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美术教育中幼儿创造力的培养论文范文(18篇)

时间:2023-12-06 09:32:12 作者:BW笔侠

范文范本是提高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模仿和创新,我们可以不断完善自己的表达能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范文范本,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素材和借鉴。

浅谈人文素养中高校美术教育的培养论文

1.1.1利用与发现计算机教材中的人文观念,联系实际生活发掘人文精神。任何一门科学的产生发展都离了当时的社会背景。所以任何学科教材内容中,都包含着人文精神的内涵,高校教师能否从书本中发现这些人文精神内涵,让它与本学科内容有机结合在一起,而且在本课教学内容中能顺其自然的传授下去,能否在讲课过程中将人文精神渗透到课堂中去做到“润物细无声”。这个才是教学过程中的关键所在。例如在《计算机基础》这门课中,“存储程序控制理论”是计算机体系结构的精髓所在,把计算机之父——约翰冯诺依曼在数学和计算机方面的巨大贡献和他对科学的探索精神贯穿于存储程序控制理论教学内容的讲解中,既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又可以熏陶大学生对自然科学知识的执着追求精神。因此,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内涵结合课程进入课堂教学是计算机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基础。

1.1.2在实践性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协同合作的团队精神。现如今重大科学难题都需要依赖多学科的共同协作才能攻关完成。所以在当代社会中,不仅需要当代大学具备良好的个人素质,而且更要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所以计算机实践教学设置就是培养团队精神的理想选择。在高校计算机实践课程中不但要培养大学生们的个人动手能力,更要加强培养同学之间的团队协作能力。

1.1.3因材施教结合时事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在计算机发展概论教学中,把中国研制的“曙光”、“银河”、“深腾”、“神威”等一批超级计算机内容纳入到课程里来,让学生们知道了解现代中国在超级计算机领域的发展情况和研究态势,进一步提升大学生们的民族荣誉感。在讲“操作系统”课程中,通过讲解中国计算机产业发展的现状,对比如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差距,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建立学生为中华之崛起而奋发读书的理念。

1.1.4加强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人文”本身不仅仅是知识体系,也是一种精神体系。在自然科学领域,创新是其最重要的体现。创新为国家的兴旺发达提供了不竭的动力,创新也是一个民族成长、进步的源泉。所以,在实践课教学中应该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去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创新中的实践成果课堂中向同学展示,可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1.2计算机网络课程中的人文教育的影响。

1.2.1奉献精神。在计算机网络中,网络的本质就是资源共享。网民应当共同遵循的原则是:在互相免费的前提下,所有的子网可以获取他人的数据信息,一切计算机及子网也要无偿为网络提供资源。因此,奉献精神也成为了网络社会最基本的价值导向。

1.2.2自主精神。如果说传统的价值观是一种具有依赖性的价值观,那么网络价值观就是一种自主型的价值观。因为网络是本着资源共享、互惠互利的目的建立的,因此在进行网络课程时要让学生明确自己需要做什么、怎么做、如何做,“自己对自己负责”、“自己对自己进行管理”、“自己为自己做主”。由依赖到独立的蜕变,使人的潜能和主体能动性得到提升。

1.2.3平等意识和权利意识。在网络中,阶级、权力、阶层甚至民族、地理位置、都会失去意义,这也使得它享有更多的特权,每个网民都是一个中心,人与人之间趋于平等,不再有等级制度。个人平等及权利意识的加强,有利于健全的人格和独立的个性的发展,同时,也提高道德主体的创造性。

1.2.4民主、自由精神。网络的核心是自由性、开放性。在网络的虚拟社会里,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每个人都有发言权,能够自由地进行选择,自由地表达思想。因此计算机网络为人们个性化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自由、民主意识得到了全方位的锤炼和提升,这是伦理道德、主体能动性、创造性获得张扬的重要标准。

1.2.5创新意识、开放思想和创造精神提高了现代人破解自然和自身的能力。现在社会所具备的创新意识、开放思想和创造精神,体现出了人类的生命自由和自信精神。网络化的物质能量和精神价值在于,它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文明演化与现代人的全面发展有机地统一起来,不仅创造了知识经济的辉煌成就,而且加快了现代社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推动了全人类社会文明的进程,使得人类的精神追求与生存需要获得了现实化的满足,赋予了现代伦理道德全新的内涵,计算机使社会学在高科技的支持下获得新生和变革。

2计算机教学中提高人文教育培养的方法。

能否在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如何将其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的教学中去,是一个重要的问题。而这个问题的关键因素就是教师自身的素质,教师结合教学内容渗透人文精神是实现教育人文化的'重要途径。这就需要教师们不断的提高人文素养,完善自身人格,升华道德境界,在平时生活和工作中坚持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潜移默化的去影响学生,改造学生。目前,在高校中绝大部分教师有重科研轻教学的问题,理工科类教师尤为突出,怎样才能使教师在注重科研的同时,加强教学质量,是当前高校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

2.1提高各学科教师自身人文素质。

第一要从思想上认识教育的本质,教育是要培养人的综合能力和素质,既包括专业素质,也包括人文素质。所以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应该如何学习技能,同时也要教学生学会怎样做人,如何做事。只有做到这样,教师才能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2.2坚持教书育人,注重言传身教。

学生们的人文素质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不断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教育工作者很长时间的努力,不能急功近利。课堂中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多开展案例式、研讨式等启发式教学。同时还要提高讲课内容的艺术性,让学生每一次听课都是一种享受。

2.3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人文素质能力。

教师的知识水平和人文素质影响到学生的成长、职业的定位以及今后的发展。许多高校的教师,没有经过专业的教学方法训练,仅通过一定的岗前培训,就由往日的理工科院校学生变成了大学教师。虽然他们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但他们缺乏一定的教学经验、教学技能。教师是一门对综合素质要求非常高的职业,既需要教师积累深厚的专业知识,又需要教师有一定的教育教学技能。因此,要采取积极措施加强教师的队伍建设,采取更多形式加强教师的培训工作,拓宽教师的视野,增加人文素质积累,也可将人文素养能力纳入教师的业务考核中去,促使教师自觉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

3结束语。

计算机教育与人文思想融合容易为高校教育者所忽视,在沿袭传统填鸭式的教育以后我们发现教育结果事倍功半。学生人文素质能力的培养,不但是让大学生能够认识历史,了解传统文化,更主要的是激发受教育者对自我价值的努力实现,对真善美的不断追求的精神激励。而高校计算机教学中的要求大学生完成每一步计算机操作,探索全新的实践操作方法,追求最后的正确的实验结果,这正符合人的自主、自由、探索、创新等精神,与人们不断追求真善美的价值理想的人文精神相符合,让大学生在学习计算机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身人格,构建有序、和谐、向上的社会体系。

浅谈幼儿美术活动中创造力的培养论文

摘要:区域活动是幼儿非常喜欢的活动,它为幼儿的创造发展提供了机会。幼儿对自己所熟悉的区域活动材料的独特运用,就是幼儿创造力发展的表现。我们在区域活动前丰富幼儿的现实生活经验,提供合适的材料;活动中不支配操纵孩子的游戏活动,把自己当成幼儿的助手,鼓励幼儿各种不同的想法,给幼儿适时的指导,促进幼儿创造力的发展。

关键词:创造力;区域活动。

第一、区域活动前的准备。准备工作包括两个方面:

其一是丰富幼儿的现实生活经验。

幼儿在某些区域中的活动是建立在实际经验的基础上的。这个基础就好比是造大楼的地基,地基没有打牢,大楼就无法造起来,幼儿的游戏也是一样的,基础没有打好,幼儿的活动就会单调无味,幼儿对活动也会失去兴趣,更谈不上创造力的发展。所以幼儿所积累的现实生活经验的基础越坚实、丰富,那么幼儿在区域中的活动将更丰富,更能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如:我班在进行“超市”活动区游戏活动前,就带领幼儿多次参观超市,每次都让幼儿对超市有一个新的认识。第一次请家长带领幼儿到超市进行商品价格调查活动,使幼儿对超市商品价格有一个感性认识,开始关注超市里的'商品。第二次在老师的带领下集体参观超市,观察商品的摆放方式、价格标签、付款方式等,进一步加深幼儿对超市的认识,并开始关注整个购物的过程。第三次,幼儿单独进行购物活动,再次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这三次的活动为幼儿开展超市区域活动奠定了基础,这个基础是其他东西所不能代替的。

其二,就是区域活动材料的提供。

为幼儿提供的区域活动材料中有精美的成品玩具,我觉得更多的应该是半成品材料。半成品的材料留给幼儿更多的想像空间,幼儿可以想出很多种用法,更能促进幼儿运用想像力;经常更换活动区内的材料,如:把幼儿自己制作的项链、幼儿带来的小动物放到娃娃家活动区内,打破娃娃家活动区里单一的气氛,使娃娃家新鲜而有趣,吸引不同的幼儿,让男孩子更喜欢玩娃娃家;还可以把活动区内的活动材料进行重新组合,有时活动材料位置的变化也能也能让幼儿兴奋,更能引起孩子的注意;还应注意材料的摆放位置。活动区里的活动材料应该放在幼儿容易取放的地方,材料摆放得好,有利于幼儿使用,同时对整个区域的活动都会有影响。如:我班有一个存放有各种材料的“百宝箱”,由于材料太多我就用了一个很大的箱子,幼儿想拿到里面的材料有一定的困难,幼儿拿东西时一般都需要老师的帮忙。所以我要花很多时间帮幼儿在“百宝箱”里寻找材料,有时会有几个孩子等给他们找材料,等待时孩子们还很着急。后来,我把材料化整为零,存放在几个小箱子里,使孩子自己能拿到材料,情况就不同。

第二、域活动中的指导。

不要支配操纵孩子的游戏活动。我觉得没有老师的干预与操纵,幼儿也是可以玩得很好的,它能够促进幼儿以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想法的能力。那么,作为老师应该明确自己指导活动的目的是促进活动,而不是支配活动,应该在必须的时候,才能介入干预,当幼儿不需要的时候,马上取消干预,给幼儿更多的活动自由,使幼儿可以自由地决定活动的下一步怎么做,锻炼幼儿的选择与决定能力。

把自己当成幼儿的助手,时刻了解幼儿的需要,为幼儿活动的需要服务。我们应该是幼儿进行区域活动的支持者和促进者,从幼儿的观点出发,站在幼儿的角度看待整个活动。使我们更充分的体验孩子的情感,很好地为幼儿的区域活动服务。当然,有时我们对幼儿区域活动的了解只在一些简单的事情上,如建议幼儿变化游戏场地;为建构活动区拿出一些盒子、瓶子等。这就需要我们不能只作为幼儿的同伴的身份和孩子一起玩,而是应该多观察,多考虑什么能促进幼儿游戏活动的发展。

老师要蹲下来,倾听幼儿的想法,鼓励幼儿各种不同的想法,不要总是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孩子的身上。还要让孩子们为自己想出的好办法而高兴,活动成功的体验。多鼓励孩子用不平常的方式使用熟悉的区域活动材料。幼儿对自己所熟悉的区域活动材料的独特运用,就是幼儿创造力发展的表现。

区域活动中要给幼儿适时的指导。如:陈芷滢拿着自己剪好的的“小树”图片她想把树放到积木搭成的花园里。她想让小树站起来,可是每次当她松开手的时候,树就会倒下来,躺到地上。雯雯走过来给她帮忙,可是小树依然不能站起来。陈芷滢就对雯雯说:“怎么办?我们去玩别的好不好?”这时我走过去说:“小树躺在地上好伤心啊。”雯雯说:“我们想让小树站起来,可是怎么也站不起来。”我启发她们说:“一条腿站不住,那多一条腿会怎么样能?”她们听了马上为小树增加了一条腿,有了支架,树站住了。我马上又问她们:“还有什么办法能让树站起来?”在我的引导下,她们又想出了几种不同的办法。在这次活动中没有老师的适时指导,幼儿是不会想出办法来的,整个活动就没有发展,孩子也没有得到提高。所以当幼儿在活动中遇到无法解决的困难时,老师的适时介入是很重要的。

我想只要我们多鼓励幼儿尝试以独特的方式来运用活动材料,老师把自己放在幼儿活动助手的地位,为幼儿活动的需要服务。那么,幼儿创造的灵光,就会时时闪现。幼儿的创造力就能得到发展。

参考资料:

1、安乔·亨德里克《在游戏中发展儿童的创造力》,黄人颂译,《学前教育参考资料》。

2、李兵《给予幼儿适时的指导》《早期教育》.10。

浅谈人文素养中高校美术教育的培养论文

摘要:摄影是一门技术,可以留存图像;摄影是一种语言,可以进行视、听的交流;摄影还是一种途径,可以获取信息。摄影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不可或缺。高校摄影教育中不仅仅包含理论、技能技巧教育,还需要人生教育、价值教育、综合素质教育,也就是对高校生的人文素养的全方面培养。然而,如何将人文素养教育与摄影基础、理论、技巧、技术教育紧密结合起来,进行课程的实施,是需要我们去深思、去谈论、去研究、去发掘的。

关键词:摄影教育;教育方式;人文素养;课程实施。

由于多媒体时代与网络生活的不断深入,摄影作品也已经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了解外界、丰富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并非所有的摄影作品都能得到人们的认可、受到热烈欢迎、体现摄影作品本该具有的价值,摄影作品的质量也良莠不齐,根源在哪里呢?那就是如今的高校摄影教育注重知识传授而轻视能力培养、注重课内知识教学而忽略课外实践、注重规范化教学而轻视个人创新与创造,在一定程度上限定了摄影者的摄影作品的认知、对摄影作品价值的理解以及对摄影作品创作的灵感和思维[1]。一部好的摄影作品,之所以能够得到人们的认可、喜爱、称赞并且获得高的评价,是因为这部作品在基本的摄影技术技巧、理论知识的应用上充分体现的同时也体现出它的人文思想价值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正是由于人文素养的重要性,在高校摄影教育中进行人文素养教育也是势在必行了。

人文素养教育是一个多种教育综合在一起的综合性教育,它不仅仅只是文化知识的传播教育,还是对一个人的方方面面进行尽可能完善的塑造过程。它已经不再是教育我们怎样去学习掌握知识,而是在教育我们如何去认识事物、如何去感知事物、如何去评判事物、如何去衡量价值、如何去欣赏美、如何去学习道理、如何去实践真理、如何去创造创新、如何去掌握生活技巧、如何去学习精神、如何去塑造个性、如何去磨砺心性、如何去获取成功以及如何去丰富自己等。这样的人文素养教育已经不是简单的课堂所能够给予的,多方面、全方面培养才是人文素养教育的真谛。

首先,认识到了高校摄影教育中的缺陷与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性,除了在课程上体现的人文素养以及在课程中人文素养教育的结合,我们的教育教学还应该对高校生本身进行人文素养的培养。注重于高校生本身的文化素养、道德理念、价值观点、性格塑造培养,教育教学中传道授业已经不是摄影教育的唯一重点了。教育教学过程中也需要多学科、多领域相互渗透,这样的有机结合恰恰是人文素养教育在课程上所需求的。课程外的教育教学却还是需要进一步地加强,举行摄影展、摄影比赛一类的活动正好可以在丰富高校生的课外业余时间的同时,还能培养高校生的竞争意识、团队意识,增强他们的荣誉感。从受教育者本身出发,对其进行更加全面的、深入的人文素养培养,有利于塑造出更具特色、更具优点、更具亮点的新一代接受过摄影教育的高校生。

1.2庞大的师资力量是教育的关键。

一些高校缺少高层次水平的摄影教学老师,就采取让教师依据兴趣转向教学摄影技术,专业知识不足、理论实践不强的师资力量难以满足时代需求。教师的人文素养高低在教育教学当中就会影响到学生受到的人文素养教育质量,是人文素养教育能否有力实施的关键。在摄影课程上,教师的人文素养极高,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会结合多门学科和综合性的知识来对学生实施教学,对于学生来说学到的就不仅仅是摄影的专业知识,还有其他的相关知识。庞大的教师资源正好能够尽可能多方面、全方面、专业性地去进行教育工作[1]。就这样,受教育的学生也就在不知不觉间掌握了多种知识、技巧、道理,学会了坚强生活、坚定信念,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伦理观、是非观等。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高校生的人文素养教育才不会落后。

浅谈幼儿美术活动中创造力的培养论文

生活中,你如果仔细观察幼儿,看他们游戏、画画、手工,听他们讲故事,讨论问题,计划某种活动、唱歌等,就会发现他们所说的,所做的一切当中都有自己的创造因素。对此,你是否去培养它、发展它,结果就会很不相同。你培养它,他就成长。反之,他就会萎缩。谁都相信,注定有那么一天的政治领袖、科技先锋、文化人才就是现在幼儿园了的孩子们。因而,幼儿创造力的早期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相信爱尔维修的一句话:“即使是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

在实际工作中,对幼儿创造力的培养和开发的尝试和探索,使我有如下体会:

1要满足幼儿的好奇心,让他们大胆探索。

幼儿的好奇心能使他们不停地探究事物。它能激发幼儿认真思考,使之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去发现、探索生活中的奥秘,从而促进幼儿创造力的发展。心理学家卡尔逊提出:教师要积极鼓励由好奇心引起的各种探索活动。注意幼儿不寻常的问题和有价值的想法,发现新的学习经验。比如冬天我让幼儿在雪地里玩雪,和他们一起堆雪人、抛雪团、滚大雪球。幼儿乐得不得了,连平时不爱动、不声不响的幼儿,都变得生龙活虎了。这时王元跑来告诉我,“老师,有个小朋友吃雪了。”原来是平时比较调皮的刘涛正在尝雪的味道。当时我没有批评他,只是告诉他:“雪虽然很白,但是是不清洁的。”孩子们感到很奇怪,这么白的雪怎么会不清洁呢?我因势利导,融化了一杯雪水给幼儿看,并结合主题,简单讲述了雪的形成及落下时经过大气层会沾上灰尘的道理,使幼儿获得了雪的初步知识。当我让幼儿谈谈对雪的认识时,最活跃的要算敢于吃雪的刘涛了,他是这样描述雪的`:“雪看上去是很白很白的,很像白糖,又有点像精盐,远看还像棉花,可是吃起来冷冰冰的,一点味道都没有的。”通过亲自尝试,刘涛对雪的认识进一步加深了。

2要培养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激发他们的创造才能。

早上,王欣悦的妈妈送她来幼儿园时,给了我一张画满了各种动态的小鸟的画。她告诉我:“昨晚欣悦像着了魔一样,一回家就找笔和纸,找到后就趴在桌上涂呀画的。她说老师表扬我,说我小鸟画得好,我还要画一张最好最好的交给老师。楼下的小朋友找她玩,她不去,也不来缠我讲故事,只是一个劲地画呀画的。”欣悦妈妈走后,我沉思起来:欣悦是个各方面发展一般的孩子,平时也不太引起我们老师的注意。

每个孩子的智商、能力都是不同的。而那些各方面发展一般或偏下的孩子,他们在集体中处于不显眼的地位。他们的进步与成绩很容易被老师忽视。因为他们再努力、再进步,做出来的事跟“优等生’’相比还是差得远的。他们由于不易得到表扬,老是品尝不到取得成绩的快乐,又易受到批评,就会失去自尊心和自信心。一个失去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孩子,成功和失败对他来说是无所谓的,也就谈不上什么创造精神了。所以我们在培养孩子时,要以正面教育,积极鼓励为主。对于能力弱、控制力较差的孩子和各方面优秀的孩子,要用不同标准来评价,特别要注意发现能力差的幼儿的进步,哪怕某一方面有微小的成绩,都该及时地肯定、鼓励和表扬,来强化这些幼儿因取得成功而欢乐的心理,不断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3提供丰富的操作材料,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在主题活动中,利用情境熏陶,并为幼儿提供丰富多样可以激发、满足幼儿探究欲望的活动材料,更好地促进幼儿创造力的发展。

在开展《多彩的服装》主题活动时,为营造一个“服装”的小天地,我在班级的一角布置一个“服装展览室”,陈列服装及布料,在主题墙上粘贴有关服装的资料图片。在幼儿对服装有了充分的认识后,鼓励幼儿制作服装。我为幼儿提供了报纸、纸杯、光盘、扑克盘、彩条、布料等废旧物品及制作工具让幼儿制作服装。在制作过程中,教师只是活动的参与者,引导者,并不对幼儿多加干涉,孩子可以随意地自由制作或找合作的小伙伴一起制作服装。幼儿制作服装的过程中,非常自然地发挥了他们的自主想象力和创造力。有的幼儿用报纸做成小背心、裙子、用彩条做成围巾围在脖子上,有的幼儿用布料把自己装扮成印度人,傣族人,有的幼儿用纸壳兜和方便袋做裙子和上衣,并在上面装饰各种好看的花纹。还有的幼儿用光盘制作头饰……孩子们穿着自己制作的服装,随着音乐走起时装秀,场面真是开心热烈。

4要培养幼儿创造性的个性品质。

有的幼儿不怕困难,自信心十足,独立性、坚持性强,情绪强烈而稳定,有比较强的探索动机,但这些品质往往被幼儿的顽皮、放任、淘气等超越常规的现象所掩盖,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孩子的这些创造性品质,对幼儿给予赞赏和鼓励。幼儿一旦形成这些心理品质,他们将会表现出强大的创造力。

此外,利用游戏、绘画、音乐、舞蹈、表演等其他活动向幼儿提一系列的发散性思维问题,并鼓励幼儿抢答,看谁答得快,答得多。鼓励多样性,寻求多种答案,长此训练,能使幼儿思想开阔、思路灵活,进而提高其创造性,促进幼儿创造力的发展。

浅谈幼儿美术活动中创造力的培养论文

有位名人曾经说过“创造力就是看出原本不存在的东西。你需要认识到如何将那些东西挖掘出来,并且让它成为上帝的玩伴”,这句话的含义是每个人都拥有创造力,如果不去激发它,挖掘它,那它会慢慢消失,不复存在。的确,创造力在人类社会是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人类的发明都是发明家凭借“知识”加“创造”而获得的,而幼儿期是人生的开端,启蒙时期,因此,如何培养创造力,尤其是幼儿的创造力是教育界一直思考并实践的话题。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说到“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这句话阐释了艺术对认识世界的重要作用,甚至会影响到人生世界观的形成。美术作为艺术的一个分支,在其中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将幼儿创造力与美术相结合,就产生了如何在美术教育中发挥幼儿的创造力的问题。

幼儿园教师作为幼儿的教育者和指导者,在发挥幼儿创造力的时候有着关键的作用。而目前很多教师或多或少会忽视幼儿美术教育中的创造力,这需要引起我们反思和改进的。

大多数教师上课是这样的:首先是在活动前教师往往会事先定好一个主题,然后根据主题教师准备好一张范画,活动时让幼儿看着范画进行学习绘画方法和技能,教师简单的说明绘画的要求,幼儿便开始作画,一节活动下来,幼儿的作品基本大同小异,基本上是按葫芦画瓢,仿照教师的范画,美术活动就缺少了“创造美”的意义了。教师这种呆板、单一的教学方式,既不能调动起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也没有激发幼儿的创造力,是缺少灵魂的美术教育。

在大自然、大社会中寻找美术创造的灵感。

“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这是陈鹤琴先生的教育理念,美术。

教育能充分体现这一点。幼儿灵感的来源与他们所见所闻的事物密切相关,教师需引导幼儿多接触大自然,亲近花草树木,运用多种感官看一看事物的形状,摸一摸物体的质感,闻一闻植物的芳香。就例如在学习绘画小鱼时,教师可以带领或者发动家长带着幼儿去公园、菜场、水族馆观察各种各样的鱼,幼儿在创造之前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在此之上幼儿会形成具有自己风格,千奇百怪的小鱼,会将“鱼”和其他事物交织在一起,产生天马行空的联想,创造出像是“彩虹鱼”、“会飞的鱼”等等幻想,比起单一的模仿老师的范画,幼儿更愿意自己想象创作,将心底的幻想用图画的方式表现出来,是比语言更有魅力和美感的一种形式,在创作的过程中体会快乐,因此,美术活动是培养幼儿美育的重要途径,也是最能激发幼儿创造力的教学活动之一。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该创设的条件。

课前材料的充分准备。

美术所运用到的材料多种多样,无论是画、剪、捏或其他形式,需要材。

料的复杂性,它的操作性以及操作时间必然比其他活动都要强和费时,但其所呈现的效果和带给幼儿的成功感是其他类型的教学活动都无法企及的。充足的材料准备是为激发幼儿的创造力提供强有力的工具。教师在事先都应该充分准备,预估可能需要用到的作画材料,不会使幼儿在想象的过程中因为材料的缺少而中断了灵感。

教师形象生动的范画展示。

幼儿创造力的直接依据之一就是教师的范画。的确,教师的范画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会制约幼儿想象,带给幼儿一种先入为主的印象。但是范画依旧是必不可缺的,在物体的塑造上,()教师毕竟比幼儿能够更好地掌握物体的形态特点,突出特点,使物体栩栩如生,美术重在“美”字上,欣赏美,给人赏心悦目的感受才是成功的作品。教师在准备范画时,就要精心设计好画面与事物形象,教师给予幼儿美的熏陶才能刺激幼儿的想象力,激发创造的愉悦情感,使幼儿自由创造,在创造的天空中无拘无束的飞翔。

教师语言的重要性。

美术作品虽然以眼睛欣赏为主,但是语言的辅助会如虎添翼,为美术欣赏增色不少,灵动不少。尤其是在教学活动中,单纯的欣赏作品只会令幼儿觉得美则美矣,但一眼掠过却并没有很深的印象,对于作品的内容并不了理解,在幼儿创造力缺乏的时候,这时候就需要老师的语言讲解,带领幼儿认识了解画面里的事物,并继续引导幼儿想象画里的事物之后可能发生了什么事情,教师富有意境的语言提示,带有启发性质的提问,激发幼儿想象力与创造力,使其大胆猜测,同时,对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也起到了锻炼的作用,可谓是一举两得。

教师对于幼儿创作的评价。

在美术活动最后一个评价环节里,这一般被认为是最简单,也是最容易被草率结束的环节。其实教师对幼儿活动的评价,对幼儿来说都是老师肯定或否定他最重要的标准。而现在的老师最多的是以“画得很像”,“画得很好看”来敷衍了事评价幼儿作品,这是以教师的眼光来衡量的,因此,幼儿在创作过程中会以努力把一样事物画像来赢得老师的夸奖,将创造力深埋进心底,画出来的事物千篇一律,如果教师能更多的使用“你的想法真不错!”,“你非常有想象力,画得与其他小朋友都不一样呢!”等之类具有激励性的话语,会使幼儿觉得这是教师肯定了他自己的想法,自己与他人与众不同,并且可以激励他一直创造下去,因此,评价其实在美术活动中是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创作灵感有的时候只需要一瞬,有时却要漫长的酝酿过程,教师为幼儿准备好充足的材料之后,接下来便要给幼儿足够想象创作的时间与空间。幼儿的想象往往是天马行空,千奇百怪,充满童趣天真的想象,在幼儿的笔下,一切皆有可能,成人在想象创作一幅画时,始终逃不脱现实的影子,客观规律的发展,因此,我们不能拿成人的标准去判断一幅作品的好坏,幼儿创造的内容不仅是表现在内容上,也可能是形式上,在我们看来草是绿的,太阳是红的,鱼是游在小河里的,但是在小班,哪怕教师在事前已经为幼儿做好示范,潜移默化的说明现实事物的颜色,但是幼儿在涂色时很少会去按照现实来涂色,涂成一模一样的,更多的是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涂。在一节关于秋天的树叶的课上,我用绿色蜡笔在叶子上来回有序的涂色,并要求幼儿也按我的方法来涂色,但是,观察了一圈发现,只有个别幼儿是把叶子涂成绿色,其他孩子都将叶子涂成了五颜六色的,甚至一片叶子里有好几种颜色,变成彩色树叶,孩子在涂色的过程中并没有发觉“涂错”了颜色,而是很欣喜的把作品拿给我看,希望得到老师的赞美。

所以,每个幼儿的作品都是幼儿心中的模样,是他们认为最好看的作品,具有个人风格。这时候教师就不该保留成人的想法去否定他们,反而要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待幼儿的创作,给予大胆的肯定与表扬,幼儿都是天生的艺术家,为幼儿创设艺术才能的环境,培养创造力,才是我们教师该做的。

时间对于幼儿来说也非常重要,幼儿之间有着区别较大的个体差异,每个人做事的速度效率相差很大,但不是所有做事慢的幼儿能力就很弱,起码在美术创作中就要摒弃这种想法。创造是需要时间的,教师有时因为教学活动的安排,幼儿作画的时间就非常紧凑,有时不到十分钟就要幼儿完成作品,对于思维灵活的幼儿来说比较容易完成,而对于要花长时间想象的幼儿来说时间就不够用了,在创作到一半的途中,就被教师“无情”的收走了画纸,中断了想象,即使后来补全,也不一定再有之前的想象力了,这对幼儿来说,是剥夺他们想象创造的权利,偷走他们创造的快乐。所以教师尽可能的提供更多的时间让幼儿享受创作的快乐,徜徉在想象的海洋之中。

幼儿的创造力是他们先天就具有的能力,隐藏在身体中,拥有不可低估的力量,但是创造力的实际应用是需要媒介助力的,美术教育就是强大的挖掘与应用平台,教师在幼儿的一生中扮演着引导者、辅助者的角色,引导与帮助幼儿在发现美、创造美中激发创造潜能,体验创造带来的美好享受。

浅谈幼儿美术活动中创造力的培养论文

幼儿创造力的培养是个既古老又有新意的课题,随着教改的深入,发展幼儿创造力的教育更引起人们的重视。爱因撕坦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知识是有限的,想象概括了世界的一切”。大量事实和科学研究证明,幼儿具有创造力,从小对幼儿进行创造力的培养,对幼儿将来的成长大有好处。因此,教师必须抓住这一有利时机,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发展幼儿的创造力。

户外体育活动是幼儿与丰富的活动材料,充足的空间、时间相互作用,促进其动作,思维,意志等方面发展的活动,也是培养、发展幼儿创造力的一项活动。目前,户外体育活动存在着活动材料单一,活动组织流于形式,不是自由的放羊式就是高结构的命题式,极大影响了户外体育活动的作用和价值,让幼儿失去了发挥创造力的好时机。那么,如何在户外体育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呢?我认为,应更重视户外体育活动的环境创设、材料提供、教师观察等。

1.创设环境,让幼儿自主选择。

《纲要》中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利用,有效的促进幼儿的发展。”良好的环境创设应体现开放、自由,能让幼儿无拘无束地参与活动,使幼儿产生愉快的情绪,能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对活动的兴趣,增强幼儿的自主性、自信心,激发创造力。因此,为幼儿创设一个爱与宽松的环境是发展幼儿创造力的前提。

在户外场地的整体布局上,充分考虑一切因素,利用地面画上格子、脚印、迷宫、孤线、几何图形,利用墙面挂上玩具材料,安全舒适的塑胶草坪上有大、中、小型体育活动器材,整个户外场地划分为钻爬区、平衡区、球类区、投掷区、跳跃区等,各区域中的材料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交错,使户外活动场地变成了立体的,多层次的,多视角的。在户外体育活动中,幼儿玩什么玩具,怎么玩,和谁一起玩,在哪儿玩,一种玩具玩多长时间,让幼儿自己选择,自己做主,使他们有尽可能多的选择自由度,让幼儿在这些区域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创造出许多有趣的体育活动。

玩具、材料是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幼儿直接进行活动的物质基础,幼儿的发展,依赖于对材料的操作。在户外体育活动中,我提供了丰富的玩具、材料在各个区域中,并根据幼儿的兴趣、发展水平,及时调整、添加玩具、材料,以满足幼儿的兴趣、动作发展的需要和创造的需要。同时我们和幼儿、家长一起许多收集废旧物品,这些材料是多功能的、可变的、安全的。

如按功能分有:掷(球、沙包、纸盘)、滚(球、圈、瓶、轮胎)、跳(圈、棍、绳、纸盒、报纸、布袋)、爬和钻(圈、纸箱、编织袋、手套)、踢(球、毽子、沙包、饮料瓶、药盒)、平衡(易拉罐、铁盒)等,如按形状分有:球(皮球、纸球、泡沫塑料球、绳球、线球)、棍(纸棍、塑料棍)、盒(各种大小的纸盒、塑料盒、铁盒)、绳(线绳、布绳、塑料绳、皮筋、松紧带)、罐(易拉罐、塑料罐)、环和圈(塑料环、呼啦圈、轮胎)、袋(布袋、塑料袋、编织袋)等,这些材料为幼儿在户外体育活动中进行活动、创造提供了条件。

2.引导探索,让幼儿一物多玩。

一物多玩、一种动作多种方式就是对运动器械、材料或身体动作进行组合、变通或独创,创造出新颖、独特的各种玩法,是训练幼儿发散思维,发展幼儿创造性思维的良好途径。

在户外体育活动中我们提供了许多多功能的、可变的材料,放手让幼儿探索,鼓励幼儿玩出新方法。如:材料“易拉罐”,幼儿有的用来踢,有的用来滚,有的用易蓝罐摆成图形,练习跳跃奔跑,有的把易拉罐摆成保龄球的形状,用皮球来打,有的用易拉罐玩打棒球的游戏,还有的把易拉罐摆成一排,在上面练习近平衡,在此基础上还可把易拉罐做成了一些玩具,如:拖拉玩具、梅花桩等,一个小小的易拉罐在幼儿的手中变得有了生命,有趣的游戏,可变的材料激发了幼儿进一步探索的欲望。一物多玩可以由一人到多人,由无序到分组竞赛,由单一玩玩具到两三种玩具结合起来玩,总之,玩具、材料在幼儿手中玩“活”了,也玩“火”了。幼儿每天都在新的刺激,新的挑战中去尽情享受,体验创造的快乐。

在一些主题游戏活动中,我们采用一种动作多种方式,让幼儿自己去探索、选择材料,如:在玩“打怪兽”的游戏中,只要在规定区域中击中目标就算胜利,那么选择什么材料去击中怪兽就让幼儿自己去探索。活动中幼儿有的选择球、有的选择棍棒,有的选择沙包,还有的'选择易拉罐。在尝试不同材料击中目标的实践中感受到了材料的不同,在获得成就感的同时也为以后的创造打下了基础。通过“一物多玩”、“一种动作多种方式”的自由玩法,幼儿在身体锻炼的同时,创造力也得以培养,真正做到了“身心”俱发展。

3.积极鼓励,让幼儿参与评价。

《纲要》指出:要“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在活动中,我更多地承担“观察者”的角色,观察幼儿的行为、表现;倾听幼儿的想法、创意;欣赏、支持幼儿的探索、表达;对幼儿每一个创意都表现出倾听、微笑和接纳的态度,欣赏他们,注重他们自主能力、创造力的发展,鼓励他们积极大胆地表现自己的创意。

活动评价时,教师树立多元的创造评价观,尊重幼儿看似天真的想法,尊重幼儿的创造。同时,让幼儿积极地参与到评价活动中,鼓励他们把自己的玩法、自己的创造展示出来,为每个孩子提供表现的机会,让他们在成功的体验中得到发展,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对创造活动的乐趣。而且,还可让幼儿在评价活动中互相观赏,互相评价,互相启发,互相享乐,在交流中激发灵感,产生新的创造。

创造力人皆有之,关键在于早期开发和后天培养。让我们充分发挥户外体育活动的有利时机,让幼儿有一个强健的身体、聪明的头脑,为其终身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浅谈幼儿美术活动中创造力的培养论文

摘要幼儿美术教育是一种以培养幼儿创造能力为核心的教育。本文在指出近年来幼儿美术教育方面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给出了如何培养幼儿创造力的具体对策,涉及到:构建激发兴趣的和谐氛围、教会幼儿必要的美术知识、带领幼儿融入丰富的生活以及合理鼓励幼儿的美术成果。

关键词美术教育幼儿学前教育创造力。

一、引言。

幼儿创造力的培养是我国学前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这是因为创造力是幼儿认识及智慧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而幼儿创造力是国家的财富,是未来的希望。美术教育是幼儿创造力培养的有效途径。幼儿美术绘画一般分成三大阶段,分别是:涂鸦阶段、象征阶段以及图式阶段。幼儿的思维是具体形象的思维阶段,采用的主要是拼接方式。因此,幼儿的生活世界越生动丰富,积累的表象也会越多样化,创造潜力也会越大。

然而据笔者的从教经历以及相关资料的研究,发现:在幼儿美术教育方面存在不少妨碍孩子们创造力发展的因素。比如,不少幼儿教师习惯于先示范、再让幼儿进行依葫芦画瓢式的绘画,甚至直接要求孩子们绘画时的颜色、形式都要与示范画一致。这样的美术教育方法虽然能够教会孩子们一些绘画的基本技能与方法,但是却严重阻碍了幼儿的思维及想像力的发展。

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引导,鼓励幼儿通过各种形式进行美术绘画来表达自己的理解与想像,接纳幼儿独特的审美感受。本文就是针对幼儿美术教育,探讨如何培养幼儿创造力的对策。

二、构建激发兴趣的和谐氛围。

绘画创作的灵感取决于一定的氛围。教师在指导绘画时,要为幼儿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让幼儿有足够的自由和信心,思维不受限制,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敢于大胆作画,大胆创新,创造潜能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

构建激发幼儿兴趣的和谐氛围,幼教首先要注意在情感上亲近孩子们,培养师生之间的亲密感。幼儿的心理反应是比较敏感的,他们感觉氛围温馨、可预测,就会产生安全感受,也就会有更多的`兴趣去创造快乐。当然幼教也要提供足够的资源去启发孩子们的创造潜力,让孩子们借助于各种创造性的媒体去绘出心中所想的内容。教师不要以质疑、冷漠的态度去面对他们,应该以微笑、赞许的神情去对待他们,同时根据孩子们提出的需求,在保证安全及可行的前提下,尽可能满足孩子们,让他们去尝试新的东西。当然,教师要有一定的忍受能力,比如:孩子们的吵闹、混乱、无理等。因为有时候,幼儿处于高度绘画创造欲望以及兴奋时,他们就会更加活跃,有点手忙脚乱。如果教师过于注重所有时间内的良好秩序,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孩子们的创造能力的发挥。

三、教会幼儿必要的美术知识。

要想让幼儿在美术教育中更好地培养创造力,掌握必要的美术知识是前提。因此,首先,教师应该教会幼儿必要的绘画知识,让孩子们掌握最基本的绘画技能。比如:可以指导孩子们学会绘画工具的灵活使用,能够根据需要进行色彩的调配及合理运用。并给孩子们提供丰富的美术材料。因为爱动好玩是孩子们的天性。一个模型、一张绘纸都会让孩子爱不释手,摆弄半天。因此在美术知识教授的过程中应尽量提供幼儿感兴趣的物质材料,让孩子们多看、多摸、多玩,从而激发幼儿的创造意识。

其次,在具体的绘画技能方面,教师要指导孩子们学会以不同视觉角度去观察人与物。另外,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大胆地采用线条、色彩以及构图进行初步的创造性尝试。教师在美术教育过程中要真正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发现幼儿在运用所学美术知识时所创造的闪光点,并进行及时的因势利导,从而给幼儿创造的自信心,促进孩子们创造性思维的不断发展。

四、带领幼儿融入丰富的生活。

幼儿美术教育应该注重体验学习。只有让幼儿亲自参与活动,印象才会更深刻,也才会更容易激起创造的动力。比如:每年春暖花开之际,可以组织幼儿去春游。这对于孩子们来说是个快乐的旅程。幼儿可以看到青青的小草、各种颜色的小花和水果,可以在花园里玩游戏,可以观看路上流动的风景。活动结束后,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美术教育,让孩子们画出春游的主题画,表现出孩子们自己真实的内心世界,就会发现孩子们的快乐跃然纸上,呈现较好的创新性。

五、合理鼓励幼儿的美术成果。

新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艺术领域的指导要点中明确提出:“幼儿的创作过程和作品是他们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克服过分强调技能技巧和标准化要求的偏向。”可见,针对孩子们的美术成果,教师应该进行正面的评价。

即使是细微的进步也应该给予表扬与鼓励,不足的地方可以通过委婉的方式提出。比如可以通过“你画得真棒!”,“画得真像,真漂亮!”等语句对孩子们的成果做出肯定的评价。同时,教师应该耐心倾听孩子们绘画的想法,真正知道他们在作画时的所思所想,这不仅可以增强孩子们的表述能力,更可以拓展孩子们的想像力。

六、总结。

创造力对于任何时代而言都是至关重要的。创造能力的培养应该从幼儿抓起。美术教育是学前教育的重要部分,是创造潜能的载体之一,能够为幼儿的创造能力发展提供一个空间。幼儿通过美术活动,不仅可以引发幼儿丰富的审美情感,而且可以呈现幼儿内心世界,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总之,利用美术教育是培养幼儿创造能力的有效途径,应该得到更多幼儿教师们的重视。

参考文献:

[1]张平,余朝肃.怎样提高幼儿美术教育活动的有效性[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01.

[2]彭怡.在美术欣赏教学中,发展幼儿的想象力[j].学前课程研究,2010,02.

试谈如何培养幼儿的创造力论文

摘要:所谓创造力,是指主体在创造性的活动中表现出来、发展起来的各种能力的总和,这种能力可分为高级、中级和初级三个层次。受知识、经验、能力的限制,幼儿表现出来的创造力只是初级层次的,即是与自身能力相吻合,对自己来说是前所未有的,而不一定具有很高社会价值的的能力。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每一个健康发育的人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创造潜力。在日常生活中,教育者一定要站在幼儿的立场上看待幼儿的各种活动,相信孩子,鼓励孩子,让他们体验创造的快乐。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指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体智德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即成了幼儿园素质教育的关键。学龄前阶段是幼儿身体和心理个方面发展迅速又关键的时期,学前教育工作者应该怎样充分发挥幼儿的创造力又不拔苗助长呢?我认为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好奇心是幼儿心理的一个特点,是对新异事物进行探究的一种心理倾向,是展开创造思维的内部动因。幼儿刚接触外面的世界不久,他们对外界有太多的好奇,常常会因为一个小小的问题而打破砂锅问到底,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保护幼儿这种积极的探索心态,支持他们因好奇而提出的问题,对他们所提出的问题不能置之不理,更不能因嫌麻烦而责怪孩子罗嗦。在孩子心中,老师具有绝对的权威,往往会因为老师的一句话而扼杀了幼儿的求知欲与创造意识。

幼儿最爱想象,他们的脑中还没有任何框框。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为幼儿提供想象的空间,对于幼儿的奇思怪想绝不一棒否定。在引导幼儿进行的想象活动中,允许幼儿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和体会,鼓励他们异想天开,相信没有胡思乱想,就没有创造性的成就出现。

二、努力营造促进幼儿创造性的氛围和环境。

为培养创造型人才奠基的幼儿教育,必须强调营造有利于形成幼儿创造动机、创造兴趣、创造意识、创造精神等动力特征。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幼儿产生了心理安全感和获得了心理自由时,最有利于他们的创造性的发展和表现。首先要努力让幼儿了解老师是非常理解和尊重他的,没有恐惧和不安,进而产生高度的心理自由和轻松愉快感,并在活动中迸发出更多的能量和创造性,为此,教师要少对幼儿说“不”,这样避免幼儿产生消极的情绪,若幼儿处在消极氛围中,心理就会紧张不安,焦虑程度就会提高,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就会受到抑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技巧的奥秘之一正在于--儿童从一个好老师那里很少听到禁止,而经常听到的是表扬和鼓励的话。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在于发现每个受教育者身上最美好的东西,不用学校的条条框框限制他们,鼓励独立工作--创造。我们要多对幼儿说“让我们试一试”、“当然可以”一类的话,要多鼓励、多表扬、多支持、多肯定、多承认、多接纳、多欣赏,要多给幼儿创造的气氛。其次是培养和谐、融洽、健康的人际关系,这种人际关系能使幼儿乐于和善于表达或交流思想和情感,保持自己的个性,使幼儿的巨大创造潜能发挥出来。最后,幼儿对于教师的关注是极其敏感的,教师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一种表情、一个眼神都会对幼儿产生暗示作用,要始终以宽容之心来看待幼儿的各种创新行为,使幼儿敢想、敢说、敢探索、敢创造。教师对幼儿正在进行的活动不断进行提问,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这对形成和维持积极的、有利于幼儿创造的环境气氛也是十分重要的。

三、通过富有创造性的活动促进幼儿创造性的发展。

首先,我们鼓励幼儿自由选择,由于幼儿的创造性是从内部诱发的,而不是外加的,因此自主选择的活动最容易诱发幼儿的创造性。增加选择性可以诱发幼儿的创造性发挥,提高他们的创造能力,在为幼儿设计各种活动时,要尽可能为他们提供选择的机会。幼儿有权得到帮助来获取他们进行创造性活动所需要的材料,教师要帮助幼儿准备活动材料,为了避免幼儿的失败和挫折,保证幼儿获得创造需要的满足,教师提供关键性的技术指导是必要的,但不能剥夺幼儿进行创造性选择的权力,同时要为幼儿提供足够的时间,来完成所选择的任务,以保证他们获得全面的满足体验,幼儿沉浸在某一创造性活动之中,要完成他们自己设定的计划是需要有足够的时间的,在材料方面,教师的帮助应体现在为幼儿提供充足的活动材料和使用材料的大量机会上,要允许幼儿多次使用某一材料或多次进行某一活动,提供的材料也要适合幼儿的自我表现活动。活动的变化性对激发幼儿的创造性也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变化最容易吸引幼儿的注意力,甚至同一活动改变一下活动的地点就可以重新吸引幼儿,因此教师应不断改变环境布置、活动材料、活动内容、活动方式等,活动材料的丰富和多变对诱发和促进幼儿创造性的发展尤其重要。

四、教师本身的素质在幼儿创造性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幼儿模仿能力较强,老师的举止对幼儿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身教重于言教。教师在生活中、工作中体现出来的良好素质,将会对孩子产生积极的影响。富有创造性的教师喜欢营造有利于创造的环境氛围,实施创造性的教育,这样的环境与教育正好适合幼儿创造的需要,可以使创造型幼儿如鱼得水。同样,具有创造性的教师同样喜欢具有创造性的幼儿,并会极力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所以创造型幼儿不但不会受到压抑,反而充分施展自己的创造才华。幼儿在具有求知欲的教师的指导下,创造性活动的机会就会多,反之,教师缺乏创造性,则学生的创造性的活动就会很少。创造型的教师要善于以创造理念为指导重新设计教育活动、选择活动材料,以及创设活动环境,要千方百计的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同时还要进一步用创新教育思想武装自己,形成创造性的人格特征,使自己成为创造型的教师。教师还要善于向幼儿提出一些问题,先让他们自己发现问题,然后予以指导,使他们学会创造性的解决问题;要积极的创设环境,激励幼儿主动猜测和积极探索,并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要激发幼儿从不同的角度对同一问题提出各种不同的看法,激发幼儿用新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或从新的角度重新认识已知的事物;鼓励幼儿超越已有的知识范围,激励幼儿满怀信心的去探索复杂的、较难解决的问题;鼓励幼儿编造幻想场景;培养幼儿广泛的兴趣爱好;表扬大胆尝试、不怕挫折的精神,奖励各种新颖、独特的创造行为;不讥笑幼儿看似荒谬的观点等等,时刻牢记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是我们的重要职责。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可以在教室里布置自然角、益智区,园内开辟饲养角、种植园等,常带幼儿去户外散步,并经常向孩子提出一些难度适中而具有启发性的问题,但没有现成的答案供参考,从而启发幼儿的创新意识。

教育家卡伯曾指出:正是童年时的幻想引发形成了以后所有的创造性活动。在知识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最大限度的开发幼儿的创造潜能,使更多的幼儿将来成为创造型人才,是我们每个幼教工作者所要思考的问题。

浅谈幼儿的美术教育论文

目前,在幼儿园的美术教育中,存在着两种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的教学方式,它使幼儿在美术教学中不能充分发挥,阻碍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幼儿绘画水平停滞不前。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

误区一:模仿固定的形式设定绘画的总体模式,过去强调基本功、技能技巧的训练,以临摹为主,一般由老师在黑板上画好范画,然后再让幼儿依葫芦画瓢。这种方式产生消极效果是造成儿童画的模式化、概念化、容易使幼儿在学画时陷入消极、被动、乏味的情绪之中,阻碍他们的思维和想象,扼杀他们潜在的创造意识。

误区二:任其自由发展过分强调儿童的自然发展,放任自流,幼儿想怎么画就怎么画,至于主题思想、方式技巧,老师管的很少。这种方式产生的消极效果是可能导致幼儿绘画主题、绘画总体水平的停滞不前。这样的误区应如何解决呢?我认为,幼儿虽已初步具备认知、记忆、想象能力,但审美意识毕竟淡薄,绘画的表现内容主要还是以自我为中心,用自己的主观意识去表现感受。重要的是教师千万不可用单一的、固定的形式,要加强启发和辅导。

二、设计思路要清楚。

1、确定教学目标确定教学目标应根据幼儿生理、心理发展规律,在幼儿现有水平的基础上,确定幼儿下一阶段能达到目标。虽然幼儿的思维具有一定的逻辑性,但由于受到直觉的限制,幼儿时期形成的概念还不是真正意义的概念,所以,教师要避免把固定的形式作为目标,把画出某一具体的图象当作目标。教师应逐步引导幼儿用多种形式来创造不同的图像。当然,目标并不一定都是按老师的主观意愿制定,有时它是幼儿提出的,这是教学目标与幼儿的需要吻合。

2、内容的选择幼儿美术主要表现造型能力和表现方法两个方面,教师应把握幼儿的认知水平,为幼儿提供多种工具材料及运用的机会,使幼儿不断变化、创造,习得各种表现方法。教师应选择那些有吸引力的内容进行加工,认真研究内容与技能的内在联系,把技能表现自然的融入内容中。

3、教学过程安排通常幼儿美术教学过程由引起兴趣、出示范例、示范讲解、巡回指导和结束评价五个环节组成,这五个环节都以完成技能要求为目的。在实践中,将五个环节调整为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引导讨论、鼓励独创和展示判断,这是以鼓励创新,激发创造为目的的。

三、活动指导要有策略幼儿美术创作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在美术创作中,幼儿的创作是个体化的,教师应有策略的来指导。

1、帮助幼儿提高创造力很多教师要求幼儿画的跟老师的一样,这样会阻碍幼儿的思维和想象,影响幼儿的创造力。所以,老师应提倡幼儿创新,使作品不同于教师的范例,不满足与自己已经掌握的方法,鼓励幼儿画出自己喜欢的,自己想象的物体。幼儿通过自己的创作表现了美好的愿望,由此带来的成就感会成为幼儿继续进行创造的'动力。

2、不断提出问题当幼儿经常采取某种形式表现时,教师可提出问题让幼儿改变思路,以避免形成一种固定不变的思维模式。如画太阳时,教师可提问:“太阳都是红色的吗?”“怎样的彩条才更象阳光呢?”幼儿可根据教师的提问,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提高创造力。

3、站在幼儿角度上去理解画面幼儿对许多图像的理解都是与日常生活联系的,教师经常观察、学习幼儿的造型,善于用幼儿的思维方式去解释画面,只有这样才能和幼儿进行交流。

4、鼓励幼儿大胆修改图像教师应鼓励幼儿,对画的不满的地方不对的地方大胆的修改,启发幼儿结合创作内容,对已有的图像进行大胆想象,并用改变图像、添加特征等方法进行弥补,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5、展示作品,相互学习教师应及时介绍幼儿有创意的表现,引导幼儿在学习借鉴的基础上想象和创造。幼儿完成作品后,教师应把幼儿作品全部拿来展览,引导幼儿观赏那些技能高、创造性强的作品,也在一些不太优秀的作品中发现指出优点。

6、鼓励幼儿充分发挥创作力,超越教师教师应引导幼儿创造性的开展活动,应给幼儿留有较多的创造余地,以展示他们的才能。可以提供一些不完整和错误的图形启发思考,使幼儿有超越教师的机会。

四、创设美工活动区为了减少局限性,让艺术教育真正成为尊重幼儿意愿,能吸吸引幼儿积极投入的活动。

教师要创设美工区,在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同时,美工活动区给幼儿一个自由的时间和空间,使幼儿能获得更的乐趣和满足。在美工区的指导中,教师要进行这样一些探索。

1、根据幼儿的兴趣随机教育教师应及时抓住幼儿感兴趣的事,抓住幼儿的兴奋点,因势利导。教师要利用幼儿的好奇心,来吸引幼儿进行活动,并在操作中练习基本技能。原本是教师的的准备活动,现在通过孩子们的参与,变成了美工区的活动内容。由于幼儿对活动感兴趣,所以他们会一直处于主动、积极的状态。

2、开放工具和材料,刺激幼儿的创作欲望在美工区中,所有的工具,都应放在较矮的架子上,幼儿可按需要随意取用。此外,还要收集种类繁多,可以用于美术作品制作的材料,让幼儿能发挥想象,尽情的使用不同的材料,让幼儿能发挥想象,尽情的使用不同的材料进行构图和塑造。教师应对幼儿做积极的肯定,鼓励幼儿大胆的表现自己的意愿。

3、促进幼儿自我学习在美工区活动中,教师应让幼儿通过看看、想想、做做进行知识技能的自我学习。让幼儿边观察边对比边操作,自我思考、自我纠正。在这种自我学习过程中,幼儿既有探索体验的机会,又不至于因尝试失败而丧失信心。在这些探索过程中,孩子不仅掌握了一定技能,同时也学会了如何去获得知识。

4、美术活动的延伸幼儿在美工区的作品利用的好,可以培养幼儿大胆参与的精神,幼儿看到自己创造的价值,有成就感。如:幼儿用黄豆做的响铃,可以成为音乐活动的乐器。幼儿通过画画、剪贴而制成的手指木偶,可以在语言活动中讲故事。幼儿的美术作品极大的美化生活环境。它的开放性、灵活性、多样性,使幼儿自由地进行自己喜爱的活动,他们对美术活动的兴趣会大大提高。

总之,对于美术活动教育,教师要起到启发和辅导的作用,给幼儿留出创造空间,充分发挥幼儿想象,拓展幼儿的思路,提高创作能力,并对他们做出鼓励性的评价。使每个幼儿都能信心十足的走好艺术第一步。

浅谈幼儿美术活动中创造力的培养论文

幼儿园里的孩子大多都是3-6岁的幼儿,而且这个时期是幼儿想象力、创造力发展的黄金时间。他们思维活跃、可塑性强、想象力丰富,是创造力发展最有潜力的时期。幼儿创造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需要家长及教师在日常生活与教学活动中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也需要我们成人不断对幼儿进行启发、引导。并且通过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在日常生活、教育活动中激发他们的创造兴趣,培养创造意识,再充分利用平时的一日活动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但在培养时还应注意常出现的一些问题。

一、注重教学激趣,激发幼儿创造的热情。

美国心理学家指出“幼儿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的材料的兴趣”。有趣的教材,能调动幼儿活动的积极性、创造性,也能使幼儿在美术教育活动中长时间的保持良好的注意力和愉快的心情。所以,幼儿教师在选择教学材料时,要选择形式新颖的、富有情趣的、新奇的、幼儿感兴趣及符合幼儿年龄特征的内容。如:小班美术活动贴纸《下雪了》,要求幼儿先把白纸撕成一块一块的小纸片,然后把这些纸片无次序的黏贴在背景图片上。冬天是一个下雪的天气,对于孩子来说,一年之中很难看见下雪的天气,所以在冬天他们很喜欢下雪,所以对粘贴雪花很感兴趣。而且这个活动要求孩子动手来撕纸,幼儿的可动性很大,符合幼儿年龄特征。对于“雪花”该粘贴在什么地方,全凭幼儿的知识经验,对幼儿创造的可塑性较大。

二、注重幼儿积累经验,丰富幼儿的创造材料。

由于幼儿年龄、生活经验,眼界及知识经验不足,所有导致他们的创作内容范围较窄。因此,在日常活动中,教师及家长应注重帮助幼儿积累经验,培养幼儿观察力、分析力和想象能力。让幼儿积累更多空间思维材料,为日后的创造提供方便。如:在小班美术活动《手拉手》中,孩子们要给图片中的人物上色,并且要给他们画上手。图片中小朋友的手必须是要互相拉着的,这就要孩子们根据自己的想象力来添画,根据实际情况和想象力来完成。而给图片中小朋友上色也需要孩子对色彩的判断力和色感来完成,我们总是发现孩子们虽然画的画是同一幅的,但有些孩子的画颜色很好,有些孩子的就看起来一般,那就是孩子之间的想象力和对色彩的创造力不同所造成的。

三、注重激励、培养创造的自信心。

每个人都喜欢受到别人的称赞和鼓励,都渴望获得成功。我们发现我们的幼儿年龄越小,就越希望获得老师及长辈的称赞,对他们来说,表扬更显得重要。因此,幼儿教师在组织幼儿进行美术活动的过程中更应该注意多鼓励幼儿,增强幼儿自信心。而培养幼儿自信有以下几点:

1.语言激励法。

教师应多对孩子说说一些表扬的话,从而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如:教师在活动开始的时候可以说“看谁画得最好”,“谁画得最漂亮”,“看谁画的又漂亮又干净”等话来激励幼儿上进心。又如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对个别幼儿说:“你今天画的真漂亮”、“我知道你一定会画的很漂亮的`。”等帮助幼儿增强信心的话,肯定幼儿的创造成果,让幼儿感受到自己的作品是被接受的、是受到老师表扬的,大大激发幼儿创造的自信心,促使幼儿大胆尝试。

2.成功激励法。

为长时间得不到表扬的幼儿创造成功的机会,让这些幼儿也能体验成功的喜悦,哪怕是微不足道的成功都应为幼儿高兴和自豪,增强这些幼儿对创造的自信心。如在美术活动中,让那些动手能力较差而口语表达能力较好的幼儿来说说他们想画什么?对他们进行表扬鼓励,教师以真诚的语气告诉他们,希望他们能把自己想的东西画出来给小朋友看,从而增强他们表现的自信心。

四、注重幼儿的发散性思维的培养。

发散性思维是幼儿创造的主要成分,在创造性的美术活动中,教师要设计一些符合幼儿年龄特征又富有想象的教学活动。从而启发、诱导和训练幼儿的发散性思维来培养幼儿创造思维和发展创造能力。如:在大班我们就可以开展这样的活动,只告诉幼儿一个主题《快乐的星期天》来让幼儿进行绘画。教师可以先让幼儿来说一说自己在星期天干什么?和谁一起去了哪里?怎么去的?对于能力强的幼儿要求他们用连环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对于能力差的幼儿,教师可以让他们绘画其中的一段。这样每个孩子都得到了一个主题,并且是幼儿自己通过想象进行绘画的,每个幼儿虽然主题一致,但是他们的内容却是不一样的,每个孩子都要通过自己的想象,自己的创造才能完成,并且在完成后能获得成功的喜悦。

21世纪是一个创造、挑战的时代,幼儿只有在不断的创造过程中,积累丰富实战经验,从而为以后的创造打好良好的基础。大人们总是说:“孩子是世界上最大胆的画家,最有个性的音乐家,最富冒险精神的探险家。”作为幼儿教师这一独特的行业,作为这些最大胆的画家、最有个性的音乐家、最富冒险精神的探险家的引路人,我们只有在了解幼儿创造性表现能力特点这一基础上,来转换我们的一种古老的观念,用现代的教学形式,用研究、探索式的形式,在教学过程中让幼儿发挥创造表现的一片广阔的天地。

【参考文献】。

[1]王琴。优化绘画教学提高绘画水平[j].小学教学(教师论坛),05期。

[2]吴淑琼。谈幼儿绘画教学的几点看法[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期。

[3]刘钢。浅谈幼儿绘画教学[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年10期。

浅谈幼儿音乐素养培养论文

积极努力的培养大学生的语文人文素养,能够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知识基础,具备丰富的知识的同时,还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另外,良好的语文人文素养还可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帮助学生在职场中不断进步,适应社会环境。

第一篇:大学生就业下的语文人文素养影响。

一、语文人文素养的概念与认知。

人文素养是精神风貌的综合体现,宝库人文学科知识、健康的心理素质以及对国家对民族的责任等内容,更是指人们所应具备的基本品质与态度,包括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与集体、与社会等的关系。

如今,人们开始意识到人文素养对一个民族的重要性,而其对大学生的意义更是重要。

人文素养的重要表现便是人文精神,所谓人文精神,泛指人文科学体现的对人类生存意义的关怀,它追求理想境界,着重对氧化的生活,将一切追求归结为人本身的关怀。

对大学生来说,应在学习掌握更多科学知识的同时,关注人文素养的培养,让自己协调发展。

语文人文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语文各方面的知识的同时,将语文能力与个性品格、道德修养等各方面能力相结合的一种综合素质能力。

语文人文素养适应时代发展需求,根据大学生就业的需求,是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质。

语文人文素养的培养可有有效促进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

就业能力不是单纯的指某种技术或技能,而是大学生在初入职场及以后的发展中应对各种情况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是与学生的知识水平、心理素质等各方面相关联的。

据了解,美国培训与发展协会将就业能力分为阅读、写作、计算、沟通、适应五种能力,因而大学生语文认为素养不但包括听说读写等基本能力,还包括大学生的文化素养、语言运用、对社会的适应力等各方面,是大学生学好自身专业的基础,综合就业素质的重要方面。

二、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现状。

首先是人文知识的贫乏,目前,不少大学生的文化修养不高,对文史哲学各方面的知识了解甚少,一些理工科学生的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知识更是鲜有涉猎,对民族优秀文化及我国悠久历史和优良传统了缺乏足够的了解,更不具备在我国民族文明熏陶下的文化气质与素养。

其中不乏一些学生的品位低下,语言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等方面严重欠缺。

其次是人格修养较差,我国一向被成为“礼仪之邦”,但是在如今的大学校园中,传统的善恶、雅俗等观念和划分标准,已然发生错位。

一些大学生的行为缺乏文明,生活懒散而不能自理,缺少社会公德。

还有一些学生以自我为中心,不顾纪律,公然违背社会公德。

我们时常可见一些学生在公共场合不能遵守基本的礼仪规范,行为粗鲁,随地吐痰等现象时有发生。

甚至一些学生抱着混文凭的态度来度日,这样的情况下显然已将经济组委引导个人行为的唯一标准。

三、语文人文素养及其在促进大学生就业中的影响。

(一)语文人文素养的基本能力为其奠定扎实基础。

语文人文素养中最基本的便是相关知识,包括听、说、读、写的能力,这是大学生就业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能力。

如果大学生不具备这样最基本的就业能力,那么便很难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水平,便不能具备良好的就业能力。

因而,对基本的语言文字的理解与掌握及对语文知识的熟练使用,包括语文阅读能力与技巧,熟悉各种文章的写作能力等,对大学生的就业都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对语言丰富的积累也是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方面,当学生通过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学习与积累,使得语文各方面知识都有了一定积淀后,便会自觉形成良好的语文人文素养,如学生在学习中多读一些古代知识方面的书籍并悉心理解,便慢慢会对历史知识得以系统掌握,就业时便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竞争力。

(二)可培养良好的思维能力及语言运用技巧。

对语言的良好运用可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就业,良好的表达能力与沟通技巧是学生成功获得自己心仪工作的基本能力。

求职时的一份完整、标准、有吸引力的简历;面对招聘面试人员的发问,能很好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多方面的展示个人的素质和魅力,这些都与语文人文素养息息相关。

良好的语文人文素养可以帮助学生解决这些问题,让学生在制作简历的时候全面细致,重点突出,在参加面试时沉着冷静,不卑不亢。

另外,语文是思维的工具,语文人文素养可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现实社会,并作出合理判断。

良好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是大学生成功就业的第一步,因此培养学生的语文人文素养并恰到好处的运用,对大学生的求职非常有利。

(三)良好的语言人文素养可促成良好习惯的形成。

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大学生的就业至关重要,习惯本身不属于就业能力范畴,但却是大学生将所学知识转换为能力的重要方法,可令学生终生受益并获得稳定发展。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学生就业后一直从事第一职业的几率显著下降,变换工作与行业的现象越来越多。

这种情况要求人们更好的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否则很可能失去就业机会。

良好的语文人文素养,如积极主动的学习新知识,发现问题并积极寻找解决办法等,都可帮助大学生培养主动去适应工作环境的能力,提高其学习能力,经过长期积累,对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非常有利。

因而,良好的语文人文素养可说是学生就业能力的持续发展,对学生稳定就业具有重要意义。

(四)引导学生塑造高尚的品格。

良好人格的塑造是人类教育的目标之一,加强对学生人格的塑造,是人文教育的重要方面。

大学语文文化教材中所选择的作品,通常是经过千百年流传下来的,具有丰富的蕴意、脍炙人口的文学精品,是我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结晶,处处体现出我民族文化中对高尚人格及操守的尊重。

如孔子宣扬的“仁”,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等,无不体现着我国伟大的精神境界,有利于引导学生培养起高尚的人格,培养学生直面人生,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在工作中才可获得更多机会。

四、如何提高大学生语文人文素养。

(一)高校要提高对大学生语文人文素养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首先,应当加强高校方面对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重要性的认知,应结合本校现实情况,从高校课程建设、师资力量等多方面出发,构建起一套完整的语文人文素养教育评估体系,对大学生语文人文素养制定评估指标,包括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社会适应能力等等。

根据此评估指标对大学生人文素养定期评估,督促相关活动的开展和课程实施。

(二)语文人文素养和专业知识应被同等视之。

在课程建设方面,两者应占据同等重要的地位,在课程门类、学习要求等方面,高校应在注重专业课程的教学同时,关注人文素养的教育,可多开设一些相关方面的课程,改变传统的说教式的语文教学模式。

可以为大学生开设一些有关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书籍,规定学生必须要阅读的数目,要求其做好笔记,作为学生考评的指标之一。

或可充分利用学校的公共选修课资源,将其与语文人文素养教育相结合。

另外,高校应当时常开展人文素养方面的讲座,邀请国内外有名的专家学者进行主讲,并向每位学生开放,增加学生们与这些高层次学者间的接触,引导学生培养人文素养。

(三)良好的语文教育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大学的语文教育应提倡实践、参与、合作交流等方式,致力于开发学生的综合能力与创新精神,借此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

对高校语文教师来说,应把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作为教学工作的核心任务,在教学活动中摆脱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树立发展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教学理念。

时刻以学生为本,令学生在学习语文文化知识的同时,提高其语言运用能力和综合人文素养。

为此,教室门可充分利用课本资源,在教授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努力扩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帮助学生积淀文化知识,为人文素养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浅谈美术活动对幼儿创造力的培养

美术教学中如何提高幼儿创造力,培养美术作品的艺术创新思维,笔者从四个方面做了探讨。

艺术;教师;美术。

《纲要》指出,艺术活动中教师要为幼儿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理解并积极鼓励幼儿大胆地想象,运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而美术教学是用艺术形式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的重要途径。在美术教学中如何提高幼儿创造力,培养美术作品的艺术创新思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学会随机观察。

美术作品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它所表现的比生活中的自然美更集中、更强烈。教师要做个有心人,启发幼儿善于发现美,这是萌发幼儿审美情感的前提。引导幼儿在生活中主动观察、了解周围感兴趣的事物,运用各种感官感知大自然的色彩、世间万物的形态,从而获得深刻、细致的生活感受,培养生活情趣,提高审美修养。

(二)观察要有目标,学习正确的观察的方法。

观察要有目标、重点,切忌盲目观察。如外出时观察马路两边的楼房、路上行人的活动、奔驰或停在路边的汽车,在幼儿园观察自然角植物的生长变化、户外活动时小朋友游戏的场面等,还要引导幼儿随意及时地表现美、创造美,为幼儿今后进行美术活动积累素材。

(三)引导幼儿欣赏一些经典名画。

美术作品艺术创新包括题材内容的创新和表现手法的`创新。如凡高的《向日葵》、希菲乐德的名著《鲜艳的水果》,能让幼儿认识颜色的种类,感受鲜艳的色彩,通过观察大师的杰作,用渗透式的方式使幼儿深切感受美,学习表现手法,从而大胆地想象创作。

(一)与多种领域活动相结合,激发幼儿创作灵感。

美术活动中,要采用与多种领域活动相结合的方式,激发幼儿情感,唤起联想和想象。如欣赏《动物音乐会》时,让幼儿随着音乐表演各种动物的走路姿态,幼儿自信、生动的表演栩栩如生,帮助幼儿展开想象,笔下的动物也就千姿百态跃然于纸上。幼儿喜欢听故事,在听完故事后,老师和幼儿一起回忆故事情节及主要角色特征、动态,引导幼儿大胆想象故事结局。幼儿思维活跃了,自然而然对绘画就会更加积极投入,所表现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二)针对幼儿个体差异进行具体指导。

每个幼儿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在审美情趣、审美能力、作画技能、创新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教师应该承认、正确面对幼儿的个体差异,因势利导地加以引导。有的幼儿想象力丰富,作画大胆,构思新颖,但急于求成,作品比较零乱,色彩单调。对于这样的孩于,一方面要肯定他的独创性,另一方面则鼓励他认真选色、涂色,丰富画面的色彩;有的小朋友喜欢临摹范画,线条流畅、色彩鲜艳,在欣赏的同时,着重引导其联系生活经验,拓宽思路,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充实画面内容;对一些缺乏自信心的幼儿,更要不断地鼓励、赞赏他,使他们充满信心,大胆地绘画。

(一)从儿童的角度看世界,启发想象。

幼儿的视角与成人的现实世界是不同的,他们的画往往造型夸张、构图出格、想象奇特,鱼可以游到天上,太阳可以是黑色的,对于这样天马行空的幻想,教师不能简单的批评,这样会挫伤幼儿的自尊心,扑灭了求异思维的火花。而应引导幼儿毫无拘束地表现自己的内心情绪,重视每个幼儿的个性表现与艺术创作,并及时给予赞扬与鼓励。

(二)儿童美术教育不应该圈定幼儿的想象性思维。

幼儿在7岁之前,正处在绘画的敏感期,同时也是想象力——右脑的发散性思维方式形成的一个重要时期。假如我们用模式化的图形来限定孩子的视觉,同时又限定了孩子的手和脑,那就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本来通过手进行的一个创造性行为却成为这样:在一个固定的边内填色的行为,这不仅不是艺术,还恰恰圈定了幼儿的想象性思维。孩子们形成一个可怕的观念:我的颜色不能涂出线外,涂出来了以后,是被认为不好的。因为很多老师的评价标准都是涂得特别均匀的受表扬,有的老师甚至为了展示自己的“教学成果”帮孩子画。

在美术活动中,教师往往重视了幼儿作品的效果,而忽略了如何帮助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其实,幼儿美术活动的真正意义在于活动的过程,结果无论成功与否,对幼儿来说都是最好的。

在幼儿美术教育中,教师应重视过程评价。

1、要重视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情感、态度,关注幼儿在美术活动中对美的情绪体验及表现方式,从而树立自信,提高审美情趣。

2、评价中要重视幼儿的探索与创造过程。教师应允许幼儿在创作中采用不同的方法,接纳不同的创作结果,从不同的角度给予肯定。要重视培养幼儿在创作过程中克服困难、大胆表现的勇气。

3、应该看到每个孩子的作品都有其自身的特点,要用发展的眼光正确对待幼儿作品。这样,我们的评价对孩子的发展才是有意义的。要尽可能多地展示幼儿的作品,引导幼儿既乐于欣赏技能强、创意新的作品,又在那些不起眼的作品中发现其中的优点,给予每个幼儿被承认的快乐,使幼儿在获得经验的同时,逐渐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使他们由此更加喜欢美术活动,更富有创造勇气和热情。

试谈如何培养幼儿的创造力论文

幼儿期是人生创新精神培养的最佳时期,但幼儿的创新活动受年龄的限制,它具有自身的几大特点。首先幼儿的创新活动大都无目的可言,他们只是因为好奇、好玩,才一头扎进各种各样的活动之中,手脑并用并反复尝试;其次幼儿的创新活动无明显的成果性;第三幼儿的创新活动主要是追求一种快乐,在活动中幼儿能会展动作、释放精力,获取并体验成功的自我满足;最后,幼儿的创新活动应因人而异,不能片面追求某一结果,而要求孩子们千篇一律。正因为幼儿的这些创新特点,使我们在培养幼儿的创新过程中,应该注重这样一些问题。

一、营造一个自由和谐、民主的家园氛围。

良好的家园环境能使孩子的性格活泼、乐观、心情舒畅,孩子容易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和积极向上的探索精神。家长和老师应克服自己的权威思想,把孩子看成是和自己平等的家庭成员之一,同时给孩子下个宽松自由的环境,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独特见解,对于孩子的奇思异想要给予重视和引导。德国大诗人歌德的母亲为了培养歌德的想像力,每天都给他讲故事,但常常讲到某个段落就戛然而止,把后面的故事情节留给歌德去想像,这种活动给歌德后来创作带来了很大的好处。

二、鼓励幼儿从不同的渠道主动收集有关问题的信息。

通过看电视、上网、处出游玩,请教成人等多种手段获取有用的信息,这样做不仅使幼儿从一开始就对内容有着极大的兴趣,而且让幼儿从小学习和掌握多渠道收集信息的现代学习方式,这必将有利于培养幼儿自己去发现问题、全面地对问题进行感知和表征、多角度地定义问题的能力,而这些能力正是创造的必要条件。

三、保护孩子的好奇心,激发和维持他们的创造性动机。

孩子听见外面的鞭炮响了,总想跑出去看看;看见停在路旁的汽车总想去摸摸;听到时钟滴答滴答地响,总想它拆开来看个究竟。他不仅会有这样的行动,而且会频繁地提出各种问题,例如,“热水瓶盖子为什么会自己跳出来?”“鱼在水里为什么不闭眼睛?”等等,家长和老师应热情、耐心地对待孩子的提问,否则会影响孩子的创造热情;另外家长和老师们也应经常提一些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他去思考、去观察,不要急于将正确的答案告诉幼儿,也不要对一些“异想天开”的想法持否定态度,而是要鼓励幼儿多角度思考,让幼儿从小就意识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很多,且在许多情景中并没有“最佳”可言,从而使他们的好奇心上升为求知欲,促使他们产生创造的兴趣。

四、注重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创造能力。

不断增加“建筑物”的高度进,倒塌的危险也直线上升,经过多次的挫折,孩子就会从中思考并摸索出一种或几种使“建筑物”搭得既高又不容易倒塌的方法,还有什么学习方法能比搭积木更能锻炼孩子们的空间想像能力呢?在孩子游戏的过程中,重要的是我们要对他进行有目的地指导,充分调动孩子在游戏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当孩子在游戏中遇到困难时,我们不要告诉他们现成的解决方法,而应该用提问、启发和建议等方法或提供一些有助于克服困难的物质条件,引导和帮助孩子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但在我们的幼儿教学及家长教育中,普遍存在着以下几种错误做法,值得我们注意:

(一)传统的评价标准制约了幼儿创造力的`发展。过去那些听教师的话,叫干什么就干什么,不乱说乱**想的孩子,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殊不知正是这种“好孩子”的标准束缚了孩子创造的积极性。

(二)对独生子女的溺爱剥夺了幼儿的实践和创造的机会。

(三)幼儿教师的素质有待提高。

(四)片面强调创造性,而忽视了幼儿的正确发展导向。

1.创新思维即包括求异思维,亦包括求同思维。在幼儿教学中,有的教师片面强调求异思维,做每一件事都要求幼儿“和别人不一样”。幼儿为了做到“和别人不一样”有时就脱离活动的内容,随意的漫无目的回答问题,教师因担心正面的教育处理,可能会伤害幼儿的创造性发展。一般会淡化处理。这就使幼儿的价值判断出现混乱,而对以后产生不利影响。

2.片面强调创造技能的训练,而忽略内隐创造潜能的开发,把创造力与动手操作能力划上了等号。其实,操作能力只是创造力的技能难度,而创造意识、创造思维、创造想像等才是判断个体有无创造力的标准。幼儿创新教育更多的是要培养幼儿那种内隐的创造力。教师和家长要抓住在幼儿身边发生的能激发幼儿思考、想像以及幼儿感兴趣的事物与情境,让幼儿内在的创造冲动释放出来。

总之,我们幼儿老师的责任就是让孩子无拘无束地成长,并在愉快和谐的所氛中去领悟许多东西,而这些东西使他们在以后的生活中无往不胜、无坚不摧。我们——幼教工作者将会为这美好的明天奋斗不息。

浅谈幼儿安全意识的培养论文

活动目标:

1、知道滑滑梯的正确玩法。

2、懂得用不正确的方法玩滑滑梯易造成伤害,初步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1、手偶小狗或其他动物。

2、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欣赏故事《小狗受伤了》。

2、幼儿听故事回答问题。

小结:原来小动物们在玩滑滑梯的时候,小狗不排队,推开了小猫,挤到小猫的前面,爬到滑梯的最高处后,趴在滑梯上,头朝下就往下滑。结果头跌破了,胳膊也摔断了,在医院里住了好多天才好。

二、结合幼儿用书,说说哪个小动物的行为正确,哪个小动物的行为不正确。

1、老师:故事里面都有哪些小动物啊?他们在玩什么?

2、老师:哎呀!你们发现玩滑滑梯时,哪个小动物的行为是正确的,谁的行为是不真确的?(激发幼儿的表现欲望,对幼儿回答的问题进行完整补充)。

老师总结:小狗没有好好玩滑滑梯,做了不正确的动作。所以受伤了。

三、讨论:怎样才能安全玩滑梯。

(1)老师:谁来告诉大家,怎样玩滑滑梯才安全呢?(老师请几个小朋友来回答。)。

小结:玩滑滑梯时,先要用手扶着滑滑梯两边的扶手,从台阶上爬上去,坐好后再往下滑。人多时要排好队等前面的小朋友先滑下去,然后再自己滑,在等的时候不推也不挤。)。

(2)做了危险动作,可能会发生哪些危险?

小结:做了危险动作可能会像故事里面的小狗一样,跌破头、摔断手,摔断腿。

四、幼儿欣赏儿歌《滑滑梯》。

1、老师:我们将正确玩滑滑梯的方法编成了一首儿歌,大家听一听,学一学。

2、带领幼儿把儿歌读一遍。

五、活动结束。效果分析:

浅谈美术活动对幼儿创造力的培养

幼儿园里的孩子大多都是3-6岁的幼儿,而且这个时期是幼儿想象力、创造力发展的黄金时间。他们思维活跃、可塑性强、想象力丰富,是创造力发展最有潜力的时期。幼儿创造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需要家长及教师在日常生活与教学活动中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也需要我们成人不断对幼儿进行启发、引导。并且通过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在日常生活、教育活动中激发他们的创造兴趣,培养创造意识,再充分利用平时的一日活动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但在培养时还应注意常出现的一些问题。

美国心理学家指出“幼儿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的材料的兴趣”。有趣的教材,能调动幼儿活动的积极性、创造性,也能使幼儿在美术教育活动中长时间的保持良好的注意力和愉快的心情。所以,幼儿教师在选择教学材料时,要选择形式新颖的、富有情趣的、新奇的、幼儿感兴趣及符合幼儿年龄特征的内容。如:小班美术活动贴纸《下雪了》,要求幼儿先把白纸撕成一块一块的小纸片,然后把这些纸片无次序的黏贴在背景图片上。冬天是一个下雪的天气,对于孩子来说,一年之中很难看见下雪的天气,所以在冬天他们很喜欢下雪,所以对粘贴雪花很感兴趣。而且这个活动要求孩子动手来撕纸,幼儿的可动性很大,符合幼儿年龄特征。对于“雪花”该粘贴在什么地方,全凭幼儿的知识经验,对幼儿创造的可塑性较大。

由于幼儿年龄、生活经验,眼界及知识经验不足,所有导致他们的创作内容范围较窄。因此,在日常活动中,教师及家长应注重帮助幼儿积累经验,培养幼儿观察力、分析力和想象能力。让幼儿积累更多空间思维材料,为日后的创造提供方便。如:在小班美术活动《手拉手》中,孩子们要给图片中的人物上色,并且要给他们画上手。图片中小朋友的手必须是要互相拉着的,这就要孩子们根据自己的想象力来添画,根据实际情况和想象力来完成。而给图片中小朋友上色也需要孩子对色彩的判断力和色感来完成,我们总是发现孩子们虽然画的画是同一幅的,但有些孩子的画颜色很好,有些孩子的就看起来一般,那就是孩子之间的想象力和对色彩的创造力不同所造成的。

每个人都喜欢受到别人的称赞和鼓励,都渴望获得成功。我们发现我们的幼儿年龄越小,就越希望获得老师及长辈的称赞,对他们来说,表扬更显得重要。因此,幼儿教师在组织幼儿进行美术活动的过程中更应该注意多鼓励幼儿,增强幼儿自信心。而培养幼儿自信有以下几点:

1.语言激励法。

教师应多对孩子说说一些表扬的话,从而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如:教师在活动开始的时候可以说“看谁画得最好”,“谁画得最漂亮”,“看谁画的又漂亮又干净”等话来激励幼儿上进心。又如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对个别幼儿说:“你今天画的真漂亮”、“我知道你一定会画的很漂亮的。”等帮助幼儿增强信心的话,肯定幼儿的创造成果,让幼儿感受到自己的作品是被接受的、是受到老师表扬的,大大激发幼儿创造的自信心,促使幼儿大胆尝试。

2.成功激励法。

为长时间得不到表扬的幼儿创造成功的机会,让这些幼儿也能体验成功的喜悦,哪怕是微不足道的成功都应为幼儿高兴和自豪,增强这些幼儿对创造的自信心。如在美术活动中,让那些动手能力较差而口语表达能力较好的幼儿来说说他们想画什么?对他们进行表扬鼓励,教师以真诚的语气告诉他们,希望他们能把自己想的东西画出来给小朋友看,从而增强他们表现的`自信心。

发散性思维是幼儿创造的主要成分,在创造性的美术活动中,教师要设计一些符合幼儿年龄特征又富有想象的教学活动。从而启发、诱导和训练幼儿的发散性思维来培养幼儿创造思维和发展创造能力。如:在大班我们就可以开展这样的活动,只告诉幼儿一个主题《快乐的星期天》来让幼儿进行绘画。教师可以先让幼儿来说一说自己在星期天干什么?和谁一起去了哪里?怎么去的?对于能力强的幼儿要求他们用连环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对于能力差的幼儿,教师可以让他们绘画其中的一段。这样每个孩子都得到了一个主题,并且是幼儿自己通过想象进行绘画的,每个幼儿虽然主题一致,但是他们的内容却是不一样的,每个孩子都要通过自己的想象,自己的创造才能完成,并且在完成后能获得成功的喜悦。

21世纪是一个创造、挑战的时代,幼儿只有在不断的创造过程中,积累丰富实战经验,从而为以后的创造打好良好的基础。大人们总是说:“孩子是世界上最大胆的画家,最有个性的音乐家,最富冒险精神的探险家。”作为幼儿教师这一独特的行业,作为这些最大胆的画家、最有个性的音乐家、最富冒险精神的探险家的引路人,我们只有在了解幼儿创造性表现能力特点这一基础上,来转换我们的一种古老的观念,用现代的教学形式,用研究、探索式的形式,在教学过程中让幼儿发挥创造表现的一片广阔的天地。

【参考文献】。

[2]吴淑琼。谈幼儿绘画教学的几点看法[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1年06期。

[3]刘钢。浅谈幼儿绘画教学[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11年10期。

试谈如何培养幼儿的创造力论文

少年儿童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旺盛时期,他们活泼好动,富于想象。丰富的想象是创造的翅膀,儿童美术教育应该使儿童这种潜能和天性得到充分的表露和发挥。梅锡军美术学校·儿童美术在辅导儿童美术创作中,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方面做了以下的尝试:

(一)欣赏名画,激发兴趣。

梅锡军美术学校·儿童美术教学不是局限于技巧的培养,还让儿童在不断欣赏各种美术作品中,受到美的熏陶和享受。在辅导学生绘画创作中,中心让学生欣赏古今中外不同风格的美术作品。因为美术作品涉及的范围很广,古今中外、天上地下、花草树木、飞禽走兽,无所不含。通过欣赏各种美术作品,对学生进行感染和激励。同时,在欣赏中收到扩大孩子的视野、丰富孩子知识的效果,不仅使他们看到我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自然环境和生活图景,还可以使孩子学习艺术家的工作精神和创作态度,从而产生极高的创作愿望。

(二)启迪诱导,丰富想象。

在教学中,梅锡军美术学校·儿童美术的教师经常和孩子共同讨论艺术品的创造过程。在讨论中,教师起着启迪和诱导的作用。通过引导诱发,唤起孩子对美的思考。教师与孩子共同讨论,对启发诱导学生的审美联想与想象是十分重要的。

美术教学不仅是培养孩子静观美、欣赏美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提高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教学中,梅锡军美术学校·儿童美术要求孩子在观察周围事物的基础上进行理解、记忆,根据一定的主题进行创作。

(三)拓展思路、勇于创新。

梅锡军美术学校·儿童美术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儿童的形象思维能力,从而使他们能进行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因此,我们的美术教学提倡标新立异,不默守陈规,鼓励学生勇于创新。为了培养学生独立创作的意识,梅锡军美术学校要求教师要尊重儿童的各种奇特的想法,尊重他们用不同的形式、不同的方法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只有这样,孩子的兴趣、爱好、个性及真善美才得以自然流露。

试谈如何培养幼儿的创造力论文

“科技与创新”是一国之本,这在当下转型中的中国尤其重要!我们国家从劳动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的转变之中,需要大量的科技与创新人才。但这两种人才,一定要拥有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而我们现实的教育观念,对于这两种能力的培养略显不足,这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国家未来的发展战略。所以,从小培养孩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就显得刻不容缓了。

纵观西方发达国家,都把培养小朋友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放在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上,这也就保证了那些国家在未来会有足够的储备人才。而做为后起之秀的我们,就更应该在这两种能力的培养上下足功夫,打造重视想象力与创造力的社会氛围。也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在未来追赶甚至超越西方发达国家,才能保持国家的活力与发展动力。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历史。在古时,就有四大发明与四大名著。这说明,我们本身就拥有非常优秀的基因,一但展开了想象力与创造力的翅膀,在加上刻苦努力的精神,相信中华民族一定会展翅翱翔在世界之林,飞的更高更远!

浅谈幼儿音乐素养培养论文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一旦对某人、某事感兴趣,就会在较短的时间里,产生较浓厚的兴趣,去关注事物发展变化。因此,教师要把幼儿兴趣的激发放在首要,让幼儿积极主动去学习,去探究,去获知。

根据幼儿发展的特点,活波、好动,天真可爱,但是幼儿持久性较短,对兴趣维持时间不长,对事物变化的规律,挖掘、认识、理解的程度较低,教师要根据幼儿的个性特征,巧妙运用动、静相结合起来,将幼儿带入具体的情景中,让幼儿感觉到自己非常快乐地学习。因此,对幼儿在听、说、看、动、唱等实践活动中,通过音乐的方式去感受音乐,去理解音乐,最终幼儿能够鉴赏音乐。

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音乐鉴赏时,幼儿教材中所编排的都是立足于幼儿欣赏的角度,较好激发起幼儿学习兴趣。这就要求幼儿教师要认真分析全班幼儿学生具体情况,弄清楚幼儿爱好、兴趣,在音乐方面幼儿具备了何种基础知识,以及能力状况,去选择音乐素材。在选择音乐时,力争做到幼儿的“接受性、接纳性,感受性”,通过幼儿对音乐的欣赏,吸引住幼儿,让幼儿能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都有音乐的节拍,音乐给人们所带来的快乐,激发起幼儿能够自己在音乐方面表现的欲望。

幼儿对音乐的表现欲望得到强化,就能够让幼儿通过自己的大脑去思维,自己的双手、脚去跳跃,较好让幼儿的情感的到交融。因此,幼儿教师要创设好幼儿激发兴趣的情景,给幼儿一个较浓厚的氛围,让幼儿能够主动去展示自己,大胆想象,大胆创作,较好让幼儿的个性得到发展,充分发挥好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与主体性。笔者认为,教师采取多种方式,在音乐欣赏活动中,培养欣赏综合能力,才能较好地发展幼儿的现象能力,较好地丰富幼儿的知识,较好集中幼儿的注意力,提高幼儿识记知识的能力。

相关范文推荐
  • 12-06 酒店客房部个人年度工作计划(通用14篇)
    思考过去的一年,总结成果和经验,使我们更加明确新的目标和计划。在这些年度总结范文中,你可以找到与自己类似的场景和困惑,从而更好地总结自己的经验。当前出现了很多酒
  • 12-06 综治主任会议讲话(优质19篇)
    演讲稿的撰写需要考虑到听众的背景、情感和接受能力,尽量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在以下范文中,你可以看到不同风格和技巧的演讲稿范文,希望能够帮助你提升写
  • 12-06 自我介绍精彩面试(模板20篇)
    自我介绍是展示个人特点和优势的方式,它可以让他人更好地了解我们的能力和价值。小编整理了一些自我介绍的常见问题和回答,供大家参考和准备。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叫
  • 12-06 以考试为话题(专业20篇)
    优秀作文是经过反复斟酌和精心设计的文字构思,在表达上有层次、有亮点、有感染力的写作艺术。看过一些优秀作文范文后,我对写作的技巧和表达方式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 12-06 七年级数学分层教学工作总结(优秀19篇)
    教学工作总结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需要教师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全面的素质,不断学习和提升。下面是一些值得阅读的教学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
  • 12-06 职员岗位竞争演讲稿范文(22篇)
    演讲稿是演讲者在演讲活动中准备的文字材料,用于引导和支持演讲内容。演讲稿范文中的精彩用语和生动案例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些启发和参考。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大家好
  • 12-06 情人节促销的活动方案(优秀17篇)
    通过编写活动方案,我们可以提前预测到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降低风险。以下是一些关于活动方案的范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活动策划提供一些启示。
  • 12-06 字未来的海洋(实用22篇)
    优秀作文的写作过程不仅需要有丰富的词汇和句型运用,还需要我们有较强的逻辑思维和条理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几篇优秀作文范文,供大家参考。二零三零年,人类的活动
  • 12-06 新型冠状病毒的自述说明文(精选12篇)
    优秀作文要能够抓住读者的心理需求,引发读者的兴趣和思考。下面是几篇备受推崇的优秀作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阅读的愉悦和思考的启迪。我记忆中的春节是缤纷的、热闹的、
  • 12-06 教师生本教育的心得体会(优秀17篇)
    在教师心得体会中,我们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整理和分享自己的教学心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师心得体会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生本教育是郭思乐教授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