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典范黄文秀事迹材料 时代楷模黄文秀人物事迹材料(大全5篇)

时间:2023-09-29 01:49:33 作者:文轩 时代典范黄文秀事迹材料 时代楷模黄文秀人物事迹材料(大全5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时代典范黄文秀事迹材料篇一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黄文秀在《扶贫,从“新手”到“熟路”》的文章中写道:“在我驻村满一年的那天,我的汽车仪表盘的里程数正好增加了两万五千公里。我简单地发了一个朋友圈:‘我心中的长征,驻村一周年愉快。’”两万五千公里,对于黄文秀来说,有着别样的理解。黄文秀经常以“长征的战士死都不怕,这点困难怎么能限制我继续前行”来勉励自己、激励队友,不向贫困低头、不向困难屈服,以“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坚定决心和顽强毅力,带领群众在脱贫路上攻坚克难。这,就是黄文秀践行的初心。

百坭村是一个深度贫困村,石山林立,山路蜿蜒陡峭,基础设施薄弱,全村11个自然屯散落在大山深处,有几个屯离村委10公里以上,最远的达13公里。“当初组织考虑到一个女孩子去偏远的百坭村开展工作不方便,但黄文秀主动承担了责任,而且决心特别坚定。”百色市委组织部的同志说。刚到村里时,有群众认为黄文秀是来“镀金”的,不可能真心扶贫,心里不免对她产生怨气。贫困户黄邦旋因未能如愿通过低保申请,就把怨气撒到黄文秀身上,拒绝为上门做工作的黄文秀开门。但她丝毫没有气馁,一次次通过各种途径做黄邦旋的思想工作,不仅讲清讲透各项扶贫政策,还不断激励他通过自己的努力早日光荣脱贫。最终,道理讲通了,心气顺畅了,黄邦旋脸上也有了笑容。黄文秀还为他争取到7000元产业奖补资金,黄邦旋一家通过种植水果,顺利实现脱贫。

为了更好打开局面,黄文秀积极向村里的老支书讨教工作“诀窍”。此后,她到群众家不再拿着本子问东问西,而是脱下外套帮他们扫院子、干农活、种油茶、摘果子,一边干活一边唠家常。她利用休息时间,把贷款买来的私家车当作工作车,花2个月时间遍访全村195户贫困户,绘制百坭村“贫困户分布图”,把每一户的住址、家庭情况、致贫原因等,都详细标注出来。村民们渐渐发现,这个新来的年轻的女书记不仅学说当地话,还主动与大家同劳动、聊家常,不带丝毫娇气,很快就都喜欢上了她,把她当成了自家人,“你这个丫头,还真是难‘缠’得很哩。”黄文秀用守初心、担使命的实际行动,赢得了百姓信赖,赢得了群众支持。

想致富,先修路。百坭村有5个屯交通困难,虽然多年前通了砂石路,但连年雨水冲刷,路面已破损不堪,雨季陡峭路段连摩托车都无法通过,严重影响群众出行,制约产业发展。黄文秀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带着村“两委”班子熬夜做方案、拿对策,及时向有关部门申请,积极筹措资金硬化了1.5公里通屯路,安装了47盏路灯,修建了4个蓄水池,逐步改善了百坭村生产生活条件。如今的百坭村,道路更好了,路灯更亮了,蓄水池更多了,村里更美了,脱贫致富的人更多了。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黄文秀带领村干部和群众,深入研究、挖掘百坭村的资源优势,学经验、找路子,大力发展杉木、八角、砂糖桔、枇杷等特色种植产业,千方百计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全村的杉木种植面积从8000多亩发展到2万多亩,八角从600多亩发展到1800多亩,砂糖桔从1000多亩发展到2000亩。仅砂糖桔2018年就销售了4万多斤,销售额22万元。同时,她联络母校师生来村里开展支教,为筹办百坭村幼儿园多方奔走;开展文明家庭评比、村规民约吟诵等活动,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激发群众的脱贫内生动力。在黄文秀这位第一书记的带领下,百坭村经过努力,贫困发生率从22.88%降至2.71%,88户418人顺利脱贫,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增收6.38万元,还获得了2018年度百色市“乡风文明”红旗村荣誉称号。百坭村及村里贫困户取得的点点滴滴进步,都凝聚着她辛勤的汗水,闪耀着她奉献的光芒。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黄文秀坚守初心、埋头苦干,把人民的幸福举过自己头顶,用柔弱的肩膀挑起扶贫重担,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谱写了共产党人的时代担当。

时代典范黄文秀事迹材料篇二

黄文秀家境贫寒,通过国家的助学政策完成了学业,她怀揣感恩之心,在入党申请书中写道:“只有把个人的追求融入党的理想之中,理想才会更远大。一个人要活得有意义,生存得有价值,就不能光为自己而活,要用自己的力量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做出贡献”。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从入党那一刻起,她就确立了她的初心与使命:把自己的力量投入人民和国家事业中。黄文秀说:“百色是脱贫的主战场,我有什么理由不来呢?我们党是切实为群众谋发展谋幸福的党,我是一名共产党员,这就是我的使命”。扶贫之路充满艰辛,却也是检验黄文秀的试金石,事实证明,她对党忠诚,恪守初心,得到党和人民的认可,经得起实践的检验。

梁启超在《呵旁观者文》中写道:“知责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行责任者,大丈夫之终也”。巾帼不让须眉,黄文秀的身上就有大丈夫“舍我其谁”的意气。她没有听从刚做完第二次肝癌手术的父亲的挽留,“正因为有暴雨更得赶回去,怕村里受灾,我马上得走了”。让她说出这话的正是她的责任与担当。其实,这只是一个小选择,在研究生毕业后,她没有留恋都市的繁华,做了一个大选择,毅然回到革命老区百色,响应组织的号召,到乐业县偏远的百坭村担任第一书记。她说很多人从农村走了出去就不想再回去了,但总是要有人回来的,她就是要回来的人。她用行动诠释了担当,她把青春选择了奉献。她投身扶贫事业后,藏起了漂亮的裙子,穿上了“戎装”,把脚扎在泥土里,身上不是浓香淡馨,而是满身乡土气息。她甚至没有时间考虑自己的婚姻大事,她说:“等百坭村的父老乡亲都脱贫了,我一定轰轰烈烈爱一回,让乡亲们做证婚人……”

为生民立命是从古至今知识分子的担当。我国自古以来就有仁人志士高呼“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治国之道,富民为始”“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扶贫路上的黄文秀,继承和发扬着古代知识分子这一情怀,她带领群众修建基础设施、发展特色产业、对接市场、建立了百坭村电商服务站……在黄文秀的奔忙下,昔日的贫困山村发生了变化。2018年,百坭村88户贫困户实现脱贫,贫困发生率从22.88%下降到2.71%,这些成绩都见证了她为百姓谋福利,为生民立命。她用行动告诉青年朋友们,把人民装在心里,青春才能无怨无悔;为群众辛勤奉献,青春才能精彩绽放。

“有的人活着,但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但他还活着”。黄文秀把生命奉献给了百坭村,但她永远活在百坭村群众的心里。

时代典范黄文秀事迹材料篇三

在朋友圈里,黄文秀总在“秀”她的百坭村。黄文秀走后,她在北京师范大学的室友张江雁于6月21日专程和同学赶到百色,去看她生前工作和生活过的地方,去走她每晚都要经过 的那条小路。这一行,张江雁理解了黄文秀当初的选择:“回到家乡帮助家乡脱贫致富,就是她内心的使命。”

“今天,我们一起送别文秀!”6月22日,北师大教育基金会、校友总会、中国社会救助基金会联合发起“文秀一路走好”慈善项目线上捐赠,其资金将优先用于抚恤文秀家庭,并经家属同意后开展黄文秀生前心系的百坭村扶贫和教育事业。

在北京师范大学级哲学与社会学硕士班群里,黄文秀的同学邱建忠留言说,“文秀之公心,实乃师大校友、我辈青年之榜样!我认为追念文秀,就是在追念一种精神,一种我们这个时代迫切需要且极为珍贵的精神――为祖国事业献身的精神!”

今年3月26日,黄文秀驻村满一年,她的汽车仪表盘里程数恰好增加了2.5万公里。她特意发了条朋友圈:“我心中的长征,驻村一周年愉快!”

听完黄文秀同志先进事迹的报导,我心中久久不能平静。现代社会发展的节奏太快,快到很多人已经忘记了自己的初心,甚至不知初心为何。科学家、建筑师、军人一个个为家为国且高尚神圣的职业一直是我们在孩童时代的理想,而随著年纪的增长,思维以及认知的具化,理想渐渐成为考一所好大学、找一份好工作、经济独立、独善其身.......所有生活的零碎,都不再能够拼凑得起最初梦想的蓝图。也许是因为对这个世界的认知越来越浅薄,也许是因为认识到了自己的渺小,也许是对于人生的意义、人生的价值的认知超越不了“小我”。而黄文秀的事迹,正是能够让我们在感动、感慨的同时,从这些情感碰撞中再去找到自己的初心,用榜样的力量荡涤灵魂、砥砺初心、呼唤担当。

时代典范黄文秀事迹材料篇四

6月26日起,以广西百色市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原驻村第一书记黄文秀为原型创作拍摄的30集电视剧《大山的女儿》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播出。看了电视剧,黄文秀同志的感人事迹再次浮现在我眼前。这位来自大山的优秀大学生,放弃在大城市的工作机会,回到家乡投身扶贫事业。在带领群众战胜贫困的同时,黄文秀把宝贵的生命献给了脱贫攻坚事业,她的事迹时时刻刻激励着我。

该电视剧立足于真实事迹,又超越了真实事迹;既表现了黄文秀和百坭村,又反映了许多像黄文秀那样战斗在脱贫攻坚最前线的第一书记,反映了许多像百坭村那样在脱贫攻坚中获得新生的民族山村。黄文秀不仅是大山的女儿、是壮族人民的女儿,更是八桂大地的女儿、是党和国家的女儿。对历史的铭记、对英雄的崇尚,是永远激励我们砥砺前行的强大力量。对一切为党、为国家、为人民作出奉献和牺牲的英雄模范人物,我们都要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从他们身上汲取奋发的力量。

向黄文秀同志学习,就是要学习她不辱使命、敢于担当。担当实干是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和政治本色,是党员干部应有的政治品行、必备的为政之德。不辱使命、敢于担当是黄文秀最突出的作风形象。为了脱贫攻坚事业,黄文秀同志舍小家、顾大家,尽管父母长期患病,家境困难,却从未向组织提过任何要求,甚至连自己的终身大事也顾不上。我们向黄文秀同志学习,就要像她那样敢担当、真担当,干实事、求实效,以“功成不必在我”的思想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担当,立足本职工作,主动作为,脚踏实地把每件平凡的事做好,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

向黄文秀同志学习,就是要学习她不畏艰辛、奋勇拼搏。面对产业发展难题,她上县里跑项目、找资金,到市里请专家、找销路;面对威胁着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狂风暴雨,她以“扶贫路上只有前进没有后退”的勇毅开拓前行。虽然扶贫之路充满艰辛,但她没有退缩,从未灰心气馁,她克服语言关、生活关、思想关,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用一腔热血、一片赤诚之心践行着共产党人共同的誓言。我们向黄文秀同志学习,就要像她那样积极、乐观、奋斗、拼搏,始终保持昂扬的斗志、饱满的热情、旺盛的干劲,以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大无畏的气概和攻坚克难的勇气,恪尽职守、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干下去,这样才能不负时代重托、不负人民期待。

向黄文秀同志学习,就是要学习她不负韶华、甘于奉献。事业任重道远。党的事业,人民的事业,是靠千千万万党员的忠诚奉献而不断铸就的。黄文秀放弃了大城市的工作机会,毅然回到家乡,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奉献自我,在为民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谱写动人篇章;在为民谋利中经得起诱惑、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我们向黄文秀同志学习,就要像她那样不计得失,无私奉献,把个人“小我”融入祖国“大我”,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业之中,把忠诚之心转化成为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的自觉行动。

万千思念,无尽敬仰;精神丰碑,永远铭记。每一个榜样,都是一本鲜活的教科书,都是一面引领我们前进的旗帜。

时代典范黄文秀事迹材料篇五

5月17日晚,20__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评选颁奖盛典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中央电视台)一套综合频道播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时代楷模、广西百色乐业县百坭村原第一书记黄文秀光荣入选。黄文秀的先进事迹再次在我市党员干部群众中引起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要把黄文秀同志无私无畏、情系群众的精神转化为自身的价值追求和自觉行动,以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争做时代新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力推进首府高质量发展。

黄文秀从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回乡工作,20担任广西百色乐业县百坭村第一书记。黄文秀的家庭并不富裕,父亲身患重病,重重压力之下,黄文秀仍乐观开朗、积极向上。从进村开始,黄文秀就努力融入当地生活,挨家挨户走访,学会了桂柳方言。在驻村的一年多时间里,她帮村里引进了砂糖橘种植技术,教村民做电商; 协调为每个村建起了垃圾池……在黄文秀任上,百坭村103户贫困户顺利脱贫88户,村级集体经济项目收入翻倍。20__年6月17日凌晨,黄文秀在从百色返回乐业途中遭遇山洪,不幸遇难,年仅30岁。

马山县加方乡龙开村第一书记毛鑫说:“每当看到黄文秀的名字,听到黄文秀的事迹,总会触及我心底最深处的那份感动,将生命之花绽放在贫困乡村的黄文秀,永远是我心目中最美的第一书记!同为第一书记,我将更加执着努力地书写扶贫路上的酸甜苦辣,扎根基层,为人民服务。”

“80后”村干部黄飞贺是邕宁区蒲庙镇联团村支书,也是一名返乡创业青年。他说:“身为村支书,我深知农村生活环境的艰苦,在农村开展工作的不易。黄文秀同志的精神激励着我,并让我深刻领悟到,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是否奋斗。在任何一个平凡的岗位上,我们都可以绽放出鲜艳的花朵。我更应该趁着年轻,撸起袖子加油干,时刻把黄文秀同志作为前进的榜样,在最基层奉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江南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方芳对黄文秀在扶贫路上所展现出的为民情怀和无私无畏表示由衷敬佩,她说:“黄文秀的生命虽然很短暂,她的品质却因此显得愈发宝贵。同样作为基层工作者的我们,唯有以她为榜样,学习她感党恩、守初心、献青春、为人民的精神,把信念和梦想结合,把知识和实践统一,带着责任、带着感情、带着追求去完成她未完成的脱贫攻坚任务,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真正让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黄文秀把30岁的生命献给了青春无悔的扶贫事业,她的事迹催人泪下、可歌可泣,感动着全社会; 作为第一书记,她真心实意为群众干实事谋福祉,将自己宝贵的生命奉献给为人民服务的伟大事业。”宾阳县文明办主任冼灿荣在观看《感动中国》颁奖典礼后感触良多,他表示,将继续号召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向黄文秀同志学习,以她为榜样,激发干事创业热情,做好本职工作。

相关范文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