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心理课报告(精选6篇)

时间:2023-09-30 03:56:20 作者:ZS文王 最新心理课报告(精选6篇)

在当下这个社会中,报告的使用成为日常生活的常态,报告具有成文事后性的特点。优秀的报告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报告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心理课报告篇一

l 某,女,18 岁,高三学生,成绩优异,休学一年,未参加高考,现已返校,心理学案例分析报告。

咨询已有五次,陆续一年,主要解决情绪爆发问题和与母亲的亲子关系问题,成效显著。

近一个月没有办法睡觉,每天晚上躺下看着天花板,凌晨三四点会准时醒来,没有办法拥有完整的睡眠,所有的生活都被这混乱打乱,也不能学习,食欲也不佳。有时候会出现思维云集,尤其是上课看着窗外发呆的时候,会各种的杂念在头脑闪现。讨厌为了别人设置好的轨道前行,但又明白不能再一个人独处,应该去学校。现在是自身的状态还未调整到能够很好地投入到学习这个中心任务中去。

和父母的关系有所改善,尤其是看到父母的关系融洽,有种成就感。在改善亲子关系和缓解情绪冲突方面有很大的进步。

求助者意识清楚,自知力完整,思维敏捷,表述条理清晰。求助者的睡眠问题是情绪影响所致,而情绪的波动终究是事件引发。最近求助者面临着高考的压力,下载高考倒计时软件,高考动机过强,随之焦虑抑郁情绪引发了躯体的某些症状。

诊断:一般心理问题

认知- 行为疗法。

1、针对求助者动机过强问题,用故事、案例来予以引导。首先,德国曼联队,球星云集,几乎都是最好的运动员,但是经过艰苦训练却总是拿不到冠军。易主后,新教练只让球员读哲学书,闲暇之余快乐地玩足球 ,结果却轻而易举夺冠。有的时候,心理动机过强,会取得适得其反的效果。古语说,无心插柳柳成荫也是这个道理。另一个森田疗法治疗睡眠案例,睡不着,强迫自己不睡,结果失去睡眠动机,反而睡着了。高考倒计时软件是对人生迷茫的人有作用,需要激励、督促。但,对于求助者而言,不适用,不用扬鞭自奋蹄。高考固然重要,在目标锁定后,顺其自然,进步自如,能接受失败,坦然面对。平常心乃道。人生的竞争是漫长的,未必只有高考一次竞技。

2、找到引发事件后,知道自己心里紧张担心什么,接下来的主要任务便是调整焦虑抑郁情绪。对求助者而言,调节情绪的关键是积极的心理暗示。

暗示疗法,即接受一种信念,不加批判的接受服从。一般年轻、女性、无知的人相对更容易受到暗示。

举例:一个求助者,参加驾驶证培训考试,路考了七次都没有过,在做了咨询后,约定再次路考时,戴上耳机,拨通咨询师电话。咨询师也没聊什么,但是这个求助者因为注意力转移了,没有放在考试紧张上,路考顺利通过。

另一个求助者,每次坐车就紧张,晕车,前来求助。咨询师给求助者开了药,但要求求助者平时不吃,可以把药放在包里。坐车的时候,如果感觉紧张,晕车就吃药。结果求助者药也没吃,从未再晕车了。

这些都是心理暗示的效果。有的人,觉得找心理医生谈话,她就心安了。所以,生活中要多给自己积极正面的暗示。甚至可以借助于某些信物给自己力量支撑。

3、动机是观念,现在用行为来解决。情绪改善了,睡眠便会随之改善。人是有节律动物,睡眠节律很重要,不能乱。一个人除了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外,就是得管理好时间。什么时候吃饭、睡觉这样最为简单的事情是需要固化下来。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永远不要让最简单的事情来干扰我们的生活。要成为一个成功的人,生活肯定是严谨,规律的。那些总是在找各种东西的人,肯定没出息。求助者是因为休学期间,白天睡觉,晚上清醒,生活节律被打乱了。所以现在需要制定一个作息时间表,先坚持一段时间,再按照自己的状态进行适当调整。

心理课报告篇二

调查时间:20xx年11月04号至20xx年11月7号

调查地点:xx师范大学田径运动场

调查方式:借助校运动会这个特殊的环境,我们在各院系看台处采取随机抽取的方式对在座同学进行闲聊,并逐渐将话题引到至心理学的范畴。从而消除受调查人的警惕防备心理,以便能得到更真实的调查结果。

调查内容:分别对不同院系的同学进行随机挑取,进行大学生眼中心理学的调查。

调查过程及分析:伴随着11月4号早上校运动会的开幕,各院系各专业的同学都坐在了指定的座位席上分享学校一年一度的体育盛会。运动会,为开展试验调查提供了难得的良机。首先可调查对象广泛覆盖了各院系、各专业、各个学科门类;其次,在运动会这令人兴奋的外在环境下,同学们最容易放下自身的警惕性防御,彼此之间更能诉说心中所想的东西;再者,运动过后的运动员也是难得的资源,因为运动能令人更豁然和直爽。所以,在校运会期间里,积极主动的调查了尽可能多的同学,并归纳为以下几类:

在和一名物理学院的同学谈及到心理学的时候,问其对心理学的认识和理解。答曰:“我认为心理学是一门教会人们正确、全面的认识自身,并对自己心里存在的问题去科学系统的分析及解决的学科。”不愧是物理学院的的学生,纯理性思维。并且在随后的闲谈中得知,这为仁兄至今还没有修习心理学相关的课程,仅凭自身的理解就能到这个地步,不得不为其理性思维叫一声好。

理科学生对于修习心理学具有一定的优势。在今后的`学习中,一般不会出现接收困难的情况。

偶然的一个机会,遇到一名历史文化学院的学生记者。在和她的交谈中他答道:“在我的眼中,心理学没有那么美好,没有那么功利,没有那么神奇。”呵呵,有趣的回答。思维的跳跃性很强,还带有那么一点文学味,应该与从事的记者工作有一定关系。谈话中她说到其实今年正在修习心理学,虽然刚开始学习,整体还是一头雾水,但是在仅有的接触中,她还是逐渐打消了心理学在她心中的敬畏感,开始真正的去接触它,学习它。

同类的学生在文学院、外国语学院和城环学院也有出现。他们对于未知的事物更倾向于感性化的思维,给出的答复也挺耐人寻味。“没那么美好”,说明在其接触心理学后明白,真正的心理学和本身所想的还是有一定的出入;最初想象的可能更偏向于感觉化的奇幻;而在修习后才明白心理学和别类学科一样,还是需要理性的思考和分析。“没那么功利”,说明在其以往联想中,该学科是一门察颜观色的手段;而之后的学习校正了其错误的观点。“没那么神奇”,更能体现他们从想象到认识,从感性到理性的理解过程。这也正好符合了近代心理学对于认识的基本观点。

该同学本学期正在修习心理学,但是他对心理学的感觉却和其他的相差甚远。在谈及这个问题的时候,他给的回答是:“我总感觉心理学(至少是目前学的)和生物学科如此之相似。其次,里面的所谓的分析依据的原理和规则太具有主观化色彩,让人难以接受。再者,书中所信奉的观点和所做的实验都不具有代表意义。”

之所以单独列出这位同学的观点,是因为本人也有类似相同的想法。书中所列举的规则和原理总是援引以往专家的观点,如弗洛伊德。那为什么他就一定是正确的呢?其次,在许多心理学相关的试验中,总是以某种动物为实验对象,不具有代表性意义。处于理科生固有的定性思维,不给出有效的推理和证明过程,让其相信他们不了解的东西有时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只有等更加深入了解心理学后,再借以相关的理论证明方可令其信服。这正如最初学习数学的1+1=2,还有乘法口诀一样,要先硬性了解一部本东西方可对其进行说服性的证明。

答复还是很严谨和全面的,具有一定的理论高度。可惜当时忘了追问该同学的年级和其以往的阅历。甚至都不清楚其有没有修习过心理学。

在闲谈的问题中,也有不少同学直接掏出手机,然后直爽的说,“等我查查啊,学长。”肯定是新生了。应该是怕说错话,所以表型的特别谨慎(也有不少的天真)。在些许的等待后有了结果:心理学一门在西方发展成熟而在东方刚刚起步的学科,她可以触摸你心灵最深处的角落,也可以抚慰你灵魂最深处的痛楚,让你看清自我,获得心灵的自由。官方的回答就是不一样,避开问题的锋芒,剑走偏锋。分析这个答案,首先可以知道心理学在世界以及我国的发展状况;其次,说明了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向------心灵的深处;再者,点明了研究心理学所得到的目的-----认清自我、获得心灵自由。其次,这类的同学也会爆出些随机的回答,比如认为学了心理学就知道别人心里想了些什么。

调查总结:此次调查随覆盖了不少的院系,但是由于能力所限,调查对象的显然不足,未能很好的反应客观状况。在以后的调查中,还需要具有针对性的克服这些个不足。从上述分类的总结和分析中,不难看出,大学生整体对于心理学的认识还是不足的。这提醒着我们以后再从事教育行业后,应该及早的将心理学普及到广大的青少年中,为他们以后的学习培育一株底蕴之芽。同时,这也鞭策着我们应该夯实基础,作为希望的希望,为希望带来希望。

心理课报告篇三

为了了解男女消费者购物的心理和行为差异。前几日,我在衣之家时代店进行关于男女消费者购买心理和行为差异的调查。调查了男女消费者各50人,问题如下:

1、您经常出来购物吗?

2、您出来购物的原因是什么?

3、您购物完时会发现买了一些不需要的东西吗?

4、您一次购物花费多长时间?

5、您会因为商场搞活动而特地出来购物吗?

6、您会货比三家吗?

经调查发现,在被调查者中男性有一半的人数不经常出来购物,而经常出来购物的人中也大多是陪其他人出来,他们出来购物的原因一般是家中缺少了这部分物品,他们只买自己需要的,买好就离开,大部分男性一次购物的时间在3小时之内,而他们对商场活动并不是很关注,他们除了买大件商品是会货比三家,其余的则很少。而女性消费者与男性消费者有很大不同,她们经常出来购物,购物的原因各种各样,有的是因为商场打折促销,有的因为家中缺少了这部分物品,还有的只是出来逛逛,看到想要的或便宜的就想买,有些女性会买一些自己不需要的物品,一次购物时间也在3小时以上,并且有些女性会因为商场的大力促销而出来购物,她们购买商品是会与同样商品在其它地方的价格进行对比。

根据上述调查结果表明,男性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有以下几个特点:

1、购买行为有明确的目的性和理智型

与女性相比,男性常常是在感觉到缺什么的时候再去购买商品,所以他们购买的目的性很强。另外男性比女性更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更具有理智性,不会因为商场打折促销而大量购物。

2、购买动机形成的迅速性和被动型

男性消费者在认识到了某种需求之后,会很快的转化为购买动机,并进行购买行为。同时男性消费者的购买动机也很被动,其形成的原因往往是因为外界影响造成的,如家里物品缺乏,或者是朋友的委托。

3、购买过程的独立性和缺乏耐心

在对熟悉的商品,男性消费者在购买时很少货比三家,在购买过程中不愿意讨价还价,对商品挑选不仔细。这体现了男性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的独立性和缺乏耐心。

而女性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有以下几个特点:

4、购买行为的主动性与购买目标的模糊性

与男性消费者购买动机的被动性相比,女性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具有较大的主动性。一般来说,女性比较喜欢“逛”,女性大多的消费行为是在逛商场的时候产生的,即使事先并不打算购物,但在逛的时候看到合适的商品或者是打折商品,就会顺便买一些回来,她们常常为自己的“丰收”而产生一定的成就感,相对于男性对购买目标的目的性,女性就显得比较模糊。

5、购买行为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

由于女性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和敏感性,她们在选购商品时就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比如:商场环境、购买氛围以及营业员的推销等。在这些环境因素的影响之下,女性消费者容易出现从众行为。从这方面讲,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出现冲动购买。

6、注重商品的具体利益

女性消费者更重视所买的商品能给她带来什么享受,商品的具体利益越显而易见越好。大多数女性掌管着家庭的收支,所谓“不当家不知柴米贵”,所以她们更注重商品本身的实用价值。大多数女性在购买商品的过程中会货比三家,谨慎仔细的比较利害得失,追求商品的物美价廉。

在这个物质丰富多彩的时代,我们的选择也有很多。在购买商品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明确自己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而在确定了之后,我们也得货比三家,切忌冲动和从众。这样才能得到真正物美价廉的商品。

心理课报告篇四

为及时了解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便于教师及时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进一步提高学生重视心理健康的意识,我校拟开展心理健康测评活动,制定方案如下: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测评对象:全体在校学生

测评方法:网上测评

测评工具:高中生心理健康测评

1、采集信息:20xx年2月18日

责任人:

为了提高测评的效度,本学期更换测评工具,信息导入格式电子表格:班级加姓名,一个年级的所有信息可以在一个电子表格。为确保学生顺利登录,请认真核实学生所在班级。

2、设置账号密码:20xx年2月19日

责任人:

账号密码设置完成后,连同登录方式和操作说明及时发回年级

3、测评时间:20xx年2月22日至2月28日

责任人:

按照学校要求,心理健康测评不能遗漏一个学生。

4、测评总结:20xx年3月1日至3月5日

责任人:

测评结束后,认真分析测评数据、筛查问题学生、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及时将有关数据上报学校,反馈给年级。

1、电脑端:在浏览器中输入地址http://,进入升学e网通首页。

(1)输入学校统一发放的学生账号密码,登录升学e网通。

(2)登陆账号点击“我的`任务”,点击“心理测评”完成。

2、手机端:应用商店下载升学e网通app

(1)输入学校统一发放的学生账号密码,登录升学e网通。

(2)登陆账号“首页”中“学校任务”,点击“心理测评”完成。

3、备注:请同学们仔细阅读题目后作答,答题时间不得低于6分钟,否则会被判为作答无效,需重新作答,阅读完题目进行选择即可!

心理课报告篇五

(一)学生对自己的认识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些孩子们了解自己吗?就此,我设计了两个问题:

一是你认为自己的综合素质?其中优秀2名,占5%;良好8名,占20%;一般28名,占70%;较差2名,占5%。

二是你对自己学好课程的信心?其中有信心的4名,占10%;较有信心的8名,占20%;一般24名,占60%;没信心4名,占10%。

(二)学生对同学的认识

第一个问题是:你认为其他同学的综合素质怎样?认为优秀的4人,占10%;良好的14人,占35%;一般的22人,占55%;较差的为0。

由此可以看出,学生本人对别人的认识明显要高过自己,同学们之间相互交流、互动互助、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学生成绩的提高起着关键作用。

(三)学生对老师的认识

“亲其师方能信其道”,能否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我们教育成败的关键。在学生的心目中我们的地位如何?学生们对他们的老师又有什么要求呢?下面的三个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深思。

第一,你最希望老师对你——a。“关注”的22名同学,占55%;b.“较关注”15名,约占38%c.“一般”的仅3名同学,约为总人数的8%d.“不关注”的为0。

第二个问题:你希望老师对学生的教育?其答案与第一个问题基本一致,其中严格、较严格、一般、宽松所占比率分别为55%、35%、5%、5%。

第三个问题是开放型的,你最想对老师说的话是——。其答案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感谢,“老师,您辛苦了,谢谢您!”约占50%;二是要求得到关注,“老师,我也想学好,课堂上你能多关注我一下吗?”约占35%;三是寻求理解,“老师,我不是坏学生,请您理解我,请您尊重我。”约占15%。

一个个冷酷的数字,彰显了我们教师的冷酷。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明文规定: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不歧视学生。仔细想想,真正做到这一点又何其的不易。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要想得到老师公平的待遇,又是何等的困难。

(四)学生对家长的认识

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在生活中与学生接触最亲密,对学生的教育和影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他们是如何看待父母对他们的教育呢?为此,笔者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调查。

1、你认为父母对你?a.很关心,10人,占25%;b.较关心,18人,占45%;c.一般,8人,占20%;d.不关心,4人,占10%。

2、你认为父母教育子女的方式?a.优秀,2人,占5%;b.良好,15人,占37。5%c.一般,21人,占52。5%d.较差,2人,占5%。

3、你最想对父母说的话是——,该题为开放型问题,其答案可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感谢,“爸爸妈妈,你们把我养育这么大,你们辛苦了,女儿(儿子)谢谢您们!”;二是保证,“爸爸妈妈,请你们放心,女儿(儿子)在学校里一定好好学习。”三是希望理解,渴望自由,“爸爸妈妈,孩子也想学好,也想让你们高兴,可我已经努力了,希望你们别再给我太大的压力了!”,“爸爸妈妈,我已长大了,请松开你的手,给我一些自由好吗?”

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父母对孩子的要求越来越高。但大多父母关爱有加,方式不妥。要求严格,期望过高。致使许多学生心理压力太大,与父母关系紧张。

(五)学生对学习的认识

学习是学生的天职。学生对学习的态度和兴趣,直接影响他们学习的成效。现代的中学生是如何来看待学习的呢?我们从四个方面进行了了解。

1、我学习的目的是?a.好大学,6人,占15%;b.好成绩6人,占15%;c.好工作,17人,占42。5%;d.父母高兴,8人,占20%;e.建设国家,1人,占2。5%f.自我兴趣,2人,占5%。

2、你愿意为学习投入的精力?a.85%以上4人,占10%;b.75%以上5人,占12。5%;c.60%以上14人,占35%;d.30%以上17人,占42。5%。

4、你最喜欢的科目是:其中喜欢语文的最多,22人,占总人数的55%;其次是音、体、美,信息技术,共有10人,占总人数的25%;最少的是英语、数学,各3人,占总人数的15%;其他仅占5%。

从上面了解的情况我们应该能看出,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不高。或者换句话说,我们并没有激发和培养学生们学习的兴趣,他们并没有从学习中获得乐趣,相当一部分同学仅仅是迫于压力或者责任,在为父母学习,在为老师学习。

由于条件所限,本人所调查的学生不多(仅限于农村中学的一个初三班级),所调查的问题也不尽全面,还不能充分的反映现阶段初中生的心理、生理状态。但是,调查所反映出来的问题也有一定的代表性,不能不引起我们这些做老师或者做家长的深思。

(一)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在我们的眼中,尤其是在一些父母的眼中,学生好像永远是长不大的孩子,遇事不敢放手,唯恐他们学不好、做不好,甚至时时担心他们学坏。于是包办、代做,事事提醒、处处指导。孩子稍有不足,轻者指责埋怨,重者训斥谩骂。孩子们在我们过度的呵护下,原有的天性泯灭,自信心逐渐消失,遇事畏首畏尾,自身的潜能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大部分同学之所以厌学、弃学,主要原因是他们从学习中感受不到快乐,学习活动对他们来说是枯燥无味的,有时候是受罪。在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就要以学生原有兴趣为起点,把学生已获得的兴趣作为建立新兴趣的基础,找出这些知识和学生有兴趣的知识领域之间的联系,是成功教学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工作。

有些老师、有些科目之所以不能受到学生的欢迎,是他们过多的关注知识,而忽略了学生,“目中无人”是许多老师课堂教学效果较差的主要原因。

我们应放下架子、蹲下身子与学生们平等交流。我们应明白,他们还是孩子,他们懂得感恩,他们渴望理解、渴望尊重。当然,他们还年轻,还容易犯错,有时也可能偏激,我们是他的老师、父母,我们应有足够的耐心。我认为,沉下心去,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说理要远比呵斥打骂更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以上是本人对初三1班所做的调查报告的具体内容,如能对我们教师、对家长、对整个教育工作有所启发和帮助,将是我最大的欣慰。

心理课报告篇六

性别:男

学号:xxxxx

专业:心理学

班级:二二班

心理健康的人,应该能够正确的评价自己,尽可能发挥自己在社会中所能发挥的作用,既不妄自尊大、自视清高,也不自轻自贱、自暴自弃。俗话说,“人贵有自知之明”,此次自我心理健康评估将从社交、适应、自控、自愈、自信五个方面对自己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估,从而培养健康的心理状态,对事物不过分地乐观和悲观,敢于面对现实,给人一种轻松愉快的印象。

正常的社会交往,是符合人情事理的人际交往,可以增强人的生活情趣,增进社会适应能力,在生活事件发生时,能及时获得社会支持。所以社会交往既可作为心理健康的指标,又是增进心理健康的途径。我认为大学是锻炼一个人社会生活能力的地方,所以在大学生活中我总是有意识无意识的锻炼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在平时我总是积极地和同学同事交流,尽自己所能去融入大学的生活圈。生活中,我与同学们都相处地很好。一直记得徽商的古训:诚以待人,宽以载物。只有用心去交友的人才能获得真正的友谊。视友谊为交易者,既不可能产生真正的友谊,更是经不起时间考验的,它害人又害己。希腊作家斯托贝有言:“财富不是朋友,而朋友却是财富”。

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尤其对变动着的环境适应,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进入大学后,老师对学习的要求就不是很严格了。不会像高中老师那么事必亲躬,严格要求。大部分时间都是依靠自己自觉性,所以刚开始的时候就难免产生惰性,平时的作业也都是能拖就拖,上课的听课也不是很认真,缺乏了学习的积极性。等到好多都不会了才意识到要好好学习。想到严复翻译《天演论》正值清末甲午战败,民族危亡之关头,此书提到“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于是民族意识觉醒。回想自己,环境既然改变,自己必须改变自己以应对环境,而不是继续混混僵僵的继续下去。于是渐渐地对大学的学习方式也有了新的认识,并开始去适应大学的学习方式。

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能力。正如现在的我,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我将努力改变,不断提高自己,从而不断进步。

自信心是一种反映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成功地完成某项活动的信任程度的心理特性,是一种积极、有效地表达自我价值、自我尊重、自我理解的意识特征和心理状态。我觉得自信这种强大的力量一旦产生,就会产生一种很明显的毫无畏惧的感觉、一种“战无不胜”的感觉。在这一方面我自认为非常出众,我向来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及时实在大庭广众之下。产生自信心后,无论面前的困难多大、面对的竞争多强,我总感到轻松平静。当然,信心源于实力,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

相关范文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