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方舱心得体会一句话(通用8篇)

时间:2023-09-26 11:08:02 作者:薇儿 2023年方舱心得体会一句话(通用8篇)

心得体会对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个人更好地理解和领悟所经历的事物,发现自身的不足和问题,提高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与他人的交流和分享。心得体会是我们对于所经历的事件、经验和教训的总结和反思。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方舱心得体会一句话篇一

截止4月16日,由271人组成的长春中医药大学支援通源方舱医疗队,已经连续鏖战了672小时,累计收治患者3823人,治愈出院2808人。分析核酸结果18895人次,配送中药26734人次,共计83168付中药。一组组详实的数据,讲述着动人的中医战疫故事,更诠释了中医药人勇于担当、迎难而上的精神风貌。

迎难而上啃下“硬骨头”

自吉林省疫情发生以来,长春中医药大学迅速行动,3月9日,校长冷向阳亲自部署,靠前指挥,组建由徐修刚院长带队的162名具有一线抗疫经验的医护人员组成的医疗队,赴疫情最为严重的长春市九台区。九台区中医院在布局上不具备传染病医院的硬件条件,医疗队第一项艰巨的任务是按照新冠肺炎救治定点医院三区两通道标准改造九台区中医院。队员们从医技人员变身力工,搬、扛、运等全部亲自上阵,通过3天2夜的连续奋战,克服了重重困难,不言苦,不喊累,用最短的时间啃下“硬骨头”,完成了九台区中医院的改造任务。

改造长春市最大方舱医院

3月13日,根据前线指挥部的要求,医疗队接到了转战长春市支援通源方舱医院的通知。疫情就是命令,接到通知后,医疗队留下10名队员继续在九台区中医院开展中医药救治,其余医疗队队员赶往通源方舱医院。与九台区中医院面临着同样的问题,长春市通源方舱医院作为一家仍未竣工的新楼,但根据工作部署,留给医疗队的时间仅有36小时。医疗队医疗管理部、综合保障部、后勤服务部、药学组等分工协作,全体医护人员全员上阵,克服没有水电、网络、医疗设备、感控标识等重重困难,在规定的时间,把通源医院改造成基本符合标准能收治3100余名患者的方舱医院,同时医疗队从153人扩增至271人。

党的领导是决战决胜的核心密码

党用铁的实事证明:团结奋斗才能书写美好未来。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党支部就是一座堡垒。

3月14日凌晨,医疗队开舱接收首批患者,医疗队所负责的1522张床位很快收满。在条件艰苦,医护比例不平衡的情况下,医疗队积极应对,迎难而上,党员队员们冲在前,发挥着旗帜作用。3月28日19时,通源方舱医院医疗队临时党支部召开了第一次支部会议,临时党支部书记郭家娟主持会议。会议传达了关于疫情防控的系列指示精神,省、市有关疫情防控工作要求。会议要求,医疗队党员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传递党的温暖,组织患者中的党员主动亮明身份,志愿服务,共克时艰,夯实战斗堡垒,在战“疫”第一线重温入党誓词,坚定必胜信心。

会议认为可以充分调动方舱内患者中的党员同志们发挥先锋带头作用,通过组织患者中的党员主动亮明身份,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协助疗区志愿服务队和医护配送三餐,反映患者的需求,让方舱医院的秩序更加有序,以党员的实际行动团结患者群体坚定必胜的信心,更要体现党组织的组织管理功能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权威发声中医进行答疑解惑

4月5日上午10时,吉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了本轮疫情第25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驻通源方舱医院副院长郭家娟出席发布会,就方舱医院防控措施、患者个人防护注意事项以及中医药救治、平均转阴周期等问题答记者问。

硬核“装备”助力抗疫

本次疫情发生后,医疗队多方协调,再一次将“流动智能应急中药房”开到一线,每小时调剂300付中药颗粒,保证患者及时服用中药。3月24日,“抗疫神车”——移动车载ct医疗车运抵长春中医药大学医疗队,这是我省首台移动车载ct医疗车,随时随地进行ct检查、一次充满电可用7小时、一次ct检查不到2分钟,保证病人及时诊断,提高了救治效果。

一件件“硬核”装备驰援战疫一线,助力早日取得战疫胜利。

彰显中医人文关怀

在爱心墙上,贴满了患者和医务人员的暖心话语。患者们表达了对吉林的祝福、对未来的期许、对家人的想念,但更多的是对“大白”的感谢。爱心墙的装扮和维护工作由楼层护士长承担。有些患者比较开朗,乐于表达内心的感受,有些则比较内向,很少主动抒发心情。而爱心墙就可以成为一座沟通的桥梁,和谐了医患关系,对患者早日康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50余封感谢信表达了患者的对医疗队的深情厚谊,多位患者出院之际甚至在出院后与医疗队队员进行通话表示感谢,彰显了医疗队的救治水平和在人文关怀上的大爱。

中药全覆盖缩短住院时间

一切为了患者,为了患者的一切。

医疗队根据国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和《长春中医药大学寒湿疫(奥密克戎感染)防治方案(第六版)》,以“消除症状、截断病情、快速转阴”为原则,根据不同阶段患者的病机变化及症状表现,制定不同治则及处方。实现了中药全覆盖。

医疗队针对轻型、普通型患者采用分层用药,精准施治,尽快消除症状;在疾病恢复期和患者出院后,继续给予中药口服巩固疗效,减少复阳率。

截至4月16日,长春中医药大学支援长春市通源方舱医院负责病区共收治3823名新冠肺炎确诊患者,患者平均转阴6.79天,平均住院8.63天,已治愈出院了2808人。

方舱心得体会一句话篇二

琶洲方舱医院,由广交会展馆的5个展馆改建而来,该中心位于广州海珠区琶洲岛,是举办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的核心场馆,能同时收纳3000多名新冠患者。

11月7日下午,广州市召开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通报最新情况。2022年11月6日0至24时,广州市新增1935例新冠病毒本土感染者,8例为社会面感染,其余均在隔离观察或高风险区发现。新增感染者中无症状1813人,轻型113人,普通型9人。以上感染者均已送往定点医院、亚定点医院或方舱医院治疗观察,情况均稳定,无重症、危重症患者。

疫情防控期间,广州将全力提供医疗救助服务保障,只要与人民生命有关的,不惜代价不讲条件,优先治病救人。无论您是在隔离状态,还是身处风险区域,如遇到心脑血管意外事件、临产、烧烫伤或中毒等紧急情况,请立即拨打120医疗急救电话,广州将及时提供医疗救助服务。同时,继续为市民朋友提供24小时免费心理援助。

方舱心得体会一句话篇三

近期,因全球疫情的蔓延,方舱医院应运而生,成为了抗击疫情的重要一环。为了充实方舱医院的人力资源,许多医护人员纷纷参加了方舱培训。我有幸参加了一次方舱培训,从中收获颇多。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并总结自己的方舱培训心得体会。

首先,在方舱培训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在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和严苛的条件下,一个良好的团队能够最大程度发挥各个人的优势,克服各种困难。在培训中,学员们被分成了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内有不同专业、不同经验的人员,我们要共同完成一系列的任务。面对时间紧迫和多样的任务,我们学会了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充分发挥团队协作的力量。每个人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完成任务。通过这样的团队合作,我们不仅在短时间内完成了各项任务,而且还提高了各自的工作水平。

其次,方舱培训也让我深刻认识到了自身的不足之处。培训中的任务设置非常贴近实际,使我深刻感受到了重压下的工作环境和高强度的工作节奏。在这样的环境下,我既要能够胜任自己的专业工作,又要能够应对紧急情况并做出正确的判断。然而,我意识到自己在这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因此,我更加坚定了自己要不断学习和提高的决心。在培训中,我向优秀的医护人员请教了许多问题,向他们学习了他们的经验和技巧。我还主动参与了各类讨论和演练,不断挑战自己的极限,培养自己在压力下的应变能力。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我相信我会变得更加优秀,为实际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

再次,方舱培训中最令我深刻的就是对生命的尊重和对患者的关爱。在方舱医院,医护人员每天与患者进行密切接触,承担着防控疫情和救治患者的重任。在培训中,我们通过模拟患者的情况,体验了被拘禁的感觉、生活设施的简陋以及患者的痛苦和焦虑。通过这样的体验,我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和需求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我意识到患者不仅需要专业的医疗救治,还需要我们的关心和关爱。在面对患者时,我们不能只关注疾病本身,还要关注患者的情绪和精神状态。我会用自己的行动,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和关爱,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最后,方舱培训还教会了我如何正确面对压力。在方舱医院的工作环境中,压力是无可避免的。患者的病情复杂多样,时间紧迫,工作强度大,这些都给医护人员带来巨大的压力。在培训中,我们通过模拟紧急情况和高强度工作来锻炼自己应对压力的能力。我们学会了冷静思考、迅速判断和果断行动。通过这样的培训,我体会到了压力所带来的动力和成就感。我相信,只要保持积极的心态,良好的心理抗压能力,就能够在高强度的工作中保持良好的状态,并且取得更好的成绩。

通过这次方舱培训,我不仅锻炼了自己的专业能力,而且提高了自己的团队合作、自身修养、人际交往等综合素质。我深深感受到团结、合作和关爱的重要性,明白了自身的不足之处,坚信只要持续努力和提高,我能够在实际工作中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方舱培训是我职业生涯中的重要经历,也为我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将始终铭记方舱培训带给我的宝贵经验和深刻体会,在未来的工作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为抗击疫情贡献自己的力量。

方舱心得体会一句话篇四

方舱医院是应对大规模传染病爆发的重要举措之一,这也是危机时刻医务人员冲锋在前、舍小家为大家的一种表现。作为方舱医护人员,我有幸参与了一次方舱医院的工作,亲身感受并积累了很多宝贵的心得和体会。以下是我对方舱医护工作的总结和思考。

首先,方舱医护人员需要具备强烈的使命感和专业素养。在这个特殊时期,方舱医院是我们的阵地,救死扶伤是我们的使命。因此,在进入方舱之前,我们要做好思想准备,严格要求自己的业务水平和团队协作能力。这既是对自己的要求,也是对社会和患者的负责。只有通过不断学习专业知识、提高护理技能,才能更好地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

其次,卫生防护是方舱医护工作的关键。为了保护自己和患者的安全,我们必须严格执行防护措施。这包括佩戴口罩、戴手套、穿防护服等。在长时间的工作中,我们必须合理安排好自己的休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和饮食,增强自身的抵抗力。此外,方舱医护人员还应注重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工作环境。

第三,心理疏导和情感支持至关重要。方舱医院是一种特殊的工作环境,许多患者和医护人员都面临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因此,方舱医护工作中的心理疏导和情感支持变得非常重要。我们要积极倾听患者和同事的心声,提供必要的安慰和鼓励。同时,我们也要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及时寻求帮助和释放自己的情绪。

第四,团队合作是方舱医护工作的重要保障。在一个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团队协作无疑是成功的关键。作为一名方舱医护人员,我们要善于沟通,与团队成员密切配合,共同制定战略和方案。在紧急情况下,我们要快速反应,展现出高度的组织能力和执行力。只有通过团队的协作和默契,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和困难。

最后,我们要学会感恩和反思。方舱医护工作是一项艰苦而充满挑战的工作,但也是一种难得的机会和经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记住那些为我们提供帮助和支持的人,感谢他们的付出。同时,我们也要不断反思自己的不足和进步空间,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

总之,方舱医护工作需要我们具备使命感、专业素养以及优秀的团队合作精神。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履行自己的使命,保护患者和自己的安全。方舱医护工作是一种挑战,但也是一次难得的机会,通过这次经历,我们可以不断成长和进步,为社会和人民的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方舱心得体会一句话篇五

段1:引言(200字)

方舱培训,作为一种应对突发事件的培训方式,旨在提高个体的抗压能力和应急反应能力。我有幸参加了一次方舱培训,亲身体验了这种特殊的培训模式,获得了很多收获。在此,我将分享我在方舱培训中的心得体会。

段2:认识突发事件(200字)

方舱培训中,我们首先进行了突发事件的认识与理解。通过专业讲解和实际案例分析,我意识到突发事件不可避免,但我们能通过有效的培训来提高自身的应对能力。在这方面,培训提醒我们平时要保持对周围环境的警觉性,提前做好准备,以便在发生突发事件时能够应对自如。

段3:团队合作的重要性(200字)

在方舱培训中,我们不仅学习个体的防护措施,还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在模拟环境中,我们被分为小组并不断面临各种挑战,这不仅测试了我们个体的应对能力,更考验了我们的团队合作精神。通过讨论和协作,我们逐渐克服了困难,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段4:提高自我调节能力(200字)

方舱培训中,我们还学到了提高自我调节能力的重要性。在高压和紧张的环境下,我们必须保持冷静沉着,调整心态,做出正确的决策。不仅如此,我们还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以便更好地应对突发事件。通过不断的模拟训练,我们逐渐掌握了自我调节的技巧,提高了自身的反应能力。

段5:持续学习的重要性(200字)

方舱培训是一次宝贵的机会,不仅帮助我们了解了突发事件,提高了应对能力,更在实践中锻炼了我们的团队协作和自我调节能力。但我们不能止步于此,突发事件的类型繁多,我们需要持续学习,更新知识,提高应对能力。只有不断学习和实践,我们才能真正具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为自己和他人的安全保驾护航。

结语(100字)

方舱培训是一次难忘的经历,让我受益良多。通过这次培训,我对突发事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提高了团队合作和自我调节能力。与此同时,我也意识到持续学习对于应对突发事件至关重要。在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中,我将继续保持训练所获得的经验和技能,为自己和他人的安全贡献自己的力量。

方舱心得体会一句话篇六

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张屹通报,11月14日0至24时,广州市新增5124例新冠病毒本土感染者,社会面30例,其余99%的感染者在隔离观察、高风险区筛查或闭环管理重点人员检测中发现。

张屹强调,广州市本轮疫情规模大,波及范围广,持续时间较长,当前每日新增个案数仍处于高位。14日94.8%的新增感染者在海珠区,高度集中在凤阳街康鹭片区高风险区域内;近期赤岗街客村片区、江海街桂田片区新发病例数下降明显。其他区方面,白云区前期社区聚集性疫情两个增长点嘉禾街长红村和同德街粤溪村风险区内首日实现社会面零感染报告,疫情攻坚取得初步成效;番禺区和荔湾区疫情增速下降,趋于稳定;天河区疫情仍有波动;越秀区矿泉街近两日感染人数仍在增加。总体上广州疫情多点散发与局部聚集并存,本地疫情与外地输入疫情交织叠加,社区传播风险依然存在,防控难度持续加大。

基于当前疫情形势,经综合研判,张屹表示,广州集中优势力量攻坚海珠疫情,实施快筛快转,在高风险区由医护人员上门采样,早发现早隔离。

广州加快方舱医院建设已启用6个,开放床位2万余张

截至14日,广州共启用方舱医院6个、开放床位2万余张、投入医务人员4000多人,主要用于接收无症状感染者隔离观察。

张屹表示,我们按照“全市一盘棋”的原则,统筹各级各类医疗资源,建立完善阳性感染者转运调度机制,分梯队启用定点医院、亚定点医院、方舱医院,实施分类收治。由于感染人数增长较快,我们正加快方舱医院建设,建成一个使用一个,迅速扩容,快速提升收治能力。

方舱医院为每名感染者提供包括洗漱用品、耳塞、眼罩在内的等生活用品爱心包,对老人、孕妇、儿童感染者提供人性化关怀。10月22日本轮疫情以来,所有感染者情况均稳定,无一重型、危重型病例。

方舱心得体会一句话篇七

方舱培训是一种特殊的培训方式,它在时间紧迫、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通过将学员集中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加强学习效果与交流。我有幸参加了一次方舱培训,这是我人生中难忘的经历。在这次培训中,我不仅学到了许多知识和技能,也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下面我将就我的方舱培训心得体会进行总结,分享给大家。

第二段

方舱培训的学习方式与传统的培训有所不同。在方舱中,学员们居住在临时搭建的舱船中,共同生活、学习、交流。这种封闭的环境让我感受到了时间的紧迫感与资源的宝贵。为了充分利用这有限的资源,我们必须时刻保持高度的学习状态,主动与他人交流与合作。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地认识到了自身的能力和局限性,并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第三段

方舱培训的重点之一是团队合作。因为资源有限,每个人的个人能力不可能涵盖所有领域,而仅有团队共同努力才能完成培训任务。在方舱中,我有幸认识到了来自各个领域的优秀学员,他们分别具备着不同的专业技能。我充分利用这个机会与他们交流学习,并积极地参与团队活动。通过与团队成员的协作,我不仅加深了对其他领域知识的理解,也提高了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我深刻地体会到,优秀的团队是由个人的努力与整体的配合所构成的。

第四段

方舱培训的另一个重要收获是自我反思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在封闭的环境中,每个人都需要自觉遵守规定,管理好自己的行为和情绪。培训期间,我发现自己的一些不足之处,例如缺乏主动沟通的能力、容易受到情绪的影响等。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和自我反思,我逐渐提高了自己的沟通能力和情绪控制能力。我学会了从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理解他人的感受,并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这种自我管理的能力对于个人的成长和职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五段

总的来说,方舱培训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过这次培训,我感受到了学习的重要性和团队合作的力量。我不仅学到了知识和技能,也提高了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我将会继续努力,保持学习的状态,不断提升自己。同时,我也会更加注重团队合作,发挥自己的优势,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与他人共同努力,实现共同的目标。方舱培训是我人生中一次宝贵的经历,它将会伴随着我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方舱心得体会一句话篇八

护士,我肚子饿了,有没有吃的东西?

护士,我今天核酸结果出来了吗?

护士,我要什么时候才能出去?

这只是我每天在方舱工作的一个小场景。从4月7日至今,我进入上海国际博览中心方舱医院已整整一个月。从坚定奔赴到勠力同心,从矢志抗疫到曙光初现,大家付出的每一分努力、挥洒的每一滴汗水,都凝结成抗疫取得阶段性成效的喜悦。

出发援“沪”

4月3日,接到援“沪”的紧急通知后,主动请战的我转头看了看正在熟睡的小宝,眼神中透露一丝犹豫。父母看出了我的担忧和不舍,立刻给出了一颗定心丸:“梅梅,你放心,家里有我们在,小宝我们会照顾好,你就安心地去上海支援,但也一定要保护好自己!”

4月4日凌晨,我们抵达上海徐汇区。

4月5日,我们开始练习穿脱防护服,熟悉各种工作流程,学习最新版新冠肺炎诊治方案,确保进入方舱医院后能顺利开展工作。

初入方舱

经过两天紧张的培训和准备,4月7日凌晨,我和小伙伴们进入上海国际博览中心n4方舱医院开始方舱工作。

一进方舱,我们就接到预检分诊的电话通知,到方舱入口迎接86名新入院的患者办理入院手续。由于刚接管n4舱的工作,操作系统、工作流程不够熟练的我们有些紧张、吃力,但仍然坚持在舱内工作了近八个小时,滴水未进,直到把所有的诊疗工作都做完后顺利交接给下一个班次。

在方舱里,我穿着防护服又闷又热,一会儿防护服就被汗水浸湿了,一会儿又被自己的体温烘干了,过了一会儿又被汗水浸湿了,湿了又干,干了又湿,我开玩笑地和方舱同事说:“这可是高级的方舱桑拿啊!”

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导致我出舱的时候,眼前一黑,差点摔倒在地。

方舱纪事

(一)

我所在的n4舱是国际博览中心治愈率最高和出入量最多的一个舱,从4月6日开始收治了4000多名患者。

我在方舱内的工作岗位是主班,面对的都是一些琐碎而繁杂的事情,每次我都是第一个进舱,最后一个出舱。只要患者有需求,我都尽量满足,从不叫苦叫累。

每天都重复着接患者入舱,逐一进行健康预检、安置床位、登记入区、核对患者信息、询问疾病史过敏史家族史、健康宣教、病情观察、贴核酸检测条码、及时观察患者病情变化,跟进治疗方案,积极与患者沟通,到最后出院通知工勤人员进行终末消杀……从最初的紧张不安到现在的得心应手,方舱见证了我的成长和坚守。

(二)

为了让新入院患者尽快适应方舱环境,安心配合治疗,争取早日康复,我耐心地对她们进行心理疏导,安抚她们的情绪,增强战胜新冠病毒的信心。

对每一位新入院患者,我都会仔细告知他们方舱内的注意事项、手卫生的步骤、佩戴口罩的方法、采集核酸的注意事项和开窗通风的重要性,并将患者对用餐的特殊要求记录下来进行交接。

(三)

让我感触最深刻的是4月12日,方舱200多名患者康复出院,看到她们满心欢喜地离开,我的眼眶湿润了,反反复复地说着一句话,“你们回家后一定要做好防护,保护好自己!”

4月23日,我在方舱里为一个和我女儿一般大的小朋友采核酸后,她甜甜地对我说:“谢谢阿姨”,我心里倍感温暖,觉得自己又充满了力量。

并舱再战

5月5日下午,我们接到江西省援沪疫情防控前方指挥部通知,将上海国际博览中心n4方舱医院的200多名患者转移至n1方舱,休舱不休战。听到这个消息后,我默默地许下一个愿望:愿所有的方舱医院早日完成使命、关门大吉!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彼此携手,咬定目标,持续攻坚,疫霾终将散去,胜利就在前方。

相关范文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