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是我们对作品的回应和思考,可以帮助我们提升阅读的体验和品质。以下是一些写得深入浅出、触动人心的读后感范文,相信会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
西方文化史读书心得
小时候家长带着我背诵唐诗宋词,那时懵懂的我最早接触到的中国最古老的文学了吧,徜徉在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中无法自拔,常常摇头晃脑吟诵着“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长大后,总想看看外面的世界,我的第一本故事书就是《古希腊神话》,那时候也恰逢播放《圣斗士星矢》,天天幻想自己就是智慧女神——雅典娜的化身。原来西方文学的种子早已深深埋下了,但是,我一直对西方的文学经典作品不感冒,也尝试去读它,啃它,吃透它,最后都败下阵来。不是因为名字繁琐拗口难以记住,就是无法身临其境的体会那种社会氛围,就好像脸盲的人,对西方文学一直是浅尝辄止,但对于西方文学一直处于好奇,有趣,在了解的边缘试探,当看到有这样一本《西方文学简史》的书,仿佛正中了下怀一般。《西方文学简史》从西方文学史的经典名著出发,讲述了自古希腊时期至20世纪初西方文学发展的历程,既有对西方文学乃至世界文学产生深远影响的大文豪的个人传记,又有其代表性文学的鉴赏,让读者既能了解到大文豪的个人经历又能品读其作品,从古希腊神话开始,到不能不提的《荷马史诗》,它是古希腊最伟大最古老的一部文学杰作,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想了解古希腊文学就要去读《荷马史诗》。它分为《伊利亚特》和《奥德赛》,这帮助我梳理了困惑。
沿着文学作品这条时间轴,从古希腊之后,就来到了文艺复兴时期《神曲》,《唐吉坷德》《哈姆雷特》,不仅想起了高中历史课本也是这样,串成了一条主线继续读,作者贴心把这些作品作者的小传以故事的形式呈现,西方文学巨作基本都是大部头,提升文学素养时,常常要啃这样的耗费好久的时间,然而常常啃了好久却不知所云,又或者不能有效了解西方文学的精华和精彩。这本书作为史学书中的导读再适合不过了,作者把整部作品进行浓缩,根据具体情形浓缩成了原著的几分之一,在简短的文字中,我看到整个西方文学史的兴起和高潮。也解决了我这种文学小白的困惑。
加缪的《局外人》。
前段时间,我读了读客版的《局外人》,所以在看这本书中对加缪的生平,才知道这位文学天才作品背后原来如此。很多人读完觉得怎么可以如此荒诞,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局外人,这本简史恰恰把重点章节也收入在这里。在了解了作者后,在回顾下读过的片段,真是再好不过了。
另一个对我印象深刻的是《百年孤独》这本充满魔幻现实主义的文学代表作,我一度想读它,然而放弃了,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太晦涩难懂了,它描写的七代人的传奇故事,反映了拉丁美洲一个世纪以来的风云变幻,粗浅的我,每次读它的时候,不是读,好像在念文字,这就是经典文学和口水小说的不同之处吧,《西方文学简史》却像开启这本书的秘密钥匙一般,让我着迷,让我深陷在《百年孤独》中,也是它,给了我看马尔克斯的另一部《霍乱时期的爱情》的勇气和希望。
所以说,简约而不简单,边看大文豪边读其代表作,非《西方文学简史》也。
西方文化史读书心得
从文学发展上来看,东西方的发展可谓是各有千秋、相得益彰。西方有古希腊神话、《荷马史诗》、但丁的《神曲》、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莎士比亚戏剧、雨果的《悲惨世界》、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玛格丽特·米切尔的《飘》、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东方也不遑多让,中国有《诗经》、“楚辞”、汉乐府、唐诗宋词元曲以及明清小说,日本近代以来也有多位诺贝尔文学家获得者,印度的泰戈尔更不用多说。随着国与国的沟通交流日益加速,文学的发展在别具特色的同时也更加“地球村”化——很显然,这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
但不可否认地是,即使在今天,西方文学以其多样性,依然有可值得借鉴的地方。虽然有“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之类的提法,但在当今的情况下,二者的关系依然有可探讨的地方。无论如何,目光须放得长远一些,有学习、有借鉴、多交流,效果一定会更佳。
文聘元的《西方文学简史》,对西方文学的发展脉络进行了一个简单的梳理,其目的就在于,为中国读者提供一个解决问题的思路,文学应该走一个什么样的发展道路,才能够既表现和契合社会发展,又高于社会发展、指导社会发展;或者说,文学与社会、与意识形态的关系到底该作什么样的处理,才更合情合情合规——站在更大更长远的尺度来看,才更符合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规律和需要?很显然,完美地回答这个问题并不容易,这是一个需要辩论、欢迎争论的主题。
正如在这本书的“前言”之中作者所指出的一点,就早期的文学特征来看,中国与西方是一致的,都是以诗歌为主要的文学形式,只是在后来的发展道路上产生了变化:西方不但诗歌旧发达,还出现了小说,并且小说逐渐代替了诗歌,成为主要的文学形式;但中国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文学之大者依然旧诗歌,直到明清之际小说才实现了大发展,出现了“四大长篇小说”。很难说哪个就是标准、就是正确的,因为文学形式归根到底毕竟还只是一种表现形式而已。但有一点毋庸置疑,文学表现形式的丰富,很大程度上也是社会发展极大丰富的一种体现。
在《西方文学简史》这本书里,文聘元对选择什么样的内容进行了自己的精心挑选,标准就是一定要是“伟大、非常值得我们阅读的作品”;形式上,对整部作品进行浓缩,尽量简洁明了,但需要原文引用的时候也积极出手——所谓“既了解她整体的优美,又了解她细致的精妙”,这就是目的。这样的一种选择肯定是难免挂一漏万、众口难调的,所以不必在这一方面纠结,一千个读者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倘若这本《西方文学简史》能够开阔读者眼界、为读者进行文学发展考虑提供一种有益的思路,或许这就是作者的本意,已经足够了。
历史,从来都是这样的……。
西方文化史读书心得
5、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列夫?托尔斯泰。
6、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惠普尔。
8、书籍是朋友,虽然没有热情,但是非常忠实――雨果。
9、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活伴侣和导师――高尔基。
10、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鲁巴金。
12、读书不要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这样的读书使我获益不少――卢梭。
13、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狄德罗。
14、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富兰克林。
15、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郭沫若。
16、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延伸阅读西方读书名言16则中国古代读书名言34则中国现代读书名言22则中国古代读书名言7则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
《西方文明史》读后感
阅读这本书,是非常快乐、重建信心的过程,因为由渔猎采集社会,到农业社会,再到工业社会,人类尽管面临种种磨难——来自大自然的灾荒,来自人类自身创造的灾害,如战争、奴役等到,但人类从未被打倒过,作者在书中第五页写道“特定时代的人以符合其所处的特定环境和发展阶段的方式去努力解决他们生活中的问题,并使他们的生活颇有建树。”
看来是的:西方科技进步导致人类对自然及自身命运的掌控能力提高、人类寿命的增长、活动范围甚至拓展到太空;民主制度的建立消除几千年来统治者对民众的高压统治、国际外交秩序与贸易关系的建立,改变了即往以战争做为得到资源的毁灭性手段。
那么,我们是否可以下结论说‘进步’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主旋律?西方文明史及西方社会的现状已经是证明。
如果说西方文明中有进步因子,那19世纪的中国和日本,同样遭遇西方文明的冲击,为何日本文明能够很快得以新生成为亚洲强国,而中华的帝国却不断受到屈辱。
倘若如某些学者所言,儒教文化的因循守旧该当此罪,那么日本从前也是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国家,该如何解释日本的成功?不管是从感情上还是之所以如此的原因探究,不是单项选择题,不是多项选择组合,只有猜测。客观角度,说中华文明因循守旧,都不符合历史事实,正如美国史学家徐中约先生所言:“中国近代史,不只是被动应对外界入侵与压迫的历史,也是主动应对并变革的历史。”那么,又有一个问题产生:“什么是成功因子?”
西方哲学读后感
什么是形而上学?形而上学,讲的是世界的本质,是哲学领域最基本的问题,是亚里士多德最早在其著作中提出来的,他自己称为第一哲学或者神学。而这个词在汉语中则是意译,在古汉语中,《易·系辞上》中曰:“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唐人崔憬以“形而上”谓用,“形而下”为“体”,他说“凡天地万物皆有形质,就形质这中有体有用。体者即形质也,用者即形质上之妙用也。言有妙理之用以扶其体,则是道也。其体比用,若器之于物,也则是体为形之下,谓之为器也。”这段我没大弄懂,但我明白大概说的是咋回事:研究地些超自然万物的东西,如灵魂、本质、理念等,就是在搞形而上学,比如:我是一个人,那么人是什么?什么是人的本质?这就是典型的形而上学问题。
我的感觉是:从现实的感知中将经验上升为道理,这里的道理不见得是科学。比如说:天道酬勤,意思是勤奋的人,运气会比较好。也就是运气和勤奋之间有一种正比例的关系。如果说勤奋的人会更好的增长才干和资历,从而赢得各种机会,这就是一个客观的朴素的'事实了,它是可以通过逻辑的推理得到的道理。但是,存在另外一种情况,信念就是一种形而上了。它是无法用逻辑根据事实推论出来的,说它是道理,毋宁说是一种信念,似乎是冥冥中有一只上帝之手在操控。它被哲学家通过经验和思考发现,无法用科学去解释,所以哲学和宗教在这种层面上还是很像的。
你发现了没?拜伦和歌德,这两个文学家,中文译名竟然是如此地对仗工整。一个是崇尚伦理,一个是歌颂道德,怀疑那位最初的翻译家,有过特意的考虑。对书中提及的拜伦那句不朽的诗句,我真正产生了强烈的共鸣:知识是悲苦的:知道得最多的人必定最深地悲叹一条不祥的真理——知识的树不是生命的树。
我不敢自诩为知识丰富的人,但是我自己近些年来也深深地为这种矛盾所痛苦。知识和理性告诉我上帝不会存在,这个世界是物质的、客观的,这也就是所谓的知识之树。而作为一个人,一种有内心丰富生活的感性动物,我却真正需要上帝的存在来慰藉心灵,而这正是我们的生命之树。怎么办?也许哲学家们能告诉我答案,看这本哲学书,让我明白了很多道理,心情也豁然开朗了很多,此后我会慢慢把这些认识与大家共享。总之,看这本书,让我明白,一个人,哪怕是很普通的人,也需要先哲们的知识和教诲,去指引我们心灵前进的方向,尤其是在当前中国这个经济社会的快速转型期中。
西方文化史读书心得
本书从西方文学史的经典名著出发,讲述了自古希腊时期至20世纪初西方文学发展的历程,既有对西方文学乃至世界文学产生深远影响的大文豪的个人传记,又有其代表性文学的鉴赏,让读者既能了解到大文豪的个人经历又能品读其作品。
初中时喜欢看书,买了一本文学史的高校教材,从此认识了诸多的文学名著。西方文学的萌芽是古希腊神话,中国的神话故事也不少。古希腊神话讲述的是天地间一个个神的故事。在有名的神话故事中,特洛伊战争尤其出名,诞生了古希腊最伟大也最古老的文学杰作——《荷马史诗》。而中国基本也是按照这个模式发展,《诗经》、《离骚》,诗歌发展了好多年,到唐诗宋词,最后到小说,《红楼梦》成为最闪亮的明珠。不过西方文学中小说比我们要丰富得多,很多国家,一个个文学家,一部部经典小说可谓汗牛充栋、车载斗量令人眼花缭乱。
初一时喜欢上了拜伦、雪莱,拜伦的《唐璜》美妙感人,《哀希腊》气势磅礴,可叹的是拜伦倾其所有帮助希腊人民的独立运动,为异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付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拜伦在他的作品中塑造的主人公,大多数都是高傲、孤独、倔强的反抗者,蔑视文明社会的宗教和道德,具有强烈的叛逆精神,但他们又脱离群众,带有明显的个人主义和浓厚的悲观绝望情绪。拜伦通过他们对社会决不妥协的反抗精神,同时反映出自己忧郁、孤独和彷徨的苦闷。
莎士比亚的剧作是欧洲戏剧发展史上的一个高峰,他的创作基本上是遵循现实主义原则的,莎士比亚戏剧通过丰富、生动的情节来反映现实生活。《哈姆雷特》中写了三个人为父复仇,哈姆雷特、雷欧提斯、挪威王子福丁布拉斯拉。《哈姆雷特》在艺术上代表了莎士比亚戏剧的最高成就。
在人物塑造上,《哈姆雷特》着重通过内心矛盾冲突的描写揭示人物的深度。为了使人物形象达到丰富性和个性化的有机结合,莎士比亚还成功地把对比手法用于人物塑造。在情节结构上,《哈姆雷特》突出地表现出莎剧情节的生动性与丰富性的特色。莎剧情节一般都是多层次多线索的,两条或两条以上的情节线索,或平行发展或交错推进,产生强烈的戏剧效果。《哈姆雷特》一剧除哈姆莱特复仇的线索之外,还有雷欧提斯和挪威王子福丁布拉斯的复仇线索。三条线索以哈姆雷特的复仇为主线,以雷欧提斯和福了布斯的复仇为副线,交错发展而又主次分明。三条线索起到了互成对比、激化矛盾的作用,使戏剧场面不断转换,造成戏剧高潮,产生动人心弦的艺术效果,共同表现全剧的主题。在创作方法上,《哈姆雷特》具有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重性。
雨果的《悲惨世界》是我最喜欢的西方文学经典。《悲惨世界》描述的是一个“悲惨的世界”,小说的明确目的就是要揭露社会的不合理和不正义。雨果在《悲惨世界》的“作者序”中说明,他写这本书的目的是因为“法律和习俗所造成的社会压迫还存在”,是因为“在文明鼎盛时期人为地把人间变成地狱并且使人类与生俱来的幸运遭受不可避免的灾祸”。他还明确地说:只要“本世纪的三个问题—贫穷使男子潦倒,饥饿使妇女堕落,黑暗使儿童羸弱”还没有得到解决,那么他的这本书就是有用的。在小说里雨果令人信服的揭示了在资本主义社会,富人们为所欲为,而劳动人民则被注定过贫苦的生活。
小说中压倒一切和贯穿全书的乃是仁慈、博爱才能拯救社会的思想。这种思想主要通过冉阿让的形象以及恶人最终受到报应表现出来。雨果通过冉阿让的转变向读者说明:以刑罚为手段的现行法律,是不能解决任何问题的,他对仁慈、博爱的力量确信不疑。他始终主张对人进行道德感化。当然本书还介绍了很多经典的文学作品,作者对她们进行了浓缩,既可以使我们了解整部作品的全貌,又能读到其中的精妙文字,美哉美哉!
西方哲学读后感
人类是一种很奇妙的智慧生物,在酒足饭饱后,面对世界的众多不可知的事物,人类往往充满了求知欲和好奇心。在其驱使之下,人类一方面通过经验的积累,另一方面通过理性的思考推理,来尝试着解答这些问题和解释一些现象。这样,一部分解答成为了确知的知识,即科学;另一部分由于时代的局限,不能给出确定的答案,但由于人类对未知事物有着敬畏和恐惧的一面,产生了看似能完美解答这些问题的东西,即神学。
罗素认为,哲学就是介于神学和科学之间的东西,是带着理性的思维去思考科学所不能解答,而神学看似给出了完美答案的问题。所以“哲学”的人生观与世界观,在罗素看来,乃是两种因素的产物:一种是传统的宗教和伦理观念,另一种是可以称之为“科学的”那种研究。唯有这两者同时存在,才能构成哲学的特征。
罗素说;哲学是诉之于理性而不是权威(这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新教主观主义是不同的,区别在于罗素诉之于理性,而新教是唯心的。理性能让人清醒地看到他人的可取之处,而唯心让人傲慢)。这是我对罗素最欣赏的一句话,有了它,才能让我彻底放下顾忌而去研究哲学,虽然在某种程度上说,我的这种心灵安慰也是建立在对罗素的权威上的,但那不是哲学上的。
哲学是研究人类思辩的心灵所最感兴趣的一切问题,在这些问题中,我所最为重视的,是人为什么活着?我所需要的答案,不是原子论那些家伙所认为的机械式的解释,而是目的.论的解释。即当这个问题具体到某个人时,就成了“你为什么活着?”。
当我懂事后,当我懂事后亲身面对了死亡后,在面对死亡后又知道死亡是不可避免后,我就开始不断的在内心中问着这个问题,失去外公的痛不断的刺激着我,让我联想到几十年后我父母的死和最后我的死,我是如此胆小,以致我一想到这个问题便无法安稳入睡。
首先给我答案的是物理学,世界是平衡的,有生就有灭,当这个理论扩大到整个宇宙时,即整个宇宙都有灭亡的那一天,如此渺小的人类,和更加如此渺小的我,又有什么好抱怨的呢?但这又引出了另一个问题,既然人都是要死的,人类也是要灭亡的,甚至整个宇宙都是会归于零的,那么我们现在所谓的奋斗除了养活自己,苟且偷生外,还有什么价值?当然这也是人类期望永恒的一种思想,如果连饭都吃不饱,当然就没有这个问题了。
西方哲学读后感
罗素三言两语介绍了西方哲学简史,看了一团雾水,是自己的阅历不够,还是未经消化、一味图块,关于某某人,三言两语,太多散漫了,而其哲学内容亦是经过罗素的评鉴,这样就失真了。
由是我怀疑某些天文学上的常识,怀疑数学上的某些公式,怀疑至今为止并没有任何一门派或某个人的哲学是可学的哲学,这其中包括马克思,哲学是无穷的,不应该到马克思而终结,还可以继续往前发展,或者说发展至科学的哲学。
先前读书时也有怀疑,只是自己无力证实,无力去验证今日又有此怀疑,而于将来,不知可有推动哲学前进者,不知何时才可能发展至科学的哲学,彼时,哲学将更加的完善,更加适用于生活。
马克思社会主义的发展是可以达到共产的,我认为这在理论上是可行的,那时思想达到了一定高度,以国为单体,可以不要,陷于无,人民自作主张,彼时马放南山,地球为一村,国家为一人,一人理一事,一人予一村事务,村中无纠纷,咸太平。
叔本华人生痛苦,然而只要找出痛苦的'根源并加以解决方可使幸福长驻、快乐长存!
解决了痛苦、发展到那个高度,差不多也是尽头了,彼时人生而无意义,无价值,如是,人生依旧痛苦,或测突破地球之限,吾未之闻也,以目前理解,亦未敢闻也。开普勒、牛顿真英雄也,视野宏广,不局限于地球。
以哲学、思想、文化为药引,以和平、实业、知足为药材,可解决那个痛苦,可到达那个高度,一定行的。
只是必须要保障诸人有健康、绿色的生活,必须引导诸人的人生,使之有价值、不虚无,以此为前提。
落实到生活中来,先有绿色的食物,舒适的环境,这要求我们走一条现代化农业的道路,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环境。
路道尽头;人生依然没有意义,不知道彼时、将来支撑人们有勇气活下去的是什么,仅是研究前人、研究历史、活在过去吗?抑或突破前人与现在,向将来、向未来迈去!
彼时,自杀是需要莫大的勇气……。
是怀疑、是猜测,暂无能力去验证,亦不能拿出充足的论据说明以上不错。
是非愿有人来验,曲直终有后人评。
西方哲学读后感
哲学的理解,我就只停留在平时教科书里所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中所介绍的哲学,看了罗素的《西方哲学史》之后,我对哲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很风趣,简直可以当一本稍微深奥一点的笑话书来看。这是促使像我这样没有耐心的人看这本书的主要原因。平时学习马克思所说的哲学,或许是因为是编制成教科书供我们学习的原因,那里面所说的内容总是特别深奥而又枯燥无味,致使我看到甚至听到“哲学”这两个字我就觉得没意思,但是罗素笔下的哲学,让我忘却了这种恐惧,他论述清晰,把其他哲学家原本很深奥难缠的东西讲得更明白、更加深入浅出。
这本书从希腊文明开始,一直到19世纪的`西方哲学家都有描述,书中每一个章节都有所阐述的哲学家的基本观点、主要着作以及主要成就和失败的地方,因此读来让人对浩如烟海的西方哲学史能够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不得不承认作者对于西方哲学、西方哲学史的深刻的了解和把握。
正如在绪论中作者说的:从历史的角度而言,社会环境塑造着哲学,而哲学又反过来影响环境。因而要理解一个时代或民族,就有必要先理解它的哲学。非常深刻的话。我们现在很多人对于现在中国的种种现象不理解,或者愤世嫉俗,或者崇洋媚外,其实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对于中国的哲学思想有所了解后对于我们现实生活中所经历的种种情形、怪状都会有所了解和欣然接纳,这就是哲学受到环境的影响,反过来又影响环境的一个最切合实际的例子。
罗素的《西方哲学史》是在哲学与社会生活的相互作用和密切联系中讲述西方哲学发展的历史,它不是单纯地讲西方哲学自身的发展,也不是讲纯哲学概念或哲学问题的发展。罗素说过,哲学是社会政治生活的一部分,哲学家的学说不是个人孤立思考的结果。社会环境和已往各种哲学学说对一种哲学学说的产生都有很大的影响。因而,罗素在本书中,总是把每一个哲学家看作是时代的产物,又考察他们对时代的影响。
罗素认为,哲学就是介于神学和科学之间的东西,是带着理性的思维去思考科学所不能解答,而神学看似给出了完美答案的问题。所以“哲学”的人生观与世界观,在罗素看来,乃是两种因素的产物:一种是传统的宗教和伦理观念,另一种是可以称之为“科学的”那种研究。唯有这两者同时存在,才能构成哲学的特征。
罗素的《西方哲学史》让我明白了,哲学可以是一门浅显易懂、实在的学问,而不是只是学者口中的遥不可及的知识。这本书让我对哲学懂得了很多。
中国文化史导论读后感
社会文化史在中国是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兴起的。由于中西学术之间的隔阂,此时倡导社会文化史的学者刘志琴、李长莉等人对于西方己经繁荣发展的所谓新文化史几乎毫不知情。她们倡导社会文化史,是出于上世纪80年代国内史学界相继兴起社会史、文化史的研究潮流,而又各自有所不足,因此才产生了结合这两种新兴的分支学科,开展社会文化史的愿望。初创时期,大家的想法比较简单,基本上是出于对日渐兴盛的社会史研究的回应,希望引入社会史的维度来使文化史的研究不再局限在精英文化范围内,同时也能以文化史的深度来给社会史的叙述增添思想深度和文化蕴涵。这种本土取向的社会文化史经过二十余年的不断探索、不断深化,己经产生了一些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作品,在国内史学界己经获得相当程度的承认和肯定。
大约本土社会文化史兴起十年之后,国内史学界开始接触到西方的新文化史研究,了解到这是一个在国际史学界己经产生了广泛影响的学术潮流,加上先行一步的台湾学者的推波助澜,新文化史迅速在国内流传开来。由于新文化史在理论体系、概念工具、研究方法等方面比较规范、成熟,因此,资深的中国社会文化史学者在初步了解其特征之后,迅速做出反应,一方面是吸收其合理成分来完善自己的理论表述和研究实践,另一方面也对其不适于中国实际的若干方面提出了疑义。更年轻的一批学者,似乎对新文化史热情更高,径直将新文化史作为主攻学术方向,不过,他们鉴于国内新文化史是社会史的自然延伸,往往以“社会文化史”这个在西方学术界局部使用的名词来指代新文化史。
目前,这两种取向的社会文化史研究尽管取得了一些共识,但在学术路径上的差异比较显著,甚至出现了一些青年学者刻意撇清与本土社会文化史关系,认同新文化史研究取向的倾向。
本文主要从理论方法上总结概括本土社会文化史研究取得的主要成绩,其中当然也包括学者们选择性吸收西方新文化史研究之后取得若干新认识。
一、本土社会文化史研究在理论方法上的主要收获。
从1988年刘志琴呼吁结合社会史和文化史的研究路向开始,到1998年3卷本《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变迁录》出版之前,除了社会文化史兴起时刘志琴、李长莉的提倡与大致界定范围以外,10年间社会文化史的理论方法探讨比较少。值得一提的是,1992年10月3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文化史研究室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学研究》编辑部主办的“社会文化史学术研讨会”。这次会议具有跨学科的特点,研究历史学、社会学和文化问题的40余位学者,围绕社会文化史的特点和研究方法,以及学科建设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思想。尽管当时可资参考的具体研究成果不多,但学者们对于社会文化史研究路向的意义、特点以及研究方法等诸多问题,提出的意见仍然比较成熟。这对于以后社会文化史的健康发展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如有学者提出社会文化史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上层文化和下层文化的互动,精英文化的社会化过程,以及大众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文化意识等。这种意见对于社会文化史既深入社会领域同时又注重对社会现象作出文化解释的特色,把握得相当准确。对于社会文化史这种学术特色的追求和坚持,使得这门新生的研究方向从一开始就注重对社会文化问题的整体把握,避免了盲目猎奇、鸡零狗碎的流弊。“所以礼虽然起源于俗,却高踞于俗之上,成为国家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主流,其涵盖面之广,几乎成为中国文化的同义语,而在西方思想史中根本找不到与‘礼’相似的语词,这是有别于西方,从中国社会土壤中形成的特有概念,理应成为本土社会文化史的重要概念”。在中国特有的礼治秩序之下,衣食住行、百姓日用无不具有伦理的意义,有的己经成为政治伦理的符号,从礼俗互动的视角可以考察中国的国情和民性,这种生活方式在世界上也属独一无二。
这些新认识的取得,大多与学者们个人研究实践的积累有关,并非凭空立论;另一方面也与西方新文化史理论方法的引进与刺激有关,面对较为成熟的西方理论方法的进入,中国社会文化史学者必须提出自己的见解。
二、对西方新文化史的选择性吸收。
长期以来,中国学者受马克思主义影响,普遍使用社会生活、生活方式的概念,社会文化史学者也不例外。李长莉在《晚清上海社会的变迁—生活与伦理的近代化》和《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从传统到近代》二书里,对此有比较深入的论述。梁景和对此也有专文论述。不过,专长于社会史的常建华则表达了不同的意见。他吸收了匈牙利哲学家奥尔格·卢卡奇、法国学者昂利·列菲伏尔以及我国学者衣俊卿等人的意见,更加倾向于以‘旧常生活”来取代我国学者最为常用的“社会生活”;他还批评“中国社会文化史研究借鉴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在生活与文化的研究层面并未有效展开,心态史研究没有太多的进展”,其原因在于对新文化史理论吸收不足、学术理念转换迟钝。他呼吁在西方新文化史的关照下将日常生活史作为社会文化史研究的基础,“现在的中国社会文化史或许到了需要突破自身的时候,即引入‘新文化史’的理念,进一步调整研究策略,将文化作为能动的因素,把个人作为历史的主体,探讨他们在日常生活或长时段里对历史进程的影响”。看来,这不仅是名词概念之争,背后实际上蕴含着研究路径的差异。
黄兴涛坦言自己关于“她”字文化史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西方新文化史的影响勿,但他认为对于新文化史应该采取“借鉴和反省的双重态度”,不应一味高唱赞歌。他理想中的文化史,“固然可以置重‘叙述’,但也不应简单排斥‘论析’,更不应限制分析工具”,其根本旨趣“或在于更为多样生动的叙史方式,更为广泛灵活的材料使用,更为自觉的意义寻求和反思精神,更为浓烈的语言兴致……还有对于展示‘过程’高度看重,对于曾经存在的各种可能性尽量‘呈现’,等等。而归根结底,其基础不外是对于文化‘主动险’作用的极度重视,以及从文化和社会互动的角度透视、把握、反思各种范围历史的空前自觉。”他明确指出“现代化”或“现代性”这两个概念仍是分析清末民国时期特定历史的有效工具,不过作为一种分析方法它们有可以改进、发展的必要和空间。
三、结语。
中国的社会文化史研究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至今己有二十余年的历史。从一个新的研究领域的发展来说,二十余年只不过是短暂的一瞬,至多可以算是开局阶段。本土崛起的社会文化史研究,在社会史和文化史的交叉地带用力,甚至将社会文化的触角伸向政治、经济等领域,在传统学科起初不屑顾及或无力顾及的薄弱环节,以社会文化交叉视角打开一片新的天地。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尽管在形式上显得边界不清晰,但确实有其明确的研究重点所在,并非漫无边际,无从把握,它的独到之处也不是其他传统学科能够取代的。另外,它不能也不必取代政治史、经济史、思想史、文化史、社会史的研究,但它的交叉视角所打开的新视野所体现的是一种史学分支学科之间相互交融、相互深化的综合化趋势,并在许多具体问题上补充了传统学科的不足之处,甚至对传统学科的某些结论加以颠覆。本土社会文化史在生活方式、社会伦理、知识人社会、生活质量、礼俗互动等方面的研究,结合了中国历史文化和现实社会的情况,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和理论创新意识。像这样的理论探索,还应该继续下去。一个脱离时代语境,无力参与时代理论创新的研究领域是没有生命力的。社会文化史学者所能达到的思想高度,与提炼出了多少有生命力的概念、命题息息相关。
对于某些学者来说,本土社会文化史缺乏分析形象建构、权力关系等新文化史所擅长的手段,因而对于传统史学理念和方法冲击力不够大。这种批评当然是有道理的。国内社会文化史理论方法探索的主要收获是在结合中国实际,以现代化史观的形式呈现出来的。在此基础上,适度地采用分析形象建构、权力关系的研究路径并不是不可能的。
中国古代文化史读后感
(一)。
简介:
《中国文化史导论》,作者钱穆。本书以文明、文化两辞为主干,以时间、空间为轴心详细论述了中国文化的发展脉络,其中亦不乏中、西两方文化的对比。此书写于抗日战争时期,彼时国内征战不休,民心惶惶,随着外来势力一同入侵的,还有外国的文化。在此背景下,崇洋媚外以及民族自信心极度低落或许也是钱老著述此书的原因之一。
在遇到困境,情绪低落,而外部环境又险恶的境地下,势必容易怀疑自己,怀疑从前的价值观念。难道从前的推崇或信仰确然不若他人吗?难道举国努力的一切竟是痴妄吗?诚然,很有可能之前坚守的道路就是存在着误区,但都知抱怨、发泄等负面情绪决难让人再往前走出一步。因此便如钱老在书中所提及的:
一、人类自身内部的天性(可理解为自身能力、才华等先天属性)。此谓“性”.
二、人类外部所遭逢的环境,关乎时机、地位、四周人物与事态所形成之形势。此谓“命”.
三、自己考量自身素质与外部形势,而选择其动静进退之态度。此谓“道”.
思考上述三个方面能给人以提醒,使自身于困顿中理出大致头绪,而不似抱怨哀嚎,初尚能吸引他人注意,久之便无人过问。这或许是读史其中一种意义所在。身为一名中国人已无可更改,现在学做外国人,你有多少岁就晚了多少年。钻入这类问题,就是在说自己投胎没有投好,无深究的意义,总的来讲仍是怀疑自己,都怀疑到自己为何出生了,也把自身的无能推却到出身那里去。()在这里妄借一位西方哲人的话:“对你最好的你是永远也得不到了,那就是不要出生;不过还有次好的事,那就是立刻死去。”我以为这句话言重了,我们还不到放弃生命的地步。因此重新梳理一遍自己的从前,看一看自己的现在,或许能明白接下来又该向何处去。
在困境中,一味地贬低自身而羡慕他人,是一种逃避,逃避自身问题而告诉自己另有超脱的所在。每个人自出生便不是让你来享乐的,这又是读史的另一个意义:教你做自己。不逃避自己的缺点,也不逃避自己的问题,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学习责任与担当,人若负重,才成栋梁。盲从他人,成为四不像倒更为容易。
“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人的发展是会遇到困难的,人如此,国同之,文化亦如是,也易把希望寄托在他处。曾有人诙谐地讲,“从前希望在往生,如今希望在国外”.不要看见外国的强大就认为这是定局,我们之所以在沉睡是因为在等待。
这不是说弊帚自珍,是说做自己,尊重自己,不自尊的人,他人更不会尊重你。
做中国人,确实是门学问。
中国文化史导论读后感
历史学毕业论文的写作是对历史学专业学生进行专业训练的重要环节,相比于其他课程的学习,毕业论文的写作不仅是对自己几年中所学知识的全面检验,而且也是更进一步提高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综合性训练。人们常常说,当你写完毕业论文后,你会突然发现自己在对问题的理解,文字的使用和文章的总体把握上都有了飞跃式的进步。这种进步就表明你的综合素质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因此,毕业论文的写作不是仅仅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实际上是提升自己素质的一种综合的训练。大凡受过从本科到博士学业的人对此都有切身的体会。
本科的论文训练可以使我们有了驾驭1万字文章的能力,硕士是3万字的能力,博士则为20万字的能力。而这种能力不要仅仅单纯地理解为是历史学专业里面的问题,事实上,这是一个人在任何工作岗位都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因此,我们要从这样的高度来理解我们为什么要写毕业论文,以及我们必须要写好毕业论文。
那么,在毕业论文的写作中,我们应该如何来进行,应该注意一些什么问题,换句话说,我们怎样能够写出一篇好的毕业论文。下面,我想就历史学毕业论文的问题谈一些想法。
一、论文选题。
选题,是撰写论文的开始,是开展史学研究工作的第一步。好的选题可以使研究者少走弯路,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提高论文的成功率。选题的产生并不是靠拍脑袋可以拍出来的,它有一个实际的形成过程。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勤学多问,注意培养疑古精神,增强问题意识,才能在最后的论文写作时候选好选准自己的课题。任何研究都有一个知识积累的过程,历史学的研究尤其如此。所以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知识的积累。积累知识并不等于说是要死记硬背大量的历史名词、事件过程等等,那样做的结果只能是陷入死读书,读死书的泥潭之中。读书要有目的性,即围绕一定的知识点、兴奋点去读书,有目的有选择地积累知识。这就首先要学会在平时的读书学习中,寻找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如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或战后冷战历史感兴趣,就可以在平时读书中多留意有关的知识和信息,并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问题意识,学会多问勤思,这样才能发现问题,并逐渐形成对某一课题的强烈兴趣,对之产生一种追根寻底的冲动,这样才能会以一种锲而不舍的精神,投身于喜爱的课题研究之中,写出高质量的论文来。
如发生在80多年前的赴法勤工俭学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具影响的运动之一,以往的研究,多集中于政治影响和思想影响方面,而对大批勤工俭学生是如何在法国学习、工作、受教育的情况却语焉不详。“代勤工俭学学生在法国受教育实况”一文的作者一直比较关注这一课题,在有机会接触到法方有关档案后,即全力收集有关史料,对1919-1920年赴法的勤工俭学生的人数、在法学校分布情况、生活状况、教育程度等进行了细致的梳理,从而揭示了中法文化交流史上的一段重要内容。
历史学和其他任何学科一样,在论文的写作中贵在创新。因此,选题不仅是自己的平时兴趣,更重要的是,选题要新颖,要有创新意识,选择新领域,选取新视角,提出新观点,解决新问题。如目前,阅读史、性别史、身体史、环境史等研究领域正在成为历史研究的新领域,如果从性别史的角度来看有些问题,其结论则大为不同,如对英国工业革命的研究,一旦我们引进性别史的研究视角,学者们则发现在工业革命中女性的地位则比以前有所下降。这样就促使了人们重新理解和认识工业革命。再如澳大利亚有位历史学家从环境史的角度写了《大象的退却:中国环境史》一书,作者考察了中国的农业耕作方式如何将在当地生存的大象驱赶出去,森林如何被毁灭,环境怎样遭到了破坏。这样的视角就比较新颖,会得出一些饶有意义的结论。
通常来说,一个好的论文选题就是使论文成功的一半。因此,我们一定要重视论文的选题。当然,在思考论文的选题时,我们还需要要注意这样几点。1、选题切忌空泛无物,避免大而无当的论题;2、选题不宜过于琐细,或者钻牛角尖类的题目;3、根据平时的学习与积累选择适中的论题,4、在确定选题时还要考虑到资料的丰薄度,如果没有资料的支持,再好的选题也无法进行实际的写作。
二、搜集史料。
在论文的选题确定了之后,接下来的重要工作则是如何搜集材料的问题。在某种意义上说,撰写论文的过程实际上讲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搜集史料、消化史料的过程。因此,史料搜集丰厚或单薄,在某种意义上往往能够决定论文的成败。因此,在平时的学习、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就要留心搜集史料,学会做个“有心人”.
一般来讲,搜集史料的方法有很多种,一是在平时的学习和阅读过程中,留心搜集有关课题的资料,整理出专题目录。如对“皖南事变”一案,传统的研究论着很多,还有很多的回忆录等,但这并不表明这一课题就没有再深入研究的必要。在深入关注这一课题的同时,可以先着手将已经出版的有关史料、论着整理出目录,以备自己写作时参阅,要特别留心查找尚未整理出版的有关史料,尤其是档案史料,这些材料对考证史实、全面认识该案无疑会有很大的帮助,有时还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二是,要注意有关史学动态,随时纪录。一般来说,史学杂志、学报、报刊目录索引等都是了解有关史学研究信息的便捷途径,要做一个有心人,就要经常翻检有关的报刊杂志,以便及时了解掌握有关的研究动向。如对太平天国、义和团的研究,近年来已经有多位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对此进行了重新论述,不仅观点新颖,所运用的史料也有所突破。对此,不妨把书找来看一看,他们究竟是采用了什么新材料,同时将此记录在案,以便作为自己将来写作的参考。
前面所说的史料的收集更多的是指平时的资料积累,现在,我们要重点关注确定选题之后的收集资料,具体来说,主要有这样的几个步骤。
1、基本资料,收集整理有关论文选题的第一手史料,掌握基本史料情况,
2、收集国内外研究性论述资料,浏览相关论着,了解研究进展情况;
3、将收集的史料和材料进行整理,注明出处,做到胸有成竹。
当选题确定以后,就可以在自己过去初步工作的基础上,做全面搜集资料的工作。
主要分为三步,首先,是基本情况的搜集:浏览相关论着,了解该课题的最新研究进展情况。其实当确定一个选题时,一般而言,大多数人已经对该选题的基本情况有所了解,或对相关问题有一定的兴趣,对此已经有所关注,因此,确定选题以后,应在原有对该选题认识的基础上,扩大有关信息的搜索范围,要对自己选题的有关情况做胸有成竹,知道在这个课题上,以往的学术界都做了哪些工作,研究到了什么层次,有哪些基本的观点,所运用的基本史料是哪些,只有对这些情况了然于胸,才能在自己的论文写作中做到胸有成竹,下笔才能如有神助。在这一工作层面上,我们也将这项工作当成为是学术史的综述和评论。
其次,要掌握基本史料情况,搜集整理第一手史料。因为仅了解有关研究动态是不够的,还要十分熟悉该课题的基本史料情况,如对“皖南事变”,要了解目前究竟有哪些史料已经整理出版,还有哪些史料尚未出版,未出版的这部分史料在哪里可以查阅得到。基本情况摸清楚以后,就要根据自己掌握的情况,搜集有关史料,或抄录,或复印,或制作卡片等等,集中起来作为自己撰写论文的基本材料。
第三,围绕自己的论文主题搜集有关论着资料,编制有关史料目录。为了提高论文的学术水准,这就要求尽可能地要搜集论文所涉列到的问题的全部资料,如当我们在写休谟思想研究中,我们会涉及到他的“公民社会”的概念,这就要求作者必须搜集对这一内容研究的资料,无论在自己的论文中是否采用,但作为学术论文写作要求必须要这样做。因此,这就要求我们扩大浏览的范围。当然,这种搜集资料的目的在于,各种论着提出了什么新的观点,同时,也要留意使用了什么新的材料。一旦发现那些自己以前未曾收录或遗漏的史料,要及时抄录,并按图索骥,编制有关目录,以备查考之用。
三、撰写文稿。
如果说前面的阶段都是思考和准备过程的话,那么,论文的撰写则是进入到了核心的关键阶段。在论文的写作中,有这样的一些步骤:
首先,确定主题,理清思路,安排文章结构。当选题和材料确定之后,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思考,合理地组织材料,统筹安排文章的结构。论文的结构形式有多种多样,如递进式:递进式的论文,是在分析与叙述的过程中,使各层意思层层递进,层层深入,逐渐突出所阐述的中心观点。连贯式:论文的论述按事件的先后次序展开,由始至终,易于把握事件的发展脉络。总分式:这种论文有总论,有分述,总论可以放在文章的最前面,作为全文的提要,也可以作为总结性文字放在文章的最后面。文章内的其他内容则分段论述有关主题的某一方面问题。从总体上讲,文章的结构应服务于内容,作者可以根据自己论述的需要,选择一种结构形式,也可以将几种形式结合起来,综合运用。
第三,文字要简洁流畅.在论文的写作中,我们一定要记住,思想或者自己对问题的理解是要靠文字来表达出来的,因此,一定要注意文字的运用。通常人们都认为历史论文都是枯燥乏味的,其实,这是对历史学论文的误解,这不应该是历史论文的专利。历史本身是丰富多彩的,不仅有丰富多彩的内容,丰富多彩的形式,还有丰富多彩的记忆,这种丰富多彩为什么到了我们手上就一定要表达得枯燥乏味,甚至是可怖可憎呢?这里关键有个如何运用写作语言的问题。在写作论文时的语言运用是一个长期练习的结果,既没有现成的公式可套用,也没有固定的范本可模仿。关键在于对问题的理解和分析以及运用史料,将史料与你所要阐释的观点的有机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篇论文。因此在进行叙述时,最基本的文字要求就是简洁流畅,而无须使用华丽的词藻堆砌,史学不等于文学,写作历史论文是凭史实说话,而不是搞文学创作,因此,应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词藻修饰,给历史以真实质朴的原貌。同时,语言还应准确凝练,特别是标题,一定要通过自己语言的运用,给人以视觉的冲击。如前面所提到的“大象的退却”一书,这个书名就非常凝练,当然也非常吸引人。
第四,论文要遵循学术规范。在历史论文的写作中有些必须要遵守的学术规范,这虽然是形式问题,但他也反映了作者的学术素养。如我们在写作中不可避免地要引用史料,因此就有一个如何引用史料的问题。引用史料的原则首先应使用第一手史料,如《史记》等史书、档案、各类史料汇编、笔记日记、口述史料等,其次是后人编着的有关资料,如人物传纪、大事年表等;再次是有关论题的着作、文章等资料。作为论述的论据,在论文中引用的史料应该是语意完整,能说明事实,或有助于说明主题的文字。引文要准确、精练,宜精不宜粗,宜短不宜长,以能说明问题为限,除非特别必要,切忌大段摘录无关宏旨的史料。引用史料要注明出处,包括作者、书名、篇名、版本、页次等都是引文注释的基本要素。如直接引用史书中的一段文字,则要在引文注释中注明各种要素。若是转引自他书,则在注明“转引自”后将有关引文要素一一标明。除引用史料时所必须的引文注释之外,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还有一类注释也是时常运用的,即对文中不容易被读者了解或需要补充说明的部分的注释。此类的注释对象,主要有文字注释和内容注释两类。文字注释是对论文中所涉及的有关文字概念的注释,如某一概念是文中所要表达的重要概念,作者需要在文中界定其涵义,若放到正文中讨论,因篇幅所限,可能会影响到文章的整体结构,这时就可以利用注释的形式加以阐释或说明。内容注释是对读者不易了解的事件内容的注释,可能是有关事件的情况说明,或对涉及的相关人物等的补充,也可以是对相关的人名、地名、职官、地理等的解释说明。
如何进行注释,学术界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约定俗成的规范,大家可以找一些杂志的要求来看,即可根据他们的具体要求来进行。这里,需要强调一点的是,遵循学术规范实际上是防止抄袭。也就是说,我们在引用别人的文章、史料或者研究成果时,一定要注明出处。这样做,不仅是形成学术规范,更重要的也是培养学术道德。
四、修改定稿。
论文初稿完成以后,并不等于完成了全部的工作,还有大量的后续工作要做。首先要认真地反复通读文稿,并检点自己的资料库,看看是否有论述不充分的地方,所运用的史料是否显得单薄,或是遗漏了什么重要的史料。也可请其他人帮助自己检查。这样反复的检查之后,就可以发现大量在写作过程中忽略的问题,以及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之处,而这些都是需要在修改稿件阶段需要解决的问题。
修改文稿的第一步是检查文章的思路是否贯通。在论文的写作中,我们有时会因种种原因未能将自己的思想一以贯之,当论文写完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后,我们再拿出来阅读就能够发现其中的断裂,这时就需要按照自己已经确定的文思重新改写,从而使自己的文思流畅顺达。
第二步是增补材料。根据自己的检查,有的放矢地搜集论文需要补充的材料,为未能充分展开论述的部分增加论据,充实论文的论述内容。第三步是调整文章结构。一般而言,文章结构是在第一次确定主题,动笔撰写时就已经确定下来的,除非特别需要,一般情况下不要轻易改动文章结构,因为调整的不好,小则影响文意的贯通,大则可能会伤筋动骨。这里讲的结构调整,主要是指对文章各部分内容份量的平衡调整,以免出现各章节内容的忽大忽小,畸重畸轻,文章结构不平衡的情况,使论述达到总体的平衡。第四步是修改文字。初稿就象未经打磨的玉石,玉质内敛,而表面却粗糙不平,需要精心打磨修练,才能使之焕发出绚丽的光彩。刚刚写就的初稿,无论是总体结构平衡,还是材料的引用,以及文字的表述等,多少都带有仓促粗糙的痕迹,这就需要我们在论文初稿写成之后,沉下心来,认真仔细地对文章进行修改。对文章字句的修改,古人谓之“推敲”.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反复地推敲修改。文字修改包括对文章概念用词是否准确,文句表述是否流畅、语言的简练与否,人物称谓是否正确,简略语运用是否恰当,乃至字词是否出现打印错误等等。好的文章是需要经过多次修改,反复推敲的,只有这样,才能使文章的逻辑性更强,才能把文章修改的越来越好。
文章经过反复多次的推敲修改,补充必要的材料,充实有关的论述,再对全部文章的文字风格进行审核之后,就可以把它作为定稿了。这样一篇经过作者千锤百炼,凝聚了大量智慧和心血的作品,无疑是能够得到认可的。
中国古代文化史读后感
读完钱穆的《中国文化史导论》一书,又更深刻地感受到钱穆对于中国文化的自信,对中国历史的“温情与敬意”.该书写于抗战时期,面临山河破碎,“亡天下”的危险,钱穆在西南联大执教,关心时局,将历史与现实紧密联系起来。他放弃以往考据学术方向,转向到义理,此时遂有《国史大纲》和《中国文化史导论》这两本著作。钱穆用中国传统民族文化来激发国人的斗志,重树国人的民族自尊心。
很多研究钱穆的学者将钱穆的历史观概括为民族文化史观,即以民族、文化、为历史线索来贯穿他的史学研究,并将这三者融为一体,这一点在其《中国历史研究法》一书中体现的最为明显,民族文化史观也是钱穆一生的坚持,这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是分不开的。
钱穆出生于1895年,而这一年正是甲午战败,四万万同胞同苦台湾的割离,由此中国的门户进一步被迫大开。中国门户破开的同时也伴随着西方文明和文化涌入中国,中国人视野里的西方和想象中的西方夷狄有很大的不同。西方先进的工业文明吸引着深处农耕社会的国人,于是有很多仁人志士提出向西方学习,以欧风美雨来洗涤中国的传统以求建立一个新的世界。然而钱穆却选择了以民族文化史观来应对中西方的碰撞。
一、钱穆选择民族文化史观来应对中西方碰撞的原因。
1、中西方文化内在的不同,西方文化不宜移植到中国。
钱穆在《中国文化史导论》里多处将中西方文化放在一起比较,从而得出中西方文化存在很大差异的结论。钱穆从文化的起源将文化的类型分为三大类型,即游牧文化、农耕文化、商业文化。而游牧文化和商业文化可以归结为一类,农耕文化自成一类。农耕文化具有“安、足、静、定”的特征,游牧和商业文化则是具有“富、强、动、进”的特性。按照这种说法农耕文化指的是中化文化,游牧和商业文化代指西方文化。因为钱穆论述道:“近代农耕民族之大敌,则为商业民族”,这一句也就暗含着钱穆处在中西尖锐对立的时代背景,把当时西方对中国的侵略上升为西方商业民族文化对中国农耕民族文化的冲击这样的本质高度。在大的类型背景下的不同,钱穆又具体论述了中西方的不同,如“中国人看历史,常偏向于‘时间’的与‘生长’的‘自我绵延’。西方人的看法,常是‘我’与‘非我’两个对立”.从钱穆的分析中可以看出,钱穆是把中西方文化看成是二元对立的,所以钱穆的主张不是革命性的移植西方文化,正如其所说:“中国历史只有层层团结和步步扩张的一种绵延,很少彻底推翻与重新建立的像近代西方人所谓的革命”.
2、中国的文化内在的维新和吸收外域文化文明可以永葆生命力。
从中国文化发展演进的历程来看,钱穆将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分为四个时期,前三个时期中国的文化都能很好融化外域文化的冲击,正如其所说:“中国人对外族异文化,常抱一种活泼广大的兴趣,常愿接受而消化之,把外面的新材料,来营养自己的旧传统”.外域文化融入中华文化中,就使得中华文化不曾间断,中华这种内在的维新力量可以使中华文化永葆生命力。中国古代史虽有王朝的更迭,可是文化传统依然存在,可是到了近代也就是钱穆所说的中国文化发展的第四个时期,时局中的国人主张以西方的文化重建中国社会,于是钱穆就感到有“亡天下”的危险,因为中国文化将不复存在。因此面临中国文化发展的第四个历史时期,钱穆也是主张同前面三个时期一样以中国文化融化西方文化。正如钱穆在谈到“科学在中国一如在西方般发展以后,是否将损害或拆毁中国原来文化传统呢”这个问题时,钱穆对中华文化的融化力量是十分自信的,他说:“这一问题颇是重要,但据本书作者之意见,中国固有文化传统,将决不以近代西方科学之传入发达而受损。因为中国传统文化,一向是高兴接受外来新原素而仍可无害其原有的旧组织的。这不仅在中国国民性之宽大,实亦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特有的‘中和’性格,使其可以多方面的吸收与融和”.
3、中国自有文化,但缺失文明。
在钱穆看来文明和文化是有区别的,“文明偏在外,属物质方面。文化偏在内,属精神方面”.从钱穆所举电影在中国放映可以进一步看出钱穆对文化与文明的界定,他说:“从科学机械的使用方面说,电影可以成为世界所共同,从文学艺术的趣味方面说,电影终还是有区别。这便是文化与文明的不同”.但“中国自春秋战国到汉、唐、宋、明各代,可说是注重在求‘尽人之性’”,科学就大大落后于西方。
二、以民族文化史观应对中西方的碰撞。
1、以民族文化史观应对中西方碰撞的措施。
钱穆把文明和文化做出区分,对于当时的历史境遇来说,一方面让国人认识到中国落后之处在于科学文明,明确了努力方向,不至于病急乱投医。另一方面让国人看到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面临西方文明冲击时能够自信应对,不妄自菲薄。在文化与文明的区分下,钱穆提出以西方科学文明补中国之不足,促中国之富强。钱穆在当时感受到“如何赶快学到欧、美西方文化的富强力量,好把自己国家和民族的地位支撑住”这种学习西方科学文明的紧迫性,同时也感受到“中国的`社会,只要西方科学加进来,一切自会变”这样的民族自信。
2、中西方碰撞时应保持中国文化传统。
从近代以来,中国在一步步地实践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型,可是中西方文化之间的仍然没有进行实质性有效的沟通。西方文化在中国传播,中国文化在西方漫延,中西方文化在中西方产生相互交叉性的影响。中国从西学东渐以来,还没有很好的消化西方文化,甚至出现中国人自己极端的排斥中国文化的现象。因为在许多人眼中就把西方科学文明等同于西方文化,于是一股劲地去赶追西方文化,把对西方文化的追求又替代为对西方科学文明的学习,于是就出现把文化与文明混为一谈的现象。有些研究中国近代史的学者把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过程概括为“学习器物――学习制度――学习文化”这三个阶段,他们认为这是中国学习西方程度的逐步加深,中国近代化程度的加深。然而这种近代化的进程是以抛弃中国传统文化为代价的,把西方东西引入中国,一方面造成西方文化和文明在中国的水土不服,于是在中国近代史上诞生很多畸形的产物;另一方面造成国人对中国文化丧失信心和对中国文化自我认同的困难。
钱穆“一生都被困在中西方文化的争论之中”,也在以民族文化史观来思考“如何学到了欧、美西方文化的富强力量,而不把自己传统文化以安足为终极理想的农业文化之精神断丧了或戕伐了。换言之,即是如何再吸收融和西方文化而使中国传统文化更光大与更充实”这一问题。中国是有厚重的历史作为积淀的,不能抛弃历史文化传统,钱穆在其著作《秦汉史》中论述道春秋战国之际的各国变法时把秦国的变法和鲁国的守旧作出对比,二者在相同的历史环境中所作出不同的时代选择在于秦国所受历史积淀没有鲁国的深厚。而中国文化的丰富是需要后人去悉心整理的。
钱穆从中国历史的演进历程来看待当时中西方碰撞这一时代命题,这一视角是独特的,因此钱穆在《国史大纲》扉页写道:
“凡读本书请先具下列诸信念:一、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以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否则最多只算一有知识的人,不能算一有知识的国民。)二、所谓对其本国以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以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否则只算知道了一些外国史,不得云对本国史有知识。)三、所谓对其本国以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以往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即视本国以往历史为无一点有价值,亦无一处以使彼满意。)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以往历史最高之顶点,(此乃一种浅薄狂妄的进化观)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与古人。(此乃一种似是而非之文化自遣)四、当信每一国家必待其国民具备上列诸条件比较渐多,其国家乃再有向前发展之希望。(否则其所改进,等于一个被征服或次殖民地之改进,对其国家自身并不发生关系。换言之,此种改进,无异是一种变相的文化征服,此乃文化自身之萎缩与消灭,并非其文化自身之转变与发皇)”.
钱穆的民族文化史观是建立在对历史的“温情与敬意”的基础上,处在历史的风口浪尖依然能够清晰的看到历史的过去与未来,其弟子余英时先生称其一生都在为故国招魂,以一位炎黄子孙的身份继续将中华文化传扬远播。
西方的智慧读后感
学习这门专业课,特别是学习了微观经济学后,我意识到,学习这门课程,它不是简单地介绍西方经济学,不单简单地介绍微观经济学的,不但但分析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分析和生产者的成本最小化等,而是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经济直觉,使学生通过本书的训练,逐渐形成经济通或者如书中所提到的经济自然主义者的思考方式,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大小事件都能从经济学的角度来思考,或能够看出这些事件的经济含义。
然而这一点对初次学习经济学的我们来说,常常混淆教学的目的性。当我们要努力使自身所掌握的经济理论现代化的时候,往往过分强调学习的成绩,过去地关注课本上所描叙的知识,而忽略了学习的本质。学习经济学知识,学习西方经济学,乃至于今天学习的微观经济学,都旨在向我们介绍经济学知识,而透过微观经济学,透过书本,我们需要掌握的实际上是更深层次的东西。掌握经济学或能够称为经济学入门的重要标志就是,能够从现实生活的细节中产生经济的直觉,并能够把这种直觉升华成理论上的思想。学习微观经济学,目的就是要培养我们的这种经济直觉,让我们能“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问题”。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西方哲学史》是英国哲学家罗素享誉世界的一部学术巨著。它以其精湛的思想,深邃、广博的学识在全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
罗素有一句名言:“一种哲学要有价值,应该建立在一个宽大坚实的知识基础上,这个知识基础不单是关乎哲学的。”罗素本人就是这句名言的实践者。他的哲学著作涉及学科之多,令人叹为观止。评论家认为:“罗素的学识比他同时代的任何人都渊博……”怀特海形容罗素“是柏拉图的一个对话的化身”。我想,学识渊博,视野开阔是大师之所以成为大师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在《西方哲学史》中,作者从人类的第一个哲学学派---米利都学派着笔,向读者描述了自公元前6世纪以来,直到近代哲学的发展轮廓;在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中,几乎任何一个重要的哲学观点我们都可以在这部著作中找到清晰的评述。在书中,作者对这些哲学观点的评述清晰而明智,表现了一个学术大家深邃,精湛的思想,令人深深叹服。如评述柏拉图关于闲暇产生智慧的表示质疑,对此,作者作了详细而深刻的分析。首先拿柏拉图的这种思想与近代思想作比较,推出柏拉图该种思想存在的明显问题;然后作了一系列的假设,假设柏拉图的思想或者说假想成立,经分析和推理,作者最后顺理成章地得出结论:找出一群“有智慧”的人来,把政府交托给他们,这仍然是一个不能解决的问题。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拥护民主制度的根本原因。认真阅读此书,我发现我收获的不仅是对西方哲学史的了解,还有对罗素慎密的逻辑和极强的推理能力的学习。我觉得读一本好书,我们的目的不要只局限于了解书中所介绍的内容和情节,而是要吸收作者所表达出来的积极向上的思想、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以及要学习作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要懂得学习,精于学习,在阅读中至少能在思想上提高自己思考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罗素认为,哲学就是介于神学和科学之间的东西,是带着理性的思维去思考科学所不能解答,而神学看似给出了完美答案的问题。所以“哲学”的人生观与世界观,在罗素看来,乃是两种因素的产物:一种是传统的宗教和伦理观念,另一种是可以称之为“科学的”那种研究。唯有这两者同时存在,才能构成哲学的特征。
罗素说:哲学是诉之于理性而不是权威(这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新教主观主义是不同的,区别在于罗素诉之于理性,而新教是唯心的。理性能让人清醒地看到他人的可取之处,而唯心让人傲慢)。这是我对罗素最欣赏的一句话。它教人理性,激励人们无所无忌的去学习哲学,研究哲学。
哲学的理解,我就只停留在平时教科书里所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中所介绍的哲学,看了罗素的《西方哲学史》之后,我对哲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很风趣,简直可以当一本稍微深奥一点的笑话书来看。这是促使像我这样没有耐心的人看这本书的主要原因。平时学习马克思所说的哲学,或许是因为是编制成教科书供我们学习的原因,那里面所说的内容总是特别深奥而又枯燥无味,致使我看到甚至听到“哲学”这两个字我就觉得没意思,但是罗素笔下的哲学,让我忘却了这种恐惧,他论述清晰,把其他哲学家原本很深奥难缠的东西讲得更明白、更加深入浅出。
这本书从希腊文明开始,一直到19世纪的西方哲学家都有描述,书中每一个章节都有所阐述的哲学家的基本观点、主要著作以及主要成就和失败的地方,因此读来让人对浩如烟海的西方哲学史能够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不得不承认作者对于西方哲学、西方哲学史的深刻的了解和把握。
正如在绪论中作者说的:从历史的角度而言,社会环境塑造着哲学,而哲学又反过来影响环境。因而要理解一个时代或民族,就有必要先理解它的哲学。非常深刻的话。我们现在很多人对于现在中国的种种现象不理解,或者愤世嫉俗,或者崇洋媚外,其实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对于中国的哲学思想有所了解后对于我们现实生活中所经历的种种情形、怪状都会有所了解和欣然接纳,这就是哲学受到环境的影响,反过来又影响环境的一个最切合实际的例子。
罗素的《西方哲学史》是在哲学与社会生活的相互作用和密切联系中讲述西方哲学发展的历史,它不是单纯地讲西方哲学自身的发展,也不是讲纯哲学概念或哲学问题的发展。罗素说过,哲学是社会政治生活的一部分,哲学家的学说不是个人孤立思考的结果。社会环境和已往各种哲学学说对一种哲学学说的产生都有很大的影响。因而,罗素在本书中,总是把每一个哲学家看作是时代的产物,又考察他们对时代的影响。
罗素认为,哲学就是介于神学和科学之间的东西,是带着理性的思维去思考科学所不能解答,而神学看似给出了完美答案的问题。所以“哲学”的人生观与世界观,在罗素看来,乃是两种因素的产物:一种是传统的宗教和伦理观念,另一种是可以称之为“科学的”那种研究。唯有这两者同时存在,才能构成哲学的特征。
罗素的《西方哲学史》让我明白了,哲学可以是一门浅显易懂、实在的学问,而不是只是学者口中的遥不可及的知识。这本书让我对哲学懂得了很多。
《西方哲学史》这本书的前部分我有认真的阅读,确实不错!买了本盗版的书籍,影响了阅读的心情,后期的阅读是通过天涯读书完成的。作者见解独到而深刻,同时不可避免的烙上了罗素的烙印。就结构而言,主要以那一时期的重要人物为线索,脉络不是很清晰,阅读的过程需要极强的注意力才能够很好的吸收。通过这本书,我了解到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也明白了没有真正的真理,真理是相对于当时的社会大环境而言的。读完之后对战争也有了全新的看法——大乱方可大治。对于五千年文化史的中国,在古代未曾经历真正的外邦的征战是幸也是不幸。下面给大家摘录几段我认为精彩的地方:
1、当我们问到一件事“为什么”的时候,我们指的可以是下列两种事情中的一种,我们可以指:“这一事件是为着什么目的而服务的?”或者我们也可以指:“是怎样的事前情况造成了这一事件的?”对前一个问题的答案就是目的论的解释,或者说是用最终因来解释的;对于后一问题的答案就是一种机械论的解释。
2、有两件事必须牢记:即,一个人的见解与理论只要是值得研究的,那末就可以假定这个人具有某些智慧;但是同时,大概也并没有人在任何一个题目上达到过完全的最后的真理。当一个有智慧的人表现出来一种在我们看来显然是荒谬的观点的时候,我们不应该努力去证明这种观点多少总是真的,而是应该努力去理解它何以竟会看起来似乎是真的。这种运用历史的与心理的想象力的方法,可以立刻开扩我们的思想领域;而同时又能帮助我们认识到,我们自己所为之而欢欣鼓舞的许多偏见,对于心灵品质不同的另一个时代,将会显得是何等之愚蠢。
3、浪漫主义观点所以打动人心的理由,隐伏在人性和人类环境的极深处。出于自利,人类变成了群居性的,但是在本能上一直依然非常孤独;因此,需要有宗教和道德来补充自利的力量。但是为将来的利益而割弃现在的满足,这个习惯让人烦腻,所以炽情一激发起来,社会行为上的种种谨慎约束便难于忍受了。在这种时刻,推开那些约束的人由于内心的冲突息止而获得新的元气和权能感;虽然他们到末了也许会遭遇大不幸,当时却享受到一种登仙般的飞扬感,这种感受伟大的神秘主义者是知道的,然而仅仅有平凡德性的人却永远不能体验。于是他们天性中的孤独部分再度自现,但是如果理智尚存在,这自现必定披上神话外衣。神秘主义者与神合为一体,在冥想造物主时感觉自己免除了对同俦的义务。罗素的哲学史更像是写给自己的读后感。观点十分可观,同时并不掩饰自己的喜好厌恶,例如对斯宾诺莎的推崇和对尼采(尼采的章节十分精彩诙谐,强力推荐)的蔑视。阅读本书最大的收获在于接受了对他人思想观点的一种客观评判的阅读方法。
我不敢自诩为知识丰富的人,但是我自己近些年来也深深地为这种矛盾所痛苦。知识和理性告诉我上帝不会存在,这个世界是物质的、客观的,这也就是所谓的知识之树。而作为一个人,一种有内心丰富生活的感性动物,我却真正需要上帝的存在来慰藉心灵,而这正是我们的生命之树。怎么办?也许哲学家们能告诉我答案,最近看这本商务印书馆出的哲学科普书,让我明白了很多道理,心情也豁然开朗了很多,此后我会慢慢把这些认识与大家共享。总之,看这本书,让我明白,一个人,哪怕是很普通的人,也需要先哲们的知识和教诲,去指引我们心灵前进的方向,尤其是在当前中国这个经济社会的快速转型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