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论文 初中班主任德育论文(大全5篇)

时间:2023-10-09 14:17:50 作者:影墨 2023年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论文 初中班主任德育论文(大全5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论文篇一

摘要:在高三学生因备考压力,心理问题频发,薄弱的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力量无法满足现实需要的情况下,我们作为一线教师,需要了解高三学生的心理弹性处于何种水平?了解现状及其应对的方式,更好的开展高考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提高考生的心理弹性水平。

关键词:高考压力心理弹性

在一个充满变化和压力的社会中,积极的适应能力是最为重要的,过去的教育十分重视智商、情商,后来提出逆境商。逆境商高者在逆境中知难而退,不被压力和不利处境所压垮,如何在压力下积极成长和发展,是所有人都要共同面对的课题,由此心理学家提出弹性商的概念。

心理弹性是指人们曾经经历过或正在经历压力、逆境、挫折时,身心功能未受到损伤性影响,甚至愈挫弥坚的心理现象。在遇到消极情况时,心理弹性可以对人们的身心健康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心理弹性的理论可以应用于生活中的各行各业,我们尝试从心理弹性的角度关注学生的高考压力问题。

张旭东教授曾经在一些学校对高中生的心理弹性进行问卷调查,发现重点中学的高考生所感受到的压力比一般学生更多更重,但是他们多数仍能考上重点本科院校,并对未来充满信心。换句话说,也就是压力处理得当,往往是动力。

心理弹性是学生保持学习激情的必要条件,是学生持续学习状态的重要条件。一般感到自己压力过高的学生都是处于极大困难及逆境之中,心理弹性高的学生能够积极适应不同的学习环境,因此可以保持循序渐进的学习状态;而心理弹性低的学生往往难以适应学习环境,因而产生一系列身心健康的问题,厌学情绪也随之产生。由此可见,心理弹性对于缓解学习压力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高中阶段是人生观和世界观初步形成的时期,高中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面临知识储备,潜能开发,升学择业,交友恋爱等一系列重大的人生课题。尤其是高考,高考能否取得成功,对大部分考生的影响巨大。高三学生从年龄上正是处于青春期和青年期的过渡,心理能力滞后于自我意识,他们会发现自我,关注自我,关注他人的评价,力争独立自主,但是对挫折承受能力不强,有些群体当面对挫折和压力的时候会产生适应不良,出现各种心理障碍的现象,尤其在竞争激烈的高考环境中,升学压力巨大。在高三学生因备考压力,心理问题频发,薄弱的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力量无法满足现实需要的情况下,我们作为一线教师,需要了解高三学生的心理弹性处于何种水平?了解现状及其应对的方式,更好的开展高考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提高考生的心理弹性水平。

高考是走向大学,走向社会所面临的众多挑战和竞争的一次实战演练,如果学生能在高三这一年提高心理弹性水平,那将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心理资本,可以有效的改善现代学生非理性信念,包括绝对化的要求、灾难化的思考、低挫折耐受力等特征。

一、当前高三学生高考压力的现状

(一)客观因素

1、高考压力

十二年寒窗苦读,只为争得一张高校入场券。进入高中后,学习负担加重,表现为科目增加,课程加深,对学生自学能力要求高;进入高三后,各种模拟考试、周练接踵而至,一次次考试,一次次排名,一次次打击。其实不管成绩好和差,都普遍存在压力,成绩靠前的担心优势不能保持;成绩中等的渴望更上一层楼;学习基础底子薄、接受能力差的,对前途甚至渺茫。

2、同学间竞争的压力

学生从小学就生活在一个有班级的群体里,他的竞争对象一般都是周边的同学,虽然高考要与几十万考生竞争,但是他们更在乎的是周边的同学,担心别的同学超过自己,整天争分夺秒地学习,从不玩歇一会,长期处于紧张状态,时时害怕别人超过自己,焦虑过度,压力加大,渐渐的,思想不能集中,不能正常思维,不能正常学习。

3、家庭压力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几乎是每个家长的心愿,高三考生的家长更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考上重点本科,所以家长有意无意的给孩子施加压力。家长为孩子创造了无微不至的学习环境,学生的任务就是学习,过分的要求往往适得其反,增加无形压力。

4、社会压力

社会对高考的关注度非常高,大家寄希望于学校,把高考成绩作为衡量学校优势的唯一标准。高考的指挥棒最终还是重重敲打在学生身上。

(二)主观因素

1、绝对化的要求――欲速不达,信心挫败

绝对化的要求,是指学生单纯的从自己的意愿出发,认定某事一定会发生或不发生,如“我必须获得成功”、“别人必须对我好”,这个时期的高中生自我感觉非常满意,但往往自制力不足,急功近利,遇到困难就躲避。某生高一、高二基本不学习,进入高三后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他认为自己曾经利用初三一年拼搏考上重点中学,高中也不例外,结果却事与愿违,达不到期望的成绩,产生强烈的挫败感,殊不知成绩是要达到一定量的付出与努力才能显现。

2、灾难化的思考――心态慌乱,情绪焦虑

灾难化的思考,是指一个人倾向于将事件后果严重化,认为一个不好事件的发生将是非常可怕的。高考虽然有一整年的复习时间,每节课老师都会复习大容量的知识,基础薄弱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非常焦急,老是觉得自己以前的知识没学好,毫无学习计划,总是担心剩下的时间全部用来复习都不够用,四处出击,什么都想做,却一个也做不好,大量时间都是在焦急、心慌中度过,形成恶性循环。

3、低挫折耐受能力――攻不下关,情绪焦虑

学生阅历相对狭隘,对自己评价不合理,考试失败就认定自己“一无是处”,过度概括往往让一个人无法忍受“想要的结果”得不到的情况出现。很多学生学习成绩提不上,关键在于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所以考试常常失败,当失败次数增多,无法获得成功体验,产生强烈的无助。某生深知这一年的学习对自己的重要性,发现自己所得到成绩和付出的努力并不成正比,有的学科再怎么攻它,成绩就是无法提高,每次考试都以“失败”结束,久而久之对这门学科素手无策,丧失信心。

二、利用心理弹性降低高三学生高考压力的对策

心理弹性理论给我们的一个启示就是面对高考这么残酷的竞争,家庭、学校、社会应该注重从提高学生心理弹性水平的角度培养学生,把具有较高心理弹性水平作为衡量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标准。

1、从学生入手,借助个体内因提高心理弹性,降低备考压力

对于学生本人来讲,学会正确的压力管理,积极提高自身的心理弹性十分重要。学生在遇到考试失利,同学关系紧张时,不应怨天尤人,而应该积极面对,从逆境和低潮中奋起,增强心理弹性,主动求助,积极寻求问题的解决。要明白自己所遇到的问题、压力、挫折别人也同样遇到,况且压力并非不好,适度的压力可以排除人们心中的空虚感,令人振奋,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在糟糕的成绩面前,高三学生学会弹性学习,适度休息,另外通过自我安慰、自我鼓励、自我积极的心理暗示等心理调节,使自己重新获得心理平衡,降低压力感,这样能更好的发挥自己的潜能。心理弹性与应对方式有密切关系,它是决定应对行为的重要基础。

2、从家庭入手,借助成长氛围提高心理弹性,降低备考压力

学生增强心理弹性的源泉主要是温暖、稳定与支持性的家庭环境。父母受过一定的教育,父母对子女给予合宜的监管,通过沟通解决家庭冲突。父母、家庭成员间冲突少,孩子与照料者关系亲密,与父母形成安全的依恋关系,面对负性事件,孩子愿意倾诉、宣泄,把心中的不快和负面情绪释放,通过外部疏导、内心调节有利于提高考生紧张高考中的心理弹性。

3、从学校入手,借助环境外因提高心理弹性,降低考生的备考压力

学校是学生活动的主要场所,学校的教育理念指导着教师如何要求学生。学校、教师多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注重感情投资,减少校内检查评比活动,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心理教育的教师培训,把心理弹性理论落实到平时的教学实践,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感化学生。在他们遇到备考挫折时,帮他们分析遇到的情况,引导他们倾诉,教会他们通过调整心态、总结经验、调节情绪和转换角度等主动应对困难的方式,从而提高自身的心理弹性,轻松应对高考。

4、从社会入手,借助舆论提高心理弹性,降低备考压力

耳闻目睹的现实与媒体披露的各种伦理道德如果能相对吻合,那么对涉世不深的高中生感到社会的温暖而非人情的冷漠,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高中生的心理弹性水平。

高考本身就是一次提高心理弹性水平的过程,在这一年绝大多数的学生都会面临无数次的打击,无数次的挑战,心理弹性低的学生面对压力、挫折采取的态度是怨天尤人,消极悲观,把生活看得过分糟糕,最终导致偏激的行为发生;心理弹性高的学生,遇到困难主动求助,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吸取教训,从失败中体会生活。我们应当鼓励学生自我教育,在面临考试挫败、学习能力不足等众多压力下,掌握成熟的分析方式和应对能力。

从整体上说,在高三这一年里要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心理弹性,包括“内心调节机制:调节情绪、调节心态、总结经验、转换视角”;“外部疏导机制:承认、倾诉、宣泄”;“大家参与机制:家庭、学校、社会”,通过这三方面的维度有效减少考生面对挫折时产生的消极倾向,促进心理健康的发展,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进而也是迈向大学、融入社会,适者生存的一门必修课。

参考文献

张旭东,《高中生心理弹性与应对方式相关研究》.现代中小学教育,2013(1)

凌华明,《高中生心理韧性与应付方式的相关调查分析》.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3(4)

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论文篇二

:小学是每个人一生的第一步,心理学相关知识表明,小学时期是人性格形成的重要时期,是整个人生的基础。小学班主任在教学活动中拥有特殊地位,他们要认识到做好小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认真分析小学班主任德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重视养成教育的作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树立整体观念,强调整体意识等途径积极进行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探索。

小学 班主任 德育 教学

学做人是做学问的前提,德育工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根本。小学是每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的第一步,这一步打下良好的基础将为小学生们对人生和世界的认知的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小学生心目中,班主任是个无所不知的人,班主任在小学生心目中有崇高的地位,这决定了小学班主任的言行对小学生有巨大影响。小学班主任应该重视德育工作,认真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帮助小学生健康成长。

班主任的工作是一个长期的、系统性的工作。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小学班主任要时时刻刻地牢记住这一点。目前,中国进入了各种矛盾突发期,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变化,为了迎合小学生的心理状态,小学班主任必须在了解学生状况的前提下,勇于尝试新的方法和途径,扩展德育工作的内涵、创新德育工作的模式,真正地把德育工作做好。

(一)教书与育人工作相互脱节

目前,部分地区的学校不重视学生的德育工作,将小学思想品德课程看作可有可无的课程。部分学校将德育工作的教学任务分给了其他任课老师。这样,学生很难获得专业的思想品德知识,很难讲德育方面的知识转换为自己的实际行动。这样学校的做法缺乏必要的监督,势必将影响学生整体思想品德素质的提高,势必将影响每位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没有选择合适的德育方法和途径

部分学校和老师对学生进行德育工作,没有弄清楚每个学生在思想观念、家庭教育、生活环境、身心发展等方面存在的不同。没有针对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德育方法。由于没有选择合适的德育方法和途径,使得每位学生难以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得每位学生没有学会收集与德育相关的资料的能力,也没有积极性参与相关的活动。

(三)部分班主任德育教学工作的能力有限

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和对德育的认识水平是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主要目的。培养学生爱国、勤劳、诚信的道德品质,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方面的全面发展。由于小学生的思想比较幼稚,需要班主任以身作则,积极引导。但是目前,部分小学班主任还没有认识到德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性,在德育教学中采取机械讲授的教学形式,这样势必影响了德育教学工作的效果。

(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活动的组织者、管理者和领导者。班主任工作对建设良好的班集体,形成良好的班风班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学校中,班主任与学生之间接触的时间最长,交往最多,对学生的影响最大。班主任的形象具有示范作用,他们的举动都会对学生产生重要影响。因此,班主任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就必须先提高自身的素质,要规范学生的行为,就必须先规范自己的行为,真正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在学校这样的环境中,班主任是学生最直接的榜样,是学生最值得信赖的老师。在全面加强素质教育的今天,班主任更应提高自身的素质,树立高尚的职业道德,以自己高尚的道德风范去影响和教育学生,使自己的言行潜移默化学生。

(二)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要求班主任要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班主任通过学校的合唱比赛、运动会和日常活动来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强化学生的集体意识,使学生的荣誉感和责任感,统一到班集体的建设上来。各种类型的主题班会对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小学班主任要精心策划主题班会,通过班会,引导学生做一个热爱生活、热爱集体的人。

小学班主任要培养学生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培养学生与他人和谐相处的意识,塑造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作为小学班主任,面临新的形势和新的挑战,要不断加强对小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小学班主任要做好小学生的德育工作,使小学生走好人生的第一步,真正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领航人。

(三)树立整体观念,强调整体意识

小学生性格的养成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仅依靠小学班主任自己来完成德育教育是不可能的。小学班主任要紧跟时代步伐,利用家庭和社会的资源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小学班主任在强调学校教育的基础上,要利用家庭教育对小学生成长的重要作用。小学班主任要保持和每位学生家长的沟通,与家长就学生的教育问题进行交流,共同制定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

学校领导和班主任都要着眼于整体性的教育改革,依靠家庭和社会的作用共同塑造学生完整的人格品质,培养优秀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在加强道德教育的同时,学校内部要形成统一的整体,树立整体观念,互相配合、互相补充。学校、家庭和社会也要协调一致、共同发展,共同进步,促进小学生的德育成长,全面提高小学生的德育素质。

作为培养孩子成长过程当中不可或缺的几个元素,不管是学校还是父母,我认为我们都有义务去陪伴孩子一同成长,逐渐在逆境中赋予孩子正能量,始终秉承为孩子成长负责,尊重孩子,理解孩子,支持孩子。在还是成长的道路上,更多的付出是浸润着德育教育的汗水,而不是应试教育的阴影。从现实情况来看,过去的状况在逐渐发生转变,而我们也十分期待所有的家长都能够肩负起孩子成长的重担,在打造孩子内心的高度和品德的深度上默默坚守和付出,而不是在追逐分数和学历的道路上做无谓的牺牲,我相信,只要我们努力就一定看到转变,就一定能够让孩子成人成才。

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论文篇三

以前,我总认为班主任应该是个“医生”,专门找出学生的缺点,然后督促他们及时改正,尽可能使自己的学生优秀,甚至完美,似乎只有这样才能算个称职的班主任。再加上自己是一个比较要强的人,事事想做的最好,不分学生的水平高低,强制要求学生都要达到我理想中的完美形象。因此,我的方法简单甚至粗暴,我的眼睛总是盯着学生的缺点,认为缺点不说不得了,优点不说少不了,学生改了一个缺点,我不是肯定,鼓励,而是立马再找出一个不足,时刻让学生夹着尾巴做人,即使他是块烂铁,我也要把他炼成好钢.可这样做的结果换来的常常是自己心烦气躁。学生很累,师生关系也很紧张。大概“恨铁不成钢^v^是这一时期班主任的共同感受。上个学期我终于找到了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我总让学生“失败”,学生“永远的失败”直接导致了自己工作的失败,马不停蹄地给学生找缺点,让学生时刻觉得自己是个缺点很多的人,以致学生看不到一点希望和光明,不管怎样努力,都达不到老师的要求,“失败”的感觉最终磨掉了学生的信心,“好钢”最终因为缺乏自信而成为了“烂铁”,明白自己失败的原因后,我开始调整自己的工作方法,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从这一时期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用全新的理念去指导自己的工作,对学生“优点不说不得了”,“百分之一的优点”我要扩大为“百分之九十九”,“百分之九十九的缺点”缩小为“百分之一”。对学生要“低标准,严要求”,让学生跳一跳就够得着,让他们获得成功的喜悦,让他们在“我能行”中成长,让他们自信起来。但标准低,要求一定要严,做得不好,我也会惩罚学生,但惩罚有一个原则:不侮辱学生,不贬低学生,让学生明白他受惩罚的原因在于他能做好却没有努力去做,惩罚的目的在于鞭策,更在于传递老师对他的赏识和关心,告诉学生你能做好的,但你必须努力!基于赏识基础上的惩罚往往能让受罚学生感激老师,尊敬老师,从而更努力地发展自己。

二、引导学生赏识自己,赏识别人

初二学生正处在发育高峰期,对异性的好奇仰慕常促使初二学生偷偷看不良刊物和影碟,我班就有这样的现象,我给他们上了相关主题班会,帮学生揭开这些神秘的面纱,课堂上,我称他们为佼佼者,称他们为“英雄”,学生一脸的惊讶,然后我从“你从哪儿来”讲起,讲到他们的爸爸有成千上万个孩子,而唯有你能“过五关,斩六将”,顺利地来到这个世上,仅凭你现在能坐在教室里就可以当之无愧地称为“英雄”,你是百万分之一,只要努力,你就能发展得有多高.每隔几周,我就让学生总结一下自己,看看近期又取得了哪些进步,再想一想,下一阶段你可能会获得哪些进步,具备哪些优点,把你的优点和即将具备的优点都写下来,经常看看,经常对照,经常自我鼓励,学会赏识自己,相信自己是最优秀的。 引导学生赏识别人,正确处理好与“冤家对头”的关系,正确处理好与自己所欣赏的异性关系。我常鼓励学生要有正义感,要能真正地助人为乐,真正的同学情,哥们义气在于能帮对方比原来更优秀,因此常有同学来“告密”,某某同学最近有哪些不对,或某某同学应该跟他谈谈,刚开始,有部分同学不理解,报复甚至“反目成仇”,对这些同学,我常这样开导他们:你的这些缺点确实存在吗? 一般情况下,陌生人会提醒你吗 ?指出你的缺点,某某同学得到好处了吗 ?陌生人不会提醒你,因为你的好坏与他不相干,同学指出你的缺点,他自己得不到什么,只是增加了竞争对手的实力,之所以这样他还要指出你的缺点,是因为他是你同学,同学情使他希望你能更优秀,对提出自己不足的人,应心存感激,对别人提出的问题,我们“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我们应赏识对方的正直,善良,并要求自己也能这样做。

三、让家长赏识自己的孩子

目前的家长,主要有这样两种:一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型,他们和班主任一样,成天盯着孩子的缺点,以别人孩子的优点来比自己孩子的缺点,喋喋不休,期望自己的孩子具备所有别的孩子的优点,结果是把“钢炼成了铁”,成天生活在痛苦和担忧中。另一种家长则截然相反,相信“树大自然直,要成人自成人”,对孩子不管不问,有的甚至常年在外挣钱,让孩子跟着老人甚至一个人在家,这两种家长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不赏识自己的孩子,看不到孩子身上蕴藏着巨大的价值,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与任课老师一起开家长会或请家长到校面谈,对第一种家长,我们谈孩子的优点,谈我们班主任工作的成败感受,谈赏识教育的理念方法,让家长改变观念,看到孩子的优点,看到希望,换种眼光看孩子,帮孩子走过“青春十字路”。对第二种家长,则更多地讲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讲这一年龄段孩子可能存在的心理困惑及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同时引导家长看到孩子身上蕴藏的巨大价值。田地荒一年,损失算得清,但孩子荒废一年,往往将影响孩子的一生,这个损失将无法用金钱来衡量,帮孩子顺利走过这一时期的“急流险滩”,收获也许暂时看不到,但巨大的价值正蕴藏在孩子身上,相信自己的孩子,赏识自己的孩子,在孩子身上投资你的爱和精力,你将会收获幸福。

总之,要做好初二的班主任,首先要了解这一时期学生的身心特点,用我们的爱去赏识学生,关爱学生,唤起学生的自信,教给学生让自己优秀的办法,争取家长的理解和支持,我们这群引航人,才能顺利完成我们的任务,引领学生顺利渡过初二这个“急流险滩”。

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论文篇四

学生的全面发展要“五育并举,德育为首”,而传统的德育教育的内容单一,常见的方法对学生来说比较陈旧,形式呆板,观念滞后,总之,传统的德育教学模式已无法完全满足新课改下学生的德育培养要求。而班主任的德育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起着决定性作用。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已经改变了教育教学,将信息技术融入班主任的德育工作中,使信息技术与班主任德育工作高效融合,提高德育教学实效性是现代教育改革的趋势。

班主任的德育教育要与时俱进,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因而要更新德育教学观念,创新教学形式,借助信息技术工具改善传统的德育教学模式,构建班主任的德育教学新模式。

(一)新模式是旧模式的补充

(二)信息技术不仅仅是演示

“工具”,要与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有效“融合”首先,信息技术与班主任的德育工作的融合不是把信息技术仅仅当作演示“工具”,要发挥信息技术的优点与德育教学进行有效的融合。其次,信息技术与班主任的德育工作的融合不是信息技术的展示;不管合适不合适,从头到尾全部是利用信息技术超量堆砌信息,比如全部都是多媒体,视频等,导致教学重点不明,学生德育主体意识不突出。信息技术与班主任的德育工作的融合应用是把信息技术的优势与班主任的德育教育的特点有效的“融合”,提高德育教学质量,这就需要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和技能,精心设计,融合研究的实践探索,追求自然无痕的融合。

在信息技术与班主任的德育工作的融合应用实践探索中,不断地反思,追求适合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今后的研究方向是通过调查研究,更深入研究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新思想,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论文篇五

德育是各阶段班主任工作的重点内容,尤其是初中阶段学生正处在身心成长,三观建立时期,所以更加需要班主任在日常工作过程中做好引导。本文中我将站在一个初中班主任的角度谈谈如何做好德育工作,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初中阶段;班主任;德育探究

学校从设立最初开始,其目标就在于“教书育人”。所谓“教书”顾名思义就是进行知识的传输,也就是我们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经常做的“传道受业解惑”的基础教学工作;而“育人”则是对学生本身的培养让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能够“修身”然后未来实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目标。尤其是从我国古代的私塾制度来看,不论是四书五经还是八股取士,在人才教育和选拔方面都相当注重对于学子品行和道德素养的考量,但是到了现代教育教学制度中,虽然教学体系成熟化、科学化,但是我们却一度丢失了教育中“育人”的部分。尤其是我国应试教育教学体制实施以来,学校教育在考试的目标推动下,基本教学重点都倾向于知识教学方面,从而也就导致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理所当然的认为,学校教育就是传输知识,考试成绩高才是好学生。这表面上看是对于知识传承有利,但从长远的人才培养来看,却容易导致只会纸上谈兵,不是实际运用的“人才”,甚至培养出将知识用在不正当途径,导致高智商犯罪情况的出现。所以对于新时期素质教育教学体制来说,回归教育的本源“教书”和“育人”相结合,才是各阶段学校教育的正道。

班级是学校教育中最为基础的教学单位,而每个班级都会配置一名教师作为班级的管理者和日常事务统筹者,这个教师的角色就是我们通常所称呼的班主任。相对于其他教师来说,班主任在日常工作开展过程中还要多一项任务,那就是德育,因为对于任课教师来说,日常教学过程中基本会注重知识的教学,和学生接触的时间也相对较少,德育只能穿插在日常的学科知识交流方面。而班主任负责班级所有事物的安排和调度,并且通常还会负责一门学科的教学工作,所以和学生日常接触的时间多且频繁,这就为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并在交流中影响学生的思维和行为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机会。因此,下文中我将重点针对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开展展开探究,以初中阶段为研究对象,谈谈如何做好初中阶段的班级管理工作。

所谓“为人师表”,教师作为知识的传输者,在班级教学过程中本身就需要树立专业且权威的形象,从而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好的做好示范,起到榜样作用,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一言一行。

首先,作为班主任我们在日常工作过程中要严格要求自己,从而给学生树立榜样的作用。一方面,在知识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针对我们所教授的科目做好精细化钻研,不论是在课前准备还是课堂教学方面都做到趣味性和专业性融为一体,让学生首先从知识学习过程中对教师产生信赖和尊敬心理,从课程的喜欢移情到兼爱教师;另一方面,在班级日常交流过程中要做到一言一行都具有正能量,古语有云:“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只有班主任本身具备正确的思维价值导向,才能和学生在交流过程中输出正确的价值观和思维,从而让学生从心理上对教师的人品和态度产生认可,并能够在日常学习和交流中以班主任为榜样,主动学习。

其次,我们还有做好规则的制定,并本着公平公正的态度监督规则的實施。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尤其是对于班级管理来说,初中阶段一个班级几十个学生,个性不同、思维各异,并且由于处于青春期学生的心理更为敏感,更容易冲动、暴躁,所以要想做好班级基础管理工作,就给学生画一条明显的“规则线”,让学生在班级学习和生活中明确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做了会有什么样的后果等,通过这些首先给学生思维和行动上树立规则感,从而为学生未来进入社会适应社会规则打好基础。

教师和学生是日常教学活动中的两大主要因素,而教学活动就是师生的互动活动。作为两个独立的个体,教师和学生在对话和交流过程中一定程度上是绝对平等的,尤其是我们作为班主任,在日常德育工作开展过程中一定要本着平等的原则去和学生交流互动,主动关爱学生,避免单纯的喋喋不休的说教,反而激发学生的逆反心理。

首先,作为班主任在日常班级管理过程中,我们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和学生进行平等地交流。尤其是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之所以难管不仅是学生正处于逆反时期,更多的是教师高高在上的态度,导致学生有一种被支配感,感受不到尊重。所以在日常交流过程中我们要学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感学生所感,想学生所想。例如对于两个学生打架,我们可以首先针对打架本身批评学生解决问题的方式,然后了解事情起因、经过,引导两个人自主的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我们可以提出建议,但尽量避免颐气指使,从而锻炼学生本身的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的能力。

其次,在班主任工作过程中我们还要做到平等的关爱每一位学生,不能仅仅依靠成绩就判定学生的性质。尤其是针对各科学习上的后进生,作为班主任我们要及时的关注,并且和学生进行交流,发现其学习、生活方面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帮助解决,进而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感受到来自教师和班级的温暖,进而也学会关爱他人,学会付出。

德育存在于学生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虽然初中阶段学生在校时间多,但也不能仅仅依赖于班主任,还要充分发挥社会、家长等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做好学生的培育工作。

首先,在德育工作开展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和家长进行合作和交流。尤其是对于初中阶段来说,学生不论是在学习还是身心成长过程中,都会遇到一定的困惑和问题。就如最典型的早恋问题,就是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先要和家长做好交流,不能盲目的拦截、围堵,而是要慢慢地引导,让学生能够在不影响学习的前提下保持良好的男女交往关系。

其次,在德育开展过程中,我们还要充分利用社会的力量,例如组织学生去养老院看望老人,去特殊儿童教育中心去体验、献爱心等。通过这些实际行动来让学生亲身感受奉献与关爱他人的幸福感和满足感,进而逐渐树立学生关心他人,无私奉献精神。

总之,对于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开展来说,我们要从自身做起,树立榜样,利用规则规范学生行为,并联合家长和学校,共同实现对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提升。

相关范文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