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幼儿园大班数学加法教案集合反思(通用5篇)

时间:2023-10-08 09:51:08 作者:翰墨 2023年幼儿园大班数学加法教案集合反思(通用5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教案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幼儿园大班数学加法教案集合反思篇一

活动目标:

1、学习按图和操作顺序,感知图中事物的数量关系,学习列出算式。

2、复习5的组成,并知道4+1、3+2及前后位置互换都等于5。

3、进一步认识理解“+”、“=”号的含义。

4、在活动中,体验游戏的愉悦,提高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活动准备:

1、背景图一副,动物卡片若干。

2、教具:数量不等的物体图片,1—5数字,加、减、等号各一个。

3、学具:数量不等的物体图片(幼儿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复习5的组成

幼儿人手一份卡片,教师引导一起共同复习5的`组成。

(二)学习5的加法

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教师出示背景图,以小动物一起玩游戏的情节进行5的加法:草地上有2只梅花鹿在玩游戏,后来跑来3只小狗,草地上一共有几只小动物?(5只)

2、师生一起共同游戏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些水果的卡片,小朋友待会跟着老师一起来玩游戏。妈妈昨天买回4个苹果,爸爸又带回1个苹果,那么家里一共就有5个苹果了。”幼儿一边听老师讲述,一边摆卡片。

3、启发幼儿用一道算式来表示这个游戏中所讲的事情,并说出算式及符号所表示的含义。

(1)4+1=54表示什么?(4表示妈妈买回的4个苹果)

1表示什么?(1表示爸爸带回的1个苹果)

+表示什么?(妈妈和爸爸的苹果合起来)

(2)启发

幼儿再用一道算是表示这个游戏。

1+4=5(集体说一说算式表示的意思)

(3)比较两道算式,说一说它们的异同点

4+1=5和1+4=5,位置换过来了,但是得数是一样的。

(三)幼儿操作,并做记录。

幼儿根据老师说的情节,用卡片摆出算式,并用作业本把算式写下来。

活动评价:

请幼儿相互把算式读一读,体验游戏成功的喜悦。再数一数,黑板上一共记录了几道算式。

幼儿园大班数学加法教案集合反思篇二

幼儿人手一份卡片,教师引导一起共同复习5的组成。

(二)学习5的加法

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教师出示背景图,以小动物一起玩游戏的情节进行5的加法:草地上有2只梅花鹿在玩游戏,后来跑来3只小狗,草地上一共有几只小动物?(5只)

2、师生一起共同游戏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些水果的卡片,小朋友待会跟着老师一起来玩游戏。妈妈昨天买回4个苹果,爸爸又带回1个苹果,那么家里一共就有5个苹果了。”幼儿一边听老师讲述,一边摆卡片。

3、启发幼儿用一道算式来表示这个游戏中所讲的事情,并说出算式及符号所表示的含义。

(1)4 1=5 4表示什么?(4表示妈妈买回的4个苹果)

1表示什么?(1表示爸爸带回的1个苹果)

表示什么?(妈妈和爸爸的苹果合起来)

(2)启发幼儿再用一道算是表示这个游戏。

1+4=5 (集体说一说算式表示的意思)

(3)比较两道算式,说一说它们的异同点

4+1=5和1+4=5,位置换过来了,但是得数是一样的。

(三)幼儿操作,并做记录。

幼儿根据老师说的情节,用卡片摆出算式,并用作业本把算式写下来。

幼儿园大班数学加法教案集合反思篇三

就是放几个物品让他知道有几个,我认为这仍是点数的范围,是在点数的基础上目标提高了,点数往往是从孩子的左边可以一个一个拿着往右数,数完后知道是几个就行了,数与物品的对应要求相对高些,一般是书面化,什么是书面化?就是不用一个一个拿着数,而是你画上几种物品,要求他在旁边或上边、下边写出对应的数,也可以摆放几个物品,让他把对应的数字放在相应的物品下面,我是在教会杰杰点数和点数内化,识别数字后做这项的,确切地说是提高目标的,因为在教点数时就同步教了很多东西,其中也包括数与物品的对应。提高目标的方法,是摆放二堆物品,如一堆是“3”个,一堆是“5”个,你给他二个“3”和“5”的卡片,让他在自己数完后放对位置,判断他是否会了,数与物品的对应或称物品与数的对应是为下一步教加减法做准备工作。

幼儿园大班数学加法教案集合反思篇四

1、通过此次活动引导幼儿体验将一种物品抽象成数的过程,渗透集合思想,感知加法的含义。

2、学会用计数的方法进行加法运算,初步学会观察图意,培养幼儿视图和思维能力。

3、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4、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一、预备活动

师幼互相问候

二、活动过程

教师出示一个长方框,玉米卡

2、依照方法,将实物换成西红柿,继续练习

3、将实物卡换成点数卡,继续练习

三、幼儿探索操作

1、请幼儿看图,说说图意,猜猜小朋友在做什么

以下逐一进行教师巡回指导

四、结束活动

教师收书及整理工作

幼儿园大班数学加法教案集合反思篇五

活动课题:8的加法

活动目标:

1、通过演示教具,教师与幼儿的活动,进行口头加法练习,理解8的加法

的意义。

2、培养幼儿计算的准确性、灵活性、敏捷性。

3、理解8的加法的互换、互不规律。

教学重点:让幼儿加强练习8的加法运算的准确性。

教学难点:锻炼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和辨别能力。

活动准备:

1、挂图、雪花片、作业纸、贴图。

2、8以内的数字头饰、音乐游戏磁带。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组织教学,老师戴8的数字头饰走进教室,小朋友们好,今天老师带来

了数字娃娃8跟我们一起学习,集中幼儿的注意力、观察力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二、基本部分:

(一)以对歌的形式来复习8的分成,先按互补关系,再按互换关系。

老师:小朋友我问你8可以分成1和几?

幼儿:刘老师告诉你8可以分成1和7……

老师:小朋友我问你8有几种分合法?

幼儿:刘老师告诉你8有7种分合法。

(二)学习8的加法

1、老师出示挂图,让幼儿观察,引导幼儿按花的不同大小、不同颜色、

不同形状边观察边列出加法算式:

图上有1朵黄花7朵红花一共有几朵花?

1+7=8

图上有2朵小花,6朵大花,一共有几朵花?

2+6=8

图上有3朵圆形的花,5朵椭圆形的花,一共有几朵花?

3+5=8

图上有4朵兰花,4朵紫花,一共有几朵花?

4+4=8

2、 实物练习

分给幼儿每人8个雪花片,让幼儿边数雪花片,边填写上作业纸上相应

的数字。

3、老师巡回指导幼儿操作,对表现好的幼儿奖励贴图,差的幼儿加强指

导。

4、游戏:找朋友

老师分发给每个幼儿一个数字头饰,音乐想起来,小朋友们去找和自己

合起来是8的数字成为好朋友。游戏可交换头饰进行。

5、引导幼儿观察一下自己的周围及教室里有什么物品合起来是数字8,回家后也可练习运算,如:糖、苹果、饼干、玩具等等。

三、结束部分:

老师讲评上课情况,对表现好的幼儿进行表扬,差的幼儿进行指导鼓励,结束本节课。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