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教学反思(汇总5篇)

时间:2023-09-25 23:21:27 作者:飞雪 论语教学反思(汇总5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论语教学反思篇一

记得温家宝曾在《仰望星空》中写道:“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自由而宁静;那博大的胸怀,让我的心灵栖息、依偎。”人,总是需要仰望点什么,仰望高山,会更加坚定你前行的目标:;仰望星空,会让你的胸襟更加开阔;仰望明月,会让自己的心灵有所归依。

一直以来,很喜欢于丹,喜欢她的厚重与渊博,喜欢她的风韵与大气,喜欢她的侃侃而谈,喜欢她的娓娓道来。因为喜欢于丹酣畅淋漓的讲解,而喜欢上一直仰视的孔子,一直昂首观之的《论语》。教《论语十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三年前,五年前,都曾经教过。然而以前的教似乎只是为了工作,只是为了上课,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已。而今的教,却是一种仰望之下的思索,一种与圣贤之人对话的平和。在百家讲坛的影响下,重新审视《论语》,真的有一种常读常新之感,有一种春风扑面之感,一种“不亦乐乎”之感,有一种心底说不出来的感动与温暖。重新翻阅《论语》,你会发现,每句话都是那样的浅显,又是那样的深奥,朴素中蕴含着耐人寻味的哲思。温婉中透露出人生的真谛。每句话都与你的生活息息相关,每句话都与你的学习密不可分。而此时的孔子,不再是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圣人,而是生活在身边的.一位慈爱博学的长者。吟咏论语,耳边似乎响起和颜悦色的一声鼓励,一声提醒,又似乎是严师的谆谆教诲。一部《论语》在手,你会发现生活中的乐趣无处不在:“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习之乐,与友合作之乐,宽容别人之乐你在生活中是否体会到了?用心品读论语,见贤思齐,择善而从的重要你是否体会到了?人之初,性本善,每个人都有学好的可能,每个人都有成功的可能。那么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首先要不断完善自己,自己见贤思齐,择善而从,然后相信学生潜力无限,相信学生前途无量。有了这种信任,繁杂的工作会轻松很多。用心感受论语,你会懂得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内涵其实是在传达一种关爱,自己不想做的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反之亦然,自己要为别人着想,要学会换位思考,将心比心。现在我们常说,让世界充满爱,而二千五百年前的孔子不是早就具备这种思想了吗。重新审视论语,你是否感受到了她的博大与质朴,她的深邃与平和。如果真的尊重学生,关爱学生,课堂上就不会有体罚的现象了,生活中就不会存在师道尊严的说法了,学生感受到尊重,成为课堂的参与者,那么语文课就一定会“万紫千红总是春”。只有学会尊重,学会关爱,忙碌的生活会快乐很多。

哲学大师康德最喜欢凝神仰望星河。“每当我静静地伫立仰望那浩森深邃的蔚蓝的天空时,一种永恒的肃穆和生命的崇高庄严便油然而生――仿佛上帝在叩响自己的额头,一种神秘而伟大的力量如波涛般汹涌而出……”仰望,就是在追寻崇高。也许我们抵达不了崇高,但我们可以仰望,让崇高引领,在人世中行走,把立在大地上的血肉之躯与高高在上的精神结合起来,感悟到崇高,支撑起富于意义与价值的生命世界。仰望,就是夜中的灵魂追寻,它使人重返失落的精神家园。

人,总是要仰望点什么……

论语教学反思篇二

有人说:“不读《老子》,不知道什么是中国智慧;不读《论语》,不知道什么是中国文化。”而智慧来源于丰厚的文化功底,所以追根溯源,架起文化发展桥梁的是《论语》。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论语》,走进孔子,去追寻中国文化的根,并汲取营养。中国文化博大精深,需要师生共同合作,开发课程资源。于是让学生课前阅读与《论语》有关的资料。结果,学生从网上、图书馆、阅览室、书店获得知识信息,远远超过老师一言堂所介绍的内容。这就是课程改革,不改不知道,一改吓一跳。弟子未必不如师!

“课外阅读—课堂展示”这一环节,对我教学启示很大。实验证明,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垄断者、传播者、占有者,而是课堂的组织者、点拨者。师生是共同求取新知识的合作伙伴。一篇经典文章,大家动手,图书馆、阅览室、书店、家庭藏书、电脑都用上了,上课时一人一本资料,各抒己见,谁有道理听谁的。学生都成了课堂的主人。现在,我们的课堂不是一言堂皇,而是共同活动的场地。学生的课外阅读,促使我转变教学理念,将课堂还给学生。教师的任务是挖掘学生的智慧,启迪学生的候像力、思维力、创造力、表现力,培养学生兴趣,教会学生怎样学习。杜威说:“有了知识的饥渴,则知识的控求随之。”

课外阅读带给教学最大的转变,是学习方式的转变,是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和老师一起探索,一道思考。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发展自我,感受到人格的自由和尊严,感受到独特创造性存在的价值,感受到心灵成长的愉悦。谁资料查得充分,谁课外阅读读得深刻,谁主课堂上就学得主动,学得轻松,学得有效。

论语教学反思篇三

我曾多次执教《十则》,先前由于思想未认识到这个层面上来,也就是采用“读一读、背一背、理解大意”的思路,把这节课“忽悠”过去了。在学习《语文课程标准》之后,我对我以前的做法进行了反思,认为联系生活不够。如何联系生活呢?我结合自己提出的“语文交际场教学理论”进行了再思考。我发现,我过去在处理文本的时候犯了两个错误。一是对《论语》中话语产生的背景缺少关注。二是联系生活的方式不对。如果运用语文交际场的观点,我就应该让学生、教师穿越时光隧道,置身于文本所提供的场景或文本作者所处的时代之中,在这个特定的场中进行语用交际!如何做呢?选文的第十则刚好给我提供了这样一个范例。于是,我大胆地实施了我的设想。没想到,取得了空前的成功!这种教学,将传统的逐句析文义、师生的机械分析变为教师与学生的对文本之象的个性解读。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之中完成对《十则》中每则的个性化修改和创造,使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真正主人,达到了传统教学所不能达到的境界。

这种设计是遵循了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的,从实施的过程来看,教学策略也是完全正确的。这节课结束后,我无比兴奋。一是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由于角色的置换而产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行为的高度自主性,让我体会到了新理念运用到教学实践之中所产生的魅力。二是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了富有创意的修改和再创造,这使得学生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的主人”。三是教师与学生组成了“学习共同体”,教师教的成份明显比传统式少多了,教师也轻松了许多。

当然,这种策略并不是适用于对每篇文言文的教学,这又反映出“场复原”式联系生活法的局限性。可针对《十则》而言,这种方法又是最恰当不过的。但这种教学是不是又超出了《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了呢?没有超过吧,我想。

这节课也有不足之处,那就是中心发言人发言时,常出现“我认为”而不是“我们小组经过讨论,认为”。要知道,小组讨论的成果应是小组所有成员一起探究的结晶,怎么能让中心发言人一个人独享呢!但对于这一点,只要我们做教师的,在课堂上多多提醒就行了。

论语教学反思篇四

上了一节课的《论语》十则,觉得学生们对课文的掌握情况比较好,有些学生甚至已经能当堂背诵,于是,我便又用了一节课开展了一次背诵比赛。

比赛规则是:以小组(5人)为单位,第一轮每组选派一名代表出来背诵,背出1条加1分,满分为10分,第二轮由老师在每组抽一名学生,第三轮每组再抽一名学生,满分仍然都为10分。三轮累计下来,得分最高的小组每人加2分课堂分。

准备时间是10分钟,因为没有确定人选,所以人人都有被抽到的可能。口令刚下,学生们便积极地投入到紧张的背书状态中,人在有压力的状态下,背书效率是最高的。10分钟后,大家都准备好了。

比赛正式开始,第一组推选的是班长胡金林,可能是因为紧张,她发挥的不是很好,有2句话都有漏字和错字,结果,第一组加8分。第二组推选的是程迁,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的速度,把10句古文背得既流利又准确,其它同学都向她投去赞许的一瞥。第三组推选出的王靓相对薄弱些,背出了7句。第四组的李常亮和第五组的孟赛也不甘示弱,背得全对,拿到了满分。这一轮的比赛说明:好学生在本组内还是很有公信力的。

第二轮比赛,我先让大家举手,毛遂自荐,一方面锻炼大家的勇气,另一方面也是看看大家的熟练掌握程度,如果掌握的好或者有把握,是一定会举手的。这一回,每组都有2名学生举起了手,而每一组举手站起来背的学生准确率几乎达到100%。这部分学生虽然没有公信力,但是很有自信,也是值得肯定的。

第三轮比赛,我在每组选择了一名没有举手的学生,这类学生往往在班级中表现平平,不被重视,同时,也对自我缺乏信心,这其中,还真遇到了一个特殊情况:当我请第三组张选清起来背诵时,他先默不作声,然后胆怯地看着我,低低地问:“老师,我不行,可以换别人吗?”他显然是对自己缺乏信心,同时,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又促使他不想拖累整个小组,于是他想放弃。我肯定地说:“老师就选定你了,你试试看吧!哪怕不按顺序背也可以,想到哪条就背哪条!”他有些动摇了,微微停顿了一下,不紧不慢地背出了前5条。我一听,大喜,觉得有望,谁知他在背完第5条后又停了下来,惶惑地问:“老师,我可以不背吗?我好像不行。”我说:“谁说你不行!你看,你都背出5条来了,再往下想想,下面还有几条简单的,你可以先选择简单一点的背。”他采纳了我的意见,战战兢兢地背了几条简单的,每背对一条,我就微微点头,投向他一个鼓励的目光。出乎意料的是,他越背越肯定,越背声音越响亮,后面的几条难的竟也跟着一点一点出来了。背完后,他如释重负地坐了下来,我也很高兴地告诉他:“你看!你这不都会背了吗?相信自己,发挥出自己最大的潜能,你就会成功!”这时候,我也注视了一下其他学生的反应,他们一边听,一边若有所思地点头,因为他们真真切切地看到张选清由不敢背到完全背出来的过程,他们通过这个生动的、眼前的事例明白了一个在他们看来很“空洞”的大道理。

这个时候,下课铃响,当我宣布获得本次比赛第一名的小组加课堂分时,他们也不再欢呼雀跃,因为这节课他们所获得的,已远远超过了他们所加的那2分课堂分。

后记:当学生带着疑惑和冲突而来,同时也带着巨大的自我超越的潜能而来,我们要做的,是关注他们,理解他们!

论语教学反思篇五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课文所选的六则《论语》都是孔子一些关于学习的言论,包括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这些观点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有着明显的指导意义。因此我把学习重难点定为:(1)掌握基本文学常识,积累文言文字词句的释义;(2)在理解文言基础知识,读懂文章的基础上深入理解课文,用文中的观点指导自己的学习生活。鉴于此,我的教学过程主要分为五步:

(1)课程导入。我采用的是激趣导入法,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枯燥的文言文产生学习的热情。

(2)孔子及论语简介。这一部分我主要把重点放在激发学生对孔子和《论语》的`崇敬之情上,在导入的基础上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然后顺势介绍孔子的成就和影响。并用北师大教授郭家齐的话引入对《论语》的学习。

(3)朗读课文。“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文言文需多读,特别是像《论语六则》这样要求背诵的文章。这篇文言文学生易读错的字比较多,因此第一次朗读我首先安排教师范读,学生正音,第一遍学生的朗读主要以读准字音为目的,之后再提出更高的要求,如语气、语速等。在后面的课文分析中再进行有针对性的朗读。我觉得在这一节课中我对朗读的处理比较好,每一次都有明确的目标。

(4)疏通字词,翻译句子。这是文言文教学的一个重点,又是文言文学习的基础。在这一节课字词的疏通上,我用表格的形式帮助学生疏通字词,这样既能给学生一个整体的概念,又能帮助学生有条理的疏通文中的重点字词,在填写的过程中又能使学生有成功的体验,这成功的体验可以激发他不断地完成学习任务,这是一个良性循环。这节课的翻译在疏通字词的基础上进行,我感觉这种方式效果比较好。

(5)理解课文。为了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蕴含的道理,并能更好的把它运用到日常学习中,对课文的理解我主要做两步,一是分析课文中的教育思想,这一部分主要还是学生说,我主要是起一个引导的作用。二是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延伸,加深理解。考虑到学生基础较差,学习习惯不太好,在这一部分我先针对本班学生平时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创设情境,让学生发现问题并用文中知识解决问题;后联系即将到来的期中考,让学生用今天所学知识,按设定格式写一段话来劝诫或鼓励身边的同学或自己。我觉得这个拓展还是比较必要的,让学生将所学转化为所有,这也是我本节课的重要目标之一。

这节课整体感觉比较顺畅。不足之处在于:课上我的诱导嫌多,学生的情感没有充分的展示出来;此外,在个别环节的时间安排上不够紧凑,使得对课文的分析不够深入。对此,我今后一定注意,加以改正。

相关范文推荐
  • 09-25 国学经典诵读比赛策划(模板5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
  • 09-25 2023年公安机关上半年工作总结下半年工作计划(模板8篇)
    计划是人们在面对各种挑战和任务时,为了更好地组织和管理自己的时间、资源和能力而制定的一种指导性工具。我们在制定计划时需要考虑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并保持灵活性和适应
  • 09-25 2023年五年级数学教学计划苏教版(优质6篇)
    计划是指为了实现特定目标而制定的一系列有条理的行动步骤。通过制定计划,我们可以更好地实现我们的目标,提高工作效率,使我们的生活更加有序和有意义。以下我给大家整理
  • 09-25 最新校本教研培训活动记录 小学校本教研计划(模板9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
  • 09-25 最新测绘工作下半年计划(模板10篇)
    时间就如同白驹过隙般的流逝,我们的工作与生活又进入新的阶段,为了今后更好的发展,写一份计划,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准备吧!因此,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计划的作用,并在日常
  • 09-25 2023年寒号鸟教学反思优点缺点(精选5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
  • 09-25 小石潭记教学反思不足之处(汇总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
  • 09-25 最新美丽的彩虹教学反思(汇总9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
  • 09-25 2023年小学语文二年级七单元教学反思 一年级语文单元教学反思(通用6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
  • 09-25 最新表情中班教案 中班社会教学反思(优质6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