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认识小数教学反思(汇总5篇)

时间:2023-09-25 12:30:47 作者:LZ文人 最新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认识小数教学反思(汇总5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篇一

今天上午,我在三二班上了一节《认识小数》的课。新课伊始,我创设了这样一个生活场景:妈妈去超市买了3.45kg的苹果,一支铅笔0.85元,一支水笔2.60元,小女孩的身高是1.3米,小男孩的体温是35.6摄氏度。这些生活场景中都出现了小数,这些数中间的点叫做小数点。

我先让学生大胆尝试读这些小数,有的孩子一下子就读对了,有的孩子读错了,但在听别的学生读的时候及时进行了纠正。孩子们在读的过程中慢慢的发现小数的读法:小数点左边的数和我们以前学过的整数的读法一样,小数点右边的数和电话号码的读法一样。生活中还有很多小数,比如:陆地上最大的动物是非洲象,它的高度可达3.5米,重可达5.25米;世界上最大的鸟是非洲鸵鸟,它的高度可达2.75米,一只鸵鸟蛋约重1.5千克;最高的动物是长颈鹿,它的高度可达5.8米。

根据生活常识可以得知1角=0.1元,出示了一张1元,1元可以换10张1角。可以形象的把这些一角看成长方形,也就是一个大长方形被平均分成了10个小长方形,进而让学生找到0.1元,并用涂色的方法表示出来。“通过涂色,你想到了哪个分数?”孩子们很快说出1/10,进而得出1角=1/10元。根据这两个等式可以得出1角=1/10元=0.1元。

接着引导:“老师的水杯高是1分米,你能在这个1米长的尺子上找出1分米吗?”1米长的`尺子被分成了10段,因为1米=10分米,所以1段就是1分米。借助尺子,学生很容易得出1分米=1/10米=0.1米,2分米=2/10米=0.2米。“你还能找出哪些相对应的小数,试一试写在你的题卡上。”学生在题卡上写,老师巡视。然后出示所有可以表示出来的小数以及分数,并让学生试着发现其中的小秘密,提高学生对小数的认识。

最后用一道题进行拓展:全国三年级学生的平均身高是1.3米。你能在这个尺子上找出1.3米吗?学生们发现尺子的长度只有1米,不能表示出1.3米。于是,学生们共同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再加长一把尺子,再把这把尺子平均分成10份。在第二把尺子上找出0.3米和第一把尺子的长度合起来就是1.3米,1.3米=1米3分米。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篇二

三年级下册第十一单元的认识小数,是小学阶段第一次教学小数的知识,仅限于一位小数(小数点的右边只有一个数位),而且和量长度、买东西等具体事件联系起来,便于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学习其中的数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包括一位小数的意义、读写方法。而在这些内容中,小数的意义是重点,它是后继学习比较小数大小和小数加减计算的思考基础。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大量的接触小数,小数的读和写并不是孩子的难点,怎么去借助生活实际去理解小数的意义才是学生的学习的关键,是本堂课教学的重难点。

1、以“元”为切入点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的教学过程,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的过程。”学生每天学的内容对他们而言未必都是全新的知识,有些会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做基础。小数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生也经常接触小数,例如在超市中用的标价牌就有小数。

2、以“米”作平台

教材以米作单位的小数为例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这类小数对学生来说是较抽象的知识,因此在教学中以1分米=1/10米=0.1米为重点,在突破这个重难点后,学生能利用知识的迁移掌握( )分米=( )/( )米=( )米。

我对教学内容进行了重新整合,充分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用元、角引入降低学生理解的难度。让学生感受到了浓郁的生活气息,深刻领会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同时紧紧抓住分数与小数的本质联系进行教学,让学生清晰理解小数只是分数的一种简单的书写形式,它们表达的意义是相同的。

1、语言要规范,过渡语的衔接要自然,课堂语言的感染力还需加强。导入部分时间过多。

2、为什么要学小数?因为小数在生活中很重要,要让学生产生对小数的迫切需要,要体现了认识小数的价值。

3、生活中的小数要直接出示,我准备了生活中常见的小数的事例,让学生切身体会到周围有很多小数。

4、教师的引导、教师问题的提出要有明确性。每个问题的提出要能引起学生思考。

5、教学内容超出大纲范围,给学生增加难度。从而也导致课堂时间没有掌控好。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篇三

本课立足于新的理念,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桥梁,共同探索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中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激发学习兴趣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我们要引导学生探索真实世界的数学问题。渗透算法多样化数学思想。在计算0.8+0.6有的是口算时,而有的列竖式。多种算法的展示,不仅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通过学习,使学生感受到从多角度解决同一问题的数学思想。

此外,本节课还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板书的目的性不强,使重点不够突出。课堂上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较少,使得评价方式单一。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努力,争取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篇四

人教版三年级(下)数学,安排了《小数的初步认识》这一节对第一次接触小数的学生,相对来讲就会有一定的难度和学习的负担。为了能缓解降低难度,我努力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以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心理为基础,营造和谐课堂,活化教学内容,合理设计教学过程,较好的完成了这一节的教学活动。现反思如下:

首先,在教学中我努力做到

在本课教学中,有意识帮助学生积累生活经验,使学生在实践体验中获得直接的感观,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以米作单位的小数对学生来说是较抽象的知识,在教学用米作单位表示几分米的小数,利用多媒体教学的手段,让学生体会分米和米之间的关系,老师适时作出点拨,得出几分米可以写成十分之几米,同样可以写成小数。又通过让学生在米尺上找一找、说一说,在实践操作中理解感知小数的含义。

整节课我努力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设计试读小数、找身边的小数、组数比赛等环节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玩中学知识。

这节课的第一个知识点是小数的读法,。我原先想通过学生试读把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的读法区别开来,使这两部分的读法有了不同,但教学时有两个学生有错误的读法,我及时让其他学生去发现,利用这些生成资源使得学生深刻的了解了小数的读法。

在整个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有:

板书的目的是为促进更有效的教学,在板书上再进行一些修改,,并在教学时注重教师语言与板书同步进行,为学生提供更直观的板书,达到更好的教学目的。

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我仍会努力建构和谐氛围,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创设合理情景,巧妙设计问题进行引导,把重点、难点运用合理的方法有效处理。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学习获得新知。真正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篇五

《认识小数》是人教版实验教材第六册第七单元的教学内容,孩子们在第二册认识人民币一单元中已经见过了表示价格的一位小数,再加上孩子们平时逛超市的购物经验,所以孩子们对小数尤其是表示价格的小数并不陌生,读写小数也相对简单,因此我把这节课的重点落在表示长度的小数的意义的教学上。

本有一个教学设想,是在课的一开始就出示一些数,让孩子们去分类,再引到新课的教学上,后总感觉这样教的痕迹太明显。于是,在课的一开始就让孩子们说印象中的小数、找身边的小数,得出要研究的素材,这样一开始孩子们就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他们必须去搜索知识库中与本课知识有关的所有认知,为学习做好了必要的知识准备,同时能让他们很深切地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可以看出,教者关注学生的实际经验,没有把学生当作容器,没有把学生对于小数的已有认识当作学习新知的障碍,而是把这种累积的经验作为进一步学习的资源。正如奥苏伯尔所言:“让新知之舟泊在旧知的锚桩上”。

识”),无法也无必要进行探究式学习。教者适时地采用了有意义接受学习的方式,让学生看书自学、讨论交流、互相问答,再配以教师的适度讲解,符合知识的类型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

教者让学生“找身边的小数”,组织学生动手测量实物的长和宽,由不满1米而想到用分米做单位,并由1米=10分米的进率,联系分数的含义,用十分之几米表示几分米,进而引出零点几米的小数。这样的巩固练习,是从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源头和需要出发,初步知道小数与整数、分数之间的密切联系。教师结合讲解小数的含义之后,学生动手实践,让学生进行观察、模仿、比较、归纳,并进行了两次针对性很强的练习,由具体的长度单位转化到一般的十进制分数,让学生在经历有序的数学思维活动过程中逐步感知小数的含义。

上完这一课,我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发现自己在教学上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之处:

1、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有些地方老师讲得太多,还不敢完全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学生观察、讨论、思考的时间空间太少太窄,缺少生生之间的互动,很少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的创新意识、合作意识没有得到有效的培养。

2、教学语言还不够严谨,语言表达不够干净利落,在听学生的发言上还不够专心,有的学生明明说的很到位,可能不是我想要的,我给忽略了;有的学生回答错了,我怕会占用时间,没有加以有效的引导和分析。课堂语言的感染力还需加强,要将数学这么较枯燥的学科教活,不仅要有精巧的教学设计,还需要教学充满感染力的教学语言;较少用激励性的语言,学生的精彩发言应该给予及时的肯定与表扬,这不仅是对一个孩子的肯定,更是对她的言行的肯定,为别的孩子树立起了良好的榜样。

3、备课不够充分。在备课过过程中,光备我如何去上,很不考虑学生如何去学的过程。在教学中,没有顺从学生的思维,一味的牵着学生走,学生虽然学到基本知识,但思维没能得到有效锻炼。

4、整节课容量较大,教材轻重处理不科学。大致分为三个知识点:小数的读写法、以元作单位的小数表示的含义、以米作单位的小数表示的含义。内容多,教学时又想尽量面面俱到,对概念的辨析,小数所表示的意义存在遗憾。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