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下数学乘法运算定律教案 运算定律与简便算法四则混合运算(大全5篇)

时间:2023-10-04 00:33:00 作者:纸韵 四下数学乘法运算定律教案 运算定律与简便算法四则混合运算(大全5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教案吗?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教案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四下数学乘法运算定律教案篇一

猎德小学:宗慧(2005.4.28区公开研讨课)

教材简析:简便计算的复习在教材里所占篇幅有限,只列举一个复习例题,而此内容后面的练习题却出现九种基本的练习题,很显然远远满足不了简便计算总复习的需要。虽然说学生已经学过简便计算,但由于时间和学生容易忘记的原因,在六年级进行计算总复习时,还是要对简便计算进行全面系统的复习。另外,简便计算在四则混合运算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新课标提倡培养学生的简便计算的意识,考试评价的计算部分也遵循这样的要求。例如:学生计算一题时,首先考虑这题能否简便计算,如能就简便计算。如不能就按计算的顺序进行计算。从这里可以看出简便计算优先于按顺序计算。优先性表现在1、计算时优先考虑地位;2、简便计算本身的优点。所以,把简便计算作为一项专项复习是十分必要的,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复习下面的四则混合运算。这节课是复习简便计算内容的第一课时。(我是在尝试这样的复习方式,供老师们研讨)

学情分析及其设想:对于简便计算,学生已经学过且掌握,也不排除一些学生有例外。这里的例外是指一些学生学习掌握的特别好;一些学生学得特别差。但随着学生学习内容的增加、深入和计算能力的增强,上面的简便计算的学习情况将可能发生变化。因此,基于上面的想法,我预设的复习是一个动态的复习课。动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前置复习。我让学生自己先复习,充分利用复习的资源。不管学生通过什么方法,例如:看现在书的复习内容、查找以前的书、或问同学,老师,家长、或上网查等。2、复习反馈活动(在课堂上),体现老师的主导作用。通过反馈,一方面实现学生复习信息的交流,巩固掌握的基础知识和解决疑难。另一方面便于老师掌握简便计算现在的学习情况和有针对性地引导下面复习活动的进行。3、巩固简便计算练习,夯实复习成果。

复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进一步理解运算定律的含义及其适用,准确、熟练进行简便计算;

2、过程与方法,经历复习的全过程,学会复习的方法;

3、情感与价值,享受复习成功的喜悦。

复习过程:

教学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前置复习(课堂前伸)指导学生复习:

1、复习简便计算的根据,即运算定律。复习语言表达、字母表示法、并举例。

2、特殊:接近整十、整百的数相加减。

3、写出你在复习时遇到的问题或心得。

教师方法的实施:学生自己复习,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把复习内容表示出来。

充分利用复习资源,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疏理知识的能力。

二、复习反馈活动(课堂展示)1、组织、调控、参与反馈活动:(1)小组交流复习情况--按老师指导复习方法内容进行交流。(2)班级交流小组复习情况。

2、老师在学生回报时板书简便计算的根据和生成的内容。实现复习信息多向交流1、小组交流。

3、班级交流。

3、对汇报质疑展示自己的复习能力,实现复习信息的交流,达到复习目标。

三、巩固复习练习(课堂展示的深入)提出同桌调换做自己复习时列举的例子

1、巡视

2、参与反馈3、做举例

(1)自己做

(2)对改

(3)反馈

4、做练习卷5、小结巩固复习内容,提高解题能力

四、总结参与其中让学生充分说,说出自己对这节课感想!巩固复习内容,实现知识的升华

五、老师反思教师写出教学情况为上下节课,收集资料。

板书设计:复习简便计算

运算定律运算性质特殊:接近整十、整百的数相加

简便计算下面各题。

15×47+37÷557+56+27+16

16×23÷89125×32

56×57+56×27+56907×99+907

0.375×5.8+58×5.8578+298

0.625×1.6+58×3.4109998-(9998+9000)

51×102

四下数学乘法运算定律教案篇二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p27——32。

教材通过李叔叔骑自行车外出旅游所行的路程引出问题,先教学交换律,再教学结合律;先教学运算律的含义,再教学运算律的应用。这样安排有三个好处:首先是由易到难,便于教学。交换律的内容比结合律简单,学生对交换律的感性认识比结合律丰富,先教学比较容易的交换律,有利于引起学生探索的兴趣。其次是能提高教学效率。交换律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活动可以迁移到结合律,迁移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再次是符合认识规律。先理解运算律的含义,再应用运算律使一些计算简便,体现了发现规律是为了掌握和利用规律。

知识与能力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并能够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经历探索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过程,进行比较和分析,发现并概括出运算律。

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习惯。

重点: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并能够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难点:使学生经历探索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过程,进行比较和分析,发现并概括出运算律。

多媒体课件

课前小游戏:比眼力

1.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师:孩子们,谁能说一说今天我们要学习什么内容?(加法运算定律)

你是怎么知道的?(看大屏幕上写的)

非常好,你是个会观察的孩子。

师:在四则运算中包含了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我们把这些规律叫做运算定律。加法的运算定律是什么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加法运算定律。(板书课题——加法运算定律)

2.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师:漫长的暑假好多人都外出旅游放松心情去了,当然李叔叔也不例外,看他是怎么去的?(出示幻灯片)

生:骑自行车。

师:你们看的真准,再仔细看看,你从图中还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2)学生汇报自己了解的信息。

(3)根据你了解到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提问)

(4)学出问题:李叔叔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

(一)探究加法交换律

1.列式计算

师: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应该怎么算?请自己列式计算然后汇报。(40+56和56+40,如果没有学生说出56+40这种算法,教师要引导他们这样列出)

2.两种算法不同,为什么结果是一样的?(因为都表示的是上午和下午的路程和,所以结果是一样的。)

3.既然这两个算式的结果是一样的`,我们可以在里填上什么符号?(“=”号)

4.像这样的算式,你们还能举出例子来吗?

(学生举例)

5.仔细观察,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

(两个加数没有变,只是它俩的位置交换了,和不变。)

6.这样的算式我们能写完吗?你认为你举得例子左右两边一定相等吗?为什么?(因为无论它俩的位置怎样,都是算它们的和是多少,所以左右两边相等。)

7.揭示规律

(学生总结)

(2)小结: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法的交换律。(板书)

8.既然像这样的算式写不完,你们能想个办法用一个算式概括加法的交换律吗?试一试。

(学生尝试)

9.展示学生的方法。

10.确定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并板书。

师:由于字母表示比较简便,所以通常我们用a、b表示任意两个加数,所以加法交换律用字母表示为:a+b=b+a。(板书)

11.对口令

师:83+17=生:等于17+83

57+44a+b100+6018+7535+6585+768

12.介绍加法交换律在加法验算中的应用。

(二)探究加法结合律

1.刚才提到李叔叔要旅行七天,下面是李叔叔前三天经过的路程,我们来了解一下。(出示情境图二)

2.学生观察,说说了解到的信息。

3.出示问题:你知道李叔叔三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吗?请自己先算一算。

4.展示学生的算法。

(88+104)+9688+(104+96)

哪种算法简单,为什么?

5.我们来理一理这两种算法。

师:算法一,先算前两天骑的路程,再加第三天的路程。

算法二,先算后两天骑的路程,再加第一天的路程。这种方法简单。

师:算法不一样为什么结果一样?(因为它们都算的是三天的路程和)

6.既然结果一样,我们可以用什么符号把这两的算式连接起来?(等号)

7.比较下面两组算式

68+152+4868+(152+48)

(225+175)+67225+(175+67)

8.让学生照样子写出几组算式,并展示。

9.观察这些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生: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想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10.揭示加法结合律。

(2)小结: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这叫做加法结合律。(板书)

11.试着用符号表示加法结合律。

师:加法结合律用字母表示为:(a+b)+c=a+(b+c),a、b、c分别表示任意三个加数。

1.填一填:

(1)两个加数交换(),和不变,这叫做加法()。

(2)三个数相加,先把(),或者先把(),和不变,这叫做加法()。

(3)加法交换律用字母表示:

a+b=________。

(4)加法结合律用字母表示:

(a+b)+c=________。

2.应用学过的定律在下面()中填上适当的数。

(1)29+17=()+29

(2)120+()=35+()

(3)138+(62+365)=(+)+365

(4)(+358)+()=198+(+42)

3.连一连,再说一说每组连线的依据是什么?

63+32564+(19+81)

87+32+68325+63

(64+19)+8187+(32+68)

36+78+6478+(36+64)

4.比一比,那组算得快。

(1)(195+32)+68(2)195+(32+68)

(205+59)+241205+(59+241)

486+78+1478+(486+14)

师:利用加法运算定律可以使计算简便。

1.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2.请用是什么、为什么和干什么把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对你的同桌说一说。

师:同学们今天的表现非常出色,用自己善于发现的眼睛和聪明的头脑找到了加法算式中的规律,认识并理解了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并能初步应用。你看,数学家能总结出来的运算定律我们也能总结出来,我相信只要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勤动脑、多动手,一定可以把数学学得更棒!

加法运算定律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利用加法运算定律可以使计算简便。

四下数学乘法运算定律教案篇三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类推能力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相互交流、合作、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让学生说一说在整数乘法中学过哪些运算定律。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说:

1.运算定律的内容;

2.运算定律的字母表达式;

3.举例说明应用运算定律怎样使计算简便。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把有关乘法的三个运算定律写在黑板上。

二、新课

1.把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在复习的基础上,教师举出教科书第12页的例子,看看每组算式是不是相等。还可以让学生任意举一些例子进行观察。从而得出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也适用。

2.教学例8。

教师:“在整数乘法中应用运算定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在小数乘法中应用运算定律也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

出示例8。先让学生自己想一想,如果可能,让同座位的学生进行讨论。

教学第(1)题时,可以提问:

“这道题怎样做比较简便?”(先做0.25×4比较简便。)

“第一步应该怎样做,应用哪条乘法运算定律?”(应用乘法交换律把原来的算式改写成0.25×4×4.78。)

“第二步应该怎样做,应用哪条乘法运算定律?”(应用乘法结合律。)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把计算的每一步写在黑板上。

最后,用虚线把可以省略的步骤框起来。

教学第(2)题时,可以依照第(1)题先提问。还可以让学生想一想,在整数乘法计算中,这样的题怎样进行简便计算,以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

3.基本练习。

做例8后面的“做一做”。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集体订正时,对于每一道题都要让两名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每一步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教师:“我们今天学习了小数乘法的简便计算,在以后的计算中,能用简便运算的就用简便运算。”

三、作业超市

请你运用正确合理的方法进行简便计算

1、必做题:

2、选做题

(3)99×1.45+3×1.45-1.45×2 (4)99×1.45+2×1.45-1.45教师提醒学生:“不仅在计算式题时要注意使用简便方法进行计算,在解答应用题时也同样要注意使用简便方法。”

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做练习三的第17*题。

四、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所学的知识,提醒学生随时注意用简便方法进行计算。

四下数学乘法运算定律教案篇四

1、理解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相同,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可以推广到小数,能应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2、经历小数乘法的运算定律的推广与应用过程,体验迁移类推的学习方法。

3、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运用乘法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一、激活旧知,做好铺垫

出示:8×5×45×(24+36);0.8×0.5×0.40.5×(2.4+3.6)

2、学生独立计算.对比观察,全班交流

预设:第一组算式是整数乘法,第二组算式是小数乘法。计算每一组的第一个算式时都是从左往右算,或者可以用乘法交换律进行简便运算,计算每一组的第二个算式时都是先算小括号内的,或者可以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

3、师: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是一样的,在刚才的计算中同学们很自觉得将整数乘法计算中的知识迁移过来。在数学知识中,知识点不断发生改变,但其中的.法则或方法却是一直不变。

二、类推迁移,发现规律

2、指名交流:整数乘法运算定律能不能推广到小数乘法的看法

预设:有的同学说能,有的同学说不能

3.师:大家都提出了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猜想,那这个猜想是否成立,我们还要进一步验证。观察下列算式,与同桌交流你的发现。

(1)出示三组算式:0.7×1.2○1.2×0.7

(0.8×0.5)×0.4○0.8×(0.5×0.4)

(2.4+3.6)×0.5○2.4×0.5+3.6×0.5

(2)学生独立计算,进行验证

(5)师:像具有规律的算式还有很多很多,同时我们没有办法找到一个反例,那就证明这个规律是成立的。通过刚才的提出假设.举例验证.归纳总结,我们可以发现“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

三、运用规律,深化理解

1、出示例题:0.25×4.78×4

(1)师:你能仿照整数乘法中类似的题目的简算方法来计算这道题吗?试着做看看。

(2)学生独立计算,指名上台板演

预设:0.25×4.78×4

=0.25×4×4.78

=1×4.78

=4.78

预设:运用了乘法交换律,将“4.78”与“4”交换了位置进行简便计算。题中有0.25和4这两个比较特殊的数,0.25×4=1。先利用乘法交换律把这两个数相乘,得到1后,再用1×4.78,就很容易算出它们的结果了。

(4)师小结:在进行简便运算时,首先要观察算式整体结构,再观察其中的数据特点。要“想”它能否与4或8相乘,使它能先乘出1或整十.整百.整千的积后再和其他因数相乘,这样计算起来就要简便得多。

2、出示例题:0.65×202

(1)学生独立计算,指名上台板演

预设:0.65×202

=0.65×200+0.62×2

=130+1.3

=131.3

预设:运用了“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先“看”题中比较特殊的数是200,它的特殊性表现在它是由200和2组成的,可以写成200+2;再“想”200和2分别与0.65相乘,可以先口算2×0.65结果,200×0.65的结果就可以直接运用积的变化规律直接计算。最后用乘法分配律计算。

(3)师:那“4.78×9.9”怎样计算?

(4)师小结:在两个因数中,有一个因数接近整十.整百.整千……就把这个因数拆成整十数.整百数或整千数加一位数的形式或拆成整十.整百.整千数减一位数的形式,然后运用乘法的分配律计算。

3、出示练习:16×1.25

(1)学生讨论:用多种方法计算这道题

(2)学生独立计算,交流计算方法:

4、师:在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算时,我们要先观察算式的结构特点和数据的特点,然后根据所发现的特点选定用哪条乘法运算定律。

四、课堂小结,完善认知

1、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怎样的收获?

2、师:本节课我们通过提出假设.举例验证.归纳总结,将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迁移到了小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当中。还知道在进行简便计算时,要关注算式的整体结构特点及数据的特点。在以后的学习当中,我们还会学习分数的四则运算,那这些运算定律还能不能推广到分数呢?这个问题就留给同学们课后思考。

四下数学乘法运算定律教案篇五

教学要求:

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学阶段所学习的运算定律,能应用其进行合理灵活的计算。

进一步理解四则混合运算顺序,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复习运算定律与简便算法。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小学阶段学过了哪些运算定律?

请同学们把教材87页上边的表填完整。

学习例1

观察例1这个算式的各个数什么特点,能用什么运算定律进行简算。

学生独立解答例1,并说明如何运用计算定律的。

小结: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应注意的问题。

试做87页的“做一做”。

复习四则混合运算

说明第一级运算和第二级运算的概念。

请同学们说说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请学生独立完成例2

小结:在进行四则混合运算式题中,应做到:一看,算式中含有哪些运算?有哪些数?二想,这些运算和数字有何特点,是否可以简算?三算,动笔计算。四检验,检查各计算是否正确。

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90页第7题。学生做完后,可以互相交流一下简算的方法。

选择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在括号里。

4/7+4÷4/7+4计算结果是a1b114/7c12

8×(6+1/4)=8×6+8×1/4=48+2=50的计算依据是()

a乘法结合律b乘法交换律c乘法分配律

相关范文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