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建设论文题目大全(19篇)

时间:2023-12-26 02:20:13 作者:纸韵

范文范本是作文中常见的一种参考模板,可以提供给学生们参考和借鉴。在这里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经典的范文素材,供大家参考借鉴。

建设工程方向的毕业论文题目

3、地方政府对公共建设工程监督过程现状及问题研究。

4、基于并行工程的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研究。

7、实验室建设工程项目进度管理研究。

8、建设工程项目设计信息安全风险管理和对策研究。

9、场地建设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研究。

11、建设工程造价信息管理系统集成研究。

13、建设工程质量政府监督管理研究。

14、建设工程项目承包商索赔研究。

15、建设工程招投标社会成本研究。

16、建设工程生命周期信息管理(blm)的理论与实现方法研究。

17、建设工程项目总承包风险管理研究。

20、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对比分析与研究。

21、论路基工程合同管理中的变更处理。

22、论房地产项目开发过程中的质量管理。

23、论工程造价的审核。

24、论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

25、论当前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6、实施多项目的协同管理探讨。

27、清单计价模式下工程造价控制的影响。

28、浅谈工程招投标报价的标底编制问题。

29、工程造价风险防范探讨。

31、建筑施工项目安全文化建设研究。

32、太阳能-空气源热泵系统在独立式住宅中的应用研究。

33、青岛地区农村钢结构住宅热桥的热工分析。

34、英谈村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研究。

35、我国建筑业营改增相关问题研究。

36、延长油田中心化验室项目成本管理研究。

37、低气压下噪声环境对人体舒适感影响机理的研究。

38、青岛市住宅建筑室内热环境的实测与研究。

39、晋鲁地区民居烟囱的建构技术与文化意义研究。

40、挣值法在中铁一局二公司项目成本控制中的应用研究。

41、我国工程承包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对策研究。

42、冯坪办公楼项目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研究。

43、zhgy集团管道安装项目预算控制研究。

44、延长石油南区采油厂办公楼建设项目成本管理研究。

45、nk集团土地整理项目的成本管理优化研究。

46、延长油田崖里坪住房小区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研究。

47、基于公司战略的建筑企业多项目管理研究。

48、注册造价工程师诚信评价体系研究。

49、hce集团项目成本管理研究。

50、k公司固定资产质量评价及优化对策研究。

51、基于bim的框架结构参数化设计研究。

52、智能型太阳能led路灯控制器的研究。

53、青岛里院建筑保护与改造模式研究。

54、基于博弈分析的绿色住宅发展研究。

55、青岛市大型公建能耗现状评估与预测研究。

56、符合被动式围护结构热工标准的“抬梁式”农村住宅构造方法研究。

57、我国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

58、基于可操作性目标的城市色彩设计方法研究。

59、基于bim的规则建立在建筑设计阶段应用研究。

1、水利水电工程成本控制的有效措施探究。

2、农田水利工程在“生态农业”思路下的设计。

3、水利施工过程的质量监测方法。

4、水利工程施工中的防渗新技术及应用研究。

5、导流技术在水利工程大坝施工中的应用价值。

6、水利工程隧洞回填的灌浆施工技术浅析。

7、水利工程隧洞施工坍塌的处理。

8、矩阵图分析法在水利勘测设计单位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中的应用。

9、基于bim技术的可视化水利工程设计仿真。

10、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与精细化分析。

11、水利工程中通过竖井的物料运输费用计算。

12、关于基层水利档案管理工作探讨。

13、基于结构方程的水利施工安全影响因素研究。

14、大型水利工程信用风险的形成路径及治理对策。

15、水利水电工程系统的风险评估。

16、影响水利施工企业经济效益因素及对策。

17、浅析水利工程经济管理的有效路径。

18、刍议水利工程财务管理的风险及其预防策略。

19、低空无人机遥感在水利工程测绘中的应用研究。

20、水利水电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冗余技术。

21、水利工程建设监理合同管理及评价研究。

22、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土石方施工技术探析。

23、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体制构建研究。

24、水利建筑工程质量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

25、如何改善水利建筑工程的管理模式及理念。

26、水闸水利设施的管理养护要点探析。

27、水利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裂缝控制策略探讨。

29、太湖流域水利信息化资源整合发展新趋势。

30、浅谈水利水电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

31、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分析。

32、水利水电工程中土石坝施工技术分析。

33、浅析水利工程机电设备的安装和维修。

34、浅论水利心理学及其应用。

35、成都市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分级管理的对策建议。

36、水利电力多项目调控一体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37、水利施工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解析。

38、水利工程施工中的防渗漏技术探讨。

39、水利工程河道治理存在问题及管理。

40、水利工程砂石系统电气设备运维管理。

41、云河灌区水利枢纽工程泵房设计。

42、试析审计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各阶段造价的控制策略。

43、试论水利桩基施工中溶洞不足处理策略。

44、基础灌浆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45、试论水利工程施工中模板工程技术的应用。

46、水利水电工程现场甲方施工管理的有效措施。

47、浅论水利水电工程中土石坝施工技术。

48、信息时代下水利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及利用。

49、水利水电工程投资管理及其控制方法。

50、浅析落久水利枢纽工程预应力闸墩设计。

51、水利工程堤防防渗施工技术探讨。

52、浅析混凝土“u”型渠道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53、水利工程项目施工领域中生态抗洪护坡技术的应用。

54、深层搅拌桩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及实施要点。

55、无线专网技术在水利信息化建设的应用探讨。

56、某水利施工工程及主坝设计思路之研究。

57、水利工程维护工作要点及高效管理的实现方式分析。

58、小型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存在问题及建议措施。

59、水利工程设计档案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60、浅析改进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利益补偿机制的应用。

1、基于现代理念下的土木工程施工管理策略。

2、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3、土木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分析。

4、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对抗震问题的分析。

5、土木工程管理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措施研究。

6、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7、项目管理在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中的应用分析。

8、土木工程项目施工进度管理和施工质量管理。

9、土木工程施工中节能环保技术探析。

10、土木工程的现场施工技术管理应用探讨。

11、土木工程施工中边坡支护技术的应用分析。

12、土木工程项目施工进度管理和施工质量管理探析。

13、土木工程建筑施工过程中项目管理的应用研究。

14、边坡支护技术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

15、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与创新探讨。

16、论土木工程建筑施工过程中项目管理的应用。

17、土木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与质量管理策略探讨。

18、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和现场施工管理。

19、试论土木工程施工管理问题及对策。

20、项目管理在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中的有效应用。

21、浅谈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及发展。

22、土木工程项目管理中成本控制的研究。

23、土木工程全过程质量管理研究。

24、浅议土木工程项目施工进度管理和施工质量管理。

25、土木工程项目施工进度管理和施工质量管理。

26、土木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实践与规划分析。

27、大型土木工程施工中项目管理的重要性与改革措施。

28、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9、土木工程项目施工进度管理和施工质量管理。

30、加强土木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的对策。

31、土木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与质量管理策略论述。

32、浅谈土木工程中的绿色施工和可持续发展。

33、土木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方法分析。

34、提高土木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有效措施。

35、土木工程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简述。

36、提升土木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的对策分析。

37、土木工程施工管理问题与对策分析。

38、土木工程项目施工做好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

39、土木工程项目施工进度管理和施工质量管理。

40、浅析土木工程施工中节能绿色环保技术。

41、土木工程施工中的安全问题创新性研究。

42、提高土木工程项目管理的有效措施研究。

43、注浆技术在建筑土木工程中的应用和施工工艺初探。

44、浅谈项目管理在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45、土木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创新实践研究。

46、关于土木工程施工中钢结构技术的探讨。

47、土木工程项目施工进度管理和施工质量管理探究。

48、新形势下土木工程专业中外合作办学模式探究。

49、论土木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

50、浅析建筑土木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方案。

51、土木工程项目现场管理中bim技术的实践应用分析。

52、关于土木工程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

53、土木工程监理程序及控制要点分析。

54、土木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与质量管理策略探讨。

55、土木工程管理与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措施分析。

56、土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分析。

57、土木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研究。

58、土木工程项目施工进度管理和施工质量管理。

59、绿色建筑材料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60、土木工程施工技术要点与现场控制策略。

乡村建设论文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要始终坚持党的宗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以人民群众脱贫致富为根本目标,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检查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扛起脱贫攻坚政治责任,坚定信心、勇于担当。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坚实基础。只有实现乡村振兴,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

在今年春节,新冠疫情的爆发给脱贫攻坚工作增加了一道“附加题”,疫情发生后,上级领导作出了重要指示,要求各级党委领导干部要坚守岗位、靠前指挥,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各级领导干部要用心做好考卷,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9个月过去了,时间得到了答案,在上级领导的正确领导下,我们精准的打赢了疫情防控阻击战。

脱贫攻坚取得胜利不是终点,而是乡村振兴的新起点。乡村振兴离不开产业兴旺。当前,许多村干部带动着村民搞产业发展,而产业做强做大做成规模,要逐步实现农业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同时,注重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在抓典型示范上下功夫,结合各村实际情况、地理优势,以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带头,稳定集体经济来源。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现如今大量的农民离开农村,涌入城市,造成农村的劳动力缺乏,能够带领农民实施乡村振兴的人才非常缺乏。所有要注重培养、选拔农村基层组织带头人和后备力量,从大中专毕业生、农村优秀青年、复退军人、致富带头能人中发展党员、培养后备干部和选拔村干部,建立起数量稳定、政治素质好、懂经营、善管理、有一技之长的后备干部队伍,为乡村振兴打造一支强有力的后备力量。注重把外出务工的青年党员、能人吸引回来,大力发展回归经济带动更多要素向农村聚集。要强化村民的集体意识,打好低收入群体返贫的阻击战,建立防返贫动态监测机制,建立巩固脱贫成效长效机制。

总之,乡村振兴需要我们新时代青年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挥洒汗水,并在实现乡村振兴之梦的道路上脚踏实地,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不仅让贫穷的人过上小康生活,更要从思想上、精神上脱贫,让全国贫困人口真正脱贫。

美丽乡村建设论文集合

摘要:乡村振兴是一个系统工程,在推动乡村振兴发展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不平衡性。县域乡村空间规划是优化乡村空间开发格局的重要手段,是调控和引导资源配置、集约利用的空间政策工具。为有效地解决乡村振兴发展过程中的不平衡性问题,应围绕产业发展、生态修复、管控治理驱动力,有效地实施县域乡村空间规划,形成系统、有序空间格局,推动乡村振兴发展。

关键词:乡村振兴;县域;乡村空间;发展规划;发展策略。

引言。

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面临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在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在各方面的需求快速增长,城乡发展水平的差距明显,造成了诸多不平衡的现象。随着城镇化建设引领着越来越多的政策和资源走向农村,为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区域充分利用资源达到推动农村发展、减小不平衡差距成为研究热点。2019年5月,自然资源部发文:“建立全国统一、责权清晰、科学高效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整体谋划新时代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综合考慮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因素,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扎实推进乡村建设,塑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格局,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与公共服务短板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乡村空间规划整体上反映着乡村地区的经济、社会、环境水平,展示着其资源配置及利用的程度,更涵盖着生产、生态、生活三大领域。县域乡村空间规划是实施国土空间规划项目中承上启下的重要衔接部分,既要贯彻落实上级部门下达的规划编制要求,又要向下级乡镇传达并引导具体的规划路径安排。根据县域的不同识别特征,研究其内在的发展诉求,结合相关因素考虑,以主要驱动力为主导形成一套合理的规划方案对于县域乡村空间布局的构造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刘纪远、张增祥等(2009)认为,国家宏观政策、区域发展政策及社会经济发展是21世纪初期土地利用变化的主导驱动因素[1];郭晓东、马利邦、张启媛(2012)利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对在基本生活需求与改善生活条件的内在驱动力、基本价值观、市场参与能力,以及政策制度的约束力和驱动力等多种因素的对乡村聚落产生的影响进行了研究[2];王竹、沈昊(2016)以景观变化为驱动力,做出乡村的空间规划探究[3];朱纪广、李小建等(2017)分析以交通、特色产业、政府机制为向导的空间形成机制[4];薛东前、陈恪、贾金慧(2019)将地势、河流、道路、人口、经济、工业化与城镇化、政策调控等作为空间规划的驱动因素[5];杨欢、何浪(2019)基于“驱动力—状态—响应”的理念,对乡村空间进行划分,提出具有适宜性的空间整合模式[6]。

本文以产业发展、生态修复、管控治理为三大初始驱动因素,结合县域乡村不同发展,为有效地实施县域乡村空间规划,形成系统、有序空间格局,推动乡村振兴发展提供一定依据。

乡村区域的发展有很多重要的组成或推动要素,这些要素在空间发展中所占的比重和地位是不相同的,某个更具活力的要素一定会影响或推动其他要素的存在,这种最活跃的要素就是乡村区域的主导驱动力。乡村社会是一个由比较封闭的发展模式到比较开放的城乡统筹谋划模式转变过程。乡村振兴需要有效地解决相应不平衡性问题,诸如乡村空心化及老龄化、劳动力严重不足、生态环境恶化、经济发展停滞不前等等。以驱动力为主导的乡村规划,成为解决不衡性问题的切入点。

第一,产业发展驱动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和经济基础是产业兴旺,以优化产业结构、发挥各生产要素之间协同作用为导向,促进产业融合发展、转型升级,增加产品附加值,开拓产业多功能性。不同的产业结构意味着乡村区域土地利用方式不同,具有差异性的土地利用方式意味着不同的生产效益。因此,产业发展对于乡村区域格局优化具有直接显著影响,产业发展成为县域乡村空间规划的主要驱动因素之一。产业发展充分挖掘乡村产业特色,依据乡村产业空间格局打造集复合化与景观化为一体的发展模式,驱动促进空间经济效率提升。

第二,生态修复驱动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任务是生态宜居,聚焦生态恢复、保护优先的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协同化治理,因地制宜地打造绿色空间区域。生态修复投入的多少决定着区域环境的改善和生态效益的提升,对生态修复的重视程度对乡村地区不平衡发展具有正向驱动作用,分析重点生态功能区退耕还林还草等修复性工程、权衡保护与发展造成的人地矛盾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核心所在,以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因此,生态修复对于乡村区域格局优化具有直接显著影响,生态修复成为县域乡村空间规划的主要驱动因素之一。生态修复发展充分挖掘乡村资源,依据乡村生态空间格局打造保护与发展为一体的发展模式,驱动促进空间生态效率提升。

第三,管控治理驱动力。实现乡村振兴必须发展和完善乡村治理体系,政府出台相应的政策体系严格实行用途管制,坚守用地原则,加强土地监管,逐步完善各项规划机制,提升土地利用效率。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一定要以“以人为本”的思想,关注乡村社会的发展水平提升与乡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改善,避免制度与实际脱离的现象。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夯实各部门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核心领导作用,管控治理驱动的县域空间规划以法治为本,深入推动着乡村内部发展不平衡的局面扭转。因此,管控治理对于乡村区域格局优化具有直接显著影响,管控治理成为县域乡村空间规划的主要驱动因素之一。管控治理发展充分依据乡村社会空间格局打造制度与发展为一体的发展模式,驱动促进空间社会效率提升。

以驱动力为主导的县域乡村发展规划驱动促进乡村空间经济效率、生态效率和社会效率的提升。

(一)产业发展驱动提升乡村空间经济效率。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贯彻实施,许多乡村地区为了促进产业兴旺、解决空心化和老龄化的问题,着重关注产业的发展。

1.产业类型发展。以产业为主导驱动力的县域乡村空间通常可以分为以第一产业为主的传统农业型、以一二产业为主的农工混合型以及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型。重庆市荣昌区以乡村产业为主导驱动力,根据乡村地类结构,对乡村产业分区,划分乡村产业类型[7],将产业类型分为传统农业型、现代农业型、农工混合型以及非农主导型。传统农业型地区以传统的农业种植业为主导,具有生产条件落后、交通条件差、地质灾害频发的特征;现代农业型地区作为重庆市重要的粮油生产区,具有乡村土壤肥沃、耕地分布比较集中、生产条件优越的特征;农工混合型乡村则坐落着一些高污染、高耗能企业,其种植业与工业并重发展,从而带动着经济水平的提升;非农主导型乡村以工业和旅游服务业为主导产业,其人口密度较大,土地利用强度较高,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点建设区域。

2.转型发展。江苏省无锡市将乡村产业视为主导驱动力,根据地域特色,乡村形成新型农业推动下的环境优化型、工业升级引导下的分离与集中型和三产发展促进的特色塑造型三种具备产业特色的乡村空间转型模式[8]。

(二)生态修复驱动提升乡村空间生态效率。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贯彻实施,许多乡村地区面临着保护与发展关系矛盾的问题,尤其是许多生态敏感的欠发达地区。

1.山地和河谷平坝生态修复发展。云南省滇西地区90%以上都是山地,河谷平坝不到5%,适宜城镇发展和耕种的地区都集中在河谷平坝[9],城镇建设占用大量农田,致使空间资源要素配置比例失衡。山地和河谷平坝生态修复成为云南省滇西地区乡村振兴的重点内容。

2.旱塬生态修复发展。渭北乡村旱塬区位于渭河平原和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之间,防范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面临着水土流失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结合坡度、坡向、高程、河流、规模、道路等多种空间因素考虑,旱塬生态修复成为渭北乡村振兴的重点内容。

(三)管控治理提升乡村空间社会效率。

实施管控治理的职责边界明晰,涉及到各部门权力与利益影响的耕地、湿地、林地、园地、荒地等地之间规划使用的管控,避免交叉沖突。

县域乡村空间发展规划引导并控制乡村空间发展向良性方向逐渐转变,使乡村空间加快新陈代谢速率,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三生三产”复合。

乡村生产空间中的耕作方式比较粗放,土地细碎化现象较多,进一步导致耕地抛荒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农民在生活空间里常常会产生人地矛盾,人居环境被各种垃圾污染的现象也屡见不鲜,存在着许多住宅分布散乱、用地效率差的问题。在乡村生态空间中,由于村民对环境问题的轻视与工业制造的排放造成土壤污染、水源污染、大气污染的问题日渐严重。由此看来,县域必须明晰空间规划的必要性与空间重构的重要性。

以产业为主导驱动力的县域乡村空间发展特色农业,同时扩展第二三产业,集生产、加工、制造、采摘、销售、参观等一体化,推进“生产—生活—生态”复合空间的整合建设。安徽省合肥市凤桥社区以发展生态农业为中心建立了多家大规模的农业产业园。农业生态园主要以特色种养业为主,部分为传统农业,拓展发展休闲农业,将生态农业景观化[10]。在各项规划发展政策的驱动下,复垦宅基地,将分散的农户集中搬迁至设施比较齐全的村民中心,由此便可实现劳动力聚集,为打造集中化、高效率的产业基地提供便利。在生活空间方面,乡村社区能够实施统一管理,完善学校、医院、农贸市场等基础服务设施。村民垃圾可实行统一处理,避免垃圾被乱丢至多处对村容村貌造成不利影响。该地区通过产居一体化将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进行重组,将初始以产业为驱动的空间规划为“三生三产”联合发展的复合性空间。

在乡村振兴发展中,传统农业型空间区域应当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筛选出不宜耕作的土地退耕还林,促进土地经营权的流转,优化种植结构,以绿色产业代替传统农业种植方式,孕育特色农业,对初级农产品加工,在做好第一产业的基础上适当发展第二与第三产业;现代农业型空间区域要进一步提高基本农田建设标准,培育高质量、高附加值的农业产品;农工混合型空间区域应当重视周边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提倡发展生态农业,保证该空间的可持续发展能够顺利推进;非农主导型空间区域的目标则是充分利用城镇边缘地区的农业景观,进一步完善农业园区的建设,加大观光旅游业的宣传力度。

(二)移民搬迁、土地整治以及产业重构。

乡村生态系统和其他的非纯自然的生态系统一样,由人工和自然要素共同组成,它们之间相互干扰、相互融合形成一种多结构、多层次、多功能、多形态的复合人工生态系统[11]。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与经济发展壮大的基石,乡村的生态空间是生产和生活空间的基础,生产和生活空间又影响着生态空间的运作。乡村的基础环保设施缺乏建设与完善,生产废弃物和生活垃圾随意乱丢以及不正确处理的现象频频发生,对乡村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与破坏。乡村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时常处于失衡状态,尤其表现在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方面,直接降低农业生产效益。

乡村生态环境脆弱不堪的零星居民点空间规划应以生态移民为起点,组织发动相关部门对分散的零星居民点进行搬迁引导,使分散的小农户向地势较低且相对平坦的区域合并迁移,兴修农田水利设施。此举措不仅可以很好地保护水源涵养区和生态保护区,还有利于之后的生态功能的修复工程。保留居民点空间区域重点放在土地的集约利用上,开发土地综合整治技术,进行适当的土地整治。废弃或闲置的宅基地,避免一户多宅与土地资源的浪费的现象,将土地盘活利用,改善土地用途,推动该空间区域经济水平的增长。作为具有良好区位优势的中心居民点的空间,完善道路交通设施,加强产业连通性,积极拓展特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把山、水、林、田、湖的生态景观注入到产业中,充分激发乡镇村庄之间各要素的流动,利用其连接城乡的枢纽效应,推进城乡共同发展。乡村地形地势、土壤质量、河流道路分布都是影响县域空间规划布局的客观条件,应将其划入乡村空间重构的重要因素中。土地整治是乡村空间重构过程中的强硬基石,为了避免乡村聚落空心化现象的加重以及构建出生产有序、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县域乡村空间,将土地整治与产业重构列为进一步优化新渠道,实现真正的空间可持续发展。重庆市石坪村土地整治逐渐迈向综合化、生态化模式,土地利用由传统粗放耕种向规模化、精细化种植转变,产业结构由单一种植向一二三产业链闭环延伸,实现了土地整治—产业转型—乡村重构的无缝接合[12]。通过空间规划体系的建立,重庆市石坪村产业发展集采摘观摩、趣味体验、度假休闲于一体化,吸引着外来投资,为村民谋幸福。

(三)多规合一,信息联动。

县域乡村空间规划中各部门方案策略不一、上下层级管制不衔接的问题,要想实现空间规划的一张蓝图,必须深入贯彻落实“多规合一”的政策,避免各部门层级之间管控不统一导致的相互冲突。运用国家整体策略引导县域空间规划格局优化,是县级政府科学合理地对空间格局进行优化的必要手段。

1.以國家政策为统领,各部门层级之间形成统一的目标并达成共识。各部门层级之间相互沟通建立兼顾多方利益的协调机制与统一管理平台,通过制定规划目标、发展定位、实施战略等重大事项构建规划框架,进而形成各资源要素合理配置的优化布局。同时,推进“多规合一”改革应明确推进改革的“减量规划”思维,树立“红线意识”[13],根据不同尺度与层级空间规划的相关管控要求分级落实,并保持各个规划的用地标准、生态红线与城镇边界等相统一。在建立总体指导思想的基础上,以管控治理为驱动的县域空间规划需形成用途管制体系,其管制要素由单一走向保护农业用地、发展建设用地、开发闲置土地的多元化方向转变,辅以配套政策加强“农地、农有、农用”的管制,有序地推进限于国土空间的集约高效发展。

2.机械地生搬硬套一些规划策略,很可能导致“千城一面”的现象,没有针对性的实施方案会丧失乡村原本的特色。自然在乡村规划中担任着不可忽视的重要角色,乡村的空间规划要从实际出发,把乡村与自然看作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按照其本身的发展规律,探索出一条适合自身的规划方案,因地制宜,生产活动顺应自然,生态环境尊重自然。为了推进县域空间规划的开展,合理地进行资源配置,使得规划方案具有针对性与可行性,将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作为重要标准,要严格按照国土空间规划的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专项规划的要求,分类指引,加强空间规划的顶层设计。同时,应建立“多规合一”的指标数据库,把城乡建设、土地资源、道路交通、环境保护等空间要素叠加至一起,建成全县统一的信息联动平台,进行差异化管控的同时实施精细化管理,科学地统筹农业、生态和城镇功能空间。

参考文献:

[1]刘纪远,张增祥,徐新良,匡文慧,周万村,张树文,李仁东,颜长珍,于东升,吴世新,江南.21世纪初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格局与驱动力分析[j].地理学报,2009,(12):1411-1420.

[3]王竹,沈昊.基于景观变化驱动力的乡村空间规划策略研究——以浙江莫干山镇劳岭村规划设计研究与实践为例[j].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16,(2):6-10.

[4]朱纪广,李小建,王德,牛宁,杨慧敏.传统农区城乡体系空间结构演变及其形成机制研究——以河南省周口市为例[j].人文地理,2019,(4):126-134.

[5]薛东前,陈恪,贾金慧.渭北旱塬乡村聚落演化的影响因素与空间重构——以黄陵县为例[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4):22-30.

[6]杨欢,何浪.基于“驱动力—状态—响应”的乡村聚落类型划分及空间整合模式研究——以咸阳市为例[j].小城镇建设,2019,(8):11-18.

[7]魏耀华,陈荣蓉,杨朝现,信桂新.丘陵区村域乡村性空间分异及发展类型研究——以重庆市荣昌区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9,(3):170-175.

[8]陶岸君,王兴平.市县空间规划“多规合一”中的国土空间功能分区实践研究——以江苏省如东县为例[j].现代城市研究,2016,(9):17-25.

[12]闫建,姜申未,熊想想.基于产业发展与土地整治联动的乡村空间重构研究——以重庆市石坪村为例[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9):79-89.

[责任编辑文娇]。

乡村舞蹈建设论文范文

xxx武术文化是指在xxx地域范围内(大体包括陕西、山西两省所覆盖的范围,其中陕西省的简称为“秦”,山西省的简称为“晋”,故两省共同组成的地域合称“xxx”),历史地凝结成的,该地域人群中与武术有关的生活方式,包括xxx本体武术文化和xxx相关武术文化.对xxx武术文化的研究有助于完善中国地域武术文化研究体系,有助于保护xxx武术文化的多样性,开掘xxx武术文化深邃的内蕴,有助于丰富xxx文化的研究成果、推动xxx文化发展,也有助于创造地方经济发展的文化氛围.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个案研究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xxx武术文化做了具体分析和实证研究,以便于人们进一步开掘xxx武术文化宏博的内蕴,获得对xxx武术文化的更深层次的理解.

论文在结构上由九大部分组成.其中作为主体部分的七大主题主要包括对本体武术文化的整体性观照与近距离观察、对军旅武术文化及民间武术文化的分析,以及围绕口头传统、书面文本并从精神文化的层面对xxx相关武术文化进行的探讨.七大主题相对独立而又彼此呼应,这些看似自成天地的章节实则是试图从不同的视角展示、论证xxx武术文化的重心与亮点.

第一部分即绪论部分包括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的主要观点、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部分为“拳昌武盛——xxx武术文化时域论”.梳理了xxx武术文化的沿革,对xxx地域流传的76个主要拳种的分布进行了统计,并讨论了xxx拳种由来与传习途径.认为xxx拳种得以在本地域源发或从其它地域传入,主要通过xxx源发、多域融合、外出求经、经商捎武、移民携技、职业授武等六大传习途径得以形成.诸多的传入途径使得xxx武术文化中源源不断地融进了其它地域的武术文化因子,这也是xxx武术文化弥久常新的关键因素之一.之后,对xxx武术文化的形成机制进行了探讨.

第三部分为“独秀武林——xxx典型拳种(拳系)个案解析”.选取了陕西红拳、太谷形意拳和洪洞通背拳为个案,分别从拳种的形成发展、内容体系及其技术特点做了剖析,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xxx典型拳种与地域文化的关系.

第四部分为“坚甲利兵——xxx军旅武术文化诠释”.在“xxx军旅武术纵览”中分述了“xxx武将的超凡武艺”、“唐朝武举之xxx奇缘”和“军旅武术与民间武术的互动”,在“秦俑出土兵器管窥”中对秦始皇陵兵马俑坑中出土的远射兵器、长兵器、短兵器进行了相关叙述.

第五部分为“亦武亦舞——xxx歌舞百戏中的武术文化探掘”.xxx民间舞蹈是在古代乐舞、散乐百戏与多彩的地域文化相融合的基础上形成的,有着极为丰富的武术文化内容.该部分包括“史藏散乐百戏中的武术文化发覆”和“活态民间舞蹈中的武术文化列珍”两大块,其中活态民间舞蹈选取了温曲武秧歌、盂县武社火、踢鼓秧歌、八打棍、吴起铁鞭舞等内容围绕武术文化做了解析.

第六部分为“草根景仰——xxx民间叙事中的武术文化解读”.武术类民间叙事中的内容有些是真实可信的,同时也有很多是虚构夸张的,然而,其内容的真实与否在此无关宏旨,本部分所着重关注的不是历史的真伪,而在于武术文化的真实.基于这样的认识,分析了xxx地域武术类民间叙事的主要类型、特点及其文化功能.

第七部分为“黄卷传灯——xxx文献期刊中的武术文化整理”.在梳理xxx武术类文献资料总体情况之后,重点对民国时期重要的国术期刊之一《山西国术体育旬刊》诞生的媒介环境、媒介形态、传播的武术文化内容、期刊特色及其社会作用等进行了较为全面地历史性分析,并以此考察了该刊在武术文化传播中所取得的成绩以及在历史阶段所处地位.

第八部分为“武魂昭昭——xxx武术文化精神论”.选择了xxx地域中部分典型事例对“尚武精神”和“武德传统”分而述之,以彰显xxx武术之魂.其中,“xxx尚武精神”主要选择了“秦人军旅武术中的尚武精神”和“xxx武人在抗日战场上的尚武精神”进行阐发,“xxx武德传统”则分别从忠义仁勇武魂雄、尊师重道武生孝、爱徒授业武师慈、谦虚谨慎武风正、从善抑恶武志坚等方面赞颂了xxx武术文化的道德力量.

第九部分为“结论与展望”.在这一部分中,总结、回应了前文提出的几个主要观点:

(1)本文中展开的七大主题的研究雄辩地证明,xxx武术文化丰富多姿,既有昨日的辉煌,也有今天的繁华,在xxx地域范围内展示并证实了中华武术文化的博大精深.

美丽乡村建设论文集合

摘要:乡村精英是影响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群体,本文从时间和空间两大角度分析乡村精英这一群体的变化趋势,深入剖析乡村精英的概念、分类、作用等概念,通过论述当前中国乡村精英的冲突,探讨提出针对这些冲突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乡村治理;乡村精英;冲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的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民在乡村治理中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不断增强。其中,一大批具有特殊才能和管理能力的人才不断涌现,他们活跃在农村建设的各个环节,成为影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方向的乡村精英群体。

“精英”一词早在17世纪已经出现,表示精美的、质量上乘的商品,后来演变为具有优势地位的某类人。19世纪末20世纪初,“精英”一词开始出现在社会科学领域,帕雷托的社会精英理论被广泛使用。他认为,精英是指那些在自己的活动圈子中具有最高才能指数的人。

随着时间的推进,乡村精英这一群体,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在改革开放前,社会分层标准主要取决于****形成的阶级身份,乡村精英是指那些具有政治身份和政治资源的党员、干部、贫下中农等;改革开放后,乡村精英指的是“那些具有特殊才能,在某一方面或某一活动领域具有杰出才能的社区成。”可见,乡村精英都是指那些对乡村发展产生影响的一群人,但是其决定因素的政治色彩变弱,经济社会色彩增强。

(一)南、北方乡村精英权力、待遇及主要任务的对比。

文献研究表明,乡村精英在南北上存在差异。在一些北方地区,乡村精英发挥自己作用的时候存在的局限性比较大,振兴和发展经济是他们最主要的任务。北方的乡村精英权力相对集中,普通村民的民主政治意识较差。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南方地区,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也较高,乡村精英的主要任务是如何保持经济平稳发展以及提高本地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实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极大地丰富当地村民的生活。乡村精英的权力相对分散,村民的政治参与度较高,乡村治理过程中的民主协商成分更高。

(二)东西部地区乡村精英的供求对比(以近年来大学生村官为例)。

据资料显示,东部地区村官的报考人数逐年增加,录取率平均是10:1,以2012年为例,东部地区,例如广东省,村官的报名人数达到了6.7万,广东省部分农村甚至出现了508名大学生争夺38个岗位的情况。而偏远的西部地区,例如宁夏回族自治区,报名人数只有2348人,录取比例在2:1到3:1之间,录取比例明显大于东部地区。

为缩小南北、东西乡村治理差距,国家仍然有很艰巨的任务。需要大力发展中西部的经济,改善中西部人们的生活条件,以及加大对中西部乡村精英尤其是大学生村官的优惠政策,吸引乡村精英建设中西部,同时还应致力于平衡东西部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建设。

不同学者对乡村精英的分类不尽相同。但是目前学界对乡村精英的分类大致达成以下共识。

第一类,政治精英。政治精英指的是在农村社区生活中发挥着领导、管理、整合等功能的人。代表人物就是以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为代表的村干部,还包括具有乡村治理热心具有群众声望的村民。

第二类,经济精英。所谓经济精英主要是指那些有经济资源优势,率先致富的经济能人。许多学者把经济精英看作是现代型精英,在乡村中,这一群体主要包括私营企业主、企业管理者以及经济成功人士。

第三类,社会精英。社会精英指的是在农村社区中,在人品、经验、威望具有相对优势的人,往往被称为传统型精英。他们是在社区互动和人际交流中产生的,通过农村社区成员之间相互评价进而区分出来的。

乡村精英还有一类群体是“村庄治理中的第四种力量”,这一部分群体包括当兵、上学等原因从农村流出工作的人。他们凭借其身份和地位以及对村庄发展的关心,往往能为乡村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社会资本。

乡村精英的根本作用是其对村民的动员和示范作用,其它的作用都围绕这一作用而展开。具体来说,乡村精英具有以下作用:

首先,乡村精英尤其是治理精英,是政府与村民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一方面,乡村精英,尤其是治理精英代表政府,向下传达各类方针政策,执行国家政务;另一方面,乡村精英向下代表村民利益。为村民谋福利,充当村民的“监护人”角色。

其次,乡村精英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维护乡村的稳定。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乡镇企业不断发展,大批经济能人不断涌现,这些经济精英大大推动了乡村经济的发展。长期以来,大多数普通村民自觉或不自觉的依附乡村精英,参与乡村各项生活,乡村精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村民的集体意志,往往影响着乡村社区的稳定。

最后,乡村精英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主要依靠群体。新农村建设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各级政府部门主要是在宏观政策上给予支持,普通村民没有能力也无法挑起新农村建设的重担。尽管城市中也有很多精英分子,但是他们并未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实践。所以,要建设新农村,可以也必须依靠乡村精英。

(一)村干部与村民的冲突。

村干部是农村社会中意义最为重要的精英。但是随着农村结构的调整,农民利益关系的变化以及价值观念的冲突,农村中村干部与村民的矛盾逐渐明显。

村民与村干部的矛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首先,村干部开展的农村农业生产、计生工作、土地的分配利用等工作,与村民的利益产生冲突。此外,随着农村改革开放的深入,村民的民主意识逐步增强,尤其是网络舆论的兴起,村民敢于揭露问题,导致村民与村干部之间矛盾加深。其次,村干部身份存在“角色冲突”。村干部不仅要传达上级指令,还要代表村民利益。根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村委会是农村基层社区群众自治组织,但是在工作职能上,它必须协助乡政府工作。在现实生活中,村委会往往不能平衡其职能,损害了农民的利益。最后,部分村干部由于享有一定的权利和资源,他们如果谋求自身的利益时,村民往往认为村干部贪污受贿,有些村干部确实行为不廉,这也成为干群矛盾的导火索。

美丽乡村建设论文集合

【内容摘要】政治从来离不开精英,乡村政治尤其如此,这种选择是历史的选择,更是政治文化的选择,政治从来不可能超越当地社会政治文化的发展。文化是乡村精英存在和发展的土壤,也是规制乡村精英政治行动的软环境,如何规范乡村政治文化来规制乡村精英促进乡村治理的发展,是目前我国政治发展面临的重要现实问题。

从事乡村治理研究。

熊节春,哲学博士,南昌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主要从事中外政治哲学研究。

涂宪华,南昌大学哲学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科技与当代经济发展。

乡村精英是乡村社会的一股重要力量,它的存在影响着乡村的治理和建设,因而引发了很多的研究与思考。

中国历时二十年的乡村基层民主实践一直在探寻实现村民自治的终极目标,但客观上却在走着一条精英治理的道路。这种精英治理模式的弊端已逐渐凸显。这也许是中国这样一个缺少民主传统和民主训练的国度的政治文化惯性延续的必然结果,也可能是当前中国乡村政治生态的客观要求。不管是什么原因导致的,一个客观的事实是:在今天的中国乡村,活跃在政治舞台上、执掌着乡村治理权力的人当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乡村的各类能人。可以预见,乡村精英治理模式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在中国农村是有生命力的,这种治理模式注定会成为转型期中国乡村社会一种独特的政治现象。

精英政治是中国的国情,尤其是在乡村一级,精英的角色非常重要,会直接影响到乡村的治理。但与此同时,乡村精英往往会在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角色摇摆,会垄断乡村本已稀缺的资源,会破坏乡村的民主化治理;如果没有规制或规制不完善,精英治理就会成为百姓所不愿意看到但又不得不接受的结局。

关于何谓精英,我们一般援引意大利社会学家帕累托()的定义,他曾经将精英分为“治理精英”(governingelite)与“非治理精英”(non-governingelite)两类。显然,政治精英只是治理精英中的一个部分,后者还包括军事上的领导者、有影响力的经济集团的领导者等。政治精英是政治体系中的精英分子,具体到中国,所谓乡村精英就是在村级组织中拥有领导地位的人,或者说是在村级组织决策中有影响力的人,这里指的乡村精英是一种狭义的精英概念,主要是指乡村政治精英。

“权利永远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所制约的社会的文化发展”[1]。为什么乡村选择了这种精英体制?文化上的原因是最深刻的根源。

首先,传统制度文化型塑了“臣民”文化。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长期处于一种压力体制,民间缺乏自由、民主的生发空间,长期的压制型塑了中国的国民性格:“臣民”性格。对政治不关心,认为自己的言论于政治无关紧要,与其浪费唇舌去谈论政治不如退避三舍饮酒吟诗,如果自身权利受到非法伤害,也只能忍气吞声,对待权力唯唯诺诺敬若神明,不敢说半个不字。这是长期压抑塑造的人格,在这种“君臣父子纲常伦理”文化的压制下,每个人都成了权力的奴隶,且奴性十足。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巴林顿·摩尔在分析中国社会时就曾指出:“中国农民很难发展出一种政治民主的平等理论,因为中国不存在自己的民主传统。”

其次,当前的组织文化很不发育。就目前而言,农村的利益表达机制不发达,民间组织也非常缺乏,兄弟之间都基本上是各顾各,村民与村民之问的关系就更加松散,传统的宗族联系解体了,血缘联系弱化了,地缘联系被破坏了,利益联系尚未建立且缺乏建立起来的社会基础,村民因此在村庄内部变成了马克思所说的“一袋马铃薯”,村民已经原子化了[3]。正是在这样的一种组织文化之中,才更加凸显出政治精英的重要性。antonsteen曾经说过,在一个制度缺乏或制度化程度低的社会里,精英之间所形成的非正式的权力网络对于民主化来说就特别重要[4]。

当然,传统的乡绅政治文化根深蒂固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传统的村庄治理模式下,乡村社会在时间和空间上缺乏开放性,权力结构比较固化,作为乡土社会权力场域的精英角色也比较固定。在封建社会,乡村社会精英主要由乡绅阶层来扮演;在近代社会,乡村精英主要是有财富、声誉的人甚至是地痞流氓、土豪劣绅也跻身入内。本文探讨的乡村社会的精英是帕雷托所言的两类精英的结合体,他们往往先是在各自领域(主要是经济领域)有一定的成就,积累了一定的经济资源,然后在基层选举中通过正当或不正当的政治博弈,最终成为了直接掌握权力的统治精英。

实际上,依靠法律制度来治理的法理型治理模式也并不排除精英的作用,因为民主与精英并非完全排斥、背离、矛盾、冲突,尤其是在当下中国农村社会的转型时期。早在19世纪布赖斯就曾说过:“大概没有什么统治会比民主更需要伟大领袖了。”[7]对此,马克斯·韦伯也有过相似论述:即便是法理型统治,统治的稳定和有力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法理型统治是否拥有一个克里斯玛的政治人物作为统治者的[8]。民主也需要英明的领袖,或者说也需要一批精英,对中国乡村社会的民主化而言,亦是如此。

乡村建设论文【】

党的__大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总的要求,一是要产业兴旺,二是要生态宜居,三是要乡风文明,四是要治理有效,和我们新农村建设“管理民主、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生产发展”的总要求不太一样,要区别开来。如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个总体目标,我认为可通过以下几点举措落到实处。

一是要把承包地三权分置的改革落到实处。中央有文件,提到了承包地的承包权,集体所有权和经营权,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三权分置。比如说,承包地所有权是集体的,那么集体在处理收益时占百分之几,20%吗?10%吗?这个有个界定;如承包给张三李四的三十年,后面还要延长30年,那么承包期内所得收益占30%、40%吗?或50%、60%吗?还有如果用来流转经营,那么土地承包者占百分之几十?我想三权分置的要义就在这里,集体有收入,承包者有收入,经营者有收入。这一点我们应认真研究领会,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来落实好。

二是要发展集体经济。要对集体资产进行清理核资。要利用自身优势,大力发展集体经济,这是个难题。如何把有限的资金用于集体经济发展,在资金的使用过程中如何保持清正廉洁等,这些都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只有大力发展好集体经济,各项基础设施才会如雨后春笋般建设起来,老百姓的腰包才会鼓起来,幸福感、获得感才会进一步增强。

三是要优化基层管理。就是要把自治、法治、德治有机结合起来,来管理我们的基层社会。我想自治,实际上就是法治加德治。尤其要在研究村规民约这一德治上下功夫,如著名的塘约制定“红九条黑名单”村规民约,违背了的村民暂时都停止享受国家政策,对父母不孝道,对子女不抚养的村民,纳入黑名单,国家政策暂停享受,这个就是德治的一个内容。

四是要有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工作队伍。现在我们的乡镇干部、村干部,懂农业,懂得多不多,懂得深不深,懂得精不精,对农民对农村有感情没有,是应付式的爱,还是深层次的真诚的爱,这些我们都应该认真的思考,我想要有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工作队伍,我们的乡村振兴战略才会有希望,才能真正接地气。

乡村建设论文【】

作为国家发展的栋梁,青年怀揣梦想,承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责任。当今时代,青年应勇于奋斗,助力乡村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青年应树立推动农村发展意识,助力乡村振兴。青年作为国家建设的后备军,应将农村发展与人生价值结合,树立推动农村发展的意识,为乡村振兴增光添彩。

青年应发挥个人能力建设家乡,助力乡村振兴。青年人思想活跃、具备创新意识,能为农村的发展带来新鲜活力。近些年来,在政府的鼓励和支持下,青年人纷纷选择回乡创业,依托家乡自然环境、资源优势发展民宿和特色产业,带来了农村的新发展。青年知识储备丰富,能力个性出众,回到家乡既能获得足够的资源支撑,完善发展空间,同时还能满足乡愁情怀,积极助力家乡建设。乡村产业振兴要突出地方特色,充分发挥地方优势。首先要扬长避短,大力发展传统优势特色产业,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把特色产业做大做强,打造地方支柱产业。

其次要根据本地的自然环境特点、资源、区位、劳动力等优势进行“人物我有”的差异产业引进,将地方优势转变为市场优势、经济优势。最后要充分挖掘地理标志产品的价值,围绕“地标”产品推进规模化、标准化经营,打造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民优品牌,以名品带动相关产业发展。青年应积极传承优秀乡村文化,助力乡村振兴。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应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注意对乡村文化的保护,深入挖掘乡村文化价值,将挖掘、保护和发展乡村文化的理念融入产业的选择和定位中。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传统文化若是缺失继承人,将导致民风、民俗退化,缺乏独特性使乡村发展沦为千篇一律而难有吸引力。青年作为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应当树立推动农村发展的意识,发挥个人能力,积极传承优秀乡村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美丽乡村建设论文集合

“十三五”以来,普陀区始终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市关于建设美丽乡村的战略部署,充分发挥生态环境、旅游资源、乡土文化等特有优势,倾力打造美丽乡村。连续3年被省委评为新农村建设优秀县、连续2年评为省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优胜县等荣誉称号,走出了一条具有海岛特色的美丽乡村建设之路,实现了乡村美丽度、农民幸福感的双提升。但在建设过程中,也存在渔农村环境整治机制尚未建立、建设积极性不高、亮点不多、个性不足等问题,亟待系统性的加以**。

(一)以统筹规划为龙头,注重机制联动。一是优化全域规划。早谋划出台《普陀区美丽乡村建设升级版三年行动计划》、高标准编制《普陀区美丽乡村建设升级版五年战略规划》,同时注重个性美,彰显优势特色,如展茅街道横街村利用翁家岙村落古祠堂历史遗迹重点打造“海岛保存最好古村落”品牌;黄杨尖村依托自然村落景带和浓郁的林、溪特色,着力宜居、宜游村落样板。二是强化政策支撑。在用足用好上级各类支农政策的基础上,统筹生活污水、农房改造、生态河道、村庄整治等各类建设资金近10.9亿元集中投入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设立区新农村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发挥政府主体宏观调控和投资导向作用。三是完善推进机制。把创建省美丽乡村示范县作为全区重点工作强势推进,明确各镇(街道、管委会)及相关部门职责,形成三级联动工作体系。切实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将创建工作列入区委区政府对各镇(街道、管委会)和相关部门年度综合考核的重要内容。

(二)以分类打造为引领,夯实全域整治。一是分类开展示范创建。构筑多层建设格局,建成省级美丽乡村示范乡镇4个,省级特色精品特色村9个,3a级景区村庄4个,提升打造美丽风景线6条,创建美丽庭院6800户,产生“五条长藤,十朵鲜花”的辐射效应,着力形成连接城乡、充满乡土韵味的美丽画廊。二是推进渔农村梳理改造。实施村(路)口绿化提档升级,开展美丽村口创建10个。全力推进森林普陀建设,着力建设一批集景观建设、林相改造、生态涵养于一体的彩色健康森林,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50.8%;完成“三改”65万平方米、拆违30万平方米,分别完成市下达年度目标任务的120%,成功创建省“基本无违建区”。三是打好环境治理组合拳。以“五水共治”为契机,借助“河长制app”、“无人机”、“电子眼”等技术支撑,完成41条垃圾河及17条黑臭河达标治理任务;提前完成了渔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有效集中收集处理、污水治理及村庄整治建制村全覆盖。

新建农村文化礼堂9个举办各类文化活动850场次;举办培训讲座700场次。开展“寻找最美家庭”等评选表彰活动进一步提高渔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渔农民生活质量。

一是渔农村环境整治机制尚未建立。镇、街道一级政府对渔农村环境卫生组织管理、指导监督、考核奖励等制度尚未全面建立,村级组织的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教育的作用没有得到真正发挥;部分渔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未按要求做到“四分四定”。

二是美丽乡村建设积极性不高。存在“政府热,农民冷”、“干部干,农民看”的现象,个别干部思想认识也不到位,存在畏难情绪,强调客观的多,大胆创新的少,工作缺乏主动性、行动迟缓。

三是美丽乡村建设亮点、个性不足。部分村落虽已完成整体建设规划,但建设要求和标准不高;项目建设打造个性特色不够鲜明,总体形象与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要求存在差距。

深入贯彻***总书记关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重要指示精神,以高水平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围绕建设海岛乡村大花园,突出“岛岛是花园,村村见美景”的海岛乡村特色,以景村一体化的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乡村振兴。到2020年,全区所有61个渔农村行政村实现a级景区村庄全覆盖,到2022年,61个渔农村行政村均完成新时代美丽乡村达标村创建,其中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精品村34个以上;建成美丽乡村示范片区综合体3个;提升打造主题风景线3条以上;打造主题示范和美小岛4个以上。到2025年,全区80%的可建应建村达到美丽乡村精品村标准,其中省级精品村比例达到30%以上,全域美丽乡村建设全市领先,高颜值、高品质的海岛乡村大花园全面展现,城乡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达到新水平。

(一)打造海岛乡村花园样板地。

一是优化空间布局,彰显海岛乡村风貌。强化规划引领,积极融入全市海岛乡村大花园建设,突出“一岛一品”,实行城乡一体化、县域“一盘棋”的“多规融合”规划管理体系。挖掘梳理海岛乡村特色元素,推广应用《舟山农房建筑设计通用图集》,严格农房式样体量、色彩、高度管控。对标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实现高起点定位、高标准建设、高效率推进,充分依托和挖掘不同村庄的资源禀赋和个性特色,努力打造各具特色的村庄品牌。

二是找准主题定位,打造“岛岛是花园”名片。根据建设一批、保护一批、示范一批的原则,选择一定人口规模的建制村海岛,全面开展和美小岛创建,通过制定标准、分类指导、统筹推进,呈现“一岛一风景、岛岛是花园”的美丽海岛格局。围绕“国际化、品质化、人文化”目标,通过全岛规划、文化引领、错位发展,加快推进蚂蚁岛、虾峙岛等一批主题示范小岛打造。借鉴国内外海岛旅游开发成功经验,探索“主题岛”旅游开发模式,提升东极岛、白沙岛、桃花岛等一批主题示范小岛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推动普陀美丽海岛建设走在全国前列乃至走向国际。

三是注重串点成链,打造美丽乡村风景线。按照“一个规划、一条干线、一个主题、一批节点”要求,通过主题策划、特色营造、节点建设、景观提升等,梯度推进山、水、林、田、路、房整体提升,实现山清、水秀、林绿、田美、路好、房靓。结合现代农业园区、田园综合体、农村综合改革集成建设项目、特色小镇等产业集聚建设,让美丽乡村风景线的内涵更加丰富、规模更加壮观。

四是突出连片成景,培育示范片区综合体。坚持整镇整岛成片推进,连片成景。按照“一片区一主题”要求,跨区域组团打造一批环境美、产业强、文化好、治理善、农民富的新时代美丽乡村示范片区综合体,推进乡村全域绿不断线、景不断链,“盆景”变“苗画”,“苗画”成“花园”。对标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规范,全域开展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实现a级景区村庄全覆盖。

五是完善长效机制,提升人居环境质量。进一步完善渔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办法,强化渔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责任落实,完善保障机制,每年高标准建设一批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深入推进厕所革命,改造提升渔农村公厕、旅游厕所,加强渔农村公厕规范化管理。积极开展渔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扩容提标,全面实现标准化运维管理。高标准实施新一轮“整洁村庄”专项行动。推进“一村万树”行动、“蓝色海湾”建设、海洋牧场建设示范工程,系统保护修复海岛海洋生态。

(二)打造新型乡村经济融合地。

一是打造乡村融合平台。统筹布局乡村产业与美丽乡村建设,完善产业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推进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数字化应用,实施农旅融合“十个十”工程,加快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充分挖掘渔农业功能和海岛乡村价值,不断延伸渔农业的产业链、价值链。推进粮食功能区、现代园区建设、省市特色农业强镇、远洋渔业小镇等建设,打造新时代美丽田园。

二是培育发展美丽经济。依托部省共建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积极打造一批彰显海岛特色、三产深度融合的乡村振兴典型模式。厚植美丽乡村生态优势、特色风貌、资源禀赋,推进渔农家乐和民宿经济转型升级。积极推动渔农村电商发展,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加快构建农产品网上销售体系,培育电子商务专业村4个。实施渔农家传统特色小吃振兴计划,培育渔农家小吃特色村和知名品牌。

三是提高村庄经营水平。鼓励引进社会资本和工商资本,通过“村+公司+农户”等模式,经营美丽资源,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带动渔农民就业致富。推介美丽乡村和特色农产品,打造一批全国知名的美丽乡村、和美小岛品牌。实施“两进两回”行动,落实乡村振兴绩效奖补资金,逐步建立闲置农房及宅基地合理开发利用的长效机制。培育高素质农民150人以上,新培育农创客16人,提升规范化农民专业合作社8家,培育省级示范性家庭农场2家,培育市级示范性经营主体(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6家,新增市级农旅采摘基地2家。

(三)打造文明乡风标杆地。

一是挖掘传承传统文化。以传统村落项目、历史文化村落、海洋文化项目为主载体,以保存风貌、保全文化、保有生活为总体要求,保护修复古建筑,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挖掘整理乡村文化资源,推进乡村记忆馆建设,讲好乡村故事,全面焕发海洋历史文化、海岛传统村落生命力。深入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二是弘扬乡村文明新风。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村入户,深化文明村建设,推动公民道德、乡风乡愁、礼仪礼节、家德家风、文化文艺进礼堂。注重好家风好家训传承培育,推进移风易俗,倡导婚丧礼俗新风。深入实施渔农村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提升渔农民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

三是提升渔农民综合素质。加强本土人才培育,大力推行“学历+技能+创业”立体化培育模式,每年免费培训渔农村实用人才300人以上、高素质渔农民50人以上、渔农民职业技能培训700人以上。加强渔农村实用人才、渔农业科技人才、渔农村新兴产业人才、乡村发展能人乡贤等“四支队伍”建设,引导青年、乡贤回乡建设美丽乡村。

四是完善乡村善治机制。推进“四治融合”,强化村党组织对村级各类组织的全面领导,推进村民自治,保障村民对美丽乡村建设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建设法治乡村、平安乡村,加快“雪亮工程”和“智安小区”建设,实现村庄主要出入口视频监控覆盖率、联网率均达到100%。强化村规民约宣传,提升乡村德治水平,不断健全渔农村社会治理与美丽乡村建设互促互动的有效机制。

五是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加强数字乡村建设,推动渔农村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升级换代,逐步部署5g网络,推进4g网络优化和全覆盖。实现乡村网络全覆盖。创新建立“智慧村社”平台,发挥“基层治理四平台”作用,加快推进信息化与政务服务、社会治理、行政执法等深度融合。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向基层延伸,基本实现村民办事不出村。

(四)打造美好生活共享地。

一是提升渔农民收入水平。加强渔农民就业创业服务、产业经营服务,稳定增长渔农民工资性收入,持续增加渔农业经营性收入。充分挖掘渔农业渔农村多重价值,促进资源利用开发,大幅增加渔农民财产性收入。完善精准帮扶和减缓相对贫困机制,实施低收入渔农户高水平全面小康计划,确保低收入渔农户收入增幅高于渔农民平均水平。

二是提高乡村基础设施水平。推进渔农村抵御重大自然灾害能力建设。深化“四好农村路”建设,打造渔农村最美公路。积极建设村内通户支路和停车场(位)。全面开展渔农村供水工程标准化管理创建,深入推进渔农村排涝防洪水利体系建设,加快完成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建立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管护机制,提高管护标准,落实管护责任。

三是优化渔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健全全民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标准统一、制度并轨。探索建设海岛民生驿站,补齐偏远海岛民生短板。推进渔农村家宴中心建设,保障渔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促进教育资源优质均衡发展,推广“银龄”计划,推进渔农村学校与城区学校组建城乡教育共同体。改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条件,实现住人小岛医疗服务便民利民点全覆盖。提升居家养老服务能力,推进渔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长效化、规范化运营。

美丽乡村建设论文

【内容摘要】美丽乡村建设工程是统筹城乡区域发展、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的重要抓手,是优化农村居住条件、提高农民幸福指数的重要途径,是建设生态文明、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载体,结合我县实际,必须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强化农村社会治理,推动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生活改善和农村人居环境优化,着力打造生产发展、生态宜居、环境优美、社会和谐“宜居、宜业、宜游、村美、民富、人和”的美丽乡村,进一步提升崇明生态岛建设品质。打造“美丽乡村”是任重而道远,是一个长期的奋斗过程,需要各项制度的建立健全。

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发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美丽乡村的号召,为深入推进崇明新农村建设、进一步提升崇明现代化生态岛建设的内涵和品质,促进生态岛建设上一个新台阶指明了方向。自2007以来,崇明县对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投入,总投资累计超过40亿元,新农村建设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农村的村容村貌大为改观,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农村公共服务功能得以完善,农民生产和生活条件得以改善,农村民主管理水平得以提高,为美丽乡村的后续建设打下了结实的基础。

美丽乡村是一项民心工程,更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各项制度的建立健全是工作得到落实的保障,直接影响着美丽乡村的建设成效。下面,笔者就如何加强制度建设,更好地指导和服务于美丽乡村建设谈些个人的粗浅看法。

(一)政府主导有余,其他力量参与不足。美丽乡村建设中,村级规划、决策大多由村委会少数人说了算,乡村建设也主要采取传统的行政动员、运动式方法,这就导致决策规划视野狭窄,市场机制引入不足,社会力量参与不够,尤其是农民的主体作用没有充分调动和发挥,部分群众认为,美丽乡村建设是政府的事,存在“等、看、要”思想,甚至出现“干部热情高,农民冷眼瞧,农民不满意,干部不落好”的情况,农民主体作用没有发挥出来。

(二)组织协调有待加强,部门间合力联动不够。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相关部门积极参与。具体实施中,由于缺乏统一的组织协调,各职能部门间明显存在合力联动欠缺的现象。如在清理河坡违建行动中,水务局要求禁止河坡一米内种植农作物,防止河坡坍塌,村民提出由上级部门统一种植树木,这样既美观又能防止水土流失。水务局答复这是绿化市容局的职责范围,需要村委会自行与其进行沟通。

(三)重建设轻规划,设计近乎趋同。美丽乡村建设涵盖面广、类别众多、建设周期长,且每个村的实际情况各有差异,这就需要在统一规范管理、建设标准的基础上,进行“一村一品”、“一村一景色”差异设计。然而在建设实践中,各村注重硬件设施建设的多,软件建设少;同质化建设严重,特色化建设不足。

(四)治理机制长效不足、监督管理有待完善。一是资金问题。虽然目前对农村地区环境管理有专项资金规定,但是只涵盖了河道保洁、农村公路保洁,而对于村级项目后续长效管理、养护资金却未纳入其中,例如:泯沟绿化后,河坡草坪清理杂草费用、太阳能路灯长期维修费用等,增加了村级财政负担和心理负担,使美丽乡村建设由好事变成了坏事。二是监督考核问题。目前对各村的考核的手段仅限于一次性的实地查看及台账资料的翻阅,对“村美”的持续发展缺少长期的跟踪,对“民富、人和”的目标达成难以进行有效的评估。

(一)处理好政府主导与农民主体之间的关系。

建设美丽乡村,政府是主导,农民是美丽乡村建设的主人,政府的主要作用是编规划、给资金、建机制、搞服务,不能包办代替,更不能强迫命令,要通过构建村民民主参与机制、自治机制等,使农民成为美丽乡村决策主体、建设主体、监督主体、维护主体。

(二)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社会的关系美丽乡村建设单靠政府的力量是有限的,也是不能持久的。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以财政奖补资金为引导,鼓励吸引工商资本、银行信贷、民间资本和社会力量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形成“农村筹资筹劳,政府财政奖补、外来资本投入、社会捐赠捐助”的美丽乡村建设新格局。

(三)处理好统一规划管理与差异设计的关系统一规划管理是指对规划编制、资金项目规范管理、监督考核等一般性的统一顶层要求,同时,又要考虑到各村情况千差万别,必须因地制宜,尊重差异,鼓励特色设计,发挥各村优势。

(四)处理好牵头部门与其他部门的关系。

美丽乡村建设是各级各部门的共同责任,各部门要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党委政府牵头部门要发挥好统一组织协调的作用,整合相关部门的资源,形成建设合力,把各种分散在各个部门中的惠农资金、力量统一整合到美丽乡村建设平台上,提高办事效率效益。

(一)强化部门联动,整合各方力量资源。

1、加强组织协调,构建部门联动机制。美丽乡村建设中,各相关部门要制定明确的权力清单,做到职责清晰、分工明确,同时,牵头部门要做好统筹规划,整合好各职能部门的资源,加强组织协调,构建部门联动机制,全力为各村提供物质和智力支持,实现村庄环境整治“规划一张图、条块一盘棋”。

2、积极探索建立市场化、社会化机制。建立有效的引导激励机制,鼓励社会力量通过结对帮扶、捐资捐助和智力支持等多种形式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和美丽乡村建设。对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一些具体项目(如乡村垃圾的收集、运输和处理)的实施,要积极探索通过政府购买方式,交由企业和市场去运作,最终形成“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美丽乡村建设新格局。

(二)发挥村民主体作用,探索村级经济发展新模式。

1、建立村民民主参与机制。美丽乡村建设的最终目的是提升农民的生活幸福指数、增进农民民生福祉。因此,从规划、建设到管理、经营,自始至终都要建立农民民主参与机制、村务公开机制,使政府、村级规划建设的美丽乡村和农民心目中想要的美丽乡村相统一,保障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切实调动农民参与建立的积极性,让农民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主体。可出台一些奖励制度,加大对五星级文明户等奖励力度,适时推出“美丽家庭”等各项评比活动,增加群众自觉参与的热情。

2、建立健全村民自治机制。可通过“村规民约”等载体,与村民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对乱倒垃圾、乱建坟墓等违反规定的家庭予以经济和精神处罚。通过一段时间的密集监督和惩戒措施,逐步改变村民根深蒂固的小农思想。建立村民督察队,通过群众管群众的方法推进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自治家园建设。

3、探索村民参股运作机制。探索引导村民股份参与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把土地、资金、劳力这三个生产力要素整合起来,做到土地入股——地生钱,资金入股——钱生钱,劳力入股——力生钱,农民家家有资本,户户成股东,人人有股份,年年有分红,使美丽乡村真正变成老百姓共同的奋斗目标、致富家园。

(三)加强顶层设计,完善监督管理机制。

1、立足乡村特色,进行分类制度设计。在中央对美丽乡村提出的“五美”(环境之美、风尚之美、人文之美、秩序之美、创业之美)要求基础上,注重规划引领,立足乡村特色,编制村庄规划。各乡镇、村根据各自特点,编制镇域规划,开展村庄风貌设计,着力体现一村一业、一村一品、一村一景,按照宜农则农,宜游则游,宜居则居,宜文则文的原则,将建制村分类规划,分为特色农业村、休闲产业村、综合发展村等类别,全力推进美丽乡村品牌建设。

2、进一步完善专项资金管理制度。建议在已有专项资金规定的基础上,研究并完善美丽乡村建设长效管理专项基金,将项目建设后续管理、维护资金纳入其中;对美丽乡村建设资金的监管,要完善专款专用、专户拨付、专户报帐的核算体系,切实规范报账制度,严禁建设资金挪作他用;以乡镇报账为主体,建立健全县级专户拨付、镇级报账和村级台账的核算体系,并规范总账、明细账、分户账和凭证管理制度,做到账证一致、合法有效。

3、健全监督考核机制。建立平时不定期督查、年末考核验收的监督机制,完善部门、乡镇工作考核办法,细化考核指标,使各项工作具体化、责任化,并通过网络平台和村务平台进行公开,注重广大村民的监督,确保“美丽乡村”建设任务落到实处。

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科技服务的路径选择论文

论文摘要:办学特色是高等职业院校办学成就的集中体现,是展示其社会形象的品牌标志,是谋求其进一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培植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要从办学理念、办学定位、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求实的态度、顽强的毅力等多方面入手,全面实施,整体推进。

论文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办学特色;培植路径。

高等职业教育是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前进步伐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高等教育类型,经过30年的超常发展,现已占据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然而,由于起步晚、基础差,从中专、职业大学、成人高校或高等专科学校升格、转制而来的高职院校,其发展轨迹基本为:办学层次迅速提升,办学规模急速扩张,专业设置多学科化,办学模式同质化。发展现状大致为:生源素质低下,文化基础薄弱,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师资力量缺乏,教学质量与就业质量不高,难言办学特色。本文从办学特色的界定入手,深入探讨培植高等职业院校办学特色的路径,并在此基础上对促进江西高等职业院校健康持续发展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一、办学特色的界定。

特色,是指事物所表现的独特的色彩、风格等,它揭示的是事物之间的差异性、独特性以及与众不同的品格。教育部以教高厅[]16号文件的形式颁布的《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对办学特色所作的界定是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的、本校特有的、优于其他学校的独特优质风貌。办学特色应当对优化人才培养过程、提高教学质量作用大,效果显著;办学特色要有一定的稳定性并应在社会上具有一定影响,得到社会公认。作者认为,所谓高职院校办学特色,是指高职院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探索、积淀、发展而形成的被社会广泛认可的、具有相对稳定性和创新性、体现一所高职院校办学优势和独特个性的总和。办学特色是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出一所高职院校改革、建设和发展的亮点,也是反映一所高职院校社会存在的鲜明符号。

高等职业院校在办学过程中,从不断发展、壮大到形成自己鲜明的办学特色,必须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创造性实践。

(一)要树立先进的办学理念。

思路决定出路,理论导引行动。办学特色实际上是一所高职院校办学思想的具体实践,是办学理念的物化形态。1.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办学行动指南。牢牢抓住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这个目标,统筹兼顾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招生、就业、服务等各项工作,全面协调地推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2.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学校、企业双主体办学道路。依托行业,立足区域,面向全国,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二)要准确地进行办学定位。

1.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适应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而不是像本科院校培养理论型、学术型、工程型人才,也非中职学校培养的一线操作型技能人才。具体到一所高职院校,就是培养应用型公共管理人才、社会服务人才,还是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信息技术人才的问题。

2.人才培养方式的定位。从总体上讲,高职教育大都是实施“订单式”培养方式,即以企业的用人订单为依据来组织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但是,作为办学实体的高职院校,还必须根据自身特有的人才培养目标,将“订单式”培养具体化、个性化、特色化。

3.在区域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定位。在当地的高职院校中,要以他校不可替代的专业设置、教育教学、师资队伍、社会服务等富有特色的办学实践、办学成果,确立自己在当地高等职业教育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位置,为区域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三)要灵活地进行专业设置。

高等职业院校要主动适应地方经济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认真进行市场调研,准确把握市场对各类人才的需求状况,结合学校自身的办学条件,灵活地调整和设置专业。创建一个特色专业,往往可以带动一个专业群的发展,从而提升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一些办学特色鲜明的高职院校,如天津职业大学抓住3g手机上市的机遇,前瞻性地设立新通讯专业;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在高速铁路发展的实验阶段,就针对性地开设高铁运营、操作、管理等专业,这两所学校基于职业分析,根据职业的变化灵活地设置专业,为学校的发展赢得了先机,以明显的专业优势打造其办学特色,从而保持在同行中的引领地位。

(四)要不断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要牢固树立“订单”意识,把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作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要以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核心,以实验、实训、实习三个环节为抓手,突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要围绕“订单”,实现与企业的密切沟通和深度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承担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教学,共同完成对学生的知识考核和技能考核,构建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的办学格局。要围绕“订单”,积极与企业建立合作互动机制,实现校企互利双赢,确保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的持久动力。

(五)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特色的培育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它贵在自觉,难在实践,重在坚持。1.要科学地制定学校发展的长远规划和战略目标,将特色创建实践形成长效机制,并一以贯之地组织实施。2.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创建合力,使先进的办学理念变成教职工的自觉行动,让教职工的智慧才能得到充分释放、学生的个性和潜能得到有效的培养。3.要保证必要的投入,强化管理,提高创建效率。4.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允许反复,宽容失败,既不急于求成,也不消极懈怠,坚韧不拔,锲而不舍,始终保持创造的活力和坚毅的斗志,为办学特色的形成和强化不断奋斗。

三、对促进江西高职院校持续健康发展的几点思考。

(一)江西高职院校发展现状。

截至底,江西共有52所高职院校,约占全国高职院校总数的4.3%,在数量上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100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中,江西省只有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入选,另有一所学校(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进入国家重点培育(扶持)的行列。在高等职业教育领域,江西省虽然院校数量不少,但总体办学水平在全国处于靠后的水平。

再看专业设置。目前,在教育部公布的普通高职高专专业目录中,涉及19个大类、78个小类共722个专业。但在江西高职院校招生专业中,总计不过280个,不及全国可招专业的一半。江西的高职院校在个别专业大类(如水利)很少涉及;在不少专业小类几乎出现空白,像“农林管理类”、“铁道运输类”、“食品药品管理类”、“水利工程与管理类”、“水利水电设备类”、“水土保持与水环境类”等。这与江西作为农业大省、资源(尤其是水资源)大省的地位不相适应,与江西要举全省之力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发展战略不相协调。

(二)几点思考。

作者认为,江西的高职院校要办出特色,实现健康、稳步发展,必须遵循“稳定规模、优化结构、规范管理、提高质量”的原则。

1.规范招生,加强管理。不短的一个时期以来,江西的高职院校有一种怪现象,就是“有偿招生”,即每招一个高职生必须付给中介、中学班主任一定的费用。用钱买生源,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商业贿赂,它误导考生,助长无序竞争,扰乱招生市场,最终将把高职院校的发展引向死胡同。要根除江西高职教育领域的这一顽疾,一是教育主管部门要严格管理,规范招生行为。二是各高职院校要加强内涵建设,树品牌、创特色,用过硬的教育质量、宽广的就业前景和积极的社会形象吸引考生。

2.优化专业结构,主动服务江西经济社会发展。江西的47所高职院校(不含专科学校)20共开设专业269个,涵盖除“水利”之外的18个大类,60余个小类。类型分布基本正常,但结构不甚合理,表现为大部分专业仅有一所学校开设,如“民航运输类”、“护理类”、“包装印刷类”、“资源勘查类”、“电力技术类”等等。有不少江西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要、发展前景也很乐观的专业仅有少数几所院校开设,如“城镇规划”、“社区管理与服务”仅有3所学校开办,“光伏材料加工与应用技术”、“光伏发电技术及应用”也只有5、6所学校涉足。而有些专业开设的学校成扎堆现象,如“计算机类”的“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开设的学校均高达34所;“机械设计制造类”的“数控技术”30所;“市场营销类”的“电子商务”34所;“语言文化类”的“商务英语”32所;“自动化类”的“机电一体化技术”30所;“工商管理类”的“物流管理”31所。要避免专业设置的追风现象,作为政府人才管理部门、教育主管部门、人力资源咨询机构等要及时给学校以有效的就业信息指导,从而引导高职院校的专业开设。高职院校要加强市场调研,灵敏地反映就业市场需求,灵活设置和适时调整专业,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3.准确进行办学定位,努力彰显办学特色。定位准确、特色鲜明的高职院校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它至少有一个优势、品牌、特色专业,并以此为基础,带动一个专业群的发展,这样,既可以使本校的教育资源使用效率最大化,又可使学校的特色效应充分地彰显。分析江西的高职院校,绝大多数学校没有做到以一个特色专业来带动一个专业群的发展,往往除了几个“人无我有”的专业外,其他的就是所谓的“热门”专业,结果造成上述47个学校中有7个专业超过30个学校蜂拥开设的不正常现象。这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还会制造“人才过剩”的虚假现象,这无疑有害于高职院校的健康发展。

4.落实保障措施,促进协调发展。从总体上讲,高等职业教育的投入要比普通本科教育大,突出表现在实训设备的购置和“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培养建设上。据统计,高职院校的办学经费只占高等教育的五分之一左右,江西省的状况也大致如此。由于高等职业教育属于行业办学,高职院校的主管部门是各行业厅、局、委、办,这些行业主管部门由于性质不同,掌握资源的类型、程度各异,这就直接导致各高职院校的办学经费贫富不均。掌握着行政资源的部门属下的高职院校普遍办学条件较好,办学资金相对充裕。而一些既无“权”又无“钱”的行业主管部门和群团组织管理的高职院校大多办学条件艰苦,资金捉襟见肘。当前,高职教育的政策导向还不够明确,保障措施不能或者没有完全到位,导致很多高职院校不约而同地在专业建设方面走多学科道路,文、理、艺术、体育一起上,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在去“高职化”,助长“千校一面”的局面。因此,作者建议:统一高职院校经费来源渠道,加大政府投入,帮助高职院校进行债务重组、化解,引导高职院校加强内涵建设,夯实办学基础,突出办学特色,用合格的办学条件、规范的管理、优良的教学质量、高质量的就业率,树立高职院校的良好社会形象。

乡村建设论文【】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__大报告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并庄严地写入了党章,为新时代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重点。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当前,我国最大的发展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发展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乡村振兴战略,正是党中央着眼“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导向和农业农村短腿短板的问题导向作出的战略安排。乡村振兴战略就是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进一步调整理顺工农城乡关系,在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在资源条件上优先保障,在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加快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加快补齐农村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和信息流通等方面短板,显著缩小城乡差距。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振兴不仅是经济的振兴,也是生态的振兴、社会的振兴,文化、教育、科技、生活的振兴,以及农民素质的提升。产业兴旺,就是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延伸农业产业链、价值链,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生态宜居,就是要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因地制宜发展绿色农业,促进农村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乡风文明,就是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文明新风,全面提升农民素质,打造农民的精神家园。治理有效,就是要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确保广大农民安居乐业、农村社会安定有序。生活富裕,就是要努力保持农民收入较快增长的势头,让广大农民群众和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深入推进农村各项改革。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在增加农业支持总量的同时,着力优化支持结构,提高支农政策的效率;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促进农民工在城镇落户。

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论文

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蕴藏着丰富的对人与自然关系重要性的理解和认识,对我们有很强的理论启发意义。是我们做好生态文明创建的重要理论支撑。

(一)人与自然是密切相联、相互制约的。

马克思说:“历史可以从两方面来考察,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但这两方面是密切相联的;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这就说明人与自然本身就是一体的,人是自然的一部分需要珍惜宝贵的自然资源。恩格斯也说:“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说明人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自然界,人类的活动必须受到自然的限制、遵守自然规律。应该说人类是从自然中诞生的,是历经了上万年的进化而产生的,应该与自然融为一体,中国古人所说的“天人合一”正是对人与自然密切联系的朴素观点。

(二)敬畏自然、与自然和睦相处。

人是自然界的产物并且靠自然界生存,所以人类必须尊重自然,尊重客观规律,按照客观规律来创造人类的历史,而不能随心所欲、肆意妄为,正如马克思所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由于人类社会的发展,我们需要对自然进行改造,更好地实现它的价值,也应该合理、科学地利用。恩格斯也有关于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观点:“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决不是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这就说明作为具有理性的高级动物,人类有责任、有义务、有能力保护自然环境。人类应该从长远角度去看待自然环境,不断的为自然环境加分,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和种群的延续。

(三)人对于自然界的能动作用。

马克思十分强调人对于自然的能动作用:“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恩格斯也说;“只有人才办得到给自然界打上自己的印记,因为他们不仅迁移动植物,而且也改变了他们的居住地的面貌、气候,甚至还改变了动植物本身。”马克思强调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但是意识有能动的反作用。只有人类才能充分发现自然规律,利用和保护自然环境。“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的物质交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交换。”同时,恩格斯还批判了自然条件决定论:“自然主义的历史观是片面的,它认为只是自然界作用于人,只是自然条件到处在决定人的历史发展,它忘记了人也反作用于自然界,改变自然界,为自己创造新的生存条件。”马克思科学地、辨证地阐明了人类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人类既要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又要合理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

两会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开启农业现代化建设论文材料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新时代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方略,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也是xx加快推进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治本之策,对于xx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经济强省、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当前,xx乡村振兴中存在六个失衡问题。农村地区发展失衡,表现为xx地域广阔、地形地貌复杂,各地发展条件差异大,农村地区发展不协调、不平衡问题明显。乡村空间结构失衡,体现为一些乡村空间资源配置不平衡、空间资源浪费,存在“工业化”倾向、“类城市化”建设、宅基地规划混乱等现象。农村要素结构失衡,体现为“三农”资金投入结构单一,过度依赖财政专项资金;农村劳动力供需结构性失衡,劳动力整体素质下降;用地审批难度大,土地供需结构性失衡。农业供给结构失衡,表现为阶段性农产品供大于求,农产品品种、品质结构性失衡,优质化、多样化和专用化的农产品发展滞后;农业发展中种养结合不紧、循环不畅问题凸显,一二三产业融合不足。农村发展结构失衡,表现为一些地区重经济轻生态、重物质轻精神、重发展轻治理。“主导”“主体”作用错位失衡,表现为一些地方在乡村振兴中政府与农民职责错位、作用失衡,存在政府“大包大揽”、缺乏调查研究等问题,不利于形成乡村振兴合力。

农村的全面协调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前提和保证。只有采取积极的政策措施调整、纠正农村发展中的这些失衡,才能有效促进xx乡村的全面振兴。

统筹推进,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深入实施xx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和“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发展战略,加快城乡融合发展制度设计和政策创新,推动城乡公共资源均等配置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城乡区域间要素自由流动,对“三州”、xx川陕革命老区等发展滞后地区加大支持力度,在干部配备上优先考虑,在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在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并鼓励省内外先行发展地区加大对这些地区的投资、帮扶力度,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产业转移。

优化空间布局,建设美丽宜居新乡村。一要科学规划生产空间,明确“四区四基地”优先发展区域,统筹推进农业产业园、科技园、创业园等各类园区建设,纠正“去农化”倾向。二要合理布局生活空间,遵循乡村传统肌理和格局,划定空间管控边界,坚持“小规模、组团式、微田园、生态化”建设模式,合理确定基础设施用地位置、规模和建设标准。三要严格保护生态空间,统筹推动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加快构建“四区八带多点”的生态安全格局,全面实施乡村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因地制宜制定禁止和限制发展产业目录,防止乡村建设“城市化”倾向。

优化要素投入结构,提高农业综合竞争力。乡村发展振兴需要大量的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投入,并形成多元、合理的要素投入结构。一是健全工商资本下乡服务体系,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撬动作用,引导金融、社会资本投向“三农”,同时提高土地出让金、政府债务资金等用于乡村振兴的比例。二要围绕提升农业劳动力职业化、组织化水平,培养新一代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并鼓励社会人才投身乡村建设,加大农民工返乡创业支持力度。三要盘活使用农村存量建设用地,简化现代农业发展所需配套设施用地审批程序等方式,将宅基地复垦、耕地占补平衡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优先满足所在村乡村建设需求,推动节约指标跨区流转,交易资金全部用于支持乡村振兴。

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提高农业供给质量和效益。一要以市场为导向调优产品结构,减少低端供给,拓展中高端供给。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三区三园”建设,打响“川字号”品牌,提高优质农产品供给能力。二要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大力拓展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三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统筹推动初加工、精深加工、综合利用加工协调发展,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推进农业、林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等产业深度融合,延伸产业链,增强服务链,提升价值链。

坚持“五位一体”总布局,统筹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一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保护好绿水青山和清新干净的田园风光,分类推进彝家新寨、藏区新居、巴山新居和乌蒙新村建设,留住独特的乡土味道和乡村风貌。二是充分利用巴蜀文化、三国文化、红色文化、孝道文化等优秀文化资源,加强乡村文化建设,推进移风易俗,弘扬农耕文明和优良传统,提升农村文明程度,为xx乡村振兴“凝神”“铸魂”。实施“文化+”战略,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三是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实施“四议两公开一监督”等工作机制,大力推进“雪亮工程”建设,确保农村社会有序、和谐。

政府与农民良性互动,形成乡村振兴合力。推进乡村振兴,既要发挥好政府的主导、引领作用,更应充分发挥农民主体和主战作用。政府应转变职能,增强服务意识,“有所为,有所不为”,以前的直接干预管理转变为政策引导、规划组织和维护经营主体公平竞争秩序,建立农业风险保障体系。要增强农民主体意识,通过加强对农民宣传教育和培训,从环境、制度、政策等层面引导和扶持,培养一大批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增强广大农民对乡村振兴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责任感。由此,形成政府顶层设计,市场有效配置资源,社会各界合力帮扶的乡村振兴强大合力。

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科技服务的路径选择论文

近年来,淮安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重视人才资源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落实人才工作的各项优惠政策,提高人才经济、政治和社会待遇,改善人才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激发各类人才创造活力;这一系列的人才举措极大地吸引各类人才前来淮安发展,尤其是高技能人才有效地促进了淮安的经济发展,淮安也正在努力形成苏北地区高技能人才集聚新高地;而作为地方高职类院校,重要任务之一就是为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杰出技术技能人才,与区域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共生共长,当然从淮安目前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情况看,高技能型人才总量偏少,急需培养适应经济发展的一线人才,单纯靠引进来的人才,不仅成本较高,而且无法满足淮安未来发展的需求,淮安需要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努力培养适应淮安经济发展需求的人才,才能更好地促进淮安的发展,进而带动地方高职教育的发展。

二、淮安高职人才培养不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原因分析。

(一)人才培养方向不适应市场需求。

随着高等教育扩招人数不断增加,高等教育大众化成了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大学生的就业压力,用人单位选拔人才的门槛也逐步提高,高等职业院校为了满足公众的这种心理需求,在办学上,极力地向高等教育靠拢,扩大专接本、专升本的途径,目前在淮高职院校均设有专接本,培养本科毕业生,当然这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学历水平,但是如果一味地追求本科教育而淡忘高等职业教育办学初衷,就会失去办学特色,在就业市场上,也容易失去就业优势。

(二)专业设置不适应产业结构调整。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要紧跟社会发展和产业需求,但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在设置专业时,盲目追求所谓的热门专业,专业设置缺乏特色,专业设置与产业升级的适应性不强。纵观淮安产业需求,淮安市产业以第二产业为主,所以对第二产业的人才需求数量巨大,几乎占到了人才总数的70%;但是在淮安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设置中,有关第二产业的专业设置数量不多,每年培养的人才仅占所有人才的30%,远远低于第二产业企业的人才需求。淮安第三产业所占比例比较低,但是,有关第三产业专业设置的数量比较高,这就导致了第三产业的人才过剩,学生就业比较困难。

(三)课程设置不适应一线技能要求。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能够动手操作的实践人才,承担着我国经济发展的重任,在人才培养中具有着重要地位。但是从目前淮安的高职院校中不难发现,在实际教学中,部分高职院校存在着只重视理论知识的教学,理论课时占到课程设置的绝大部分,学生在校期间,除了学习理论知识,较少地参加过实践活动,这种教学模式培养的人才实践动手能力相对较弱,不能突出职业教育的实践性特点。

三、基于淮安经济发展需求的高职人才培养路径选择。

目前淮安高职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着诸如人才培养方向等方面的不适应,基于此,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的“一二一”改进路径,即明确人才培养一个目标,实现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的两个优化,采取校企共同培养人才的一个联合。

(一)围绕区域经济发展,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从我国的教育方针来看,高素质、高技能的专业人才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核心,要把《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当做教育的出发点和目标,及时地调整专业结构,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为当地经济的发展培养优质人才,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高等职业院校也应该把培养高质量和高技能人才当做教育目标,深化自身改革,为人才的`培养提供便利条件。教育部近期颁布的《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也指出,“坚持以示范建设引领发展,鼓励支持地方建设一批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契合度高、行业优势突出的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培养杰出技术技能人才”。由此,地方高职院校要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确定培养方向,以培养“杰出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使培养的人才“用得上、留得住”,与地方区域经济社会融合发展。

(二)探究市场人才需求,优化专业设置模式。

高职院校只有进行科学的专业设置,才能为当地经济发展培养更多实用型人才。要运用适度超前理念制定专业,让学生毕业的时候,仍然是炙手可热的人才,被用人单位争相聘用。这就要求高等院校对市场需求进行深入调研,分析市场的变化,预测人才市场发展趋势,然后科学地设置和调整专业;如淮安某高职院校,在深入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增设了食品、药品类专业,同时消减了会计、文秘等专业的招生计划。经过调整优化,学院形成了以食品、药品类专业为核心,以服务于食品药品产业链的设备制造与维护、产品营销及现代物流等专业为支撑的专业格局,这与区域产业发展需求(江苏和淮安均将食品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将新医药产业分别作为主导产业和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更加契合,食品类专业特色更加彰显,真正实现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无缝对接,保障高等职业学校能够健康持续发展。

(三)对接职业岗位需求,优化课程设置体系。

高等职业院校通过课程设计,实现教育目标,课程体系也是人才汲取知识有效途径,学生通过课程学习,不断地提高自身素养,增强专业知识,成为有用人才。淮安某高职院校以符合职业岗位要求为重点,大力实施课程改革,系统强化职业能力训练,使学生毕业后能尽快适应专业岗位要求,加大了选修课比列,学生可以通过参加学生社团、志愿者服务及各类比赛等途径获得学分,素质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同时开设专业平台课程,分专业开设核心课程,按专业大类开设互选课程,使学生既具有较为宽泛的专业知识面,又具备扎实的专门知识和技能;实践教学则更注重实战的环节,递进提升学生实践能力;进一步加大学生自主选课权,以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及促进个性化发展,专业拓展课和素质拓展课全部实行选修,选修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接近30%,这样一来,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发展学生独特的个性,增强学生的认知水平,扩大知识面,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受益者,更加的符合职业岗位的要求。

(四)面向企业用人标准,校企联合培养人才。

高职院校培养目标直接针对与企业的用人标准,学生毕业之后直接成为岗位第一线的技术人员,参与到企业的生产、管理和服务当中,学生不仅要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而且还要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能够快速地适应企业发展需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校企合作。为了加强校企合作,首先,政府部门要进行调解,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促进校企之间加强交流和合作,同时为交流合作提供法律保障和舆论支持。其次,高职院校要进一步深化改革,转变思想观念,改善原有的管理机制,积极主动地和企业进行合作,让企业能够真正受益,真正体验到校企合作的优越性,这样才能让企业主动地和高职院校合作,为人才培养提供便利条件。基于此,淮安某高职院校主动寻找合适企业合作,并充分考虑企业需求。如该校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依托省内知名五星级大酒店,采取“校中店”和“店中校”合作模式,学生前1年半在“校中店”边学边练,后1年半到“店中校”半天上课、半天到厨房当学徒工;这种校企合作的方式不仅紧扣企业用人标准,给企业输送直接可以上岗的人才,给企业带来的利益,而且也提升了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职业素养,增强了学生的竞争力,有效地促进校企双方共同发展,进而有效地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高职教育目的是为了培养岗位人才,提高人才的素质和技能,学生一毕业就能够直接面向生产、服务和管理,成为第一线优质人才。高职教育的目的和我国的教育方针相一致,其目的都是为了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人才适应能力,为社会经济建设作出贡献,而地方高职院校还承担着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能,只有围绕区域经济发展,紧跟市场需求,深化教育改革,改进人才培养模式,才能为地方乃至全国的建设发展提供更多的优质人才。

参考文献:。

[4]张红云.21世纪初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政策发展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

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科技服务的路径选择论文

正在蓬勃发展的高新技术,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影响着包括文化生活在内的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各个层面。以数字化、网络化和多媒体化为代表的当代信息技术革命,全方位地作用于文化产业的各个发展阶段,不断地赋予文化创意新的内涵,拓展文化创意产品的表现形式,再现和提升文化作品的价值,不仅带来了崭新经济形态的数字经济和网络经济,而且带来崭新文化形态的数字文化和网络文化。

高速发展的文化产业,是文化和高新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文化影响着科技的生成、发展与传播,影响着创新的进程和结果。技术的进步又赋予了文化新的产品形式和展示方式。文化产业在我国取得飞速发展的同时,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巨大动力。在文化的本体形态、经济形态和技术形态曰益变革的时代,如何把握时代的脉搏,顺应高新科技发展的趋势,倡导科技创新,运用高科技手段去改造与提升传统文化产业、开发新兴文化产业,传播先进文化,实现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促进中华文化的繁荣和创新,是我们正在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二、科技创新对文化产业升级的作用机理。

文化产业是一个创意开端、内容为主、面向市场、满足消费者的服务性产业,高新技术对其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在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创意阶段,高新技术帮助其以丰富的形态呈现设计思路和产品雏形,如动漫、网络游戏等软件开发中需要的仿真技术、计算机图形技术、数据传输技术等,以及工业设计中需要的cdcam等应用开发软件。在生产阶段,一方面,高新技术帮助以尽可能多、尽可能贴近不同消费者需求的媒体形态承载文化产品信息,如产生以光盘、软件包、网页、视频、物理设备等多种形态为载体的文化产品;另一方面,新媒体技术改变了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生产过程和基本方式。在发行阶段,高新技术帮助以更少的成本、更快的速度、更便捷的方式送达消费者,如通过网络利用电子商务等方式进行。在使用或消费阶段,高新技术一方面直接地为消费者消费文化产品、进行体验式消费提供软件和硬件支持,如电脑、电视(高清电视、流媒体电视)手机、pa等终端设施和视频软件、网络流媒体软件等;另一方面,高新技术为消费者创造了尽可能全面、深入送达文化产品和服务信息的平台,为其消费所有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创造接受技术、信息支持与服务的便捷渠道。

由此可以看出,高新技术贯穿了文化产业的整个价值链条,同时为文化资源的充分开发利用和产业链条的延伸带来了更大的空间,科技创新是促进文化产业链升级的关键因素:一方面信息知识和科技创新的不断扩散以及应用速度和强度的不断増加,使科技増长周期不断缩短,进而使文化产业更新周期相应缩短,提高生产效率;另一方面,科技的高速发展和数字技术的不断升级,使文化产业产向高技术、高集约化演化,促进文化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延伸了文化产业链,使文化产业向新业态、高层次发展,不断创造出新的増长极。此外文化产业在与周边环境、制度环境相互协同,形成了科技创新与文化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成为文化产业链升级和科技创新的动力。

三、我国各地区文化产业与高新技术融合程度。

创新能力较弱,产品附加值较低,同样在激烈的国际竞争市场上难以获得竞争优势。而高新技术产业和文化产业融合的趋势,为我国文化产业升级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在此背景下,笔者通过赫芬达尔指数测算法来测算我国各文化产业和信息产业的融合程度,以在科技背景下为我国文化产业链升级的路径提供合理选择。

近年来,我国各个省市、自治区纷纷制定文化产业的发展规划和适应性政策,但各省区之间由于地域特色和经济水平发展的差异,对促进文化产品和服务提升的高新科技的投入和支持力度也不同。本文采用各省市的数据,通过测度各省区的赫芬达尔指数来测度文化产业和高新科技产业的融合程度,示意性地提出科技发展背景下不同地区文化产业升级的路径。

ganbadelaandt3ris(:p采用赫芬达尔指数测算法研究了电子信息产业的技术融合状况,利用该行业内各行业的专利资料来计算行业间的技术融合程度。以x表示全体电子信息产业的技术专利个数,以x表示各行业的技术专利个数,以表示具有不同技术的行业数,引用赫芬达尔指数(hhi)表示行业间的技术融合程度,则有hh越小,表示技术融合程度越高;反之,则表示技术融合程度越低。

由于高技术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的发生,主要是通过高新技术产业向文化产业渗透或延伸,在两者价值链相互交融的基础上重构为一条既包含有文化产业的价值链増值环节又包含有高新技术产业价值链増值环节的融合型产业价值链,具有更为广阔的利润空间和増长潜力,并形成了对原有文化产业链的替代。这类融合的发生在产业层次上就表现为明显的文化产品结构“软化”及升级的结构效应,从而出现文化产业技术化的现象,因此,本文采用赫芬达尔指数测算法在测算高新技术产业和文化产业的融合度时,以高新技术产业増加值和我国各地区文化文物科技、科研单位的増加值,即hht=2(x)2表示文化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融合程度,同样hh越小,表示技术融合程度越高;反之则表示技术融合程度越低。其中各地区文化文物科技、科研机构増加值的数据来源于《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各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増加值的数据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网站《中国科技统计资料汇编》测算出各地区赫芬达尔指数即文化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融合程度。

表1第三列中的信息融合度括号里的数字是按测算出的赫芬达尔指数,对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晦南除外)的技术融合程度进行的排序,“1”表示文化产业和高新技术的融合程度在全国排第一,“15”表示文化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融合程度在全国排第15依次类推。

由表1可知,文化产业和信息产业融合度地区差异很大,最高的是江苏、天津、上海、广东、北京,最低的是新疆、青海、西藏、宁夏等少数民族边疆地区,笔者将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分为五种类型:

(1)文化产业强、科技融合度高:这类省市以广东、上海、山东、江苏为代表,它们文化产业居于全国前列,文化产业与高新科技的融合度也比较高,这类省、市要充分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着力打造数字文化产业,将广电、网络服务、动漫游戏等作为首选产业门类,加大科技创新向文化产业领域经济效益转化的力度。

(2)文化产业强、科技融合度差:这类省市以辽宁、四川、安徽、云南为代表,表现在其文化产业増加值在全国位列中上,但其文化产业和科技的融合度列在中下甚至落后状态,要充分利用科技创新对艺术产业生产效率较强的带动作用,在立足本省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加大新媒体技术的研发力度。值得一提的是“云南模式”是缺乏自身有利的技术支撑条件下,走出一条依靠艺术产业促进经济欠发达地区、社会整体进步的特色之路。

(3)文化产业弱、科技融合度高:这类省市以北京和天津最为典型,表现在其文化产品和高新技术产业的融合度较高,文化产业増加值却处于较低的水平,这类省市可充分利用其良好的科技基础和人才优势,将文化产业的发展重点放在与新媒体技术相关的动漫、网络游戏、影视、网络服务等门类,加大对文化产业内容的开发力度,通过建立版权贸易保护中心、动漫网络游戏研发中心、设计创新中心等高新科技产业相关的文化科技创意集聚区,强化技术对文化产品内容和服务的支撑力度。

(4)文化产业弱、科技融合度低:这类省市以西藏、新疆、甘肃、青海等为代表,这类省区应该将科技发展放在第一位,这些省区只有科技先行,才能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利支撑和保障。

(5)两者都差强人意:这类省市如广西、重庆、河北等,文化产业的发展和科技融合度处于中游,这类省市在科技基础相似的情况下,应该首先分析自身的文化产业基础和文化资源基础,实施差异化战略,避免同质化竞争。

四、加快科技创新是推动我国文化产业链升级的有效途径。

(一)雅进文化业态创新,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文化产业。

一是运用电子出版、数字影视、网络传输等现代技术,催生新的文化业态,大力发展文化创意、文化博览、动漫游戏、数字传输等新兴产业。大幅度提高我国文化产业的科技水平,力争在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方面,取得新进展和新突破。二是鼓励网络文化产品的创作和研发,开发文化数据处理、移动文化信息服务、数字远程教育及数字娱乐产品等増值业务,推动我国文化产业不断升级。通过市场机制和现代化手段,推动文化创意元素、文化创造成果转化为文化产品,进入市场消费,使潜在的文化生产力转变为现实的文化生产力,使人民群众的文化创造力产生良好的综合效益。三是注重科技创新和应用的前沿性,尤其要重视数字网络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二)强化科技支撑打造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集群。

积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丰富文化产品的`生产方式和传播方式,促进文化产业与工业、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的联动发展。利用现代科技,丰富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方式和传播方式,发挥科技创新对创意产品内容的启发效应和对产品形式创新的带动作用,重点开发中文信息资源,把我国博大深厚的传统文化资源和当代文化成果转换成数字文化产品,在丰富网络文化内容的同时缓解科技进步与文化内容的落差,实现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根据不同城市和区域的特点,科学规划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把其作为促进和推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突破口形成一批特色鲜明的文化创新集聚区,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水平。利用产业集聚能够带来创新、外部性、社会资本和规模经济报酬递増等效应,在产业园区内引导传统文化产业与广播电视、网络、出版物等传播载体以及创意设计产业有机结合,推动和提升社会认知和国际市场影响力。

(三)实施科技兴贸战略,提高文化产品中高科技含量。

文化产业和高新科技日益融合的今天,运用高新技术创造文化产品己成为当前国际文化市场一轮新的竞争浪潮,世界各国纷纷通过不断提高其文化产品、文化服务科技含量来开发、转变和引导市场消费热点,増强自身的市场竞争力。我国文化产业的科技竞争力与世界发达国家还存在着较大差距,要提高我国文化产业的科技竞争力,只有不断地开发产品的附加值,开发高科技含量产品,摆脱依赖资源密集型产品的状况,引导国内软件开发商、网络运营商、内容供应商等各类企业开发具有世界先进技术水平、自主知识产权和民族特色的高科技文化产品。通过建立国际合作,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科技文化交流,同时充分重视保护和开发文化产品内容的独创性和民族特性,培养文化产业从业人员文化创造力,强化其创新意识;在对外来文化采取兼容并蓄、广收博取的同时,对中国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充分挖掘,顺应当今社会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潮流对文化生产、传播及消费方式带来的新情况、新变化,加快文化信息数字化进程,开发出更富新意、更具文化底蕴、更符合当代市场需求的新型文化产品。

(四)加强政策扶持,推动文化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创新融合。

将数字文化产业的发展作为战略性内容产业,积极支持与数字文化产业相关的高新技术的创新、引进、吸收和消化。实施优先扶持政策,在文化产业专项资金中,优先扶持科技创新和版权交易产品。积极鼓励知识创新、技术创新,推动文化产业与信息产业的结合,鼓励开发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竞争能力强、能形成产业规模的文化产品,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实现我国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推动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的融合,建立起产、学、研相结合的文化科技创新体系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促进科技成果向创意产业转化。加快文化产业相关法律与政策的研究与出台,以确保数字化过程的规范性和合法性,合理制定网上传播版税的分配比例,使著作权人、制作者、网络经营者、消费者之间的利益得到公平分配。

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论文

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性、整体性、综合性的大工程,实现乡村振兴伟大战略是我国迈进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一环。乡村文化振兴是实现乡村产业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人才振兴的“血管”,是促进广大村民主人翁意识觉醒、提高综合素质的基础。乡村振兴不仅要推动物质文明的高度繁荣,也要打造精神文明的“高地”,使得乡村用物质与文化“两条腿走路”,塑形与铸魂双管齐下,搭好“戏台”让乡村振兴这场盛大“演出”既有“料”也有“戏”。

搭起“田园风光”舞台,唱响文化振兴“农家戏”。中华农耕文明传承五千余年,其中田园风光、乡土文化,是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屋舍俨然、良田美竹、鸡犬相闻的田园风景是百姓精神富足的表现。乡村文化振兴绝不是用一种文化取代另一种文化,更不是用“钢筋铁骨”和现代化的“都市丛林”取代农村的“本色”。而是要深入挖掘农村传统的文化风景,创造出抱朴守真的心灵归属。春季农田麦苗的淡绿,夏季田间油菜的金黄,秋季收获喜悦的稻浪,冬季枝头腊梅的洁白,农村的颜色就是大自然四季的颜色。“晨兴理荒穗,带月荷锄归”,农民的幸福就是通过自己双手的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满足。春耕夏种,秋收冬藏,四时不失其时,乡村振兴的基础必须建立在充满泥土芬芳的土地之上,坚决保持乡土本真,打造田园本色,让农民当“主角”,唱出自己的“农家”大戏,建设乡村自己的“桃花源”,追求自己的“田园牧歌”。

搭起“乡风文明”舞台,唱响文化振兴“和谐戏”。乡风文明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根”与“魂”,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优秀的文化资源是涵养百姓精神内核,引领乡村文化,解放农民思想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文明的乡风是打造农村产业兴旺、资源集聚和生态宜居的“引擎”,也是衡量乡村治理能力,体现乡村文明程度与发展水平的“度量衡”。乡村文化振兴主体在人,关键在人,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实现农民的思想解放,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和个人素养,进而及时改变落后思想观念,主动摒弃陈规陋俗,让每一位农民的脑袋都“富起来”。既要让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大潮中实现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更要富裕他们的精神文化世界,逐渐形成“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文化氛围,让“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愿望变成现实,让文明乡风吹进百姓心中,和谐村落遍布祖国大江南北。

搭起“乡村记忆”舞台,唱响文化振兴“乡愁戏”。乡愁文化是乡村振兴聚人心、谋发展、固根基展现乡土文化自信的记忆传承。为乡愁“建档”筑垒记忆“堤坝”是每一位乡村振兴工作者都要秉持的工作原则。美丽乡村的建设不仅要美在环境,美在风物,更需要美在人情,美在“灵魂”,既要面子“厚”,也要里子“实”。贵阳西江的千户苗寨、福建永定的土楼、江西婺源的古村落、安徽西递宏村的徽派建筑,都是当地乡村振兴的最美“宣传名片”,加之各地区独有的风俗文化、年节庆典、宗族传统等都是乡村文化记忆的沉淀。因此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务必要遵循乡村发展规律,多一些风貌保留,少一些“千村一面”。推动乡村文化振兴需要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培育挖掘乡土文化人才。在乡村文化建设的过程中牢牢把弘扬主旋律与传递淳朴民风相结合,把传承“乡土基因”与改善农民精神风貌相结合,打造每个村落自己的“精神绿洲”。

把根留住,把乡村建设得更像乡村,在乡村振兴大潮中保存我们的文化血脉,建设自己的精神家园,让文化为乡村振兴一路“保驾护航”。

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科技服务的路径选择论文

论文摘要:文章针对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中的现实问题和高等职业教育转型的要求,提出了自主创新战略与跟随模仿战略、均衡战略与非均衡战略、人才战略与基础战略、文化战略与行动战略的选择思路。

论文关键词: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创新型国家;非均衡战略;人才战略;文化战略。

国家骨干高职院校(以下简称骨干校)建设是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和现代职教体系的背景下进行的,对于我国高职教育由外延扩张型转为内涵提升发展型、由自身独立发展型转为校企互动发展型、由规模驱动型转为创新驱动型具有重要意义。与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相比,骨干校建设更多地关注利益相关方,更加注重系统设计,建设目标的重心也由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转向体制机制创新,涉及到的是一些更深层、更复杂、更综合的问题。因此,制订具有前瞻性、全局性和创新性的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战略,既是建设国家骨干高职院校的有效保证措施,也是骨干高职院校重要的建设内容,对于实现预期建设目标、带动现代职教体系构建无疑具有关键作用。笔者结合实际谈一下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单位的战略选择问题,以期与高职院校同仁一起讨论。

一、自主创新战略与跟随模仿战略。

从建设基础和综合实力来看,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单位与示范性高职院校在整体上有一定差距,这一点毋庸置疑。在骨干校建设过程中,应在以下方面认真借鉴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经验:一是专业建设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经验,更好地实现专业与行业企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提升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二是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经验,让企业人员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将新知识、新技术、新文化引入职业院校,使职业院校成为校企合作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平台;三是实训基地建设的经验,在校内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为实施工学结合的一体化课程创造条件。

但是,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如果仅仅是简单地模仿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做法,亦步亦趋、照抄照搬,不仅不能实现预期的建设目标,而且还会导致巨大损失。这是因为:(1)骨干校建设面临着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新环境和高职教育转型发展的新要求,需要解决一系列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未曾遇到的新问题,这些问题都没有现成的答案;(2)尽管示范性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上做了大量有益的探索,但总体来看还没有形成成熟的模式,离现代职教体系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特别是在办学体制机制创新方面才刚刚开始;(3)骨干校建设单位的要素组合与示范校存在差异,即使示范校建设中的成功方案,也需要加以改造后才能应用。从建设环境的要求来看,在办学主体结构或者说办学体制机制上实现创新是国家骨干校建设取得成功的关键。

在多数发达国家,职业技术教育(以下简称职技教育)都是以行业企业为主体的,而不是以职业院校为主体。日本、韩国的职业教育主要在企业进行,德国的“双元制”也是以企业为主体,澳大利亚的tafe实际上是行业主导的。我国建国初期的技工教育主要由企业举办,中专教育和大专教育主要由行业举办。但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劳动力供求关系和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多数职业院校改由地方政府主办,这就为职技教育校企分离埋下伏笔。目前的校企合作之所以存在困难,主要原因是职业院校以自身生存和发展作为出发点,较少考虑企业发展需要。也就是说,“校企合作”反映的是职业院校的诉求,而不是企业的诉求。一些人希望以立法形式使企业承担职技教育的义务,但如果单纯是为了办学而办学,那只是一种零和博弈,这种强制性的合作很难持久。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对资源配置起着基础性作用,对企业和职业院校均是如此。由于职技教育具有公益和私益双重属性,其资源的配置应该采用市场和政府相结合的方式,以市场调节保证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有效性和灵活性,以政府调节实现资源配置的方向性、整体性和稳定性。

因此,我国的职技教育应采用政府和企业双主体结构,在垄断行业和大型企业实施企业办学模式,以企业投入为主,政府给予适当资助,职业院校依据企业需要自主设置专业和课程、自主确定招生规模、自主决定师资聘用;在中小企业、战略新兴产业采用政府办学模式,以政府投入为主,企业给予适当资助,专业设置和招生规模按政府计划确定。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是本和末的关系,办学模式合理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才可能取得良好效果。

二、均衡战略与非均衡战略。

我国的高职教育面临着重大转型和办学体制的改革,而不仅仅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为期三年的国家骨干校建设中,需要处理办学体制机制创新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重点专业建设与非重点专业建设、专业能力培养与通用能力培养、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基础能力建设与重点项目引领等一些列的复杂关系。骨干校建设的项目属性客观上要求在既定领域和重大问题上实现突破,但学校内部工作的关联性和连续性又要求实现全面提高和协调发展,这就涉及到均衡战略与非均衡战略的选择问题。

经济学上有一种“增长极理论”,该理论认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是普遍规律,通过资源集中配置可形成具有极化效应(向心力)和扩散效应(离心力)的增长极,随着时间的推移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和新管理方法逐步实现由增长极向外部的梯度转移。教育部制订的《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明确提出了“突出重点、协调发展”的原则,这符合非均衡发展理论。从总体上看,这一计划先后遴选100所示范校和100所骨干校进行重点建设,目的就是让这些学校起到示范引领和骨干带动作用;从学校内部来看,建设项目只是选择若干个重点建设专业,而不是建设学校的所有专业,同样也是为了发挥这些专业的示范带动作用。由于高职院校办学模式和培养模式中存在着大量亟待改革的问题,资源又相对短缺,若不能集中力量在少数重点专业、重点领域实现率先突破,而是采用“撒胡椒面”的方式,就很难取得预期效果。有的骨干校建设单位以“协调发展”为由,将多数专业和计划外的内容都列入到建设方案中,试图以均衡战略带动学校整体发展,这样就消弱了重点内容,其结果将是事倍功半。

非均衡战略是实现均衡发展的重要手段,其最终目标是以重点专业、重点领域的率先发展带动其他专业、其他领域的发展,而不是全面限制非重点领域的发展;协调发展并不等于同步发展,没有“领头雁”、“领头羊”的作用就会导致组织混乱,也就无法实现协调发展。事实上,由于我国高职院校普遍底子较薄,随着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一部分专业和教师可能会不适应发展需要,建立专业退出机制和教师退出机制也是十分必要的,撤换发展中的“短板”同样也是协调发展的需要。因此,在国家骨干校建设过程中,高职院校的办学者应该抛弃“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的落后思想,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追求高水平、高质量的建设成果,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现代职教体系作出贡献。

三、人才战略与基础战略。

教师既是骨干校建设的客体,也是骨干校建设的主体。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专业教学改革试点、精品课程建设等项工作之所以效果不够理想,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师资队伍不能适应发展需要。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类似,国家骨干校建设也需要处理“大师”与“大楼”的关系。经过多年建设,许多高职院校的基础设施和实训条件有了很大改观,有些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是,按照“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要求,我国高职院校的师资建设水平还很低,多数达不到应有要求。若不实施人才战略,骨干校建设的目标必然会落空。

我国骨干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有:

1.增强创新能力。新型工业化对高职教育及其师资提出了很高要求,最突出的就是提高教师的创新能力。高职院校教师的创新能力应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不断实现课程内容的更新,能够根据企业技术的发展,将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引入到课程标准中,并直接参与企业的技术研发过程,为企业技术进步服务;二是不断实现教学形式的创新,将信息化手段引入到教学过程中,全面关注生产过程要素和学生个性因素,使虚拟仿真教学与真实现场实习相结合,实现教学过程的精细化、高效化和优质化。

2.优化师资结构。由于历史与现实的多种原因,我国高职院校教师在学历结构、性别结构、专业结构、年龄结构和专兼职结构等方面严重失调,这也是造成专业设置和课程结构失调的重要原因。示范校建设的经验已经充分证明:没有高水平的师资,就没有优质的课程。在骨干校建设中,应将师资结构调整作为一项根本性任务和标志性指标。首先,应通过大批引进博士和优秀硕士毕业生,改善师资队伍的学历结构,尽快形成基础性课程教师以高学历人员为主体的格局;通过大量引进企业优秀技术人员,提高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尽快形成专业实践课教师以“双师型”教师为主体的格局。其次,在教师引进的过程中应把握好专业结构、性别结构和年龄结构,使师资队伍能够保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由于职业教育具有职业性和开放性的特点,需要比其他类型教育更加重视教师的性别比,使之与相应行业的工作人员以及本专业学生的性别比例基本一致,以便形成校企融合的职业院校文化。

3.转变教育理念。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应该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服务,促进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的转变,实现自身发展方式的转型。在骨干校建设的现实过程中,传统工业化的`理念与新型工业化的现实相互碰撞,在建设思路上产生了一定的混乱。为保证建设目标的实现,应该牢固树立两种观念:一是树立科学的大局观念,将骨干校建设置于创新型国家建设之中,以国家发展核心战略决定院校发展战略,坚决纠正“为了办学而办学”的本位观念和照顾小团体利益的自由观念;二是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念,充分认识高职教育师资所具有的时代性、复合性和创新性特征,纠正将高职院校教师视为“二流教师”的错误观念。

4.开拓培养渠道。我国高职教育师资的最大问题表现在缺乏系统的、有效的培养渠道,培养过程杂乱无章。在师资严重缺乏的条件下,高职教育界提出了兼职教师替代策略,希望通过建设“双师结构教学团队”解决师资问题,但由于企业技术人员也相对缺乏,而且兼职教师也需要有一个培养过程,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尽快建立较为完整的高职院校师资培养体系,是骨干校建设的关键内容。“双师型”教师的技术实践能力主要通过企业来培养,而提升其基本教学能力的主要途径有两条:一是高职院校与现有技术师范院校合作,培养适应高职院校需要的职教硕士和职教博士;二是在国家重点大学根据高职院校需要设置高职院校师资专业,合作开发新的师资培养课程体系,培养适应高职院校需要的师资。

5.改革评价方式。在工业化和信息化相融合的背景下,标准化、程序化和制度化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骨干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必然选择。高职教育质量主要表现为企业对毕业生的满意程度,它也可以反映出社会对高职院校师资的满意程度。与普通教育不同,对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的评价不能仅由内部人员进行,而应主要依靠企业人员进行。在评价内容上,由重点评价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转为重点评价毕业生对工作岗位的适应程度,包括工作流程的适应和人际关系的适应;在评价方法上,由听课和书面考试为主转为面试和工作能力鉴定为主;在评价主体上,由校内人员为主转为企业人员为主。尽快建立起行业主导的评价体系,是促进高职院校师资水平升级的有效措施。

四、文化战略与行动战略。

高职教育注重培养生产一线实用人才,是一种行动导向的教育类型。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强调“以专业建设为核心”,实行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这对于强化高职教育特色是非常必要的。但是,要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高等职业教育,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还需要高度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影响,需要建设强大的高职教育文化;没有文化支撑,示范(骨干)校建设就可能陷入“细节主义”的泥潭而无法自拔。为发挥国家骨干校的带动作用,一些建设单位明确提出“实施文化管理战略已势在必行”。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最大的弱点不是基础设施和师资,而是缺乏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不符、课程结构与未来技术结构不符、培养目标与社会发展需求不符等现象的存在,是高职教育缺乏文化自觉的具体表现;照抄照搬别人的做法、聘请普通本科高校人员担任顾问甚至是校长、对待问题不敢实事求是等,都是缺乏文化自信的表现。许多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都提出聘任“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试图以此来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然而,对于“能工巧匠”的理解,却存在着很大的歧义。有人认为是“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骨干、高级技术人员、技师等”[5];也有人认为只有技师才算是能工巧匠,甚至有的学校明确规定不能选聘工程师作为“双师型”教师来培养。在课程改革中,一些高职院校出现了学习项目与中职雷同甚至出现难度“倒挂”、用“实践专家”过去的工作经验确定未来的工作内容、忽视学生个性培养和职业发展需要等现象。诸如此类的问题足以说明,缺乏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具体行动就会失去方向,也就无法担当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重任。

总之,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应该站在时代发展的前列,以系统思维和创新思维分析所面临的问题,科学进行战略选择,在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和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中实现自身转型。

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科技服务的路径选择论文

没有创新就没有创造,没有创造也就没有成就。在素质教育风行全国的现在,创新教育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高教学质量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教学中,教育者应采取一切办法,激发受教育者的自主创新意识,鼓励受教育者将现实实际融入课堂教学,提高其实践能力。

在素质教育熏陶下,高职院校财会专业对于人才培养也应当采用创新思维教学模式,结合财会专业的实际情况,不断探索创新教育方式,在注重专业知识教育的同时,培养其实践操作能力和自主创新精神,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更多的财会专业人才。

应素质教育要求,采用创新性教学方法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考虑:

一、转换教学主体角色。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教师的教学质量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受教育程度。而素质教育呼吁的是将学生放在教学活动的主体地位,教师以主导作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其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在“教”与“学”的双向互动中,教师在将专业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之后,通过提问、开辩论赛等方式促进学生的思考,让学生从被动的督促学习转变为自主自发地思考学习,并适当地让学生对自己学到的知识进行总结并以自己的理解在课堂上加以陈述,这样不仅能检验学生对知识的了解吸收,还能温故知新,不断从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加强复习力度,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全面理解、融会贯通。

二、设置情境,寓教于学。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总是以自己的思维模式按考纲要求给学生所接收的知识规定答案,学生的思维已然被固有的条条框框限制,被动地接收书本上的知识,毫无任何对问题发散思维来理解的想法。而在创新教育理念下,教师在教学中应合理设置情境,将问题带进情境来提问,活跃学生的思维模式,让学生的思维从理论理解跨越到实际情境里来。如可以让学生将上学期同专业各班的`考试成绩编制分布数列,以此让学生具体理解统计学中有关编制变量分布数列的知识。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深刻理解专业知识在现实中的应用,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结合实际发散思维、勤于思考,并能对所学知识举一反三、合理应用,巩固学生所学专业知识的理论基础。

三、注重实践,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素质教育重点要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因此,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财会专业的实践性和操作性比较强,无论所学专业理论多么全面充实都是为了应用到实践中去的。因此,在教学中就应该注重理论联系实践,而不是为了应付应试教育将理论生搬硬套。在素质教育背景下的教学活动,应切合实际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比如多设置一些实习课题,或定期带领学生参与到周围生活环境里经常可见的社会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在熟悉理论知识的同时多动手操作,在实践活动中领会理论知识的精要,并发现自己不能理解的问题时,及时提出问题或参与讨论。而教师应引导学生多做一些有思考价值的课题和实践活动,并予以足够的信任和鼓励,让学生充满自信地去体会、思考并创新。

四、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在学习中,财会专业面对的都是一些枯燥的数据图表,学生在学习疲劳的这一阶段并不能很好地接收并理解知识,大大降低了教学质量。因此,教学中应当善于利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时能处在一个活跃、灵活的学习氛围中,而不是全程都面对课本中乏味的文字图表。并且,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模拟操作,加深对知识的立体分析,便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习效率。

五、因材施教。

教学面对的不是一个而是多数学生,不是每个学生都能适应同一种教学方式,理解能力的差异以及思维模式的不同等,都影响着学生对同一知识面的理解。因此,在教学中,应当善于发现学生学习上的优势,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总之,在素质教育的指导下,应该从培养受教育者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出发,尤其是对实际操作性强的财会专业人才的培养,更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采用一切可行的教学方法发散受教育者的思维,养成其良好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造性的思维模式,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培养更多的可用人才。

参考文献:

[1]龙晓玲,赵友平.财会专业大学生素质教育研究[j].河南教育:中旬,2012(02).

[2]刘慧.素质教育进入财会课堂[j].中国电子商务,2011(04).

[3]武建芝.面对素质教育谈财会专业建设[j].中国科技信息,2011(02).

[4]陈小兰.财会教学与素质教育[j].甘肃科技纵横,2009(05).

相关范文推荐
  • 12-26 行风建设心得体会医院(汇总19篇)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每个人都会积累一些宝贵的心得体会。推荐给大家几篇经典的心得体会样本,让我们能够更好地把握写作的重点和技巧。在过去的一年,我院紧紧围绕“解决问
  • 12-26 司法所长个人工作总结(专业20篇)
    通过司法工作总结,我们可以了解司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以及需要改进的方向。小编为大家搜集了一些优秀的司法工作总结范本,供大家参考和学习。实习是一种期待,是一
  • 12-26 国旗下讲话走近母亲范文(22篇)
    国旗下,我们铭记历史,珍爱和平,追求公平正义,传承中华文明。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国旗下的爱国主题画展,一起来欣赏吧。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今天
  • 12-26 县工业园招商引资工作汇报材料(模板20篇)
    工作汇报可以提升我们的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让我们更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那么,下面是一些经典的工作汇报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一些灵感和创新的想法。
  • 12-26 档案工作人员心得体会(通用22篇)
    通过工作心得体会的写作,我们可以专心思考和总结一段时间内的工作成果和收获。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的工作心得体会,希望能够给大家在撰写工作总结时提供一些灵
  • 12-26 幼儿园托班活动教案及反思(优质16篇)
    幼儿园教案的编写需要我们不断反思和调整,以保证教学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希望以下的幼儿园教案范文能够对教师们在编写教案时起到一定的启发作用。1、学习用小勺舀起各种豆
  • 12-26 班长竞选演讲稿语(专业15篇)
    竞选是一种机会,也是一种挑战,需要具备良好的组织能力和沟通能力。我们为大家准备了一些竞选成功者的故事和经验分享,希望能够鼓励和启发大家。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 12-26 运行值班管理制度(汇总19篇)
    规章制度是为了维护组织的正常运转而制定的一系列规范和准则。规章制度的范文供大家参考,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修改和完善。值班是保证在工作时间公司不失控的重要措施,也
  • 12-26 测量工作年终总结(热门18篇)
    年终总结是对过去一年工作的一种总结与反思,有助于我们找到提升空间和改进方法。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年终总结案例,供大家参考和学习。测量是工程的眼睛,作为测量
  • 12-26 有担保的借条范文(23篇)
    担保可以分为抵押担保、质押担保、保证担保等不同形式。接下来,我们将为大家介绍一些成功的担保经验和教训,供大家借鉴和学习。一、本人自愿为提供___________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