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对孩子的爱感悟(优质5篇)

时间:2023-09-30 13:35:17 作者:文轩 父母对孩子的爱感悟(优质5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感悟,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心得感悟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感悟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感悟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父母对孩子的爱感悟篇一

编者按: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作者通过自己女儿做的饭菜,感悟到父母必须成为孩子的榜样,下面我们来看看《父母是孩子的原型》这篇家庭教育感悟吧!

寒假,金柳大一归来,要求进行社会实践。我认为孩子最好的社会实践,或者说人生的第一次社会实践应该是给父母做饭,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金柳欣然同意,表示白天去做点公益事业,晚饭保证做好。

放学归家,女儿端上饭筷,我边吃边感慨:“终于享女儿的福了!”金柳眉开眼笑。连续享了几天福之后,我发现了一个问题:孩子做的饭几乎是我当年给她做饭的翻版。

孩子的初中高中6年时间,晚饭都是我做的。因为时间紧张,我必须在半小时内做熟饭,然后半小时内吃饭收拾好厨房,以便把孩子的时间最大化利用,好完成作业,早点歇息。我6:30放学,到家基本是7:00,孩子回家7:10,我们必须8:00前完成晚餐的所有程序,然后她开始写作业,我开始处理一些她学习上的事。

由于投入时间少,因此饭菜相对简单,一般是煮面条、麻食、炒面,有时下速冻饺子,有时买些狗不理包子,烧个汤。现在,轮到金柳开始做饭了,也是煮面条、麻食、炒面,或者饺子包子。我比较懒散,在做饭上面缺乏耐心,多用煮,少用炒;金柳亦如是。

我不得不思考这个问题。是金柳不用心,还是父母应付孩子孩子就应付父母?其实都不是,其核心原因是孩子把我作为原型。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终生的老师。经过长期的耳濡目染,父母的言行举止深深融入到孩子的骨髓里。孩子涉世之初,往往以父母为原型,尤其是在紧急情况下,他的第一反应一定带有父母的痕迹。不是金柳不想给父母做点精细的饭菜,而是金柳的认知尚停留在父母的层次,超越父母需要一个过程。这种原型的力量,给孩子打下行为模式的底子,会形成巨大的惯性,伴随着孩子走过很长一段时间的人生路。

当然,我并不是鼓吹家庭出身论。随着阅历的增长,孩子会拥有其他更多的原型,比如某位名人,某些老师,某个好友,某些名著中的人物形象等。孩子会杂取众长,完成自我重塑。于谦的父母在每年祭祀时,不仅祭典自己的祖先,而且长年供奉英雄文天祥。因此在国难当头时,于谦挺身而出,拯救明朝于将倒。这种力挽狂澜的勇气,这种为国请命的魄力,是于谦的应激反应,是长期受英雄人物文天祥熏陶的结果,是不假思索的本能。

佛教密宗修行的方式是想像自己胸中有一尊佛,这尊佛每天长大长大,直到自己和佛融为一体,修行便成功,因为人的一切所为与佛皆相同。于谦家长的教育方式与密宗的修行异曲同工。我们认识到这一点,就应该积极引导孩子读一些名人传记,如《拿破仑传》《周恩来传》《居里夫人传》,让孩子的胸中多一些家国情怀的原型;或者读一些积极昂扬的文学作品如《平凡的世界》《老人与海》等,心中有孙少平这个原型的孩子,就会多一些“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品德。读书的作用不仅仅是记住点好词好句,提高写作能力,更重要的是深化思想,提高品德,“文以载道”就是这个道理。

孩子的成长有一个接纳,融合,形成自己行为模式的过程,也有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在复杂而漫长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是孩子最早的最直接的也是终生的样板和原型。

父母千万别小觑了自己的威力!

作者| 金乾波

父母对孩子的爱感悟篇二

《三字经》“养不教,父之过”,强调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中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行为习惯,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身教重于言教。

一、教育孩子有礼貌,懂得感恩

“百善孝为先,百行德为首”,一个有礼貌、有品德的孩子,离不开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努力。

“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德是放在第一位的,好的品德能让人一生受用无穷,无论是在学习方面,还是生活,以至工作方面。

一是在日常的生活中,以身作则,教会孩子学会说“谢谢”、“对不起”

比如,我们需要孩子的帮助时,一定不要端起父母的架子,命令孩子。可以礼貌地用“请”,“请帮我拿一下毛巾,谢谢”。

这样,孩子觉得自己被尊重,被需要,觉得自己是可以帮助别人的人,他会有一种价值感。

二是要舍得用孩子,让孩子参与家务劳动,在劳动中学会感恩

一次,爸爸和弟弟出去了,就我和哥哥在家,问他晚上想吃什么,他想也没想就说:面条。

当时我在码字,正好,为了锻炼一下他,就告诉他该怎么做。

等我弄完出来,水正好烧开,于是我就教他如何下面条,如何放调料。哥哥学的挺认真,最后吃的也挺认真。还不停的夸奖自己做的面好吃。

第二天炒菜,我把哥哥叫到身边,也喊他一块看看,我说:“这样,以后你就知道怎么做菜了。”

炒肉的时候,有点溅油,我烫到了一点,就告诉哥哥离远一点,小心烫到。

这时候,哥哥主动说了一句:“妈妈,原来做饭这么不容易,挺辛苦的。”

我就顺着他说:“是啊,你也看到了,不容易。平时爸爸做饭很辛苦,我们要感谢爸爸,珍惜爸爸的劳动成果。以后叫吃饭,马上过来。还有,不浪费粮食。”

哥哥似乎也明白我说的话了。之后吃饭,主动过来,有时候还会帮我们拿碗拿筷子。

也是这一件事让我明白:要让孩子有参与感,有成就感,不能从小就惯着孩子、溺爱孩子,以免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坏习惯。

家务劳动,不用担心会累到孩子,劳动只会让孩子更智慧,他会在劳动中学会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并懂得感恩。

二、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行为习惯

有一句话叫做:行动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可见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我们是这样做的:

一是每晚整理收拾书包,准备好第二天需要的学习资料

现在,我还记得哥哥一年级最开始几天放学回家,书包里书本、作业本、校牌、水杯、雨伞,全部丢书包里,没有分类,惨不忍睹。

我慢慢地教他,书包里有好几个分隔,可以根据大小等,分门别类装我们的东西。

现在,书包里的世界,比原来好了很多。而且,也已经养成了每天晚上收拾书包的好习惯,不用我再喋喋不休地催。

二是养成分类收纳的好习惯

为了让孩子养成这个好习惯,我给孩子们买了收纳箱,专门收拾自己的袜子、小内裤。

每次衣服洗了晾干收拾的时候,哥哥和弟弟都会收拾自己的小内裤和袜子,分门别类叠好,放进自己的收纳箱。

而且,每天晚上睡觉前,他俩也会准备好第二天要穿的袜子、小内裤等。

通过这一过程,让孩子养成提前准备东西的习惯,也养成东西分类、归纳整理的习惯。

三是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

一年级开始的时候,晚上睡觉时不停地和弟弟讲话,总是睡不着,第二天早上7点起床,闹钟都叫不醒。

而等到周末的时候,兄弟俩不用闹钟,却不到7点就早早地起来了。

后来,我们改变策略,晚上睡觉前,听一听故事,9点的时候,必须关灯躺下,不准再讲话。

慢慢地,我们已经养成了晚上9点睡觉,早上6:10起床的习惯,不管是上学还是周末的日子,习惯成自然。

而在习惯的培养过程中,我们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也有没做好的时候。比如,今天校牌忘家里了,明天书本也忘记带了。

但是慢慢的,我们做得越来越好。

三、宽严相济,多鼓励孩子

人,都是喜欢赞美的,小孩子也一样,好听的话语如沐春风,让孩子更自信。

这一点,我也在学习,自我反思了一下,一直以来,对孩子严厉多过鼓励。

很多时候,站在孩子的角度,他已经做到他能做到的最好,但是,我们却用大人的要求来要求他们,拔苗助长。

有时甚至是批评,时间久了,孩子变得敏感、胆小,哪怕自己已经做得很好,但还是不自信,怀疑自己。

四、亲近大自然,加强体育锻炼

周末,天气晴朗的时候,我们会带上孩子,去野外走一走、看一看,呼吸新鲜的空气,亲近大自然。

这种不仅促进亲子关系,还能让孩子尽情地释放、奔跑,锻炼身体,同时,还能教他们认识一下花花草草。

就在刚刚,我把这个写好,拿给哥哥的时候,哥哥正在看动画片,但是微笑着对我说了一句:“谢谢”。

一个动画片看完,哥哥去物业帮我拿了很大的一个包裹回家。然后又告诉我要出去玩,我看了看时间,半小时后有课,提醒他要提前10分钟回家上课。

20分钟过后,正准备打电话叫哥哥回家,却听见门外的声音,哥哥已经带着弟弟回家了。

爸爸开门,对哥哥说:你太准时了。

习惯就是这样,日积月累,你自律一点,就是好习惯。

父母对孩子的爱感悟篇三

编者按:父母以为在看着孩子们的成长,其实成长的还有自己,下面我们来看看《原来,一起长大的还有我自己》这篇家庭教育感悟吧!

“所谓父母子女一场,不过是相互滋养。我原本以为,自己为你付出了一切,到后来才发现,成全的,原来是我自己。”

曾经我是一名警察,很酷的那种。后来我是一个妈妈,全职的那种。

谢谢你选择了我,带我体味人生的酸甜苦辣。我愿意一直跟你走,尽我最大的努力让你过的更好。

那年退伍回来结了婚,和妻子生下了我们聪明伶俐的大女儿,现在读高中呢。每逢跟人聊天提到大女儿,我总是情不自禁说起那段连语气也没有任何改变的话:“这孩子从小到大我真是没操过心,乖巧懂事,这么多年的学费我一分也没掏过…”没错!大女儿是我的骄傲。

大女儿出生后十年之久,我和妻子决定再要一个孩子,不管男孩女孩,我都满心欢喜迎接他的到来。于是,第二年家里就有了一个需要我用一生去保护的小宝贝,取名小鱼。

小鱼这孩子可真没让我少操心,大女儿没花的钱也全都花在了这个丫头身上。将近七个年头了,我早已被小鱼磨炼地成为了一个超级爸爸。洗衣做饭样样精通,一个人带着孩子走再远走再久也不会慌。更重要的是,因为小鱼,弥补了当年从学渣变学霸的梦想。记得年少时的我,哪有那么好的耐心,我是一个军人啊,要么服从要么挨打,哪里有这么多的婆婆妈妈的事情?感恩小鱼,是你让我明白生活不仅仅是一个样子。

我的两个宝贝女儿,谢谢你们选择来到我家,爸爸是和你们一起长大的,下辈子我们还要在一起。

记得生你的时候我自己都还是个孩子,你姥姥极力劝我不要这么早生,我那么个性的一个人,决定了的事谁说也不好使。当时想着反正都结婚了,生个孩子玩玩吧。

宝贝儿子,如果不是你,妈妈不会知道生活这么有意思,妈妈不会知道原来人活着会有这么多有趣的事情可以做。妈妈爱你,永远爱你。

谢谢你们,我的孩子们,给了我完整的人生。

作者|张老师

公众号|星儿之家

父母对孩子的爱感悟篇四

那一句承诺,终于在诀别的时候,刻成了爱的十字伤。-

.某天如果我觉得不再爱你,就不会再感觉寂寞。 -

如果心里有伤,是否真的可以遗忘,不必包装。 -

.我四处翻找我的幸福,竟然掉得不知不觉,像这季节一片片落叶。-

.我哭的时候 你不在 你知道我多想抱着你吗? -

我做噩梦的时候 你不在 你知道我多想你抱着我吗? -

我心情不好的时候 你不在 你知道我多想你安慰我吗? -

我生病的时候 你不在 你知道我多想你在我身边照顾我吗? -

我睡不着的时候 你不在 你知道我多想躺在你的怀里入睡吗? -

我想你的时候 你不在 你知道我多想听你在我耳边说你也很想我吗? -

人的一生,应该有一次,一见钟情。-

.我一生中最幸运的两件事 -

一件,是时间终于将我对你的爱消耗殆尽 -

一件,是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天,我遇见你…… -

我现在才知道,你不了解一个人,还可以爱他 -

我现在才了解,你不爱一个人,还可以思念他 -

.我喜欢你,很久了~ -

等你,也很久了 -

现在,我要离开,比很久很久还要久...... -

从头到尾,都我一个人,那又怎么样? -

幸福,我们一起,只想要,那细水长流的幸福,一起写幸福好吗? -

.我的世界,突然好黑。。。爱上孤单,我好累。-

.我问,怎样才能让一个人知道你在想他? -

你说,心里不停地默念他的名字,他就能感受到。 -

可我一直在心底重复着你的名字,你却一直没有音信。 -

也许,你并不知道我在等你。

爱情没有固定的解释,每一个人的理解也会不同.爱可以是甜的也可以是苦涩的,

爱像什么?爱象星期天的早晨,一首老歌这样唱道。

情为何物?为何直教人生死相许?一首古词这样写道。

那么,什么是爱情?爱象什么?

爱情是春天的雨。被爱情滋润过的地方总是显得生机勃发,每一丛杂草都娇艳欲滴,每一棵树苗都婷婷玉立。

世界便又重新苏醒,生命的嫩芽又将重新挂上绿色的枝梢。

爱情是飘着的云,总是飘浮不定,来去自由,变幻莫测,一会将天空装扮得绚丽多姿、

晴空万里,一会又乌云压城、风雨满楼。天晴的时候,云很少,人们看到的是云的爽朗;

。喝进口里的时候,酒掩去了一切虚幻的光彩,留下的是涩涩的真实,辣辣的,苦苦的

。没有喝过的人不知道酒的醇厚,没有醉过的人不知道酒的浓烈

。有颜色的酒外表华丽,更能诱人,入口更香更甜,但喝过后回味更苦,很快就会忘记;

。年岁越短,酒越香;年岁越长,酒越甘。

大口喝酒、大块吃肉固然可以,但这样是品不出酒的好坏,肉的美味。

好酒需要一口一口慢慢地用心去品,爱情则需要一点一滴地去关爱,去呵护,去培植。

酒喝一点可以强身健体,喝多了伤肝伤脾;爱情则不然,爱得越深,情越长,人越清爽。

爱情是行走的船。船上承载的是每个乘客的生命和幸福。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没有水,船不能行;水太急,船亦不能行。船动的时候江水也动,江水动的时候,船却不一定动。

风平浪静的时候,船行平稳,两岸相对而迎的青山成为司空见惯,舵手的艰辛和伟大在船的眼里变得一文不值。

波涛汹涌的时候,船行浪尖,有了舵手的坚定,才有船穿行万里的基础。

其实,爱情说穿了,普普通通,平平常常,就是男人和女人互相理解,互相尊重,互相搀扶,互相关爱,互相取长补短、安慰体贴。

故事的主角,永远是饮食男女;故事的场景,永远是家庭与社会;

故事的情节,永远不外乎一个男人喜欢上了一个女人或一个女人喜欢上了一个男人;

故事的结局,不是悲剧就是喜剧,永远没有中间的道路我爱你并不是因为你是谁,而是因为我在你身边的时候我是谁。

没人人值得你流泪,值得你流泪的人是不会让你哭的。

只因为某人不如你所愿爱你,并不意味着你没人所爱。

爱,从来就是一件千回百转的事,一曾被离弃,不曾受伤害,怎懂得爱人?爱,原来是一种经历,但愿人长久。

明知会失去自由,明知这是一生一世的合约,为了得到对方,为了令对方快乐,也甘愿作出承诺。恋爱的一个追求不自由的过程,当你埋怨太不自由了的时候,就是你不爱他的时候。

,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

3,怨言是上天得至人类最大的供物,也是人类祷告中最真诚的部分。

4,智慧的代价是矛盾。这是人生对人生观开的玩笑。

5,世上的姑娘总以为自己是骄傲的公主(除了少数极丑和少数极聪明的姑娘例外)

6,如果敌人让你生气,那说明你还没有胜他的把握。

7,如果朋友让你生气,那说明你仍然在意他的友情。

8,令狐冲说有些事情本身我们无法控制,只好控制自己。

13,死亡教会人一切,如同考试之后公布的结果虽然恍然大悟,但为时晚矣~!

15,男人在结婚前觉得适合自己的女人很少,结婚后觉得适合自己的女人很多。

20,真正的爱情是不讲究热闹不讲究排场不讲究繁华更不讲究嚎头的。

25,日出东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遇事不钻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爱一个人,要了解,也要开解;要道歉,也要道谢;要认错,也要改错;要体贴,也要体谅;是接受,而不是忍受;是宽容,而不是纵容;是支持,而不是支配;是慰问,而不是质问;是倾诉,而不是控诉;是难忘,而不是遗忘;是彼此交流,而不是凡事交代;是为对方默默祈求,而不是向对方诸多要求;可以浪漫,但不要浪费;可以随时牵手,但不要随便分手。没有你,我的世界一片黑暗.

没有你在.加了糖的咖啡也是苦的.

父母对孩子的爱感悟篇五

说起孩子,每个父母都有说不完的话题,孩子的成长倾注了我们太多的心血与爱,当然孩子也带给了我们数不清的欢乐。孩子们一天天在成长,从牙牙学语、蹒跚学步,到如今的小学生,他们的变化带给我们一个个的惊喜。其实孩子的成长过程也是我们为人父母的成长过程,我们在父母这个学堂里也在不停地学习和进步,真不知道是我们教会了孩子还是孩子教会了我们?前几天女儿回来郑重其事对我说要写家教心得,让我多少有些忐忑不安,从为人师到为人父,通过角色的转变,让我深切体会到了学校老师工作的艰辛和家庭教育的重要,结合自己在孩子教育方面点滴心得,算是与广大家长共勉吧!

一、与孩子一起适应小学新变化

孩子上一年级以后,与幼儿园相比,生活习惯、学习环境、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孩子是一个全新的开始。对于家长而言,孩子读一年级以后才发现,原有的生活秩序被完全打乱,每天得为接送孩子次数的增加而奔波,为孩子的一日三餐的安排而烦恼,为如何督促孩子完成家庭作业还得大伤脑筋,与此同时,家长还得面对繁忙的工作和纷杂的应酬,可以说苦不堪言。然而,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不能以此而忽视了孩子的学习和成长。俗话说:“教育者必先受教育”。我们既不能套用父母教育我们的老套路,更不能用一成不变的要求和方法。要针对孩子的个体差异,不断学习和调整自己的眼光和要求,重视对自己教育方法的总结和改进,配合学校做好子女的教育。

二、给孩子营造一个和谐的家

孩子的健康成长,最离不开祥和安宁的家庭环境。首先是和谐安宁的家庭氛围给他以心理上的安全感与幸福感。要让孩子全面发展,和谐家庭至关重要。建立温馨的家庭,才能让他们有信心、有兴趣学习。在家中,不但要给孩子和谐愉快的学习空间,而且还要尽可能地培养孩子的基本生活技能,有自理能力,有克服困难的意志,有爱心。再次,要抽出时间来陪伴孩子学习和游戏。文化知识固然重要,但游戏对孩子来说必不可少,父母要让孩子在学习和游玩中得到成功的喜悦,使孩子在学习和游戏中充分找到乐趣。让孩子觉得生活在家庭中的幸福感,给孩子一个宽松和谐的成长空间。

三、积极培养孩子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家长,要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但也要做好引导。女儿很喜欢画画,我就把她送到美术兴趣班,她喜欢玩电脑游戏,我就适度的让她玩益智健康游戏,同时还教她装扮自己的qq空间、上传照片、种种农场、写写日志等等,让玩变得有新意。或许是受到了我的遗传的缘故吧,女儿更喜欢学习语文。为了积极培训学习数学的兴趣,我给她买了一套寓教于乐的数学学习软件,让她循序渐进的跟着电脑边学边玩。但在培养孩子的兴趣方面,我从不盲目跟风,也不强加给孩子,我想,让孩子快乐的成长、快乐的学习才是最重要的。

四、保持健康平和的心态

记得小雨在上学期期中考试得了双百分,孩子回来神采飞扬,全家都为她感到高兴。到期末考试的时候,没发挥好,孩子心里很难过,不敢告诉我成绩,怕我责骂她。面对女儿那不安的表情,我知道,在这个时候,鼓励和关爱是最重要的,我和爱人没批评她,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带她逛街、出去游玩,几天后和她好好的分析了考试的得失,鼓励她好好学习,争取下次考好。看到孩子又恢复了往日的神采,我由衷的感到欣慰:在人生前进的路上,谁都会有失意的时候,更何况是孩子呢,又何必让孩子早早的背上沉重的心理行囊呢?做父母的要克服心浮气躁、急功近利的现象,努力保持一颗平常心,既要关注孩子的分数,又不能以偏盖全,要关心孩子的内心,“蹲下身子”,和孩子做朋友,遇到不如意的事,家长的冷静、耐心、毅力等品质往往会潜移默化地感染孩子。

五、努力做孩子永远的朋友。

人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其实更是孩子“终身的老师”,我们要做好孩子的精神后盾,更要做好孩子的心理医生。父母不能整天在孩子面前以长辈面孔出现,要像朋友一样与孩子多沟通。不管多忙,都要抽些时间来与孩子沟通,互相交流,做好孩子的忠实听众。在接孩子放学回家的路上,我最喜欢听孩子说学校里发生的趣闻趣事,比如“××老师今天表扬我了”、“今天××同学迟到了”等那些似乎毫不起眼的小事,通过不断的交流,感觉她的情绪变化。在聊天时,拉拉孩子的小手,会心地笑一笑,或者点点头等,用一些身体语言让孩子感觉到我们的认真与重视他的程度。等孩子说完了,先稳定自己的情绪,再用平和、积极的态度,合理地答复孩子话语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与孩子的交流中,无论如何都不过多地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比,孩子有了进步,要及时给予肯定,并且用赞赏的眼光、用鼓励的语气表扬她,让他感觉到自己是有优点的。孩子做错了事受了批评或者被老师、同学误解,家长切忌与孩子“同仇敌忾”或妄加指责,要合理引导孩子,既要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又要带孩子走出阴影,健康成长。父母赞许的眼神是孩子进步的助推器,父母真诚的夸奖是增添孩子自信的.砖石,父母如朋友般的坦诚帮助则是孩子成长道路上的指南针。

“神马都是浮云”,回头看看自己的工作之旅,曾在不同的岗位上工作过,但我明白,在我的职业生涯里,任何工作都可以变动,而父母这个“职业”,却是我不可以也不能变动的,因为这是责任,这是义务,也是我一生最值得骄傲、最不容忽视的“职业”。希望与更多的家长一样,把这个职业进行到底,而且力争做得更好,与孩子一起茁壮成长!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范文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