履行监护责任,提高监护能力。村民委员会要定期走访、全面排查,及时掌握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情况、监护情况、就学情况等基本信息,并向镇镇人民政府报告;要为农村留守儿童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与父母联系提供便利。要建立翔实完备的农村留守儿童信息台账,一人一档案,实行动态管理、精准施策,为有关部门和社会力量参与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提供支持;通过党员干部上门家访、驻村干部探访、专业社会工作者随访等方式,对重点对象进行核查,确保农村留守儿童得到妥善照料。(责任单位:各村民委员会)。

二是加大教育部门和学校关爱保护力度。教育部门要落实免费义务教育和教育资助政策,确保农村留守儿童不因贫困而失学;支持和指导中小学校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心理、人格积极健康发展,及早发现并纠正心理问题和不良行为;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相对集中学校教职工的专题培训,着重提高班主任和宿舍管理人员关爱照料农村留守儿童的能力;会同公安机关指导和协助中小学校完善人防、物防、技防措施,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做好法治宣传和安全教育,帮助儿童增强防范不法侵害的意识、掌握预防意外伤害的安全常识。中小学校要对农村留守儿童受教育情况实施全程管理,利用电话、家访、家长会等方式加强与家长、受委托监护人的沟通交流,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生活情况和思想动态,帮助监护人掌握农村留守儿童学习情况,提升监护人责任意识和教育管理能力;及时了解无故旷课农村留守儿童情况,落实辍学学生登记、劝返复学和书面报告制度,劝返无效的,应书面报告县级教育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依法采取措施劝返复学;帮助农村留守儿童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加强与父母的情感联系和亲情交流。寄宿制学校要完善教职工值班制度,落实学生宿舍安全管理责任,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引导寄宿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艺术、社会实践等活动,增强学校教育吸引力。(责任单位:平泉中学、平泉初级中学、湫池中学、新星中学和镇中心小学)。

三是发挥群团组织关爱服务优势。人社所要积极开发“爱心妈妈”“共享奶奶”公益岗位,全镇8个村每村配备1名。工会、妇联、民政站等群团组织要发挥自身优势,积极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假期日间照料、课后辅导、心理疏导等关爱服务。工会、团委要广泛动员广大职工、团员青年、少先队员等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和互助活动。妇联要依托妇女之家、儿童之家等活动场所,为农村留守儿童和其他儿童提供关爱服务,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父母、受委托监护人的家庭教育指导,引导他们及时关注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状况,加强亲情关爱。残联要组织开展农村留守残疾儿童康复等工作。关工委要组织动员广大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等离退休老同志,协同做好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与服务工作。(责任单位:镇人社所、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

四是推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民政站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其深入城镇社区、学校和家庭,开展农村留守儿童监护指导、心理疏导、行为矫治、社会融入和家庭关系调适等专业服务。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支持社会组织、爱心企业依托学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举办农村留守儿童托管服务机构,财税部门要依法落实税费减免优惠政策。(责任单位:镇民政工作站、市场监督管理所)。

(四)关爱特困群众主要工作任务和措施。

1.工作重点。

主要以提高农村特困群众生活质量为重点,为他们积极落实产业扶持、就业帮扶和救助供养、大病救助、临时救助等特殊支持政策,特别是从鳏寡孤独、五保户、残疾人等特困群众的实际困难出发,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着力提升帮扶救助服务水平。由镇民政站牵头,相关站所配合,各村委会负责具体落实。

2.帮扶措施。

落实分散特困人员“四个一”服务。民政部门要落实分散特困人员“四个一”(每周打扫一次卫生、每半月洗一次衣服、每月理一次发、每半年采购发放一次生活必需品)。主要是为分散特困人员购买外套、内衣、鞋袜,床单、被套、被褥、枕巾,面粉、大米、食用油,火炉、煤炭等生活必备用品。(责任单位:镇民政工作站、各村民委员会)。

(一)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各村党支部和相关站所要高度重视,深刻认识开展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儿童和特困群众关爱服务行动的重要性,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组建工作专班,靠实工作责任,细化工作举措,把开展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儿童和特困群众关爱服务行动作为提升镇村治理能力的有效切口,瞄准突出问题,补齐短板弱项,逐层逐级安排部署,尽快启动实施。

(二)突出重点,压实工作责任。由相关站所牵头,村党支部、村委会具体实施,聚焦工作重点,以提升养老服务水平,提升教育服务水平,提升帮扶救助服务水平为目标,制定具体可行的工作方案,分类指导,精准施策,解决农村“老少困”特殊群众“急难愁盼”的实际困难。在关爱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儿童和特困群众的同时,持续落实“五净一规范”,消除视觉贫困,帮助关爱对象形成良好的生产生活习惯。镇民政工作站、平泉中学、平泉初级中学、湫池中学、新星中学、镇中心小学、人社所、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派出所、综合文化站、卫健办、妇联、团委、残联、工会等部门要根据工作职责,结合实际,积极主动谋划,加强业务指导,迅速启动实施,切实把中央、省、市、县部署要求落实落细,抓出成效。

(三)动态监管,建立信息台账。由各行政村负责,对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儿童和特困群众进行摸底排查,建立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儿童和特困群众信息台账,加强动态管理,重点排查生活困难、残疾、重病等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儿童和特困群众情况。

(四)加强宣传,努力营造氛围。各行政村、各有关站所要根据实施办法,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抓好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儿童和特困群众关爱服务工作,将政策执行过程中好的经验做法和工作建议及时上报县镇村振兴局。同时,运用各种方式广泛进行宣传,营造全民参与关爱行动浓厚氛围。

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简报

“农村留守儿童是社会事业发展的短板,也是最需要关爱帮扶的群体。”11月9日,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暨“合力监护、相伴成长”关爱保护专项行动视频会议上,浙江省副省长熊建平如是说道。

近年来,频发的农村留守儿童意外身亡事故,引起了各界的思考。根据民政部、教育部、公安部《关于开展农村留守儿童摸底排查工作的通知》(民发﹝﹞42号),3月中旬,浙江省农村留守儿童摸底排查工作正式启动。

截至206月30日,浙江全省共有农村留守儿童约11.68万人,约占该省儿童总数的1.5%,其中男6万余人,女5.68万人。

记者了解到,近76.8%的农村留守儿童集中在义务教育阶段,77%的农村留守儿童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监护和抚养,有63%的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经济收入主要来自于父母外出务工,父母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无监护能力的有8693人。

早在,浙江就率先全国启动了城乡社区儿童福利督导制度建设工作,着手构建基层儿童福利服务体系。浙江的县、市、区依托儿童福利院或综合性社会福利院建立儿童福利服务指导中心,在街道和乡镇设立儿童福利服务工作站,在社区普遍设立专兼职儿童福利督导员,建立儿童福利督导员制度,形成了自上而下、深入社区和乡村的三级儿童福利服务网络,为儿童福利保障服务体系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浙江的留守儿童已全部排查完毕并录入信息库,建立了一人一档,明确了每一名留守儿童的.社会及学校(幼儿园)结对帮扶人。同时为了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信息数据的分析运用,2016年5月底,浙江省民政厅下发了《关于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基本信息动态管理机制的通知》,要求各地除建立基本信息动态管理机制外,重点要根据调查摸底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关爱保护工作。

“浙江市场经济发达,社会力量活跃,互助帮扶的氛围十分浓厚。”熊建平表示,除了浙江政府着力构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体系,浙江的民间力量也为社会事业发展提供了重要补充。

据了解,浙江正大力统筹各方资源,充分发挥政府、市场、社会的作用,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参与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据统计,浙江省平均每万人拥有社会组织8个,每年募集慈善资金约45亿元人民币。

仓镇中心学校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情况汇报

爱如坦荡湖水,柔波荡漾;情同苍茫草原,广阔无垠。留守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支持,离不开学校的温情服务,离不开妇联、教育部门和社会各界的真情关爱。为切实关爱留守儿童,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帮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给留守儿童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我校结合实际在留守儿童工作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校留守学生的基本情况

我校开设了15个教学班,共有留守学生61人。其中男生31人,女生30人,占学生总数比例9%。留守学生是新时期教育的特殊对象,为了做到有效管理,我校对留守学生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与研究。调查表明:由于远离双亲,缺乏来自父母和完整家庭的亲情呵护,尤其是家庭教育等方面出现断层或缺位,导致留守学生在思想、行为和心理的成长发育中出现了一些急待关注和解决的问题:学业失教、生活失助、心理失衡 、亲情失落、安全失保,针对留守学生中存在的共性问题,我们明确了关爱留守学生的工作目标,即全面实施“关爱工程”,为留守学生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使留守学生享受到同其他学生一样的教育和关爱,教育留守学生学会自理、自立、自强,自律,锻炼他们的意志,培养坚韧、独立的个性,形成健全的人格,促使他们健康茁壮的成长。

二、健全工作机制,打造关爱阵地

(一)建立健全领导负责制度。

学校成立了以武刚校长为组长的关爱工程领导小组,制订具体计划和实施 “留守学生”教育工作方案,真正地使学校成为了学生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阵地。

(二)认真摸底造册,并建立留守学生联系制度。

我校对所有学生进行了认真的摸底调查,弄清留守学生的情况,认真造册登记其家长联系电话号码和家庭地址,加强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形成关爱网络。

“绿色通道”,让留守儿童与父母之间零距离,远隔千里同样享受父母之爱。

(三)实施“手拉手结对帮扶”制度。

学校首先分班级统计留守学生的具体情况,然后采取“结对帮扶”的形式,班主任、科任教师每人帮扶两位留守学生,使每一名留守学生都有人关心、有人帮助。每次帮扶都要有实际内容,并及时做好跟踪记录。采取经常谈心、定期家访等不同形式,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关注孩子的思想、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情况,让他们感受到学校这个大家庭的温暖,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四)注重留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针对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的留守学生,学校每月利用校园广播在班会时上一节留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少先大队和教务处联合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矫正活动,打开留守学生心灵之窗,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心里话,在留守儿童之家设立悄悄话信箱,每周五定时开箱取阅,对学生困惑给予当面答复。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让留守儿童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五)建立健全座谈会制度。

学校每学期最少召开一次帮扶教师、留守儿童、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的座谈会,加强与留守儿童父母或监护人的交流与沟通,切实了解留守学生的心理动态,倾听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对学校的意见,帮助教师做好帮扶工作,形成关爱留守学生的工作合力。在座谈会的同时,学校还充分利用“家长学校”这一阵地对委托监护人进行培训与教育,更好地帮助委托监护人科学有效地完成他们“代理家长”的职责。

三、我校关爱活动取得的成绩

违法事件发生,我校的各项关爱活动得到了留守学生家长的一致好评。

留守学生的教育工作是一项艰巨而且繁杂的工作。为了让这项工作落到实处,学校督促教师们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认真开展各种加强留守学生教育的实践活动,并对活动情况进行认真记载,包括家访、会议、主题活动、谈心、总结等内容。学校关心留守学生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则一方面积极指导教师开展各种留守儿童教育工作,另一方面进行定期和不定期地检查和督促教师的教育工作。这样充分调动教师的教育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力地促进留守儿童教育工作质量的提高。

一滴水能反射出太阳的光辉,一份爱足以体现社会的'温暖。我校将继续认真实施关心留守学生工程,我们将用真心去倾听,用真爱去温暖,用真情去为留守学生服务,为他们撑起一片爱的绿洲。

共享蓝天,关爱留守儿童

仓镇中心学校

2012年十月

为认真贯彻落实关于留守儿童问题的重要指示,按照市、县教育局的统一要求和部署,同时,我校为深入了解留守儿童的日常生活、学习发展情况,切实抓好留守儿童义务教育工作,至此我校将近期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排查,现将我校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西河镇中心小学位于西河镇直所在地。我校根据排查现状,掌握实情的根本原则进行摸排,全校共计741名在校生,学生来源于各村和邻近乡镇,由于农村土地的流转,父母外出打工人数较多。从排查的结果来看:学校留守儿童总数为160人,占学校学生总数的 21.5 %,其中男73 人,女87人。

二、通过走访调查,留守儿童大致分为三类:

3、是亲属监护型,属于这种类型的留守儿童约占2.5%。

三、在走访调查中,我们发现,以上3种类型中,因为家庭教育的缺位、家庭关爱的缺失、沟通交流的缺少、有效监护的缺乏,使得留守儿童的情感、心理、生活、学习乃至人格方面都出现诸多问题,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影响了教育的均衡发展。 因此,关注、关心、关爱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不仅是对他们个人成长的关爱,而且是对社会对国家负责的体现;不仅是对国家经济的支持,也是对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撑,更是学校“诚注心田、情满校园”办学理念的内在要求。

四、建立组织,构建管理网络,成立留守儿童工作小组,由校长张占生任组长、副校长王继生任副组长,各班主任担任小组成员,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协调社会力量,共同关注留守儿童为了让留守儿童安心学习、健康成长,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营造关爱留守儿童氛围。将关爱留守儿童问题作为师德建设考核的重要依据。在学校校委会、班主任、少先队领导组织中对留守儿童充分关注,实行结对帮扶措施,对他们的学习、生活给予关心,尊重留守儿童的人格,滋润了他们渴望爱的心灵。

五、虽然我们采取了一些措施,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目前学校办学经费仍然困难,教育教学设施不够完善,经费不足,大大制约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进程和质量,同时,缺乏专职心理疏导老师和相关懂得心理介入的教师也是制约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问题之一,对相关教育人员进行专业的心理教育培训或由专业人员进行指导迫在眉睫。还有,心理干预教师经验不足,家长打工地点不定,联系方式不定,联系起来十分困难,故此,导致校方与家长沟通不及时,也是存在的问题之一。

总之,我校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将逐步深入,让留守儿童的心理和生理都能够健康的发展,我校将积极探索留守儿童的教育方式,让他们感受到爱的温暖,家的温馨。留守儿童的发展还期望于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我校也会加大工作力度,把留守儿童工作做细、做实、做好。让留守儿童能够在蔚蓝的天空下茁壮、健康的成长。

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简报

昨日,本市召开留守儿童关爱保护专项行动部署会,目前全市共摸底排查出农村留守儿童1236人,即日起将开展专项行动,严打遗弃农村留守儿童等监护侵害行为,不满16周岁不能脱离监护单独居住生活。

从今年4月开始,本市民政部门对全市农村留守儿童进行了摸底排查,目前全市共有1236人。其中,由(外)祖父母监护的970人,占78.48%;由亲友监护的33人,占2.67%;无人监护的35人,占2.83%;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无监护能力的198人,占16.02%。从区域分布看,武清、宝坻、宁河、蓟州四个区共有1117人,其中蓟州最多,共565人。从年龄结构看,0-5周岁、6(含)-13周岁、14(含)-16周岁的农村留守儿童分别为279人、834人和123人,各占22.57%、67.48%和9.95%。

落实家庭监护责任对暂时无法返回的家长,督促其及时指定合适人员代为监护,并指导受委托监护人签订“责任确认书”。

落实强制报告责任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要指导村(居)委会边排查、边发现,随时向公安机关报告处于监护困境的农村留守儿童情况,未及时履行报告义务、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依规给予处分。

落实临时监护责任对正处于无人监护、父母一方外出另一方无监护能力,且暂时联系不上外出务工父母的农村留守儿童,要就近护送至其他近亲属、村(居)民委员会或救助管理机构、福利机构临时监护,并继续联系父母,及时向临时监护主体通报联系情况。

落实控辍保学责任各中小学、村(居)民委员会要逐一核查,对学生无故不到校超过一星期的要及时组织劝返,劝返无效的,有关部门要依法采取措施,确保适龄的失学辍学留守儿童返校。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不依法送儿童入学,经批评教育无效并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追责。

落实户口登记责任依法为无户籍农村留守儿童登记常住户口,逐一建档。对其中非亲生落户的儿童,公安机关应及时采集dna信息,录入“全国公安机关查找被拐卖/失踪儿童dna数据库”进行比对。

依法打击遗弃行为对遗弃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留守儿童的监护人,依法予以治安管理处罚。对于情节恶劣、涉嫌遗弃犯罪的,公检法应依法予以惩处。对于监护人将留守儿童置于无人监管状态导致其面临危险且经教育不改的,或拒不履行监护职责6个月以上的,有关责任主体应依法向法院提出撤销监护人资格、另行指定监护人的申请。

农村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根据县有关关爱留守儿童的文件精神,结合我村留守儿童成长状况及实际需求,更好地发挥村两委等组织的功能,更好地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深入推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特制定本计划。

通过对留守儿童基本情况及普遍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建立健全留守儿童工作档案,找到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同时,要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大力宣传,建立目标责任制和完善的工作考评制度,不断提高我校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水平和成效。

“问题留守儿童”、“困难留守儿童”作为重点帮扶对象进行关爱。

第二步、搭建关爱平台。一是以村级网络为平台,做一名“联络员”,开通“视频交流”,让留守儿童与父母每周进行一次视频交流,接受亲情关爱;二是以远程教育终端站点为平台,做一名“播放员”,每月组织一次留守儿童观看励志教育专题片,引导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三是以农家书屋为平台,做一名“管理员”,全天候为留守儿童开放,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四是以留守儿童活动室为平台,做一名“组织员”,利用节假日,组织各种有益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和成长的文体娱乐活动。

关爱农村留守儿童个人工作总结

为了给这些留守儿童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从二0xx年起,我校就启动“留守儿童关爱工程”,现将20xx年的有关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总结如下。

通过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了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全面推广“关爱工程”,为留守儿童营造了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同时还加强了领导,形成合力,大力宣传,建立目标责任制,完善工作考评制度,不断提高了广大未成年人的结合素质。

(一)建立健全机制,发挥学校阵地的作用。

1、建立健全领导负责制度。

学校成立了以吴绵景校长为组长的关爱工程领导小组,制订了具体计划,实施了“留守儿童”教育工作方案,真正地使学校成为了学生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阵地。

2、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

我校对所有学生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摸清了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了每个留守儿童的专门档案和联系卡,通过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的了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3、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的制度。

在学校留守学生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并配备帮扶教师,全校确立了七十一对帮扶对子。帮扶教师经常找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建立了教职工关爱留守儿童的成长日记,培养了更多的优秀的教师成为“代理家长”,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的集体中成长,以对他们缺失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4、建立健全教师与留守儿童的谈心制度。

学校做到了每月召开一次帮扶教师、留守儿童、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的座谈会。

学校建立了留守儿童、学校、家长(监护人)、政府之间完备的联系方式和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层层签订了安全责任书,明确责任,确保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中快乐成长。

6、注重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积极营造了良好的环境,针对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学校开设了心理教育课,大力开展了心理咨询,心理矫正活动,让他们削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7、建立健全检查考核机制。

中心学校积极研究了科学考核评估的办法,加强了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建立和完善了工作考评制度,定期对学校和教师进行了考评,作为奖优罚劣的重要依据。

(二)构建教育网络,形成关爱合力。

1、加强与留守儿童父母或监护人的交流与沟通。

2、加强了委托监护人的培训教育。

3、加强同社区、村组和家庭的合作,营造深厚良好育人氛围。

(三)明确职责,创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

1、加强了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和管理。

2、加强了对贫困留守的资助工作。对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等方面,给予特别的照顾,将家庭困难的留守儿童纳入到“两免一补”、“济难救助”中来,确保他们完成国家规定义务教育。

3、整治校园周边环境。

4、建立健全保障外出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工作包制度和机制。

5、建立关爱经验交流制度。

学校每期进行一次“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总结,定期召开会议了研讨会、座谈会、定期举行经验交流、不断探索方法,新措施,不断提高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水平。

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学校从学习方面对留守儿童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对结对帮扶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建立进步档案。生活上对留守儿童要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指导留守儿童学会生活自理,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1、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对各班的留守儿童进行登记,含家庭环境,家长去向和代管家长的情况等,定期开展有益于孩子们健康成长的文娱活动。

2、开展关爱留守儿童主题教育活动。学校开通亲情电话,让留守儿童在课间、休息时与家长联系、沟通,增进学生与家长的感情。

3、各班教师每周与3—5名留守儿童谈一次心,了解他们近期的学习、生活、情绪、交友、身体等方面的情况,交流感情,培养学生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心理。

4、为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打开留守儿童心灵之窗。

5、开展赠生日贺卡、写生日感言、送生日祝福活动,让留守儿童参加书法,手抄报等比赛活动,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通过认真调查研究,摸清本校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并为每个留守儿童建立了动态专门档案。适时根据本校学生变动情况,及时补充或变更档案的相关内容。通过这种方式,有效建立起与学生家长、老师之间方便的沟通渠道,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联系网络。

针对留守儿童最缺乏的就是亲情关爱,在日常工作中,把留守儿童当成自己的孩子,创新思路,积极控索,注重从平时生活细节、亲情体验、心理教育等各个方面加强教育引导,力争让留守儿童找回亲情、找回快乐,健康成长。

(一)制定计划,注重平时。经过反复思考和积极探索,根据留守儿童不同情况,逐个进行分类、分组,制定帮扶计划,将每个学生的学业情况、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逐一列成表格,按计划实施。并在平时学习生活中,对留守儿童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开心。在留守儿童患病时,及时诊治,悉心照料。比如:五、二班学生王某在上体育课时,脚不慎扭伤,辛文言老师闻讯后,及时将该学生带至县骨科医院去看医生,在他在床上静养期间,每天坚持为他端饭送水,补习功课,让他感觉到老师对他的关心、关爱。该学生伤愈出院后,学习更加用功,亲切地称她为“老师妈妈”。

(二)区别对待,因材施教。作为留守儿童每个家庭环境、经济状况迥然不同,其情况千差万别。我校在全面把握每个留守儿童基本情况的同时,针对少数学习严重滑坡、人格发展不健全、道德发展欠缺的留守儿童,区别对待,制定个别教育管理方案,着重进行矫治和帮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例如:六、一班留守儿童程某,其父母均在广东打工,由其70多岁外公代为管理,平时喜欢穿着打扮,花钱大手大脚,成绩时好时坏,其外公根本无法管理。我们在全面了解此生情况后,制定了针对此生教育引导方案:在周末带他到建设工地去调查了解生活,让他观看红色教育影片,让他与父母通过电话了解打工的艰辛生活。通过循序渐进的教育,一次,我们发现他在自己的笔记本中写到:“亲爱的爸爸、妈妈,是老师让我感受到了你们生活的艰辛,我一定会重新认识自我……”从此,该生改掉恶习,认真学习,成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三)消除痼疾,促进健康。通过每周班队活动时间定期开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独立生活教育和体谅父母教育等,使留守儿童感到备受关爱,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消除不良痼疾,强化情感体验,营造健康乐观向上、朝气蓬勃的学习生活氛围。

建立教师关爱留守儿童成长日记,培养更多“代理家长”。加强定期走访与临时监护人交流,及时反馈儿童的情况,帮助做好留守儿童的思想工作。例如:学生刘某,父母都在云南打工,家里只有兄妹二人,没有人照顾。有一段时间他经常逃学,上课时经常睡觉。通过走访了解,发现其由于精神空虚,缺乏关爱,结交了社会一些缀学少年。我们发现这一情况后,立即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教育,让其重新振作精神,免其走入歧途。

总之,关爱留守儿童是我们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今后,各校更会积极探索有效的管理方法,走进留守儿童,关心他们的.生活,关心他们的学习,让他们真正感受到学校的温暖。

农村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虽然“关爱留守儿童”这个活动仅有仅仅一天的时光,可是令我获益匪浅,从中感受了很多,领悟了很多。我们明白“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是国家未来的期望。邓小平同志说过:“要从娃娃抓起”,那么儿童就理所应当的成为我们的关切对象,在儿童当中因为留守儿童的特殊性,我们就应对他们倾注更多的关心和爱护。他们从中便缺少父母的疼爱,我们这个社会更就应帮忙和关心他们。

我们这个活动的上午安排是先进入自然村进。行城乡清洁工作。刚刚下车,一股农村,特有的气息扑面而来,我尽情的呼吸着新鲜空气。依照之前的分组,我们大学生志愿者很快便手执工具做起了清洁工作。烈日炎炎,我们热火朝天的干起来,不一会儿就汗流浃背了。农村中乱扔垃圾的现象较为严重,这无形中给我们的清洁工作增加了工作难度。我们组有人把垃圾扫成一堆,有人倒垃圾,有的地方还需要用铲子去铲,大家都很卖力。农村的阿姨叔叔还自动的借工具给我们,还和我们道谢,我们心里甜滋滋的。在我们的齐心协力之下,我们的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干净了很多。

结束了清洁乡村的工作之后,我们便开展采访村干部的工作。按照之前订的是采访三个人,每个小组负责采访一个村干部。在整个采访过程中,村干部都始终很认真的回答我们的问题。采访进行的很顺利。采访结束之后,我想我们的农村必须会变得越来越洁净,越来越美。

忙活了一个上午,上午的工作最终圆满的结束了。匆匆忙忙的吃过午饭后,我们便投入到午时的工作当中来。

午时的工作主要是我们志愿者和留守儿童进行互动玩游戏,然后结束以后发放一些我们事先准备好的学习用品和糖果之类的给他们。经过一个小时左右的车程我们到了活动的目的地何家小学。在留守儿童都到齐了之后,团长便组织我们和他们一齐玩游戏。其中有一个游戏叫“网鱼”,游戏规则是“鱼”在被“网”捕到了以后便会自动归到“网”这边,大家一齐手牵着手,直到成功捕到了所有“鱼”。我们和这些孩子玩的十分开心,传来我们一阵阵的欢笑声,孩子们的脸上都洋溢着欢乐的笑脸。

游戏结束以后,我们便将带来的学习用品和糖果发给他们。在他们一一介绍完自我的姓名,年龄,班级以后,我们这些哥哥姐姐送上学习用品和糖果并叮嘱他们要好好学习,。他们用稚嫩的声音向我们说:“多谢哥哥和多谢姐姐”,“送人玫瑰,手留余香”,我们都很享受帮忙别人所获得的欢乐。之后我们还一齐合影留念,照相机记录下了我们这天灿烂的笑脸,留下了我们一份珍贵的回忆。

欢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这天的活动很快就结束了,我们都依依不舍和他们告别,然后终究在催促声中上了车。我们内心都很不舍这些孩子。

这天的活动给了我很大的触动,这些留守儿童自小父母不在身边,他们因而比童年人更懂得珍惜,更懂得感恩,也比同年人多一些成熟与稳重。从他们的眼里我看到了坚强,读懂了他们内心其实还是无比的想念父母。可是我们这个社会没有忘记他们,我们每个人都很关心他们,一样他们能够开心欢乐的健康成长。

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贯彻落实《xx市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行动计划》文件精神的必然要求。

根据津教发[20xx]21号)和xx委办发[20xx]48号文件精神,结合xx区各学校实际情况,对片区内各教管中心以及辖区内学校开展留守儿童工作进行了调研和总结,现就津南片区开展情况小结如下:

xx区有法人单位学校x所,共有学生x人,学生%都来自于农村,留守儿童较多。

从片区内各校开展“留守儿童”专项调查工作的结果来看:辖区内“留守儿童”总数为x人,占学生总数的%,但这些弱势群体的成长与发展却关系着学校的`生存发展。

1、各教管中心成立“留守儿童专项督导和工作小组”:各教管中心主任任组长、书记(副主任)任副组长,以办公室人员和各校校长为成员,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2、协调社会力量,共同关注“留守儿童”。

为了让“留守儿童”安心学习、健康成长,各教办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与镇关工委密切配合,争取得到上级领导部门的大力支持,探索和尝试针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模式,辖区各校构建立了家校联系网络:一是完善留守儿童亲人联系方式,二是寻找代理爸爸和妈妈;三是各校德育处具体负责,各班主任具体实施,师生员工多位一体,创办了“留守儿童之家”。

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为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我校充分发挥学校及少先队组织的优势,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

我校教师将关爱留守儿童问题作为师德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在班级内、少先队中对留守儿童充分关注,对他们的学习、生活给予关心,全校师生在看似简单的“问一问”、“拉一拉”中营造了爱的氛围,尊重留守儿童的`人格,滋润了他们渴望爱的心灵。

通过家访、电话联系、召开家长会等形式加强与留守儿童父母或监护人的交流与沟通;加强对贫困留守儿童的资助工作;建立关爱经验交流制度,不定期召开研讨会、座谈会,进行经验交流,不断探索新方法、新措施;经常请来专家领导来校作指导,不断提高留守儿童教教育治理水平。

每班推荐4—5名典型留守儿童与我校在职教师结对,每位教师结对2—3名留守儿童,帮扶教师经常找留守儿童谈心,随时把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定期家访、关心生活、指导学习,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建立教职工关爱留守儿童的成长日记,让留守儿童在有教师同学关爱的集体中成长,以对他们缺乏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我校的留守儿童在全校学生中占很大比例,这些孩子大多数跟爷爷奶奶生活,爷爷奶奶往往对孩子宠爱至极,生活中的大小事几乎全部包办,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劳动观念淡漠,劳动技能欠缺,生活处理能力低下。为了增强留守儿童的劳动观念,培养劳动技能,我们设计了“我有一双巧巧手”劳动技能大赛。通过竞赛,展示孩子基本劳动技能,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提高学生的自理能力,做一个全面发展的小学生。

不少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接送孩子不方便,大部分孩子中午在学校就餐,中午的这段时间除了让孩子休息好,学校组织各班同学认真阅读各种有益书籍,并争取到xx流动“爱心书屋”的大力支持,大大充实了各班的图书角。

红领巾广播台开播“午间书场”栏目。每天中午11:40至12:00两名播音员利用学校广播,给全校师生读名著,这学期读完了《西游记》,并读了《成长青春励志篇》中的许多优美文章。

在孩子们爱上读书时,大队部组织了一次“读书演讲”和“诗文诵读”比赛,留守儿童们个个精心准备,在比赛中一展风采。活动的开展更进一步激发了孩子们读书热情。

每周五的“红领巾广播台”开设习作平台、美文欣赏、知心姐姐、生活小知识、歌曲点播等栏目,伴着轻柔的音乐,一篇篇优美的文章不仅让留守儿童们饱了耳福还懂得许多道理。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不断完善关爱“流动留守儿童”工程的工作机制,不断总结出新,狠抓工作落实,把关爱“流动留守儿童”工作逐步推向深入,为流动留守儿童和其他同一片蓝天下的孩子们一起和谐、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关范文推荐
  • 12-26 入党积极分子的月份思想汇报(实用19篇)
    入党积极分子应积极参与党组织的各项活动,不断增加自己的经验和能力。以下是一些入党积极分子的座右铭和学习口号,希望能够激励大家更好地为党和人民奋斗。尊敬的党支部:
  • 12-26 党员脱贫攻坚个人心得体会(通用17篇)
    党员心得体会是党员对自己在党内工作、学习和履职中的经验、感悟和思考进行总结的一种方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党员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希望能够对大
  • 12-26 国外留学论文(通用22篇)
    范文范本是写作教学中常用的教材,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小编为大家搜集了一些优秀的总结范本,供大家阅读和学习。澳大利亚生态环境保护的一个最大特点是起步较早。这
  • 12-26 写我的假期生活(模板16篇)
    优秀作文注重逻辑性和条理性,能够让读者按部就班地展开阅读。优秀的作文是一种反映思想和情感的艺术表达方式,写好一篇作文不仅需要丰富的词汇和句型,更需要深入的思考和
  • 12-26 自传入党格式范文(17篇)
    写入党自传是深化自己对党的理解和提高党性修养的有效途径。在这里,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入党自传的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要求入党的同志,向党组
  • 12-26 护理礼仪的自我介绍(优秀19篇)
    自我介绍是我们展示自己独特个性和特点的机会,让他人对我们有更全面的了解。以下是一些专门为不同场合准备的自我介绍范文,供大家参考。根据公关礼仪的惯例,地位低者先介
  • 12-26 学习魏书生班级管理心得体会(热门21篇)
    心得体会是在学习、工作、生活中的一种自我反思和总结,能够帮助我们提高自身的能力和质量。以下是一些写作心得体会的范文,希望对大家写作有所帮助。当过班主任的都有深刻
  • 12-26 学校目标责任书(热门20篇)
    学校是每个人成长的地方,对于我们来说,每天都是充满了学习与探索的时光。请大家和小编一起来阅读一些精选的学校总结范文,分享其中的成长和收获。为了推动全镇学校管理逐
  • 12-26 会计电算化实习报告(热门20篇)
    实习报告是一个对自己实习期间所做工作和取得成绩进行记录和展示的方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些实习报告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通过本次实习,使我们熟练掌握在手工
  • 12-26 暑假学生安全责任书(汇总19篇)
    承担额外的岗位职责和临时任务,以支持团队和公司的发展。接下来是一些详细的岗位职责说明,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为了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杜绝不安全事故的发生,根据有关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