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健康教育的论文范文(15篇)

时间:2023-10-26 00:31:24 作者:雨中梧 专业健康教育的论文范文(15篇)

通过模仿范文范本的写作风格,我们可以锻炼自己的写作技巧和能力。这里为大家准备了一些范文范本,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写作的灵感和思路。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论文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摘要:科学高效的幼儿教育以及教师和家长的有效引导,是提高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有利于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在幼儿心理教育中,家园合作起着重要作用,教师可开设家长指导讲座,邀请家长担任义工,定期开展亲子游戏,利用网络共享信息,组织各类联谊活动,家园共建,提高幼儿教育效果。

关键词:幼儿园;幼儿教育;心理健康;家园合作;

家长是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要想更有效地提升幼儿教育效果,就必须实现家园合作,秉承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为幼儿的心理健康成长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幼儿教师应该注重与幼儿家长建立互动关系,定期与家长分享教育经验,引导家长发挥教育能力,形成教育合力。

一、开设家长指导讲座,加深教育层次。

在实际幼儿教育工作中,很多幼儿家长对家园合作的理解不透彻,很少深入到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过程的每个环节之中,难以发挥良好的教育效果。因此,幼儿园可以开设幼儿家长的指导讲座,为家长讲授幼儿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提高家长的自我修养,促进家长掌握幼儿的特点,提升家庭育儿的水平。还要使家长们端正认识,引导幼儿家长用高尚的思想品德和情操去启迪幼儿的心灵,教导幼儿做人的道理,从而形成新的幼儿教育观,加深教育层次。如为幼儿园小班学生家长开设幼儿入园的心理疏导讲座,让幼儿轻松跨过焦虑期,克服入园恐惧心理;为幼儿园中班学生家长开设幼儿科学育儿讲座,帮助幼儿健康成长,合理饮食和作息;为幼儿园大班学生家长开设幼小衔接讲座,逐步完成幼儿以游戏为主向以学习为主过渡,提高幼儿适应能力。

二、邀请家长担任义工,促进幼儿成长。

为了增强幼儿园、教师、家长对于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让彼此深刻地认识到自身的义务与权力,幼儿园可以邀请幼儿家长到幼儿园参与教学,担任义工,与幼儿建立起情感交流,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家园合作,促进幼儿健康、茁壮的成长。比如我们大班赵嘉怡小朋友的妈妈是一位心理医生,我们邀请她到幼儿园为教师和幼儿们讲解“幼儿心理健康与行为习惯的培养”,利用视频和音频等方式,极大地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互动的氛围很活跃。通过这次活动扩大了幼儿教师的知识面,便于更好地开展幼儿教育。再比如我们小班张欣欣小朋友的爸爸是一位交警,我们邀请他到幼儿园为小朋友们介绍交通规则,让幼儿学习简单的交通指挥手势,教幼儿学看交通标识,教育幼儿要遵守交通规则,学习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这种新型的学习方式让家长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使小朋友感到一种新鲜感,激发了他们对学习的兴趣。

三、定期开展亲子游戏,增加展示机会。

幼儿园开展亲子游戏有利于密切亲子关系,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幼儿在游戏过程中获得的对事情的处理方法和人际交往的态度会影响幼儿的一生。还有利于家长及时了解幼儿的发展水平,采取适当的方法对幼儿进行启蒙教育,增加幼儿展示才华的机会。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倡导多样化的亲子游戏,如“我给爸爸妈妈穿衣服”,一名家长在终点,幼儿在起点,哨声响起时,幼儿拿起衣服跑向终点,给其家长穿上衣服,拉上拉链后,家长背起孩子迅速跑向起点,先到者为胜。再如“快乐一家人”,幼儿和爸爸妈妈围在桌子前,共同去绘画自己温馨的家,要充分展示出自己家的特点,最终评选出优秀作品和创意作品。这种亲子游戏,极大地促进了父母与幼儿之间的情感交流,使幼儿的心理获得安全感,家庭氛围更加和谐,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也得到锻炼。

四、利用网络共享信息,拓展交流平台。

如今,随着网络的普及,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不再拘泥于课堂,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和现代通信技术,为幼儿带来丰富的学习资源。幼儿教师可以到幼儿教育的专题网站下载教育资源,提高幼儿对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为幼儿播放心理健康教育短片,重视对幼儿情感情绪进行有效疏导和培养;建立幼儿心理健康档案,为全面了解幼儿的心理健康情况提供依据;开展主题教育,请家长将幼儿创编的故事、绘画作品和各种相片带到幼儿园展示,增强幼儿自信心。同时,家园合作也要充分利用网络共享信息,及时了解幼儿在幼儿园和家里的状况,便于幼儿园和家长明确教育目标;逐步拓展交流平台,建立幼儿园班级qq群或微信群等,有效地利用视频通讯实现远距离的交流,更新家长的教育观念。

五、组织各类联谊活动,提升幼儿素养。

开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方式就是实践活动,幼儿园可以组织各类联谊活动,给幼儿带来愉悦的心情,提升幼儿的心理素质。比如举办“有爱相伴,互助成长”———城乡幼儿联谊活动,在六一儿童节到来之际,城市里的幼儿走进农村,为农村的小朋友送去礼物,以此培养幼儿们的交往能力和适应能力,有效挖掘幼儿心中的爱,促进共同成长。再比如重阳节的时候,幼儿教师和家长可以带领幼儿到附近的敬老院去看望老爷爷和老奶奶,为他们送去关心和温暖。小朋友们有的唱歌,有的跳舞,还有的朗诵诗歌,为老人们带来了精彩的表演。小朋友们为老人们讲故事,给老人们捶捶腿,用实际行动为老人带来快乐。通过各种各样的联谊活动,让幼儿园的小朋友们懂得了分享和关爱,让他们对生活充满了期待。

总而言之,幼儿时期心理状况的优劣将直接影响他们今后的健康成长,在新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家园合作必将成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渠道。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需要及时了解家长的心理需求,充分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合理安排亲子活动,及时听取家长反馈信息,提高家长在幼儿教育中的积极性。同时,还要积极落实“家园”共育的理念,开设家长课堂,加深合作层次,提高科学育儿水平,让幼儿心理健康发展迈向新的里程。随着时代的不断更新,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家园合作也必将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长期以来幼儿园普遍注重智力开发,强调卫生保健,很少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人们,尤其是父母对幼儿的物质生活、知识学习比较重视,却往往忽视了幼儿的心理健康。开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应该是预防和发展,对象应是全体幼儿。通过多种途径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不断提高幼儿的整体心理素质,维护和增进幼儿的心理健康水平,这是当前我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策略。

物质环境应该具有安全、舒适、卫生、实用等特点,园内设备和材料应丰富多彩,能满足不同幼儿的不同需要和多种需要。活动室作为幼儿的主要生活空间,应宽敞明亮,布置上要体现立体化、平衡化、净化、儿童化和教育化。环境布置的内容要随教学内容、季节的变化而变化。优美、整洁的物质环境能唤起幼儿对生活的热爱,充实幼儿的生活内容,陶冶幼儿的性情,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激发幼儿的求知欲,让他们能在自由的探索中发现周围世界的奥秘。幼儿教师应加强自我的心理卫生保健,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以健康的人格影响儿童。

幼儿教师的健康人格是维护和增进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保证。幼儿教师要不断改善自己的个性品质和心理健康状况,极力避免将个人的不良情绪带到幼儿园来。对于幼儿教师而言,重视和加强自身的心理卫生保健已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而是一项重要的社会义务。

二、开展专门的教育活动。

专门的教育活动是指教师依据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幼儿主体性活动的方式,丰富幼儿必要的一般的心理健康知识,调节和维护其心理健康。专门的教育活动要符合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性要求,有针对性地解决幼儿身心发展中的问题。由于幼儿心理过程常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他们独立活动的经验和能力水平跟不上他们的需要,因而在对他们进行专门的教育活动时,应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尽可能的具体化、形象化、新颖化,多采取情境表演、故事、游戏、讲授、行为训练等不同的形式方法。通过一些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的专门教育活动,帮助幼儿理解和掌握一般的心理健康知识和自我保健方法,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重视幼儿的问题性教育,提高其心理素质与能力。

在幼儿教育的实际工作中,应当注意以幼儿间实际发生的问题为教育素材,对幼儿进行讲解、分析,组织他们在矛盾、冲突的情境下,自己可能会如何做,应如何做才更恰当、有效。抓住实际正在发生的冲突事例进行更具体、更直接的方法指导,并让幼儿实践、运用这些方式,这就是问题性教育。问题性教育要求教师在幼儿教育实践工作中,转变对幼儿身上发生问题的价值的认识,对幼儿交往中各种性质的行为保持敏感,善于从幼儿的具体行为和幼儿间发生的事件中选择出恰当而重要的教育点,并精心设计有关的教育活动。教育中要注意发挥幼儿的主动性、独立性,注意引导幼儿自己思考解决冲突的多种方法,尽量不要包办代替。同时要组织幼儿讨论、进行角色扮演及情境模拟实践,交流自己扮演不同角色时的心理感受和做出不同情绪行为时的亲身体验。这些都是进行问题性教育的有效方法。

幼儿心理发展的辅导主要包括人格辅导、学习辅导和生存辅导几个方面。幼儿人格辅导的内容包括感受爱,接受愉快的情绪体验;在和同伴、师长交往、交流时懂得基本的交往原则,对尊重、正直、合作、宽容、帮助等良好交往品质有初步的体验;有初步的真、善、美的感受能力和判断能力,并能学习以此来衡量别人和自己的行为;有乐于自主选择、做出决定并努力实现的倾向和初步的能力。幼儿学习辅导主要包括教育教学活动中激发和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努力挖掘其学习潜能,如听说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记忆能力、理解能力等;充分利用幼儿感知发展迅速的优势引导幼儿掌握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学习的方法;培养幼儿初步的学习能力,在学习中体验成功的愉悦。幼儿园生活辅导的内容主要包括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的同时,逐步形成积极的、健康的生活方式;乐于探索、体验多方面的生活,平和地接受生活的复杂性,并有相对正确的判断和选择;有初步的安全自护意识和自主自立意识;有初步的责任感。

五、密切家园协作,增强教育合力。

幼儿多数时间在家庭中度过,其各种心理问题都可以追溯到生活经历中的某一环节,即可从其父母的行为中找到原因。父母的行为与幼儿的心理问题相关,父母的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影响幼儿的心理健康水平。因此,重视家庭环境的教育和影响,密切家、园协作是至关重要的。幼儿园应通过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座谈、交流讨论等多种途径,向家长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和重要意义,帮助家长了解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内容、途径和方法,让每个家长在关注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也能主动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父母应为幼儿营造宽松、和谐的家庭氛围,做幼儿信赖的朋友,促进亲子沟通,给幼儿提供与同龄人交往和参与社会生活的机会,满足幼儿的各种需要。家长还应不断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规范自己的行为,为幼儿树典范、做楷模,用自身良好的心理和行为影响幼儿。

幼儿园和家庭应经常保持联系,相互了解幼儿的心理发展和学习情况,相互交流彼此的认识和见解,帮助每个家长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纠正不良的家庭教育倾向及教育方式,掌握疏导孩子心理障碍的技巧,支持和配合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家、园还要共同商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共同采取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做到家、园教育一致,保持心理健康教育的持续性和有效性,增强家、园教育的合力,共同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

总之,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科学。随着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专业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科技化程度的提高,未来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将会在现有的基础上,克服自身的问题,不断前进,新生的一代将得益于时代为他们提供的这一新的教育活动,健康顺利地成长。

健康教育教学经验论文

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是有密切联系的,新教材中也给出了许多例子,教师要尽量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或生活经验入手引出学习内容,这样学生乐于接受。也可以让学生例举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小学生有着好奇心、疑问心、爱美心强和活泼好动的特点。数学教师要从这些方面多去思考,充分地发挥小学生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在课堂中创设出学与“玩”融为一体的教学方法,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一课时,我运用事先准备好的漂亮的图片创设情境,讲故事引入:夏季的一天,一只小蜻蜓在草地上飞来飞去捉蚊子,忽然飞来了一只美丽的小蝴蝶,绕着小蜻蜓飞来飞去,小蜻蜓生气了,小蝴蝶却笑着说它们是一家人,小蜻蜓不相信,小蝴蝶带着小蜻蜓去找它们家族的成员,它们找到了树叶,小蝴蝶说在图形王国里它们三个是一家人。同学们,为什么小蝴蝶要这样说呢?这样引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兴趣浓厚,注意力集中,主动去探究对称图形的共同特征。

二、动手实践让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为只有通过自己的再创造活动而获得的知识,才能真正被掌握和灵活运用。根据费赖登塔尔的观点,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的精神。小学生年龄小,抽象思维能力弱,教师应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和创造各种图形或物体,调动各种感观参与实践,同时教给学生操作方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测量、拼摆、画图、实验等操作实践,激发思维去思考,从中自我发现数学知识,掌握数学知识。让学生动手实践,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实行民主教学,构建轻松和谐的师生双边活动。

在课堂上,师生的双边活动轻松和谐,师生们展示的是真实的自我。课堂上针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同学们时而窃窃私语,时而小声讨论,时而高声辩论。同学们争相发言,有的居高临下,提纲挈领;有的引经据典,细致缜密。针对同学们独具个性的发言,老师不时点头赞许,对表达能力较差的学生,老师则以信任鼓励的目光和话语激活学生的思维。学生自然敢于讲真话、讲实话,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如教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分类一课时,在教学生明确什么是分类知识之后,我有意识地放手让学生主动实践,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将30多支不同颜色、不同长短、带有或者不带有橡皮头的铅笔打乱放在一起,让学生去分类,看谁分得合理。同学们争先恐后抢着去分类:有按颜色分类的;有按长短分类的;有按带有或者不带有橡皮头分类的;也有胡乱分的。再找学生说明这样分的理由,对讲不清理由的学生予以指导,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自主学习、主动实践。教师还注意学生的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抱有一种想学、乐学、会学的态度。

四、帮学生建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学习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数学本身包含了许多枯燥无味的东西,特别是计算题的学习,学生的领悟能力都是有差异的,同样的计算题,有些学生可能几分钟就学会了,而有些同学可能一节课甚至更长时间也学不会,如果老师不及时去关注这样的学生的话,那么这些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的信心,课堂对于他们来说就会变得很无聊,在课堂上他们会转移注意力,去干别的事情,数学老师要去关注每一位学生,当学生学习遇见困难,要及时热情地伸出双手去帮助他们,让他们恢复自信。

五、适当的表扬奖励是上好数学课堂的添加剂。

教师要给每一位学生成功的机会,尤其是应“偏爱”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要善于设法消除学生的紧张畏惧心理,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采用激励性的评价、补以适当的表扬。激励性的评价、表扬能让学生如沐春风,敢想敢问,敢讲敢做。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才能充满生命的活力,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展现,学生的创造、创新火花才能迸发、闪烁。如在练习时,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老师奖励“小红旗”给学困生,有时还主动与他们说上几句悄悄话。学生得到老师的奖励,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就高了,就会更进一步地去发现问题,发挥前所未有的想象力,从而摆脱苦学的烦恼,进入乐学的境界,极大地发展创新能力。

总之,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从生活经验入手,通过多种形式,创设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激励性的问题情景,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在动手实践中,学生能体验到“学数学”的乐趣。在民主教学中,学生们不仅能获得知识、形成技能、掌握数学的方法,而且能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健康教育论文

摘要当今世界,心理健康已成为健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受到越来越多各阶层人们的广泛关注。幼儿期是一个人身心健康发展的奠基时期,从小培养幼儿健康的心理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早期教育因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无论幼儿园还是家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视知识传授和身体护养,而轻视对幼儿心理健康的教育。从事多年幼儿教育,越发的觉得心理健康教育在幼教工作中凸显的重要性。

关键词幼儿教育心理健康关爱。

报告中说:儿童行为问题的检出率为12.97%。另据某地区对3000名4-6岁的幼儿心理的调查8.8%的幼儿有不良行为11%的幼儿情绪抑郁、自卑8.5%的幼儿忧虑、紧张。由此可见我国幼儿心理健康的现状不容乐观。幼儿阶段年龄在3至6岁是心理发展速度最快、最易稳固的阶段。因此在这一阶段加强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维护和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1.行为方面。注意力很不稳定,对感兴趣的事物注意力较易集中,但时间不长,非常好动。最喜欢向别人挑战,假如你表达出“我不相信你会做”,他会真的做出来。

2.情绪方面。幼儿的情感常受外界情境所支配,常为周围人的情绪所影响。容易激动、变化、外露并且很不稳定。比较顽固,会发脾气,出现这个阶段的叛逆,不大理会别人的感觉,碰到惊慌的事情或意外的事件,情绪起伏大,如果不做好疏导可能会影响到成年。

3.智力方面。能了解父母在想什么,会察言观色。有惊人的想象力,带有夸张性,有时大人会认为他们在撒谎,其实他们对于事实和虚构的界线还分不清楚。成人应了解其心理现象,别加上莫须有的罪名,应耐心地解释及提醒。假如处理不当,会因为伤其自尊心而引起自卑感。

4.语言方面。三、四岁的幼儿已能够掌握全部基本语音,词汇量增多。在正确的教育下逐步掌握语法结构,幼儿到了五、六岁时,连贯性口头语言的表达能力大大提高。心里所想的,嘴巴直接说,喜不喜欢谁会直接表达。

5.个性方面。由于环境、教育条件和遗传因素不同,致使幼儿身心发展存在个别差异,逐渐表现出性格、兴趣、能力等方面的个人特点,这些都会在人的一生中保留它的痕迹。

6.时代特点。现在的幼儿大都是独生子女,被宠爱为“小公主”“小皇帝”,他们普遍缺少与同龄小伙伴交往的机会,在家很少遇到需要合作的环境,使许多幼儿并不懂得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加上家长的宠爱和教育方式的不当,因此很容易养成任性、爱发脾气、自私等不良性格特点。

总体来说,好奇、好动、好模仿、好被人称赞是这个年龄最显著的心理特点。同时,因为独生子女增多,普遍地存在着独立性差、心理懦弱、惧怕困难、率性、不理解关心人、缺创制性、缺合作意识和能力、自控能力差等问题,不少儿童还存在种种心理和行为偏差。如合群、攻打性行为、畏怯、多动、情感障碍等等。这种现象如不重视,势必影响一代人的素质。因此,注重和增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是幼儿教育中一个极其重要和无法躲避的课题。

(一)更新观念。

1.树立新型的幼儿教育观。俗话说:“没有错误的学生,只有错误的老师”。我们应成为幼儿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不能用是否“听话”来衡量一个孩子。

2.提高自身素质。跟上时代发展,多充电学习,自身素质跟上。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把握好自己、完善自己,自觉抵制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保持一份健康、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做好幼儿心理健康的表率。

3.将儿童看成一个对社会有积极贡献的贡献者,学会发现每一个孩子的闪光点,让每一个幼儿的潜能在一个有利的环境中得到自我发展,催发幼儿心灵深处智慧的种子发芽。

(二)充满爱心。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在于教师如何爱孩子。”

1.爱每一个孩子。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无论孩子美或丑,聪明或愚钝,我们一定要有一颗热爱孩子的心,把幼儿当成自己的孩子疼爱,用我们的爱给幼儿带来自信、安全感、信任感,让我们怀着一颗爱心走近幼儿,并熟练地掌握和运用爱的策略,多给幼儿一些关怀与微笑,分享他们心中的快乐,分担排解他们心中的忧虑与不安。

2.鼓励孩子。多说:“你真棒”“我相信你能行”或以微笑来肯定、鼓励幼儿。这样有利于培养幼儿积极的情绪,使幼儿有一种充分的被重视和接纳感。千万不要以“笨死了”“你怎么干什么都不行啊?”等语言来否定幼儿。否则孩子在负面影响下,情绪会变得消极。

(三)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幼儿的心理犹如一张干净的白纸,你在上面画什么,就是什么。所以“浇花要浇根,育童先育心。”在施教中,我们要充分发挥孩子的优势,做好启蒙培养,引导幼儿拥有积极的心态。

1.充分利用教学活动和游戏活动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如在语言教学活动中,通过故事、儿歌,使幼儿明辨是非善恶,培养幼儿关心、爱护、尊敬等良好的情感素质,在健康、社会活动中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在美工、音乐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快乐。在游戏活动中让幼儿学会遵守规则、自我约束,帮助幼儿建立友好的同伴关系,学会与同伴友好相处等等。我在所带的班上曾经开展过“不做‘小皇帝’,要做‘小公仆’”为主题的试验教育活动。收到了显著效果,受到家长和同行的称赞。

2.持之以恒。贵在坚持,我们只有将心理健康教育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和发展需要,有效地渗透到每一天教学中,并做到持之以恒,才能更好地促进幼儿心理健康的发展。

(四)加强和家长的沟通交流。

按照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研究,学生在和教师、父母、同龄人、年长者的合作交往中形成自己的行为习惯。家长的行为对幼儿直接起着巨大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因而,要做好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家长是至关重要的。

温馨的家庭环境是幼儿形成良好心理品质的摇篮。要把端正家长教育观念、改变家长教育方法、增进家长素质提高、加强沟通放在重要的位置。如:按期开展相关内容的家长讲座,应用家长园地、家长观摩活动、家教经验交换等形式宣传,利用qq群、手机等媒介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为幼儿养成健康心理打下扎实的基础。

幼儿承载着家庭全部的希望,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幼儿教师有着重大的责任,让我们关注幼儿心理,引导幼儿行为,不断探索幼儿教育,让每一个孩子都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金飞.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策略刍议[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2,(3).

[2]卜翠平.幼儿教育中不可缺少的内容[j].中华少年:教学版.2012,(14).

[3]李娜.让幼儿寻找快乐的源泉[j].成才之路.2012,(5).

健康教育论文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家长对孩子幼儿时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备受瞩目。对于每个人来说,幼儿时期是整个人生成长阶段最重要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幼儿将会养成一定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等等。幼儿时期不仅是孩子学习的好时期,还是对孩子心理发展进行教育的关键时期,并且对于这一时期来说,可以促进未来孩子的健康人格更好的形成。所以在幼儿时期对孩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势在必行的。进行教育是一方面,但是有效的方法和便利的途径才是成功教育的关键所在。

2幼儿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

幼儿常见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很多方面,例如,情绪方面,过度焦虑引起神经式的敏感,多虑,害怕,烦躁,过分依赖父母和老师或者玩伴,甚至和同龄的孩子关系不和谐。再次,性格方面,有的孩子显著偏执,爱发脾气,粗暴,性情反复无常,过分胆怯,有的因为智力水平和家庭经济水平和压力巨大儿厌学,弃学,逃学。生活习惯上出现厌食,遗尿,吮吸手指,失眠,抑郁,自闭,自卑,多动,紧张,坐立不安,冷淡而活执拗。以上的问题在生活中大多很常见。这并不是每位家长及教师和健康正常的孩子希望看到的,因为每个人都希望小朋友们都能健康快乐的成长,这是我们的责任,也是孩子们的心愿。

3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3.1重视幼儿学习的个别差异。

教育心理学一直非常关注儿童学习的差异。每位幼儿在生理和心理上都有其各自的特点,存在差异。作为个性心理特征和性格,在每个幼儿身上的表征都不一样。仔细观察,我们会发现,每个班级都有个别心理状况不佳的幼儿:有的过于好动、自控能力差;有的过分内向,整天不说话;有的过分依赖,独立性差等等,虽然这些还算不上什么心理问题,但如果不及时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教育和引导,帮助幼儿解决面临的问题和困扰,对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是十分不利的。记得我班有位幼儿叫何禹默,特别不爱说话,上课叫他回答问题从来都不说,但每次有表现的机会我都会叫上他,鼓励他,即使没有回答出问题我也会叫他下次加油,鼓励他一定可以做到,而且我会叫他帮我收玩具,任他为一日小班长,渐渐的他和我说的话越来越多,记得当他用特别小的声音回答我上课提的问题时我很激动,就这样他回答问题的声音越来越大,和其他小朋友们也真正融合在一起了,下课小朋友们一起唱歌他也会很开心的唱,没有了那份羞涩和胆怯。每个幼儿都是不同的,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特点,所以作为教师一定要善于发现,使每一个幼儿都得到发展。

3.2注重幼儿一些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幼儿心理健康外在的表现。正确的行为有利于培养幼儿健全的心理发展。第一老师,我家长需要合作配合。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都应该作为榜样,对幼儿进行正确的行为引导。除了引导之外,老师和家长还需要对于孩子所做的一些好人好事进行表扬和肯定,让孩子意识到自己所做的行为是正确的,是值得鼓励和发扬的。最后,无论是在校园还是在家里,老师和家长可以带领孩子近距离的去接触大自然,接触小动物,在自然美好的环境下培养孩子乐观豁达,对生活热爱,积极向上的行为。

3.3“家园合作”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

幼儿园与家庭是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两个重要场所,只有二者相互结合、相互作用,努力营造愉悦、和谐的精神氛围,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其对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作用。一方面,幼儿教师要积极构建自由、平等、公平、尊重、健康的环境,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另一方面,幼儿教师要通过幼儿入园和离园的接待工作、家长会、开放日等多种渠道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宣传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主动介绍幼儿的进步情况,并针对每个幼儿的具体特点提出合理建议,通过家庭和幼儿园的紧密配合促进幼儿成长。与此同时,家庭成员之间要相互尊重,和睦相处,在观念和行动上尊重幼儿,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促进幼儿良好性格的形成。总的来说,幼儿教师的努力需要家长的配合,将幼儿教师理性的爱和家长感性的爱相结合,为幼儿塑造一个和谐美好的成长环境,让幼儿健康、快乐、自信地成长。

3.4发展幼儿健康的人际关系。

虽然幼儿的人际关系简单,但对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影响重大。在幼儿园里,幼儿的人际关系主要包括师幼关系和同伴关系。首先,教师之间、师幼之间要相互尊重,平等、合作、融洽地相处,给幼儿树立一个好榜样。同时,教师要调节好自己的情绪,保持心情愉快,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给孩子。其次,幼儿的同伴之间要互爱互助。幼儿之间发生矛盾时,教师要抓住教育时机,及时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幼儿学会与人相处的技巧。

结束语:随着中国基础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不再是单方面的重视幼儿的身体健康,也开始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因此,在教育工作中,需要科学了解幼儿学习的特点与规律,掌握有效的教学方法与策略,对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有更为清醒、透彻的认识。幼儿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综合性、交叉性的学科,它运用相关学科的多种理论,揭示幼儿学习与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它对幼儿园教育教学指导提供理论依据。因此我们要关注幼儿教育心理学,正确的对幼儿进行指导。我们要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幼儿的行为,从而对幼儿做出正确的判断。在21世纪这个科技文化快速发展的时代,造成幼儿心理疾病的原因有很多中,我们要从各个方面入手,要及时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综上所述,以上内容就是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论述。

参考文献:

[3]劉艳婷.结合陶行知理论探讨当前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问题[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04):83.

[4]潘玉花.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甘肃教育,2018(07):32.

[5]刘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研究[j].华夏教师,2018(05):26.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摘要:个体早期的心理健康发展,影响其一生的幸福。农村留守幼儿由于特殊的成长环境,其心理健康发展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亟需重视和解决。本文对我国有关农村留守幼儿心理健康方面的相关研究进行文献梳理,发现:从现状来看,已有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6岁以上的留守儿童,对3-6岁留守幼儿关注较少,从影响留守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因素来看,大多单方面强调了家庭和幼儿园的影响,忽视了家园之间的相互作用。然而,留守幼儿是留守儿童中的低龄群体,其心理发展状况在个体的一生中起着重要奠基作用,留守幼儿的心理健康状况对于我国公民的整体素质也有重要影响,因此学界和政府应该对待这一问题给予重视。

农村留守幼儿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在外务工而被留在农村生活、年龄在3-6岁的低龄儿童。留守幼儿是伴随着大批农民工进城务工后出现的社会弱势群体。有专家认为,留守幼儿现象,全世界只有中国才有。[1]的确,经济发展的需求使大批的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被遗留在农村的留守幼儿规模和数量不断扩大和增加,也因此,留守幼儿的身心发展出现一系列问题,如情绪不稳定、和同伴交往困难、社会适应不良等。20《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系列报告会的研究发现,由于父母与亲生骨肉长期分离,9.7%的留守儿童对父母的生死也漠不关心。[2]由此可见,我国农村留守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凸显,亟需尽早重视和解决。然而,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对留守儿童问题进行研究,研究内容涉及了人口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卫生学等方面。这些研究取得了重要的成果和结论,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对3-6岁的留守幼儿调查和研究较少,且理论阐述较多,实证研究较少,针对性不强。本文拟以3-6岁农村留守幼儿为对象,梳理我国已有的关于农村留守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文献,以期为以后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心理健康是人的内心世界与客观世界的平衡,是自我与他人的平衡。[3]而幼儿心理健康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认知水平正常、情绪反应适度、人际关系协调、性格良好,没有严重的心理卫生问题等。通过查阅文献,笔者发现,对我国农村留守幼儿心理健康的现状研究中,主要集中在对留守幼儿和非留守幼儿的横向对比研究、不同年龄和不同性别下留守幼儿的心理健康状况比较几方面。在使用方法上,不同的学者采用了不同的方法。有的使用了心理健康测验量表、sci-9o量表和埃里克森人格问卷,如王东宇的研究表明,留守幼儿的个性在n量表上的得分明显高于常模[4],也有的使用了自编的学前儿童心理健康问卷[5]等。虽然方法不一,但最终都得出了一致的结论:我国农村留守幼儿心理健康状况低下。从这些文献来看,学者们对农村留守幼儿的心理健康较为关注,整体来看,留守幼儿心理健康状况低于非留守幼儿,且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与留守男孩相比,留守女孩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和行为偏差,更容易焦虑和孤独[6];留守幼儿的`心理健康状况随着年龄升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呈下降趋势。[7]中国教科院刘占兰教授组织开展了一项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研究和促进项目,对江苏、重庆等地的590名留守幼儿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结果发现留守幼儿已经表现出了明显的负面情绪的阴影,他们不爱说话,眼神躲闪,喜欢安静的活动,没有家人陪伴就谁不着,在陌生人面前害羞,退缩行为严重等。[8]从以上研究均可以看出,我国农村留守幼儿心理健康状况堪忧,他们在情绪情感、人际交往、行为习惯、社会适应方面都不同程度地表现出了一些问题,需要及早采取措施给予改善。

2.1、生理因素。

生理因素主要包括遗传、孕妇健康级儿童出生后的机体损伤和疾病等。已有的研究表明,儿童孤独症、精神分裂症等大多和家族遗传有关。另一方面,胎儿期母体的情绪状态、营养状况等会影响胎儿发育,继而影响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此外,出生时先天畸形、矮小、皮肤黑、肥胖、瘦小、意外伤害造成的四肢残缺、失眠、耳聋等,会导致幼儿自卑、情绪低落、智力低下等心理障碍和行为问题。

2.2、家庭因素。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个体成长的第一环境。[9]幼儿期由于身心发展不成熟不完善,外界环境对其发展影响重大,年龄越小,越依赖家庭环境的影响。家庭结构、家庭氛围、家长教养方式、家长素质都会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从已有的研究来看,家庭教育的缺失是影响农村留守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由于长期的亲子分离,留守幼儿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性格变得过分依赖、不自信、自私等。甚至有的祖父母常常拿“爸爸妈妈不要你了”这类话来吓唬留守幼儿,给孩子带来了心理伤害。莫艳清[10]也对此有所提及。此外,家庭成员榜样作用的发挥也影响着幼儿的心理健康。很多父母不健康的观念和行为方式在留守幼儿身上体现明显。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务工,情感上的亏欠使很多父母更多地从物质上弥补留守幼儿,这也让幼儿养成了许多不良的行为方式。因此,家庭在维护农村留守幼儿心理健康方面占有重要的地位。

2.3、幼儿园因素。

幼儿园是幼儿生活的重要社会环境,也是影响其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就幼儿园而言,幼儿园的人文环境尤其对留守幼儿的心理健康影响较深。如幼儿园氛围、师幼关系、幼幼关系等。农村幼儿园经济条件有限,教师对留守幼儿心理健康的发展重视程度不高,对留守幼儿缺乏足够的关心,也欠缺相关的心理知识,未能为留守幼儿的心理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精神环境。

目前,我国主要从家庭、幼儿园、社会和政府几个方面探讨了促进我国留守幼儿心理健康的对策和建议。

3.1、家庭层面。

家庭是幼儿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亲子陪伴的质量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健康。精神分析理论和生态学理论都认为,婴儿在早期从安全型依恋所获得的温暖、信任和安全为以后健康的心理发展奠定基础。[11]农村留守幼儿由于特殊的家庭环境,缺乏父母长期的陪伴,其心理健康发展势必受到影响。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已经得到了学者们的反复验证。一些学者提出,为了促进留守幼儿的心理健康,家庭必须发挥好自身的教育作用。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在学前期,父母尽量陪伴孩子的成长,或者选择就近的地方务工,方便和孩子团聚;平时通过电话、微信、书信等方式多和幼儿进行沟通和交流,让幼儿感受到父母的关爱。选择临时监护人时一定要考虑其监护能力,并加强联系;鼓励主要抚养者积极参加培训和学习,增进对留守幼儿心理发展特点的了解,尊重幼儿的想法,关注其身心和谐发展,采取科学的教育方法,营造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

3.2、幼儿园层面。

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主要是在幼儿园中开始的。留守幼儿长期和父母分离,家庭关怀缺失,幼儿园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幼儿的情感和社会性发展的空白。因此,幼儿园对留守幼儿的心理健康影响不可忽视。近年来,国内学者强调了幼儿园教育在维护和促进农村留守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作用。大家认为,幼儿园不仅应该建立留守幼儿的成长档案,了解和记录其发展情况,主动关心园中留守幼儿的生活。还应及时与其父母加强沟通和联系,定期开展家访,向幼儿的监护人传递科学的育儿观念,共同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同时,还可以设立悄悄话热线或一封家书活动等,为留守幼儿的亲情需求创造条件,满足留守幼儿情感发展需要。

3.3、社会层面。

社会环境作为个体成长的宏观环境,同样影响其心理健康。全社会应协同努力,给予留守幼儿更多的关爱、引导和支持。农村留守幼儿长期生活在农村,周围大多都是和自己一样的留守幼儿同伴,他们游戏活动少,较多的时间以电视为伴。因此,一方面,各类社会团体可以开展多种公益活动或关爱留守幼儿工程,丰富其精神生活。这一点在诸多研究者的文献中都有论述。另一方面,净化留守幼儿周围的环境,减少赌博、暴力等不良风气的影响,发挥电视、广播等传播媒介的作用,为留守幼儿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舆论氛围。从已有的研究不难看出,我国农村留守幼儿心理健康发展较差,亟需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帮助和改善这一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但目前来说,这些研究大多属于经验概括和总结,定量研究有待深入,尤其是对农村留守幼儿心理健康的促进项目追踪研究较少,实践性不够。因此,在未来的研究中,应扩大定量研究的样本数量,把重点放在促进留守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实践研究方面,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增强其促进策略的可操作性,发挥留守幼儿周围环境的合力作用,共同为维护留守幼儿的心理健康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王丽萍.农村留守儿童品德教育研究[d].晋中:山西农业大学,.

心理健康教育论文题目

3、自爱与他爱:自恋、共情与内隐利他的关系。

4、跨期选择单维占优模型的过程检验。

5、社会公平感对不同阶层目标达成的影响及其过程。

6、情绪概念加工与情绪面孔知觉的相互影响。

7、网民对“人祸”事件的道德情绪特点——基于微博大数据研究。

8、家庭环境对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影响:阅读投入、阅读兴趣的中介作用。

9、汉字的无线索回忆再认效应:重复学习和重复测验的作用。

10、选择性注意对听觉内隐学习的影响。

11、基于记忆的注意捕获和注意抑制效应:erp证据。

12、削弱效应是否存在:工作场所中内外动机的关系。

13、团队断裂带对团队绩效的影响:团队交互记忆系统的作用。

14、工作性通信工具使用与双职工夫妻的幸福感:基于溢出-交叉效应的分析。

15、公司形象和产品属性超越的协同效应:基于刻板印象内容模型。

16、情绪性注意瞬脱的认知机制:来自行为与erp的证据。

17、大学生自伤行为的强化敏感性基础。

18、副中央凹中字n+2的预视对汉语阅读眼跳目标选择影响的眼动研究。

19、外显自尊、内隐自尊及其分离对建议采纳的影响。

20、maoa基因rs6323多态性与母亲支持性教养对青少年抑郁的交互作用。

21、有关创造力测量的一些思考。

22、形旁和声旁在形声字识别中的作用。

23、多身份追踪中基于表情特征的分组效应。

24、孤独让我爱上你:产品陈列对孤独个体产品偏好的影响。

25、做会后悔还是不做会后悔?——自我调节模式对不作为惯性的影响。

26、权力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机制及相关因素。

27、情境对共情的影响。

28、双语即时切换下非目标语言语音和语义的激活状态。

29、暴食症的影响因素及其机制。

30、公仆型领导:概念、测量、影响因素与实施效果。

31、员工为什么乐于助人?多层次的领导–部属交换对帮助行为的影响。

32、失眠的自助式认知行为治疗元分析:疗效、影响因素及证据评价。

33、消费者触摸渴望的形成机制解析——基于认知体验视角。

34、中学生学业羞愧:测量、生理唤醒及其与学业成绩的关系。

35、出声阅读和默读之间的差异。

36、从心理咨询与治疗的角度看自我。

37、从效应量应有的性质看中介效应量的合理性。

38、中国象棋经验棋手与新手的知觉差异:来自眼动的证据。

39、祖辈共同养育背景下多重依恋关系及对幼儿社会-情绪性发展的影响。

40、社会交往对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影响。

41、相对剥夺感:概念、测量、影响因素及作用。

42、时间分解效应及其对跨期决策的影响。

43、冲动性对不同成瘾行为发展的调控及其神经机制。

44、内隐序列学习意识的具身机制。

45、经验取样法——一种收集“真实”数据的新方法。

46、听障和听力正常人群空间主导性和空间参照框架的交互作用。

47、粗暴养育的内涵、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

48、片段再认任务在内隐序列学习研究中的有效性检验。

49、认知重评对负性效价的抑制促进条件性恐惧消退。

50、领导-成员交换与情绪枯竭:互惠信念和权力距离导向的作用。

51、社会网络视角下的同伴关系与心理健康。

52、羞怯与攻击的关系:受欺负和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

53、科学发明问题解决的脑机制再探。

54、大学生无聊倾向对学习倦怠的影响:情绪调节策略的中介作用。

55、焦虑情绪对奖赏学习的影响。

56、语言转换对非熟练双语者不同认知控制成分的即时影响。

57、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网络欺负:隐性自恋的中介作用。

58、表达抑制调节负性情绪的男性优势——来自事件相关电位的证据。

59、阅读中的“心不在焉”:理论假设和影响因素。

60、男性身体意象失调:大众媒体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幼儿健康教育的论文

摘要:幼儿健康教育是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件。从狭义上看,幼儿健康教育是指幼儿园通过设置一系列活动来帮助幼儿增进健康知识、提高健康意识、端正健康态度、培养健康行为,以更好地达到维护和促进幼儿健康目标的教育活动。从广义上讲,由于幼儿健康教育与家庭健康教育是密切相关的。具体来说,幼儿健康教育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幼儿身体正常发育,体质达标,具备良好的行为习惯;第二,幼儿心理健康,拥有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心理品质;第三,幼儿获得基础的健康常识外,具有一定的社会适应能力。

幼儿健康教育是一个需要多方共同完成的系统工程,加强幼儿健康教育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并做到统筹协调。

1.营造适宜的家园环境。

环境是幼儿园健康教育的宝贵资源,幼儿在踏入幼儿园大门之时,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幼儿园的环境的布置要符合幼儿的欣赏水平,要有主题。除了幼儿园环境外,还有家庭环境。家庭环境对于幼儿健康的形成也是十分重要的。当然,除了营造健康的、良好的幼儿园环境和家庭环境外,建立健康、和谐的社会对幼儿健康也是十分必要的。

2.转变家长观念,促进家园合作。

首先,幼儿园组织专题讲座,丰富家长的健康教育知识;其次,幼儿园开展亲子活动,为家长和孩子创造一个亲密接触的机会,让家长能够了解自己的孩子,了解幼儿健康教育的方法和手段;最后,幼儿园要定期开展家长见面会,尽可能地创造一切条件与家长交流、沟通。

3.设立家园联系栏,便于家园合作。

家园联系栏只要设立与幼儿园的宣传栏中,一般都位于幼儿园的大门口和教室的后墙壁,家长一进入幼儿园或者一进入班级就能马上看到。这样,家长在了解幼儿园工作的同时,会更加积极配合幼儿园的各项工作,保证幼儿健康教育的顺利进行。

4.创立家长学校、家园博客,易于家园合作。

家园合作的方式有很多,但较为重要的是家长学校的创立、家园博客的建立。幼儿园通过创立家长学校来增加家长对健康教育重要性的理解和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幼儿园每个月都会定期举行健康教育的专题讲座,组织家长学习健康理论知识,传递怎么进行健康教育的方式和方法等等;让家长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也为更好地教育孩子打下坚实的基础。家园的共同努力有利于形成幼儿健康成长的大环境,家园的真正合作才能达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效果,才能使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

1.适应现实需要,充实健康教育课程内容。

现行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从幼儿园健康教育的内容上讲,包括六个方面:日常健康行为教育,饮食营养教育沐身体生长发育,心理健康教育,安全生活教育,体育锻炼。在教师的实际操作中往往忽视其一或其二,所以,参照《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所规定的基本内容和现实的实际需要,把现实中实施的幼儿健康教育充实起来。

幼儿健康教育的活动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心理接受程度来有针对的开展一系列的主题活动。“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幼儿园和教师要抓住孩子的这一天性,在教学活动中多设置一些游戏项目,当然,游戏项目的设立也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的需要,比如,幼儿园体育活动游戏安排:小班男幼儿应加强跑跳平衡等方面的练习。

评价可以被简单地定义为决定某一事物的价值,幼儿健康教育评价是指对幼儿健康教育实施过程和实施成果的全面评价,从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幼儿健康教育评价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首先是目标评价,即幼儿是否掌握的健康常识;其次是过程评价,即对幼儿健康教育实施情况的评价,主要对健康教育目标的确定是否与幼儿的特点相相应,健康教育内容是否符合现实的需要,健康教育的方式和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的需求等等。当然,幼儿健康教育的评价难以量化,也很难把握,不要教师的加倍努力。

我国关于健康教育方面的文件和条文却很少,只有1990年国家教委和卫生部联合会颁布的《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和1992-1993年国家教委分别下发的《中小学学生健康教育基本要求》。国家的法律法规相对来说较少,所以说,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管理部门要在贯彻落实上述两个条例之外,进一步加大管理的力度,并能督促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部门进一步完善健康教育方面的规章制度。

重视幼儿园的'管理,制定合理的幼儿园管理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在制定幼儿园管理办法时要遵循人性化的原则,既要尊重教师和幼儿的权益又要起到加强管理的作用。具体做法主要有如下三个方面:第一,赋予教师一定的教材选择权;第二,给予幼儿一定的自由时间;第三,实行问责制,对幼儿的各项事宜都安排专人负责,一旦出现问题直接找负责人。可见,幼儿园如果实行人性化管理对健康教育的实施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3.建立家庭、社会和幼儿园相互合作的工作平台。

只有家庭、社会和幼儿园密切合作,幼儿健康教育才能发挥作用,如果只依靠幼儿园幼儿园健康教育收不到长远的效果。我们需要建立一个各部门和人员之间相互合作的、有效的工作平台,这是现在急迫需要解决的问题。例如,可以借鉴美国关于促进学校健康教育所设机构的经验,设立“健康促进学校”,它是指通过学校及学校所在社区成员的共同努力,提供能够促进并保护学生健康的、全面的、积极的经验和组织机构的学校;这包括正式和非正式的健康教育课程,创建一个安全和健康的学校环境,提供适当的健康服务,并且促使家庭和社区更广泛参与,以便最大限度地促进和保障学校的社区成员的健康当然,这样的机构的建立不仅能够提高幼儿的身心健康水平,而且能够拉动家长和社区一起参与,促进三者之间的积极配合,更好地完成幼儿健康教育的目标。

[1]顾荣芳.学前幼儿卫生与健康教育.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

[2]朱家雄.教育卫生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3]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5]郑雪霏.健康生活—健康教学的内涵.(台)心理出版社,1997.

[6]晏涵文.健康教育——健康教学与研究.(台)心理出版社,1994.

健康教育论文范文

“临床路径”是当前为规范临床诊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的一种指导思想方法和原则。如何将健康教育的内容与临床路径溶于一体,对特定的患者人群,实施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指导和心理支持,是当前健康教育面临的一个新课题。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医师版临床路径表内,护理工作人员应成为执行的主体,患者作为受体,住院第1天即应做好护理与健康教育方面的记载。一直到出院贯彻始终。而患者版临床路径告知单内也应列入患者及家属对健康教育工作的反馈意见。临床路径是指由医生、护士和其他患者人员对一定的诊断和手术作出最适当的、有顺序的和有时间性的照护计划,以减少康复的延迟完全恢复健康,避免资源的浪费,使服务对象获得最佳的照顾品质,而且这种教育是无偿而能得到的。维护患者的权益,维持优秀的服务照顾品质,健康教育这种形式是最能直接实现的。对患者的照护必须在整体思想观念的指导下。简单地说:“病”是阳性体征,而“人”是心理思维的个性化人。只重视“病”的因素,只注重诊断治疗而忽略了人的心理活动,是违反了整体的医学指导思想,同理:“医”是指医务工作的手段、方法、措施,而“疗”又是心理健康指导,我们不能把“病”和“人”隔裂开来,也不能把“医”和“疗”混淆起来。

健康教育是调整患者思维的一种方法,它能满足人对自己目前所患病的治疗及转归的要求。有知情选择的权益,医院有知告的义务,因此搭建健康教育与临床医疗环节中交流的平台,是一件势在必行的工作。以后的各病种中主要护理工作也不能丢弃健康教育的方法和内容。有的医院开展对患者的心理辅导,医生与患者沟通,护士与患者沟通,均离不开健康教育方式与方法。健康教育是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针对有病的患者,还能够针对健康人或无症状的亚健康人开展一二级预防,大力发展健康教育等卫生资源就是保护生产力。

3共享网络信息的最大化。

共享网络能推动医疗服务质量和健康的透明度,患者通过医院信息网络,可以进一步明了自己目前的`治疗护理过程。这是直接为患者免费服务的网络平台,不但教育一个人,而且可带动周边人群的认知进而向更多更广的人群,扩大健康理念,一病一防,一病多防的影响,并且能带动医务社会工作者及志愿者。健康教育管理机构的监管,现在许多医院的患者,都具有城镇居民健康保险、工伤事故保险、低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医院为这些管属部门提供健康风险评估,通过为患者的健康干预等服务,医患更和谐,同时弥补管属部门自身管理能力的不足。政府以民生领域服务,争先创优的指导思想,指导医疗卫生机构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这也是对健康教育工作的一种要求。健康教育以患者理解和认识为先导,切实制定出单病种个性化的教育内容,并能贯穿于临床之中,比如对持续性心动过速的患者,应教育及家属绝对静止卧床的重要性;直流电转复以及气管插管的必要性患者及家属明白了,就会主动配合在10min之内能得到救治;0~30min卧床、禁食水、心电、血压和血氧监测、静脉应用抗心律失常药,当病情稍稳定转入冠心病重症监护病房(ccu)病房。患者的配合往往是抢救成功的基础。

医德医风是医学人文和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医院的各项创建都是一切为了患者,健康教育的实施充当了医患、护患沟通的“连心桥”。“大医精诚”的大医是胸襟坦荡,廉洁文明行医的楷模,医护人员通过精至诚恳的服务,才能赢得患者的满意度提升。重视对相关人员培训。实施者有敬业精神,有相关知识,懂医学又懂心理学。抓健康教育环节质量。健康教育不是一种形式,而是一种带领患者摆脱疾病纠缠的一个手段之一。由把“要我做”,变为“我要做”。使健康教育方法新颖,内容得体,对号入座。有患者说:“医生一句话让我释然了,心情开朗了”。这就是契机与环节上产生了效应。

5建立、完善和发展多种第三方监督、评估方式。

运用社会团体、公共舆论、院后访视、电话了解、随访等形式,来促进健康教育有序有效有对象有目的地进行。由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和健康教育专门管理机构,对某医院质量评价。完善有效的社会评估结果反馈机制,将会激励这一服务有效地持续进行。把评估结论与有关人员的职称晋升、奖惩直接联系起来,真正起到了对患者全方位的服务。

健康教育医院护理论文

摘要:目的对甘肃省医院护理健康教育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存在的问题,制定有效、系统、规范的健康教育模式。方法自拟调查问卷,对全省20家医院的行政人员、护士及患者进行调查,总结存在的问题,了解甘肃省医院健康教育现状。结果仅15%的医院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规划和工作计划;护理人员少、无任何考核与肯定机制、对健康教育重视不够、缺乏相关知识和沟通技能是健康教育难以实施的主要原因;91%的患者非常需要疾病治疗、康复相关的高质量的健康教育。结论甘肃省医院目前护理健康教育流于形式,大多数医院没有规范的健康教育管理模式,没有有效的考核评价体系。

关键词:医院;护理;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一门涉及医学、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多门学科的综合学科,是护理工作的一部分,是检验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贯穿于患者从入院至出院的每一个环节。健康教育对医院的整体医疗水平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1],关系患者的恢复程度,但目前各医院健康教育都流于形式,没有规范系统地实施。为了解我省医院健康教育实施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规范化的实施方案,满足患者需要,推动医院的发展和护理模式的转变[2],我们于3月至2月对省内20所医院护理健康教育情况进行问卷调查,找到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实施建议,为制定甘肃省医院护理健康教育实施工作规范、工作细则、考核标准等提供科学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203月至202月在全省204所医院(其中三级医院37所,二级医院167所,注册护士40668人)中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在东、中、西、南4个区域抽取二级及以上医院20所,就其护理健康教育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相关人员进行访谈。每所医院抽取100名护士、100名患者或其家属,采取自行设计的统一问卷进行调查。

1.2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包括甘肃省医院护士健康教育调查问卷,甘肃省医院护理健康教育行政管理人员调查问卷,甘肃省医院患者或家属健康教育调查问卷。每部分问卷有若干问题,调查者逐条询问后如实填写,遇见被调查者不懂或无法回答的问题时,可不予回答[3~5]。

1.3资料质量控制。

对工作人员进行明确分工和培训,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逐项核实,就存在逻辑错误的'资料进行再次收集,确保资料真实可靠。

1.4统计学处理。

将问卷录入excel表中,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数据录入和统计。

2结果。

2.1护理人员调查情况。

发放问卷份,调查护士949人,护师801人,主管护师250人;中专学历552人,大专学历1288人,本科学历160人;工作年限5年800人,5~658人,10年542人。通过调查,发现工作5~10年的护理人员及高学历护理人员能够利用自己的护理知识和工作经验开展少量健康教育工作,而护理人员少、无任何考核与肯定机制、健康教育重视不够、缺乏相关知识和沟通技能是健康教育难以实施的主要原因(见表1)。

2.2医院行政管理人员调查情况。

调查医院20所,发放问卷20份,有效问卷20份,有效率100%。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医院不重视健康教育,没有将其列入医院规范的诊疗及考核内容中。

2.3患者或其家属调查情况。

90%以上患者希望医院能提供与疾病诊疗相关以及对康复起到帮助作用的高质量、效果好的健康教育。

3讨论与分析。

3.1存在问题。

3.1.1医院管理层重视不够。

医院管理层没有意识到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临床意义,没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建立健全规范的实施过程以及科学的考核评价标准。所以,临床护理人员也难以认真、规范、有效地实施健康教育活动,仅从患者需要角度随意讲解,难以真正发挥健康教育在护理乃至疾病治疗过程中的作用[6]。

3.1.2没有足够的健康教育时间。

调查发现,不同职称、学历及工作年限的护理人员均认为没有足够的健康教育时间。说明护理工作繁忙、任务重、人员编制不足是影响健康教育实施的又一原因。

调查发现,护理队伍中28%的是中专毕业生,而有些高学历也是工作后通过继续教育取得的,所以部分护理人员健康教育意识淡薄,且知识结构较局限,如心理学、社会学等方面知识缺乏。现在的医疗是以人为本的医疗[7],医疗护理模式也需要发生转变,应以患者为中心,以健康为重点,实施高效规范的健康教育。

部分医院开展的健康教育流于形式,无个体化内容,仅为入院介绍、住院须知、手术须知等,教育内容、方式、效果有待于改善[8],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教育内容教条,没有个体化内容,不能针对患者的病情及个人需要实施;(2)教育方法单调,无形象、通俗、高效的手段,仅是简单的说教;(3)缺少健康教育效果监督、评价体系。

3.2解决策略。

3.2.1加强医院管理层面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

作为医院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投入少,治疗效果好,符合目前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要求与趋势,对促进患者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医患纠纷及提高护士整体素质均有积极意义。因此,要转变护理模式,使健康教育根植于医疗活动的全过程,让患者享受高效、人性化的健康教育。医院应该加大人力、物力投入,建立规范、科学、完整的健康教育程序及考核评价体系,将健康教育融入护理质量管理过程中,使健康教育成为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将健康教育贯穿护理工作始终,贯穿于患者入院至出院的每一个环节,而且制定效果评价考核指标[9]。

(2)病区。

应将健康教育内容程序化、日常化,分解到各班工作日程中,落实执行。护理部应该制定健康教育考核指标,对实施情况加以监督考核,并列入护理质量考核体系,以使健康教育逐步推进、深入开展。

3.2.2提高护理人员健康教育水平。

(1)全面有效地开展健康教育,满足患者需求。加强护理人员健康教育知识及技能培训,加强对护理人员尤其是护师以上人员健康教育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培养一支能承担医院健康教育任务的护理骨干队伍。

(2)调查发现,部分护理人员学历低、工作年限短,掌握的知识偏重医学,缺少相关心理及健康教育知识,对健康教育认知不全面,教育意识淡薄[10],应引导其学习一定的健康教育技巧,理解健康教育的内涵与外延。通过参加院内外培训、各种讲座重点对护师以上本科和大专学历护理人员进行有计划的强化训练,使其基本掌握有关行为科学、传播学和预防医学的知识与技能,成为病区开展健康教育的主要力量。

3.2.3解决护理人员少问题。

调查发现,健康教育时间不够,主要是因为护理人员数量不足,这也是医院长期存在的问题。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医院建院理念转变,需要逐步解决人员编制问题。同时,护理人员应该正视暂时的困难,合理安排工作时间,缓解工作压力,积极开展健康教育。

尽管病区健康教育以不同的形式开展,但教育效果均不佳,内容形式都有待于完善。

(1)各科室及病区应该根据不同疾病、患者特点及要求制定图文并茂的健康教育宣传手册、板报等,添置视听器材,如投影仪、幻灯片、录像和光盘等,选择适合的宣传方式,使患者获得规范、具体、完整、有效的健康教育。

(2)病区应采取有效的健康教育形式,制订专科疾病的标准健康教育计划,强调入院后、手术前后、特殊治疗前后、特殊检查前后及出院前的健康教育。

(3)做好系统分析,开发适合工作实际的软件系统或将其融入现有的医院信息系统中,以实现计划与动态调整相结合、信息高效并符合个人喜好、规范且效果可靠的目标[11]。健康教育是一项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医疗活动,是整体护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已成为医院管理的一部分。健康教育需要同评价诊断、治疗一样严格实施、评价考核,以尽快落实医院以健康为中心、以人为本的主题。要在卫生行政部门的支持下,积极创建健康促进医院示范点[12],医护人员、患者及其家属、社区共同行动,营造有益健康的医院环境,努力探索有效的教育形式,积累经验,以点带面,逐步推广。

参考文献:

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论文

整个感恩活动从一个充满爱意的地方出发,让爱的火种在小萤火虫的心里生根发芽,活动策划者郝爽妈妈原创的充满爱意的诗《谢谢你,我的孩子》,将活动带入最浓情时刻的同时,也提醒我们去思考,从家长和孩子的行为中,看到了一些在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由于家长素养的参差不齐,在活动时难免会出现一些不文明行为,如,上大巴车的时候不排队,指使孩子去抢座位,不按要求一位大人带一个小孩,随意组合乱坐,给清点人数的家长造成了麻烦;午饭吃自助餐后,不自觉收拾餐盘,随意丢弃;下午吃自助蛋糕餐时,多拿多占,不珍惜食物,吃不了就扔在地上,甚至教唆孩子偷偷往包里装;做游戏时,不能引导自己的孩子当好观众,而是在台下随意喊叫、乱跑……这些现象都体现了部分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行为养成习惯教育的不到位和缺失,家长只注重了对孩子的“爱”,而忽略了自己作为孩子榜样的责任和力量。从某种意义上说,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老师,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为此,应该让家庭生活和学校环境乃至社会风气成为孩子文明习惯养成的`支撑力量。正如本次活动的主题,我们感恩大家及时发现问题,审视问题,并及时从中汲取教训,不断改进教育理念和引导方式,促进此类活动能持续有效开展,增进家长与孩子、孩子与孩子、家长与家长、老师与家长之间的相互了解,彼此影响,促进共同成长,增强集体凝聚力和荣誉感。

二、加强礼仪教育的班级实践。

1、制定本班“讲文明、学礼仪”亲子活动计划,在活动中找问题,勤纠正。

2、家校合力,共同编写本班《读经典,学礼仪亲子共读手册》,系统地组织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让家长和学生在诵读中,从故事、情境、事理、生活中领悟内涵,获得心灵启示与道德勇气,从而内化为自我的道德行为。

3、申报《读经典学礼仪———关于通过诵读国学经典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研究》的市级规划课题,探索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方式,将国学经典诵读与学生的养成教育相融合,创建经典诵读的平台,营造浓郁的育人氛围,使学生受到经典的熏陶,得到国学的感召,在不知不觉中让国学内涵精神促进学生良好思想品质的成长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小学阶段对一个人习惯、品行的形成是十分重要的关键时期。教育不仅意味着传授知识,更重要的还承担着“人”的教育的重要职责。新课标前言中这样写道: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

国学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是数千年来中国人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的高度总结。流传千年被尊为经典的国学篇章,既包含了优雅高尚的情怀,又有我国民族精神,还有做人的道理。如果小学生从小就接受国学经典的教育,在诵读中受到文明礼仪的熏陶,达到人格培养的目的,那么,一大批品学兼优的新世纪人才,都必将在这个时代成长起来。因此,开展“诵读国学经典,传承中华礼仪”课题的研究,有利于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这完全符合新课标的要求。

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社会上的竞争日益激烈,导致一些高职生出现了一定的心理问题,对心理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高职教育应该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将心理健康纳入教育系统中,对学生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进行及时地排解。本文从现今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出发,探讨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以期为今后开展的心理健康活动提供一定的依据。

高职生属于大学生群体的一部分,他们与其他的大学生具有相似的心理特点。首先,自我意识得到一定的增强,但还未发展成熟;其次,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都已经基本形成,但还不够稳定,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再次,思维方式得到一定的发展,但在具体评判一件事物的时候,容易带上主观性;四是情感得到一定的丰富,但情绪受到外界的影响大,易发生波动;最后,高职生的意志水平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但稳定性不够等等。由于高职教育的生源较为多样,学生成绩大多不佳,且高职教育的教育目标和普通高等教育的教学目标存在一定的区别,因此高职生的`心理状态和普通大学生相比,也有一定的特点。在高职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需要根据其具体特点进行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

1.整体心理健康水平不高。高职生处于后青年时期,各方面开始趋向成熟。但是从心理健康层面来说,很多高职生心理状况存在一定的问题,对其工作以及生活都产生一定的影响。另外,由于一些高职生的成绩不好,被当作“问题生”,打架、斗殴等情况时有发生,处理问题较为冲动。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处理,不仅会使学生的健康成长受到一定的影响,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导致学生出现一定的人格障碍,做出不利于社会和谐发展的事情来。

因此,教师在发现高职生的心理问题时,需要对其进行及时处理,帮助高职生疏解心理问题。

2.适应能力以及抗打击能力较差。

就目前来看,社会上对于职业教育存在一定的理解偏差,导致一些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习成绩不好。正是由于这种成绩的挫败感以及社会上的理解偏差,导致很多学生进入高职院校学习之后,对学校学习缺乏主动性以及认可度。很多学生长期处在失败感之中,对正常的学习、人际交往都缺乏热情。一般来说,这些学生都程度不一地存在敌对、人际交往障碍等问题。这些问题长期发展下去,会导致学生的心理状态出现一定程度的偏差,不利于健全人格的发展。

3.就业压力导致出现心理压力。现今,我国的高等教育被大力推进,大学本科毕业生的数量得到迅速增加。另外,在这一时期,国企在进行积极改革,社会上产业结构在进行积极调整,社会上的劳动力数量得到显著增加。

在这种情况下,高职生面对的就业压力更大了,很多人毕业就面临着失业。这样的就业形式,导致很多的高职生心理产生紧张、焦虑、不安等情绪,对学生正常的生活以及学习产生了影响。

1.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规范化、体制化。高职院校要想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明确地掌握,就需要将心理健康教育体制化,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系统化的教学活动。课堂教学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因此学校可以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化,根据一定的课程计划开展各项心理教育活动。学校根据心理健康活动的主要目标进行教材的编写,使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可操作性显著增强。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学生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对自身心理状况的掌握程度。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参与心理教育的积极性得到显著增强,能正确认识自我。

2.开展全方位的心理指导。学校在高职学生中开展的心理咨询活动的主要特点是调适性以及发展性,且心理教育活动遵循的是一种教育方式,而不是一种医学方式、治疗方式。在进行心理咨询的同时,老师需要具有发展的眼光,对求助者的各种心理问题都可以提供好的建议与意见,引导其正确处理自身所存在的心理问题。在高职院校开展的心理教育活动,其主要的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从而使自身的内在潜力得以充分发挥。学校在高职生中开展健康教育,使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以及环境适应能力得到显著增强。

从现今的情况来看,学校应该将高职院校中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从以前的对各项心理疾病的诊断治疗转化到各项心理疾病的预防以及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上。在心理健康教育完成之后,学校需要对学生的心理状况建立健康档案,对其进行分类整理,分析现今高职生中所普遍共有的心理问题,对得出的相关问题进行及时处理,以提高高职生整体的心理素质。

综上所述,现今环境的变化较大,高职生处于一种受到外界环境影响较大的年龄阶段,因此,他们中的很多人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对日常的生活以及学习会产生一定的影响。针对这种情况,高职院校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实际心理问题,开展心理教育活动,帮助学生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3]林琳,柯晓扬,袁忠霞.提升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4.

作者:张先锋高春鸿单位: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论文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基础教育逐渐打破了单一的知识传递、能力训练与文化渗透的模式,并给予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更高的关注,尤其是在当前信息爆炸、社会发展多元的背景下,小学生在心理环境塑造中会受到社会、家庭、网络、校园暴力等多方面的冲击,这对其未来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语文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主要学科,深厚的人文价值使得其与心理教育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积极面对当前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并结合语文教学的具体内容做好心理辅导,以帮助小学生走出心理困境。

关键词:小学;心理健康;语文教学;。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极有必要,对于有效应对当前小学生所存在的以自我为中心、共情能力不足等心理问题不可或缺。教师应根据当前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转变教育理念,创造心理健康教育条件;明确教育目的,促进学生思维品质发展;抓住教育要领,满足学生心理发展需要。

一、当前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自卑、焦虑、抑郁、耐挫力差、以自我为中心,共情能力不足等种种心理问题使得一些小学生在外在行为上表现出孤僻、语言表达能力不足、暴躁、偷窃、逃学、甚至校园暴力等行为,这些学生在学校教育中通常会被打上“差生”的标签,但是“贴标签”并不能帮助教育工作者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从心理角度出发,对小学生的诸多不良行为进行分析,我们才能够更好地了解当代小学生的心理状况,并针对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这样不仅能够为学生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更能够在心理健康发展上给予其支持。

二、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路径。

语文是一门蕴含着丰富人文情感的学科,诸多文学作品中对人的情感刻画为我们探索心理问题提供了路径。在小学阶段,基于课程目标,许多教师都将语文课程作为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基本学科,而忽略了其中包含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能够满足学生的精神需求,让学生在文字的带领下认识并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其次,能够培养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让学生在文化氛围的熏陶中,学会总结、反思,强化对心理健康的认识;最后,能够丰富语文教学内涵,让语文学科突破文化知识的限制,从人文角度实现情感挖掘,进而拓宽学生的语文视角。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如何实现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呢?接下来笔者就结合教学实践进行简要探析。

(一)转变教育理念,创造心理健康教育条件。

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是心理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积极转变教育理念,将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作为教育教学的基本内容,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条件。首先,教师应注重师生关系的改善,传统教育模式中,师生关系的隔阂不仅影响了学生对教师的心理求助,更是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学生的心理障碍,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与学生建立平等关系,用公平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并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在与家长的沟通中给予帮助;其次,树立终身发展的教育理念,从时间上对教育进行重新定义,明确当前某些不当的教育行为会对学生造成的心理阴影,并从学生的终身发展出发,构建良好的心理教育环境;最后,教师应提升自身的心理健康教育技能,在基本的语文教学素养前提下广泛涉猎心理学知识,从而为语文教学与心理教育的融合做好准备。

(二)明确教育目的,促进学生思维品质发展。

心理健康问题与个体的思维发展与意志品质塑造密切相关。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深入挖掘语文学科中的情感资源,为学生的思维培养与意志品质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一方面要结合心理健康教育渗透,锻炼小学生坚强的意志,结合文学阅读引导学生正确定位自我价值,避免因为一时的失败否定自我,提高其抗击挫折的能力。另一方面教师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模式,思维是心理活动中的重点组成部分。小学阶段是学生思维发展的关键期和转折期,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训练学生思维的广度与深度,以促进学生对自我心理问题的思考、分析与解决。

(三)抓住教育要领,满足学生心理发展需要。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对心理问题进行全面分析,了解其心理健康教育需求,并在语文教学中加以体现。首先,教师应根据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整合语文教学目标,这其中不仅包括学生智力的发展、文化素养的提升,更包括心理、情感体验;其次,构建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的引导下,及时反思自我,并获得有效的心理指导,如在《窗前的气球》《假如》等课文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通过情境构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自我与他人的关系,并从社会性发展的角度出发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品质;最后,打破单纯的语言讲解,将学生带领到实践中来,让学生在亲自动手、认真观察、合作互动的过程中改善心理环境,并提高对自我、他人、社会的认识。

总之,从当前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情况来看,面临的心理健康问题较为严峻。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不应该将学生的培养局限在知识的积累与能力的训练上,而是应该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出发,挖掘学科中的`教育资源,在小学生心理环境构建的初级阶段,引导学生逐渐突破心理困境,更加从容地面对社会、面对他人、面对自己,为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参考文献。

[1]杨亚文.关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j].学周刊,(7).

[2]任耀春.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渗透[j].华夏教师,(5).

[3]韩玉双.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的几点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s2).

[4]邹紫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6(7).

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大学生是一个特俗的群体,是一个承载着社会和家长期望的群体,他们正处于青年的中期,心理素质发展较快,处于成熟与未完全成熟之间,这期间,学生的心理问题尤为突出。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径。

1.许多大学生存在心理问题。《中国青年报》于2004年7月4日的调查报告显示,大学生中14%存在抑郁症,17%存在焦虑症,12%存在敌对情绪。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是高校的一种常见问题。2002年2月23日,作为清华大学的大学生刘海洋,用硫酸泼洒黑熊致使严重烧伤;2004年2月23日,云南大学的大学生马加爵,将四位同学杀害;2010年3月30日,大学生曾世杰因被人嫌弃样貌丑,致心理失衡后产生杀人泄愤恶念,在校园内持刀杀死一名女生、刺伤两名男生;2014年11月20日,天津城建大学二年级学生翟清松先在寝室内持刀将同宿舍同学何某杀死,随后将相邻宿舍的同学杜某捅伤,最后把自己反锁在寝室内,开始自残。……这些大学生因心理健康所导致的严重事件,应该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大学生心理问题具有多样性。目前,许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都存在着不同的问题,主要有焦虑症、强迫症、恐惧症、精神抑郁症、疑病症和感情危机等不良心理状况。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生活环境或学习环境不适应所引起的焦虑;经济贫困导致的心理失衡;人际关系难沟通导致的苦闷;恋爱与性关系危及情感问题的困扰;就业竞争产生的心理紧张等。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

1.心理健康教育机构不健全、经费不足。1990年,我国就已经成立了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截止到2001年,据不完全统计,全国高校有30%—40%已经成立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建立了心理辅导室,同时,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和讲座等,其中有很多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水平和规模。但是,仍有很多高校都没有心理健康教育机构,有的高校设有机构,但是无论从人力、物力还是财力方面,都比较缺乏,无法正常开展工作。2.心理健康教育机构缺乏专业师资队伍。在实际工作中,多半心理健康工作的教师都是兼职,有辅导员、学生处干事、学科教师等,他们即便有一定的工作经验,但是还是缺乏专业的心理健康知识。他们会从思想教育上来帮助学生,这样不仅不会从心理上对学生们进行辅导,反而会引起学生们的反感和厌恶,导致学生们心理健康问题更加严重。3.忽视社会和家庭的配合。大学生心理讲课教育出了学校的教育外,还应该考虑到其他社会因素。其中,家长是学生成长过程中关键,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和支持,直接关系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开展。高校应该把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拓展到家庭中去,与学生的家长密切联系,使学生的心理问题得以舒缓。

1.建立健全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随着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增多,我们要建立多格局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学校和社区相结合、教育与指导相结合、课内和课外相结合、网上和网下相结合、咨询和自助相结合等特点,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高校要将心理健康教育真正的纳入到工作计划中,成立心理健康教育委员会,设立组长,全面负责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的建设。2.组建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师资队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对于师资队伍的专业素质要求也相对较高,所以,组建一支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建设中的关键。无论从学历上还是专业上,都应该有高要求,建立一支具有高学历、高标准、专业水平高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要进行专业的培训,获得相应的资格证书,具有一定的心理学知识,能够对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鉴定、分析,并对其进行心理的矫正。3.注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家庭环境。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有很多问题都是因为家庭原因长期积累下来的。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的同时,也应该讲心理健康教育拓展到家庭中去,对学生的家长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也十分重要。有许多学生的心理问题,都是因为家庭环境积累下来的,比如溺爱过多,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教育过程中家长注重成绩,造成学生压力大等问题。所以,学校要加强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促进学生更快的摆脱心理问题。

心理健康素质在大学生全面素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影响着人才的质量,健康的心理是一个人才前面发展的必备条件。为此,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至关重要的。高校要不断的加强大学生的承受能力、适应能力、控制能力等的培养,使他们能够战胜自己的困难和挫折,正确认识自己,超越自己。这就要教师有过硬的专业知识,用心灵去塑造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2]田爱民,赵永吉,王仲德.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与教育对策探讨.高等农业教育,2007,2:90-92.[3]温家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探析.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3(2):16.

[5]贾巍.我国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讨[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6]牟艳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趋向研究[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研究——第八届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健康教育论文范文

摘要:这对健康教育课程存在课程内容不全面,课时设置不合理,缺乏专职教师,教学方法单一,评价体系不完善,教学资源不充实等问题。笔者提出了加强和探究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几点建议。转变观念,对健康教育课程进行准确定位;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加强教学的针对性;以生为本,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健康教育形式多样化;健康知识教授要与学校的常见病防治相结合;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教育平台,使学生的学习空间更宽广。

关键词:健康教育;转变观念;贴近生活;以生为本;拓展空间。

小学健康教育课程是以课程为载体,在小学阶段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及教学活动,使青少年与儿童获得一系列必要的健康保健知识,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养成良好的行为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健康教育课程存在课程内容不全面,课时设置不合理,缺乏专职教师,教学方法单一,评价体系不完善,教学资源不充实等问题。因此非常有必要对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进行探究。

在以往的教学中,许多教师片面地认为健康教育就是学生没有身体上的疾病。在这样错误观念的误导下,教师没有给予健康教育课足够的重视,往往不能按课时来完成教学计划。健康教育不仅包括学生的身体健康,而是有着更为丰富的内容,它是一门以所有人为对象,进行生理、心理与健康密切相关的知识教育,是改变不良行为,建立科学生活方式,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学科。目前,小学阶段健康教育的重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自我保健能力,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促进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要搞好学科教学,提高学生素养,就必须正确而全面地认识健康教育学科。因此,作为新时代肩负学生发展与成长重任的教师,需要提高对健康教育的认识,要有长远的眼光,要充分认识到健康教育直接关系到全民族素质的提高。

2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加强教学的针对性。

小学健康教育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因此在教学时我们要改变照本宣科,机械讲授的教学方式,这样的教学脱离学生的实际,实用性不强,学生感觉不到与自身关联性,往往会认为学了也没有用,而且还枯燥单调,学生不感兴趣,教学自然不会成功。因此,在教学时我们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与教学内容的关联性,要善于从学生所熟知的生活事例来入手进行教学,这样大大增强了教学的亲切性与可信度。学生会感受到健康教育课程与生活的关系,自然就会产生强烈的参与意识与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会积极而主动地投入到教学中来。

3以生为本,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课堂上所使用的教具有的供教师展示和操作,有的供学生操作,它们虽然有着不同的作用,但是相比较而言,学生能够实际操作的教具对于学生的吸引力更大,学习效果也较好,这是由生本理念决定的。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当他们想去探寻一个问题时,如果老师可以提供一定的资源供他们自主探究实践,学生的学习动力会增强,学习的程度会大大加深,课堂的氛围也会更热烈。例如,在使用平衡膳食金字塔演示模型时,学生都兴致勃勃地在讨论研究,当上台演示的同学操作时,学生都认真地在比对自己的想法,最后再由老师在黑板贴图指导。我想,通过这三个层次的学习,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一定是扎实的。

在平时教学中,我们既要有相应的内容传授,又要有适当的课堂讨论,更要有课外延伸。学校应充分利用广播、班会、宣传栏、校报、征文、知识竞赛等形式向学生宣传不同内容的健康保健知识,通过各种生动活泼的形式吸引学生参加健康教育活动。不仅需要校内教育,还需要校外、社区、家庭的支持,通过邀请校外医疗机构开展知识讲座,召开家长会等,形成良好的健康教育氛围,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建立自我保健意识,养成良好保健习惯,最终达到“教育一个孩子,转变一个家庭,影响一个社会”的功能,形成全社会都关心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大健康教育”环境。通过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进行健康教育,是促使中学生掌握健康保健知识,形成健康行为的有利措施。我们不定期地对学生进行健康保健宣传活动,举办卫生救护演习、健康保健知识图片展、健康保健知识竞赛等活动,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活动中受到深刻的健康保健与安全自救教育,取得一定成效。

5健康知识教授要与学校的常见病防治相结合。

在当前的学校健康教育中,很多学校都秉承着对疾病采取预防为主的态度,对于常见的可以通过学生日常行为加以预防的疾病,学校都积极开展相应的预防活动,主要集中在视力保护、龋齿防治等几种疾病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果对视力保护不注意,就极容易造成近视的后果,因此学校对近视眼的预防格外重视,为此教师应当积极配合学校的活动,监督学生做好眼保健操,并定期对学生的视力进行检查,从而促进学生眼保健操效果的提高。鉴于写字姿势不正确也会影响视力,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授课纠正学生错误的写字姿势,使学生的视力得到全方位的保护。小学生的生活习惯不好,例如吃糖过多或者刷牙不及时都会引发龋齿问题,为此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形成早晚刷牙、控制食糖量的习惯,并定期对牙齿情况进行检查,防止龋齿的严重性加大。

6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教育平台。

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既受到学校教育的影响,同时也受到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等影响。因此,我们的教育不能只局限于学校教育,而是要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相结合起来,建立家庭学校社会一体化教育平台,使学生的学习空间更宽广,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个模式互相促进,使学生实现知识与技能的内化,使之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避免学生在学校学的是一套,到了家中与社会上又是一套的现象发生。教师要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家访,尤其是对于一些留守儿童、单亲家庭等孩子,要及时与他们家长沟通,互相了解情况,使家长掌握更多的教育技巧。健康是一个广泛的概念,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身体的、精神的健康和社会幸福的完美状态。”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小学阶段的健康教育是培养青少年健康意识与良好习惯的重要阶段,因此在小学阶段加强健康教育是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相关范文推荐
  • 10-26 最优暑期实践申请书范文(15篇)
    一篇精心打造的更多申请书可以展示出申请者的自身优势和能力。更多申请书是在现今竞争激烈的社会,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申请书的重要性。如何编写一份令人印象深刻的申请
  • 10-26 优秀红色故事会心得体会范文(16篇)
    通过总结心得体会,我们可以发现自己在某个方面的特长和擅长,为未来的发展做出准备。以下是一些写心得体会的范例,从不同的角度和主题入手,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思
  • 10-26 最新村书记培训感想(案例15篇)
    范文范本是指在某个领域或某种写作形式中具有典型性的样本,能够为我们提供写作思路和参考。范文范本3:以下是一篇优秀范文范本,展示了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思想,希望可以
  • 10-26 优秀以案促改发言材料范文(15篇)
    优秀范文是对某一领域或某一主题相关作品的精选,它们通过总结和归纳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和技巧。随后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一些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 10-26 专业中职计算机教学工作计划大全(13篇)
    教学工作计划是教师对教学目标、内容、方法以及评估方式进行安排的指导性文件。下面是一些教师们用心编写的教学工作计划,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本学期我仍任教职一(四)班
  • 10-26 热门业务办理委托书中国移动(案例13篇)
    通过阅读范本,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某个文体的规范要求,从而提高自己在这个领域的表达能力。希望大家能够认真阅读这些范文范本,从中学习到一些有用的写作技巧和经验
  • 10-26 最热高一物理教研组工作计划大全(12篇)
    教研能够促使教师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进而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小编为大家收集了一些教研总结案例,希望能对大家的教研工作有所启发。本年度我们物理教研组
  • 10-26 实用爱护家乡保护环境心得体会(通用13篇)
    心得体会是我们在学习和工作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和教训。下面是一些富有启示的心得体会案例,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思考和思路。维护地球村,为实现节能环保付出实际行动
  • 10-26 精选做水果拼盘劳动体会心得(模板12篇)
    水果拼盘劳动课是学校开展的一项特色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在这次劳动课上,我深深体会到了劳动的快乐和团队合作的力量。下面我将从丰富自己的动手
  • 10-26 最热采购心得体会批评(汇总13篇)
    写心得体会可以加深对学习和工作中的问题的认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改进和优化。在下面的范文中,可以看到作者对某个事件或经历的细致观察和思考。采购是企业日常运营中至关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