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圆的认识说课稿及教案 认识角评课稿(模板14篇)

时间:2023-10-14 22:53:12 作者:笔尘 最新人教版圆的认识说课稿及教案 认识角评课稿(模板14篇)

高二教案的设计应该具备针对性和系统性,能够帮助学生建立全面的知识体系。http://www.example.com/3

人教版圆的认识说课稿及教案篇一

从这堂课的总体效果来说,林思思老师已经树立了新课改的教学理念,课堂很活跃,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1.让数学知识回归现实生活。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两者相互依存。只有当学生体会到数学是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生才学得兴趣盎然,对数学充满亲切感。林老师这堂课上始终注意了这一点。例如:从长方形导入新课,唤醒学生平时对角的认识,再通过学生摸角、找生活中的角,抽象出角,人而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感知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现实生活,数学就在他们身边。在课的结束部分,林老师让学生再找“五角星”上有几个角,这样,无形中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2.真正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这节课一改教师主宰课堂的局面,让学生在各个教学活动中唱主角。真正实现了“知识不再是全靠教师的授给,而是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自主体验,不断得到的”这一目标。如比较角大小这一环节,教师只提供给学生简单的材料(圆片)让学生亲自操作,主动去探索,折出了不同的角,并且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体验出角的大小。

3.运用多媒体视频,突破教学。

教学时教师播放一个画角的视频,把学生注意力集中起来,很清晰很直观,学生看完以后马上练习画角,教学效果很不错,这个视频也可以让学生重复看,突破了教学难点。

值得探讨的两个问题:第一,比较角的大小用圆片折角,学生比较起来不是很直观,很难突破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建议可以改为活动角,可能教学效果会更好。第二,角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学生的认知水平要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所以可以先从生活中去找再到数学中的角,这样可能更好地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

人教版圆的认识说课稿及教案篇二

1教学内容

“圆的认识”是人教版第十一册第四单元的内容,它是几何初步知识,既是一节起始课,也是学习“圆的周长”,“圆的面积”,“圆柱”,“圆锥”的基础。

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圆形物体,在低年级也已经有了初步认识,但是都是直观的表象认识,这节课将更深入的去认识圆。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使学生们认识圆,知道圆各个部分的名称。

2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和掌握在同一个圆中,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3经历圆的认识过程,让学生们通过直观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获得基本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们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进一步认识圆的特征,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圆心,半径与圆的位置,圆的大小的关系。

设计具体有现实意义的情景导入新课,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不着痕迹地将学生们带入圆的研究之中。六年级的学生们的动手操作能力与思维能力已经有了较大发展,本课的学习主要是让学生们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交流思考、讨论归纳等活动,自主探索,深入地认识圆,了解圆。

1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通过小明家距离学校300米,分析小明家的具体位置这一贴近生活的实例,引导学生们得出小明家的位置实际上是在以学校为中心,300米为半径的一个圆上,让学生们感知圆心,半径,圆是有无数个点组成,从而揭示本课的学习任务——圆的认识。

2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通过折一折,量一量,想一想等活动,让学生们亲身体验和发现,折痕都交于一点,即圆心。所有折痕都经过圆心,引出半径直径的感念,并且得出半径和直径都有无数条。

再通过量的方法和分析推理的方法讨论半径和直径的关系,从而得出同圆或等圆中,直径是半径的.2倍。

3归纳小结,提升认识

(1)设计在一个圆内找半径直径的练习,加强学生们对半径直径概念的理解:直径和半径都是经过圆心的线段,半径的两个端点一个是圆心,一点在圆上,直径是经过圆心,两个端点在圆上。

(2)归纳小结本节课中学生们对圆的认识,并提出墨子的“一中同长”的说法,让学生们思考。通过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图形的对比,让学生们更好的理解“一中同长”就是对圆的特征的最好诠释。

人教版圆的认识说课稿及教案篇三

小学数学苏教版第四册第64—66页例题、想想做做1-5题。

1、教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初步感知角的大小,会画角。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经历从现实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4、能大胆地与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学会评价。

5、感受角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积极参与探索角的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建立角的正确表象,认识角的各部分的名称。

引导学生画角的方法,说出通过直观感知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而和边的长短无关。

引导、点拨、探究

探究法、操作法、讨论法、小组合作法

谈话:小朋友喜欢做手工吗?(课件出示64页例题图)看!小明和小红也在做手工呢!你能说说这幅图上有哪些我们认识的平面图形吗?其实,在这些平面图形中还藏着一位朋友,它是谁呢?让我们来看一看(课件演示上面的图形都是角)。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有关角的知识。(板书:认识角)

(抓住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创设情境,并配有动画的图片,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一开始就能充满好奇心,满怀兴趣地去学习)

1、感知角。

摸角:

*请你在三角尺上找到一个角,摸一摸这个角,有什么感觉?

*谁来说一说?(角的这部分尖尖的)

*再摸一摸角的这部分呢?(平平的,直直的)

*谁再来说一说?

2、介绍角并画角。

*老师就把这个角画在黑板上。(依据三角尺其中的一个角画)

*刚才同学们摸着尖尖的地方,这个点叫做角的顶点。(标:顶点)

*刚才同学们摸着平平的地方,从这个点出发的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角的边。这是角的另一条边。(标:边)

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

小结:对!角是由一个顶点和由顶点出发的.两条直直的边组成的图形。

3、观察实践,引讨探究。

(1)学生在小组里交流

(2)指名学生举例。

(本环节通过找角——认角——再找角的活动,让学生在初次找角的活动中建立角的表象,并及时安排观察对比与发现,用小组交流的学习形式为学生创设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情境,在找角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到“角”就在我们身边,培养了学生从数学角度去观察生活,而帮助角爷爷则让学生进一步感悟到了角的基本特征。)生活中找角。

人教版圆的认识说课稿及教案篇四

二、总括语

为了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突出新课标的教学理念来讲,讲授的过程中,我就要做到靖江精炼,又要放手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展开搜活动,因此本节课例证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由被动听讲式学习转变为积极主动的探索,发现式学习下面我要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加以设计。

三、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条件,但正是内容开始之前,我要先谈一谈,对本节课教材的理解,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信息技术4年纪上册第三课主要介绍了word的使用方法,是在之前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的学习,并且为之后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四、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特点,学生的实际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熟悉word的操作方法,掌握修改文档和保存文档的方法。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任务驱动法逐步激发学生们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逐步培养学生对于信息技术课程的热爱,以及激发学生的兴趣。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和知识点本身的难易程度,学生很难构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这也确定了本节课的重难点重点,进一步熟悉word的操作方法,掌握修改文档和保存文档的方法难点,提高对于文档的认识。

五、学情分析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是教师授课的依据和出发点,我所面对的学生,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形象过渡阶段,但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故而在上课的时候,我要尽可能的做到引导与发现,不仅是学生,对于本节课的学习有一个,准确的了解,又能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同学们,在此之前,同学们,学习过备忘录以及文本的建立,所以对本节课的学习有一定的知识基础。

六、教学教法

德国大教育家第斯多惠说,科学的知识不应该传授给学生,而应该引导学生去发现他们,独立的掌握它们,过儿本节课将采用讲授法,任务驱动等教法,以及自主学习法,练习法等学法。

七、教学过程

好的,导入未成曲调,先有情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不但使学生了解这堂课,所学习的课题和内容形成相应的阅读,期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探究的欲望,我将通过多媒体导入法,给同学们展示几例word文档的成稿,然后向同学提问同学们认不认识word文档,大家知道怎么进行操作吗,依次提问,从而引发学生们的思考,激起学生们对于本节课学习的探究欲望。

接下来我会请同学们,前后四人为一组对打开页面菜单栏中包含的几个部分进行讨论,在此期间我会走下讲台,对同学们进行答疑解惑,讨论结束之后,我将随机抽取小组代表回答刚才所提出的问题,我们看到第一行标题栏,第二行菜单栏,第三行工具栏,第四行文本编辑栏,那哪位同学能够告诉老师,咱们这第一行从左到右,它有几部分构成呢?好,同学回答从左至右分别为名称最简化小化关闭四个功能组成,依次提问同学们第二行、第三行、第四行的组成,然后针对学生回答进行总结发言,在对word文档的界面认识了解完成之后,我会请同学们填一个表格,分别为命令式保存、文字、段落、分隔符、页码、复制、粘贴、新建都在菜单选项中的哪一部分功能中进行?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巩固了学生对于本节课知识的学习而且锻炼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唉,锻炼了学生们合作探究的能力。

小结:最后在课程结束之前,我们来回顾一下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由每个小组的第二号同学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发言。在此期间,学生可以很好的回顾本节课的知识内容。

作业:然后我会布置一个开放性的作业,让同学们在课下自己完成一个word文档的建立并制作成自我介绍的形式。

人教版圆的认识说课稿及教案篇五

李老师上的是一节扎实,有效的课。本课的教学设计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从生活中引出角

角的初步认识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主要内容之一,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应建立在学生生经验的基础上,李老师在设计中充分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这一理念,不时地让学生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把学生的生活经验与数学学习紧密的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生活是找数学,在生活是学数学,将数学教学变成活动的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学生多种活动认识角,画一画,折一折等活动,使他们在活动中亲自感知,亲身体验角的特征,在感知和体验中进行思考和探索,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整个课堂气氛活跃,大家操作,讨论,发言,都跃跃欲试。

二、注重课堂资源生成的再利用

李老师还注重课堂资源生成的再利用。在引导探索角的基本特征时,先让学生在白纸上画一个自己最喜欢的角,展示学生不同的作品,但并不作出评价,到学生体验角的特征后,再让学生思考并判断自己画的是否是角,这样,在凸现学生个性思维,个体差异的同时,能够更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角的直观认识。

三、引导学生探索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李老师在引导探索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这一环节,我觉得设计的挺巧妙的,“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教师组织学生用2支自己的铅笔做成活动角,边操作边思考:“怎样才能摆出一个大一点的角?怎样又能摆出一个小一点的角?”通过活动,使学生体会到:(1)活动角的两条边的长短始终没变,所以角的大小与所画边的长短无关。(2)张开的口越大,角就越大,张开的口越小,角就越小,所以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程度有关,经过李老师的精心设计,这简单而有一定思维含量的教学难点,就轻而易举地突破了。

值得探讨的是:在感知角是尖尖的,直直的时候,教师请个别学生摸一摸角,体验角的特征,我个人认为,角是比较抽象的几何知识,学生手中都有一个三角板的,何不让每个学生都用自己的三角板在手上刺刺,摸一摸,让每个学生都有所体验,再得出角是尖尖的,直直的。

总而言之,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能紧密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生活实际,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不仅使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汲取了新知,而且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向上发展。

人教版圆的认识说课稿及教案篇六

第一次听冯老师的课,感觉虽然是新老师,但无论从教材的挖掘还是课堂的组织方面都像是很有经验似的`。个人素质还是很高的。

1、游戏导入,师生一起拍手说10的组成,很适合低年级学生好动的特点,在动脑动口的同时,手也没让闲着,很快将学生注意力收到课堂上来,复习了旧知,又为本节内容作了铺垫。

2、教师摆圆片,让学生说图的意思,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让学生在直观的图形中感受算式的意义。在学生说出四个算式后,又利用盖住的数,问学生没有图形该怎么算,引导学生说出计算方法,设计巧妙,资源得以充分利用。

3、由扶到放一步步引导学生总结出10的加减法算式。

5.练习设计有层次、有坡度。

6.全课小结采取由学生自己回顾总结的方式,注重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和归纳知识的能力。需要改进的是:在小组合作学习方面需要培养。

人教版圆的认识说课稿及教案篇七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线的认识》,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些分析:

一、说教材

《线的认识》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第七册第二单元第一节内容。本节内容是认识线段、射线、直线,知道它们的联系和区别。

二、说教法

本节课我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主导”的原则,运用看、说、画、读、猜和体位法,小组讨论法。在采用问答法时,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面向全体,使基础差的学生也能有表现机会。

三、说学法

对于刚上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其实是一组比较抽象的图形,学生直接感知有一定的困难。所以抓住学生特点,积极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注重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爱猜谜语、玩游戏这几方面入手,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线、猜谜语、做手势等活动来进行体验、记忆,从而进一步理解线段、射线和直线的概念,了解它们的特征,知道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四、教学程序及设想

第一环节:(导入)先用线字入手,抓住学生强烈的表现欲,从而导入新课。

入之后,我会设计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去观察、去思考、取发现异同,从而完成重点知识的教学。

第三环节(课堂小结)这一环节我采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总结什么是线段、射线、直线。(当堂检测)巩固练习强化新知识。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本着趣味性、思考性、综合性的原则,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做到层次分明,并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肯定和点评。

第四环节:(当堂检测)巩固练习强化新知识。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本着趣味性、思考性、综合性的原则,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做到层次分明,并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肯定和点评。

人教版圆的认识说课稿及教案篇八

说教材: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第七单元第一节1000以内数的认识部分例4的内容,是根据《标准(20xx)》的要求新增加的内容,主要是:让学生认识算盘,在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体会其直观形象、体现数位特征的特点;会用算盘表示数,深化学生对万以内数的认识。认识算盘是在学生已经掌握1000以内数的数数、拨数、读数和写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算盘半直观半抽象的特点有利于学生深化对位值制的理解,巩固1000以内数的组成,强化数感。

说教学目标:

1、直观认识算盘,知道算盘各部分的名称,学会用算盘计数和数数

2、经历用算盘表示数、数数的操作过程,掌握用算盘记数的方法,初步渗透位值思想。

3、让学生知道算盘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化的一大贡献,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

说教学重点:认识算盘,学会读写算盘上的数,并会用算盘表示数。

说教学难点:带有上珠的数的拨法和读法。

教学准备:课件、算盘

说教学方法:

这节课教法主要是引导法、讲授法、练习法;学法主要是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小组合作、展示交流、巩固练习法。

教学过程:

学生是课堂的主角,教育活动应以学生的学习、兴趣、经验来进行,在教学中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因此,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一)猜谜语引入新课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通过猜谜语引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步感受算盘的特点。

(二)认识算盘

这部分内容是本节课的重点,主要分为四个部分:

1、了解算盘各部分的名称

通过观察、游戏、儿歌记忆等不同方式,使学生记住算盘的各部分名称及上珠、下珠的意义。

2、在算盘上表示1-10。

这一部分主要分四个层次:一是出示一个算珠比较乱的算盘让学生说说有什么感受,然后介绍在算盘上拨数需要把算珠拨靠框。二是通过如何拨数字“1”引起学生的争议,引导让学生讨论如何在算盘上定位。通过交流使学生明确:算盘上哪一档都可以定为个位,但需要做上记号;只要个位定下来,其余的数位也就定下来了,但一般选最右面一档作为个位。三是让学生拨出1——9各数,在这里重点让学生说一说1、2、5、9的拨法。四是让学生讨论交流10在算盘怎样表示,老师说明10一般不用个位上1个上珠和5个下珠或2个下珠表示,而是用十位上1个下珠表示,让学生明白这一点和计数器上表示数是一致的,体现了十进制计数法。

3、用算珠表示数

让学生动手在算盘上拨563,通过动手操作拨珠让学生明白:用算盘上的算珠表示数时要先确定个位,个位上拨上表示几个,十位上拨上几表示几十,某个数位上是0,则不拨珠以空挡表示。

4、拨珠的指法

通过指导学生打算盘的坐姿及指法,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习惯和态度。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课本78页的做一做。

2、完成练习十六的11题。

3、用三颗算珠在算盘上表示一个三位数,最大是多少?

前两个练习是基本练习,最后一个是提高练习。通过练习,帮助孩子进一步熟悉算盘的结构特点和用算盘表示多位数的方法,能够熟练读写算盘上的多位数。

(四)介绍算盘的历史

通过算盘历史的介绍,让学生懂得算盘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化的一大贡献,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

(五)欣赏各种算盘

通过欣赏作为工具、工艺品、装饰用品和具有收藏价值的算盘,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算盘的喜爱之情,感受算盘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弘扬民族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五)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说板书:

主要板书了算盘各部分的名称,及一个上珠一个下珠表示的意义。

人教版圆的认识说课稿及教案篇九

今天有幸听了王老师的数学课《认识圆》,感觉收获挺大。“圆上”指什么?就是指围成圆的封闭曲线上,以这条封闭曲线为界,曲线以里叫圆内,曲线以外叫圆外。步步夯实,才能得到清晰准确的直径与半径的概念。

王老师的这节课设计了丰富的`教学活动,使本来枯燥的一节概念教学课上得生动有趣。思维往往从动手开始,在教学中王老师重视让学生动手动脑,实践探究,使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无论是认识圆心,半径、直径,还是学习圆的画法,王老师都安排学生充分参与的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观察、操作、交流的机会,有效地解决教学知识抽象性与学生思维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在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认识直径和半径特征,理解直径与半径关系时,教师安排了让学生折一折,画一画,比一比,量一量等动手实践活动,让学生用眼观察、用脑思考、用口交流,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兴趣,水到渠成达成教学目标。王老师让我们看到了一节非常实在的常态课,我觉得教者在课堂上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养的教学风格,值得我们大家借鉴和学习。

人教版圆的认识说课稿及教案篇十

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6~9的认识。这部分教材是数的概念中最基础的知识之一,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在这一阶段通过让学生初步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借助于生活中的实物和学生的操作活动进行教学,为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和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在入学前经过了学前教育,很多学生在未学本课之前都能说出、数出6~9各数,对各数的顺序及大小也有一定的掌握,而且在生活中也常常去接触到这些数;但在孩子的头脑里,还没有形成6~9各数的概念,如何正确书写还比较模糊。学生的自理能力也有限。

三、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经历从生活情境中抽象出6~9,认识应会读写6~9,掌握6~9的顺序。

2、能力目标: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描述生活中的简单现象,发展初步的数感,感受生活处处有数学,能够运用数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主动与同伴交流探究的意识。

教材的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6~9各数的的含义,并且能够正确的书写各数。

本课难点是:经历6~9各数的抽象过程,正确理解6~9各数的含义。

四、说教法

1、情景教学法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因此情景的创设要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新课开始,出示套圈游戏的图,让学生仔细观察这幅图,4人一组充分说一说这些美丽画面上都有些什么,并有序的一一数出,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举例说明法在授完新课后,要求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用6~9中的任意一个数说一句话,通过学生举例说明,既培养了学生的数感,又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获得用数学的体验。

3、发现法教学6~9各数的认识时候,让学生自己摆一摆、比一比,通过摆小棒,让学生发现在5的基础上再添上1就得到了6,在6的基础上再添上1就得到了7,从而了解数的顺序。教师的作用是组织发现活动,关注活动中的学生,使学生在探索中学习新知,亲历探索过程。

五、说学法

《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观察比较以及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实践操作法、观察比较法也是本节课中学生学习新知识的主要方式,同时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

1、观察法观察主题图的画面及用完整的语言表达出来是很好的学习方法。例如,教学主题图时,观察目的明确。教师通过让学生观察画面上都画了什么,观察结束后组织讨论,你怎样看就会又快又不数丢物体呢?这一安排不仅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而且教给学生观察的思维方法。

2、实践操作法儿童思维的发展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他们需要通过各种活动来学习知识,发展自己的智慧。因此,在教学6~9各数的顺序的时候,通过学生动手摆小棒,亲身感知、体验数的顺序,从而得出6~9各数的顺序。培养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获得知识的能力。

六、说教学程序

本节课主要由个环节来完成

(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通过数字卡片复习旧知识,利用抓珠子的情境教学,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观察思考,探究新知

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经历6、7、8、9这4个数由具体实物逐步抽象出数的认识过程,并学习写数。学生虽然会按顺序数出6~9,也可能已经认识了数字6~9,但对这4个数表示的意义,对它们表示的数值究竟是多少,认识不一定清楚。让学生经历认数过程,揭示相邻数之间的关系,就是为了让学生真正了解这4个数的意义,同时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在学写数时让学生分析各个数字的字形,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

(三)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低年级的学生都很喜欢做别人的小老师,因此在完成第一个练习时让同桌学生互相检查,这样既帮助了同学又让自己的知识得到巩固,还发扬了同学之间友爱互助的精神。

(四)总结评价,归纳学法

让学生自己总结出学习的方法和所学到的知识,体会到互相合作、主动探究是学习的好方法。

人教版圆的认识说课稿及教案篇十一

1、教材分材:本节课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认识图形》的第一课时。它是在学生过去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几何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结合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从观察生活中的实物开始,逐步抽象出角的几何图形,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加深他们对角的认识,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学会比较角的大小。学生熟练地掌握这部分内容,将为进一步学习角的有关知识奠定基础。

2、学情分析: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在生活中,对于学生来说,在认识角之前,已经具备了有关角的感性经验。但是,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是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能力较低。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角,形成角的表象。我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以及学生的生活实际及年龄特点,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3、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生活情景认识角,建立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学会比较角的大小。知道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2)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创设生动活泼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兴趣。

4、教学重点:能正确找出生活中的角和平面图形中的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比较角的大小。

5、教学难点: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说教法、学法

“教必有法而教无定法”,只有方法得当,才会有效。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思维活动的特点,我采用了直观情境教学法、演示操作法和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通过找一找、画一画、玩一玩、比一比等活动,在动手实践中,化抽象的数学知识为看得着、摸得到的东西,学生既获得知识,又学会了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在主动探索获取知识的同时,掌握了学习数学的方法,训练了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来留意身边的事物,培养了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老师带来一些图形朋友,出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请学生把他们分成两类。(生可自由说出自己的想法)

引导学生说出圆没有角,其它三个图形都有角。

2、揭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认识角(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课的引入从学生熟悉的图形和分类的知识入手,抓住低年级学生的好胜心及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为以后探索新知创设了良好的氛围。)

二、联系生活,探索新知

(一)找角

1、让学生自由说说自己见过生活中的角,并用手指一指自己身边的角。

2、课件出示剪刀、钟、红领巾,让学生说说它们的角藏在哪儿,用手指一指,并用课件演示请出这些角。

(二)认识角

1、摸角并感知角

让学生拿出三角尺,找出其中的一个角,用手摸一摸(教师注意动作的引导和示范)和同桌说说发现。学生活动,教师指导。

2、认识角的顶点和边

让生汇报有什么发现

生汇报:角有个尖尖的、刺手。让别的学生摸摸是否有同样的感觉。

揭示:我们把这个地方叫角的顶点。

生汇报:角的两边是平平的、直直的

揭示:我们把这样的线叫边。

再让学生观察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

(三)画角、介绍角的名称及读写法

1、让学生在纸上画几个不同的角。学生活动,教师指导。

2、请一位学生说出画法,并在黑板上示范画一个角,标出它的顶点和边。

3、教师再示范画一个角。

4、给角取名。为了便于区别这两个角,我们可以给它取名,比如第一个角我们可以在角的两边张开的地方,用一个小“)”线把两边连起来,然后在它的后面写上1,记作1,读作角1,(师板书),第二个角让学生取名,记下来,读一读。

(设计意图:生活中学生对角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对角的几何认识还是第一次,教学时教师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在生活中找角,从实物中抽象出角的图形,使学生初步感知角的特点,这样,从直观图形到抽象概念,层次分明,过度自然,学生容易接受,顺利突出本节课重点。)

(四)练一练

1、辨角(课件出示)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2、找角:书中67页指一指。

(设计意图:学生对角建立起概念的前提下,让学生练习,从而加深了学生对角的认识,增强分析能力,并及时反馈,掌握学生学习情况。)

三、动手操作,比较角的大小

(一)玩一玩

教师出示活动角,并让学生拿出自己的活动角玩一玩,有什么发现,生汇报交流(板书:张口大,角就大;张口小,角就小。)

(二)比一比

1、请生将自己手中的角固定好,然后同桌的比一比,看谁的角大,谁的角小,并请两位学生上前比,教师指导比的方法。

2、师拿出两个角(一个边长但张口小,另一个边短但张口大)让生猜谁大谁小,再放在一起比,引导学生说出角的大小只与张口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板书)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体会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而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注重培养学生自己动手自己发现的能力。)

四、总结评价,内化延伸

1、角的应用。让学生说出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角。

2、如果我是角:假如你是一个可爱的角,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你自己吗。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说出角的用处,加深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最后总结放手给学生,让学生进行梳理,内化了新知。)

文档为doc格式

人教版圆的认识说课稿及教案篇十二

(一)说教学内容:

《认识钟表》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册)中的内容。本节课内容是学习“时间的计算”以及“24时计时法”等课程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学生能否牢固掌握本节课的内容非常关键。

(二)学生情况简析

在一年级上学期,学生已经学会了认读整时和半时。同时在生活中,学生已积累了大量的生活体验和实际的认知经验。因此,我准备采用多媒体课件与组织学生小组合作的方式,利用多数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互教互助,让每个学生都真正的“动”起来。

(三)说教法

本节课采用的教法有观察发现法、讨论法、实际操作法、合作学习法等。

(四)教学整体的设计理念

本节课的内容多而零乱,我准备采取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寓教于乐。一方面让会认读钟表的学生保持极高的学习兴致,能把自己的经验具体地表达出来,使之成为自己的知识语言;另一方面也让还不会看钟面的学生能在愉快、和谐、自主的环境中主动接受知识。本节课的练习部分是本着“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应用于生活”这一原则而设计的。

(一)知识目标: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初步体会“时”、“分”的实际意义,掌握1时=60分;认识用“×:××”表示的时刻,会读写钟面上的时刻。

(二)能力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合作学习的精神。

(三)情感目标:教育学生珍惜时间,能合理地利用时间。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一)教学重点:能正确读写钟面上所表示的时刻。

(二)教学难点:正确读出钟面上接近整点的时刻。

(三)难点的突破:针对“能正确读出钟面上接近整点的时刻”这一难点,我准备采用生动可爱的动画形象来引发学生的兴趣。置学生于积极的观察、分析和小组辩论活动之中。这样,不仅能激起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还能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

(一)复习导入,唤起学生已有知识经验

1、整时时刻的认读

2、用看图说话的方式,以引导学生说明“一位小学生的作息时间”来导入课题,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学习状态。

(二)交流、辩识、探究新知

1、认识钟面,了解有关钟面的基础知识。

首先,在教学中,我利用钟面模型的课件以及学生手中的实物,让学生仔细观察,解决教师提出的几个问题。给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机会,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望。使得学生在解决问题中逐步建立起“我能行”、“我真的很棒”的信念。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独立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其次,让学生认识1分钟,并通过“数一数自己的脉搏在一分钟里能跳动多少次”活动来体验一分钟的长短、教育学生珍惜时间。

然后,交代1小时的概念,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得出时、分之间的进率关系(1时=60分)。从而为以后的时间计算打下坚实的基础。

2、合作学习如何看钟面

利用多媒体课件来辅助教学,演示在9:00时刻的基础上表针走到9:05的过程,让学生目睹“分针走过9时整后,又继续走了5小格,这就是9时零5分。再依次出现6时10分、7时30分让学生认读。

在这部分内容中,“正确读出钟面上接近整点的时刻”是本课难点所在,针对这一难点,我利用两个可爱的小动物争论的场面,引导学生进入小组辩论活动。让学生在观察中比较、在交流中发现,在操作中提高,总结规律、突破难点。而且使学生警惕自己在以后的练习中“千万别做那只小笨猪!”

解决这一难点后,大量的认读巩固也至关重要。在这一环节,我利用多媒体课件中可以调动的钟表及学生手中的实物,继续采取学生互动的方式,以小组为单位,生生互考、互练,将以往的“学数学”转变为“做数学”,让全体学生都有交流的空间。达到能熟练认读钟表和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目的。

(三)巩固、应用知识。将数学还原回生活,使知识在实践中得到升华。

整个练习部分以闯关形式出现,极具挑战性的题目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第一关:“把显示相同时间的电子钟和闹钟用线连起来”的问题设计,意在巩固刚刚学过的内容。

第二和第三关:“找出分针和时针”的问题设计,目的是使学生对新学的知识融会贯通。

第四关:“选择合适的时间再用线连起来”的问题设计,为的是强化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教学效果预测:本节课内容虽然多而零乱,但并不难理解,只要学生认真观察,思考;教师把握好讲课的速度,学生应有一定的能力扎实地掌握。同时,我们也不能期望以往不会认读钟表的学生仅仅在一节课中就把有关时间的知识全部熟练掌握。尤其是像认读3时55分这样的难点。而且,在学习了非整时时刻的认读后,还有可能引起个别学生学习上的负迁移。可能会把整时的时刻读成“×时60分”等等。这就有待于进一步学习、巩固和提高。)

人教版圆的认识说课稿及教案篇十三

我教的《认识钟表整时》这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一册第七单元85页的内容。`本节课要求学生对整时的认识,是学生建立时间概念的初次尝试,也为以后“时、分”的教学奠定了基础。教材在编写上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生动具体的学习数学。按照“认识钟面结构——整时的读写法——时间观念建立”的顺序编写。一般来说,一名6岁多的儿童每天起床、吃饭、上课都要按照一定的时间进行,这样在生活中已经潜移默化地感知到了时间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因此,我把本节课的目标定为:

1、认知目标:通过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钟面的外部构成;结合生活经验总结出认识整时的方法;知道表示时间的两种形式。

2、情感目标:通过观察、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

3、思维拓展目标:

(1)使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自觉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2)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重点:充分认识钟面的外部构成,掌握认读整时的方法;教学难点:正确说出钟面上所指的整时。

这一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在四十分钟的教学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采用了愉快式教学方法为主,创设情境,设计了多种游戏,让学生在游戏和活动中学习。同时我还采用了让孩子们通过画钟面上所缺少的针、合作交流发现钟面的结构的教学方法,这样既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认知兴趣,而且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了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能够自主参与探索新知识的过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说一说、做一做、找一找、拨一拨、画一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来学习新知,积极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

本节课我安排了四个教学环节:

(1)创设情境,诱发兴趣。

(2)自主参与,探索新知。

(3)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4)引导学生总结全课。

第一层:创设情境,诱发兴趣。

在这个环节中,我首先出示谜语的图画和录音让大家猜谜,当同学们猜出闹钟,再说说自己见过哪些钟的活动。这样引出课题。目的在于引发学生强烈的兴奋感和亲切感,营造积极活跃向上的学习氛围,为学习新知创设良好的情景。

第二层:自主参与,探索新知

在这一环节,我分了两大步骤来完成:第一个步骤是说一说见过的钟面,再欣赏老师收集的各种不同钟面。

在这一部分内容里,我注重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在回忆自己平常所看到的钟面并把它讲出来。同时观察老师收集的各种钟面,并引导学生观察别人的钟面看发现了什么,充分的让学生说一说。数一数,主动探索性观察解决问题,把自己发现的与同桌小朋友交流,合作学习,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是凌乱的不是有序的,不容易将知识转为内化,如:有的学生发现有长针也有短针等,在教学设计中我充分地考虑到这一点,采用了电脑辅助教学,让时针和分针作自我介绍,用充满童真的语言来吸引孩子。接着再跟着电脑数一数,得出钟面的基本结构,也强调了时针走的慢,分针走的快的特点,这样的组织让学生的思维有序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这比教师直接给予答案,更能使学生记忆深刻,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使学生自主积极参与到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

第二步骤是学习整时的认、读、写。学生在生活中虽然有的能认识整时,但概念是模糊的,为了更好的抓住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将3个钟面出示在一起,让学生通过观察对比、讨论交流,最后达成共识:这三个钟面的分针都指12,引导总结出当分针指12时,时针指几就是几时。为了更好的让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对时针和分针的区分,做了一个抢答整时时间的小游戏。最后让学生动手,拨一拨,在这里教师作示范按顺时针拨动钟面,再让全班同学参照老师的方法,一人说时刻,一人拨钟面。这为今后的教学作铺垫。

在教学整时的两种写法时,我先介绍汉字“时”表示的方法,在教学电子表形式时,充分利用教材,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桌子上放着什么?你在哪儿见过这样的钟?自然巧妙地把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打开学生的记忆大门,使学生从生活中找出答案,通过对7时的两种书写形式的教学,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了整时两种写法,再通过练习,让学生板演黑板另外两个钟面的写法。使学生学以致用,促使知识内化。

第三层: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1、小明一天的作息安排。

2、根据给出的时间画出少了的那根针。

3、做个小修理匠。

4、综合能力题(再过1小时是几时)。

1.我用课件出示小明的一天,让学生边看录像边互相说“小明什么时间在做什么”然后让学生评一评他的安排合理吗?这样将数学课堂教学变为学生认识生活,认识数学的活动课,体现“数学源于生活,赋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也为后面的作业打下铺垫。

2.在“根据给出的时间画出少了的那根针”中,让学生全员参与,让每个学生都都动手画一画,说一说、评一评。这样的设计让学生进一步巩固钟面和两种记时方法的联系,同时以调动了全班学生的积极性,又将课堂气氛推向了一个高潮。

3.通过“做个小修理匠”和“综合能力题(再过1小时是几时)”的生活情景体验,启发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身边的问题,初步建立时间观念,自觉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第四层:引导学生总结全课

我先让学生读喜欢的儿歌“天天早早起”,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渗透“惜时”观念。然后再让学生说说在这节课里学会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最后布置课外作业“回家在爸妈的帮助下为自己设计一个自己最喜欢的钟表。

以上是我对整节课的反思。总体看来,这节课的教学是一个愉快的过程,学生能够积极自主参与到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学习新知识。但也还存在不尽人意的地方,例如:

(1)教师放手还不够,语言哆嗦不精炼。

(2)在引入环节中学生说钟表作用时时间用长了,教学时间还是显得前松后紧。

(3)板书方面应该准备几个钟面随时贴在黑板上,这样就更加直观、美观。

(4)课中珍惜时间内容有些显多,巩固环节中的儿歌可以不要,增加为认识整时方面的训练题等等。

人教版圆的认识说课稿及教案篇十四

本课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4单元《有趣的图形》中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球等立体图形之后进行教学的,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更深层的几何知识打下基础。

本课面对一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一年级的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一年级上学期,学生已经学习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初步认识了这些几何图形,形成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同时,学生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比较关注自己周围的事物。在参与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掌握了一些基础的学习技能:能够根据老师的具体要求进行有目的尝试,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有初步的小组合作意识,有一定的观察问题和发现问题的能力等。

1.注重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2.在实际情景中丰富学生对图形的认识。

3.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教师要随时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给予适当的评价。在设计时,注重设计开放式的学习环节,给学生提供充分发挥想像的空间;注意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组织适当的小组合作学习,重视学生的语言交流;注意引导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进行思考,把操作与数学思考结合起来。

1.通过观察、操作与讨论,感知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初步认识什么样的图形是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能根据它们的特征从具体的情境中辨别这四种图形。

2.通过摸、画、找、说等活动,初步体会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的多样性,并在小组活动中培养探索意识和协作精神。

3.通过创设情境,在实际操作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学生积极探索新知和学好数学的欲望。

课前交流:今天我们请来了三位老朋友和大家一起来上这节课,来看看它们是谁?(出示课件)它们想和大家比一比,看谁最爱动脑筋,最会听别人发言?敢和它们比一比吗?那让我们一起开始这节课吧!

师:小朋友们喜欢搭积木吗?现在想试试吗?那我们就把自己带来的盒子当成积木,合作搭一件作品。先在小组里商量一下准备搭什么,可能用到哪些形状的盒子?(师可控制一下时间。)开始完成你们的作品吧!(小组合作。)

生交流汇报:你们的作品是什么?用到了哪些形状的物体?

找两个小组介绍,引导学生发言,你们商量了吗?(生说,师将其用到的形状贴在黑板上。)

1.“画”面。

(1)吸引学生注意力。

师:看看老师做了什么?(师取盒子。)

师:那怎样才能得到你刚才摸的那个面呢?你来想个好办法。

(学生回答:画的方法,在沙滩上盖的方法,印章的方法……如果学生只说出画的方法,师可引导:想想看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师:小朋友们真爱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种方法,请你选一种合适的方法得到你刚才摸的那个面吧!

生操作,师收集作品。

(2)智力游戏。

师:老师邀请小朋友们一起来玩一个智力竞猜的游戏。

认识图形教师说课,标签:一年级数学说课稿,小学数学说课稿,

(师出示一张作品,问:猜猜看,这个图形是从什么形状上画下来的?你知道它是什么图形吗?)

(3)出示三棱柱。

(4)小结。

师:这

今天我们学习的图形都是平平的,只有一个面。我们把这样的图形叫做平面图形,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些图形。(板书:认识图形。)

2.“找”面。

师:其实现在我们身边就有这些图形。不信,咱们找找看。从你的桌子上拿一个长方体,看看能不能从长方体上找到一个长方形。

(指名演示,边摸边说从什么形状上找到的什么图形。)

拓展:聪明的小朋友,看你还能不能从桌子上其他形状的物体上找到其他图形。

3.总结。

师:我们从长方体上找到了长方形(引导学生说),揭下长方体并同时板书长方形(边说边揭)……今天我们认识的图形有……(生回答,师板书。)

我说你想:试试你掌握的本领。老师说一个图形的名字,请你闭上眼睛,想一想它的样子,也可以试试边想边用手指画一画。(给学生留出想的时间。)

1.“说”面

(1)师:让我们一起到生活中去看一看,出示课件。

问:你看到了什么?老师把它们搜集一下。你能从这些标志中发现什么数学问题?你知道这些标志是什么意思吗?他们提醒我们要注意交通安全。

(制成课件,在道路上滚动出标志,引导学生发现,教师进行搜集,师在课前将标志中的数学问题分别做成可闪动状,当学生说到时,可方便大家辨认。)

(2)讨论、交流。

你在生活中认真观察,还在哪里见过这样的图形?

2.找名字(第36页:连一连)。

师:有几个小朋友不小心把自己的名字弄丢了,请你用今天学习的本领帮忙找一找吧!

独立练习,同桌互查。

3.猜谜语。

认识图形教师说课,标签:一年级数学说课稿,小学数学说课稿,

(演示课件:出示三个朋友,可出声,出示谜语,点击谜语会变大。淘气:先看我的谜语。)

指名扮演“淘气”、“笑笑”、“机灵狗”,给大家读谜语。

指名说答案,老师画连线。

4.涂颜色。

指导学生发现图形,并按要求涂色。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略)

回家给爸爸、妈妈展示一下你的本领,找找看,你们家里有哪些今天认识的图形。

1.这节课设计的“摸”面、“画”面、“找”面和“说”面几个环节,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同时,体会“面”由“体”得和“面”与“体”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学生学习兴趣较为浓厚,同时在数学活动中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分析、比较、概括的能力。

2.教师通过设计“在日常生活中,你还在哪儿见到过这些平面图形”问题情境,让学生把所学的新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使学生觉得学习数学有用,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增进了学生对数学的价值和作用的认识,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3.本节课缺少让学生表述的机会。如:让学生从身边的物体上试找今天认识的四个图形,并且到讲台上展示摸给大家看,学生虽兴趣很高,但反思后发现此处只注重了让学生动手摸,如果能够让学生边说从什么形状的物体上找到了什么图形,边摸着展示给大家看,效果会好一些,孩子既有了表述的机会,同时也会对这些图形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相关范文推荐
  • 10-14 最新高中生诚信演讲稿(优质14篇)
    国旗下讲话稿是对国家荣誉的传承和对英雄事迹的颂扬,它能够激发人们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以下是一些经典的国旗下讲话稿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灵感和思路。高中生诚信
  • 10-14 2023年大学生五四心得体会(优秀13篇)
    工作心得是对工作效果、工作态度以及工作方法的评估和总结。如果你正在写读书心得的过程中遇到困难,不妨看看以下的范文,或许能给你带来一些启发。大学生五四心得体会篇一
  • 10-14 临沂演出服市场 文艺演出活动策划方案(优秀11篇)
    公司宣传语是向外界传递企业形象和品牌形象的重要工具,能够有效吸引潜在客户和提升企业知名度。制定一句具有感染力的公司宣传语需要考虑哪些因素?这些优秀的公司宣传语能
  • 10-14 2023年琐记读书心得(大全8篇)
    工作心得是在自己工作的一段时间中对所做工作的经验和心得体会进行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它能够帮助我们反思和提升工作能力。在这段时间里,我经历了很多工作上的挑战
  • 10-14 2023年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精选6篇)
    学习计划能够帮助我们在学习中保持积极的心态,应对挑战和困难,提高抗挫折能力。参考以下读书计划范文,你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篇一
  • 10-14 2023年母亲高中论述 母亲观心得体会(优质9篇)
    征文活动通常会设立主题或话题,要求参与者从不同角度展开思考和表达。如何选择征文的主题和角度?这是我们在写作征文时需要考虑的第一个问题。接下来是一些备受推崇的征文
  • 10-14 最新压力情绪管理心得体会 压力与情绪管理培训心得体会(实用8篇)
    读书心得是对自己在阅读一本书后的感悟和思考的总结。通过培训的学习和实践,我不仅提升了自己的专业素养,还发现了自身的潜能和优势,为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10-14 最新巩固卫生城市宣传标语模版(精选7篇)
    在旅游活动中,导游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能够为游客提供详细的背景信息和有趣的故事。导游词不仅要传递信息,还要给予游客感受和体验,让他们留下美好的记忆。接下来是一些
  • 10-14 2023年幼儿园小班新学期的工作总结 幼儿园新学期工作总结(模板13篇)
    顾问工作总结是对我的工作表现进行总结和概括的一份书面材料。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些思想表达的精彩语句,供大家品味和欣赏。幼儿园小班新学期的工作总结篇一我园继续以《学
  • 10-14 最新八年级期末班主任评语(模板8篇)
    环保标语应该具有普遍适用性,能够引导人们从小事做起,共同关注环境保护。环保标语的创作要考虑到人们生活习惯的变化和环保意识的普及程度。如果您需要一些灵感来制作环保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