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八年级物理功教案 初二物理教案(实用10篇)

时间:2023-10-13 19:50:26 作者:薇儿 2023年八年级物理功教案 初二物理教案(实用10篇)

高三教案要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特点,确保教学内容的合理安排和有针对性。接下来,小编为大家分享一些优秀的小学教案,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借鉴。

八年级物理功教案篇一

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合力,什么是二力的合成.

2.会计算同一直线上两个力合力的大小,并会判断方向.

能力目标

1.培养观察能力

通过观察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产生的效果与两个力作用在物体上产生的效果相同的实验使学生明确实验中应观察什么现象,并由此分析出这些现象说明什么问题.进而认识到观察物理现象应首先明确观察目的,并根据观察目的明确观察什么,观察的各现象之间有什么关系,这些现象是如何说明所要观察的问题的.

2.培养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能计算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合力,确定合力的方向,能已知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合力及其中一个力,求另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

情感目标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意志品质.

通过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合成的图示,培养学生欣赏线条美的能力.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教材先通过“提水”和“推木箱”两个实例说明两个力产生的效果可以用一个力来代替,这个力就叫做那两个力的合力,引出求合力的问题.接着研究两个力沿同一直线作用在物体上这种最简单情况下求合力的问题.通过“研究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力的大小和方向”和“研究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两个力的合力的大小和方向”两个演示实验,得出结论.最后联系实际,应用知识分析两个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法建议

教学中要注意从合力产生的效果与两个分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来使学生认识合力.然后说明二力的合成就是求两个力的合力.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合力的概念,还可以再补充其他的事例,例如,两个人拉着一辆车匀速前进.也可以用一个人来代替这两个人拉着这辆车匀速前进,后面一个人对车的拉力就是前面两个人对车的两个拉力的合力.

教学设计示例

重点、难点分析

1.合力的概念.

理解合力的概念关键是要让学生认识两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和一个力产生的效果相同.为了达到这一目的,除利用课本中的例子以及补充其他事例之外,可以通过实验进行定量的研究,使学生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能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并进而自己分析生活中相关事例,以加深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尤其要注意引导学生认识合力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力之和,而是等效代替.

2.同一直线上同方向的二力合成,同一直线上反方向的两个力的合成.

两个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情况很多,首先应组织、启发学生通过讨论认识各种形式的两个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实例,使学生对两个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问题有感性认识,然后对这些事例进行分析,区分不同类型,进而明确我们所要研究的问题,然后再组织学生进行课本中安排的实验.

对于同一直线上同方向与反方向二力的合成问题,在进行实验前可以让学生思考,两个力合力的大小和方向可能会怎样,在猜想的基础上进行实验.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设计示例

(一)导入新课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当一个人用力推一个物体或者提起一个物体时如果力气不够,这时再过来一个人帮忙则往往会达到目的,但是如果换一个力气比较大的人,他一个人也可以达到目的.这时我们就说一个人经过努力达到的效果与两个人相同,今天我们就来专门研究这样的问题.

(二)新课教学

1.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

请同学们举出生活中的实例说明一个人用力作用的效果与两个人共同用力作用而产生的效果相同.

学生讨论并举例

例1两个小孩一同努力可以提起一桶水,一个大人就可以提起来.

例2一个人拉一辆车拉不动,再有一个人在后边推就可以把车推动,如果一个力气大的人一个人就可以拉动.

八年级物理功教案篇二

1、理解人声音的特性。

2、体验声音的特性一——音调、响度、音品。

3、了解声音的特性在生产与生活中的应用。

(课前已让同学们准备好教学案、课本和器材)

用不同乐器演奏同一乐曲“爱的奉献”问学生能否分辨出来,反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我们学习了这节课后就明白了,(激起学生气氛“大声回答想不想知道”)

(板书:一、音调)

1、 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

这里指的高低不是我们生活中声音的大和小,是从音乐学中讲的音阶的高低,比如1 2 3 4 5 6 7 i(用唱或是演奏让学生感受)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听到的声音有的浑厚低沉,有的清晰尖细。前者音调低,后者音调高(用画眉哨演示让学生感受声音的高低变化)

通常男女生相比男生音调低而女生的音调高,那么音调的高低和什么因素有关呢?

我们来探究一下:

大家手中有橡皮筋把它拉不同长度拨一下听听声音的音调高低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可能有很多回答,注意引导到橡皮筋振动的快慢上去)

再拿钢锯条做实验:拨动伸出桌面不同长度的锯条拨听听声音的音调高低你又发现了什么?

(学生可能有很多回答,注意引导到锯条振动的快慢上去)

学生填写教学案学习研讨的2、3小题并归纳

教师总结:

2、 物体振动得越快, ,声音的音调越高,物体振动的越慢, ,音调就越低。

物理学中为了表达物体振动的快慢引入了一个重要的物理量-------频率,

3、 频率决定声音的音调(介绍频率的概念)

赫兹 hz

大家知道我们人类交流也好歌唱也好,发声是有一定频率范围的(比如调高了唱不上去,过低了说不出来),实质上我们的听觉也有一定的频率范围,大家快速阅读课本20页,你发现了哪些重要知识点,小组交流分享并填写教学案学习研讨的4小题。

接下来我们要学习声音的第二个特性,好不好?

学生回答

教师要求大声点

再大点声回答

板书并定义(二、响度)

1、 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大小)。(有些词语“震耳欲聋”、“窃窃私语”)

那么响度又和什么因素有关呢?我们探究一下:

几次敲响音叉且使这几次响度不同,观察叉股弹开乒乓球或钥匙幅度的不同,引导学生分析响度跟什么因素有关。

2、 物体的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也越大

并用示波器演示不同响度的声音在示波器上的差异

完成教学案(二)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填空部分并思考响度还和什么因素有关?

响度还跟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两个小游戏:

大家都闭上眼我拍到谁谁就说“你知道我是谁吗?”

大家仅凭听说出他的名字

大家都闭上眼睛猜我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教师演奏学生来猜

板书:

可以区别不同的人或乐器

小结一下

大家完成第四部分:基础训练(比比谁最快)

填空一人回答 另一人回答选择

作业

仔细阅读p23科学世界:打击乐器、管乐器、弦乐器

如果有时间做中考链接可在课上完成(比比谁最棒)

八年级物理功教案篇三

物理力学注重从微观到宏观。以往的技术科学和绝大多数的基础科学,都是或从宏观到宏观,或从宏观到微观,或从微观到微观,而物理力学则建立在近代物理和近代化学成就之上,运用这些成就,建立起物质宏观性质的微观理论,这也是物理力学建立的主导思想和根本目的。

1.知道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知道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能确定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2.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举例说明.

3.知道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也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1.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加深对力的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2.力的概念非常抽象,用力的作用效果去理解力的概念,加强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通过讲解日常生活中应用力学知识的实例,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

为了使学生更具体地认识力,课本中接着讲解力的作用效果.用生动具体的事例和插图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通过力的作用效果,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力是一种什么作用.

本节内容是力学知识的入门基础课,学生对力的概念的正确理解和力的作用效果的掌握对学生后续课程的理解吸收有重要作用.

有关“力的作用效果”的教学建议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教材是通过学生熟悉的弹簧、锯条受力形变等事例来讲述的,学生接受起来并不困难,在学生阅读的基础上,可向学生展示各种有关“力的作用效果”的视频及动画,通过讨论法引导学生得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的结论.

有关“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教学建议

可以向学生提问:人在做什么事的时候需要用力?启发学生举出一些实例.再从回答中筛选出表现力的推、拉、提作用的典型例子,写到黑板上.比如:人推车、人拉锯、人提水桶等.

然后对例子进行分析:人推车时,人施力,车受力;人拉锯时,人施力,锯受力;人提水桶时,人施力,水桶受力.其中,推、拉、提是力的作用.从而得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这样使学生由近及远,由浅入深地逐步理解什么是力.注意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最后明确指出:一个物体受到了力的作用,必定有另一个物体对它施加这种作用.

有关“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的教学建议

教学中应从不同层次,不同侧面来反映,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在此基础上通过力的相互作用来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受力(施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受力)物体.

以上内容应通过实验、事例加以说明.

例一:让学生用力拍桌子,问学生:手有什么感觉?(感到痛)为什么手会感到痛?让学生思考.

分析:手拍桌子时,手对桌子施力,同时手也受到桌子的反作用力.

例二:让一个学生穿上旱冰鞋用力推墙.问其他学生:为什么这位同学自己会向后退?

分析:人推墙时,人对墙施力,同时人也受到墙的反作用力.

结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进一步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1)人推车,人是否也受到车的推力?

(2)人拉锯时,锯是否也拉人?

(3)拖拉机拉犁时,拖拉机是否也受到犁的拉力?

(4)划船时,用浆向后划水,船就向前进,这是为什么?

有关新课引入的教学建议

可用本节课文大问号后面的一段文字叙述引入力的概念.指出“力”是生活中常用的一个词,用在不同地方有不同的含义.在物理学中“力”是一个重要的物理概念,有确切的物理含义.引入新课.

也可使用情景教学的方式,请一位同学把一个大铁块拿到讲台桌上.

学生前来拿起铁块.

教师可提问:有什么感觉?

总结学生的回答:因为东西很沉,拿起它用了很大的力.

引入新课:可以说“力”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词,但是在物理学中到底什么是“力”呢?这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

八年级物理功教案篇四

1、某同学用100牛的力把质量为4千克的铅球推到5米远处,他推铅球做的功是(d)

a.500焦b.196焦c.696焦d.缺少条件,无法计算

2、下列几种现象中,没有对物体做功的是(d)

a.物体在绳子拉力作用下升高

b.静止的小车在拉力作用下运动起来

c.汽车在刹车阻力的作用下速度降低

d.人用力搬石头,石头不动

3、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两次拉着同一物体在同一水平面上运动,两次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其对应的弹簧测力计示数分别为f1、f2,相同时间内所做的功分别为w1、w2,则它们的关系正确的是(b)

八年级物理功教案篇五

在前面已经学了电功和电功率的知识,对于本节课学生已经不会感觉到陌生。在教学中要充分的强调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这一点,让学生明白功的两个因素是力和距离发,教材上也用了很多的例子,大量的图片事例来说明这一点。可以作一下教材上的实验,使学生对影响功的两个因素有充分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解释做功是能量转化或转移的过程。

能背诵功的概念,阐明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功的物理意义。

情感价值观

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三、重点难点

功的计算

影响功的两个因素通过实验来得出,设计表格得出公式w=fs

四、教学媒体

多媒体电脑,投影机

五、课时建议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功通过上面的例子向学生提问它们的共性。

总结结论:

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动能和势能发生了改变,我们就说力对物体做了功(work)学生回答问题,通过课本上刹车的例子,体会生命的可贵。

影响功的两个因素观看马拉车,举杠杆,人提水桶不做功的动画。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有的做了功,有的没有做功。得出一个设想。

做实验验证自己的设想,学生分组做课本上动滑轮的实验,在设计一个定滑轮的实验。

总结学生的结论总结规律:

功=力×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用公式表示就是w=fs;

w--功--焦耳(j)

f--力--牛顿(n)

s--距离--米(m)

讲解焦耳的生平和对科学的贡献学生观看并思考。做分组实验。

得出结论,总结共性,在实验中得到乐趣,体会经过验证得出的结论才是正确的结论。

通过焦耳的例子体会科学探索的过程的科学家的贡献。体会物理来源于生活,作用于生活

想想议议结合人提水桶不做功的动画来想想为什么要强调“在力的方向上”学生讨论,得出结论。

八年级物理功教案篇六

八年级物理功教案:

第四章第一节

教材分析

的概念是本章的教学重点之一,其概念及应用贯穿于全章。通过本节学习,应使学生初步建立的概念,并学会分析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从而为本章以后的学习打下较好的基础。

本节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从的角度来分析力学现象。通过实验和实例的分析,注重引导学生学习物理的思维过程,使学生受到学习方法的训练。

一、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的概念,理解做的两个必要因素。

2.初步理解的计算公式,的单位,初步学会用的计算

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教学直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的概念和做的两个必要因素,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的概念。

教法指导

一、授课思路

1.由学生动手做简易实验,通过学生对现学的感知,引导学生分析而引人的概念。

2.通过简易实验的分析得到的大小的计算公式,同时在逐步引导学生分析实验得出公式的过程中,逐步渗透物理学的研究方法。

二、教学准备

约码1盒,幻灯片。

教案实例

一、学习目标

1.从实验和实例中,能概括出做的两个必要因素,明确的大小是由这两个因素的大小所决定的。

2.写出的定义,计算公式和单位。

3.能在具体事例中指出是什么力做,谁对谁做。

4.初步学会用公式w二尼及变形式计算。

二、教学过程

(一)引人新课

提问:平时,我们常用力去移动物体,使其位置改变。下面请同学们一起做三个小实验。

(学生实验*用手匀速将放在桌旁地面上的书包和4本书分别提到桌面上。

问:两次移动的距离怎样?哪次“累”一些呢?为什么?

答:两次移动的距离相同,提书包“累”一些,因为提书包需较大的拉力。

[附板书门移动相同的距离,需要的力越大越“累”学生实验用手将放在桌旁地面上的书包分别匀速提到凳子上和桌面上。

问:哪次“累”一些呢?为什么?

答:提到桌面上“累”一些,因为移动的距离较大。

(附板书2)用同样的力移动物体,移动的距离越大越“累”。

[学生实验3j用手将书包提5厘米左右和将4本书从地面提到桌面上。

问:哪次“累”一些?为什么?

答:无法比较,因为两种情况需要的拉力大小不同,移动的距离也不同。力的大小不同,移动的距离不同,无法比较哪次更“累”。

讲述:由此,人提物体“累”的程度,不能仅仅单独由力的大小或单独由移动的距离大小来比较或表示,所以我们引人一个新的物理量——机械(简称)。

板书:一、

(二)讲授新课

设问:这个物理量和什么因素有关呢?请同学们看图。(用幻灯片打出课本70页图4-2人推小车,图4-3起重机吊重物。)

问:这两幅图中有什么共同的地方或者共同的要素。

答:都有力,物体都移动了一段距离。

问:移动的距离和力之间有何关系?

答:是在力的作用下,沿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答:起重机的拉力(或起重机)对重物做。

问:由此物理学中必须满足什么条件才算对物体做?

答:物体必须受到力,而且还要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

【板书2〕l.做的两个必要因素

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演示1]手提着钩码在空中静止不动,问拉力是否对钧码做?为什么?

答:没有,因为虽有拉力,但没有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演示2]手提着钩码匀速水平移动一段距离,问拉力是否对物体做?为什么?

答:没做,因为拉力在竖直方向,钩码的移动是水平方向的,不是在拉力方向上移动的,所以拉力没做。

〔演示3}手提着钧码匀速上升,问拉力是否对物体做?为什么?

答:拉力做了,因为满足做的两个必要条件。

问:请同学们举几个生活中做和没做的实例。并分析。

答:。

问:在上课起始的三个实验中,拉力对物体是否都做了?哪种情况下做多?如何进行比较?我们已经知道做需具备两个必要因素,那么的大小和这两个因素有何关系呢?先想一想,请同学们说看法。(鼓励学生讨论猜测,发表不同意见)。

问:到底的大小与力和距离有何关系?让我们一起用实验验证。

演示:人匀速提钩码,把提起一个钩码的力作为1份力,0.5米的高度作为1份距离,那么匀速提起一个钩码上升1米高度所做的就为2份。

问:分析表格数据,谁能总结出的大小与力的大小和距离一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答:力越大,使物体移动的距离越大,边一,或力的大小跟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成正比,跟物体沿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成正比。

讲述:力学中规定。

(板书3)等于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

的公式:=力x距离

w=f·

讲述:知道了的计算公式,我们可以用它来计算的大小,要计算的大小,要先确定的单位,的单位是由力的单位和距离的单位决定的。力的单位是牛,距离的单位是米,那么的单位就是牛·米。为了纪念英国物理学家焦耳对物理学做的杰出贡献,把的单位牛顿·米就称为焦耳,简称焦。

〔板书4)的单位:焦耳(焦)l焦耳二l牛顿·米

答:拖拉机的牵引力做了2.85x107焦的。

分析:因为马在水平路面上前进,竖直方向上没有通过的距离,所以车受的重力不做。求马的水平拉力,可从已知拉力做和车前进的距离,由w=f·s公式求得。

答:车受的重力没有做,马的水平拉力是750牛。

学生阅读课本月页最后一段至72页本节结束,老师简单小结。

(三)巩固检测:打幻灯片。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视、指导,请同学说结果。

小结:的大小是由力和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大小共同决定的,作用力大的做的不一定多,距离长的过程做的也不一定多。解题时要注意单位统一。

打幻灯片:

(例题4)小刚把重为1000牛的箱子沿着水平地板推动1米,小刚对箱产做的

a.1000焦b.l焦c.0焦d.无法确定

引导学生分析物体受到几个力,画出力的示意图。

(四)小结:幻灯打出学习目标,结合板书小结,并强调做的两个必要因素是判断力是否对物体做的缺一不可的条件,的计算公式w=f·s及单位1焦耳一l牛·米,在应用中注意各量的对应关系及单位的统一。

(五)布置作业:课本72页练习l、2、3。

习题解析

1.包括两个必要的因素:一是________的力;一是物体________通过的距离。

参考答案:作用在物体上,在力的方向上。

2.某人用50牛力把重20牛物体竖直向上移动了2米,该人做()

a.40焦b.60焦c.100焦d.140焦

参考答案:c

简要分析:本题目问的是人做多少,而人对物体的作用力是so牛,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是2米,所以做w=f·s=50牛x2米=l00焦,强调各量的对应关系。

参考答案:解:w=f·s=28500牛x3600米=l.026x108焦

八年级物理功教案篇七

八年级下册物理功教案: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1.知道力学中做功的含义。能说出做功包含的两个必要因素,并能判断出力是否对物体做功。

2.明确计算功的大小的表达式,以及表达式中各物理量的物理含义和单位。

3.能应用公式w=fs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明确力学中功的含义。

教学难点判断力对物体是否做功,以及做功的计算。

教学工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板书

八年级物理功教案篇八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功的概念:

(1)知道做机械功的两个不可缺少的因素,知道做功和工作的区别;

(2)知道当力与位移方向的夹角大于90时,力对物体做负功,或说物体克服这个力做了功。

2.掌握功的计算:

(1)知道计算机械功的公式w=fscos知道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焦耳(j);知道功是标量。

(2)能够用公式w=fscos进行有关计算。

二、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是使学生在理解力对物体做功的两个要素的基础上掌握机械功的计算公式。

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的位移与物体运动的位移容易混淆,这是难点。

3.要使学生对负功的意义有所认识,也较困难,也是难点。

三、教具

带有牵引细线的滑块(或小车)。

四、主要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功这个词我们并不陌生,初中物理中学习过功的一些初步知识,今天我们又来学习功的有关知识,绝不是简单地重复,而是要使我们对功的认识再提高一步。

(二)教学过程设计

1.功的概念

先请同学回顾一下初中学过的与功的概念密切相关的如下两个问题:什么叫做功?谁对谁做功?然后做如下总结并板书:

(1)如果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并且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了位移,物理学中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然后演示用水平拉力使滑块沿拉力方向在讲桌上滑动一段距离,并将示意图画到黑板上,如图1所示,与同学一起讨论如下问题:在上述过程中,拉力f对滑块是否做了功?滑块所受的重力mg对滑块是否做了功?桌面对滑块的支持力n是否对滑块做了功?强调指出,分析一个力是否对物体做功,关键是要看受力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是否有位移。至此可作出如下总结并板书:

(2)在物理学中,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的位移,是做功的两个不可缺少的因素。

2.功的公式

就图1提出:力f使滑块发生位移s这个过程中,f对滑块做了多少功如何计算?由同学回答出如下计算公式:w=fs。就此再进一步提问:如果细绳斜向上拉滑块,如图2所示,这种情况下滑块沿f方向的位移是多少?与同学一起分析并得出这一位移为scos。至此按功的前一公式即可得到如下计算公式:

w=fscos

再根据公式w=fs做启发式提问:按此公式考虑,只要f与s在同一直线上,乘起来就可以求得力对物体所做的功。在图2中,我们是将位移分解到f的方向上,如果我们将力f分解到物体位移s的方向上,看看能得到什么结果?至此在图2中将f分解到s的方向上得到这个分力为fcos,再与s相乘,结果仍然是w=fscos。就此指出,计算一个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的大小,与力f的大小、物体位移s的大小及f和s二者方向之间的夹角有关,且此计算公式有普遍意义(对计算机械功而言)。至此作出如下板书:

w=fscos

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力的大小、位移的大小、力和位移的夹角的余弦三者的乘积。

接下来给出f=100n、s=5m、=37,与同学一起计算功w,得出w=400nm。就此说明1nm这个功的大小被规定为功的单位,为方便起见,取名为焦耳,符号为j,即1j=1nm。最后明确板书为:

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焦耳(j)

1j=1nm

3.正功、负功

(1)首先对功的计算公式w=fscos的可能值与学生共同讨论。从cos的可能值入手讨论,指出功w可能为正值、负值或零,再进一步说明,力f与s间夹角的取值范围,最后总结并作如下板书:

当090时,cos为正值,w为正值,称为力对物体做正功,或称为力对物体做功。

当=90时,cos=0,w=0,力对物体做零功,即力对物体不做功。

当90180时,cos为负值,w为负值,称为力对物体做负功,或说物体克服这个力做功。

八年级物理功教案篇九

第(2)次与第(1)次相比,做功数值上的关系?

2、如图4,将重2n的物体匀速提升0.2.不用滑轮组做的功w不用机械?

【课堂反馈】

1.一个人用100n的力往下按某一杠杆,把一个物体举高了0.5。如果人手下降的高度是2,在这一过程中,人做的功是____,被举高的物体重_____n。

2.用10n的水平拉力拉着重为60n的小车在水平路面上前进3.5,拉力做的功为__,重力对小车做的功是__。

3.某同学用20n的力将重50n的铅球沿水平方向扔出,球在地面上滚动了10后停下。在铁球滚动的过程中,人对球做的功是____,重力对球做的功是___。

4.举重运动员把重1500n的杠铃举在2高处静止不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5.对于功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作用在物体上的力越大做的功越多

b.物体通过的距离越长,对物体做的功越多

6.一个人把5n的砖头沿冰面水平抛出,砖头在冰面上滑行20停下来,则砖头在滑行的过程中()

a.人对砖头做功100b.惯性做功100c.重力做功100d.上述均不正确

7.起重机的钢绳将500牛顿的物体匀速提高6米后,又水平匀速移动4米,钢绳对物体所做的功为()

a.3000焦耳b.5000焦耳c.20xx焦耳d.1000焦耳。

9.如图3是在水平面上移动重物的装置,若物重为600n,在阻力为重力的0.2倍时,匀速移动物体,使其以2/s的速度前进,经过5s钟,(滑轮内部摩擦及滑轮重不计)试求:

(1)拉力f的大小。(2)拉力f所作的功。

【作业布置】

预习11.4功率完成补充习题相应作

八年级物理功教案篇十

一、知识与技能

1、结合实例认识机械工的概念,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能用生活、生产中的实例解释机械功的含义。

2、理解功的计算公式,并能进行相关计算,知道功的单位是焦(j)。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从实例中认识做功需要两个必要因素的过程,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简单规律的方法。

2、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掌握功的计算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学习活动,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使学生有克服困难的信心,能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的喜悦。

2、通过对生活中实例的解释,让学生体会到物理知识的应用,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欲望。

教学准备

滑轮、砝码、细绳、小车、木块、图钉、弹簧秤、木槽、铁球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教学难点:能够正确的理解、计算功。

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相关范文推荐
  • 10-13 2023年元旦联欢会校园宣传语(精选5篇)
    理想是塑造人格和培养品质的重要元素。如何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遇到挫折和困难时保持信心和坚定,是我们需要学会的重要能力。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理想的文章,
  • 10-13 小猪变形记教案及反思 大班阅读小猪变形记教案(通用11篇)
    3.初一教案是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大纲制定的教学设计,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基于多年的教学经验,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中班教案模板,希望能够对您的教学有所帮
  • 10-13 最新演讲幽默风趣开场白 班干部竞选演讲稿幽默开场白(模板17篇)
    欢迎词不仅仅是对您的欢迎,更是对我们共同发展的期望和祝福。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几段经典的导游词,感受不同景点的风采。演讲幽默风趣开场白篇一每个班都需要一批好的
  • 10-13 2023年初中毕业班会演讲稿(精选8篇)
    家长会是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和决策的重要机制,发挥了家庭教育的积极作用。在阅读这些范文时,可以注意它们的结构、语言运用和论证逻辑,从中学习优秀的写作技巧。初中毕业班
  • 10-13 最新甜蜜的句子精彩段落摘抄 甜蜜的句子精彩(汇总6篇)
    就职意味着从一个职业岗位上获得了正式的录用,并愿意履行职责和义务。建立职业规划,明确职业目标,制定实现目标的具体步骤和计划。以下是一些就职成功的案例分析和指导,
  • 10-13 2023年早安的问候语暖人心打动人心(优秀14篇)
    诚信是个人及组织长久发展的重要因素。诚信在金融行业中的重要性和影响是怎样的?以下是关于诚信行为的报道,对于我们提升诚信意识有所帮助。早安的问候语暖人心打动人心篇
  • 10-13 2023年教师节座谈会说 教师节座谈会校长发言稿精彩(通用8篇)
    公益不分大小,只要是为社会和他人做出的贡献,都是可贵的。我们应该如何培养和激发更多的公益创新和创业精神,为社会带来更多的改变。如果你还不知道怎么写一份完整的公益
  • 10-13 2023年村道路安全隐患排查简报内容(优质20篇)
    没有谁的黄金岁月是一帆风顺的,但只要坚持梦想,不畏挫折,就会收获令人瞩目的人生总结。总结应该突出自己的成就,但也不能过分夸大,要实事求是。励志范文是时代的风向标
  • 10-13 2023年个人疫情期间保证书(优秀8篇)
    诚信是人与人之间建立信任的基础,只有诚实守信的人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在写诚信总结时,要避免夸大和虚假,保持实事求是的态度。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诚信资源,可以用
  • 10-13 最新国庆节简单祝福语(优质15篇)
    诚信是社会交往中不可或缺的质量,能够建立稳固的人际关系。对待自己的承诺,我们要严格遵守,不轻易改变,不因个人原因造成损失他人的信任。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诚信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