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我的父亲母亲亲情散文(精选8篇)

时间:2023-10-13 12:12:21 作者:FS文字使者 最新我的父亲母亲亲情散文(精选8篇)

条据书信是一种规范的书写格式,它通常包括日期、称呼、正文、落款等要素。如果有需要,可以提供相关文件和附件,以便对方了解和核实交易细节。接下来,我们将为大家分享一些实用的条据书信范文,希望可以激发你的写作灵感。

我的父亲母亲亲情散文篇一

家乡的小路,我爱你,从出生的那天起我的小脚丫就被深深地印记在你的泥土里。

没有谁知道,小路你曾经给我快乐的童年,在那里我和伙伴们快乐的奔跑着,玩耍着

成长着,学习着。

如今的我已不再熟悉,当年读书时小路的样子了。

记得俄罗斯有一首民歌《小路》,这首歌很感人,更重要的口哨中让我想起了许多未曾忘怀的故事,是它让我再一次联想到家乡,家乡的那条羊肠小路。

睡梦中,我发现自已似乎已经梦回到了家乡,我的脚步无法停止前进,却又无法在这泥泞的小路着抽起我那条已年迈的双腿,我满头大汗的走着,却又满心欢喜的走在这条乡间小路上,在那里我已然忘记自已已身在醉梦中。

在那里我还曾记得母亲用米饭为我包的窝窝头,父亲为我做的小竹马。

父亲老了,母亲也老了,她们深情的看着我,却又没有发出声音,她们的眼神中流露出来的是一种思念却又像是一种对儿子深深的爱。

此刻母亲正为我编织着手中的毛衣,在她的手中毛线被一根根的银针穿起,但手却不像以前那样使的灵活了,一次次的死结却又一次次让母亲吃力的从新来过,看着满头大汗的额头,我着急地拿起口袋里的手绢儿,正想递给她时,却发现母亲已经睡着了,今天的冬天,我又能收到母亲的毛衣了,虽然不是很时尚,虽然不是很漂亮,但我却还是如获至宝,一直以来母亲的毛衣都被我保存得好好的,虽然天冷,但我还是舍不得穿,每年母亲寄过来的毛衣,我都是穿以前或都已经破旧的,看着毛衣中的一个个空白的洞,我的心就像是被某种意念催生出一种情愫,一下子忍不住泪就滴答在母亲给我的心衣上。

母亲老了,毛衣上的线也越来越松了,但却未能让我这个在外的儿郎感受到一丝异样,拿着母亲寄来的毛衣,我用手轻轻的抚摸着,它我感受到了温暖,它我感受到了亲情的至真,母爱的伟大。

母亲你还好吗?我想写封信给你,却又怕在这个夜里让你再次为我流下伤心的泪。

爸你还不睡吗?是不是又在为我的事担心了,我不是说过明年再找一个好一点的吗?

你就别怕心了,我又不是曾经的小孩子了。

老爸你的关节炎怎么样了,是不是又犯了,我寄给你的药你用了吗?别舍不得用呀,你用那些药膏是没用的,根本治不了本,只是一个心理安慰罢了。

父亲已然拿着手中的刀,做起了手艺活,看着一条条细细地竹条被父亲那有着年轮的手,编织着一个个美丽的花篮,我的心仿佛又再次变成曾经你手下的徒儿。

虽然我的手没有你的那样熟练但我的认真劲可不输给你哟!看着父亲憔悴的模样,不知不觉我的'心飞回到了记忆的那样思碎。

给完钱就忙不转身的回去了,看着父亲,我用手紧紧地捻着手中用油纸包了好几层的钱。

“爸你吃了吗?要不要就在食堂吃点儿?”我细心地看着父亲,从未有这种感觉,父亲的脸变黑了,手也变粗糙了,更重要的是背也重驼了。

父亲回答道:“娃,爹吃了,你回去安心读书吧,别忘了没钱向家里拿呀。”父亲的话,让我明白,如果父亲的付出得不到回报的话,那我就真的对不起咱爹咱娘了。

在一次不经意的时刻,我走在大街上,看见了父亲,父亲正卖着竹篮,吆喝着:“卖竹篮呀,卖竹篮呀,便宜的竹篮啊!”我偷偷地看着父亲,此刻正瞧见一个陌生人向父亲询问价钱:“老头儿,这竹篮怎么卖呀?”父亲回答道:“便宜只要你1块5毛。”陌生人又再次砍价:“你这老头儿也太黑心了吧,人家都是卖1块的你居然卖1块5,你如果卖的话就卖1块吧。”父亲摇了摇头,父亲没有想做这次买卖,这次如果不是我需要急钱儿,父亲肯定就卖出去了,听说我就要高考了,要交什么报名费,父亲连夜赶织了10个竹篮来到了集市,集市离我家有几十里地,父亲是徒步挑过来的,天还没亮时,父亲吃了一点小米粥,带上母亲做的几个烙饼,就急急忙忙的赶来了。

父亲的腿哆嗦着,早晨的雾一定是湿着了他的腿了,而且腿上的裤腿有几个明显摔倒时留下的洞眼。

我满含着泪,躲在好远的一个房角处,蹬下来失声痛哭,眼泪哗地流下来了。

父亲还在跟那陌生人讲着价,就在这里父亲没想到集市的管理员来了:“这位大爷儿,怎么你不知道吗?这里的摊位是要交摊位费的?”父亲没有听明白过来,只是点点头,看着这人就知道一定是个当管儿的。

“大爷儿,你收拾一下东西回家吧,看你这么老了,我也不收你的钱了,你这些东西就卖给我吧?”父亲这刻听明白了,但父亲却牛得很:“什么你要的东西,我要给你钱?还有没有王法了。”父亲可能是耳背,居然听错了。

当我离开的时候,已是黄昏了。

那夜星星很亮,我的心却也因此变得亮了。

我的父亲母亲亲情散文篇二

我出身在浙北的一个小农村里,爸妈是再也朴实不过的农民,还有一个比我小两岁的妹妹,一家四口,日子过得平淡、真实。

任凭异乡的岁月如何淡漠,我对家的记忆依然清晰。父亲是家里的老大,他的亲身父亲在生下他后便和我奶奶离了婚,而我爸则跟了他的母亲,因此在当时的家庭环境里,我爸的生活处境相当的艰难。后来我爸跟我聊天的时候经常谈起他的读书时代,他说,那些日子经常背个书包再牵一头牛,经过学校时,把书包往教室一扔,然后开开心心地放牛去了。

父亲不爱说话,很沉默,这样的性格造就了他的诚实、善良和热心,村里如果谁需要帮忙,只要招呼一声,刮风下雨,他都乐此不疲。我感触最深的就是:每逢大年三十,村里人都把大条大条的活鱼往我家里送,当然不是送给我们吃的,而是要我爸给他们做鱼丸。我爸做的鱼丸可谓是打遍村里无敌手,不仅如此,每次做好后,还挨个帮他们煮好,美其名曰:好鱼丸要配好火候才有好味道。也就因为这个,常常导致我们自家的年夜饭一拖再拖,而我爸却很快乐。

因为生活的困难,父亲断断续续念完初一就辍学了,可他对我们的教育是严厉的。记得我刚上“学前班”那天,父亲给我买了一个白色的塑料文具盒,用毛笔浸上红色的油漆在文具盒的底部写上了我的名字,说:“这样就不怕弄丢了。”可没过几天我还真把它弄丢了(现在已记不起当时是怎么丢的,好好的放在书包里,怎么会丢了呢?呵呵。)下午放学胆胆怯怯回到家中,只见桌上赫然放着我那个丢了的文具盒,爸爸一脸严肃,问我丢了东西怎么还敢回家。我却理直气壮地说道:“丢了就丢了,现在不是捡回来了么。”只见爸爸迅速起身,拿起文具盒就朝门外扔了出去,我被吓得浑身打颤(记忆中这是爸爸唯一一次对我凶)。后来听妈说,是村里人在路上捡到了,看到我的名字就给送了来。打那以后,我再也没有丢过任何东西。

这就是我爸——那个当年瘦高瘦高的农村小伙。

也许相对我爸来说,我妈的生活条件要好的多,因为我外曾祖父那时是地主阶级。不过他们似乎有着一点家庭上的相似之处:我外婆的第一个丈夫在生下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后就离开了人世,这个孩子就是我现在的姨妈。后来,外婆有了第二个丈夫,生下我的母亲。母亲个子矮小,是因为她出生后就患了一种病,四岁的时候还走不了路。

母亲是个典型的贤妻良母。她不仅会裁缝,会绣花,而且还会一手绝美的毛线活。那些年,我们一家所穿的毛衣、毛裤、外套、布鞋等等,只要能从缝纫机下走的,只要能用毛线织的,每一样都出自于她那双似乎永远也闲不下来的粗糙的手。印象最深刻的是:读小学那会儿,家里经济非常据拮,即使过年也很难有新衣服穿。心灵手巧的母亲就把我们那些穿旧的外套拆掉再翻新,把里面颜色较新的那层翻到外面,把旧的那层放在里面,再经缝纫机一踩,一件新衣服就做好了,穿着它去拜年,心情很是舒畅。如今,大街小巷各式各样的衣服挤满了我们的衣柜,试问真正合身的又有几件?知儿者,甚是母亲也。

岁月在父母的白发和皱纹上印证了它的匆匆和无情,我也在温州工作了5个春秋。这5年来我极少回家,因此一有空,我就会静静地回忆家里的一切,感恩我那艰辛的父母为儿女所付出的点点滴滴。

我清晰地记得,在我刚出生后的这几年里,也就85年左右吧,父母不管是去街上还是走亲访友,出门都是靠走路,那时我们姐妹俩的交通工具就是“竹篮”(大家一定很难想像竹篮是怎么回事吧)。父母把我和妹妹各自放在一个很大的竹篮里,然后用一根长长的扁担挑在肩上,硬是把我们一路挑到十公里之远的.外婆家。有时只有我们姐妹中的一个,父母就在其中的一只竹篮里放几块石头,以求两边平衡。坐在父母肩膀下悬空的竹篮子里,双手紧紧地拽着两根竹柄,我竟安然地睡着了。

等我们长大了些后,家里的那辆重磅上海牌自行车就接任了承载我们一家四口的重任。那会儿,爸爸骑车,我坐在最前面的横杆上,妈妈坐在后座,怀里还抱着妹妹。比起竹篮,似乎要轻松多了。这种现象当时在我们村里非常多,逢年过节,走亲访友,路上随处可见。

渐渐地,家里有了一些积蓄,在我爸爸36岁那年,他买了一辆载重型拖拉机,为了供我们姐妹俩上学,老爸跑起了运输。打那以后,我母亲从没有过上安心的日子,焦急、等待和担心成了她生活的全部。由于起早贪黑,疲劳过渡,父亲大大小小也出了几次事故,最后依然坚持供我们顺利完成学业。

老爸对那辆陪伴他近六年的拖拉机是有感情的,以至后来不跑运输的时候还坚持用拖拉机载我们去踏青、游玩。而我的老妈,一个天生晕车的人,却唯独坐我爸的拖拉机不晕,这让我那幽默的父亲甚是感动。搬张椅子坐在拖拉机的后厢里,迎面而来的春风又一次将浓浓的父爱散播、传扬。

时间一晃已是了,父母也相继跨上了50岁的门槛。我的一位在县城的表舅替他们在一个花园小区找了一份传达室的工作,工资不高,可爸妈却很满足,他们说:“现在好了,我的女儿也不用给我们老两口寄生活费了。”我听了,心里一阵酸楚,泪水顷刻间下落。

我的父亲母亲亲情散文篇三

我的母亲,不是作家、诗人,却很会写书。

母亲写成了一部书,一部自传体的皇皇巨著,用90年的光一陰一。

这部书里说,生逢乱世、饱受饥寒折磨、尝尽人生艰辛的母亲,刚交虚岁十七的那一年除夕,被爹一娘一急急忙忙打发出嫁,就为家里少一张吃饭的嘴。

母亲在老孙家,不但要侍奉公婆,还养育着四子三女。在那漫长的艰难岁月,特别是半个世纪前的“三年困难时期”,我一家老少都能挺过来,除了依靠我父亲微薄的工资,更有赖于母亲的顽强支撑和勉力一操一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母亲两眼一睁就手脚不停:生产队一敲钟急忙去出工,收工回来赶紧做饭,晚上还有做不完的针线活。此外,半夜去推水车浇自留地,起五更推碾子推磨等等,都是家常便饭。有好几次,母亲把饭做熟,孩子们围着桌子狼吞虎咽,她却累得先要倒在炕上喘一息一阵才行。记得有一天,街上放映免费的电一影,母亲不去,说不一爱一看,叫我领着弟弟妹妹去。看完回家,见母亲正在炕上哼着小曲硌玉米棒子。不知不觉间,她的双膝关节严重变形,腰椎发生了病理一性一骨折。听医生一说,我又惊又悔,而母亲却像没事一样,仍旧一操一劳不停。

母亲作为长媳,常受公婆夸奖,说她孝顺,通情达理;作为大一嫂,深受小叔和妯娌们的尊敬和一爱一戴,说她明智、大度,拿得起放得下。母亲的四房儿媳,职业不同,一性一格各异,却个个孝敬公婆。有人讨教时,母亲说:要让媳妇好,婆婆得当好。我有两条:明理,真心。明理,就是说话办事合情合理,在财物方面一碗水端平,不偏心,不藏一奸一,叫人家在理上服你。真心,就是和媳妇交真心,像闺女一样真亲真热。

我父亲工作在外时,管教子女多是母亲的事。常听母亲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她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当尺子,言传身教,引导我兄妹好好做人,好好做事。她说,光宗耀祖不一定大富大贵,要紧的是走正道,一辈子问心无愧。绝不允许胡作非为,给祖宗挣骂名。

母亲生一性一要强,极重信誉和尊严。她常说,人有脸树有皮,活要活得有模有样。早年间有一次,我父亲为公事经手借了一笔钱。到年关,债主登门讨债。母亲没有因为借钱不是私用且家里没钱而推托。她把买来准备过年用的一块猪肉退还卖主(谎称肉买多了),拿退回的钱抵了债。在母亲看来,吃不吃肉事小,丢一了信誉和尊严事大。条件再差,母亲也要尽力把孩子们收拾得像模像样。孩子的穿戴无力求新求好,但总要保持整齐、干净,绝不像别人家那样,让孩子衣裳破着窟窿,露着棉花。我兄弟从小都留分头,头发一长,母亲就让去理发店,说头发长得像牲畜的“护眼鬃”,看了心里堵得慌。

母亲一性一格坚忍、刚强,又像菩萨一样,善良、慈悲。贫穷时,她穷得有骨气,从不对人低三下四;同时,又乐于帮助更穷的人。家境改观之后,她更是怜贫惜弱,容不得恃强凌弱和见利忘义。她的二儿媳拾金不昧,把捡到的8万元现金原封交还失主。有人说这太傻了。母亲却称赞二儿媳,她说:不义之财不能拿,伤天害理的事不能干。将心比心想想,咱要是把这钱昧下,人家的'日子就别过了。

和许多人老来糊涂不同,母亲的记忆力一直好得令人惊叹。乡邻们有什么道理不明白或陈年老事记不清了,习惯于向母亲请教,闹家务纠纷的也请她评析、调解。人们打心眼里喜欢这个鹤发童颜的老寿星,说看她的一精一神头能活过百岁。

但母亲没到百岁。今年正月十二凌晨,她突辞尘世,翩然去了天国。

母亲留给儿女的,只有珍贵无比的一部书。

只是,她写的这部书一个字也没有。母亲是个文盲,连自己的姓名“张玉梅”三个字也认不得。

我的父亲母亲亲情散文篇四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父亲,我们在岁月里描绘他的形象,油墨的明暗映衬出他们不同的脸。我的父亲有一张沧桑的脸,更多时候他还是爱微笑,可他把一首童谣和人生故事全藏进了皱纹,在我梦里展开。

――题记

6月19日,重庆迎来了中国美术馆西部美术藏品巡回展,一百多件藏品都属各处名家之手笔,有张大千的《松荫观瀑》,吴冠中的《巴山春雪》,罗中立的油画代表作《父亲》等。

这些作品原来都只能在书中或画册上看到,这次算艺术回馈于重庆本土普通百姓。观赏者可近距离欣赏大家手笔:山水画之灵秀瑰丽;花鸟画之神韵妙笔;人物画油墨之浓淡巧分春、夏、秋、冬。

画家张大千也曾在重庆工作过,岀生于四川内江市区,祖籍广东番禺。五十年代,有“画荷圣手”之美誉,后旅居海外。与齐白石齐名,有“南张北齐”一说,响誉海内外。而罗中立算后起之秀,土生土长的重庆人,他的油画《父亲》创作完成于八十年代,参加过中国第二届青年美术展,斩获金奖桂冠。后来此画收藏于中国美术馆,是中国美术馆的镇馆之宝。在世界巡回展也仅四次,阔别三十五年后,《父亲》这次荣归故里,于重庆人而言,是莫大的欣慰!

因为名画每次巡展都会有损耗,对运输条件要求也很苛刻,这次西部巡回展中国美术馆特意调来了专用特制低车盘卡车,北京至重庆全高速武警押运运输,因重庆气候较湿润,而名画对展览的温度、湿度都有较高的要求,重庆美术馆作好了迎接油画《父亲》和众名家画作到来的准备。西部藏画巡展在重庆共巡展四十天,除了重庆美术馆,市民还可在解放碑美术馆参观,市民凭身份证领券可近距欣赏名家画展。

在想象中,参观名家画展应人潮如水,人声鼎沸。可在重庆美术馆内,领到券的市民秩序井然,是啊!这是一场艺术的盛会,一场灵魂对话的典雅之约。

那多么像我的父亲,我突然想给父亲写信,可又怕他无法收到,我只好把只言片语留在qq日志里,更多成了回忆。

往事如一本书,慢慢轻拈尘卷,展开是和父亲有关的章节,跃然于脑中回放。

我生于七十年代,六岁时土地还未包产到户,农村还是大集体劳作的时代,那时农业并不发达,几乎吃不饱饭,生产队分给一家一户的粮哪够吃。这可愁坏了父亲,除了白天上工外,总是在夜深人静时还在和母亲编东北炕席,只听到竹砍板与蔑条发岀沙沙的摩擦声。而一张席子可卖一元钱,竹子是自家房前屋后的,也可补贴些家用。那时,吃肉成了我们的奢望,二叔有工作,他们家生活好一些,每次闻到熬锅肉香,馋得我和小妹直流口水,村里的小孩常去他家守嘴(守在门外等主人发善心),可父母教导我们要有骨气,我们从来不去。

父亲和母亲熬夜编炕席常编到晚上十二点以后,除了称油买盐,送礼开支等,一个星期买一次肉给我们打牙祭,父母几乎只喝一点汤,均分给我和小妹,我们吃了连碗都舔得干干净净的。有时父亲母亲会湿润眼睛,而我们似乎不能体会他们那一刻的心情。

当时农村建房子大家都是互相帮忙,不用给力钱的。父亲劳力好,常帮村邻抬石柱子,哪家建房子,都有父亲的身影。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我们老家这边多是串架房子:石柱子,木檩子,有椽皮青瓦那种,也算粉墙黛瓦的民居吧,依山而建,傍水而居,高低错落有致。帮人家干活,主人再穷也要好酒好肉招待,不能亏了下力人,可当时生活很紧张,家家都不宽裕,建房子都是攒出来的钱。凉菜(卤菜)也有片数的,一桌八个人,一盘就八片,父亲为了让我们兄妹吃到肉,总是在该他夹肉时他不吃,摘一朵菜叶包好留着,拿回来给我们吃。记得几乎是我们睡得迷迷糊糊时,他就回来了,把我们喊醒“看爸爸给你们带什么回了!”我们闻到卤肉香自然就醒了,自然是吃得津津有味。而他就那样微笑着坐一旁,看着我们兄妹吃。我们就在那样的环境里一天天长大。

有一件事至今还记忆犹新,是1979年的事,生产队收获的粮食全放置在合作社的保管室里,那是全生产队的口粮,每天晚上都有人守夜。两人一组,记得爸那次和一个保管员分到一组。那时农村还没用上电,合作社房子的檐柱上会挂一盏马灯,农村的夜晚特安静,蝈蝈蛙鸣是催眠的夜曲,偶有几声狗吠,伴着天上稀疏的寒星。隔半小时,他们就会拿手电筒绕合作社巡逻一圈。父亲和保管员一边抽着烟,一边摆龙门阵(聊天),打发这静寂的一夜。那个姓李的保管员沉默了一会儿,开口了“荣国,你看这个世道,我们一家几个娃饿得黄皮瓜瘦的,当父亲的心疼呀。”“那有什么办法呢?大家都一样。”父亲言道。保管员望了望父亲“你看这儿不是有现成的吗?饿死胆小的,撑死胆大的!”父亲一脸诧异的眼神,沉默片刻说“这是全生产队的口粮啊!我们拿了,别人不是分得更少吗?这也是监守自盗,犯法的事,绝不能做。”他们的谈话陷入了尴尬中,当时父亲认为,这事就这样翻篇了。

可第二天天亮,岀了一桩怪事,从保管室到我家的房子沿路都有撒落的谷粒,我家靠村口西边,离合作社较近。生产队粮食被偷了,当时炸锅了,群众瞪着血红的眼睛,似乎要把人撕了剥皮,高呼:“有人监守自盗,我们要把他捆到乡派出所去。”无疑,很多人认为是父亲偷了生产队的粮食,父亲承受不白之冤,但还是有一部份人力挺父亲:“我们知道荣国的为人,大家想想,他哪家的忙没帮过,拿过别人家芝麻大点东西么?”空气里带着一股火药味,一点即炸。

这时生产队长开口了“凡事得有法可依,有实据可证,这些事,我们从表面现象无法说清楚,让乡派出所调查后再作处理吧。”父亲听了,松了一口气。很快,乡派岀所介入了调查,经过走访和分析,那个保管员自然浮出了水面,他恨父亲不同他合伙偷集体的粮食,想用这个办法报复一下父亲。后来,那个保管员被拘留了半个月,从此,与我家结下了梁子。而父亲只是一笑:但求问心无愧吧!别去在意那么多。

土地承包到户后,父亲被选为生产队长。生产队事也特多,催公粮、交提留,这些事都落在父亲身上。今天张三和李四家因土地边界发生抓扯,父亲得去调解,明天哪家公婆与儿媳吵了,父亲也得去劝说。父亲处理事情不偏不倚,讲究的是公正,因此在村里,还是较有威望的。

还记得有一次搞计划生育,同村刘家院子的一户人家怀上了二胎,他家大儿子有残疾,申请的二胎手续迟迟未下来,可在这个时候就那家的女人怀上了。而且夫妻商量准备生下来,其实八十年代初,农村人也不知怎样避孕,怀上了就生,可那时是计划生育控制的高峰期,那家的女人在她家的亲戚家东躲西藏。不知乡政府怎么知道消息的,那女人回来了,乡派出所、乡政府、联防队、村干部准备那晚围住她家的房子,抓住那女人弄去。村上六点通知了父亲,父亲急了,那户女人所怀的胎儿也有六个月了,是一条生命呀!急忙通知了他们家,就在他们刚逃去不久,几十人的大网布控好了,可后来他们扑了个空。这肯定要彻查谁走漏了消息,自然查到了父亲的头上,那时,父亲当生产队长一年的工资就二百多块钱,最后被乡政府全扣了。父亲对妈妈和我们也聊此事,他笑着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凡事在他眼里,总会被轻描淡写。都说父母是榜样,很多东西或许会潜移默化,根植于我们身上。

回忆会断篇,我最怕想起爸人生最后的一段时光,身患癌症时那憔悴干瘦的身影。有时想拨那个熟悉的号码,想喊一声:爸爸!可他累了,长眠不起,我哭了,怕扰了他的梦!

我的父亲母亲亲情散文篇五

母亲打来电话,说是想我一家四口了,要过来看看。天快黑时,母亲骑着她的三轮车,带着她的圣经来了。

天很冷,温度在零下。但是,母亲赶到我家时,她的帽子是摘了的,头发凌乱地贴在头上。棉袄和罩在袄子外面的褂子扣子都是解开的,露出贴身线衣。裤腿卷起,为了骑三轮车不会被绞着裤脚。看着母亲这种样子,我一边心疼地搀着母亲进屋休息,一边责怪母亲不坐车子来。母亲嘴里在冒着热气,笑呵呵地指着车子上的大包小包:这是孩子们吃的零食,这是我地里种的白菜、芫荽、葱,这是给你们买的晚上吃的馍。妈,怎么带这么多东西啊?每次来我家都像搬家一样,怕我们吃不上饭,饿着了啊?在我责备声中,母亲憨憨地笑着。

我在做晚饭,让母亲坐在客厅看电视,她一会儿一趟进厨房看我,后来索性搬个板凳,坐在我旁边看着我做饭。我去别的屋拿东西,母亲就跟在我身后走,我很想告诉母亲这样会碍事的,但是,实在觉得有点残忍,我终究没有能张开嘴说出来。

晚上,和母亲躺在一张床上,她怕打呼噜吵着我,硬是要睡在床的另一头。不时地用她那粗糙的手抱着的我的双脚,时而摩挲,时而轻轻拍打几下,直到鼾声响起也没有松开。

母亲有早起习惯,四点多就起床了。她怕吵醒我们,一个人爬到顶楼,小声唱了一个多小时圣经歌曲,并做好了早饭。等喊我们起床吃早饭时,已经半晌午。

饭后,我和母亲并排坐着。阳光洒满整个阳台,照在身上暖暖的.。母亲把帽子摘下来,稀疏而短的银丝在阳光地照耀下,显得格外白。脸上皱纹如刀刻一样,额头长了许多老人斑,皮肤干燥,角质层很薄,没有一点油脂,好像从来就没有用过护肤品一样。上眼睑皮肤松弛有点向下垂,眼睛比她年轻时也小了许多。母亲虽算不上是美女,年轻时也是有几分姿色的。岁月不留情,如今在母亲脸上已经找不到一丝美丽。

看着母亲如此苍老,而我因为工作和其他种种原因,不能经常在她身边伺候着,心中不免愧疚。妈,我帮你剪剪指甲吧?好!好!我眼睛看不清,正好指甲不方便剪,上次指甲还是你小妹剪的呢!边为母亲认认真真地修剪着,边听着母亲讲她身边发生的故事,几乎说的全是她信耶稣的事情,我听着、应和着,平时没有机会听母亲倾诉,我以为能坐下来听母亲说话,也算是一种孝顺吧?就这么陪着她,别的什么事情也没有做,一直听着她开心地叙述将近两小时。

母亲要回家时,还不忘做好事,讨要了我儿子穿小的羽绒服,说是带给一个信基督教的苦孩子穿。我把老公从外地刚买回家的鱼,没有来得及煮给她吃,洗净、切好、打包,让母亲带回。女儿也为她姥姥买了吃的和用的。送母亲出门时,我把早已为母亲备好的购置年货钱,塞进她包里。

望着母亲骑车离去的背影,我揉着眼睛,看了很久很久,直到望不见......

我的父亲母亲亲情散文篇六

小时候,母亲在我心中是一只慈爱的“老抱鸡”。我每每都是在她那温暖的翅膀下快乐的生活着,虽然由于孩童的天性,我也会偶尔从她的羽翼下探出小脑袋,好奇地打量着周围,也会偶尔从她那温暖的羽翼下溜出去,在她的目光范围内尽情地玩耍嬉戏,但是只要她一句轻声的呼唤,我就会以豹的速度重新回到她的羽翼下,因为我感觉离开了她会很危险,会很无助。所以不管母亲走到哪里我都会是紧紧地跟随。记不清小时候我因为“跟屁虫”挨了多少的打骂。可是我宁愿被母亲打骂也要紧紧相随。因为我家在这座小城没有什么亲戚,父亲去世早,很害怕再把母亲弄丢了,那样的话就再也没有人保护我了。为了我的成长,母亲付出了她所有的精力。记不清有多少个黎明,母亲起早忙碌的身影,只记得她从来不让我空腹去上班上学,鱼是剥完刺的,饭是从来不烫嘴的。记不清有多少次我生病入院,母亲在我床前精心照料,陪我度过那一个个不眠之夜。记不清楚有多少个寒来暑往,母亲总是风雨无阻地站在阳台上,望着我从夜校平安回家。只记得看到母亲的身影,我就感觉亲切,感觉安全。

长大后,母亲在我心中是风筝上那长长的线。无论我想走多远,母亲却始终让我牵绊。我曾经是一个心境不安的孩子,总是梦想自己会飞的更高,离开我生活过的小城,但是却始终也没法实现自己的梦想。在我上中学的时候,就经常和同学们结伴游玩。工作后,只要有时间就会和朋友们相聚在一起谈天说地,在家里母亲看不到我的人影,那时的心早已被外面的世界所吸引,也正是青春年少刚想展翅学飞的年龄,很少会顾及母亲心中那份孤独的感受,只有等到天一黑下来的'时候,我才会急着往家里赶,这时才会想起母亲还在家中等我。看到她那焦急的目光,听到她那无休止的唠叨,我当时只是左耳听完右耳出,她心里的那份失落在那时我根本理解不了。而且会时常会冒出想要远走高飞离她越远越好的想法来。参加成考的时候,很想报考浙江大学定招的档案管理专业,并且兴致勃勃的与母亲诉说着想去看看外面世界的想法,母亲听着我的诉说就伤心难过,我知道她是因为年龄大了,不想让我离她太远,看到她那忧伤的样子,我那颗想飞的心再也飞不高了,就报了本地一所职大,当年的录取分数线一下来,如果我报那个专业也就真的能走上了,我也很是伤心,能够飞出去看看外面世界的梦想就这样终结了,也曾偷哭过好多次。母亲曾经n次问过我,是否后悔没有报考,是她托累了我,我总安慰她说没有,其实现在想起来我真的不后悔,毕竟她的年岁大了,中国曾有句古训“父母在不远游”。何况父亲不在了,我就更不应该那样做了。

结婚后,我和母亲是永远的牵卦。从小到大我都是在母亲的精心呵护下生活。到婆家后很不习惯,母亲为此很是担忧。记得有次我与婆家发生了矛盾,抱着孩子回家哭诉,发誓再也不回去,母亲耐心说服教育我,并送我和孩子到车站,车启动了,我回头望,秋日的夕阳中,习习的凉风吹抚着母亲的苍苍白发,她也正伫望着我回程的身影,我心中突然地涌出一种悲哀来,那还是曾精心照顾我成长的母亲么?母亲真的已经变老了,她的背已经变弯,她的发已经变白,我不仅没有照顾好她,却还是让她在为我操心,我还是她的女儿么?我结婚后她一直独自生活,七八十岁的人,从来不用我照顾,却总是力所能及地帮助我,那一刻我真的很自责,我的牵卦也从此留在了车站的这一端,以后每天我都要抽空去她那里看看,陪她说说话,买点她爱吃的东西。虽然呆的时间不是很长,却还是让她很高兴。我终于知道该回报母亲了,母亲却悄然地走了,那天早晨她起来把自家的卫生收拾好了,出去倒垃圾,回到家要做饭的时候,突发心梗倒在了地上。当我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真如五雷轰顶,不能自持。亲友们用她头晚发的面为她蒸了十五个馒头,以表达对她的敬意。细想起来,我少不更事,从不能细读母亲的心意,长大后又有自己的生活圈子,很少顾及她的孤独,她都是在默默地忍受,从来没有过多的责怪过我,要求过我什么,等刚刚我能读懂了母亲的感受时,她却匆匆的上路了,生活是真的在与我开玩笑么?我总是不能相信。

母亲真的走了,带给我的是无尽的思念和悔意。现在我只有在梦境中与母亲无数次的相遇,常常醒来泪湿枕衫。每年的母亲节时,我很想买一束花或者一些其他的礼物向母亲表达一下我的心意,可是却无处可送,其实一个人要是承载了太多的爱,却没有办法去回报他人的时候,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生活是现实的,当我们要为亲人做什么的时候,就立即开始行动吧,生活从不给人太多的机会。曾读过一首诗人舒婷写给“母亲”的小诗:

我依旧珍藏着那鲜红的围巾生怕浣洗会使它失去你特有的温馨呵,母亲岁月的流水不也同样无情生怕记忆也一样退色呵我怎敢轻易打开它的画屏。

为了一根刺我曾向你哭喊如今带着荆冠,我不敢一声也不敢呻吟呵,母亲我常悲哀地仰望你的照片纵然呼唤能够穿透黄土我怎敢惊动你的安眠。

我还不敢这样陈列爱的祭品虽然我写了许多支歌给花、给海、给黎明呵,母亲我的甜柔深谧的怀念不是激流,不是瀑布是花木掩映中唱不出歌声的枯井。

我的父亲母亲亲情散文篇七

“头伏萝卜,二伏芥,三伏里头种白菜。”每年夏天的初伏里,母亲就会把菜地里的瓜秧割掉,然后清理出菜地。接着就是用铁锹对菜地深挖细整一番,精心的种下萝卜的种子。

一场雨过后,萝卜的嫩芽争先恐后地钻出了泥土,在微风中轻轻地舞蹈,那每一片翠绿的叶子都充满了生机。它们三五成群的挤在一起,努力地生长着。过了一段时间,萝卜苗长大了一些,此时母亲顾不得夏日的炎热,流着汗水蹲在萝卜地里耐心地给萝卜定苗,就是剔除弱的萝卜苗和挤在一起的萝卜苗,将萝卜苗的株距确定下来,以便萝卜能够茁壮成长。

剔除掉的萝卜苗此时正是鲜嫩的时候,母亲可舍不得扔。母亲将萝卜苗拿回家,择掉萝卜苗的根,用清水洗净,佐以葱花、蒜与姜放到锅里爆炒一下。然后将炒好的萝卜苗放到手擀面汤里,亮白的面条加上绿色的萝卜苗好看极了。这时再往锅里滴几滴香油,一股面香混和着香油的香扑鼻而来。好了,一锅色香味俱全的手擀面做好了。这样的手擀面是母亲的拿手饭,也是我的最爱。每次吃这样的手擀面,我总是捧着饭碗,深呼吸一口气,先微笑着闻闻面香,然后才会拿着筷子去吃面。萝卜苗的菜香加上面香,对于我来说可真是天下美味。

定过苗的萝卜苗长势会越来越好,叶子随着时间的推移越长越大,而萝卜苗的根越长越粗,直到长成一个个水灵灵的大萝卜。此时的萝卜一半长在泥土里,一半露在泥土外顶着萝卜叶子。可以看得到哪一个长的大,哪一个长的还比较小。

初长成的萝卜还有生长的空间,母亲一般是舍不得拔掉的。但有时为了丰盛我们的餐桌,母亲还是会挑几个长的最大的萝卜拿回家。此时,母亲最爱做的萝卜菜就是凉拌萝卜丝。母亲将洗净的萝卜均匀地切成细丝,撒上葱花与细盐搅拌一下,然后再滴上香油放置一会儿就可以吃了。软软的白面馍配上脆脆的萝卜丝,嚼起来又香又有劲道,那味道是很独特的。

到了收获萝卜的季节,父亲与母亲就会拉着架子车去菜地里拔萝卜,而我与妹妹最喜欢跟着去。到了菜地里,我们就开始将一个个大萝卜拔出来。我和妹妹一边比赛看谁拔的萝卜多,一边唱着我自编的歌:“拔呀拔呀拔萝卜,拔到一个大萝卜,你也笑,我也笑,天上的小鸟也在笑……”

萝卜拔完了,父母将它们全部装到了架子车上,堆的高高的。然后父亲拉着车,母亲和我们一起推着车子向家走去。到了家里,母亲开始做饭,父亲则拿出一把菜刀将萝卜叶子切掉,我和妹妹负责将切掉叶子的萝卜捡到一起。

切掉叶子的萝卜,是要埋到泥土里收藏的,那样才能保持萝卜的水灵,否则放在外面要不了多久,萝卜的水分就会流失很多,变得一点也不水灵了。所以父亲会在院子里挖一个长方形的土坑,母亲则将萝卜一个一个整齐地排列着放在土坑里,然后再将土坑盖上土。这样萝卜就收藏好了,什么时候想吃萝卜了就在土坑边挖一个小口将萝卜掏出来就可以了。

萝卜收藏好后,母亲就开始整理萝卜叶子。母亲是要将萝卜叶子榨好,晒干做成干菜。首先母亲会择去又老又黄的萝卜叶子,将鲜绿的叶子留下。等全部择完了,母亲就会将萝卜叶洗净,然后放到烧开水的锅里榨萝卜叶子。母亲说,榨菜的火候与时间要掌握好,榨的太熟或榨的`太轻都不行,会影响菜的味道。

萝卜叶子榨好后,母亲会将萝卜叶子捞到竹篮里控水,然后将大的萝卜叶子挂到绳子上晾晒,小的零碎的萝卜叶子就倒在一个干净的垫子上晾晒。

萝卜丰收了,家里的饭菜就开始与萝卜有关,什么凉拌萝卜丝,凉拌萝卜片,爆炒萝卜丝,爆炒萝卜片都上了桌。还有萝卜馅饺子,萝卜馅油角也粉墨登场。母亲还会用萝卜叶干菜做好吃的菜包,做香喷喷的粉浆面条,要知道用干菜做的菜包与粉浆面条是很好吃的,特别是粉浆面条配萝卜叶干菜那可是绝配,那独特的味道是绝不逊色于芝麻叶粉浆面条的!

母亲除了做这些与萝卜有关的饭菜,还有一个拿手菜——腌萝卜条。母亲首先会将洗干净的萝卜切成粗点的萝卜条,再放到干净的东西上晾晒,等萝卜晾晒半干的时候将萝卜条收起放到大盆子里撒上细盐用手揉搓一遍后放在一边。然后母亲开始熬腌萝卜的水,也就是将水放在锅里煮开,加入姜、蒜、花椒、辣椒等佐料,再加入盐、白糖、酱油与醋等。水煮好后盛入盆里放凉,之后倒入菜坛里,将萝卜条放入菜坛密封。经过一段时间的放置后,萝卜条与水中的各种元素发生化学变化,一切悄无声息地相融后,腌萝卜就腌好了。

腌萝卜条腌好后,母亲会用干净的筷子将一些萝卜条捞出放在盆里,加入葱花与蒜苗,再放入香油搅拌,放置一会儿就可以吃了。此时的萝卜条吃起来又香又脆,酸辣味中透着一丝甜味。腌萝卜条无论是配馍头吃,还是配面条吃,都是很好吃的。而我只要在吃饭时配上腌萝卜条,准会多吃半个馍头或者多吃半碗饭。

我在县城上学时一个星期才能回家一次,而我吃习惯了母亲做的饭菜,总感觉学校的饭菜不够好吃。母亲知道后就将腌萝卜条调制好装到一个大玻璃瓶里,让我将腌萝卜条与芝麻盐一起带到学校里配饭吃。还别说,有了腌萝卜条与芝麻盐配饭吃,我也能多吃一些饭了。而且母亲做的腌萝卜条也受到了同学们的青莱,她们说母亲做的腌萝卜条比买的腌萝卜条还好吃。我回家后告诉母亲,同学们也喜欢她做的腌萝卜条,母亲就特意让我每个星期多带一些腌萝卜条到学校里去,以便与同学们一起分享。至今,我想起那些与同学一起分享腌萝卜条的快乐时光,依然非常怀念。

我的父亲母亲亲情散文篇八

父母亲是50年代生人,和典型的旧社会农村人一样,他们的婚姻是指腹为婚。

姥爷和爷爷两家关系好,姥爷读过私塾,为人儒雅大气,姥姥是温婉贤淑的贤内助,爷爷说,捉狗儿子看狗母子,在姥姥肚子里还怀着母亲的时候,爷爷说,此胎若还为女,就给我家老二当媳妇。姥爷姥姥也钦佩爷爷的为人,便应承下来了。

父亲此时三岁,还掉着鼻涕穿着开裆裤,他不知道,他的缘分已经天注定,而未出世的母亲也在大人的铿锵承诺中缘定三生!

姥姥在腊月24日产一女婴,正巧和父亲同月同日生,冥冥之中,好似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将俩个注定牵绊一生的人紧紧联系在一起。后来,双方渐渐长大,父亲身高1.81米,英俊帅气,母亲小巧机敏,两家本身就只隔一条河,有时在下工回家的路上,有人对母亲说:看,你的女婿娃多俊啊,母亲小时候倒还不在意,长大些,远远见到父亲就往旮旯胡同躲,用母亲的话说是:把人羞死了!

爷爷一生育有六个光头儿子,只有一个宝贝女儿和母亲一般大,姥姥一生接连生了七个女儿,最后为了生个儿子付出了艰辛的代价。当父亲母亲到了谈婚论嫁时,爷爷家的光景已经不是很好,想想六个儿子,大的已成家,小的还在念书淘气,将来还要娶媳妇,那可是一个不小的负担,姥爷的亲戚就劝姥爷取消了这门亲事,免得孩子将来受罪,但是,姥爷说: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男子汉大丈夫一诺千金,万不可坏了名声!最后,母亲在二斗麦子,几尺布的“彩礼”下进入了我家门。

母亲初到我家,不太会做针线锅灶上的活计,原因是母亲没有哥哥弟弟,在娘家干的都是男孩子的活,姥姥一连生了七个女儿,为了能生一个儿子而心力交瘁,对于女儿的关爱和照顾就少了许多,到了我家以后,爷爷奶奶和姑姑都很喜欢母亲,爷爷奶奶手把手教母亲做饭,针线缝纫待人接物等事情,母亲感受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温暖与关爱,后来,母亲对我说:“我在老童家享福了,你爷爷奶奶对我比自己的亲生父母都好!”母亲帮着爷爷奶奶把几个小叔子拉扯大,她和小叔子、小姑子相处融洽,很受乡邻的赞赏和爷爷奶奶的青睐。在我记忆中最难忘的事情是,母亲总是把好吃的东西让我送给爷爷奶奶,看着我们眼馋的样子,母亲语重心长地说:你们还小,以后有的是好吃的,爷爷奶奶年龄大了,牙口不好了,让他们吃......这是对中华民族最古老的的慈悲和孝敬的阐释,平凡之中蕴含着极为深奥的人生哲理。

父亲是一位煤矿工人,他一生兢兢业业地工作,踏踏实实地做人,他納言缓行,性情温和,诚实守信,不在人背后说别人的不是,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从来不和别人去攀比。而母亲是个急性子,嘴快、手快、脚勤,一天到晚嘴不停,手脚不闲,把家里打理地整整齐齐,一尘不染,还对我们提出了那么多的不许,这对于我们孩子来说无疑是最大的惩罚,她咬牙切齿地要求我们:须把东西用完了放回原地、须把坐皱了的沙发布、床单仔仔细细地用手或小笤帚抚平、我们坐着的时候不能斜抽马跨、我们不能轻易抖腿或脚、我们不能拿别人东西等等,我们稍一犯错误,她的指头就在你的头上乱点,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气势,反正,我们是在母亲的'呵斥和管教中成长起来的,母亲还理直气壮地说:打大的是孝子,惯大的是仇人。这是她的一本教育经。母亲在大声呵斥我们时,父亲会温温地来一句:”你声音小些,孩子都乖着呢么,你不嫌累啊?“母亲翻着白眼愤愤地说:“你就当老好人吧。”确实,曾一度时,我们都很喜欢父亲厌烦母亲。

父亲不去求人办事,在我们上学和就业的关键时刻,父亲始终是一幅四平八稳的样子,他认为,任何事情都是自己辛勤劳动得来的,他藐视那些为了个人利益钻营投机的人,一辈子都没有与时俱进过,我想,我的固执、保守百分之九十九遗传于父亲。

母亲是一个心气很强的人,她对自己要求十分严格。年轻时她吃了很大的苦头,她作为家属,在煤矿的河滩砸过石头、编过铁丝网、给拉煤车上过煤,都是些苦力活,但是她毫无怨言,一天乐呵呵地生活着,伺候着父亲,照顾吆喝着孩子,在这样的家庭里,我们姐弟三人初长成人,而母亲的两鬓已经斑白,曾经苗条的腰肢已渐显臃肿,挺直的身板已经微驼、犀利的目光已经失去了往日的风采、再没有听到她大声斥责我们时的气壮山河,时间,都被日子销蚀了脚腿,在不经意的空间我们收获了岁月,却丢失了永远无法追回的亲人往昔,只希望,时光能够倒流,让我们用心去呵护,用耐心去感受来自亲人最原始的爱。

父亲母亲是千千万万父母亲中的一员。他们是我生命的起源,是我一生中永远无法舍弃的牵挂与爱恋。在这儿,我能做的是希望他们能健康快乐地生活。

相关范文推荐
  • 10-13 幼儿园中秋节活动方案内容有哪些(精选13篇)
    项目策划需要考虑各种风险因素,并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以降低项目失败的风险。在活动策划中,可以加入互动游戏和奖励机制,增加活动的趣味和吸引力。幼儿园中秋节活动
  • 10-13 2023年适合十月份的朋友圈文案(实用5篇)
    毕业文案是对自己大学阶段的成果和收获进行总结和反思的机会。下面是一些优秀的节日文案样本,快来看看吧。适合十月份的朋友圈文案篇一1、几场秋风秋雨,摧残了枝干,吹润
  • 10-13 海的女儿读书笔记摘抄(优秀14篇)
    就职是对自己能力和经验的验证,也是实现个人职业发展的机会。刚就职时,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挑战和困难,但通过努力和学习,我们一定能够克服并取得成功。想要写一份出色的
  • 10-13 数学线和角教案设计意图(通用9篇)
    教案的编写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以下是一些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些教案编写经验,供教师们参考和借鉴。数学线和角教案设计意图篇一教科书
  • 10-13 ktv员工辞职报告(优秀8篇)
    整改报告是一份真实而客观的记录,通过对问题的深入分析和整改方案的详细描述,能够为工作的持续改进提供参考和指导。这些报告范文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热门话题和重要问题,可
  • 10-13 小学生感恩父母演讲稿三分钟 感恩父母三分钟演讲稿(实用13篇)
    演讲稿需要经过反复的修改和改进,以达到最佳的表达效果。下面是一些思想深刻的领导讲话稿范文,希望能够引发大家对于领导力的思考和认识。小学生感恩父母演讲稿三分钟篇一
  • 10-13 小学新教师学期个人工作总结(优秀15篇)
    培训工作总结是在一段时间内系统地总结和评价培训工作的一种重要方法,它可以帮助我们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并为今后的工作提供指导。政务工作的前沿研究和探索,为政府的现
  • 10-13 员工工作心得体会(精选20篇)
    实习心得是通过文字记录,可以让自己对实习过程有更深入的思考,发现自身的优点和不足,为今后的发展提供经验和借鉴。读完以下范文后,相信你会对写读书心得有更清晰的认识
  • 10-13 苏教版教案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艰巨使命(汇总9篇)
    教案中还应包含评价标准,用于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为了使大家更好地理解教案模板的编写要点,下面是一些经典范例供大家参考。苏教版教案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艰巨使命篇一教学
  • 10-13 2023年销售总结及心得体会(优秀20篇)
    学习总结的目的是为了推动个人的学术成长和知识积累,培养终生学习的习惯。这些学期总结范文涵盖了不同学科和专业,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参考价值。销售总结及心得体会篇一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