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扶贫自查自纠报告(大全8篇)

时间:2023-10-15 00:44:00 作者:笔尘 健康扶贫自查自纠报告(大全8篇)

实践报告是对实践活动进行总结和分析的文字材料,它可以帮助我们深刻理解实践的经验和教训。小编精心为大家挑选了一些有关开题报告的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健康扶贫自查自纠报告篇一

健康扶贫工作开展情况自查报告2022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州卫健委的关心支持下,我局认真贯彻落实省、州卫生健康工作等系列会议精神,紧盯年度重点工作任务,精准实施,狠抓落实,较好地完成了各项阶段目标任务,现将工作开展情况如下:

(一)落实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代缴参保政策。落实建档立卡贫困人员财政代缴医保费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保率达100%,代缴率100%。

(二)完善贫困患者精准识别和“十免四补助”医疗扶持。规范应用全国健康扶贫动态管理系统,实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精准识别和就医信息精准管理,各级医疗机构严格落实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免费一般诊疗费、院内会诊费等“十免四补助”医疗保障扶持政策。

(三)落实贫困人口大病医疗救助政策。实现贫困人口就医信息精准管理,对贫困人口就医开通绿色通道,落实“先诊疗后付费”结算制度和“一站式报销结算”制度,今年截至目前卫生扶贫救助基金共计救助患者880人,救助资金188.3672万元,其中,县域内救助546人,救助资金12.4632万元;县域外救助334人,救助资金175.9040万元,实现贫困患者县域内及依规转诊县外住院、慢性病门诊维持治疗医疗费用个人支付占比均控制在5%以内。

(四)完善分级诊疗,严格控制医疗费用。落实首诊责任制,规范双向转诊。县域内各级医疗机构严格执行医疗控费政策,按照医保目录范围开展诊疗、检查和用药,严格掌握出入院指征,坚决防止住院标准过宽、挂床住院等不合理医疗和违规行为,严格执行贫困人口医疗费用一月一公示制度,县级医疗机构在院内对贫困人口住院医疗费用实时公示,各乡镇按月在乡政府、村活动室对贫困人口住院医疗报销费用情况进行了公示,广泛接受患者及社会各界监督。

(五)开通绿色通道及“一站式”服务。县级医疗机构和乡镇卫生院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就医开通绿色通道,实行“一站式报销结算”服务,集中办理贫困患者住院费用;县域外住院由乡镇医保员收集相关材料统一到卫健局健康扶贫办进行报销,实行“一站式”服务,极大方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就医报账。

(一)持续落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贯彻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落实贫困人口健康管理服务。建立了以县级医疗单位指导、乡镇卫生院主要承担、村卫生室参与的家庭医生团队,与建档立卡贫困户签订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协议,全县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覆盖率达100%,对患有重大特殊疾病及慢性病的贫困户提供上门服务和健康管理,实现“签约一人,履约一人”,做实服务,为贫困人口获得涵盖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医疗服务以及综合、连续、便捷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二)持续为全县5.01万名常住城乡居民免费提供 12项国家基本公共服务。

一是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在既往开展健康档案建立的基础上,乡镇卫生院继续通过门诊就诊、入户服务、患者自我申报等多种方式来为辖区内常住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和电子档案。截至目前,累计纸质建档49091人,建档率96.26%;建立电子健康档案47246人,电子建档率92.64%。

二是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充分利用结核病、计免、碘缺乏病、慢性病系列健教宣传主题日活动为契机,通过悬挂横幅、张贴宣传画等形式,开展对群众的健康教育咨询和健康知识讲座,大力宣传医疗卫生惠民政策,让群众积极主动接受服务,提高群众知晓率。累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8265份,开展健康咨询活动119次,咨询3420人次。开展健康讲座活动133次,参加讲座6074人次。

三是老年人健康管理。对辖区内65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登记管理,一年一次健康体格检查。提供疾病预防、自我保健及伤害预防、自救等健康指导。目前为3599名65岁及以上老年人建立了健康档案,健康管理老年人1740人,管理率29.57%,体检2323人。

四是慢性病患者管理。对发现已确诊的原发性高血压、2型糖尿病等患者进行登记并纳入医疗机构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定期开展随访服务工作,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及用药、饮食、运动、心理等有针对性的生活方式健康指导。目前辖区内应管理高血压患者2903人,已管理高血压患者2952人,规范管理人数1972人,规范管理率66.83%;应管理2型糖尿病415人,已管理2型糖尿病患者309人,规范管理262人,规范管理率84.79%。

五是加强预防接种。积极组织乡镇卫生院开展国家扩大儿童免疫规划疫苗常规接种工作,建卡率达100%,疫苗报告接种率达98.66%。

六是0-6岁儿童保健管理。为全县0—6岁婴幼儿建立儿童保健手册,开展新生儿访视及儿童保健系统管理。对辖区的儿童开展心理行为发育、母乳喂养、辅食添加、意外伤害预防及常见疾病预防等健康指导。截至目前,累计管理0-6岁儿童4601人,随访管理2706人次。

七是孕产妇保健管理。对孕妇进行一般的.体格检查及孕期营养、心理健康等健康指导,免费开展5次孕期保健服务和2次产后访视,及时了解产后恢复情况并对产后常见问题进行指导。截至目前,累计在管孕产妇434人,孕产妇系统管理356人。

八是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建立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制度,落实专人负责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工作,及时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开展了结核病、艾滋病等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和咨询服务;对辖区的肺结核病人建立了健康档案,并督导访视。截至目前,全县无甲类传染病发生,报告乙丙类法定传染病9种181例,发病率为335/10万,无死亡。

九是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对辖区内常住居民中诊断明确、在家居住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纳入管理,并定期开展随访。截至目前,累计在管患者93人,规范化管理51人,规范化管理率54.84%。

十是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各乡镇卫生院积极协助县卫生健康执法大队开展各类卫生专项整治活动,定期对辖区内学校卫生、非法行医、饮用水卫生安全进行协助巡访登记报告,截至目前:累计开展卫生协管服务209次。

十一是中医药健康管理。乡镇卫生院开展了0-36月、65岁以上老年人的中医药保健服务。0-36月儿童数2365人,中医药健康管理1180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率49.89%;65岁以上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1860人,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率31.61%。

(三)强化健康生活方式养成。疾控中心牵头举办健康管理培训班两期,培养乡镇卫生院健康管理员40名,通过农民夜校、群众大会及各种媒介宣传健康生活方式,促进健康“好习惯”的养成。推进医疗和养老服务深度融合,县人民医院、上罗乡卫生院等4家单位分别同全县4家养老机构签订了医养合作协议,定期组织到敬老院开展义诊和免费体检服务。

(一)全面推进县乡村医疗服务体系建设。近十年来,通过国家项目支撑,县人民医院、藏医院、妇幼计生服务中心、疾控中心基本完成标准化建设;全面完成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每所卫院均建有一幢标准化的业务楼,一般乡卫生院500平方米,中心卫生院800平方米,一幢工作人员生活周转房;全面推进合格村卫生室建设,全县88个贫困村中,已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88个,每所贫困村村卫生室面积不低于30平方米,配备了基本的办公设施、医疗设备和常用药品,方便广大农牧民群众就近看病就医。

(二)扎实推进医共体建设,促使优质卫生资源下沉。为进一步贯彻国家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精神,构建科学合理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卫生事业均衡发展,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总体水平,我县建立了县乡村医疗共同体,县级医疗机构抽派医务人员指导、协助各乡镇片区医疗和公共卫生工作,片区中心卫生院牵头统筹各乡镇基本公共卫生的工作模式。不定期组织医疗专家团队深入全县各乡镇进行大规模送医送药下乡活动,使广大农牧民群众就近得到较高水平的医疗服务,显著提高了服务水平。

提升基层整体学历水平。实施农村订单定向医学本科生免费培养2人,医学专科生免费培养1人。继续实施卫生人才在职人员学历提升、全员培训计划,提高从业人员专业素养和医技水平。通过实施在职专升本学历教育提升项目,今年将有3名在职人员完成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学历教育返岗工作,并计划继续招收3名在职专业技术人员在西南医科大学接受临床医学专升本学历提升教育。(2018—2020年定向医学本科生免费培养2人,医学专科生免费培养10人,乡村医学定向生委培15人,定向生委培共计27人。评分表见附:1)

解决违法超生、越穷越生的落后婚育观念等问题,县人民政府每年与各乡镇签订了《计划生育工作党政目标管理责任书》,实行党政一把手负责制和“一票否决”制。严格落实乡村干部“包村包户”制度和业技术人员“一对一”联系育龄妇女制度,明确包村责任人,落实专业技术人员联系达生育上限育龄妇女,对已达生育上限的育龄妇女动员采取长效节育措施,县财政将落实长效节育措施补助由300元/人提高到1000元/人,近3年落实长效节育措施483人,兑现奖励补助28.84万元,长效节育措施落实率达91.2%,政策外生育得到了有效控制。

县作为省深度贫困县之一,县财政位列全省垫底,但对卫生健康事业投入大。孕产妇住院分娩每人定额补助1000元,补助标准全州最高,孕产妇住院分娩率从实施前80%上升到99.6%,大大降低了我县孕产妇、新生儿死亡率,2020年,在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1000元的基础上,将非财政供养人员住院分娩一并纳入补助范围;为提高已达生育上限的育龄妇女落实长效节育措施积极性,将落实长效节育措施补助标准由300元/人提升到1000元/人,有力推进了生育秩序整治工作;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创等方面,县财政配套资金655万元用于实验室、应急装备、信息化建设,保障有力,支持力度在全州各县第一。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坚决落实“群防群控、联防联控、科学防控、依法防控”措施,为全县5万多干部群众免费发放两轮口罩、预防性中药大锅汤、消毒防疫等物资,为我县新冠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阶段性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截至目前,县新冠疫情零发生,将疫情对全县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影响降至最低。

健康扶贫自查自纠报告篇二

为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及市委、市政府关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战略部署和要求,根据县委、县政府扶贫开发工作相关文件精神,我院高度重视,研究制定《健康扶贫工程实施方案》,按照所承担的健康扶贫任务,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健康扶贫相关工作,解决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我院按照集中核查表进行了严格自查,现将今年来健康扶贫工作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加强领导,切实做好健康扶贫工作

医院领导高度重视健康扶贫工作。多次研究健康扶贫工作,成立了健康扶贫工作小组,由院长***任组长,***为副组长,各科室相关工作人员组成领导小组,制定扶贫实施方案。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统筹协调和综合管理因病致贫精准帮扶工作,及时妥善处理在帮扶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二)强化服务保障,加大救助力度

员身份后,签订住院管理服务协议后,不用付费即可住院治疗,在出院前进行费用结算,由医保基金和民政医疗救助补偿的部分由医院和相关部门进行结算,参保患者只需支付自负住院费用即可办理出院手续。

2、落实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住院补偿保障。

20xx年1月1日至20xx年4月30日止,全县共有38人次建档立卡贫困人员获得了住院补偿。从医院his系统随机抽取5例患者,自付比例均低于15%,随机抽取2名建档立卡患者均实行先住院后付费治疗。

(三)积极开展对口帮扶工作,提高基层医疗水平。

我院根据卫生局安排,派出游秀超、王朝云两位主治医师进行帮扶,签订了对口支援责任书,对所帮扶的乡镇卫生院开展出诊、查房。并定期进行讲课,做好带教工作,切实提高乡镇卫生院的医疗水平。

(四)加强扶贫宣传,确保扶贫政策人人知晓。

医院高度重视扶贫政策宣传工作,医院首先将扶贫政策对医院内部进行了培训,使医护人员人人知晓扶贫的政策及知识,进一步加强对患者的宣传,门诊配备了扶贫明白纸,在医院醒目位置展示贫困患者先诊疗后付费流程及咨询电话。

要求收费处在患者住院前首先在贫困档案检索是否贫困人口,确保做到不漏一人。

(二)患者住院留存档案短缺。建档立卡贫困人员住院时对入院未带贫困证原件、社保证原件,过后拒绝领取,部分患者拒绝签署协议书,造成我院档案不全。我院针对上述情况加大宣传力度,争取贫困患者消除顾虑、配合工作。我院不属于大病救治定点医院,故无大病救治资料。

无极县中医院

20xx年5月14日

健康扶贫自查自纠报告篇三

为进一步做好脱贫攻坚工作,并贯彻落实得驻村帮扶办【2017】24号文件关于“同志在全省脱贫攻坚帮扶工作推进会上讲话”精神,我局严格按照文件相关要求,对扶贫领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现将自查及整改工作情况报告总结如下:

一、存在的问题

一是单位帮扶责任人自身认识不到位。今年相关部门及乡镇对部分帮扶对象进行了调整,由于工作衔接问题,造成有的干部对自己的帮扶对象不明确,从而影响脱贫攻坚帮扶工作有效开展。

二是单位干部帮扶贫困户不够深入的问题。干部职工对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工作懈怠,有少数干部对于贫困户的基本情况及致贫原因了解不够,缺乏深入贫困户的调查走访。

三是扶贫措施不精准、因户施策不到位的问题。对于贫困户的致贫原因分析不到位,导致对于有的贫困户未能制定精准的扶贫方案及措施,因此扶贫工作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四是宣传工作不够深入。群众的发展意识与观念滞后,思想认识、法律意识不强,对宣传的有些政策理解有偏差,存在“等、靠、要”的思想,尤其是在筹资建设方面,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未从思想上根除落后观念,直接影响脱贫攻坚的效果。

二、整改措施

一是加强单位与乡镇和驻村帮扶办衔接沟通,及时明确单位帮扶责任人。我局于近期积极和联系点进行了联系,做好单位帮扶责任人名单梳理工作。

四是对照相关要求对自身工作进行查漏补缺。广大干部职工要认真对照县委政府关于脱贫驻村工作的进度,开展自查自纠工作,并及时做好整改落实工作。

五是强化宣传。利用各种载体大力宣传精准扶贫政策法规,通过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党的强农惠农政策和脱贫攻坚政策,使广大农民群众了解、熟悉党和国家新农村建设的方针政策,使他们充分认识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只是国家的事、政府的事,而更重要的是他们自已的事,是让农民群众确确实实得到实惠的一项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引导他们自觉地、积极地、主动地参与新农村建设。

六是规范软件材料,完善相关台账资料内容。部门及帮扶责任人、第一书记要建立健全扶贫相关台账,完善填写表格资料,杜绝存在漏项的现象,做好相关会议记录、图片资料。

健康扶贫自查自纠报告篇四

根据《中共**市委办公室关于对扶贫开发工作进行专项督查的通知》通知精神,现将**乡扶贫开发工作进展情况自查报告如下:

一、扶贫开发工作进展情况

(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扶贫开发决策部署

**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会议和讲话精神和万委办发〔20xx〕56号、〔201*〕124号文件精神,主要领导亲自调查研究,亲自动员部署,亲自督查推动,确保了全乡扶贫开发工作顺利推进。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一是成立了以乡长刘前银为组长,副乡长苟华鑫为副组长,各办、站、所负责人为成员的**乡精准式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办、站、所全面抓的工作格局,明确了工作职责和任务分工,落实专项工作经费,做到了机构、人员、经费、责任“四个到位”,为顺利开展精准式扶贫工作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2.专题研究,制定方案

及时召开党委办公会,专题研究部署精准式扶贫工作,结合我乡实际,制定了**乡精准式扶贫工作专项工作方案,从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基本原则、实施步骤、工作进度安排及保障措施等方面,为扶贫人口识别提供了认定依据,明确了各成员单位及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

3.强化宣传,统一思想

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万名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活动为契机,组织乡、村干部深入村组大力宣传开展精准式扶贫工作的重要意义,社社召开群众会64场次,印制宣传标语14副,村务公开28次,标语宣传28条次。通过广泛宣传,把建档立卡工作的目的和要求、识别标准、识别程序等相关政策宣传到村、到户,做到了家喻户晓,使群众知情权和参与权得到充分保障的同时,也进一步统一了乡村干部思想。

4.动员部署,强化培训

一是及时召开精准式扶贫工作动员会,对全乡精准式扶贫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二是组织召开精准式扶贫工作培训会,对驻村干部和村三职干部进行了业务培训,确保了精准式扶贫工作规范有序、数据真实。三是按照班子成员分工,组建指导组4个,分片对各村精准式扶贫工作进行督查指导,确保工作成效。

(二)认真开展贫困识别工作

健康扶贫自查自纠报告篇五

根据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xxxx年1至5月脱贫攻坚推进情况的通报》和县第4、第5次脱贫攻坚例会精神,我局于6月7日、11日分别召开全局会议和局务会组织学习,贯彻落实,对标整改,对涉及贫困家庭技能培训和就业促进专项中退出主要指标完成情况进行认真分析,查找推进滞后原因,提出整改措施,现将就业促进扶贫工作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截止6月,全县城镇新增就业384人,完成目标任务340人的120%;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9人,完成目标任务10人的126、67%;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1人,完成目标任务10人的110%;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8人,完成目标任务15人的120%;认定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3个;完成目标任务3个的100%;xxxx级藏区“9+3”学生初次就业率达95%。

截止6月初,我局共开发公益类岗位100个,用于安置全县55个贫困村,特别是预脱贫的27个贫困村就业困难人员;为部门开发公益性岗位7个、新增环卫工17名,共计124个,全部安置精准扶贫户。岗位设置多为环卫工、保洁员、机关后勤等。完成xxxx年公益岗位开发任务188个的65、96%。

截止6月6日,我局在各乡镇开展“送培训下乡”活动,分别开展“旅游服务+厨师技能”、“摩托车、拖拉机维修”、“木工加工”、创业+技能培训等共计19期,参加培训人员814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417人。完成目标任务450人的92、66%(其中对接“一帮一”学校开展“电工技能培训班1期,培训贫困劳动力30人)。

从4月开始,结合县人大、县政协督导小组综合检查各乡镇精准脱贫工作和我局检查就业扶贫专项工作结果,要求6月底全县各乡镇完善“贫困家庭技能培训和就业促进专项”专卷归档、“一库五名单”、贫困劳动力培训全覆盖“三个清单”等的印装册;“就业扶贫挂图作战图”上墙等工作。

同县财政局、农行县支行召开会议,讨论安排xxxx年上半年创业担保贷款资料收集、资格审核、现场考察等相关事宜,预计6月中旬完成材料审核,6月下旬完成贷款发放,将会有力促进我县创业带动就业,增加就业岗位和就业人员。

(一)上半年开发公益性岗位124个,完成目标任务的188个的65、96%。

(二)上半年开展扶贫技能培训19期,培训建档立卡贫困户412人,完成目标任务的91、56%。

(三)就业创业专项资金拨付85万元用于开展贫困劳动力家庭技能培训经费,拨付进度为精准扶贫资金240万元的35、42%。没有完成“全年任务半年完成”的目标。

(一)根据县委曾关和书记要求,各乡镇对各部门开发的公益性(类)岗位进行调整,原则上所有公益岗位全部调整用于安置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以保证全县1266户建档立卡贫困中有劳动力家庭至少每户有一个公益岗位人员。对于调整后仍有的未就业的贫困家庭,我局将针对性开发公益类岗位进行兜底安置,确保公益岗位开发目标任务全额完成(6月底前完成)。

(二)6月中旬后待群众虫草采挖季节结束后,将按计划开展劳务品牌培训和民族地区技能培训8期,覆盖全县所有贫困村、380余人(其中贫困劳动力不少于50%)(7月底前完成)。

(三)以上两项工作完成后,立即按照就业创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严格审核,并及时拨付专项资金。(7月底前完成)。

健康扶贫自查自纠报告篇六

为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及市委、市政府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战略部署和要求,根据县委、县政府扶贫开发工作相关文件精神,我院高度重视,研究制定《健康扶贫工程实施方案》,按照所承担的健康扶贫任务,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健康扶贫相关工作,解决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我院按照集中核查表进行了严格自查,现将今年来健康扶贫工作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医院领导高度重视健康扶贫工作。多次研究健康扶贫工作,成立了健康扶贫工作小组,由院长xxxxxxxxxxxx任组长,xxxxxxxxxxxx为副组长,各科室相关工作人员组成领导小组,制定扶贫实施方案。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统筹协调和综合管理因病致贫精准帮扶工作,及时妥善处理在帮扶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制定了工作制度、工作流程,实行了“一站式”结算。基本医疗保险、民政医疗救助、大病医保在城乡居民医保集中在住院处一个窗口办理,实行一站式结算。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在我院住院,凭身份证及医疗保险卡在城乡居民医保系统中登记,明确建档立卡贫困人1员身份后,签订住院管理服务协议后,不用付费即可住院治疗,在出院前进行费用结算,由医保基金和民政医疗救助补偿的部分由医院和相关部门进行结算,参保患者只需支付自负住院费用即可办理出院手续。

20xx年1月1日至20xx年4月30日止,全县共有38人次建档立卡贫困人员获得了住院补偿。从医院his系统随机抽取5例患者,自付比例均低于15%,随机抽取2名建档立卡患者均实行先住院后付费治疗。

我院根据卫生局安排,派出游秀超、王朝云两位主治医师进行帮扶,签订了对口支援责任书,对所帮扶的乡镇卫生院开展出诊、查房。并定期进行讲课,做好带教工作,切实提高乡镇卫生院的医疗水平。

医院高度重视扶贫政策宣传工作,医院首先将扶贫政策对医院内部进行了培训,使医护人员人人知晓扶贫的政策及知识,进一步加强对患者的宣传,门诊配备了扶贫明白纸,在医院醒目位置展示贫困患者先诊疗后付费流程及咨询电话。

要求收费处在患者住院前首先在贫困档案检索是否贫困人口,确保做到不漏一人。

建档立卡贫困人员住院时对入院未带贫困证原件、社保证原件,过后拒绝领取,部分患者拒绝签署协议书,造成我院档案不全。我院针对上述情况加大宣传力度,争取贫困患者消除顾虑、配合工作。我院不属于大病救治定点医院,故无大病救治资料。

健康扶贫自查自纠报告篇七

为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及市委、市政府关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战略部署和要求,根据县委、县政府扶贫开发工作相关文件精神,我院高度重视,研究制定《健康扶贫工程实施方案》,按照所承担的`健康扶贫任务,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健康扶贫相关工作,解决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我院按照集中核查表进行了严格自查,现将今年来健康扶贫工作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加强领导,切实做好健康扶贫工作

医院领导高度重视健康扶贫工作。多次研究健康扶贫工作,成立了健康扶贫工作小组,由院长xxx任组长,xxx为副组长,各科室相关工作人员组成领导小组,制定扶贫实施方案。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统筹协调和综合管理因病致贫精准帮扶工作,及时妥善处理在帮扶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二)强化服务保障,加大救助力度

1、积极推行“先诊疗后付费”政策,制定了工作制度、工作流程,实行了“一站式”结算。基本医疗保险、民政医疗救助、大病医保在城乡居民医保集中在住院处一个窗口办理,实行一站式结算。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在我院住院,凭身份证及医疗保险卡在城乡居民医保系统中登记,明确建档立卡贫困人。

员身份后,签订住院管理服务协议后,不用付费即可住院治疗,在出院前进行费用结算,由医保基金和民政医疗救助补偿的部分由医院和相关部门进行结算,参保患者只需支付自负住院费用即可办理出院手续。

2、落实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住院补偿保障。

20xx年xx月xx日至20xx年xx月xx日止,全县共有38人次建档立卡贫困人员获得了住院补偿。从医院his系统随机抽取5例患者,自付比例均低于15%,随机抽取2名建档立卡患者均实行先住院后付费治疗。

(三)积极开展对口帮扶工作,提高基层医疗水平。

我院根据卫生局安排,派出游秀超、王朝云两位主治医师进行帮扶,签订了对口支援责任书,对所帮扶的乡镇卫生院开展出诊、查房。并定期进行讲课,做好带教工作,切实提高乡镇卫生院的医疗水平。

(四)加强扶贫宣传,确保扶贫政策人人知晓。

医院高度重视扶贫政策宣传工作,医院首先将扶贫政策对医院内部进行了培训,使医护人员人人知晓扶贫的政策及知识,进一步加强对患者的宣传,门诊配备了扶贫明白纸,在医院醒目位置展示贫困患者先诊疗后付费流程及咨询电话。

要求收费处在患者住院前首先在贫困档案检索是否贫困人口,确保做到不漏一人。

(二)患者住院留存档案短缺。建档立卡贫困人员住院时对入院未带贫困证原件、社保证原件,过后拒绝领取,部分患者拒绝签署协议书,造成我院档案不全。我院针对上述情况加大宣传力度,争取贫困患者消除顾虑、配合工作。我院不属于大病救治定点医院,故无大病救治资料。

xxx中医院

20xx年xx月xx日

健康扶贫自查自纠报告篇八

按照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内蒙古自治区医疗保障局、内蒙古自治区扶贫开发办公室《关于开展2019年健康扶贫工作检查的通知》(内卫扶贫字〔2019〕359号)要求,我局对承担的健康扶贫工作进行了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和国家成效考核指出问题整改情况

整改进展情况:一是4月1日区委召开了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反馈意见整改推进会,对临河区整改工作再安排再部署,通报了全区整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明确了下一步整改任务和措施,我局及时组织干部职工进行了专项传达学习。二是根据机构职责和人员变化,及时调整了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制定印发了《临河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工作规则》,各部门结合实际完善了工作机制,我局确定专门分管领导和工作人员负责此项工作。三是7月底组织卫健委、医保局、扶贫办、住建局等行业部门进行入户排查,对全区精准扶贫户、正常脱贫户和稳定脱贫户逐户进行了走访,对相关扶贫政策进行了面对面宣传。

关于自治区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反馈意见第10条指出“有关职能部门工作职责分工不够科学,没有形成脱贫攻坚合力”的问题。

从4月份开始我局认真开展自查,建章立制,部门协调联动以来,到8月中旬,在解决了健康扶贫经办领域存在的落实脱贫攻坚分工责任不够明确到位,作用发挥、攻坚合力不足问题后,临河区医保局重点加强医保扶贫政策宣传和工作实施。具体情况如下:

一是加强医保扶贫政策宣传工作。按中央、自治区和巴彦淖尔市扶贫工作部署,近期扶贫工作的“两提高、两降低”调整为“一提高、一降低”。我局利用下村入户、签约服务、送医配药等活动下大力气做好解释宣传工作,避免层层加码,吊高群众胃口,取得群众理解,维护社会和谐。

二是做好医保扶贫服务工作。贯彻落实好医保扶贫各项政策,确保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就医“一网通办”和“一站式”报销,实现“最多跑一次”目标。同时,继续执行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门诊慢性病送医配药政策。截止8月底,共为137人、287人次开展送医配药服务,财政专项扶贫兜底基金支付3.3万元。

三是做好医疗救助工作。在基本医疗保险、大额医疗保险救助完成后,我局从6月底医疗救助工作开展以来,第一时间完成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医疗救助报销。

二、健康扶贫“三个一批”行动计划落实情况

我区扎实推进健康扶贫“三个一批”行动计划,区卫健委、扶贫办、医保局联合制定了《临河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慢性病配以送药实施细则》和《临河区进一步完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慢性病送医配药实施办法(试行)》,完成了对符合医保慢性病条件的贫困患者的鉴定工作,并于6月由各乡镇卫生院开展了送医配药工作,对送医配药报销资金现已全部拨付到位。

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基本医保、医疗救助情况

至2019年8月底,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住院768人次,发生医疗费用484.36万元,医保支付294.85万元,大额医保支付21万元,医疗救助支付73万元,综合支付比例达到了80%。为方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医疗费用报销,保证相关费用及时拔付到位,我局认真落实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县域内一站式报销实施办法,实现医疗保障报销“一门受理、一网通办”的目标。同时,继续执行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门诊慢性病送医送药政策。至2019年8月底,共为137人287人次送医送药,财政专项扶贫兜底基金支付3.3万元。

在脱贫攻坚中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各部门未形成攻坚合力;二是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对基本医疗保险政策及办事流程仍不熟悉。针对以上两点,我局与区扶贫办、卫健委、民政局等部门多次进行会商,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措施,并与区卫健委联合出台《临河区进一步完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慢性病送医配药实施办法(试行)》,在7月的健康扶贫攻坚联合摸排任务中,我局已印制专门的宣传资料,并安排相关工作人员利用下村入户、签约服务、送医配药等活动对医疗保障扶贫政策进行深入宣传。

相关范文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