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景点的导游词 四川景点导游词(优质6篇)

时间:2023-09-29 04:35:19 作者:XY字客 四川景点的导游词 四川景点导游词(优质6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四川景点的导游词篇一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

您们远道来绵阳,辛苦了!西部"硅谷"绵阳市,矿产资源丰富,五谷丰盈,城市广厦林立,花簇碧翠环绕,街道光洁净美。是一座驰名的现代电子科学城,但它更是一座扬名古今中外的历史文化名城,尤以三国历史传统文化著称。一千八百年前,蜀汉政权的创始人刘备便在这座古称涪城的东山,开始了他争夺益州的战斗历程。

(注:这段话可在导游车上讲解,也可在跨过芙蓉桥下车至富乐停车场讲解。)

眼前这座大型雕塑不用说大家都知道是三国时期刘关张桃园结义的视觉艺术形象。恰如其分的切入了富乐山传统文化氛围。桃园结义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感人故事。东汉末年,汉灵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黄巾起义爆发,家居河北涿州的刘备意欲救民扶危报效国家,奈力不从心,叹息中偶遇同乡屠户张飞得其支持,又适逢仗义亡命的山西解良(今运城)人关羽相助,于是三人志同道合,便在张飞家的后院桃花园中饮血结盟,生死与共,结为手足之情。历史上称为《桃园结义》。

富乐山——绵州山

呈现在你们眼前的这座长约10公里以上,高不过千米的山丘就叫富乐山,历史上又称为旗山、东山,被誉为"绵州山"。何以又称为富乐山呢?据《方舆览胜》记载,东汉建安16年,刘备入四川,刘璋在此迎接他,他望见四川险要和富饶十分高兴,饮酒中不禁称赞"富哉,今日之乐乎"。为纪念刘备即兴之叹,便将此山称为富乐山,其名沿袭至今。

汉皇园

"君不见乎富乐山,汉皇曾住此山间"。顾名思义,汉皇园,是为纪念刘备所更的名称,这座倚山傍水的园林,远望是浩浩涪江,近靠清沏的芙蓉溪流。跨过牌坊式的正门,登石阶而上便来到了步云轩,一幅醒目的对联跃入你的眼帘,"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大家请沿阶缓缓而上,这里有12生肖的雕塑,这一片是具有现代设施的儿童游乐场,倚山势倾斜的富乐山广场是一片绿油油的草坪,请看这一群群天不怕地不怕的白鸽正在与人同欢同乐,如果你走进其间,它会马上同你交上朋友,飞向你的头顶肩上,无声地问候你一声:"远道来的客人,祝你一生平安"。

紧倚湖水的典雅建筑菱香园是一所品茗休闲的好去处,靠百栏举目是微波荡漾的秀女湖,湖泊曲桥尽处立着一尊婷婷玉立的白玉雕塑,其名叫"蜀宫乐女",你看她微微低头,正在思念着什么。当山风徐徐吹拂湖水微波之际,湖中的琴女倒影更显得靓丽多姿。

富乐阁

女士们,先生们,如果您们愿意,可以步行缓登,到富乐山顶上,人称西蜀黄鹤楼的富乐阁。不走路也可以,为了便利游客观赏,在这绿色广场的右侧修建有一条旅游滑道。上至富乐阁下至富乐山广场,提升道长261米,下滑道长684米,垂直高度为50余米,大家不妨坐滑车旅游。

雄踞山顶的富乐阁,琉璃黄瓦古风绰绰,是富乐山风景区的标志,它高度为53.30米,共五层,总面积为6855平方米,48个凌空飞出的翘角下都缀有一个铜质风铃,风起铃响,会把你带进一个空旷幽远神思以往的情景之中。请看吧,外观的阁楼四周圆柱上都有名人题写的牌匾对联。如正面两块:"星沉五丈原,鞠躬谋复汉,昔日顾庐真卓识;功盖三分国,遗恨失吞吴,后来决策且深思"。上联说刘备三顾茅庐敦请诸葛亮之正确,下联讲我行我素导致虢亭失败。国势衰微的教训,对衬恰当,有褒有贬。

先生们,女士们,这幅大型油画是描述当年刘璋与刘备在此会晤的情景,当时没有照像机,这是一福想象画,但可看出他俩是貌合神离各怀其志。请大家登楼。富乐阁内二至四层的展览厅内展出了一堂精美的《三国雕苑》小型圆雕和浮雕,表现三国时期战争故事的作品共百余个。比如"桃园结义"、"三战吕布"、 "千里走单骑"......每幅附有解说。在这组雕苑中可以领略到一千八百年前三国割据,群雄纷争的战乱场景,也是当时谋略战争的生动写照。这组雕塑歌颂推崇古代的英雄人物,赞美民族的智慧武勇,从而激发人民的爱国热情。

倚栏眺望,绵阳胜景尽收眼底,真是江山如此多娇。当夜幕降临,富乐阁突然明亮起来,好像一颗巨大的夜明珠,耀眼的彩灯逗引得市民们翘首赞美,绚丽呵,辉煌呵!来宾们,请莫错过,今晚看看。

此处称为绵州碑林,是川西北书法艺术宝库。为什么有这个美称呢?因为这里是蜀汉皇帝刘备登临之地,引得历代许多文人才子来此吊古思今,抒发豪情壮志,因而留下了不少珍贵的怀古诗文,这些言辞优美的千古绝唱留存下来,凝聚成绵州碑林的精品文化之灵。我们请全国有名的书法家写出来制作成碑,镶嵌在高20多米长约500米的山崖上,其中有启功、吴作人、尹瘦石等名家的佳作。请大家观赏这块巨型浮雕《涪城会》。它宽26米,高4米,用大约百平方米的黑色大理石雕凿而成。它采用的是汉代画像砖风格,形式端庄古朴。画面内容分为三部分:右边是刘备率军入川,浩荡千军纪律严明和百姓拥戴的情景;左边一幅图案是描述当时西蜀的社会情况,山川秀丽,蜀锦生辉,不愧为天府之国;中间这一部分着重描绘刘璋刘备相会在富乐山的情景。两旁则是双方的文臣武将,刘备方有黄忠、魏延、庞统等,刘璋方有大将张任、刘贵、谋士法正等,真是一派古乐喧天,热闹极了。就在这个宴席上各自在想些什么,刘备正盘算着怎样以四川为根据地,统一全国。而刘璋则怕走向灭亡,希望刘备能真正帮他抵御外敌,保住益州。大家都还没想到后是一场兵刃相见的结局吧!

富乐堂

与富乐山毗邻的富乐堂,是富乐山公园中的一所皇家园林,它是沿着远古富乐寺旧址重新复建的,曾经过几建几毁,直至改革开放后才实现了人们的愿望。园林顺宝盖峰中部一泻而下直至芙蓉溪畔。这所历史久远的富乐寺即是刘备入川后寓居有年的地方,也是与成都刘璋相会的所在。旧址里遗留下不少宝贵的历史珍品。我们首先看到的是这尊大型铜雕,蜀汉政权的开国元勋五虎上将,即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三国志·蜀书》将五人合为一传,表明他们都是刘蜀集团的重要将领。你看他们形象各异,个个威风凛凛,浩气盎然,真是栩栩如生。他们屹立在这湖泊的中柱线上,更惹人注目。湖泊中的两道拱桥,犹如湖中姐妹,牵手搭桥微笑着向大家招手致意。湖泊的周围则是座落有致的游廊亭树,被一片葱郁修竹绿树所拥抱。顺右侧通道而上便是复建的三通殿堂,尤以顶部正殿为醒目。殿中陈列着一组反映《涪城会》的大型雕塑图,体现了当时二刘在东山百日宴中,相互举杯敬酒的历史画卷。两侧有各事其主的群雕十二尊,再现了当时庞统计杀刘璋的情景。与正殿相对的千年古戏台,又称乐楼。每逢年节和刘备华诞之期戏台上演出的三国戏和曲艺以及宣传富乐风光的节目非常火爆,经久不衰,迎来了穿流不息的八方观众。走马转角楼的厢房墙壁也雕刻有川西的名贵壁画。跨出正门的右侧有一精致的小湖泊,名"玄德湖",相传刘备寓居此处时沿山边飞瀑而下有一古老的雷溪,溪水清澈,流水淙淙,气候炎热难当时,刘备曾在溪水中洗澡纳凉。为此,就在这个雷溪边上顺地挖掘了一个纪念性的湖泊,即眼前的这个"玄德湖"(刘备字玄德故名)。

各位女士、先生们,富乐山之游到此告一段落。绵阳市的"三国遗踪"较多,如果时间允许,我建议大家去游览一下西山公园的蒋琬祠墓,蒋琬是诸葛亮之后的蜀汉名臣,游富乐山之后,再寻访蒋琬祠墓,就基本上涵盖了蜀汉的兴衰史迹了。

蒋琬祠墓位于城西火车货站处的西山风景区。景区占地面积400余亩,拥有文物古迹和庭园景观30余处,除蒋琬祠墓外,还有雄伟壮丽"子云亭",秀美幽静的玉女泉等。

蒋琬,字公琰,湖南湖乡人,是诸葛亮的得力助手。诸葛亮北伐时具体处理求相府事,主持军旅的粮饷和兵源供应,诸葛亮评价他"托志忠雅",十分器重。诸葛亮死后,蒋琬辅佐后主刘禅,官至大司马,封为恭候。他治国勤谨,待人宽厚,能团结蜀汉群僚,继续诸葛亮的未竟事业,很受后人的赞扬。现在祠墓已经修葺,故迹保存完好,前往瞻仰凭吊者络绎不绝。

四川景点的导游词篇二

各位女士,各位先生:

大家好!

在这里,我谨代表成都旅游行业欢迎大家在这春暖花开的季节来到我们美丽的蓉城。现在站在各位面前的这个帅小伙(美丽大方的`姑娘)便是大家今后几天旅程中的导游,那就是我,我姓xx,大家叫我小xx就可以了。为我们开车的司机姓xx,xx师傅将会和我一起,谒诚的为大家服务,希望能与大家合作的愉快。如果我有什么做的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大家尽可提出宝贵的意见,以便我能回去后认真总结,争取将来做的更好。后,祝愿大家在即将到来的几天旅途中能玩的愉快,游的尽兴。用我们四川话说就是耍得安逸,玩的巴拾。

相信在座的各位中大部份或全部人都是次来成都吧,那么你是否对现在所看到的一切感到陌生,对即将看到和听到的一切充满好奇呢?那么,首先让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今后几天的行程以及成都市的概况吧(行程略)。记得刚才欢迎大家时我提到一个词——蓉城。为什么我不是欢迎大家来成都,而是说蓉城呢,因为蓉城是成都市的一个别名。那么,这个别名是怎么得来的呢?先不要急,让我们从四川省的概况一步步来了解吧。

四川省面积近48.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百分之五,居全国第5位。其中耕地面积约6万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百分之十二,居全国第4位。四川不仅是祖国西南的大粮仓,还是全国四大林区之一,四大药材生产基地之一,五大畜牧区之一。农副产品中,蚕茧,柑桔,油菜和中药材的产量居全国首位。四川人口8329万,占全国总人口的近十分之一,是中国人口多的省。四川还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除汉族外,还有藏、彝、羌、苗、回、壮、白、满、土家、纳西、布依等14个少数民族。

四川地处内陆腹地,地势险要,西边是青藏高原,北边有秦岭和大巴山,南面是云贵高原,惟有长江水将西边的巫山冲开一道缺口。四川由东部的盆地和西面的高原山区组成,成都处于盆地中心,盆地面积约17万平方面军公里,是我国四大盆地之一。四川西部的高原山地平均海拔4000米,是我国级阶梯的组成部份,其峰贡嘎山达7556米,是我国第二高峰,世界第八高峰。

四川盆地的气候特征可以用12个字来形容:气温高,雨水多,湿度大,日照少。年平均气温17度左右,夏季一般为35度,七八月时可达39度。夏季雨水较多,年降雨量在1100毫米左右。四川盆地是全国日照少的地区之一,全年日照数1000——1400小时,平均每天只有3小时左右。

四川由于它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加上劳动人民的辛勤耕耘,使之自古便有了“水旱从人,不知饥谨”的美誉。

综上所述,四川自古被称为“天府之国”。那么,天府之国的名称是怎么得来的呢?据史书《华阳国志》记载,“天府”一词早本是一种官名,其职责是专门管理国家的珍宝、宝藏,由于天府一词有了上述一层含义,后人便借来比喻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的地域。历史上早称四川为天府出自诸葛亮的隆中对,当年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时,诸葛亮曾说“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在这段话中,诸葛亮分析指出,四川虽然地势险要,但盆地内部却全是肥沃的土地,是一块好地方,假如刘备能占领此地,便能促成帝业。在这之后,“天府”一词便成了历代文人学者笔下四川盆地的代名词,进而誉称四川为“天府之国”。

另外四川还被称为“蜀”,关于蜀的来历,史料中记载:蜀就是蚕,因为传说中蜀国早称王的人叫蚕从,再联系到四川养蚕业发展早,所以,现在也称四川为“蜀”。那么“四川”这个名字又是从哪儿来的呢,它又是什么时候开始用的呢?在宋朝时,宋真宗对行政区作调整,将川陕路一分为四: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和夔州路,合称为“川陕四路”,简称“四川路”,这就是“四川”一名的由来。

成都,作为四川省的省会,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交通的中心。成都位于四川盆地中西部的岷江中游,面积12.39万平方公里,城区面积近50平方公里,人口1100多万,辖8区12市县。

至今为止,在史料中有所记载的成都,已是一座具有23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据史书记载,早在成都建城的是春秋战国前期的开明王朝,当时的开明氏九世将国都由樊乡(双流)迁到还只是一片荒地的成都,并借用西周建都的经过,以“周太王从梁山到岐山,一年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而定名为成都。

公元311年,秦国丞相张仪率大军消灭了开明氏的蜀国。秦惠王改蜀国为郡,命张若为蜀郡守,并在此建城。据《华阳国志》记载,当时张若、张仪所筑的秦城,周围十二里,高七丈,城下修有仓库,城墙上筑有哨所、箭楼,城内建有街坊和府衙。秦城分太城和少城两部分,太城在东,少城在西。秦城又有龟城的别称,早源于扬雄的《蜀本记》,本中记载:“秦相张公子所筑成都,屡有颓坏,有龟行于此,巫师言依龟行迹筑之,而城果就”。然而,宋代时赵汴做出了科学的解释,指出张若所筑城墙亦顺江之势,因成都地势偏东北,所以所修建筑都为顺势而建。从今天的成都也可以看出,大部分街道还是偏向东北方的。

西汉时,成都织绵业相当发达,成为官府税收中的重要来源,为了便于管理,汉王朝特在此设立官员专门管理织绵,所以成都又被称之为“锦官城”,简称“锦城”。

五代后期,蜀国皇帝孟昶(chang)偏爱芙蓉,命百姓在城内遍植芙蓉,每年九月芙蓉花开之际,孟昶便率文武百官登城观赏,有一年在赏花时曾感叹地说:“自古以蜀为锦城,今日观之,真锦城也”。因此,成都又留下了“芙蓉城”的美名,简称“蓉城”。至今,芙蓉花仍是成都市花,市树为植物三在活化石之一的银杏树。

除以上所说的龟城、锦城、蓉城外,成都历史上还被称为“车官城、羊马城和罗城”,这些别名都与成都当时的社会发展有所联系。而成都街道的命名也与行业有着紧密的联系。从街道的名字便可以看出在这条街上哪种行业居多。比如:打金街、锣锅巷、金丝街、棉花街、署袜街、染房街、浆洗街、烟袋巷、石灰街、盐市口、牛市口、羊市街、草市街、骡马市等等。像这样的街产数不胜数。

成都,自古民风淳朴,一年四季时节不断,民间的传统节日很多,如元宵节的灯会,二月的青羊宫花会,三月的龙泉桃花会,四月的彭洲牡丹会,八月的新都桂花会和十月的菊展等等。这些盛会,物资交流,名小吃展销和民间戏曲演出结合起来,充分体现了古老蜀文化的魅力。成都,自古便商业繁华,二十一世纪到来后的今天,成都更是在国家的西部大开发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未来的成都,必将更加美丽,更加繁华。

四川景点的导游词篇三

各位佳宾,蒙山风景名胜区位于四川盆地西南边缘,与成都相距100公里的名山县境内。由蒙山、百丈湖、清漪湖等景区组成。1986年由四川省人民政府审定公布为批省级风景名胜区。

蒙山又名蒙顶山,因夏禹足迹所至而有"禹贡蒙山"之称;以人贡"皇茶"千载不衰而有"仙茶故乡"之名;以风景秀丽闻名遐迩而有游览胜地之誉。分布于山下的百丈、清漪两座人工湖,则以翡翠般的湖山水景,与清雅宜人的蒙山共同组合成全景区诱人的自然风光。真正是:水因山而增秀,山连水而更幽。我相信各位游览中定会得出同样的感受。

由于各位的时间宝贵,也还由于景区比较宽广,一天之内很难处处游到,因此我们将选择精华的景段游览,其它一时不能前往的景点,只能在途中由我作一些口头简介来弥补了。特别要声明一点,我们所说?"精华"是指景物集中,游览顺路的景段,也就是一路走去看的东西多的线路,绝不存在贬低其它景点的意思。事实上那些深山古寺、无限风光在险峰的景观,也是十分迷人的。各位如有兴致,留宿山中,然后一一观赏,就知道我绝非虚言了。好了,现在我们已开始走进蒙山,让我向大家先说一说蒙山景区的特色吧!

蒙山在名山县城西15里处,山体长10公里,宽约4公里,峰海拔1456米,年平均气温摄氏13.5度。山上土层深厚,土壤肥沃,雨量充沛,气候宜人,林木十分茂盛。这里的特点是雨多、雾多、云多。常年云雾茫茫、烟雨蒙蒙,蒙山之名就是因此而来,蒙山茶之品质优良也是因此而来。从旅游的角度来说蒙山有峨眉之秀,青城之幽,又以享誉千年的名茶之乡展示了中华茶文化的高雅。人们来到蒙山,观景、品茶,徜徉在千年茶文化故迹的游道上,处处感受到的是一片清新祥和,毫无粗鄙尘俗之气。有人说"蒙山天下雅"。我认为不敢说天下,但这个雅字确乎是蒙山基本的旅游特色。

山之秀雅,在于满山拥翠,爽目清心。蒙山森林覆盖率高达95%,植物树种有58科373种,其中珍稀树种有珙桐,有千年银杏,八人合抱的红豆树,700多年的野生古茶树,植于明代的红杜鹃、红白玉兰、七心茶花,......尤以"仙茶"、"仙菌"(又名千佛菌,学名灰树花),"仙果"(无胚银杏果)为独特。

山之秀雅,还在于蒙峰三十八,各具秀姿。环列山巅的上清、甘露、玉女、灵泉、菱角五峰,像"五指参差比,真成一朵莲。"当你登上山顶,临风远望,仰则天风高畅,万象萧瑟;俯则羌水环流,众山罗绕,心胸顿感开阔,故称:"旷览"。蒙山分前后两部分,前山有绝壑飞泉,寺藏翠霭,茶园片片,绿浪连连;后山则巨石嶙峋,藤索蔓绕,林荫蔽日曲径通幽。进入景区,十二条石板游道盘旋交错,九千九百台阶勾连迂回,探迷峰,览胜景,听泉鸣,闻鸟声,赏心悦目,几疑置身世外。春天山花烂漫,茶畦拥翠;夏天云烟飘缈,蓊郁清凉;秋天层林尽染,姹紫嫣红;冬天玉树银花,瑶峰琼壑。真是"人夸峨眉天下秀,蒙山堪比更添幽。"

山之古雅,在于文物古迹、历史遗产颇多而且保留完好。为人瞩目的有"七株甘露种,五顶碧云芽"的皇茶园遗址;"乳滴倾听久,还防动雷雨"的蒙泉古井;"日月盘根转,风雷入地含"的石笋;"百龙舞翩跹,仓颉有遗篇"的盘龙亭;"云来钟杵湿,僧定石楼空"的永兴寺;"奇人奇事光蒙顶,高古高才耀禅林"的禅惠之庐。还有古代分工专管种茶、采茶、制茶、评茶的庙宇千佛寺、静居庵、智矩寺、天盖寺。阴阳石麒麟,蒙顶石牌坊,工艺精湛,令人称奇;还有近代作品大禹石像,蒙茶仙姑,因造型生动,位置适宜,也添雅致。

山之高雅,在于它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孕育出声名远播的蒙顶茶,并形成了独特的蒙山茶文化。早在西汉甘露三年(公元前53年),当地一位农民即蒙茶祖师吴理真就开始在蒙顶栽培驯化野生茶树,在五峰之中共植七株,后人称为"仙茶",也就是现在皇茶园。蒙顶仙茶不断发展,由于品质特佳,制作精细,自唐玄宗天宝元年(公元742年)被列为贡品,成为皇帝祭祖天地祖宗的专用品,一直沿袭到清末,历经一千多年而不间断。在民间,蒙顶茶被看作祛病除疾的神来之物。五代时期有个叫毛文锡的写了一本《茶谱》更传奇为"服一两能祛宿疾,二两眼前无疾,三两故以换骨,四两为地仙"。这未免说得过于神奇,但蒙山茶的保健价值确实是得到科学证明的。如华西科大学肿瘤研究所实验结果就说,常喝蒙山绿茶"不失为一种简便易行的防癌保健措施"。

四川景点的导游词篇四

峨眉山虽是中国佛教的四大名山之一,丰富的佛教文化,是峨眉山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但它早乃是道教盛行之地。因而在称"佛地"之前曾被称为"仙山"、"洞天福地",就是现在,人们还叫它"仙山佛国",认为峨眉山是神仙出没的场所,是修仙炼道适宜的环境。因为学道者都追求返朴归真,汲取大自然之灵气,从而达到"幻?"与"物化"的境界。峨眉山秀甲天下,常有变幻莫测的云海、宝光、暮霞、山虹及散陈于山峦的奇洞、怪石、神水、野花,这就自然地成了古代仙家、方士和具有仙道思想的墨客骚人修持取静和追踪访胜的理想境地。

远在秦汉时期,就有方士在山上隐居,到了汉末三国之际,道教开始在峨眉山修建宫观。峨眉山被道教列为第七洞天,相传纯阳殿旁的千人洞,即是第七洞天的洞府遗址,在洪椿坪寺外山腰处,现今尚有一木坊,上书"洞天首步"四字,意指凡人人山至此,即开始进入第七洞天。

公元6世纪后,世界佛教的发展中心,从印度转向中国,与中国社会结合产生出多种派别,四川成为禅宗发展的主要区域,此时的峨眉山已是高僧云集,开始出现佛教兴旺、道教衰退的景象,在宋朝太平兴国五年(公元980年),皇帝拿出三千两黄金,并派遣大臣张仁赞于成都铸普贤铜像,运至白水寺供奉,又重建华严寺、中峰寺、黑水寺,开始与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并称为中国的四大菩萨(文殊、观音、地藏、普贤)的道场,峨眉山已成为佛教名山,后在明清两代的600多年之中,有二十多位帝王信仰佛教,先后在山上兴建寺庙达170多座,并且还铸造佛象、赐给法器,支持佛教的发展,道教基本撤退,峨眉山逐步成为佛教圣地。

峨眉武术也具有悠久的历史,早产生于公元前3世纪的战国时代末期,有个叫司徒玄空的,耕食山中,他摸拟猿猴的动作,在狩猎的基础上,创编了攻防灵活的"峨眉通臂拳",广收徒众,后人尊之为白猿祖师。到了公元6世纪,河南高山僧人云县,将北方的拳法功夫留传山中,后结合本地武术的特点,取长补短,逐步形成刚柔相济的"峨眉武术",从此,峨眉山从公元7世纪初至12世纪末的唐宋之际的500余年间,是"峨眉武术"盛行的时期。在这一期间不少僧人创造了许多不同的拳法和武功,便峨眉武术成为中国武术三大流派之一。

四、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各位朋友:现在距雷洞坪车场还有23公里的路程,大约需要40分钟。目前这里海拔1300米,开始进入峨眉山高山区,不知您是否留意到窗外的景色己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低山区的树木茂盛葱笼,高山区的灌木丛生,杉树成林,景区植物的生长也反映着气温的垂直变化。古老而神奇的峨眉山终年常绿,从山脚到山顶景区气候可分为亚热带、温带及亚寒带气候,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说法,山顶与山脚的平均温差为摄氏14度,加之低云、多雾、雨量充沛,因而它既是琼花瑶草的王国,又是珍禽异兽的乐园。因此峨眉山又有"天然动物乐园"、"植物王国"之称。

景区植被覆盖率达86%,已知的高等植物有3200多种,而具有药用价值的有此1600多种,200多科,如天麻、峨参、川贝、黄连等。特有种属中尚有距今1亿多年到7千万年的子遗植物,如桫椤、珙桐、洪椿、水杉、银杏等30多种,属世界著名的花卉杜鹃、报春、兰花就有50多种。

这些植物不仅给峨眉山披上了秀色,而且还给各类动物创造了一个天然的乐园,在这山上有2300多种野生动物,其中有珍稀的大熊猫、小熊猫、短尾猴、白鸭鸡、枯叶蝶、弹琴蛙、环毛大蚯蚓等。弹琴蛙是峨眉山中的珍稀动物,它发出的声音就象弹奏古筝一样,非常的优美动听。传说,唐代万年寺住持广浚大师琴艺超凡,李白邀游峨眉山时与之交往甚深,暮夜之际,二人常在寺外席地而坐,抚琴吟诗,琴声一响,总有一位美貌的绿衣姑娘站在树荫下静听,后来广浚圆寂,但手中僧人听见每夜琴声不绝,循声找去,才发现声音出自寺内白水池内青蛙之口,于是取?"弹琴蛙"。

大虹蚓:的体径可达2厘米,体长80——100厘米,在地球上至今尚未发现比峨眉山环毛大蚯蚓还要大的蚯蚓。分布在海拔500——1200米的中山区,每到寒冬季节,能钻到深达1一2米的土层中避冬御寒,当地人称它为"透山龙"。

峨眉山有全国的自然生态猴区,分布在中山区的一线天和洪椿坪一带。由于它们见人不惊,与人同乐,与人相亲,成为山中独具特色?"活景观"而闻名中外。

峨眉山猴尾巴特别短,故称短尾猴,它们的寿命一般为30岁左右。早在一千多年前,他们就和人类结下了亲密的关系,由于它们长期生活在佛教名山,故称"猴居士",又俗称"山娃儿"说它们是峨眉山的儿子,道出了大自然和动物的本源关系。它们主要活动在海拔800——2100米的中山区,经常停在山道边等游人拿东西来喂养它们,它们的主食是一些草木的叶、嫩枝、花和果等。

在全山约有猴子几百只,它们各有自己的"阵地",各有自己的"大王"。因为环境的关系,每一个片区的猴子都有自身的"特色",比如清音阁一带的那群猴子,比较起来就显得文明点,因为那个地方去观看野生猴的游人非常多,猴子吃的东西也就相应的比较多,肚子也基本处于温饱状态,所以它们伤害游人的可能性献比较少,因此便称它们为文明猴。而中山上段九老洞一带的猴群,就显得比较的野蛮,因为在那个地方,去的游人很少,是处于冷线,这群猴子可能就是肚子常常饥饿的原因,一见游人路过,就拦路索食,有包的抢包,有口袋的翻口袋,就好象强盗一样,游客称之?"强盗猴"。

各位朋友,现在已经到达我们行车的目的地雷洞坪停车场。从雷洞坪前行至接引殿,大家就坐缆车直上金顶观光。我的讲解和服务到此结束,希望给你们留下美好的回忆。祝您们玩得愉快,再见!来源:

四川景点的导游词篇五

清朝顺治八年(1651年),因“全川未靖”,四川巡抚驻节阆中,四川监察御史也驻节阆中。当时大员们处理公事的所在地即“道台衙门”,位于今阆中市学道街。顺治十八年(1661年),四川临时省会衙门迁至成都。

专家指出:在中国现有的官衙遗存中,仅有县衙,而没有道台衙门。如果阆中的道台衙门一经修复,便在全国具有唯一性。

道台衙门古城压秤的珍品景观

“道台衙门是彰显阆中历史地位的重要建筑群,急需尽快恢复!”早在4年前,省内外的一些重量级古建筑专家便发出了这样的呼声。在此基础上,连续两届阆中市委、市政府都将恢复道台衙门作为重点项目纳入了重要议事日程,并着手将原道台衙门旧址上的10000多平方米不协调建筑全部拆除。

道台衙门,古城一个失落的惊叹号

阆中名城研究会副主任李文明告诉笔者:道台衙门是明、清两代界于省、府之间设置的一级重要行政机构,其长官称“道员”或“道台”。当时,四川全省共设置了川北、川南、川东、川西4处道台衙门,它们成为链接省政府与各州、县的桥梁,主要职责是负责考核辖区的吏治,审理大案,督导农桑,整肃税源。从明洪武四年(1371)到崇祯十七年(1644),又从清顺治八年(1651)至民国三年(1914),川北道台衙门设在阆中长达536年,明代辖保宁、顺庆、龙安、潼川三府一州共27县,清代辖25州县。明末清初,因成都战乱,四川省会也设在川北道台衙门内,在阆中行使省政府权利长达20年,并在阆中设贡院,连续4届举行乡试。明代状元杨瞻和清代名宦黎学锦等人,皆分别在阆中作过“道台”。民国元年,改川北道台衙门为川北宣慰署使,张澜先生为首任川北宣慰使。国家一些古建筑专家论证说,如今,在全国遗存官署类文物遗迹中,只有县衙,没有道衙。阆中道台衙门一经恢复后,在全国是唯一的一处。

由此可见,道台衙门标志着阆中在当时的川北具有无法取代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各方面的重要历史地位。杨林由等曾见证过阆中道台衙门昔日辉煌的阆中老人介绍说:古城道台衙门的古建筑,大部分毁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不少有识之士说:阆中古城能够彰显个性和魅力的地方不多,除了“国宝”张飞庙、待完善的贡院和一批民居院落外,再无压秤的精品景观了,仅凭现有的这些家当是很难满足多数游客的胃口的。道台衙门的历史价值很高,修复后在全国叫得响,属于珍品极品,是不可多得的古城文化生态资源。省委书记张学忠到阆考察,参观道台衙门遗址时,对陪同的阆中市委领导说:“原先这里住的就是我这个级别的官呵!”

修旧如旧,还一座历史文化殿堂

去年以来,阆中名城研究会曾邀请省内外的专家们举行过多次座谈会,认为主色调要凸出明代建筑基调。在规模上,尤其要再现川北道台衙门的宏大气派、古朴自然;内部的局部结构由行政、兵备、粮秣、司法功能部门以及“思政堂”、“柏台亭”、“思豫仓”、“道台井”、“惜阴轩”、“补过亭”、“补拙轩”等既有文化含金量又有可视性的景观构成。

在采访中,笔者还惊喜地发现,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阆中的乡土画家马先达、陈文大等人曾将道台衙门的整个轮廓布局及细微结构画了下来,为如今的恢复提供了难得的依据。

老人们说,道台衙门内的每一处景观都有意味隽永的故事。诸如“思豫仓”,便由咸丰元年的川北道台胡兴仁修建,每年他自捐俸银买谷二百担,贮于仓内以备荒年赈灾之用,堪称一段佳话。

阆中一些文化人士还纷纷建言:恢复道台衙门不单只是一幢古建筑外壳的再现。事实上名研会两年前就呼吁社会贤达和搞收藏的研咳嗽庇兴准备。他们谢绝外地客商高价收购阆中明代官用器物,如四川罕见的楠木几案(为省级官衙用)、楠木二出头官帽椅、书有“举案齐眉”的呈装诉讼公文盒和大量属于明代的窗花、屏风、雕饰诸珍品,还有不可多得的如“风度端凝”、“明经炬典”等巨型匾额,专为提供道台衙门修复后配套使用。

四川景点的导游词篇六

各位朋友,早上好!现在,我就带大家去游览位于南阳市西郊卧龙岗上的武侯词。

南阳武侯祠,又名诸葛草庐,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躬耕于南阳”时留下的故址,当年刘皇叔三顾之处,也是历代人们瞻仰和祭把诸葛亮的地方。

他幼年丧父,后随叔父诸葛玄投奔荆州牧刘表。

诸葛玄去世后,诸葛亮便带着弟弟诸葛均在南阳卧龙岗结庐躬耕,过着“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的布衣生活。

但他广交天下名士,满腹经纶,腹藏良谋,隐居求志,宁静致远。

当时的大名士庞德公把他比为一条待时腾飞的`“卧龙”。

汉建安十二年(207年),刘备、关羽、张飞三顾茅庐,拜请诸葛亮,自此,二十七岁的诸葛亮离开了躬耕十载的卧龙岗,参加了刘备的政治集团,后官拜蜀汉丞相,爵封武乡侯,死后溢“忠武侯”,因此历代诸葛亮祠庙均称为“武侯祠”。

据清康熙《龙岗志》记载,武侯祠始建于魏晋后期,经历代的不断修缮和增建,形成了现在的规模,今天我们看到的武侯祠,共占地200余亩,殿房150多间,检联70多副,碑刻300余块,是我国纪念诸葛亮最大的古建筑群。

今日的武侯祠保持的基本上是元明的布局风格,其木构建筑多为明、清重建或增建。

祠院依岗而建,南滨白河,北障紫山,地势开阔,势如卧龙。

院内丛竹视讽,松柏森森,潭水清碧,景色宜人,优美的自然风光与脍炙人口的人文景观交相辉映,令人流连忘返。

好了,各位团友,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武侯祠的人口,大家看这座“千古人龙”石坊,高9米,面阔13.5米,三门四柱,遍体布满雕饰。

“千古人龙”的意思是指诸葛亮是人中之龙,隐喻卧龙岗是藏龙卧虎之地。

大家看这第二道坊为“三顾坊”,清道光年间所立,两面刻有“汉昭烈皇帝三顾处”和“真神人”,是为了纪念刘备三顾纳贤而立。

“士为知己者死”,正是由于刘备这诚恳的三顾,才使得诸葛亮离开了隐居十年的卧龙岗,辅佐刘备,戎马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刘备才能三分天下,成就帝业,诸葛亮因而功高盖世,万古流芳。

刘备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方面是实实在在,没有停留在口头上,这个优点可真的值得我们当今的一些领导学习呀!“真神人”三个字,出自苏轼《武候庙记》颂扬诸葛亮的一段话“人也,神也,仙也,吾不知之,真卧龙也。”

穿过三顾坊,走过仙人桥,这条甫道直通山门。

山门为武侯祠正门,古朴端庄,正中券门额上石匾镌刻的“武侯祠”三个大字,系郭沫若先生所题。

过了山门,即进入武侯祠的第一进院落,庭院宽敞,古柏蔽日,青砖墁地,古朴自然。

院中甬道上“三代遗才”石坊与大拜殿相对应。

这里是赞扬诸葛亮的才能和品德可与三代的贤人伊尹、吕尚、傅说等相比。

我们转过来再看“韬略宗师”四个大字,韬略原指中国古代兵书《六韬》和《三略》,后世用来指用兵的谋略,这里也是赞扬诸葛亮的文韬武略的。

相关范文推荐
  • 09-29 2023年浮力教案公开课教学设计及反思 浮力教案公开课教学设计(精选5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教案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教案怎么写才比较
  • 09-29 最新四川九寨沟导游词(通用7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以下是小
  • 09-29 贫困调查报告及(优秀5篇)
    随着个人素质的提升,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逻辑的合理性。那么什么样的报告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报告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 09-29 2023年企业领导年会发言稿 企业年会领导讲话稿(模板5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
  • 09-29 2023年公司十二周年庆典董事长致辞(模板5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这里
  • 09-29 签约仪式领导讲话稿套路 签约仪式领导讲话稿(实用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接
  • 09-29 2023年泸沽湖概况的导游词 四川泸沽湖的导游词(模板5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
  • 09-29 最新梅花的古诗词 梅花的古诗词摘抄(汇总5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
  • 09-29 幼儿园小班教案动物歌(精选7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教案应该怎么制定呢?下面是
  • 09-29 最新医学专业求职信书写(大全10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