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秋活动心得体会(通用5篇)

时间:2023-10-03 07:28:39 作者:LZ文人 2023年中秋活动心得体会(通用5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秋活动心得体会篇一

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即将来临。中秋,是小孩期盼已久的月饼节,更是游子归家团圆的喜悦时刻。但随着人们生活、工作节奏加快,通讯手段的丰富,回家团圆正在成为很多人的奢望。因此,有人感慨,中秋节没了味道。“每逢佳节倍思亲”在笔者看来,作为中华民族最朴素的情感表达和凝聚力的来源,回家团圆才是的节日礼物。

中秋节,一直以来都被人们认为是赏月团圆的节日,其历史源远流长,中秋节的记载最早出现于《周礼》,《礼记·月令》上说:“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到明清时期,中秋节已经成为中国一大传统节日。团圆,是中秋亘古不变的主题,因此,上千年来中秋在华夏文明中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日本、韩国、越南等亚洲国家皆有与中秋相似的节日。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不知不觉间,我们已经度过了_年四分之三的时间。不禁要问,这四分之三的时间中,我们与亲人共处的时间占据多大比例?相信很多人无法给出让自己满意的答案。据《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_》数据,_年我国流动人口规模为2.45亿人。《报告》称,在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大规模的人口流动迁移仍将是我国人口发展及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现象。这意味着,将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人面临节日团圆的问题。

不可否认,如今的许多年轻人常因为工作忙、时间紧、距离远等原因,无法陪伴在父母身边,在中秋节回家团圆更成为奢望。笔者看来,年轻人要学会管理时间、提高效率,每逢中秋、春节等传统佳节时,将更多时间花费在家庭、亲人上。要意识到,当我们工作后,父母正在迅速老去,不要把陪伴父母的计划一推再推,给自己留下遗憾。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一个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对于国家至关重要。因此,从用人单位到国家相关部门,都应充分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给予劳动者更多人文关怀,通过建立完善轮休、带薪年假等假期制度,为家庭团圆创造更多机会。

中秋活动心得体会篇二

秋风是越来越凉了, 而中秋节的气氛却是越来越热了。

昨晚从秀峰湖公园散步回来, 看到街边几家食品店的门前, 都早早地打出了月饼广告。 一股浓浓的馨香从店子里飘散出来, 勾起路人的味口。 屈指算去,离中秋节还差二十来天呢, 但经不住纳香味的诱惑, 于是我掏出十几块钱, 顺便买了四个月饼带回家来, 一吃, 酥软甜爽, 中间还夹着一个蛋黄, 味道挺不错的。许是月饼揣出烤箱不久, 拿在手里还有一些温热, 也有一点软乎。 这是一种中号型的月饼, 不大也不小, 表面焦黄, 周边印有一圈花纹, 中间是“花好月圆”四字,以示吉祥。

去年中秋节前, 爸爸的朋友从南方归来, 送我家两盒月饼, 一看价格, 不免令人啧舌, 每盒标价是888元。 我拆开那个硕大而又精美的纸盒,从中取出一个四方形的硬壳匣子, 一块黄绸布上也就放着四个月饼, 只是稍大一点, 工艺也精致一点, 满打满算, 估计仅有几十元成本, 其利润竟达到了一百多倍。过去读书时, 学马克思的资本论, 说是价格围绕价值而浮动, 可这浮动也未免太大了一些。 当然, 这还只能算作中档月饼,听说高档月饼有上万甚至十几万元一盒的, 也弄不清那月饼是黄金做的, 还是美玉做的? 至于吗, 不就几个月饼, 吃着好玩么? 如果用去炫富, 难免有俗气之嫌,若是拿去行贿, 也只能算是下三流的作派。

月饼, 起始于唐朝祝捷食品。 据说唐高祖年间, 大将军李靖征讨突厥得胜归来, 是日正好农历八月十五。 当时有经商的吐鲁番商人向唐高祖献饼祝捷,李渊接过华丽的饼盒, 从中取出圆饼, 笑指空中明月说:“应将胡饼邀蟾蜍”, 说完便将圆饼分送给在场的将士群臣一起吃。 此后, 人们就把这种圆形的胡饼叫做月饼了。市场上销售的月饼, 除本地的特色品牌之外, 主要抒式和苏式两类。 广式月饼多以火腿。 枣泥。 椰蓉为馅, 制作精细, 工艺考究, 以达官显富为服务对象,价格较贵。 苏式月饼则以荤五仁。 素椒盐。 莲蓉为馅, 讲究质量, 深入人心, 以平民百姓为销售对象, 价格较贱。 两类月饼口味各有特色,难分高下,风行数百年, 长盛不衰。

老家在桃花江乡下,印象中老家是不怎么看重月饼的。 只有走亲戚时, 才不得已到供销社用黄草纸包上几个月饼, 打成纸封子, 这家提到那家,那家又提到这家, 转来转去, 从众多亲戚手里绕过一圈, 说不定又转回来了, 打开一看, 月饼都起了绿毛, 不能吃, 只好扔掉。 乡下看重的是糯米糍粑,看重的是上千年祖祖辈辈传下来的那个节俗。 试想一下, 中秋之夜, 在农家小院里的那棵桂花树下, 摆上一圈桌椅, 左邻右舍聚到一起, 煎上几锅糯米糍粑,撮到白瓷碟里, 匀匀地散上一层晶亮的蔗糖, 揣上桌来, 大伙儿一边吃着甜嘴甜舌的糍粑, 一边抬头望着天上的那轮明月, 说些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的民间故事,由此而漫溢出来的乡风节俗, 是如今的人们很难享受到的。

其实, 在中国的传统节俗中, 除了特定的节日食俗之外, 还有着十分丰富的节日习俗和多姿多采的节日活动。 譬如端午节, 我们除了吃粽子。 喝雄黄酒,还有龙舟竞赛, 有挂艾辟邪, 甚或以屈原为标杆, 组织文人骚客, 举办诗会, 大家在一起哼哼唧唧摇头晃脑吟上几句歪诗, 不也能找出一些乐子, 算是一大幸事么?中秋节更应如此, 除了吃月饼糍粑。 赏星夜明月之外, 还可以举办中秋灯会, 耍火龙, 舞狮子; 是时秋高气爽, 云淡风轻, 更是外去登高望远。观光览胜的大好时机, 邀上三两知己, 郊游遣兴一番, 岂不妙哉!

“中秋”一词, 最早见于周礼,仅是个时间概念, 因农历八月十五帝王祭月, 正好是秋季之中,所以称为“中秋”; 而作为节日固定下来,则要到唐代初年, 史籍记载, 古代帝王祭月的节期为八月十五, 时日恰逢三秋之中, 故名“中秋节”。 其节先是因了周朝以降的官方祭月,后是有了魏晋以来的文人赏月, 最终搭把宋代以后的民间拜月, 才不断发扬光大, 并延续至今。

但愿中国的传统节日, 在我们这一代人手里, 能够进一步传承弘扬, 不断丰富其, 拓展其外延, 提升其文化品位。 不要过来过去, 过到最后,让这延续了千年之久的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 过得只剩下一个"吃"了。

中秋活动心得体会篇三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被称为“月光节”,在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庆祝。中秋节是中国最重要、最古老、最具传统和文化内涵的节日之一,而且还被称为中国的第二个春节。在中秋节期间,人们通常聚在一起欣赏月亮,说笑,赏灯,并享受美食。

中秋节不仅是一个家庭团聚的时刻,也是传承民间文化、促进文化交流、丰富民族文化内涵的重要场合。而中秋节的文化活动正是丰富中华文化、加强民族凝聚力的一个重要抓手。

第二段:描述自己参加的中秋节文化活动

近期,我参加了学校举行的中秋节文化活动。这次活动中,我们不仅品尝了精致的中秋美食,如月饼、柚子等,还有文艺表演、赏月、猜灯谜、采摘等活动。这些活动让我闻到了端午节期间家人洒满的高粱香,看到了家乡篝火下村民欢乐的神态,更让我体会到了中秋节是中国文化中如此重要的节日。

第三段:总结自己参加中秋节文化活动的收获

这次中秋节文化活动让我收获颇丰。我体验到了中秋节如此之长久并深植于中国文化的传统;我感受到了与家人好友相聚的珍贵和融入一个团体的温暖;我还参与了许多有意义的活动,让我体验到了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多姿多彩。

第四段:探讨中秋节文化活动的影响力

中秋节文化活动的影响力是不可忽视的。这些活动激发了人们在中国传统节日中更加浓厚的文化认同感,振兴着中国文化精英的长久、不断的努力。这些活动也不断提升人们对文化传统的热爱,让传统文化得到广泛的认可和传承。

第五段:展望未来,如何更好地助力中秋节文化活动

中秋节是一个极具文化内涵的节日,传统的中秋节文化活动让人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其中蕴含的美和温暖,体会到传统文化的博大和励志内涵。展望未来,我们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参与和支持中秋节文化活动,进一步推动这些活动的发展,加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建设,实现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

中秋活动心得体会篇四

中秋节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极具代表性的节日之一,也是我国文化遗产中最丰富、最广泛的节庆之一。为了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我所在单位在中秋节期间组织了一系列文化活动,我也有幸参与其中,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体验,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一、了解传统文化 增强文化自信

在中秋前夕,我们单位组织了一场“中秋节文化知识竞赛”,我参与其中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此次竞赛不仅让我更深刻地了解了中秋节的来历、民间风俗和传统文化,而且还通过与其他选手的比拼,让我更加自信地爱和认同自己的文化传统。

二、学习制作月饼 感受传统美食之美

在中秋节当天,我们还有一项手工制作月饼的活动。虽然这是我第一次制作月饼,但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学会了做月饼的每一个工序,从亲自体验到包馅、揉面、搓圆、压模、烘烤,这个过程虽然有些困难,但是我感受到了其中蕴含的传统美食的魅力,也更加喜爱中秋节的独特节庆方式。

三、与亲朋好友分享喜乐

中秋节是重视人际关系的传统节日。邀请亲朋好友欢聚一堂,共同观赏中秋赏月、品尝月饼,是中秋节最传统的庆祝方式之一。正因为如此,我们在中秋节当天也和同事一起聚餐,共同品尝月饼,分享彼此的喜乐,增进了团队之间的感情。

四、观赏中秋花灯 感受不同的文化气息

观赏中秋花灯也是中秋节中具有特色的庆祝活动之一。中秋节当晚,我们也前往花灯展览场所观赏了一些制作精美的花灯。静谧的夜晚,点亮的花灯和音乐的相伴,让人仿佛置身于传统文化的海洋中,使人更加体会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另一种美感。

五、感受团队力量 增强集体凝聚力

参与中秋文化活动,不仅开拓了我的文化视域,还锻炼了我的动手能力、适应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在活动中,我们互相支持合作、互相学习吐槽,完成了有意义的活动,加强了我们之间的合作与凝聚力,让我对集体的力量有了更加深层次的认识。

总之,参与这些中秋节的文化活动,不仅表达了我们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而且通过实践,增强了我们的文化自信、体验了不同的文化气息,更加感悟到了人与人之间紧密关系的重要性。希望,以后会有更多这样的中秋节文化活动,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和爱上我们的文化传统,更加增强我们这个民族的文化自信心。

中秋活动心得体会篇五

中秋节对于华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对于每一个在中国土地上长大的人来讲,最深的记忆就是相互之间送月饼吃月饼,有些地方还搞拜月大典。中秋节始于唐而兴于宋,流传至今,成为中华民族群体性的习俗。可随着人们吃食的不断丰富,中秋节的过法和情趣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大多数大陆人来说,全家团聚和放假3天则是最为实在的享受。

中秋节是仲秋时节之中,也是关中平原一年的季节,气候宜人,不冷不热,惠风和畅,景色秀丽。今年中秋节的前一天被国家定为“中国农民丰收节”,在几千年的中国,农业文明的希望就是丰收,这个季节是粮食及农作物最为丰盛的时节,这个时候的粮食要满足全年的重要食物的供给,所以祈祷丰收也成为了中秋节拜月的重要诉求。

过去的文人骚客们早就把中秋节赏月作为最为重要的活动,关于月亮的的抒怀诗作无不与中秋赏月有关。但大部分老百姓还是把中秋节拜月祈福作为重要的仪式。现在生活富足了,人们把中秋节的思绪转移到了赏月和享受生活情调上。

其实每个人都有这样的记忆,在小时候,会经常仰望晚间的月亮,随着年龄和城市化生活的改变,仰望月空,赏月的兴致荡然无存。不是月亮不明了,是人的心蒙尘了。所以在每个人的心中一定是儿时的月亮最明最美,故乡的月亮最圆,月是故乡明由此得来。

小时候看月亮,看到月亮朦朦胧胧的影像,看到月亮中的月桂树、嫦娥和小白兔,看到那么多的影影绰绰,总觉得月亮很神秘,但很近。

后来知道了月亮是怎么回事,就觉得月亮不再神奇,也就很少再仰望月空,欣赏她的美了,更不会相信哪里有嫦娥了,会觉得月亮离自己越来越远。

到了我这个年龄很少看月亮了。前一段时间,和友人夜间开车穿行黄龙山,一路上不断可以感受到明亮的月亮和柔美的月色。好好地享受了一次有月亮的履行。

近一段时间,接触了很多人,有官员,有企业家,有学者,有普通人,有钱人,没钱人,有权人,没权人,似乎莫名其妙地都患上了焦虑症。我对他们说,好好看看月亮。正说着,中秋节就到了,刚好能够好好看看月亮。

其实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月亮。可是人们往往都喜欢关注太阳,也都渴望能够成为太阳般的人,忽略了月亮其实是雅的存在。太阳当然很伟岸,很有吸引力,以他强大的能量源源不断地向地球输送着光和热,滋养着万物生长。月亮自己似乎没有多大能量,靠反射太阳的光亮在漫漫长夜给地球输送着光亮、希望和浪漫。月亮一方面吸收来自太阳的光亮,一方面在地球需要光亮的时候慷慨地又给予了地球,月亮这种利己利他的哲学思想让人叹为观止。古往今来,也因此赚得了多于太阳的赞誉。

月亮之美在于她的柔和,让人们可以直视她,欣赏她,也在于她的慷慨,总能无私地把自己争取来的光亮给了她的男神地球,更在于她的忠诚,在太阳和地球之间承担着美丽女神的功用,让三者之间和谐地存在并相安无事。

月亮不和太阳争位置,争光亮,争名分,也不和太阳争贡献和奖励。就那么安分守己地在晚上人们最需要她的时候出来,将自己的温柔和爱满满地洒向人间。我能够理解为什么人们给了月亮多于太阳的赞美,大抵是因为月亮如女人们一样,只播撒美和爱,给人类光明和希翼,从来没有向人类有过任何所求。偶尔的潮汐,也是她和人类热情的拥抱。

不是因为中秋节才想到了月亮,是一直在想月亮为什么能够这样地存在。人是不是也可以和月亮一样的存在。每个人不要都想着做太阳,那样炽烈,那样激情四射,那样光芒万丈。很多人更适合做月亮,不与太阳争光辉,把自己微弱的光亮洒给大地同样可以赢得尊重和赞赏。

月亮很美,有着月亮记忆的故乡更美,和你一起赏月的人美,能够和你一起地老天荒的人更美,珍惜每一个可以赏月的晚上,同自己的最爱,一起度过一个个春夏秋冬。这个世界不会因为你的存在而拥挤不堪,也不会因为你的离开而慢下了节奏,可能变化的是你给这个大地是否留下了光亮,哪怕一点点,人们就会记住你,历史也会留下你的影子。

能够看到很多人在快乐地活着,那是一种状态,很多人在忧郁地活着,那也是一种状态,还有很多人在痛苦地活着,那是一种常态。我一直在思考,人为什么会痛苦,肯定是想要的没有得到,得到的又失去了,想活的还没有活够就要离开,不想活的却活得挺长活着比死难受。佛说,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是说人活着就是在苦海中跋涉,所以佛把自己的使命定义为渡人,把所有还在苦海中挣扎的人们渡到快乐的岸边,但这个使命几千年了还没有完成。

其实快乐是一种态度,忧郁和痛苦也是一种态度,每个人的生存状态不一样,但态度决定着快乐指数和幸福指数。因此中秋节赏月就是一种生活态度,月亮一直在天上,存在了很多亿年,比人类的历史长了很多很多。所以赏月不一定非得在中秋,任何时候,有赏月的态度非常重要。用赏月的态度面对生活,那苦也罢,甜也罢,难也罢,顺也罢,有钱也罢,没钱也罢,有权也罢,没权也罢,一切的快乐的源泉来源于你对事物的态度,绝非其他。能够身在逆境而仍存赏月之心情的人是人上之人。

中秋节是赏月的好时节,也是梳理自己一年来思绪的时节,这个时节的思考决定今年的整个收成和明年的安排。还是那句话,月亮在每个人心中,每个人的心比宇宙要大很多倍,心中装得下天地间任何事物,看看自己心中的那个月亮是不是还是那么亮,那么美。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