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培训方案设计的原则(优质5篇)

时间:2023-09-30 15:14:06 作者:琉璃 2023年培训方案设计的原则(优质5篇)

为确保事情或工作顺利开展,常常要根据具体情况预先制定方案,方案是综合考量事情或问题相关的因素后所制定的书面计划。怎样写方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方案应该怎么制定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方案策划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培训方案设计的原则篇一

要增强酒店人才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把人才培养作为事关酒店业发展的一件大事来抓。一、设计合理的员工培训体系酒店员工培训方案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包括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指导者、员工、培训日期和时间、培训场所与设备以及培训方法等众多的要素,是这些要素的有机结合,也是对酒店员工进行培训需求分析的前提和关键。

1、设置科学的培训目标酒店招聘员工目的就是要员工从事某个岗位。如果员工的职能和预期职务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消除这个差距就是酒店的培训目标。设置培训目标将为培训计划提供明确方向和依循的构架。要达到培训目标,就要求员工通过培训掌握一些知识和技能,这些都是以培训体系分析为基础的。明确员工的现有职能与预期中的职务要求二者之间的差距;即确定了培训目标,把培训目标进行细化,明确化,则转化为各层次的具体目标,目标越具体越具有可操作性,越有利于总体目标的实现。

2、选择合理的培训内容在明确培训目的后,接下来就需要确定培训中所应包括的`传授信息。尽管具体的培训内容千差万别,但一般来说包括三个层次,即知识培训、技能培训和素质培训。知识培训是组织培训中的第一层次。在学校教育中,获得大部分的就是知识。知识培训有利于理解概念,增强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同时,要系统掌握专业知识,则必须进行系统的知识培训,如要使酒店员工熟练地掌握前台接待知识,不经过系统的知识培训是达不到要求的;要培养一个酒店的大堂副理,没有系统的知识培训是不可能实现的。虽然知识培训简单易行,但容易忘记,仅停留在知识培训层次上,效果不好是可以预见的。技能培训这是酒店培训中的第二个层次,也是目前酒店内最重视的一个培训项目,是指能使某些事情发生的操作能力。技能一旦学会,一般不容易忘记,如摆台,铺床等等。招进新员工,都不可避免要进行技能培训,因为抽象的知识培训不可能立即适应具体的操作。素质培训是组织培训的最高层次。此处“素质"是指个体能否正确地思维。素质高的员工应该有正确的价值观,有积极的态度,有良好的思维习惯,有较高的目标。素质高的员工可能暂时缺乏知识和技能,但他会为实现目标有效地、主动地学习知识和技能;而素质低的员工,即使已经掌握了知识和技能,但可能不用。这三个层次的培训内容,究竟选择哪个,应视不同受训者的具体情况决定。一般来说,酒店管理者偏向于技能培训与素质培训,而一般职员则倾向于知识培训和技能培训,它最终是由受训者的“职能”与预期的“职务”之问的差异所决定的。

第二,招聘时看起来似乎具备条件,但实际使用上其表现却不尽如人意。

4、选择适当的培训方法酒店培训的方法有多种,如讲授法、演示法、案例法、讨论法、角色扮演法等等,有其自身的优缺点,往往需要各种方法配合起来,灵活使用。

5、选择培训教员师资质量的高低是酒店培训工作质量好坏的一个重要因素。培训师可由酒店部门经理或富有经验的管理人员兼任,也可以聘请其他单位的专家、学者等人员做培训教师。培训师是受训队伍的领队与教练,职能是执行培训计划、传递信息,而不是控制人员。培训能否获得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培训师的素质与能力。所以要把选择培训师作为重要任务,纳入培训计划。

二、酒店培训方案的评估及完善从制定培训目标到培训方法的选择,最终制定出一个系统的培训方案,这并不意味着培训方案的设计工作已经完成,因为任何一个好的培训方案必是一个由制定一测评一修改一再测评一再修改一实施的过程,只有不断测评、修改才能使培训方案臻于完善。从培训方案本身角度考察,可以将培训方案的测评细化为三个指标来进行:

1、首先,从内容效度出发,检验培训内容。检验培训方案的各组成部分是否合理、系统化。分析培训体系或者培训方案是否符合培训需求分析,各要素前后是否协调一致,是否是最优选择。

2、其次,从反应效度出发,检验员工反应。检验员工是否对此培训方案感兴趣,是否能满足员工的需要。

3、最后,从学习角度出发,检验培训效果。从员工的角度来考察,看员工培训前后行为的改变是否与期望的一致,如果不一致,则应考虑是培训效果不理想还是缺乏应用培训所学内容的机会,或者是由于习惯影响,使培训效果还未表现出来,需延长考察时间。

另外,酒店对培训效果的检验还要考察培训的成本收益比来分析。培训成本的测量是比较容易的,而培训收益则是比较抽象的。因此,酒店要注意经常对自己的经营发展进行详细的分析,找出发展的裂缝,强化员工培训,认真对培训方案进行测评,完善培训体系,为酒店构筑核心竞争力。

注:查看本文相关详情请搜索进入安徽人事资料网然后站内搜索酒店员工培训方案设计。

培训方案设计的原则篇二

1、根据《汽车营销员》职业标准制定。

2、汽车营销员(五级)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计划和培训内容是“以汽车营销职业活动为导向,以汽车营销职业技能为核心”,客观反映《汽车营销员》职业发展的水平和对从业人员的要求。

3、随着中国汽车消费市场的开放,中国的汽车市场和汽车产业将会发生很大变化,汽车消费的领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私人购车的消费将是汽车消费市场的主流,私人拥有车辆的增大,需更大量的营销专业人员为其服务,由于服务内容的增加,如按揭、保险、贷款购车等对营销人员的专业要求也发生了质的变化。现有的营销人员需要系统的培训。

二、培训目标

通过汽车营销员(五级)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和操作技能训练,以适应汽车消费市场的发展。

掌握营销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化水平;熟悉公共关系知识;掌握必要的市场营销、现代汽车基础理论知识;了解相关专业理论知识。

同时掌握营销人员基本的仪表礼仪;掌握汽车销售基本技能,掌握汽车销售基本流程;掌握汽车信息处理的相关方法。

三、模块设置与培训要求

该职业等级培训主要设置以下四个模块:

模块1运用公共关系与应用仪表礼仪

1.熟悉公共关系基础知识;能处理与客户的公共关系、与供应商的公共关系

2.熟悉仪表与礼仪基础知识;掌握仪表礼仪、介绍礼仪、谈吐礼仪、电话礼仪、信函礼仪

3.掌握职业道德规范

模块2介绍汽车商品知识

2.熟悉汽车的基本知识

3.掌握汽车分类,能掌握汽车编码规则、能读懂车辆识别代号

4.掌握汽车三大组成,能识别发动机系统、能识别底盘系统、能识别车身系统

模块3选择汽车营销策略

1.能运用现代汽车营销的理论处理产品、价格、分销、促销实际问题

2.能用汽销相关法律法规完成本职工作

3.能熟悉上海主要的汽车市场分布

模块4实施汽车营销服务

1.了解汽车品种、价格、性能

2.熟悉现实客户、潜在客户、竞争对手、政策

3.能参与接待、咨询、展示、协议、交车、售后等销售服务工作;了解汽车销售流程

4.能参与验证、验车、缴费、上牌等销售服务工作;了解办理新车手续及流程

5.能汇总汽车商品信息、客户信息、汽车市场信息

四、模块课时分配表

序号

模块内容

课时

合计

理论

实训

1

运用公共关系与应用仪表礼仪

60

32

28

2

介绍汽车商品知识

52

32

20

3

选择汽车营销策略

40

40

0

4

实施汽车营销服务

40

20

20

总课时

192

124

68

五、培训方式方法建议

根据汽车营销员职业的特点除传统的理论知识授课方式和操作技能训练方式外,还建议采用案例分析法(如营销策略)、角色扮演法、情景模拟式(如仪表礼仪)、考察调查访问式等。

六、推荐教材和补充讲义

《汽车营销员(五级)》推荐教材:

《汽车营销员实战手册》

刘同福著南方日报出版社20xx年4月

《汽车工程概论》

刘大维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xx年3月

《现代汽车营销》

肖国普主编同济大学出版社20xx年9月

《现代礼仪基础》

赵关印主编气象出版社20xx年1月

培训方案设计的原则篇三

大力开展员工培训,是持续提升员工职业素养,提高企业组织绩效,营造学习工作良好氛围,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现代企业管理途径。开展员工培训,对经营管理、企业发展、制度建立和完善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集团公司20xx年经营管理模式的改变,为适应企业现实需求和发展需要,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集团公司20xx年战略指导思想和经营指导思想为规范准则,以各子公司各负其责、集团加强宏观调控和监督为原则,以入职培训、岗位技能培训、经营理念培训为重点,以素质和能力建设为核心,逐步形成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符合员工成长规律的多层次、分类别、多形式、重实效、充满活力的培训格局,建设一支学习型、实干型、创新型的员工队伍,为骨干员工构建福田生涯规划提供方向,也为企业发展战略提供人力保证。

二、总体目标

通过培训,解决不同层面存在的不同问题,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和归属感,提高组织和个人的应变、适应能力,提高工作绩效水平和工作能力。

2、营销层:解决服务意识、业务能力不强,市场拓展能力不足等问题;

3、技术层:解决技术创新不够,技术意识不强,工艺和骨干人才培养缓慢等问题;

4、管理层:解决跨部门、跨子公司沟通与合作欠缺,计划与目标管理技能缺乏,管理角色定位不准、执行力不强等问题。

5、经营层:解决战略思维不清晰,现代企业管理理念滞后,创业激情减退、中心观念薄弱等问题。

三、原则方法

1、改革培训模式。20xx年的培训除集团及董事会确定的培训人员外,以各子公司自行组织为主,内容、方法、时间自定;集团公司对培训经费进行核查,集团人力资源部负责制订总体培训方案、培训过程的监督和不定期进行跟踪问效。

2、推行培训积分制。集团公司以培训积分的方式对各子公司的培训工作进行评估考核。单位主管为培训学习第一责任人,各级经理均负有培训下属的职责,通过日常工作对员工进行有计划的培训,使员工具备工作必须的知识、技能、工作态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训方案设计的原则篇四

摘要:文章从介绍培训的概念及理论研究的发展入手,论述了培训及培训方案设计的重要性,对培训方案的各组成要素进行分析,指出设计培训方案时应从哪些方面考虑,根据具体情况如何择优处理,最终制定出一个有效的培训方案。

关键词:培训理论培训方案要素设计

员工是组织的血液,不同组织间的竞争即成为人才的竞争,人们对此已经达成共识。从实践中产生的人才必需接受新的培训,来弥补自身知识的缺陷。认识到了培训的重要性,并不等于就能做好培训工作,因为培训工作的完成需依赖于培训方案。有好的培训方案,不一定有好的培训效果,但要有好的培训效果,则必须要有好的培训方案,如何设计有效的培训方案,也正是本文目的之所在。

一、培训理论的研究及发展

自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国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人们开始渐渐重视起培训工作,特别是在今天的市场经济下,对培训工作的研究愈来愈多,但何为培训,却是各抒己见,至目前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下面摘录一些供研究参考。

1.培训:指各组织为适应业务及培育人才需要,用补习、进修、考察等方式,进行有计划的培养和训练,使其适应新的要求不断更新知识,拥有旺盛的工作能力,更能胜任现职工作,及将来能担任更重要职务,适应新技术革命必将带来的知识结构、技术结构、管理结构和干部结构等方面的深刻变化。

2.培训:指向员工传授工作所需知识和技能的任何活动,是与工作有关的任何形式的教育。

3.培训:指创造一个环境,使员工能够在这一环境中获得或学习特定的与工作要求密切相关的知识、技能、能力和态度。

4.培训:指给新雇员或现有雇员传授其完成本职工作所改需的基本技能的过程。

总之,现代培训指的是员工通过学习,使其在知识、技能、态度上不断提高,最大限度地便员工的职能与现任或预期的职务相匹配,进而提高员工现在和将来的工作绩效。

培训作为科研课题首先是在心理学和科学管理领域进行的。随后,培训理论随着管理科学理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传统理论时期的培训(1900-1930)、行为科学时期的培训(1930-1960)、系统理论时期的培训(1960-)三个发展阶段。在传统理论时期,培训是以发展个人技术与态度为主,较少考虑个人与他人,或个人与团体的相互关系;行为科学理论阶段的培训,除了延续传统理论时期重视个人技术与态度的发展以外,更重视员工个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到了20世纪60年代以后,培训理论进入系统理论时期,系统理论最重要的基本假设是系统对于外在环境的开放性,亦即将组织视为一个开放的系统,并且特别重视系统与系统间的适应与沟通。

90年代以后,组织培训工作可以说已是没有固定模式的独立发展阶段,现代组织要真正搞好培训教育工作,则必须了解当今的培训发展趋势,使培训工作与时代同步,当今世界的培训发展趋势可以简要归纳为以下几点:

其一,员工培训的全员性。培训的对象上至领导下至普通的员工,这样通过全员性的职工培训极大地提高了组织员工的整体素质水平,有效地推动了组织的发展。同时,管理者不仅有责任要说明学习应符合战略目标,要收获成果,而且也有责任来指导评估和加强被管理人员的学习。另外,培训的内容包括生产培训、管理培训、经营培训等组织内部的各个环节。

其二,员工培训的终身性。单凭学校正规教育所获得的一点知识不能迎接社会的挑战,必需实行终身教育,不断补充新知识、新技术、新经营理论。

其三,员工培训的多样性。就是培训的范围已从企业扩展到整个社会,形成学校、企业、社会的三位一体的庞大的完整的职工培训网。培训的方式有企业组织的培训、有社会组织的业余培训、有大学为企业开办的各类培训班。

其四,员工培训的计划性。即组织把员工培训已纳入组织的发展计划之内,在组织内设有职工培训部门,负责有计划、有组织的员工培训教育工作。

其五,员工培训的国家干预性。西方一些国家不但以立法的形式规定参加在职培训是公职人员的权利与义务,而且以立法的形式筹措培训经费。

二、如何设计员工培训方案

(一)培训需求分析

组织作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它必须是理性化,以经济人的眼光来看待一切,培训活动的成本无论从费用、时间和精力上来说,都是不低的,培训要冒一定风险,因此在是否进行培训前需要进行需求分析,根据需求来指导培训方案的制定。

培训需求分析需从多维度来进行,包括组织、工作、个人三个方面。首先,进行组织分析。组织分析指确定组织范围内的培训需求,以保证培训计划符合组织的整体目标与战略要求。根据组织的运行计划和远景规划,预测本组织未来在技术上及组织结构上可能发生什么变化,了解现有员工的能力并推测未来将需要哪些知识和技能,从而估计出哪些员工需要在哪些方面进行培训,以及这种培训真正见效所需的时间,以推测出培训提前期的长短,不致临渴掘井。其次,进行工作分析。工作分析指员工达到理想的工作绩效所必须掌握的技能和能力。最后,进行个人分析。个人分析是将员工现有的水平与预期未来对员工技能的要求进行比照,发现两者之间是否存在差距。对培训需求进行分析后就可以设计具体的培训方案。

(二)培训方案各组成要素分析

1.培训目标的设置设置培训目标将为培训计划提供明确方向和依循的构架。有了目标,才能确定培训对象、内容、时间、教师、方法等具体内容,并可在培训之后,对照此目标进行效果评估。培训总目标是宏观上的、较抽象的,它需要不断分层次细化,使其具体化,具有可操作性。要达到培训目标,就要求员工通过培训掌握一些知识和技能,即希望员工通过培训后了解什么?希望员工通过培训后能够干什么?希望员工通过培训后有哪些改变?明了员工的现有职能与预期中的职务要求二者之间的差距,即确定了培训目标,把培训目标进行细化,明确化,则转化为各层次的具体目标,目标越具体越具有可操作性,越有利于总体目标的实现。

2.培训内容的选择。一般来说,培训内容包括三个层次,即知识培训、技能培训和素质培训,究竟该选择哪个层次的培训内容,应根据各个培训内容层次的特点和培训需求分析来选择。

知识培训,这是组织培训中的第一层次。员工只要听一次讲座,或者看一本书,就可能获得相应的知识。知识培训有利于理解概念,增强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减少企业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的障碍和阻挠。同时,要系统掌握一门专业知识,则必须进行系统的知识培训。

技能培训,这是组织培训中的第二个层次。这里所谓技能就是指能使某些事情发生的操作能力。招进新员工,采用新设备,引进新技术都不可避免要进行技能培训,因为抽象的知识培训不可能立即适应具体的操作,无论你的员工是多么优秀,能力有多强,一般来说都不可能不经培训就能立即操作得很好。

素质培训,这是组织培训的最高层次。此处“素质”是指个体能否正确地思维。素质高的员工应该有正确的价值观,有积极的态度,有良好的思维习惯,有较高的目标。素质高的员工,可能暂时缺乏知识和技能。但他会为实现目标有效地、主动地学习知识和技能;而素质低的员工,既使已经掌握了知识和技能,但他可能不用。

上面介绍了三个层次的培训内容,究竟选择哪个层次的培训内容,是由不同的受训者具体情况决定的。一般来说,管理者偏向于知识培训与素质培训,而一般职员则倾向于知识培训和技能培训,它最终是由受训者的“职能”与预期的.“职务”之间的差异所决定的。

3.谁来指导培训。培训资源可分为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内部资源包括组织的领导、具备特殊知识和技能的员工;外部资源是指专业培训人员、学校、公开研讨会或学术讲座等。在众多的培训资源中,选择何种资源,最终要由培训内容及可利用的资源来决定。

组织的领导、具备特殊知识和技能的员工是组织的重要内部资源,利用内部资源,可使受训者和培训者都得到提高。组织内的领导是比较合适的人选。首先,他们既具有专业知识又具有宝贵的工作经验;其次,他们希望员工获得成功,因为这可以表明他们自己的领导才能;最后,他们是在培训自己的员工,所以肯定能保证培训与工作有关。

当组织业务繁忙,组织内部分不出人手来设计和实施员工的培训方案,那么就要求诸于外部培训资源。外部培训人员可以根据组织来量体裁衣,并且可以比内部资源提供更新的观点,更开阔的视野,但外部培训资源也有其不足之处,一方面,外部人员需要花时间和精力用于了解组织的情况和具体的培训需求,这将提高培训成本;另一方面,利用外部人员培训,组织的领导对具体的培训过程不负责任,对员工的发展逃避责任。

4.确定受训者。岗前培训是向新员工介绍组织的规章制度、文化以及组织的业务。新员工来到公司,面对一个新环境,他们不太了解组织的历史和组织文化,不了解组织的运行计划和远景规划,不了解公司的政策,不了解自己的岗位职责,不熟悉自己的上司、同僚及下属,因此新员工进入公司或多或少都会产生一些紧张不安,为了使新员工消除紧张情绪,使其迅速适应环境,企业必针对以上各方面进行岗前培训,由岗前培训内容决定了的受训者只能是组织的新员工。

对于即将升迁的员工及转换工作岗位的员工,或者不能适应当前岗位的员工,他们的职能与既有的职务或预期的职务出现了差异,职务大于职能,对他们就需要进行培训。对他们可采用在岗培训或脱产培训,而无论采用哪种培训方式,都是以知识培训、技能培训和素质培训为内容,而不同内容的知识培训、技能培训和素质培训确定了不同的受训者。

5.培训日期的选择。员工培训方案的设计必须做到何时需要何种培训,通常情况下,有下列四种情况之一时就需要进行培训。第一,新员工加盟组织;第二,员工即将晋升或岗位轮换;第三,由于环境的改变,要求不断地培训老员工;第四,满足补救的需要。

在作培训需求分析时,确定需要培训哪些知识与技能,根据以往的经验,对这些知识与技能培训作出日程安排,看大致需要多少时间,以及培训真正见效所需的时间,从而推断培训提前期的长短,根据何时需用这些知识与技能及提前期,最终确定培训日期。

6.培训方法的选择。组织培训的方法有多种,如讲授法、演示法、案例法、讨论法、视听法、角色扮演法等,各种培训方法都有其自身的优缺点,为了提高培训质量,达到培训目的,往往需要各种方法配合起来,灵活使用。

(1)讲授法。讲授法就是指讲授者通过语言表达,系统地向受训者传授知识,期望这些受训者能记住其中的重要观念与特定知识。讲授法用于教学时要求: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它是保证讲授质量的首要条件;讲授要有系统性,条理清楚,重点突出;讲授时语言要清晰,生动准确;必要时应用板书。

(2)演示法。演示法是运用一定的实物和教具,通过实地示范,使受训者明白某种事务是如何完成的。演示法要求:示范前准备好所有的用具,搁置整齐;让每个受训者都能看清示范物;示范完毕,让每个受中者试一试;对每个受训者的试做都给予立即的反馈。

(3)案例法。案例是指用一定视听媒介,如文字、录音、录像等,所描述的客观存在的真实情景。它作为一种研究工具早就广泛用于社会科学的调研工作中,代起,哈佛商学院首先把案例用于管理教学,称为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要求:内容应是真实的,不允许虚构。为了保密有关的人名、单位名、地名可以改用假名,但其基本情节不得虚假,有关数字可以乘以某掩饰系数加以放大或缩小,但相互间比例不能改变;教学中应包含一定的管理问题,否则便无学习与研究的价值;教学案例必须有明确的教学目的,它的编写与使用都是为某些既定的教学目的服务的。

7.培训场所及设备的选择。培训内容及培训方法决定着培训场所及设备。培训场所有教室、会议室、工作现场等,若以技能培训为内容,则决定了最适易的场所为工作现场,因为培训内容的具体性要求信息传授的具体性,而许多工作设备是无法推进教室或会议室的。培训设备则包括教材、笔记本、笔、模型,有的还需幻灯机、录相机等,不同的培训内容及培训方法最终确定了培训场所和设备。

员工培训是集培训目标和期望结果、培训内容、培训指导者、受训者、培训日期、培训方法和培训场所及设备的有机结合,达到目标和结果是根本目的之所在,其后各个组成部分都是以它为出发点的,经过权衡利弊,作出决策,制定出一个以培训目标和结果为指南的系统方案,而不能是各组成部分作分离处理而任意组合。虽然一个系统的培训方案不一定为有效的培训方案,但一个有效的培训方案必须是系统考虑的培训方案。

(三)培训方案的评估及完善

培训方案的测评从三个维度来考察。从培训方案本身角度考察,将其细化为三个指标来进行:

1.内容效度,看培训方案的各组成部分是否合理、系统化,分析其是否符合培训需求分析,各要素前后是否协调一致,是最优选择。

2.反应效度,看受训者反应,受训者是否对此培训感兴趣,是否能满足受训者的需要,如果否,找出原因。

3.学习效度,以此方案来培训,看传授的信息是否能被受训者吸收,如果否,则要考虑到传授的方法以及受训者学习的特点等各个方面的因素来加以改进。从受训者的角度来考察,看受训者培训前后行为的改变是否与期望的一致,如果不一致,则应考虑是培训效果不理想还是缺乏应用培训所学内容的机会,还是由于习惯影响,使培训效果还未表现出来,需延长考察时间。最后,从培训实际效果来考察,即培训的成本收益比来分析。培训的成本应包括培训需求分析费用,培训方案的设计费用,培训方案实施费用,受训者在培训期间的工资及福利。培训方案的收益则包括显性收益和隐性收益两部分,显性收益是指产量的提高,废品、次品的减少,采用更省原材料的生产方式的节约,生产事故的减少等可测量的收益;隐性收益则是指企业团队精神的生成,企业形象的提高等不可量化测量收益。成本低于收益才证明此方案具有可行性,成本高于收益则证明此方案不成功,应找出失败原因所在,设计更优的方案。

参考文献:

1.彭剑锋,包政主编.人员甄选录用与培训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2.余凯成,程文文,陈维政编著.人力资源管理.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版

3.张一驰编著.人力资源管理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版

4.洛丝特著.人力资源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年版

5.欧炳进,张育新,林克慧编.人事管理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

7.中国改革全书・劳动工资体制改革卷.1978~1991年,大连出版社

8.胡振君.“你对培训知多少?”,行政与人事,2000(4)

9.龚亚平著.企业培训方案评价研究.硕士论文

10.彭剑茹著.企业管理人员培训需求分析研究.19硕士论文

培训方案设计的原则篇五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市教育局xx年工作要点和xx省教师教育改革发展方案,进一步解放思想,提升理念,创新机制,强化管理,结合我区教育局具体要求和实际,“办实事、求实效”,扎扎实实地开展新一轮教师全员培训积极推进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和英语语言能力的培训,扎实搞好班主任培训和骨干教师培训,加快推进名师队伍建设,努力实现优质教育资源互联共享,推进我区干部队伍职业化发展和教师队伍专业化成长的进程,为实现“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总体目标做出积极的贡献。

主要任务概括为三个方面:一个目标,两条主线,三个侧重点。

一个目标:以促进xx教育教学的长足发展为目标。

两条主线:以干训、师训为两条主线。

三个侧重点:

(一)、加强交流与合作,开拓培训新思路

积极参加xx省教师教育学会活动,努力争取承接区域外培训任务,挖掘潜能,发挥“省级示范性县级教师培训机构”作用,扩大对外影响与交流,拓宽眼界和视角。

(二)、课题引领,提高教师教育水准

积极承担国家教育部“十一五”规划课题(有效推进区域教师专业化发展)和市级课题(以“活动”为中心,主体参与,提高校长培训的实效性),建立学习共同体,以校本培训为主线,丰富内涵,加强引领与管理,通过一系列课题研究与实践活动,促进区域内的交流与合作,有效推进区域教师专业化整体发展。

(三)、继续发挥远程教育优势,创办培训特色。

充分利用目前我区开辟的“空中英才”远程教育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关于新课程学科远程教育》两大资源,结合本校实际,开展校本培训研究,创办校本培训特色,实现校本培训制度化、系列化、专题化。

(一)、学习与实践相结合,促进区域发展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全国教育系统干部培训“十一五”规划》的要求,积极推进教育系统“学习共同体、学习型班子、学习型校长”的建设,引导领导干部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努力形成勤奋学习,勇于创新,求真务实的风气,xx年在全区教育系统开展争创“学习共同体、学习型班子、学习型校长”活动。各学区、班子、校长,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确定xx年相应的研修专题,根据专题确定必修书目及选修书目,采取集体学习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围绕中心议题相互交流,共同提高,达到学习与实践相结合,促进区域教育的提高与发展。

(二)、强化实战培训,提高新教师岗位适应能力

1、对新教师的培训突出实战性特点,在分专题对新教师进行职前集中理论培训的基础上,设置新、老教师分别执教同一内容的课堂教学,由新教师与带教老师共同听课、共同点评,人人参与、多维互动,面对新教师在管理、教学中的疑难与缺憾反复研究、咀嚼,继续设置课堂,经过多次反复性训练,强化了对新教师上课、听课、现场评课能力的提高。为了提高理论层次,培养教科研意识和教科研能力,要求每位新教师联系实际,确定研修专题,并根据专题选读书目,每两月在培训中心借阅一本教育书籍,按培训计划要求进行读书并写出读书笔记和读书心得与反思。

2、做好试用期培训的考核验收工作

相关范文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