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新年娃娃语言活动教案反思 我是中国小娃娃大班语言活动教案(通用5篇)

时间:2023-09-25 06:38:32 作者:JQ文豪 2023年新年娃娃语言活动教案反思 我是中国小娃娃大班语言活动教案(通用5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教案应该怎么制定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新年娃娃语言活动教案反思篇一

活动目标:

1.观察画面的前后变化,尝试较完整地讲述故事。

2.丰富阅读图画书的策略、经验。

3.学会关心体贴亲人。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活动过程:

1.教师设置具有挑战性的情境,引导幼儿阅读故事前半部分。

(1)教师:“你们想不想自己看书?能不能看懂画面的意思?”

(2)教师:“这里有一个特别的故事,先请小朋友看画面,再试着说说故事的前半部分讲了什么。”

(3)老师引导幼儿根据画面讲述故事的前半部分后进行提问:“故事里有(那)哪些人?她们都是做什么工作的?为什么存钱买把椅子呢?原来他们家发生了一件什么事?你是怎么知道的?这件事情使她们家怎么样了?”

2.幼儿自主阅读故事的前半部分。

(1)人手一册幼儿用书,幼儿自主阅读故事的前半部分。

(2)教师注意观察、了解每个幼儿的阅读情况。

3.引进阅读策略:根据前后画面的变化,用想象填补空白。

(1)教师:“你们有没有什么地方看不明白的?”

(2)鼓励幼儿提出问题,大家共同商讨:“火灾发生后,她们家有了什么变化?是怎样生活的?她们搬家那天邻居们是怎样做的?”

(3)分享各自阅读的方法。

(4)教师重点引导幼儿根据前后画面的变化,合理猜测故事内容,并比较完整地讲出故事的内容,对幼儿讲述精彩的地方及时予以肯定。

4.教师带领幼儿完整的阅读故事的前半部分。

(1)教师:“我们一起来说说故事的前半部分吧。”

(2)教师边说边观察幼儿的反应,幼儿能够自己说的地方,教师放轻声音或不出声音,让幼儿自己叙述。

5.迁移阅读策略,幼儿自主阅读故事的后半部分。

(1)教师:故事中的一家人为什么要得到一把世界上最好的椅子呢?我们继续看看故事后面是怎么说的?对于我们看不懂的地方,可以试着把前后的画面连起来看。

(2)幼儿自主阅读故事的后半部分。

6.教师和幼儿共同阅读故事的后半部分。

(1)引导幼儿以小组的形式,在集体面前讲述故事的后半部分。

(2)对于有争议的地方,如故事中妈妈说的“我妈妈怎么样?”和我说的“婆婆怎么样?”“这里的妈妈和婆婆指的是同一个人吗?”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共同讨论,强化阅读策略。

(3)教师:“当家里遭遇大火的时候,妈妈和我首先想到的是人的安全还是财物的安全?”引导幼儿懂得在遇到灾难的时候首先要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7.幼儿完整地讲述故事。

将全班幼儿分成两队,轮流作为讲述者和听众。

8.幼儿完整地倾听故事并说一说和自己的讲述有哪些地方不同。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新年娃娃语言活动教案反思篇二

活动过程:

1、情景导入,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2)教师出示4个信封,并一一拆开,拿出每个信封里的树叶信,引起幼儿的兴趣。

2、欣赏树叶信上的图片,感受秋娃娃的关爱。

(1)教师分别出示贴有大雁,松鼠,田鼠图片的信。

教师:这封信写给谁的?你们觉得秋娃娃会在信中说什么?

(2)教师出示贴有小朋友图片的信。

教师:这封信是写给小朋友的,秋娃娃又会对小朋友说些什么?

秋娃娃这么关心小朋友,你们喜欢她吗?

3、观看课件《秋娃娃写信》,学习诗歌内容。

(1)教师播放《秋娃娃写信》,同时讲解诗歌内容。

教师:秋娃娃用树叶做成了什么?她给谁写信了?

信中说了什么?

(2)幼儿跟着教师学念诗歌。

教师:秋娃娃为什么要给它们写信?

秋娃娃把树叶当成了什么?

4、学念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和结构特点。

(1)教师再次播放《秋娃娃写信》,老师诵读。

教师:听完这首诗歌,你觉得诗歌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诗歌的句式有什么特点?

(2)师生共同小结诗歌句式结构。

a、诗歌开头和结尾各有一句话,中间部分的每一句结构相同。

b、有问有答,问有三个字,答也有三个字。

c、每句话的最后一个字音都很押韵。

5、仿编诗歌,进一步体会诗歌的结构特点。

(1)引导幼儿思考:想一想秋娃娃还会给谁写信。

(2)请幼儿自由仿编诗歌中间部分的句子,教师巡回指导。

(3)请个别幼儿朗诵自己仿编的句子,教师帮助幼儿梳理语句。

(4)请几名幼儿完整地朗诵自己仿编的诗歌。

(5)师生一起朗诵仿编完整的诗歌。

新年娃娃语言活动教案反思篇三

我是中国小娃娃(大班)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了解中国人与外国人在肤色、外貌上的区别。

2、结合生活经验谈谈中国人和外国人在饮食习惯上的区别,知道自己是中国人。

活动准备:

1、各种肤色的人物幻灯片。

2、食物图片若干

3、收集不同地区(英、美等)相互

问好的语言

活动过程:

一、区分中国人和外国人

(一)引出,提出观察要求。

今天,我带来了一些好看的人物图片,大家一起来看一下,哪些是中国人?哪些是外国人?

提问一:

1、图片中哪几个人是中国人?哪几个是外国人?

1、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幼儿泛讲)

2、除了图片中的'外国人外,你还看到过不一样的外国人吗?他们长得怎么样?

教师小结:中国人都是黄皮肤、黑头发的黄种人,外国人有两种一种是蓝眼睛、高鼻梁、白皮肤的白种人,另一种是黑头发、黑皮肤的黑人。

提问二:

1、为什么外国人和我们长得不一样?(建议幼儿和旁边的小朋友商量一下)

2、这是什么是谁

最爱吃的?(教师出示汉堡包的图片)

4、中国人把什么东西当成主要食物的?你喜欢吃米饭吗?

5、中国还有哪些好吃的食物?外国人喜欢吃吗?

提问三:

延伸活动

音乐游戏:找朋友

要求:音乐起幼儿玩找朋友的游戏,当音乐停时,幼儿以所扮演国家的小朋友的身份与对方打招呼。

新年娃娃语言活动教案反思篇四

教学内容:课本34~35

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故事,使学生了解风对人类的帮助及危害;

2、教育孩子们向风娃娃学习,做一个爱帮助别人的好孩子。

教学过程:

一、猜谜:说一个关于风的谜语。

二、导入新课。

三、教师讲故事。

(学生边听边思考:风娃娃帮小猴和小兔灭火怎么帮错了?)

四、教学故事。

1、教学第一段故事。

a、先看图(一)提问:图上画了谁?在什么地方?在干什么?

b、讲解第一段课文,并提问。

c、请大家讲第一段,再找一名同学上台配合表演

2、教学第二段

3、教学第三段

4、教学第四段

五、请一名同学试者着复述故事。

六、全班一起将故事,并请6名同学上台表演。

七、谈话。

(通过学习这个故事,使我们知道了风娃娃是一个爱帮助别人的.好孩子。

说一说:你们平时是怎样帮助别人的?)

八、总结。

这个故事教育我们:

当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应该主动去帮助他……

同学们都要学习风娃娃那种乐于助人的好思想。

板书设计:

新年娃娃语言活动教案反思篇五

目标

1.初步了解中国人与外国人在肤色、外貌以及饮食习惯等方面的不同,知道自己是中国人。

2.知道中国很大,中国人很聪明,萌发做中国人的自豪感。

准备

1.各种肤色的小朋友图片或录像。

2.世界地图、中国地图。

过程

1.经验交流。

――出示各种肤色小朋友的图片,引导幼儿找出图片上的中国小朋友。

――中国的小朋友长得什么样?除了中国小朋友,图片上还有谁?

――启发幼儿将中国小朋友与其他国家小朋友进行作比较,说说他们的不同之处。

――讨论:我们最爱吃什么?外国小朋友最爱吃什么?

――请幼儿帮助不同国家的小娃娃选择餐具和食物。

――鼓励幼儿学学各国小朋友相互问好的语言。

2.寻找发现中国的地理位置。

――出示世界地图,以“中国娃娃住在哪里”为题,请幼儿在世界地图上找找中国的位置,并用笔做上记号。

――共同认识首都北京的位置以及地图上的'特殊标记。

――引导幼儿尝试在世界地图上找到某些外国小朋友居住的大致位置,并将他们送回家(粘贴在地图上)。

3.感受祖国真大。

――在世界地图上比较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大小,知道中国很大。

――看中国地图,启发幼儿说说中国地图的外形像什么,通过比较知道中国很大。

――欣赏诗歌《我们的祖国真大》。

建议

1.“国”对幼儿来说是比较抽象但又不能完全回避的概念,采用从自身出发用比较的方法让幼儿知道有中国与外国之分,产生作为中国人的自主意识,意在化抽象为具体。

2.有条件的幼儿园,可以请外国小朋友来园参加活动,帮助幼儿直接感受中国娃与外国娃的区别。

附:我们的祖国真大

我们的祖国真大,

北方,有冬爷爷的家。

十月就飘雪花。

我们的祖国真大,

南方,有春姑娘的家。

一年四季盛开鲜花。

啊!伟大的祖国妈妈,

东西南北中的孩子们,

在同一个时候,

有的滑雪,有的游泳,

有的围着火炉吃西瓜。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