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身份识别心得体会(优秀19篇)

时间:2024-01-17 06:27:02 作者:薇儿

心得体会是对一段时间内的学习和工作经历进行总结和概括的一种方法,它有助于我们回顾成长的过程。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推荐几篇经典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患者身份识别制度

一、医务人员在给病人用药、使用血液和血液制品、采集血液和其他标本、为病人提供其他的诊疗操作之前均应对患者身份进行识别,准确无误后方可从事诊疗活动。

二、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准确识别患者身份。在进行各项治疗、护理活动中,至少同时使用姓名、性别、床号三种方法确认患者身份。

三、我院患者身份识别采用患者姓名、姓名、床号和患者家属及陪护亲友识别,不得仅以床号作为识别的依据。特别注意在使用患者姓名进行识别时,不可以问病人“你是xxx吗?”,而是要询问病人“请问你叫什么名字?”,让病人回答,然后将病人的回答与手中的信息进行核对。

四、对所有来诊患者均要进行身份识别,相关工作人员有责任依据患者的身份证、户口本、医保卡等有效证件,在各种医疗文书、收款依据上准确填写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等。

五、无有效证件证明其身份的患者,接诊医师要求患者本人亲自填写姓名、年龄等;对暂时无法识别身份的患者要在病历上注明原因,待明确身份后再按病历书写规范补写。

六、进行介入或有创诊疗前,施术者要亲自与患者(或患者亲属)面对面沟通,并把沟通内容简明扼要记录在病历上。

七、要求各科室对无法有效沟通(如昏迷、神志不清、无自主能力、新生儿等患者)及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建立使用“腕带”上的信息,并由陪同亲属陈述患者姓名,准确确认患者的身份。

八、“腕带”牌记载患者姓名包括:科别、床号、住院号、姓名、性别、年龄、诊断等,由病房的值班护士负责填写。

九、要求重症监护室、急诊抢救室、分娩室(新生儿)、新生儿病房、进入手术室以及处于昏迷状态的所有患者均要佩戴“腕带”表,以便身份核对识别。

十、“腕带”牌上填写的患者信息必须经二人核对后方可使用,若损坏需更新时同样需要经两人核对。佩戴“腕带”表示应准确无误,住院观察佩戴部位皮肤无擦伤,血运良好。

十一、完善各关节流程(急诊、病房、手术室、icu、产房、新生儿室之间的流程)的患者识别措施,健全交接程序与记录。

(一)手术患者识别:采用“腕带”、“患者家属及陪护亲友”、“患者姓名、性别、住院号”识别。

手术前一天由病房主班护士确认患者身份,戴“腕带”。主管医生进行手术部位标记。

手术患者核对:依据手术通知单和患者病历查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诊断、手术名称、手术部位(左、右)等。

接患者之前:手术室护士对病房护士查对;还必须与情绪的患者交谈查对,进行“患者姓名、姓名、年龄、手术名称、手术部位”的确认。进入手术间指挥:麻醉医师查对。

麻醉之前:手术医师、麻醉师与手术室巡回护士还必须共同与清醒的患者交谈查对,进行“患者姓名、年龄、性别、手术名称、手术部位”再次的确认。昏迷及神志不清患者:应通过“腕带”及陪伴亲属进行查对。

手术者切皮前:由手术室巡回护士,申请手术者实行手术“暂停”的程序,经由手术者与参与手术的其他工作人员进行“患者姓名、性别、年龄、手术名称、手术部位”最后的核对确认之后,方可切皮手术。要求规范填写手术安全核查表,并入病案保存。

(二)输血患者身份识别:采用“患者家属及陪护亲友”、“患者姓名、性别、住院号”识别。

根据医嘱,输血及血液制品的申请单,病房护士需经二人核对患者姓名、住院号并与患者核实后方可抽血配型。

输血科需经二人合度技术学申请单和配血血样,同时检查采血日期、血液有无凝血块或溶血,并查血袋有无破裂后进行交叉配血。

病房护士检查输血单与血袋标签上供血者的姓名、血型(含rh因子)及学历是否相符,交叉配血报告有无凝集。

输血前需两人核对患者床号、姓名、住院号及血型(含rh因子),无误后方可输入。

(三)血液透析患者身份识别:对每一位血液透析患者透析治疗前必须进行身份识别,准确无误后方可进行治疗。1.长期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采取两种方法识别:(1)患者姓名、性别、年龄;(2)患者家属确认。

2.患者出入病房和icu之间,由病房护士和icu护士共同确认患者身份并双签名于病人交接登记本中。

3.透析室医务人员双人核对并签字。

(四)icu患者身份识别:采用“腕带”、“身份证”、“患者家属及陪护亲友”方法中的两种方法识别。

(五)急诊科、病房、icu、产房之间的患者身份识别1.患者由急诊科转入病房,由急诊科人员、病房值班护士共同确认患者身份并双签名与病人交接登记本中。

2.患者出入病房和icu之间,由病房护士和icu护士共同确认患者身份并双签名于交接登记本中。

3.患者出产房进入病房,由妇产科产房护士和病房护士共同确认患者身份并双签名于护理记录中。

(六)昏迷、神志不清、无自主能力的重症患者、手术患者、新生儿在诊疗活动中使用“腕带”和“患者家属及陪护亲友”作为各项诊疗操作前识别患者的手段,并在全院各病房、icu、急诊室实施,并按要求做好转科交接登记记录。

护士在给患者使用“腕带”标识时,实行双人核对并签名。

(七)门诊病人使用患者姓名识别,患者出生日期、住址、电话号码作为患者识别的补充信息,当使用识别码有困难时可旋转这些补充信息来确认病人。医院管理实现信息化后,使用患者姓名和就诊卡识别。

本制度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患者身份识别制度

3.1患者服务:指任何涉及患者干预的情形。包括但不限于:治疗(如给药、各种穿刺等)、有创操作(手术、腔镜等)、任何诊断性操作(各种激发试验等)、辅助检查、问诊等。

3.2腕带:一种方便医务人员核对患者身份的含有多种信息的识别带,住院患者腕带上有便于移动设备识别的二维码,记录病人的基本信息(如:姓名、年龄、、住院日期、各种医疗信息等)。3.3操作物:指操作时患者的药物及治疗单、血制品、饮食单、输血申请单、输血记录单、检验申请单、检查申请单、手术通知单等。所有操作物上均有两种身份识别信息。

4.2.2住院患者使用“姓名”和“住院号”两种身份识别信息,病室号和床号不能作为患者的身份识别信息。

4.3患者身份识别时机:在进行诊断性操作、提供治疗和其他操作前识别患者身份。4.3.1为患者问诊、给药、输血或使用血制品及采集血液和其他标本前。4.3.2为患者实施各种辅助检查前,发放患者检查报告前。

4.3.3临床进行的所有治疗和操作前、侵入性操作前、手术前均要对患者进行身份识别。4.3.4患者转科交接时。

4.3.5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接送陪检患者前,膳食科工作人员发放膳食前。

4.3.6无陪护新生儿出入院身份识别按《无陪护新生儿出入院身份识别流程》执行。

4.3.7nicu接受患儿母亲母乳前。4.4身份识别方法:

4.4.1有移动系统支持:让患者或家属自报姓名,同时应用pda扫描患者腕带和相应操作物,核对姓名、或姓名、出生日期,进行患者识别。4.4.2无移动系统支持或当移动系统出现故障时:

4.4.2.1门急诊患者:让患者或家属自报姓名和出生日期,采用刷卡的方式核对诊疗卡上的患者信息;不能刷卡时,核对门诊病历或治疗单上打印的患者姓名及出生日期。

4.4.2.2住院患者:

4.4.2.2.1当患者意识清楚、语言表达清晰时:患者或家属自报姓名,核对腕带与操作物上的姓名和。

4.4.2.2.2患者意识不清或语言表达障碍时,存在两种情况:

4.4.2.2.2.1有家属陪伴时,由患者家属报患者姓名,核对腕带与操作物上的姓名及。4.4.2.2.2.2无家属陪伴时,由操作的医护人员自行核对腕带与操作物上的姓名和。4.4.2.2.3新生儿:母婴同室新生儿(普通病房的新生儿)身份识别方法同普通住院患者。母婴分离情况下(包括nicu、picu、cicu)新生儿出入院应严格核对新生儿父母信息,避免抱错。参照《无陪护新生儿出入院身份识别流程》。

4.4.3特殊患者身份识别标识方法:确保特殊情形下正确识别患者。

4.4.3.1身份不明的患者:由接诊的医护人员临时命名,使用“接诊年月日+无名氏+当日逐人顺序编号(如20170910无名氏01、20170910无名氏02;20171108无名氏01、20171108无名氏02))”和id号(住院患者住院号;门诊患者门诊号)。

4.4.3.2急诊入手术室或急诊入icu患者,因急需抢救不能当时办理住院手续时,让患者或家属自报姓名和出生年月日,由接诊护士用备用腕带书写临时腕带(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与患者或家属核对后固定于患者手腕,用于走绿色通道时的身份识别。事后,督促家属及时补办住院手续,打印正式腕带以更换临时腕带。

4.4.3.3.1使用指纹识别系统:开启指纹识别系统,验证患者夫妻双方指纹,验证成功后,验证患者夫妻双方结婚证原件,护士对照患者信息书写腕带(夫妻双方姓名、病历号),与患者核对无误后给女方佩戴腕带。

4.4.3.3.2指纹识别系统故障时,医护独立双核对患者夫妻双方身份证原件,双方结婚证原件,核实身份无误后,护士对照患者信息书写腕带(夫妻双方姓名、病历号),与患者核对无误后给女方佩戴腕带。

4.4.3.4新生儿:

4.4.3.4.1姓名:有出生证明且已取名的新生儿,用自己姓名。尚未办理出生证明的新生儿用其“母亲姓名之子或女”命名。例如,母亲姓名为“李思”,新生儿则命名为“李思之子或女”。多胎者用数字排序区别,编码规则举例如下:“李思之长子或女”、“李思之次子或女”、“李思之三子或女”,以此类推。

4.4.3.4.2:产科的新生儿出生后立即建立,此与母亲相关联,产科以外的新生儿按普通住院患者管理。

4.4.3.5外国人:其名字按照护照上的英文姓名作为患者姓名。4.5腕带管理:

4.5.1腕带信息:普通住院患者的腕带信息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住院日期、二维码等。产科新生儿腕带的信息包括姓名、性别、住院号。急诊留观、急诊抢救、门诊手术患者的腕带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等。4.5.2腕带佩戴对象及时机:

4.5.2.1急诊抢救患者:由预检分诊护士与患者或患者家属核对无误后予以佩戴在手腕上。4.5.2.2急诊留观患者:由留观室护士与患者或患者家属核对无误后予以佩戴在手腕上。4.5.2.3门诊手术患者:由门诊手术室护士与患者或患者委托人核对无误后,予以佩戴在手腕上。4.5.2.4住院患者:由责任护士与患者或患者家属核对无误后予以佩戴在手腕上。

生儿腕带,经双人核对后,立即为新生儿佩戴在右侧脚踝上。剖宫产新生儿娩出后,由助产士填写并打印腕带,经助产士和巡回护士双人共同核对无误后即刻为新生儿佩戴。

4.5.3腕带管理要求:

4.5.3.1打印:住院患者办理住院时由住院处工作人员正确核对患者身份信息后打印腕带并交予患者,告知防止丢失。急救、急诊留观、门诊手术患者和网络瘫痪时:由护士用黑色记号笔(细端)填写患者腕带信息,如患者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住院号,字迹端正,严禁涂改。

者上臂衣袖上。母婴同室的新生儿执行单腕带,无陪护新生儿执行双腕带管理。

4.5.3.3腕带遗失或污损时:由发现护士立即手工填写临时腕带与家属或医护人员核对无误后佩戴,后凭入院押金单到住院处重新打印腕带。

4.5.3.4腕带信息错误时:如果护理人员在佩戴之前发现腕带信息错误,需要联系住院处说明错误信息,同时让家属携带有效身份证件返回住院处修订信息,重新打印腕带。

4.5.3.5出院、转院、死亡:由责任护士为患者摘去腕带并毁型处理,确保患者信息不泄露。4.5.4患者及家属教育:

4.5.4.1告知患者及家属腕带佩戴的必要性,不得随意移除。

4.5.4.2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医务人员询问姓名时,务必清楚应答患者全名。4.6监管及改进:

4.6.1科室监管:各科室负责人要把员工对患者进行有效身份识别作为长期监管的质量项目,使用《患者身份识别规范执行率查检表》,每月进行常规检查和个别抽查,并纳入科室人员的绩效考核。

5.1《美国医疗机构评审国际联合委员会医院评审标准(第六版)》5.2《三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及实施细则(2016年版)》6表单及附件:

患者身份识别制度

为了规范医院管理,有效防止错误识别患者身份引起的医疗事故,规定护士至少使用2种身份识别方法查对患者身份。采取多种措施严格执行身份识别制度。

一在进行各项治疗、护理活动中,应同时使用床头卡、治疗卡、腕带等方法确认患者身份;对能有效沟通的患者,实行双向核对法即要求患者自行说出本人姓名,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

二是完善并落实护理各关键流程(急诊、病房、手术室、监护室、产房之间流程)的患者识别措施、交接程序与记录。

三是对住院患者使用“腕带”作为患者识别标识:普通病人使用绿色腕带,病危、病重、一级护理、手术病人使用红色腕带,新生儿使用粉红色腕带。在进行各项诊疗操作前认真核对患者腕带信息,准确确认患者的身份。

四是腕带识别信息填好后必须经两名护理人员核对后方可使用,若损坏需更新时,需要经两人重新核对。腕带填写的信息字迹清晰规范,准确无误。项目包括:病区、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等信息。

五是患者使用腕带舒适,松紧度适宜,皮肤完整无破损;护士在给病人使用“腕带”标识时,实行双核对;加强对患者腕带使用情况的检查。

六是在手术病人转运交接中有识别患者身份的具体措施,如:手术病人进手术室前,由病房护士对患者使用“腕带”标识,手术室护士核对后方可接入手术间。

七是在采血、给药或输血等操作前,必须严格执行患者身份识别查对制度,应至少使用两种身份识别方法。

八是在实施任何介入或有创诊疗活动前,实施者亲自与患者(或家属)沟通,陈述患者姓名,作为最后确认的手段,以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

身份识别制度为规范医疗管理提供了可靠依据,能最大限度的提高管理效率,它将大大提高患者护士在操作治疗过程中识别患者的准确性,全面提升护理工作的安全性。

患者身份识别制度

一、护理人员在为患者实施各种治疗处置、转交接等过程中必须至少同时使用两种以上身份识别方式。要求使用患者的姓名及登记号作为患者身份核对的两个要素。

二、护士在给患者进行各项操作前及患者转交接时,必须核对患者身份。请患者陈述出自己的姓名、年龄,不得直接称呼患者姓名而获得患者的回答。核对与腕带一致,如无法回答时由陪同人员代为回答确认。

1.意识清楚,有自主行为能力的患者使用姓名、年龄、登记号三种结合的方式来识别身份。

2.对抢救、昏迷、无自主能力、语言听力交流障碍、镇静期间等无法向医务人员陈述自己姓名的患者,由患者陪同人员陈述患者姓名,在诊疗活动中使用“腕带”作为操作前、用药前、等诊疗活动时识别患者的手段。

3.对同姓名的患者除应分开收住外,进行各项处置时应严格查对制度,用性别、年龄、登记号或身份证号等信息来确认患者身份,确保准确无误。

一、全体住院患者均应佩戴腕带。

二、患者初入病房时,责任护士核对患者腕带信息,内容包括患者登记号、性别、姓名、年龄、诊断、过敏史等情况;住院期间发现药物过敏可手工填写过敏史,随时根据入院后检查的结果手工填写。

三、医护人员在进行各项处置时应该核对腕带标识,并请患者陈述确认。

四、腕带原则上佩戴在患者“左手”,特殊情况可佩带于“右手”或“下肢”,约束患者佩戴在约束带上方(近心端),松紧度以放进一指为宜。若损坏需及时更换(按腕带佩戴使用流程执行);佩戴部位皮肤完整、无擦伤、远端血运良好。

五、加强对患者腕带使用情况的检查。

六、责任护士向患者及家属讲解腕带使用的注意事项及重要性,告知不得随意将腕带取下。

七、患者出院当日,责任护士确认完成出院结算后拆除腕带。

患者身份识别制度

1、为了执行各种查对制度的准确性,在执行各种诊疗操作前应至少使用两种以上的识别方法,不得仅以床号作为识别依据。

2、对手术、昏迷、神志不清、“三无病人”、无自主能力的重症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应使用“腕带”作为各种诊疗操作前辨识病人的一种手段。对语言交流障碍、输血、传染病、药物过敏、进入icu抢救的危重患者、新生儿和6岁以下的儿童、手术前后患者、昏迷、神志不清、无自主能力的重症患者实施腕带标识。转科时、操作前对以上患者要进行腕带查对,包括:科室、床号、住院号、姓名、年龄、性别、诊断。三无病人,以门诊或住院号及腕带进行识别。

3、护士在执行各种护理操作前应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为患者实施操作前(如执行抽血、口服给药、静脉注射给药、输血等治疗性操作及氧气吸入、吸痰、口腔护理、导尿、灌肠等各项护理操作)必须同时使用床号、姓名对患者进行识别,确认无误后才能实施操作。

4、为患者抽血时,护士必须携带标有条码、患者床号、姓名的采血管到患者床旁查对无误后方可采血。

5、查血型和血的病人必须执行“一人一次一管”的原则,严禁多人多采。输血时必须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及双人查对制度。

6、为患者实施高危有创护理操作前、麻醉前、手术前,执行者要主动与患者沟通,护患双方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

7、对于手术病,在手术前一天,护士除了给患者做好其他术前准备外,必须为患者佩戴腕带,与主管医生一同对患者的手术部位进行确认。手术当日,病房护士与手术室护士进行患者交接时,不但应查对患者腕带标识的各项内容,还应交接手术部位的标识情况,对不符合要求的手术室护士有权拒绝患者。

患者身份识别制度

1、医护人员在各类诊疗活动中,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应至少同时使用姓名、性别、床号3种方法确认患者身份。

2、病情危重、意识障碍、新生儿、围手术期患者必须按规定使用“腕带”标识。

3、护士在为患者使用“腕带”标识时,实行双核对。“腕带”记载信息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床号、科别、诊断、过敏史等。由病房责任护士负责填写。

4、护士在给使用“腕带”作为识别标示时,必须双人核对后方可使用,若损坏需更新时同样需要经两人核对。佩戴“腕带”标识应准确无误,注意观察佩戴部位皮肤无擦伤、血运良好。

5、介入治疗或有创治疗活动、标本采集、给药、输血或血制品、发放特殊饮食前,医护人员应让患者或家属陈述患者姓名,并至少同时使用两种患者身份识别方法,核对床头卡和腕带,确认患者身份。

6、在诊疗活动前,实施者必须亲自与患者或其家属进行沟通,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保证对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

7、手术患者在转运交接过程中,必须有患者身份识别的如下具体措施:

(1)手术患者进入手术室前,由病房护士给患者使用“腕带”标识,写清患者床号、姓名、性别、住院号、科别、血型后,与手术室护士交接并填写病房与手术室对接单,无误后方可进入手术室。

(2)围手术期患者“腕带”使用时间必须依据护理部规定,即手术前一日开始使用,手术。

后病情危重期间使用(直至改为二级护理),手术后病情稳定使用三日,结束后由病房负责护士核对后取下。

8、急诊、病房、产房、手术室、icu之间患者识别,必须有患者身份识别的如下具体措施:

(1)急诊科危重患者转科:由医务人员护送,确保搬运安全;出示患者在急诊就诊的复写。

病例、入院病例;认真与科室护士交接,内容包括患者一般资料、病情、置管情况、特殊情况等,并填写急诊科危重患者转接记录单,无误后方可离开。

示患者在急诊就诊的复写病例、入院病例;认真与科室护士交接,内容包括患者自然情况、生命体征、意识状况、皮肤完整情况、出血情况、引流情况等,填写门诊急诊患者与icu、手术室、病房对接记录单,无误后方可离开。

(3)病房与手术室转接患者:病房护士认真查对,做好手术前准备;认真与手术室护士进行交接,内容包括:床号、姓名、手术名称、生命体征、手术前准备、药物情况等,并填写病房与手术室患者对接记录单。

(4)手术室与病房转接患者:手术后,手术室护士仍应按识别卡与病区做好病情、药品及物品的交接,填写手术室与病房患者对接记录单,无误后方可离开。

对接记录单,无误后方可离开。

(6)病房与产房转接患者:病房护士认真交接,内容包括:患者一般资料、子宫收缩情况、会阴准备情况、胎心音、药品、并发症等,填写病房与产房患者对接记录单,无误后方可离开。

(7)产房与病房转接患者:产房护士认真交接,内容包括:分娩情况、会阴情况、子宫收缩情况、药品应用情况、新生儿情况等,填写产房与病房患者对接记录单。

(8)导管室与病房转接患者:由医务人员护送,保证搬运安全;导管室护士认真交接,内容包括:患者自然情况、术式、穿刺部位、鞘管、止血方式、意识等,填写导管室与病房患者对接记录单。

一、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准确识别患者身份。在进行各项治疗、护理活动中,应同时使用床。

头卡、治疗卡、腕带等方法确认患者身份;对能有效沟通的患者,实行双向核对法即要求患。

者自行说出本人姓名,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

二、完善并落实护理各关键流程(急诊、病房、手术室、监护室、产房之间流程)的患者识。

别措施、交接程序与记录。

护理、手术病人使用红色腕带,新生儿使用粉红色腕带。在进行各项诊疗操作前认真核对患。

者腕带信息,准确确认患者的身份。

四、腕带识别信息填好后必须经两名护理人员核对后方可使用,若损坏需更新时,需要经两人重新核对。

五、腕带填写的信息字迹清晰规范,准确无误。项目包括:病区、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等信息。

六、患者使用腕带舒适,松紧度适宜,皮肤完整无破损;护士在给病人使用“腕带”标识时,实行双核对;加强对患者腕带使用情况的检查。

七、护士在抽血、给药或输血时,必须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至少同时使用二种患者识别的方法,不得仅以床号作为识别的依据。

八、在手术病人转运交接中有识别患者身份的具体措施如:手术病人进手术室前,由病房护。

核对后方可接入手术间。

九、在采血、给药或输血等操作前,必须严格执行患者身份识别查对制度,应至少使用两种。

身份识别方法(床头卡、手腕带、双向核对)。

十、在实施任何介入或有创诊疗活动前,实施者亲自与患者(或家属)沟通,作为最后确认的手段,以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

腕带标识管理制度规定如下:

4、当且仅当病人出院时,医护人员才能将病人佩带的腕带标识除去。如果病人在医院死亡,应让腕带标识保留在尸体。

患者身份识别制度

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准确识别患者身份。护士在标本采集,给药、输血或血制品、发放特殊饮食等各类诊疗活动时,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应至少同时使用2种患者身份识别方法(床头牌、手腕带、双向核对)。

2.能有效沟通的患者,实行双向核对法,既除核对床头卡以外还要求患者自行说出本人姓名,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

3.对无法有效沟通的患者,如手术、昏迷、神志不清、无自主能力的重症患者及不同语种或语言交流障碍、无名、儿童、镇静期间的患者必须按规定使用“腕带”标识作为患者身份识别标识;在进行各项诊疗操作前除了核对床头卡以外,必须核对腕带,识别患者的身份。

4.在实施任何介入或有创诊疗活动前,实施者应亲自与患者(或家属)沟通,作为最后确定的手段,以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

5.对意识不清、语言沟通障碍等原因无法向医务人员陈述自己姓名的患者,由患者陪同人员陈述患者姓名。

6.在重症监护病房、手术室、急诊抢救室使用“腕带”作为患者身份识别标识。7.填入腕带的识别信息必须经两名医务人员核对后方可使用,若损坏需更新时,需要经两人重新核对。

9.“腕带”原则上佩带在病人“右手”,患者使用腕带松紧适度,皮肤完整无破损。10.完善并落实护理各关键流程(急诊、病房、手术室、icu)的患者识别措施,交接程序与登记制度。

11.在检验、放射、ct、mri、超声、内镜、放射治疗等直接与患者当面接触的科室都应进行识别患者。

12.定期检查腕带使用情况,护理质量控制小组每月督导并有记录。

患者身份识别制度

1、抽血、给药、输血等操作前要认真查对床号、姓名,进行识别患者。

2、急诊与病房、手术室、icu之间进行交接病人时,要详细核对姓名、性别、年龄、诊断,进行识别患者,做好交接记录。

3、手术室(麻醉)与病房、icu之间要详细核对科别、住院号、床号、姓名、手腕带、性别、年龄、诊断、手术名称及部位(左右)及其标志,对术前用药输血前八项结果、药物过敏试验结果、手术医嘱所带的药品、物品(如ct、x片)等进行核查。有交接记录。

4、产房与病房之间,要详细核对产妇的`床号、姓名、新生儿的性别、手腕带,进行识别,做好交接记录。

5、在重症监护病房、手术室、急诊抢救室、新生儿科对手术、昏迷、神志不清、无自主能力的重症患者及新生儿等使用腕带标识,腕带上注明科室、床号、住院号、性别、年龄、诊断等,作为各种诊疗操作前辨识患者的一种方法。患者佩带腕带标识应准确无误,佩戴部位皮肤完整,无擦伤,手部血运良好。

6、手术医生应在术前对患者手术部位进行体表标识,并与患者共同确认与核对。手术医生、麻醉师、手术巡回护士、患者在麻醉开始前,应进行四方核对,再次确认手术部位及体表标识。

7、在检验、放射、ct、mri、超声、放射治疗、高压氧等直接与患者当面接触的科室都应进行识别患者。

患者身份识别制度

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准确识别患者身份。护士在进行标本采集、给药、输血(或血制品)及其它护理操作等活动时,应至少同时使用两种患者身份识别方式,如:姓名、年龄、出生年月、性别、床号等。禁止仅以房间或床号作为识别的唯一依据。

2.对能有效沟通的患者,实行双向核对法即要求患者或近亲属陈述患者姓名,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

3.对无法有效沟通的患者,如手术患者、抢救、昏迷、神志不清、无自主能力的重症患者,必须使用腕带。在各诊疗操作前除了核对床头卡、医嘱执行单以外,必须核对腕带,以识别患者身份。

4.填入腕带的识别信息必须经两名医务人员核对后方可使用,若损坏需更新时,需要经两人重新核对。腕带填写的信息字迹清晰规范,准确无误。项目包括:科室、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等信息。“腕带”原则上佩戴病人左手,佩戴时,垫1~2指按紧搭扣,松紧适宜,防止扭曲、勒伤。观察佩戴部位皮肤无擦伤,血运良好。护士长对患者腕带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

5.在实施任何有创诊疗活动前,实施者应亲自与患者(或家属)沟通,作为最后确定的手段,以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

6.需进行手术的患者,护士应严格执行患者身份识别的流程,对患者姓名、年龄、科室、住院号等信息进行确认。手术室与科室交接中重点环节进行准确的有效核对,做好交接登记。

7.患者转科交接时,至少同时使用两种患者身份识别方式,做好转科交接登记。

8.定期检查腕带使用情况,科室每月督导并有记录。

住院患者身份识别

1.医护人员在各类诊疗活动中,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应至少同时使用姓名、性别、床号3种方法确认患者身份。

2.检查icu、病情危重、意识丧失、新生儿、围手术期、输血、不同语种或语言交流障碍等患者必须按规定使用“腕带”标识。

3.介入治疗或有创治疗活动,标本采集、给药、输血或血制品、发放特殊饮食前,医护人员应让患者或家属陈述患者姓名,并至少同时使用两种患者身份识别方法,核对床头卡,确认患者身份。

4.在诊疗活动前,实施者必须亲自与患者或其家属进行沟通,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保证对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

5.手术患者进入手术室前,由病房护士写清患者床号、姓名、性别、住院号、科别、血型后,与手术室护士交接并填写病房与手术室对接单,无误后方可进入手术室。

6.急诊、病房、产房、手术室、icu之间患者识别,必须有患者身份识别的如下具体措施:

(1)急诊科危重患者转科:有医务人员护送,确保搬运安全;出示患者在急诊就诊的复写病例、入院病历;认真与科室护士交接,内容包括患者一般资料、病情、置管情况、特殊情况等,并填写急诊科危重患者转接记录单,无误后方可离开。

后方可离开。

(3)病房与手术室转接患者:病房护士认真查对,做好手术前准备;认真与手术室护士进行交接,内容包括;床号、姓名、手术名称、生命体征、手术前准备、药物情况等,并填写病房与手术室患者对接记录单。

(4)手术室与病房转接患者:手术后,手术室护士仍应按识别卡与病区做好病情、药品及废物的交接,填写手术室与病房患者对接记录单,无误后方可离开。

(5)病房与icu转接患者:由医务人员负责转送,保证搬运安全;病房护士认真交接,内容包括:意识、瞳孔、生命体征、输液、各种引流、皮肤完整情况等,填写病房患者与icu对接记录单,无误后方可离开。

(6)病房与产房转接患者:病房护士认真交接,内容包括;分娩情况、会阴情况、子宫收缩情况、胎心音、药品、并发症等,填写病房与产房患者对接记录单,无误后方可离开。

(7)产房与病房转接患者:产房护士认真交接,内容包括;分娩情况、会阴情况、子宫收缩情况、药品应用情况、新生儿情况等,填写产房与病房患者对接记录单。

(8)导管室与病房转接患者:由医务人员护送,保证搬运安全;导管室护士认真交接,内容包括;患者自然情况,术式、穿刺部位、鞘管、止血方式、意识等,填写导管室与病房患者对接记录单。

附:院内关键科室间的患者转接流程。

附:院内关键科室间的患者转接流程。

1.急诊与手术室交接程序。

2.急诊与icu交接流程。

3.急诊与病房交接程序。

医生开出住院证,家属办理手续;核对病人身份后;通知病区主任护士,准备物品等待通知;转运前评估病情;与接收科室护士详细交班。

4.手术室/麻醉科与病房/icu术前交接和术后交接的程序与内容。

术前交接:病房择期手术病人术前交接:核对收拾交接核查表;准备病例及药物至术前准备室;病房护士与术前护士交接。

术后交接:麻醉医生开出转病房医嘱;术后恢复室护士通知病人回病房时的准备事项;送病人至病房,评估病人后病房护士与术后护士进行交接。

5.病人在院内转运时需要填写交接转运单的环节。

急诊、病房、手术、icu病房。

患者身份识别制度

(一)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准确识别患者身份。在进行各项治疗、护理活动中,至少同时使用二种患者身份识别方法,禁止仅以床号作为识别的唯一依据。

(二)在实施任何介入或有创诊疗活动前,实施者应亲自与患者(或家属)沟通,作为最后确认的手段。

(三)完善并落实护理各关键流程(急诊、病房、手术室、重症医学科、产房之间流程)的'患者识别措施、交接程序与记录。

(四)重症医学科、手术室、急诊抢救室的手术患者、以及意识不清、抢救、输血、不同语言交流障碍等患者使用“腕带”识别患者身份。在进行各项诊疗操作前认真核对患者“腕带”信息,准确确信患者的身份。

(五)填入“腕带”的识别信息必须经两人核对后方可使用,若损坏需更新时,需要重新核对。

(六)“腕带”填写的信息字迹清晰规范,准确无误码。项目包括:病房、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等信息。

(七)患者使用腕带舒适,松紧度适宜,皮肤完整无破损。

(八)加强对患者腕带使用情况的检查,各级护理质量控制组每月进行督导并有记录。

患者身份识别流程

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准确识别患者身份。护士在标本采集,给药或输血等各类诊疗活动前,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应至少同时使用2种患者身份识别方法。

2.能有效沟通的患者,实行双向核对法,既除核对床头卡以外还要求患者自行说出本人姓名,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

3.对无法有效沟通的患者,如手术、昏迷、神志不清、无自主能力的重症患者、新生儿及不同语种或语言交流障碍、无名、儿童、镇静期间的患者必须按规定使用“腕带”标识作为患者身份识别标识;在进行各项诊疗操作前除了核对床头卡以外,必须核对腕带,识别患者的身份。

4.在实施任何介入或有创诊疗活动前,实施者应亲自与患者(或家属)沟通,作为最后确定的手段,以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

5.对新生儿、意识不清、语言沟通障碍等原因无法向医务人员陈述自己姓名的患者,由患者陪同人员陈述患者姓名。

6.在重症监护病房、手术室、急诊抢救室、新生儿科使用“腕带”作为患者身份识别标识。

7.填入腕带的识别信息必须经两名医务人员核对后方可使用,若损坏需更新时,需要经两人重新核对。

10.完善并落实护理各关键流程(急诊、病房、手术室、icu、产房、新生儿)的患者识别措施,交接程序与登记制度。

12.定期检查腕带使用情况,护理质量控制小组每月督导并有记录。

患者身份识别制度

20xx年度医务科对关键流程患者识别措施及制度相关规范内容检查结果第一季度总结与持续改进医务科定期对医疗相关制度进行例行检查,通过查看相应科室日常记录相关内容、现场实地查看、抽问等方式,检查对制度执行情况,定期考核,持续改进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检查中大部分医务人员对医院关键流程患者识别措施及制度执行情况较好。

20xx年第一季度中检查得分情况分别是:一月92分、二月93分、三月93分。通过医务科每月对关键流程患者识别措施及制度检查结果分析,现将检查结果汇总如下,是以持续改进为目的。

一、做得好的地方:

1、检查中大部分医务人员对关键流程患者识别措施及制度执行情况较好。

2、各科室通过落实改进措施后存在的缺陷大多能达到持续改进目的。

3、各科室能够定期完善相关记录中的大部分内容。

4、检查中各科室大部分能主动配合检查,无抵触情绪。

5、各科室能定期参与考核,及时纠正评估缺陷,持续改进检查质量。

二、存在缺陷的地方:

1、极个别人员责任心不强,没有按时及时记录相关文件,对制度熟悉度不高,执行力不强。

2、个别科室对科室日常记录内容不够完善,极少数缺乏对科室内部的每月自查总结。

三、持续改进措施:

1、加强工作责任心,科室需加强对工作态度懒散人员的监督、管理。

2、科室负责人需定期完善科室内部自查,并做好相关记录,汇总院级检查结果,分析总结,加强与职能部门间的沟通,将科室检查结果反馈医务科,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沟通解决,持续性改进。

医务科。

20xx年x月x日。

第二篇:医务科关键流程患者识别措施及制度第三季度总结。

关规范内容检查结果第三季度总结与持续改进医务科定期对医疗相关制度进行例行检查,通过查看相应科室日常记录相关内容、现场实地查看、抽问等方式,检查对制度执行情况,定期考核,持续改进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检查中大部分医务人员对医院关键流程患者识别措施及制度执行情况较好。20xx年第三季度中检查得分情况分别是:七月96分、八月97分、九月98分。在第三季度中通过医务科每月对关键流程患者识别措施及制度检查结果分析,现将检查结果汇总如下,是以持续改进为目的。

一、做得好的地方:

1、检查中大部分医务人员对关键流程患者识别措施及制度执行情况较好。

2、各科室通过落实改进措施后检查情况都较前有明显改善,存在的缺陷也越来越少,能达到持续改进目的。

3、第三季度中,对于关键流程患者识别措施及制度熟悉程度明显较前改善。

4、检查中各科室大部分能主动配合检查,无抵触情绪。

5、各科室能定期参与考核,及时纠正评估缺陷,持续改进检查质量。

二、存在缺陷的地方:

1、极个别人员责任心不强,没有按时及时记录相关文件,对制度熟悉度不高,执行力不强。

2、个别科室对科室日常记录内容不够完善,极少数对科室内部的每月自查总结没有及时记录。

三、持续改进措施:

1、加强工作责任心,科室需加强对工作态度懒散人员的监督、管理。

2、科室负责人需定期完善科室内部自查,并按时做好相关记录,汇总院级检查结果,分析总结。

3、加强与职能部门间的沟通,将科室检查结果反馈医务科,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沟通解决,持续性改进。

医务科。

20xx年x月x日。

患者身份识别制度

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保障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根据宁夏应对新冠病毒工作指挥部学校工作组《关于建立同疫情相适应的教育教学秩序扎实做好20__年春季学期开学工作的通知》要求,现就疫情防控期间外来人员入校管理通告如下:

一、严格落实校园封闭式管理。原则上校外人员不得进入校园,确因工作原因需要入校须先报告,经批准后方可进入。

二、外来人员申请入校,实行双审批制度。先由对接部门负责人审核,报请主管校领导审批后,由党委书记和执行校长同时签批,方可入校。

三、自治区内外来人员进入学校前要主动出示健康码供门卫查验;自治区以外返宁复课师生员工及外来人员进入校园前要主动出示7日内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报告。若有发烧、咳嗽等不适症状者,近两周内出入过高风险疫情地区、与新冠病毒确诊病例或疑似病例接触史者,拒绝进入校园。

四、外来人员进入学校前要严格执行查验身份、体温测量、入校信息登记等流程,落实个人防护、手卫生等措施。

五、外来人员入校后的活动场所主要是教师办公室、行政楼、室外等人员稀疏场所,教室、食堂等人员密集场所外来人员不得随意进入。

六、外来人员入校后尽量减少在校逗留时间。

患者身份识别措施

2、所有患者均佩戴“腕带”标识,认真核对“腕带”上的信息(姓名、住院号、科室、性别、年龄、药物阳性),准确确认患者身份核对由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和手术室护士三方进行。

3、准确确认手术患者交接记录单中的各项内容并签字。

4、对于身份不明(如意识不清、语言交流障碍及昏迷)患者的身份核对,由护士按患者家属所提供的信息与者病历核对,准确确认患者身份。

(2)手术室与病房转接患者:手术后,手术室护士仍应按手术患者交接记录单,与病区做好病情、药品及物品的交接并签字。

患者身份识别措施

为认真落实患者安全目标,保障患者安全,提高医疗质量,根据医院临床工作实际,开展落实《就诊者身份确认制度》活动,经研究决定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通过落实《就诊者身份确认制度》活动,提高我院医务人员的安全意识,健全规章制度和措施,进一步落实医患沟通和查对制度,改进医院管理模式,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二、工作目标。

严格贯彻落实患者安全目标,提高医疗质量,有效防范风险,消除医疗护理隐患,更好地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健康安全。

成立实施安全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组成如下:组长:陶丰。

副组长:韩宪云程学玲。

成员:宋纪花田芳赵玲冯莉韩萍臧姚远。

三、具体目标。

(一)、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

(二)、保证用药的安全;

(三)、建立与完善在特殊下医务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做到正确执行嘱;

四、主要措施。

目标一: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

1.在标本采集、给药前等给类诊疗活动前,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应至少同时使用2种患者身份识别方法,如姓名、床号等(禁止仅以房间或床号作为识别的唯一依据)。

2.实施任何介入或有创诊疗活动前,实施者应亲自与患者(或家属)沟通,作为最后确认的手段,以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

1、医护人员在各类诊疗活动中,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应至少同时使用姓名、性别、床号3种方法确认患者身份。

2、病情危重、意识障碍患者必须按规定使用“腕带”标识。

3、护士在为病人使用“腕带”标识时,实行双核对。

4、有创治疗活动、标本采集、给药、输血或血制品、发放特殊饮食前,医护人员应让患者或家属陈述患者姓名,确认患者身份。

5、在诊疗活动前,实施者必须亲自与患者或其家属进行沟通,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保证对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

(1)当病人被收治住院时,使用病人标识腕带对病人身份进行24小时随身标识。标识应记载病人姓名、病人编号等重要信息,并保证对病人身份能进行准确快速识别。病人腕带标识必须不怕水及酒精擦拭。

(2)在采取各种治疗操作前,包括发送药品、输液、输血、样本采集,必须核对病人标识腕带以确定病人身份。除特殊情况外,对标识信息无法辨别或标识丢失的病人不能进行任何处理,必须首先确定病人身份并更换标识腕带。

(3)在病人住院治疗期间,值班、护理和工作人员应经常检查病人腕带,确保病人随身佩带,确保病人标识腕带上记载的信息足够清晰并可以辨认。

患者身份识别制度

为保障全体师生员工的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根据上级有关疫情防控的要求,严控外来人员、车辆进入校园。具体要求如下:。

一、严格落实校园封闭式管理。家长等校外人员禁止进入校园,确因特殊原因需要入校须先报告,经批准后方可进入。

二、严格落实来访登记制度,符合前述条件入校人员经安康码查验和体温检测正常后,在门岗处如实详细填写信息后方可进入校园。

三、上学期间严禁车辆进校园,特需车辆除外。

四、经批准后可入校的外来人员进入学校前要主动出示安康码供门卫查验。若有发烧、咳嗽等不适症状者,近两周内出入过高风险疫情地区、与确诊病例或疑似病例接触史者,拒绝进入校园。

五、外来人员入校后尽量减少在校逗留时间。

文档为doc格式。

患者身份识别

为了科学准确识别患者信息,杜绝安全隐患的发生,对住院患者实行双重身份识别,即实行腕带标识和床头牌识别管理。具体如下:

1、医务人员在进行各种诊疗操作时,必须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至少同时使用两种患者身份识别的方法,如:姓名、性别、住院号等,不得单独使用患者床位号或病房号核对患者。

2、实施有创(包括介入)诊疗活动前,实施者要亲自告知病人或家属,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以确保对正确的病人实施正确的操作。

3、icu、新生儿科/室、手术病人、意识不清、无自主能力的患者、不同语种语言交流障碍的病人入院即使用“腕带”,作为实施抢救、输血、输液等各项诊疗、护理活动时辨识病人的有效手段。腕带内容包括病人科别、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血型。新生儿腕带内容包括床号、母亲姓名、新生儿性别等。腕带由病房护士双人填写并亲视病人佩戴。

4、手术前一天,各病区分管护士根据医嘱查对手术患者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血型、手术名称、手术部位无误后,进行术前准备。手术当天,手术室工作人员在病房接病人时核对病历及腕带的内容,并与患者或家属核对,无误后方能接走。进入手术室与巡回护士再次核对,无误后方能进入手术间。手术开始前,由麻醉师、手术医师、巡回护士再次核对,术后手术室仍应持手术病人接送卡及病历与病区做好病情、药品及物品的交接,无误后填写手术患者交接记录本离开。

5、急诊科、icu、手术室、产房等与病区交接时,由医务人员携带病历及“患者转出交接记录本”护送病人至转入科室。两科室医护人员交接病历,同时在床边交接病人的病情及护理情况,交接完毕,双方分别在“患者转出交接记录本”及“患者转入交接记录本”签字后方可离开。

6、职能部门(医教科、护理部、门诊部)履行督导职能,并有记录。

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准确识别患者身份。护士在标本采集,给药或输血等各类诊疗活动前,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应至少同时使用2种患者身份识别方法。

2.能有效沟通的患者,实行双向核对法,既除核对床头卡以外还要求患者自行说出本人姓名,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

3.对无法有效沟通的患者,如手术、昏迷、神志不清、无自主能力的重症患者、新生儿及不同语种或语言交流障碍、无名、儿童、镇静期间的患者必须按规定使用“腕带”标识作为患者身份识别标识;在进行各项诊疗操作前除了核对床头卡以外,必须核对腕带,识别患者的身份。

4.在实施任何介入或有创诊疗活动前,实施者应亲自与患者(或家属、沟通,作为最后确定的手段,以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

5.对新生儿、意识不清、语言沟通障碍等原因无法向医务人员陈述自己姓名的患者,由患者陪同人员陈述患者姓名。

6.在重症监护病房、手术室、急诊抢救室、新生儿科使用“腕带”作为患者身份识别标识。

7.填入腕带的识别信息必须经两名医务人员核对后方可使用,若损坏需更新时,需要经两人重新核对。

9.“腕带”原则上佩带在病人“左手”.患者使用腕带松紧适度,皮肤完整无破损。

10、完善并落实护理各关键流程(急诊、病房、手术室、产房、新生儿、的患者识别措施,交接程序与登记制度。

11、定期检查腕带使用情况,护理质量控制小组每月督导并有记录。

为了科学准确识别患者信息,杜绝安全隐患的发生,对住院患者实行双重身份识别,即实行腕带标识和床头牌识别管理。具体如下:

1、住院患者床头或床尾均悬挂床头牌,对全院范围内的住院患者、急诊抢救患者、急诊留观患者均使用腕带标识,精神科患者实行图片信息、姓名识别。床头牌及腕带标识作为各项诊疗、手术操作时辨识患者的身份识别手段。

2、管床护士在患者入院时更换床头牌、为患者佩戴腕带。患者身份信息包括患者的病区、床号、姓名、住院号、性别、年龄、诊断、护理级别、饮食等。

3、在标本采集、给药、输液输血、手术等各类诊疗操作前及患者转科交接时,尤其是急诊、病房、手术室、icu、产房、新生儿室之间的转接,要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核对腕带标识,至少同时使用姓名、年龄两项患者身份识别方法且由患者向医务人员陈述自己的姓名,新生儿、意识不清、语言交流障碍等原因无法向医务人员陈述自己的姓名的患者,由患者陪同人员陈述患者姓名,确保医疗安全。

4、使用护士移动站的病区,均使用电子条码腕带,未开通护士移动站的病区使用塑料腕带。

5、对于无法进行患者身份确认的急诊无名患者,亦使用“腕带”标识对患者实行身份识别,如需住院治疗,则对其实行腕带标识和床头牌识别管理。

6、患者佩戴腕带标识应准确无误,佩戴部位皮肤完整,无擦伤,注意手部血运情况。一条腕带只限一位患者住院期间佩戴且一律佩戴在左手,作为病人个人信息的主要标识,确保其处于可以随时辨识的状态,不得随意摘取、涂改、转借、遮盖。出院时由护士为患者剪除腕带并销毁。

7、患者转床或转科时床头牌信息随时更换,保证信息的准确性。

医院患者身份识别制度

1、在采血、给药、输液、输血、手术及实施各种介入与有创诊疗时必须至少同时使用两种识别患者的方法,不得仅以床号作为识别依据。

2、我院目前识别患者方法为:(1)执行查对制度(姓名、性别、年龄、床号、院号等);(2)腕带识别;(3)患者家属及陪护亲友识别;(4)身份证识别。

3、在手术病人转运交接中有识别患者身份的具体措施:手术病人进手术室前,由病房护士对患者使用塑料“腕带”标识,写清病人床号、姓名、性别、住院号、科别、血型,手术室护士核对,病人回病房麻醉清醒后,由病房护士核对取下。

4、昏迷、神志不清、无自主能力的重症患者在诊疗活动中使用“腕带”作为各项诊疗操作前辨识病人的一种手段,并在全院各病房、icu、急诊室实施,并按要求做好登记记录。

5、护士在给病人使用“腕带”标识时,实行双核对。

急诊、病房、手术室、icu等关键流程患者识别具体措施如下:

1、在手术病人转运交接中有识别患者身份的具体措施:手术病人进手术室前,由病房护士对患者使用“腕带”标识,写清病人床号、姓名、性别、住院号、科别、血型,手术室护士核对,病人回病房麻醉清醒后,由病房护士核对取下。护士在给病人使用“腕带”标识时,实行双核对。

2、昏迷、神志不清、无自主能力的重症患者在诊疗活动中使用塑料“腕带”作为各项诊疗操作前辨识病人的一种手段,并在全院各病房、icu、急诊室实施,医务人员核对病人床号、姓名、性别、住院号、科别,并按要求做好登记记录。护士在给病人使用“腕带”标识时,实行双核对。

3、普通患者通过执行查对制度(姓名、性别、年龄、床号、院号等)、患者家属及陪护亲友识别、身份证识别。

相关范文推荐
  • 01-17 练车心得体会(实用20篇)
    写心得体会时,应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文字的流畅性,以便于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接受。这些范文或许能够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和认识心得体会的价值和意义。驾考是每个驾驶学员必
  • 01-17 2024年意见和建议领导对单位的问(优秀18篇)
    意见建议是我们对某个事物或情况的反馈,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改进和优化。对于医疗卫生服务的改善,我建议我们要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支持和投入。秋季网络在线培训课程“
  • 01-17 景区领班工作总结(热门15篇)
    通过月工作总结,我们可以发现自己在工作中的优点和不足,并加以改进。以下是一些经过精心整理的月工作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20xx年“五一”假日旅游工作总结
  • 01-17 音乐学专业导论课心得(优质19篇)
    范文范本可以激发我们的创作灵感,帮助我们在写作中找到合适的表达方式。每一篇范文范本都有其独特之处,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思考。第六周的专业导论课老师主要和我们讲了怎
  • 01-17 中央党课心得体会(优质15篇)
    心得体会是个人成长的关键一环,它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应对人生中的挑战和困扰。小编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党史是我们党的档案和记
  • 01-17 法学专业指导心得体会(实用17篇)
    心得体会是对自己在学习、工作和生活等方面的体验、领悟和感悟所进行的总结和概括,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提升自己的思考和反思能力,我想我们都应该写下自己的心
  • 01-17 2024年辖区巡逻报告(模板19篇)
    范文范本可以给我们提供写作思路和结构框架,帮助我们更好地组织文章内容。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挑选的一些范文范本,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和帮助。期间认真回顾了一年来
  • 01-17 会计事务所审计工作总结(热门22篇)
    月工作总结是我们在职场中展示自己的机会,也是反思和总结的过程。观看以下月工作总结范文,你会发现写作的多样性和创新性,同时也能学到一些写作的技巧和方法。
  • 01-17 工资总额自查报告范文(22篇)
    自查报告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以下是一些自查报告范文的摘录,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的素材。按照县人社局相关文件要求,为贯彻落
  • 01-17 毕业教育心得心得体会范文(18篇)
    写心得体会可以促使我们更加深入地思考自己所面临的问题和困惑,从而找到解决的方法和途径。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写作,小编整理了一些精选的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