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功和电功率的教案(优质14篇)

时间:2023-12-06 07:42:56 作者:曼珠

教学工作计划还可以被用作教学评估的依据,帮助教师发现自身的不足并进行改进。小编精选了一些成功教师的教学工作计划,希望对大家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物理九年级电功率复习教案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2)理解功的定义、计算公式和单位,并会用功的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3)知道功的原理。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思考和讨论,判断在什么情况下力对物体做了功,在什么情况下没有做功?

(2)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功的含义,学会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

(3)学会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简单的物理规律。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物理规律,乐于参与观察、实验、探索活动。

(2)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功的概念。

2、难点:判断力对物体是否做功,以及做功的计算。

(三)教学准备。

木块、木板、细绳、弹簧测力计、小车,杠杆和支架、钩码、滑轮、细线、刻度尺(两个)。

提问学生回答日常生活中“功”的含义。思考力学里所说的“功”含义。

演示实验:在水平长木板用相同大小的力分别拉一木块和小车。

在实验基础上引入本课内容。

(四)教学过程。

一、进行新课。

1.由课前的演示实验引导学生总结出力学中关于“功”的确切含义:

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并且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距离,这个力的作用就有了成效,力学里面就说这个力做了功。

2.请学生观察教材图15.1-1中力做功和15.1-2中力不做功的实例,分析、总结一下力学中的做功有哪些共同特点?分组讨论总结。

板书:力学中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二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3.实例分析(突破难点)。

举例说明在你的周围你发现有哪些做功的例子?比一比,看谁对生活观察得最仔细?学生可能举很多的例子?如起重机吊起重物、火箭升空、马拉车前进等等。教师对正确的例子予以肯定,对错误的例子引导改正。

接下来看老师这里的几个例子是否有做功的情况存在?

(1)举重运动员在把杠铃举高过程中是否对杠铃功。举在高处停留5秒过程中是否做功?

(3)起重机使货物在水平方向上匀速移动一段距离,拉力对货物做功了吗?

引导学生根据以上事例分析、总结在什么情况下不做功?

通过以上的学习,知道了做功不能离开两个必要因素,缺一不可,又知道有三种情况下不做功,那么我们猜想一下,力学中的功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呢?指导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教材。

二、功的计算。

力学里规定,功等于力和物体沿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

板书:功的计算公式:

功=力×距离w=fs。

单位:焦耳,简称焦符号j。

1焦=1牛•米(1j=1n•m)。

出示例题,启发学生分析计算。

三、功的原理。

1.启发学生提出探究的话题:使用机械是否省功。

2.指导学生探究实验。

3.分析实验数据,启发学生讨论归纳出功的原理。

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注:这里强调使用机械所做的功都不小于直接用手所做的功。与后面的机械效率对应,指的是使用机械会做额外功。

请学生谈自己知道本节哪些知识,还想知道哪些内容及对本课的感受,教师进行情感激励。

(五)小结。

(六)作业。

动手动脑学物理。

附:课后总结。

第二节功率。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功率的公式。

(2)知道功率的单位。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实例的分析,讨论、归纳,提高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3、情感与价值观。

通过对实例的分析,培养学生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1)功率的概念,物理意义。

(2)能用公式p=wt解答相关的问题。

2、难点:理解功率实际上是表示能量转化快慢的物理量。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是什么?

2、说出功的公式和单位。

3、什么叫电功率?它的公式、单位是什么?

二、新课教学。

多种方法:人分批搬上去;用滑轮组分批搬上去;用起重机一次吊上去。

这几种方法,做功哪个多?

有什么区别?

这几种方法所做的功是一样多的,可花的时间不同。我们说他们做功的快慢是不同的。就是说,物体做功时有快有慢。为了描述物体做功的快慢,我们引入了一个新的物理量,叫功率。

1、在物理学中用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做功率。用p表示功率。

分析,用比值定义法。

p=wt。

p——功率w——功t——时间。

2、功率的单位:j/s,即瓦特,简称瓦,用符号w表示。

其它功率单位:1kw=103w。

注:分清表示物理量中w与表示单位中w的含义。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旧教案和新教案

相关知识:

灯泡最常见的功能是照明。通过电能发光发热的照明源,由亨利·戈培尔发明(爱迪生实际上是找到了合适的材料,即发明了实用性强的白炽灯,而灯泡早在1854年就出现了)。

活动目标:

1.懂得用电线连接电池使灯泡发亮,初步感知金属可以导电。

2.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3.对导电现象感兴趣,喜欢和同伴合作探究。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幼儿熟悉实验材料的名称,已初步了解电池、电线的外形特征及金属的种类。

2.材料准备:电池、电线(连着小灯泡),布条、毛线、塑料绳、回形针、铜钥匙、铁丝、记录纸、笔、断电线一截以上材料每两名幼儿一份;小熊布偶、电池演示梳理图、大张记录表等。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活动。

二、引导幼儿自主探索“怎样让灯泡亮起来”。

1.介绍实验材料。

2.交代操作步骤和活动规则。

师:两个小朋友合作进行实验,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试一试怎样让小灯泡亮起来。

3.幼儿两人合作开展实验探索,师重点引导幼儿尝试用电线连接在电池的不同位置。

4.以实物演示和图示演示的方式引导幼儿集体分享探索中收获的经验。

三、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幼儿自主探索物体的导电现象,初步感知金属可以导电。

1.设置问题情境。

2.介绍操作材料,引发幼儿猜想。

3.幼儿实验,师指导。

4.集中交流。

四、活动结束。

提醒幼儿注意用电的安全。

教学反思:

本节活动中,幼儿表现出极大的探索欲望,乐于参与到活动中来,刚开始时孩子们并没有实验成功,但每个孩子都在轮流的努力尝试着实验,并且期待着成功,在实验中孩子们都能体现出合作的精神,最后大家在一个小朋友尝试成功中收到了启发,各组中都纷纷让小灯泡亮了起来,孩子们很开心也很兴奋,有的鼓掌有的都发出了赞叹的声音,但我知道这并不是课堂“失控”了,是孩子们对于活动的热情和兴趣来了,不足的是材料的投放还是有些欠缺,如果能够多准备些材料对幼儿的探索更加有利。

电功率教案示例之一

1.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________的物理量,在国际单位制中它的单位是________。

2.一个灯泡的电阻为484ω,接到照明电路中,通过这个灯泡的电流是____a,通电lh,这个灯泡消耗了__________j的电能。

3.一只灯泡标有“36v,40w”的字样,这说明灯泡的__________是36伏,灯泡的__________是40瓦。

4.将标有“220v,750w”的微波炉接在电压为220伏的电路上,正常工作时,通过它的电流是__________安,它的电阻是__________欧,这个微波炉2分钟共消耗的电能是__________焦。

5.一台电焊机正常工作半小时共消耗了1.5kw·h的电能,那么这台电焊机的电功率为__________w。

6.以下各单位中不是电功率单位的是()。

a.千瓦时b.焦/秒c.瓦特d.伏特o安培。

7.日常生活中所说的1度电的“度”是下列哪个物理量的单位()。

a.电功b.电功率c.电流d.电压。

8.关于电功和电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电功率》教案【】

1、知道电功率表示消耗电能的快慢,知道电功率的单位是w或kw。

2、会应用功率的计算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二、过程和方法。

通过观察体验电能表表盘转动快慢跟用电器电功率的关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电功率和用电器的额定功率。

:正确理解电功率和电功的区别与联系。

:电灯(功率差别较大)两只、灯座(与灯泡配合使用)、按钮开关、导线若干、插头、绝缘胶布、电能表(尽量选用转数大的)等。因为要用220v电压做演示,所以必须注意安全,最好用已连接好导线和灯座的示教板。

一、引入新课。

在学生汇报交流之后,老师提取精华进行一个综述。电能表有时候转得快,有时候转得就比较慢。一般是晚上转得快一些,白天转得较慢。电能表转得快慢和用电器的多少及用电器的种类有关系。

今天我们就通过实验来证明大家观察到的现象准不准。

二、进行新课。

演示:不同的灯泡接入电路中,电能表转动的情况。考虑到操作的安全性,不建议学生操作,教师可提醒学生,电能表连接时应串联在电源上。

(1)先将15w的电灯接入电路,合上开关,灯发光,同学们观察电能表转动情况。

(2)将15w的灯泡取下,换上100w的灯重复第一步实验。

同学们观察并比较两次转动快慢情况。

现象:电能表第二次比第一次转动得快,灯也是第二次比第一次亮。

(3)将两只灯泡并联接入电路,合上开关,两灯均亮。再观察电能表的转动情况,并和前两次做比较。

现象:第三次电能表转动得比第二次还快。

断开电源,取下两只灯泡,同学们再观察这两只灯泡,有什么发现?用实物投影将灯泡展示给学生看。

现象:两只灯泡不一样,一只上标着“220v,15w”,另一只灯泡上标着“220v,100w”。

回忆一下刚才的实验中,同学们注意到第一盏灯亮时电能表比第二盏灯亮时转得慢。假如电能表在第一盏灯亮时,1min转10圈;在第二盏灯亮时,1min能转20圈。

第一盏灯工作4min,电能表转几圈?1min转10圈,4min40圈。如果是第二盏灯工作2min,电能表转几圈?电能表也是转过40圈。都转40圈时,消耗的电能一样多。消耗一样多的电能,第一盏灯用4min第二盏灯用了2min,说明消耗电能的快慢不一样。

不能说“电能表转动越快;用电器消耗电能越多”,而是电能表转动得越快,用电器消耗电能越快;电能表转盘转动得越慢,用电器消耗电能越慢。

电能表铝盘转动的快慢不同,表示了用电器消耗电能的快慢不同。请同学们看课本,了解在物理学中用什么物理量来表示消耗电能的快慢。

物理学中用“电功率(electricpower)”表示消耗电能的快慢,符号是“p”,单位是“瓦特”,简称“瓦”,单位符号是“w”,还有一个更大的单位是千瓦(kw),1kw=103w。

请同学们观察“小数据”,你能了解到一些什么信息呢?

这些都是家用电器的电功率,但有的不用接入家庭电路使用,装电池就行。空调的电功率较大,电扇的电功率较小,空调工作时,肯定比电风扇工作时电能表转得快。那我们能不能说空调比电风扇消耗得能量多?不能,还要看工作时间的长短。

老师还要补充一点,从空调到电扇这些家用电器都是在家庭电路中使用的,家庭电路的电压大家一定记得这些家电的额定电压是220v,列出的这些数据是家电在额定电压下工作时的电功率,叫做额定功率。不论是在家用电器还是工农业生产上的用电器,说明书或铭牌上都会标注用电器的电压值和电功率的值,那些就是用电器的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值。

同学们再来观察我们刚才实验用的两只灯泡的铭牌,说说你的理解。

“15w”的灯是第一次接入电路的,“100w”的灯是第二次被接入电路的。因为第一次电能表转盘转得较慢,电功率小,第二次电功率大。

谁能用电功率符号表示灯的电功率?可以请学生板演:p=15w,p=100w。

通过大家的努力,同学们已明白电功率是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接着请大家来做判断。

解答:洗衣机消耗电能6000j,电扇消耗电能2400j,所以电流通过洗衣机时,做的功多。又因为它们的工作时间相同,做功多的肯定做功快,所以洗衣机做功快。

解答:洗衣机的功率大。因为洗衣机和电扇消耗相同的电能,洗衣机用的时间短。

解答:因为电风扇工作时电流做功是72000j,而洗衣机只有12000j,所以电风扇消耗的电能多。

可以算电风扇2min消耗的电能,或者求洗衣机半小时消耗的电能。也可以看看洗衣机如果消耗72000j电能用多少时间或者看电扇消耗12000j电能用多长时间。还能比较它们各自工作1min消耗的电能。

刚才大家都想到了一些办法,主要是想让电扇和洗衣机用的时间相同比较消耗的能量,或者消耗能量相同比较时间。现在同学们能否计算它们各自工作1s消耗的电能呢?全体同学计算,请一名同学板演。

电风扇每秒消耗的电能:=40j/s。

洗衣机每秒消耗的电能:=100j/s。

根据计算结果,我们知道洗衣机的功率大。

我们统一用“用电器1s内消耗的电能”来表示用电器的功率,同学们把你刚才计算时的数字用表示它意义的符号代替。

——————这就是功率的定义式。一定要注意各符号的意义及单位。

w——电流做的功(消耗的电能)——焦耳(j)。

t——消耗这些电能所用时间——秒(s)。

p——用电器的功率——瓦特(w)。

公式在使用过程中单位要统一,只有用电器在1s内消耗的电能是1j时,其电功率才是1w。(1w=1j/s)。

例4:某用电器20min消耗的电能是1kw·h、此用电器的功率是多少?

解:t=20min=1200s。

w=1kw·h=3、6×106j。

所以p=。

=

=3×103w=3kw。

2、“千瓦时”的来历。

请同学们看课本了解“kw·h”的来历,说说自己的理解。

功率的单位还可以用千瓦(kw),如果时间的单位取小时(h),由公式p=。

变形后得到w=pt,这时电功w的单位就是“kw·h”。

1kw·h就是功率为1kw的用电器使用1h所消耗的电能。

解:p=250w=0、25kw。

t=3h×30=90h=3、24×105s。

由p=。

得w=pt。

所以一个月内消耗电能是。

w=pt=0、25kw×90h=22、5kw·h=8、1×107j。

或w=pt=250w×3、24×105s=8、1×107j=22、5kw·h。

kw和kw·h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的单位,一定要注意区分、

3、额定功率。

就像我们刚才了解的,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叫做额定电压。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工作时的电功率,叫做额定功率。我们一般看到的用电器的铭牌上就会标注着这个用电器的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

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才能正常工作,当实际电压高于或低于额定电压时都会影响用电器的使用寿命。

想一想。

因为p=。

只要能测出电视机消耗的电能和消耗电能所用时间就能算出它的电功率。

做计算就可以了。

电视机工作时,冰箱启动了,还有一盏灯亮着,这样测准吗?所以测量时,其他电器必须关掉,只能让电视机工作,测出来的才是电视机消耗的电能。

这样操作到底可不可行,希望同学们回去自己试验,并能找出说明书,对照测量是否准确。

测量原理就是公式。根据此公式只要用电压表测出用电器两端电压,用电流表测出流过用电器的电流,就能算出电功率。

是功率的一般定义式,其他的功率也是适用的。

例6:某家庭节能灯的额定功率为11w,使用时通过的电流是多少毫安?

解:家庭电路电压u=220v;p=11w。

由p=iu得i=。

=0、05a=50ma。

三、小结。

四、板书设计。

《电功率》教案

电功率。

1课时。

“36v40w”电灯一只,标志清晰的“220v10ow”“220v15w”白炽灯两只,洗衣机,电动机铭牌若干或画上铭牌的小黑板一块,演示电流表和电压表各一只,滑动变阻器,低压电源各一只,小黑板等。

1.怎样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利用物体在单位时间里通过的路程棗速度)。

2.怎样比较物体做功的快慢?(利用物体在单位时间里完成的功棗功率)。

3.怎样比较电流做功的快慢呢?请看下面的例题,展示抄有例题的小黑板:

例1:电流通过电扇电动机,通电半小时,电流做功72000焦耳;电流通过起重机的电动机,通电2秒钟,做功40000焦耳,电流通过哪一个电动机做功多?(电流通过电扇电动机做功多)。

然而,电流通过哪个电动机做功快呢?

告诉学生,要比较电流做功的快慢,仅从它做功的多少来考虑是不行的,必须看它们在相同的时间里哪个做的功多,这就和比较运动快慢和物体做功的快慢一样。

让我们来计算一下上题中电流每秒各做多少功。

电流通过电扇的电动机每秒做功。

结论:电流通过起重机的电动机做功快。

讲述: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人们不仅需要了解电流做功的多少,更需要知道电流做功的快慢。在物理学上,是用“电功率”来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本节就来学习有关电功率的知识。

什么是电功率呢?与力学中的功率相类似,电流在单位时间内做的电功叫做电功率。板书:

(1)定义: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做电功率。用p表示。

注:电功率是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电功率通常用字母p表示,根据定义,可得出计算电功率的公式。

(2)公式:

上式表明,电功率等于电压与电流的乘积。

如果电压u的单位用伏特,电流i的单位用安培,电功率p的单位就是力学里功率的单位瓦特。

边讲边板书:

(3)单位:瓦特、千瓦,l千瓦=1000瓦。

w=pt=1千瓦×1时=l千瓦时。

=1000瓦×3600秒=3.6×106焦。

即1千瓦时=3.6×106焦。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还有一个什么电功的单位表示的电功也等于3.6×106焦耳?(度)告诉学生,1千瓦时就是1度电。根据国家的计量标准,在技术文献中,电功的单位不再用“度”,而统一使用“千瓦时(kwh)”这个单位。

让学生做课文中的例题,然后讲评,向学生强调要正确使用公式。特别是要正确代入各量的单位,并用w=pt做一些口头练习:

问:100瓦电灯正常工作10小时,做多少电功?

20千瓦电动机工作半小时,做多少电功?

转入额定功率的教学。(用课本上“通常我们说这个电灯的功率是40w……同一个用电器的功率总是同样大吗?”引入要讲的课题)。

指出我们可以用实验来回答这个问题。向学生说明演示实验的目的、做法、实验中要注意观察的现象,然后做实验。

实验后,让学生回答实验前提出的问题。然后指出用电器工作时的功率和它工作时的电压有关系。

边讲边板书:

进一步向学生交待用电器实际消耗的功率(通常叫做实际功率)与额定功率的关系,边讲边板书:

当u实=u额,则p实=p额,用电器正常工作。

u实u额,p实p额,用电器容易损坏。

u实。

最后,让学生观察白炽灯泡上的标志,说明其含义;传看或展示小黑板上电动机的铭牌,加深对额定功率、额定电压的印象。

第二节练习和习题第1、2题。

看课本列出的一些电器设备的功率,算出47厘米彩色电视机在额定电压下工作5小时要用多少电。对有兴趣的学生课外可布置做章末小实验“利用电能表测电功率”。

注:本教案依据的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物理第二册第九章。

《电功率》教案【】

学习。

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进一步加深对电功率概念的理解;

2.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巩固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操作技能;

3.通过实验、比较,进一步理解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区别。

过程方法:

1.通过本节课培养学生依据实验原理设计实验方法的能力;

2.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及分析、概括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学习过程中的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态度;

2.通过实验中的观察和比较,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重点。

会测定小灯泡的功率。

学习难点。

电流表、电压表及滑动变阻器的正确使用。

教学方式。

演示法、观察法、讨论法。

教具与。

媒体。

三个人为一组,每组配有:电源(电池组)、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小灯泡(带灯座)、开关、导线若干、投影仪。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3min)。

【提出问题】怎么测电功率?

【方案1】可以利用电能表和钟表测。

【方案2】也可以利用公式p=iu测出电压和电流,计算出电功率。

如果我们要测“小灯泡”的电功率,用哪种方法呢?小灯泡不能接在家庭电路上,应该用第二种办法测。

二、进入新课,科学探究。

(一)【测量要求】(3min)。

小灯泡的实际电压有很多,对应的实际功率也有很多,为了全面地看清小灯泡的电功率变化情况,我们需要测量多种情况下的实际功率大小。

测哪些功率有代表性呢?

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

师生讨论。

师生讨论。

类比并结合实际情况得出对电功率的测量。

为测量什么做好铺垫。

分别测量以下三种情况下的实际功率即可:

(1)使小灯泡在额定电压下发光,测出其功率,观察小灯泡亮度。

(2)使小灯泡两端电压是额定电压的1.2倍,测出其功率,并观察小灯泡亮度。

(3)使小灯泡两端电压低于额定电压,测出其功率,并观察小灯泡亮度。

(二)【设计实验】(6min)。

1.要使小灯泡发光,该如何连接?

2.要测量小灯泡的电压和电流,该如何设计电路图?

3.要使小灯泡两端达到额定电压,电源电压应该是多大,需要几节干电池串联?

4.要改变小灯泡两端的电压,该在电路中连入一个什么器材?

5.怎样知道小灯泡在额定电压下发光,和不在额定电压下发光?看谁?通过谁来调节?

(三)【进行实验】(25min)。

强调几个问题:

1.连接电路过程中开关应始终处于断开状态;

2.根据小灯泡的额定电压值,估计电路中电流、电压的最大值,选择合适的量程,并注意正负接线柱的连接及滑动变阻器正确接法。

3.合上开关前,应检查滑动变阻器滑片是否在最大值的位置上,若不是,要弄清楚什么位置是最大位置并调整。

4.调节滑动变阻器的过程中,要首先明白向什么方向可以使变阻器阻值变大或变小,怎么调能使小灯泡两端电压变大或变小。

电功和电功率的教案

在前面已经学了电功和电功率的知识,对于本节课学生已经不会感觉到陌生。在教学中要充分的强调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这一点,让学生明白功的两个因素是力和距离发,教材上也用了很多的例子,大量的图片事例来说明这一点。可以作一下教材上的实验,使学生对影响功的两个因素有充分的认识。

解释做功是能量转化或转移的过程。

能背诵功的概念,阐明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

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功的物理意义。

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功的计算

影响功的两个因素通过实验来得出,设计表格得出公式w=fs

多媒体电脑,投影机

1课时

播放踢足球的动画引入在力的作用下足球有了动能和势能,放映图片"炮打飞人,掷铁饼的图片",放映功的视频文件,还有课本上的图片。提出问题,它们的共性是什么? 观看图片并思考他们的共性。

通过上面的例子向学生提问它们的共性。

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动能和势能发生了改变,我们就说力对物体做了功(work)

功和力和在距离有关,这两个量的乘积是不会变的

物理学上把力和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叫做功(work)

功=力×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用公式表示就是w=fs

w--功--焦耳(j)

f--力--牛顿(n)

s--距离--米(m)

讲解焦耳的生平和对科学的贡献 学生观看并思考。

通过焦耳的例子体会科学探索的过程的科学家的贡献。体会物理来源于生活,作用于生活

第三节 功和功率

力和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叫做功(work)

用公式表示就是w=fs

w--功--焦耳(j)

f--力--牛顿(n)

s--距离--米(m)

《电功率和安全用电》教案

二、电路中电流过大造成的危害。

引起导线老化,引发火灾等。

三、保险丝。

1.原理:2.结构:3.规格:。

四、新型保护装置。

1.空气开关;2.漏电保护器。

课后反思。

该课是继欧姆定律后又一节关于安全用电的新课,这两节课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立场共同审视安全用的问题,这节课是从电功率的角度出发看问题的。

1.电功率过大是引起电流过大的原因很好理解,就是在讲并联电路时,学生对家庭电路的并联关系有点忘记了,以后要尽量在这里再补充一下。家庭电路的一般画法也要在这里体现出来。

2.做好保险丝的相关实验很关键,学生的兴趣在这里很高,这也是学生易疲劳。

的地方,转换气氛靠的就是这个实验。

3.保险丝的规格中越粗的保险丝允许通过的电流越大学生不容易理解,教师要通过公式详细地介绍一下,解开他心中的这个迷团。

电功率教案

l、理解额定电压、额定功率与实际电压、实际功率的关系是本节课的难点。学生对这些不易分清,通过演示实验来讲解,比较直观,学生易于接受。在这里主要是讲清概念,不要急于进行较复杂的计算。

2.布置学生预习下节课的实验,一是为了复习巩固电功率的概念,二是为下节课顺利实验做好准备。

3.对于较好的学生可布置他们课后推导对纯电阻电路适用的。

电功率

能力目标。

了解从能量分析入手去认识规律是学的重要研究方法.

情感目标。

使学生获得解决实际用电的初步知识.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从比较在相等时间内做功的多少引入电功率的概念,再根据电功率的定义和电功公式导出电功率的计算公式,给出电功率的单位.然后从电功率的单位引出电功的单位千瓦时,说明1度就是1千瓦时.为帮助学生理解额定功率教材安排了小灯泡在不同电压下工作的演示,教材还介绍了不同用电器的两个重要指标,额定电压、额定电功率,以使学生对常见用电器设备的功率有所了解.

1.重点:掌握电功率的概念、公式及其应用.

2.难点:实际功率的概念、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区别.

3.疑点:灯泡的亮度决定于什么?

教法建议。

本节教材包括电功率和用电器额定功率两块内容.教师可以利用前面学生学过的功率的知识和研究方法,突出比较做功快慢的方法:比较单位时间内用电器做功的多少.在讲解电功率的公式时,注意强调公式中的各量的对应关系,是同一段电路中的各量.不易同时给出电功率的导出公式,使学生感觉公式多不易掌握.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区别学生不易做到,教师要通过实验讲清对一个用电器额定功率和额定电压只有一个,而实际电压和实际功率有很多.

--方案。

重难点:重点是电功率的概念和单位,难点是额定功率.

一.引入新课。

方案一:复习功率概念引入电流做功有快慢的问题,然后可以举出一些实例如:电力机车每秒做功400多万焦,公共电车的电机每秒做功6万焦,洗衣机的电机每秒做功100多焦,而小收录机的电机每秒做功几焦.再举出时间不同做功不同的实例,问学生如何比较做功快慢,引出电功率的定义.

方案二:分析类比建立电功率的概念:可用幻灯片设计一组问题:1)怎样比较运动快慢?2)这样比较力对物体做功快慢?3)这样比较电流做功快慢?引出电功率的概念.

电功率的概念要讲清:电流做功快,电功率就大;电流做功慢,电功率就小.电功率的定义公式为p=w/t,电功率的普遍适用公式是p=u·i,比较电功率大小时,要全面考虑到公式中各量的关系,才能确定电功率的大小关系.例如:在相等的时间内,根据p=w/t,电流做的功越多,电功率就越大.

电功率的单位容易和电功单位千瓦时混淆,可采用让学生计算1千瓦时的电功是多少焦,让学生体会千瓦时的意义.

三、额定功率:

方案一:可以用并进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实验体会用电器的工作有正常工作问题,然后引进额定功率的概念.学生实验可以设计三组,1)是在比额定电压低的情况下工作;2)是在额定电压下工作;3)是在比额定电压高出1/5的情况下工作.

方案二:教师拿出“220v60w”和“220v100w”的灯泡,问将他们串联起来,哪盏灯亮?然后做实验,引出额定功率的概念.

例题1、一只额定电压为220伏特的电热煮水器,在正常工作时通电12分钟,电度表的示数增加0.1度,问:

这个电热煮水器的功率多大?

a.甲图亮b.乙图亮 c.同样亮d.无法判断。

【分析解答】同一盏灯的亮度与它的实际功率情况有关,在甲乙两图中,灯1的实际电压不同,甲图中的实际电压小于乙图中,所以灯1在甲图中实际功率小于乙图中,所以灯1在乙图中较亮.b选项正确.

探究活动【课题】灯泡的亮度决定于什么?【组织形式】学生分组【活动方式】。

教师提供实验器材:低压电源、电压表、电流表、标有“2.5v”的小灯泡、开关、滑动变阻器、导线若干、“220v40w”白炽灯泡一只.(1)提出问题(2)教师可先演示或提示,再由学生操作.(3)观察灯泡两端的电压变化与灯泡相应的亮度变化.(4)讨论,分析.

电功率教案

(1)定义: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做电功率。用p表示。

注:电功率是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电功率通常用字母p表示,根据定义,可得出计算电功率的公式。

(2)公式:

上式表明,电功率等于电压与电流的乘积。

如果电压u的单位用伏特,电流i的单位用安培,电功率p的单位就是力学里功率的单位瓦特。

边讲边板书:

(3)单位:瓦特、千瓦,l千瓦=1000瓦。

w=pt=1千瓦×1时=l千瓦时。

=1000瓦×3600秒=3.6×106焦。

即1千瓦时=3.6×106焦。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还有一个什么电功的单位表示的电功也等于3.6×106焦耳?(度)告诉学生,1千瓦时就是1度电。根据国家的计量标准,在技术文献中,电功的单位不再用“度”,而统一使用“千瓦时(kwh)”这个单位。

让学生做课文中的例题,然后讲评,向学生强调要正确使用公式。特别是要正确代入各量的单位,并用w=pt做一些口头练习:

问:100瓦电灯正常工作10小时,做多少电功?

20千瓦电动机工作半小时,做多少电功?

转入额定功率的教学。(用课本上“通常我们说这个电灯的功率是40w……同一个用电器的功率总是同样大吗?”引入要讲的课题)。

指出我们可以用实验来回答这个问题。向学生说明演示实验的目的、做法、实验中要注意观察的现象,然后做实验。

实验后,让学生回答实验前提出的问题。然后指出用电器工作时的功率和它工作时的电压有关系。

边讲边板书:

2.额定电压与额定功率: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叫做额定电压,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叫做额定功率。

进一步向学生交待用电器实际消耗的功率(通常叫做实际功率)与额定功率的关系,边讲边板书:

当u实=u额,则p实=p额,用电器正常工作。

u实u额,p实p额,用电器容易损坏。

u实。

最后,让学生观察白炽灯泡上的标志,说明其含义;传看或展示小黑板上电动机的铭牌,加深对额定功率、额定电压的印象。

四、小结(略)。

五、布置作业。

第二节练习和习题第1、2题。

看课本列出的一些电器设备的功率,算出47厘米彩色电视机在额定电压下工作5小时要用多少电。对有兴趣的学生课外可布置做章末小实验“利用电能表测电功率”。

注:本教案依据的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物理第二册第九章。

电功率教案

一、电功率:表示消耗电能快慢的物理量,它的大小等于单位时间内所完成的功。

计算公式:p=,单位:(1)焦/秒(j/s);(2)瓦特(w);(3)1w=1j/s。

二、千瓦时的来历:1kw・h=1000w×3600s=3.6×106j。

三、额定功率:用电器在电压下的功率。

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的区别。

1.根据定义式进行测量;2.利用电流和电压进行测量。

这节课内容较多,概念较多,是以后学习的关键章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我感到:。

1.上课的节奏尽量加快。与速度的类比不能耽误太长时间,让学生提及速度的概念、公式即可类比引出电功率的概念及公式。

2.对公式、原理的理解多通过训练解决。设置课堂的习题不要太难,重在对公式的应用,并让学生熟悉公式的单位换算即可,更多的习题可以放在后面进行,对数值的设计也应以巧数为主,不涉及过难、过深的纯数学式的计算,以节约课堂时间。

电功率

1.知道及其单位.

能力目标。

了解从能量分析入手去认识规律是学的重要研究方法.

情感目标。

使学生获得解决实际用电的初步知识.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从比较在相等时间内做功的多少引入的概念,再根据的定义和电功公式导出的计算公式,给出的单位.然后从的单位引出电功的单位千瓦时,说明1度就是1千瓦时.为帮助学生理解额定功率教材安排了小灯泡在不同电压下工作的演示,教材还介绍了不同用电器的两个重要指标,额定电压、额定,以使学生对常见用电器设备的功率有所了解.

1.重点:掌握的概念、公式及其应用.

2.难点:实际功率的概念、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区别.

3.疑点:灯泡的亮度决定于什么?

教法建议。

本节教材包括和用电器额定功率两块内容.教师可以利用前面学生学过的功率的知识和研究方法,突出比较做功快慢的方法:比较单位时间内用电器做功的多少.在讲解的公式时,注意强调公式中的各量的对应关系,是同一段电路中的各量.不易同时给出的导出公式,使学生感觉公式多不易掌握.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区别学生不易做到,教师要通过实验讲清对一个用电器额定功率和额定电压只有一个,而实际电压和实际功率有很多.

教学设计方案。

重难点:重点是的概念和单位,难点是额定功率.

一.引入新课。

方案一:复习功率概念引入电流做功有快慢的问题,然后可以举出一些实例如:电力机车每秒做功400多万焦,公共电车的电机每秒做功6万焦,洗衣机的电机每秒做功100多焦,而小收录机的电机每秒做功几焦.再举出时间不同做功不同的实例,问学生如何比较做功快慢,引出的定义.

方案二:分析类比建立的概念:可用幻灯片设计一组问题:1)怎样比较运动快慢?2)这样比较力对物体做功快慢?3)这样比较电流做功快慢?引出的概念.

二、:

的概念要讲清:电流做功快,就大;电流做功慢,就小.的定义公式为p=w/t,的普遍适用公式是p=u·i,比较大小时,要全面考虑到公式中各量的关系,才能确定的大小关系.例如:在相等的时间内,根据p=w/t,电流做的功越多,就越大.

的单位容易和电功单位千瓦时混淆,可采用让学生计算1千瓦时的电功是多少焦,让学生体会千瓦时的意义.

三、额定功率:

方案一:可以用并进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实验体会用电器的工作有正常工作问题,然后引进额定功率的概念.学生实验可以设计三组,1)是在比额定电压低的情况下工作;2)是在额定电压下工作;3)是在比额定电压高出1/5的情况下工作.

方案二:教师拿出“220v60w”和“220v100w”的灯泡,问将他们串联起来,哪盏灯亮?然后做实验,引出额定功率的概念.

例题1、一只额定电压为220伏特的电热煮水器,在正常工作时通电12分钟,电度表的示数增加0.1度,问:

这个电热煮水器的功率多大?

a.甲图亮b.乙图亮 c.同样亮d.无法判断。

【分析解答】同一盏灯的亮度与它的实际功率情况有关,在甲乙两图中,灯1的实际电压不同,甲图中的实际电压小于乙图中,所以灯1在甲图中实际功率小于乙图中,所以灯1在乙图中较亮.b选项正确.

教师提供实验器材:低压电源、电压表、电流表、标有“2.5v”的小灯泡、开关、滑动变阻器、导线若干、“220v40w”白炽灯泡一只.(1)提出问题(2)教师可先演示或提示,再由学生操作.(3)观察灯泡两端的电压变化与灯泡相应的亮度变化.(4)讨论,分析.

电功率教案

课时:1课时。

教学要求:

教具:

“36v40w”电灯一只,标志清晰的“220v10ow”“220v15w”白炽灯两只,洗衣机,电动机铭牌若干或画上铭牌的小黑板一块,演示电流表和电压表各一只,滑动变阻器,低压电源各一只,小黑板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引人新课。

复习提问:

1.怎样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利用物体在单位时间里通过的路程速度)。

2.怎样比较物体做功的快慢?(利用物体在单位时间里完成的功功率)。

3.怎样比较电流做功的快慢呢?请看下面的例题,展示抄有例题的小黑板:

例1:电流通过电扇电动机,通电半小时,电流做功7焦耳;电流通过起重机的电动机,通电2秒钟,做功40000焦耳,电流通过哪一个电动机做功多?(电流通过电扇电动机做功多)。

然而,电流通过哪个电动机做功快呢?

告诉学生,要比较电流做功的快慢,仅从它做功的多少来考虑是不行的,必须看它们在相同的时间里哪个做的功多,这就和比较运动快慢和物体做功的.快慢一样。

让我们来计算一下上题中电流每秒各做多少功。

电流通过电扇的电动机每秒做功。

结论:电流通过起重机的电动机做功快。

讲述: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人们不仅需要了解电流做功的多少,更需要知道电流做功的快慢。在物理学上,是用“电功率”来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本节就来学习有关电功率的知识。

二、讲解新课。

什么是电功率呢?与力学中的功率相类似,电流在单位时间内做的电功叫做电功率。板书:

相关范文推荐
  • 12-06 小手开花教案大全(17篇)
    教学工作计划还可以给学生提供清晰的学习目标和任务,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学习和提升自己的能力。以下是一些典型的教学工作计划样本,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1、能大胆地说说
  • 12-06 以小学生过春节为(专业18篇)
    春节是中国人民欢度新年的重要方式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节日期间人多交通拥堵?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出行路线和交通注意事项。时光匆匆如流水,岁月如流
  • 12-06 课文窃读记读后感(精选21篇)
    读后感是读者通过阅读一本书,对书中的情节、主题、人物等进行思考并表达个人的观点和体验。小编为大家搜集了一些经典读后感,希望可以帮助大家写出更加出色的文章。
  • 12-06 汽车维修工年度总结(专业22篇)
    年度总结是一个宝贵的机会,让我们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成长进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年度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今年12月份,我们结合维修企业工作实际,
  • 12-06 小学紧张的考级大全(18篇)
    优秀作文是指在内容丰富、观点独特、结构合理、措辞得当等方面表现出色的文章。优秀作文是在文学创作中,对一定主题的深入思考和独到见解的表现,它能够给读者带来深刻的思
  • 12-06 九周年年会主持稿(模板17篇)
    感谢各位的到来,我将尽全力为大家带来一场精彩的会议。以下是一些备受赞誉和传媒关注的主持人的精彩言行,让我们一起回顾他们的成功之路。p副标题e。尊敬的公司领导,同
  • 12-06 党日会议活动方案(专业14篇)
    活动方案是为了更好地组织和管理活动,确保活动能够顺利进行而制定的。如果你想了解如何制定一个好的活动方案,以下是一些经验分享和范文供你参考。活动背景:本次主题班会
  • 12-06 老人与海海明威作品读后感(模板18篇)
    读后感是对书籍内涵和主题的整体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作者的用意和思想。这些读后感范文或许可以为我们提供新的思考视角,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书本内容。
  • 12-06 在海里游泳范文(21篇)
    优秀作文是一块文化瑰宝,代表着作家的水平和创作才华。以下是一些优秀作文的片段,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灵感和思路。尊敬的家长:周末又到了,希望各位家长做好孩
  • 12-06 美丽家乡高一(汇总16篇)
    通过写作,我们可以锻炼语言表达的能力,提高自己的思维素质。以下是一些经典的优秀作文,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启发和灵感。家乡是游子所思恋的母亲,远离家乡也十分思恋故乡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