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送龙应台读后感(汇总7篇)

时间:2023-10-07 11:05:25 作者:笔尘 目送龙应台读后感(汇总7篇)

“读后感”的“感”是因“读”而引起的。“读”是“感”的基础。走马观花地读,可能连原作讲的什么都没有掌握,哪能有“感”?读得肤浅,当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读得认真,才能有所感,并感得深刻。读后感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那么我们该如何写好一篇读后感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目送龙应台读后感篇一

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份就是今生今世不断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必追。

――摘自龙应台《目送》

一次偶然的机会,在朋友圈看到了一篇有关龙应台的文章――《65岁龙应台辞职照顾93岁失智母亲:上一代不会倾吐,下一代无心体会》。写的是65岁的作家龙应台,因母亲应美君患阿尔兹海默症,搬到母亲身边亲自照料,并把这个过程写成了一本书:《天长地久――给美君的信》。文章虽长,但图文并茂,感染力极强,我一口气读完,且久久地沉浸在那份浓浓的母女深情中不能自拔。我毫不例外地把这篇深深打动我的文章转发在了我的微信朋友圈,并加配了文中自己感触很深的一段话:这个世界,没有任何天长地久,你必须把片刻当成天长地久,才是唯一的天长地久。

龙应台这位大名鼎鼎女作家,我不只一次地在各种杂志尤其是在《读者》上读到她的文章,喜欢她那种不疾不徐的行文风格,也每每被她那温暖的文字所感动,但集中读她的一本书,还从来没有过。看过了这篇关于她的文章后,我迫不急待地找到了她的人生三部曲之一《目送》。

《目送》是记录龙应台本人生活点滴和人生思考的一本散文集,全书共74篇文章,分为三辑。单从每一辑的标题,我已感受到了那份化不开的深情。第一辑“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第二辑“沙上有印,风中有音,光中有影”;第三辑“满山遍野茶树开花”。

在这本书中,我看到了并深深地感受到了作者的无限深情:

作为一个女儿,在面对日益苍老的父母时的那份耐心温柔的守候。她把失忆、无助、害羞如小女孩一般的母亲当作“女儿”一样来呵护,就像当年母亲对她的呵护一样,她与母亲同睡一张床,一遍一遍地回答她周而复始不断重复的提问,带她去熙熙攘攘的街市购物。为她涂指甲油、搽口红、打腮红、画眉毛,她知道母亲“曾经是个多么耽溺于美的女人”,给她放四十年代周璇的老歌,那是母亲年轻时最喜欢的歌。她用尽自己一切的心力,静静地陪母亲走完生命的最后一程。父亲的去世,母亲的落寞与回忆,让她开始叩问生死大义,让她意识到,无论我们怎样用心挽留,时间总会无言地带走它该带走的一切。

作为一个母亲,在对待日益成长的孩子时的困惑和小小的失落。当雨天为儿子递上的雨伞时被儿子拒绝,当自己“大惊小怪”时被儿子称“小孩”、与儿子同行时总是被儿子远远地“抛”在后面,被专门到三星米其林法国餐厅打工实习过的儿子教做南瓜汤、沙拉和澳洲牛排,她意识到了儿子的成长,也意识到了儿子终将走出她的视线。

在这本书中,作者在不同地章节重复地写出了下面这段话:“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第一次写这段文字是对“儿子”的“目送”,第二次同样的文字是对“父亲”的“目送”。相同的文字,相同的亲情,让人感受到的相同的不舍与无奈,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是将她的目光越拉越长,而后者则是她的目光所至将无人可“送”。

《目送》主题是“生离死别”的人生大命题,在这个大命题面前,龙应台的文字是伤感的,但这份伤感却晕染着温情的基调,给生命的大悲凉染上了一丝暖色。

在这本书中,除了父母、儿子,她还投入了细腻的情感去描写她的采访对象、她的朋友和她自己的心路历程。

我特别喜欢她在《山路》这一篇中描写她的朋友蔡琴的歌声的那段话,她说,蔡琴的声音,有大河的`深沉,有黄昏的惆怅,还有宿醉难醒的缠绵。我喜欢蔡琴的歌声,看到的这段话,我才明白,我为什么会喜欢蔡琴的歌声。

我还特别喜欢她在《代序:你来看此花时》这篇中所说的这两段话。

第一段话:“一个人走路,才是你和风景之间的单独私会。”

第二段话:“这世间的风景与我的心如此'明白',何尝在我'心外'?相机,原来不那么重要,它不过是我心的注解,眼的旁白。每一个被我'看见'的瞬间刹那,都被我采下,而采下的每一个当时,我都感受到一种美的逼迫,因为每一个当时都稍纵即逝,稍纵,即逝。

是啊,人世的亲情、友情、爱情何尝不是我们人生路上的一道道风景,虽然我们可以无限期待“天长地久”,但每一个当时都是稍纵即逝的,没有任何天长地久。所以,我们必须把片刻当成天长地久,才是唯一的天长地久。

目送龙应台读后感篇二

最近,我读了龙应台的文章——《目送》,读完之后,我深有感触。

本文主要说“我”送儿子上学,希望他能回一次头,看看“我”,对“我”说一声再见。可是,十几年他都没有回一次头,只有“我”在目送,渴求有一次回头。多年后,儿子上大学了,“我”在窗子边看着他,只是看一个高瘦的背影对“我”说不用追。

是的,天下所有的父母不都是爱孩子的吗?他们永远对孩子充满关心和爱护。就像龙应台看着儿子转过街才放心,就像母亲不放心我第一天骑自行车上学,她一直跟着我到教室门口。后来,她还是放心不下,我们就搬到离学校比较近的房子去住,虽然这个房子又小又旧,但是里面充满了妈妈对我无限的关爱。

母爱如春风,如目送的'深沉,有孩子的天真,有一颗最热忱的心,滋润着我!

目送龙应台读后感篇三

《目送》是一本生死笔记,主打温情牌,收录的七十三篇散文,分别写了父亲的逝世,母亲的老去,儿子的成长单飞,朋友亲人的离散牵挂,兄弟的重逢携手。

本书的同名篇《目送》,给我的感受最深。这篇文章分成两个段落,第一段作为母亲,龙应台叙述了儿子华安从第一天上小学起到中学、直至出国上大学十多年间的几个感人片段,她一次次目送孩子的背影离去,一次次目送他成长。第二段,龙应台作为女儿,追忆自己成长的岁月中,与父亲的一次次别离:总是目送父亲的背影渐行渐远,直到有一天,在殡仪馆熊熊炉火里永远地消逝……所以她说:“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可是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并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这就是真实的目送,这就是我在低低浅浅的文字里读出的感受。

目送我们的亲人,我们的子女,那几乎能够穿越时光的眼神指引着我们共同去经历,一起去相互送别,一起相互慰藉,在这浅长而又深邃的日子里,在亲情的温暖中,在这茫茫的人海里!

目送龙应台读后感篇四

“所谓的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龙应台在《目送》中写的是她个人的情感。写她与儿子一起逛街时,儿子不愿跟她牵手过街,儿子大了,有了疏离感;写她母亲得了老人痴呆症,反反复复的问她是谁,写她与母亲逛街,母亲的那个爱美样子;写她与父亲同样在过街时,要牵她的手,而她已经人在中年,写她父亲最后病重生活不能自理时,由于佣人的疏忽,眼屎黏住了眼。等等。

龙应台的文笔优美而细腻,将这些生活中的点滴娓娓道来,那些情感也如流水般涌出笔端,跃然纸上。只是让人不禁为之唏嘘的是,父母老后的情形。我甚至觉得在美丽文字的背后,龙应台是不是也想到了她老时的情景?由此,你不得不想到自己。

这个社会是需要关怀老年人的。虽都说老人像孩子,但孩子是生命力的象征,而老,那是英雄迟暮,美人易老时。那是一个成年人不能掌握自身命运的时刻,那是垂垂老去等待死亡的时刻。那时,多少预示了人生的悲怆。或者,说的白一点,人,要有个好死!

目送龙应台读后感篇五

似乎龙应台正在用一种软绵绵的台湾话诉说着那些情感,那些为人子、为人妻、为人母的情怀,在那里,她不再是作为台湾文化部长这一政客的身份。

即使如此,这也是一本能够睡前午后浅尝辄止的小品文,读起来清雅舒心,做一次心灵小憩未尝不可。

目送龙应台读后感篇六

整本书,是对时间的无言,对生命的目送。除代序《你来看此花时》外,全书由三大部分组成:《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沙上有印,风中有音,光中有影》,《漫山遍野茶树开花》。其中第一部分蕴含着亲情,友情,爱情等我们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却不曾被端倪的感情,以及一些我们看似微不足道却在作者笔下开出花来的动人故事。

第二部分,可以说是此书最核心也是作者倾注心血最多的部分。属于这一部分的主人公,是作者的父亲,一位历经了人间沧桑的父亲。这一部分的每一篇散文,无不记载着作者对父亲的难忘的记忆。从父亲患病到他病危,再到他的逝世,无不饱含着作者对父亲生前的关爱和逝后的悲伤。每一篇散文,我感受到了作者些许的幽默,然而更多的是割心的伤痛和离别的无奈。尤其是《注视》一文,让我不由自主地回想起了外公逝世时的场景。我的妈妈又何尝不是和龙应台一样伤心却无奈地注视着自己父亲一动不动的躯体呢!

第三部分,在我看来,似乎是一个稍显多余的插入内容。这一部分减少了对作者自身情感故事的描写,增加了对映入作者眼帘的外部世界的描述。有关寻找杜鹃的经历,有关记叙杜甫的文章,有关说时间的,有关谈距离的,有关普通人的事迹,有关孟买人的境遇……虽然这些内容仿佛与第一,二部分截然不同,没有了对儿子的目送,没有了对父亲的注视,但是我们却不妨可以理解为作者对社会,对事物,对他人的目送。目送时光的流逝,目送世事的变迁,目送不同国家不同人民的不同命运的变换。

当我看到作者龙应台的名字时感到亲切,或许不仅仅是因为曾经读过她的一些文章,我想,更是因为我们的祖籍都是湖南,我们都是身在异地的游子!她对儿子的目送让我想起了来上大学的时候爸爸妈妈对我的目送,她对父亲的目送让我想起了外公离开时妈妈对他的目送,而这些目送的目光中,都深深地烙着不舍与牵挂的痕迹。

湖南的山岭很多,每到春天,满山遍野的茶花争相开放,最常见的是白色和红色。外公最爱的是白山茶花,他说白色纯净漂亮。是啊,他的一生也正如白山茶一样,平平淡淡,却总在花开的时候散发着淡淡幽香。我想龙爷爷最爱的应该是红山茶花吧,激情洋溢,娇艳似火,就像当初那个十六岁远走他乡,为国争光的热血少年一样!

目送龙应台读后感篇七

“时间是一只藏在黑暗中的温柔的手,在你一出神一恍惚之间,物走星移。”

时间是残忍的,又是仁慈的,我想,如果不是龙应台的阅历,她一定写不出“不需要对生活太用力,心会带着我们去该去的地方”这样的句子。

这是一本苦涩又温暖的书,读她的书,就像读着人生。

女性的气质,学者的深度,作家的情怀,三者的完美融合,使她的文字一直有着后土的力量:生命与思索,关怀与感恩。

相关范文推荐
  • 10-07 最新课外书的读后感四年级(精选6篇)
    读后感是种特殊的文体,通过对影视对节目的观看得出总结后写出来。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知道读后感怎么写才比较好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读后感精彩范文,希望对大家有
  • 10-07 珍珠鸟读后感(精选8篇)
    很多人在看完电影或者活动之后都喜欢写一些读后感,这样能够让我们对这些电影和活动有着更加深刻的内容感悟。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知道读后感怎么写才比较好吗?下面是我给
  • 10-07 2023年课外阅读童年读后感(精选6篇)
    在观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为此需要好好认真地写读后感。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知道读后感怎么写才比较好吗?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读后感范文
  • 10-07 氓读后感高中 八有心得体会读后感(通用5篇)
    认真品味一部作品后,大家一定收获不少吧,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什么样的读后感才能对得起这个作品所表达的含义呢?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我
  • 10-07 二年级课外书读后感 二年级读课外书写读后感(汇总5篇)
    当观看完一部作品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这时候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如何才能写出一篇让人动容的读后感文章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够
  • 10-07 最新易经读后感(通用5篇)
    写读后感绝不是对原文的抄录或简单地复述,不能脱离原文任意发挥,应以写“体会”为主。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优秀的
  • 10-07 2023年盲人的体会(通用5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
  • 10-07 孩子为你自己读书的读后感(大全10篇)
    认真品味一部作品后,大家一定收获不少吧,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如何才能写出一篇让人动容的读后感文章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后感的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
  • 10-07 2023年项羽读后感(大全7篇)
    写读后感绝不是对原文的抄录或简单地复述,不能脱离原文任意发挥,应以写“体会”为主。读后感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那么我们该如何写好一篇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
  • 10-07 长征故事读后感 读后感长征故事读后感(汇总6篇)
    写读后感绝不是对原文的抄录或简单地复述,不能脱离原文任意发挥,应以写“体会”为主。如何才能写出一篇让人动容的读后感文章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读后感优秀范文,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